战略决策图

2024-10-26

战略决策图(精选9篇)

战略决策图 篇1

0 引 言

事件树分析用于确定潜在危险事件发生后所能导致结果的重要程度,它最初应用于核工业的风险估计。而目前也被其他工业所应用,如化学处理、汽油生产和运输业。事件树是一种诱导算法,考查对初始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响应,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常用树状结构的支点代表正常或失效,也可代表可对初始事件产生响应的子系统故障。

FTA(故障树分析)是目前国内外核电站进行概率安全评价[1]中广泛采用的系统建模方法。传统的FTA技术[2]都是以MCS(最小割集)为基础,其原理是求出系统的MCS,再按容斥定理求出顶事件概率。FTA法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可用于连接事件树,以确定子系统失效或分支事件出现的原因,根据故障树的量可知通向各事件树分支的可能性大小。当各支点事件之间独立时,只要计算出通向预定结果的分支的概率,将其乘以初始事件的概率就可得到结果。若各分支事件之间相关,则确定通向各不同支点的概率就复杂得多。

FTA常用于安全系统估计,且用于分析的大多计算机代码理论都是使用近似值。1978年,S. B. Akers首先提出了BDD(二元决策图),用于逻辑电路的合成、模拟和测试,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失效逻辑的BDD的公式表示,其效率和准确性都优于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法。由于不需估计MCS或PI(质蕴涵项)作为中间结果,对改善事件树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论述了传统事件树分析并将它与一种基于BDD的分析方法作比较。传统事件树分析算法的不足在于它只适用于简单的系统,这可通过BDD的方法来解决。

1 独立事件树

图1所示是一个安全系统实例的简单事件树。初始事件是海面释放汽油,支点代表汽油检测系统、阀门子系统A和B的正常与失效,以及排气系统正常与失效的情况。

各事件树支终点代表了一种紧接着初始事件发生的事件的不同顺序,可通过构造故障树找出各子系统失效的原因。若系统失效是独立的,则事件树的结果计算就非常简单,只需找出通过各支点的概率,再乘上初始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可。系统失效的概率Pf可通过有关故障树的量来估计,则1-Pf就是沿系统正常分支的概率。

在这种方法中,系统事件B与发生在其后的系统事件A有很强的依赖性时,可写成:Pr(A/B)=1或Pr(A/B)=0。就像图1中所示的情况,如果汽油检测系统失效,则其他系统都不被激活,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已被确定,因此,各系统的有效性是不相关的。图1中从

代表汽油检测系统失效的分支穿过整个图直到终点的那条线表示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条线指出,仅该事件就决定了结果。

2 事件树的相关性

当事件树的相关性较弱时,分析事件树多用FTA法。若代表元件失效的基本事件出现在多个故障树中,且这些故障树显示了支点事件发生的原因,那么就属于弱相关性系统。采用一般的FTA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近似值法,这种方法有时既不精确效率又低。而BDD法在效率和精确度方面都有优势,这在大规模的事件树分析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估计事件树时,为论证BDD法相对于传统FTA法的优点,图2对两种方法都作了讨论。针对初始事件I有两个响应子系统S1和S2。

图3(a)和(b)的故障树分别代表子系统S1失效和S2失效。由于两个故障树中都出现基本事件A和D,所以子系统失效事件之间有弱相关性。

由于子系统事件之间有弱相关性,对初始事件的4种可能的响应结果都显示为故障树,并用顶事件表示为式(1)。在其中3个结构中采用非门说明是非关联树,对这种故障树来说,事件树定量分析的效率取决于FTA的效率和精度。

undefined

图4(a)和图4(b)分别为图3(a)和图3(b)的对偶图。

3 FTA

3.1 定性分析

当故障树结构中引入非逻辑时,其结构功能就是非关联的。若故障树是非关联的,则顶事件的等效逻辑表示得到的是质蕴涵项;而对关联树结构,通过布尔代数化简过程得到MCS。

从事件树中代表两个系统失效原因的故障树(见图3)可得到布尔表达式(2)和(3),这两个式子给出了源于顶事件的失效原因的合并。

undefined

式中:AB、AC、D为MCS。

undefined

式中:D、F、AE为MCS。

从代表系统成功的故障树(见图4)得顶事件的原因: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undefined为PI。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undefined为PI。

3.2 定量分析

MCS或者PI(均表示为ci)一旦确定,Pr{T}都可通过估计容-斥展开式得到[3]。

undefined

当ci是MCS时,式(6)展开级数常用截取展开项的第1项或前2项近似,或用MCS的上限范围代替:

undefined

对关联故障树来说,展开式(6)中的截取是合理的,因为那些表示多个事件同时发生失效的项在数值上迅速减小,对顶事件的概率贡献很小。如果故障树是非关联的且ci是PI,则对表达式(6)截取或用式(7)近似都是不正确的,这时需要计算级数展开的许多项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对规模庞大的故障树而言,这是不现实的。为了定量分析顶事件的概率,假定表达式中各元件的任何工作状态都正确(Pr{元件正常工作}≈1),PI常被化简为它们的一致估计。

4 事件树分析

4.1 估测结果产生的原因

若故障树之间有弱相关性,确定事件树各结果产生的原因就等价于引用表达式(1)的布尔代数式。

undefined

4.2 定量分析事件树结果的概率

在故障树定性分析中,估计得到的MCS或PI与各基本事件的概率一同用于估计各λi。为得到准确结果,用式(7)确定子系统S1和S2的异常响应的概率,该概率乘以初始事件概率即得出事件树各结果出现的频率。

非关联结果的精确计算如下:

undefined

由于该例子比较简单,可以进行精确计算。但是如果许多个MCS或PI时,精确计算就无法执行。对关联故障树,容-斥表达式(6)收敛,截取第1项或前2项一般都可达到容许的精度。用式(7)的MCS上界替代可得到更好的近似结果(当MCS独立时可得到精确结果)。

对非关联故障树,容-斥展开式收敛很慢,这时需要计算许多项,而这对大规模故障树是不可能的,此时可选用一种一致估计的方法来替代。针对该节中的实例得到如下结果:

undefined

为得到结果及近似效果的数量对比,令:各元件失效概率为0.1;λI=1.0/年。

表1对各计算结果做了总结,从中可看出在此相当小的问题中仍存在着较大的误差百分比。

5 BDD及其对偶图

BDD提供了故障树结构的二叉树的逻辑形式,用于描述系统失效的原因。由于计算过程不需要将MCS和PI作为中间步骤,这就提高了其精度和效率。

图5 (a)表示了图3(a)中系统S1故障树的BDD[4,5]。

构造BDD要先确定各基本事件的优先级。对系统S1而言,优先级顺序为A

BDD的特征是在树结构的顶端有一个源节点。每个节点代表故障树的一个基本事件且都有两条路径,分支1和分支0分别表示基本事件发生(失效)和不发生(正常)。穿过BDD的路径最后到达的终节点有两种:标号1和标号0。

通向节点1的路径详细指明了故障树顶事件发生(ϕ(X)=1)的条件,列出该类路径上的失效事件就是故障树的割集,对上述割集进行合并,去掉冗余部分,就得到MCS。相反,以0作为终节点的路径代表顶事件不发生。

沿着图5中穿过BDD的路径可得到以下割集:AB,AC,AD,D。合并去掉第3项,正是前面式(2)中求得的MCS。

由于是基于二元分支法,BDD中的每条路经都相互排斥,因此各条通向终节点1的不相交路径的概率和就是系统失效的概率。

由BDD可以方便地得到其对偶表达式。原来的BDD代表ϕ(X),其对偶函数是:

undefined

DBDD(对偶BDD)代表undefinedA,其获得方法是将原来1的终节点变为0的终节点,反之亦然(对偶表达式中,节点仍表示元件失效状态)。图5(b)是图5(a)的对偶形式。DBDD通向终节点1的路径如果包含了0分支上(正常工作元件)所通过的各个节点,则这些路径就代表故障树的路集。图5(b)中DBDD的路集为:BCD,AD这些路集也是最小的,并且与用传统分析方法得到的式(4)一致。

6 事件树分析算法

当事件树之间存在弱相关性时,采用BDD估计结果的概率既准确效率又高。遇到这种弱相关性时,构造出联合BDD即可,对于独立部分只需要计算概率的乘积。该节中的算法定量表示了一个常规事件树结构,其中包含了弱相关和强相关性。为说明其强相关性,必须将事件树结构画出来,包括初始事件概率λI,结果事件Oi及相关结果 ci。通过事件树的每条路径都引向一个结果事件,这些路径考虑了所有子系统Sj起作用或出故障,故障树的构造表示出了各子系统失效的原因。假设故障树结构是k弱相关,m-k独立,则故障树为k/m(F)系统,即当m个元件中有k个元件失效时,系统失效。

算法步骤如下[6]:

a) 观察各子系统Sj的故障树,如果一个故障树与其他所有故障树独立,就将其标号j加到集合I中,否则将j置于集合W。

b) 将所有子系统Sj的故障树转换为其对应的BDDj。

c) 对集合I的每个输入(共m-k个),用相关的BDD估计子系统j失效的概率Qj,j∈I。

d) 对集合W中的每一个输入(共k个),用公式表示出并保存其DBDDj,j∈W。

e) 令QI=1.0,则

·对每条通向结果事件Oi的路径,考虑路径上来自初始事件的各分支点:

If(分支点标号j∈I)Then

If分支点表示子系统正常工作

ThenQI=QI(1-Qj)

ElseQI=QIQj

End_If

Else If(分支点表示子系统正常工作) Then

置标号j于对偶集D

Else置标号j于初始集P

End_If

End_If

·构造整体的独立BDD:

Ti=Uj∈PBDDiUj∈DDBDDj,

用新形成的BDD计算QTi。

·计算fI,fI=λIQIQTi。

·计算Ri,Ri=fici。

7 算法举例(汽油泄漏检测系统)

运用第6节中的算法进行实例分析,现考虑图1中的事件树,图6简化了故障树并给出了汽油检测系统、隔离系统及排气系统失效的原因。为获得故障树中失效概率的实际大小顺序,为每个基本事件的有效性都赋值95% 。

第6节中的算法将检测系统放置在集合I而将剩余的系统置于集合W中,按前面所述的算法,可以得到各结果出现的概率(未考虑相关性),如表2第3列所示。为与传统方法作比较,采用了一种一致估计的分析方法,结果如表2第5列中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对非关联结果,一致估计的误差百分比介于10.7%与23.4%之间。

8 结束语

本算法是基于BDD的分析方法,由于BDD具有的特点和对偶规律的应用,在提高运算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从而为大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条强有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ANDREWS J D,MDSS T R.Risk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M].Harlow,UK:Longman,1993.

[2]闵苹,童节娟,奚树人.利用二元决策图求解故障树的基本事件排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12):1646-1649.

[3]SINNAMON R M,ANDREWS J D.Improved efficiency inqualitative fault tree analysis[J].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1997,13(5):293-298.

[4]RAUZY A.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inary decision diagrams[J].European Journal of Automation,1996,30(8):1033-1050.

[5]RAUZY A.New algorithms for fault tree analysis[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3,40(3):203-211.

[6]ANDREWS J D,DUNNETTS J.Event-tree analysis using bi-nary decision diagrams[J].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2000,49(2):230-238.

流程管理搭建企业战略作战图 篇2

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心位置,是一家从事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旅行社服务等业务的规模企业。公司现拥有两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一家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并同时运作温泉和酒店业务。

项目背景

企业发展

在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天目湖旅游股份近年来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2003年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从起初的单一景区发展到成为拥有景区、温泉、酒店相对多元化的业务组合,2007年天目湖旅游股份实现了整体收入过亿并不断向实现利润过亿的目标迈进。

成功因素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旅游业需求的增长,天目湖旅游股份的业绩增长得益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与其内部关键因素息息相关:首先,公司拥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公司着力打造“一站式”旅游休闲目的地,力求塑造复合的产品、多元的市场和系统的服务,从而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促进了整体量的带动;另外,公司2003年实现股份制改制,此举使企业高管更进一步发挥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公司一贯坚持的高品质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也构成了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主要问题

天目湖旅游股份的优势在于其在快速发展、积极拓展业务和创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企业的“内功”修炼,不断强调夯实企业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和不断加剧的竞争打造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但企业在高速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经过我们调查分析,公司现存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点: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天目湖旅游股份实现股份制改制以来,公司股东基本都一直在担任公司内部各个关键领导岗位,企业近年来的成功和这些核心骨干的高瞻远瞩与亲力亲为关系密切,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高管同时以公司股东的身份存在与深度介入公司的各项管理中,一来高管的精力和视野会受到局限,另外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的现状对公司的授权体系、考核和监督体系的执行都会带来隐患。

公司规模化发展的管理配套方面 :从最初的单一景区发展到现在的多景区融合其他休闲旅游产品,并且还有新建项目会不断融入整个地区“一站式”产品和服务体系,在整个业务高速发展、人员增加的同时,明显感觉到公司的管理机制方面包括组织结构设置、部门岗位定义以及办公自动化水平等方面,滞后于整体的发展速度,出现沟通成本高;不同单位、部门间扯皮;游客满意度下降等普遍现象。

公司制度建设方面:天目湖旅游股份很早便注重公司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公司在近年来积极准备上市,也意识到规范管理对于整体公司形象和实力的重要性,但是苦恼于对制度建设包括公司的制度、流程和内控建设,缺乏统一的认知、规划与成体系的渐进性累积,容易造成公司内部形式不统一、步调不一致、可造作性差并最终造成先期的投入前功尽弃被搁置的情况。另外,公司也希望能够完善管理体系、固化成果,从而为公司未来业务进一步拓展的可复制性以及信息化建设和ERP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分析

AMT认为天目湖旅游股份在当前和未来都拥有持续利用资源的能力,从其自身的发展和行业发展态势看,企业仍然有良好的扩张态势和良好的发展预期,天目湖旅游股份所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首先,AMT顾问在前期和天目湖旅游股份沟通时发现公司有清晰的战略总体思路,但是缺乏对战略目标的规划、宣贯和分解;从业务发展上看,新业务和新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公司的管理、组织和人员体系结构方面和未来战略的匹配程度不够,战略也缺乏分阶段的、明确的、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使中基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认知程度不高。其次,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组织能力的瓶颈,职能缺失、交叉;人才需求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权限分配上体现不出可控的放权;流程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对客户导向、抗风险和可复制性等关键因素的把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存在鸿沟等问题都可能成为阻碍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解决方案

总体思路

针对前期和天目湖旅游股份高层的充分沟通,AMT给本次项目确立了三个明确的目标:本次项目需要从管理的角度保障促进天目湖旅游股份的战略能够落地,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快速增长;需要进一步建设、规范和固化公司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从而为公司上市增加砝码;需要塑造公司内部管理的体系性和可复制性,从而为公司管理的持续改进、公司未来新业务拓展乃至跨地区发展塑造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针对以上三个比较宏大的目标,AMT认为单一的项目如果力求面面俱到,全面铺开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从迈克尔.波特战略配称的角度分析:战略配称是创造竞争优势的最核心因素,它可以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链,将模仿者拒之门外,其中所说的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链就是企业的流程体系,即通过建立和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流程目标,实现流程和流程简单紧密衔接,从而形成企业战略实施的整体作战图。可见,流程体系建设在整个战略落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旅游企业来说,好的流程可以回答做什么,该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塑造面向客户的端到端价值服务。

经过和天目湖旅游股份高层的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以流程建设为载体,以天目湖旅游股份总公司为范围,打通企业内部管理和部门的脉络,过程中实现充分的知识转移,从而实现公司战略的落地和管理的提升。

具体方案

全面诊断

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 ,可概括为:现状全面诊断、流程体系和框架搭建、流程全面梳理、重点流程优化以及流程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一个阶段主要目标是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发展路径、业务的模式、现存的问题有全面、透彻的了解,作为项目开展和方案设计的可靠依据。首先,项目组在项目开端明确了项目组双方的组织和沟通机制以及一系列规范的项目模板,对于后期流程梳理和优化双方的参与方式和对天目湖旅游股份参与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做了明晰,这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然后,项目组通过公司文件研读、外部同行业标杆研究、高层调研和行业、企业业务模式分析等多维手段了解公司发展对组织、管理以及核心能力的要求,一方面这些工作为继而进行的管理提升方案设计提供了目标,另一方面为现状诊断确定了框架和重点;接下来针对前期理解的关键领域设计调研内容和问卷,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高层访谈和中基层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诊断企业现存的管理问题,也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流程的开展成熟度评估,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以目标位为导向的解决思路和落地执行推进路线图。

框架和体系建设

研究AMT成长型企业管理提升解决方案体系可以发现,流程纵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脉络,但是公司在开展流程管理工作前,需要事先对公司治理机制、组织机制做明晰,所谓先确保地基和骨架合理再往上添砖加瓦。项目第二阶段在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企业存在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即和天目湖旅游股份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当前公司战略规划的分解、治理结构的改进、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管控权限的完善等重要议题,能够在AMT咨询专家指导下达成共识的,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将讨论的成果进行了落地或写进了2012年的年度计划,其中暂时未能达成共识的,公司高管也充分认识到该议题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企业的现状问题所在,解决的方向何在,做到了心中有数。

接下来项目组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流程体系搭建上,着力于在流程管理上重点突破以带动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水平和意识的提升。在这个阶段,AMT首先为天目湖旅游股份建立了流程框架。构建流程框架本身也是从流程角度厘清企业管理结构的过程,通过企业一级流程框架逐渐往下分类细化,逐渐形成二级、三级直到完整的企业流程清单。其意义在于该框架既体现了流程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性,又清晰界定了流程间的边界,为后续流程细化、固化和优化提供了依据。这个阶段的末尾,项目组还做了完善流程描述体系的工作,也就是说通过统一的模板设计制作结合流程概念、梳理方式和展现形式的培训为后续的流程管理工作的全公司标准化打下基础。

nlc202309011707

流程梳理和优化

完成了流程的框架就像给一本书做好了目录,完成了流程的描述体系和培训好比为这本书选好了语言,接下来企业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和成本、风险等因素制定流程细化、固化和优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和先后顺序,天目湖旅游股份本次项目开展了全面的流程梳理,具体值得关注的是以下几点:

1.保证资源投入:流程梳理不是咨询专家单独工作就能够完成的,而且咨询专家并没有公司业务骨干了解公司的流程,所以全面、细致的流程梳理一定是在公司高层的重视前提下,按照流程框架的分类分级由各个层面的业务骨干投时间、投精力和顾问一起梳理形成的。

2.流程责任机制:在流程梳理之前就根据流程分类分级明确最适合的人员和顾问配合,同时确定考核和激励机制,一来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二来在过程中实现充分的知识以转移,在项目结束后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企业自己的流程管理人才核心团队,今后可对企业其他人员进行在培训,对自己负责的流程领域做维护和更新。

3.流程与制度的融合:在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体系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企业过去的所有制度文件,最好的做法是以流程框架和流程图为主体,把过去的制度和具体相关的流程做融合,做到“流程框架-流程图-相关制度-相关表单”的成套文件,实现最佳的使用效率也方便今后的维护更新。

AMT强调流程优化工作是需要在流程梳理和固化工作完成后进行的,项目流程梳理阶段强调把现有流程一五一十地画下来,不避讳问题,不能嫌复杂,许多参与员工会感叹原本没有注意的当前流程真实呈现的时候是如此复杂和无序,在全面流程梳理完成的基础上,流程优化的工作旨在以目标为导向、选择重点流程进行优化,力求能够见到实效并作企业内部推广成为其他流程优化的标杆,AMT在天目湖旅游股份的做法具体也注意了以下三点:

1.在流程优化前,确立既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流程优化思路(确定公司战略分解到具体流程域的关键因素-结合公司管控优化后的基本原则-结合现有流程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标杆企业的做法形成优化方案的初步思路),通过研讨交流和培训在思路方面首先取得全公司的共识,再设计计划和进度做全公司推广。

2.和天目湖旅游股份充分沟通,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出现最多、投入产出量最大、信息化建设规划先后顺序等评估维度,确定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和财务管理为重点流程优化的流程领域。从而让咨询公司的资源投入和深入研究有了着重点,同时也便于短期内产出成果,形成企业内部流程优化标杆,向企业内部推广流程优化的方法、思路和好处。

3.对于流程优化的成果以流程讲评会的形式做讨论和确认。所谓的流程讲评会就是把AMT的专家、顾问、流程优化的主体业务骨干和天目湖旅游股份相关领导召集到一起,以流程优化的责任人为主体把重点领域流程优化的成果做逐一的交流和确认,高层拍板后即成为今后需要严格执行的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引起企业中流程优化责任人的充分重视,培养其流程管理的能力并且更重要的是将优化的成果通过高层确认而保证落地。

长效机制建设

流程是企业的经络和血肉,自然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成长而变化,好的流程管理是要在统一标准的流程体系下实现流程的持续优化与改进。在项目的最后阶段,项目组帮助天目湖旅游股份建立了流程长效机制,包括流程的三级组织架构(流程管理领导小组-流程管理负责部门-流程域的责任人)以及其各自的职能;流程管理的绩效管理方案;流程执行和状态的监控审计方法、流程文件体系更新维护的操作说明、流程管理相关审批流程和会议卡片、天目湖旅游股份的分/子公司流程管理开展计划建议等。必须让企业领导认知到项目在短短数月时间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是AMT留下的管理体系,培养起来的内部管理团队以及带给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公司今后持续开展管理提升的核心。

项目意义

项目价值

从项目本身的角度出发,本次项目以构建流程管理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天目湖旅游股份高参与度与顾问的共同配合,打造了企业的流程框架体系;实现了股份公司流程的全面固化和重点流程领域的优化增效;同时也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培养了内部管理人才梯队。

从整个公司的管理提升的维度看,本次项目是天目湖旅游股份第一次引入外部力量参与企业的内部建设,双方也有相互学习和磨合的过程,但是总体上,天目湖旅游股份通过本次项目熟悉了企业战略落地、管理提升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点;在关键节点比如公司的治理结构调整和战略规划明晰方面,也通过和咨询方的不断沟通得到了中肯的建议和思路;企业的部门间协调、职责明晰、授权合理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还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部分基础。

从长远分析,本次项目能够间接提高天目湖旅游股份整体对科学管理这个问题的思考,提高了企业内部的主人翁意识和质疑精神,符合天目湖旅游股份文化中做“现代儒商”的要求。天目湖旅游股份的高层也认为本次项目的成果若能为公司良好的吸收并坚持开展后续工作势必将能够提升公司的成本、效率和内控管理,打造企业在“内功”方面的软实力,也提高了未来企业进一步业务拓展和跨区域发展的可复制能力。

借鉴价值

天目湖旅游股份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AMT认为其成功其实主要取决于企业高层的眼光和性格,在促成本次项目方面也是如此,企业并没有因为业绩报表上漂亮的数字而满足现状,而是未雨绸缪寻找自身的原因,然后和专业机构共同探讨,从而把老板心中的顾虑转化成可操作的管理提升项目和行动计划。使企业在发展中做到锦上添花而非等到遇到严重瓶颈时再亡羊补牢。

另外,本次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天目湖旅游股份和咨询方的密切配合,只有在企业高层充分重视的前提下,顾问和业务骨干相互认同和积极投入的保证下才能把咨询方的借鉴和方法与企业的经验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同时在项目中做到任务分解、有重点、可衡量,从而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方案。

纵览旅游行业的未来前景,行业在“十二五”中任然得到政策倾斜,市场也呈现了良好的增长预期。但是换个角度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客户需求进一步细分,企业塑造竞争力除了力求争取更多资源以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外,更需要通过夯实自身内部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通过端到端的个性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形容管理好的企业“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平淡无奇的”,但是平淡中是不断完善优化的管理机制。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特点,结合对自身问题的全面认识,搭建管理体系、并寻找管理提升的突破口,同时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管理人才梯队和企业整体的科学管理意识,在旅游资源筹划、产品设计、营销、服务接待和信息反馈等各方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战略决策图 篇3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方面有四个特点:

一是跟用友、石家庄北方物流等相关企业构建了联合开发、联合运营、联合受益的供应链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二是吸收全国各类高校的先进经验, 不断充实他们的ERP模拟教学实验课程的宽度和深度, 逐步形成了具有单个知识点项目、复合制试点项目、综合性项目、跟企业市场竞争同步的、不断更新的实验项目库并更新并强化了有关实验管理制度。

三是深入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单指向性方面的5个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研究了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

战略决策图 篇4

需要指出的是,至少在1943年之前,无论是军方将领还是政治领导人,莫斯科均未注意到美国正在开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研发举动——波音公司制造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远程战略轰炸机。当时,即便是一向以侦察意识超前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和红军总参谋情报总局(格鲁乌)也把主要精力放在获取美国“曼哈顿”工程(原子弹研制)方面,对于问世不久的B-29并无太多兴趣。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43年美国特使里肯巴克对苏联的一次访问后才有所改变。可以说,正是那次访问,才真正开启了莫斯科“将B-29变图-4”的传奇故事。

“美国礼物”——苏联图-4轰炸机之缘起

周到的招待

里肯巴克上尉曾是一战期间的美国空战英雄,二战后又成为罗斯福总统在航空领域的特别顾问。1943年,在罗斯福的授意下,里肯巴克对莫斯科进行访问,目的是了解当时苏联空军的参战情况,以此决定美国依据“租借法案”对苏军援的力度。对于此次访问,斯大林极其重视,但苏联军方却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一方面,里肯巴克作为美国总统特使,莫斯科至少应派出将军级官员接待;但另一方面,里肯巴克自一战后一直保持上尉军衔,按照国际惯例,苏联必须按照对等原则派出代表,但当时苏联的低级军官大多不会说英语,或者没有足够全面的航空知识。最终,莫斯科选择刚从空军学院毕业不久、精通英语及航空知识的斯莫利亚罗夫大尉进行对等接待。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在年轻的斯莫利亚罗夫大尉的出色安排下,里肯巴克确认美国按照“租借法案”对苏援助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斯莫利亚罗夫的交流,里肯巴克透露美军正向欧亚战场投放B-29远程轰炸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毫无吝啬的褒奖。细心的斯莫利亚罗夫迅速捕捉到这一关键情报,在里肯巴克回国后,立即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递交详细的报告,对里肯巴克提到的美国新飞机进行全面汇报。

幸运的是,这份报告迅速转到权力巨大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这个机构既拥有神通广大的情报网络,又掌握了数以百计的苏联兵器和航空工业企业,对相关技术线索非常敏感。很快,斯莫利亚罗夫报告中的非核心部分被删减,只留下B-29部分后,摆到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联领导人的办公桌上。报告分析认为,对苏联而言,有能力摧毁法西斯纵深目标的B-29同样对苏联构成潜在威胁,建议苏联迅速获得与该机性能类似的同类战机。起初,苏联试图通过正规渠道,以“租借法案”的方式向美国寻求B-29。1943年7月19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向美方提出引进包括P-38“闪电”、P-47“雷电”、B-24“解放者”以及B-29在内的远程战机要求,结果只得到性能最差的P-47,美国的解释是苏联空军力量已远超过德国空军,是全球最具威力的空中战术力量,“B-29对贵国没有价值”!很显然,美国人已暗中对苏联“留一手”。无奈之下,斯大林便指示情报战线尽一切可能搞到B-29详细的技术资料。可是苏联特工费尽心计,也只搞到B-29飞机的全套驾驶说明书,对造飞机用处不大。到1945年夏初,考虑到美国急需苏联对日宣战,加速日本军国主义投降,斯大林又曾以此为条件,向美国提出引进120架B-29轰炸机的要求,但再次遭到华盛顿的拒绝,取而代之的是向苏联援助档次低得多的B-17和B-24轰炸机,因为美国认定击败日本之后,苏联将是下一个主要对手。

事实上,苏联自己并非没有研发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打算。早在20世纪30年代,刚刚起步的苏联航空部门几乎动员全国的资源,最终由著名设计师图波列夫牵头搞出四发的TB-3(ANT-6)轰炸机。但该机航速极慢,飞行高度也很低,在防空武器越来越成熟的岁月里,TB-3的作战效能聊胜于无,因此苏联人对TB-3并不满意。1936年底,图波列夫领导的设计局又按照新的技术标准,定型了TB-7(ANT-42)四发远程轰炸机,它在性能上堪比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不幸的是,也在样机定型后不久,斯大林发起一场以意识形态为标尺的“大肃反”运动,大批军队高层以及国防工业战线的科学家在运动中被逮捕甚至枪决,连图波列夫也一度被抓进内务人民委员会的集中营里,这直接导致TB-7生产停摆。尽管TB-7后来转到佩特利亚科夫领导的设计局完成开发并投入生产(型号也变成佩-8),但随着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莫斯科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价格低廉、性能单一的歼击机的批量生产上,对战略轰炸机研发则无暇顾及。到1945年,苏联只造出93架佩-8轰炸机,其中只有60%~70%列装部队。这一数据与同期美国拥有上千架B-17、B-24相比,几乎微不足道。顺便提一下,1944年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的B-17轰炸机曾在西欧与东欧战线间进行穿梭轰炸,这些飞机往往以苏军占领的波尔塔瓦机场(今属乌克兰)为中转站,大批苏联军官像逛动物园似的参观这些海外怪物,大家啧啧称奇,对美国轰炸机赞不绝口。有一次,一位苏联将军把美国飞行员送给他的充气橡皮艇带到克里姆林宫,这是轰炸机乘员海上逃生时使用的装置,橡皮艇上附了一份说明书。苏共政治局委员们争先恐后地在池塘里试坐了这艘小艇,他们感觉美国货的确名不虚传,如此小巧的玩意哪怕装上大象也不会沉。

也正是在战争期间,苏联领导人逐渐意识到多发远程轰炸机的重要价值。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英美盟军对德国境内实施战略轰炸时出动了成百上千架重型轰炸机,场面极其震撼,无论在战略层面还是心理威慑层面都具有震撼效应;其次,紧随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苏联,在远程投放平台上也要依靠轰炸机(当时导弹还只是新鲜事物),当时苏联的佩-8在性能上与美军的B-17差距不大,因此在1943年之前莫斯科没那么紧张,但当关于B-29的情报传来时,斯大林才意识到“狼来了”。

nlc202309021552

从1943年秋开始,斯大林秘令三家设计局展开四发高空高速轰炸机的研制竞赛,其中一家负责对佩-8实施改造升级,被要求接近或达到美国B-29轰炸机的技术标准,另两家则分别开启“202工程”和“302工程”的新轰炸机研制计划。但遗憾的是,由于战时物资极度匮乏,以及当时苏联严重缺少这一领域的技术人才,三个项目均未取得太大的进展。唯一的亮点是图波列夫设计局按照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要求,以“64号飞机”的名义开发出图-10轰炸机,它在飞行性能上比佩-8有较大进步,但还是因机身死重过大,严重影响了载弹量和续航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鉴于当时的环境以及综合国力,苏联能搞出图-10这样的飞机已是勉为其难了。而在1945年世界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苏联又必须尽快获得远程战略轰炸机,以避免新的战争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斯大林决定终止自主研发,改为集全国之力对美国B-29实施全面仿制工作,以期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这一想法在外界看来或许是幼稚的,但在莫斯科看来,确实具有可行性的,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也就是在1945年前后,苏联已经秘密拥有了四架B-29!

“车到山前必有路”

正如前文提到的,莫斯科曾在1943年前后数次向美国提出引进B-29战略轰炸机,但却均遭到了拒绝。那么苏联方面是怎样获得这四架B-29的呢?事情还得重新追溯到1944年,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刚刚换装新型的B-29,并开始将其用于对日作战。这些飞机大多从中国西南地区(例如成都、桂林等)起飞,对中国东北(即当时的伪满洲)地区以及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其中部分战机因遭到日本关东军及伪满洲国守备部队密集火力拦截而受损,不得不迫降到同为盟国的苏联远东边疆区境内。事实上,对美国机组来说,来到意识形态迥异的“盟国”是非常危险的。按照美军指挥部的设想,从中国大西南起飞的B-29轰炸机,在对伪满洲和日本进行空袭后完全有足够动力返回基地,况且该机机体结构非常坚固,而且是四台大功率发动机“当家”,飞不回来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事与愿违,由于B-29刚刚列装,技术还不成熟,加之美军飞行员此前大多没有如此超远距离的奔袭经历,因此部分B-29在被防空火力击中发动机后,很难继续保持足够的动力和气动平衡,只能选择在尽可能近的地区迫降。

1944年7月29日,隶属美国陆军航空队第770中队的霍华德·R·贾雷尔上尉驾驶B-29轰炸机(机号42-6256)对伪满洲鞍山的昭和制钢所(今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进行轰炸,遭到日军地面火力的猛烈反击,两台发动机受损。基于安全考虑,他不得不临时决定迫降到苏联远东地区的中乌戈洛瓦亚海军基地,那里离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仅30余千米。贾雷尔天真地以为,美苏是共同抗击法西斯的盟友,所以他和他的机组一定会受到苏联人的热情欢迎,会协助他们修好飞机,允许他们飞回家。起先,苏联远东军政当局倒也热情款待美国来客,可在请示莫斯科后,没想到斯大林的答复是:“扣留美国机组人员,没收飞机。”

1944年8月20日,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95中队的麦克格林少校驾驶的B-29轰炸机(机号42-93829)在对日本八幡制铁所实施轰炸后,为躲避日机拦截进入苏联境内。当时该机的雷达系统已完全失灵,轰炸机在飞越阿穆尔河(黑龙江)进入苏联境内后失去控制,麦克格林机组不得不弃机跳伞,而飞机则撞到斯特阿林山脚下,后来这些残骸都被苏军秘密运到莫斯科去了。

1944年11月11日,美国陆军航空队第794中队的维斯顿·H·普莱斯上尉在对日本大村港进行轰炸后,因被云层中的闪电击中而导致飞机失控。普莱斯机组不得不在苏联中乌戈洛瓦亚基地迫降,他们同样遭到苏方软禁。值得一提的是,这架机号为42-6365的B-29是解决苏联仿制问题的“钥匙”。正是通过对该机的分解研究,后来才能够“照葫芦画瓢”般生产出图-4。为此,苏联航空工程师列昂尼德·科贝尔将42-6365号机的部分零件收藏起来,后来又作为纪念品转赠给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同事马克西米利安·绍科。

10天后,也就是1944年11月21日,还是美国陆航的第794中队,威廉·米克里希中尉驾驶的B-29轰炸机在对日本大村港进行轰炸后,因一台发动机被高射炮火击毁而转进苏联领空,在苏军战机的“护航”下降落到中乌戈洛瓦亚基地。

也许会有读者提出疑问——既然是盟军,美国为何不向苏联提出索回这些B-29的要求呢?原来在1941年,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遂与日本签署互不侵犯协定,到1945年4月之前,该协定一直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斯大林曾通过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向华盛顿发去以“侵犯领空”为由的抗议照会,强调本国远东领空不允许用于对日作战。同时根据《苏日互不侵犯协定》,对于迫降到苏联的美国战机和飞行员,苏联有权进行监禁,不会将其遣送回国。从档案记载了解,1942年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执行完空袭东京任务的一架美国B-25B轰炸机,因航程有限迫降到苏联境内。此后随着美军越来越抵近日本本土,又有相当数量的B-25、B-24轰炸机,PV-1以及PV-2海上巡逻机相继迫降到苏联远东地区,这些飞机大多被苏联控制起来,并在1945年8月投入到对日最后一战中。

这里不妨介绍一下,那几个迫降到苏联的B-29机组成员的情况。前三架B-29的机组成员都被送到苏联中亚名城塔什干附近的一处秘密集中营里,当时这批美国人都以为自己将被枪决,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在集中营里却享受舒适的待遇,不仅可以做运动,而且还可以打扑克。没过多久,一部分人取道伊朗被送回美国,但在遣送之前,他们被警告“最好管住自己的嘴巴”,否则斯大林将不会释放剩余的美国飞行员。至于飞机的归还问题,苏联人根本不想谈,美国人只好作罢,总不能为几架轰炸机而与苏联翻脸吧。但这件事的确对后来美苏关系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美国军方自信地认为,区区三架算得上完整的B-29不会增强苏联空军实力,至于利用其进行大批量仿制,以当时苏联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直到后来苏联真的安排三架图-4轰炸机参加莫斯科土希诺航空展的时候,美国人仍天真地认为那不过被扣留的B-29!然而没过多久,美国人就发现,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nlc202309021552

不可思议的任务

让美国人没料到的是,苏联政府对被扣留的三架B-29高度重视。受斯大林的委托,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派出头号试飞员谢苗·赖德尔上校、副驾驶维亚切斯拉夫·马罗诺夫少校和一名黑海舰队的机械师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负责对B-29进行试飞体验。没过多久,在赖德尔的要求下,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后称航空工业部)又派出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工程师切尔诺夫以及克罗格洛夫前去支援。

赖德尔是苏军中难得的飞行高手,尤其是精通英语的他长年负责将美国租赁的大批飞机开回国,因此非常熟悉美制飞机操纵方法。借助之前苏联特工搞到的驾驶说明书(这份文物至今保存在图波列夫设计局的荣誉室里),再加上贾雷尔机组留在轰炸机上的好几本操纵手册,他和他的战友只花几周时间就弄明白了B-29轰炸机的操纵原理。他们还借助一本英俄词典,给B-29轰炸机座舱内每个开关和系统都贴上俄语说明,以方便苏联飞行员驾驶。在赖德尔的领导下,苏联试飞小组迅速掌握驾驶要领,在半年的时间里详细考核了B-29的飞行参数,与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B-29技术指标进行对比。根据赖德尔机组向联共(布)中央委员会递交的报告,B-29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其轻型铝合金、飞行员增压舱、遥控航炮、大功率发动机、诺顿轰炸瞄准具、雷达、电子系统和其他所有仪器都远远超过苏联航空技术水平。这份报告更坚定了斯大林创建一支战略空中力量的决心,他命令B-29立即飞到莫斯科。

1945年6月20日,赖德尔驾驶的首架B-29轰炸机缓缓降落在莫斯科东北郊伊兹梅诺沃的苏联海军飞行试验中心跑道上(该中心原址如今变成一条以“公园”命名的街道),紧接着另两架B-29也飞来了,所有轰炸机被集中编入苏联海军第65特种任务团。事实上,当时在苏军高层中,关于B-29的作用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少将领希望直接把飞机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对日作战中。而在苏联航空工业内部,对于远程战略轰炸机是自主研发还是全面仿制B-29也没有一致的思路,直到1945年夏天,这一切才有了最终的改变。6月22日,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接到斯大林的手令:“必须分毫不差地仿造出一架我们的B-29。”任务是下来了,可谁敢来承担呢?大家深知,任何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导致总体设计的大量修改,也会延误整个复制计划的进程。就在B-29来莫斯科的最初几天里,曾设计过大飞机的图波列夫、佩特利亚科夫、伊留申等苏联航空泰斗们获许在它身上看了一个遍,许多仪表设备被一一拆开,又重新装回去。他们都在惊叹美国人的“奇技淫巧”,像飞机上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飞机上布满了远程火控系统和传感器,还有不少仪器根本连用途都不太清楚,诸如苏联航空工业刚刚掌握的电动自动驾驶仪,在B-29身上完全是小儿科……面对这样的考察结果,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向斯大林汇报了。

最终,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决定推荐图波列夫担纲,毕竟他当年在战略轰炸机研制领域进展最快,在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制造方面也有一定基础。可是倔强的图波列夫还是不肯放弃仍在完善中的图-10轰炸机项目。据他的助手亚历山大·阿尔汉格尔斯基回忆,有一天,从克里姆林宫传来消息,斯大林同志要接见他们。在会见前,阿尔汉格尔斯基善意地提醒图波列夫不要提图-10的事情,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到如何仿制B-29上,可是图波列夫依然准备了一大摞关于图-10的资料。结果可想而知,当图波列夫的设计方案摆上斯大林的桌面后,这位领袖大发雷霆,他下了一道怒气冲冲的命令:“仿制,一个零件也不许改!”需要指出的是,图波列夫在方案里强调B-29是美国人在战争中期投入使用的产品,如果苏联从分解飞机、工程测绘再到依样仿制一路走下来,再过几年搞出来的东西就很可能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可是斯大林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在竭力避免任何技术风险。因为图波列夫不知道的是,领袖想要的是能够安全运载与投放巨大原子弹的战略轰炸机,既然美国人能够用B-29投掷了原子弹,这就是经验的保证。现在苏联需要尽快具备完整的核打击力量,哪怕这一力量是相对落后的。不久后,苏联国防委员会颁布的第8934号命令也正式传达图波列夫设计局,命令宣布时任副国防人民委员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全面主持仿制工作,同时任命航空专家奥库洛夫以及图波列夫全权负责具体仿制事宜,命令是这样写的:“任命图波列夫同志为首席设计师,即刻启动B-4(莫斯科对轰炸机仿制工程的最初代号)的研发工作,研发时间为一年,要求全苏相关单位对B-4工程予以全力协助……一切以尽快尽多地批量生产出B-4为最终目的。”自此,伟大的“轰炸机山寨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苏联重建航空生产链

整个复制计划在莫斯科郊外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央机场内进行,因为只有该机场才有容得下B-29机身的库房。1945年7月10日晚上,图波列夫再次登上42-6365号B-29轰炸机视察,然后飞机被转运到喀山的第22飞机制造厂进行拆解,所有拆下来的零件依次进行称重、测量、照相并配上描述性的说明,以便供复制时用。拆解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时候特别小心,无数的管线都一一编号,贴标签,并且记录在案,之后这些部件再仔细包装起来,押运到苏联各个角落,交给专门单位仿制。至于机号为42-6256的B-29被运往位于莫斯科南部拉明斯克的航空研究所,用于对飞行员以及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而机号为42-6358的B-29则被当作储备样品实施封存。

据档案显示,全苏航空材料研究所负责对拆卸完成的B-29机舱等所用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并根据成果研发出同样的机体材料——这些材料在苏联工业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中央航空动力研究所负责对B-29的活塞发动机、螺旋桨部件进行研究与测试,并考虑可否使用苏制ASh-73发动机取代;苏联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TsAGI)负责研究B-29的气动布局及机体重量分配;特种装备研究所负责对B-29的航空设备进行研究,并论证是否用其他苏制设备代用到B-4上。

战略决策图 篇5

关键词:规划纲要,长吉图,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导言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纲要明确提出以长春和吉林两市为引擎、珲春为窗口、延 (吉) 龙 (井) 图 (们) 为前沿, 促进沿边城市与腹地城市的有机融合, 形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因此,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必将给外语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培养外语人才摇篮的高校, 应积极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为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建设输送更多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合格外语人才, 为我省社会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本文拟对于长吉图战略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我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 长吉图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然而, 我省许多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固守传统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培养模式僵化

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片面强调语言知识输入的同时, 忽略了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我省相当一部分高校固守传统课程设置, 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学以致用。而且, 语言教学没有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 学生知识体系单一化, 学生知识面窄。因此, 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语法知识的传授, 却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言实际可操作性的认知培养。而人文素养则决定着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性, 进而决定着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多数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认知, 以至于在与西方人运用语言进行业务交流时产生沟通障碍乃至误会, 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三) 师资力量薄弱

我省许多高校中, 外语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存在问题。既精通外语又熟练掌握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外语教师相对匮乏。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外语专业毕业生, 他们自身没有接受过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系统化学习, 这样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有效地传达相关专业知识。外语教学设备方面也较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 很难第一时间实现资源共享。这样的师资条件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更难以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二、长吉图战略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新方略

随着长吉图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广, 我省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于是, 外语作为国际交流工具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而针对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省高校必须积极制定可行之策。

(一) 确立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知识储备、能力培养、素质建设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的总体规划与要求。要培养符合经济增长需求与新兴产业持续发展需求的合格的外语人才, 首先要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认真审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立足本校办学实际,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高校应勇于革新旧有的教育思想, 牢固树立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 加强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 强化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创建实践性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在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输入与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 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搭建行业发展实训平台, 加强学生语言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将行业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内在渴望,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论

总之, 长吉图战略背景下, 我省经济的长足发展必将拓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空间。高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变革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为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全文) [R/OL].中国新闻网, 2009-11-17.

战略决策图 篇6

故障树分析法[1]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判断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常用的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其研究多数集中于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分析系统薄弱环节的算法上, 如文献[2] 中的智能故障树诊断方法,按照计算所得底事件的故障率确定故障诊断的最优顺序,是典型的故障树静态分析方法。 利用故障树法诊断实时诊断的系统也有一些研究成果, 如文献[3]提出了一种实时预测故障的方法,引入底事件工作状态隶属度的概念, 实时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 对薄弱系统环节进行预测。 但是这种方法仅能作为预测软件,并未达到实时诊断系统故障的效果。

二元决策图[4,5](Binary Decision Diagram ,BDD) 本质上是变量集的布尔函数,这与故障树的割集[6]概念一致,由于BDD的结构规范,对比故障树节点更少, 对于存储器空间占用少,有利于快速得出故障失效的不交化割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现场操作人员虽然有现场数据,但对于复杂系统故障不一定具备诊断知识,因此很难现场准确诊断故障原因[7]。 对于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具有总线报警的实时监控系统,根据总线节点的报警代码, 利用ITE算法将故障树转化为BDD, 在线实时诊断系统故障, 对于分析系统故障模式, 不断完善修正故障树有一定实际意义。

1 ITE算法及实现

1 . 1 ITE算法基本原理

BDD是一种非闭环有向图, 是一组变量的布尔表达式的图形化表示,在BDD中除了变量节点, 还存在两种基本终结点 “0”和 “1”,从层数最高的 “1” 节点沿着所有节点的 “1”脚回溯至BDD的顶节点,得到的变量集合之和即为该BDD的布尔表达式。 ITE(if-else-then) 算子采用香农分解式的思想, 将BDD按变量排序顺序依次展开, 比传统二元决策图转换算法复杂度低, 其表达式如式(1)所示。

采用式(1) 算子对图1 故障树进行BDD转换, 假设其底事件排序为:abcd, 那么依次得到故障树中各个门的ITE表达式如下:

由该故障树的顶事件(TOP)ITE表达式可得图1 故障树的割集为: {ab,acd , cd } 。

1 . 2 ITE算法实现

由于BDD特殊的结构形式,每个节点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适合使用递归方法实现。 首先, 对于ITE节点定义,如表1 所示。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形成BDD的ITE结构节点定义中使用了自引用的方式, 其中它的nodehigh 、nodelow属性也是itenode的类结构,这样使得在ITE节点连接时可以使用递归方式,形成的合并节点也都为相同结构。

使用ITE算法将故障树转换为BDD主要有两个步骤:(1) 对于门形成该门的ITE结构;(2) 将所有门的ITE结构连接起来形成最终BDD。 具体算法如表2、3 所示。

表2 中形成子门所有底事件的ITE函数将所有该门下的底事件连接形成ITE函数, 由于在连接底事件的时候不存在两个ITE间的操作, 只需编辑被连接节点的左右脚即可, 如节点b需要连接节点a时, 判断b节点父门的类型, 若是 “ 或” 门,b节点的ITE结构中第2 个元素中放入a节点, 第3 个元素置 “0”; 若是 “ 与” 门,b节点的ITE结构中第3 个元素中放入a节点, 第2 个元素置 “1”,如此循环至该门下所有节点均连接完成,最后返回该门所有底事件的ITE结构。

表3 中ITE连接函数有3 个变量, 变量f、g表示2个待连接的ITE节点,变量op表示连接类型。 两个ITE节点连接主要分为3 种情况:(1)f、g节点中有一个是 “0/1 ” 节点, 根据op类别返回相应ITE节点; ( 2 ) 计算表中已经有节点f、g的相关操作, 直接返回操作值; (3) 以上2种情况均不符合,则按照ITE结构递归连接。

对于整棵树的ITE求解步骤为:(1) 对所有门, 求取其门下所有底事件的ITE合并结构;(2)从层数最多的门开始求解ITE, 逐步替代其上层门的输入直到顶门。 最终得到顶门的ITE结构就是该故障树的BDD形式。

2 算法实现平台

作为一个通用的嵌入式软件平台[9,10], 对于一个具有CAN总线结构的系统,合理设置故障报警节点, 以所有故障节点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建立多棵故障树,通过GUI界面将所有故障树信息录入软件平台。 监控界面实时显示系统数据, 当有报警信号时, 操作人员可判读是否需要进行诊断,如要现场诊断,则进入诊断推理界面,根据报警信号找到相应故障树, 采用ITE算法, 进行定性分析, 确定发生故障的割集集合, 给出结果及修复信息,系统结构如图2 所示。

2 . 1 故障树建模模块

在实际监控诊断工作开始之前, 首先需要建立本系统的故障树模型。 在建立故障树时,出于软件通用性考虑,将建立故障树与录入监测参数分开。 首先将所有的系统参数录入,在建树的过程中直接选择相应底事件对应的参数,这样避免了不同底事件在依赖同样特征参数时的重复操作,提高了建树效率及准确性。

2 . 2 数据库模块

数据库是平台系统存储故障树信息和原始系统数据的重要环节,如图3 所示是系统的数据库结构。 ADO.NET平台具有执行速度快、 网络传输时间短的优点, 适用于平台的分布式数据传输环境, 基于以上原因,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软件平台开发[8], 与界面设计软件Visual Studio有良好的接口。

数据库主要存储了包括故障树信息、 原始特征参数值(总线数据)、推理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中间信息(割集)、报警信息和解决问题后输出结果信息(修复方法)等。 总线数据分为报警信息和征兆参数值两部分。 在导入故障树信息时,将各参数对应的CAN总线关联对象的ID、关联指针、对象长度一并导入,根据这些信息,系统可以将收到的数据帧转换为有意义的参数值。 如图3 中的Write Data_SQL表记录所有的总线原始数据, 通过查找parameters表将原始二进制数据翻译成参数实际值提供给监控界面显示。

3 应用

3 . 1 案例分析

车辆液压控制系统中包含液压机械设备、 控制电路等复杂结构,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某些故障不但会影响车辆正常运转, 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

如图4 所示为某液压控制系统故障树, 本文假设所有事件是二态的,即故障或正常。 故障树信息如表4 所示。 本系统故障树特点在于底事件可分两类:人工判断类及自动判断类。 其中,人工判断类底事件只对应一个特征参数,即需要人工判断该特征参数的状态。 而对于自动判断类底事件, 出于通用性考虑, 为每个底事件预留3 个特征参数,且3 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布尔关系可编辑,系统将在后台根据现场数据及用户给出的布尔关系判断该底事件是否发生。

顶事件为主泵异常, 底事件主要分为电控回路故障、电缆故障、阀件故障等。 对与每个底事件有相应的征兆, 如X1 电源故障, 可通过电源电压U判断X1 的状态;而有的底事件可能对应多个征兆,如X8 阀件卡滞对应的征兆有控制电流I和系统压力P两个参数, 这两个参数之间也存在布尔关系, 当两个参数同时异常时X8故障。

3 . 2 模拟环境拓扑结构

分别采用两台PC机作为现场环境模拟机和诊断机,其拓扑结构如图5 所示。 上位机模拟发送总线数据以及故障注入,下位机运行本诊断软件。

3 . 3 实验结果分析

在模拟开始前, 将上文故障树信息输入诊断软件,并将该系统的模拟总线数据输入上位机。 注入液位高度故障数据, 在升车过程进行到20 s时注入报警帧,报警代码为101。 接到报警后,软件提示是否立即诊断,如图6 所示,即转入诊断推理界面,如图7 所示,诊断结果为油液高度异常。

4 结论

本文将二元决策图ITE算法应用于实际系统, 实现了在线系统故障诊断软件的设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可得出:

( 1 ) 算法通用性强, 可靠性高。 二元决策图ITE算法可应用于任何结构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2) 诊断效率高, 实时诊断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3) 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完整的数据知识存储机制,对于完善已有故障树,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故障树作为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一种工具,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二元决策图作为常用的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其结构优势可快速得到故障树的不交化割集,通过分析割集集合确定系统失效集合以及计算系统失效概率等指标,确定系统可靠性。在.NET平台上使用ITE算法实现故障树对二元决策图的转化,并在通用的CAN总线监测诊断平台上实现,平台使用SQL Server作为知识库存储信息数据,以故障树信息和监测数据作为输入,实时对系统报警做出诊断。

关键词:二元决策图,故障树,ITE算法,CAN总线

参考文献

[1]王少萍.工程可靠性[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2]倪绍徐,张裕芳,易宏,等.基于故障树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8).

[3]董豆豆,周忠宝.基于故障树的系统安全风险实时监测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

[4]张超.基于BDD的动态故障树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5]袁静,胡昌华,徐瑞,等.基于改进BDD算法的导弹安控系统故障树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

[6]朱大奇,于盛林.基于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2,17(3).

[7]朱大奇,于盛林,陈小平.基于故障树分析及虚拟仪器的电子部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23(1).

[8]张勇.基于ACCESS数据库的CAN总线数据采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1(21).

[9]JOANNE B D,KEVIN J S.Developing a low-cost highquality software tool for dynamic fault-tree analysis.IEEE Trans.Reliability,2000(40):49-59.

战略决策图 篇7

战略布局图(strategy canvas analysis)是一种有效的战略诊断与分析框架,用以建立组织强有力的竞争战略,实现对研究对象价值曲线的描绘,从而表达出对研究对象综合价值的判断。战略布局图横轴描述研究对象投资和关注的各项要素,纵轴反映在所有横轴描述要素中实际具备的、能够带来的实际价值高低,高表示研究对象在此项要素上投入较多,提供和创造的价值也越高;反之,相应的投入就越少,创造的价值也就越低[1]。战略布局图在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生产经营决策、市场进入与选择决策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实践绩效,成为对于价值创新具有中心地位的战略分析框架和实践框架。

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VM)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理念,而采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通过对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研究对象的功能和费用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不断的创新推动,实现对于研究对象价值提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的统称。价值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研究对象的改进与创新,实现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实现必要功能”的结合,从而实现研究对象的价值最优[2]。

战略布局图与价值管理看似不同领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其动机因素与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别,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共同作为追求价值创造的思维体系和方法体系,有着强有力的互补性,价值管理的动机与对象更倾向于研究对象内部的价值创造和传递过程,比照的标准更多的关注自身,而没有更直接地关注外部环境。而战略布局图则在强调竞争要素的对比关系,从而为价值创造指引方向,其动机与对象更倾向于研究对象的外部价值创造与传递过程。表1罗列了战略布局图与价值工程各自关注的问题。

从表1可以看出,价值拓展与创造的共同目标把分别关注内外部动因因素的价值工程与战略布局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项将现代战略管理思想融入传统价值工程管理理念的尝试,本文将以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战略布局图的价值管理体系。

本研究思路是在阐述传统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工程项目投资的新情况,传统方法出现的瓶颈;然后笔者以价值管理的视角探讨如何利用价值管理拓展工程项目的功能要素,以战略布局图方法为理论依据,提出具体的应用途径;最后,通过对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例证来证明价值管理方法在拓展工程项目功能要素的有效性。

2 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局限

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曲线,可以有效地说明工程项目规划对于工程项目整体建设的巨大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往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在规划设计阶段,无论是施工方还是设计方都把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作为主要的设计因素。

在工程项目中,即使在价值工程理念的指导下,价值工程理念提高功费比的主导思想,也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成本预算方面;更进一步,考虑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成本,也只是将价值理念中降低成本的理念,贯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这一价值工程的指导理念,在中国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缓解了中国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3]。但是,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部分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在现有的经济形式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公众对工程项目功能要素的需求也随着变化和增长,比起以往的单一功能和多功能的简单叠加的工程项目,现代工程项目更要具有时代的特色,以满足工程施工、建设和投产运营的需要。综合上述因素考虑,价值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特别是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要更加注重功能要素的挖掘,充分发挥价值管理强调综合提高功费比的指导精神。

3 基于战略布局图法的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价值管理模型

价值工程不仅是一项提高工程和产品价值的技术方法,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战略思维。按照价值工程原理的逻辑体系,笔者构建工程项目规划的战略布局图,并提出了基于价值管理的工程项目规划的设计实施步骤。

图1提供了基于不同导向的价值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战略布局,也就是功能布局。可以看出,在基于降低成本导向和创造功能导向方面,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的价值管理,对于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影响。

造价管理一直是困扰工程工程建设三方的核心问题,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情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一个困扰工程项目投资的核心问题。因此,理论界与企业界一直都把工程造价当成头等问题,在利用价值分析和价值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的探索中,集中于通过成本优化和取消不必要功能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总支出优化,这一指导原则也就直接奠定了工程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对功能的关注度不够。

图1的分析显示了基于成本控制的价值管理的功能布局;由于控制成本,工程项目从设计、招标到投入使用整个寿命周期强调的重点一目了然。为了控制造价,必然要尽可能缩短工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可能因此下降;而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实现工程项目必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没有更多的拓展,成本的约束也无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仅仅以降低建设成本为目标,工程项目也很少考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项目运营投产后的环境影响,考虑诸如节能减排、无污染能源、可再生能源投入方面的应用,有些工程项目甚至不会考虑项目建设和运作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效用,因为这些功能在基于成本导向的价值管理框架下属于不必要的功能。在对工程项目的美学关注,历史遗产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方面,更是极少关注。

在价值管理中,价值是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这是价值工程实现价值的理论基础。在市场需求不断加速变化的今天,笔者更倾向于扩展价值的含义,同时注重提升功能之外的产品形象和各种增值服务、解决方案等等,以及从单纯的降低产品生产和使用成本到降低为顾客传递价值的整个流程所产生的成本,这才是价值管理的核心所在。

但是,工程项目作为特殊的社会商品,单纯的降低成本而忽视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的功能要素,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功能是研究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即产品的具体用途。必要功能,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以及实现用户基本需求的功能;在价值工程中,不必要功能,包括多余功能、重复功能和过剩功能,没有被用来对顾客的期望进行深层次的划分而被直接舍弃,其实在不必要功能中,蕴含着可能令用户惊喜的因素。工程项目如果能够在提供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提供超过客户期望值的功能,势必能够增加工程项目的价值。这也是国内对价值工程的关注过份局限或者停留在成本降低方面的原因所致,这容易导致价值分析脱离市场实际情况,不利于功能的真正识别。

图1所描述的模型为工程项目的功能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基于功能拓展的价值管理,是要强调在实现必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拓展以往价值管理中不被重视的不必要功能,通过功能创新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价值。尽管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工程造价会增加,但是实现了工程项目价值的更大增加。在这个模型中,提供了拓展工程项目功能要素的途径和方法:

(1)基于工程质量的功能拓展。基本功能的实现只需要基本质量的保障;而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的质量则可以创造更多的功能,使得工程项目不仅在基本使用功能上体现价值,还能够在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舒适性、时间性等各种特性上都体现价值[4]。

(2)基于技术创新的功能拓展。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有效节约,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是功能创造的先导。工程项目是一个涉及多个维度的系统工程管理,需要在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以及期望或者需求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的平衡,技术创新作为非管理手段是良好的实现上述目标平衡的手段。很多附加功能的实现都来自于技术创新。

(3)基于外部环境的功能拓展。工程项目耗资巨大,对外部生态环境和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巨大。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基于环境对工程项目进行功能拓展可以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建造过程中减少粉尘、噪音、污水、废弃物的排放。不仅如此,工程项目巨大的能源消耗,在照明、采光、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各个方面都要消耗巨大的能源投入。一个考虑环境适应的大型工程不仅能够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带来其他良好的社会功能。

(4)基于人文和历史的功能拓展。工程项目的成果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物,这可能带来地方或者区域的新的人文景观而写入地方历史。在历史上有万里长城、泰姬陵、卢浮宫历史博物馆、悉尼歌剧院等一大批古今中外著名的工程建筑、都写入了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被使人称道和敬仰,而由此带来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是不计其数。现代工程项目大到公共体育设施群,小到居民社区,都注重人文和历史功能的拓展,在满足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尽可能凸现人文价值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5)基于后续商业价值的功能拓展。单一目标的工程项目,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无法弥补巨大的工程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基于后续商业价值的工程价值拓展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例如,投入巨大的体育场馆,不仅仅满足某些体育赛事的需要,还有成为日后的市民体育健身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商业购物中心,增加了对项目可持续运作的功能的拓展,丰富了工程项目的潜在商业价值。

4 基于战略布局图法的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价值管理模型的应用

下面以国家体育场“鸟巢”为例,阐述上述模型作用的机制。图2描述了功能布局模型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具体应用。

国家体育场“鸟巢”总投资32亿元,是中国历史上耗资最大的大型综合性运动场。“鸟巢”作为2008年北幕式和田径比赛的主要场地,其基本使用功能是十分清楚和明了的,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运动场、容纳万人的空间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上述目标的实现。在中国,这样的体育场不少于20个。

然而,“鸟巢”却开创了很多令人神往的非体育竞赛功能。首先,作为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它在建造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实现了“鸟巢”很多的与众不同,例如,独特的外观依靠的不是传统建筑中的梁支撑结构,这使得“鸟巢”更加形象逼真好似一件艺术品,极大地拓展了它的美学价值;镂空的钢结构极大的丰富了整个体育场的采光性,使得进入者都有倘佯其中而又有置身事外的独特感受;从照明系统到通风系统,从排水系统到蓄水系统,“鸟巢”都与环境浑然一体,环保标准很高,对周边的污染很小。除了这些外观上、结构上、功能上的设计创新外,在每个座椅的安排上,“鸟巢”都在为每个观众创造听觉、视觉、感觉上的全面提升,在满足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综合感受来自周身全部的舒适感受,极大地增加了它本身的价值。不仅如此,“鸟巢”在奥运会后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作为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它已经和北京天坛一样成为写入北京的文化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丰富的商业价值,在“鸟巢”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为了应对高额的运营支出,“鸟巢”拓展商业价值的运作体系,参观以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商业中心提供综合的餐饮、购物和娱乐,开发周边地区的体育设施的中心辐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鸟巢”作为一个体育场的功能,也带来了这个工程项目客观的价值增长。这比之“鸟巢”取消可移动屋顶节省的建设开支,其综合考虑附加功能的拓展,使国家体育场带来的价值增加更为可观。

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仅仅考虑基于成本的价值创新是不够的,这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价值管理原理,拓展工程项目的功能要素,在不必要功能中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层次的功能识别,才能更大的提高工程项目的价值;在这方面,价值管理以功能创新为核心进行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摘要: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条件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已经不能单纯考虑工程的工期、成本和质量,必须考虑工程的战略、功能和价值。价值工程通过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研究对象的改进与创新,实现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实现必要功能”结合的价值优化思想,在这种条件下需要与现代的管理思想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拓展与优化的目标,从而最终实现上述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最终的目标。文中探讨了基于战略布局图法的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逻辑和实例。

关键词:价值工程(VE),工程项目,战略布局图,功能拓展

参考文献

[1]W·钱·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5(1):29-49。

[2]谭浩邦、左小德主编:《价值经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新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5。

[3]孟凡超:《建设项目传统管理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09(3):133-134。

战略决策图 篇8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早在1672年的《政治算术》中, 就曾对从事不同职业人群的收入情况进行过考察。费希尔最早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 将经济活动划分为3个产业:即所谓的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克拉克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再次, 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认为: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处在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升, 其劳动力所占比重不变或者上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劳动力比重则大体上升。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法则。在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基础上,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就可以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窥见一斑。

资料来源:宫泽健一:《产业经济学》, 东洋经济新报社1989年第二版。

按照库兹涅茨的研究结论,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 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会越来越小。理想的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例为1∶1∶1, 实现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合理分配。当某部门产值的增长率低于该部门所用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时候, 该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部门产值所占该地区全部产值的比重除以该部门的劳动力占该地区全部劳动比重。公式为:

Cα=Yα/YLα/L

其中:Cα为第α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Yα/Y为第α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Lα/L为第α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份额。

为了清晰观察吉林省及文中所提及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 笔者将得到的数据进行H-P滤波。H-P滤波法由Hodrick and Prescoot (1980) 提出使用, 最早应用于对经济周期的考察。H-P滤波方法是把时间序列数据的波动成分从趋势成分中分解出来, 并使如下目标函数的值最小, 即:

mint=1Ν[L (t) -G (t) ]2+λt=1Ν{[G (t+1) -G (t) ]-[G (t) -G (t-1) ]}2

与H-P滤波法的本意不同, 本文使用H-P滤波法不是过滤掉趋势成分, 而是考察比较劳动生产率中的趋势成分, 波动成分不予考虑。

2 基于比较劳动生产率视角对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兼与全国和上海市比较

在得到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出比重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总劳动力比重的数据后, 根据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得到1978~2007年吉林省和全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经H-P滤波后的变化趋势。另外, 本文还选取上海市作为先进省份 (市) 的代表进行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

从趋势上看:吉林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和上海市水平。虽然吉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比较而言更接近理想值, 但吉林省在30年间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幅度很大。吉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原因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密不可分。吉林省人口密度低, 耕地多, 截至2007年底, 吉林省人均耕地面积6.84亩, 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位居全国第三位, 远远高于人均2.16亩的全国平均水平。广阔的耕地适于耕作的同时, 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比南方耕地贫瘠地区, 吉林省农业人口缺少转移的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是导致30年间吉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降幅高于全国的重要原因。

吉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1999年之前较为稳定, 低于全国水平但高于上海市水平。1999年后陡增达到高于2的水平。1999年之前吉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合理, 与全国水平相比更加接近1。但是从趋势上看, 由于全国和上海市第二产业吸收大量劳动力, 使得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更加趋近于1。但吉林省比较劳动生产率不降反增。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这一特点尤为明显。这说明吉林省第二产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与先进省份相比差强人意。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吉林省第二产业活力不足, 私营企业比重较小。2007年数据显示, 2007年吉林省私营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仅为23.26万人, 约占全国1%, 而吉林省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2%。在国有企业吸收劳动力容量有限的情况下, 第二产业中的中小私营企业应发挥重要作用, 而这恰恰是吉林省的薄弱环节。

从第三产业角度看, 吉林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近30年中变化并不明显。同期, 全国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明显下降, 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呈现出先扬后抑态势。从数值上讲吉林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理想, 不过这种相对的“理想”是基于第三产业产值相对较小的基础之上。1998~2007年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不等。第三产业在吸收社会劳动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发达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吉林省服务业总量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由于总量有限, 吉林省第三产业并未发挥吸收劳动力的“带头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在吉林省产业演进过程中, 第一产业并未明显地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并释放多余劳动力。同时也应该看到, 吉林省的第一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优势。数据表明:2007年吉林省耕地面积5535千公顷, 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55%;人均经营耕地面积达到6.84亩, 全国排名第三, 远高全国2.16亩/人的水平。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粮食1994.92吨, 位居全国第二位, 高出全国近1600吨/人。除此之外, 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牛、羊肉也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并将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是吉林省第一产业面临的问题。

(2) 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功能较差。吉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偏高, 从产业结构角度和就业人口的分配角度均不合理。这一方面说明吉林省第二产业资本装备水平较全国而言相对较高, 即:吉林省重工业程度较深;另一方面说明从事第二产业人数比例偏低。当然, 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功能较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诸如国有企业比重过高、中小私营企业相对弱势等。

(3) 吉林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吉林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全国而言更为合理。但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小, 自身容纳劳动力数量有限, 所以这种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合理”其实是建立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双低基础之上的, 吉林省第三产业总量较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 基于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背景下的启示

2009年11月, 国务院批准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结合上文得出的结论, 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3.1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战略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农畜产品加工要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 率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 争创全国知名品牌;重点开发长白山林特产品及矿泉水特色资源, 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档保健品方向延伸, 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①”

吉林省的农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先天自然条件, 注意生产效率的提升, 同时释放农业人口, 使第一产业的比较生产率提高。在长吉图开放先导区的发展战略中,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追求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发展粮食深加工业, 发展粮食深加工业本身就是产业的升级过程, 这种转化过程不仅提高了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在劳动力转移方面, 粮食深加工业吸收第一产业劳动力也更具优势, 此过程必然会使得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升级转变的捷径。减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 使其向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之一。可以说,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具有指导意义。

3.2 积极扩大第二产业就业

从上文得出的结论看, 吉林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 说明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差强人意。在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背景下:一方面将吉林省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石化、电子等产业做大做强, 打造一批新型工业企业、集团企业, 以较大的企业规模来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利用开放的有利时机, 抓住贸易互补和吸引FDI的机遇, 发展一批灵活的中小私营企业, 带动就业, 搞活市场。

3.3 提高第三产业经济总量

尽管吉林省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为理想, 但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均较低。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内部占有重要地位:最主要的生产服务业包括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吉林省不仅第三产业比重低, 第三产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也很低。以物流业为例:2007年吉林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仅为275.76亿元, 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13.61%。无论是从物流业产值的绝对数额还是其占第三产业比重看, 吉林省的物流业在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后。吉林省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并培育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同时为达到振兴工业的目的, 还应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能够促进工业中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金融业。金融机构要通过支持吸纳劳动力多的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促进东北地区就业的增长。

在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中, “长吉国际陆港区”、“现代物流区”的建设是整个长吉图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基础, 也是改善吉林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有效渠道。可以说, 物流业的发展是吉林省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更是长吉图开放先导区的“先导”。而金融业的发展本身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过程, 也能够为上述产业调整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摘要:三次产业各自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及劳动力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结构演进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考察吉林省近30年的产业演进状况及当前的产业结构现况。笔者认为:相对于全国而言, 吉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速度较慢。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 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 尽管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合理, 但总量偏小。建议在“长吉图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中, 抓住机遇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长吉图开放先导区

参考文献

[1].李金华, 等.中国产业结构、增长及效益[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8

[2].杨公仆, 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1

[3].[英]配第.政治算术[M].商务印书馆, 1928

[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11

[5].陈清泰, 刘世锦, 等.振兴东北新思路[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5 (1)

战略决策图 篇9

4月底至8月初,好莱坞将有7部“重磅”续集影片上映。

4月25日,迪士尼和漫威公司联合推出的超级英雄大片《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在全球多个国家同时上映,拉开了2012热力四射的暑期档大幕。截至目前,《复仇者联盟》在北美本土入账3.732亿美元,海外入账6.289亿美元,全球总票房已过10亿美元,一跃成为影史票房排名第11名的影片,吸金速度堪比《阿凡达》(Avatar)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7月3日,索尼斥资超过2亿美元打造的超级英雄成长史《超凡蜘蛛侠》(The Amazing Spider-Man)将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范围内上映,这是好莱坞首部采用新技术RED Epic 3D摄影机拍摄的影片,RED Epic是RED公司最新研制开发公布的一款数字3D摄影机,每秒可拍摄128帧的画面,能达到5K的分辨率,除了IMAX摄影机之外让其他产品望尘莫及,且轻便得可以手持拍摄。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以主观镜头模拟蜘蛛侠飞行的场面,让观众体验和蜘蛛侠一样在天空飞翔的感觉。

7月20日当周周末,华纳兄弟耗资高达2.5亿美元的“蝙蝠侠前传系列终结篇”——《蝙蝠侠:黑暗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将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上映。

环球影业为了在今年暑期档拔得头筹,早在4月13日就推出有着“海上变形金刚”之称的《超级战舰》(Battleship),把暑期档的开始时间大大提前。此外,8月3日起至9月,环球出品的《谍影重重4:伯恩的遗产》(Bourne Legacy)也将陆续登陆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影院。前三部《谍影重重》在全球的总票房收入已经接近10亿美元,这一部虽然主演由马特·达蒙换成《复仇者联盟》中“鹰眼”的饰演者杰里米·雷纳,但凭借前三部累积的良好口碑,第四部的票房仍被业内普遍看好。

“上映的影片越来越多,档期自然被压缩得越来越短。”派拉蒙国际部主管安东尼·马克利(Anthony Marcoly)说,“暑期档海外电影排期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欧洲的暑期档只有6周,远远短于美国的8周。”派拉蒙在今年暑期档安排了三部大片上映,分别是《独裁者》(The Dictator)、《特种部队2:复仇》(G.I. Joe: Retaliation)和动画片《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

华纳兄弟公司国际发行部门总裁薇罗妮卡·关露比妮克(Veronika Kwan-Rubinek)表示,欧洲杯、奥运会等体育盛事虽然与暑期档有竞争,但同时也给一些特定类型的电影提供了机遇,“比如,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影片就会比较受欢迎”。华纳兄弟定于6月中旬在欧洲上映的《摇滚年代》(Rock of Ages)便是这样一部走吸引女性观众策略的影片。《摇滚年代》改编自近年来风靡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故事发生在摇滚风行的80年代,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饰演的男主人公是一位万众瞩目的超级明星,影片中将出现很多歌手乐队的经典曲目,如邦·乔维(Bon Jovi)、佩特·伯纳塔(Pat Benatar)、Styx乐队、Journey乐队等。因此,除了女性观众,一部分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的男性摇滚迷也是目标观众。

除了超级英雄系列,合家欢影片也是好莱坞暑期档的一贯主打路线。

6月8日,派拉蒙和梦工厂联合出品的动画片《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同时在拉丁美洲、东南亚、法国和俄罗斯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上映,成为第一部在今年暑期档亮相的动画片。

6月27日至29日,20世纪福克斯《冰河世纪》系列第四部《冰河世纪:大陆漂移》(Ice Age: Continental Drift)将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拉美与观众见面。

迪士尼-皮克斯的另一部动画片《勇敢传说》(Brave)将于6月22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上映,7月中登陆日本和拉美,8月席卷欧洲。

如今,好莱坞业内人士越来越重视发展中市场,尤其是中国。2012年,中国票房收入高开高走。尽管受引进配额限制,但在迅猛发展的IMAX市场的强劲带动下,引进片票房收入同比飙升。《异星战场》(John Carter)、《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和《诸神之怒》(Wrath of the Titans)保持强劲势头,而《泰坦尼克号3D》(Titanic 3D)更是入账超过1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纪录。

“相对于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看新兴市场如何成长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薇若妮卡·关露比妮克表示。

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市场对好莱坞海外市场票房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好莱坞中等预算影片在欧洲等传统市场的生计却越来越艰难,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土影片的强势崛起和票房收益的不断走高。以2011年底上映的法语影片《触不可及》(The Intouchables)为例,这部充满温情的影片在法国收进创纪录的1.56亿美元票房;在德国这一数字达到7230万美元,同样创历史纪录;在西班牙首映当周即入账1400万美元;而在意大利,上映8周共入账1700万美元。

“一般来说,好莱坞中等预算的影片境遇都比较艰难。”福克斯国际发行部门联合总裁保罗·汉尼曼(Paul Hanneman)指出,“当有本土影片也在这个档期上映时,给我们自己的影片排档期就很困难。”

由于中国内地引进片的情况较为特殊,尽管好莱坞影片在北美本土可能一年前就已经定好档期,但进入中国内地时却往往要等到上映前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才能知道具体上映时间。

目前,下半年确定引进的好莱坞续集大片包括6月份的《马达加斯加3》和《特种部队2》;7月份的《冰河世纪4》《谍影重重4》以及由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和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主演的动作大片《敢死队2》(The Expendables 2)。此外,《超凡蜘蛛侠》、翻拍自1990年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科幻经典的《全面回忆》(TotalR ecall)、皮克斯的《勇敢传说》等均在等待消息的确认。而至于万众期待的科幻巨制《普罗米修斯》、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蝙蝠侠前传3:黑暗崛起》等也尚在审查中,引进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毕竟去年的暑期档,类似题材的特效大片《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曾创下中国内地历史最佳票房纪录。

今年暑期档,将有12部3D影片上映。目前,世界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建立起数字网络,来应对暑期档佳片云集的3D浪潮。从2010年至2011年,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银幕数量大幅增加78%,世界一半以上的银幕都可以兼容放映数字电影。

今年暑期档形势最为严峻的当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国——英国。今年截至目前,英国的电影票房收入较去年同期仅小幅增长3%。

而对于欧洲杯,关露比妮克表示,“一些地区的电影票房肯定会受影响,比如荷兰、德国,这毫无疑问。”不过,这也不是好莱坞首次与重大体育赛事冲突了,只要为影片选好合适的上映档期,大多数票房不会受太大影响:“每年暑期基本上都会有一场足球赛挑战好莱坞的影片排期,所以你必须学会从夹缝中求生存,选择最合适的影片,并为其安排一个尽可能完美的上映时间。”

上一篇:欣赏舞蹈下一篇:业务实时监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