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2024-12-05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精选12篇)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1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被应用,现已成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哈佛商学院商业和企业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超过教学总学时数的80%。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领域的精英。现在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在我国应用较晚, 首次运用是在1980年大连中美培训中心首次厂长、经理研修班,此后在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独特的特点使其必将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被大家所推崇。

一、会计专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积极进行思考、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报告,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身份体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语言表达、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会计是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只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简单描述,学生远离真实的会计环境,对所讲授的内容很难理解和消化,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此外,会计案例可以贯穿多个知识点,融会多学科知识,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因此,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广泛运用是大势所趋。

二、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管理类专业,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案例教材质量有待提高。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质量的高低。目前在会计专业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可选择的教材较少,导致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案例过于简单,没有相应的案例背景及相关资料,且将复杂业务分解、删除,结果变成类似课本例题式的案例,失去了案例的特色,采用这样的教材往往会使案例教学变成举例教学。

2.教师实践经验有待提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还必须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实践经验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但目前高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到企业参加过实践,接触会计实践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从书本中了解企业,其理论功底较扎实,但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对会计实务工作流程了解不够,且由于条件有限,高校教师虽然有些能到企业参观调研了解到一些企业情况,但了解深度不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使案例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导致案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和引导、案例点评等存在不足,进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3.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只起到辅助、引导作用。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参与程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生受长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学,习惯于接受教师意见或课本中的意见,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参与的习惯,其参与意识非常低。(2)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扩展性,对案例中的一些问题,考虑不够全面,因此不能紧扣案例做分析,甚至是无从下手,对案例中的问题找不出解决的办法,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案例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3)有些学生碍于面子,怕自己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参与到讨论中。(4)案例教学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应采用小班教学。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并且财会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规模庞大。各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往往采用合班上课,人数可达上百人,有的甚至会超过200人。这种情况下不利于组织案例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时不足。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会计专业课程课时都较少,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基本上只能把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内容讲解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能将案例中的相关环境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将案例信息变为了教师加工后的描述信息,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将案例教学变为了简单的举例教学。

三、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优化对策

1.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案例。案例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案例。应鼓励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编写高质量、适合学生需要的案例教材,这就需要大量资源支持,会计专业课程和企业实务联系紧密,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了解企业对专业的需求,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适应社会需求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使教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在会计实践中搜集真实的会计案例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写出高质量会计案例教材,并且要每年不断进行充实更新,使其不断完善。

2.教师要精选案例。案例选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案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每一堂案例讨论课之前,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侧重点来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

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以会计实务为蓝本,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整理和提炼。二是代表性。 应让学生通过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分析,逐步扩展到对一般的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归纳总结出会计与理财工作中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针对性,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且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掌握。四是综合性,案例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从对单一知识点的了解转化为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因此,所采用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使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另外,为了弥补课时不足,教师在设计好案例、开展案例讨论之前应先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有足够的时间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并开展小组讨论,这样不仅节约了课上时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案例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开展会计实践与调研,定期同实务界进行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 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4.调动学生积极性。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首先,应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学生由“要我说”转变为“我要说”;再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知识水平、素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在课前,可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要求其阅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课上采取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等形式,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同时又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充分调动每位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5.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身历其境以会计或审计人员身份参与案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有始有终,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做出评价,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另外,课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不断修正和完善案例教学, 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6.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会计专业课程应对以一张试卷来评定成绩的方式进行改革,可将学生的成绩构成分为: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等几项,还可以尝试增加课堂表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课堂表现主要是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水平。课堂表现在总评中所占比重高会促使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对于不参与讨论的学生还可实施扣分的方式,以强制其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7.改革教学计划。良好的案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改善课堂气氛有很好的效果,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应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针对案例教学课时不足问题,应改革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增加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课时,以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足够的学时用以开展案例教学。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2

摘要:案例教学是职业学院会计专业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的方法很多,案例教学就是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教学中来,学生能在案例里面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升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院;案例教学;思考

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案例教学内涵和意义

1.案例教学内涵

案例教学是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很好的教学方式之一,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中来,把理论知识实例化,充分利用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训教学资源,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加强会计专业教学考核力度,提升专业品牌知名度,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来设置教学案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有很多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过案例教学,在教学案例中学习更多知识与技能。会计专业要有好的教学大纲,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学生能力,职业院校课程融入一些教学实例,在实例中设置教学情境,根据不同课程来设置教学实训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认真做好教师的目标考核工作,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认真研究教学课程的教材与内容,加大课程管理的力度,加大目标管理力度,做好教学的服务工作。

2.认真筛选教学案例

建立教学案例的资源库,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点来收集教学资源,认真分析教学大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来组织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实训教学来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和质量,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来与实际内容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案例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不同的课程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与整理,强化知识点的考核力度。通过对不同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大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认真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大纲来细化教学工作任务,认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学生要与老师积极沟通,老师要与行业专家学者积极沟通,根据教学大纲来组织实训教学,掌握不同课程重点知识与技能,强化专业学习的力度。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改革力度,完成工作任务与教学改革工作。

3.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

明确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工作过程,掌握教学案例的重点,提升学生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不同的课程是有联系的,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有机整合。强化人才培养的工作考核力度,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认真分析与执行,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手段来教学,通过对专业建设概况的认真分析与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来组织学生实训,学生要到实训基地里面实践,以提升专业的知识素养与能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工作水平,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与实训大纲,强化过程管理力度,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整合行业的资源与专业知识,强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力度,建立工作台账,学习好教学大纲,组织好教学过程,应用不同的教学案例来组织教学,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分析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努力做好案例教学工作

1.建立案例教学的工作机制

应用好的教学资源库来完成教学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强化实例教学力度,组织好教学的工作过程,通过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过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工作水平。认真分析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努力分析教学大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建立工作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好的教学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强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工作,提升教学水平。

2.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

努力做好教学的管理工作,认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组织好教学,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好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组织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来组织好教学的资源,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与重要内容,分析不同课程的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作用,强化知识目标的管理力度,做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会计专业的内容很多,有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电算会计,把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结合起来,把基础会计与成本会计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技能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好教学的实训场所,提升专业的学习水平与教学水平,明确教学的工作目标与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与工作技能。

3.深化案例教学改革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好的工作机制,做好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教材的内容与精神,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在实训基础认真组织学生实训,努力创造好的工作与学习的环境,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学习能力,分析教学的工作重点与难点,创造好的教学工作考核机制,加大教学的考核力度,培养好的教学团队。

三、做好案例教学的服务工作

加强学习的管理工作,做好教学改革的服务工作,管理好工作过程与工作内容,强化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努力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把教学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起来,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工作手段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管理好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学的工作水平,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管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教学的目标考核力度,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总之,积极做好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工作,强化目标管理与目标考核机制,强化工作任务的管理工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做好教学的管理工作与总结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赵继红.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关承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育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篇3

【关键词】 案例教学 会计专业教学 案例选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37-01

0

案例教学法是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主,授课教师根据这堂课所讲的内容为依据,提供合适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中等职业教育致力于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中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会计专业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运用案例教学法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学案例作为素材,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的一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不再是单方面地听取教师的讲解,而是真正地投入到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是案例教学法的精神所在。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不仅是在形式上的改变,关键是教学理念的不同。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过分的要求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理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的选用教学案例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案例能形象的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恰当的案例非但不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还有可能误导学生的学习,使之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合理的选取案例显得十分重要,选取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2.1.1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

要根据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合理的选取案例。要根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必须掌握的内容选取案例,使学生掌握到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1.2案例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因为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案例的选取一定要结合会计专业的特色。案例的选取以会计实务为基础,将会计实务资料进行一定的概括和整理,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会计案例的选取要以发生的真实案例为基础,给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场景,让学生分析评估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实用性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会计工作的内容,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提供帮助。

2.1.3案例选取要有典型性

案例选取既要选取能反映会计教学内容的典型的案例,又可以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明书本上的内容,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选取的案例要有多个行业的,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2.2案例教学法可用的模式

2.2.1课堂讨论模式

为了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对相关操作技能的掌握,这种模式可以优先选择。教师在根据书本上的内容讲完主要的知识点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案例拿出来,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能掌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更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做账的基本技巧。

2.2.2案例演示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很常见。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把企业的业务发展及账务处理过程真实的在屏幕上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3会计实践模式

实践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训练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日常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中。

3.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3.1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它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可以一定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可以为案例教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法的完美结合可以为会计专业教学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2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靠自己的讲解进行课堂活动,而是以课堂组织者的身份帮助学生,积极地参加学生的讨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4.小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帮助学生显著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突出表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此,教师必须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为主要出发点,合理的运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能真正的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中去。

[ 参 考 文 献 ]

[1]邹剑珍.案例教学在中职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8):82-83.

[2]杨艳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程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43-343.

[3]施中的.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09,(11):31-32.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手工会计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之后新兴的会计专业。自从1979年计算机进入我国会计领域使会计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 传统的手工会计已逐步被计算机会计所代替, 特别是全球互联网的建立, 国内外的会计软件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突飞猛进的发展既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挑战, 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会计案例教学法能够为我们改进教学迎接挑战提供有力的武器。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会计案例,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在会计学专业运用会计案例教学法, 组织会计教学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 率先推出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践已经证明, 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 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会计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会计案例的选择, 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实用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 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

(二) 典型性原则

即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会计与理财的实际活动中, 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与理财实例, 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 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 综合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要过于简单。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针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会计案例, 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 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 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四) 理论性原则

会计案例要将固定的会计与理财基本理论和方法融会于具体实际之中, 以便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对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 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二、为案例教学创造应用环境

基于以上会计案例的选择原则, 我们应该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一) 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学案例库,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收集案例资料:

第一, 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企业, 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 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 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第二,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 设计教学案例。第三, 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第四, 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 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二) 建立会计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 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 且实验项目不能仅限于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最好有局域网, 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 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例如, 我校投资百万元以上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 这样做一方面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 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一) 准备工作

在已建立的会计案例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 (根据教学进度而定) 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 并且简明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 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案例和一些参考文献, 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 并写出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二) 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各抒己见,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 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 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 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 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 把会计案例用于具体的实验

首先, 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加以重演, 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并且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 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 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施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革命。

四、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 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 抛开了几十人看一块黑板, “老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抄;老师考, 学生背”比较呆板的公式化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 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 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 是一种比较好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第二, 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 可在一个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 避免了原会计教学案例片面、孤立的情况, 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避免了学生学习无系统性, 学后忘前、学东忘西的情况。

第三, 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分时进行, 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研究,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四, 电算化会计案例也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 最后合作完成,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5

浅谈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

作者:李 昕

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07期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就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但目前本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力度不够大,仍然是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

笔者总结了近几年会计教学的改革实践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认为会计案例教学法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会计学专业运用会计案例教学法,组织会计教学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率先推出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验证明,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会计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主观臆造脱离实际。

2.典型性原则

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会计与理财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与理财实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3.综合性原则

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会计案例,可激发学生深入仔细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认识和掌握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4.理论性原则

会计案例要将固定的会计与理财基本理论和方法融汇于具体实际之中,以便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二、为案例教学创造应用环境

基于以上会计案例的选择原则,应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要求建立教学案例库,而库中的资料来源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

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三是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

四是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2.建立会计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实验项目可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且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通过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利用财务软件,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这样做一方面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1.准备工作

在已建立的会计案例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而定)提前一周左右发给学生,并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案例和一些参考文献,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并写出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2.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把会计案例用于具体实验

首先,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将教师的会计案例重演,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再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把手工会计中用到的会计案例再次重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革命。

四、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抛开了几十人看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呆板公式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好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第二,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了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避免了学生无系统性、学后忘前的情况。第三,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分时进行,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四,电算化会计案例也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协作教学。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摸索出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实施的具体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相信将来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会被广泛应用,并能取得很大进展。

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初探 篇6

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后各国的高等学府也运用了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现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也尝试利用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来加强实验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法。

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可以从总体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直接与实际相联系。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网络、幻灯、录像、实物投影、VCD等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了会计实验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立体感等,其最大的优越性是加大了会计实验的信息容量,提高了会计实验的效率。

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的主次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是由老师讲解、老师主导、学生模仿,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在认真听课、分录练习或努力完成老师交给的其他任务,以学和巩固为主;而在案例实验教学中是由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仅要完成会计核算模仿和体验,还要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参与,以掌握知识和创造方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枯燥乏味的会计核算变化为具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会计案例实验教学与开展素质教育、挖掘人才潜力、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相比存在优势互补的关系。

一、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的优势

(一)方法的前卫性

案例教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专业中主要用于管理学和营销学专业的教学,在会计学专业中运用较少。然而,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展示各类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及时将经济活动中比较典型的业务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传输给学生,可使学生体会到不同会计环境下的会计处理,感受到经济发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学会通过财务指标传达的信息分析和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及经营风险所在;通过不同的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选择合理合法的税收政策和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了解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投资、融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可以对抽象的会计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前卫,信息容量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师生的互动性

老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来寻找最佳的会计核算方法,克服了以往的单纯的老师讲解模式带来的沉闷,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探索和讨论,气氛活跃。通过学生提出方案、选择方案达到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思维的发散性

由于采取案例教学,选取的案例来源于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规模、经营业务相差比较大,各自适用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不同,数据齐全,案例多样化,知识面广,知识涵盖会计、审计、金融、贸易、税收、管理、经济学及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学生,启发学生进行多方面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会计处理的对比性

传统的会计教育是将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全过程列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进行会计处理,学生只能了解这一企业或相似企业的业务,对不同企业的类似业务没有感性认识,不能区别会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案例教学中,可以不断地调出资料,提示学生在什么会计环境下使用何种会计处理方法,对比性强,能够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会分辨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的劣势

(一)内容具有分散性

传统的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课程性实验或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系统、具体,但会计案例选择一般范围较大,所选用的案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牵涉到《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会计法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内容相对分散。如果学生的知识面不宽,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将花费较长的时间,不能有效地将知识系统化。

(二)教学效果难以评价

在使用案例教学时,由于内容分散,知识面广,学生在参与时,往往要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见。但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难以观察到所有学生的表现,只有内心积极的人才真正参与讨论,有些学生则流于形式,没有认真思考,也没有表达意见,最后只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参与,老师难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状况,不能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难以区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学效果难以评价。

(三)教学过程难以控制

实施案例教学时,老师要先将做好的案例通过多媒体传送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在要求学生思考时,如果案例内容有难度,容易出现学生自由讨论的情况,老师难以控制课堂纪律;如果内容过于容易则学生容易满足并对案例教学失去兴趣。而在分组讨论时,老师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维能力,也不能发现学生的知识欠缺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不足。从传送信息到教学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容易处于被动的局面,难以控制教学过程。

(四)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案例教学要求老师的财经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要在纷繁复杂的财经信息中寻找合适的案例,对现有的财会信息要经过提取、加工、制作,在准备案例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多。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学生通过多次讨论或查找资料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意见,占用的课时较多,学生花费的时间也较长,而教学效果难以衡量,甚至于可能没有效果,老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均过多,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对老师而言,在案例制作过程中对其知识层次要求较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其控制能力要求高;对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对其自觉性、参与性要求较高,还需要其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老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一定层次,才能使案例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的使用

(一)与传统会计教育相结合

案例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广,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实行会计案例实验教学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财务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以发挥其效果。这样一来,传统的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模拟实验,尤其是课程性实验是不能缺少的,先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模拟实验之后再实行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才能有所收获,否则学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对财会知识进行积累。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方法的使用比较适用于《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税法》、《证券投资》和《会计制度》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可以加深、加大会计教育的信息量,提示会计处理过程和财务分析中的难点、重点及要注意的方法,深刻理解会计制度和会计理论,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二)建立案例库

在实行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时,每一门会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解答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这样要求的案例会比较多。为了将会计知识更加系统和具体地传输给学生,有必要和有针对性地建立案例库。建立案例库时,最好先根据课程设置,了解每一门课的重点、难点所在,需要通过案例解答和传送什么会计信息和会计知识,然后将若干门课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大型的综合性案例,使知识连贯、系统。这样,在讲授每一门课时,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案例库时,需要实验老师平时有意识地积累,有针对性地搜寻,还需要多个老师通力合作,将大量需要通过案例传达的财会知识、财会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形成案例库,在需要使用时再调出来进行实验教学。

四、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的设计

根据会计案例实验教学法的特点,可以有选择地制作案例。在制作时,可以根据课程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整个会计理论来选择,但选择的案例都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案例的典型性

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具有行业特点,需要进行的会计处理方法要具有适用性。案例的选择可以通过有关调研整理,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制的发展趋势,案例容易获取,其业务相对较多和典型,会计处理相对规范,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因此,选择案例时可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料。

(二)内容的充实性

内容的充实性是指案例涉及的公司要具有真实性,数据资料要齐全。同时,需要解决的财务问题要明确,知识性要强,总体上涉及到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会计六要素、记账方法、报表、投资方法及各种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分析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有:应收账款的管理、报表的填写和分析、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应付股利、应付债券、融资租赁、预提费用、留存收益、银行利息收入的确认、期间费用、利润、投资收益、提取盈余公积、投资活动、会计调整和关联交易。

(三)案例之间的关联性

案例之间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可以交叉,也可以自成一体。其关联度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还可以是整个学科。在案例教学中可传达的信息较多,关联性比较强,学生容易接受。

但是案例之间的知识点要从简单到复杂,先进行会计核算,依次进行财务分析和投资、融资,做到循序渐进。

(四)案例教学的系统性

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要系统地设计案例所涉及到的经济业务和会计知识点,明确一个案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前后案例相结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整个案例可以解决多少个财务问题。通过精心设计使选择的案例具有系统性,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准确、系统地结合学生传授财经知识和会计理论。选择的案例所要涉及的会计知识、会计理论最好遵循以下路径:会计六要素→会计准则→会计调整→报表分析→关联交易→投资价值分析。

(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7

一、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案例教学应用现状

研究表明, 案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有显著作用。目前, 这一方法被大多数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所普遍接受。但是, 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 教师唱主角,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近年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质疑。宁波大学商学院的调研报告显示, 41.20%的学生认为在会计学的教学中教育方式呆板;在教学方式中, 只有10.58%的学生选择由教师讲解[1]。这说明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早在1990年,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就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是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2]。即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不再是“授人以鱼”, 而应是“授人以渔”。

(二)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在宁波大学的调查中, 有28.38%的学生选择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 居所有教学方式之首, 同时在作业类型的选择中, 分别有33.13%、28.77%的学生选择了实务模拟和案例分析[1]。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有了很大的认知和预期, 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但另一调研表明, 在我国, 有近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很重要, 但只有15%的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感到比较满意, 感到差和很差的比例为27.8%[3], 这表明当前的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效果不明显。

二、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存在的不足

1. 实践能力不足, 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好坏, 与教师的业务能力、实践水平密切相关。但目前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宁波大学的调查显示:有16.47%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差[1], 说明当前对提高教师实务操作能力的呼声较高。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受目前我国高校进人机制的影响, 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校门”到“校门”, 本身的实务操作能力就欠缺;另一方面虽然各高校有其人才培养措施, 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教师很难深入企业, 导致其实践能力不足。

2. 概念不清, 将“举例子”与案例教学混淆。

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运用典型案例, 将学生带入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证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许多教师先举例, 再引出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或先阐述概念、原理, 再举例说明,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俗称“举例子”, 它是讲授法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与“举例子”在教学形式和目的上存在很大不同,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举例子中的“例子”也存在本质差异。但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教师将两者混为一谈。

3. 准备不足, 对案例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

合理的组织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展开的保障。但在教学中, 由于准备不足, 教师往往对案例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如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比例把握欠佳、忽略了案例分析的总结阶段等。

(二) 作为案例教学主体的学生存在的不足

1. 知识面窄, 各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缺乏融会贯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 同时要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了解,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由于会计案例往往涉及会计政策的选择、税务、财政法规等方方面面,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不同课程的知识点, 还要求各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但学生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使其知识过多地停留在书本上, 各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 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2. 缺乏积极性。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案例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呼声较高, 但普遍存在积极性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在高校教学中, 普遍采用合班上课, 在案例教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每个学生都发言的概率较小, 对于积极准备而没有发言的同学而言, 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惰性的影响, 浑水摸鱼, 存在“搭便车”心理, 对案例教学缺乏积极性。

3. 学习态度欠端正。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主要是给学生赋予某种虚拟角色, 如投资决策人、CFO等, 并将其置身于某种仿真的财务状态中。这种虚拟身份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游戏心理, 往往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时不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经营环境, 导致结论可行性较差, 对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三) 案例教学客体案例本身存在的不足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客体, 案例质量的高低与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息息相关。在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教学中, 案例的选取应紧贴现实生活, 体现时代特征;紧贴教学内容, 符合教学要求。但在教学中高质量的本土化会计案例缺乏。有的案例陈旧过时, 时效性差;有的案例综合性不强, 各知识点联系不紧;有的案例要素齐全了, 却启发性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三、提高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 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

1. 加强锻炼,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 拓宽进人渠道, 多途径发展师资力量。如聘用一部分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或长期从事企业财务工作的人员来担任实践课课外指导老师。其次, 多渠道培训教师。如通过选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学习, 严格区分案例教学与“举例子”;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事务所调研等, 多渠道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 精心准备, 有效组织会计案例教学。

课前精心准备, 是会计案例教学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首先,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 力求站在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的角度来平衡案例教学法和讲授法的使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由于案例的讨论、分析要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故本科阶段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高年级学生优先于低年级学生;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 以传授规范性的技能为目的的课程, 如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宜以讲授为主;对于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如财务分析学、审计学等, 宜以案例教学法为主, 讲授为辅。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使理论讲授与案例运用相得益彰。其次, 教师在展开案例教学法前, 应先将案例研究透彻, 只有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组织讲评时才能正确引导, 掌控整个案例讨论的过程,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最后,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能越俎代庖, 在案例分析中唱主角;也不能放任不管, 任学生洋洋千言, 离题万里。教师作为整个案例分析的“主持人”, 应对整个教学过程收放有度, 使整个案例教学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路线, 提升案例教学效果。

(二)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 在会计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是对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 这势必要引起成绩评定方法的变革。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 教师不应忽略实践环节的成绩。由于案例分析往往分组进行, 这就为团队互评机制的引入提供了契机。团队成员对案例分析过程中自己及其他成员所做贡献比较了解, 团队内部的成绩评定结果也就比较客观、公允。期末成绩由考试成绩与实践成绩组成, 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可以有效抑制“搭便车”现象。

2. 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 应注意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 应将授课内容与我国处于变动中的最新情况密切结合, 向国际化方面延伸,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注意各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时, 能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3.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能将学生置于仿真的企业环境中, 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沙场点兵”, 从而学会在动态的环境下运用所学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 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仿真环境,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将学生的游戏心理拒于案例教学的大门之外, 这对于提高案例分析结论与对策的可行性、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 精心筛选, 修正、优化会计教学案例

1. 建立激励机制, 优化案例供应源。

针对会计教学案例质量不高的现状, 一方面, 各高校可建立校际合作, 共享会计案例资源;另一方面, 可鼓励会计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自行设计、编写会计教学案例。但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源头上保证教学案例的质量。

2. 遵循实用、典型原则, 精心筛选教学案例。

会计案例的筛选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原则。会计案例的内容应以企业实际财务活动为主体, 每类案例都应能充分运用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对其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评价, 以便认识企业财务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建立会计教学案例库。

会计案例库的建设, 是本科阶段会计学案例教学发展的长远战略。在案例库的建设中, 案例的取得可以是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获得、教学团队自行撰写设计或从国外引进, 无论是何种途径, 均应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并随着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不断发展变化, 及时对案例进行更新。

参考文献

[1]刘梅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 (12) :60-61.

[2]黄梅.案例法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阻碍与建议[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3) :47-48.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8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 却发生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20世纪初, 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 其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 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有效的案例学习和案例教学形式已经被证明是极富有活力的, 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独特而又满足的体验,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今, 案例教学法不再是少数精英商学院的专用教学手段, 它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基本环节

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学习重点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基础课有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会计专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 与其他专业基本类似, 大致可以分为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主要环节。

1、案例引入。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用的案例, 从其来源讲, 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 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写作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 教师可运用其他一些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2、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如何进行整体评价?讨论可分四个不同阶段: (1) 开始; (2) 讨论疑难问题; (3) 提供备择方案; (4) 讨论如何实施。

3、概括总结。

这个阶段属于过渡阶段, 它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 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 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 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 提示后续案例, 给参与者以鼓舞。

三、会计专业课程案例讨论中教师的回应策略

在会计专业课程案例讨论阶段, 教师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一定和特定的案例相关, 但却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计划制定的参与流程管理有关。问题集中在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做什么, 如提问与回应、记录学生表现、管理参与流程、处理参与问题、处理材料问题、促进决策和实施、处理取舍问题、维持秩序等。引导案例讨论的艺术则涉及提问、聆听和回应。提问意味着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包括教师为引导出适当的案例内容而提出的问题的类型和数量, 也包括提问的时间选择。聆听是提问和回应的桥梁。回应则是参与者发言后教师的行动。我们在案例教学中通常更重视提问, 而忽视回应, 但实践教学经验表明, 回应与提问同等重要, 甚至于能够直接决定案例讨论的效果, 通常的回应策略主要有十种。

1、重复和澄清式回应。

教师可以采取的第一个策略就是重复并澄清当前发言人的观点, 例如:“请你重复一下刚才的问题好吗?”、“请你再重复一遍, 大声点好吗”。有时采用重复回应也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或看法。而澄清则要么是诠释, 要么是重复, 如:“这是你的意思吗?”

2、追问或详细描述式回应。

对教师而言, 一个通常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总结时过于简洁的参与者, 如:“我认为第X个方案好”。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提炼参与者的推理过程:“为什么说这个方案好”、“请给出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第X个方案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等。

3、诠释式回应。

如果认为参与者用不同的措辞表达意思可能更加清楚, 则教师通常可以采取半评估性质的诠释式回应, 如:“换句话说, 你是不是要表达……?”

4、总结式回应。

教师可以在案例讨论的多个阶段包括做结论时采用总结式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 总结式回应可在案例讨论的全程使用, 如:“我可不可以把你的观点总结为……?”、“因此, 你到底是选择还是拒绝XX方案呢”, 同时这也是打断冗长发言的一种手段。

5、过渡和连接式回应。

过渡性回应的目的是把讨论转移到另一个发言者或另一个议题上, 如:“让我们听听XX在这方面的看法”、“有哪个同学可以就这个具体问题增加点看法”、“我想就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得比较透彻了, 让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吧”;而连接式回应, 则是保证讨论的连续性, 如:“你所说的跟前面发言的同学的观点有什么联系?”

6、挑战式回应。

这种回应策略鼓励参与者从自己论点的方面阐述问题, 如:“现在, 请讨论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不利因素有哪些”、“设想如果你所做的假设不成立, 资本市场是弱式有效市场, 则你的观点、结论会怎样”。

7、肯定式回应。

教师对参与者的课堂贡献表示肯定的方式除了点头示意外, 还可以简单地说“谢谢”、“感谢你的贡献”。

8、评估式回应。

教师可以充当评估者角色对参与者的评论进行评估, 如负面评估:“我认为你忽视了案例中的某些细节”、“我认为你没有充分了解事实真相”;正面评估:“这是个非常好的评论”、“这个评论切中要害, 说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评估式回应还有另外一些形式, 对学生的观点不做记录 (至少对做记录表示犹豫) 、把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发言者身上。

9、打断式回应。

如果某个参与者花费太多时间来解释一个简单问题或者语言相当不明确, 教师可能需要打断其发言, 可以采取一个包括总结、复述或澄清的回应策略, 如:“请让我在此打断一下, 这是你想表达的看法吗?”

1 0、非语言式回应。

除了以上的言语回应策略, 教师通常也会采取非语言回应方式, 或用于替代语言回应。微笑是友好的回应, 皱眉则相反;点头表示鼓励, 摆手表示让大家安静或引导大家或指向下一个发言者, 这些都是表达下一步行动的最快指令。

以上所有的回应方式, 无论是言语式的, 还是非言语式的, 都包含着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因素, 也是教师个人风格的见证。在具体的案例教学实践中, 每个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 结合参与者的回答, 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回应策略。

摘要:案例教学中引导案例讨论的艺术涉及提问、聆听和回应, 本文则另辟蹊径对回应展开研究, 提出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可采用的十种回应策略。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回应策略

参考文献

[1]詹姆斯.A.厄斯金等著.黄磊等译.毅伟商学院案例教学 (第三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周晓苏, 张晓农, 陆宇建.综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新视角.会计之友, 2010.1.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9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 通过多媒体进行案例演示, 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

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也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 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 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会计理论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出来而变得浅显易懂。在会计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财务处理过程形象、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 尤其是一些动态的经济活动如某厂销售产品, 在讲述这个案例时, 签订合同——产品出库——办理货款结算的过程, 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同时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讲解, 这种方法较之单纯的理论讲解,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比亲临企业去实习要好。

2. 通过案例分析, 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述会计理论知识,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具体的案例当中, 经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通过案例教学, 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可以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模拟,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会计实训时, 通过模拟现实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训练, 让学生对企业中的一些经济业务按财务处理的程序以真实的账册、凭证进行模拟, 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 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

案例教学法, 更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但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并不矛盾, 会计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奠定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 而案例教学侧重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运用, 因此, 中职会计教学, 应注重理论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要精心设计案例,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案例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案例的设计要讲究技巧,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 要保证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相关性、真实性、可参与性。会计案例的选择要做到难易适度,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内容太过简单, 问题一目了然, 学生就会失去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内容太复杂, 难度太大, 超越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分析能力, 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也失去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兴趣, 进而导致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下去, 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 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 也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 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

3. 案例的设计、案例的运用、案例的“演习”、案例的讨论,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在教学中, 应利用好这些环节,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应在教师指导下, 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 得出分析结论, 之后教师再归纳总结, 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 指出学生分析处理中的优缺点, 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和评价。让学生在进行账务处理时, 通过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 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谓“案例演习”, 就是案例的模拟训练, 在模拟时, 让学生互换角色, 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 这样一来, 教学活动既生动有趣, 学生又熟练掌握了所学内容。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 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因此, 每次案例教学后应让每个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提倡运用案例教学法, 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也改进了教学方法, 丰富了教学形式, 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目前, 会计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且效果不错。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因此, 如何合理设计和使用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10

一、在上课过程中进行案例教学

在审计教学的过程中,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内容, 更能够使学生学到审计的实践内容, 大大增强上课的效果。运用案例教学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把审计内容与审计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强审计实践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进行审计理论内容的讲解 (简单讲解) , 接下来就进行审计案例教学, 把一个公司的审计案例相应的内容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 在具体审计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己解决,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多找一些典型案例, 避免重复。

(一) 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不一致时的处理方法

首先根据审计的实践步骤进行审计课程的设计, 这样比较有逻辑有条理。其实审计实践的整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是不能分开的, 但是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可以人为地分成几个环节, 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比如审计重要性评估这个内容:在审计教学过程中, 重要性评估是比较重要的课程,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这部分内容可以直接把审计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评估的那个表拿出来, 让同学们对照此表逐一进行示范讲解。如下表1所示:

(二) 理论与实践的灵活运用

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 (股东权益) 、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 采用固定比率法, 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 计算确定被审计单位2011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表2所示。

这样用表格的形式发给同学们, 同学们就可以很容易做出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同时理解重要性评估的作用与目的。但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审计重要性评估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进行判断的, 像上面的题正好是整数, 然而在实践中常常不是整数, 我们可以化零为整, 可以用一个近似的数值;而且重要性评估的百分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注册会计师可以把总资产的百分比改为0.5等, 这就是重要性的特征, 是个近似值, 也是会计与审计的最大区别。

二、审计案例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

审计案例教学法不是一个新的思维, 很多人提出这一观点, 但在审计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上笔者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教学的的现状及会计事务所审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流程,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对于审计教学中, 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中都设计一个实训案例,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自进行审计, 让学生知道一个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案例的设计与完成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典型的案例, 能把当前所学的知识与案例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这个案例不能太大, 太大就是综合实训的部分了, 案例要有针性。例如“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我们可以用货币资金审计为例, 主要关注货币资金的授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审核控制、保管控制等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 这样就把“内部控制测试”这个复杂问题变得浅显, 真正让学生把审计知识应用到审计实践中去,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 采用“竞赛”审计教学法

“竞赛”审计教学法, 就是教师先把学生根据人数分成若干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审计规则, 把实践教学内容分配到各小组, 由各小组根据分配的审计内容去完成审计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分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操作。各个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新知识, 增强了学习的创新性与原动力, 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且在竞赛的形式下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审计任务。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三、审计案例教学的模块划分

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 为达到简便可行的目标, 教师可将审计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 然后再根据教学模块将审计任务分配给学生, 也便于学生进行单项操作。

(一) 教学模块的划分

教学中进行模块的划分可以省时省力, 例如划分为: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这样划分出来, 便于给分组的学生布置审计任务。各组既能分别完成任务又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给学生压力与动力。同时, 便于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解决问题,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与思考的独立空间。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审计的教学目标, 之后可以让各小组再调换模块, 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

(二) 学生角色的扮演

学生在审计实训前要进行角色的分配, 例如主审、助理、外勤人员等。首先要分工明确, 这样在实训中才能避免出现有人没事可做, 有人做事太多的现象发生。同时避免使审计实训流于形式, 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教师在整个实训操作过程中是次要角色, 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发挥。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以上是针对审计教学中比较难讲的内容提出的一些方法。如何把审计这门课上好, 能让学生对审计这门课产生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既有教学设计上的窍门也有教学中的技巧, 还有审计实训上的充实, 而审计案例教学可以为教学与实训提供一个平台, 又能有效地衔接教学与实训, 在实践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刘蓉, 梁素萍.财务审计手工综合实训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EB/OL].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3]赦晓雁, 辛旭.审计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 (综合版) , 2007, (6) .

浅谈中专《基础会计》的案例教学 篇11

一、例谈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高,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应该把握好教学环节,重视案例教学的准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总结评价的主要环节。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

1.案例教学的精心准备

案例教学的准备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可以布置案例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该对案例和材料进行熟悉和准备,充分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开展开放式讨论,重视教师对学生解决案例问题的可能的方案,保证教师开展好案例教学。在准备阶段,教师还要向学生呈现案例,采用何种方式呈现也要思考。复杂的案例应该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理论,获得背景资料,做好个人的准备。学生要先阅读案例,了解主要内容,借助手段和工具解决案例问题,查阅案例资料,获得案例背景资料,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后,可以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2.案例教学的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和教材举例不一样,没经过抽象,完整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事件,头绪多,不容易看清楚实质,学生在案例分析的时候要遇到困难,很难全面分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班级集中讨论前先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互相沟通和交流,使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思考、调整和深化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经过沟通和交流,顺利解决在准备案例中的困难,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让观点更加全面,方法更加详细,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进行合理分组,教育小组讨论能够顺利开展。保证案例的难度小的时候或者具备很强的案例学习才能的时候,这样的环节应该减少。

3.开展班级集中讨论

班级集中讨论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能够形成教学的结果,是全班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知识的经过。教师可以经过小组之间的讨论,组织小组派代表来讲述观点,其他的成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意见来进行发表,同时不同的小组成员应该相互讨论,不断吸收好的观点,形成解决案例问题的办法。这个环节里要求学生相互参与学习的过程,听取同学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和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背景材料,全面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在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给予目标的纠正。

4.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教育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联系学生的理解,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给予理论阐述和观点的分析,给出学习的思路和结论,并带给学生思考,教育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的方法研究

1.呈现《基础会计》案例的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案例分析的材料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好的教学形式,将案例展现给学生。

(1)按照文字材料进行呈现案例,这就是简单通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将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文字材料的形式发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分析,选择复杂、长篇的案例,但是这样也容易不够形象生动,不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案例: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策略能将案例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现,在现代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应该重视呈现材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3)口头描述案例:根据案例的特点,教师口头来描述案例,教育学生做好记录,教育学生具备描述能力。教师在描述的时候,也能够重视教学方法,防止影响学生对案例信息的获得。

(4)组织学生表演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表演、模拟案例,创造社会情境,教育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的准备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生直观生动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讨论《基础会计》案例分析的策略和办法

(1)重视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有时间和观念,根据讨论的问题的重要的特点来分配时间,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讨论,解决好学习问题,伴随着讨论的深入,应该找到新的问题,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科学合理的讨论的时间,重视教育问题,优先考虑这些重要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此外,教师应该把握讨论的方向,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都不能出现背离主题的现象,教师都要即使将学习的思维和注意力拉回来,选择好的案例,这样也容易完成教学的目标,因此,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把握教学的引领,重视讨论的方向,在出现偏差的时候就能给予指正。

(2)创造轻松和谐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铺垫,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平等的位置,平等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重视把握语音、语调的特征,语言要更加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教育学生摆脱语言的苍白现象,讲解要重视抑扬顿挫,语言要生动形象,避免听觉疲劳,重视形体语言的运用。

(3)归纳评价的多种策略和办法

教师要给学生很多方法,从案例来到案例去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重视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基础会计》的问题打好方法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关于《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2]谭灵.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及手段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3]张晓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4]陈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浅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5]赵敏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范式的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1年19期

[6]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财会月刊.2011年15期

[7]尚建丽.如何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年08期

[8]周凡平.图示法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会计专业案例教学 篇12

财务会计的标准化性质, 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自动生成得以完美实现。我们认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 传授知识, 传承人类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此, 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才是会计本科教育的宗旨。我国《会计法》指出,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有关个人的道德修养, 其宗旨是自律而非他律, 只有建立在自我约束基础上的品质, 才能使会计人员不隐瞒事实, 不从事欺诈行为, 进而保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知识素质包括会计专业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自学素质的把握。基础知识方面, 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生产与作业管理、战略管理、历史学和社会学。因此, 如果想成为一个会计学家, 必须是一个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数学家 (统计学家) 、心理学家, 最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会计学家!专业知识方面, 专业理论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不同行业的通行证, 只有取得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才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准入资格。

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0年发布了一份题为“会计师教育目标”的报告。该报告要求会计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知识、组织与商业知识、会计知识等知识内容。这是对会计人员知识素质的总体要求。一个不具备足够知识素质的本科生, 将很难成为一个称职、高效的会计人员。而自学素质对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素质的形成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相对于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毕竟封闭一些, 很多大学建立起了模拟实验室, 但是不管功能多么强大、设备多么完善的模拟, 都难以穷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 才能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和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心应手, 永远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所有的会计教学内容也均按照这样四个分类分模块实施, 这必然导致会计这一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知识体系的人为割裂。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分离, 会计核算与税法相互纠缠, 财务管理活动独立于会计信息之外, 成本核算难以摆脱制造流程的束缚, 会计事项本应有的经济实质一下变得难以捉摸, 会计与经营割裂了。案例教学较为符合管理教学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案例分析中, 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经济理论, 认真阅读案例和与案例相关的其他材料, 在小组讨论前, 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先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 灵活运用前期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最后得出所讨论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最后撰写分析报告和课堂表述, 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将全面锻炼学生的口才、敏捷的思维及临场应变的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案例教学的优势。

然而目前, 我国案例教学除了缺少真正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 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将案例教学理解为讲实际例子或讲故事, 仅仅有助于某个知识点的直接把握。更为严重的是将案例教学理解为学习案例, 灌输学生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没有将学生引导到研究分析案例上来。哈佛商学院在进行案例采集和编写时, 在每一篇都注明“哈佛商学院案例仅仅作为课堂讨论的基础材料, 不作为背书依据或基础数据来源以及有效管理或无效管理的例证”。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改进我国的案例教学应该在案例教学法认知教育与案例库建设上多下工夫, 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组织一批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带领学生实地研究, 将案例的开发作为重点来取代目前“闭门造精品课程”的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嵘.论国民道德素质及其特征[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 (2) .

上一篇: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下一篇:维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