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的企业家精神论文

2024-08-03

微博中的企业家精神论文(共7篇)

微博中的企业家精神论文 篇1

Twitter的中国复制产品“微博”, 已是时下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机器。在这个140字的世界中有种种不可思议:最新鲜的新闻资讯、最亲近的嬉笑怒骂、最搞笑的谎言段子、最揪心的真相事实……每当有这样的大事件发生, 它就如同节日般骚动不已。

“面孔”的预知指数

微博这个传播模式, 往往又不是一个人在发布信息, 而是一群人, 他们要么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目击者, 要么是同一个圈子的朋友。比如企业家群体。这个群体中, 相对于企业品牌, 有个性以及极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更具吸引力, 和明星一样, 多数人们更想了解到生活中最真实的企业家, 他的动态、他的想法, 而非经过媒体包装过的, 微博就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企业家。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平时段子口若悬河, 微博上却只爱心灵鸡汤式格言, 继续演绎青年导师;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则是格言、奇闻、自家八卦齐上, 走的是全能、实用的清新邻家大叔路线;王石的微博则时时彰显低碳、环保的概念, 同时不忘代言“登山运动”, 让人提到万科就会想到“绿色、健康”。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微博控”企业家一个是任志强, 另一个是潘石屹了。

“领导来电让我闭嘴。少发微博。这也许是好事。但少发不等于不发。谢谢各位的关注。有些话还是要说的。”这就是任志强, 犀利、不留情到有点凶。不过, 他也会在侃侃而谈大势所趋的激扬文字间隙不忘温情一把, 告诉粉丝自己跟女儿打电话会“告诉她, 我爱她”。真情、率性的家常模式, 换来了粉丝热切回应:“你很可爱。”

潘石屹的“微博”个性就是真实, “我说的话, 都是我心里想的, 不会迎合谁去说。这跟性格有关, 跟有钱没钱, 长得好看不好看没关系。我对所有的事情都有我自己的意见, 不会随波逐流。如果别人做什么, 我也跟着做, 就觉得没出息。现在中国缺少原创的氛围, 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应该把思想放开, 个性也是很大的财富。”

从这些企业家的行事风格和发表的言论来看, 他们的基本特点是豪爽、不拘小节、比较自我, 不太重视别人的感受。比如, 任志强发表了这么多快人快语的言论, 他一定知道有很多人反对其观点甚至对其个人非常反感、敌视,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言论不断;表面上看任志强的言论是为了宣传、扩大个人知名度, 从深层次看, 过于强势的人格特质决定了他很少顾及公众的感受。

在这种“微博控”下的企业家们, 个性其实蕴涵着浪漫的人文主义和宽厚的博爱情结, 这种个性品质既有先天的气质凝聚, 也有在经济创造过程中的智慧修炼。他们的个性就像血液和精气一样, 非常细节化地流注与充盈于企业的管理脉络及整体构架之中, 营造了企业独有的文化氛围。企业的生命也就在企业家个性的文化弥散中, 得到了生存与发展。

企业家个性与企业家精神是“共生”的, 按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的描述, 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的创新实践。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和灵魂,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企业家个性的人, 可以用创新的素质和精神, 去不断再造企业新的生机。而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开创精神。因为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 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 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 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 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 精神相对于意识, 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

玩得就是“植入营销”

一直以来, 低调与神秘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家的缩影, 但在注意力经济表现最为突出的“微博”领域, 潘石屹、任志强们“另类”的高调已然成了企业的重磅武器, 其层出不穷的亮相、语录、自嘲、攻击等都成了他们自身企业的重要得分点。

当然, 企业家的“微博”个性类型有很多款, 有时候是本色出演, 有时候只是其个性的某个方面, 有时候只是为了匹配企业的管理理念, 总之基本原则是风格鲜明且给公众留下点想象空间。这种个性形象一旦树立起来, 就成了企业整体运作链、传播链中的一环, 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需要不断巩固、不断强化、口口相传的无形资产。比如潘石屹的“唠家常”, 任志强的“放大炮”, 冯仑的“晒思想”都突出自己是生活简单、管理更简单的经营能力。

现代传播学的认知平衡论认为, 如果公众对一个企业家有好感, 对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会稍带有好感, 反之亦然。

企业家们通过微博这个赤裸裸的“江湖”, 开始与上下游的企业客户、普通消费者、广大百姓大胆进行亲密接触, 在他们的头脑中, 有着商人们固有的“贪婪逻辑”。即天生利用商业机会的优势, 很多时候企业家们自己都还未发现, 盈利方式就已经产生了。

在微博这个平台上, 并不完全以企业的大小来衡量企业家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个人魅力高于企业魅力, 以至于有些企业家的个人微博, 比其所执掌的企业更要火热得多。然后, 所有评论一律不予回应。这显然是, 他认为还有许多比对付粉丝们更有价值的事等着他去做。

所以说, 微博是企业家们塑造人脉和市场的最佳场地一点也不为过。一个货真价实的企业家, 应该就是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线、永远试图破坏式创新。晒生活, 互问候, 撕去了千篇一律、正襟危坐的高贵西装后, 每个人都还罩着各色底衫。他们也会拼粉丝、拼评论、拼幽默的, 显露他们的真性情, 他们试图从微博这个圈子里, 天南地北的互动中汲取中国社会眼下最新鲜生动的养分。只有被关注多了人气旺盛了, 才能进而转化为商气。人脉旺盛, 商机也会随之而来。

卡内基曾经说过, 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 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呼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成功的企业家依旧要学会讲故事, 充满趣味与传奇的个人品牌就是故事之一。

实际上, 除了商人特有的欲望外, 微博展现的是企业家群体的精神特征, 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 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一个时代的企业家群体, 本就有着他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时代使命。

微世界, 大智慧。“微博”展现的企业家精神, 表明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独特个人素质、经营目的及思维模式, 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 一种升华。

“微博”展现的企业家精神, 表明他们所具有的个人素质、经营目的及思维模式, 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 一种升华。

微博中的团结生产 篇2

关键词:群体,团结,符号,视觉,文字

一、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

微博作为具有天然互动属性的平台, 本身拥有着汇集情感能量、积累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把整个人际社会看做是流动的从一种际遇到另一种际遇的过程, 那么, 微博显然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 [1]它为人们提供交谈和会话的场所, 通过命名完成身份识别, 又通过留言或发起会话完成情景内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 同时, 不断重组与改变着景观世界。高度的相互关注———通过身体的虚拟在场和协调一致 (顶、赞) , 激起博友 (关注者) 的情感系统跟高度的情感连带把人们结合在一起, 从而导致形成了强烈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了情感能量, 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

人们不同水平的际遇会形成不同的互动, 那么, 不同情景下所形成的团结和团结 (象征) 符号以及 (团结) 符号跟特定人群的关联程度会是怎样?为回答这些问题笔者特意选取在微博成长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宜黄强拆”事件和“南京拯救梧桐树”事件作为目标文本展开对微博团结符号及其生产意义的论述。

二、代表群体的符号

(一) 视觉造成集体情感的凝聚

世界充满了符号。某些符号是我们与其他群体, 或者说是与不信任的对立面 (敌人) 即明显感觉到的等级森严的阶级区分开来的标尺。而某些符号则是我们自己的, 对我们具有不同程度的意义。总之, 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不同的符号, 我们被大量的符号和群体身份所包围。那么, 代表群体的符号究竟有哪些呢?答案是:形象化的图像和文字修复。

视觉能为人们提供最直观的在场感受。也就是说, 图像复制的内容向外释放 (镜头方向) 与注视者的目光相互碰撞, 注视者 (博友) 再把自己的身体想象为处于最有利的观察位置———用以强调自己作为“见证人” (在场者) 亲眼目睹了整个情景内的事件过程———以“第一手资料”唤起同情和认可。其中, 图像内容本身并不承担情感和情绪的交流, 而是注视者自主采集、加工有利因素完成了观念上的改造。正如拉康所说:“在视觉这方面, 一切都是陷阱。”[2]举例说明:

图1中钟如九被安置在一个密闭的暴力空间 (客车) 内, 身体连同声音都被 (车窗) 阻断造成流失 (失声) , 要表达信息被软禁而向内收缩, 可解读信息只有通过破译钟如九脸上无助、痛苦、挣扎的表情符号, 以及她的手臂向外扩张趋势完成向外传达。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奇特的视觉空间中, 暴力行为被巧妙地安排成不在场 (缺席) 而被排除于叙事话语之外, 它 (暴力行为) 是靠一只准备收起空间信息 (拉窗帘) 即将离场的模糊手背和钟如九本身 (被迫害、被软禁) 共同建立起来的。正如玛丽·凯莉所认为的那样, 在这里, “观者进入了失去客体的界域, 进入了不是由几何、而是由主体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所决定的没影点的领域。它并不与表面相联系, 而是与一个空间———无意识空间相联系;它不是通过光线, 而是通过基本过程的法则。”[3]显然, 观者 (博友) 自觉补充了缺失的事件过程, 甚至将其放大和杜撰, 有限 (缺失) 信息被加工成强信息 (情感能量) 提前入驻主观领域造成客体的蜕变———团结象征。那么, 这种缺失信息或者说这种隐匿不可表达的最终信息到底是什么呢?

继续观察图片, 把目光定位于钟如九的身后我们可以看出是有那么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形剪影存在, 他 (她) 高大、挺拔、威严, 符合一个男性所具有的性征。虽然他 (男性) 在外界目光 (群众、媒体) 的监督和审查下, 迫于压力匆匆离场, 但是, 钟如九 (她女性) 并不具备对抗他 (男性) 的实力和资格。她 (女性) 作为被消解、被架构、被阉割成的镜像存在, 已在男尊女卑的社会教化中、在男性实际控制的各个领域被他 (男性) “象征性歼灭”了。[4]也就是, “根据最终受到质疑但从未曾被克服的习俗和传统, 一位女性的社会存在类别上是区别于一位男性的社会存在的。一个男人的存在依赖于对他代表的权利的保证。……这种保证的权利可以是道德的、自然的、性格的、经济的、社会的、性别的, 但它的对象总是外在于男人的。一个男人的存在表明他有能力对你做什么或为你做什么。……他的存在……总是指向他实施于他人的一种权利。”[5]

可见, 女性并不拥有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和话语权力, 她是以被缩减、被阉割了的对象性存在, 易引起对男性的崇拜、对抗、恐惧和焦虑。这类似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崇拜、对抗、恐惧和焦虑) , 自然隐秘的、天生的哺育能力让人们很容易把它和女性联系起来, 即被赋予了性别意义。图2中梧桐树被“肢解”而伫立于萧瑟的气氛之中, 远处是高耸的楼宇和压抑的天空, 行走的人群“不堪回首”, 整个城市弥漫着破败和衰落。在这一情境中, 人群 (每个个体) 无一例外的选择回避镜头以逃避注视者的目光, 背叛、屈服被重新解构作为象征意义登场。同样, 暴力缺席了这场绿色“屠杀”, 仅仅留下“结果”供人们深思:梧桐树是作为母亲 (女性) 角色被征集到图像中来, 它见证、庇护和哺育了“城市成长”, 却在暮暮老矣时惨遭“弑母”。最终, 男性维持了生态秩序 (对女性的统治) , 逆向的行人与梧桐一起被湮没于权力体制之内。在这里, 视觉作为识别群体身份的标尺被征用———即相同的身份认同感实现身体聚拢与对立面划清界限———共通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事件中来 (微博互动) , 从而生产出强大的集体力量和团结能力 (改变事件走向) 。也就是说, “当人群作为观众因某项活动而形成关注焦点时;某种较高程度的团结才有可能出现。只有当观众参与集体行动———鼓掌、欢呼或嘘声时, 瞬间的团结感才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6]

(二) 文字语言实现集体情感的裂变

在信息的展开层面, 图像难以完全识别被再现事物的全部信息, 这时就需要文字作为视觉强调登场, 完成缺失信息的补充和调整。那么, 文字信息之于图像信息有何种具体功能呢?答案有二:固定和中转。固定有助于“文本纯粹简单地识别场景包含的要素和场景本身;这是形象外延描述问题 (常常是不完整的描述) , 或者用叶尔姆斯莱夫的术语讲, 是操作问题 (与内涵相对) ”。[7]而中转的能力表现为“文本是更全面的结构体的片段, 信息的一致性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实现, 在故事层次、轶事层次、作者直接叙事层次 (这足以证明作者直接叙事必须被当做自主系统) ”。[8]具体来讲, 固定功能通过模仿弥补图像信息的缺失域, 而图像形象的意指 (象征规则) , 则由中转, 即文字的书写和言说 (演说) 来实现这种虚拟性事物的前进———团结对抗。也可以说, 文字信息的招募是图像形象意指方向的选择性代替, 要强调信息被加强成为强信息 (情感能量) 介入到叙事话语。举例说明:

镂月开云:第一次去南京是1993年, 当时就被路两边的梧桐吸引了。两边的梧桐枝叶茂盛, 连到了一起, 遮阳蔽日, 让人走在路上很舒服。之后去了很多次南京, 每次都在树荫下走走, 放松一下心情。如果树没了, 好像就再也没有去南京的理由了。 (选自新浪微博)

博友“镂月云开”首先利用“南京”、“1993”和“梧桐”固定住场景内的简单要素 (时间、地点、主体) , 然后通过“枝叶茂盛”、“遮阳蔽日”再现了所述主体在特定情景区间内的盛况景象, 继而升华形象所指前进到情感要素———“放松心情”。博友削弱了梧桐树作为生命完整的自然意义, 转而介入梧桐的文化意义和景观价值作为“再游南京”的惟一“理由” (标准) 。正如鲍德里亚所说, “当今社会愈来愈多的根本方面属于意义逻辑范畴, 属于象征规则和体系范畴。”博友自觉扩张了梧桐的意指 (象征规则:过去———现在, 美好———疮痍) , 通过美好、绿色、记忆、底蕴等修饰符号对比、语强调现如今的疮痍和荒凉完成拯救意义。相较于“镂月云开”完整的表达能力而言, 浅薄的文字表述极易流于表面 (景观注视) , 无法向意义更深处引申, 完成情感裂变 (群体) 。举例说明:

明瑶:我到南京出差, 走在街里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法国梧桐树, 它是城市夏天的自然空调。 (选自新浪微博)

翠玲珑:在十多年前到南京, 被梧桐树荫所吸引, 之后也再游南京多次。但2010的一次, 将以往的印象大打折扣。路旁的梧桐缺乏修剪而显零落, 夫子庙什乱、秦准河水臭气熏人。 (选自新浪微博)

博友“明瑶”仅仅用“自然空调”就固定住对南京的“最深印象”, 意指要素 (象征规则) 纷纷缺失, 唯一可以利用来增强情感的只有作为城市 (南京) 旁观者的外乡人 (“出差”) 身份。博友翠玲珑虽然加强了情绪采集 (“零落”、“乱”、“臭气熏人”) , 但依旧受限于景观注视 (表面) (要素) , 匮乏的意指要素 (象征规则) 很难支撑起群体的情感裂变 (共鸣) , 完成拯救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 象征 (情感) 符号的入驻是无法通过视觉信息单独实现的, 而是依靠与视觉同时登场的文字信息合作完成。“当今, 在大众传播层面上, 似乎语言信息的确在每一个形象中出现:充当标题、文字说明、报刊配文、电影字幕、连环漫画的文字圈等。这表明谈论形象文明尚有失准确———我们仍然、并且甚于以往任何时候, 还处于一种书写文明之中。”[9]

总之, 视觉再现话语中的一些事物在分享过程中被文字扰乱、冲撞和打破, 事物本身也被固定、中转成为某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指向关注者) 以唤起集体兴奋形成“围观” (团结) 。而且这种叙事话语一旦被招募即被应用, 形成具有动态性、突发性和传播意义的团结符号。

三、团结符号与特定人群的关联

在身体无法到场的情况下, 博友通过命名 (网名) 完成自己以及他人的身份识别。对一个公共话题 (围观事件) 在一个开放性场所内进行交谈 (讨论) , 相同的情感体验很容易使他们与权利体制相决裂和分离, 主动凝结成群体意识。钟如九和梧桐树成为了吸引博友 (关注者) 完成集结的团结符号 (有突出的情感能量、信心和目标) , 这得益于她们身上所散发的自然气质:被压迫、被毁灭、被左右的命运。博友 (关注者) 把自己置于与她们相同的位置局域, 想象完成角色互换 (面对灾难) , 通过身份的再次识别确立起一种集体情感:抗争勇气。

而对钟如九 (们) 姐妹而言, 她们无法按照注视人群带有敬意的方式同样看待自己, 在现实中, 她们的家园被毁, 完整的家庭 (团结) 意义也被解散 (家人的消逝和身体的禁锢) , 她们关注的焦点只能指向残垣断壁 (家) , 家是她们延续希望 (行动本身) 的力量之源, 是她们维持团结结伴前进的推动力。也就是说, “家”作为群体团结 (家庭内部团结) 的符号肩负着维权与恢复 (家) 的使命感。

与之相对照的是兰德尔·科林斯对人类灾难史上的“大事件”———9·11中群体团结符号的分解与演说:

“对于在双子塔中或其附近的陌生人群而言, 不是被毁的大厦本身成为了群体团结的符号, 而是消防员成为了他们的符号;而对消防员来说, 被毁的大厦则成为他们的符号……另一层次的社会现实是旁观者的体验。在将消防队员理解为英雄的过程中, 人群关注的是那些有突出的情感能量、信心和目标的人;他们把这些人作为自己面对灾难时的集体团结的象征;通过用欢呼声参与了他们的行动。他们也将几个符号标志联系在一起:美国国旗、纽约市的标志物, 以及消防队员。”[10]

进一步分析文本可以看出, 我们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视点感受到钟如九 (们) 和博友 (关注者) 各自不同的体验 (观点) 。然后, 这些体验被招募和征集转化成团结符号 (图像、文字等) , 再依据参与者的不同属性 (体验或关注) 选择其见证的不同方面, 最终将这些符号作为情感回忆和群体团结的象征。也就是说, 钟如九 (们) 作为主体参与体验了整个事件过程, 团结针对事件本身在当时即已形成并且永不会消失和解散———这取决于先天的血缘因素———家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回忆和完全的团结意义。同时, 缺席的博友 (关注者) 主动招募、加工、创造了符号信息, 使再次体验在另一个层次上得以延续。前者是主体和情景的, 而后者则更多是客观的、具体的。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 符号的反思能力即情感强度会逐渐降低, 短暂的团结意义渐渐模糊, 能否重新唤起他们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 的再次集结取决于下一“围观”事件何时发生。

参考文献

[1]互动仪式链:“兰德尔.科林斯综合了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论、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及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调了社会学微观分析的基础性和优先性.他特别把情感能量看做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 把微观分析又扩展到了宏观层次, 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对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1]互动仪式链:“兰德尔.科林斯综合了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常人方法论、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及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调了社会学微观分析的基础性和优先性.他特别把情感能量看做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 把微观分析又扩展到了宏观层次, 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对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2][3]玛丽.凯莉“.形象欲望化欲望形象化”.转引自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90-395.[2][3]玛丽.凯莉“.形象欲望化欲望形象化”.转引自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90-395.

[4]陆扬, 王毅选.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199.[4]陆扬, 王毅选.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199.

[5]John Berger, Ways of saying, London:BBC﹠Penguin Ltd, 1972, pp.45-46.[5]John Berger, Ways of saying, London:BBC﹠Penguin Ltd, 1972, pp.45-46.

[6]兰德尔.科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28-135.[6]兰德尔.科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28-135.

[7]Barthes“, Eléments de Sémiologie”, pp.131-132.[7]Barthes“, Eléments de Sémiologie”, pp.131-132.

[8]Claude Bremond, “Le message narrative”, Communica-tions, 1964:4.[8]Claude Bremond, “Le message narrative”, Communica-tions, 1964:4.

[9]罗兰.巴特“.形象修辞学”.转引自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9-117.[9]罗兰.巴特“.形象修辞学”.转引自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9-117.

微博中的自我议程设置 篇3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 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它反映的是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的层面。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于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而微博用户已经占据48.7%, 达到近2.5亿。微博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在获取一手信息、加强人际沟通以及实现自我、发现自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逆转了常规的生活方式。它以一种原创的方式,自行选择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并有选择的传播感兴趣的观点和言论,这种完全公开的方式,拉近了公众的距离,引起了问题关注度,并且通过对内容的在加工让个体变成了信息传播的主体。这一对某一现象的“关注”行为,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就会引发一种效应,致使大面积用户产生共鸣。但与传统不同的是,公众“想什么”的来源不再被限制,而成为一种自我解读, 这就是“自我议程设置”。

微博中“自我议程设置”的特殊性

1.议题多元化,集中化

由于在这一传播方式下,个人成为信息发布和筛选的主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发布对时政、民生以及个人隐私和心情作为议题发布并引发讨论。这些在个性化定制的界面中,呈现的是关注的微博用户所发表的言论是各种各样的,比如以个人形式发表的微博,其中不乏明星、政客也包括个人的言语和观点;也包括公共主页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政府的官方微博;媒体的官方微博;以人为艺术为主题发布的涉及知识性、文体性的微博;关于饮食、休闲等生活资讯微博等。正是由于这种反传统的特质,带来了微博议题的多元化。用户对于议程的设置是自我情感的抒发和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判断出的“大事”,而不是传统的议程设置中大众传媒所认为的“大事”。无论微博的个人议程是先于大众传媒的还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掀起热潮的,都存在的对于重大议题的相互影响,这便产生了对于重大议题的集中反映,于是微博的自我议程在形成规模后便于大众媒体趋于了一致。

2.议程设置低效化、零碎化

微博在带来多元化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碎片化效应,由于个人议程的设置不受制于其他,因此他的多样性自然会削弱大众的公众意识。言论市场被趣缘群体所代替,自我议程设置开始于公众议程设置发生反应,这种不受限制的自我议程设置会在形成某一兴趣群体之后产生共鸣,从而固话观点和兴趣。例如,在你发表关于某一事态的评论之后,微博会推荐你关于此问题的行业专家,并吸引更多关注的人群加入,这就导致了低效的自我议程设置功能。

微博中“自我议程设置”的效应

1.微博中“自我议程设置”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议程设置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现的:大众传媒将自己的价值体系下所认为的重要议题经过加工和筛选后进行整理,以事实报道的名义传递给公众,而微博早已跨越了这一层面,公众对各种议题的认知早已超越了大众传媒所赋予的阶段,通过自我议程设置, 公众从“选择者”变成了“形成者”和“传播者”。任何信息得以以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呈现任何细节和“真相”。当然,这一特性也正是滋生谣言、流言环境的罪魁祸首。由于匿名性和自我性, 微博成了各种恶意和虚假信息泛滥的平台,这也是实名制呼声高涨的原因。也就是说,虽然“拟态环境”的影响力被削弱,但是那些“真相”便成为了另一种拟态环境,形成一种强大的但不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的公众意识,最终公众被困于这一环境中难以自辩。

2.微博中自我议程设置的正面影响

如今发展迅猛的主流微博,新浪、腾讯、网易等,无不是依托主流门户网站而生长,网站作为网络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体,虽然有着与电视、报纸等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却依然存在为公众设置日程的行为,作为用户自我议程设置的辅助,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对于微博热议的内容,传统媒介又可以介入开展更新的报道。尽管在微博中公众通过自己的选择抒发感情,提交评论,但是这同时会在形成规模之后引起传统媒介的关注和推进报道。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可以各自根据喜欢展开辩论和交锋,大大增强了网络的互动性,他们会自发形成某种组织,壮大某一观点,以至于形成某一流派,这就是对传统议程设置的补充和延伸。

结论

微博中的电视媒体运营分析 篇4

一是以微博信息资源为依托, 筛选广大网民在微博中及时发布的广泛性和多元化的信息, 并将具有价值的新信息提取出来, 保证电视媒体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使电视媒体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 并及时地将微博信息在电视屏幕上播出, 对微博资讯进行解读, 从而成为诸多电视节目的重点环节。二是以微博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将电视媒体的传播渠道拓展, 尤其是在微博不断发展的今天, 微博粉丝群体不断地扩大, 所以电视媒体更应利用微博发出信息,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扩散, 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均能迅速完成, 且整个成本微乎其微, 因而可在电视媒体中利用微博进行平面式的收发信息。

二、电视媒体运营中利用微博构建立体化的网络社区

1. 利用微博平台塑造自身品牌的立体形象

首先, 微博内容要立体化, 就需要利用图片和视频以及超链接等形式表现出来, 并在紧密围绕节目主题的基础上, 加强对热门话题的探究, 及时地发布与粉丝相贴近的温馨话语;其次, 及时地开展群体微博账户, 在微博账户注册方面不仅要早, 而且要覆盖所有的主流微博平台, 并在单一的微博平台中开设多元化的微博平台, 形成矩阵, 电视媒体中不同职位的人可以开设不同的微博账户, 以官方微博、主持人微博以及电视节目微博等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 而整个矩阵中的成员则可以相互关注、转发以及评论, 从而利用微博矩阵的协作努力提升聚合效应。

2. 注重明星效应, 致力于意见领袖的培养

在电视媒体中, 主持人不仅是节目的灵魂所在, 也是电视台的代言人。而电视媒体传播的效果, 又与主持人是否具有明星光环、粉丝数量是否较多有着较大的关系。因而微博是促进主持人自身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在主持人明星效应扩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 在微博社区中, 意见领袖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引导微博社区成员行为导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节目评价和节目优、缺点提出看法和建议时, 有助于影响新人的观看意向, 使得更多网友忠实地拥护和维护电视媒体的形象和品牌, 并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犀利评论, 赢得更多成员的关注和欣赏。

3. 注重话题营销的开展, 延伸节目的生命周期

媒体产品必须具备较强的生命周期性, 这就需要改变从推广到成长, 再到成熟, 最终衰退的历史轨迹。所以电视媒体应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打破, 更换成基于成员和消费者为一体的社区信息传递方式, 从而为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传播和电视媒体信息的传递提供有效的载体[1]。

三、电视媒体运营中利用微博构建定制式节目, 实现节目的完善

1. 着力提升互动性, 以最大化地符合微博粉丝个性化的需要

微博作为电视媒体与受众互动的重要渠道, 且与手机通信相比, 更具有直接性、迅速性和便捷性。尤其是随着智能电视产品的问世, 其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构建的开放式平台, 为用户在第三方服务程序的卸载和安装方面的自主性更强, 并结合自身的喜好对相应的电视媒体进行关注, 从而定制符合自身需要的电视节目单, 并在微博上发布针对性的信息, 最大化地符合微博粉丝个性化的需要, 所以电视媒体应切实加强与微博用户之间的互动。

2. 认真分析观众的需求, 致力于节目制作的完善

电视观众作为整个电视媒体的消费者, 在以往对电视媒体传播效果进行评估时, 其评估指标以收视率为主, 但是收视率主要是说明观众的数量, 而难以对每个观众进行有效的定位, 也难以将全面性地满足电视观众的需要, 所以只知道节目受观众欢迎, 却难以分析为什么欢迎。然而, 随着微博的问世, 为了更好地掌握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要, 在加强收视率分析的同时, 还应利用微博搜集观众的需求, 并且利用提取的需求确定关键词, 从而提出其最为关注的话题, 最终对节目的主体和形式进行确定。一旦节目播出, 就应及时利用微博对其监测, 从而更好地掌握受众对其的需要, 确保节目内容和观众所关注的话题高度一致, 并利用情感分析软件判断其情感, 最终得出观众对节目的反馈, 再利用观众所分析的数据对节目效果进行评估, 达到完善节目策划的目的[2]。

总之, 对微博中的电视媒体运营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工作者, 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切实加强微博的应用, 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拓展新的平台。

摘要:本文主要从利用微博平面式的收发信息、利用微博构建立体化的网络社区、利用微博构建定制式节目三个方面, 就电视媒体如何在微博中运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博,电视媒体,运营

参考文献

[1]毛飞.电视媒体与微博整合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微博中的开放域事件抽取 篇5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以短文本为主的网络平台已成为实时信息的重要来源。以微博为例,它是一个基于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实现即时分享。近年来,微博平台发展迅猛,在热点事件的报导和传播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针对微博文本的事件抽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早期对于事件抽取的研究[1]主要侧重于在新闻文本中提取结构化的事件。新闻文本用词较为规范,具有清晰的语法结构,针对这类文本的事件抽取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微博与新闻等正式文体相比,语言趋于口语化、文本内容多而杂,含于其中的事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事件抽取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对于领域多样化、事件类别不可预先定义的微博文本来说是不够完备的。上述原因导致对微博进行事件抽取时,采用针对普通文本的方法难以奏效。

近年来,针对微博的开放域事件抽取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目光。Benson[2]使用远程监督的方法训练了一个关系提取器,可根据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检测出公众人物举办的活动和场地。Morgan等人[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的主题分类方法用于跟踪、检测微博中的话题信息。路荣等人[1]针对中文微博,通过主题模型和文本聚类的方法检测出微博中的新闻话题。

本文根据微博文本的特点,对中文微博中的事件抽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开放域事件抽取和分类系统,即微博-日历系统。该系统可在海量微博数据中提取出每个日期下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并以日历的形式展示出来。本文主要工作是提取表征事件的四元组(命名实体,事件短语,时间,事件类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大致如下:首先获取微博文本进行预处理,用序列标记方法抽取出微博中的命名实体、事件短语,同时基于微博的发布时间计算出事件的发生时间,然后利用非监督学习方法对事件进行分类,最后量化命名实体和日期之间的关联程度,将每个日期下的事件按照重要性排序。本文针对开放域的事件抽取和分类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只能针对特定领域的局限性。运用序列标记方法对微博这类新兴文本进行热点事件抽取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参考性。通过对微博文本的时间处理,将热点事件按照它们的发生时间以日历形式展现具有创新性。此外,本文实现的微博-日历系统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1 事件抽取

事件抽取之前需要对获取的微博文本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工作。文本预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过滤无效信息、分词及词性标注。其中,过滤无效信息是指去除微博中无意义的文字内容或符号,例如字数极少的微博和一些URL、特殊字符、表情符号等。这些内容通常不涉及热点事件,且会增加文本噪声,因此,在预处理过程中先将这部分信息去除。由于中文文本没有空格之类的字符来标志一个词语的结束,所以需要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工作,便于下一步的语义分析。本文借用了ICTCLAS系统[5]实现分词,该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出的汉语词法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分词效果且支持词性标注。

本文中事件抽取是指在微博文本中提取结构化的事件信息。根据汉语的语言特点,许多词语往往不涉及事件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用几个比较关键的词语来概括相应事件,即对任意一条微博文本,提取出语句中的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来表征所述事件。为此,我们需要进行命名实体识别和事件短语抽取两个步骤。

1.1 命名实体识别

命名实体识别是指识别出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专有名词,在本文的研究中,识别范围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目前,英文微博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6]已取得一定成果,与英文相比,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更加繁琐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区别于非命名实体的特征标志。单词首字母大写是识别英文命名实体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中文命名实体不具有类似特征。(2)命名实体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包含的现象。某些社会机构名称中可能含有人名、地名,这种现象也会降低识别效果。(3)英语单词之间存在空格将其分开,而中文词语并没有类似的边界标志,所以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还会受到分词效果的影响。即中文分词系统的分词结果是否可靠,会直接影响系统识别的准确率。(4)在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中,有些词语首次出现后会采用缩写形式,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缩写形式为“中科院”。缩写中大多省略了指示实体词类型的关键信息,这给中文命名实体识别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在中文命名实体识别领域也找到了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识别方法和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基于规则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主要是将词法规则、语法规则甚至语义规则通过人工添加的方式加入到识别过程中以提高命名实体识别的质量。一般来说,基于规则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能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准确率。但是这种方法的识别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则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对规则制定者的要求比较高,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完成,而且设计规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随着语料库内容的不断丰富,基于统计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受到更多的关注。该方法可以通过训练标注语料获取对命名实体识别有帮助的相关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对未标注的数据进行结果预测,识别出其中的人名、地名和机构名。与基于规则的方法相比,基于统计的方法需要对语料进行标注训练,这个过程不要求精深的语言学知识,并且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了基于统计的方法来完成命名实体识别任务。

1.2 提取事件短语

微博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可以高度概括所述事件的主要内容,搭起了事件框架。命名实体可以充当事件的主语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取补充事件具体内容的词语,这类词语就是本文所述的事件短语。现有事件短语的提取方法同样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命名实体识别部分,我们已就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再加上微博文本往往包含一些网络用语,词语具有非正式性,已有的基于规则方法难以奏效,因此,我们统一使用基于统计的方法进行事件短语提取和命名实体识别的工作。

目前,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主要包括支持向量机、隐马尔可夫模型、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等。支持向量机主要针对两类分类问题,在高维空间中寻找一个超平面把类别分割开来,以保证最小的分类错误率。隐马尔可夫模型是一种产生式模型,常被应用于序列标记任务中。但该模型假设观察值之间是严格独立的,这一假设前提使得模型无法使用较为复杂的特征,在事件抽取问题上是不够完善的。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克服了隐马尔可夫模型严格的独立假设,允许状态转移概率依赖于序列中非独立的特征,从而将上下文信息引入到模型的学习和识别过程中,提高了识别效果。不过,由于该模型是在每个观察结点上判断输出标记,有可能陷入局部最优,易导致标记偏置问题。

相比之下,条件随机场模型同样不需要隐马尔可夫模型所要求的严格独立假设,且该模型对状态序列进行全局计算的特点避免了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的标记偏置问题,在信息抽取领域表现出较好性能。提取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本身是比较典型的序列标记问题,再加上微博文本的特殊性,综合考虑,本文采取了序列标记的方法[7]提取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使用的训练和推理模型为条件随机场模型。

1.3 条件随机场

条件随机场CRFs(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模型是由Lafferty等人在最大熵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判别式模型。该模型在给定观察序列的情况下,对整个序列的联合概率统一建模,重点解决序列化标记的问题。

如图2所示,随机变量X代表数据序列,变量Y是与之对应的标记序列,p(Y|X)表示在给定数据序列X的条件下,标记序列为Y的条件概率。设G=(V,E)是一个无向图,Y={Yv|v∈V}是以G中节点v为索引的随机变量构成的集合。在给定X的条件下,如果每个随机变量Yv服从马尔可夫属性,即在给定X和Yv以外的所有随机变量Yw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v满足条件概率p(Yv|X,Yw,w≠v)=p(Yv|X,Yw,w~v),(w~v表示w和v是图G中的相邻节点),则(X,Y)构成一个条件随机场[8]。CRFs是无向图模型,其最简单的形式是链式CRFs,即模型中各个节点之间构成线性结构。

对于本文的事件抽取问题,可以用链式条件随机场进行训练和推理,标记出属于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的词语来表征文本事件。假设X={X1,X2,…,Xn}是微博文本词语构成的观察序列,设与之对应的标记序列为Y={Y1,Y2,…,Yn}。集合Y中的元素为实体类型的标注符号。根据条件随机场的基本理论,标记序列的条件概率与模型的势函数成正比,即:

其中,tj(Yi-1,Yi,X)是观察序列和标记序列在i-1到i时刻的特征转移函数;Sk(Yi,X)是整个观察序列和标记序列在i时刻的状态特征函数。两个特征函数可以统一为二值函数fj(Yi-1,Yi,X),函数值可以通过i时刻所有观察值的特征结合其对应的标记结果来获得。统一特征函数并将势函数的乘积归一化,可得标记序列Y的条件概率:

其中Z(X)为归一化因子;参数λ的取值可在模型训练中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获得。

本文中,链式条件随机场的推理过程就是对于微博语料库中各微博文本组成的观测序列X和训练产生的模型参数λ,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最优标记序列Y,使得Y能够准确标注其中的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求得最优标记序列的过程可以转化为求取概率函数p(Y|X,λ)的最大值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维特比算法递归求得Y*=argmaxp(Y|X),此时Y*即为后验概率最大的序列标记Y。至此,可以得出微博文本中的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完成事件抽取任务。

1.4 特征选择

确定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之后,我们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文本特征。特征的选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着模型的特征函数,对结果的正确率和召回率都有很大影响。如果选取的特征集过大,不仅会影响模型训练和预测的效率,还可能发生过拟合现象;如果选取的特征集过小,会降低模型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本文利用条件随机场的特点,在进行事件抽取时不仅利用当前词的特征,还充分利用了上下文的统计信息作为特征,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词的特征包括词形特征、词性特征和所处的位置特征等。词形特征主要是指构成该词的字符串及其长度,是词的基本特征。例如,命名实体大多包含两个以上字符,很少出现一个字的人名、地名和机构名,显然,字符串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体和短语的识别。词性是信息抽取中一个常用且有效的特征信息。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大多为名词和动词,极少含有形容词、量词和代词等其他词性的词语,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标记任务的求解空间。同时词性特征也能够涵盖一定的语法信息,有助于提高实体和短语识别的准确度。位置特征是指该词相对句子而言所处的位置,一般来说,命名实体位于句首的概率大于在句中或句尾的概率,这一特征对于命名实体识别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仅凭当前词自身的特征不足以准确识别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还需加入词语的上下文特征。该特征指的是包括当前词和其前后若干个词在内的一个观察窗口(W-n,…,W0,…,Wn)。理论上来说,窗口范围越大,可利用的上下文信息越多。但如果窗口过大,除了严重降低运行效率、浪费大量资源之外,还会产生过拟合现象;而如果窗口过小,就不能获取足够多的有用信息。本文将观察窗口的大小设置为5,实验证明该值对于实体词识别任务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为利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本文为当前词特征和上下文特征定义了一个的特征模板,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考虑到分词的原因,人名、地名、机构名和事件短语这四类实体词可能被切分为多个部分,例如当前词可能位于实体的开始(B)、内部(I)和实体外(O)三个位置。所以本文定义了一个基于实体位置的标记集合来标识当前词的实体类型,具体标记及其含义如表2所示。

条件随机场模型可对文本特征进行线性组合,构成较为复杂的特征来表示非线性的上下文信息。同时,问题的特征空间会随之增大,但并非所有的特征都是有用的,选择出冗余少、代表性高的特征对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使用了基于计数的特征选择方法,即在样本训练的过程中统计各个特征的出现次数,选择次数较高的特征作为模型特征集。

2 事件分类

传统的文本分类方法主要是利用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文本,根据相似性计算的量化结果决定文本类别。但由于微博这类短文本包含的词语较少,具有严重的数据稀疏性问题,使得对微博文本进行分类学习的复杂性加大。此外,对于微博中的事件分类来说,有监督的或半监督的分类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微博是包含多个领域的开放性文本,对于涉及的事件类别是很难明确界定的;监督或半监督的分类方法,大多需要人工标注事件类别,这会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再加上某些类别出现的频率较低,即使标注了很大的数据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类别都包含进来;对于一篇新闻文本来说,它的内容大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叙述的,但微博文本较之更为随意,往往融合多个事件类别。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了一种针对开放域文本的无监督分类方法,即基于潜在狄利克雷分布的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通过聚类的方法实现微博文本中主要事件的类别划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LDA主题模型的原理以及本文中的微博文本聚类算法。

2.1 LDA模型

LDA模型是由Blei等人在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PLSA)的基础上,运用超参数和隐变量来模拟文档生成过程的产生式模型[9]。PLSA模型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训练时所使用的数据集,特别是模型在文档层面上没有描述概率,先验概率的求解只建立在已有训练集,易导致过拟合现象。相比之下,LDA模型采用了一个服从狄利克雷分布的K维隐含随机变量来描述文档的主题概率,模拟文档集的产生过程,克服了PLSA模型的缺点,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LDA模型把语料库中的每一篇文档看作是一个词频向量,对应着主题的概率分布,将文本信息转化为易于建模的结构化信息。该模型认为每篇文档是若干潜在主题的混合分布,每一个主题又是文档中所有单词的概率分布。即假设由M篇文档构成的语料库含有K个主题,语料库中的每个文档对应K个主题的一个多项分布,把这个多项分布记为θ。每个主题又对应于语料库中单词的一个多项分布,记这个多项分布为φ。多项分布θ和φ分别有一个参数为的Dirichlet先验分布,即,图3为LDA主题模型的示意图。

根据LDA主题模型的原理,我们把包含于微博语句中的事件信息看作是若干类别的混合分布,每一个事件类别对应事件实体词的概率分布。例如“加油”一词可能出现在体育类别的文本中,也可能出现在“汶川加油”这样的社会事件中。我们把两个类别type看作潜变量,有type~Mult(θ),相应的词语word也对应一个多项分布,即word~Mult(φ)。对于一个由M篇微博文本组成的语料库,假设它所包含的事件类别个数为K,LDA模型假设该语料库的生成过程概括为以下步骤:

(1)根据可得到第k个类别上的词语多项式分布向量

(2)对于第m篇微博文本,确定它所包含的词语个数,即文本的长度N,N~Poiss(ζ);

(3)根据得到该文本的事件类别概率分布向量

(4)对第m篇微博文本中的第n个词语:

a)随机选择一个隐含事件类别Zm,n,它服从多项式分布

b)令k=Zm,n,从事件类别k的多项式条件概率分布中生成词语Wm,n;

(5)将步骤(4)重复N次,就生成微博文本m;

(6)对于语料库中的每一篇微博文本,重复步骤(2)-(5),完成整个微博语料库的生成。

:这个过程表示生成第m篇文本中第n个词语所对应的事件类别Zm,n。根据狄利克雷-多项式共轭结构,可以得出整个语料库中所有类别的生成概率:

其中,nm(k)表示第m篇文本中第k个类别产生的词语个数;是归一化因子,根据狄利克雷分布,有

,n|k=Zm,n:表示对于第m篇文本中第个词语,确定它的类别k=Zm,n后,在该类别下生成一个词语的过程。根据词袋思想,同一主题生成的任意两个词语是可交换的,且K个事件类别生成词的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利用共轭结构,可得语料库中生成词的概率为:

其中,nk(t)表示第k个类别产生的全部词中词语t的个数;与类似,也是一个归一化因子。结合式(3)、式(4)两式,整理得:

得到的联合概率之后,我们可以运用吉布斯采样[10]迭代求出分布参数和类别变量的取值。这一过程中,我们避开了实际待估计的参数,转而对每个词语的类别采样,这是因为一旦词语所属的事件类别确定下来之后,便可通过统计信息计算出的估计值,再利用已知参数进行推理可得出微博文本的最终事件类别。

2.2 微博文本聚类

由LDA模型的原理和产生过程可看出,该模型完全适用于本文针对开放域的微博文本分类任务。利用LDA模型对微博语料库进行训练和推理,可完成事件类别的划分。模型的训练过程主要是求解模型参数θ和φ的取值。对于本文的微博语料库,LDA模型的训练流程如下:

(1)随机初始化:对每条微博语句中的每个词语word,随机赋予一个类别编号type;

(2)重新扫描语料库,对每个词语word重新采样它的类别,在语料中进行更新;

(3)重复步骤(2)直到吉布斯采样收敛;

(4)统计语料库信息,得到type-word共现频率矩阵。根据该矩阵,可得出参数θ和φ的值。

总体来说,主题模型的训练过程就是通过吉布斯采样获取语料中(word,type)的样本,基于迭代之后的最终样本数据估算模型参数。得到模型参数之后,对于新加入语料库的文本来说,参数φ是已知且固定不变的,只需估计该文本的类别分布即可,推理过程与训练过程类似,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随机初始化:对当前文本中的每个词语word,随机赋予一个类别编号type;

(2)重新扫描当前文本,对每个词语word重新采样它的类别;

(3)重复步骤(2)直到吉布斯采样收敛;

(4)统计文本的type分布,该分布就是所求的,取其中的最大值所在的列作为该文本的最终类别。

3 时间处理和事件排序

通常,微博中许多关于时间的描述均指向同一日期[10],比如对于同一时间的描述有“下周二”“2月3日”等表达方式,基于微博的发布时间,它们可能都是指2015年2月3日这一天。为了解决时间表达式的一致性,本文采用了构建正则表达式的方法匹配字符串中的时间信息。识别文本中的时间表达式之后,再将它们在基准时间的基础上转化为标准日期格式。例如对于在2014年12月15日发布的微博信息“后天下午我们将要召开会议”,处理之后的形式为:2014年12月17日下午,我们将要召开会议。这样就把微博中的事件更加准确的划分到具体的时间下,避免了将其他日期下的热点事件误认为是今天发生主要事件。

事件抽取和时间处理之后,需要根据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在之前的事件排序研究中,通常根据词频来量化事件的重要程度,但是微博中的高频词汇往往是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词语,与之相对应的事件大多不是我们想要的。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量化类别下命名实体和日期之间的关联强度来决定事件的排名顺序[12]。本文认为,每天都发生的、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事件重要性较低,比如事件信息“北京市晚间晴”,可能每天都会出现在微博中,但它不属于热点事件;相反,其他日期下很少或没有出现过的事件重要性较高,例如“昌都发生地震”,这是比较罕见、突发性高的事件,相比之下具有更高的重要性。根据以上原则,本文使用了基于似然比统计量的函数来量化事件的重要程度。对于任一给定的命名实体e和日期d,统计函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Oe,d表示命名实体为e且发生日期为d的事件总数;Oe,表示命名实体为e,但发生日期不为d的事件总数。相似的,Ee,d表示在e和d相互独立的条件下,包含命名实体e或发生日期为d的事件总数,以此类推其他符号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包含同一命名实体的事件数量时,本文加入了类别信息的判断,即对于同一命名实体,如果聚类产生的类别标签相同,则该实体的统计比重会增大,标志着与之相对应的事件具有更高的重要性。例如对于两条微博文本:a)北京市于今天召开国际会议,多位领导人出席;b)北京市天气多云,晚间会有雷阵雨。以上两个语句的命名实体均为“北京市”,但是事件所属的类别大不相同,由此可见,事件类别对于事件重要程度的判断具有极大影响。

4 实验与评估

本文所用的文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新浪微博,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开放接口分时段获取了2013年8月11日至2013年8月13日的公共微博。由于微博开放平台规定了每次获取微博的条数和抓取频率,本文数据集的大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去除数据集中的无效微博之后,保留了24 257条微博文本作为本文实验的语料库。

在时间抽取阶段,笔者在语料库中选取了800条微博文本作为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训练集。首先根据本文1.4节所述的特征选择方法,统计训练集的各类文本特征,然后手工标记每个微博词语的实体类型,具体标记符号参照表2所列的标记集合。利用上述统计信息和标记数据完成条件随机场的训练,然后推理得出所有文本的事件信息。笔者在模型训练集之外的数据中,随机选用了500条微博文本作为模型的测试集。对于测试集中的数据同样进行了手工标注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的工作,然后将系统的处理结果与手工标注集合相比较得到事件抽取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实验证明,本文所用方法对于命名实体识别和事件短语抽取均取得较好效果。

在对微博文本进行事件聚类的过程中,LDA主题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是在一个假设条件下完成的,即假定事件类别个数K及Dirichlet先验分布参数α和β这三个变量值已知。实际上,上述参数值是需要人为设定的。经交叉验证发现,当K=50、α=1、β=0.1时,模型能够达到较好的聚类效果。一般意义上,事件的类别标签应该是诸如运动、政治、经济等类型的文本词语,但是通过LDA主题模型得出的是类别的数字化表示。实际上,我们可根据主题模型的统计结果把类别编号转化为系统所需的文本类别标签。即通过观察每个类别下的高频词汇判断它的所属领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本文赋予数据集的文本类别有科技、体育、政治、教育等15个类别标签。对于不易区分所属领域的类别,统一划至“其他”类别中。

注:日历中事件的展示次序为命名实体:事件短语;事件类别;受分词影响,事件短语包含多个词语

表4为本文微博-日历系统基于现有语料库的部分处理结果,主要展示了2013年8月11日、12日的主要事件及其类别信息。每个日期下,我们根据式(6)所定义的统计函数来对事件进行排序,选取函数值最高的事件以日历的形式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事件的命名实体、事件短语和事件类别。对于每条微博文本,它的处理过程如下:假设某微博用户在2013年8月12日发布了一条微博:昨晚林丹赢了,他又一次夺取了世锦赛冠军!该文本经条件随机场训练和推理之后,得出的命名实体为“林丹”,事件短语为“夺取,冠军”。因为微博中包含时间相关的词语“昨晚”,基于时间处理规则,在微博发布时间的基础上对日期减1,得出事件的发生时间为2013年8月11日。通过LDA模型聚类发现其所属类别下主题词大多涉及体育,因此将其划分为“体育”类别。最后用统计函数计算该事件的重要性并排序。虽然本系统存在数据集较小、时间处理有误差等缺陷,但处理结果大体呈现出各个日期下的主要事件,证明了本文所述方法的可行性。此外,本系统也可应用于大规模微博数据集的事件提取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序列标记的方法提取出微博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并采用针对开放域文本的非监督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事件分类,实验结果基本令人满意。在识别命名实体和抽取事件短语的过程中,虽然处理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但是对于某些地名和部分机构名称的识别效果不太理想,在进一步研究中会对该部分进行改进工作。此外,在使用主题模型进行文本聚类工作之后,本实验得出的最终事件类别标签是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一方法同样具有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会对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种自动标注文本类别标签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改善系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事件抽取已然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微博中的开放域事件抽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一个事件抽取和分类系统。主要通过序列标记方法提取微博语句中的命名实体和事件短语表征相应事件,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事件进行分类,将每个日期下各类别的事件根据重要性排序之后,以日历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运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完成事件抽取中的序列标记任务,非监督分类方法选用了LDA主题模型。实验证明方法有效可行,命名实体识别和事件短语抽取均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关键词:事件抽取,条件随机场,文本分类,LDA模型

参考文献

[1]Allan J,Papka R,Lavrenko V.On-line new event detection and tracking[C]//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1998:37-45.

[2]Benson E,Haghighi A,Barzilay R.Event discovery in social media feeds[C]//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1:389-398.

[3]Lin J,Snow R,Morgan W.Smoothing Techniques for Adaptive Online Language Models:Topic Tracking in Tweet Streams[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2011:422-429.

[4]路荣,项亮,刘明荣.基于隐主题分析和文本聚类的微博客新闻话题发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25(3):382-387.

[5]Zhang Huaping,Yu Hongkui,Xiong Deyi,et al.HMM-based Chinese Lexical Analyzer ICTCLAS[C]//Proceeding 2nd SIGHAN workshop affiliated with 41th ACL,Sapporo Japan,July 2003:184-187.

[6]Ritter A,Clark S,Etzioni O,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in tweets:An experimental study[C]//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2011:45-51.

[7]Gimpel K,Schneider N,O’Connor B,et al.Part-of-speech tagging for twitter:Annotation,features,and experiments[C]//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1:42-47.

[8]Lafferty J D,Mc Callum A,Pereira F C N.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segmenting and labeling sequence data[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2001:282-289.

[9]Blei D,Ng A,Jordan M.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3,993-1022.

[10]Finkel J R,Grenager T,Manning C.Incorporating non-local information into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ystems by gibbs sampling[C]//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5.

[11]Mani I,Wilson G.Robust temporal processing of news[C]//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0.

浅论微博中的电影宣传策略 篇6

关键词:电影,微博,宣传策略

一、前言

伴随国内电影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进一步凸显电影宣传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各类新媒体诞生, 国内电影环境陆续受到波及, 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这不但表现为电影可选择的发行渠道更多, 同时中国电影生产和传播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部分电影最近几年凭借新媒体等技术打开了市场, 谋求宣传新路径, 杀出重围、力争上游, 在此期间有很多票房黑马诞生。曾经“拍大电影更赚钱, 拍小电影要赔钱”的观点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而现在之所以小电影也开始赚钱了, 科学有效的宣传策略可谓功不可没。因而, 本文在这里着重分析电影在微博中的宣传策略, 希望可以供更多电影人士借鉴与参考。

二、电影在微博宣传中的优势

本文将微博宣传的优势归纳为如下几点:准确度高、覆盖较广、多元化、可选性高、适用性强。由于篇幅有限, 本文仅对准确度高和覆盖较广这两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 准确度高:在新媒体时代, 消费者接触媒介的行为已经明显改变, 网络成为很多人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电影市场既然具有众多消费者, 那么通过微博宣传其推送的信息量也会比较大。除此以外, 通过传统线下模式进行宣传时, 除少部分新颖独特的内容传送度较高之外, 信息真正的传递率并不高。但微博宣传刚好相反, 由于它本身具有实时性、便捷性以及广覆盖等特点, 所有信息基本都能及时有效到达。[1]所以, 微博宣传具有针对性强和准确性高的特点, 宣传信息传达效率高。例如, 在《捉妖记》的宣传阶段, 利用专业市场推广与微博宣传人员, 在精准分析市场消费者群体从而取得市场定位以后, 他们发现目标人群以青年人或是小朋友为主, 所以他们特别针对这些人又开通了一些微博宣传渠道。例如, 以《捉妖记》中的主人公胡巴的名义向大家介绍一些电影内容、演员幕后花絮, 还有一些电影周边产品, 如公仔、明星签名海报等。这样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 大大提高了电影宣传的准确度, 促成《捉妖记》收获理想的票房成绩。

其次, 覆盖较广。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微博大军渐成爆发式增长态势。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 到2015年底, 我国的微博使用者已超过4亿。而且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周边环境, 无论是走路、乘车抑或吃饭时, 随时都能看到人们通过微博发布或查找信息。可以说, 微博已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这部分数据体现出微博使用者数量庞大, 还有现代人的生活愈发离不开微博。[2]只要用户会操作计算机或者手机就能使用微博, 使用门槛较低, 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学习微博的应用方式, 只用少部分时间熟悉网络功能即可。微博的用户人群跨度大、适用性强, 有电脑或手机的人基本都是微博使用者。不难发现, 微博宣传未来将会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在《大圣归来》宣传期间, 凭借微博“水军”的力量, 《大圣归来》宣传推广官方微博平台点赞与评论数量甚至超过4500万, 而推广对象也涉及各个领域, 其中包括教师、办公白领以及体力劳动者等。也正是在这些人群的推动下, 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电影一跃取得近10亿的高票房。大家一致认为, 这是国产动画的良心之作, 对小朋友很有启迪作用, 很适合大人领着小朋友去电影院观看。所以, 一时间这部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 很多人都是通过微博看到的电影信息, 同时向身边的亲戚朋友介绍这部电影, 所以小成本电影收获高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电影应用微博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不注重微博宣传, 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从我国国产电影进行微博宣传的整体情况来看, 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便是不注重微博宣传, 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在现代社会中, 微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给诸多国产电影的不应该只是提高了电影的利润, 还应该是宣传模式以及宣传思想上的改变。因为任何产业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引就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 而且当前的国产电影如果没有较为正确的思想观念, 是不可能实现屡创票房奇迹这个目标的。当前, 很多电影人也认识到了利用微博宣传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相关宣传人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微博宣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微博功能认识的不足使得他们把微博宣传仅当成一种简单的宣传方式来看待, 认为它只是传统线下宣传的一种辅助手段, 并没有真正将对电影微博宣传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只是走形式化的道路。[3]

(二) 微博内容过于简单

很多国产电影还未抓住微博的特点, 致使微博内容质量不高, 没有体现出电影的品牌形象。相关宣传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微博的特点, 就盲目开展微博宣传, 一味把微博理解成简单的广告板, 如此单调乏味的内容是没办法从海量信息当中脱颖而出的, 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丢掉更多粉丝的关注。[4]具体来讲, 虽然采用了微博宣传方式, 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宣传活动管理体系, 很多操作不够规范, 造成宣传内容过于单一, 对电影只是采用简单的打广告的形式宣传。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对微博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 不能很好地操控电脑、手机等, 通过腾讯、新浪等微博客户端处理和记录电影信息, 只是把电影的相关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到网上, 达到广告版效果, 至于宣传效果以及消费者看不看, 看后是否喜欢等则有所忽视。[5]现今, 由于微博大军规模庞大,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也在日益增长, 如果不能很好地借助微博等做好宣传, 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电影宣传的成本支出, 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 大大降低了宣传经营效率, 很容易让人因错误理解电影宣传广告而失去观看电影的热情。

(三) 缺乏专业的电影微博宣传人才

可以说, 在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人才是促进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经营成效以及后续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讲, 我国在电影微博宣传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一方面, 拥有较强的营销能力与经验的销售人员对微博宣传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宣传方式并不了解;另一方面, 拥有较丰富微博宣传知识与产品宣传推广能力的人才又对企业的销售环节不甚了解。因而当前国内电影产业从事商务活动的相关人员与微博宣传技术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有四成的电影公司比较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 而有将近八成的影视企业比较缺乏专业从事微博宣传的人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往往没有针对微博宣传等开展专业课程, 因而真正掌握电影微博宣传技巧的人才较少。

四、电影应用微博宣传的策略

最近几年, 我国电影产业得到了有关人员的重视。从2010年我国票房超出1亿的影片共有17部起, 至今我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过几百亿。如今, 国内电影市场也可以说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真正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纵观2015年与2016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 我们看到诸如《夏洛特烦恼》《恶棍天使》等电影都结合了微博评论等方法造势。可以说, 互联网营销这种全新的宣传理念已经在我国电影业中生根发芽, 同时这些电影宣传新模式也给未来的电影宣传开辟了新渠道。从电影宣传的管理层来讲, 作为电影推广经营的重要决策者, 必须在认识到微博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微博宣传加强认识, 对于借助微博宣传的相关具体知识以及较为成功的宣传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培养自身对于微博宣传的危机意识, 站在行业的制高点评估微博宣传的长远发展趋势。要知道, 借助微博等先进技术开展宣传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然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最大化地加深对微博宣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确立比较先进的微博宣传理念。同时, 还要将现有的商业宣传模式和先进的微博宣传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 加强自身微博平台建设

在《美人鱼》的宣传阶段, 除了周星驰、邓超等多位明星利用自身微博账号对电影进行宣传外, 还开设了《美人鱼》的官方微博。同时, 官方微博定点、定时推出新内容, 将电影优势介绍给大家, 如利用了最先进的3D技术等, 这有效吸引了微博用户的眼球, 使人们产生到电影院一睹为快的冲动。加强自身微博平台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从加强微博平台建设来讲, 微博平台是开展电影微博宣传活动的重要门面, 消费者对电影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微博平台形成的, 因而加强宣传电影的自身微博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具体来讲, 电影宣传方要将微博平台建设作为发展微博宣传的着眼点, 要精心设计微博平台, 同时还要认真地进行前期准备。在建设过程中, 既要结合电影的不同经营方式以及产品特点, 又要考虑到微博平台的基础用途。在微博平台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美观”这三项原则, 要将美观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重点突出电影的内涵及与众不同, 还要突出让消费者走进电影院的原因。[6]在更新微博内容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 更新信息与实际的电影内容相对应, 不应使消费者感到微博进行的是虚假宣传。另外, 还要注重创新性地开发自身微博平台的优势, 从整体上提高电影宣传特色。[7]

(三) 加大对微博宣传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电影行业缺少专业微博宣传人才的问题, 促进其良性发展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培养相关人才的力度。具体来讲, 电影制作方与发行方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 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 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提供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 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 为后续顺利招聘微博宣传人才提供保障。[8]还可以在学校设置微博宣传专业课程, 与学校达成共识, 在商务宣传等课程中专门增设微博宣传的相关知识。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地为企业未来微博宣传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 影视企业还应该在内部建立良好的微博宣传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定期开设培训班, 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授课, 或是定期开设研讨会组织员工学习利用微博成功进行电影宣传的案例。同时, 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电影微博宣传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从广义的范围来看, 电影宣传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凭借电影平台展开宣传活动, 宣传对象为企业产品及品牌;二是电影本身的宣传推广, 也就是将影片当作产品进而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而宣传活动主题为电影界有关机构或者企业。本文主要是以后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即将电影当作产品进行宣传营销, 着重探索了新媒体背景下电影宣传的新变化。另外, 纵观好莱坞, 电影工业针对Web2.0热潮, 也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方法, 其结合电影产业的特点先后实施了适用于电影网络宣传的策略。但因为接触时间短, 相关体系还不成熟, 对国内部分电影的制片方与发行方而言, 仍然没有十分成熟地应用Web2.0等技术。所以在Web2.0背景下, 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渐渐得到更多人的接纳与应用, 被当作产品进行营销的电影如何借助微博这一新媒体实现最佳的营销效果, 把此项技术同电影宣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是华语电影人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李立.信息时代背景下微博营销的模式与价值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16 (10) :49-51.

[2]陈超, 熊磊丽.电影《失恋33天》之官方微博营销分析[J].东南传播, 2012 (07) :115-118.

[3]皇甫铮.议程设置理论和微博电影营销研究——以电影《小时代1》为例[J].新闻传播, 2014 (15) :80-83.

[4]刘彤, 尹仔锋.“可及”环境与“不可及”环境——电影微博营销影响因素探析[J].新闻界, 2012 (23) :66-70.

[5]樊斯文.试论电影的微博宣传营销——以《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微博营销为例[J].现代视听, 2012 (04) :56-58.

[6]毛良斌.电影的社交媒体营销及其成功之道——以《金刚狼2》豆瓣电影营销为例[J].电影评介, 2014 (10) :6-9.

[7]赵艺扬.新媒体时代下中小成本电影的微博营销策略分析——以《分手大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07) :232-233.

浅析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控制策略 篇7

微博传播具有匿名性、草根性、便捷性、碎片化、交互性等特点, 不仅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自身的话语表达权, 也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温床”, 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柑橘蛆虫事件”“山西地震传言”“谣盐事件”“金庸被去世”“世界末日预言”等谣言掀起轩然大波, 甚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微博谣言概述

谣言自古有之, 关于谣言概念的界定, 众说纷纭。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把谣言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 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定义为“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 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由此推出谣言的一些主要特性:缺乏事实根据、公众感兴趣、未经证实等。

微博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强大的自媒体, 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传播方式于一身, 通过网络传播信息, 为谣言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传播载体。微博谣言属于网络谣言的一种, 与传统谣言不同的是传播途径由口头传播变为在微博平台上的文字或多媒体信息传播, 传播方式由单一的人际传播变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相结合的社会网络化传播, 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 加快了传播的速度, 影响力也加大。此外, 微博谣言的种类更加多样化, 出现的可能性也多。微博谣言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 使得治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 准确分析和把握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 对于预防和控制微博谣言的泛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微博谣言的传播特征

(一) 传播速度加快

微博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有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实时性和同时性, 但是也同时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微博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 短时间内扩散。例如, “金庸被去世”事件中, 《中国新闻周刊》在其官方微博上未经证实就转发了该消息, 几分钟内又被网友转发数千条, 谣言传播的范围迅速扩大。

(二) 传播形态多样化

微博集门户网站、游戏、论坛等新兴媒体为一体, 为谣言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在微博上,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连接等都可以作为谣言的辅助工具, 使其更生动、具体、令人信服。微博为公民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 但也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如“抢盐风波”中, 微博上传播关于各地市民抢盐、超市食盐短缺的照片、视频, 无疑增加了谣言的可信性。

(三) 信息内容的随意性

微博篇幅短小, 140字的限制导致信息内容的碎片化, 不能客观全面地传递信息, 大量掺假信息随之传播, 产生谣言。微博的进入门槛低, 使得每个人都有获取、发布信息的权力和能力, 由于网民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难以核实, 信息“把关”的难度也加大了, 一些虚假信息得以传播, 造成负面的影响。

(四) 传播影响力加大

微博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加速了信息的流动, 也带来了谣言“病毒式”的传播, 影响力大大增强。微博谣言的重复性极高, 真假难以分辨。微博为民众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 每个用户能够自主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 每一个传播者根据自我理解与意见表达, 不断地修改、增减、夸大, 谣言可以变身为多种版本传播, 真相必然被湮没在谣言信息洪流中, 相信和传播谣言的群体越强大, 其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

三、微博谣言的控制策略

微博中的谣言拥有便利的传播载体和广泛的受众基础, 加大了谣言传播的范围和速度, 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加剧。因此,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微博谣言的控制和治理, 需要政府、大众媒体、微博用户的共同努力。

(一) 政府应及时公开信息

谣言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权威的、真实的信息缺失, 让造谣者乘虚而入, 传播虚假信息。如果官方部门沉默或封锁消息, 大众不明真相时, 只会导致矛盾加深。因此, 在信息传播以分秒计算的时代, 政府部门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 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 预防谣言的滋生, 以免在谣言如洪水般凶猛来袭时处于被动地位。微博不仅是政府公开发布信息的渠道, 更是汇聚民意、收集舆情的平台。目前全国许多政府部门都开通了官方微博, 快速、直接地与公众沟通、交流, 如“微博云南”“平安肇庆”“平安北京”“南京路况直播”“浙江省旅游局”等。

(二)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微博上谣言滋生和蔓延的速度很快, 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 不仅严重损害公民的切身利益, 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因此, 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提高监管能力, 加大对谣言发起者和恶意传播者的惩处力度, 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微博传播平台。如策划、编造“7·23动车事故”中天价赔偿、张海迪入日本国籍、雷锋生活奢侈、红十字会强行募捐、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等一系列谣言的“秦火火” (秦志晖) 、“立二拆四” (杨秀宇) 、董良杰等人先后受到法律制裁, 有效地维护了网络传播秩序, 对谣言制造者和谣言传播者起到了震慑作用。

(三) 大众媒体积极引导舆论

微博碎片化传播的特点, 使信息难以完整呈现, 大众媒体在事件的深度报道上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视功能, 要发挥好“瞭望哨”的作用, 加强对微博内容的监控, 从源头上减少谣言产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后, 当微博上的信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时, 传统媒体应坚持求真、求实精神, 以专业的眼光来判断质疑信息的真实性, 追根溯源、深入调查, 为信息的流动把好关, 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积极发挥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四) 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在微博中, 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获取、传播、分享信息更便利、快捷。但是微博的匿名性使一部分人摆脱了真实身份的束缚, 降低了严谨态度和责任意识, 将微博当作个人情绪的宣泄地, 甚至传播一些虚假信息, 造成负面影响。微博上的内容有真有假, 用户在接受信息时稍不注意, 就有可能误信谣言, 甚至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因此, 要加强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一方面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对自己在微博中的行为负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对微博信息的批判和质疑能力, 不盲信、不盲从, 保持自身基本的理性判断能力, 从而通过微博信息分享和沟通对话, 消除谣言。

四、结语

随着微博的发展, 微博传递信息过程中的谣言也开始增多, 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合理治理和有效控制微博中的谣言传播是净化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媒体、微博用户等都应从自身角度出发, 承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及其危害, 有助于网络和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

[2]匡文波, 郭育丰.微博时代下谣言的传播与消解——以“7.23”甬温线高铁事故为例[J].国际新闻界, 2012 (2) .

[3]马寿帅.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 2011 (9) .

[4]刘瑞生.微传播时代的网络谣言特征与治理路径[J].新闻与写作, 2013 (12) .

[5]陈虹, 沈申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上一篇:反应体系下一篇: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