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2024-10-10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通用9篇)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篇1

企业文化与精神

提到文化与精神,我最先联想到的是一部电视剧

相信大家对一部电视剧非常熟悉,里面有这样的词句,“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诚然,军队有军队的精神,民族有民族的精神,企业有企业的精神!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精神,它是一种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指群体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

一那么什么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教材给的定义是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企业文化的产生

企业文化理论源于美日比较管理学热潮的兴起。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起源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的思考所引起的美日管理学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日本作为战败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曾受到严重打击,几乎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百废待兴。195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72.2亿美元,而美国则是3457亿美元,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美元,而美国已达到2194美元。但就是这个经济基础几乎为零的弹丸小国,60年代经济起飞,70年代安然渡过石油危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300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不但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美国人在震惊之余开始思考日本人凭借什么来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崛起?是什么力量促使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会远远低于日本?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派出了由几十位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研究。沃格尔在谈到研究日本的目的和意义时,明确表示“是为了促进美国的复兴”[2]。

美国专家学者的考察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落后,也不是财力、物力缺乏,而是因为美国企业的管理与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不同。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两国的文化差异,日本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内在原因是在日本企业内

部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这个内在因素就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维持一种十分强烈而又凝聚的文化。不仅是单个企业具有强烈的文化,而且企业界、银行界以及政府之间在文化上的联系也是十分强有力的”,日本企业文化从总体来看表现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日本人所特有的拚命奋斗、自强不息的创新开拓精神等,日本企业在管理中经常培育职工的这些精神。不难看出,无论任何角度或层面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日本这一因素相关,是日本的挑战逼出了美国重塑企业文化的“管理革命”,是日本企业文化模式构成了美国的参照系和反思源。

企业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美国学者通过对日本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的调查、总结、研究、分析,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使之成为可以指导美国企业管理改革的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现四部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著作,被称为企业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这四部著作分别是(1)威廉·大内著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作者在美日对比基础上详尽剖析了美国“A型”模式和日本“J型”模式,进而为美国企业构划了一个兼有美日所长的“Z型文化”新模式:长期或终身雇佣制;长期考核和逐级晋升制;培养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树立员工平等观念;企业以价值观为首要目标。[4](2)查理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该书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企业成功不可忽视的七个变量(“麦肯齐7S框架”),即战略、结构、体制、人员、作风、技能、共同的价值观,这7个方面是导致企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中战略、结构和体制是“硬”性的;作风、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则是“软”性的,认为美国企业比较重视前者,日本企业则特别重视后者,注意到“来自我们社会内部价值观转变的挑战,这种转变使人们对企业抱有另外的期望,并想从工作本身寻求另外的意义”,日本企业充满活力、人文色彩浓厚的根源即在于此。[5](3)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这是第一部把企业文化作为系统理论加以研究的著作。作者认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仪式和文化网络五要素,其核心是价值观。书中响亮地提出了“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命题。全书从企业表层外部环境到中层组织系统、企业制度再到深层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作了生动而全面的阐述,有较强的权威性。(4)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寻求优势——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又译为《成功之路》)。[3]

通过对全美62家最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经验总结,作者归纳出美式企业文化八大特征:乐于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来提高生产率;领导身体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简化组织结构与层次;宽严相济,张驰结合。这8条似无惊人之处,但无疑都是以人为中轴的,彼得斯后来将上述八原则进一步提炼成三项:“面向顾客”、“不断创新”和“以人为核心”足以说明这一点 [7]。到1985年美国的托马斯·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又推出了新作《赢得优势》。这几本书以其全新的思路、生动的例证、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阐述了企业文化的理论。其后,日本和西欧各国也纷纷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由此逐渐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 [6]

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是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

四 心得

可以这样理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企业这样一种组织创造的文化,它所包含的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以及物质文化,都为这样一个组织所特有,是区别于其它组织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是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最新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发展到文化这一更深层次的结果,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

五 案例

柯达“包容性文化”

在众多全球500强实施多元化用人浪潮中,柯达、花旗、GE、IBM、欧莱雅、雀巢等各领域的巨头都成为胜者。而柯达却早已不满足于多元化,更抢先迈出了“超多元化”的脚步——在公司内部建立“包容性文化”。

包容性文化的含义是指,在多元化(Diversity)所涵盖的民族、性别、宗教与信仰、国家与地区、残疾等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每个人”,认为“一个人就是一种文化”,这是一种完全以员工为出发点的文化,强调尊重个人(而这也正是柯达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柯达的多元化文化已经向包容性文化迈进,已经不仅仅表现在不同肤色、文化等的员工在一起共事,而是表现在柯达会接受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只要思维、行为与工作方式的革新都是为了实现柯达的目标,争取事业的成功。“你自己就是一种文化”——柯达的包容性文化创建计划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告诉每一名员工这点并在组织内部实现。每个人的观点应该被公司听到、尊重、支持乃至于实施,每个人的声音在团队里都是不同的声音,是不可缺少的声音——这就是柯达的“包容性”文化要达到的境界。

现在,柯达正在着手创建“包容性”的用人环境,更加让每一名员工感到自己在受尊重的氛围中工作,每个员工的观点都能够被柯达包容性的文化听到、尊重、支持乃至实施,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在尊重个人价值观的基础上,升华提高,实现每一名员工的价值。

以前,衡量多元化的成绩,可能会有一些指标,如团队中有多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的员工。而在包容性文化中,衡量经理的业绩则要看他是否营造了包容性的氛围来尊崇“每个人就是一种文化”并聆听每一个人的声音。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篇2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论油田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篇3

一、大港油田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大港油田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业务,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东南的渤海之滨,公司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理环境优越,海陆空交通便捷,经济发达,人才聚集,区位优势明显。 在文化方面,油田公司的企业宗旨就是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让每一名员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是公司的人才理念。

企业精神之一是爱国。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我们不单单是要将生产水平搞上去,以营利为目的;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工服胸口的石油花图案一样,我们所代表的是中国石油。中国两个字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份深深地责任,在无时无刻激励着我们要以国为先、以企业为荣。

企业精神之二是创业。就如同曾经的大庆会战一般,我们的油田也是在前辈们辛苦奋斗拼搏下产生并发展至今的。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油田发展的未来,肩负着将前辈们的责任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任务;发展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努力去学习、去创造,才能使一个企业长久地发展,保持竞争力。

企业精神之三是求实。求实,意味着要实事求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做起,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的思路、想法,都应该经受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察。

企业精神之四是奉献。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一名石油人,我们应当以企业为荣,企业的发展是我们自豪的根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决定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石油生产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做好一切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企业来实现自我价值,为石油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学习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意义

李建青总经理在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扉页上说过:“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用强大的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李文强则在检查工作时这样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让企业文化在大油田建设中大放异彩。” 一本做工精致、内容丰富的电子手册,包括了从大港油田建设开始以来所经历的过程,涌现出的一个个楷模,和对未来发展的方针方略以及对于员工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一遍遍地观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追求和憧憬;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大港石油人继承和发扬了大庆精神并用它抒写新的辉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它保留了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融入了新时期发展的成果和新的目标,既是大庆精神在大港的出色体现,同时这也是油田公司几代人智慧成果的结晶。

三、建设并发扬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抓实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力度。利用网络、厂刊、企业精神教育阵地等手段,广泛宣传和学习企业文化理念,以典型事迹、感人故事和先进做法等诠释企业文化内涵,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二是加大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利用现有场所设施,发挥文体协会作用,组织好系列文体育活动,并把企业核心理念、价值观蕴寓其中,在增强员工家属体魄的同时,鼓舞士气、凝心聚力;三是加大特色文化的建设力度。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开发文化、安全文化、劳模文化、廉洁文化等,精心打造现场文化典型,建设一批现场文化样板,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上水平。四是稳定员工队伍,创造和谐环境。发挥各级组织优势,采用网络、厂刊等形式扎实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按照油田公司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基地回迁,切实维护员工利益,把惠及员工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发挥组织优势和职能作用,想员工之所想,办员工之所需,解员工之所难,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员工。

四、谈几点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能把企业职工的思想有效的凝聚起来,是企业构建和谐的一个基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思想做为的一种提炼,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推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试谈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形式。企业要想一些鼓励职工的方式,避免说空话。所谓有成绩就要有认可度,如何达到一定的认可度,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比如单位的一些评先推优活动等。适当的形式会让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具有凝聚力。通常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表现形式多为口号,口号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最简便的表现形式,这些口号大多由 “团结、创新、效益、积极、进取……”一些较为虚的词构成,企业应注意到这些词在企业职工心中有多大的意义,对企业员工的影响力会有多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观念要由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行为规范两个必要部分构成。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有漂亮的口号,只要有企业的价值观配合良好的企业的行为规范,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就是适合的。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这会对企业职工来说会是一种必要的典范。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创建,基础上说是对企业的全体职工,可是企业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是决定性的。

狼性精神与企业文化 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是淮安******部的一名大学生员工,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狼性精神与企业文化”。

狼者,猛兽也,是陆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链终结者之一。狼其性也:野、残、贪、暴。因为野,所以一旦目标明确即奋力拼搏;因为残,所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为贪,所以会永无止境一直追求;因为暴,所以不畏险难敢闯敢拼。而狼性最大的特点则是组织内部纪律性极强,狼群之所以能够打败比自己更为强大的老虎、狮子,正是因为狼群有非常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

而企业要发展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强势的企业文化,没有狼性精神是不行的!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变得异常的激烈。没有“野、残、贪、暴”这种精神,没有组织性、没有纪律性,必然会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碰撞的头破血流。

12月7日公司领导在群里分享了《强势领导带出精英员工》一文,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正是企业文化中的狼性精神。通过对这篇文章认真学习阅读,颇受启发,感触良多,我有以下心得体会与各位共同分享:

1、既然专业度不够,那就用自己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来弥补。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在学校中所学的都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历练经验,专业能力比起其他同事和前辈们要薄弱,这

就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建立责任心,肯付出,肯奉献来弥补。要有狼性“野”的精神,对自己狠一点,敢做“拼命三郎”,不仅要肯吃苦,还要主动吃苦、乐于吃苦,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洒在工作岗位上。因为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只有让自己快速的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奉献企业,为企业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2、个人执行力决定个人的成败,企业执行力决定企业的兴亡。执行力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上级将任务交给我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和锻炼,因此要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对待领导交付的任务。像狼一样有组织,有纪律,服从领导的安排。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适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高效高质的完成任务,更要争取结果的完美。所以作为员工,执行力就是个人在一个企业内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务。个人与企业是共存亡的,企业的执行力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亡,当我们个人的执行力提高了,企业必然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不要轻易诉苦,今天洒下的汗水是为了托起明天的晨光。作为一名年轻人、职场新人,在工作中经历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而年轻人也本就应该接受锻炼接受磨砺。遇到困难不应该抱怨与逃避,而应该像狼一样的“暴”,应该坚强勇敢的面对。要将磨砺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是一次挑战的机会。只有接受了这些磨砺,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长。付出,领导是看的见的,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正如文中所说的,再过5年,将会感谢现在发狠的自己,恨透今天懒惰的自己。

4、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做”比“说”更有说服力。

刚出大学校门的时候,抱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追求,但是接触到实际工作的时候,会有各种不适应,也会有各种迷茫,甚至会怀疑自己。但是看到雨润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兢兢业业的埋头实干,我也渐渐学会了再高的理想也是通过一步步的实干才能实现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了才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经验,丰富人生的阅历,再小的行动远远比夸大的承诺让人信服。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实干,而不是耍小聪明、夸夸其谈。

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5

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作者:孙长坪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影响企业兴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认为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应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构建企业文化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将理性与感情相结合、逻辑与直觉相并重、推理与热情相协调,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求实的、理性的、开放的企业精神和作风。

[关键词]科学精神;企业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1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篇6

烟草不仅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融先导性、服务性、窗口性为一体的行业。烟草行业在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烟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烟草行业应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先进文化,应该是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我们烟草的先进文化,也必须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发展有利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发展有利于专卖管理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文化。

1、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烟草行业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作为动力,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烟草发展和行业进步,使烟草每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烟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烟草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烟草这个社会的子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

烟草文化要面向未来,就必须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世界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的主题。要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烟草行业走向未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铸就烟草人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使烟草行业在未来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烟草机制改革的文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烟草行业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发展成效都是十分显著的。但勿庸讳言,烟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必须以烟草经济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行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推进烟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烟草全行业人员的自立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对专卖体制下行业改革的承受力,逐步打破行业垄断、“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和价值

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从而对内使劲,规范管理,苦练内功,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抗震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竞争的硬实力。

3、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两个维护”的文化。烟草既是物质生产部门,又是“窗口”服务行业。烟草既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烟草内部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对烟草文化的需要。有烟草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文化来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必须发展先进的基础设施、发展先进的营销工具,满足客户和消费者对“烟”文化的广泛需求。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国家、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努力改善烟草职工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为广大烟草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烟草创造必要的前提。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烟草行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抓好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典型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扎实的思想工作温暖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烟草人,不断提高全体烟草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体的讲,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三个问题:

1、重基础,全面抓好“四项教育”。一是政治理论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武装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头脑,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行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广大烟草干职工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加强烟草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烟草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专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观念,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明规范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讲方法,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虚”与“实”相结合。要紧扣本单位业务工作,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文明创建工作,促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树立文明、规范、诚信、高效的形象,规范行业行为,不断提高本职业务工作水平;二是“硬”与“软”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既体现在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等方面,又体现在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否很高、单位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等方面。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做到硬件、软件一起抓;三是“扬”与“弃”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实践活动,必须摸准时代的脉搏,依据形势的变化,结合单位实际,与时俱进,保持精神文明建设鲜活的生命力;四是“创”与“管”相结合。要加强对烟草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形成科学、长效管理的创建工作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3、创特色,深入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以“两个维护”的行业价值观为引领,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结合各自实际,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企业文化;二是烟草行政执法素质形象工程。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依法治烟为主题,以推行执法单位文明创建为载体,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主要内容,以执法机制、执法体制创新为主要取向,全面提高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文明、规范、高效的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树立烟草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烟草文明诚信服务工程。全面开展“青年文明号”、“微笑服务、用心沟通”等文明服务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延伸服务触角,创建文明示范岗,推行岗位首席制,开辟烟草文明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四是烟草企业安全效益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制度建设,抓好安全现场管理,努力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构建科学的评价系统,务求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深入,重在坚持。如何科学地考核和评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呢?笔者认为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应该按“宝塔型”分层制定与实施,即由上级烟草部门评定考评下级烟草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方案并主持实施,以便上级确切地了解下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为使子系统更加切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评价系统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重实效的原则。即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重实效并非不要过程,而是要求仅仅把过程当作手段,将取得的实效当作最终目的。只有目的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方向,有层次,才能稳步推进;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一个完善的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必须满足统计学意义上的科学性,能反映项目动态和静态的变化,其制定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性,但在该系统所辖范围内又要能统一操作,容易操作,便于广泛实施;三是可比性原则。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好比较,是由于精神文明范畴本

身的模糊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可比。我们可以引进多种科学的分析、比较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如定性、定量分析,动态、静态对比法等。

大庆精神的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7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大庆油田每一名员工的意志和情感之中, 它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穿透力, 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和文化支撑。

追求企业文化之“道”, 谋划现代企业经营战略

翻阅《孙子兵法》, 可以领会到这样的道理, 孙子认为决定胜负的有“道、天、地、将、法”五大因素, “道”独排第一, “不战而屈人之兵”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于现代企业而言, 不仅应熟悉各种管理之方法和手腕等“术”的东西, 更应该明“道”, 并以“道”来统领“术”, 达到“道术合一”, 这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对于内涵丰富的行为、理念思想而言, 语言是苍白的。也许:“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对工作精益求精, 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 不计报酬, 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等等这几行字还远远不能概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的内涵。但个性的文化成就了大庆油田真正的企业个性, 而他们的个性正是文化与理念、制度、行为的统一, 是“道”与“术”的高度融合。

“文化之道”在于开文化源流, 明融通文化, 成自由个性, 止于至真至善至美。低手做事, 中手做市, 高手做势。在经济领域, “事”是具体的事务, “市”是市场, “势”就是文化。在大庆油田的建设发展中, 经历了由“事”到“市”、再到“势”的操作中心转移。而今天,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孕育出现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势”的润泽下, “市”与“事”更加精彩。

铸造企业文化之“魂”, 重塑现代企业哲学精神

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 文化塑造了人生, 丰富了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是大庆油田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员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 是企业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行为中的聚合。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文化资产, 同时也是一把无形的利器,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没有尽头, 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文化竞争、管理竞争, 企业必须进行企业文化重塑。大庆石油管理局对文化的理解就表现在他们不断变革和立即行动上,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在文化“落地”和“深植”中遇到的新问题, 把握空间和土壤, 道路和步骤, 节奏和标准, 趋势和外势, 优势和劣势, 做深入的需求分析和全面的架构设计, 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柔性设计的适应能力。

企业的共同信仰就是企业的灵魂。无论从历史渊源上看, 还是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既是大庆油田企业一次创业建树业绩的动力源泉, 也是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企业之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顽强拼搏、为国奉献。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大庆人继承不守旧, 创新不丢根, 赋予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为中国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诠释企业文化之“形”打造现代企业品牌形象

古人说, 大音稀声, 大象无形。企业文化基于物质、有形的积淀之上的, 才是属于精粹、灵魂或者“大道”层面的东西。一旦具备这类性质, 企业就比较容易达到“无所为无所不为”的境界。无形不是意识形态的形而上, 也不是故弄玄虚, 企业文化的无形, 实际寓于诸层面、诸环节、诸部分的有形之中。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一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内核和灵魂;另一方面, 企业形象通过产品形象、品牌形象、营销形象和集团形象等展现出来。良好的企业形象, 不仅对企业内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还对外亦能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 扩大企业影响, 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庆油田企业比, 成立10多的大庆炼化公司在塑造企业品牌方面堪称成功文化品牌先行者。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首先要实施名牌战略。可以说, 名牌是企业的代名词和符号, 是特定的企业文化在产品中的凝聚, 是消费者将其与其它企业及产品加以区分的依据。2005年、2007年、2010年, 大庆炼化公司三次组织由运动员和基层标兵、劳模组成的参赛队伍, 前往法国参加欧洲强势节目国际版《城市之间》的录制。大庆炼化公司的参赛队员的出色表现, 助威团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 给举办国、参赛国以及全体参加节目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展现中国工人的风采。作为文化使者, 大庆炼化公司三次代表中国工人登上世界文化交流舞台, 把中国人、石油人、大庆人、炼化人品牌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进而使大庆炼化公司的知名度走出国门, 美誉度也进一步提升。

强化企业文化之“本”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 存在一些差别。事实上, 中国企业文化的“本”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不管是道家、儒家还是墨家, 其文化精华部分都应该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 德治、人尊、人际关系, 三者是统一的。现代西方的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完善一种企业文化的行为能力, 他们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东方文化, 认为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 其中的德治、人尊、人际关系等思想, 实际非常先进, 代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最终趋势。

大庆油田企业在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同时, 更重视“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建设,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企业精神,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企业文化实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职工价值追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职工队伍建设之中, 做到既抓产品, 更抓人品。现在, 大庆炼化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方式很多。目前, 这个公司正为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 也就失去生存和立足之本。心理学研究表明, 只有富有特色的东西, 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企业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 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 同时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商业竞争, 已从最初层面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转向高层次的文化竞争。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篇8

关键词:中央企业 廉政文化 价值认同 精神取向

一、 廉政文化在中央企业中的位置

对于日前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与其说这是政党政治的一种“自我攻击”式的内部调整,不如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对于廉政文化的一种自我坚守与精神信仰。廉政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宣传点缀”,而是能够实现公共权力制衡、规约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取向。廉政文化从起源学上来说,与公共权力的诞生有关。早在现代国家产生的前期,以洛克和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思想者就曾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这种理论将国家及其权力视为一种“必要的恶”,认为分权是解决公共权力不被随意侵犯的有效途径。相对于限制权力的分权论,廉政文化在更大程度是规范权力。它是政治共同体成员期望公共权力得以公开、公平、公正使用的信仰、价值趋同以及精神操守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于正义的道德愿景。

廉政文化其实是一种渗透的力量,它会形成公共权力运行时的潜在牵制力,渗透在执行者的头脑意识中。在市场经济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权力直接干预的企业单位尤其需要廉政文化的制约与规范。而中央企业(央企,下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攸关国计民生。数据显示,90年代央企改革以来,央企从早期的惨淡经营到2006年央企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再到2008年创造出占国有企业80%利润的业绩,央企成功逆转显示出国有企业强劲的发展潜力。甚至,央企的总产值将近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0%,如此强劲的经济实力必然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基础。如何管理好、维护好这一基础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应对这一问题的长效机制莫过于建设完善的企业价值认同与精神取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廉政文化的塑造。

二、 廉政文化与央企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直接影响着中央企业的凝聚程度,它是央企成员相互交往、认可、共享的粘合剂,也是央企共同体围绕某个信念、理想、目标而努力追求的向心力。它更是成员实现自身在企业中价值定位的准称。只有健全、乐观、积极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良好的价值观是疏导成员对企业价值规范自觉接受、主动宣教和自我规约的重要前提。试想,一个具有优良价值认同的企业必然会形成极强的凝聚力,企业必然能向更加文明、长效、和谐、健康的发展,而在这一发展的途中也必然会有廉政文化的引导作用。廉政文化以其渗透性、渐进性会渗入到企业员工的心理机制中,促进员工自觉遵循企业的价值规范。

廉政文化的核心是廉洁理念,廉洁理念是企业与员工内在的文化认同。国务院国资委在201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廉洁理念是廉洁观点、廉洁思想、廉洁动机和态度的总和,反映企业和员工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是廉洁文化的核心,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只有坚持廉洁理念贯穿到企业各项举措的深处、小处,把廉洁理念作为企业的文化宣传的灵魂,才能有效地倡导企业的价值观,形成相对固定的价值认同。廉政文化在企业中不仅仅是不向企业“伸手”这么简单,它还涉及企业成员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凝聚与否。中国铁建秉承“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企业上下一致认可,因此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2013年中,先后在《财富》中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100位,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1位,排名“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第1位。能取得如此成绩,也说明了廉政文化在企业价值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三、 廉政文化与央企精神取向

如果说廉洁理念是廉政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央企价值认同的基石;那么,廉政文化则是央企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更是央企精神取向的风向标。新千年以来,文化自觉成为中国新的时代需求,廉政文化建设最终能为企业成员提供一种更为开放、昌明的精神氛围,使得企业员工成为文“化”之人、时代之人,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竞争,强大的精神感召与精神砥砺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廉政文化中关涉到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即是央企精神的积极取向。

首先,职业操守为央企企业精神提供良好的准则保证。职业操守在很多企业都以明文的守则呈现,守则具有约定俗成的延续性,有利于企业强化成员工作中的作风建设、明晓岗位职责。廉政文化建设唯有将职业操守与企业精神紧密结合,才能构建良好的企业精神风貌。

其次,职业道德是央企企业精神得以持久弥新的文明防线。职业道德其实是一种文化力量,它会潜在地影响着企业人员尤其是上层领导的执行力。充满正能量的职业道德会将清风正气吹进每个角落,为企业精神的渗入创造必要的楷模标本,促使企业内部人员切身感受到安定有序的内部环境。一个充满拜金至上、官僚做派、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企业环境必然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再次,职业理想是央企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企业精神文化定位的最高要求,也是企业员工职业操守、职业价值的最高境界。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主体会将职业理想内化为一种自我意志,自觉将廉政文化视为一种信仰,自重、自警、自省,把职业理想融入到日常工作行为中,努力形成职业理想与企业精神的良性互动局面。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努力弘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坚持“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强大企业,幸福员工”的核心理念。这之中既包涵企业精神的追求目标,也表露廉政文化的具体指向,可以说企业精神与廉政文化是合一的。

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篇9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风尚的集中体现。所以,培育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精神中的重要任务。抓住了对企业精神的培育,应该说就抓住了企业文化精神的关键。培育企业精神,对于激励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树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于企业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进步,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精神在目前企业中的现状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逐渐在中国企业界和建筑行业兴起,国有企业多数已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意用简练的文字表述,用鲜明的特色来涵盖,象红塔集团的“山高人为峰”,高度概括。但总的来说,能够做到“精练、准确、具有特色”的还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精神其表述往往缺乏个性,缺乏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普遍存在着“概括有余而特色不足、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的情况。在企业精神表述中,用词往往千篇一律,大都雷同,没有鲜明的特色。诸如“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优质拼搏、奋斗奉献”等等,哪个企业都用,不能正确和完整地表述本企业的精神,缺乏个性,没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企业精神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兴业、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基石。为此,本人就如何在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展开论述。那么,对企业精神表述中有待规范的问题怎样看待?提炼企业精神应该坚持那些原则?应如何培育企业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精神,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企业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论是个人、民族,还是一个企业,就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为此,培育一种良好的企业精神,把企业和员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个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见,培育企业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钢集团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培育出 “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的企业精神,可以说深深的影响着广钢集团以及广钢广大员工,企业精神为广钢集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培育企业精神是中国应对人世形势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勘察设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培育一种现代的企业精神,与不同的文化规则、管理规则打交道,使企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企业精神,企业才能去占领市场和赢得市场,靠企业精神去创造信誉和品牌,就像杭州娃哈哈集团那样凭借“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像广钢集团凭借“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企业精神,使广钢集团五十年厂旗飘扬,在华南钢铁市场举足轻重。

(三)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企业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不仅企业体制要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观念都要更新。要想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任务,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则去运行,需要用一种现代企业精神去反映和实践企业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四)培育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意识形态,而企业精神,是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通过倡导和弘扬企业精神,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文明建设需要企业精神作支撑,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创造出企业自己的品牌和精品,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用企业精神去教育人、鼓舞人,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此,只有培育一种好的企业精神,才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培育企业精神需要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它需要企业的高级领导层、中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并需要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作保证。我们在实施培育企业精神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培育企业精神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和自觉为之奋斗的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而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对一个企业而言,具有较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约束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精神支柱的作用。所以,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要突出企业精神的培育。在培育企业精神过程中,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两者做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好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在培育企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

(二)培育企业精神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的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企业精神,不仅需要本企业全体员工的接受和认同,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社会和业主的检验和认可,由于目前企业内部人员的技能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企业精神境界等还存在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之魂。

(三)培育企业精神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精神和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是相辅相成的。完善而严格的企业规章制度,只有在企业精神的引导下才能得以贯彻落实,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也只有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显示出其精神支柱的无穷力量。

四、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成功的企业精神,具有确定、实践、升华的过程。为此,培育企业精神,必须了解和掌握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近年来企业实践和学习体会,本人认为,培育企业精神,主要有以下5条基本途径:

(一)确定企业精神内容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前提

要有组织地研究、确定企业精神的内容。企业精神内容的确定,通常可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进行。自上而下法,是指企业领导组织有关人员首先提出方案,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最后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确定;自下而上法,是指首先征求员工意见或采取招标形式提出若干方案,最后经过加工提炼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确定。确定的企业精神内容,要突出企业自身的特点,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群众性和创新性。

(二)坚持宣传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

企业精神确定之后,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对内对外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传播,通过舆论灌输、教育引导、相互制约,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为弘扬企业精神,在思想上树立起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开展主题活动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形式

企业的党政工青妇等组织,要经常以企业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报告会、讲演会、联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比赛、工程回访汇报会、产品质量分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有意识地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的领悟,自觉培养企业精神所倡导的精神风貌。广钢集团多年以来的传统就是每年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开展、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使得广钢集团的企业精神深入民心。广钢集团每年举行的企业文化节,大大加深了广大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领悟,企业精神植根民心。

(四)强化规章制度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具体措施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舆论导向和规范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形态的,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培育企业精神,还必须与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规范那些与企业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良好的企业精神。

(五)落实社会承诺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根本目的。

企业精神追求的是企业目标、团体意识、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其实质是落实企业对社会、对业主的各项承诺。为此,企业精神要在企业落实社会承诺过程中去实践、检验和完善,把落实社会承诺作为培育企业精神的目的。

上一篇:高考政治政治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 我国的国家机构下一篇:遣怀,遣怀许棠,遣怀的意思,遣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