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

2024-09-19

供应链金融模式(通用12篇)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1

一.供应链金融及其意义概述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financial supply chain),是指金融机构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如下意义:

(1)核心企业资质高、规模大、具有一定采购和销售能力,但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上下游企业资金短缺造成的自身发展限制。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本运转,从而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2)有利于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信息收集成本往往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使其更容易对信贷风险进行预测。

(3)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利于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下,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是基于对整个供应链评估结果,而不是过去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静态分析。

(4)有助于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使得物流企业能在更高层次上了解、参与,并优化和控制供应链,对物流企业吸引和稳定客户群、创造增值空间、提升综合价值有积极作用。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金融

2.1.第三方物流金融模式

第三方物流(TPL)金融一般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客户,包括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业务概念,其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2.1.1.代收货款模式

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帮助发货方向买方收取现款,然后与发货企业结清货款,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需与发货方签订合同,定期与发货方结清货款。对一般收货方,在货物送达时收货人向物流企业支付货款;对收货量大、频率高的收货方,亦可签订合同,与收货方定期结清货款。

2.1.2.融资中介模式

融资中介模式由传统仓单质押业务和保兑仓业务发展而来,指在供应链中,融资方以存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库中的将交易货物为质押,金融机构依据由物流企业出具的凭证和核心企业的信用记录向融资方提供此次交易的专项款额的短期融资业务。包括供应商融资和分销商融资两类。

供应商融资操作步骤如下:①供应商的交易货物存于TPL仓库,凭应收账款提出融资申请;②TPL企业向金融机构开具存货及账款等证明;③金融机构向供应商贷款;④TPL仓库中交易货物转入核心企业账户;⑤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还款。

分销商融资操作方式如下:①分销商凭合同提出融资申请;②TPL企业向金融机构开具存货及账款等证明;③金融机构向核心企业预付货款;④存货由核心企业账户转出,作为分销商获得融资的质押;⑤分销商分期或一次性还款,以获得货物所有权。

2.1.3.统一授信模式

统一授信模式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银行关于信用担保的规定提供信用担保,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据此把一定的货款额度授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货款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模式。其操作方式为: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等要素,确定授信额度;融资人向物流企业申请融资业务;物流企业对融资人和申请业务进行审核;物流企业对审核通过的融资申请人提供贷款,款额来源于物流企业通过银行授信获得的贷款;融资人向物流企业还款。金融机构基本不参与贷款和结算项目的具体运作。

2.1.4.完全自营模式

对于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开创物流金融的自营模式。它是物流金融高层次的运作模式,其对物流金融提供商有较高要求。一般操作方式为:发货方向TPL企业交货;TPL企业垫付部分或全部货款;收货方分批或一次结清货款;TPL企业向收货方分批或一次发货;TPL企业与发货方结清剩余货款。

此外,自营金融业务的物流企业也可逐步发展保险、融资咨询等金融服务,发展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

2.2.业务模式比较与选择

对以上四种业务模式比较如下:

根据各种业务模式的特点和业务开展基础,可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管理能力与客户集中程度两个维度,选择适合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其中,客户管理能力指企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提高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以及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价和融资风险管理的能力。客户集中程度用来衡量物流企业主要客户的数量和范围,客户数量越大、分布越广,其客户集中度越低。

客户管理能力和客户集中度都比较低的TPL企业适宜开展融资中介模式;两者都高的TPL企业适合统一授信模式;客户集中度高而客户管理能力不足的TPL企业应选择代收货款模式;客户集中度低且客户管理能力高的TPL企业可以开展完全自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三.第四方物流金融

3.1.第四方物流金融及其特点

第四方物流(FPL)金融,是第四方物流企业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依靠TPL企业、金融机构、咨询顾问和其他相关服务商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它与客户共同管理资产资源,为客户设计供应链资金方案;同时,也与各服务商协调完成物流和融资活动。与TPL注重实际操作相比,FPL更多地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

开展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务也有一定的条件,如,能够制定供应链策略、设计业务流程再造,具备资本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雄厚的专业人才储备;能够管理多个不同客户和金融机构并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等。

第四方物流金融的发展必须依托TPL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FPL企业为金融机构、TPL企业及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信息交换平台,通过整合和调整各个企业及三个主体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实现供应链全局、直至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化。其供应链融资业务由两个环节构成:第四方物流整合环节和供应链融资实务环节。

3.2.金融整合环节

FPL企业可根据自身营运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和资源整合,其主要差异在于业务动力来源和资金流向的不同。

1、协助提高模式。FPL企业帮助TPL企业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力、为其提供来自供应链企业的需求信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TPL企业向FPL企业支付佣金或咨询费用等,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免费使用该信息平台。

2、方案提供模式。FPL企业主要服务对象为供应链中的企业,帮助他们制定供应链优化方案、选择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其提供来TPL企业的服务供应信息。由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向FPL企业支付佣金或咨询费用等,金融机构及TPL企业无需付费。

3、产业革新模式。FPL企业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以达到整体最优。收入来源于这三类主体共同或分别支付的佣金与咨询费用。是第四方物流金融发展的较成熟模式。

3.3.供应链融资实务环节

经过第四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参与企业、服务方式等的整合与优化之后,第四方物流企业并不实际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实际运作。而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之间按照约定完成融资实务,其业务模式与上文所列举的第三方物流金融的四种模式相同。

四.结语

文中对供应链金融概念及业务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着重阐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四种模式及其选择,以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三种模式。

综合以上可知,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关系如下图:

即由代收货款模式向完全自营模式发展,由协助提高者和方案提供商向产业革新者发展,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向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

摘要: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助于核心企业稳定供销渠道,有利于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并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限制,也有助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四种模式及其选择标准,提出了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三种途径和各种供应链金融模式间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物流企业,业务模式,比较,选择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李雪辉.《基于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主要模式分析》.《管理观察》.2009.(16)

[3]彭飞,潘海兰.《基于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3)

[4]夏露,宗建新,蔡琳,袁蓉霞.《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3)

[5]李建军.《基于物流金融的第三方物流融资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3)

[6]谭敏.《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新发展——供应链融资》.《经济研究导刊》.2008(9)

[7]李齐.《基于供应链融资下代理融资方案初探》.《现代经报》. 2008(7)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2

专业论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指出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成功之处在于,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融资风险的管理,可以以点带面的开发客户群,而局限之处在于产业链上必须有大型核心企业才能进行供应链融资,还需获得可靠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拓宽融资服务面、灵活还款方式等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成功与局限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已是阻碍其进一步壮大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营稳定性弱及抗风险能力不高等因素,放贷存在一些顾虑。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矛盾的客观矛盾,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计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需求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一种融资模式。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使商业银行依靠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1)的资信和实力,及其与银行之间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对与该企业发生业务的其他企业(N)进行向上和向下的拓展,为这些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1+N”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是银行从关注产业链条中的主要中介商(N)入手,进而延伸到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1),从而形成“N+1”的金融服务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传统的融资方法中较少利用流动资产作为信贷支持,但是从供应链企业集群的角度看,交易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且这种交易相对封闭,这为银行评估并掌握风险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生资金流转困难时的融资需求往往发生在三个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流缺口分别是:预付账款、存货及应收账款,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等特点,可以形成保兑仓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融通仓融资模式(存货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三种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指的是在供应商(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下游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货物为质押,并由银行监控其提货权为条件来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业务,融资企业可以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和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下游企业获得大批量订货的优惠,在货物价格较低时采购存储货物和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便利。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中小企业担保,并有银行指定的仓库监管提货权,从而大大降低了放贷风险,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中小企业)以产成品或存货交由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质押,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下,银行对企业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情况。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保护、价值评估和监管,并出示证明,协助银行控制风险,以此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给中小企业,这也转移了银行的部分信贷风险。通过融通仓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将原来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变成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打通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新通道。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融资企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供应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的方式,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反担保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这种模式以企业之间的商业合同为基础,依托核心企业较好的资信能力和与银行稳定的信贷关系,帮助中小企业客服了资产规模小和盈利水平不高而难以达到银行信贷标准和授信级别的弊端,同时有核心企业的担保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

对商业银行来讲,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对银行传统放贷方式的全面改革,是对现金管理、企业理财、贸易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的整合。它的成功依托于三大特点:

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评估能力和控制能力。处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企业信息比较流通,企业对交易对手的信誉、资信实力、盈利水平比较清楚,从而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容易,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并控制潜在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存货商品价值、库存变动、销售状况等情况都比较清楚,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隐藏的信息,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第二,使商业银行调整了控制风险的思路和手段,改变了原来静态、孤立的风险控制理念,变成动态、系统的风险控制理念。供应链金融在业务操作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不再只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地位,而是认真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真实的商品贸易和交易情况,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实力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将单一目标企业的的风险管理转化成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企业关联体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减低信贷风险,保证资金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安全性;另外,这些贸易融资产品都具有突出的自偿性特点,使银行能够以授信合同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最后,在融资授信金额、期限上其更注重与真实交易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规避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第三,深入核心企业,以点带面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客户群体开发。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以低风险的方式打开了具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市场,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发掘和提取了产业供应链的价值,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实现了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又可对核心企业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防止银行资本沉淀,具有可靠的增值空间,大大拓展了银行发展公司业务的空间,也使得营销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不可否认,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是万能的,它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切入口在于,那些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与一家银行信赖的大型、核心企业有业务来往,从而使其获得银行融资的资格,以达到银行承认的资信水平,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及其与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因此,供应链金融不是面向任何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而是必须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交易对象,必须是某产业链上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具有真实稳定的商品贸易,才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取银行贷款。其次,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撑。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货运代理、资产变现等方面都具备绝对优势,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物流企业除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有利于降低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规避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和转移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实施,单凭商业银行是很难进行的,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好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为其设计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还款方式,通过积极开展票据融资、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对资信良好、贸易背景真实、产供销经营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对一些业务长期稳定,且赊销比例较小的中小型销售企业,根据其产品适用面广、价格波动幅度小、易变现等特点,可采取仓单质押的保全方式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对一些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配套固定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其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下,可采取办理应收贷款转让或票据贴现方式为其提供融资业务等。另外,在还款方式上可以尝试实行分期还贷,整贷零偿。一方面可以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和资金回流较慢的特征,降低企业一次性偿还贷款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是否按期还贷也是帮助银行判断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信息,一旦出现没有正常还贷的情况,就说明企业的资金回流可能出现了问题,银行就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或尽量将风险减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朱虹.现代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26)

[2]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2011(3)

[3]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1)

[4]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

[5]王婵.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6]李飞.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思考[J].财会月刊.2011(6)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3

关键词:全产业链;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钢铁资源是我国各行业生产主要应用的资源,钢铁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但是,近几年来,钢铁市场整体低迷,钢铁企业也在此背景下纷纷寻求转型。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开始发展电商模式,在全产业链的背景下形成了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因此,对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寄售业务也是一种融资形式,寄售,主要是一种委托代销的贸易形式,主要是指货主将货物先行运往寄售处,将其委托给另外一个被委托者,即代销人,根据拟定的寄售协议去代替货主进行货物售卖。货物售出之后,代销人会向货主进行货款的结算,这也就可以衍生为一种针对货主的融资服务。销售公司就与货主签订了相关的寄售协议,这里的货主主要是钢厂与贸易商,双方根据协议在销售公司的电商交易平台之上进行货物售卖,并收取相应的融资息差。寄售业务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根据销售链中的下游客户来选择寄售的形式,根据客户是否明确将寄售形式分为定向寄售与非定向寄售,第二种为根据上游的资源一方是否将款项付清来将寄售形式分为预付寄售与未预付寄售两种。下面将以某家公司为例对融资模式进行相应分析。

(一)买方融资。在买方融资中,该金融公司首先授信给下游的买家,下游买家在获得授权之后就会选购所要购买的货物,并在此基础上向欧冶销售公司的电商平台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电商平台在收到融资申请之后会将其报告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在对下游买家的融资申请进行详细审核之后,就会进行放款,并且保证销售公司的电商交易平台成为资金的受托支付,在所有流程顺利结束之后,下游买家就会利用货物的售卖资金等来进行还款。

(二)卖方融资。以此家公司为例来分析卖方融资,此家公司首先会授信给卖方企业,卖方企业在获得相应的授信之后会将货物等在公司电商交易平台进行挂货销售,客户在电商交易平台可以提出相关的融资申请,由公司来进行审核,通过审核之后会放款给卖方企业。之后,电商交易平台会将实物发给下游买家,下游买家在收到实物之后会将货款支付给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交易平台在收到货款之后就会将款项还给销售公司,并且及时向卖方企业支付余下款项。

(三)物流园区融资。除了上述两种融资形式之外,物流园区融资也是相对重要的一种。一般来说,物流园区融资是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基础环节,若是物流园区出现了资金不足,难以满足代理商需求的问题,就需要对代理商的订单进行相应的统一整合,并且在钢铁企业的电商平台上申请在线融资。

二、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具体效益体现

全产业链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主要效益,一般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模式统一。在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物流园区融资这一主要的融资模式,很好地形成了多种融资模式的有机统一。在此种融资模式中,不仅包括了代理商融资这种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融资模式,还将在线模式与品牌模式等结合到一起,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商与物流园区之间的融资模式相结合,以此形成了多种融资模式统一发展的新现象。

(二)保证供应链参与方利益。基于全产业链背景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还可以保证供应链参与各方的具体利益。在物流园区融资模式当中,每一个参与融资的利益方都可以在这一融资过程中实现个体利益,与此同时,这一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融资过程中的操作成本,并且有效提高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效益。

(三)开创了“基地+平台”的新型融资模式。在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主要将钢铁企业的电商平台作为了主要的依托点,将线下模式的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融资载体。这样一来,该类型的融资模式就可以实现物流园区与电商平台之间的联合发展,可以较好地提供线上模式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

三、结语

全产业链背景下的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对于钢铁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带动钢铁企业的深化发展。这种新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实现钢铁企业电商发展中每一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并且以金融服务为基本的导向,将资源之间的共享作为基础,构建新型的钢铁产业平台,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国钢铁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4(06).

[2]彭若诗.全产业链下钢铁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探究[J].金融经济,2015(14).

[3]张曼.供应链融资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1(02).

[4]何明成.论供应链融资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J].商,2013(13).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4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业务模式、运营成本、风险规避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发展的研究还很少,对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产品融合发展研究的更是匮乏。

供应链金融方面,国外学者Koch等研究了物流金融产品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监管方式和法律法规;Guttentag等分析了物流金融产品的管控方法、运营流程和存在的问题;Miller分析了物流金融产品在20世纪末出现的新变化,提到了很多观点对当代物流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具有启发作用。国内学术界晏妮娜分析了在不确定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系统中零售商仓单质押融资的最优策略问题;吴会咏通过建立供应链金融支付模型,为供应链上企业的账单支付问题提供决策方法;马佳等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营中的风险研究,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下的业务整体风险评价体系;姜超峰探讨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问题;郭菊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风险因素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谢泗薪认为我国当前金融制度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必将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巨大改革,改革后的金融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李善良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对我国诸多创新型金融产品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剖析;汪传雷通过分析淮矿物流“平台+基地”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构建“平台+基地”模式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协调问题;曹文彬运用博弈论的数学方法比较得出了基于应收帐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可以达到有效的帕累托均衡,并且可以降低贷方融资成本,提高银行放贷率;谢世清分析了物流企业主导、企业集团合作和商业银行服务三种主要的国外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张颖通过实证分析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问题,指出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选择处于成熟期的项目。

互联网金融方面,国内学者刘越、徐超、于品显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有益补充,谁能获得客户更多的信用将成为双方竞争的关键;晏妮娜、孙宝文研究表明在网络联保模式下,电商平台应制定合理的网络联保体规模并控制各参与企业的融资额度,以最大程度降低网络联保体的违约风险;在网络池融资模式下,电商平台应通过制定合理的融资利率,吸引小微企业选择网络池融资,从而实现多方共赢。李文启认为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形成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洪梅、谢朝阳认为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商业银行,都没有实现所有功能最优,二者在各金融功能发挥上各有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银行则在经济调节的扩展功能方面优势突出。戴国强、方鹏飞认为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徐洁、隗斌贤、揭筱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从投资方和融资方的需求对接为基础,设计了点对点融资、小额信贷融资、众筹融资和网络平台融资四种创新的融资模式。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较深,主要集中在存货质押运作模式、风险防范和质押率等方面的,而对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研究则集中在第三方支付、P2P信贷、众筹模式和网上金融产品销售四个方面,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融合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见,特别是将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融合创新的研究更是极少。

二、供应链金融分析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的兴起,经历了从物流金融到供应链金融的升级。物流金融因为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垫资—代收货款、垫付货款、替代采购等多种运营模式。随着物流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兴起与逐步的发展,物流金融中存在的部分弊端也纷纷显现出来,为了有效了防范物流金融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为我国中小型企业找到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有供应链下游和供应链上游两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其中面向供应链下游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有四种,包括:先票后货的标准模式、先标后货的担保模式、国内信用证和票据贴现,面向供应链上游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有两种,包括商票保贴和票据贴现两种。

其中先票后货的标准模式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1经销商在银行授予的额度内向银行申请开立承兑汇票;2银行将开立的承兑汇票交给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3核心企业将发货详单发送给银行;4核心企业将货物发送到经销商仓库;5物流公司安排监管员到经销商仓库进行监管;6经销商向银行存入部分赎货保证金;7银行向物流公司下达放货指示;8物流公司通知监管人员放货。先票后货担保提货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1经销商与核心企业签署买卖合同;2经销商向银行存入部分保证金;3银行根据经销商的授信额度向核心企业支付货款;4经销商向银行将剩余保证金补齐;5银行通知核心企业向经销商发货;6经销商在规定期限内还清银行贷款。

图1 先票后货的标准模式

图2 先票后货担保提货业务流程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弥补了物流金融基于存货和应收帐款的局限性。供应链金融主要根据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授予中小企业融资额度,中小企业可以直接通过授信来融资,对业绩优良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三种典型的互联网金融形态。

(一)第三方支付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支付方式中的一种,是我国现有金融支付体系的重要部分。传统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1买卖双方经过洽商,达成交易;2买方付款到第三方支付机构;3卖方发货给买方;4买方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确认收货;5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买方确认收货后将货款转至卖方收款帐号,整个交易完成。

图3 第三方支付业务流程图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产品也不断的创新,从线上支付发展到移动支付、POS等新型的支付方式,扩张了支付渠道。从本质上讲,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是一个信用担保服务,它为互相不信任的买卖双方建立了一个过渡性的中间帐号,使交易款实现了可控的停顿。第三方支付建立的先发货后付款的支付流程设计有效的破解了网上支付的难题:一方面解决了商业银行数量众多造成的网上小额支付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网上交易的欺诈风险,有力的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P2P网络信贷

随着拍拍贷、人人贷等网络信贷平台的兴起,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触这种新兴的金融产品。P2P(peer-to-peer)信贷是信贷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的崭新形式,资金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可以跨过银行直接对接。既提高了资金提供者的收益,又减少了资金需求方的贷款流程。

国外发达国家P2P信贷平台从起步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P2P信贷平台经历了从投资方与借贷方直接协商利率,今天投资方和借贷方的借贷利率由P2P信贷平台统一制定,投资方和借贷方均不和对方接触,全部业务由P2P信贷平台全程管理。通常P2P信贷业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潜在的借款方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相关项目贷款利率,找到合适利率后进行注册和相关申请贷款资料上传;(2)P2P信贷平台对申请贷款项目进行审核并确定最终贷款利率;(3)P2P平台将审核后的融资项目和融资利率向投资者发布,投资者通过项目比选后决定投资项目,并将投资资金注入该项目专属帐户中;(4)P2P信贷平台将汇总后的投资者资金按一定金额分成N份,并按照一定的风险控制策略将资金出借给不同的借款方,当各借款方申请借款金融筹集完之后,P2P信贷平台将与借款方签定相关协议并汇款给借款方;(5)贷款发放后,P2P信贷平台需要定期管理贷方还款并按要求将这笔款项分汇给贷款方,投资者可以根据还款情况继续放贷或者收回资金,(从P2P信贷平台的业务操作流程可以了解,P2P信贷平台采用风险分散策略既可以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加强信贷平台自身的风险管控。

P2P信贷平台采用了科学的利率评定体系,在P2P信贷平台中借款方的最终借款利率由借款方项目可行性、信用级别、金额和期限来决定。P2P信贷平台通过与全国各地金融机构联网查询借款方信用记录和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并根据P2P信贷平台内部体系评分,确定最终借贷利率。并根据评分结果将贷款项目分类分布在P2P信贷平台上;供应链金融与金融机构的评级分类方法不一样,P2P网络信贷平台将借款项目分为5级,通过评级可以让投资者了解借款方的资信状况,从而更深层次的把握风险。

(三)众筹融资

众筹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来汇集资金为其他个人或组织发动的某个项目的活动。发起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介绍自己的项目,投资者可以对发起人的项目进行投资,并可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2005年,众筹网站在美国开始出现,2009年,Kickstarter的出现将众筹带到了大众的视野。2013年以来,众筹模式开始在国内兴起,“点名时间”、“天使汇”等众筹网站纷纷建立起来。

众筹模式的核心是互联网的众筹平台,它将众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通过网络联接起来。大众的投资者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了解筹资项目的相关信息;投资人选定投资项目后,与众筹平台与筹资方签订正式协议并支付资金,银行或金融机构将对投资人资金进行监管,当筹资方项目进展到预定目标时,按照比例将投资人资金转移给筹资人,如果筹资人没有达到协议预定目标,则将投资人资金退还给投资人。众筹平台担任项目的监管方,当筹资项目到期后,筹资方将给予投资方相应的回报,并将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反馈给众筹平台。

四、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飞速发展,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开发了基于存货质押融资、基于应收帐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但是因为供应链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领域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存在操作流程复杂,手续纷繁复杂、成本居高不下、门槛高等问题。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猛烈的冲击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领域,在互联网的不断冲击与渗透下,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深度整合供应链资源,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供应链资源整合的途径之一,同时,借助供应链金融大力发展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是金融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的两种模式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能全面利用Internet的特点进行产品创新设计,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搜索引擎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形成连续动态的数据辅助决策系统,依据这个数据对融资风险进行测算,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其次,在结算方式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中以Internet网上支付为主,完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金融资产的结算。;第三方面,供应链上资源整合方面,供应链上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Internet技术进行业务信息的发布与匹配,金融供需双方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接协商与交易,信息透明、协商定价,融资效率高。当前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创新以下两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

(1)P2P信贷+供应链金融

“P2P+供应链金融”模式,将广大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与有存货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起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作为战略合作方,通过对供应链上信息的全程监管来降低了当前P2P信贷业务中对贷方经营情况无监管的高风险问题,其中“P2P+先票后货标准模式”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1经销商在P2P机构授予的额度内向P2P机构申请开立承兑汇票;2社会投资者将资金转入P2P机构帐户;3P2P机构将货款交给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4核心企业将发货详单发送给P2P机构;5核心企业将货物发送到经销商仓库;6物流公司安排监管员到经销商仓库进行监管;7经销商向银行存入部分赎货保证金;8P2P机构向物流公司下达放货指示;9物流公司通知监管人员放货。“P2P+先票后货的标准模式”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1经销商与核心企业签署买卖合同;2经销商向P2P机构存入部分保证金;3社会投资者将资金授予P2P机构;4P2P机构根据经销商的额度向核心企业支付货款;5经销商向P2P机构将剩余保证金补齐;6P2P机构通知核心企业向经销商发货;7核心企业向经销商发货;8经销商在规定期限内向P2P机构还清贷款;9P2P机构向投资者回款,完成投资。

图4“P2P+先票后货标准模式”业务流程图

图5“P2P+先票后货的标准模式”业务流程图

(2)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的不断冲击与渗透下,传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顺应形式,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深发展等国内银行相继推出了存货线上融资、订单融资、应收帐款融资等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金融业务上线后给予了客户全新的体验,线上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与电商企业深度合作、共享运营数据,从而可以在线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办理供应链融资服务,全程无纸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融资办理速度,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办理融资服务的体验效果。

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化大大的降低了供应链金融业务运作成本,进一步减少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和融资门槛。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我国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境而产生的,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客户中小微型企业占了绝大部分,最终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额的散单多、频繁的状况。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状况,线上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大幅降低了散单的处理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既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量,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金融机构要求融资客户必须与核心企业有业务往来,否则只能采用存货质押的方式获得融资。实施线上供应链金融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共享客户的采购、销售、物流和财务信息来为客户量身打造融资服务,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再一次猛烈的冲击与渗透着传统的金融机构,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还没来得及优化调整供应链金融业务,又不得不启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开始着手布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与各产业发展紧紧捆绑在一想,潜在的战略意义极大,因而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传统金融机构的线上供应链金融运营成本方面有先天优势,相对而言,同样额度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传统金融机构所需成本仅为非银行机构的十分之一,而且非银行机构还需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相对而言,这方面传统商业银行有太多优势。但是非银行机构中也有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在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也有具大的自身优势。

银行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既可以建立自有的互联网线上融资平台,也可以与非银行的P2P信贷平台合作进行资源整合。我国的商业银行众多,实力有强有弱,对于其中实力雄厚的第一阶层银行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资金建立自已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对于处于第二阶层的传统商业银行也以通过建立自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但是业务突破的重点还在于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共生的发展关系。而处于第三层次的商业银行则不宜建立自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需要通过与非银行型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对贷款项目进行深入指导与包装的方式来减少项目的风险,并与第三方的P2P网络信贷平台进行深层次合作,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步建立竞争优势。

摘要: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行业正受到猛烈的碰撞和渗透。论文在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从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两者融合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联合创新的问题,为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完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Koch A.Economic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1948,13(4)566-578

[2]Guttentag J.Mortgage warehousing.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7,12(04)438-450

[3]Miller R A.Mas consultant's role asset-based financing.The CPA Journal.1982.52:24-29

[4]晏妮娜.考虑信用额度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9)1674-1680

[5]吴会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动态帐单支付模型.管理科学.2014(4)107-110

[6]马佳.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南开管理评论.200912(4)92-98

[7]谢泗薪.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杠杆:供应链金融.中国流通经济.2012(1)69-75

[8]张颖.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28-31

供应链金融合作合同 篇5

乙方: 编号:

为更好促进甲乙双方业务发展,实现银企双赢,乙方推荐其产品/服务的上游供应商在甲方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为顺利开展业务合作,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借款人

借款人(指乙方的上游供应商,应为企业法人)由乙方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推荐。

乙方推荐的借款人,必须符合甲方贷款准入要求,生产经营稳定,信用良好,财务实力较强,以往履行类似买卖合同记录良好,且不得为乙方的关联企业。

乙方与借款人之间的货款往来,均通过在甲方开立的供应链融资金监管专户结算,甲方有权对其货款进行监管。

第二条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金额、用途、期限、利率 借款人为乙方上游供应商的,经乙方推荐,可在甲方办理应收款账项下的各项融资业务。

融资金额,按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的应收账款发票实有金额(应收账款发票实有金额是指发票金额扣除乙方已回笼货款后的余额)比例确定。

融资期限,应根据乙方与借款人约定的应收账款到期日合理确定。

融资利率由甲方根据市场和风险情况与借款人商议确定,但不低于同期同档次基准贷 - 1 -

款利率上浮10%(视具体情况修改)。

具体业务品种及内容以甲方与借款人签定的借款合同为准。

第三条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审查、审批

甲方对借款人与乙方签订的购销合同、递交的基础资料及贷款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按照内部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经批准后发放贷款。

对不合要求、借款人不符合甲方贷款准入标准或甲方有理由认为贷款存在较大风险的,可拒绝办理贷款。

第四条 乙方的责任

1、乙方应保证与借款人签订的购销合同和对应商品、服务交易的真实性。

甲方对购销合同和对应商品、服务真实性进行调查的,乙方应予以配合。

2、融资业务发放前,甲方向乙方送达应收账款转让/质押通知书,乙方收到通知书后向甲方送达回执。

乙方支付给借款人的货款,付至借款人在甲方开立的供应链融资监管专户。

如因乙方未按应收账款转让/质押通知书的约定支付货款而导致甲方信贷业务出现风险的,乙方承诺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

3、发票管理:对于开展国内发票融资业务的,甲方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中进行核实,并在借款人留存的发票背面批注“请将本发票项下的货款划至中国******分行**支行**账户”,同时加盖卖方财务专用章。

贷款发放后,同意借款人提供发票抵扣联复印件代替原件,由乙方盖章,且由甲方确认借款人已经在存根联上备注“已在中国******分行**支行融资”字样。

- 2 -

4、甲方可视风险情况,与乙方、借款人协商是否对融资业务追加乙方保证或其他担保。

第五条 甲方义务

1、按借款合同约定履行贷款义务。

2、甲方应于应收账款到期日前三天,提醒乙方财务人员关于该笔应收账款的支付。

3、借款人发生贷款逾期或其它不良资信的,甲方有义务及时告知乙方。

3、甲方需严格保守乙方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信息。

第六条 乙方义务

乙方需按购销合同约定的货款支付期限,在借款人在甲方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到期日前将货款及时付至借款人在甲方开立的供应链融资监管专户。

第七条 本协议未涉及的内容以相关借款合同和乙方出具的书面承诺为准。

第八条 违约责任及协议的终止与解除

1、乙方在甲方的整个供应链融资业务连续3个月不良率超过2%,或发生不良的客户数连续3个月超过2家,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2、借款人因与乙方发生纠纷等情况导致供应链融资业务逾期的,且3个月内未能全额清收的或累计3次以上,甲方有权终止办理办理相应融资业务。

- 3 -

3、乙方或借款人提供的信贷资料不真实或被确定无效的,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4、乙方推荐无真实商品交易客户贷款或贷款后取消交易未对甲方履行告知及即时还款义务的,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5、在本协议有效期两年;协议履行期间,任何一方均可根据各自业务的发展情况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提出中(终)止本协议的请求,另外一方应尊重请求方的意见,同意中(终)止本协议。

但对本协议中(终)止前发生的行为,双方必须承担协议中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条 甲、乙双方之间的一切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甲方所在地法院提请诉讼,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章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网点、“洗脚上岸”,退出农村市场,作为商業银行的农业银行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部分地区农业银行基本上撤并了乡镇网点,只保留县级机构,提供的贷款资金数量也比较少。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偏重于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对贷款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金融业务狭窄,服务功能单一。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目前也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的问题。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在解决农民基本生活资金问题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整个农村金融的发展其影响还是不够。与此同时,广大农民对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资金和完善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处于相互制肘的状态,金融抑制问题十分突出。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作用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的现实背景下,必然要求我们深入探究寻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思考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不难找出出现金融抑制的原因,本文将站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寻求农村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出发,深入探究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Goyal(1985)最早提出了允许延期支付的EOQ模型,这是学术界最初涉及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萌芽,随后许多学者都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Allen N·Berger&Gregory F·Udell(2004)通过对借助供应链有效管理取得成功融资企业的案例分析,在理论层面上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我国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是在学习了外国许多学者的早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罗齐、朱道立、陈伯铭(2002)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发现“融通仓”这一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创新服务产品。“融通仓”的概念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中也是极具代表的一种方式。李莉、耿伟(2007)以我国出口生产型的中小企业为例,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研究就是要将资金流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自身经营管理,又为各企业之间商业贸易资金系统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供应链融资可为非核心弱势企业提供新型信贷融资服务”的观点,此观点对于开展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得对于农村基本生产单元及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服务方面,实行新型供应链信贷融资可以提高小微型企业的信誉度,使其信誉度抬升到与供应链核心企业信誉度相同的水平,降低了融资风险,也为小微型企业更好筹集到资金。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也是十分显著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其具体表现为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金融抑制现象十分突出。众多学者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进一步探索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创新模式,由此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想法应运而生。李巍(2011)研究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了其存在的种种困境,因此必须提供金融支持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此为抓手带动整个农村的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金融服务,其一是由物流企业向农户提供金融支持,其二是开展“物流银行”业务,另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物流的金融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以此减轻物流企业或银行的融资风险完成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金融支持。该文章找出了解决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关键,即对此提供金融支持,但是在供应链物流的金融融资产品方面,只提出了三种融资产品比较局限,比如,我们还可以想到存货质押的融资、应付帐款买方融资、预付账款买方融资等。另外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可以更加全面的覆盖到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到最终的销售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节约销售成本,财务成本,而且可以做到追本溯源,从源头到销售严格把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解决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王勇(2013)提出了在国家连续九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我国农村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农村金融工作应将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抓手。该文章强调了国家的政策的支持对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帮助,提出了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供应链发展模式,引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成为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超市、消费者、运输企业、金融机构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关键桥梁,可以成为现代农业流通金融体系的天然承载主体。

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解析 篇7

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 是指银行围绕核心企业, 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 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 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 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一般也称“1+N”的模式:即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 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目前供应链金融基本模式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

(一)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 向融资机构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时间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从而加强资金周转的一种融资模式。一般企业都有大量的应收账款, 所以这种模式很多企业都试用。

(二) 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业务是以银行信用为载体, 将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工具, 由银行控制货权, 卖方 (或仓储监管方) 受托保管货物, 同时卖方对买方交付的承兑汇票保证金以外的金额部分由以货物回购协议作为担保的一种金融服务。在保兑仓业务提出时, 是三方 (买方、卖方、银行) 形成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为避免银行在评估等方面的低效率, 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 一般为物流企业扮演质物价值评估和监管拍卖等角色, 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物流企业在这些方面具备良好的优势, 能够深入地分析和积极地参与, 分担供应链的“物控”和“货代”职能。

(三) 融通仓融资模式

所谓融通仓, 就是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物流和金融集成式的创新服务, 其物流服务可以代理银行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监管, 而其金融服务又可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配套金融服务。

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融通仓融资时, 需要向仓储监管方提供作为质押物的存货, 但只转让货权而保存所有权。银行在获得发货通知并确认后, 按照物品的一定比例为企业融资, 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当企业有剩余资金来支付货款时, 银行向仓储监管方发出放货指示。但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融资企业不能及时归还贷款, 银行有权利在资本市场中拍卖作为抵押的货物或者要求发货人回购货物。

融通仓模式中融资条件较宽松, 且能够提供的资金与货物量相关, 这为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资金流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供应链融资其主要由银行理顺供应链成员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原则分析目标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 并将其与将银行的资金流信息进行整合;然后, 通过重点考察贸易背景和物流、资金流控制模式的办法, 运用新的信贷分析及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企业状况分析;最后, 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 转而向贸易链上原料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网络、终端用户等各交易环节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这种授信模式涉及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操作程序复杂、成员关系动态变化, 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 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些特征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态、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如果商业银行只为抢占市场而专注于产品推出和市场营销, 而未能适时建立起相对应的风险识别、控制制度和防范措施, 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 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是当前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 从单一主体经营、财务、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综合实力、还款能力进行的信用评价。但在供应链背景下, 链上企业的风险已发生根本变化, 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

在供应链金融中, 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 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 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 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 因此, 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 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 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一方面, 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 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累积的或有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另一方面, 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 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 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 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 再用于体外循环, 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二)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

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 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 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 在供应链背景下, 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 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对于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的探讨刚刚起步, 供应链融资作为其中之一也是在近几年才被广泛认识。作为一种能很好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模式, 本文就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解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8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模式解析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理解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个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 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 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相同, 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涉及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 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利益机制为联结,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 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 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 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 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 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 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 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 (3PL) 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 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 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 即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和其他结算, 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 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 (现金交易为主) 、物流自营等特点, 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 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 以及组织化程度高, 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 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云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建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将各主体进行协调整合的组织机构及为各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机构处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中心位置, 对于维持整个体系稳定与正常运转具有关键作用。因此, 担保机构的选择与设计是构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的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界定了其法律组织属性, 其发展承载着云南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作为供应链源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将从供应链层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质量发展, 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牵涉着三农生产和消费循环, 而且决定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中, 金融服务不能很好地开展, 必要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本质上来说, 创新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有效填补其中的金融空白将是农业发展的切实可行之路。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以联系农村和城镇物资供应的方式, 承担农业流通体系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 目前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 (生产资料、农特产品、其他农业流通) 为主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工业化时代中, 以“两社一会” (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协会) 为基础, 以“打造一个龙头, 建设两个体系”为目标, 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为重点, 建立综合广泛而有效的农村供应链和销售链系统并以此供销合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农业促进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 就是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为核心, 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销的环节中通过贸易融资形式形成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二元模式,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金融服务的直接承载主体, 直接对接金融服务, 通过供销合作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资产抵押, 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 这种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称为供销合作金融。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凭借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生产方提供低息、可靠、必要的金融服务;二是投入品供应商、贸易商或加工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贸易信贷;三是订单农业中的龙头企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四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购买者以赊销的形式提供贸易信贷。

由于供销合作金融处于整个农业产业供应链的中间环节, 即“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或“农户—农村合作组织—终端市场”环节, 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它是在原有“农户—加工企业”或“农户—终端市场”环节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 其基础和微观对象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组织方式, 其主体宏观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引导组织方式。因此, 构建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首先需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机制。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 通过掌握各个专业合作社的资信水平、农产品生产状况等相关因素, 向与之合作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 由农业价值链上各大流通环节参与方或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 保证农业生产环节顺利实施。对于金融机构, 不仅需要考察直接融资者的能力, 而且要从整体上整合所有主体的竞争力及风险, 为产业链量身定做合适的融资产品。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金融的政策创新

按照《中国银监会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银监发[2009]1号) 文件要求, 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的范围,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 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 做到一次申请、集中授信、循环使用的金融服务。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银监会、农业部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了一个可以接受融资的主体, 并且还要对此进行大力扶持。也就是说,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完全具备了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微观主体。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接管理机构, 囊括了云南全省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时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宏观主体。因此,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层面的发展主体, 也是发展延续云南流通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 是实施各项金融功能发展要求的必要载体。

依托于云南省供销社成立的云南千社千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 其宗旨是利用云南省乃至全国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优势, 服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积极争取国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云南的支持, 逐步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农特产品的现代物流中心, 使全省的农特产品快速进入全国物流体系,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切实助农增收。关于建立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云南特色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需要做以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 围绕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 通过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服务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实现政府引导基金对于农村金融流通环节的必要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流通金融市场化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成立担保机构的方式破解农村农产品供给环节的难题, 改善环节融资单一化、无序化、高利息化的金融现状。

第二,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及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担保公司发起人, 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现有资产, 包括土地、资金、房产等, 同时结合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资产对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引导和带动, 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国有政府背景接纳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 构建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和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农业担保业务为主线、服务于“三农”的投融资担保公司。

第三, 利用投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 依托农业担保业务, 盘活云南省供销社投入公司的资产, 将各类存量资产变为流动资产并根据金融产品的特性, 不断放大存量资产杠杆。

第四, 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的构建将充分发挥资金的两级融资杠杆功能。第一级杠杆是政策引导资金引致省供销社的盘活社有资产变成可融资资源, 第二级杠杆是第一级杠杆后带动的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支持规模, 切实做到金融服务深入基层, 金融创新服务基层、金融资本回馈基层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07) .

[2]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胡国晖, 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 2013 (05) .

[4]胡跃飞, 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 2009 (08) .

[5]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6]王宇波, 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 2004 (11) .

[7]徐晔, 孟亚君.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 2007 (04) .

供应链金融模式 篇9

近些年来, 为了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政府融资机构以及银行放宽了融资条件, 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但是, 与非农业供应链相比, 我国的农业供应链在生产运营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完善农业供应链的结构和营运模式, 增加农业长期融资以及短期借贷的可能性, 当务之急就是对农业供应链模式的全面探索活动的开展。

二、农业供应链结构与融资需求

1. 农业供应链基本概念。

供应链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对于供应链的分类, 有比较统一的划分依据———源物质有无属性。之所以以这个依据对供应链进行划分, 是因为它对于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活动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与供应链具有清晰的概念与分类相比, 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却是相当模糊的, 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论给予相应的概念支持。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供应链是由多个有关的供应链组成的: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等。正是由于农业供应链所具有的一体化特点, 使得它的内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产前准备到加工再到消费的全过程。

2. 农业供应链的运作特点。

第一, 研究生产供应链, 必不可少的研究项目就是它的生产对象。对于农业而言, 由于它的生产对象具有鲜活性以及时效性的特点, 使得整个供应链分布较为分散、生产季节以及生产周期无规律。

第二, 由于农业是一项“靠天吃饭”的行业, 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时候, 农业供应链的抵抗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欠缺, 非常容易导致供应链运行的不稳定。

第三, 大部分农产品的消费时间都具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但是与长消费周期形成对比关系的是极短的农产品的生产周期, 这就大大增加了存货的数量, 使得供应链不能以健康的循环姿态运行下去。

3. 农业供应链的融资需求。

农业领域的企业与非农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层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农业金融生产周期短、消费周期长;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生产存在较大的风险。在这些差别的基础上, 农业供应链的融资需求必须在借贷条件、时间以及偿还方式等多个方面给予适当的改变。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设计

1. 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

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 一个完整的、合理的供应链结构必须要由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以及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这两个方面构成, 在供应链金融中, 这两方面是互为整体、缺一不可的。在我国, 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落后的传统农业, 这使得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无法上升、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对于内部物流的依赖性过高, 几乎不能达到供应链金融对于应用条件的要求。

鉴于我国传统农业所面临的劣势以及不足, 农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变是必然的。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 农业产业化都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 除了把各个阶段进行有机的链接之外, 从生产到销售的产品形态的合理转化也是它独有的特点。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使得相关的行业在整个农业供应链中得到了发展, 这也使得供应链金融所需要的应用条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满足。

2. 供应链金融的设计原理。

第一,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 它们对于企业信用度的认知主要是来自该企业所处供应链的竞争力度以及经营的实际情况的。而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 它的强弱完全要靠核心企业去带动, 所以供应链核心企业是银行搜集有效信息的主要路径。

第二, 银行在与某些企业进行信贷合作的时候, 要综合性的考虑借款人的自偿性还款能力, 正视对方的信用等级和债权等级。

第三, 银行的借贷工作不能只针对借款人或者担保企业, 要把二者视为一个信用整体。换句话说, 就是当借款人出现无法偿还结款现象的时候, 担保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代还款义务。

第四, 针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经常出现的信息公开度过低等现象, 银行实施金融改革, 创造性的拖出了以“线上化”为技术特点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这项业务的出现, 使得供应链所包含的各个对象都能获取实时的、透明的交易信息。

四、实践案例分析

龙江银行—我国被银监会评价为“第一家按照农业供应链来整体统筹谋划机构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来自黑龙江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传统农业向产业化农业靠拢”的号召, 龙江银行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调查, 建立了符合“三农”特点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该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立至今, 大量的帮助了农民企业以及农户, 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龙江银行的融资对象中, 不乏向某米业这样的核心企业。作为大米产业的核心和领袖, 该米业在粮食种植、生产、加工再到出售的各个环节都拥有着较强的自主竞争力, 并取得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多方面认证。龙江银行以该米业为信用基础, 不仅建立了供应链模式, 同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金融效应。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建立, 龙江银行及该米业双双获利, 一举两得。

通过这个实践案例表明, 银行已经逐渐摒弃了原有的以企业运行状况以及财务状况为主借贷考核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以供应链运营状况为主的整体考核;而在整个供应链中, 核心企业又作为供应链的顶端, 首先被银行去评价和考核;这使得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之外, 供应链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度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借贷可能性。

五、小结

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了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避免客户选择的盲目性, 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但农业供应链金融可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 将成为现代农业金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凤鑫.农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财务与会计 (综合版) .2011 (11) :34-36.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运行与调适 篇10

供应链融资模式是金融管理的创新, 近年来, 在国内外广泛发展。概括起来说, 供应链融资模式是金融单位对资金流实行链条式衔接, 形成对金融资源高效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从动态看, 它是由特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供应链管理的参与者 (如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 充当组织者, 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就我国金融界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实践看, 可根据其运行状况来认识其内涵, 即金融机构在在对交易结构予以分析的基础上, 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 并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 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由来

供应链金融的源头起始于1803年荷兰一家银行的仓储质押融资业务。其社会背景是, 二十世纪初, 世界级企业巨头为寻求更大的经营效益, 着眼于成本最小化, 实行离岸生产和业务外包, 继而, 导致供应链生产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出现。20世纪末, 供应链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管理模式被推向世界各国。供应链管理模式引发资金流瓶颈问题的显现, 于供应链链条中的各个节点——其成员单位财务成本不稳定, 导致整个管理链条都受到影响。于是, 对于财务供应链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银行业快速做出反应。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 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并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据Demica的研究报告, 在发达国家, 2007年各家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手段发放的授信平均增长了65%。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20世纪20年代由上海银行发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实质性的大面积推广, 其标志是2001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的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这项业务在探索中推进, 2003年该银行试点经验成熟, 率先在业内提出“1+N”模式, 并于2006年推出“供应链金融”的经验。随后, 众多商业银行开始接受供应链金融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单位及其采取的相应做法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 兴业银行的“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 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 招商银行的“电子供应链金融”, 中国工商银行的“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等。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运行

(一) 两大主要链节的运行

其一,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无疑,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巨头和主导,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银行主动选择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开展授信, 然后邀请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在库或在途的货物监管, 或配合应收账款项下的某些环节操作。其二,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联合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资。这一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由第三方物流的主业派生的增值服务, 物流企业从客户的融资需求出发, 设计解决方案, 以客户货物资产的占有为授信支持, 向银行申请融资。其中, 全程物流融资和融通仓是典型的代表。

(二) 供应链金融模式障碍因素分析

机制性因素。我国国内银行业传统的组织管理架构阻碍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高效运行。国内银行业普遍沿用总、分、支行的层级管理模式, 即经营单元对应国家行政区划进行层级配置, 各经营单元的经营区域主要限定于地理邻近地区, 总行以指标方式向下级行下达经营任务, 下级行再进一步向下下级行分解任务。这种组织架构无法适应供应链金融的经营特征。

环境性因素。从我国的法律框架看上不够完善, 对于信贷人的保护程度不够, 信贷市场发展不健全。而供应链金融主要是资产支持型信贷业务, 有关信贷人权利的法律安排, 尤其是涉及动产担保物权的安排, 将直接影响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安全性, 进而决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而我国目前有关信贷人权利无论是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执行上都存在问题。

技术和经验性因素。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的国家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存在很大差异, 许多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己经率先建成了较完整的金融业信息系统, 并且开发出专门的电子交易与支付平台, 相关的公共信息平台也已经向公众提供。这些信息系统为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然而, 我国金融业信息系统尚在形成与整合之中,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还未完成。企业资信信息系统还处在起步阶段, 企业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和准确评估,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 不能准确地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 直接导致银行无法根据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经营, 调整相应的信用贷款, 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总体来看, 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数据互相流转的公共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我国尚未建立。

四、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调适

(一) 建立和采用的业务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或服务对象、服务地区的不同进行划分。每个事业部都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 专门从事某一类业务。而供应链金融是最适合进行事业部运营的业务之一。因此, 国内银行应依托现有的组织机构, 分别在总分行层面设立供应链事业部制。通过事业部制改革, 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地区分行制对供应链的割裂和切断, 将会更有利于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银行也将更加专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 大力开展供应链上的全链条开发, 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附加值, 稳定和巩固企业与银行的协作关系。

(二) 优化环境

细化信贷人权利的法律安排, 尤其是涉及动产担保物权方面的安排。在这方面, 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严密相关规定, 对借款人可用于动产担保的范围予以合理性拓宽;为担保物权人的债权提供优先权, 界定清楚债权人的受偿顺序, 使之其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建立统一担保登记机构, 避免担保过程的不公平和担保过程失信问题的发生。从司法体系上看, 应从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尤其要重视解决执法不严问题。一方面增强地方法院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法官待遇的方式来吸引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法官队伍, 从而解决当前司法执行不力问题。

(三) 打造实用性服务平台

从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目的出发, 建立起以资金流为主导的, 各链节点参与者均能够方便、快捷、高效使用的网络平台, 将金融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导入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 进行金融服务全流程的覆盖, 实现供应链“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联系, 使得各联结单位能够实现紧密性合作, 克服链条运行中的“卡壳”问题, 形成以银行业为中心的异业协作组织。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 可将要建立的公共性使用平台分类为:以银行为主的资金平台, 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平台, 以社会资源为主的公共信息平台, 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信息平台。

摘要:近年来, 供应链模式正在被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 并带来可喜的效益。研究分析这一金融模式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运行规律及其调适问题, 意在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为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带来更客观的经营效益。

金信网:重塑金融供应链 篇11

当各路资本方才开始逐鹿P2P网贷业务之时,一些成熟的平台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综合金融服务的领域。金信网就是其中一家。

5月,金信网正式发布最新的“3×4”战略,将原有单一P2P网贷业务模式升级,力求打造可提供一站式财富解决方案的互联网大金服平台。

据了解,金信网“3×4”战略将在风控、数据、创新三大核心的基础上,聚焦互联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互联网征信生态云服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四大业务方向,建设多元化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优良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围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及金信网的创新发展战略,金信网创始人、CEO安丹方接受了本刊专访。

:你曾提出中国金融产品供应链需要重塑这一观点,你认为目前这一供应链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行怎样的改变?

安丹方:传统的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的价值来源是信息的不对称。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银行买一款理财产品,可能只知道这款产品的期限是半年,预期年化收益率是5%,而对理财产品背后到底投资了什么项目、风险如何,几乎一无所知。而正是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在一借一贷之间产生的利润,大部分留存在了金融机构中,投资者获得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最大的冲击,就是改变了金融信息的传递方式。比如P2P网贷这种业态,其最大的价值正是直接对接借贷双方,减少信息流通成本,一方面使得资金使用方可获得高效且低成本的融资,而另一方面投资人又能获得较高的资金出借收益。

我认为,未来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模式必然是价值自由流动,金融人人可为。将来银行的物理网点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资金融通、金融产品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自由交易。如今的传统金融机构是这个平台上的供应商,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会演变成金融产品的主要分发渠道。

:金信网在供应链方面进行努力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安丹方:“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投资者更容易获得投资理财的资讯,也更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通过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耕耘,金信网积累了大量线上用户。截至今年6月,金信网注册用户已突破百万,累计投资服务规模也已突破60亿元,成为国内规模前十的P2P网贷平台之一。同时,金信网开始建立并逐渐完善大数据用户分析体系,力求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投资需求,未来将更多种类的理财产品根据用户需求智能地推送给适合的用户。另外,金信网也能通过对流量、用户行为的分析,给金融产品供应商提供一手的市场分析,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受众的投资需求,从而制定和完善产品的策略。

:传统征信服务怎样才能落地到互联网及移动端?金信网会采取哪些做法?

安丹方:传统的征信服务想要实现互联网化,其实需要的是一个既懂征信又有互联网基因的团队来推动。金信网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金信网其实还控股了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并且已经获得央行颁发的企业征信牌照。今年,金信网将要推出一款基于移动端的企业征信产品,通过线上大数据信用评分体系的建立,将贷款利率与信用分挂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征信宝与行业里的融360等服务平台有哪些区别?

安丹方:金信网的移动企业征信产品最大的优势是有线下渠道的实践与推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实与贷款机构放贷难的问题是共存的,这个矛盾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他们之间缺乏的正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价工具。征信产品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依靠兄弟公司资源,金信网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500余家落地服务站点,每个服务站点都有专业的征信服务人员,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运用我们的移动征信产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使得我们的产品迅速成为可靠有效的征信工具,为更多平台服务。

:金信网希望打造一个融资平台,这具体如何理解?

安丹方:目前,金信网的主要业务还是P2P网贷,主要为投资者和小额信用贷的借款人提供资金撮合服务。未来,金信网希望能够深入到产业链或某一生态体系当中,为体系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综合的投融资服务,建立起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生态圈,增加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家专业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的P2P企业,如何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服务用户,使平台产生更大的价值。今年我们提出了金信网的3个核心,也是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必须有的3大核心,即数据、风控和创新。从这3大核心衍生出来4大业务板块,就是今年5月份金信网发布的“3×4”乘数级互联网大金服战略。

第一,我们要坚持做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平台。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平台,我们有更远大的目标,希望重塑中国金融产品供应链,而且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其中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二,征信云服务平台。金信网拥有一家独立的公司,2014年获得了央行企业征信平台牌照,目前正在努力把传统征信服务做到互联网上,落地在移动端。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看到的是未来企业征信领域的发展机会。

第三,互联网融资平台。作为一家优秀的网贷机构,我们深知融资的业务模式,很明白其中的“道道”。我们在风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为什么不做个综合的互联网融资平台?真正做平台型的,而不是闭环型的企业,这是2015年金信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第四,互联网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在60亿元的投资服务规模的基础上,我们挖掘了很多节点及用户需求,内部会具备一定的创新孵化机制,每一个独立创新的项目,我们都会进行内部孵化,配备资源,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本文编辑:金梦媛。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其他精彩观点,请加大众理财顾问读者QQ群:320188318进行即时交流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特点分析 篇12

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由来已久, 但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 则要追溯到2000年Timme (2000) 等的定义, 他们认为当供应链上的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处于供应链外部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建立协作, 且这种协作关系旨在于实现供应链的目标, 同时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及进程、全部资产和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时, 就形成了供应链金融[1]。自从供应链金融概念提出以来, 就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 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迅速展开。在我国国内,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 但随着以深圳发展银行 (2011年7月并入平安银行) 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推广, 相关理论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诸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团队, 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存货质押融资模式的内涵、流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研究[2,3,4,5], 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6,7,8,9], 具有资金约束的供应链如何决策等方面[10,11,12]。除此之外, 徐贤浩 (2011) 以报童模型为基本框架, 分析了延迟支付这种供应链内部融资模式下, 零售商的订货策略[13]。陈志新等 (2011) 通过研究指出, 供应链金融授信模式有依赖于供应链网络功能的发挥, 必须要通过供应链网络关系治理来优化产业金融生态[14]。Zheng Qin等 (2011) 从资金流的角度, 构建了供应链的财务-风险演化模型, 给出了降低供应链和银行风险的条件[15]。从目前收集的供应链金融相关研究资料来看, 供应链金融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对供应链金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对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研究内容在边界上交叉重叠现象明显。本文试图对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供应链金融主体分析

在胡跃飞等人关于供应链金融定义的基础上, 结合供应链金融要实现供应链协调发展的本质, 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对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中的资金流进行优化配置而开展的金融和市场交易活动, 其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发展。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涉及的主体数量众多, 从主体的类型上,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2.1供应链链内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资产规模较小, 资信水平较低, 单个中小企业往往很难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得到资金支持。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该类企业大多以资金需求方的身份出现。2.2供应链核心企业。该类企业规模较大、资金雄厚, 一般具有充足的现金流, 可以在供应链资金流规划的过程中充当协调者的身份,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与上下游间的业务活动调节资金的分布情况。此外, 该类企业由于资信水平较高, 较易从融资渠道获得资金, 供应链核心企业也可以充当资金需求者的身份, 为供应链 (尤其是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 获取资金。2.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对企业或供应链进行资信水平的评价, 并为满足要求的对象提供资金支持。2.4第三方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主体主要负责物流业务 (如运输、仓储等具体业务) 的实现, 在存在质押融资业务的时候, 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质押物品物权的监管。

3 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

从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上看, 资金可以来源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由于预付、延期支付等形成的链内融资方式, 也可以源于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机构, 即供应链外部融资, 这也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种基本形式, 其总体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3.1链内融资。在供应链内部, 出于成员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预付货款和延迟支付等付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别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 实现资金流在供应链成员间的优化配置。这种以业务关系为纽带的资金流动, 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特点, 在加强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关系方面, 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 这种链内融资模式的资金调配能力和规模都有限, 当上下游企业都同时面临资金缺口时, 这种方式就很难达到效果。3.2链外融资。当链内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 就必须借助于链外的资金。按照有无实物质押, 可以初步分为供应链外部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和基于核心企业资信水平的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主要表现为外部金融机构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物权的监管, 所开展的保兑仓、融通仓等业务。而链外的信用融资方式则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 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的低融资成本、高融资效率优势, 为供应链中广大的中小企业创造融资便利, 也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基础。

4 供应链金融模式特点分析

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主体较多, 业务关系也比较复杂, 所表现出的业务形态也多种多样, 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4.1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复杂。首先, 在中小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间, 主要是基于业务活动对资金流进行合理配置;在信用融资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之间, 虽然是以供应链为单位进行融资, 但主要还是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信水平;在质押融资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则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质押货物物权的监督和管理, 二者间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4.2融资渠道多样化。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 主要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方式, 每一种方式又可以表现为多种业务形式, 使得融资的渠道多样化。在资金需求量较小时, 可以借助于链内成员间的预付货款、延迟支付货款等形式实现资金流在链内的优化配置;在链内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求是, 又可以通过供应链整体, 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进行融资。在实际中, 链内融资和链外融资往往并存, 使融资渠道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

5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策略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式, 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不够完善, 无论是从供应链成员企业还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 都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就目前的形势而言,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开展打下基础。5.1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过程中, 要充分吸收和借鉴物流金融模式的成果。物流金融业务为许多急需资金周转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方式, 极大地提升其资金周转率。作为物流金融的深化和发展, 供应链金融模式虽然更强调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物流金融的相关业务, 如融通仓业务、保兑仓业务等都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5.2在供应链中, 核心企业要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进行资金流规划, 就必须要了解上下游企业的相应信息。供应链应在VMI平台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内容, 包括对市场信息、原材料信息、各成员企业所处的行业信息, 甚至是部分有助于供应链整体协调的财务信息等多方面信息的公开。在信息公开的同时, 也需要成员企业注意信息的安全性, 共同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规范, 最大程度地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 实现供应链内部物流和资金流的协调, 提升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此外,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原有的资信评价体系很难实现对供应链整体融资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需要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了解供应链的运作以及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 以准确地对供应链整体的风险做出评价。

6 结论与展望

供应链金融作为物流金融的延伸和深化, 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甚至是金融机构, 都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效益, 营造出多赢的局面。可以预见, 随着研究的深入, 供应链金融的操作规范、体系流程、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将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 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作为物流金融的深化和发展, 供应链金融为所涉及的主体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预期。在分析供应链金融的主体的基础上, 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运作方式并归纳总结了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特点。最后, 给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策略。

上一篇:广告作品下一篇:免费开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