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共12篇)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1
1 国内中文期刊出版现状
中文期刊的发展情况与我国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随着文化产业日益兴旺, 国内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78-2008三十年间, 国内中文期刊的种类由930种飞升至9549种, 以平均年增长297种的速度扩张了近10倍。20世纪80、90年代, 期刊出版异常活跃, 很多年份的期刊增长量都在千种以上。
与期刊数量的大幅跨越不同, 国内期刊每年的整体构成比例大致是稳定的。科技类期刊在种类上所占的百分比略高于社科类期刊, 但在总印数上却远远逊于社科类期刊。以2008年为例, 科技类期刊品种比社科类期刊多0.4个百分点, 但在总印数上甚至不及社科类期刊的五分之一。期刊的发行量及出版频率受读者群的影响很大, 科技类期刊由于读者群狭窄而发行量较小, 社科类期刊更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表1-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所公布的官方统计, 全国9549种期刊中包含高校学报、公报、政报、年鉴1742种, 内部发行的期刊数量未包含在内。
无论是从所占比例还是从绝对数量上来讲, 内部期刊无疑是中文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灰色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出版相对自由, 目前国内内部期刊可达数千种, 自由带来了争鸣却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各地新闻出版局也无法掌握内部期刊的确切数据, 因此精确数字无法统计。事实上, 内部期刊的数量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2005年新疆自治区出版局公布的准予发行的内部期刊有399家, 2008年安徽一次通过新闻出版局年检的内部期刊就高达231种。新疆、安徽不算出版大省, 内刊数量尚且如此, 在北京、上海、湖北这样新闻出版发达的地区, 内部期刊的出版会更为活跃。
总之, 随着种类的激增, 针对国内中文期刊的分类标准也更为多样, 逐级的划分使当前的期刊出版情况变得纷繁复杂。
(注:“正规出版”项下可依多种方式进行细分, 上表仅列出国图常用的两种分法, 虚线部分为忽略的其他分类方法)
2 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入藏情况
2.1 正式期刊
从数量上看, 截止2010年, 国家图书馆入藏现行正式期刊9162种, 少于官方统计的9549种 (见表1-2) 。
数量上的差异源自以下两个方面: (1)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所提供的为2008年的统计数据, 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则是根据2010年3月系统数据得出的; (2)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中的数字包含年鉴和专利公报, 专利公报有专门的收藏机构, 国家图书馆就不再重复入藏, 而年鉴在国图归入图书管理, 因此期刊统计数字未将这两项计入在内。
从比例上看, 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社科类期刊在种类上要多于科技类期刊, 这与统计年鉴所反映的国内期刊出版情况相悖。
该情况的出现由诸多原因造成: (1) 社科类期刊多版本的情况较多, 原则上版本数量再多, 也属于同一种 (即官方将其计数为1) , 但为了便于记到与读者借阅, 国图编目员采取了分编数据的方式, 在统计时系统会将每一个版本分别计为1种; (2) 国图的馆藏统计涵盖了内刊数量, 社科类内刊要比科技类刊多, 正式刊和内部刊的数量相加之后, 社科类期刊总数就会高于科技类期刊。
在对正式期刊进行分析时, 作为特殊形式的少儿类期刊往往被单独提及。少儿期刊, 一般是指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目标读者对象的期刊。按照联合国有关“未成年人”的规定, 其年龄段大致为0-18岁。2008年, 官方公布的少儿刊种类为98种, 而国家图书馆入藏的少儿读物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国图所入藏的少儿期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综合性少儿期刊、少儿画刊和教辅类期刊, 其中少儿画刊类占的比重较小, 教辅类期刊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在官方统计中, 教辅类期刊是不被列入少儿刊之中的, 因此在数量上会大打折扣。
2.2 内部期刊
由于受空间、人力等因素的限制, 国家图书馆目前只能择优入藏一部分内部期刊, 截止2010年, 国图入藏的内部现刊有1169种 (见表3) , 入藏量可能仅为内刊总数的冰山一角。需要指出的是, 在考虑一种内部期刊是否具备入藏条件时, 国家图书馆并不以该刊是否拥有准印号为决定因素, 而是考察其内容价值, 因此这一千多种内刊馆藏主要集中在民间诗文集、政府公报、军队内部资料以及在业内影响较大且发行稳定的行业内刊等方面。
3 影响期刊发展及馆藏优化的一些因素
由上可知, 作为国家总书库的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的入藏情况和国内中文期刊出版发行情况存有一定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合理因素外, 还有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给国内期刊的发展和图书馆馆藏优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3.1 假刊盗号现象严重
新闻出版机构严格控制统一刊号的审批, 许多期刊在无法得到正式刊号后会采取买卖、盗用刊号等违规方式发行。还有一些获得正式刊号的期刊由于各种原因不再出版, 但将刊号卖于多家杂志社以谋取利益, 这就产生了“一号多刊”的情况。
3.2 版本泛滥、频繁更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经营也由事业向产业转化, 一些期刊为了占据更大的细分市场,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相应出版了多种版本, 一时间大量的多版本期刊开始涌现。为了吸引读者, 这些版本的题名会频繁变更, 由更名产生的大量数据垃圾给书目数据维护和读者检索造成了困扰。
3.3 擅自改频, 总期混乱
一些经济类、生活类期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擅自将双月刊改为月刊, 月刊改为半月刊、旬刊甚至周刊, 恶意增加印刷量。由于实际发行的频率和新闻出版署的备案频率相矛盾, 这些期刊多半采取“半明半暗”的出版方式, 比如某刊自称为月刊, 但实际上每月出版两期甚至三期, 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就是该刊的总期号极为混乱。擅自更改频率加大了编目员维护数据的难度, 同时也给到馆期刊的“登到”造成影响。
3.4 无法通过刊号确定归属
近几年, 国际上的一些期刊通过版权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期刊市场, 它们往往只具有国外的ISSN号而不具备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统一刊号。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 一些期刊利用香港、澳门的ISSN号在大陆编辑出版。由于以上两种期刊不使用国内刊号, 其真伪就无从考证, 而且即便是真刊, 它们的归属也存在异议, 归为海外中文期刊或国内中文期刊均有欠妥当。
3.5 获取信息渠道有限, 新刊信息滞后
目前国家图书馆的采访信息主要来自订刊公司提供的订刊目录、编辑部寄送的征订单和样刊, 以及定期浏览新闻出版署网页查看新刊公告, 以上这些方式提供的期刊信息十分有限。无法获取完整的期刊目录, 也就无从完全入藏。
3.6 样本呈缴问题凸显
新闻出版总署虽然规定正式期刊必须向国家图书馆呈缴样刊, 但有些编辑部却置若罔闻, 不予配合。对于内部刊物, 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强制规定其必须向国家图书馆缴送, 因此开展工作更是困难。呈缴不全直接影响了馆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 利于馆藏建设的一些建议
中文期刊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辨别真伪有据可查、入藏与否有规可循、样本呈缴有法可依。针对如何实现上述三点,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有效联系各级机关
4.1.1 联系新闻出版署, 获取正式期刊出版明细
建议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将正式正规期刊目录发至国家图书馆及各地方馆、高校图书馆, 每季度更新期刊变更情况目录, 同时及时更新网站数据, 增加检索方式, 扩充可查询的内容, 以利于各级图书馆辨明期刊真伪。
4.1.2 联系地方出版局, 获取内部期刊出版详情
建议各地方新闻出版管理局对自己管区内的内部期刊进行登记, 尽量将其都纳入有准印号内刊的范畴。每年向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级图书馆提供有准印证号内刊的详细目录, 同时, 将图书馆随时提供的没有准印证号的期刊逐步纳入自身监督范围。
4.1.3 联系各编辑部, 了解期刊最新状态
建议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发文至地方出版管理单位, 再由地方出版管理单位向自己所辖各编辑部发出通知, 配合各图书馆采编人员了解刊物详情。
4.2 严格规范中文期刊入藏标准
(1) 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正规经营的中文期刊要全面入藏, 年鉴及专利公报仍做特殊处理。
(2) 少儿刊由于其读者群特殊, 需特殊对待。原则上正式出版的少儿期刊均应入藏, 但有部分种类建议不予入藏, 如儿童挂图、识字卡片、手工读物等。教辅类的少儿刊也应该酌情处理, 具有学习指导性质的期刊可以入藏, 单纯的习题集、练习册则不应收藏。
(3) 内部期刊要择优采选, 重点放在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刊物上, 如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学术会议文献等, 同时要注重刊物的出版频率是否具有规律性, 便于连续性收藏。
4.3 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
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是公文而不是法律, 因此督促国家尽早出台《图书馆法》十分必要。《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兴旺的保证, 也是确保中文期刊缴送的法律依据, 呈缴问题应成为《图书馆法》规章的重点部分。总之, 立法才是解决国内中文期刊出版问题的根本。
摘要:随着数量的迅速增长, 国内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情况日益复杂。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发现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馆藏和国内中文期刊出版现状存在着显著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诸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给期刊发展和图书馆馆藏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提出了弱化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文期刊,出版现状,图书馆馆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ISBN中心, 2009.
[2]中国期刊年鉴[G].北京: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 2008.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2
审核项目名称 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设立程序
审核项目依据 《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审核收费依据 不收费
审核总时限 20个工作日(不含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时间)
审批程序
一、受理
受理岗位 市新闻出版局行政服务大厅受理窗口。
受理标准 申请人应当提交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以下材料:
(一)主办单位向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包括期刊的名称、刊期、开本、登记地、办刊宗旨、主办单位、主管机关、发行范围及方式);
(二)主管机关同意文件;
(三)主办单位和主管机关的资质证明文件(资质证明文件需提供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拟任出版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简历、身份证明文件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编辑出版人员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六)办刊资金来源、数额及相关证明文件;
(七)出版单位办公场所、印刷场所使用证明;
(八)期刊出版可行性论证报告;
(九)期刊出版单位章程;
(十)《期刊登记表》;
(十一)刊名商标在先权有关证明。
受理岗位职责 对已按要求提交了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文件的申请,应当即时受理,并发给《受理通知书》,对因不能提交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文件暂时无法受理的,以《告知通知书》的方式一次性提出具体要求。
受理时限 1个工作日
二、审理
审理岗位
初审 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工作人员
复审 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
审理标准 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设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确定的、不与已有期刊重复的名称;
(二)有期刊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三)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管、主办单位;
(四)有确定的期刊出版业务范围;
(五)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六)有适应期刊出版活动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编辑专业人员;
(七)有与主办单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固定的工作场所;
(八)有确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必须是在境内长久居住的中国公民;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除前款所列条件外,还须符合国家对期刊及期刊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总体规划。
受理岗位职责 提出审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核
审理时限 10个工作日
三、审定
审定岗位 市新闻出版(版权)局主管报刊业务副局长
审定标准 申请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
审定岗位职责 决定是否同意期刊出版单位设立并在《设立期刊出版单位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同意设立的,签发给新闻出版总署的请示文件。
审定期限 5个工作日
四、告知
告知岗位 市新闻出版(版权)局报刊管理处工作人员
告知标准 及时、准确告知申请人审批进度和结果并予以实施
告知岗位职责
(一)同意设立的,起草并上报给新闻出版总署的请示文件。
(二)接到新闻出版部署的批复文件后,制发《期刊出版许可证》。
(三)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四)按规定将审批文件、材料整理归档。
告知时限 4个工作日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3
【关键词】优先数字出版;编辑规范;知识产权;编辑力
【作者单位】王书瑞,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几乎颠覆了所有行业的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传统出版产业也不例外。学术期刊作为出版产业的一部分,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和普及方面积极尝试探索。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对于数字技术的一种充分应用,是学术期刊转型数字期刊的一种创新方式。相较于传统学术期刊中纸质期刊先出版发行,数字期刊同步或者滞后的运行模式,优先数字出版彻底改变了这一流程顺序。优先数字出版中,学术文章先行上传网络,供作者、读者及相关科研人员研读,之后纸质期刊才出版。这一出版方式的使用极大地缩短了出版周期,延长了学术论文的传播时间,保证了作者学术成果的首发权。
一、国内外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分析
国外学术论文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根据出版流程的不同,分为两种优先数字出版模式:一种是与纸质期刊出版流程类似,以期刊编辑部为主体,由作者投稿,经出版单位编审、校对后,上传至数据平台,这类出版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出版商有《自然》的在线数字出版平台,爱思维尔的优先印制平台等;另一种是由读者自行上传到公开数据平台,供作者和读者及时交流。这种模式中最为著名的出版商是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网[1]。该网致力于以最快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内容几乎涵盖了人文社科的各个研究领域。
相较于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我国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则相对滞后。但我国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发展快速。目前,根据渠道和平台不同,我国的优先数字出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与国外相同,即大型数据平台提供的优先数字出版服务,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多数学术期刊进行优先数字出版的首选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在期刊自建网站上进行学术论文优先数字出版。《浙江大学学报》早在2009年便开始尝试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网站上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第三种是通过移动客户端,如微信、微博等,进行学术论文观点上传,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由于移动客户端快速发展,这种模式成为学术论文优先数字出版模式中发展和普及最快的一种方式[2]。
二、我国优先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论文,笔者发现多数论文存在以下问题。
1.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论文编辑规范不严谨,差错率较高
从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看,优先数字出版应该与正式出版一样,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差错率应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但事实上,多数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与正式出版的论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编校质量和文献规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错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出版平台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缩短甚至忽略了校对流程。这样做的结果是优先数字出版的编辑失误增多,差错率提高,优质的学术观点被编校问题所掩盖,即时出版的高效传播特性被内容粗糙的学术论文所替代。
2.优先数字出版技术要求高,流程烦琐
优先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新兴模式,在数字技术的普及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统一的软件平台,供优先数字出版论文进行文本编辑以及格式转换,而是依靠网络浏览器进行编排,编辑需要登录后台进行数据上传[3] 。“中国知网”为了统一学术论文的著录格式以及上传标准,专门设计了著录格式插件,使得执行优先数字出版指令的编辑不论使用哪种浏览器,安装此插件后,都可以正常显示注释界面。此外,不论是自有网站上传的优先数字出版论文,还是在中国知网上传的学术论文,对于作者的基本信息都有严格的要求。以“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数据平台为例,一篇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论文,除了要求编辑提供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一级信息,还需要提供一些扩展信息,如创新点等。这些信息的补充完善无形中增加了编辑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对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3.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地位尚未明确,学术价值待商榷
学术论文与学术科研密切相关。在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成果展现的有效途径。国内多数作者刊发学术论文,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现成果,完成科研,获得评定。但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机构对于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论文并没有明确表示认可,学术评价标准也没有随着优先数字出版的发展及时调整。很多科研机构及院校仍然以纸质学术期刊为考核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优先数字出版的发展,挫伤了参与优先数字出版作者的积极性[4]。
以发展较为成熟的,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该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科研人员发表成果难、学术交流少等问题,将优秀科技成果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传播,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众多学术机构将其作为学术论文刊发平台,给予认可。然而,尽管该平台得到了40余家高校在评定职称、考核成果方面的认可,但绝大多数高校依旧对该平台未给予承认。
三、推进我国优先数字出版发展的策略
1.健全优先数字出版论文版权保护机制,提升学术认可度
优先数字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知识产权是作者本人、学术期刊以及数字出版平台进行学术讨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多数学术期刊对于纸质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会给予知识产权的明确授权和归档管理,但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期刊和数字出版平台的归档及授权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保障著作权人的自有观点和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出版单位应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nlc202309090740
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和要求愈发严格,但我国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实用操作层面还存在一定局限。很多关于包括优先数字出版在内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诉讼周期较长,相关具体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关于学术期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对优先数字出版的法律保护,加强相关人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2.加强期刊编辑培训,提升编辑力
与出版纸质期刊相比,优先数字出版在知识涉猎、数字技术使用以及出版业务流程等方面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期刊编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工作中,编辑应秉持期刊品牌意识和学术质量第一的意识。在编校过程中,编辑要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对于质量低劣、学术性不够的学术论文应坚决拒绝[5]。
学术期刊机构应结合现状,与时俱进,注意培养和引进优先数字出版人才。学术期刊机构可以尝试举办长期或者短期的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相关软件的技术使用等问题。编辑通过专业数字出版考试,即可持证上岗。这样一来,编辑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得到强化,期刊整体的编辑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3.解决优先数字出版技术难题,完善平台技术细节
近年来,随着优先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出现的技术难题也得到解决。由于学界对于学术论文本身的著录标准以及行文格式也一直有所调整,相关的操作技术也应随之不断完善。对于一些可以预测的数字技术性问题,相关期刊出版机构应具有前瞻意识,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避免临时抱佛脚[6]。
以“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为例,优先数字出版与正式出版二者不同版本间的链接引导机制中,虽然链接混乱导致信息错误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仍有部分期刊对于单篇、单期以及所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论文三者间的引导栏设置不清。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只看到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论文而无法搜索到正式版或者将本是一篇文章的两个版本错误认为是两篇独立学术论文。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字技术提供商及时解决。
[1]邹波,杭丽芳.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15(8):63-65.
[2]贺晓利.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优先网络出版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1):117-120.
[3]曹凤祥.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J].传媒,2015(6)上:37-39.
[4]张俊彦,黄林美,林琳,吴一迁.国内科技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1187-1193.
[5]徐铭瞳,吴星.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5(7):117-120.
[6]徐会永,许玉清.中国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3):296-299.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4
1 期刊基本情况简介
《河南林业科技》期刊1981年创刊, 季刊, 创刊之初为内部刊物, 于1990年变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原为16开48页。随着信息量的不断扩大, 及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大量稿件投向编辑部, 为满足广大读者及作者的需求, 于2003年进行调整, 改为大16开, 56页, 彩色封面。
《河南林业科技》期刊由河南省林业厅主管,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 是全省林业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以发表研究论文为主的综合性林业科学技术刊物。办刊宗旨是:“宣传、推广、交流我省林业科研新成果和林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内外林业最新适用科技信息, 进一步提高我省林业科研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促进我省林业生产的发展, 为我省林业经济建设服务”。
2 期刊出版论文情况分析
2.1 从期刊所设栏目分析
期刊从2003年改版后至2009年第2期共发表文章792篇, 按照期刊所设栏目统计各年的论文分布情况, 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在所发表的792篇文章中, 学术研究型论文239篇占30.2%;调查研究型论文90篇占11.4%;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型204篇占25.8%;资源保护与利用61篇占7.7%;实用技术类文章163篇占20.6%;综述占35篇4.4%。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及刊物的类别, 发表的文章主要是林业试验研究论文、试验研究报告及调查研究论文;适当发表部分当前林业、果树生产上新研究的适用技术及问题探讨和资源综合利用。所发表的主体文章紧密结合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 与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完全相符的。发表的文章基本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省科学技术厅, 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下达的研究课题结束后或研究中的研究报告, 不仅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而且立题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 结论正确。值得说明的是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类文章占25.8%有所偏多, 这可能跟基层工作人员课题不多但生产经验丰富, 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及时探讨有关。如“河南省沙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分析评价” (2005年第3期) 、“河南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 (2005年第4期) 、“豫西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思考” (2007年第1期) 等文章反映了当前我省林业的热点难点问题。
2.2 从学科分类角度分析
根据《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 (GB/T 13745-92) 中220林学的分类, 统计各学科论文出版情况祥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所发表的792篇文章, 基本涵盖了林学的各个学科, 其中林业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经济林学、园林学文章较多, 5门学科合计占71.2%, 说明期刊在筛选文章方面比较注重全面性, 也紧紧围绕办刊宗旨。由于河南荒山面积大, 立地条件差, 造林任务大, 需要新的造林技术, 因此森林培育文章相对较多;而在现有林中, 由于经济林面积相对较大, 因此经济林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文章也多些;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 尤其全国开展“森林城市”创建,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规划设计等方面日趋活跃;遗传育种、新品种培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产力低的问题, 但由于受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遗传育种文章只占8%, 今后要加大力度, 多出文章, 出好文章;森林经理学占3.8%, 数量少的原因是因为有林地大多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和天然林保护区, 受政策约束这些林分很少采取森林经理学意义上的经营, 因此论文相对较少。但随着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 森林经理学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占1.9%, 文章少的原因是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少, 职能弱, 历史短, 研究手段落后, 国家级重点濒危保护动物少。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明晰,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将会得到大家的共同关注。至于林业工程、森林统计、林业经济等学科文章较少的原因, 可能与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较少有关。
2.3 从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作者分布统计论文出版情况, 详见表3。
由表3可知, 所发表的792篇文章中, 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论文占40.2%,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004年第2期论文“豫东刺槐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第1期所载论文“豫南黑杨派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2007年第1期论文“豫北黑杨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试验”等, 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各级林站、规划院、林业局及其他单位人员多, 所发文章比例占59.9%, 同时也说明这些人员结合生产紧密、实践经验丰富;而晋升职称的需要也是文章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 总结
以上分析可知, 无论从期刊所设栏目、学科分类标准, 还是作者分布情况看, 稿件学科覆盖面广、人员层次分布面宽, 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反映了全省林业科研水平、科研现状, 及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根据办刊宗旨, 林学各学科研究类、调查研究类及实用技术类文章依然是本刊的主要稿源;综述及对策探讨类文章要找准热点难点慎重投稿;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文章要有所加强。
3.2 林业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经济林学占比重较高, 继续保持;遗传育种、新品种培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产力低的问题, 文章要有所充实;园林方面要有新的设计理念、配合森林城市建设突出新意;随着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及林业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林业经济、林业工程学方面的文章也将受到青睐。
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研究 篇5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谈判、签订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模式,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摘 要 题】专题探讨
【关 键 词】电子期刊/许可协议/出版商
【 正 文】
随着WWW的盛行,网络电子期刊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由于其多采用许可协议的方式租用使用权,从而使得许可协议模式成为图书馆订购或利用网络电子期刊的主要手段,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licensing agreement)已成为图书馆或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方式基本是由许可方(信息资源提供商)提出许可使用的协议初稿,规定被许可方(通常是图书馆)的使用权利、责任及义务,双方如果对协议的条款没有异议即可签约。但由于许可方不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具体需求,提出的条款往往比较苛刻,或不切合实际;与此同时,作为被许可方的图书馆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也不太了解,不知道谈判的余地有多大,由此面临许多问题。
1 许可协议的谈判与签订
在采购过程中,与电子期刊提供商谈判及签订许可协议的基本及关键步骤包括:安排试用、审核许可协议、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首先必须提供试用,这样才能为图书馆提供一个评价电子期刊的有用性及是否易于存取、用户是否足够及任何额外的硬件需求的机会。图书馆也将尝试解决任何潜在技术问题及明确培训问题。审核许可协议将有助于图书馆员找到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答案,诸如:图书馆反对许可协议中的什么条款?需要删除或改变什么术语?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可以接受许可协议中使用权限及授权用户的定义吗?图书馆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规定/限制吗?其主要任务将是审核许可协议中的专门条款,强调用户、信息使用及用户存取。最后的步骤是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对绝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主要是考虑价格是否合理。
在此过程中,联盟或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必须亲自参加,并熟悉及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条款,不可将此重任委托给订阅代理。当对许可协议中的任何规定或术语存在疑问时,可与法律律师或采购部门协商后修订措词;如果不了解许可协议中的某个条款时,可要求将其重新写出。还要审阅许可协议中的每一个附件,以了解联盟或图书馆是否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要求及限制。
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些步骤,负责许可协议谈判的联盟或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很好地掌握图书馆策略目标,很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本地用户服务政策。在谈判时,为了达到双赢,双方应了解其它团体的意图和限制条件,也应尝试从其它团体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许可协议问题。图书馆员应理解信息提供商必须保护他们的投资,而信息提供商应理解图书馆要为其用户群服务,而且信息提供商通常也乐于和图书馆合作解决问题、澄清术语,并使双方签订许可协议。毕竟,许可协议是由信息提供商为保护其利益而让其律师写成的,没有图书馆及图书馆用户的参与,它只是考虑了单方的利益。对于图书馆员和出版商而言,每次审阅及谈判,都是一个学习经历,出版商也从中了解图书馆需要什么、拒绝接受什么。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列出一个清单,在与信息提供商谈判时就不会漏掉重要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资源可能非常独特或用户需求度很高,而不得不接受某些不太合理的条款。但在续订时,可要求再次谈判;同时,核对并了解其它信息提供商是否也已开始提供存取该资源。
虽然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但由于电子资源与厂商的多样性,迄今仍未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能够套用于所有的状况,所以图书馆联盟必须谨慎审阅与修正每一份电子资源许可协议,以免影响到读者与联盟成员的权益。当许可协议不符合图书馆的需求时,要积极谈判,图书馆联盟有权去改变许可协议条款,以获得一个既使联盟、图书馆及用户受益,又符合合理利用方针的许可协议。
2 有关注意事项
2.1 电子资源的合理使用(Fair Use)
图书馆的使命就是支持信息的合理使用,在传统出版环境下,“合理使用(Fair Use)”的理论已经被出版界与图书馆界广泛接受。1976年版权法section 107允许为了教育目的(教学、学术研究)使用和复制版权著作。Section 108条款为图书馆的复印或复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然而,随着电子出版时代的来临,虽然早已在10月28日签订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但仍有许多厂商以电子出版环境不同于传统出版环境为借口,在许可协议条款中具体地、详细地说明如何利用电子期刊、什么是授权利用的、什么是禁止利用的,企图停止合理使用权的继续适用,以保护信息提供商的利益。为此,全球图书馆界必须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向厂商要求合理使用权能够适用于电子资源。
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在许可协议中存在一些出版商强加的限制合理使用的条款,而这会影响到图书馆及授权用户的合法权利。因此,图书馆员有责任就此进行谈判。在进行谈判时,不要放弃版权法案107条及108条授予的权利,以在保护版权所有者(作者或出版商)的权利及用户信息需求及自由交流思想之间找到平衡点。
事实上,由于电子资源提供给使用者不同于传统资源的功能与加值特性,为使这些功能与特性能被广泛且有效地运用,信息提供商应开放让其数据库被合理使用于非商业性或教育等用途,而不应加诸过分的限制于经过授权的个人用途,例如厂商应准许使用者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无限次下载、储存、打印其数据库内容。
此外现行著作权法已有载明对合理使用、教育用途与图书馆豁免权(Library Exemption)等相关条文,在审阅电子资源合约时应留意是否含有违背前述条文的条款。例如,图书馆在合约中应争取允许电子资源能使用于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馆际互借是1976年的版权法108条赋予图书馆的权利。从理论上说,许可协议应允许图书馆提供论文的打印复本或电子复本,以满足馆际互借的要求。但是在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中,许可方(信息提供商)常常要求被许可方图书馆把产品的使用权限制在本单位内部的用户范围,而不容许授权使用的图书馆或用户将该产品传递给其它单位或用户。例如在美国科学协会关于Science Online的许可协议中包含一个限制电子馆际互借的案例 (www.sciencemag.org/subscriptions/termsunlim.shtml):由于电子出版物易于复制的特性,AAAS明确禁止以任何电子或数字形式对Science Online(包括Science及ScienceNow)的论文或内容进行馆际互借。Academi
c Press(AP)也在其许可协议中规定不可由电子期刊提供馆际文献服务,但是如果该馆已订购过纸本期刊,可在符合馆际互借条款规范下,由其电子期刊印出纸本,提供文献服务,每笔服务需记录其期刊刊名及刊期,定期汇整记录给AP,细节再议。这些规定固然保障了出版商的利益,但与图书馆界多年来倡议的“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及积极推动的相关措施,不啻背道而驰。由于图书馆界的反对,目前已有一些信息提供商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如Elsevier允许每年每种期刊可以提供五篇电子期刊全文作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之用,Kluwer规定会员可以用电子期刊印出之纸本进行馆际互借。因此,图书馆联盟及有关单位在能与出版商谈判时,要力求突破,以免阻碍信息的传播,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
2.2 明确地说明数据库内容
在许可协议中应描述图书馆购买或租赁了什么,这可确保图书馆方面不对网络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内容产生误解。JSTOR在其许可协议中声明,数据库是由学术期刊的过刊组成,过刊应从每种期刊的创刊号开始,一直到1年以前出版的卷期。同时,图书馆可以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注明信息提供商向图书馆通知数据库内容变化的条款。
2.3 审慎界定授权用户与使用地点
当联盟或图书馆订阅一电子资源时,究竟有哪些使用者能够使用呢?对于信息提供商而言,总是希望将授权用户限制在一较小范围的群组中,而这往往与联盟或图书馆的期望相违背。因此在签订许可协议时,务必要注意其中“授权用户”的定义,并审慎选择较宽松的定义与信息提供商磋商。
此外,引进电子资源时必须注意到可以合法使用该资源的地点,例如:是否仅能在图书馆馆内使用?或者可以在校园外透过某种特定的认证机制使用?从实践经验来看,大多数数据库是使用IP的方式来控管。最近Elsevier SDOS正研拟开放以ID/Password的方式来控管,如此一来只要是合格的使用者便可随时随地使用。
2.4 要求提供使用统计
精确及时的使用统计是有效管理电子期刊所必须的,它是反映数据库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馆员制定馆藏发展决策,确定是否需要引进、续订或停订,并让图书馆同时了解是否有必要更积极地宣传某些资源,从而使电子期刊成本效益最大化。但并不是所有信息提供商持续、有规律地提供使用统计数据。基于这些原因,应在合约中添加这一要求,让厂商了解使用数据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
2.5 要求给予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
许可协议必须包括存档及永久使用的议题。由许可协议可知,被许可方图书馆购买的是网络电子期刊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而不是真正拥有该资源,所以许可协议应提供被许可方购买的网络资源的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以明确授权使用的资源在协议期满后继续使用的问题,从而避免知识的潜在损失。如许可方可以让被许可方免费或以适中的费用续订使用合约;或向被许可方提供资源存档的替代物(如光盘、印刷型产品、磁带或可以在局域网上运行的产品)。如生物学家公司的许可协议就有这样一条规定:在终止订购时,图书馆将获得用于永久保存的光盘,该光盘收录有图书馆在合同期内订购的期刊卷期。
2.6 重视合约转让问题
在绝大多数的许可协议中,会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图书馆将其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然而,却没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信息提供商将其与图书馆的合约转让给另一方。图书馆应该要求增加这样一个条款,即在信息提供商的公司倒闭、被出售或与其它公司合并时,要保护图书馆的利益,防止由于原提供商的断层、政策的改变,而对图书馆权益及拥有权或使用权的影响。如果合同被转让,图书馆有权重新谈判或取消现有的合同。
2.7 关注赔偿条款(Indemnification)
一般合约中都附带有赔偿条款,但往往会被图书馆所忽略。以下是赔偿条款在合约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图书馆是否需要为其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Misuse,Abuse)数据库的行为负责?图书馆是否必须负责监督其读者对电子资源的用途,例如:图书馆是否必须确定读者只将电子资源用于学术用途?信息提供商有否保证其数据库未侵害第三者的知识产权?抑或一旦发生数据库侵害第三者知识产权时,厂商是否承诺愿意负责?上述第1、2种形式主要界定图书馆是否需要负责其读者对数据库的使用行为,在签约时务必考虑自身的技术资源(Technical Resources),切勿承诺采取能力范围外的技术来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以及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
那么,什么叫做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呢?国内曾经发生有读者以计算机程序自动到某电子期刊系统中在短时间内下载大量全文资料,因而造成对方系统不胜负荷,此即属于不当使用数据库的范围。一般而言,电子资源提供商多会采取将该读者所属单位暂停使用权数天作为惩罚。
由于电子出版环境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息息相关,读者也较传统出版环境更容易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因此图书馆在道义上应该承诺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加强宣导)来避免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不当使用或滥用;若发生不当使用或滥用时,也应该与信息提供商共同采取适当的步骤来停止该类行为。但是,在合约上不应让图书馆或联盟负起个别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的责任。只要图书馆已尽最大努力通知用户有关使用的限制并防止滥用时,图书馆就不应对滥用资源的个体用户的行为负责。Sherden建议应在许可协议中加入以下条款:图书馆将通知用户有关资源的使用限制,并执行这些限制;但是,对于因无知或图书馆非授权用户的行为,图书馆不应负责。推而广之,只要图书馆或联盟并未故意帮助或鼓励个别读者违反合约载明的条款,并且当个别读者违反条款时能协助厂商解决,图书馆或联盟也不应该为个别读者的此类行为负责。
2.8 可要求延长合约
图书馆应该能够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收录有这样的条款,即根据因信息提供商的原因而不能存取资源的天数来延长合约。机构合作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IC)认为,如果由于许可方可以合理控制的原因,而不能提供被许可方使用超过连续24小时时,许可方要同意被许可方不需额外的费用按相应的时间延长使用时间。
2.9 其它
除了上述几项之外,图书馆或联盟在谈判与签署许可协议时应该留意的事项还有:(1)了解并关注谈判过程,注意谈判条件的变化。许多信息资源提供商要求图书馆通过联盟购买电子期刊,并有可能邀请图书馆参加联盟合约的谈判,这一过程与图书馆员传统的、有序地选择期刊的方法截然不同。由于通过联盟购买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有可能达不到图书馆的期望,所以图书馆必须确定是否想要购买,该电子期刊数据库是否符合本馆的馆藏政策。在谈判中,图书馆还应该明确其愿意支付多少费用(2)浏览并比较不同许可协议。这将有助于图书馆员了解出版业目前许可协议的标准,也有助于图书馆了解信息提供商愿意谈判的内容。
3 美国加州大学许可协议模式
图书馆除了需要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许可协议来跟信息提供商谈判。很多出版社(如ELSEVIER)订出了许可协议供客户参考,明确规定各种限制条件和要求。可是加州大学并不受制于出版商,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许可协议,所以谈判及签订时可能会以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为主。在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中明确规定:许可协议中必须指明当数据库被移除时,加州大学对于已经付费的信息有永久使用权;信息提供商必须明确描述图书馆及其使用者的权利,同时也须相信图书馆有监控合法使用信息的能力;加州大学是一公共机构,它必须广泛地对加州提供服务,加州大学的授权使用者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及所有校区、相关医院、实验室、研究计划、访问学者、远程教育等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从任何地方(如家中、外国、校内)使用信息;电子信息的内容必须可在任何作业平台、网络环境上存取,这些存取必须以图书馆界所使用的标准(如Z39.50-)为基础;许可协议中必须同意所有的信息可被非商业、教育、指导、研究为目的的使用者“合理使用(FAIR USE)”,使用方式含无限制的浏览、下载及打印;为便于读者的使用,信息提供商不能限制图书馆增强或转换资料(ENHANCE OR REFORMAT),如将电子信息与其它馆藏连结起来,或加上批注等;使用者使用记录、检索记录必须受到保护。
总之,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也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型的商业出版商及学术协会出版商具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这通常作为谈判的起点,在没有检查之前不得签署协议。研究图书馆学会ARL(www.arl.org)及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会ICOLC(http://www.library.yale.edu/consortia)已制定了指导方针,以帮助制定符合图书馆需求的协议。研究国外图书馆参与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可以指导我国图书馆界与国外网络电子期刊出版或代理商谈判,以争取最优的价格模式,获得最大的使用权限,防止知识的潜在流失及用户违反使用协议带来的争议等;另一方面为我国网络电子期刊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http://www.faxon.com/ld
2 www.library.yale.edu/-license/publisher.shtml
3 ftp.aip.org/aipdocs/forms/subinst.pdf
4 www.siam.org/eaccess/ojsa.htm
5 www.sciencemag.org/subscriptions/termsunlim.shtml
6 www.ausianst.org/bag-sub:htm
7 Pamela Bluh.Managing electronic serials:essays based on the ALCTS electronic serials institutes,1997-.Chicago and London: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09-128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6
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传统期刊业如何有效融入数字化出版潮流,以产业转型和升级开创行业的全新业态和发展模式,将决定期刊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龙源期刊网自2005年起定期发布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数据,2009年的数据显示,期刊的网络传播在传播规模、传播特点、品牌建设、阅读取向与阅读手段等方面都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期刊网络传播五大发现
总量增长迅速。2009年度龙源期刊网所发布的合作期刊网上传播数据显示,期刊网络传播总量有很大增长。2009年度Top100期刊国内阅读的访问量超过1616.4万次(2006年仅460万次,短短4年增长351%。)、海外逾144.5万次。由此推及龙源期刊网目前近3000种合作期刊的网络传播量,足见当前期刊网络阅读已经颇具规模。传统期刊内容渐成网民阅读的重要选择,期刊读者经由网络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渐成习惯。
期刊网络阅读量的节节攀升,反映了网络普及、网民增多的整体趋势,也反映出付费阅读的网络传播环境日益成熟,同时也体现了龙源“期刊矩阵”的“圈效应”(即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打破刊与刊、期与期界限,以规模化存在形成联动和辐射,提高接触率和阅读量)。这三方面因素互为支持,揭示出传统期刊数字化网络阅读的必然走势。
品牌阵容正在形成。我们梳理了2005~2009年海内外TOP100排行榜单,整理出了一批连续5年和4年蝉联海内外TOP100排行榜的期刊群体,即2009年最新发布的“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及海外TOP排行5连冠、4连冠期刊”。研究发现,在经历了数年的网络传播以后,一批刊物已经成长为网络品牌,获得了网络读者的忠诚认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网络品牌价值,例如文摘综合类中的《青年文摘》、科技网络类中的《电脑爱好者》、文学类中的《收获》、时政类的《南方人物周刊》等。无论是在文章排行、栏目排行还是期刊排行中,都表现优异,演绎出“好文章催生好栏目,好栏目成就好期刊”的递进关系。这些期刊连续多年稳居排行榜前列,显示了知名期刊的持久影响力,确立了品牌期刊网络延伸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比如《故事会》从2009年开始与龙源正式合作,合作首年就一跃进入TOP100第38名的位置,再次证明了“内容好才是真正的好”。虽然网络阅读品牌的形成与纸质期刊品牌影响力延伸不无关系,但更多依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吸引读者的内容实力,因为读者直接接触的是“文章”,而未必是“刊”,附着在纸质品牌期刊身上的“光环”和“购买惯性”作用有限。与此相反,网络读者则有可能因为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好文章而购买整本纸质期刊。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品牌是含金量更高的“金字招牌”。伴随着网络阅读的不断成熟,这些刊物的品牌价值将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访问次数、刊社声誉及收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5年来的排行榜单时,课题组同时发现TOP排行中位于中后端的期刊更替变化比较多,即过去几年在TOP100中后端出现的期刊落榜较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有较多的新上榜期刊。这一方面说明了龙源期刊网资源内容在扩大、网络读者阅读视野被展开,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在网络环境中一种期刊的影响力可能比较迅速地发生改变——没有了地域局限、时空阻隔之后,由寂寂无名到声名显赫的路途比现实期刊世界中要短暂、便捷得多。网络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期刊处于平等的起跑线上,让品质说话,让内容发言,期刊网络平台更是以“推送”、“联带”等主动传播方式,让所有期刊都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海内外阅读取向趋同存异。随着网络阅读的普及和深入,2009年海内外期刊网络传播呈现出多元的发展生态,海内外阅读取向趋同存异。
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前5类期刊依次是:文学类、文摘文萃类、时事新闻类、党政法制类、商业财经类,海外最受欢迎的前5类期刊依次是:教育教学类、文学类、商业财经类、文摘文萃类、游戏数码类。2009海内外读者热读期刊中,文学类期刊以占总量16%的份额名列榜首,续写了网络世界的不老传奇,给人以文学将借助网络复兴甚而辉煌的无限期望。文摘文萃类期刊以14%的份额紧随其后,展示了“摘录萃取”这一编辑方式的极大魅力。由此可以推想,期刊作为一种博取文章、把关选择、优化编撰的成熟出版物,在信息泛滥、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必将大有可为。
除励志情感类文章外,国内读者对实用性文章的关注程度也大大超越海外读者。如国内Top100文章中《游戏展会该展什么?》、《调教Windows,让系统更好用》、Ⅸ《络看电视全攻略》、《有多少致富可以从电脑中来》、《2008年初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课改区)》、《如何看乙肝五项指标化验单》等直接传授技能、方法的实用性文章有10数篇之多,而海外则少人问津。
海外读者对党政法制文章的热情也是国内所没有的。此类文章海外Top100中有15篇之多,比国内多14篇,《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的《毛泽东反特权思想对当前反腐败的意义》一文是唯一入选Top100的大学学报类杂志文章,充分显示了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
2009年,教育教学类杂志在海外Top100期刊榜单上表现引人瞩目。以《考试周刊》为首的14种期刊进入前100强,上榜数量居各类期刊之首。海外读者喜欢阅读国内教育类杂志,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近些年出国读书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家长在孩子接受国外教育的同时,希望了解国内教育状况和教育理论、方法,以博取双方之长;另一方面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界人士注意到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因而产生了解、借鉴的浓厚兴趣。无论背后的原因究竟怎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教学类刊物由于具有中国特色,在全球人员流动、思想交流频繁的背景下,在海外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阅读手段走向成熟。期刊网络阅读的内在形式不断走向成熟。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TOP100关键词的检索次数与2007年相比增长迅速,是2007年的2.3倍还多;二是关键词发生很大变化,刊名的检索次数增长了10倍多;三是2009年增加了篇名及栏目名称的检索,达到了35790次。这是期刊网络阅读走向深度的有力佐证。
从2007年大量的人名检索到2008以期刊名称为主的检索变化,再到2009
期刊名称加篇名和栏目名称检索的递进变化,说明读者不再像以前那样目光散漫、随意搜索,而是更多直接选取刊名、栏目名或篇名检索,直奔内容阅读而去,也客观地说明了期刊的网络阅读进入了逐渐成熟的佳境。
大众杂志的分众化泛读与小众杂志的大众化传播。期刊网络传播中同时体现了传统期刊传播的大众性与网络传播小众性的特征,这两种特征在期刊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界限开始相互融合,使得期刊的网络传播呈现出既有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特点又有别干这两种传播形式的特色。
例如,以《青年文摘》、《电脑爱好者》、《南方人物周刊》、《意林》、《南风窗》、《大众医学》为代表的大众类杂志在访问量上继续迅速增长,他们的文章和栏目在TOP100期刊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读者被细分,实现了分众化泛读的效果。期刊网络阅读打破了原本期刊“本”的概念,以“文章”为单位供读者选择,细分的内容导致了细分的受众群,这也是未来期刊网络服务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们同时发现,传统出版中非常小众的杂志在网络空间上也可以成为大众杂志,传统期刊领域某些只有爱好者关心和阅读的刊物,在网络上也日渐得到大众的喜爱。从2005年只有《海事大观》、《坦克装甲车辆》和《搏击》三本杂志入围TOP100,到近两年《轻兵器》、《大众摄影》、《兵器知识》、《棋艺》、《精武》、《武当》等杂志的不断入围,都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以《轻兵器》为例,2009年位居TOP100排行榜第36位,付费阅读次数达到了166586次,与传统大众期刊《收获》(335260次)、《当代》(267632次)、《新华文摘》(235898次)等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这类期刊尤其是军事、兵器类期刊的忠实读者以年轻男性为主,这一群体也恰好是网络的主流消费群,因此可以说,小众杂志借由网络实现了大众化传播。
期刊网络传播攀高的意义
优质内容的长尾效应成为期刊社盈利新机遇。网络阅读打破了刊期界限,由“读刊”变为“读篇”。再加上网络即时传播克服了纸质期刊查阅、追溯不便的缺点,从而使过刊文章不再“过期”,得以长久传播。优质内容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长尾效应”,创造持续、长期的效益,保值增值。
以2009年TOP100文章为例,其中2009年发表的有44篇,2008年的有51篇,2007及2007年以前的有5篇1在前10名中,2009年发表的只有1篇,而排名第6的《当代》的《因为女人》是2007年就发表的,并且还是2008年海内外TOP100文章排行之冠。以类别来看,国内阅读Top100文章中属于过刊的有23篇,其中文学作品6篇,居各类别之首,占总数的26%,海外阅读Top100文章中属于过刊的有24篇,其中文学作品10篇,占总数的42%,名列第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网络传播中文学作品由于内涵深厚时效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能发挥“长尾”优势。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纸质文学期刊发行受阻、销路不畅的今天,网络将是它涅磐重生的天台、赢得读者的利器,文学复兴的希望或许就在这里。文学期刊经营者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传播的特点重塑文学作品形态,从而实现经营目标和文学理想。
不仅仅是文学,在网络传播中,其它类别文章也能获得程度不同的“长尾”效应。《小罗的脚法》是《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的一篇文章,在2009的TOP100文章中竟然榜上有名!因为整体而言,期刊内容并不以时效性为准,而以深度见长。即使是时事新闻和时尚类过刊也能够获得持续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其它类别应当更有潜力。只要是适合读者需要的文章,在网络传播中就会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不会因时间因素而被埋没。
期刊数字化转型,整合营销前景广阔。鉴于网络阅读平台内容的集成性、服务的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其已经成为期刊网络传播的主要营销渠道。2009国内阅读TOP100期刊的付费阅读量为1600多万次,仅这一数字就超过了2008年国内期刊付费阅读的总访问量,而海外Top100期刊的付费阅读量也达到了140多万次。由此可见,期刊网络阅读平台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其忠诚度也在不断提升,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读者,对好的内容都具有粘性关注。
期刊网络阅读是一个“One-To-One”对接需求的体现,其中的一个“One”代表网民及其网络阅读的需求,另一个“One”代表期刊社及其期刊产品,而“To”就是网络阅读平台。这个“To”是网络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期刊社在销售渠道上的鸿沟,并克服了以往时空对于刊物销售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度、灵活的阅读选择,满足了“读网时代”人们期刊阅读的需求。尤其在对机构用户的服务中,期刊数字化整合营销的优势更不待言。
网络阅读平台促进期刊网络传播产业链的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是产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否形成一个行之有效且多方共赢的盈利模式,关键取决于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明确的权利义务承担以及合理的定价原则等几个方面。包括龙源期刊网在内的网络阅读平台在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期刊网络传播过度竞争或垄断现象的发生,为期刊社、渠道商、技术提供商、增值服务营运商等共同营造了一个可以多方合作、协同共赢的平台。
期刊网络发行量形成,需要认定和推广
龙源期刊网联合各家刊社,通过综合2005~2009年5年的期刊网络传播TOP100各项数据,提出了“期刊网络发行量”的概念。经过大量分析后我们判断,在数字化引领期刊未来的大背景下,网络发行未来势必会成为期刊发行的主流渠道之一。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网络期刊的迅速勃兴大大摊平了期刊传播的成本,现实中的期刊在发行量增大的同时,印刷、物流等各种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之势,但期刊网络传播的成本非常低廉,发行10份和10万份期刊的成本几乎没什么变化。而对于刊社来说,加大对期刊网络发行量这一概念的宣传力度,对于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同样具有巨大的价值。因此,肯定期刊的网络发行量、建立网络发行量的评价和认证体系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请相关部门认可网络发行量。使之成为期刊运营的有效数据。如今整个期刊产业正处于数字化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众多刊社由纸质期刊向网络化期刊迈进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主管部门适时把期刊网络发行量纳入到正在建设中的发行量认证体系之中,不仅符合目前国际期刊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对于增强期刊业对广告主的吸引力、规范期刊发行市场乱象、加速刊社数字化战略布局、推动期刊行业升级转型都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重视网络传播数据。积极进行期刊创新。创新是媒体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想把自身的网络发行量转化为实际发行量,带来期刊发行量的提高,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把期刊的网络读者导入到自己的纸版杂志读者群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在刊物内容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更加符合网络读者的喜好和口味。
要做到使网络读者满意,前提是刊社对网络传播数据的重视。课题组建议刊社对期刊网络传播数据进行深入研讨和细致研究,找出这些部分之所以受欢迎的共同规律,并在纸版杂志的编辑过程中对这些优势进行吸收和强化,做到兼顾老读者和网络新读者的平衡,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杂志的网络发行量转化为实际发行量。
研究网络读者,适应网络特点,全面提高刊物整体质量。应该说,读者选择了一本期刊,也就是选择了这个期刊的品牌,而一本期刊的品牌培养仅靠一篇文章、一个栏目或者一期杂志肯定无法实现。读者可能因喜欢某一篇文章而买走整本纸质刊物,但是在网络中读者完全是读我所需,因此,要想提升期刊的网络发行量,必须摒弃“以点带面”的思维,做到期刊内容的“期期可读、篇篇精彩”才能真正换取读者对内容全面接受甚至带动纸质期刊的购买。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7
一、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内涵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必须创造高于成本的价值, 企业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最终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明。现实中, 产品从原材料选取到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会在不同的产业中发生, 价值链包含于更大的价值系统中, 而这个价值系统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供应商价值链、各个销售渠道价值链和消费渠道价值链。每个企业都是处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中的某一环节, 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经营价值链, 还取决于其在更大的价值系统中同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连接, 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称为产业价值链。科技期刊产业价值链由围绕科技期刊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若干相关企业组成, 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上下游关系和企业间的价值交换, 是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分析
1. 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构成。
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以纸质出版为核心内容, 其产业价值链由作者、科技期刊编辑部、印刷厂、发行机构及读者构成, 编辑部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核心, 传统纸质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表现为线性结构, 价值增值渠道单一。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 数字出版逐渐向传统出版业渗透, 在传统线性结构的出版产业链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链。在这一新的产业链上, 作者、编辑部、读者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供应商、采编系统供应商、网络服务商、电信服务商提供的数字出版平台上完成科技信息的生产、提供、传播的全过程, 通过按需出版 (POD) 、开发存取 (OA) 等方式实现对更多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数字出版克服了传统纸质出版时期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以及读者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作者可以登录科技期刊的网站在线投稿, 编辑部利用在线审稿系统完成专家审稿、作者意见反馈等, 实现与专家和作者的及时沟通。
2. 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特征。
(1) 产业融合的特性催生多种形式的科技期刊产品。产业融合是由于产业交叉、渗透和整合所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产业发展现象。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信技术的推动下, 传统科技期刊出版产业、文化产业、传媒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催生多种表现形式的科技期刊产品和服务, 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多媒体期刊等应运而生。在媒介融合趋势下, 信息载体从单一的纸质印刷品变成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载体, 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期刊生产逐步转向现代意义上的内容提供。无疑, 技术发展推动了出版产业链的价值延伸。
(2) 数据库运营商等新型网络出版主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加强。信息化时代要求对信息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而传统的期刊出版企业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都难以承担这一功能, 只有借助专业的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 这客观上导致新型的、专业化的网络技术企业必然介入期刊出版过程, 形成信息生产和信息提供这两个完全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核心价值。
(3) 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带来多层次、立体化的出版产业链结构。按需出版 (POD) 、开放存取 (OA) 等新型出版形式的出现, 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开拓了新的渠道, 为传统期刊出版方式进行了有益补充, 使网络时代的出版产业链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
(4) 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更大的价值增值。数字时代, 科技期刊出版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和专业化, 向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内容和网络服务。个性化就意味着专业化, 因为专业出版物的内容总是具有绝对的针对性, 消费群体固定, 他们对特定专业的数字科技期刊关注度高。正是由于有固定的消费者, 个性化数字科技期刊比较容易实现读者和出版机构之间的交流, 从而推动专业出版向纵深发展, 并使个性化、专业化的资源增值服务成为可能。
三、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战略环节
1. 技术集成。
数字出版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推动下实现的, 因此, 技术集成是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集成的数字平台上才能实现投稿、审稿、信息反馈、编辑等一系列出版活动, 只有实现期刊出版内容、编辑流程、经营方式及刊社 (编辑部) 内部管理的数字化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出版, 但是目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的科技期刊并不多。
2. 科技论文写作。
好的技术与好的内容相结合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期刊产业链的始端, 是一切期刊出版活动的起点, 没有优秀的文章, 再好的编辑、再好的技术也无从谈起, 优质的稿源是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保障。
3. 科技论文编辑。
无论是传统纸质出版产业链还是加入了数字出版的产业链, 编辑工作的核心地位都是不能改变的。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写作合在一起可以称为科技期刊的“内容制作”, 各类数据库等网络期刊产业的生存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 内容已成为科技信息传播交流“基础的基础”。科技期刊水平不高, 国际影响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此, 重视科技期刊质量, 提高科技论文水平始终是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
4. 版权交易。
已经进行了数字化建设的编辑部除了发行电子版论文或制作电子期刊外, 还需要通过版权贸易来实现价值增值。通过搭建版权交易平台, 促进成果的授权和使用, 拓展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 扩大受众范围。当前, 以数据库运营商为代表的新型网络出版主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国内最大的4家互联网出版企业 (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和龙源期刊网) 收录的期刊种数, 已经达到国内期刊总量的84%。这些互联网出版企业通过版权交易获得科技期刊的使用权,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有利于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发展。
四、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发展策略选择
1. 强化产业链战略环节建设。
(1) 依托现代数字技术, 构建数字出版平台。实现数字出版:一是要进行采编系统的开发与引进;二是要进行期刊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在线采编系统以科技期刊专业网站为平台, 利用相关IT及数字化技术, 将科技期刊采、编、审流程网络系统化, 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办刊目的。采编系统不仅可以使作者随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还可以加快采编流程, 缩短稿件的处理时间。通过网站, 编辑部不仅可以将刊物简介、稿约、编委会介绍、办刊宗旨等内容刊登在网页上, 还可以上传资源供作者下载, 及时更新每期内容, 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及编辑部动态, 这些都是传统出版物无法比拟的。另外, 门户网站还可以开辟各种论坛, 加强编辑与作者的互动, 为作者、读者、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2) 培育优秀作者群, 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优秀的作者群和优质的稿源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而编辑则是优秀作者的培养者和优质稿源的发现者。这就要求编辑在组稿过程中要发挥主体创造性, 不能仅仅局限于向专家约稿或从自由来稿中选择适合选题的稿件, 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分析、整合作者信息。如,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期刊交流会以及媒体报道等渠道, 选择学术水平高、有创造性的作者, 尤其是中青年科研人员, 编辑应与他们多接触, 甚至到实验室去, 围绕课题项目与他们真诚交流, 了解他们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进程, 从而赢得科研人员的好感与信任, 使得这些有成就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愿意为科技期刊投稿, 培养他们对期刊的忠诚度, 使自己的期刊成为他们发表科研成果的首选, 以此增加期刊的科技创新含量, 提高期刊学术质量。
(3) 转变编辑工作方式, 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在数字技术环境下, 科技期刊的编辑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编辑工作转变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化、标准化的编辑出版模式。编辑工作将借助网络通过在线采编系统实现, 将投稿、审稿、查询、编辑加工等稿件处理流程整合在在线采编系统平台上, 实现采、编、审流程网络化。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 使编辑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而有时间和精力把工作重点放在审稿和选题组稿上, 放在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上。作者通过登录系统随时都可以了解到稿件的处理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处理时间, 对于初审就退稿的文章, 编辑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简单地做退稿处理, 还必须要有退稿意见供作者查询。这也使编辑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要求编辑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 自觉接受作者和读者的监督。
(4) 探索版权交易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使得科技期刊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不同表现形式的期刊其盈利模式也不尽相同, 目前较为常见的有电子期刊模式、数据库模式、E-learning模式, 未来可能还会有手机模式。但是, 当前绝大多数科技期刊的版权交易的盈利模式仅仅限于与网络数据库运营商合作, 因此, 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是科技期刊出版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
2. 探索适合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模式。
(1) 整合认知环境, 形成产业链整合的社会共识。应加强对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认知教育, 形成促进整合的理念和行为。产业链整合是一种创新行为, 这种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其实施时是否能够得到鼓励和支持, 即是否有畅通的渠道和有效的方式使整合高效地进行。我们现有的理念、政策、规制和企业组织结构等已经不适应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发展。因此, 要通过认知教育, 让科技期刊界充分认识到整合创新的重要性, 积极鼓励创新, 鼓励产业链整合, 让创新成为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整合的内在动力。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8
合作研究是研究者为产生新的科学知识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国外研究表明,自20世纪以来,合作研究数量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样,以异常迅速的态势增长[1,2,3]。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越来越向综合化和边缘化发展、研究规模与难度不断加大的今天,研究人员“单打独斗”式的研究越来越难以适应科研工作的要求,合作研究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4]。自英国人类学家Barnes1954年首次使用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挪威某渔村的社会结构[5],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概念体系和测量工具的研究范式[6]。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深入分析科研合作网络状况,揭示其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利用该方法对合作网络进行了探讨[7,8,9,10]。
一架民用飞机设计涉及数十个学科,研制周期一般在五年以上,并且由数百万个零部件部件组成[11],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科研创新工作[12]。因此,相比一般的科学研究,民用飞机设计更需要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事实上,处于世界民用飞机制造市场霸主地位的波音、空客非常重视与其它机构的技术合作,他们在全球的技术合作供应商就超过1500家。近年来他们还频频与我国一些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技术上的合作研发。尽管中国有望在2016年研制出与国外A320、B737一样先进的国产大飞机,但目前我国的民用飞机设计能力在发动机、材料、气动、结构、液压、机载系统、仿真、试验等方面与美国、欧洲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13]。我国要自主研制出有竞争力的民用飞机,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方法与技术,同时还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研发与管理模式。本文旨在试图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合作研究的角度定量分析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研发特点,为发展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研究合作关系、提高民用飞机研制效率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
2 研究方法
合作研究的形式多样,为了能够定量分析我国民用飞机设计合作研究状况,本文对合作研究范围进行了限定,即只有当研究人员共同署名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才构成合作研究,而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署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才构成跨机构合作研究。
CNKI是国内最大的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选取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9年)收录的31种期刊作为数据来源。这31种期刊是国内核心的、发表飞机设计研究的专业性期刊,因此基本能够涵盖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民用飞机设计的研究成果。检索时间为2010年4月—5月,共检索出8102篇文献,剔除有关新闻、声明、征文、军用飞机、导弹、航天器、超高音速飞机、直升机、旋翼机、无人机、扑翼机、飞艇等文献,最后剩下4310篇民用飞机设计研究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采用UCINET 6软件。
3 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分析
3.1 合作研究总体状况
合著率与合著度是揭示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合著率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合著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主要反映合作研究的广度,用CR表示。合著度是指在某一时间内论文的篇均著者数,主要反映合作研究的深度,用CD表示。CR与CD的计算方法如下:
undefined
其中fj:合著人数为j的论文数;k:合著者人数的最大值;N:论文总数
图1显示了我国近十年来在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的总体状况。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在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合著率,平均合著比率为95.3%,这比国内其它学科甚至国外科研合作的比例都要高出许多[14]。合著度从2000年的2.91上升到2009年的3.35,年均增长4.5%,平均合著度为3.06,表明十年来民用飞机设计研究论文的篇均作者为3人,合作研究深度增幅缓慢。
3.2 合作研究形式及发展趋势
表1显示了国内民用飞机设计合作研究具体形式。从表可以看出,2~4人合作是民用飞机设计合作研究的主要形式,占总研究成果的89.97%。从合作研究形式的发展趋势来看,2人合作研究将逐渐下降,3人合作研究无明显变化趋势,而4人及5人以上合作研究将继续上升,反映出科学技术向两极化发展和科研难度的加大,使得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
3.3 重要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网络分析
合作发表文章的研究人员一般都比较熟悉,依据小世界特性以及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领域高的论文合作率,理论上此领域所有研究人员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合作研究网络。由于重要研究人员往往对推动技术创新、把握技术研发方向以及提高科研效率起关键作用,因此本文试图深入揭示我国民用飞机设计重要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网络状况。为此,首先计算出各作者的发文量,然后选取发文量排在前55位的研究人员并把他们称之为我国民用飞机设计重要研究人员,最后根据这些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发文量构建了我国民用飞机重要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网络,如图2。
图中每个顶点代表一名研究人员,顶点的大小表示该研究人员与其它人合作发文量,顶点越大,表明该研究人员与其他人合作发表文章数量越大,反之同理;顶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研究人员之间存在直接合作发文关系,线条越粗,表明两者合作发文量越大,反之同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1)总体上,国内重要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并不普遍(密度D=0.262),有32.7%的研究人员之间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即使他们的研究方向相同,这恰好和国外相反。在国外,重要研究人员之间更容易发生合作[15];(2)重要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网络中,以2至3人的小网络合作为主,复杂的大型网络非常少见;(3)重要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基本局限于本机构内,少有跨机构跨专业的合作研究;(4)罗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邹正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赵坚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等研究人员分别与其他重要研究人员进行了较多的合作研究,而陶智、徐国强和丁水汀三位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较为稳定(三人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且研究方向基本相同)。
3.4 重要研究团队分析
根据作者发文量及论文总被引频次,本文选取在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研究有较大影响力的朱惠人教授(发文量排名第5,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第34)为中心的合作研发团队(如图3)为分析实例。
图中显示,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发文量来看,该团队都是一个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除朱惠人教授外,还有许都纯(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高级工程师)、刘松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郭文(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究员)三位研究人员对整个团队的形成、发展以及成员之间的合作起着重要作用(三位研究人员有相同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把这几位研究人员称之为团队中的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尽管主要成员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但也有多位成员来自国内其它研究机构(如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等),甚至也有来自国外顶级专业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罗罗公司)的专家。
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仍不够紧密为(D=0.2043,Std Dev=1.1052),这主要是因为团队成员与中心、准中心的合作较多,而其它成员之间的合作少。距离分析结果为:Mean=2.320,Std Dev=0.628,Max=4,Min=1。表明该团队成员的平均距离为2.32,具有小世界效应。任何两个成员最多只需通过3个成员即可建立联系,并且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大部分成员要建立联系只需通过1-2个中间人即可。
4 跨结构合作研究网络分析
4.1 跨机构合作研究总体状况
跨机构合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各机构的专业化优势,优势互补,从而在最小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技术研发的成功。表2显示了2000——2009年我国在民用飞机设计方面进行的跨机构合作研究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此领域进行的跨机构合作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跨机构合作研究在合作研究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强强合作、优势互补的跨机构合作研究还比较少。
4.2 跨结构合作研究网络分析
本文构建的我国民用飞机设计跨机构合作研究网络如图4,图中只有满足限制条件为发文量超过15篇的机构才能进入该网络,各数字所代表的研究机构如表3。
图4中每个顶点代表一个研究机构,顶点大小代表该机构与其它机构合作发文的数量,顶点越大,表明与其它机构进行的合作研究越多,反之同理。顶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发表文章的情况,线条越粗说明他们合作发文的次数越多,反之同理。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发现:(1)许多机构之间尽管没有直接的合作关系,但是借助于其它机构可以建立间接的联系,从而49个机构完全实现了联通;(2)这些研究机构构成的合作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机构存在较多的跨机构合作研究,因而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和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研究关系(合作发文量高)。
网络密度是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目与可能存在的最多关系数目之比,揭示的是网络中各成员交往的程度。密度越高,网络中成员的联系越多,反之同理。跨机构合作研究网路的密度分析(Density)为D=0.3920(Std Dev=1.7233),表明总体上机构之间的联系仍不够紧密。距离在社会网络中指的是两者之间在图论或矩阵意义上最短途径的长度。跨机构合作网络的距离分析(Distance)结果为:Mean=2.281,Std Dev=0.735,Max=4,Min=1。说明由49个研究机构构成的合作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两者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281,任何两者之间最多只需通过3个机构就可建立联系,并且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大部分机构之间只需要通过1~2个中间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反映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许多其他两点之间的路径上,可以认为该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行动者之间交往的能力。中间中心度分析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标化后的中间中心度为20.278、15.723、9.421和9.238),表明这四家机构较多的处于其他两个机构网络路径上,因而在整个合作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
5 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民用飞机设计合作研究状况进行了探索。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民用飞机设计具有很高的科研合作率,但重要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并不常见,并且他们之间的合作基本局限于本机构内,少有跨专业、跨机构以及跨国界的合作研究。重要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网络以2至3人的小网络合作为主,复杂的大型网络非常少见。此外,我国在民用飞机设计方面的跨机构合作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绝大部分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够稳固。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对国内民用飞机设计跨机构合作网络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并且目前在跨机构合作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9
从期刊的发行载体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在短期内都将同时存在。
1.1传统的印刷型期刊
印刷型期刊的优点有三:首先, 印刷型期刊是历史悠久, 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其次, 上了年纪的老教师, 由于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没有像年轻教师和学生那样得心应手, 也有些教师喜好收藏实物等原因, 他们往往喜欢查阅印刷型期刊。第三, 由于印刷型期刊携带方便也成为人们喜欢的理由。印刷型期刊的缺点是图书馆对同种期刊的采购数量非常有限, 因而不可能同时面对很多读者, 资源共享性较差。
1.2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
电子型期刊是以数字形式将信息储存在光、磁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使用的出版物。电子型期刊因其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性好、检索方便快捷、同类期刊有时可以链接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电子型期刊的出现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次出版业的革命。
网络型期刊是以可以远程访问的计算机文档格式出版、具有明确卷期标志的连续出版物。这类期刊具有信息量大、获取快、更新快等特点。网络型期刊是在电子型期刊基础上出版业的又一次飞跃。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些优点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我们的读者和期刊管理员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熟练应用。
二、传统期刊与电子、网络期刊的比较
电子、网络期刊虽然有诸多优势, 但也有缺陷, 要完全取代传统期刊是不可能的。二者应该并且只能是融合对接、互为补充的关系。
首先, 从质量方面看。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相比, 虽然有海量信息和时效性优势, 但由于网络管理尚待完善, 缺乏严格的审稿、定稿、编审制度, 编辑人员在收到稿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其上网发行, 缺乏有效的审查和质量控制, 论文的质量往往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内容良莠不齐, 量大但不精。这是网络期刊目前致命的缺陷。因为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但同为期刊, “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无论在什么时代, 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 优质的内容资源永远是期刊社的核心竞争力。而传统期刊所载论文大都是千挑百选出的精华, 由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大部分都特色鲜明、定位准确、制作严谨、品质卓越, 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内容的整合能力。
其次, 从阅读方面看。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与纸质文献相伴, 并形成了一些获取、阅读文献的方法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习惯。纸质期刊有其本身的优点, 如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 阅读时可圈点评论, 也可折上一页或夹一书签, 以便下次阅读时能很快找到等。[1]而网络期刊在阅读时则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 不能做标记, 在阅读的专注性、连贯性、完整性、舒适性、方便性、随意性、读效率、不受地域限制、不受阅读方式约束等方面远远不如传统期刊和其他传统出版物。同时, 长时间地盯着计算机屏幕对视力也有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 面对完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期刊的出版、发行、管理和使用方式, 一些读者在心理上还难以完全接受和适应。
最后, 从内容传播来说, 目前国内大部分期刊都要受制于邮局的发行网络, 自办发行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2]电子期刊不受刊号限制, 也无需纸张和印刷费用, 它通过专门的P2P平台进行下载订阅, 冲破纸质期刊的发行局限准确, 经济地将刊物传递到读者手中, 运营成本相对低廉, 大多数是免费下载或在线阅读, 还能建立自己的读者数据库以备后用。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协调发展传统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
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期刊管理工作肯定要走信息化、网络化道路。但是, 说到底期刊管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如果为了搞形象不顾读者的实际需要, 不顾学校的财力过快过多地发展电子、网络期刊, 既浪费时间资源又不一定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馆藏期刊资源结构,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应坚持纸质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并重的方针。
第一, 要有针对性。
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以及期刊的利用率, 来确定本馆期刊资源结构的大框架, 确保有关学科核心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 则要削减纸质期刊的订购, 通过网络期刊资源进行补充,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期刊资源建设经费短缺的矛盾, 而且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并能满足不同用户对期刊信息资源的需求。要发挥网络电子期刊共享的优势, 合理分配订购数量和种类,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
第二, 要逐步改变图书馆藏刊结构。
电子期刊的比重将要加大, 期刊电子化是对馆藏纸质期刊的完善和补充。要有计划地调整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收藏比例, 并充分考虑效益性原则, 提高原始文献的保障率。但是, 要注意成本和效益对比分析原则, 应订购价格比纸质期刊低的电子期刊, 除非在收录范围、实效性、检索功能、存档、更新、共享方面比纸质期刊有明显的优势才可考虑订购价格比纸质期刊高的电子期刊。
第三, 要进行二次开发馆藏期刊资源, 提供有特色的电子期刊资源。
首先, 要建立馆藏期刊数据库、专业期刊数据库、最新专题等二三次数据库。其次, 对特色纸质期刊进行深度开发, 建立特色期刊数据库。最后, 要充分利用整合网上信息, 适度引进全文数据库和连接免费的网络系统, 将免费的电子期刊作为馆藏信息资源, 编入本馆的馆藏目录, 方便读者使用。
第四, 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使纸质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得到充分的利用。
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将不再是入藏期刊量的多少, 而是便捷、准确获取电子、网络期刊资源的能力。[3]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 图书馆可编制各种导航工具指导读者获取相关的电子期刊资源;图书馆员工在电子期刊的发展中扮演导读者, 图书馆也可成为电子期刊的出版单位。电子期刊的收藏和利用, 使得图书馆更着眼于信息服务、参考咨询与教育功能。
第五, 整合现有资源,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期刊机读目录数据库, 做好检索与咨询服务既是期刊管理的本分也是必然趋势。随着学科分类的变化, 期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不同学科发生交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方面管理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可能很高, 人工检索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高, 有时题目一字之差而内容却截然不同。[4]另一方面读者对检索工作不熟练, 想自己动手却常常无能为力。有些图书馆也建立了目录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但却有些缺陷, 比如检索途径单一或者只有管理员来做检索。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检索途径多样化的读者自助检索系统。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只有传统期刊是肯定满足不同读者要求的。电子型期刊和网络型期刊的出现给期刊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调整馆藏期刊的建设思路, 以学校发展、教学改革和科研提高为导向, 根据院系及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加大电子文献采购的力度, 加快电子型期刊的建设步伐。同时图书馆还必须引进和培训人才, 更好地宣传并帮助读者熟练利用电子型期刊。一所高校的馆藏是有限的, 通过期刊网可以最大限度地补充馆藏的不足。这给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 特别是与同类高校以及知名综合性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二是管理员要转变观念, 主动为相关读者提供信息;三是加强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提高采编及检索水平。适应不同读者需求, 兼顾传统与现代期刊, 把现代技术手段嫁接到传统期刊上, 使传统期刊更容易检索和流通, 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同时加快建设现代期刊, 这样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一定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给期刊管理本身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印东.谈谈网络期刊的特点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对接[J].长江论坛.2007 (6) :82
[2]苏萍.浅谈电子期刊与传统期刊如何借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 (5) :77
[3]杨靖, 杨双琪.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J].2009 (9) :74-75
医学期刊的数字出版 篇10
医学期刊是科技期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出版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医学期刊登载内容专业性强;第二医学信息的更新具有时效性, 需要信息的及时更新;第三医学期刊的受众群体具有特殊性, 主要为医药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 这些群体通常教育程度较高, 能更好地适应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出版能更好地满足医学期刊专业性、时效性要求, 另一方面医学期刊用户的高教育程度也推动了期刊的数字化进程。
1 医学期刊数字出版的形式
期刊的数字出版形式多样, 包括光盘出版、建设网站、加入数据库、微博出版、手机出版等。目前国内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主要形式为网站出版和数据库出版。
1.1 网站出版
程维红等调查表明, 2011年国内741种学术类期刊中有544种期刊自建了网站, 其中239种为医学类期刊[2]。这些网站的内容和功能主要包括:期刊介绍及信息发布;将期刊内容数字化并在网络出版;使用在线采编系统实现期刊在线办公;为作者提供检索、链接等服务及其他扩展功能[2]。期刊网站通过网络对期刊进行宣传, 提高了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线采编系统的使用实现了从投稿、审稿、编辑校对、期刊出版等整个过程无纸化操作, 提高了稿件处理效率, 缩短了期刊发表周期, 方便快捷;网站的服务平台以及如博客、论坛等扩展功能则促进了编辑、作者、读者间的交流。
1.2 数据库出版
医学期刊数字出版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就是依托专业数据库进行出版。目前国内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数据库主要有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这些期刊数据库免费为期刊开通了网页模板, 期刊则可在数据库中自行修改期刊的信息。数据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维护和开发, 期刊只需将每期杂志邮寄给数据库。此外, 数据库检索途径多样, 不仅能通过数据库进行库内检索, 还能通过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推动了期刊的传播。
2 医学期刊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学期刊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2.1 数字化方式单一
国内大部分医学期刊数字出版的主要方式还是将纸质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后以PDF等格式在网上发布, 且为不影响纸质期刊的销售发行, 网络出版常常滞后, 其内容也缺乏深度加工, 很少有期刊能利用数字出版的平台, 开发出适合网络媒体发行的产品, 真正实现数字化期刊出版的。
2.2 网站建设不完善
国内医学期刊自建网站虽多, 但不少网站疏于管理和维护, 内容无法及时更新, 完全流于形式。网站功能也非常有限, 缺乏个性化服务, 互动性不强, 作者、读者大多只能利用网站检索站内文章进行阅读, 或查询稿件的进程, 对信息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也无法进行实时交流和信息反馈。
2.3 资源共享性弱
虽然作者可以通过医学期刊的网站阅读论文并进行全文下载, 但是门户网站的影响力有限, 大多作者还是通过数据库平台进行检索。而为了赢利, 数据库上论文的下载都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共享。
2.4 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我国关于数字化出版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网络的便捷使得期刊论文的传播范围更广、时间更长, 导致了重复发表、剽窃、擅自转载等各种版权问题。而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无法采取相应措施, 给作者、期刊都带来了损失。
3 医学期刊数字出版的对策及建议
3.1 与新技术、新媒体相融合, 创新出版模式
数字化出版不是纸质期刊出版后的电子出版, 而是要将数字出版手段运用于期刊出版之前。2010年10月中国知网正式启动了中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 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的内容。目前国内已有1123种期刊加入了这个数字平台[3]。单篇文章的优先出版极大地缩短了论文的发表周期,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除了门户网站和数据库, 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医学期刊数字出版提供了多种模式选择。3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使得手机出版成为出版业的新生力量。手机出版具有多媒体性,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交互性强, 受众信息精确等特点, 是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服务、增值服务等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出版方式;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 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4]。微博是快捷的沟通平台, 期刊可借助微博平台进行组稿、约稿, 与读者、作者以及审稿者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 同时微博还可为期刊发布即时信息的途径。据统计, 截止2012年2月。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官方微博的期刊已经达到1500多家[5];医学期刊还可开设博客空间作为门户网站的补充, 发布最前沿的医学信息, 转载优秀的医学论文, 同时还可以开发增值服务功能, 促进学术交流以及编辑、作者、读者间的交流;此外手机二维码的应用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访问通道, 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 访问二维码中存储的网址, 便可直接查看全文。
3.2 重视个性化服务, 完善门户网站的建设
门户网站是期刊的一张名片。医学期刊网站的建设一方面需及时更新信息, 丰富网站的内容, 增强期刊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要根据期刊的特色、风格设计编排网站, 以突出期刊的特色, 增强期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期刊的网站是编辑与作者、读者及专家交流、沟通的平台, 期刊可建立留言版块或论坛, 增强网站的互动性, 通过反馈信息更好的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 从而针对性的对期刊进行调整。此外期刊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服务, 如根据会员订阅的专题、检索等情况, 定期将最新资源推送到用户邮箱;检索历史保存服务;提供云存储空间;提供站内交友平台等[6]。
信息检索是网站的一项重要功能。除了提供站内文章的检索, 期刊网站可建立参考文献链接, 自动关联至相应的数据库, 同时也可利用搜索引擎从引文数据库中自动加载论文的引文数据[7]。此外, 与其他专业网站建立链接, 能扩展网站的信息量, 方便作者了解专业领域最前沿信息的动态。
3.3 发展OA期刊, 促进资源共享
开放获取 (OA) 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出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用户通过公共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 或者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和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 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 唯一的限制就是要求保证作者拥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同时在使用作者作品时注明相应的引用信息[8]。OA期刊采取版面付费、读者免费的方式, 通过门户网站的网络平台或加入OA数据库, 免费开放全文, 以供用户阅读、下载。目前, 我国已有5个开放存取知识库[9]。程维红等调查表明,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科协所属1050种科技期刊中共有308种OA期刊[10]。这种模式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提高了论文的点击率, 同时扩大了期刊的影响, 为期刊争取了更多的读者和作者, 有利于期刊的发展。
3.4 建立版权保护机制, 保护知识产权
与所有期刊一样, 版权问题是医学期刊在数字出版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著作权法规定, 医学期刊为汇编作品, 出版者只享有半独立的著作权以及独立的版式设计权[11]。当医学期刊进行数字化出版时, 必须做好版权保护工作, 先与论文作者签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书面合同, 取得所有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严格遵守先授权后传播的原则, 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版权。而国家上层也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评估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建设, 以保障数字化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 篇11
〔关键词〕PLoS ONE;开放存取;网络出版;出版模式;质量控制;同行评审;网络交互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69-03
PLoS ONE的出版商是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PLoS的宗旨是使世界上的科学和医学文献成为公共资源。PLoS ONE在秉承PLoS的宗旨基础上,借助网络平台优势,适时推出新的出版及商业模式,使其始终保持在开放获取期刊最前沿的位置。
1 PLoS ONE的创建与成长
2000年成立PLoS时,共同创始人帕特?布朗(Pat Brown)、迈克尔?艾森(Michael Eisen)和霍华德?瓦尔姆斯(Harold Varmus)考虑到科学家们将很多时间花费在提交论文、评议修改和再次提交等环节上,他们决定消除传统出版方式的弊端,并通过采用一套标准来帮助科学家们顺利发表可靠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科学文献的一部分。PLoS于2003年创刊出版开放获取(OA)期刊,以高起点将目标定位于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现已有8种生命科学与医学类期刊。其中PLoS ONE 在线期刊(eISSN-1932-6203)由PLoS于2006年12月20日创建,该期刊刊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任何原创性成果,是一本跨学科的综合性期刊[1]。
在短短的几年,PLoS ONE的成长可以用火箭速度来形容,在Web of Science上可以检索到年度论文数,分别为:137(2006年)、1 230(2007年)、2 717(2008年)、4 404(2009年)、6 714(2010年),13 785(2011年)(见图1)。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公共科学图书馆的概念将确实成为现实,这样的规模已经不是杂志,而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图书馆的期刊部。
PLoS ONE除了发文数量爆炸性地增长外,发文质量亦是令人肯定的,这可通过部分数据来说明(见表1、表2)。2010年1月,PLoS ONE被Web of Science收录,并且现在已扩展到PLoS ONE自创刊到现在的所有文章,PLoS ONE刚有影响因子(IF)就达到4.351。
2 PLoS ONE出版准则
PLoS ONE主要发表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报告,对拟发表成果要求如下[1]:
(1)该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PLoS ONE旨在交流原创性科学研究。
(2)保证成果的首发性。PLoS ONE不接受已经在同行评议的文献中其他地方发表的论文。但会考虑已存放于预印本服务器如arXiv的手稿。
(3)实验、统计以及分析达到比较高的技术标准,并能够进行充分的详细说明。试验设计必须严格,有对应的对照和重复;在适应的情况下样本大小要足够大,以形成有说服力的结果;方法和试剂必须详细描述,以实现试验的可重复性。
(4)结论符合逻辑并有数据支持。在手稿中提交的数据必须支持所得出的结论,作者要避免夸大结论,可以讨论结论的可能性,但要明确标识为假设,而不是结论。
(5)论文逻辑严密、英语表达标准。
(6)试验研究符合所有适用的道德和诚信标准。
(7)论文的相关支撑材料全面规范。
PLoS ONE论文发表的标准符合上述7项规范即可,唯独不要求“重要性”,目的是实现期刊的最朴素价值:学术思路和研究数据交流,而不是学术水平的判断。学术水平的高低靠其他手段,例如引用、下载、新闻等等为标准,不在发表过程中考虑。
3 PLoS ONE的质量控制与同行评审制度
通常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由编辑的喜好决定,主观认为会获得更大的读者群,实际上这样的决定往往导致令人沮丧的结果并且延误了科研成果的出版。PLoSONE严格同行评审制度,出版所有在技术上成熟的论文,而论文重要性的判断则由出版后的读者群来作出。
每一份提交的论文都要经过严谨的质量控制和同行评审过程,才能将评审结果提供给作者。在进入同行评审流程前,每个提交首先要通过一个超过40项的内部质量控制检查表,其中涉及的问题有资源公开、涉及人类和动物研究的道德要求、财务信息、符合数据存储标准等等。只有论文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论文才能提交编辑委员会或审稿人。PLoS ONE的国际编辑委员会由超过3 000位外部聘请学术专家构成,主要为编辑部提供稿件学术质量方面的建议。PLoS ONE编委人数较多,国外编委人数比例较高。编委会构成包括编委成员、顾问委员会、统计顾问、领域编辑,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论文一旦通过了质量控制检查,就会分配给编辑委员会的一个成员,他将作为这篇论文的学术编辑,学术编辑负责管理同行评审进程,并对论文作出接受、返修或拒绝的决定。目前,PLoS ONE最终接受出版的论文,有95.8%是由外部专家评审的,约4.2%的论文是由自己的学术编辑审查的。平均而言,所有接受的文章都要经过2.9个专家(1个学术编辑和1.9个外部审稿人)的评审。作者可推荐特定的学术编辑,但PLoS ONE可以不采纳。总体上PLoS ONE大约出版全部提交论文的65%~70%。
4 运营模式
PLoS ONE的运营主要采用作者付费发表模式,同时辅以政府、团体机构和个人赞助,以维护期刊开放获取的同行评审、期刊生产、在线存档等费用。PLoS ONE的出版费用是1 350/篇,机构会员可以享受费用折扣。PLoS ONE的作者付费模式,是把成果的出版当作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科学真正包含的。
最初,PLoS的运行经费主要依靠出版费、赞助费、会员费及广告费[2],现在PLoS的出版已实现独立运营。PLoS也在开发额外的创新点,比如基于文章层面的评价指标、PLoS Currents以及PLoS Hubs。
5 PLoS ONE学术评价方式
与其他期刊不同,PLoS ONE论文的重要性不再在出版前被评估,而是出版后接受同行评议。PLoS ONE的概念很简单,但却是革命性的,PLOS ONE改变了游戏规则。PLoS ONE的创立开辟了网络出版的另一番新天地。借助互联网平台快捷和交互的特性,读者可以对论文内容作出评价。那些评论将帮助指明文献在大量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性。PLoS共同创始人、董事会主席以及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主席Harold Varmus强调:“对于我们这些依照PLoS宗旨进行工作的人来说,PLoS ONE的启动是令人振奋的,我们发挥互联网的最大潜力,使关于研究成果的交流变为互动式的、完全可接触的过程。”PLoS ONE期刊缩短了出版周期,并且交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PLoS ONE认为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发表后被关注和引用的情况。正如PLoS ONE的一位编辑说:“我们努力让期刊的论文成为讨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PLoS董事会主席Ward把PLoS ONE学术评价方式称为“公众判断”的结果,它也包含了严格的评议——只不过是同行评议的不同形式罢了。
PLoS ONE出版的论文,其潜力是在发表后才显现出来。其他杂志最多是将研究性文章公布后,再刊登另一篇与先前文章有关的文章来强化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但是在PLoS ONE,几乎在文章发表的同时,作者和读者、专家之间的讨论就已经开始。讨论的话题可能是文章中描述的一种方法,可能是与另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或者资源的关系,也可能是一些实验现象的其他解释。读者和作者共同探讨,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读者还可对论文根据创新性、可靠性和文体等进行批注和评级,并可将意见公布。网络互动交流技术在PLoS ONE中的应用,使稿件的评审由传统的发表前同行评议转变为与发表后网上公开评审共存的模式,稿件质量的控制将更趋于严格和完善,这将促进开放获取出版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6 出版周期:加快同行评审的科学出版物
及时出版是开放存取期刊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创办的宗旨之一。PLoS ONE办刊的目标是消除冗余,包括在发表作品、等待基于主观因素比如影响力的录用通知、甚至是提交一个新题目的过程中的冗余。PLoS ONE为周刊,有比较稳定的稿件来源,每次出版都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网络上公布[3]。投往PLoS ONE的稿件,从正式接收到在线发表,时间是2~3个月,短的只有6周,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保证了科研成果的时效性。
PLoS ONE是开放存取期刊,作者保留论文版权的所有权,但作者允许任何人下载、重复使用、转载、分发或复制论文,只要注明原作者和出处即可。
PLoS ONE被PubMed、MEDLINE、PubMed Central、Scopus、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可以通过Web of knowledge检索,PLoS ONE已存档于PubMed Central和LOCKSS。
为了探索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的新路径,鼓励更广泛的学术出版变革并且使其逐渐繁荣,SPARC授予PLoS ONE 2011年SPARC创新者。对PLoS ONE作者的调查可以使得其成功的原因得到更好的阐释:科学家投稿的第一理由就是因为它是开放获取的。他们想让他们的成果被免费而广泛的获取。第二个原因是速度。PLoS ONE不需要像传统期刊那样为了录用与否等待数月,研究者的成果能很快的得到发表。最后,PLoS品牌的高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将来,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科学交流的方式。开放获取的真正力量和希望是使得科学信息和数据不仅能被阅读,而且能被再利用。
参考文献
[1]PLoS ONE[EB].http:∥www.plosone.org/home.action,2012-06-13.
[2]胡爱玲,刘晨,屈清慧,等.非营利性开放存取期刊——PLoS系列期刊的特色及学术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959-963.
[3]胡德华,任磊,韩欢.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机制:PLoS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36-439.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势在必行 篇12
1 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媒体网络出版
1.1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
网络出版就是合法的出版机构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互联网, 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 (出版发行) 。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 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1]。笔者的论文中提到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指的是科技期刊社建设自己的网站, 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编辑制作、网络发行的出版方式, 即指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形式的期刊, 而非印刷出版的电子版[2]。
科技类的期刊和其他类型的期刊有明显的区别, 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强, 展示科技创新的成果、报道科学研究的动态是它的主要内容。科技期刊的作者、受众和编辑都是科技工作者, 他们必定有较高的学历, 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 对上网浏览信息、网上投稿审稿、检索文献资料应该是轻车熟路的。而且现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上网对人们来说变得十分方便快捷。科技信息即时上网就能即时显示, 即时互联就能及时沟通, 不限版面、不限时空的全媒体传播, 决定了作者群、读者群和编辑们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这一切都让科技期刊实现全媒体的网络出版变得可行起来。
1.2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必要性
国际上论文的发表周期是6~8个月。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差距还很大, 稿源较多、发表周期较长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 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知识的生产周期包括论文的撰写周期和出版周期, 如果研究周期与发表周期大致相同, 即使它有较高的引用率, 也只能出现在3年以后, 其影响因子也就大大降低, 价值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贬值[3]。
第一, 科技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科技期刊的发表周期太长的话, 科技信息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和报道。而全媒体网络出版可以提升信息传播的速率, 将出版周期大大缩减, 受众范围也可以大大扩展, 人们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以内可以掌握最新最全的科技信息, 因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长而造成的稿件积压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些都正好能满足科技信息时效性强、需及时报道的需求;
第二, 全媒体网络出版不但能刊登纯文字的内容, 还可以刊登视频、音频、数据库等多种多媒体信息, 很好地弥补单纯文字表述的不足。由此可见, 全媒体网络出版比传统纸质的内容更加全面;
第三, 网络出版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读者只要上网在搜索栏输入科技信息的作者、标题、主要内容和关键词等进行搜素, 就能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
第四, 从商业前景的方面来看,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信息发布和出版手段先进, 更能吸引读者, 也能大大降低出版的成本。
1.3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紧迫性
国外科技网络期刊的实践证明, 科技网络期刊给作者、编辑、读者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出版的全新感受。科技网络期刊发挥了网络出版的种种优势, 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并大大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 在我国, 科技网络期刊还不被人们所接受, 为数并不多。被冠以“网络期刊”、“电子期刊”和“在线期刊”的, —般都是印刷出版的电子版在线服务;或者只是提供下期目录、文摘、广告等信息;还有一些大型企业、知名企业或软件公司开办的行业网络期刊、专业服务的网络期刊, 较少有真正的科技网络期刊。这种现状表明加快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进程, 促进其规模型增长, 存在—定的紧迫性。
2 以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
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应把握一个方向, 即以内容为王。例如, 美国《科学》杂志十分注重内容的兼容、学术与普及的兼容;既刊登具有高深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 也发表研究简报, 又报道科学新闻[4]。
2.1 以图片为主, 文字为辅
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和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 而不只是单纯地靠文字来表述, 不但能提升科技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还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拉近研究者和读者的距离。同时, 这种对科研过程和科研环境的真实还原, 能切实打动科研工作者, 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说服力, 避免了单纯文字表述的单调和枯燥。大量的图片说明, 可以将平面的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立体化、现场化、多角度化, 也就是所谓的科研成果的全景再现, 将使科技报道更具有科学价值。
2.2 以视频和音频为主, 文字为辅
作为反映科技创新和体现科学进步的一种重要载体, 科技期刊用全媒体的表现形式能更全面地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全生态。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图表等都是全媒体的主要信息表现形式。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应以视频、音频、图片为主, 文字和图表为辅, 全景记录重要的科技成果及其主要的实验环节, 以及研究者讲解实验环节的音视频, 以便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和直观可信, 从而更好地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果再加上专家学者对科技报道的肯定或质疑、读者的评价和人们关于某个问题的互动, 那么其科研价值将会不断提升。
2.3 开设多人交流互动的网络出版平台
网络出版的科技期刊, 相当于是作者、网站编辑和网民一起创办的。它的容量是无限的, 克服了纸质媒体版面有限、无法刊登大量图片、无法播放视频和音频, 纸质出版数字化无法建立交流互动平台的问题, 将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以全媒体的表现形式, 多角度、立体化地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 只要连上互联网, 就能随时搜索、浏览、下载和互动。同时, 这些图片、文字、音频、视频都能长期保存, 方便有需要的人随时调阅。
开通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多人交流互动的平台, 让大家通过这个平台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本期刊的属性类别畅所欲言, 交流过去的实践经验、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期刊的发展方向。或者由网站的编辑策划主题, 大家针对这个主题在线讨论, 进而深入挖掘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些做法在普及大家科学知识的同时, 还会吸引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其中讨论争议性的话题, 掀起大家学习科学的热潮。大家经过讨论提出的新思路和有价值的意见都属于科技期刊的原创信息, 都能够作为期刊的稿源使用。这些原创性的东西, 不仅能将不同层次的科技知识提供给所有的读者朋友, 还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搞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会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进而也会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科技期刊实行全媒体网络出版是发展趋势。而以内容制胜才是其实现全媒体网络出版的法宝。
摘要: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 科技期刊起着传播科技信息与转化科研成果的桥梁纽带作用, 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 各种创新不断地涌现, 科技方面的信息量也呈几何级数地增加,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人们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 获取科技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环境下, 受到体制机制和办刊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科技期刊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如发行面过窄, 发行量普遍较低, 读者偏少;发文时间太长, 信息传递不及时, 出版频率较低;刊登的信息量太少, 刊物容量小等。和新兴媒体相比, 在科技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方面, 科技期刊的优势一点也不突出。作为一种传统媒体, 怎样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精准、及时、保质保量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受众, 是科技期刊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本文就阐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 深入探讨了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而提出了以内容为王是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的发展方向。只有把握好这个方向, 我国科技期刊全媒体网络出版才能良性、健康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全媒体,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内容为王
参考文献
[1]李卓彦.谈谈网络出版[J].长春:长春大学学报, 2003.
[2]林国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现状与前瞻[J].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46-48.
[3]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打造国际品牌[EB/OL].http://www.china org.cn, 2004-12-24.
【期刊网络出版市场分析】推荐阅读:
期刊网络化论文08-17
网络时代纸质期刊11-18
期刊出版工作05-29
医学期刊的数字出版08-01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制度08-19
市场营销期刊09-20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06-02
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发展形势论文08-11
学术期刊效益分析05-30
中国市场营销国际期刊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