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资源

2024-10-30

农村旅游资源(共12篇)

农村旅游资源 篇1

距今为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已经提出了10年, 在这10年之中, 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实际上, 早在2006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 就提出了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概念。而关于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 随着时间的发展, 农村体育旅游开始成为一种文明、时尚的休闲方式, 各个地区也在不遗余力的开发自身的体育旅游资源,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相关概念简介

1.1 相关概念

农村体育即在县与县级以下农村开展的, 以丰富农民生活, 增强农民体质, 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农村体育有着广泛的地域性特征。在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资源的发展时, 不仅需要考虑到小城镇体育资源的问题, 还要考虑到村落体育的问题, 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分析方式, 正是由于小城镇体育是现代体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而村落体育则有着明显的乡土特征, 是一种地域性的特色体育资源。

1 .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 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 农民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这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优势。同时,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为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资源, 这既能够给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也是保障他们体育权利的一种有效手段。农村体育资源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 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 发展农村体育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身体素质, 完善现有的民族体育文化体系, 让我国开始朝着体育强国的方向迈进。

综合各类因素可以得出,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从辨证角度进行分析,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促进农村体育产业朝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而农村体育作为一项新型的内容, 既能够丰富农民的文娱生活, 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 还可以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所以说, 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1 . 3 农村体育旅游的概念与类型

农村体育旅游即利用农村特有的风情民俗、田园风光、自然环境、乡村聚落、农耕文化等, 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度假、观光、娱乐、健身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这既能够发展农村经济, 还可以满足游客的身心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农村体育旅游资源有着商品化与产业化的特征, 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农村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农村体育自然资源以及农村体育人文资源两种类型, 在自然资源上, 可以开发高空、水域和山地旅游项目, 如:登山、野外拓展、徒步等等, 这些项目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的。关于农村人文旅游资源, 可以开发农家乐、季节观光采摘、体育赛事、生态园疗养、农事活动等一系列的资源, 让人们可以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感受休闲体育资源的乐趣。此外, 该种方式还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 还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受民俗体育的精髓。

2 我国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我国在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这与我国优越的资源环境和农村大力建设的良好契机有密切联系, 具体的讲, 我国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 . 1 农村地域广大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农村的地域是非常广大的, 广大的农村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也有着大量的传统体育资源和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 以少数民族较多的广西地区为例, 单单在传统体育项目方面, 就有跳竹杠、板鞋舞、抛绣球、多耶、打铜鼓等等, 但是, 就现阶段来看, 我国农村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2 . 2 休闲时代的到来

目前, 我们已经步入了全民休闲时代, 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 在节假日, 人们往往会选择多样化的休闲方式, 而旅游活动正是其中的首选。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 传统被动的旅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娱乐的要求, 还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在与农村体育旅游活动接触的过程中, 人们可以尽情投入到大自然的环保中, 体会自然带来的乐趣, 抛开烦扰的城市。从这背景上而言对于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好顺应了人们对于休闲旅游产业的需求。

2 . 3 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科学的进行规划, 注重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风貌, 实现对农民的增收。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之下, 各个农村地区需要抓住这个重要的机遇, 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原则, 合理开发体育资源。可以说, 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推进为我国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发展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意义分析

发展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能提高我国民众体质, 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可观效益, 具体的讲:

3 . 1 可以实现大众体育的普及

实际上, 早在2005年, 国家为了促进我国大众体育产业的发展, 就制定了《全民健身条例》, 近年来, 在城市地区, 大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 在农村地区, 由于农民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大众体育的认识颇有偏差, 在新一轮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发之下, 注重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不仅可以在广大农村群众中普及相关的知识, 还可以促进我国朝着体育强国的方向来转型。

3 . 2 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近年来, 人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娱乐、休闲活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娱乐休闲方式, 同时, 人们对于体育资源的消费比例也逐年上升, 旅游项目开始成为人们在业余时间的不二选择。调查显示, 在2014年, 全国居民对于体育用品的消费已经占据了除基本生活费以外的第二项, 体育旅游这项新兴产业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而发展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则可以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 . 3 实现新农村建设活动的规范化发展

多年来,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推广活动中, 各类建设工作以及规划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大多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都将重点放置在了经济领域上, 未针对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在现有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 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 还可以转化农民的体育消费意识, 弥补现阶段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新农村建设活动的规范化发展。

4 现阶段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4 . 1 程度落后、项目单一

虽然很多农村都开始意识到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但是, 关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生, 多数集中在传统的农家乐上, 未形成系统的经营规模, 这种简单的开发模式是无法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要求的。但是, 目前农民又没有能力来开发新型体育旅游资源, 也无法将体育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致使现阶段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处在初级发展状态, 既未得到推广, 还导致本应该以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4 . 2 未考虑到规模经济效应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很多人的价值观念变得扭曲, 与城市相比,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致使不少农民将旅游业的开发作为一根救命的稻草, 一些本身不具有条件的农村盲目的跟风来开发旅游资源, 甚至私自将更低转为娱乐设施, 但是却毫无特色, 最终草草收场。即便是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发展好的农村, 其关注的重点也就是旅游资源, 不注重周边环境与配套设施的改造, 甚至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拉客宰客, 导致游客逐渐对农村体育旅游丧失了兴趣, 这种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

4 . 3 管理模式混乱

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不仅与体育部门有关, 也属于旅游部门的管辖范围, 但是,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多数地区都未针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来制定管理制度, 更未出台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部分地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 管理问题混乱, 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 促进我国农村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 . 1 既注重开发, 又要做好保护工作

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属于一种特殊的产品, 是不可再造的, 特别是一些传统体育旅游项目, 是在长久的累积下出现的, 对于该种资源的开发, 要遵循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原则, 注重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开发, 切记不能急功近利, 忽视了市场的需求。此外, 还要意识到, 农村体育旅游资源是具有承载力的, 任何开发活动都需要考虑到资源的承载力问题。

5 . 2 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法律法规, 是政府必须要在近期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针对旅游项目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是, 却没有针对农村体育旅游项目来制定法律规范, 只有部分发达地区制定了政策。因此, 在未来阶段下, 必须要注重这一问题的解决, 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障我国农村体育旅游产业能够走上正规的发展道路。

5 . 3 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在未来阶段下,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开展合理的宣传活动, 让更多的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有正确的认识, 了解这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模式, 采用多样化的渠道将农村体育旅游项目推向全国, 走向世界。此外, 在条件许可时, 要可以多举行体育赛事, 打造出与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相关的优势体育项目资源。

5 . 4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

发展农村体育旅游产业, 人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目前, 这一新型产业人才缺口极为严重, 虽然各个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 但是很少有针对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旅游专业, 致使农村缺乏综合性的体育旅游人才。此外, 农村体育旅游产业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 要求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旅游素养, 还需要具备体育素养, 为此, 各个部门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创新现有的人才培训机制, 为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 还要加强与各个院校的联系, 有针对性地开设民俗体育文化的课程。培养农村体育旅游的有关人员, 为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

6 结语

总而言之, 农村是个大市场, 农村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而天然, 如果能够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定能够满足休闲时代下人们的休闲、娱乐、健身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当地的体育旅游资源, 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农村体育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旅游人才的培养, 以此推进农村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城市化进程对农村体育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176-177.

[2]陶萍.乡村体育旅游循环经济型发展研究—基于低碳生态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 :64-67.

农村旅游资源 篇2

一、中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的管理。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主体,它服务质量的好坏与人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或讲人力资源开发十分重要。乡镇卫生院是由我国政府直接举办,从院长任命、人员的分配聘用、医务人员的职称、工资,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乡镇卫生院大多数院长是业务技术型院长,缺乏管理知识,不懂卫生院的现代经营理念。

2、卫生专业人员情况。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素质较低,业务骨干短缺。表现为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绝大部分是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低,中专学历和无学历的达到60%以上;素质差,非卫生专业人员进入乡镇卫生院的较多,先上岗、后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最后造成队伍不稳,一些好一点的医生想尽办法往上级医院调动,形成乡镇卫生人才外流的现象。而乡镇卫生院由于体制、条件、编制的限制,对于需要的人才无法引进,不能及时补充技术力量,形成“好的留不住、坏的不想走、要的进不来”的局面。

3、乡镇卫生院的激励机制。国家为鼓励医务人员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行了定向降分段招生培养;城里医生晋升技术职务前先到农村工作一年。尽管如此,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仍然缺乏吸引力,农村高级卫生人才短缺。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经费短缺,人员工资不能足额发放的现象十分普遍。

用农村资源写作文 篇3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课堂上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全班40位学生,其中32位带来的是苹果和梨,其他带来的是香蕉和桔子。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了课文《荔枝》一课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几方面来写,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教师的教学思路还是挺好的,但学生的发言几乎是一种声音,写出来的作文几乎是一个面孔,究其原因,可能是观察对象单一造成的。学生为什么会都带来苹果和梨呢?这显然是老师没有想到的。目前,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不能常吃到多种水果的。况且没有几个孩子真正看过香蕉树和桔子树。如果不让学生写水果,而是让学生写蔬菜效果可能会更好,想想看,白菜、萝卜、菠菜、冬瓜、南瓜、茄子、菜椒……,学生会带来多少种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这样的作文该多么丰富多彩呀!

写一个值得你敬佩的人,老师启发学生哪些人物值得你敬佩?学生的答案是黄继光、董存瑞、王二小、小罗卜头……。为什么学生不能想到自己身边的人物呢?因为在学生的眼里,他们身边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普通得让孩子们从他们身上找不到舍己救人、英勇无畏、鞠躬尽瘁这样值得敬佩的品质。如果老师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村谁家种了大棚菜,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麦收农忙时,谁开着联合收割机把麦子收的又快又好?过年了,是谁忙着扫大街?谁的妈妈会裁会剪,做的衣服最漂亮?在咱们班里,是谁助人为乐、经常把笔和练习本借给别人……。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出发,与孩子亲切交流,那么,让他们敬佩的人一定会说也说不完。又例如三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我的发明创造》,写出你想发明的东西。这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为他们极少见过什么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生活面太小,但是,我们班学生的作文写得非常好,有的写要发明一个专门照顾小孩的机器人,可以帮助妈妈带孩子,有的想折一种新型的纸飞机,,比别人的飞机飞得远.......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想发明一种生物除虫器,现在庄稼地里有害虫,农民就打农药,害虫死了,可是捉虫的小鸟也死了,所以我想发明一种生物除虫器,不用打农药,把这台机器放在田里,就可以消灭害虫。”多么好的想法,学生认识农村的生活,感受着农村的生活,也在想法改变着农村的生活,谁敢说多年以后,他们想法不会实现呢?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

利用农村资源服务农村生物教学 篇4

一、充分利用好校内外显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用于课程教学的各种资源。存在于学校内部的显性课程资源, 有教科书、实验仪器和设备、校园绿化等。此外, 农村学生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校外显性课程资源, 如农田、果园、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1) 利用与学生直接相关的事与物作为课程资源。学生身边处处存在着教育的契机,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例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节课中, 课本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课前一周, 我布置学生找些鼠妇饲养, 由于学生是用透明的瓶子饲养, 鼠妇适应了有光的环境, 在做实验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在给另一个班做同一实验时, 了解到学生饲养的鼠妇也没有遮光, 就引导学生分析了上一个班用鼠妇做实验的失败原因所在。本节实验课我们将用黄粉虫 (面包虫) 代替鼠妇做实验, 看看效果如何。通过使用身边的替代品, 使该实验获得成功。

(2) 到果园场地参观学习。当地的农业生产就是丰富的生物环境教学资源。例如:在讲到《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内容时, 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参观了一个利用立体农业致富的现场。该农户具体做法是:在果园中搭猪圈, 在猪圈上养鸡, 在猪圈边育蛆。通过用蛆喂鸡, 鸡粪喂猪, 猪粪喂果树, 果树下面间种蔬菜, 从而获得了果、菜、鸡、猪的全面丰收。通过现场的参观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还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育贯穿于农业生产中。

(3) 利用好生活中现有的鲜活生物标本。农村学生每天往返学校路途中, 道路两旁观察到的一年四季的生物都是最鲜活的生物标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其形态进行分类识别, 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生物特征引导学生做些生物标本。

二、利用好农村学生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的, 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才能开发和利用好这些隐性的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

(1) 利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 比如种果树、蔬菜等经验。在《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这节课中, 理解“光对绿色植物生活的影响”这个内容时, 学生就能联系生活实例。知道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作物增产, 并提出为提高产量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形成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感性认识, 这些资源成为了学生建构和完善光合作用知识体系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善于将学生生活经验整合于课堂教学, 教师就会感受到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的价值。

(2) 利用好农村家庭致富经验。现在农村有不少的致富能人, 他们精通多种种植、养殖的经验, 家长平时谈及的作物栽培、嫁接、畜禽饲养、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学生耳濡目染, 会积累不少感性知识。我在上《无性生殖的应用》这课时, 课堂上有些学生早就按捺不住了, 说自己在家里早就掌握了植物的无性生殖技术。见时机成熟, 我就叫几位同学介绍果树的嫁接方法, 并将他们家里嫁接果树的成功经验在班上作经验交流。精彩的描述让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下课后布置的课外实践活动“嫁接”这个内容就完成得特别好。

(3)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初中学生的兴趣很广泛, 但不稳定, 要想利用好他们的兴趣, 最好让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 这时他们的兴趣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师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与生物相关的现象,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篇5

邬开荷 王扬铭

[摘要]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理论与实践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农村教育

现代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收入已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在土地资源不变、资本投入有限、劳动投入边际报酬递减的背景下,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稳步增加农业家庭经营收入,从而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收入。

2.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步伐,需要充分挖掘农村人力资源的潜能

新农村建设需要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首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建设,其目标是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依靠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无论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乡村环境整治、培育新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综合管理改革等,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全力投入。培育新型农民,就是通过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潜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4.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需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存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即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充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增量。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二、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大,现有劳动人口约7.4亿,其中,农村劳动力近5亿,剩余劳动力接近2亿。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增长速度快,开发潜力巨大。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4亿左右,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国加入WTO,今后我国每年还将净增600万>700万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必将对社会就业、农村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

2.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科技素质不高

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在欠发达地区,情况更差。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11年,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在今后若干年内,如果农民文化程度指数继续以0.1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才能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到2050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3.农村教育与人力资源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投入不足与社会需求庞大是制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迅速,但仍滞后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反映在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长年徘徊于

2.5%>3%,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

三、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对策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1.科学制订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不断增强城镇化吸纳能力,我国的特点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不足,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2.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现代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整个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去统筹规划和精心安排。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遵循市

场经济发展规律,使农村教育成为公众投资的热门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构建以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为基础的现代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创建农村社区学院,建立学习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农村教育战略规划,创建适合我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产业开发相结合,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保证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与机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和人才保证

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迸发 篇6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是为改而改,是由问题倒逼的。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在了后边,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呼唤更深入的体制突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尖锐,“中央要粮食、地方要财政、农民要收入”的不同利益协调难度增大,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利益需要更刚性的制度保障。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更加紧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亟待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三留守”问题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心头牵挂”,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明确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所负有的责任,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要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要交给社会,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农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当前农村改革要碰的都是“硬骨头”,要干的都是“棘手”的事,需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允许地方试点试验,积累经验、探索路子、逐步推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既积极又慎重,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只要不折腾,积跬步致千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农村旅游资源 篇7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2006年末,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 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长期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正在逐步转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主,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资金、物资和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尤其需要富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 需要一批能正确理解中央农村工作精神、熟悉政府农村工作政策、了解村情、懂农经管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需要精通农业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 需要高素质的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存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亟需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瓶颈。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发展要超越主要通过增加耕地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产出的传统模式, 现代集约型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开发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 有赖于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护生态平衡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开发自然资源转化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舒尔茨的研究结论, “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 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直接运用者, 是农村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素养、文化素养的农业劳动者, 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改善,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认识不足

农村的“去组织化”使农民更多的时候以一种个体形态出现。游离状态的农业劳动者在获得生产生活自由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组织“约束”。农民的发展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在充分认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意义的同时, 不断探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系统措施。

2、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富余劳动力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移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人力资源丰富, 但是人均耕地少, 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升级, 加之农业机械化也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 因此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如一个东方神话,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走。

3、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截至2006年,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仍占到39.5%, 而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50.6%。另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 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 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心态。农业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 2006年末, 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其中, 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按职称分, 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2万人、46万人和149万人。其次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营管理人才较少。我国部分农业劳动者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思想”的影响, 市场意识比较淡薄, 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较差, 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再次是身体素质偏差。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人力资资源投资主要是通过教育投资来完成的。中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刀子了二元教育结构。当我们谈及农村教育之时, 主观上已经默认了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农村教育的存在。实际上, 农村教育是一种大教育, 是指一切可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路径选择

1、转变观念,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农民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部门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自身的发展需要是内在动力, 外部举措是促进手段。首要的是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 勇于承担公民义务和维护公民权利。相关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 以人为本, 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的良好氛围, 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2、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教育成就未来, 现代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基本手段。面向“三农”的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教育、农民教育或者是农村教育, 而更应该是三者的有机融合。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 保证入学率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为农村儿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发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 让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学子们学一技之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三农”的水平;不断探索适应“三农”发展的终身教育体制, 学以致用, 学有所教。

3、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其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占到62.3%。农民的这种就业形势既减轻了农村负担,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现阶段城市还有乡村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城市生活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仍是必然趋势。

其二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劳动力的双向迁移——一部分农民工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还有一部分“城里人”投入到服务“三农”的工作中来。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 如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色、政策扶持等, 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力量。农村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互动为“三农”工作呈现了另一种思考维度。农村不仅要让农民走出去, 还可以发挥自生特色吸引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 这本身就体现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重视对农民的健康投资

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有效的保障, 解除农业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完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改善农村医疗环境,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雅崖、张德江:《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四川劳动保障》, 2010 (2) 。

[2]许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 2010 (27) 。

[3]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农村经济》, 2004 (1) 。

论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篇8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整体素质差。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我国初中毛入学率到达95%,高中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87年推行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农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开发意识淡薄;农科教统筹力度不够,忽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教师严重短缺;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机构覆盖不全,教育结构不平衡,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问题致使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不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力资源大量剩余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底我国总人口已达13.2亿人,农村人口占55.1%,农村劳动力5.3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5亿人。而据农业部测算,我国农业仅需劳动力1.7亿人,那么近2亿人是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2.2 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1)文化素质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大专以上只有0.5%,并且每年约有200万的新文盲产生。

2)科技素质差。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中接受过中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比例是:荷兰90%,法国60%,德国53%,日本75%。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仅占0.13%,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农村毕业生中,能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小,每年仍有100多万高中和600多万初中毕业生返回农村,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无技术的劳动力。

3)经营管理素质差。

我国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素质普遍较低,市场意识薄弱,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落后,经营管理粗放。即使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经营管理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

2.3 人才资源匮乏

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却十分匮乏。据统计,目前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比例仅为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达17.26%,比农业高23倍。我国每7 000亩耕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 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师。据调查,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是大中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等,如2005年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占到70.7%,而很少有人去农村工作,仅占1.9%。[1] 另外,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现象也很严重。农村基层工作条件差,农业技术人员地位低,使得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到目前只有40多万人留在了农业系统,而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仅有15万人。[2]

2.4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缺乏

长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和对农村劳动力的科学预测,没有把人力资源培训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也仅是为完成上级任务,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提供的培训项目也很有限,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教育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思想普遍存在,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落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3] 总之,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民培训的随机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3 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

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教育不仅可以使农民不断接受新信息、新观念和新方法,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而且可以为农民提供基本技能,推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发展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基本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反映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指标,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进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而物力资本却在其次。人力资本存量,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蕴藏于被投资人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量。通过教育形成的知识构成了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舒尔茨指出:“教育可以提高人类的劳动质量”。他在关于教育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整个经济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中得出结论:美国经济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收益大于在实物资本上的投资收益,这正是导致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投资增长速度的一个原因。研究证明,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都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呈正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则可提高300%。[4] 因此,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基本手段。

3.2 发展农村教育是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前提

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包括表层的广度开发,更应包括纵向的深度开发。只有对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换言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农民多认识几个字的浅层开发,而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培养新型农民,就必须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可见,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前提。

3.3 发展农村教育是构筑农村人才高地的必要途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加入WTO后的大背景下,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农业产业正遭受严峻的挑战。为迎接挑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构筑自已的农村人才高地,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在农村人才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依靠城市中的普通高校向农村大量输送人才显然是不现实的,培养了解农村、热爱农村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理应由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来肩负。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构筑农村人才高地的必要途径。

4 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建议

4.1 进一步转变农村人才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过去仅仅以学历文凭来界定人才的错误观念,凡是掌握一技之长,在某一个领域有所贡献的就是人才。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中不乏有掌握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土状元”和“田秀才”,应该将其视为农村人才来培养、管理和使用。政府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树立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新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消除制度歧视,真正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制定各种切合农村、农民实际的政策和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从短期来看,由于用于人力资本方面支出的未来的获利性不容易被预期,且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特别对于农民来讲,教育投资周期长,收益慢,加上受小农意识和功利性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民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此,政府要采取有效形式和手段对农民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及各类技能培训中来。[5]

4.2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根据人力资本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寡决定着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舒尔茨在其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累积,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达国家对公共教育投入一般超过GDP的6%甚至达到7%。而近几年我国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例也只有3%,人均教育经费只有美国、日本的1/50,印度的2/3,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用于农村教育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农村人力资源长期停滞在体能型状态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不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6] 考虑到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有限,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筹措机制势在必行。首先,财政资金在投入方向和范围上要有重点和有选择。要把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反哺的重点转向农村教育,在财政投入上实行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相结合,并重点搞好教育扶贫。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种资金投向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再次,探索实行政府投入扶持、用人单位补贴、培训机构减免、农民个人适当出资的投资分担机制。[7] 中央及地方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资金向农村教育倾斜,大力扶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对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防止经费被侵占挪用。

4.3 切实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要将国家制订的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免除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真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平等,确保适龄儿童人人上得起学,有效消除辍学现象的发生。采取强制措施促使那些因不合理的原因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监护人履行其义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上下功夫。改革现有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倡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整合教育资源,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应借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实现由“读书为升学”向“读书为就业”的转变。

4.4 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

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使人口转变为潜在人力资源,而职业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技能,使具有基本素质的人力资源转变为掌握各种劳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资源。在知识经济社会,毕业的概念已不存在,全面开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政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1)办好职业学校。

近些年社会上形成的重学历轻技术的风气,把大批青年引向报考普通高校的道路上去。而那些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花费了对农村家庭来说难以承受的学费后,毕了业却因学非所用而找不到工作。相反,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技能型人力资源却又供不应求。因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办好各类职业学校。办好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建立符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要,开发相关专业。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推动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要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强化成人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终身教育的核心,是建设学习型农村的保证,承担着农村普及教育(主要是扫盲)和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按扫盲型、提高型、学历型三个层次来构建。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要着重做到:一方面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普及和培训,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另一方面围绕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向非农业转移的能力。在实施培训中,要确保培训对象重点突出、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

讲求实用实效,切忌面子工程,流于形式、走过场。

4.5 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热爱农村教育、精通专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应着重制定激励政策,形成政策留人、待遇留人的机制。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对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特别是专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在经济与政治待遇上给予优待。对农村学校实行绩效工资,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继续组织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志愿者计划。通过各种措施留住教师,遏止农村教师特别是专业师资外流的势头。三是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分批选派职业学校教师到生产企业进行兼职或实习锻炼。四是健全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奖优罚劣,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 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谢丹阳,宋华明.基于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61-64.

[2]陆晗.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23-24.

[3]王树梅,李治锋,廖熠娟.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64-265.

[4]攀小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91-192.

[5]郭伟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破解“三农”问题有效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56-58.

[6]李德志.我国政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责任与对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71-76.

[7]孙文学.建立和完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J].继续教育研究,2007(1):48-49.

农村旅游资源 篇9

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农民旅游意识增强, 更多的农民开始积极参与旅游活动。据统计, 农民旅游出游人次在2007年已经达到9.98亿人次, 占当年中国过夜旅游人次的62%, 旅游总花费2220.23亿元, 占当年中国旅游国内收入的29%。我国有近9亿农民, 人口基数庞大, 是未来国内旅游市场主要拓展的空间。

由于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差异, 农村旅游者在出游人口特征、信息获取渠道、产品偏好、出游花费、出游方式选择上和城市旅游者可能存在差异。把握这种差异, 可以让旅游营销人员、旅游服务人员针对城市和农村的旅游者, 分别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和服务接待方式。

现有研究主要偏重于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特征, 或分别研究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的旅游特征, 对两者旅游特征差异的对比研究不足, 特别是缺乏定量分析。因此, 很难判断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旅游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否真正存在。鉴于这种情况, 笔者以游客调查表为基础, 通过统计检验, 分析了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在旅游特征上的异同, 内容涉及出游人口特征、信息获取渠道、产品偏好、出游花费、出游方式选择。

二、研究设计与调研过程

本次研究数据来自于笔者发放的游客调查表。一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79份, 有效问卷439份, 有效率为91.6%;其中城市旅游者样本383, 占87.2%, 农村旅游者样本56, 占12.8%。本次研究运用SPSS13.0版本统计软件, 对游客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卡方分析, 从而对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旅游偏好、旅游满意度进行差异判断。卡方分析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 P值越小, 说明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中所设定的显著程度为0.05。

本次调查游客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的出游人口特征差异分析

在问卷中, 出游人口特征主要有: (1) 性别; (2) 年龄; (3) 文化程度; (4) 月收入; (5) 职业。分别对这些变量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其概率P值如表2所示。

由于年龄、月收入的Pearson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大于0.05, 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年龄结构、月收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城乡旅游者的年龄交叉列联表的分析表明, 不论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出游人数最多的年龄区间是26~45岁, 城市旅游者在这个年龄区间占53.5%, 农村旅游者在这个年龄区间占65.5%。城乡旅游者的月收入交叉列联表表明, 不论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其月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绝大多数, 说明中国的旅游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由于性别、文化程度的Pearson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0.05, 因此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性别、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的性别交叉列联表表明, 城市旅游者出游男性比例为48.5%, 女性比例为51.5%, 男女比例大致相当;而农村旅游者当中70.9%为男性, 占绝大部分比例,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的学历结构交叉列联表表明, 城市旅游者当中本科和大专占多数, 为62.8%, 而农村旅游者当中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居多, 占62.9%, 具有显著差异。

注:由于城乡职业性质本身不同, 这里没有对城乡旅游者职业差异进行分析

(二)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信息渠道来源差异

在问卷中, 旅游信息渠道被分为6类: (1) 亲朋好友; (2) 旅行社; (3) 书报杂志; (4) 电视广播; (5) 网络; (6) 其他渠道。分别对城乡旅游者与6种旅游信息渠道之间联系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结果见表3。

由于书报杂志和网络的Pearson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0.05, 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书报杂志和网络这两个信息来源渠道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交叉频数表的研究可以发现, 农村旅游者在通过书报杂志和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方面比例大幅度落后于城市旅游者, 从而验证了上述检验结果。农村旅游者最依赖的信息渠道是旅行社、亲朋好友推荐;城市旅游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亲朋好友推荐和网络。

(三)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旅游产品偏好差异

在问卷中, 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产品被分为5类: (1) 自然景区和文化遗址; (2) 温泉海滨乡村度假; (3) 主题娱乐公园; (4) 特种旅游 (如蹦极、攀岩、漂流等) ; (5) 其他。分别对城乡旅游者与5种旅游产品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结果见表4。

由于温泉海滨乡村度假旅游的Pearson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0.05, 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温泉海滨乡村度假的偏好上存在差异。通过对交叉频数表的研究可以发现, 农村旅游者的温泉海滨乡村度假偏好大幅度落后于城市旅游者, 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从整体来看, 不管是乡村旅游者还是城市旅游者, 他们选择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的比例仍然占绝对比例。

(四)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旅游方式选择差异

出游方式选择有散客出游和旅行社团队旅游, 对城乡旅游者的旅游方式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其概率P值为0.001, 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旅游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 城市旅游者选择团队出游的仅占33.5%, 而选择散客出游的已经占到66.5%, 达到2/3, 散客化趋势十分明显;而农村旅游者仍然有57.1%, 即60%左右选择旅行社团队出游。

(五)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年旅游花费差异

对城乡旅游者的年旅游花费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其概率P值为0.125, 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 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年旅游花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交叉频数表的研究可以发现, 不论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年旅游花费在1000~5000元的占绝大多数, 其次是5000~10000元, 两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六) 农村旅游者与城市旅游者的旅游服务满意度评价差异

在问卷中, 旅游服务满意度被分为6类: (1) 住宿满意度; (2) 餐饮满意度; (3) 交通满意度; (4) 景点满意度; (5) 旅游纪念品满意度。分别对城乡旅游者与5种旅游信息渠道之间联系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 结果见表5。

由于所有的Pearson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均大于0.05, 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服务的满意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交叉列联表的研究 (表6) , 可以发现: (1) 不论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满意度最高的是交通和旅游景点; (2) 满意度最低的是旅游纪念品; (3) 对住宿和餐饮, 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绝大部分评价为一般。

四、研究结论及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对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在出游人口特征、信息获取渠道、产品偏好、出游花费、出游方式选择、旅游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非参数检验, 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旅游者和城市旅游者在年龄结构、月收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显著。城市旅游者出游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农村旅游者男性出游占绝大部分;从文化程度来看, 城市旅游者平均文化程度高于农村旅游者 (大部分高中以下) 。 (2) 在旅游信息获取方面, 城市旅游者通过网络和书报杂志的比例明显多于农村旅游者, 但从总体来看, 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旅行社和朋友推荐。 (3) 在旅游产品选择上, 城市旅游者的度假旅游意识领先于农村旅游者。但不管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他们最青睐的旅游产品仍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 (4) 在出游方式选择上, 城市旅游者散客化趋势比较明显;农村旅游者依靠旅行社团队出游仍占据主流。 (5) 在旅游花费上, 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年旅游花费在1000-5000元的占绝大多数。 (6) 在行业服务满意度方面, 城市旅游者和农村旅游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城市旅游者还是农村旅游者, 认为满意的服务是交通和旅游景点, 认为一般的服务是住宿和餐饮, 不满意的是旅游纪念品。

本次研究的结论对旅游营销和服务接待的实践意义主要有: (1) 由于农村旅游者更依赖旅行社, 而城市旅游者散客化趋势比较明显。因此, 有条件的旅行社可以考虑进入广大的农村市场。主要目标为26~45岁的男性市场。 (2) 旅游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 针对城市旅游者应逐步加强网络、书报等形式, 对农村旅游者要重视利用亲朋关系的口碑效应。 (3) 不论是农村市场还是城市市场, 现阶段中国人最喜欢的旅游形式仍然是观光旅游。旅游企业要考虑的是在观光旅游本质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形式的升级, 而不是盲目开发度假产品。 (4) 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 国内游客满意度最低的是旅游纪念品, 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2]国家旅游局.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8[Z].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3]薛薇.2004: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4]曹新向, 安传艳, 李永文.我国农民旅游研究评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山东农村旅游现状分析 篇10

“农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相对应的。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村旅游的吸引物, 后来加入了农村建筑、农村习俗, 然后又加入了农村文化等,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 “农村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目前,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农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目标的旅游活动”。开展农村旅游可以依托的资源包括:乡村田园风光、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事活动、乡村民居村落、乡村宗祠寺庙、乡村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

农村旅游作为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新兴旅游形式, 具有其自身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1、农村旅游属绿色消费, 以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原初古朴的文化风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这也正是农村旅游发展的魅力所在。2、农村旅游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 是以农村风貌、农民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资源依托型旅游。农业生产活动更多地依赖于江河湖海、山林土地等天然生产资料和对当地特有资源的利用, 因此自然环境和农业生态保护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3、农村旅游具有低投资性, 旅游者对参与并体验农村真实生产生活的需求, 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而且越是原汁原味的体验越受欢迎。如, 做一天渔民、体验秋收的喜悦、采摘鲜果等形式的旅游项目, 均属投资成本较低的直接参与性旅游活动。4、农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气候、地质地貌、各地的农业生产习惯和土地利用方式差异很大,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俗。这是发展农村旅游的优势所在。5、农村旅游具有低消费性, 目前大多数旅游者青睐于价位以中低档且短途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山东的旅游消费虽在增长, 但目前经济型消费仍是主流。低消费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程度, 产生规模效应。

二、发展农村旅游对山东的重大意义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 同时也是一个旅游大省, 旅游业在山东经济增长中起着重大作用, 而农村旅游在山东旅游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展和推动山东农村旅游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农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 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 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旅游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 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农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 带动功能大, 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中的作用, 既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又是旅游业新的历史使命。3、发展农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 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 不仅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 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4、发展农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业成为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农村旅游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 不仅符合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 而且有利于开拓农民眼界, 增强广大农民的出游实力, 成为我国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农村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区, 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 将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主要支撑。

三、山东农村旅游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发展现状

山东是个农业大省, 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山东有众多的山区、林区, 黄河流经山东628公里, 黄河三角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万亩湿地, 山东湖泊面积近1, 500平方公里;山东农村古文明遗存富集,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泰山民俗、沂蒙山民俗、海洋民俗、黄河民俗等各具特色;山东还是武术、曲艺、杂技之乡。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山东农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并使山东在发展农村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潍坊石家庄村农家民俗旅游首开全国先河。此后, “农家乐”、“渔家乐”在不少地方广泛开展, 涌现出一大批旅游强村、强镇、强县。“渔家乐”开展最红火的日照王家皂村, 利用休渔期, 家家户户搞旅游, 全村106户户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沂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 2002年开始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 开发“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区”, 2003年全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7.6亿元。

山东创办的以民俗生态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全国最早、最多。如, 潍坊国际风筝会、菏泽牡丹花会、青岛糖球节、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04年山东首批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 数量居全国之首。目前, 山东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达55家, 继续领先全国。

四、山东在发展农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在农村旅游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但是目前农村旅游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 其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深。

目前, 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 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 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 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 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农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品牌效应差,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农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 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对农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 忽视了对乡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

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 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 导致地区文化的异化。此外, 部分乡村在开展乡村旅游时, 人工痕迹过于明显, 城市化倾向严重, 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同时, 由于开发无序, 使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

4、农村旅游人才匮乏, 经营方式单一, 管理混乱。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 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 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 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发展山东农村旅游的方法策略

1、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旅游资源。

根据游客对旅游资源的喜好, 根据各地区所具有的优势资源, 充分开发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旅游资源。应对旅游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农村旅游作为城市区域旅游系统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补充, 应全面规划, 合理开发, 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这样, 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 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 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 客源共享。

2、在保护好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系统、深入地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并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 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旅游活动的文化、科技、教育和参与功能, 改变目前乡村旅游活动仅停留在满足游客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普通观光需求这种低水平层面上的产品开发现象。

3、树立鲜明的农业意象, 创建富于特色的旅游品牌。

特色鲜明的农业意象, 就如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样,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吸引力, 是一项重要的无形旅游资源, 是乡村旅游得以开展的巨大财富。一方面应有意识地在旅游区内营造一种整体氛围, 形成自己鲜明的主题与特色;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对外宣传促销将产品推向市场, 以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 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

4、加强人员培训, 实行规范化管理。

通过人员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帮助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观念, 把握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本质,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 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 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利用农村资源培养科普意识 篇11

面对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作为青少年一代的学生,应当怎样学好科技知识,运用科技资源来迎接新的挑战?下面笔者就个人工作实践,谈谈几点见解。

一、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与振兴现代农业的关系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把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民魂需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求知精神,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就我们湖南而言,是一个农业大省,如何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如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这需要我们广大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艰辛的劳动,以及青少年一代树立起这种现代农业的思想意识来改变我们的家园。其做法是:

1了解现代农业的需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着重建立一批示范性的生态农场。

2认知生态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笔者调查发现:农村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到了必须诊治的时候了。其一:农民盲目发展养殖业,生猪存栏数目急剧增加,导致农田肥料严重超标,粮食生产也受到了影响;其二:耕作技术简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田病虫害加剧等。

3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物质资源,从而减少农业的实际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4认识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使青少年意识到要注意保护土地、水和生物资源,阻止环境恶化,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科技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科技创新不仅直接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有关,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因此,科技立法是一个广阔的法制领域。首先离不开法律“创新”,通过法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制保障。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法制必须先行。依法保护创新的社会地位、知识产权和巨大效益。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越成熟的国家,科技法也相对完备,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大。

我国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科技上的跨越,在转型期的法制先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科技合作与交流法、科技投入法、科技人才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学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保护知识产权、确保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使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创新要靠教育,教育也需要创新。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然,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环节。

1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重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实施终身教育,培养合格型、高素质型人才,建立和健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到学习中去,将学习与教育看成一个终生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努力实施全民素质教育工程,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其大体工程为:

A立足于优生、优育、优教三优工程的早期教育系统;

B以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逐步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系统;

C培养不同层次、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广大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

D建立以多种办学形式相结合,培养创业能力为主的成人教育系统;

E建立以适应老年人需要的老年教育系统。

以上五个系统围绕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主旋律,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3重视创意教育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综上所述,终身教育、创意教育、创业教育,都重在人的个性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且富有科学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迎接未来挑战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这是未来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并加以实践。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与科技资源利用的关系

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逐步树立热爱科学、热爱农村的思想。

如何运用已有的科技资源来发挥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其具体做法是:

1根据农时季节布置开展好科技活动。例如,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本人所在的村、组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

2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配合开展科技活动,使其参与面更为广泛,从而使学校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3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指导开展科技活动。如结合本镇实际,组织学生参观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和西瓜种植基地。交流和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4针对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小创造和小发明。我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汨罗市一年一次的创新大赛,而且收获颇丰。

农村旅游资源 篇12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1.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亿人, 其中农村人口为7.5705亿人, 占总人口的58%, 农村人力资源总数为4.8724亿人, 占农村人口的64%, 占全国人口的37.5%。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从统计中可以看出,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 初中文化程度占50.3%, 高中文化程度占9.7%, 中专文化程度占2.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 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当今社会现实是:一方面是农村有大批富余青壮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而另一方面在城市“技工荒”之后, 又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现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对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地区40个城市的用工、缺工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反映:发现缺工200万, 比率达10%。整体发展趋势是: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的需求, 在向“技能型”为主转变。当今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已逐渐发生了质的转变。

2. 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城市化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今后一个时期, 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这种态势要持续20年左右。由于我国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 截至2009年底, 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则更低。很多进城寻求职业的农民大多只接受过普通初中教育, 除了有一身力气外没有多少劳动技能, 加强这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据有关方面统计, 在全国各级各类城镇务工的农民总计大约在8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目前虽然已经在城镇从事劳务, 但很多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适应不了先进技能劳动的需要, 如果不接受新的职业培训, 终究要被淘汰。因此, 为农村进城人员 (主要是初中高中阶段) 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 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为他们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 使农村转移进城中的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拥有与城镇人口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水平, 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展要求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

1. 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 也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投入。根据《2003~2010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 我国从2006~2010年, 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 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 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据农业部门推算, 仅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前5000万人的引导性培训和3000万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看, 按照开展引导性培训人均100元、职业技能培训人均600元计算, 共需资金230亿左右。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的保障主要应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稳步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 将教育经费更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二是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养。

2.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农业部等六部门也联合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加强。2011年,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教职成[2011]13号) 正式颁发, 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

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顺利和改善, 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也应当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还需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 借鉴国外“教育券”等管理制度。

3. 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体制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进而促进其务工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因而, 就需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及农民培训与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就业机制。以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和转移, 以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发展, 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其中, 应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政府部门和劳动中介的服务能力, 构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信息平台。不仅在农村, 而且在城市都应建立面向农村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业平台开展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市场招聘等方式, 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转移,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最终目的, 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其收入水平。

4. 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

综合运用政府部门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中呈现多部门管理、实施的格局, 农业、教育、劳动、科技、扶贫等不同部门都掌握一定数量的政府资源。如何打破部门局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成为推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进程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充分调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 形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合力。

三、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途径

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探索, 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农村教育改革中涌现出的“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统筹结合, 有机衔接, 分工协作, 相互沟通, 提高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 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是行之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实施途径。

⒈“学校+基地+农户”办学模式

学校需建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 利用农职校的师资力量、技术优势, 融试验、实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 既教会农民做, 又做给农民看, 还领着农民干,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⒉“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 以公司为实体, 以农户为客体, 通过合同 (或协议) 的方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 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开发。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 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产业化办学模式。

⒊“学校+产业协会+农户”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牵头, 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为主体, 组织产业协会, 通过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毕业学员的作用, 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对农户实施技术培训, 将农职校办学融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 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形成的依托和载体。

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

农职校按照村镇出题目, 培训列项目, 产学研相结合, 学用一致出成果的思路, 建立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科技村、农业科技企业,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实行校园、家园、创业园相结合, 学校、技术人员、农民学员相结合, 教、学、研相结合, 使学校的功能扩展到产业领域、市场领域和科研领域。

⒌县、乡、村三级网络办学模式

以县政府统筹, 将县办农职校、农科所与乡镇农职校一起, 构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的网络。加强农职校之间的联合协作、专业互补、师资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构建多层次、多专业人才培训网;以乡镇企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和产业化实体, 构建专业产业化网络;以乡镇村的教学点为依托构建科技示范网络, 形成边学习、边生产、边科研的教育模式。

⒍远程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和挖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 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本地区产业特点, 符合农民实际需要, 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光盘和卫星数据广播资源。现在有的地方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分开建设, 浪费了不少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应着力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 与科教结合, 三教统筹, 与农村党员教育、农民教育、教师进修等相结合。

⒎一校三教办学模式

以乡镇中学为依托将普教、职教、成教组成一体, 一校可挂两牌或多牌。综合办学实体, 是“三教统筹”的成果, 也是美国等国家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的做法之一, 为了充分利用三教资源, 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在确保“普九”任务的前提下, 以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成人学校为载体, 以乡镇政府统筹管理为依靠, 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成人教育。

综上所述, 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养更多用得着、留得住、能就业、能创业的各类人才。当务之急, 就是要落实中央和省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 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上一篇:创业意愿下一篇:机床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