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2024-10-03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共8篇)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1

1 交通量观测方式

1.1 观测站点布设

辽宁省交通量观测站以间歇式观测站为主, 依靠设备观测为主要观测形式。截止至2013年底, 干线公路共设置440个交通量观测站点, 观测总里程为10268km, 国道观测里程总计3321km, 省道观测里程总计6947km, 观测范围覆盖率达78.5%, 省道观测范围覆盖率相对较低。交通量观测站点统计如表1所示。

按调查类型分为57个连续式观测站和383个间隙式观测站, 按观测方法分为315个设备观测站点、124个人工观测站点以及1个收费站数据转换站点。57个连续站点中, 除3个人工观测外, 其余54个均为设备观测。

1.2 观测数据的采集

交通量数据采集和上报方式采用各县级交通量调查机构通过采集辖区内观测点数据, 录入地市级“公路交通量调查报送系统”, 通过系统生成数据库包上报于省级调查机构;省级交通量调查机构接收各地市上报数据, 汇总生成报表上传于交通部, 形成交通量调查的地市级、省级、部级三级联动。

交通量观测车型以9类车型为主, 即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货车、集装箱车、中小客车、大客车、摩托车及拖拉机。

本文数据分析与整理中, 交通量总量数据为9类车型数据, 其余数据分析均主要考虑汽车车辆自然数, 不计入摩托车和拖拉机数量。

2 交通量变化情况

根据2009~2013年干线公路交通量观测数据统计 (见表2) , 2009年混合交通日平均交通量为14810辆/日, 2013年为15952辆/日, 平均年增长率为2%, 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2009~2011年间, 国道交通量增长明显高于省道, 2013年国道交通量为省道交通量的1.8倍, 承担路网的主要交通服务功能。在2012年, 省道交通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平均增长率达到11.85%, 2013年, 干线交通量增提回落, 基本与2011年持平。

对2011~2013年干线公路交通量进行对比, 见表3和表4。国道G102、303、306等3条线和省道S101等20条线年平均日交通量增长率变化差异较大, 最高为S206和S213, 2011~2012的增长率超过100%。大部分增长率变异较大道路基本呈现2012年高速增长, 2013年明显回落态势, 与路网交通量增长态势一致。

根据各观测站对所辖数据变化情况说明, 造成局部道路交通量数据变化明显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经济开发和发展形式变化形成的交通量差异。例如S206, 受沿线的梦矿区产量提升造成交通量密集增长等。

(2) 高速公路建设对相邻平行普通干线交通量分流明显。2012年辽宁省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近600km, 为近年通车里程最长的年份。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交通量分合流变化差异。

3 普通干线公路通行能力特点

辽宁省普通干线公路通行能力较好, 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 国道拥挤程度重于省道, 国道服务水平下降, 省道服务水平逐步改善, 整体呈现较为稳定交通服务状况。

3.1 拥挤度

对比2009~2013年拥挤度数据, 见表5, 拥挤度保持在0.35~0.55之间, 表明目前保持较好的通行能力,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国道的交通繁忙程度明显高于省道。

截止2013年底, 国道整体交通拥挤情况较为平均, 交通繁忙道路主要为G102 (京哈线) 和G202 (黑大线) , 拥挤度超过0.6, G202达到0.73, 远高于平均水平。

省道整体交通拥挤情况差异相对较大, 拥挤度最大道路为S105 (新梨线) 达到0.83, S302 (昌法线) 及S321 (岫水线) 达到0.74。拥挤度最小道路为S319 (丹集线) , 仅为0.16。

3.2 服务水平

对比2009~2013年干线道路服务水平数据, 见表6、表7, 干线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以二级为主, 一级服务水平比例较少, 国道服务水平呈现降低趋势, 省道服务水平逐渐改善。

国道服务水平中, 虽然一级服务水平比例略有提高, 但二级服务水平比例下降明显, 三级及四级服务水平比例增长, 至2013年底, 达到55.6%, 整体服务水平呈现降低趋势。

省道服务水平呈现改善趋势, 但改善幅度相对较小, 总体服务水平以二级为主。一级及二级服务水平比例均呈现小幅增长, 三级及四级水平比例略有下降, 特别是四级服务水平比例下降明显。

4 交通组成特点

4.1 车型组成

辽宁省普通干线巩固交通量组成中, 中小型客车比重最大, 达到45%左右;集装箱车比重最小, 为1.5%;大型货车以上的重载车辆比重较大, 达到25%, 中、小型货车比重为28.5%。

国省道车型比例较为接近, 无明显的车型变化差异, 对比2009~2013年数据, 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及中小型客车比重呈现小幅增长态势, 特大货车比重出现较为明显的降低, 其他车型比重基本无明显的变化。车型比例变化情况见表8、表9。

4.2 轴重特点

目前交通荷载未进行全省轴载谱统计分析。根据少量附带移动称重设备的交通量观测站点数据进行统计, 一般交通道路各车型重量及前、后轴单轴轴重比较相近, 轴重范围见表10。车辆总重以大型、特大型货车及拖挂车重量较大, 最大达97t, 单轴轴重以大型和特大型货车轴重较大, 部分达到20t以上, 合200k N, 远超出现行设计规范适用区间130k N。

5 区域交通分布情况

5.1 时间分布特点

受季节与假期等因素影响, 辽宁省内交通量在一年中的分布不均, 近3年来的统计结果见图3、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 国道与省道交通量在一年中的分布情况相一致, 最低交通量通常出现在一月或二月份, 最高交通量出现在八月或九月份, 交通量较高时段的五、六、七、八、九月与年降雨集中时段重叠, 同时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冻融循环的三月份、十一月份, 交通量也较大。

5.2 空间分布特点

交通量空间分布较为不均匀, 基本呈现南北向交通量大, 东西向交通量相对较少, 网中部平原区及沿海近水区交通量最大, 两侧山岭区交通量较少的特点, 并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大。

以国道为例, 根据2013年交通量观测数据, 按照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以6000辆/日和15000辆/日进行划分, 国道交通量空间分布如图5所示。

5.3 重及特重交通路段分布情况

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交通等级划分标准, 以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大于1500辆/ (d·车道) 为重交通, 大于3000辆/ (d·车道) 为特重交通, 对2013年交通量数据进行重交通和特重交通进行统计。

按照行政等级对比, 见表11, 重交通及特重交通占干线公路6.5%, 其中重交通占5.5%, 特重交通占1%。国道比重明显高于省道。

按照技术等级对比, 见表12, 二级公路重交通里程高于一级公路, 特重交通比重较为一致, S303彰桓线昌图界至开原段, 路面宽度7m, 为特重交通。

重交通及特重交通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铁岭、沈阳、辽阳、鞍山及盘锦一带, 以中部平原区为主, 大连地区也相对较为集中, 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关联较大。

受省内石料等建筑材料分布不均匀影响, 建筑材料产区通往周边地区的干线公路, 重载车辆较为集中, 具有车辆总体吨位及单轴载重均超载明显、分幅交通差异明显的特点, 该类型路段一般路面宽度相对较宽, 以四车道为主, 以单车道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进行划分不构成重交通等级, 但以单车道累计轴次划分, 多为重交通或特重交通。

6 结论

当前辽宁省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但普通干线公路在全省路网中仍承担着区域交通的骨架作用。通过对近年连续观测数据的分析,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具有以下特点:

(1) 总体呈现小幅增长, 年平均增长率为2%, 2013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952辆, 国道大于省道, 约为省道的1.8倍。因此, 在路网改造中应注重国道建设标准的提高。

(2) 通行能力较好, 国道拥挤度为0.53, 省道拥挤度为0.39。对比历年变化情况, 国道服务水平出现下降趋势, 省道服务水平相对较高, 但基本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3) 路网交通等级以中轻交通为主, 占总里程85%, 重及特重交通占15%。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重载路段, 主要集中在厂矿区及建筑材料产地, 重载及超载现象明显。

(4) 交通组成上, 以中小客车为主, 占45%, 大型重载车辆比重较大, 达25%左右, 集装箱所占比重较小, 只有3%。

(5) 时间分布上, 每年5~10月为交通量集中期, 其余月份交通量明显减少, 交通量集中期与省内降雨期重叠, 对路面水稳定性能要求明显提高。

(6) 空间分布上, 交通量极不均匀, 呈现南北流量大、东西流量小的特点, 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盘锦等中部平原区和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交通量大, 抚顺、本溪、丹东、朝阳等两侧山岭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交通量小, 交通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摘要:普通干线公路作为地区交通主要组成部分, 承担连接区域主要经济点的交通运输功能,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 对地区普通干线公路交通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有利于掌握区域普通干线交通发展规律及道路的服务状态, 为公路管理及路网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对20092013年间辽宁省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总结出辽宁省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特点。

关键词: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通行能力,变化及分布特点

参考文献

[1]魏拓.2011年辽宁省普通公路省道交通量分析评估[J].北方交通, 2012 (11) .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2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 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 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 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

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第六条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审核管养单位提出的隧道养护维修工作方案,督促其小修保养工作的开展,考核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作质量。

第七条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职责:

1.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2.编制隧道的维修保养计划,组织实施列入计划的小修保养工作。

3.负责辖区内隧道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审核填写各种隧道检查数据报表,并按时上报。第八条 养护道班(工区)专职隧道养护工人职责: 1.负责每天隧道的日常检查。

2.如发生突发情况,及时向道班班长汇报,由班长向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汇报,协助班长对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隧道的检查与养护要点

第九条 土建结构

检查分为四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及专项检查。

(一)日常检查:要求每月不少于一次,主要是及早发现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它异常情况,并做出处治措施。

检查部位为: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交通标志、排水设施、吊顶、内装。

检查内容及养护要点:

(1)洞口上方边(仰)坡:是否存在落石、积冰、积水,圬工体是否有损坏。

(2)洞门圬工体:是否存在起层、灰缝脱落、渗漏水、是否已妨碍交通。

(3)路面:是否有滞水结冰现象,路面是否有病害。(4)排水设施:有无堵塞积水漫流现象。

(5)吊顶及内装:是否清洁,伸缩缝处有无内装起层、脱落现象

(6)标志:突起标志是否有损坏,表面有无脏污影响其使用功能,能否有效传递交通信息。

(二)定期检查:要求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土建结构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工具:钢尺、游标卡尺、裂缝观测仪、锤子、渗漏水检查用的PH试纸、升降车、施工标志。

检查内容及及养护要点:

(1)洞口:仰坡上方山体是否有滑坡、岩石是否有岩崩征兆;挡土墙、截水沟等圬工体是否有裂缝、鼓肚、表面风化、下沉等现象。

(2)洞门:墙身有无开裂、块石松动;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结构是否有沉陷、断裂现象。

(3)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洞顶是否有渗漏水,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异常。

对于起层、剥落,及时清除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剥落层,并在现场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检查日期,以便下次检查时进行对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4)洞内路面:路面伸缩缝内灌缝胶功效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有拱起、错台、断板现象。

(5)排水设施:排水沟内是否有沉沙、淤堵现象,地漏子等各部件完好情况。

(6)吊顶及内装:吊顶有无漏水,内装表面脏污程度。(7)交通标志、标线: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有无锈蚀、老化失效、缺损的标志;隧道内的标线是否脏污、破损或脱落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三)特别检查:是在隧道受到自然灾害、墙体受到外力碰撞事故、火灾等异常事件后,对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检查内容参照定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束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要有专门的检测报告,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四)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检测内容分为:

(1)由于外载荷作用造成结构性破坏。如衬砌变形、沉降,起层、剥落、突发性坍塌等。

(2)材料劣化导致结构破损。如衬砌断面强度降低,衬砌起层、剥落,钢筋腐蚀等。

(3)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破损。如从衬砌裂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渗漏水导致结冰,砂土伴随流出。

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第十条 机电设施

检查重点为: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

(一)供配电设施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1)日常检查每3天检查1次,由管养单位持有电工证的专业人员,配备专门的电工检修工具,针对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变电室内相关设备的外观,观察有无异常、异响、发热、火花、气味等现象,及时消除设备故障。

(2)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委托有资质的电力专业队伍来进行。

(二)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照明线路,其检查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

(1)日常检查要求隧道养护工要每天通过步行或养护巡查车对照明设施外观进行一般性检查员。

(2)经常性检查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运转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破损零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消防设施是指预防隧道火灾所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洞口处堆放的防火砂。

检查与养护要点:

(1)隧道养护工应该对消防器材柜的使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要检查锁具有无异常、柜体是否锈蚀,柜内灭火器有无失盗现象。

(2)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软管损伤,灭火器是否过期。(3)洞口防火砂是否码放整齐,有无妨碍行车现象。第四章 隧道的保养与维修 第十一条 土建结构

(一)清洁维护 :土建结构应经常性进行清洁维护。(1)隧道内路面清扫应不少于每周一次,清扫的垃圾要及时清除出洞外。

(2)顶板及内装应定期进行清洁。顶板的清洁要求根据交通量及受污染程度,每年一次;内装为条形瓷砖的,每季度一次。

在清洁过程中,常温下建议用洒水车湿法清洁,对机电设施进行保护;冬季,建议用干法清洁,防止结冰,在清扫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3)隧道内排水设施清理工作应每年不少于2次,在汛期前、汛期后分别进行,如有车辆运输砂石料且漏洒严重,应增加排水设施清理次数,以保证排水畅通。

(4)隧道内标志、标线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其清晰、醒目,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

(二)保养与维修

保养与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工作

(1)洞口:两侧排水沟及洞口上方截水沟使用功能要保持完好,洞口圬工体表面平整,无冻胀、渗水、灰缝脱落现象,各种病害要及时处治。

(2)洞身:内衬砌出现的瓷砖起层或剥落,应及时清除起层瓷砖,进行加固处理,如有渗漏水,要先将水导入边沟排出。

(3)路面:路面养护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边沟的盖板、地漏子,就近在隧道管理所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一旦损坏,及时更换,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4)吊顶及内装:要保持清洁美观,如有损坏,及时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新。

(5)交通标志: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其位臵要适当,传递交通信息准确无误,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牌面

脏污要及时清洗,有锈蚀、老化失效的标志,要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 机电设施

公路隧道机电设施主要是指为其运营服务的的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等,根据机电设施的复杂程度、工作量来配备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要培训上岗,能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持证上岗。

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检修、经常性检修、定期和分解性检修、应急检修。

(1)日常检修主要是指中间灯连续坏2盏以上、洞口加强段连续坏3盏以上就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经常性检修指每月所进行的检查与保养,由专业人员进行,主要检查电压是否稳定,亮度是否正常;灯泡有无损坏,镇流器、电容、触发器、保险管有无异常;灯具的密封性,并清除附着的尘土,检查线路有无腐蚀和损伤,配电柜内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3)定期和分解性检修,是隧道机电设施保养工作的强制手段,对照经常性检修所发现的问题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通过检测仪器对仪表、灯具等设施进行标定或检修;由消防部门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进行检查、检修。

(4)应急检修是在隧道内或相邻地带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强制检修。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隧道的安全管理包括:正常运营、养护作业、发生各种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

隧道正常运营阶段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隧道管养单位必须制定以预防和处臵隧道中断交通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在汛期,除了对隧道内各种设施进行检查,还应到山顶查看山体有无滑坡、崩塌迹象,岩体有无开裂、失稳现象,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对交通威胁情况,决定是否封闭隧道。

第十四条 在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严格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并选择交通量较小时段进行,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安全保障方案,确定合理的工作区。

(2)养护作业机械、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

(3)作业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4)如作业内的隧道结构有安全隐患,易发生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5)养护施工区域所在洞,要全亮度照明。

第十五条 如隧道内发生火灾或重大交通事故,影响隧道畅通,隧道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展开工作,将损失降至最低。

因抢修工作而中断交通时,应迅速向社会发布公告,并在相邻路口处设臵明显的施工绕行标志,充分利用广播、电子情报板等多种媒体进行提示告知,及早绕行,避免车辆在隧道口处拥堵。

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现场,恢复隧道的正常通车,分析总结事故成因,恢复或提高隧道的防灾能力。第六章 检查考核

第十六条 市公路管理机构将对各区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其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第十七条 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管养单位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预防措施不力,报送资料不及时,隧道内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发现的,要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监管或管养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责任单位的责任。

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篇3

一、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概述

国省普通干线公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中的一部分, 是本地区与外界之间的重要通道,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干线公路的使用频率较高, 对于它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公路的养护中,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公路路况, 维持公路的正常运营。而对于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主要依靠资金支持和观念上对于公路管理的重视, 以及养护技术的支持。在公路的养护中, 可能会面临着车流量大导致的交通事故等危险, 因此养护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能够在养护中做好对自身安全的保护。目前我国的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

二、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养护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与管理中, 最基本的问题便是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一个行业, 还是一个企业, 或者是一个家族, 都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为人们工作或者行事的准则。一旦缺乏相应的制度, 这个行业、企业、或者家族便难以正常运行。同样, 对于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也需要相关的制度来加以规范, 缺乏相关制度, 工作人员的行为便没有了行为准则的指导, 没有了制度的约束, 这对于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 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公路养护与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目前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很多地区的公路养护人员都是临聘的, 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工作经验, 更难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管理人员也普遍缺乏相关的公路管理经验, 并且有一部分人缺乏对公路管理的认识, 缺乏职业素养和责任心。这都导致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重重。

(三) 缺乏必要的监管

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一种职业, 国家虽然开始重视对于公路的管理和养护, 但是却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 这导致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缺乏必要的监管, 只能完全依靠工作人员的自觉性。而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或者由于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没有做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公路的整体质量便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四) 资金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缺乏

公路的养护需要资金的支持, 在养护中, 要聘请养护人员, 培养人员, 以及对于公路的养护和维修等, 都需要一定的资金。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资金不足, 政府对于养护的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公路养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尤其是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公路路段, 由于对公路的使用比较频繁, 且车辆超载现象普遍, 对公路的破坏性极大, 而养护的费用也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 对于公路养护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 导致养护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公路养护中设备和物资难以及时运输到养护地点。

三、做好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措施

(一) 健全养护与管理制度, 做好监管工作

要做好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需要健全养护与管理制度, 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的监管以及对他们的工作的监管力度。公路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的公路管理制度以及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并且保证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管, 确保他们能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做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一些不负责任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鼓励, 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于在职的工作人员, 管理部门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让他们认识到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并且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专业知识, 必要时可以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对于几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人员予以淘汰。在以后的人员招聘中, 要严格把关, 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壮大公路养护与管理队伍, 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 加强资金投入, 加强养护安全

政府要加大对于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资金投入力度, 保证公路养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不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同时还要加强公路养护中的养护人员安全, 尤其是在对公路涵洞、路口以及其他危险高发路段进行养护时, 更要加强养护安全, 尽量避免养护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 加强预防性养护和日常养护

对于公路的养护, 不能等到公路遭到破坏后再进行修理及养护, 而是要做好预防性养护, 尽可能避免公路遭受较为严重的破坏。养护人员要定期对路况较好的路段进行检查, 发现可能导致路面破坏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处理。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 对路面的垃圾、公路上的排水沟等定期进行清理, 对于可能出现垮塌的地段要及时进行维护。

结语

总之, 做好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 对于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保证干线公路的畅通, 做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需要健全养护与管理制度, 做好监管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资金投入, 加强养护安全;加强预防性养护和日常养护。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公路养护与管理, 提高干线公路的运营质量。

摘要: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对于我国公路的整体运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党艳荣, 郭奕.浅谈公路养护体制改革[J].科技传播, 2011 (01) .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4

(试行)

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每天进行日常检查。

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检查工具:钢尺、游标卡尺、裂缝观测仪、锤子、渗漏水检查用的PH试纸、升降车、施工标志。

检查内容及及养护要点:

(1)洞口:仰坡上方山体是否有滑坡、岩石是否有岩崩征兆;挡土墙、截水沟等圬工体是否有裂缝、鼓肚、表面风化、下沉等现象。

(2)洞门:墙身有无开裂、块石松动;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结构是否有沉陷、断裂现象。

(3)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洞顶是否有渗漏水,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异常。

对于起层、剥落,及时清除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剥落层,并在现场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检查日期,以便下次检查时进行对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4)洞内路面:路面伸缩缝内灌缝胶功效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有拱起、错台、断板现象。

(5)排水设施:排水沟内是否有沉沙、淤堵现象,地漏子等各部件完好情况。

(6)吊顶及内装:吊顶有无漏水,内装表面脏污程度。(7)交通标志、标线: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有无锈蚀、老化失效、缺损的标志;隧道内的标线是否脏污、破损或脱落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三)特别检查:是在隧道受到自然灾害、墙体受到外力碰

撞事故、火灾等异常事件后,对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检查内容参照定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束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要有专门的检测报告,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四)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检测内容分为:

(1)由于外载荷作用造成结构性破坏。如衬砌变形、沉降,起层、剥落、突发性坍塌等。

(2)材料劣化导致结构破损。如衬砌断面强度降低,衬砌起层、剥落,钢筋腐蚀等。

(3)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破损。如从衬砌裂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渗漏水导致结冰,砂土伴随流出。

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伍来进行。

(二)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照明线路,其检查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

(1)日常检查要求隧道养护工要每天通过步行或养护巡查车对照明设施外观进行一般性检查员。

(2)经常性检查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运转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破损零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消防设施是指预防隧道火灾所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洞口处堆放的防火砂。

检查与养护要点:

(1)隧道养护工应该对消防器材柜的使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要检查锁具有无异常、柜体是否锈蚀,柜内灭火器有无失盗现象。

(2)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软管损伤,灭火器是否过期。(3)洞口防火砂是否码放整齐,有无妨碍行车现象。

通量及受污染程度,每年一次;内装为条形瓷砖的,每季度一次。

在清洁过程中,常温下建议用洒水车湿法清洁,对机电设施进行保护;冬季,建议用干法清洁,防止结冰,在清扫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3)隧道内排水设施清理工作应每年不少于2次,在汛期前、汛期后分别进行,如有车辆运输砂石料且漏洒严重,应增加排水设施清理次数,以保证排水畅通。

(4)隧道内标志、标线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其清晰、醒目,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

(二)保养与维修

保养与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工作

(1)洞口:两侧排水沟及洞口上方截水沟使用功能要保持完好,洞口圬工体表面平整,无冻胀、渗水、灰缝脱落现象,各种病害要及时处治;在每个洞口前储备10方消防砂,用于消防和冬季防滑,做到随用随补。

(2)洞身:内衬砌出现的瓷砖起层或剥落,应及时清除起层瓷砖,进行加固处理,如有渗漏水,要先将水导入边沟排出。

(3)路面:路面养护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边沟的盖板、地漏子,就近在隧道管理所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一旦损坏,及时更换,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4)吊顶及内装:要保持清洁美观,如有损坏,及时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新。

(5)交通标志: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其位臵要适当,传递交通信息准确无误,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牌面脏污要及时清洗,有锈蚀、老化失效的标志,要及时更换。

检测仪器对仪表、灯具等设施进行标定或检修;由消防部门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进行检查、检修。

(4)应急检修是在隧道内或相邻地带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强制检修。

(4)如作业内的隧道结构有安全隐患,易发生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5

(1) 《甘肃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南》交通设施的设置, 形成“信息数字化、路网一体化、系统关联化、设计人性化、路权明确化”的交通体系, 更好地满足公路用户的出行需求, 适应公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公路网络的交通调节作用, 促进公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保证行车安全、快捷、舒适, 以期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充分考虑方便交通参与者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并综合考虑道路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环境及气候等因数。与公路等级、服务水平、环境相适应,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 选用的设备和材料应耐久性好, 并具有可扩充性和维修方便的特点;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 达到合理醒目、明确简洁、连续统一、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效果。

(4) 交通标志设置的地点和内容应能引起交通参与者的注意, 迅速判读, 有必要的判读时间或操作距离, 应与标线、信号、隔离等其他设施统筹考虑, 配合使用, 所表达的内容不产生歧义、相互矛盾。考虑混合交通条件下相互干扰, 可能对行车、行人产生的不利影响。

2 设计内容

2.1 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等级公路最基础、最必需的安全防护系统, 它对于保障行车准确、安全、快速、舒适, 对于整个交通工程系统的合理运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等各种功能。公路安全设施系统按以下目标进行设计:

2.1.1 准确、及时的交通诱导

2.1.2 清晰明了的夜间交通指示

根据《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D82-2009) 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本着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对公路标识进行了增设, 完善。

2.2 标志牌

二级公路按照60km/h计算行车速度设计, 三级公路按照30km/h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其尺寸按照汉字高度确定, 高宽比为1:1, 图文采用反光膜制作, 反光等级为二级。按支撑形式分为以下几类:

2.2.1 单柱式标志: (禁令标志)

形状尺寸:圆形, 外直径80cm;

板面颜色:白底、红圈、黑图案;

支撑形式:单柱式钢管立柱, 钢筋混凝土基础;

2.2.2 单柱式标志: (警告标志)

板面尺寸:等边三角形, 边长90cm;

板面颜色:黄底、黑边、黑图案;

支撑形式:单柱式钢管立柱, 钢筋混凝土基础。

2.2.3 双柱式标志: (地名标志)

形状尺寸:长方形, 192×96cm;

板面颜色:蓝底、白边、白字;

支撑形式:双柱式钢管立柱, 钢筋混凝土基础。

2.2.4 悬臂式标志: (丁字交叉路口标志)

形状尺寸:长方形, 400×200cm;

板面颜色:蓝底、白边、白图案、白字;

支撑形式:单悬臂式钢管立柱, 钢筋混凝土基础。

2.2.5 悬臂式标志: (注意安全标志)

形状尺寸:长方形, 300×150cm;

板面颜色:蓝底、白边、白图案、白字;

支撑形式:单悬臂式钢管立柱, 钢筋混凝土基础。

3 技术要求

3.1 原材料技术指标要求

3.1.1 混凝土

(1) 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的有关规定。

(2) 细集料:其技术性能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的有关规定。

(3) 粗集料:应采用连续级配, 其技术性能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的有关规定。

(4) 混凝土:标志牌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的有关规定。

1) 钢材

(1) HRB335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的规定, HPB235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的规定, 且焊接钢筋应满足可焊要求;钢筋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的规定。

3.1.2 标志牌

(1) 标志板的材料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23827) 的规定。禁令标志板厚2.0mm, 其余标志板厚3.0mm, 并采用滑动槽钢进行加固, 以方便与立柱连接。标志底板采用铝合金板, 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 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 延伸率不小于4%~10%。应采用牌号为2024, T4状态的硬铝合金板。大型标志的板面结构, 宜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装而成。

(2) 标志立柱、横梁用钢管、H型钢、角钢及槽钢等钢构件, 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 8162) 等规范、标准的规定。钢管顶端应设置柱帽, 钢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3) 反光膜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GB/T 18833) 的有关规定。

(4) 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均应满足小型现行《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18226) 的规定。钢管立柱、横梁、法兰盘和各种连接件应进行热浸镀锌防腐处理, 其镀锌量除螺栓、螺母、垫圈等连接件为350g/m2, 其余部件为550g/m2。

3.2 施工技术要求

(1) 标志牌的设置位置及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标志板的安装高度为:单柱式和双柱式标志下边缘距路面220cm;悬臂式标志下边缘距路面600cm;受场地限制时, 可适当调整标志位置, 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界限以内。

(2) 立柱、横梁采用无缝钢管, 立柱、抱箍、法兰盘均采用A3钢。标志板与滑动槽钢的连接采用铝合金铝焊 (双面焊) ;立柱与滑动槽钢采用抱箍连接, 立柱与基础通过法兰盘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标志柱顶端用塑料柱帽封盖, 其结合部分应粘接牢固, 以防脱落。2.3标志面应平整完好、无起皱、开裂、缺损或凸凹变形。

(3) 标志基础施工采用明挖法, 现浇混凝土进行进行洒水养生, 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 方可安装立柱等上部部件, 当基底为软弱层时, 须进行换填处理。

3.3 施工注意事项

交通标志:

(1) 柱式标志不应侵入公路建筑界限以内, 标志内边缘距土路肩边缘不得小于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600cm。路侧式标志应尽量减少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在装设时, 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

(2) 标志设置位置及结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及安装, 施工时, 若设置位置实际地形有变化, 可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做适当调整, 以达到协调统一且信息明确。交通标志版面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 不得随意修改图案。交通标志形状、尺寸、图案、文字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规范》 (JTG D82-2009) 的规定。标志板的制作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及支撑件》 (GB/T 23827) 的有关规定。厂商生产的交通标志需经持有CMA标志的国家计量认证单位检测。

参考文献

[1]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

[2]JTG 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S].

[3]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浅谈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6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国省干线公路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路网中担任着延伸高速公路使用功能, 连接本辖区工矿企业, 城乡经济的主要骨干道路, 成为高速公路大通道、大骨架任务后本辖区与相邻地区的主要交通支撑, 是连接省内市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景点、重要工矿区和国边防口岸与农村公路密切连接的依托, 在促进本地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定西公路总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价值观, 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 养护也是发展, 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决纠正重建轻养思想, 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 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有效发挥养护在道路运输方面的保障保健作用, 使养护管理为国省干线公路保障畅通发挥决定性作用。养护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养护资金投入, 积极实施公路养护工程和路网结构改造工程, 使得国省干线公路的技术状况和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有效地优化了定西的路网结构, 成为高速公路大通道的有力支撑, 有效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二是对养护管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养护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全区认真贯彻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 保持了较好的路况水平;三是养护投入在交通投入的比重逐年提高, 近五年来, 养护投入在定西总段而言, 每年都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 持续的投入加之观念的变化, 使公路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公路交通防灾抗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加强, 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充分发挥了公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作用, 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如果不加以改进, 将会给公路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1 目前定西总段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养护观念急需转变

近年来注重高速公路和通村通乡公路的建设, 忽视了国省干线公路的路网改造, 形成了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 致使国、省干线公路的路况迅速下降, 使用功能退化;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将精力放在了路基路面等容易影响行车安全的显形病害上, 如翻浆处治、路面破损等病害处置工作上, 而客观上造成忽视桥涵构造物、防护和排水设施的养护重视不到位的现象。

1.2 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定西国省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众需求的日益提高, 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但养护的投入增长速度赶不上公路增长的速度和物价上涨成本增大的速度, 造成养护投入不足, 普通公路养护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道路不能在改造周期内改造, 国省干线公路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加之近年来超载车辆的急剧增加, 加剧了对公路的进一步破坏, 路面严重老化, 各种病害集中出现, 养护单位对出现的路基路面病害处于疲于应付状态, 大量的精力和经费用于矫正性养护, 无法有效进行预防性养护措施。

1.3 公路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普通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 部分公路安全设施标准偏低, 桥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公路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不足。

1.4 公路养护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

公路养护技术力量薄弱, 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工艺难以满足快速、安全、环保的要求。预防性养护技术体系和科学决策体系尚待完善。部分公路安全技术难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1.5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有待提高

现有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标准不能适应重载、超载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 导致新建公路出现早期破坏, 旧有公路不堪重负超载车辆通行, 病害大面积暴发, 仅凭小修保养已无力维持正常的路况水平。

1.6 路政和公路养护分家导致路产路权严重损害

养护成果得不到及时维护, 侵占、破坏公路已成为困扰公路养护发展的顽疾。尤其路权得不到保障, 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 超载车辆大肆通行, 村镇路段占路为市、随意倾倒垃圾, 偏远山区乱开平交道口、耕田挤占边沟, 公路人为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 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

2 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思考及措施

公路养护工作极为重要, 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高, 及时性和季节性都很强的复杂而繁琐的工作, 这就要求不仅要在观念上高度重视, 在养护经费上也要加大投入, 科学分析、精心策划、统筹安排, 全面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2.1 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 延长公路使用周期

大力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 切实提高公路服务功能, 对一些路况良好, 尚未出现明显病害的路段, 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养护措施, 将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 从而达到延缓病害发生, 延长使用寿命, 节约养护成本目的。在具体工作中, 要贯彻早预防、早施治的方针, 经常跟踪检查路的损坏状况, 并及时处治公路病害, 以免小病不治成大患。对路面出现坑槽要及时修补, 对易发生滑坡或塌方的路段要设置挡墙等防护设施, 经常疏通边沟、涵洞、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预防性养护的实际效果。

2.2 加强日常养护力度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 要严格按《路基路面桥涵等规范》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严把病害处置质量关, 严把材料关, 严把所用砂石、沥青以及混合料的合格关、工艺操作关, 做到分层填筑, 分层压实, 及时养生, 保证每道工序合格。保持路面经常平整、坚实, 使路基路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3 保持公路设施完好, 确保公路排水顺畅

公路怕水, 必须抓好公路排水工作, 保持公路纵向、横向排水系统经常处于完好畅通状态。做到石砌边沟无堵塞、沟底干净无杂草。特别要注意截水沟的完好状况, 尤其在雨季期间, 要预防水流直接冲刷边坡, 以防边坡毁损, 造成边坡坍塌等。要对损坏的石砌边沟及时进行修复, 做到全线排水沟排水畅通。同时, 要保持良好的路容路貌, 开展路容路貌整治活动, 经常整治路肩、路堑、路堤边坡, 做到路肩草、边坡草高度适宜、整治的路肩要平整、宽度一致, 有边有线、顺直清晰, 使之整齐、美观, 达到标准化养护的要求。

2.4 加强公路桥涵养护, 确保桥涵安全运行

要采取得力措施, 加强桥涵养护力度, 严格落实桥涵养护管理责任制, 建立健全桥涵“一桥一档、一涵一卡”式档案, 抓好责任落实, 加强桥梁的经常性检查和日常养护, 确保所养公路桥梁安全运营。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 要保持桥面干净、泄水孔贯通、无堵塞、排水良好。特别是要治理桥头跳车现象, 做到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 及时修复损坏的桥梁栏杆与伸缩缝、清除锥坡高杂草、漂流物, 清理涵洞进、出水口垃圾和堆积物, 确保桥涵安稳地运行。要建立和完善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实践中检验预案的可行性, 逐步完善预案, 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形成统一指挥, 反映灵敏, 功能齐全, 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 确保公路桥涵安全运行。

2.5 加强防汛工作, 防治水毁

要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要做好汛前检查, 排除水毁隐患;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防汛预案, 做好暴雨泥石流的防范工作;要加强雨中巡查, 雨后复查制度, 排除事故隐患;要认真做好防汛值班, 坚持24h值班制度, 保证通信畅通;要及时储备抢险物资, 做好应急准备, 做到水毁发生前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水毁发生后, 立即启动公路灾害防治预案, 按照“先通后畅, 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交通。

2.6 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试验设备和试验人员, 切实做好各种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工作, 尤其是沥青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 为养护生产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以科学可靠的数据来指导养护生产, 不断提高养护质量。

2.7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要定期有针对性的举办机械操作手、养护车驾驶员安全培训班、举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进行作业;要特别加强一线养路工人的安全及防范措施, 上路必须穿作业标志服装、戴安全标志帽, 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8 加强路政管理, 维护路产路权

要加强路政管理, 更好的维护路产路权, 保护养护成果。近年来, 在公路上随意开挖埋设管道、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倾倒建筑垃圾等, 导致公路脏乱差, 进而破坏蚕食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人爱路护路的意识;要加大巡查力度, 做到及时发现损路毁路案件, 并及时制止和处理;路政和养护单位要密切配合, 做到分工不分家, 共同将公路养好管好。

2.9 强化工程措施,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要对国、省干线逐年逐段安排养护维修工程或进行改造, 逐步提高路况水平;要加大机械化养护程度, 降低养护职工劳动强度, 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要对使用年限已久的桥梁进行专项检测, 加大危桥加固力度, 排除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养护管理是对公路建设成果的延续和保护, 只有不断地克服重建轻养思想, 不断地落实养护管理的各项规定办法, 落实各项养护管理措施, 才能保证道路的通畅、通达, 发挥道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 保障性地位, 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地出行。

参考文献

[1]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吕朝国.如何科学做好公路养护工作[J].交通世界, 2012 (04) .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7

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立健全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其一,做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日常工作,具体包括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内容,上路巡查着装,作业材料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进行系统地统一,特别是要注重国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方面的质量控制,详细规定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以及公路沿线交通设施日常管护标准,同时,负责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应根据公路设施的不同部位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步骤和管理措施,相关部门也要完善公路养护人员考核机制,制定奖惩机制。其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巡查规范化。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巡查,发现公路质量问题,可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养护措施。国省干线公路巡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1局部检查 :在养护管理责任内的重点路段存在的隐患和病害进行针对性的巡查 ;2全面检查 :评定公路养护质量综合值,检测并分析可以提现公路路面使用质量的一系列指标,诸如平整度、弯沉值以及路面破损率等等,从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公路整体使用性能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的养护和管理措施,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其三,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程序规范化。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各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根据相关规定规范落实公路养护标准,对养护管理经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进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此外,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研究

当前,伴随公路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养护管理不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求了,为加强省级干线公路养护作业质量,急需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不断地改进养护管理技术,然而,受到省级干线公路养护经费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约束,其机械化程度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省级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其一,对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地配置。一方面,应增加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投入,更新公路养护机械设备 ;另一方面还要着重对养护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提高其科技含量 ;其二,选择具有实用性、经济性的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省干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要注重其质量和商家信誉,并且确保机械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做到省干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不能够盲目购买高端养护机械设备。此外,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还要结合实际养护路段情况配备实用型的小型机械设备,例如 :搅拌机、摊铺机和压路机。其三,加强省干线公路机械化队伍的培养。实现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其根本途径是组建能操作、懂修理以及善保养的养护团队,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机械设备养护管理的操作与维修水平,从而在延长省干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此外,为了激励省干线公路养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确保满足操作、维修以及养护等各岗位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易言之,对于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有较高操作维修机械设备能力,为公路养护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及时地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其成为榜样 ;对于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不能发挥应有职责的个人和单位要进行批评和惩罚,促使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较高的机械能手开展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3 加强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安全措施研究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不仅要规范化和机械化,而且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以更好的做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其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需要对养护作业车辆进行管理,根据相关规定在其明显部位设置作业标志,特别是对于在中央分隔带实施作业的养护车辆,都需要按照移动养护作业进行控制区的布置或者在车辆尾端设置发光标志牌,并且养护作业车辆要持证(通行证)施工。其二,要做好养护施工作业的准入工作。在普通省干线公路上实施养护作业之前,需要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以及地方有关制度办理临时占道封闭作业手续,同时要接受路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与协助。倘若公路养护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关作业手续,应禁止其实施养护作业 ;倘若在公路养护作业在施工封闭期限内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则需要重新办理临时占道封闭作业手续。其三,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主要负责人员以及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其充分意识到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路养护人员安全意识以及技术素质。对于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穿专门施工作业外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养护作业,同时要注意公路车辆的通行情况,穿行道路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倘若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例如 :暴雨、雷电等,应立即停止路面养护作业,并将养护机械设备停放在路边安全位置,确保人身安全。其四,合理布置公路养护施工控制区。对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作业而言,如果养护作业能在当天同一位置完工,例如 :边沟维修、护栏板更换以及交通标志维修和更换等,则根据临时定点养护作业的要求进行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如果养护作业会随作业地点产生变化,例如绿化浇水、路面清扫和检测以及路面灌缝等,则要根据移动养护维修作业的要求进行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日趋发展,其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公路运营安全,增强交通服务功能,而且也能够提高公路运营单位效益。当前,传统的人工养护已不能有效适应省干线公路运输的需求,而人工养护和机械化养护相结合的养护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作业质量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养护作业成本,提高资源效益。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体会,主要从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管护的规范化、机械化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国省干线公路管护需要加强安全措施。

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 篇8

1 普通干线公路应急保障作用

所谓干线公路, 是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 承担国家主要交通主干线, 包括有国道、省道以及部分兼具城市快速路功能的快速通道等公路。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系统是普通干线公路运输管理中关键的一环, 是实现公路运输安全、快速、高效的保障[3], 是关系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当普通干线公路在自然灾害影响下发生紧急的道路突发状况, 受困人员及车辆需要帮助的时候, 智能交通系统当中的紧急救援系统就会对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启动公路交通应急组织系统。

2 公路交通应急组织体系

如图1所示, 公路交通应急组织体系按照管理权限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应急管理机构;按照影响程度分为Ⅰ级 (特别重大) 、Ⅱ级 (重大) 、Ⅲ级 (较大) 和Ⅳ级 (一般) 。Ⅰ级应急响应以国家交通运输部为主, Ⅱ级响应以省级交通部门为主, Ⅲ级响应以地市级交通部门为主, Ⅳ级响应以县级交通部门为主。

3 特大灾害下的公路灾害应急保障

3.1 公路灾害应急处治实例[[44]]

近些年, 我国在应对公路交通自然灾害应急保障制度方面,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年初抗击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抗震救灾, 2010年4月14日玉树抗震救灾、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以及2013年“4·20”雅安地震, 各参战部队、医疗医护人员、救援队伍、受灾群众统一组织、协调配合, 全面抗震救灾;公路交通部门抢抓时机保路通, 组织运力保运输, 严格管理保安全, 抢险救灾, 恢复交通, 抢架桥梁, 及时行动, 全民总动员, 争分夺秒, 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废墟下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

3.2 公路应急处置平台体系

为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处置能力,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充分整合现有普通干线公路指挥调度中心、路网视频监控、主要交通出入市口车流量信息收集等多种资源, 建立完善多方联动、快速处置的公路交通应急处置平台体系 (见表1) 。主要作用为日常运行监测、公众出行服务和应急处置调度;其目的是提高路网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和加强应急能力。

3.3 完善公路应急保障功能

在公路交通应急平台的基础上, 加强国家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基础数据查询与分析、视频监控, 完善交通路况信息管理, 及时发布公路气象预报和重大交通气象预警, 为交通路线与附属设施查询、自驾车导航、路况信息、气象信息、出行参考等出行活动提供全方面、立体式、保姆式服务指南。

4 自然灾害下公路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4.1 公路交通应急预案制定

为加强公路交通灾害条件下的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灾害条件下的普通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减少公路交通灾害条件引起的社会危害, 维护公路保通功能, 保持道路畅通,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公路交通部门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4.2 公路交通应急预案演练

平时多流汗, 战时少流血。日常工作中, 以人为本、平战结合, 有计划、按步骤演练公路应急预案, 防范、避免极端灾害气候下的交通中断, 严格落实“日巡查、周检查、月通报”制度道路, 做到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保障公路、桥梁畅通无恙 (见图2) 。

以某公路部门实战演练为例, 简要说明交通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性。某天上午10时许, 某公路部门值班室接到某普通干线公路K37+750处涵洞险情通知后, 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该单位应急抢险队员迅速赶到现场, 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即立刻组织专业人员对险情进行分析后, 对抢险人员进行分工作业。一是安排人员在现场及时设置警示标志, 并对现场进行交通引导;二是组织人员对堵塞于泄洪渠中的垮塌物进行清理疏通排水, 消除涵洞上游积水的隐患;三是组织抢险人员将运抵现场的砂石料对隐患区域内水毁路基进行加固;四是在垮塌部位架设钢架, 铺设钢板, 保障小型车辆安全通过。

5 先进技术引领公路灾害应急体系

智能交通系统将人、车、路三者紧密结合而建立起的在公路灾害应急中发挥实时、准确、高效及保障作用的交通智能诱导系统[5]。在公路自然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 应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统为基础的快速反应机制, 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优势, 培养训练有素质、装备精良的应急保障队伍, 坚持科学救灾、合理有序组织实施, 多部门紧密合作, 充分发挥联动效应, 同时注重公路交通资源共享、信息实时发布和智能信息化的深度应用。

6 结语

极端灾害天气对普通干线公路的安全通行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因此加强应急组织和应急处置平台“双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务必高度重视突发公路灾害条件下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和修订, 发挥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灾害条件下公路应急保障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交通运输部.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5.

[2]国家交通运输部.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Z].2015.

[3]姚琛, 高超.公路运输应急保障系统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6, 6 (6) :14-16.

[4]谢素华.论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J].公路交通科技, 2008, 9 (25) :154-158.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论文下一篇: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