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源优势

2024-11-22

农村资源优势(精选12篇)

农村资源优势 篇1

农村广播拓展发展空间的资源优势

愈来愈多的惠农政策成为农村广播的政策资源。继2006年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之后, 在国际金融危机、产品出口受阻的大背景下, 2008年11月, 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包括,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 增加农民收入等。2010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全国推广, 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契机, 也使得农村广播的政策优势更为显著。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广播的市场资源不断显现。在我国, 农民听众是个相当巨大的收听群体。就家电下乡政策来说, 从试点到全国推开;品种由彩电、冰箱到空调、热水器、汽车、摩托车等十多个品种;而日趋成熟的推广工作方案又将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进行了简化, 有的地方还采取了更便捷的补贴方式, 乡财政所审核后直接用现金支付。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农民朋友的消费热情。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农村的市场潜力开始凸现。

“关注三农、贴心服务”的办台理念, 也成为农村广播继续开拓发展空间的又一优势资源。目前, 各家农村广播都开办有围绕“三农”的服务类节目, 如辽宁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的《金农热线》、《致富大篷车》, 安徽农村广播的《农民服务台》、《致富金路》, 陕西农村广播的《致富大赢家》、《村头大喇叭》等。河南电台农村广播的节目, 也全部是根据农民需要开办的, 如以服务“三农”为主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美丽新农村》、以普及法律常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宗旨的《法制生活热线》, 服务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创业直通车》, 以农业科技服务为主的热线直播节目《专家咨询热线》, 打造进城务工人员精神家园的《走进新市民》等, 这一批品牌节目的产生, 为打造农村广播这一品牌频率打下了牢固基础, 为农广在农村、在农民中积累起了良好的人脉资源, 使得农村广播在广大农村听众中享有了较高的公信度和美誉度。

优质、有效的覆盖和丰富的时间资源是农村广播的又一重要优势资源。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村广播的支持力度。拿河南电台农村广播来说,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服务河南7000多万农民听众的专业电台, 目前已经实现全省无缝隙覆盖, 这与河南省其他专业频率相比,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依托优势资源创新经营理念拓展农广空间

以内容打天下。自2003年3月, 全国第一家农村广播开播, 七年多来, 各家农村广播都以贴近百姓生活, 突出服务性、实用性、娱乐性为栏目设置原则, 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听着有用, 听着有乐。此类节目如黑龙江乡村广播的《农科专线》、《农家乐子》, 河北电台农村频道的《农博士在线》、《乡村俱乐部》, 河南电台农村广播的《美丽新农村》、《专家咨询热线》等节目, 都在听众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这样的一批品牌节目, 让农村广播赢得了农民朋友的喜爱。

继续以活动造势, 办农民听众看得见的“立体”广播。依靠节目做活动, 以活动带动节目和频率影响力, 一直被各家农村广播视为看家“法宝”。以河南电台农村广播为例:开播五年来, 和省扶贫办联合举办圆梦行动, 资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与省劳动厅联合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与爱心企业一起为农村留守儿童捐献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 等等。

河南电台农村广播“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 已经成为频率的品牌活动, 每次都吸引着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群众踊跃参与, 参与其中的农资企业也从中发现商机。一系列的公益活动, 既彰显了农村广播的社会责任意识, 延伸了为听众服务的渠道和链条;同时也为年轻的编辑、记者提供了接触农村、农民, 了解农业, 了解农民的机会, 锻炼了团队;更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参与活动, 农资企业也看到了农村广播的影响力, 发现了农村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农村广播的经营创收奠定了基础。活动造势, 扩大影响力、拓展发展空间, 越来越成为农村广播人的共识。

整合农村广播优势资源, 以营销策略经营广播。对广播进行营销就是要树立起盘活广播资源、多种方式经营的现代媒介理念。首先, 广播电台作为广告商关注的一个平台, 不应该忽略对自己的宣传, 要借助其他媒体对整个频率、对广播节目进行包装宣传,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视、户外广告牌、公交移动电视、报纸等, 都应该成为广播自我宣传的平台。此外, 召开节目展示交流会、节目主持人推介会、组织听众参观电台等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其次, 加强与县级电台之间的合作。县级电台是直接面向“三农”的基层播出机构, 他们以“对农”为主要节目内容, 根据县域经济、人文特点和农民群众需求, 节目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贴近性。这与农村广播的办台宗旨非常一致, 通过这样的大联合, 可以更快地提升农村广播在全省各地的影响力。再次, 加强涉农媒体之间的横向联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各个涉农媒体, 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实现跨媒体深度联动, 可以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做到优势互补, 对于扩大宣传声势, 提高报道效果, 提升媒体影响力, 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赵亮

农村资源优势 篇2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于炜晔张利阁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村的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二者息息相关,如何做到充分地发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最终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的普遍提高,如果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加以合理配置,就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推动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原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一此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索质与城镇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匹配;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与人力开发成本需求不匹配;

3、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发展的需求不匹配;

4、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为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基础

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掌握知识多,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谁就会胜

出。人力资本匿乏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卞要囚索,而农村人力资本匿乏正是山于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观念还很淡薄,这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村劳动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谁投资、谁受益,投资早、受益早”、“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观念,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扫清道路。

2.树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教育新观念。

在改苹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正从传统小农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还明显小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支持、财政资金上的投入,更需要的是农村劳动力本身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节日、乡村黑板报等形式,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理念的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教育、培训等都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可以在本村发家致富的群体中树立典型,宣传科技文化在发 家致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身边事例教育周围农民,使他们加深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

(二)改苹农村教育体制,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是关键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应增加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拨款,以减少农民的教育成本支出,吸引更多的人

接受教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根据世界各国义务教育普及的成功经验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要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强度。基础教育是一种正外部性比较明显的公共产品,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 促进人身发展等多种功能,投资教育能带来广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且会大于先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教育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影响到劳动者索质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我国日前农村教育状况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

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教育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

重要原因之一囚此,国家和地力政府应该多方面拓宽筹资架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还要不断治理学校乱收费,保护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农村人才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之一。日前,一要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场地优势大力加强农民中专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_要小断调整职业教育内容,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确保农民真正学到所需专业技能,及时掌握新政策、新技术;三要举办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小断创新如专家现场指导、上门进行观摩学习,通过技校等力式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四要构建成人教育体系,对农民进行系统化教育

3.发挥高校的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

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任务。

具体做到: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培养新农村建设急

需人才,对农村各级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引领新农村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主动拓展为农村服务的架道和力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a.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针对当地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等特 点,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农闲培训班,建立一套完整的实用技术培训网络,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据有关力面的调查,日前有701:5%的农民希望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有4612%的农民希望进行现场培训与学习,因此,农民培训工作要下力气做到培训进村,科技入户,聘请有关专家利用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进行讲座,现场指导。

(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是保证

1.加强领导,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搞好规划,统筹安排,„常抓不懈,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条小紊地进行。一要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适宜环境,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

人才奖励机制,完善对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二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各力联动,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最优配置一要

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原则,建立制度,允许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市场化。主要规范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健个的人才市场和门类齐个的人才库,小断挖掘农村人才开发网络,在调剂人才余缺,输送农业急需人才以及培训等力面提供有效帮助

(四)优化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农村资源优势 篇3

一、借助农村资源,拓宽习作策略

农村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些都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技巧,才能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我们要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情。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们农村曾涌现出诸多英雄烈士,他们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再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同学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的心灵。

3.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这将激发学生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言之有情了。

4.体验家乡发展,抒振奋之情。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教师要带着孩子参观工业园区、养殖专业户、农作物种植专业户等,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5.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另外,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教师就可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二、体会尝试成果,实施有效教学

1.跳出“作文”教学作文——作文“有效教学”成功的保证。目前,我国教学设计大多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而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2.情感的激发——作文“有效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教师没有及时激发、强化学生的情感,使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感之印!因而出现“所写之物在眼前,却言之无物;眼前之事虽感人,却言之无情之类”的似怪而不怪的现象!

情感的激发在作文教学中有多重要呢?“一个字跳入行间,那是心理活动的呼唤,用什么词不用什么词,用它表现什么,也全系着情感的砝码。一篇文章写成了,表现什么,是赞扬是鞭笞,是说理是言情,都是异常分明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文章就是情感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情感,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因此,我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相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去写作文。在学生享受大自然之美时,强化他们的愉悦之情;认识到家乡富裕时,强化他们的自豪之情……继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愉悦之情、自豪之情,去讨论、交谈、写作,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习作有了真情实感!

农村资源优势 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利用自然的美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为帮助幼儿理解“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我绘制了许多不同颜色的图片,使用了各种方法鼓励幼儿在各种图片和图书上找“五颜六色”,尽管孩子们机械地记住了这个词语,但他们的理解却是死板的、机械的。春天到了,野外的花都开了,何不让孩子们亲自到野外去寻找、去观察,更加生动地去体会迷人的春天呢?于是我决定带孩子们到野外,开展“花开了”的教育活动。孩子们听说要到野外去,一个个欢呼雀跃。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为了安全和卫生,平时很少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玩耍。一到野外,他们便兴奋地喊起来:“快来看啊!油菜花开了!”“老师,油菜花是黄的!”“油菜花的花朵怎么这么多,一串一串的?”又听到几个小朋友围在蚕豆苗前大声喊:“蚕豆花开了!”“咦!蚕豆花有三种颜色呢,有白、有黑还有紫呢?真漂亮。”接下来,孩子们又找到了桃花、梨花……休息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的花有些什么颜色。陈莹小朋友说:“油菜花、迎春花是黄色的。”我夸他:“你观察得真仔细。”并鼓励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还看到什么颜色的花。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桃花是粉红的,梨花是白的,蚕豆花是紫白黑相间的。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词汇,我便通过孩子们的发现,引导他们说出花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颜色的花,可以用“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来形容,并鼓励孩子用“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来说几句话。孩子们争着抢着说了起来:“春天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的花特别鲜艳。”“我看见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迎春花。”等等。孩子们自觉地运用刚学到的词,描述着春天的美丽。回到班里,孩子们就像快乐的小天使,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看到的各种花。于是我就让幼儿回家把自己最喜欢的花画下来。第二天,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画相互欣赏着,讲述着:“我画的是一串一串像眼睛一样的蚕豆花。”“我画的是像太阳一样的桃花。”“我画的是像喇叭一样的迎春花。”等等。他们笔下的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我们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幼儿教育的特有自然资源,幼儿与自然是天生相通的,大自然为孩子们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让孩子经常融入到大自然中更能很好地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发展。

二、运用农村资源的优势,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兴趣

在农村水、石、沙、土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正是因为它们的平凡,更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在孩子们的眼里,它们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户外活动时,经常有幼儿把小泥巴悄悄带到活动室玩,甚至还有幼儿拿着仔细观察,由此可见,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物都很感兴趣。因此,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设计了一组综合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自然物。如科学活动《有趣的泥宝宝》,在活动前两周和孩子们收集菜叶、果皮等垃圾并埋在泥土里,请孩子们预测这些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活动中孩子们拿着小铲子去挖土,初步了解了泥土的净化及环保作用,并亲自动手尝试使用提供的材料将泥土从水中分离出来,增长了有关泥土作用的知识,从而懂得了保护、爱惜土地资源。本次系列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学玩结合”,幼儿一直沉浸在一种欢乐、自由的气氛中,情绪高涨,活动效果较为理想。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贯彻新《纲要》精神,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源于幼儿的需要,产生于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探究中发展,在教师的关怀、接纳、支持和引导中深入。如有一次吃过午饭后我们和幼儿在园中的草地上散步,这时一个幼儿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家,一声惊呼后幼儿们都围了上去,对于它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展开了争论。一小时的午休很快就过去了,但幼儿们显然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还在悄悄地争论着。于是一个“我是小小蚂蚁”的主题活动在我心中形成了。我鼓励幼儿去寻找、观察有关蚂蚁的图片、资料,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等。两天后,我班举行了“我是小小蚂蚁”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来介绍自己对蚂蚁的了解,接着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如美术:画蚂蚁;社会:团结力量大;音乐:我是小小蚂蚁;科学:小蚂蚁搬家;语言:蚂蚁的家等。

三、利用天然场所,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乡村里的沟、埂、溪都是孩子们进行户外锻炼的好去处。虽然幼儿园里的平衡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但比起走田埂来,要简单容易得多。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带领幼儿到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走一走各种各样的“道路”,比让幼儿从设计好的器械上活动,对幼儿的锻炼成长更有益。

一次我带孩子们去看油菜花,沿路和他们玩起了“过关”的游戏。第一次我有意选择了相对比较宽的田埂让孩子们走,走了一会儿,孩子们就像在幼儿园里走平衡木一样,很快就通过了田埂。有小朋友说:“就这样过关呀,太简单了!”第二关我选择了较窄的田埂。孩子们已不像过第一关时那样走得快了,还不时传来孩子们掉下田埂时发出的声音。我请他们说一说掉下来的原因。钊锟小朋友说:“我刚才看了一下前面的那棵大树,没注意就走偏了。”黄翔说:“我回头同龙强说话了。”“我特别紧张,腿老打颤,老怕掉下去,就掉下去了。”顺利过关的孩子也争相介绍起他们的经验:“我眼睛总是看着前面的路。”“我没有同别人说话。”“走窄田埂不能怕,腿不能哆嗦”……接着,我又请没过关的孩子重新走了一回,结果都顺利地通过了第二关,孩子们兴高采烈。这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还使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幼儿教育的宝贵资源。只要做有心人,农村处处皆教室,物物是教材。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使幼儿的学习有了直接感知和理解、内化的环境,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 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 “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因地制宜, 发挥农村特色, 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环境,农村资源,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9.

[2]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 (大、中、小班)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12.

农村资源优势 篇5

[摘要] ,结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以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现状 农村经济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要想开发、配置和利用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必须对现有农村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现状作出相关的分析。据1999年《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农村年劳动力(男16岁~60岁,女16岁~55岁)约有4.6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1%,其中16岁~2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农村劳动力的35%左右,这一方面表明有过多的劳动力人口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过早的投入到劳动中,使人力资本低水平积累;另一方面也为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增加了压力。据调查,目前我国估计剩余劳动力在1.2亿左右。

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固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潜在的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一般的人口并非就是人力资源,只有投入到生产过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创造价值的劳动人口才能成为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优势。另外,人是物质资源的创造者,又是物质资源的消费者,创造物质资源是有条件的,消费物质是无条件的,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会减少整个社会用于积累的资本量,恶化人力资源投资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源供给量过大与我国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现有1.5亿剩余劳动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束缚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结果看,全国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员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

有3258.7万人,仅占5.8%;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7867.5万人,占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1356.3万人,占38.04%。2000年我国农村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占0.49%,而城镇占到8.899%(见表)。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更加明显。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1988年小学入学率达100%,1993年高校入学率达46%,中学入学率达91%;而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总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纯农业户从业人员中,有5366.8万人为文盲,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17.23%,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仍占到44.05%,高中以上文化只占10.98%。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加快,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寻找就业岗位。从1994年以来,形成了一年一度居高不下的民工潮,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转移。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人口上千万,而这些净增人口又主要来自农村,“十五”期间恰逢是农村劳动力供给高峰,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将相当艰巨。据统计,我国现有3.3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剩余约占50%。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将出现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以及各种不利于转移的制度壁垒、高转移成本、价值观念、习俗、劳动者自身素质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极不稳定,近年来,已开始出现民工“回流”现象。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出省就业比重有所下降,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12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非常薄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劳动力的这种文化程度现状与农业科技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坚持,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实现。而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济改革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项伟大的任务。这项改革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农村的改革才能深入下去;农民有了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农村的许多落后和愚昧现象才能逐步消除,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村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有充分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支出。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的经济超常增长、农民收入超常增加的阶段已经过去,加上受传统农业结构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加开始放慢,农村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有限。所以,如果仍按老思路去开拓农村市场,以期启动经济,不会有明显的成效。但是,农村和城市一样,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社会的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已处于供求平衡或已经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教育这一特殊的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仍然是卖方市场。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产业,增加农村人口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继续消费教育产品的余地,大力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

力资本的积累,那么,教育产业不仅能够成为我国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而且能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掌握专门技能的人才,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其次,农科教相结合,构筑农村成人科技教育体系。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继续把搞好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加强协调管理,把农、科、教有机结合起来。在继续抓好成人扫盲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建立县、乡、村科协网络,系统举办农业广播学校,农业函大辅导站、农业技术夜校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成一个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同时,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发挥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协的作用,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意识,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民富裕,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多增长。其次,加速乡村工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溢,需要适当的载体来吸纳。现阶段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是乡镇企业。它既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再次,加大城市化吸纳。要下活农业人口转移这盘棋,一是发展小城镇,二是发展大城市,扩大吸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目前,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超前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经济迅速增长。而我国的特点则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不足,并且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大城市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但目前许多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小城镇与农村,更吸纳不了多少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规模过小。这将不利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

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这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受地域、人们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难度及复杂性。加

强政府宏观调控,培育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接受现代生活的熏陶,使他们在思想意识、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自觉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后,给滞留在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带动其周围农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都存在不平衡,受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支配,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会越来越复杂,如果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调节,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调控,全面考虑人力资源配置方向、配置比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2]万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6

[3]陈继勇肖德程玉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张锡嘏:农村经济问题[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3

[5]牛靖南: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J].中国农村经济,2004.6

农村资源优势 篇6

一、早作打算,因地制宜,准备教学需要的材料

科学课中有很多教学需要的材料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和常见的,学生通过留心观察和注意收集就能得到。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我在学期初就公布好本期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做实验的具体时间,并分组布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培养学生做到每见一件生活中的废弃物就想一想这个物品在科学试验中有什么用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需要实验时只要让个小组长把本组积累的实验材料收集一下就可以做实验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节约习惯,又让学生对本册的实验和观察课目的做充分的了解。对于那些学校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采取的办法是:对教学中需要的材料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能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而且当地易得的材料做替代和补充。如:用农村常见的蚕蛹替代蝴蝶蛹学习观察“蝴蝶羽化的过程”;用常见的铜钥匙,铝钥匙,铁钥匙代替铜片,铝片,铁片做“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等等。以便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科学事物。通过这些做法,既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科学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二、利用周边空闲土地,建设科学试验基地

农村科学教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少,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实践场所。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全校有一部分学生吃住在校,在学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而学校学生公寓后就有一大片空地,于是我就带领学生动手把空地开辟成“科学小菜园”,里面种上大葱,青椒、西红柿、豆角,韭菜等一些时令蔬菜,我在指导学生按教学需要分类、分期栽培植物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而成熟的蔬菜送给学校食堂,又能节约食堂的开支,丰富学生的饭菜。

科学小菜园是学生进行栽培、等学习活动的基地,新课标要求尽可能创造条件,联系实际,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有了科学小菜园,我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科学小菜园中直接参与种植、栽培等实践活动,并可以在科学实验基地进行嫁接、扦插、土壤的认识和分析、植物的成长等教学,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

科学小菜园的建设能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在科学小菜园的建设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培植种上大葱,青椒、西红柿、豆角,韭菜等时鲜蔬菜作物,学生在亲自参与栽培植物的实验活动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了一些实用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为参加当地经济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室外教学

农村有独一无二的大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科学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土壤等等,我就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如:我校附近有一个化工厂,我就带领学生到该厂附近调查周围的河水污染情况,并与该厂上游的水质进行对比,当学生看到原本清澈的河水由于化工厂排放的废水而变得浑浊不堪,并带有刺鼻的异味时,学生们震惊了都争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工厂太害人了,把小鱼小虾都毒死了!”“这个化工厂一定毒害附近住的人”“一定要把这个厂关了”等等。这样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科学面貌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此外,我还能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补一些有利于学生了解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因地制宜的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也能上好科学课。

农村资源优势 篇7

1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总体情况

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重庆市38个区县共闲置中小学校4501所 (含教学点) , 闲置学校占地面积893.0万平方米 (约1.34万亩) , 闲置校舍建筑面积196.2万平方米, 形成的闲置校舍固定资产原值约4.51亿元, 按现值估值约为5.16亿元。其中, 幼儿园闲置11所, 校舍14栋;小学闲置4383所, 校舍7094栋, 九年制学校闲置13所, 校舍17栋;初中闲置79所, 校舍265栋;高中闲置3所, 校舍8栋;中职闲置6所, 校舍16栋;成人学校闲置2所, 校舍2栋;其他像勤工俭学点和教办的学校闲置分别是1所和3所, 校舍1栋和8栋。可以看出, 小学是整个农村教育闲置资源中比例最大的。

1.1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的特点

(1) 学校建设时间早。通过调研资料核查, 闲置校舍建设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前的占56.5%;1990-2000年期间及2000年以后修建的分别占33.9%和9.6%。

(2) 规模普遍较小。据调研分析, 闲置学校大部分为村校, 闲置学校平均占地面积为3.06亩, 平均校舍建筑面积为481平方米。

(3) 产权权属关系较为复杂。闲置学校主要可分为国有、集体所有和其它 (含国有投资、集体出资和群众投工投劳共建) 等3类, 其中国有占70.6%, 集体所有占21.9%, 其它占7.4%。

(4) 多数无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 或权证不齐。这部分学校主要修建于实施“两基”及验收期间, 部分区县国土部门只办理了临时权证, 没有完善产权登记。在调查的学校中, 有土地使用证的学校有3239所, 占71.96%。

1.2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的处置利用情况

目前,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使用和处置情况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划转, 继续用于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学农基地等, 占闲置学校的3%;二是无偿划转为当地卫生、福利、文化等其他公共用途, 占闲置学校的7.3%;三是出售或出租, 对交通便利、有处置价值的校舍进行出租或出售, 其资产收益归教育部门, 这类情况占闲置学校的17.7%;四是通过其它方式处置的占5.3%;五是尚未处置 (废弃或暂时闲置) 的占闲置校舍的66.8%。

调研显示, 闲置校舍中处于闲置废弃状态的比例最大, 其次是用于出租出售或用于公共事业。如荣昌县将仁义镇安瑶山小学教室等25栋闲置校舍转让给镇、村、社用作五保家园、敬老院、村办公室等;将双河长山中学教学楼等11栋校舍出租给企业;将吴家海棠中心校黄葛滩村小教室等6栋闲置校舍与镇政府进行置换, 用作办五保家园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对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的需求。

整体而言, 大部分区县对闲置校舍的利用率并不高。例如武隆县有闲置校园78所, 其中出租6所, 临时交村社保管使用的11所, 划转给村1所, 临时转作其他用途的5所, 闲置的就有55所。即使已出租的校舍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也很普遍, 相比偌大的教学楼和校园场地, 出租的教室“大材小用”利用率也非常有限。

2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形成原因及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庆市农村学校闲置校舍形成的原因

(1) 规划布局不合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普九”, 在“人民教育人民办, 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村村办小学”热潮中, 全国实行的是分级办学体制, 县办高中, 乡镇办初中、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 村办村校。当时各乡镇最大的教育目标任务, 就是完成“普九”。由于管理体制、经费短缺等多种因素, 对学校建设根本没有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对学校的整体布局规划缺乏分析、论证和统一安排。因此, 出现诸多隐患, 最终导致目前较大数量的农村村校资源闲置。

(2) 生源逐年减少。在计划生育政策调节下, 农村出生人口呈现波浪式增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 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 部分学龄儿童随家长到城市异地就学, 使农村学校生源进一步减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 家里就只剩爷爷奶奶照顾学龄儿童, 形成名副其实的“农村留守儿童”。

(3)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始。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的加快, 这种办学模式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 社会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越来越大, 农村适龄儿童的家长纷纷为孩子选择上寄宿制学校, 政府又资助部分“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 同时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等, 由此导致部分农村村校生源越来越少直至闲置。

(4) 城镇化加快和农民新村建设进程的加快。近几年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 农民向城区和中心集镇迁移, 乡村居住人口逐年减少;由于乡镇体制和行政村的改革, 原有自然村的中心地位发生根本性转移, 原有散居的村民集中建设到新选址的“农民新村”, 学生发生转移, 学校的布局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由此导致初级小学必须异地建设;为了节约成本和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 一些生源较少的中小学被撤并, 教育行政部门又缺乏闲置校舍处置的政策和有效措施支撑, 形成的一批空置中小学, 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校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5)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因为农村学校点多、面广, 很多学校属地方政府管理时为解决学生入学问题而修建, 除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镇、乡政府所在地学校规划建设相对较好外, 绝大部分村校由村民筹资、投工投劳修建, 场地小、校舍少, 多数学校满足不了最基本的功能设置要求。

(6) 地质灾害和移民工程的影响。随着“三峡移民工程”、“生态移民”和“高山移民”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使得部分学校的生源减少而导致农村村校闲置。

2.2 重庆市农村闲置校舍处置存在的问题

我市目前有大批闲置校舍未能及时得到合理处置和充分利用, 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土地所有权不清晰。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至2002年,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县、镇 (乡) 、村办小学的“三级办学”模式下, 农村学校建设用地几乎均由乡镇和村无偿提供, 土地属于村委会集体所有。建校时未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没有界定校、村双方产权。依据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这些没有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和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校园, 所占用的土地仍然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 要处置闲置学校必然面临土地确权和村民利益的调整问题, 情况较为复杂。

(2) 校舍产权不明晰。根据调研, 目前未明确产权的土地、房屋都属于村校。其中大部分村校没有完善产权手续, 主要是在六、七十年代, 按照国家政策要求, 村校由乡村两级办学, 大部分村校的用地是村社集体土地, 校舍由村民投工投劳和教育部门适当补助建成, 个别村社认为村校是村集体资产, 闲置的村校土地、房产应归还村社;部分市人大代表还提出相应建议, 要求将村校归还村社,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 学校与当地村、社和村民存在一定纠纷, 无法完善相关产权手续。

(3) 缺乏相关处置政策。重庆市教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局等五委局联合印发了《重庆市学校老校区置换暂行办法》, 但基本不适用于农村小学校舍的处置。部分部门和个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个别村委会或村民强占闲置校舍, 造成校产纠纷, 个别学校不经评估随意处置校产, 造成部分闲置国有资产流失。

(4) 管理困难加剧资产浪费和流失。据调研分析, 目前闲置校舍存在“三无”, 即编制有限无人管, 经费困难无钱管, 地处偏僻、荒郊野外无法管。同时存在“三大隐患”, 即:长久失修渐成危房, 资产自然贬值, 且形成新的安全隐患;因无人管理, 明占暗偷现象较为突出, 人为造成资产流失;责任不明, 若因自然灾害出现倒塌伤人事故, 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难辞其咎。有的闲置校舍距中心校较远, 不便管理, 需要请专人管护, 增加教育成本。如不请人管护, 出现安全事故、财产损失等, 教育部门和学校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5) 安全维护成本高、利用率低。绝大多数闲置校舍建设年代久远, 建筑质量差, 部分干打垒校舍还存在, 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利用价值不高。如需要处置, 又需花费大量经费进行维修或维护, 部分维护成本甚至远远高于校舍残值。闲置校舍大多地处偏僻, 周围均为大山或农田、水库, 交通条件十分不便, 出租或转作他用困难, 即便出租, 价格也不高, 总的利用率较低。

3 对策研究

3.1 全面排查, 摸清家底, 明确产权

由于被撤并学校布局比较分散, 资产权属状况比较复杂, 各区县应成立专门机构, 尽快对闲置校舍逐校进行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 全面掌握闲置学校的土地面积、建筑结构、建设年限、建设资金来源、学校用地及房屋权属等状况。

3.2 尽快研究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

闲置校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为减少浪费和避免资产流失, 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应关于规范闲置校舍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各地开展闲置校舍的确权和利用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 我市应结合实际情况, 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因地制宜出台具体的处置办法。

3.3 因地制宜, 分类处置

由于闲置校舍涉及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建议本着“先利用, 后确权”原则分类处置。应坚持“取于教育, 用于教育”原则, 可以通过五种途径处置:一是“融资贷款”等形式, 直接把资金投入教育。二是“土地置换”, 用村校闲置的土地置换城镇学校发展所需的用地。三是“收取租金”, 对乡镇村社已经占用的教育闲置土地、房屋, 如果暂时不能收回, 收取一定租金投入教育。

摘要:随着各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学龄人口日趋减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 很多地方都出现农村教育资源限制现象。文章对重庆市农村闲置校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很多闲置校舍都处于闲置废弃状态, 由于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学生生源逐年减少、城镇化建设加快等原因, 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指导意见, 对闲置资源因地制宜, 分类处置。

关键词:农村,闲置,校舍,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溜.教育差距的中国阵痛[J].中国新闻周刊, 2005 (28) :32-33.

[2]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8.

[3]刘扬, 高洪源.美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其启示——休斯的理论观点[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7) :69-72.

[4]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41-242.

农村资源优势 篇8

一、开发农村科学课程资源, 与教材有机结合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虽然匮乏, 也潜藏着丰富而又有特色的科学课程资源。如自然景观:池塘、田野、河流、森林、四季的更替等;虫、鱼、鸟、兽等动物世界;此外, 当地农民的耕作、养殖以及民风、民俗等这些独特的人文资源也是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用于创新的心, 这些都可以成为科学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

1.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提倡自主交流。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到科学知识, 如果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无疑是打击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那时再想改变就变得很困难了。因此,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个首要任务。

在第一节科学课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们先说说身边与科学有关的有趣的事物, 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平时上课一定要多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备一些实物来辅助教学。如:植物根、茎、叶的学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认识等时都可以发动学生采集它们的实体标本来, 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 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 又能弥补学校教具不足的缺陷, 一举多得。

2.利用有限资源, 充实实验课。实验课在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农村科学教师决不能因为设备简陋不足而忽略科学实验课, 而应该立足现有条件勇于创新, 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地开展科学实验课。没有实验器械,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 或寻找廉价、易得的替代实验用的药品。比如解剖刀可用削铅笔刀代替;水槽、烧杯可用脸盆、茶杯代替, 滤纸、吸水纸可用毛边纸、餐巾纸代替, 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的短缺问题,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二、利用农村科学资源, 开辟第二课堂

(一) 利用好农村的教学资源, 丰富科学课堂活动

农村的学生, 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 天天同虫鱼鸟兽为伍, 生活丰富多彩。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联系孩子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发挥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服务我们的教学, 又能充实教学内容。例如, 在教学《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时, 先布置学生回家亲自喂鸡、喂鸭、喂猪, 喂养可爱的小动物, 仔细观察它们是怎样吃食的, 吃的是哪些食物, 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又给老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帮助。在上这一课时, 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相互启迪、相互补充,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生活的全面了解, 学生又明白了动物食性的分类。又如, 教学《动物与环境》时, 先布置学生捉蚯蚓, 在没上课之前让同学们议一议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上课之后, 先让学生做实验。实验一:在桌上铺开纸, 把干湿不同的沙和泥土围成同心圆环, 选几条蚯蚓放在圆环中心, 观察蚯蚓对环境的反应, 描述和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同学们自然会发现蚯蚓不喜欢沙子和干土, 最后钻进湿土里。

(二) 要就地取材, 用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充实探究内容

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短缺, 时常制约着科学实验课的发展。所以, 我们要立足于现状, 自己开辟创新之路, 深入挖掘地方资源, 就地取材, 联系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师自制教具, 发动学生制作学具的活动。这样既解决了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 又为学校增添了教具、学具。比如, 要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 使学生体验制作标本的乐趣, 自己探索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在教《植物的果实》一课时, 让学生自带核桃、豆角、葵花籽、苹果、梨、香蕉、桔子等。上课时, 请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些果实的不同点, 然后展开讨论:为什么都叫它们是果实呢?教师切开苹果和梨, 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的构造, 再切开香蕉、桔子, 同学信通过讨论说出果实的本质特征。我想, 这样的教学, 接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 在自主探索中来感知事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建立农村科学课实验基地, 开展探究学习

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很好的科学课科技实验基地, 合理开发利用科学课资源, 就能使学生从事更为丰富的课外考察活动。比如, 学生们学了《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后, 他们就能进行自主探究现在的农村空气情况, 找到了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 这就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课内外的沟通中, 在学习、实践中和探索中, 切切实实的学到了科学知识, 锻炼了科学实践的能力。

论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篇9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整体素质差。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我国初中毛入学率到达95%,高中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87年推行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农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开发意识淡薄;农科教统筹力度不够,忽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教师严重短缺;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机构覆盖不全,教育结构不平衡,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问题致使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不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力资源大量剩余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底我国总人口已达13.2亿人,农村人口占55.1%,农村劳动力5.3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5亿人。而据农业部测算,我国农业仅需劳动力1.7亿人,那么近2亿人是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2.2 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1)文化素质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大专以上只有0.5%,并且每年约有200万的新文盲产生。

2)科技素质差。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中接受过中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比例是:荷兰90%,法国60%,德国53%,日本75%。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仅占0.13%,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毕业生中,能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小,每年仍有100多万高中和600多万初中毕业生返回农村,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无技术的劳动力。

3)经营管理素质差。

我国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素质普遍较低,市场意识薄弱,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落后,经营管理粗放。即使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经营管理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

2.3 人才资源匮乏

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却十分匮乏。据统计,目前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比例仅为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达17.26%,比农业高23倍。我国每7 000亩耕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 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师。据调查,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是大中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等,如2005年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占到70.7%,而很少有人去农村工作,仅占1.9%。[1] 另外,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现象也很严重。农村基层工作条件差,农业技术人员地位低,使得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到目前只有40多万人留在了农业系统,而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仅有15万人。[2]

2.4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缺乏

长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和对农村劳动力的科学预测,没有把人力资源培训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也仅是为完成上级任务,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提供的培训项目也很有限,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教育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思想普遍存在,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落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3] 总之,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民培训的随机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3 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

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教育不仅可以使农民不断接受新信息、新观念和新方法,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而且可以为农民提供基本技能,推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发展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基本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反映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指标,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进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而物力资本却在其次。人力资本存量,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蕴藏于被投资人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量。通过教育形成的知识构成了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舒尔茨指出:“教育可以提高人类的劳动质量”。他在关于教育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整个经济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中得出结论:美国经济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收益大于在实物资本上的投资收益,这正是导致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投资增长速度的一个原因。研究证明,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都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呈正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则可提高300%。[4] 因此,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基本手段。

3.2 发展农村教育是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前提

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包括表层的广度开发,更应包括纵向的深度开发。只有对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换言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农民多认识几个字的浅层开发,而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培养新型农民,就必须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可见,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前提。

3.3 发展农村教育是构筑农村人才高地的必要途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加入WTO后的大背景下,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农业产业正遭受严峻的挑战。为迎接挑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构筑自已的农村人才高地,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在农村人才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依靠城市中的普通高校向农村大量输送人才显然是不现实的,培养了解农村、热爱农村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理应由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来肩负。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构筑农村人才高地的必要途径。

4 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建议

4.1 进一步转变农村人才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过去仅仅以学历文凭来界定人才的错误观念,凡是掌握一技之长,在某一个领域有所贡献的就是人才。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中不乏有掌握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土状元”和“田秀才”,应该将其视为农村人才来培养、管理和使用。政府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树立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新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消除制度歧视,真正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制定各种切合农村、农民实际的政策和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从短期来看,由于用于人力资本方面支出的未来的获利性不容易被预期,且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特别对于农民来讲,教育投资周期长,收益慢,加上受小农意识和功利性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民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此,政府要采取有效形式和手段对农民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及各类技能培训中来。[5]

4.2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根据人力资本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寡决定着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舒尔茨在其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累积,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达国家对公共教育投入一般超过GDP的6%甚至达到7%。而近几年我国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例也只有3%,人均教育经费只有美国、日本的1/50,印度的2/3,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用于农村教育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农村人力资源长期停滞在体能型状态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不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6] 考虑到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有限,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筹措机制势在必行。首先,财政资金在投入方向和范围上要有重点和有选择。要把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反哺的重点转向农村教育,在财政投入上实行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相结合,并重点搞好教育扶贫。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种资金投向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再次,探索实行政府投入扶持、用人单位补贴、培训机构减免、农民个人适当出资的投资分担机制。[7] 中央及地方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资金向农村教育倾斜,大力扶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对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防止经费被侵占挪用。

4.3 切实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要将国家制订的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免除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真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平等,确保适龄儿童人人上得起学,有效消除辍学现象的发生。采取强制措施促使那些因不合理的原因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监护人履行其义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上下功夫。改革现有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倡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整合教育资源,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应借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实现由“读书为升学”向“读书为就业”的转变。

4.4 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

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使人口转变为潜在人力资源,而职业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技能,使具有基本素质的人力资源转变为掌握各种劳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资源。在知识经济社会,毕业的概念已不存在,全面开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政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1)办好职业学校。

近些年社会上形成的重学历轻技术的风气,把大批青年引向报考普通高校的道路上去。而那些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花费了对农村家庭来说难以承受的学费后,毕了业却因学非所用而找不到工作。相反,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技能型人力资源却又供不应求。因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办好各类职业学校。办好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建立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要,开发相关专业。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推动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要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强化成人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终身教育的核心,是建设学习型农村的保证,承担着农村普及教育(主要是扫盲)和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按扫盲型、提高型、学历型三个层次来构建。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要着重做到:一方面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普及和培训,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另一方面围绕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向非农业转移的能力。在实施培训中,要确保培训对象重点突出、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

讲求实用实效,切忌面子工程,流于形式、走过场。

4.5 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热爱农村教育、精通专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应着重制定激励政策,形成政策留人、待遇留人的机制。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对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特别是专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在经济与政治待遇上给予优待。对农村学校实行绩效工资,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继续组织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志愿者计划。通过各种措施留住教师,遏止农村教师特别是专业师资外流的势头。三是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分批选派职业学校教师到生产企业进行兼职或实习锻炼。四是健全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奖优罚劣,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 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谢丹阳,宋华明.基于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61-64.

[2]陆晗.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23-24.

[3]王树梅,李治锋,廖熠娟.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64-265.

[4]攀小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91-192.

[5]郭伟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破解“三农”问题有效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56-58.

[6]李德志.我国政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责任与对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71-76.

[7]孙文学.建立和完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J].继续教育研究,2007(1):48-49.

农村资源优势 篇10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的普遍提高,如果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加以合理配置,就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情况下,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推动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问题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具有如下特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规模庞大,劳动力年龄构成低;农村人力资源中劳动力严重过剩。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呈降低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人口绝对数量仍在增长。中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及贫困地区)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其中,接受过科技教育人员的比例更低,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1]。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状况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原因,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仍然会长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与城镇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匹配;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与人力开发成本需求不匹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法与发展的需求不匹配;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素质,为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根据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提高开发的力度,主要涉及到:一是人口,通过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达到;二是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2 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2.1 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引导,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大量人力资源

农村各级行政部门应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信息和资金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加以扶持,认识到农村教育应从以升学为目的转移到为农村服务和发展上来,引导农民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促进教育经济协调发展。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过程中种植业劳动力投入过多,按农业部门的估计,我国农村每一劳动力可耕种0.6 hm2土地,我国现有可耕地0.933亿hm2,大约容纳1.6亿种植业劳动力,而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约60%从事种植业,即2.4亿劳动力从事种植业,还剩余8 000万人,加上其它行业的剩余劳动力,约有1亿劳动力资源剩余,而城市利用劳动力已趋饱和,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立足于农村。一方面,可培植一批符合农村需要的产业;另一方面,可直接进行一些实用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农民培训、带动乡镇农民致富。同时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让农村学生利用农闲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素质并取得文凭,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能顺利有效的转移到其它产业中发挥作用。

2.2 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

中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广大农民尚无法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延伸到农村,覆盖广大农民。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这对于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国家必须加强规划,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向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倾斜,花更多的钱帮助农村将社会保险制度建立起来。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村的实际加强规划,分步实施,并使其逐步纳入国家社保体系,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在养老保险方面,可以先实现较低水平的保障,争取用15~20 a时间分阶段纳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首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险,然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实行普通医疗保险,也争取用15~20 a的时间,分阶段纳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再逐步建立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如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最终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国所有的人口。

2.3 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使人口转变为潜在人力资源;而职业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技能,使具有基本素质的潜在人力资源变为掌握各种劳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资源。搞好农村职业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一般劳动技能培训,实现生产力转移。要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纯文化知识教育与应试教育模式,要围绕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与一般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应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合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村劳动力逐步由劳动型向智能型转变,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此外,还应重视抓好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应进一步完善职教体系,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三是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2]。现代农村成人教育,应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转变办学方向,立足于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为抓手,一方面坚持以把实用技术的培训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实际生产技能;另一方面形成有助于农民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放学校资源,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为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

2.4 发挥高校的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任务

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学校应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先导性作用[3]。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对农村各级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引领新农村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主动拓展为农村服务的渠道和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教育与培训途径,科学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努力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2.5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转变的时期,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手里有更多自主钱的时候,农民才有条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农村经济增强后,才能留住和吸引大量优秀人力资本在农村工作和发展。按照农业发展和变动的规律发展农村经济,一是适当集中资源,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小村合大村,大村集中为小城镇,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通路电水,投资建设学校、医疗、邮电等基础设施相对成本下降,服务效率提高,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培育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龙头企业以其技术和组织优势上联市场,下联农户。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创造出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对提高农民的经营方式、就业观念、生活保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4]。

2.6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据有关专家测算,集中在城镇发展,一个企业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入10%,节约土地15%,降低治理污染费5%。所以,城镇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进农村城镇化应以县城为骨干,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建制镇统一规划,加以培植,使乡镇企业与生活、娱乐、服务等行业同步发展。我国现有6万个小城镇,它们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依托这些小城镇吸引资金、技术和人口,努力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能有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快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允许一部分在城市有固定职业和住房、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也可以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2.7 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促进国际劳务输出

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占全球劳动力资源的20%,而劳务仅占全球劳务输出总量的3%,国际劳动输出的规模与我口比例极不相称。据有关人士分析,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依然强劲,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则为扩大劳务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国际劳务市场,政府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务输出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口的教育、管理与培训;简化审批手续;利用住外使馆、商务机构以及政府高层互访、谈多种方式全力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国际市场就业。

2.8 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保障人力资源的有序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面的努力和配合。要统筹兼顾、整体安排,把人力资源开发项工作协调起来。要建立全国一体的有效的多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政府要建立一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盲目开发。把各种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信息以及和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加工分类,再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播到农民中去,指导各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地方政府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设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构。联合有关部门,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运用先进的手段和政府强大的力量,针对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方式、内容等进行统一规划,按需要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建设好。

参考文献

[1]黄秋香,朱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M].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1):124-126.

[2]孙文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J].成人教育,2007(3):22-24.

[3]谢丹阳,宋华明.基于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61-64.

农村资源优势 篇11

关键词:东川区;生态农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1.003

1东川区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1.1优势

1.1.1区位优势东川区地处滇中偏东北部,昆明市最北端,东邻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南倚寻甸县,西与禄劝县毗邻,北连巧家县并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南距昆明市区155公里,北至巧家县城15公里,北至会泽县城110公里,西至禄劝县城237公里。南接“昆明、楚雄、玉溪”城市群,北衔“成都、昭通、重庆”,西对“六盘水和贵州”城市区域,在连接“成渝、滇中、黔中”三大市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1.1.2自然资源优势东川区地处内陆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光、热、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化,产业适应面广,为东川农业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川区境内除海拔3200米以上地区全年皆冬外,其余大多数地区冬无严寒,河谷地区全年无冬,且水、光、热等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5℃,夏季作物生长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天然型、生态型绿色农产品;高山、亚高山地区冬夏季节较短,大约有10个月以上时间属春秋季节,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样化且适口性好,十分有利于发展高山围栏养殖。

1.1.3土地可利用空间较大东川区土地总面积1871.14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为194.19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9.19%,目前未利用地面积尚有79.74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8.41%,被利用的土地只占总土地面积的71.6%。由此可见,东川土地可利用面积有一定的空间。

1.2生态农业建设已见雏形

“十一五”期间,东川区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果蔬、高山药材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热区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经济作物产业群,以海拔1600米以上至24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为主的优质经济林果产业群及以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的药材产业群和高山围栏养殖产业群。目前东川区已建成了3万亩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万亩优质面条小麦基地、2000亩酿酒葡萄基地、18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甜杏基地,萬亩桃园等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2存在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十一五”以来,东川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当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条件。但东川区农业内部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土地资源分布零散,机械化水平低,灌溉设施落后且老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需要,至今绝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抗灾能力极差。目前,全区耕地总面积中旱地占82.6%,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3.1万多亩,土壤耕作层在20厘米以下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2.5%,农业灌溉水利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于小江河谷地带,灌溉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沟渠灌溉为主,只有少数农田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2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效益差

东川区土地资源自身分布零散,大部分耕地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面,坡度小于2°的耕地只有2.34万亩;坡度小于6°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8.95%,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2.07%,其中坡度大于25°的耕地达3.1万亩,开发难度大,过度开发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

2.3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东川区农业发展借助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多样性的优势,然而各项产业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没有主导型产业和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虽然有一家省级龙头企业(东川无名面条厂),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效益较好,但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民还处于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3对策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并重,在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则应以生态修复为主,经济发展为辅。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把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统一起来至关重要,而农业发展应结合农业自身特点和规律,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以市场为导向。由于信息来源渠道较少,农民获得的信息不全面或不及时,农业生产经常盲目发展,常常出现“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的现象,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为农户提供能够全面、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生态农业发展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而过度忽视经济效益也是不可持续,故东川区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农民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等,都需要长期地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进行。

农村资源优势 篇12

一、农村资源及其分类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资源仅指特定的农村范围内蕴藏的各种类型的资源,即农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有学者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出发把农村资源界定为党和政府领导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拥有或能够为其所用的资源,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资源,现实和潜在的资源,硬的和软的资源。有学者从新农村建设的外哺力和内发力的视角把农村的资源划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新农村建设本身是一种国家建构行为,政府治理手段及各种政策支持就是农村的外部资源;农村的内部资源(又叫本土资源)则是立足农村本土基础之上的内生力量、内在机制以及乡村社会资本等。另外也有学者超越农村的地域范围,把县域资源也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资源中来,作为新农村建设资源整合的重要要素。这种县域资源主要是指特定县域范围内的所有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以及拥有相似或相近民族特质的文化资源和治理管理经验资源等。

结合以上各种观点,我认为关于农村资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资源要素的分类,换句话说,即从经济资源的角度来划分农村的资源:劳动力资源、劳动手段资源(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土地)、资本、技术等。这种划分是最为传统的划分法。二是按照资源的形态分类: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又叫实体性资源、物质性资源,如各种农村自然资源和生产性资源:土地、水力、水利等。无形资源又叫虚体性资源,包括既有的和潜在的知识性和文化性资源,如劳动者的智力素质技能、技术、传统风俗文化等。三是从农村社会结构的视角分类:农村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四是按资源的来源分类: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闲置的农村资金等,外部资源主要是企业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优惠)。五是按资源的地域分类:中央资源、县域农村资源、村落资源。其中中央资源主要是指制度资源(如村民自治等制度供给)、政策倾向、财力保障等。县域是我国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的基层组织和行政区划,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属于部门齐全、行业众多、领域广泛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加上其与乡村的紧密直接关系,也就是县域经济的农村性,让县域资源成为建设乡村的重要资源。县域资源主要是指特定县域范围内所有农村共有的和特有的所有资源的总和。

以上分类没有严格的区分,很多分法都有相近重合的地方。前三种分类都是学界最为常见的分类法。对农村资源的把握只要找准一个角度即可。综合前几种分类,笔者认为可以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的角度加以把握,把农村资源分为四种: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乡土资源。其中,政府资源包括中央政府的资源、地方政府的资源。社会资源是指社会领域各种社会力量及组织所提供的资源。市场资源指市场领域内的资源及市场机制本身所蕴含的动力资源。乡土资源又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的乡土资源指各种农村中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无形乡土资源主要指传统文化资源、社会资本资源。其中乡土社会资本资源是村民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关系网络、非正式授权网络组织(乡村理事会、基金会、老人会、多种专业协会以及宗族、宗教组织等)以及体现于其中的信任、合作、互惠、网络、宽容、同情等。它是乡村社会的的粘合剂、聚合力。

二、农村资源整合及其模式

所谓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资源整合是企业管理上的一个词汇,主要是指企业战略调整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那么农村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以获取农村全面有效的发展。有学者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界定资源整合:即立足于各地农村的实际,把农村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资源要素职能和把农村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或资源要素职能整合成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系统,通过狭义和广义的重组协调,优化激活,突显农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资源效率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管理运作过程。通过对企业管理上的资源整合概念的把握,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农村资源整合定义为:立足于各地农村的实际,把农村这个特定系统内部和外部彼此关联却彼此分散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组合和利用,实现各资源间的的渗透、关联和协调,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整体运动的过程。

关于农村资源整合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学界已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农村资源的资本化是实现农村资源整合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农村资源整合也可以理解为农村资源的资本化。目前大部分对农村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以下几个特点和表现:第一,农村资源整合的模式研究,即农村资源整合与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问题。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选择,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又造就了不同的村级治理模式,如南街村模式、华西村模式、温州模式等。第二,重自然资源和经济性资源的整合研究。大部分研究重各种生产性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农村矿产资源、资金的整合等。换句话说,重物质资源、实体性资源而忽视知识性资源、潜在资源、文化资源等无形资源的整合以及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互动整合。第三,单向视域下的农村资源整合研究居多,即主要是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农村资源的整合。当然这也是当前探讨农村发展及农村资源整合问题的主流视角。

总结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现如今的农村资源整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基于以村落为研究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有学者综合国内外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四种农村资源整合模式:继承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选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外延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攀升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这些农村资源整合模式与新农村建设模式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与村庄自身的资源禀赋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以村庄为研究单位的资源整合主要是围绕着村庄本身的资源展开。

第二,超越村落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这种资源整合模式认为研究农村的发展不能局限在村落狭小的地域范围。有学者提出在县域范围内研究农村资源整合。县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特色性、不平衡性、综合性、层次性、农村性、过渡性和模式多元化等特征。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县域资源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现状导致了整合的必要性。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其民族特征、文化传统、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等都十分相近。因而实现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村级综合实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战略目标。总而言之,县域范围内的农村资源整合具有互补性和协调发展的特性。

第三,内外部资源、有形无形资源的互动整合模式。有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侧重于外部支持、政府治理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应更加重视农村本土基础、内生力量和内在机制的培育和建构。要促进农村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果,不是单纯地强调靠外还是靠内,而是要理清并激活三大关键的互动关系:即外部支持与本土崛起的关系、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市场机制与乡村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简言之,就是要让村内村外的资源、有形无形的资源有效的互动重组结合,达到乡村治理的最优化。这种整合模式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找到乡村内生力量与外部支持的有效连接点和互动机制。

三、对农村资源整合的一点思考

农村要发展,必须实现农村资源的整合。农村资源的整合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点。首先,不管是建设农村还是治理乡村,都离不开资源,治理效果取决于农村资源的多寡和利用率。长久以来,政府对农村资源的汲取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城乡分治”的格局让农村长期处在边沿的位置,利用农村的资源来实现农村自身的发展并未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如今,新时期的宏观背景下,“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政策已经把农村自身资源的整合提上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日程。其次,可供农村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多样而丰富。结合上述农村资源的文献梳理可知,可供农村发展建设的资源可分为村庄内生资源和外部资源。内生资源主要指村庄内部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等;外部资源主要指政府政策资源(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优惠政策、项目支持等)、社会资源(如村际、县域等范围内闲散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第三,农村资源分布离散,利用率不高,不少地方甚至存在大量的资源闲置和浪费。乡土社会的日渐碎片化和惠农政策的零散化,让可供农村利用的资源高度离散化,导致乡村内部资源闲置率高,外部资源又高攀不上。

市场经济让各种资源(如资金、人才)向城市集中;另外,政府规划又让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向“典型”集中,如不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拥有雄厚的建设配套资金。换句话说,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趋利性”,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不均衡性。市场和政府关照不到的治理真空,其资源利用率极低,村庄的发展严重滞后。资源可以产生效益,因此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资源可以自我整合,并发挥作用。但这种纯粹的自我整合本质上是趋利的,换句话说,这种整合机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边缘落后、资源禀赋较差的乡村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要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更加需要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资源整合模式,即政府帮扶、市场与社会进入、农民参与三方面相结合的资源自我整合。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资源的整合?笔者试图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以供大家探讨。第一,资源信息整合是前提。由于市场与社会对农村关注不多,农村资源大都是不明确的、散落存在的,所以资源信息的明晰和共享就是实现整合的首要前提。换句话说,资源要“整”。可引入“情报理念”即信息化理念,可尝试引入市场,利用高科技的成果,建立完备的村庄资源信息库,一方面,准确全面的村庄信息,以便政府惠农到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创造机会、开拓新领域,以吸引社会与市场力量的进入和参与。第二,组织资源整合是基础。农村社区组织粘合性不强、自治能力弱化是造成村庄内部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没有组织性的资源整合是低效的,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必须要进行农村社区的重建与农村微观组织的再造,拓展和开发多元多样的组织资源,以重塑乡村共同体的链条,提升社区认同。第三,人力资源整合是关键。如果说情报信息库是资源“整”的工具,那么人就是资源“合”的主体。探讨农村的人力资源整合主要涉及到四个问题:乡村大量被浪费的闲置的人力资源有哪些?这些人力资源如何组织利用起来?外来人才如何嵌入?内部人才和外部人才如何合作?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农村的“空巢化”让乡村治理面临人力资源的困境。如何组织和利用好农村“留守人员”(如退休干部、老党员、文化素质较高的妇女等),并有效有序地吸纳外来人才的参与和协助(如大学生村官、支农扶农志愿者)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最大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财务资源配置下一篇:沿海开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