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研究

2024-09-10

活动研究(共12篇)

活动研究 篇1

童年的成长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它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具有久远的意义, 正如哲人所说:人生的成长秩序之中, 自然有其不同的地位和意义, 童年也是如此, 幼儿教育的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的本性相连的部分, 幼儿期也即游戏期, 因而, 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教育至关重要。

一、幼儿教育游戏活动区域的划分与设计

根据《 指南》 精神实质, 对于幼儿的教育要用先进、科学的理念进行落实, 重点采用幼儿游戏活动区域的设计和实施作为切入点, 按照游戏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类别, 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 它主要分为两大区域。

1.幼儿园范围内的公共活动区域

在宽松、亲切的幼儿园公共活动区域内, 幼儿可以接受更多的感知性学习和实践性操作, 并从《 指南》 的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活动感受和体验。 在公共活动区域内, 可以有如下几部分: ( 1) 大型器械区域。 这是幼儿园用各种色彩艳丽、复杂多样的大型器械构造而成的, 如攀爬墙、滑滑梯、迷宫等, 是训练幼儿钻爬、攀登的场所, 用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柔韧性和平衡性。 ( 2) 小型器械区域。 这些区域具有占地小、可移动的优点, 可以用多变的移动式器械进行游戏, 如秋千、平衡木、跳球类、绳类等, 它们可以锻炼幼儿的前庭感和本位感, 协调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能力。 ( 3) 小水域、沙坑区。 水和沙都是幼儿较为喜爱的材料, 在进行游戏玩耍的过程中, 要辅助以不同的工具, 如沙盘、海洋球等, 这样易变的形态, 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 ( 4) 种植饲养区域。 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植物都是幼儿的至爱, 幼儿童趣的心态可以与小动物、植物产生共鸣, 通过对小动物、植物的培养与种植, 可以培养幼儿的敏感观察力, 在探知事物成长的规律性认知中, 可以增加对生命和自由的认识。 ( 5) 特定功能室。在幼儿园公共场所内的某一部分可以作为特定的功能室, 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功能的活动拓展区域, 让幼儿在这一区域内, 延伸其视野, 发散其思维。

2.班级游戏活动区域

幼儿在幼儿园的设置中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 分为大、中、小班不同的班级, 其中:小班游戏活动区内可以设置幼儿喜爱的娃娃玩具、模拟“ 医护室”、美工设计区域、益智区等环境;中班游戏活动区内, 可以设计泥工雕塑区、美工想象区、书籍阅读区等, 还可以设计一些“ 模拟超市”“ 模拟理发店”等, 提升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在大班游戏活动区内, 要多注重和开发一些抽象逻辑的游戏区域, 如角色表演区、科学探究区、抢险区等, 这些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区域, 可以激发大班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选择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区域内, 要放置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可以在合适的材料利用过程中, 增加游戏体验,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同时, 在幼儿活动区域投入材料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选用

幼儿的游戏活动材料要具有安全的前提, 然后, 再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材料, 如, 自主创造区域要选用色彩各异的积木、塑料制品等材料;美工设计区域要选用彩色笔、剪刀、橡皮泥等材料;益智区域要选用不同层级的幼儿智力开发拼图等材料;科学探索区域要投放磁铁、天平、凸凹镜等材料。 另外, 这些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变化。

2.多功能的游戏活动材料选择

幼儿的天性好玩, 富于创造, 要选用多种功能的、具有开放性质的材料供幼儿游戏, 教师只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 让幼儿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中, 自主设计和变化, 如一个丝带, 幼儿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 一个箱盒, 幼儿可以把它设计出不同的形状, 如此种种, 都可以让幼儿开发智力,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游戏内容。

3.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选择

为了构建我国倡导的“ 节能环保型幼儿园”, 要坚持节能原则, 鼓励幼儿多多采用环保材料, 如废旧纸盒、空塑料瓶、废纸箱等, 这些就地取材的环保型材料, 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 开发成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 变化出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形态, 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综上所述,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 遵循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律, 用适宜的区域划分和合理的材料选用, 提供科学合理、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区间, 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 进行不同区域的设计和划分, 并在专业的指导下确定介入游戏的契机, 进行不同区域材料的使用, 力求区域活动的安全可靠使用, 使幼儿在不同的结构区间中, 自由地想象和发挥, 真实自然地挥洒属于童年的欢娱, 开阔幼儿的视野, 丰富幼儿的想象, 发散幼儿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车慧.浅谈幼儿园中班《冬日的祝福》主题活动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22) .

[2]宗平霞.以乒乓游戏为资源彰显校园文化特色[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5 (24) .

活动研究 篇2

一、学科“周六研究课活动”

从2月28日到5月16日,我校共参加十八次周六研究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两次,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各一次,严格按照教科院的精神,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各项任务。

一般在周三就会定下本周六参加研究课的科目和人员,我校首先在本校内以此科目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评课活动,主要围绕“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进行切磋,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实施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索,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再作为小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这样再带着问题去听周六名师的课,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校参加教师在研究课活动中都非常积极的参与研讨。回校之后,参加教师针对课堂上呈现出的亮点和不到位之处,再进行研讨对策。真正做到了通过研究课活动,把从备课到上课的研讨过程作为实践新课程、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利时机,让活动过程成为校本教研的良好范例。每次周六研究课之后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进一步。

二、周六学校学习研讨活动

本学期教科院利用周六上午统一安排了八次专项学习,主要学习《教师继续教育读本》、“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课题研究、学科知识树建设、学科专题研讨、教师读书工程等。我校每周在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利用剩余时间结合本校实际还开展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等。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因为我校把参与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周六学习研讨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加强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更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活动研究 篇3

关键词:《指南》;幼儿;游戏;活动;生活

童年的成长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具有久远的意义,正如哲人所说:人生的成长秩序之中,自然有其不同的地位和意义,童年也是如此,幼儿教育的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的本性相连的部分,幼儿期也即游戏期,因而,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教育至关重要。

一、幼儿教育游戏活动区域的划分与设计

根据《指南》精神实质,对于幼儿的教育要用先进、科学的理念进行落实,重点采用幼儿游戏活动区域的设计和实施作为切入点,按照游戏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类别,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它主要分为两大区域。

1.幼儿园范围内的公共活动区域

在宽松、亲切的幼儿园公共活动区域内,幼儿可以接受更多的感知性学习和实践性操作,并从《指南》的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不同领域的活动感受和体验。在公共活动区域内,可以有如下几部分:(1)大型器械区域。这是幼儿园用各种色彩艳丽、复杂多样的大型器械构造而成的,如攀爬墙、滑滑梯、迷宫等,是训练幼儿钻爬、攀登的场所,用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柔韧性和平衡性。(2)小型器械区域。这些区域具有占地小、可移动的优点,可以用多变的移动式器械进行游戏,如秋千、平衡木、跳球类、绳类等,它们可以锻炼幼儿的前庭感和本位感,协调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能力。(3)小水域、沙坑区。水和沙都是幼儿较为喜爱的材料,在进行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要辅助以不同的工具,如沙盘、海洋球等,这样易变的形态,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4)种植饲养区域。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植物都是幼儿的至爱,幼儿童趣的心态可以与小动物、植物产生共鸣,通过对小动物、植物的培养与种植,可以培养幼儿的敏感观察力,在探知事物成长的规律性认知中,可以增加对生命和自由的认识。(5)特定功能室。在幼儿园公共场所内的某一部分可以作为特定的功能室,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功能的活动拓展区域,让幼儿在这一区域内,延伸其视野,发散其思维。

2.班级游戏活动区域

幼儿在幼儿园的设置中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大、中、小班不同的班级,其中:小班游戏活动区内可以设置幼儿喜爱的娃娃玩具、模拟“医护室”、美工设计区域、益智区等环境;中班游戏活动区内,可以设计泥工雕塑区、美工想象区、书籍阅读区等,还可以设计一些“模拟超市”“模拟理发店”等,提升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在大班游戏活动区内,要多注重和开发一些抽象逻辑的游戏区域,如角色表演区、科学探究区、抢险区等,这些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区域,可以激发大班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选择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区域内,要放置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幼儿可以在合适的材料利用过程中,增加游戏体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同时,在幼儿活动区域投入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适宜的游戏活动材料选用

幼儿的游戏活动材料要具有安全的前提,然后,再根据不同区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材料,如,自主创造区域要选用色彩各异的积木、塑料制品等材料;美工设计区域要选用彩色笔、剪刀、橡皮泥等材料;益智区域要选用不同层级的幼儿智力开发拼图等材料;科学探索区域要投放磁铁、天平、凸凹镜等材料。另外,这些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变化。

2.多功能的游戏活动材料选择

幼儿的天性好玩,富于创造,要选用多种功能的、具有开放性质的材料供幼儿游戏,教师只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让幼儿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中,自主设计和变化,如一个丝带,幼儿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一个箱盒,幼儿可以把它设计出不同的形状,如此种种,都可以让幼儿开发智力,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游戏内容。

3.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选择

为了构建我国倡导的“节能环保型幼儿园”,要坚持节能原则,鼓励幼儿多多采用环保材料,如废旧纸盒、空塑料瓶、废纸箱等,这些就地取材的环保型材料,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发成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变化出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形态,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律,用适宜的区域划分和合理的材料选用,提供科学合理、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区间,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区域的设计和划分,并在专业的指导下确定介入游戏的契机,进行不同区域材料的使用,力求区域活动的安全可靠使用,使幼儿在不同的结构区间中,自由地想象和发挥,真实自然地挥洒属于童年的欢娱,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想象,发散幼儿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车慧.浅谈幼儿园中班《冬日的祝福》主题活动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宗平霞.以乒乓游戏为资源 彰显校园文化特色[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24).

活动研究 篇4

本文研究的《质的研究》网络课程是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 Moodle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支持开设上千门的课程;课程管理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创建、移动、下载、修改课程;可将课程设置为激活或隐藏状态, 同时可以设定课程的进度;可以为课程设置灵活的权限和等级以及是否允许学员注销课程等。目前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大部分只是课堂搬家, 把校内学生学习的课程照搬到网上。同时,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简化, 开发流程不严谨。另外, 当前的网络课程缺少针对特定的课程目标指向的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网络课程的设计忽视了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只是简单的将教学内容放置到某个教学平台上, 对于它能够得到的教学效果, 起到的教学作用不再问津。本设计对以往设计中存在的以上问题进行了改进, 下面就是该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

2 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习者生“学会学习”, 因此关心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单纯的让学生获取学习内容要重要的多, 但是目前我们的大多数网络课程的设计往往只强调教学内容的呈现, 重视对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却忽视了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从而导致学习者只是被动的接受内容, 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无法真实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一个完整而又优秀的网络课程除了在网上展示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 更要发挥网络即时交互、资源共享等特性, 还要进行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协作式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学习论坛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下面就具体的介绍该网络课程的设计, 首先在Moodle上要新建一门网络课程《质的研究》, 在课程格式中选择“主题模式”。随后在《质的研究》网络课程界面选择“编辑模式”进入编辑状态。选择相应的内容模块, 在页面中的可视化编辑器中输入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块, 在编辑页面对相关活动进行设定, 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保存。对其它课程内容和活动采取类似的方法进行设计实现, 从而最终完成网络课程的开发。

2.1 分析学习需求, 明确教学目标

开发网络课程, 首先要分析学习者的需求, 以明确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与在线学习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不能只简单地将课本知识或者内容进行文字搬家,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 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动态的建构知识, 而不是被动的进行接受, 本文所设计的这门网络课程主要是针对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成人学习者, 他们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动机强, 注重学习效率, 并且实践经验丰富, 自立性和独立性都很强。那么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 如何启发他们组织好自己的已有知识, 建立关于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呢?这些都是对学习有影响的关键因素。质的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是以技能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的, 学习《质的研究》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能够掌握质的研究这种教育研究的方法, 能够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2.2 分析课程类型

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清楚了以后, 还不够, 我们还需要分析课程类型和课程材料, 只有在掌握了课程类型和课程材料以后, 才能对这门课程整体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能够把握整门课程的教学重点, 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

2.2.1 课程类型分析, 开发课程材料

《质的研究》这门课程强调的是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 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 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情景化的”、“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对于《质的研究》这门课程我们主要是结合具体质的研究的案例进行学习, 让学习者有大量练习的机会, 通过直观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方法, 使学习者对这一研究方法乃至该方法所基于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 并能够进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因此, 对于整个课程我们采用“小步调学习”的方法, 跟教材内容匹配, 设置每一个大的模块, 在每一个大的模块之下再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学习者自第一模块的学习开始, 就要根据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或兴趣, 确定教学实践中的某一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的课题, 在模块一之后的学习过程中, 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展开, 在学习最后, 提交自己的质的研究报告。

2.2.2 课程材料的开发

课程材料的开发与课程资源分析密切相关, 在课程内容的活动设计中, 我们遵循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首先, 我们和课程的主要设计教师一起制定课程计划, 确定出全书内容中各个模块的重难点;每个模块里, 哪些主题活动内容又是较难理解的, 需要重点设计的, 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媒体形式, 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明确知识维度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与认知维度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又是要求在哪个层面上, 这些都要和主要设计教师反复讨论并最终确定下来。

2.3 设计教学模块, 建立课程结构

由于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内容, 且学习过程常以活动为导向, 情境性较强, 因而学习材料的利用率比较高, 能支持个性化学习需求, 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探究能力。首先, 我们看看该课程的总体设计, 在课程的开头设计了课程说明, 课程说明包括: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学分与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考核及成绩评定七个方面, 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初, 先对所要学习的这门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知道这门课程的课程类别和性质, 明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达到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电脑上浏览学习不同于课本, 应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学习者也需要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帮助。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迷路现象, 因此, 网络课程设计应该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界面简单的框架, 以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

模块一“质的研究概述”这一模块的学习分配了3学时, 在模块一下面我们设计了导言、学习目标, 对于要重点设计的内容, 根据知识维度和认知维度要求, 我们一般都会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有各种不同的体验。并且, 每个活动的设计都会附上建议的学习时间, 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有一个参照。

在模块一中包含3个主题活动, 下面具体看看它们的活动设计, 学习主题一, 认识质的研究, 该主题的学习时间为50分钟, 学习提示:在本主题的学习中, 请你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学习:①什么是质的研究?②质的研究有哪些特点?活动一, 活动一的学习时间为20分钟, 阅读下文 (利用Moddle平台中能够设置电子书的功能, 以电子书的形式展示) , 理解质的研究的定义。为了加深学习者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利用Moddle平台中讨论区的功能, 在这一活动主题学习之后, 设计一个讨论区 (讨论区模块是Moddle提供的一个非常实用的课程活动模块,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小组设计不同的讨论区, 供学习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谈谈你对质的研究的认识, 学习者进入讨论区进行讨论。这样设计可以有助于学习者直接按的协作交流, 同时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活动二, 活动二的学习时间为30分钟, 阅读下文 (以PPT形式展示) , 了解质的研究的特点。课外拓展:浏览下列案例 (利用Moddle平台中编辑文本页的功能, 以文本形式展示案例) 思考质的研究是否适合研究教育?以上是主题一的学习内容。学习主题二, 辨析相关概念, 学习时间分配40分钟, 学习提示:在本主题的学习中, 请你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学习: ①什么是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有哪些不同?②什么是定性研究?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哪些不同?活动一, 学习时间20分钟, 阅读下文 (PPT) , 比一比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区别。活动二, 学习时间20分钟, 阅读下文 (PPT) , 比一比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在学习完这两个活动之后, 同样设置了一个讨论区, 讨论议一议“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定性研究”有什么不同?学习主题三, 理解质的研究过程, 学习时间60分钟, 学习提示:在本主题的学习中, 请你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学习:①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②在质的研究的每个步骤中主要内容是什么?活动一, 学习时间20分钟, 阅读质的研究案例 (文本形式展示) , 分析在质的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基本步骤。活动二, 学习时间40分钟, 阅读质的研究案例 (文本形式展示) , 总结质的研究过程中的各步骤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学习小结, 对本学习主题中的重难点再次总结, 学习完这两个活动内容后, 上传作业 (作业模块包含高级文件上传、在线文本、上传单个文件和离线活动项目等四个子模块。通过作业模块, 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 学生可以在线提交自己的作业和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线给学习者提交的作品进行在线评分) , 利用Moddle平台上上传作业的功能上传;并完成课后测验, 利用Moddle平台上测验模块, (通过测试模块, 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等测试题。设计的测试题将会分门另类地存储在题库中, 并可以重复使用。学生完成测试后, 该模块将会自动评分, 教师和学习者都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本测验占总成绩的2%, 整个课程总分为100分, 其中测验等客观性评价占整个课程成绩的30%, 提交作业及研究报告等主观性评价占整个课程成绩的70%。每个测验允许试答2次, 最后成绩以平均分计算, 即:每个测试最终成绩= (第一次试答成绩+第二次试答成绩) 。若第一次全对, 没有答第二次, 则最终得分为第一次试答成绩。以上就是模块一的学习活动设计。

3 设计总结

3.1 学习活动设计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 即要学习的是质的研究这样一种研究方法。所以, 我们的学习活动具有如下的特点:①注重与实践的联系:因为质的研究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只有在具体的做中学, 学习者才能加深对这种方法的掌握。我们设计的活动就是在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让学习者提交一份质的研究报告;②评价反馈:在网络中学习,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身边没有伙伴, 没有参照, 不知道自己学习的进展和学习的效果, 针对这样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学习测验, 安排了学习实践, 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的结果能够得到一个及时的反馈。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及时的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3.2 学习策略设计

传统课堂上的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上课时, 能非常有经验地把一些教学的重难点等不露声色地融人课堂教学当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进步。同样, 非常有经验的网络课程开发者也可以把一些好的网络学习策略有意识地融人到课程活动设计之中。在我们的网络课程开发中, 参照麦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成分的总结, 主要采用了如下的网络学习策略。①认知策略:学习者讨论交流, 分享知识, 利用网络发掘和解决问题;②元认知策略:反思学习过程, 回顾和总结已学习过的知识;③资源管理策略:在我们的课程里有专门设计的活动, 建立讨论区,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技巧, 让所有在这个虚拟班级学习的同学共同成长。

4 结束语

本文以《质的研究》这门网络课程中的一个学习模块为例研究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表明, 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 具有理论的先进性和实践的可行性。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运用, 是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关键因素, 但是本研究只是针对成人学习者掌握质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基础学习,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和不同学科内容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还需要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磊, 何克抗.认知负载理论及其在E-learning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 (5) .

[2]王玉琴, 王咸伟.媒体组合与学习步调对多媒体学习影响的眼动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1) .

[3]刘洪超, 葛文双.《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 (4) .

[4]陈向明.质的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张雪云, 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 2007 (6) .

[7]贾雪梅.网络课程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9) .

[8]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6) .

[9]何伏刚, 陈丽.网络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07 (2) .

《牛奶的研究》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的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饮品已经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在课间,经常能看见孩子们叼着奶袋,边喝边玩。有的孩子用一袋奶来代替早餐,有的孩子还用牛奶送服药物。这些现象表明同学们对如何科学饮用牛奶还缺乏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些表现,我向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牛奶的研究”这一活动主题。

通过调查、讨论、查阅资料、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了解有关牛奶的知识。如:调查牛奶的营养价值含量;掌握科学饮用牛奶的方法;学会一些生活小常识等。让学生知道牛奶是人体健康的保健饮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饮用牛奶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活动的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牛奶的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及如何科学饮用。

2.能力目标:通过查询、讨论、实践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养成科学饮用牛奶的良好饮食习惯。

三.准备过程:

师:1.提供小组活动计划表。

2.准备实物展台。

生:1.认真讨论,并制定调查、采访计划。

2.调查3——5年级同学饮用牛奶的情况,并记录。

3.收集奶袋和牛奶饮品的相关资料。

四.活动采取主要方式:

学生在活动中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实践。

五.活动的总体流程:

(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是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首先从问题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出示图片)出示几组学生错误饮用牛奶的镜头,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确定活动主题。再由学生们提出研究内容,经过师生共同筛选,最后确定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牛奶的营养。

2)牛奶的用途。

3)牛奶的品种。

4)如何饮用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越紧密,学生就越熟悉,越需要,也就越容易进入,乐于实践。

2.制定研究方案。

(出示表格)教师提供小组活动计划表,各小组内协商填表。即选择研究内容,责任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特长,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3. 汇报方案,学生互评。

(出示营养小组的表格)画线的地方是他们后填上的。也就是在活动中新生成的东西。例如:他们组提出要研究牛奶、鸡蛋、鱼、肉、胡萝卜、洋葱、辣椒、西红柿的营养成分时,就有同学提出:“我喜欢喝豆浆,不喜欢喝牛奶,我想了解豆浆的营养成分,可以吗?”还有同学说:“你们这里少水果,苹果中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嘛!”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中完善各组的活动方案。

(二)分组探究,落实方案。(第二课时)

这是各小组内资料的汇报、交流与整理的过程,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学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在活动中,针对学生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进行了有效指导。如:搜集资料的有效指导;调查活动前的有效指导;内化资料的有效指导等。培养学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能力。

还拿营养小组为例:在这一过程中,营养小组的同学发现张宇肖、李森两位同学上网找到的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有的是用数字表示的,有的是用文字说明的,不容易进行比较研究。他们问我怎么办?我建议他们将所需要的食品都统一用数字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看行不行。经过我的提示,他们在“吃好了”网站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出示营养成分表)并在查找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牛奶有很多用途,并将这些资料送给了用途小组。(出示牛奶的妙用)用途小组结合自己的资料,编排了“三句半”,王子烨同学为了证明牛奶能洗去墨迹,还特意将自己的手帕滴上墨水进行实验。小组成员还将牛奶的药用药方做成了宣传单,准备在成果汇报的时候发给大家。

在方案的落实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三)成果展示,交流总结。(第三课时)

1.各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

这一过程不是单纯的成果展示,而是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喜悦,体会参与的乐趣,对研究的成果有成功感、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品种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实践,自己总结出经验。片段一:品种小组用录相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组在月亮连锁超市调查牛奶品种和采访售货员阿姨的情景,并用自己的方式现场推销牛奶。就有同学问:我每次采访时心理都很紧张,不知道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请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答:当然,和陌生人说话肯定会有些紧张,但我们可以多锻炼自己。首先,我们要对人有礼貌,比如,我们调查采访时,会主动对别人说:“对不起,打扰您了!您可以配合我们做一次调查吗?”然后,我们应该自信大方地和别人交流,显示出我们的真诚。经过多次锻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大方地与陌生人交流了。问:谢谢你!下次你外出采访时带我一起去,好吗?我想跟你学习学习!答:当然可以。

活动研究 篇6

【关键词】区域活动;活动空间;幼儿园

一、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组织能力,确保区域活动顺利开展

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幼儿园有限的活动空间开展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中主要表现在,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活动室空间较小、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大部分教师缺乏区域活动的组织能力。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阻碍性的因素,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固定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将幼儿园教室的区域有效结合起来;其次是应该充分利用与幼儿相关的资源,如:幼儿自身、幼儿家长等,让他们一起带领幼儿参与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阻碍因降低学生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的区域活动停留在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独特的区域活动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在有限的活动空间中创设具有独特性而且又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环境。这主要是因为幼儿通常情况下对极具趣味性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感,总是会主动去摸摸、听听,这样有利于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然后老师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例如:目前大部分幼兒园大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非常积极,又很喜欢模仿家长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又由于幼儿学生自身年龄较小、体能较低,根本无法像大人一样参加劳动。因此,针对这个特点,老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便可以为幼儿学生安排一个:“劳动活动场。”有模拟幼儿园(有老师、有校长、有学生)、有菜市场(卖菜的老板、买菜的顾客)、美食制作坊(有糕点师、有调节师)等。幼儿学生通过在劳动活动场能够亲身感受到各种职业的乐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最初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所开展的这些区域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例如: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材料加以利用,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加工。如:毛巾、不穿的旧衣服等,让学生将旧衣服根据自己所想的进行裁剪,然后再将其缝成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可以做成置物包,用来放置小型东西;也可以做成笔袋,用来装自己的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既能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与现实中所需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成本。

三、合理利用教室空间,构建独特的活动环境

(一)有效利用教室低区墙面,构建稳定幼儿情绪的区域

目前,由于大部分幼儿入园的年龄较小,这样与家长分开容易让她们在心里上产生不安的情绪。虽然大部分幼儿园在幼儿刚入园的时候便会组织幼儿对老师和学校的环境进行熟悉,但是仍然有很多幼儿刚进入新环境时会哭闹。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便可以通过利用教室地区墙面,构建一个稳定幼儿学生情趣的区域。例如:在前后黑板的下面创建“我爱我家”的墙面环境。在这个上面挂上每个幼儿的全家福,让小朋友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亲人。这样便能够让幼儿感觉随时都与自己的亲人相处在一起,从心里上得到安慰,进而为做好学校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理利用隔断柜,为学生设置方便的操作区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训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每个班里放置几个堆放杂物的矮柜,以便用来放置学生平时课余活动操作的东西。这些矮柜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这些矮柜的柜门都比较低。因此,幼儿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隔断柜,在柜门上面黏贴上活动需要的数字,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幼儿操作区。在这样的条件下,幼儿一有空余时间便可以玩各种游戏,如:数数我有几个好朋友、哪些小动物的习性相近等。幼儿老师将各种各样彩色的图片进行合理的利用,按照规律在矮柜下面铺设漂亮的图案,增加幼儿学生的兴趣,以便巩固幼儿所学到的知识。

合作互动对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教师教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强化区域活动中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叶波.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1):38-39.

[2]王雅琼.教师与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互动案例及反思[J].心事;2014(3):48-48.

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研究 篇7

全民阅读活动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平台,同时阅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项高级能力。阅读作为一项认知活动,能起到促进人类发展的作用,是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根本途径。全民阅读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在新技术环境下,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多元文化交互不断深化的信息社会中,阅读能力、阅读素养成为培育国家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类措施,着力推进全民阅读。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2 全民阅读机制实施策略

在现今社会,全民阅读在国内外广泛被采纳,相应诞生了很多机构和纪念日,例如日本“阅读年”、美国的“全国诗歌日”、英国的“全民阅读年”,中国的“全民阅读月”,这些举措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阅读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质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的继承,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和实施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活动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国情。针对全民阅读机制的现状,本文从政府的重视程度、全民的阅读习惯、学校对学生阅读的重视情况、各类图书馆对全民阅读活动提供的平台、全民阅读机制下的奖励政策等方面出发,研究全民阅读机制的有效开展途径,并根据每项内容,归纳和总结出了相应的具体实施策略。全民阅读机制的有效开展途径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全民的阅读机制的快速成型。学校应该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民长效阅读机制,而不是每年只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或每年十二月的“全民读书月”才组织活动。

3 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现状

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各地区蓬勃发展,越来越受欢迎,同时阅读体制也越来越完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全民阅读和谐的社会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共识。我国是一个热爱图书、倡导阅读的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阅读传统,而把全民阅读作为一个有目的的推广活动来开展,则始于2 000年全国知识工程小组决定每年十二月举办“全民读书月”。从1982年我国启动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至今,我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组织开展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有400多个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等活动。截至2009年,有9个城市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城市读书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全民阅读有以下特点:新闻报道多,专业文献较少且资源分散,不同地域或行业的阅读推广的特色不明显。虽然我国每年的阅读促进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阅读推广活动缺乏长期性、延续性及整体性规划,在阅读推广实践中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活动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不够新颖,社会参与不充分,缺乏科学的调研与评估手段,阅读推广效果不够显著。

据调查,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以“阅读和(推广或读者服务)”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610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505篇;以“全民阅读和推广”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数据库有13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116篇;以“阅读和项目管理”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1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1篇;以“阅读项目”为题名的文章,中国知网数据库有2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有3篇;对于国外数据库检索情况,以“(Read or reading) and (promotion or service)”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86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61篇;以“National and (read or reading)”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28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9篇;以“(Read or reading) and (project*or program)”为题名的文章,EBSCOhost中的LISTA有257篇,国道SpecialSci中的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专题库有0篇;综合上述研究情况,各国对于全民阅读机制的研究有增不减,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4 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的建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联合召开会议并研究部署年度全民阅读活动行动计划。

(2)邀请相关领导出席优秀青少年读物捐赠活动。

(3)开展年度“大众喜爱的100种图书”推荐和评选活动。

(4)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

(5)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演讲和“阅读表演秀”等活动。

(6)继续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开展“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全民阅读活动LOGO标识。

(7)中宣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制作“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晚会;举办“读者大会”,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8)编写发行《全民阅读活动简报》,建立信息交流长效机制。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

(9)开展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少儿报刊活动。

通过上述9点建议,促进全民阅读机制的健全。提倡全民阅读活动,是对文化的传承,人与书本信息的一个交换;要让祖国的花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必须加强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5 结语

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善于读书、勤于阅读的民族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借鉴国内外阅读机制,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阅读机制,鼓励全民参与阅读,让全民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更进一层。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说得好“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总之,全民阅读机制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升。

摘要:全民阅读是对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刻认识,阅读本身就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种途径,全民阅读也是一种社会活动,让阅读变成一个全民的活动,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阅读日,这是一个艰巨的使命,在当今国内外文化交织的时代,全民阅读更加难以组织。文章研究全民阅读活动机制,全面、系统地分析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全民阅读,民族文化,社会活动,活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艳.中外读书活动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94-97.

[2]黄俊贵.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005(6):40-42.

[3]周黎明.卷首语[J].图书情报知识,2006(1).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 篇8

1 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分析

1.1 管理制度缺少

通过调查发现, 80%的学校没有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时间段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查阅了许多相关制度, 学校在规定其他时间是非常具体, 如政治学习时间是什么时间非常具体, 但是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没有具体规定。总体上来讲,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 缺少一定的管理制度。

1.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 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基本上就是篮球、足球、乒乓球。锻炼的人数出现不平衡现象, 如篮球的人数较多, 足球、乒乓球的人数较少, 而其他一些项目人数很少, 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体育舞蹈、街舞等没有得到发展, 整个校园缺少体育锻炼的氛围。

1.3 课外体育活动无组织性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课外体育活动场地上根本没有任何人组织, 没有相应的指导人员和管理人员, 学生活动什么项目都是学生自己选择, 有无场地、器材无人管理, 没有人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合理与否只能由学生自己控制, 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也只能由自己处理, 正确与否难以确定, 可见课外体育活动无组织性。

1.4 学生兴趣较差, 没有形成锻炼习惯

通过问卷调查,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差。不感兴趣的人数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47%;分析其原因有多种, 首先, 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形成管理制度, 学生的自觉性较差, 锻炼意识不强, 所以人数较少;其次, 大部分学生利用空余时间没有参加体育锻炼而是逛网吧, 网络多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课外活动;再次, 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程度不够, 年轻人对自身的身体关心的很少, 这是普遍现象;最后, 学生的锻炼习惯没有得到发展, 是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1.5 场地设施管理混乱

现在许多学校的锻炼设施和场地都是对外开放的, 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给学校学生的锻炼带来了许多问题, 居民锻炼的时间和学生锻炼的时间基本相同, 学校的场地本来就非常有限, 加上居民, 学生锻炼的时候没有场地, 往往发现操场上锻炼的居民比学生还多的现象, 非常不合情理。

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办法

2.1 形成全校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

学校通过一定的手段, 形成课外体育活动文件, 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以考核的形式进行,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2.2 安排指导教师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虽然有学生自己选择锻炼项目, 但是, 学生在技术上还需要一定的指导, 使学生在运动技能上能够得到提高,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安排指导教师, 能够方便学生咨询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 控制好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2.3 丰富活动内容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决定了参与人数的多少和兴趣的提高。经常选派一些优秀教师进修, 学习一些新型项目, 如街舞、魔鬼舞、机械舞等舞蹈项目, 还有轮滑、击剑等项目。把这些项目在校园内进行推广, 增加课外活动内容, 不断注入时尚的项目, 使课外活动内容更加精彩。

2.4 加强场地管理

学校锻炼场地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场所, 必须在满足学生活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其他人群的使用。学校场地应该形成管理制度, 规定校外人员的活动时间, 不能让校外人员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场地。开放校内的体育场馆, 免费为学生提供活动器材等服务。

2.5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营造校园体育氛围, 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使其形成锻炼习惯, 终身受益, 不断的灌输终身体育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3 结语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体育课堂锻炼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大力开展学校课外体育锻炼, 认真组织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才能弥补体育课堂的不足之处,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闻涛.上海松江大学城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让实践活动充满研究味道 篇9

一、选定研究课题———是学生喜欢的

如主题《走进我们身边的民营企业》,一般来说,学生对身边的开发区和民营企业会缺乏兴趣,要展开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让学生认识一些经济学名词和经济现象,这些深奥难懂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会在遇到重重困难之后,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就会人为地加入自己“力所能及”的东西在里头,然后冠以学生研究之名发布出来,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品时,也是一知半解。但是《秋天的树叶》《小小收藏家》《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这几个主题就趣味十足,想必一定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它能研究,学生也喜欢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1.在主题确定之前,教师要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从中引发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有位教师布置学生进行了前置活动,先让学生到社区里进行社会观察与调查,随后,教师在主题确定课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如不规范运用汉字、不文明经商、街上停车难等,这样,由于问题来源于实际情境,研究的主题将更有针对性。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能力有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学情调查不可少,例如,研究主题(待定)来源,学生对此主题已有的了解,学生还想研究哪些问题。通过简单的学情调查,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此课题研究的兴趣来源,了解学生在此课题研究能走多远。二、制定实施计划———是便于操作的

主题分解阶段里,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生成的思想,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最珍贵的。以《探秘生活中的广告》为例,教师通过层层引导,让学生提炼出子课题———广告的表达艺术、广告的种类与特征、中外广告探趣、广告的利与弊。由于学生在一个大主题下提出的子问题是不系统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想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让小组活动开展时更有组织性、合作性,但要体现“研究味道”,尽量让学生单独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前,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策划,活动策划阶段一般有四步:一是学生进行活动策划。二是学生将本组方案计划在全班汇报交流。三是学生分小组按计划展开讨论。四是学生根据讨论情况完善计划,让学生做他们喜欢的事,包括确定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等。指导教师可以在起名一事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但是组名一定要健康向上,要有一定的寓意,通过取名,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建立自信心,产生荣辱与共的思想。如“打破砂锅组”、“启示组”、“创新组”、“胜利组”、“探索组”等。

三、阶段互动交流———是互动生成的

交流阶段,主要是学生汇报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通过教师指导和同学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其课堂活动过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1.学生分组汇报活动过程。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成的主题,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综合实践活动很讲究活动的“生成性”,特别是问题的生成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点小积累,把每次活动或研究性学习中生成的问题,用“小课题”辅导的方式来单独完成,做微型课题的研究。

四、创造更多机会———是真正研究的

在现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争取家长和社会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空间。在学习中,学生会在进行社会调查时遇到一些阻碍,如研究珍惜水资源主题,要调查洗车水的使用情况,但洗车房一般都不配合,学生调查困难重重。虽然学生做社会调查存在诸多的困难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如果能有更多的社会人士提供更多的帮助,学生的学习会更顺利。同时,家长应该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体验,不能仅仅从应试的角度要求孩子,要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家校联系为平台的“社会教学基地”可以通过家校联系,让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探究性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篇10

一、初中探究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教师对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认知程度不高。

教师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教学模式, 没有领悟探究活动教学的先进理念的内涵和作用, 没有真正体验到这种探究性活动教学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还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不敢大胆尝试, 所以开展的不积极。

2. 教师在探究活动教学中, 备课和活动材料准备的不充分。

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还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 导致不积极准备活动材料, 学生缺乏材料无法进行探究, 备课也不充分不详细, 只是流于形式。比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事先没有预设好, 导致探究活动进行的不顺利, 效果不佳。

3. 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为问题意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 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通过探究性活动, 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培养, 可能是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缺少问题设计, 没有把知识置于问题的情境中, 不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诱发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也可能是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互动比较少, 没有创设出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 使学生想说不敢说, 也不知道怎样说, 时间长了,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不到培养。

4.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加以指导, 也缺少客观正确的评价。

教师把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后就置之不理, 既不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进行巡查, 也不去了解学情,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加以引导, 致使学生的探究范围超出了他们的思考空间, 偏离了主题, 提出与学科无关联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给予鼓励, 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一些精彩的展示也不进行评价, 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 课堂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5. 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没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原因是:对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没有认识到, 也可能是小组成员安排的不合理, 使组内的互助帮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或组长没有认真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交流, 组长的带领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也可能是教师怕在探究过程中出现混乱不便于调控, 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不敢放手等等。

二、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

1. 加强校本研训, 深入学习了解探究性活动教学模式的理念、本质及相关的策略和技巧。

加强教研活动, 强化这一模式, 在教研活动中认真组织教师展开讨论交流, 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 发表个人的见解, 最后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2. 加强理论学习,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应本着育人为本、关注成长的原则, 从知识传授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所以, 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待课改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编制学案,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实际生活入手, 理论联系实际, 精心设计和构思, 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 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一些情景, 制造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知识问题化。比如, 我在讲《水的组成》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1) 用什么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 (2) 选择实验装置根据什么来选择? (3) 根据什么来推断水的组成? (4) 推断水的组成时依据什么原理? (5)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方向、有目的, 避免了盲目性。其次, 教师要把问题情境化。在探究活动教学中要巧设一些问题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科学探究性活动的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活动平台, 使师生双方在认知上彼此认同, 情感上相互沟通, 使学生敢说敢问, 多疑多问, 促进师生相长, 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4. 在探究活动中正确引导并激励评价。

科学探究性活动中, 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比如, 我在讲《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 我让学生从五个方面去思考: (1) 鱼的外部什么形态和体表的什么特点来减小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2) 鱼在水中运动是靠什么产生动力? (3) 靠什么来改变前进的方向? (4) 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5) 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 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就不会盲目活动, 提出一些无关联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 教师应及时鼓励并进行高度的评价,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进取心, 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 他们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经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事物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所以, 教师必须注重建立学习小组,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利用组长的带领作用, 积极组织成员, 展开讨论、交流, 发表自己的见解, 探究成果和方法, 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 提高认识, 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更深层的理解。组内的成员还可以通过对子帮扶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所以, 合作学习起到了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 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 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高中语文活动教学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将“活动”巧妙融入其中,将传统单一的语文教学进行改进。让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内、课堂中,開拓了语文教学的领域范围,更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语文活动的开发与应用一定要注意到诸多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浅要分析对语文活动教学的研究。

一、“活动”不脱离学生

教育事业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中的“活动”当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活动”设计的时候切记不可脱离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和他们的特点出发。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水平,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平等的舞台上与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后,要将学生特点的差异性融入“活动”的制订中,从学生整体出发,全面、客观对待学生的特点,不要以偏概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语文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学生才是一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当然,不脱离学生也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前任走过的最简捷、最正确的总结,所以,“活动”要在学生和教材共同的基础上进行编策。

二、“活动”要符合实际,不能脱轨于生活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即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育人则指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将来在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语文素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到这些道理与文化,但是“活动”的设定不能太过浮夸、太过虚无,这样学生将会无法将“活动”付诸于实际,“活动”将失去其价值所在。列举一个实际进行过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春季,学校组织学生去自然风景中领略自然景色之美,在其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去获得心得,回到学校之后,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将所见所感落于笔下。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学生和生活,二者缺一不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领悟其中的奥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新疆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研究 篇12

1 . 1 训练竞赛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松散

新疆足球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学员的身体素质,与对于足球的热忱,新疆各少数名族学校中,80%的男孩都有着对足球的热爱,位居全国之首。

但是当前新疆青少年足球活动开展中大部分存在受制度落后,一味追求名次和成绩的影响。发展足球工作的重点任务,具体要把青少年足球作为重点任务,要求,把青少年足球学生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参考评价标准,同时加强足球特长生的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

1 . 2 青少年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振兴中国足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但是新疆青少年队伍和运动员在全疆分布不均匀,小年龄段队伍少,队伍结构构成梯形趋势,底部年龄小的青年球员队伍不够,上层高水平足球队员流失严重,尚有更有天赋的少年选手散落于各地,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1 . 3 发展青少年足球资金匮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17日召开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3月6日该方案的通过足球的改革提注入了最强执行力,成为新疆青少年足球推动的强大力量,将解决新疆发展青少年足球资金有限,各地州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合理的战略布局,建立新疆青少年足球优势发展城市,将有限的人、财、物、力投入到重点城市,以达到在整个新疆范围内的普及与提高。

2 德国和巴西等足球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启示

2 . 1 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管理体制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基层体育老师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自己的很多精力投入到校园足球项目中,但他们的付出有时却是义务的,这显然是不太公平的,还需要一些新政策加以引导。加强学校与国内足球俱乐部的联系,培养更多有天赋、有资质的球员,进而使得足球向青少年学生队伍迈进,提高青少年社会凝聚力和适应能力。

2 . 2 制定系统的长远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系统的长远规划对于德国足球的成功而言功不可没。经过了详细的论证和系统的规划,德国制定了详尽的足球发展行动方案,如20世纪制订的《天才培养计划》等,同时还配套制定整套行动方案,内容涉及如何落实新的发展计划,从如何培养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对足球的兴趣和本国足球技术特点开始,到各级别教练员的培训,以及各时间段的足球人口的注册数量及竞赛成绩要求等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每年会依据形势发展而进行补充。

2 . 3 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

中国足协要求各试点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尊重人的自然培养规律,足球项目成才规律及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举国体制的优势,充分体现足球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导向;以城市为基础,大力开展周末联赛,建立分级培训网点;以学校社区为地域原则组织实施,加强培训指导,拓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渠道;坚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脱离教育、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因地制宜地建立各年龄段的足球竞赛活动;建立各地区的动态竞争机制,提供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身体能力、足球技战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基础能力,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形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健康思维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的发展模式的规章制度。

2 . 4 注重教练员的培养

教育部校园足球战略计划,到2017年,全国将遴选建设2万所中小学校成为足球特色学校,到2025年达到5万所,这些特色学校将把足球纳入常规体育课程,每周至少上一节足球课,并开展普及性的校园足球活动。此外还将有5万名体育老师在未来五年内接受足球培训。教育部将持续开展全国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并组织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来推动学生们的技能培训,以培养优质的足球教练队伍并发现有潜力的未来运动员。每年将为参加全国师资培训的足球特色学校的6千多名教师以及参加全国夏令营的400多名学生提供有关课程和装备支持。要增强足球竞争力必须执行一套有效的机制,当前推动基础足球发展的架构设计主要强调发展基础足球并进行阶梯式发展,所以力求有机地把学校体育课程、业余联赛和精英比赛项目全面融为一体。这种全新开展和推动足球的方式将有助于提升足球水平,应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变化和挑战。

2 . 5 重视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基于对加快中国体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对推动基础足球发展有着全面的布局,其项目包括支持青少年足球联赛、教练培训、运动员发展以及夏令营活动,以帮助青少年打下早期足球基础。该模式按照足球成长规律,从青少年学习基本足球技能开始,再到参加精英培训,直至终身与足球为伴,参与这项运动。在未来3年里,将面向青少年和教师开展专属项目,支持中国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足球将为参与学校在学生学习工具、教师培训指导以及足球装备方面提供支持,迎合中国足球改革,携手知名国际青少年足球教练Tom Byer,运用独特的课程教学应用进行足球教学和指导。

3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策略

3 . 1 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培养体系

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运动另一个重点,是要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包括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到2017年全国要筛选出2万所左右的校园特色足球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并在特色学校中建立联赛制度,每年组织学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每个班参与足球比赛场次不少于10场各学校要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校足球比赛。

3 . 2 进行重点足球城市布局, 合理配置区位资源

作为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多年以来,阿迪达斯在中国积极推动各个层次的体育发展,而基础性体育一直是极为重要的领域。2015年1月推出的阿迪达斯青少年足球联赛,它每年汇聚来自全国4个城市的数千名的足球队员进行比赛。阿迪达斯与教育部合作的是基于双方对加快中国体育发展的共同目标。阿迪达斯对推动基础足球发展有着全面的布局,其项目包括青少年足球联赛,建立足球城市,将参与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足球装备方面提供支持,迎合中国足球改革,运用教学课程进行足球教学和指导,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

3 . 3 加强足球场地基础建设、扩大足球器材投入

积极寻求国家体育总局和足球管理中心的支持,共同投资建立足球训练基地,为国家各级足球队、内地职业俱乐部以及新疆青少年足球队训练、比赛提供良好的环境;自治区政府加大投资,争取在各地州市建设新的训练比赛用场地;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争取与其他球队错开训练,提高训练场地的利用率;加大与教委的合作,充分利用各中、小学校的场地。

3 . 4 深化教练员培训工作, 提高教练员群体素质

严格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关于教练员岗位培训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办法,严格把关;教练员所在单位对教练员进行严格的年终考核,改善教练员评价标准,切忌单纯以成绩来评价教练员,强化继续教育和多元教育,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新疆足球协会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内地足球教练或外教讲课,特别是对各地、州、市基层中小学校足球教师进行培训;提供教练员去内地和中亚各国高水平职业足球队学习深造的机会。

3 . 5 新疆青少年足球对民族团结积极作用

对于新疆足球队来说,不同民族的球员聚集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在比赛中成长,有效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球员的身体、社交、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以足球为契机,大力培养各民族之间的感情。

新疆的高校大多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同学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少数民族教练员与各族学生多进行专业知识的传导和传播,这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增加各民族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这项运动,增强了彼此间友谊。

4 结语

该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校园足球”并对其内涵做了相应的解释,对新疆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进行描述,以及对新疆校园足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德国、巴西等足球发达国家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中寻求启示。从而发现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国情,建立符合本国及地区的足球发展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对足球发展的投入与管理,深化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素质,真正做到“体教结合”才能使“校园足球”活动起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99-102.

[2]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22-25,31.

上一篇:容积效率下一篇:行政法公务行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