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外作业设计(共12篇)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1
摘要: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英语是一门令很多中职学生“头疼”的课程。为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本文从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入手, 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中职学生英语课外作业的类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外作业,作业设计,作业类型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依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 尤其是英语, 他们既不想考大学, 就业年龄又太小, 父母在学业上对他们也不抱期望。如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通过对课外作业的设计, 探究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和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 在设计作业时, 可考虑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发现些什么, 从而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对笔者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以下按照不同的作业类型分别阐述。
设计制作型
设计制作型作业是指学生需要结合学习内容动手进行设计制作的课外作业, 如制作名片、请柬等。
制作名片学生刚入学时彼此互不认识。为了让学生增进了解, 可以结合第一册“Chapter 1 Personal Information”的主题让学生设计各种个性化名片, 要求名片上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地址、国籍、爱好、电话、E-mail地址等。利用名片进行交际活动, 能让学生加快加深彼此的认识。在交际活动后, 可在课堂上展示富有特色的作品, 并开展“Guessing game”活动:请一名学生说出另一名学生的部分名片信息, 让全体学生去猜名片的主人。在实践中其课堂效果相当好。
制作请柬可以布置学生设计制作邀请别人来参加某个晚会的请柬, 请柬上的中心语、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自由选择, 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创意奖。同时, 也可以用其中精美的作品来装饰教室。
超市设计在第2册“Chapter 5 Shopping”中, 超市各部分区域名称单词非常长。教师可以请学生课后设计他们理想中的超市, 并要求学生画好图纸并用小作文的形式在图旁添加介绍。学生在课外准备和课内汇报时, 不仅操练了课文中的词汇, 而且找出了扩展词汇加以运用, 学生还体验到了在设计作品时创意的重要性。
制作菜谱完成第1册“Chapter 7 Food”后, 要求每四名学生为一组根据课文资料合作制作一份菜谱。在作业完成过程中, 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 也对健康饮食有了新的认识。
调查分析型
调查分析型作业是指让学生运用英语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来完成的作业任务。
教师设计调查分析型作业时, 必须认真分析单元内容, 把作业任务与单元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任务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以及层层深入的原则。
英语作业所涉及调查分析任务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 其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 能根据话题的语言点进行交际性活动, 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是促进与他人交流的最好阶梯。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 各单元中有许多调查活动, 例如学生用How many询问同学家的情况 (Rooms?Bedrooms?Computers?People?) , 调查同学的日常作息、生活习惯、爱好等, 调查同学心中的理想职业, 并分析其原因。这类调查主要在班级内进行。还有一种调查, 例如在学完了第二册“Chapter 4 Free time”后, 可以让学生收集增城的风景名胜, 分析景点吸引人的原因, 并为最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广告。这种任务一般时间、精力消耗较多, 因此, 最好布置在周末进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 引导学生使用英语,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而且对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一个较好的锻炼。应鼓励调查完成出色的学生在班里做优秀调查报告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 将自己每次调查作业的原始材料和最后的成果放入学习档案袋中。例如, 中职英语第二册“Chapter 6 Safety Rules”的课外作业的任务设计就是调查实践型的。本单元中心话题是rules, 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谈论并制定某些规章制度, 语言结构为祈使句, 情态动词must表示必须的用法和mustn’t表示禁止的用法, 以及should, shouldn’t, have to及其各种句式的变化。在本单元笔者设计了不同的作业。
课前准备:我们身边的标志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搜寻生活中常见的标识, 从而引入本单元新的目标语言, 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好准备。教师准备1~2个例子, 供学生参考。学生搜集一些常见的标识, 然后把找到的标识画在纸上或做成课件。学生可以分头准备资料, 如交通标识, 学校、车站、医院里的标识等。教师应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对学生的表现做好记录。在课堂上, 笔者采取了知识竞赛的方式,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对这一任务很感兴趣。学生讨论这些标志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自主学习本节课的过程。
课外作业一:制定班规布置学生4人为1小组合作, 用英语制订新班规。常用句式如“In our class students...must/must not/don’t have to...”。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任务布置后的第二天各小组代表就会争先恐后地上台来汇报自己制定的新班规。例如, 有的学生说:“Students must bring their books to school.The teacher mustn’t give a lot of homework.”也可以让学生制定一些个人安全守则或家庭安全守则, 如“Children must not talk to strangers.You must lock your doors when you go to bed at night.”然后, 在课堂上讨论, 最后采集合理的建议并制成班规。对于好的建议应给予一定加分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中。
课外作业二: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这项活动的做法是: (1) 学生4人1小组展开活动, 查看、讨论需要英文标识规则的场所, 如图书馆、操场、实验室等。 (2) 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并申请由本组负责制定英文规则的场所。 (3) 制作英文规则, 以海报的形式在班级和年级范围内展览, 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并考虑在校园内正式使用。通过此项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模仿展示型
模仿展示型作业是指学生通过表演、模仿的方式展示某个情境来巩固有关的词、句、语篇等, 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为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可采用模仿展示型作业。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学生可根据作业的具本内容通过图书、互联网等渠道收集资料进行创作对话、自编交谈内容、模仿写作, 以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内容。
例如, 在学完“Jessica’s Interesting Day”后要求学生运用本课中出现的动词和短语, 并模仿本单元中的对话, 把Jessica那天的有趣经历以对话形式表演出来。书面描述和对话表演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又如, 学生学完第二册“Chapter 4 Free Time”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旅游网站,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计划旅游线路和安排, 了解该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如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经济等, 并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展示, 同时, 用英语加以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英语, 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模仿展示型作业是用语言交际的最好实践, 是教师借助反馈调控教学的有力体现。这种类型的课外作业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 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困难、挑战, 如果没有机会展示, 他们会非常失望。教师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成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使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 在单元教学结束后, 笔者评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佳美工奖以及最佳合作奖等, 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 教师应把评价作为鼓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可分为三部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既要重视结果, 又要重视过程,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手段。布置课外作业任务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的课外作业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是学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和环节。教师应该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 重视中职英语作业的设计, 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把机械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 把固有的死记硬背变为形式多样的活动, 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 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 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进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倪佩琴.英语教学的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2) .
[3]高学栋.重新思考、设计和评价中学英语家庭作业[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5) .
[4]黄宛辉.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1) .
[5]B 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2
让初中生爱上英语课外作业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夏瑜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以“背”、“抄”、“练”为主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趣味性、因材施教、多样化等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就一定会爱上它。
【关键词】初中生 课外作业 改革
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无论在教学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作业。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初中英语的大部分课外作业依旧停留在机械的抄写、背诵、做练习等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上,91.2%的初中生不喜欢这样的课外作业。因此,笔者尝试对课外作业实施改革和创新,使课外作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作业改革的理由
初中生课外作业改革具有多方面的理由,概括如下:
1、由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农村学校的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传统课外作业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反而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2、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单一枯燥的传统作业与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了与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
3、初中生大部分生性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呆板的传统作业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
4、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根本无法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另外,作业评价注重作业本身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观情感,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抄作业现象很普遍。据笔者调查:学生中经常抄作业的占42%,偶尔抄的占49%,一次也没抄过的仅占9%左右。
综上所述,传统的课外作业既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外作业,发挥课外作业应有的作用,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作业改革的原则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外作业,能拨动学生乐学的心弦;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外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让他们体验成功。这种成功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昧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愿望等因素,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原则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精品资料
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时,课外作业也要注意个体差异。教师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多样化原则
最美昧的菜肴,常吃也会使人腻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变换口昧。作业形式也是如此。教师应该从口头作业到笔头作业、从个体独立完成到小组合作完成、从听说到读写、从动手动脑到收集信息再到调查报告、从各种设计到角色扮演等等,不断变换作业形式,使学生对英语作业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中的探索
1、制作类作业
新课程提倡“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各种动手动脑又能激发学 生积极性的课外作业。如:制作英文书签。笔者要求学生将课内外学习中碰到的英语名言、谚语、美文等设计成书签形式,供自己学习、欣赏、记忆、励志,并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在实践中,学生设计的书签形态万千,语句经典优美。制作、设计英语书签使学生增加了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又如:制作英语贺卡。笔者经常利用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春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学生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制作出生动可爱、富有个性的精美贺卡,并写上祝福语,送给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积极投入,不仅使用书本上的祝福语,而且还摘录运用其他赠言。看到学生欣喜、灿烂的笑容,看到一件件精美独特的作品,怎能不令人激动呢?
再如:制作英文手抄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制作英文手抄报,成立编辑部,鼓励同学踊跃投稿,内容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而定,如时事、环保、旅游、饮食、影视、生活小常识等等。例如,在学完牛津英语7A unit 4之后,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收集饮食的相关资料,四人一组制作一份健康饮食的宣传海报,并且在班级里进行展览和评比。学生在设计一张张图文并茂、新颖独特的海报的过程中,发展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制作类作业远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只要能让学生享受“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制作类的作业。通过完成这类作业,既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黄宛辉,2005)。
2、互动类作业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互动类的课外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
1)英语QQ群
现代中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所以笔者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英语QQ群。群内成员每周六晚六点半至八点半在网上聊天,只能使用英语。刚开始,学生觉得有点难,经常夹杂着中文,一段时间以后,中文出现率降低了,参与的人数上升了,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了。英语QQ群不仅使学生增加了使用英语、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2)课本剧表演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学过的课文、对话进行扩充、续写、改编并表演。这不仅让学生 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如在学生学习了7B Unit3 A lucky escape后,笔者要求学生3至4人组成一组,资料,编写对话并进行表
演。学生对这类活动很感兴趣,从故事开始到结束,增加了许多情节、台词,另外还有服装、道具,感觉像在看一场情景剧,学生们乐在其中。
3)采访调查
在教完某些教材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针对相关的话题进行采访、调查并作报告。如 在学习了9A unit5 Films之后,让学生采访调查同学和朋友的喜欢的电影、电影明星,并组织文字,写成小报告。这项互动作业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能使学生热爱电影,并从明星的成功经历中学到许多。
3、娱乐类作业
在英语课外作业中,用英语说、唱、玩、演等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同时它也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巩固词汇、语法的有效手段。娱乐类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为一体,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英语双簧
所谓“英语双簧”,就是一个学生在前面表演动作,另一个学生藏在后面用英语说或唱,互相配合,也就是“我说,你演,说演同步”。用于英语双簧的材料,一般选择描写动作较多的文章或段落,也可由学生自己编写。有一位学生模仿电影《出水芙蓉》写了一段女士起床的情景,两个学生进行表演,虽然没有电影中男主角表演的那样到位,但两人的双簧表演得也很默契。学生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双簧表演的效果。这种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初中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2)学唱英文歌曲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培养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很多广为传唱的英语歌曲不仅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歌词也很优美和经典,往往还蕴涵着很深厚的社会文化信息。如学到8B unit1 讲到家乡的变化的时候,我用Take Me Home,Country Road这首英文歌导入,在课堂上学生就被这优美的歌曲旋律所打动,情不自禁地哼起来。于是,笔者布置他们课后去学唱这首歌曲,此举正合他们的心意。
通过学唱英语歌曲,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单词和习惯用法,对语法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唱英语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学唱英语歌曲这种作业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3)讲英语笑话
笔者发现,初中的学生特别爱讲笑话,尤其是男生。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平常看到的中文笑话改编成简短易懂的英语版小笑话,利用课前一两分钟上台表演。每周让学生评比,谁讲的笑话最好,谁就是周“笑话大王”。讲英语笑话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同时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娱乐类的课外作业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只要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快乐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娱乐项目,都适合采用。
四、实践中的反思
1、“全程”跟踪指导
英语基础好且自制力强的学生或许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外作业,但对多数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否则很难完成所有课外作业。为避免课外作业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做好学法的指导。善教者必须与善学者相结合,才能取得“师逸而功倍”的良好效果。
2、把握两个“度”
任何一项课外作业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应把握两个“度”。一是作业的数量。教师应考虑学生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业。如果布置的作业量太多,学生疲于应对,就无质量可言,而且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是作业的难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作业的难度应定位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太难的作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易的作业也会导致学生失去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3、重视“展示”与“评价”
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舞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与成就感。在实践中,笔者及时将学生制作类、实践类等作品和成果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和评比;定期给学生一个舞台,表演互动类、娱乐类的作业,凭作业完成的情况,按等级记入英语学习的学分中。笔者有时还将学生的作品和表演进行摄影、摄像,制作成照片或VCD,送给他们作为留念,学生视它们为宝贝。给予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益。此外,教师不应忽视对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过程的评价。制作评价表,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作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加以指点和补充,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趣味性、因材施教、多样化等原则的前提下,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学生一定会爱上它。高质量的课外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王锦花 “一次特别的暑假作业”,《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3、黄宛辉 “‘任务型教学’与英语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l期
4、张婷婷“让学生体验新型英语作业的乐趣”,《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高职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 作业 设计
一、改革作业模式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培养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英语课外作业的模式必然要求革新。而高职英语,因其本身的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色,更要求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二、传统的高职英语作业模式及弊端
目前,高职的英语作业雷同于普通中学的作业模式:书面作业通常是抄写、词句翻译、语法练习以及小作文等;口头作业多为朗读对话和课文、记忆单词和词组、背诵对话或课文的重点段落。这样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也没有凸显出高职英语的特色,作业布置也比较随意。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习惯总体是比较差的,对于千篇一律的作业,大都持应付的态度,为作业而作业,甚至抄袭作业或请人代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部分学生甚至选择了放弃。传统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视书面作业,忽视口头作业;多巩固性作业,少提高性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多,合作完成作业少;统一布置作业多,自由选择的少;缺少高职英语作业特色。
三、作业模式的创新设计
基于上述情况,着力于新课程的改革,高职英语课外作业应向着多样性、创新性、专业性、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就英语作业方式及作业内容的创新设计阐述如下:
1.作业方式的创新
(1)查找式作业。许多教师习惯在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找好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仔细地介绍和讲解,学生则作为听众。这样的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疲乏,教师课前付出辛勤的劳动也不一定能收到期待的教学效果。现代社会,网络已经超越书本、报纸,作为信息的巨大载体,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喜欢上网,较普通高中的学生也有更多的上网时间。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布置查找式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在课堂上由学生来介绍、讲解。例如在高职《英语》第一册 Unit13中,主要讲述了克隆羊的故事,而书本上对于克隆本身没有太多介绍,学生都对此很好奇。因此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要求他们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好,以便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分享。通过这种作业,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比较适合在新课导入时作为预习作业进行布置。
(2)合作型作业。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很难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也容易对作业产生消极情绪,达不到完成作业的真正目的。基于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合作型作业——把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高低,均匀分配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业。在高职《英语》第一册的Unit15,课文 First Aid中,在讲解完相关知识之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几个表演,一个讲解某个事故的急救措施;之后再轮换进行,教师可以适当给些提示。有了同学间的互助,小组间的竞争,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明显提高,学生课后都自觉分好角色,认真地准备起来,积极主动地参加表演或导演。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教师可以多布置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作业内容的创新
(1)差异性作业。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出难易程度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相适应的作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2)专业性作业。高职学生与普高学生一个较大的区别是他们在学习普通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专业课的辅助教学,英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有利工具。以高职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在教材使用的编排上,前两年一般是综合英语的学习,后两年要学习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其实教师在教授时,可以不必把这个界限分得这么明确,可以在前两年的基础学习上,适当加入专业英语知识,使学生有个很好的过渡,再学习专业英语就水到渠成。
(3)生活性作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高职学生平时比较关注食品、日用品、服装、汽车、数码产品等,抓住这一特点,可以要求学生每周收集或摘抄关于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英语知识,以及相关资料,学生表现得兴趣盎然。通过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学生知晓了一些品牌的含义,例如:“舒肤佳”源自Safeguard一词,意思是“保护者”;“纳爱斯”来源于Nice一词,意思是“美好的”;“苏泊尔”源自Super,意思是“极好的”。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学会了留意身边的英语,从而促进他们对英语的主动学习。
(4)开放性作业。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已经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展现自我的平台。开放性作业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答案是多样性的,不可预见的,这样的英语课外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类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合理开发教材资源,提供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没有了“对”和“错”,使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克隆这一单元的结束,就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问题: How do you feel like clone,especially clone human being? Give your own opinions.这样既让学生学着去思考,也使得英语课堂有了很好的延伸。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布置作业时精心设计,激发高职学生积极思考,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感悟和体验英语,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倪佩琴.英语教学与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盛艳萍.改革课外作业,延伸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6)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篇4
一、英语课外作业内容的实践研究
1. 作业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当前教育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 还要关心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生在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先天素质以及家长的教育方法上的差别, 使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同。对于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 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 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 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 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从而有选择地来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安排,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课外作业, 使作业的可选性增强, 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 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与此同时, 为了使所设计的英语课外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更具自主性和参与性, 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进行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 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此外, 教师要改变传统英语作业设计中的“拿来主义”, 在设计时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多加研究,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英语课外作业。总之, 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 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真正发挥英语课外作业的实际效果。
2. 作业内容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 素质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 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提出了新的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也是21世纪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竞争变得无处不在, 不仅涉及科技方面的竞争, 而且涉及人才的竞争, 而竞争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英语课程提出了更为人性化的培养要求, 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要使其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进而拓宽视野, 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 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使其在设计课时和课外作业的时候要以提升学生英语技能为根本, 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作业内容要富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有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不断地学习。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创建英语角、英语板报等等, 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课改后, 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规定, 英语课不仅要进行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传统的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 由于学生接受水平、知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 教师往往选择一些通用的例子或方法进行英语训练, 这些单调乏味的训练会使学生慢慢地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 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增加英语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让其主动、自觉地完成英语课外作业。
4. 作业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英语语法的讲解和单词句型等的死记硬背, 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改主张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 能够熟练地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更加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语言教学尤其是英语语言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的应用与交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 教师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要布置一些实践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作业,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此外, 在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以往学生简单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 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 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多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课外作业。
二、英语课外作业类型的实践研究
1. 实践操作型作业的设计
传统英语课外作业的设置非常单一、重复现象严重、可操作性不强, 学生在做课外作业的时候, 不能有效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而是走马观花式的把作业快速完成, 缺乏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英语学习的目标发生了改变, 不再只是注重知识, 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否提高了。英语教师在课外作业的布置和设计过程中, 要重视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实践操作型的英语课外作业是把教学当中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此外, 教师在设计课外实践作业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注意情境的设置。在设置课外作业的时候, 教师最好通过真实的语言情境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这样就能贴切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2) 实践操作型作业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实践操作型作业要把学生经常接触的各种环境融入到作业当中, 使其在熟悉的环境中, 快速学习。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探究、合作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取长补短, 顺利完成作业。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对话和交流, 充分发挥小组和团队的作用, 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探讨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不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2. 巩固积累型作业的设计
英语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单词、词汇、句型和语法等,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巩固积累型作业。下面从三方面解释巩固积累型作业的具体含义:第一, 从语言方面讲, 巩固积累型作业是英语单词、短语、句型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同时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内在规律的积累, 还包括一些规范语言的积累等;第二, 从情感方面讲, 巩固积累型作业是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英语教材中的文章,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理想追求, 让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三, 从思想层面讲, 很多英语作品中凝聚了作者的思想精华、积淀着作者的生活感悟, 学生进行这方面材料的阅读, 可以形成正确的思想, 也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在设计巩固积累型作业时, 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在设计巩固积累型作业时, 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遵循层次性原则。教师要布置一些有弹性的分层作业, 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选择性地完成英语课外作业。
(2) 在设计过程中, 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任务, 以调动积极性为目的, 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失去学习兴趣而出现应付、抄袭作业的现象。
3. 综合发展型作业的设计
设计合理的英语课外作业, 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进而提升英语成绩, 也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培养其顺利进入社会、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最终实现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 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时, 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从综合性发展入手。综合发展型作业要参考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 并且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为标准, 力求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 促进其英语技能的全面提升。在设计综合发展型作业的时候, 要注意下列问题:
(1) 综合发展型的作业设计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综合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地提升。所以, 作业太难、太易都不适合学生的发展, 因此, 作业的设计要源于生活实际, 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设计, 以便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2) 设计综合发展型作业, 教师要考虑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以往的作业, 都是为了作业而布置作业, 不重视跨学科的知识联系, 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不足, 进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成体系,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要打破学科限制, 让学生综合利用各个学科知识进行学习。
三、英语课外作业评价的实践研究
评价是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必须进行的环节。评价可以查缺补漏, 可以有效激励学生。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要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 不仅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还要进行总结性评价, 力求评价的多样性。过去对作业的评价都是一种模式, 就是对作业进行批改, 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为了使作业的评价发挥更好的效果, 教师要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评价进行改革。
1. 评价主体的变化
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 多元化不仅要求自评, 还要家长评、老师评, 鼓励学生、教师、家长等都进行作业的评价。教师在作业的评价过程中, 要改变观念、转变角色, 使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再只是简单的操控者, 而是变成参与者。教师要为学生着想,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积极地参与到作业的评价当中去, 使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发挥, 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改进缺点、发扬优点, 提升自己在英语语言方面的能力。增强评价的意识, 让不同的学生相互评价, 这样可以增强其参与评价的意识, 增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信心,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家长的参与, 更是起到督促作用, 家长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评价, 可以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进而实现家长和学生的对话。
2. 评价内容的变化
英语教学的评价不能只单纯地去看学生的成绩, 而是要找到学生英语学习的闪光点, 挖掘其潜力, 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余生活, 改正其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同样, 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也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等。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英语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 要避免用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 要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式相互结合起来, 发挥评价在英语课外作业中的作用。
3. 评价方式的变化
评价在教学中, 起到反馈、调控、改进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全面的评价, 且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评价时, 不仅要用分数评价, 还要用等级评价、语言评价、重复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等等, 以保证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要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便使评价的效果更加合理。教师可以用有指示作用的符号来进行评价, 例如对号、错号等等。此外教师可以创设特殊符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避免学生出现相同的错误。另外,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批语评价, 批语评价要切合实际, 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又能指出作业中的纰漏。重复性评价, 教师评价之后, 学生再次进行自身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学习精神, 提升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真实性评价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这种评价要建立在真实的任务过程中, 是在真实情境中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通过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反思实践和研究技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良红.英语作业设计及评价初探.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2]周爱莲.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考试周刊, 2007 (48) .
[3]邹强.国外家庭作业研究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 2007 (19) .
[4]于金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点滴谈.考试周刊, 2007 (20) .
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议论文 篇5
“功夫在课外”,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对于小学生,却更多依赖于老师的督促和培养。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主性出发,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抑或加强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需精心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
一、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孩子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应打破教材的局限,从孩子们的性格爱好、个性、特长出发,布置好学生的课外作业。例如:学完《月光曲》,不同学生会对不同的.侧重点表现出兴趣,爱好音乐的孩子会对《月光曲》这首曲子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听一听这首中外闻名的曲子,教师可让他们自己去找贝多芬的《月光曲》来欣赏,甚至带到课堂上。而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会对盲姑娘的克服困难、向往音乐的精神产生共鸣,这些学生老师便可激发他们学习盲姑娘,写写读后感,并从现在起利用课余时间,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满足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有的学生喜欢《月光曲》中描写的场景,觉得读起来富有感情、韵味,教师便可让他们配上《月光曲》,自己去朗读,去体会这一奇特的景象。这样的作业,各类型学生得到了满足,而他们又互相交融,潜移默化,在不经意中既提高了语文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打破常规,作业开放。
开放型作业,即不唯书本是论、抱书本不放,而是多角度地选取材料,在生活中学语文,突出语文自主性原则。如低年级小朋友,语文学习以字词为主。由于字词学习单调、呆板,对于抄写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时,老师可让孩子们课后回家将生字抄写变为和父母一起将生字制成谜语,拿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猜。孩子们对于动画片、故事、配画书籍百看不厌,教师便可鼓励孩子们记下动画片中的一句歌词、一个题目、一个人物;对于故事中的生字,激发学生多问,多读,并抽出一定课余时间读故事。还如电视中的广告,有的孩子背得滴水不漏,路边的招牌,学生也会时常指点指点,这都是学习字、词的好机会。老师适当引导、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业布置还需机动、灵活。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难度小的好生吃不饱。量多对好生如渔得水,一挥而就,对差生便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例如学完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应懂得了地球环境的污染对于人类是巨大的灾难,懂得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可让他们观察自身周围对环境的污染或保护、周围人们的一般做法写一篇读后感;而对于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就应让他们查阅资料,掌握数据,了解人类对地球破坏造成的灾难的一些实际。例子:如战争中的核污染、生物战,土地沙漠化,工业发达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各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放眼世界来写这篇读后感。然后,再将他们的文章拿到班上让同学们阅读,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样,不但提高了优生的能力,对一般水平的学生也起到了积累知识、扩大视野的作用。再如抄写生字,目的是为了写好生字,默写生字,对于能写好、默好的学生,可以抄。而对于记忆力稍差一些的学生,便可抄到默写为止,而不必强调以遍数为标准,而应强调将字写好,写端正,写美观,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课外作业的布置,随着新大纲的制订,教育与国际接轨,教师一定要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突出评议的特征,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探析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外作业 设计 教学
对于初中英语课程的课外作业的设计而言,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要了解学生的一些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模式,要最大程度发挥课外作业的训练效果,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习练的过程中综合锻炼自身的语言素养。符合这些要求的课外作业设计才是对于课程教学的一种推动。
一、作业设计应凸显主体性原则
首先,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凸显,要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习练或者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到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素养,这才是设计课外作业的目的和训练宗旨。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转变思路,尽可能的避免那种以习练为主导的作业类型,可以融入更多让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活动,这样课外作业的训练效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者内容,也可以设置那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借助合作学习加以完成的任务类型。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在过程中发挥自己思维上的活力,并且可以将自己的各种想法、理念或者创意融入其中,这样的作业类型学生完成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如教学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讨论形式来了解常见的恶劣天气情况,并思考这些恶劣的天气会带来哪些自然灾害,然后完成相应表格。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外作业类型,整个学习任务都是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过程中很好的体验到了在网上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的有效过程。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会让学生今后碰到类似问题后更加懂得如何去解决,这也是在英语课堂教学后设计课外作业的一个基本训练目标。
二、倡导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对更为复杂,可以让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或者作业类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作业设计的理念。课外作业和课内作业存在一些明显差异,课外作业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训练目标在于发展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素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就要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与探究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得到激发与锻炼。教师可以设计需要学生进行多人合作的作业任务,这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够有效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间会有更充分的交互,学生们往往能够就一个特定问题想到非常合适的解答方案,这才是有益的学习收获。
教师应当明确,好的课外作业的设计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又需要学会合作学习。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合作性课外作业,如实践调查、角色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Duty Report,教师可让两名值日生或者在其他几位同学的协助下自编自演英语小品或者情景对话;或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英语对话或短文背诵等。这是一种很好的以合作学习为基础展开的作业设计过程,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也主动学习英语,并且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提升。
三、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的原则,不要让课外作业拘泥于一些固定形式,可以将更多趣味化或者能够锻炼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因素融入其中,这样的作业的教学价值会更强。教师可以设计相对更为人性化的作业任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习练时都进行个性化表达,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其中。这样的作业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或者厌烦心理,相反,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兴趣会更加浓厚,课外作业的训练目标和教学价值也更能够得到发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外作业,遇到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范畴时可以将一些个性化或者人性化因素融入其中,这会让课外作业的多样化更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素养也能够得到充分锻炼。
如教学7A Unit 3 Let's celebrate时,在第一课时学习后,可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节日的信息,并自主设计与制作节日贺卡,写上相应的英语祝福语。课堂上,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用英语介绍制作过程与方法,而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作业类型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当浓厚,大家都纷纷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分享自己制作作品的过程,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语言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吴萍.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调查与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2015.
[2] 刘玉兰.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戴樂. 小学高段英语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5.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 篇7
一、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常见问题
多年的英语作业维持着传统旧习,以读、背、抄等机械方式为主,形式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逐渐失去对英语作业的兴趣,这种模式的作业设计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依赖现成作业,缺乏针对性。
现在现成作业越来越多,教师不用整天编练习题了。一些教师就会机械地照搬练习册、复习资料里的习题,不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现在的练习作业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教师这样毫无选择地布置作业,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
2. 统一布置作业,缺乏层次区分。
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是采取“一刀切”方法,这样千人一面地布置作业违背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个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故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布置有区分度的作业。不然,会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长期下去,好生得不到提高,后进生失去兴趣,放弃英语学习或用抄袭方式来完成任务。
3. 机械布置作业,缺乏创新。
一些教师布置作业形式单一,常用做法是要么抄写单词、背诵课文;要么做一套题。诸如此类这样形式的作业,压制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 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缺乏科学布置。
在布置作业时,大多教师都以书面作业为主,而口头作业流于形式,落实不倒位,致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为“哑巴英语”,根本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5. 强调作业独立性,缺乏合作、探究。
大多数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片面强调作业独立思考。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之间应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让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要让它体现在课后练习上。而一些教师却不能贯彻这一新理念,仍然独立完成的作业多,而让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少,甚至没有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
6. 作业评价片面性,缺乏真正的“激励”。
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评价。比如“OK”“Good”“A”“B”“C”之类的评价。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这种作业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
二、科学地设计作业,促进学生的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做好课后作业的合理科学的优化设计,促使学生发展。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在这里提出一些见解。
1. 体现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在“适度”中学。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作业布置难易要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相适应,差异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又能让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使所有学生都能受益。课后作业可分为:(1)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2)简单题,面向学困生,这部分作业大多浅而易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3)提高题,面向优等生,这部分作业难度略高于教学要求,旨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以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4“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为例,学生在完成共同作业外,另有如下三类不同的课后作业:针对学困生,Copy the key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text;针对中等生,According to the test, ask your own questions with who, how, what and why;针对优等生,Write a summary of the reading using your own words。分层作业针对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在不同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和发展,能使学生更多地体验快乐与成功。
2. 把握作业的适量性,让学生在“轻松”中学。
许多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布置作业图“量”不求“质”,搞题海战术,总认为多做几道题总比少做或不做要好。但是过度的练习,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作业适量,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发挥学生的潜能都是重要的。
3.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生动和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例如,在讲授“人体部位”的英语名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然后用英语标出其身体部位的名称。不难想象,这些趣味性浓厚的作业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目的,而且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又如在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学习各种电视节目名称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和爸妈一起上网查询本年度热门的电视节目,这份作业,不但轻松,而且充满了乐趣。另外,多样化作业和生活化作业也能激发学生的乐趣。
(1)多样化的作业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单一的生活容易使人厌倦,作业也是如此。多样化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感性。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以便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做作业的乐趣。丰富的作业形式,既要有书面作业,又要有听说作业,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除了平时的朗读、书写作业外,也可布置表演性作业、调查采访作业、图画作业、制作性作业等。
a.调查性作业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遏制他们的想象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调查对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采访活动,并把信息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篇短文,进行汇报。如在学了新目标七年级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后,老师制作如下表格,让学生进行调查。
第二天,学生到班级里用调查的结果进行采访,并进行汇报,学生通过完成调查与采访任务、汇报交流结果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口头与笔头的表达能力。
b.表演性作业
表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表演,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如学习了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后,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购物模拟练习。第二天上课时表演,检测结果。我经常布置这样表演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
c.图画作业
图画作业,图文并茂,增强了视觉效果,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如学了方位词和There be句型后,我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房间,然后用英语介绍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这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画中学,在学中画”。
d.制作类作业
如在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4的课后作业中,我要求学生在自己家里,把chair/window/door/bookcase/flower/plant/quilt/bed等制作成单词卡片,分别标在各自的物品上,进行自主复习。又如学了序数词和月份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编制一份日历,这样做不但让学生在制作中巩固了序数词和月份的词汇,而且让他们体会到英语作业的乐趣。这种制作类的作业比学生单独地记单词,印象更深刻。
(2)生活化作业
随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布置作业形式也应逐步走向生活化。生活化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让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的英文商标、英文广告、标牌,并自己动手去收集、摘抄。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十分欣喜。又如在学习了新目标七年级下的第六单元有关天气后,我就布置学生观察本地近几天的天气,用学过的英语知识作记录,并用英语来描述天气情况。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生活,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结合起来,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这样的作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4. 拓展作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去思考,去感悟,去创造实践,去应用。作业开放性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创新能力的有效能力之一。开放性作业是指以课文知识为基本点,以基本点的知识为拓展内容,然后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所学的语言来完成作业。如学了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8 Self-check 2后,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eachers’Day?Are you going to buy gifts for your teachers?Is it necessary to buy gifts for your teachers?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比如学完祈使句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的作业。于是,学校的绿树、红花、草地上就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Don’t pick the flowers!”“Don’t step on the grass!”等提示语;垃圾箱上贴了Don’t throw the rubbish everywhere.Please put the rubbish into the dustbin!”;楼梯拐角处贴上了“Please walk to the right!”“Don’t push!”等温馨提示。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丰富了其想象力,使他们学到教材以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 强调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
叶圣陶曾说: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多。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如学了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亲自做一份奶昔,给自己的爸妈喝,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现了一份孝心。这种实践性作业则强调学生的发展和创新,以学生今后发展为重点,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又如学了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后,我布置了“为我市的世纪联华超市写一份促销广告”的任务型作业,将教学还原于实践,对课文的知识进行了拓展,提升了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目标。
6. 凸显作业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选”中学习。
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差异,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地选择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使他们各有所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他们拥有自主发展空间。如学了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后,我布置了以下的作业:(1)要求按照本单元所学的单词编对话:“I like action movies.What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或“I don’t like thrills.What kinds of movies don’t you like?”(2)要求完成以上的问题,再增加“Why do you like (dislike) action movies?Because they’re exciting.” (3)除了完成第一、第二套作业外,除了课文出现的电影词汇,作为编写对话的内容。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三套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来编对话。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思索、自主探究、自主成长,体会成功的喜悦。
7. 提倡作业的合作性,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
合作型作业是指通过合作手段完成的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且可以进一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如在学了Go for It!七(下)Unit 2“Where’s the post office?”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询问方向和指示方向。我的课后作业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帮助一名刚来台州的老外找到他所不知道的地点,并用对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交流活动,学生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8. 运用作业的评价性,让学生在”激励”中学。
艺术性评价学生作业能营造轻松的作业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实施作业评价,对学困生多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写上“I’m sure you canYou’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You’re doing much better today.”;对于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 又指明其努力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可以写上“OK/Good”等。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到学习活动中去, 而且能张扬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三、结语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进自己的教学。科学高效的作业布置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前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从学生的个体水平和知识层次出发,精心设计英语课后作业。英语作业设计重在“变”,即作业类型要变化,作业内容也要变;重在“趣”,即作业布置有趣味性;重在“适度”,即作业内容适度,作业量适度,不同程度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业任务;重在“科学”,即科学安排有声作业和书面作业;重在“运用”,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把语言学到手。
摘要: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目前教师布置作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本文提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 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归宿, 从作业的层次性、适量性、兴趣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评价性八方面阐述了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俊玲.小学英语作业的创新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8) .
[3]杨应富.浅析改进初中英语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做法.中小学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 .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8
1. 听录音磁带和自己录音相结合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 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就很少有时间接触英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大多数教师通常都是叫学生在课外听录音后朗读或跟着录音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一开始还有兴趣, 还能坚持听读, 但时间一长, 就失去了新奇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课外作业中也让学生每天坚持听十分钟的录音, 但对重点的对话及重点段落, 我就让学生先听读后再录音, 然后让学生第二天上缴, 评出最佳朗读奖、最佳语音奖、朗读最流利奖、朗读进步最快奖等等。这一设计不仅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由于有了评奖这个手段, 学生对录音也兴趣盎然。
2. 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与自编对话并分角色表演相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英语教师除了让学生朗读外, 传统的教学方法还经常采用让学生背诵或分角色表演对话的方式, 这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但我想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还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就根据初中生活泼、好表现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 先让他们在课后两人或几人小组一起编对话, 然后第二天抽两个或三个小组上台表演。这样, 长期坚持不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发展, 同时促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使他们有成就感, 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把单词分类并制成卡片
抄写类作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记忆生词, 扩大词汇量。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抄写类作业不感兴趣, 任凭教师语重心长, 学生就是置若罔闻。我让学生把每天所学的或在阅读过程中所碰到的生词按照不同的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或不同的类别如:水果类、交通工具类、动物类等进行归类做成生词卡片, 看谁收集得最多、收集得最快。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拼读规律, 还有助于学生利用拼读规律记忆生词, 更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学生自作的单词卡片当做教具, 进行多种形式的单词训练和竞赛。
4. 通过造句来巩固一些所学的重点词汇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后, 我就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 并在班级分别评选出最有意义的、最有趣的、最有创造性的句子。这个作业设计产生了积极效果, 学生兴致很高, 都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句子造得最好。使学生的所学的词汇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5. 编手抄报来拓宽培养学生的视野
我们学生在小学时经常要编手抄报, 到了初中, 老师、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学生的功课上, 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动手机会。我在教学牛津英语八年级Unit 6Disaster (灾难) 的那单元后, 突发奇想, 布置学生上网找资料, 用英语编一份有关各类灾难内容的手抄报, 想不到学生的热情出奇的高涨。这个设计不仅开拓了学生学用英语的渠道, 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6. 让学生制作课件来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现在的学生电脑都操作得非常熟练, 那是因为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我们老师强。我们老师现在都在运用多媒体上课, 所以我也想让学生来表现表现。于是我在讲授Festivals这一单元时, 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让学生来讨论, 并让部分擅长电脑的学生制作有关的课件来加以说明, 然后在第二天让几个同学边说边展示他们的课件。虽然我们的学生学习很忙, 但他们却很乐意做此类作业。想上台展示自己课件的同学也特别多, 结果我只能抽两个同学上台展示。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后来我就利用课外时间让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学生别提有多高兴了。
7. 读课外资料或看电视节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除了有一定的词汇量外, 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如果让学生不断地做些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 整天埋在题海里, 学生就会感到厌烦。我鼓励学生看课外小说, 一般我是在初一下学期就推荐学生看一些外国小说, 而后, 在内容上逐渐加深。因为小说有故事情节, 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并产生兴趣, 而且他们觉得能用所学的英语看懂英文小说, 感到自豪, 并为此而激动不已。这样, 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扩大了词汇量, 更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 篇9
一、初中英语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 课外作业中大部分作业是巩固知识
在传统作业的影响下, 课外作业的布置都是局限于书本, 类型单一。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巩固当前的内容。 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不当回事, 认为只要学生跟着自己教的内容来做作业, 就没有问题。 因此, 教师都是教什么, 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 仅仅限于让学生完成配套的巩固练习。 很少有教师从语言的规律出发, 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英语语言发展的学习环境。 长期下来, 学生都是整日奋战在题海中, 应试作业。
(二) 课外作业知识性作业多, 对于技能方面要求少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建立一定的文化素养。 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 不重视技能训练的教师, 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 他们会忽视英语的朗读和背诵, 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作业, 不重视通过作业提高学生获取信息, 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重视学生利用作业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等等。
(三) 课外作业的题型多, 基础性知识少
从英语课外作业的类型来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大多是和考试题型有关的, 并且客观题型比较多, 比较注重选择题, 对于语言的应用比较少。 当有一些新的知识和语言出现后, 教师往往会反复重读大量的选择题, 让学生巩固和消化。 事实上, 机械地做选择题, 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 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很不利的。
二、布置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途径和方法
(一) 课外作业的布置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这样才能起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作业对于课堂的教学最大的作用是复习旧知, 温故知新。在布置作业时, 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 来确定作业的内容。 而且, 作业的内容还要能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不能总是面面俱到。学生的作业还不能随意和盲目, 教师要能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 作业布置还要能切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 做到由简单到复杂, 数量要多少适中, 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课外作业要具有一定的目的, 既要让学生落实教材要求的基本知识, 还要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减少无用功。
(二) 布置作业应该具有层次性, 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别的。 这样,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其既有统一的要求, 又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其获得成就感。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知识的层次, 做到环环相扣, 逐步提高。 不仅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础内容的作业和练习, 还要有一些变式的练习, 拓展学生的思路, 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转化。
(三) 布置课外作业要能突出创新性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作业的类型要丰富, 可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 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 一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工的作品, 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图文并茂的贺卡和英语手抄报等, 这样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美术特长, 取长补短。另一方面,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 参与真实的生活任务。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作观察记录作业, 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学会用英语解决问题。 另外, 教师可以把有些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 通过学生自己的改编和加工, 形成短剧。 这样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本上的知识,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他们以展示的空间, 体会巩固的喜悦。
(四) 布置作业要能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该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以便增强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学习英语, 并利用英语知识, 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观看英语电视节目和录像, 对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极其重要, 如果仅仅靠教师或者录音往往是不能达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 很多学生都喜欢看电影和电视, 他们都会从比较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 推荐比较好的英语电影, 提升他们的语音语调。 学生还可以收集身边的英语, 使英语成为生活中各个领域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只有留意, 随处都可以发现各种英语上标和指示牌等。 这些作业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不仅可以巩固语言知识和能力, 还能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设计好英语课外作业既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学问。 在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英语教师应该注重优化课外作业内容, 发挥英语课外作业的功能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摘要: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 适当有效的课外作业可以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和创造性,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熟练有关技能。但是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教师往往注重分数, 作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脱节。本文对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给教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课外作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刘鹰.新课程下的高效能英语教学模式--原来英语可以这样教[M].未来出版社, 2010.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学生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活动的延伸, 是学校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初步实践, 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 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本人对课外作业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安排的.
一、课外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本身存在的英语水平差异
在同一个初中英语教学班里, 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 英语作业设计在考虑共性的同时, 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设计的作业, 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 依据其最近发展区, 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 课外作业的设计要注重阶梯性和层次性,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确保“优等生吃的精, 中等生吃的好, 学困生吃的饱”.如每一单元课文中都出现了长长的reading部分, 这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 难度很大.所以在此阶段, 作业设计更应强调个体差异, 设计的作业要有阶梯性和层次性.
下面是七年级下Unit 5 (Reading) A brave young man的作业设计:
A层次学生 (基础知识) :
学习课文, 要求学生能掌握和运用一些课文中的基本结构, 同时回答一些问题. (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
如, When was the fire?
How old was Mrs Sun?
Was Zhang Hua afraid then?
What did Zhang Han say after the fire?…
B层次学生 (巩固练习) :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 可以仿照老师的例子来问.同时鼓励他们多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 如, How do you think of Zhang Hua?Is he a brave and clever boy?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him?…
C层次学生 (分层拓展) :
设计问题:If you were Zhang Hua, How would you do then?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How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预习来准备相关的知识和材料, 在上课时就有话可说,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布置作业时, 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兼顾个别差异,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悟到学习语言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课外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新课程作业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 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 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 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实践体验,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新教材选用的大量阅读材料, 内容涉及各个领域, 有日常生活、名人介绍、异域风情、文化艺术、科学探索等等, 其丰富的知识面和词汇量为学生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常见的实践性作业有:对话表演, 调查讨论, 采访报告, 给朋友写信或发英语email, 动手制作海报等.
例如, 在九年级上star signs时, 布置的课外作业有小组共同完成, 统计同学的星座, 写出你所熟悉的几个同学的个性和品质;再采访相关同学, 请他们说说自己的个性或品质;再比较课文所学内容, 统计的结果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并说说你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次实践活动下来, 学生都能掌握课文中的形容词的用法, 并能对同学进行介绍和自我介绍.也让学生明白不能相信迷信的说法, 同时也是为后面的integrated skills内容作准备.这种采访性的作业, 学生一般也很感兴趣, 参与的热情很高, 作业完成的质量往往很高, 同时也给了生生间, 师生间进行互相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拉近了距离.
三、注意创新发展, 强调课外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探究并描述发现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在语言教学中, 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注创造性的作业设计.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求异, 大胆进行发散性创造.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运用英语思维, 运用各种资源与学习方式,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 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创造性地输出语言, 从而达到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目的.
例如, 在初二下学期我设计了一个难度适合初中学生的探究型作业, 题目是“Is playing computers good or ba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通过学习讨论, 确定了课题, 他们通过杂志、百科全书、互联网等, 查询和收集资料, 通过讨论、比较, 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撰写稿件.在汇报课上, 就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论.一组学生边展示图片, 边发言说:“We think that playing computers is good for us students, we can learn a lot form computer.Now computer is nearly in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we can learn the newest information on it, we can search for everything what we want on it…
另一组学生持不同观点, 他们谈到“It’s not good for us to play computers, because there are too much bad information on it, and we are too young to keep ourselves away from computer games, students are always too busy playing games to study, we will have less time to study,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like this….像这样的探究性作业即符合学生的兴趣, 又能激发学生思维, 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创造发挥的广阔天地,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
又如, 在学习交通工具时, 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走路上学》其中一些片段, 让学生了解现在有些地区走路上学都不可能.《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 为了到对面去上学, 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布置回家作业时, 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开放性任务, 让学生回家以后.用英语回答教师的问题, 写在作业本上, 也可以用中文写写自己的感受.
1. How do you think of their trans-portation?Is doing this very dangerous?
2. Why do they go to school like thi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3.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life now?what should we do?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既可以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和情感教育, 收获颇丰.
四、在作业评价时, 多采用激励评价机制
英语作业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和预习下一次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对于学生完成的课外作业, 要及时认真地批改, 这样才会使作业布置更有效.为了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信, 英语教师在作业中应设立各种不同的奖励, 如“最美观奖”、“准备最充分奖”、“最佳表现奖”、“最有创意奖”、“进步奖”、“最有潜力奖”等等.特别是学习困难生, 他们学习较差, 做作业缺乏自信, 如果英语教师发现他们有了一点进步, 就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获得这些奖励,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主动按时完成作业, 使他们动起来, 达到“我喜欢做, 我有自信做, 我能做好”的状态.他们做作业再也不会那么被动了.
总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 也是一种探究过程, 课外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作业, 使学生能巩固、深化新知识,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缩小两极分化.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11
学生的作业是有效的巩固和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但是现在学生的英语作业让人堪忧。在农村,由于条件有限,专业英语教师少,每个教师要担任好几个年级和班级。每天要上四,五节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便于教师的检查,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1.形式很单一。2.标准过于统一,缺乏层次感。3.作业没有实效性。4.只练基础,不讲技能。作业只是一个形式,学生写作业只是为了应付教师,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逐渐被磨灭了。
因此,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让作业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使作业适应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的个体,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突出思维的可显性。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对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一、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
新课程提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体现层次化。 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格特点把班级色学生分三个层次,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认真,快乐的完成自己的作业。确保优等生吃的精、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的饱。有时也把作业分成自选作业:1.把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课文,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梳理一下。做到自己能够掌握。2.把你新学的知识展示给你父母或朋友。3.利用学习的新知制作英语卡片或者英语头饰,明天来班级表演。4.上网及查课外书收集本节课外你想知道的知识。明天上课你当小老师来教给全班学生。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你喜欢的一到两项作业。学生乐此不疲。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二、英语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1.创意型作业。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文具用品、家居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等等。学了这类单词后,布置学生为这些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在实物上贴上标签,如:rule, pencil?鄄box, doll, bedroom等, 或者让学生画出这一物品再在画纸上写下这一英语单词,如:rabbit, lion, toy train,doll等,还可以让学生手工制作出这些物品然后贴上标签,如kite ,dragon?鄄boat, plane, 等。由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及审美能力。
2.动感作业。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有许多chant、 song帮助学生去巩固、记忆句型,学生非常喜欢。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技能的增强,我们建议在学习一种新句型后,要求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用你自己喜欢的旋律编排本课的句子。用唱歌的形式把句型唱出来。这样的作业会给学生一个充分读、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再创作的空间。
3.录音作业。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老师经常布置学生课后听读录音,但是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单调机械地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较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变换方式,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制作录音磁带,定期进行全班评比,那么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听读录音进行制作,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此类作业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英语的语感,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实践性
英语学习不光要动手、动脑,更要动口,只有多交流,才能更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英语,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就要会用。因此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学习了感恩节一课。我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你的父母,兄长姐妹,老师同学。为他们制作一个感恩卡片。用英语写上自己的祝福。学生特别喜欢。这次作业所有的学生都精心的设计,找语句,收集资料。百分百的认真完成。
四、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体现合作性
合作型作业——编演课文。编演课文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把教学推向深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语言的空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要求自己找家近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课文的内容,可以自己拓展内容。各个小组的学生对大显身手,共同编排。如学了“Go shopping”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对话,设计场景来表演。这样反复的研究和运用,加深了对此句式的理解。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设计手抄报也是学生合作型作业的一种。在学习了“there be”句型结构后,我们让学生以此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内容是为自己设计一个学校,要求图文并茂。内容明确后,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查资料,设计版面,编排内容。学生热情高涨。设计的手抄报版面活泼,构思新颖,内容丰富,赏心悦目。同时,同学们在编辑手抄报过程中,通过对“there be”句式的反复研究与运用,加深了对此句式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
由于学生间的能力、信息资料的差异性,每个人对学习英语采集的信息有很多不同,有时有必要让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彼此交流信息及心得,在合作中取得双赢或多赢的局面,既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五、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多元化
根据作业的总体情况,可以适当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评价,学生间交换评价,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多从作业中选取一些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不足中激励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多注意,不断进步。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篇12
一、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形式
(一) 探究性作业
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样, 讨论式、质疑式的课外作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高一学生学完了人教版NSEC 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之后, 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 让每个学生周末上英语网站去查找世界现存的珍惜动物, 然后办一份小报, 对这些动物进行介绍。选出的优秀小报, 在教室里张贴出来展示给大家。办小报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它促使学生去思考和选择, 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文以外的知识, 受益匪浅。针对这个单元, 笔者还布置了另外一个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英语小论文, 谈谈中国的大熊猫是否应该保护。学生在文章中各抒己见,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观点, 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
(二) 实践性作业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具有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同学、教师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在家里与懂英语的家长用英语交流, 还可以饶有兴趣地充当某些角色教父母学英语,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 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笔者会布置一些“有声”作业, 要求每个学生回家用磁带录下所读课文。学生为追求最佳的录音效果, 反复听说、反复模仿, 使自己的有声作业尽善尽美, 并把自己的录音与原声磁带对比, 自我反馈、自我鉴别、自我找差距, 不断纠正, 反复琢磨, 可谓一举三得。在学
完NSEC 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去找这部电影看, 精看某个片断, 然后在课堂上把那个片断表演出来。在学完NSEC Book 5 Unit 3Life in the future一文后, 笔者布置学生去设计一个未来的机器人, 用文字描述一下它的特点。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 饶有兴趣。反馈的效果非常好。
(三) 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的家庭作业,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自主性作业的形式很多, 如, 日记或者周记。在教完NSEC Book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一课后,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上网, 找一篇介绍自己崇拜或者喜爱的科学家的文章, 浏览并编辑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配上图片, 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在教完NSEC Book 5 Unit 5First aid之后,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上医疗网站查看某种突发疾病的急救常识, 编辑成短文。这样的作业形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查找资料。浏览网页的过程就是泛读的过程, 编辑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精读和写作过程。这样, 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英语课外作业的评价方式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 作业的检查方式及评判标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进步而逐步改善。目前, 网上用得较多的交流工具有QQ群交流、博客、MSN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正。
(一) 众人评价同一份作业的方式, 采用跟帖形式
教师可以在学校服务器上专门建立一个学生的作业空间提供给学生上传作业, 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这份作业情况进行跟帖评价或者指正。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二) 个人评价采取综述评价部分或全部作业的方式
可以采用分小组或者值日组长轮流总结、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对展示在网上的全班同学或者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总评, 提出他们的合理化整改建议, 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
(三) 教师全面评点有代表性的作业方式
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功底在公开的网络空间说出对作业的看法,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要点。
(四) 教师个别跟帖评价方式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05-26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06-20
英语课外作业的设置08-17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08-15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与评价探究11-11
怎样布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学习总结07-01
小课题方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小课题研究09-01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设计12-23
英语寒假作业设计12-15
英语主题式作业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