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2024-09-01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精选12篇)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篇1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员工———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 它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员工的流动率、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效果。Argyris (1960) [1]使用“心理的工作契约”来描述工厂雇员和工头之间的关系, 却没有给它下确切的定义。Levinson等 (1962) [2]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 将心理契约描述为“未书面化的契约”, 是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 被用来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 未曾表述的期望。Schein (1965、1978和1980) [3]将心理契约定义为时刻存在于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 并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 强调虽然心理契约是未明确书面化的东西但在组织中却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Kotter (1973) [4]认为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个体与其组织之间的一种内隐契约, 它将双方关系中一方希望付出的代价以及从另一方得到的回报具体化。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心理契约着重于契约双方对彼此的一种期望和对对方应承担责任的一种知觉, 这是一种隐含的、内在的、不明显的心理关系, 是一种通过对相互责任的界定把个体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契约各方的行为进行规定和约求, 员工要为自己的组织做出一定的贡献, 组织要对员工的贡献给予回报的心理关系。

作为联系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纽带, 心理契约具有如下的特点: (1) 主观性, 心理契约的内容是员工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 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由于个体对于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因此, 个体的心理契约可能与雇主契约的内容不一致, 也可能与其他人或第三方 (如组织代理人) 的理解和解释不一致; (2) 动态性, 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正式的雇佣契约一般是稳定的, 很少改变。但心理契约却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 任何有关组织工作方式的变更, 不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社会性的, 都对心理契约产生影响; (3) 差异性, 心理契约不仅是一种期望, 还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它包括的内容是那些员工相信他们有资格得到的东西和应该得到的东西。区分这两个概念具有实践意义, 心理契约被违背时则产生更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 其核心是一种愤怒情绪, 员工感到组织背信弃义, 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

二、心理契约与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 员工与企业之间除了存在正式劳务合约之外, 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同样, 在酒店行业中也不例外。因为酒店与员工之间除了正式的经济性契约外, 显然彼此之间还存在着许多隐含的期望, 在预料与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某些期望的同时, 希望对方产生自己所希望出现的某种行为。可以说, 双方的这种期望带有较浓厚的博弈色彩, 是一种相互制衡、相互影响的过程。

心理契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它的违背和创建对酒店员工满意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存在着相应的负面作用和正面作用。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他在酒店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 也就是通过完成工作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满意感, 是员工的一种主观评价, 从本质上讲, 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期望与现实结果的比较。员工与酒店的心理契约都存在于两个方面:员工的期望获得和准备付出;酒店的期望获得和提供报酬。这种心理契约的形成在于酒店对员工进入酒店之初, 除了可以看见的经济合同之中明文规定的双方的责任和获得之外, 酒店管理人员会形成一种酒店对员工所必须付出的劳动、忠诚、长期工作等心理期望;同时, 员工也会形成自己对酒店可以给予自己报偿的某种期望, 如定期培训、足够的绩效报酬、晋升、良好的企业文化等。如果酒店与员工之间没有达成一个彼此都能体会并能够满足的心理契约, 对于员工这一方来说, 员工会意识到没能收获所期望的和所需要的东西, 从而不能够通过积极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满意度。也就是说这些期望遭到违背, 虽然不像经济契约的违背那样会带来法律上的责任, 但是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

经有关研究表明[5], 员工心理契约的创建和工作满意度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心理契约比经济契约管理难度更大, 但是如果管理得当, 它就是调节员工与企业关系的润滑剂, 实现双赢。如果酒店与员工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契约, 酒店就能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维持团队的高昂士气和精神状态, 使组织充满活力, 超越逆境, 从而实现企业目标。这样, 员工必然会自觉地把自己视为酒店的主体,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竭力为酒店工作, 将个人的前途融合到酒店的发展之中。也就是说酒店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 是酒店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稳定员工队伍、提高管理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和实现企业目标, 不断增强酒店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而加强酒店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从而在酒店中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 对提高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心理契约提高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考虑, 作为酒店人力资本的管理者, 应努力建立员工与酒店之间协调且可行的心理契约, 这对于提高酒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为此, 酒店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建立这种心理契约。

1、招聘过程中以诚信为本。

首先酒店要以诚信为本, 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的信息, 建立合理有效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虽然没有通过文字被正式的表达和记载, 但从酒店与员工第一次接触开始即招聘环节起, 个体就对双方的责任和期望有知觉, 这种知觉来自于对正式契约的感知, 并隐含于各自的期望之中。每个求职者都希望酒店诚信, 但一些酒店为了雇佣到优秀的员工, 在招聘过程中过分夸大报酬、培训机会、工作前景、工作环境等, 使求职者产生过高的期望, 与酒店达成不合理的心理契约。当员工加入时, 发现实际情况与招聘人员所许诺的相差甚远, 感觉自己受到愚弄, 就会对酒店失去信任、产生怀疑, 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 甚至选择离开酒店。因此在招聘过程中酒店一定要本着以诚信为本的原则, 向求职者提供真实的工作资料, 对工作内容、工作绩效、工资、福利、晋升机会等进行实事求是地介绍。如果条件允许, 让求职者实地参观酒店, 感受酒店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使求职者对酒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形成合理的预期和心理契约, 这样对员工增强组织信任感, 提高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作用无处不在, 在员工建立心理契约的初期要进行沟通, 在员工心理契约受挫的时候也要沟通。当新员工刚进入酒店时, 预期比较理想化,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逐渐消退, 因为员工对与酒店之间的心理契约会不断进行新的认识和评估。对此, 酒店的管理者应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 特别是在非正式场合。一方面让新老员工私下交流;另一方面需要一位能在心理上对新员工产生重要影响的组织代表, 如酒店新员工的领班或员工的“师傅”, 让他对心理契约中可能造成误解的因素进行解释, 以此化解危机, 建立稳定的雇佣关系。在酒店的管理实践中, 由于一定的客观原因很可能破坏员工的心理契约, 此时如果酒店管理人员漠然处置, 员工就会将心理契约的违背归因于酒店未能实现当初的承诺;反之如果酒店管理人员及时关心员工, 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他们就会将此归因于客观原因而非酒店。从而员工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积极工作, 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为酒店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努力营造公平的氛围。

员工和酒店彼此之间建立一个公平的心理契约, 如果他们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平的、可接受的心理契约, 他们将满足于现在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继续下去。但是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认为这个心理契约是不公平的, 或是不平衡的, 那么感到不公平的一方会改变这种现状。例如感到不公平的员工可能会要求酒店加薪或提升, 或是降低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或是到别的酒店寻求更好的工作。如果感到不公平的是酒店这一方, 它可能通过培训员工提高技能并将其换到别的工作岗位, 或是解聘这名员工。酒店必须确保它能够通过员工获得价值, 同时它也必须保证自己给员工提供了合适的回报。因此, 酒店应在招聘前确立一个具有相对竞争力的工资水平, 同时注意工资制度应保持一致性, 以免导致过高的离职率。对于酒店的新员工, 主管领导应对他们的工作尽量多加指导, 给予有效反馈, 并尽可能地运用肯定和赞扬等正向激励的方法激励他们。对于在酒店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 公司应注意加强对这个阶段优秀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酒店也可以考虑对特别优秀但是目前没有合适晋升机会的员工创建一个新的岗位名称, 以表明酒店对他们所做出贡献的承认。

4、建设以能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

酒店企业文化是指酒店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基本信念等。在酒店中, 组织和员工个人在心理、认知、价值等取向方面是相互影响的。酒店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等精神因素对员工具有很大的影响。以能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是以人的能力、潜能的发挥为基础的, 强调在酒店中建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 形成一种奋发、进取、和谐的企业精神和组织氛围, 实现人尽其能, 人尽其用。酒店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空间, 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 激发酒店与员工共同信守的承诺。因此, 这种酒店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酒店及其管理者应为酒店员工能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机制、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酒店氛围。换言之, 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酒店运行机制, 要求每个酒店员工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以此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 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 酒店领导与员工上下同心, 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 共识得以建立, 酒店使命得以实践, 从而真正实现人与事的完美结合。总之, 以能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为达成合理的、双方满意的心理契约创造良好的氛围。

5、对酒店员工心理契约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

与酒店员工建立心理契约是酒店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心理契约的有效管理应从建立、诊断、和调整几个环节入手。首先, 招聘过程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其次, 要跟踪员工心理变化轨迹, 及时诊断心理契约。正式的劳动合同是非常稳定的, 很少有变动, 而心理契约则一般处于变动和不断评议之中。工作组织方式的任何变动, 不管是物质上的, 还是社交上的, 都能对它产生影响。随着员工在一个酒店中的时间的延长, 心理契约涵盖的内容也相应增多。在员工进入一个酒店时, 考虑的主要是工作外在条件和一般的关于工作本身的期望, 如酒店提供的工资与其它酒店相比是否有竞争力, 工作本身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以及一般的职业发展需求等。员工将这些条件与其它酒店相比较后做出的选择, 因而入职初期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在酒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随着对酒店的各个方面的了解增加, 酒店的实际情况与员工进入酒店初期的较为理想的设想有一定差距时, 员工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 因而其工作满意度降到最低。这时可以通过公开交流和沟通, 以减少彼此间的信息不对称, 最终通过实现心理契约的调整以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总之, 心理契约是酒店与员工之间的心理纽带,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酒店管理者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和影响。心理契约的构建需要酒店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酒店要处处为员工着想, 员工也要体谅酒店在市场竞争中的难处, 调整自己的心理契约, 建立合理的期望水平, 为酒店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努力工作。

摘要:本文针对酒店员工存在工作不满意这一问题, 研究了心理契约与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提升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契约,酒店,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rgyris·C.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Homewood:II Dorsey Press Inc., 1960.

[2]Levinson·H, Price·C R, Munden.K J and Solldy.C M.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Schein.E H.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3rd ed) [M].NewJersey:Prentice Hall, 1980.

[4]Kotter·J P, Price.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73, (15) :91-99.

[5]熊勇清, 屈雅丹.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7, (1) .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篇2

一、酒店服务质量的概述

定义: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酒店服务质量是只由酒店的服务人员的服务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它不考虑酒店服务赖以生存的其他物质因素。广义的酒店服务质量是指酒店以其所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客人提供的实物产品的服务在使用价值方面是否满足客人需要的程度。

二、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认识

1、从酒店角度分析:

a、适应市场竞争。酒店服务质量对酒店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酒店的声誉,经济利益,服务质量好,客源会相对稳定。况且,21世纪,酒店业突飞猛进发展,高端国际酒店品牌纷纷入驻中国,酒店硬件都是充满高科技含量,那么酒店业的竞争必定落在了软件上即服务质量的竞争。所以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首当其冲要做好的工作。(服务特色)

b、影响酒店品牌建设!一个酒店的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根据国家的星级评定,更重要的是客人的口碑效应,好的服务会口口相传,从而增强客人的忠诚度,树立酒店企业品牌形象

2、从员工角度分析:酒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肯定会加强培训,员工就可以借培训好好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平,提升自我价值。白天鹅宾馆在每周每月每季每年推出不同形式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出国感受国外酒店的管理并做相应报告会,和同事分享心得等。

三、白天鹅宾馆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白天鹅宾馆经历了28年的风雨历程,曾经是很多酒店业第一的独创者,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五星级酒店!

28年来,珠江三角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旅游业和酒店业,各大国际品牌的进驻,广州酒店业竞争激烈。

白天鹅宾馆的硬件优势越来越不显著,大量骨干员工的离职另谋高就,大量实习生的加入,新旧交替时很多投诉也接踵而至!

四、白天鹅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加强员工管理

a、员工招聘。要根据经营发展需求,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调查各部门岗位分布、人员安置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合理、科学的岗位人员编制,根据编制,采取不同形式的招聘方式,吸收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及有朝气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酒店。严把员工进入质量关,酒店的服务质量才有保证。

b、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当务之急,培训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c、提高员工满意度

2、重视顾客的投诉,意见,表扬

客人意见是服务提升的制胜法宝,就如我实习的餐厅就会在上主盘后

问客人意见,并将意见上报部门,并制作成意见简报在部门例会上分析,在季度投诉案例中讲解。这样既可以使管理人员了解客人意见,一线员工也可以了解并可以在以后的服务中注意了。

3、把小事做细,精益求精(个性化服务)(特色)

酒店基层员工激励研究 篇3

关键词:员工激励 基层员工 酒店管理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直被管理者们所重视。与其他直接的管理手段不同的是,激励可以直接调动员工自身的力量,通过利用“需要-满足”的过程来引导被管理者的行为。激励调动人内心的潜能和创造力,能让人在“需要”的趋势下主动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在酒店行业,激励对于员工管理和防止员工流失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线的基层员工。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短,基层员工文化程度较低等种种问题。我国酒店的基层员工激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激励手段较单一,激励方式不合理等,这些短板或多或少的在影响着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本文以金石国际会议中心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酒店基层员工激励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一、金石国际会议中心基本情况

金石会议中心位于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内,作为大连本土的老牌酒店品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心目前拥有员工400余人,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豪华客房及20栋别墅,可以提供大型的会议设施和康体娱乐设施。但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市区较远,又坐落在旅游景区内,酒店营业淡旺季分明。

金石国际会议中心一线基层员工基本工资在1400元—4500元 之间,一线直接服务员月工资为1700元,实习生月工资1400元。随着工作年份的增加每年增加200元人民币,并没有任何来自顾客的小费补贴。《大连市人力局2014年人力资源市场部分职业工资》指导价显示, 大连市饭店服务人员平均年薪为23497元,折合月工资为1958元,比较来看该中心基层服务人员说工资福利偏低。

员工劳动保障方面,金石会议中心为所有正式员工签订了劳务合同,并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员工宿舍与员工食堂以及便利店。酒店员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虽存在加班的现象,但是基本都能在员工的个人意愿下进行倒休或轮休。同时,中心也有针对一线员工的婚假,产假和丧假,员工的休息时间是能够得到保证的。由于酒店存在淡季歇业的情况(每年1月—3月),员工也在这段时间内放假休息。由于员工宿舍和食堂的设备老化,食堂供应的餐食品质尚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

二、研究方法、结论和原因

(一)研究方法和结论

本研究采用了访谈式调查法,直接与金石国际会议中心一线员工进行访谈以取得最直接的资料。本次访谈对象共10 人,涉及酒店中餐部、西餐部、酒水部三个部门;岗位涉及一线服务人员、领班和部门经理等。调查通过对话、记录、问题反应等方式,以量化目前金石国际会议中心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金石国际会议中心基本上能满足员工工作的基本需要,但是并不能卓有成效的保障员工在酒店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多数员工在中心工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工作较为轻松,自然环境较好,以此地为落脚点以期找到更好的机会。大部分员工缺乏对工作的满足感和忠诚感,更谈不上工作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感。换句话说,目前员工对于工作的认识就只是工作而不是事业。由此可知,金石会议中心员工关系需要的满足并不完善。

(二)原因

第一,员工交流存在一定障碍。一线员工的交流局限在部门内的居多,这就导致了交流的范围较窄,并且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小团体”,领班只和领班交往,服务员只和服务员交流,厨师只和厨师联系。组织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被企业关心”的感受。虽然酒店在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象征性的向企业一线员工发放月饼或餐补等实物补贴,但是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依然不如同类酒店。

第二,员工社交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由于金石会议中心地理位置较偏僻,进出完全依靠公司班车,这导致了员工社交圈子较窄,结束工作之余除了员工宿舍无处可去,容易造成员工的社交心理障碍,这从侧面反应了酒店对员工福利关注不够。

第三,中心对于企业员工的关注程度偏低。中心几乎从不组织任何的业余活动,这难以让员工产生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不能以作为金石会议中心的员工而自豪,集体的归属感亟待加强。

三、提升酒店基层员工激励成效的对策

激励是现代酒店管理中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想提高基层员工激励的成效,需要从企业的多方面着手,如企业内部制度、管理人员的观念等都要进行改变。

(一)生存需要的激励

对于酒店一线员工来说,薪酬激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因此,科学的薪酬制度是可以最直接的刺激酒店员工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根据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一个科学的薪酬制度应该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公平,吸引力,以及合理。根据公平理论公式,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报酬比例和身边其他员工的投入报酬比例作比较,然后根据自己得出的结论有所行动。当他们认为自己所处在“不公平”的境地时,通常也会选择改变投入量来实现平衡(努力或早退)。不同的是在这样的行为后如果还是不能达到公平,员工则会主动寻找所在的组织寻求公平,比如向领导提出加薪。当所有方法都不能达到公平时,员工就会离职。因此,在建设报酬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客观公正的因素。

(二)保障需要激励

在保障制度上,作为用人单位应该明确一线员工的工作制度和责任,确保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稳定,保证员工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要与雇员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明确员工在医疗,住房,保险,养老方面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要强化集体认同感,消除“中转站”的思想,鼓励员工长期为酒店服务。酒店应该重视环境设施建设,保证员工食宿的健康、安全。员工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流动性和忠诚度。同时尽可能的丰富员工的生活,建设一些能够让员工日常接触到的文体设施,如乒乓球或台球室,健身房等。

(三)关系需要的激励

在满足员工被尊重和交流需要的时候,企业文化就成了满足这项激励需要的根本条件。企业的文化决定了员工尊重的需要,如著名的富士康公司就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员工关系需要才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出现。而某种意义上来讲,酒店员工的工作性质与富士康企业的员工相同。改善的方式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特有的价值观、信念和办事风格等组成的能够代表这个企业的标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已经普遍运用在当代酒店管理上,并且在不同程度的激励着企业员工并作为其行为准则。

(四)发展需要的激励

员工发展需要的激励是指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以让员工变得比过去的自己更好。应用到企业管理层面来说,员工发展激励就是指公司提供机会,给予员工培训,升职,加薪,允许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他们能够胜任更有意义、创造价值更多机会的工作。

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重视到问题,因为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于酒店的印象和体验,尤其是基层服务人员。目前许多酒店需要做的工作,主要: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缺失,企业员工缺少凝聚力。企业文化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员工凝聚力的不足和员工对于企业认同感的缺失。正如前文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是满足员工关系需要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重点改善;二是晋升机制有待加强,企业员工的晋升机制应该加强,加快的人才的提拔,缩短“需要→激励→需要”的循环过程,留住员工,减少人才流失;三是完善薪酬体系,尽快完善一线员工的薪酬体系,保障员工生存的基本需要,并重视公平。让员工报酬公式稳定在 报酬÷投入 ≥ 1上面 是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四是员工的生活环境有待改善,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员工食堂的餐饮服务,更换老化的硬件设备,丰富员工的业余时间生活,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将减少大量的员工流失;五是拓宽员工发展空间,重视员工的培训,提高基层员工团队的文化素质,培养属于金石国际会议中心自己的酒店管理人才,建立定期岗位培训机制和外派交流学习机制,提高一线员工视野,增强员工服务水平和文化素质。

本文的结论是在总结阿尔福德的ERG理论基础上,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以及实地的访谈调研得出的。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需要的满足就是激励的过程,并将企业文化和基层员工激励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虽然只是针对一家酒店进行的研究,但是该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大多同类酒店都能够适用,对酒店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州市星级酒店员工英语培训策略 篇4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6日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 郑州市对外开放的速度日益提升, 特别是随着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来到郑州市投资、经商和旅游。郑州市星级酒店接待的外宾数量日渐增多, 酒店员工英语水平的提升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的现实是, 作为内陆城市的郑州, 星级酒店员工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这一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酒店的服务水平, 甚至影响了郑州市的对外交往, 所以提升星级酒店员工的英语水平刻不容缓。

一、星级酒店员工英语水平现状分析

郑州市作为内陆城市, 与外界的交往本不够频繁, 学校和社会上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本身比较滞后。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 招聘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英语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 星级酒店对大中专毕业学生的吸纳能力逐步提升, 这些学生接受过多年的英语教学, 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这些酒店从业的毕业学生应受制于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普遍存在着重视英语考试, 而忽视英语实用的问题, 造成了英语口语差、听力差的现实。服务人员遇到外宾前来办理入住事宜, 便互相推诿让他人接待, 害怕同外宾交流, 长期如此, 英语水平也难以提高。而由于酒店业本身的社会地位低, 薪金待遇也普遍偏低, 很难吸引到高水平具备英语听说能力的从业人员。酒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学习英语, 再加上酒店没有建立完善的英语培训机制、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激励措施的问题, 导致很多酒店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停滞不前, 严重影响了对客服务的水平, 制约了对外交往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必须加强管理, 提高郑州市星级酒店员工的英语培训水平。

二、酒店员工英语培训策略分析

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和计划。

星级酒店员工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再加上酒店的员工分布在不同的岗位, 所以必须分别对待, 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英语培训目标和计划。首先, 要对员工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类, 通过测试等手段把员工的英语水平分出不同级别, 再制定出针对不同水平员工的英语培训计划;其次, 要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英语能力进行准确衡量。一般来说, 前厅部员工的英语水平要求是最高的, 所以前厅部员工英语水平的培训要作为重中之重。餐厅员工的英语水平的要求处于次要位置, 但主要是一些专业英语, 专业性很强, 也要区别对待, 准确培训。而其他部门的员工的英语要求就相对降低, 但也要做日常简单对话的培训。另外, 根据星级酒店服务的特点, 对于英语培训的内容选择, 应该把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结合起来, 即对酒店的综合服务英语, 每一个岗位的成员都要学习和掌握, 而各个部门的服务英语, 就要分散培训, 比如分别培训前厅英语、餐饮英语、康乐英语和客房英语等。

2、转变学习态度与加强英语学习激励。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酒店从业人员对于英语学习往往持抵触心理, 学习的愿望并不强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工作繁忙业余时间较紧;二是英语底子薄对英语缺乏兴趣。这就要求酒店英语培训人员在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加强思想灌输, 使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外宾的水平, 展示郑州市形象, 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 提高自己的薪酬待遇。另外, 仅仅有精神鼓励是不够的, 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激励, 做到二者的有机集合。中州国际集团曾经做过有益的探索, 每年举行一次英语综合考试, 划定一定的标准线, 只要考试在满足要求, 就可以获得每月薪资的提升, 这个政策大大激励了员工学习英语的热情, 从而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3、注重英语培训讲师的选拔工作。

星级酒店的英语培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培训, 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所以酒店英语的培训必须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酒店英语讲师的选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做到足够重视。一些酒店从内部找几个英语较好的员工就去培训了, 或者是从院校请专业教师就去培训了, 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 要么是系统性准确性不强, 要么是缺乏实践结合的经验, 最终影响了酒店英语培训的效果。所以, 酒店要做到以自己培养培训讲师为主, 但要对讲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同时从院校请一些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最终提升整体的英语培训水平。

4、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时间。

学习英语需要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 但由于酒店工作的特点, 工作比较繁忙、工作强度大、业余时间较少, 并且每个岗位的员工要分成多个班次, 时间很难保证统一安排。针对酒店工作的实际情况, 必须合理地安排培训的时间, 科学地设计方法。可以采用一种“先快后慢”的培训手段, 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 例如英语语音学习阶段, 可以把不同部门的员工集中起来, 做统一的培训, 所费时间较多, 但可以为员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英语培训, 可以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 不固定培训场所, 而是采用灵活的“走动式培训”, 英语教师可以走到各个岗位, 对待具体的工作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培训, 这种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培训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增强英语培训效果。

三、小结

总之, 郑州市在与世界友人交往的过程中, 酒店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要求也越来越高。郑州酒店业英语培训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只要积极探索, 就一定能找到好的策略来推动酒店从业人员水平的提高, 从而提高郑州的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2]谢昕颐.我国饭店英语的改良[J].中国商贸, 2010.14.

酒店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篇5

一、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员工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国内酒店的餐厅和厨房,有接近23.43%的员工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大部分为高中学历,大学阶段的大专和本科寥寥无几。

2.员工流失率偏高。国内的许多酒店,通常很少和员工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大多数员工均是临时的,这就直接导致了酒店员工流失率偏高。

3.薪酬水平普遍偏低。对员工辞职率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员工辞职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工资水平。据统计,酒店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00元/月;但一些临时工、学徒工,只有500元到600元。

二、目前我国酒店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激励不足,惩罚过严。酒店对员工实行严格的管理,确实在—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服务质量,但是如果激励不足,惩罚过严的话就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奖励与惩罚的依据单一。很多酒店奖励与惩罚员工的依据仅是客人的表扬或投拆。如果员工被客人投诉,员工将会受到批评、罚款甚至开除。然而,仅仅依据客人的投诉来确定奖惩是不全面的。因为有时候客人的投诉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客观全面,据此简单的奖惩会抹杀员工一直以来的努力会挫伤其工作热情。

奖励与惩罚依据的贫乏会给奖励与惩罚带来片面性。

3.奖励与惩罚手段单一。许多酒店的奖励手段一般采用表扬、发奖金或奖品;惩罚就采用批评,扣奖金甚至开除。激励手段单一,对员工的激励约束作用有限。

三、员工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激励效果是不同的。要有效地激励员工,就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应淡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界限,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

2.注重激励的公平性。制定激励制度时首先要公开征求员工的意见;其次要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最后要体现制度的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

3.个性化激励原则。为了最大程度上的激励每一个团体,管理者必须考虑工作的灵活性。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目标是各不相同的,管理者必须提供相应的多样化的奖励措施。

4.家的个人行为。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唯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最后是企业家要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

四、酒店员工激励的创新

1.物质激励—薪酬激励。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广义的薪酬包括工资、固定津贴、福利、奖金、培训等。

如何用薪酬激励员工呢

(1)做好薪酬调查。通过内部问卷调查和同行的薪酬水平调查,完善酒店的薪酬制度。一个酒店要保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酒店的薪酬水平就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

(2)做好绩效考评工作。酒店应重视绩效考评工作,部门经理应能以事实为根据,通过充分和有效的沟通,以绩效目标为基准,对员工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以激励员工再创更好的服务业绩。

(3)设计适当的福利项目员工个人的福利项目可以按照政府的规定分成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福利,比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另一类是自行设计的福利项目,常见的如人身意外保险、医疗保险、误餐补助、健康检查、购房支持计划、特殊津贴、带薪假期等。

酒店可以考虑采用菜单式福利,列出福利项目并规定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4)善用股票奖励形式。可以给酒店的经理及厨师长等高级管理者一定的股份,激励他们积极为酒店出谋划策,积极创新管理及菜式,更加注重节约成本。

2.精神激励。员工除了物质奖励需要外,还需要有精神上的鼓励。精神激励包括对个人的激励、对团体的激励、以及利用企业文化的构建,来对全体员工进行激励。

(1)对个人的精神激励。每个月评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员工,将其的名字贴在显要处,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团体里,荣誉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团体激励。激发酒店内许多亚组织团体之间的竞争,将会提高酒店整体的工作业绩。例如,规模较大的酒店,其餐厅的管理往往分成若干区域,每一个区域主管手下各有几个服务员,负责为不同区域的顾客服务。酒店管理者就可以展开这些团体之间的服务竞赛等活动。

(3)文化激励。一个优秀的企业所体现的文化是一个尊重员工、培养员工和员工的文化。这种文化为激励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员工有进取的冲动和条件,并能积极的推进组织变革和

发展。

3.综合激励。

(1)成就激励。人的成就需要作为一种基本需求是许多动机行为的基础。任务本身往往就能激励员工。因为征服欲是人的天性,人们面对挑战,总能激发起斗志,焕发出潜能。

(2)正强化激励。人们的行为受到外界鼓励时,这种行为倾向于重复出现,受到强化。企业的激励措施每隔一段时间应作一定的调整,对激励的方式、内容、激励程度也应做出变化,防止职工对激励措施麻木。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篇6

一、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东西部的经济差异对员工的流失影响较大,东西部员工待遇差距太大,在西部酒店业工作的普通员工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而东部沿海地区的酒店业普通员工待遇至少在2000元以上,员工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二是同一地区不同酒店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导致员工流失,酒店经营效益直接体现在对员工的工薪福利方面,选择经济效益好的酒店已成为员工流动的根本动力。

2.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酒店对员工的要求普遍存在岗位准入制度较为松散的现象,国外酒店就业必须具备行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酒店虽然已实行,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形同虚设,出现拿钱过关的怪现象,行业进入门槛低,大量的劳动力经过简单的职业培训就能勉强上岗,造成酒店可以随意接受新员工;同时,酒店没有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制度,缺乏对员工的约束力,酒店与员工的劳动用工合同往往只停留在酒店应履行的义务,但对员工的任意离店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控制。

3.酒店文化建设薄弱。每个酒店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如假日、喜来登等世界著名酒店集团均有自己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孕育了酒店的经营理念、方法、手段及思想文化建设,酒店业也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型转换,大型连锁酒店纷纷提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注重对酒店员工的重视,但我国部分酒店出现官本位思想严重,官僚作风盛行,对待员工粗暴简单,员工得不到应有尊重和重视,员工的酒店主人翁精神荡然无存,这势必造成员工精神压力重而离开原有酒店,选择更适应自己发展的酒店。

4.行业因素。众所周知,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社会对该行业的期望值不高,称其为“青春饭”行业,社会普遍认为如果谋求长远发展最好不干酒店行业,事实证明在酒店中较为稳定的岗位在财物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等部门,而酒店的核心部门,如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需要进行一线的对客服务的部门,对员工的年龄、相貌、性别,甚至婚姻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客观上造成这部分岗位的员工流动较大。并且,酒店晋升职位相当困难。因此,许多在酒店业就业的员工千方百计寻求机会流向其它行业。

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酒店业普遍存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严重现象,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酒店根本没有为员工提供必备的社会劳动保障。因为,大部分酒店的经营特点具有季节性,酒店为了节约成本在淡、旺季对员工的数量要求差别较大,形成酒店员工构成比例中,正式员工比例小,临时工和学校实习生比例大,如果酒店的效益不好,就要大批裁员临时工,临时工的社保、医保等得不到保障。尽管部分酒店能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但由于员工流动性大,保险金的续交也成为现实难题。

二、解决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

1.树立人本管理思想。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思想,如何尊重员工,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实行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要求酒店管理高层关爱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权益,实行“员工第一,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把员工当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解放员工思想包袱,让员工了解酒店的经营情况,参与酒店决策,从酒店的“执行者”转换为决策经营的“参与者”,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使员工真正成为酒店的主人,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从而减少员工流失现象。因此,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是有效控制员工流失的重要思想武器。

2.加强职业培训,拓展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酒店只有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留住员工。为员工提供专业职业能力培训和学历教育学习对员工的发展尤其重要,企业应根据经营发展目标和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要丰富,既要有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又要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深造;既要针对中、高层管理者,又要针对广大基层员工,酒店要为员工营造一个知识不断更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员工明确实现个人目标的要求,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前景,为自己未来职业晋升和岗位轮换、竞争做必要的准备。员工的素质提升也为酒店经营管理的高效运转、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保障,确保了酒店经营效益的良性发展,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统一,从而留住员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我国应规范酒店业的员工上岗制度,国家职业鉴定中心应同国家旅游局协商调控,不能出现缴钱就获得酒店上岗证的不良现象,并统一酒店上岗证,不能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旅游局和职业鉴定中心应联合成立专门的监查机构,严格职业鉴定考试,对擅自在社会招聘没有上岗证员工的酒店应严肃处理,这样对员工的流失可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4.制定合理的员工薪酬制度。薪酬激励已不单纯是金钱激励,如我们从价值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的薪酬概念已逐渐演变成个人的价值观,薪酬的高低已代表个人的地位、成就和价值,与同行的薪酬水平比较差异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已成为酒店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员工薪酬差异严重化时,员工流失现象必然时常发生。作为酒店企业,完全杜绝员工流失是不可能的,其扭转员工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如何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按劳取酬”,不能吃“大锅饭”,员工的工薪应同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薪酬机制按工作绩效来拉开档次,在酒店可实施基本薪酬(岗位工资)和绩效津贴相结合,两者的比例可控制在6:4,这样,有助于酒店留住优秀员工,淘汰不合格员工。

5.构建和谐的酒店文化。酒店是市场前沿意识的聚焦点,其囊括了客源市场对服务性经营管理的理解和要求,因此,酒店应弘扬一种精神文化,树立酒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牌,这种文化要求酒店有自己的店训、店歌、店徽和统一规范的制服,有反映自身文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文体活动。酒店文化形成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只有引导员工理解和遵循酒店的管理理念,认同酒店文化,参与酒店文化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发扬团队精神,形成一种优秀的酒店文化,才能解放员工思想包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酒店的凝聚力,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6.拓宽员工的岗位范畴,推行轮岗工作制度。轮岗工作制度虽然我国部分酒店已开始运用,但还不普及,其根本原因是酒店普遍认为实行轮岗制会导致管理成本加大,服务质量降低,但没有充分考虑员工对单一工作的厌烦情绪,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纵观世界酒店业的发展,在我国酒店推行轮岗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培养“复合型”的酒店员工已成为酒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解决旅游淡、旺季,以及酒店接待大型会务客人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可以提高员工对不同部门工作流程的熟悉度,提高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对岗位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员工流失。

7.健全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与薪酬制度同等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其作用远大于员工当前的工资收入,“青春饭”是酒店的现实问题,但我国大多数酒店均没用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三金”保障,或将“三金”纳入员工微薄的工资中,让员工自行解决。作为酒店的行业特殊性,应为员工解决“养老保险金”、“失业金”“医疗保险金(含大额医保险)”“生育险”“工伤险”“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社会保障,这样才能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防止员工流失。

8.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培养酒店后备人才。员工培训过程已开始出现校园化,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培养适应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教育运行机制,许多学校开始与酒店等旅游企业接触,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酒店企业经营理念已深入到高校的课堂,高校课堂也搬到了酒店,高校与酒店企业的互补式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准员工)的理论和专业职业技能,这为酒店培养了一大批较为稳定的专业技能人才。

酒店员工流失现象研究 篇7

一、员工流失对酒店的影响

合理的员工流动不仅是正常的, 而且对酒店来说也是必要的, 它可以使酒店保持较好的生机与活力。然而, 如果酒店员工的流动超出了一定的范围, 就会造成大量员工流失, 给酒店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 增加了酒店的管理成本。

酒店员工的大量流失会使酒店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加大。因为酒店原有员工的流失, 必然会使酒店经常要从外部招聘新员工来顶替原有员工的位置, 而招聘来的新员工, 不管以前是否做过相关工作, 都要经过不同程度的培训。这样频繁的招聘和培训会使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不断上升。

(二) 降低了酒店的管理质量与服务质量。

酒店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 员工的不合理流失会降低酒店的服务质量, 给酒店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酒店流失的是管理人员, 那么会直接造成酒店的管理技术扩散, 也会使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下降, 有的管理人员还可能带走一批有经验的员工;如果酒店流失的是服务人员, 则会直接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因为新员工虽然经过培训, 但是要达到业务上的熟练与积极的服务意识还需要时间和过程。

(三) 影响酒店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首先酒店人员的大量流失会给外界造成一种酒店内部十分不稳定的感觉, 这种不稳定感会直接使酒店的声誉打折。而且流失的员工中有很大一部分对酒店有着种种不满, 他们可能到处散播对酒店不利的言论, 影响酒店的声誉。其次, 酒店的这种不稳定感和负面言论也影响了其顾客满意度。另外, 因为原有员工的流失, 酒店不得不及时补充新员工, 而新员工受到自身经验和技术的限制, 很难为客人提供相对成熟优质的服务, 在为回头客服务的过程中也缺少某种默契, 使回头客找不到以往熟悉的家的感觉, 从而降低了顾客满意度。

(四) 影响酒店的凝聚力。

人力资源是旅游企业的核心资源,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酒店的人员流失一旦超过了合理的度, 员工的离职行为就会给留下的员工带来焦虑、动摇等不好的心理反应, 会大大影响留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信赖程度等, 从而也使他们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降低了员工的斗志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影响了员工之间信任感和凝聚力的形成。

(五) 丧失部分竞争优势。

酒店员工的流失多发生在本行业本地区, 许多员工流向了原酒店的竞争对手那里, 这样会使自己的竞争对手能力提高。而最为严重的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员工的流失, 会使酒店的商业秘密泄露, 从而导致酒店已有的竞争优势丧失。

二、酒店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员工流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Iverson (1999) 把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变量 (性别、全职或兼职、工作动机和家族关系等) 、与工作相关的变量 (如来自合作者的和主管的支持、工作危险性、角色模糊和冲突、分配公平等) 、外部环境变量 (工作机会) 和员工定向 (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等) 四个维度。Quarles (1994) 认为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与工作相关因素 (包括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 、个体相关因素以及外部因素。我国学者赵西萍、刘玲、张长征 (2000) 也认为影响员工理智的因素有很多, 大体可以分为五类: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因素、个体对工作的态度、个体的人口统计变量及个人特征因素、与工作无关的个人因素。以往各个学者对员工流失的研究虽然是基于各个具体行业得出的结论, 但是这些因素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考虑到酒店工作的特殊性, 可以从个人因素、酒店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对酒店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 个人因素。

1.薪金。

薪金是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薪金在众多激励因素中是一个保健因素, 也就是说员工一旦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满意, 就可能直接导致员工对工作本身产生不满, 造成员工流失。薪金对酒店员工流失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薪金的多少, 也表现在薪金的分配上。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许多员工把企业支付给自己的报酬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由于酒店员工服务的即时性使得对员工工作量的量化非常困难, 导致工资分配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也是造成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之一。

2.个人发展前景。

员工对某一个职位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也影响他的流动意向和行为。如果酒店没有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会使很多员工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从而跳槽到那些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企业。

3.压力。

压力是影响酒店员工流失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身处酒店第一线的服务人员, 他们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琐碎、工作辛苦, 有时候还要遭受客人的有意刁难, 所以身心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另外, 有一些基层员工随着年龄不断地增大, 承受着来自家庭、年龄、社会传统思想、朋友等多方面压力, 不得不另谋职业。

4.个人与家庭因素。

员工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对员工的去留也有很大影响。有的员工喜欢较为稳定的生活, 酒店不正常的工作时间不符合他们的工作节奏。有的员工因为自身的身体欠佳而选择离开。此外, 有的员工也因为照顾子女、配偶的工作等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酒店。

(二) 酒店因素。

1.酒店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酒店管理层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晋升考核。考核是否公平, 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如果把以往工作表现欠佳, 并未能给酒店做出贡献的员工提升到更高或更重要的职位上去, 这会引起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的反感, 同时挫伤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缺少必要的沟通。

一方面表现为领导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 许多员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很少直言不讳地对领导讲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 从而使企业的一些工作无法改正, 慢慢引起员工不不满而跳槽。另一方面许多酒店过分强调个人对组织的服从, 置员工的个人利益于不顾, 导致员工不满。如管理者在处理客人投诉时, 常没有任何理由的批评和处罚员工, 以求缓解顾客怒气。

3.工作单调。

该因素对酒店的一线服务人员的离职影响较大。由于酒店的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一种动作, 势必会感到单调、枯燥和繁杂, 出现情感衰竭, 也必然会使稍有能力的人感到厌倦而失去吸引力。

(三) 社会因素。

1.行业内的竞争。

国内酒店市场竞争不断升级, 竞争对手不断增多, 在争夺酒店企业市场份额。许多酒店以更高的职位、更优厚的待遇挖走现成的人才。

2.社会偏见。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如果不能在几年之内升为管理人员, 一旦有机会, 他们就会千方百计的跳槽到其他行业中去。另外, 在我国酒店行业中, 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就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酒店那些年龄大的员工很难安心工作, 跳槽也就成为了经常考虑的问题。

三、酒店员工流失控制策略

通常来说, 促使酒店员工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单纯的只是提高薪金或者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都未必能做到有的放矢, 根本性的措施应该是系统的员工流失全程管理。防止酒店员工流失的全程管理措施应该始于酒店员工被招聘之前, 并且一直持续到员工离职之后。具体分为员工招聘阶段、员工稳定阶段、员工动摇阶段、员工辞职阶段。

(一) 员工招聘阶段——

预防性措施。酒店员工的招聘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员工进入酒店的“过滤器”, 招聘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酒店员工的流失率。酒店要做好招聘工作, 防范人员流失于未然。

1.向员工如实反映酒店情况。

一些中小酒店或者急需用人的酒店在招聘的过程中, 为了能尽可能地留住酒店所需要的人才, 经常夸大酒店的实力、向应聘者承诺将来可能达到的薪金或者升职空间等。当求职者进入酒店工作以后, 如果亲眼所见的酒店实际情况与期望不符, 酒店当初许诺的各种优厚条件也未能及时兑现的话, 员工很可能产生失望的情绪而选择离开。所以酒店在招聘的时候, 最好对本酒店的实际情况以及应聘者所要应聘的岗位相关信息如实相告, 这种诚实的行为并非是不讲技巧的表现, 相反, 它可以使应聘者对自己应聘的岗位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让应聘者了解自己面试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 这样员工在自己所认同的岗位上才会更安心地工作。

2.对员工要有全面的了解。

酒店在招聘时除了要考察应聘者的与工作相关信息与技能外, 还要尽量全面地收集关于应聘者的其他各方面信息, 如婚姻状况、家庭主要成员、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品质等。酒店可以通过对应聘者信息的全面分析, 在了解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度并且考虑其将来跳槽的可能性后, 决定是否录用, 这样会为酒店招聘到更为合适的员工, 降低酒店员工流失率。

(二) 员工稳定阶段——完善性措施。

员工稳定阶段是指从员工正式进入酒店工作开始到员工有离职倾向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 员工虽然处于稳定阶段, 但是只要稍有不满, 就会进入下一阶段。所以员工稳定阶段是酒店进行防止员工流失管理的关键阶段。要通过适度的培训、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来完善酒店对员工的管理, 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1.加大培训投入。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认为, 人力资本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内在效应, 表现为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都递增, 是通过教育形成的;二是外在效应, 是通过边干边学形成的。从现实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的角度出发, 酒店业要强调对员工持续不断地培训。对员工的培训一定要基于酒店的企业文化进行, 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目的。培训不仅能增强酒店员工的专业技能, 也能使员工增加对酒店的亲密感, 更好的融进酒店的环境中, 达到育人与留人的双赢。

2.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在酒店工作多年而还没有升职的员工因没有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抱负而最终选择离开, 这是酒店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酒店可以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协助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通过为员工制定发展规划, 可以使每位员工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技能进行评估, 并考虑酒店发展需求, 使自己的特长及发展方向符合酒店的发展需求。酒店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给予员工丰富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能够促使员工和酒店共同发展, 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与公平的绩效评估体系。

经营好酒店首先要的是经营好酒店的人力资源, 而经营好人力资源首先就要做好薪酬管理。取得理想的收入几乎是每位员工工作的最基本目的, 所以薪酬体系的设计是否公平、合理, 直接关系到酒店能否吸引与留住酒店优秀员工。对于酒店的一线服务人员, 酒店可以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的薪酬制度, 奖金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 酒店可以采取“基本工资+业绩奖金+股票增值期权”的薪酬制度, 把员工的利益和酒店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酒店的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与评价, 并以此来判断员工的工作潜力与称职程度, 为员工的奖惩、升降、调配、培训等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酒店在对员工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准确公平, 运用考核结果也要一视同仁, 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 员工动摇阶段——补救性措施。

随着员工个人需求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 维持酒店员工稳定的条件也会随之改变, 这时员工很容易产生想要辞职的念头, 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常迟到早退等, 直到员工正式提出辞职。这时酒店就要及时地发现员工思想动摇的信号, 采取补救性措施, 把优秀员工留住。

1.了解员工真正需求。

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 当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就容易产生离职倾向。酒店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并且花时间去研究员工的真正需求, 除了在平日的工作中观察, 还要找机会经常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不仅要了解员工表面的需求, 也要了解员工隐蔽的需求, 如果员工的需求合理, 那么酒店要尽量满足, 这样可以使员工安心地在酒店继续工作。

2.创建软福利方案。

可观的薪金固然能吸引员工, 但是未必能留住员工。作为薪金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软福利”能更好地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软福利”通常指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 如免费早餐、旅游休假、发放健身卡等。这些“软福利”花样繁多, 灵活多变, 很能体现酒店在细微之处对员工的关心。这正是酒店大有文章可做的地方, 以此来体现自己留才的独特之处。

(四) 员工辞职阶段——挽留性措施。

如果之前的努力失败, 员工正式向酒店提出辞呈, 那么员工也就进入了辞职阶段, 即员工递交辞呈到离开酒店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酒店一方面要继续为酒店招聘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要与辞职的员工进行最后的沟通。企业可以再给员工一次冷静选择的机会, 如果员工还是坚持辞职, 那么酒店方面可以记录员工辞职的原因, 将来进一步完善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良好的沟通与真诚的挽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员工心中的不满, 减少对酒店不利言论的扩散。

摘要:酒店员工流失会给酒店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这一直是困扰酒店管理者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酒店员工流失现状与员工流失对酒店的影响, 再分别从个人、酒店与社会三个方面找出影响酒店员工流失的因素,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酒店员工流失的策略, 特别指出要进行系统性的全程控制, 分别从员工的招聘阶段、员工的稳定阶段、员工的动摇阶段与员工的辞职阶段四个阶段加以分析。

关键词:酒店管理,员工流失,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利朋.旅游企业人员跳槽问题成因与对策探析[J].经营与管理

[2].范新灵.简析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动性及其管理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12

[3].潘澜.饭店员工主动流失的原因和控制[D].杭州:浙江大学, 2002

[4].吕敏, 王显成.酒店员工高流失率成因分析[J].旅游经济, 2009, 1

[5].屠纯国.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6

[6].张亚莉, 杨乃定.人员流动风险分析与控制[J].教育与人才, 2000, 9

[7].嘉佳.关于“软福利”-企业应关注“软福利”[J].中国中小企业, 2000, 4

[8].毛勇.靠什么留人[J].经济大观, 2003, 1

如家酒店营销策略研究 篇8

近年来,我国经济型酒店管理公司和经济型酒店品牌层出不穷,比如:布丁、微八、尚可优酒店等,国外著名酒店集团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并加快其扩张的步伐。2000年至2010年,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最快并且最迅速的十年。从2010年开始,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有些迟缓。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客房总数约为1969145间,增长幅度达到了29.08%,有限服务酒店已达到21481家有限服务酒店,同比增加了5106家,其中经济型酒店比去年增加了27.81%,达到了19732家。其中如家酒店、7天酒店、汉庭酒店和锦江之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2016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中显示,如家位列十大中国酒店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9.55%;而7天、汉庭酒店位列第二、三名,其占有率分别为8.54%、7.91%。如家酒店、7天酒店和汉庭酒店总共占领了市场份额的26%。经济型酒店正式步入垄断的竞争时代,而在较短的时期内很难改变其市场的格局。

1.1 如家酒店的发展状况

如家酒店将“成为全球酒店行业前三甲的酒店管理企业”设为愿景,2002年在上海成立。2003—2005年公司的酒店数量由10家上升为75家,净收入增加了1850万元。2010年12月16日,如家酒店集团发行的可转换债券1.84亿美元,截至2015年9月30日,该可转换债券账面价值9.97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15年12月,如家在355个城市共有近3000家酒店投入运营,形成国内行业领先的连锁酒店网络体系。2016年4月1日,如家宣布与首旅酒店成功合并,成为首旅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1.2 如家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中的地位

如家的实力已被业界所认可,并成为业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016中国连锁酒店发展与投资报告》中显示“2016年度中国连锁酒店品牌10强排行榜”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盈蝶咨询数据整理。

由上表数据统计可知,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排在前10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75%。如家酒店集团以196458间客房数位居第一,而7天和汉庭分别以161739间和130747间客房数位居第二和第三。随着竞争对手逐渐增加,如家仍可以位列榜首,这也说明在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

2 如家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1 产品特色策略

如家酒店秉承“家”文化,产品的特色主要包括有形设施和无形的服务相结合。如家在选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酒店周边的停车场、商场及洗衣店等设施,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有形的产品设施中,如家不仅为顾客提供舒适的床铺,并且还提供免费上网以及休闲书籍。在无形的服务中,如家的核心服务就是员工的微笑服务。员工在面对顾客的询问时,无论什么情况员工都会耐心地微笑地为顾客解答。

2.2 价格合理策略

如家最开始的规模经营就是走中低端路线,它把学生和普通的游客等作为顾客群体。酒店目前标准间的价格是119元、大床房127元、标准双床房159元、家庭房179元,比一些同性质的酒店价格便宜并且环境好,如果网上预订或会员价的话,会更加便宜。而汉庭酒店的大床房是198元、高级大床房227元、双床房246元,这样的价格顾客还是更愿意选择如家,也从最基本的优势上抓住了顾客群体。

2.3 渠道多元化策略

如家酒店不单单采取直营店的方式,而是采取渠道多元化的策略。灵活地运用直营店、加盟连锁、合同管理、特许经营这四条路线在行内扩张。直营店就是由总部直接派人进行管理可以保障酒店的品质但不利于市场的扩张;加盟连锁若不按照总部的标准来运营的话会给总部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合同管理成本建设相应地减少但同时增加了管理成本;特许经营在降低成本上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2.4 促销创新策略

在这个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中,如家懂得一般的促销策略已经吸引不了更多的人的关注,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它除了运用一般的广告促销方式外,还运用微信建立微信公众号并且创建了“如家App”,为了使更多的顾客了解到这一运用特此推出“关注微信送200元”“下载App送500元”的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除此之外,如家还与招商银行合作,与首汽出行联姻,与环球黑卡战略合作等并推出“住店有惊喜,办卡赢手机”“快乐出行+”等新型模式,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惊喜。

3 如家酒店营销存在的问题

3.1 装修单一、复制型强

如家快捷酒店主要目标顾客群体多是较低层次的商务旅行和家庭、学生居行。如家的客房内部装修比较单一,复制型比较强。如家快捷酒店内部装修风格来看,淡粉色和淡黄色的色调相对来说更加适合女性顾客;而相对于商务旅行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安静的休息氛围。对于目标顾客来说在住房要求对于不同顾客的需求方面应做进一步改进。作为经济型酒店来说虽然简单的设施设备节约了一部分成本,但是这种风格更容易被模仿。7天等多家经济型酒店就是模仿了如家这种模式,并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2 危机公关能力有待提高

危机对于组织来说有正、反两面的效应,如果处理得当,会增加企业的美誉度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感,成为提升企业形象的契机;但如果处理不恰当的话,就会成为导火索,引爆潜伏的其他危机,加速组织的毁灭。因此,做好危机公关处理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弯弯事件”女生在如家和颐酒店遭陌生男子尾随劫持拖拽,相关的负责人没有正确地做出回应等不恰当的处理,导致如家得到网友的一片谩骂声。与前段时间发生的“顺丰事件”顺丰小哥被打相对比来看,顺丰的公关就做得恰到好处,顺丰集团总裁王卫在第一时间出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员工,并对此类事件高度重视从而获得网友的一致赞赏。如此看来,如家的危机公关应该大大地提高。

3.3 绿色营销重视度不高

虽然近几年如家对绿色营销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绿色营销并没有高度重视。如家在废物处理进行控制等方面做过一些处理,但是并没有达到降低污染和循环利用的要求,甚至有些加盟店为了降低成本把一些废物没有处理就排到了河中和土地上,给一些河水和土地造成污染,还有酒店内设置一次性的洗漱用品客人用完后就会直接扔掉等。而七天连锁酒店的绿色营销做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洗漱用品七天鼓励顾客自己带洗漱用品,但酒店会提供收费的洗漱用品套装并且里面附有一张提醒顾客带走的卡片而不是当作一次性丢掉。这样不仅灌输了绿色的观念同时也可为酒店做免费的宣传广告。

4 如家营销改进的对策建议

4.1 丰富文化营销策略

面对激烈的竞争经济型酒店特点大致相似,而现在顾客的要求也逐渐加强,使得顾客觉得现在的酒店缺乏设计感,没有亲和力,从而使得一些酒店进入瓶颈期。现如今应加强文化主题酒店,在“家”的文化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加以创新,加强其个性及差异化,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来进行装修风格。比如:我们可以在有些服务上让机器人代替员工。不知不觉中你既满足了顾客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其精神需求。

4.2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

如家酒店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危机公关的小组,增加其专业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如家发生信任危机时,危机公关小组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维护品牌的形象,保障顾客的权益。对于加盟店的管理上,如家还可以不定期地安排神秘顾客进行暗访,了解加盟店的服务与管理情况。危机公关小组能够化危机为机遇,加大企业的宣传,重新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品牌化的发展中,可树立自身品牌优势。

4.3 加强绿色营销的建设

绿色营销的加强不仅仅会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会给当地的政府留下好印象从而更能使企业快速地发展。如家可以把这一理念加入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让员工对其有一个更加的了解从而深深地埋藏在心中,从而更有效地采取多种绿色行为;也可为顾客推出绿色产品在原料的使用上尽可能采用低能耗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客房的装修材料使之绿色化;或节约办公用品,改进客户的用品,推广节能性照明,加强绿色建设。

5 结论

我国经济型酒店虽然是直接借鉴了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名称,但是从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速度及过程来看,具有一定的中国特点。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垄断竞争时代的到来,能够更好地立足于市场并不断进步,现在的经济型酒店就必须做出自己的独特性。如家酒店在开始发展就一直坚信高品质的服务质量与有效的管理。如家若要保持目前的地位及提高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且要想一直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出一些新的改变及创新,譬如“酒店+互联网”;要时刻关注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找出并解决如家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家”文化、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优化现有的营销策略,不断进行管理、服务、营销上的创新,促进如家形成自身的产品特点与品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同时也为其他经济型酒店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旅游业发展迅速,从而带动酒店业的发展,给经济型酒店带来了更大的进步空间。文章从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现状出发,研究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以及营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营销策略,如家酒店,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韩晓娟.石家庄如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篇9

1 酒店一线员工满意的重要性分析

员工满意度的含义,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Hoppock在1935年发表的《Job Satisfaction》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 即员工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这一理论认为, 只有员工满意度高的企业才是卓越的企业。

关于员工满意的重要性, 从服务利润链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看出来:酒店内在服务质量、员工满意、员工忠诚、员工能力、顾客消费价值、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酒店赢利能力之间存在着直接而牢固的关系。酒店收入的增加和赢利率基本上是由顾客对酒店的忠诚而来。《哈佛商业周刊》的调查数据指出: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 酒店员工流失率降低5%, 运作成本降低10%, 酒店利润则提高25%~65%。

总之, 酒店一线员工满意度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度,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通过服务价值链内在逻辑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酒店朝着利润增长的方向运转, 形成良好的循环, 达到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酒店赢利“三赢”的目的。

2 酒店一线员工管理现状分析

2.1 受不到应有的尊重

整个社会对酒店服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员工都有一种认识上的误解, 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伺候人, 社会地位低下, 没有给以应有的尊重, 其实这种不尊重不仅仅来自整个社会和顾客, 还来自管理者, 长期以来, 酒店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员工满意的重要性, 动辄训斥, 以权压人。

2.2 角色模糊及冲突带来巨大压力

在酒店服务业中, 经常存在好几个部门同时为一批客人服务的情况, 尤其当某个部门人手不足时, 就需要从其他部门借调, 这时一些服务人员常常分不清职责范围。有时又要受到不同管理者指挥, 令一线员工手足无措, 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另外, 为客人服务时, 要求员工抛开个人情绪, 实行微笑服务, 当员工遭遇重大悲痛时, 他是不赞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 心中的郁闷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这种冲突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3 激励制度不健全

酒店一线员工工资普遍偏低, 造成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这也是酒店一线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同时激励手段单一, 无法有效起到激励的作用。

2.4 重复性、枯燥的工作让他们失去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酒店产品和顾客需求的特殊性, 酒店服务忙闲时的特点非常突出, 首先, 员工工作负荷量大, 尤其是在忙时, 员工经常加班, 常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高强度的工序超过员工所能承受的范围, 对身体造成严重威胁, 压力不断上升, 常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其次, 员工的工作性质比较单一, 基层工作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长此以往, 员工会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5 缺少培训, 员工自身得不到提高与发展

一些管理者认为员工培训学成之后会走人, 因此不肯给员工进行适当培训, 当员工在一个集体里面工作时, 自身的业务技能、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时, 往往很难继续待在酒店这个集体当中。除此以外, 管理者缺少对员工成就感和能力的肯定, 也会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

3 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酒店一线员工管理对策分析

3.1 酒店企业文化的建立

优秀的酒店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和工作氛围, 这种氛围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增强酒店的凝聚力。一方面, 酒店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 既然顾客是员工的上帝, 那员工就是酒店的上帝, 给员工以足够的尊重, 提高员工的地位;另一方面, 要改变员工的价值观, 让他们自己深刻认识到, 他们不是伺候人, 他们是奇迹和惊喜的创造者, 除了为顾客提供服务外, 其他方面员工和顾客是平等的。例如, Ritz Carlton酒店的有名的信条是: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我们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 , 强调员工与顾客之间平等的地位。

3.2 选拔和招聘合适的员工

员工的满意最初来自于其价值观是否与酒店的企业文化相符, 如果员工个人价值观与酒店文化不相符, 甚至相悖, 那就意味着员工不可能在酒店获得满意, 因此为酒店选拔和招聘合适的员工至关重要, 例如, 上海的波特曼丽嘉酒店在招聘员工时使用严格的选拔程序——雇员质量甄选程序 (Quality Selection Process) , 该程序明确规定了对新员工的期望。这样能保证酒店雇用到合适的人才。

3.3 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

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对酒店一线员工的信任会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凝聚力和忠诚度, 信任员工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员工授权, 授权是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认可和肯定, 授予员工在恰当的范围内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权力, 此时, 一线员工能够根据需要及时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进行服务增值。

作为管理者要从各个方面关心员工, 给予员工支持, 当员工受到顾客责难时, 作为管理者要有担当, 敢于承担责任, 在维护员工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客人的责难。

3.4 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重视与员工的沟通无非是了解员工, 及时洞悉员工的心理, 在酒店对客服务中, 提倡要了解顾客的需求, 而在酒店一线员工管理过程中, 同样地, 也需要了解员工的需要, 才能知人善任, 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优势, 也才能及时了解并解决员工的各种心理问题, 以开放快乐的心态面对工作和顾客。重视与员工的沟通还要求管理者主动向下级沟通, 要知道, 上级的主动沟通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措施, 会让员工感到自己被重视。总之,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

3.5 优良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设计

培训能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员工也能因此有所发展, 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服务员这一岗位上工作一辈子, 除了必要的培训外, 还要对每位员工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让员工感到自己能有所发展, 自然更加用力更加努力为顾客服务。

3.6 以实绩考核员工并据此采取激励措施

如果员工不了解自己在酒店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往往会焦虑不安, 而绩效考核和反馈则能让员工了解到自己在酒店中的位置, 和自己对酒店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 绩效考核时应以员工的实绩作为考核的依据, 不是员工的资历和关系, 考核完毕后, 要根据考核结果采取多种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关于激励的方法并无统一方法, 要因人、因事、因环境而改变, 最重要的是能起到激励作用,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员工、顾客和酒店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酒店要想赢利需要顾客消费, 而只有满意的顾客才会心甘情愿花钱;顾客的满意来自员工的优质服务, 只有富有激情与创造性的员工才能提供;而员工的满意又来自酒店的有效管理。总之, 酒店对一线员工的管理决定着员工的满意度, 进而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度和酒店的赢利程度, 只有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酒店赢利三赢才是酒店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摘要:酒店发展的基础在于员工, 而员工的发展则寓于酒店的发展之中。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更加没有酒店的赢利, 对于酒店管理者而言, 如何寻找有效的途径, 在员工满意的前提下对酒店一线员工进行管理, 是最终保持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员工满意的重要性谈起, 着重讨论员工满意前提下酒店一线员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员工满意,一线员工,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怀兰.顾客与员工的高满意度是饭店业发展的基石[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6) .

[2]文新跃.“以人为本”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J].商场现代化, 2005 (10) .

[3]朱柳岸.星级酒店员工满意度管理刍论[J].企业家天地, 2008 (1) .

[4]周长.酒店一线员工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2009 (14) .

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篇10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政治交流、商业往来、文化活动等的逐渐频繁,作为这些往来交流的媒介旅游业也越来越发达。从最开始的以接待外宾赚取外汇为主的涉外旅游事业,逐步演化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共同发展的旅游业,而我国也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饭店业的发展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仅就全国的五星级酒店来说,根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在2013年初更新的2012年《全国五星级饭店名录》,全国范围内的五星级酒店达到了676家,其中华北地区115家、东北地区32家、华东地区253家、中南地区182家、西南地区63家、西北地区31家,各地还有很多将建的和在建的五星级酒店项目。但是随着星级酒店数量的迅速膨胀,与之不相适应的确实国内星级饭店客房出租情况的不尽人意。2011年的酒店市场稍显暗淡,前9个月,中国大陆酒店的入住率仅为61%。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国家“三公消费”的限制政策,商务酒店、经济上的酒店数量上的增多对星级酒店产生冲击,宾客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宾客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酒店服务产品的要求更加的多样化了,干净舒适的客房产品,相似的客房功能,一成不变的酒店大堂已经不能对宾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了,宾客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产品,酒店产品个性化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在这种酒店经营的大环境下就出现了主题酒店,主题酒店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神话童话故事等都可成为酒店借以发挥的主题。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主题酒店具有文化性、特色性、体验性、场景性等特点。

二、我国主题酒店经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外发展成熟的主题酒店业,2001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位于深圳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该酒店是中国首座以威尼斯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商务度假酒店。随着第一家主题酒店的出现,一些城市也逐渐的出现了主题酒店的身影,其中有一些做的比较成功,沈阳清文化主题酒店、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四川雅安西康酒店等酒店等。目前中国的主题酒店的类型主要包括6种,即历史文化酒店,顾客一走进酒店,就能感到时光倒流般的浓郁的历史氛围,代表酒店是四川京川宾馆;自然风光酒店,将富有特色的自然风光搬入酒店,给顾客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代表酒店是广州的长隆酒店;城市特色酒店,以某一特色城市为蓝本,以局部模拟的形式和微缩仿照的方法再现城市的风采,代表酒店是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名人文化酒店,以人们熟知的政界和文艺界名人的经历为主题建造,代表酒店为浙江杭州西子宾馆;科技信息酒店,以高科技手段支撑,代表酒店是香港柏丽酒店;艺术特色酒店,以音乐、电影、美术、文艺作品等艺术种类为素材,代表酒店为香港迪斯尼好莱坞酒店。

(二)存在问题

1、对主题酒店内涵未能完全理解,将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混为一谈。

很多人认为主题酒店就是特色酒店,盲目的进行特色酒店建设,有的仅仅是在酒店风格设计上具有某一特色,而对相应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只能短时间吸引宾客眼球。这其实是对主题酒店的内涵并未完全理解,主题酒店是将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生活方式完全融入的酒店的经营和管理的每一处细节中,主题的概念体现在方方面面,渗透到酒店的经营理念和各个服务项目中。而特色酒店的特色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一局部,某一环节,极易被模仿,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2、跟风建设,盲目投资。

随着主题酒店在酒店市场上锋芒初现,一些投资者把目光纷纷转移到这个行业中来,跟风建设,盲目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山东省大概10家主题酒店,而其中以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就有三家,并且全部集中在山东济宁市,这种近距离内酒店主题重复,盲目模仿、缺乏个性就失去了主题酒店的特色,很难形成独特的品牌。鲜明独特的主题特色是主题酒店吸引宾客最关键的因素,作为主题酒店的投资经营者要在酒店主题的选择上下工夫,善于发现地方文化特色,扑捉消费动态,创建具有吸引力的鲜明主题,同时深掘主题文化内涵,让主题酒店中分体现其不可复制性。

3、市场定位不准。

主题酒店是在全球客源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特定的顾客群。目前,一些主题酒店树着主题的旗帜,却同普通传统酒店没有什么区别。从酒店的设施设备、经营管理到酒店的宣传推广,缺乏市场细分观念和突出主题特色的理念,盲目选择客源,市场定位模糊,主题形同虚设。

4、品牌影响力弱,知名度低。

主题酒店在我国还属于酒店中的新兴事物,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主题酒店还知之甚少,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入住酒店的时候还是会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的酒店品牌。目前国内的主题酒店在自我形象的宣传上还很欠缺,各种媒体的曝光率极低。

三、主题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一)做好市场定位。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主题酒店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所在,主题酒店市场定位主要包括目标市场选择,然后根据目标市场需求特征与酒店自身资源的优劣势推出适合目标消费者需求的酒店产品。市场定位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准确的市场定位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模式和竞争者的产品策略以及自身的资源特点不断的改革。广州的长隆酒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广州长隆酒店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全国首批广州唯一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隆集团的中心地段,周围有广州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酒店更是拥有全国唯一放养白虎及火烈鸟的中庭花园。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长隆酒店拥有大量的旅游客源,并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坐落于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生态园林式主题酒店。但是随着周边城市旅游旅游资源的不断优化,如果仅仅以旅游观光客人为主要接待对象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番禺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珠三角城市,近些年这些地方在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很大的举措,例如珠海投资30多亿兴建的海泉湾,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等,对番禺的旅游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以接待观光客为主要目标客人的长隆酒店也不得不考虑重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重新进行市场定位。长隆酒店在进行一系列的客源市场考察、SWOT分析下,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扩建,已经由原本的生态园林式主题酒店逐步向高端商务会议度假酒店与生态园林式主题酒店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二)因地制宜,从当地特色中找到主题。

酒店主题的确定要避免跟风模仿,要能够体现自身的特色,做到“一店一景”。要仅仅靠凭空想象去确定主题是非常困难的,想法很难具体化,也不宜操作。因地制宜,从当地的特色中找主题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江南,鱼米之乡,就可以以水乡为主题建主题酒店。这也并不是说只要是江南地带所有的酒店都要用水为主题,如果是那样的话,所建的主题酒店就没有任何新意和吸引力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江南文化,如气候、环境、历史、名人等各个角度,以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酒店的主题。例如北京有一家以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文化为依托所建的四合院大酒店,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主体进行装饰。在北京四合院酒店中,以老照片、老绘画、老古董、老服饰、老环境营造怀旧主题,可以说妙趣横生。

(三)深挖主题内涵,不断丰富内容。

主题饭店本身是对现有饭店模式的创新,而创新是主题饭店生命之所在。那么创新是一个永续的过程,主题饭店虽然与一般的标准饭店有明显的特征差异,但是社会消费文化和顾客消费趋向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主题饭店也不能一成不变。因为酒店的主题一旦确定,就会给人留下固定的映象,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对这种特定的环境模式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要不断的进行主题创新,不断的丰富主题的表现形式和呈现载体,不断的挖掘和扩充主题的内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长期赢得市场的青睬。

(四)做好宣传,提高酒店知名度。

酒店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温泉酒店;员工;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50-01

人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酒店在实现顾客满意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酒店员工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员工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传递酒店人文文化的过程,温泉酒店作为以温泉为主题的酒店,更重视酒店人文文化的传递和客人精神上的享受,这种高要求需要温泉酒店员工完成。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在管理中应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倡导顾客至上;另一层面应以员工为本让员工满意。

一、温泉酒店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员工的健康发展。酒店重视员工满意度,有利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满意度在某种程度上即是重视“人”的重要性,员工在工作的酒店得到重视,便会以较高的积极性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酒店长远发展。现代酒店已经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体制发展成“以人为本,高度满意”的双重管理目标。员工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酒店进行组织诊断,酒店的未来绩效,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员工的工作质量。重视并科学有效地监测员工满意度,已经成为现代酒店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温泉酒店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和现状分析

(一)对人本主义重视不够。近年来,“以人为本”己成为众多酒店所推崇的经营理念,对于酒店而言,“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指酒店的客人,又指酒店员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温泉酒店根本就没有对员工满意度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对员工满意度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没有正确地认识;认为只需要给员工物质奖励;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只是形式而已;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并没有进行分析,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二)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机制。培训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欲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温泉酒店培训零散,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酒店对于员工的培训没有固定性,培训内容上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对于温泉酒店,更应该注重温泉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调研的酒店员工很少有清楚自己的工作要求和职责的员工。

(三)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单一。有些温泉酒店在激励人的手段上比较单一。大多数温泉酒店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上过分依赖于货币激励办法,强调物质利益的力量,忽略了精神鼓励的作用。或者有些温泉酒店只对员工采取口头激励方式,忽略了物质上的奖励。两种激励方式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温泉酒店淡旺季对酒店员工造成影响。由于温泉酒店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在冬季时旅客涌入,酒店满负荷运转,需要大量员工为客人提供服务。而在淡季,生意萧条,甚至停滞。酒店为节约成本,压缩编制、削减工作人员。这样,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温泉酒店人才市场的流失率较高、流动性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温泉酒店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员工对温泉酒店的满意度。

三、提升温泉酒店员工满意度的解决途径

(一)创建“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以人为本”首先应该表现在酒店文化上,优秀的酒店文化既是一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更是一种工作氛围。营造这种“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氛围,领导者应尊重、关心员工,了解部分员工需求,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培训机制。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优质的服务,因此员工的培训内容决定着酒店的长远发展,必须严格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丰富的培训内容应包括素质能力培训、工作技能培训、软技能培训三个层次。建立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培训队伍,优秀的培训者能对培训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丰富培训方式,采用一带一培训法、模拟培训法、课堂讲解、专题讨论等方式有效结合,提高培训效率,让员工真正的充实自己,提高员工价值。

(三)科学设计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首先,推行激励机制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可以简化管理者的工作流程,降低了管理成本,有效避免和减少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误差。同时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避免了领导者的主观错误判断,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其次,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在实施激励机制过程中应注重多重激励机制的配合使用。物质激励是基础,是通过满足个人对物质的需求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激励是主,精神激励就是注重用精神因素鼓勵员工从事工作。温泉酒店在激励机制上,应该两者相互结合,达到最优效果,肯定员工的价值。

(四)在温泉酒店淡旺季期间合理安排员工。温泉酒店在淡季应该合理安排员工,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员工调往其他兄弟酒店帮忙,在学习其他方面技能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二是将员工集中起来做培训,补充理论知识;三是照常运作。虽然这些方法降低了员工的流动率,但增加了企业成本。在员工的流动率上,酒店应从自身找原因,尽量减少温泉的淡旺季之分,在留住客源、保障收入的同时减少了员工的流动率。

完善温泉酒店员工满意度管理可采取以下对策:温泉酒店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建立全面系统的培训机制;科学设计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建立员工交流平台;在淡旺季期间合理安排员工。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员工满意度管理放在首位,才能充分发挥酒店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保持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叶子,女,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09届酒店专业学生.本课题为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李珺,女,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辅导员。

参考文献:

[1]邵峰.星级酒店员工满意度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5,5.

[2]辛丽轲.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8.

[3]粟娟.提高酒店员工培训效率探析[J].现代企业,2006,12

酒店员工快乐工作环境构建研究 篇12

一、以到位的招聘夯实员工快乐工作的基础

酒店的招聘工作是创建员工快乐工作环境的基础。只有在招聘环节严格控制, 招聘到适合酒店工作性质的员工, 才能确保员工的工作心情长期处于乐观的状态, 继而为日后的快乐工作环境构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招聘方式建议加强推荐制的作用。

目前的酒店多采用外部社会如校园招聘或广告招聘的方式补充普通员工,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根据成功餐饮企业海底捞的经验, 笔者建议:在社会招聘的基础上, 酒店应当强化推荐制在普通员工招聘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通过推荐制招聘来的员工, 其离职率只有校园招聘或报纸广告招聘的一半。另一项研究发现, 不同招聘源的员工留任率有明显的不同, 员工推荐为61.25%, 应聘人员上门主动求职为58.4%, 职业机构招聘为48.4%, 广告招聘为44.8%。1通过推荐人, 应聘者对酒店和所应聘岗位的工作性质及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 且因有熟人在内, 员工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小, 心境相对轻松, 当然也不会轻易辞职或跳槽。因此, 酒店应当多增加一些推荐性质的员工 (前提条件是员工本人条件符合酒店岗位的需要) 。

2、员工招聘应当强化“心理乐观”这一考核标准。

如今许多酒店招聘工作都进入了一个“选美”误区, 不可否认外貌好的员工确实养眼, 能够取悦部分客人的需要, 但是这样条件的人员未必会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也未必能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酒店要克服以往单凭外貌取人的弊端, 将员工的抗压能力、乐观状态、开朗程度以及员工团队合作意识当作一个硬标准、硬门槛列入招聘条件之中, 这样酒店的员工之间才能互助合作, 员工在面临困难及压力时才不会气馁, 酒店员工的快乐工作氛围才能有效地建立起来。

二、以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保证员工的工作动力

许多酒店认为降低成本支出是保障酒店利润的必然选择, 为此多数酒店会想方设法以各种途径压缩员工的薪酬支出, 这种做法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 会极大地压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在基本薪酬与福利方面不能满足员工的愿望, 必定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 因此, 员工的快乐工作环境构建必须以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为保障。

成功的酒店多会采用薪酬领先型战略, 在这些酒店中, 员工的收入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整体高出平均水平10~20%。高薪酬不仅使企业对外界的优秀人员具有吸引力, 同时也能够提高酒店员工的自我认知感, 有利于保证员工的工作心情, 使员工安心工作。在薪酬体系中, 酒店还应注意福利待遇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作用。虽说赫茨伯格认为福利待遇属于保健因素, 但事实证明, 与同类型企业相比较, 相对优越的福利待遇也会增加员工的满意感, 令员工有较好的工作心情和足够的工作动力。海底捞的成功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每家门店每年投入50万元完善员工的住宿条件, 为员工宿舍配备专门的家政服务人员;员工家境困难, 直系亲属患大病时可享受免费医务治疗的待遇;四川员工的子女可免费进入企业自建的一所学校就读……如此优越的福利条件成就了海底捞的快乐工作环境, 员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自然是积极性倍增。酒店与餐饮企业同属服务性企业, 工作性质有相同之处, 因此海底捞的经验完全可以引入酒店业中。多数酒店应一改以往压低员工薪资及福利的做法, 以优厚的福利待遇确保员工的工作, 为酒店快乐工作环境的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三、以正确的管理手段确保员工的工作心情及工作状态

在物质化利益的基础上, 酒店管理人员还必须以正确的管理手段确保员工的工作心情及工作状态, 推动快乐工作环境的建设。

1、管理人员需正确认识酒店员工的工作性质及工作情境, 体恤尊重员工。

快乐工作环境的构建要求酒店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员工的工作性质, 切身体会员工的工作情境, 改善与员工之间紧张对立的工作关系, 保持员工在工作中的愉快心情。

首先, 酒店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长、临时加班多, 这种工作性质为员工的生活安排带来了诸多不便。管理人员应从工作需要和员工需求角度,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 适度增加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尽可能避免加班加点, 以保证员工的休息时间;另一方面, 应逐步推行灵活的休假制度, 根据酒店业务特征, 有计划地安排员工在淡季时期度假旅游, 使员工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快乐。

其次, 酒店管理者还必须深刻认识到员工的工作性质:酒店属服务性行业, 一线员工常会面对来自顾客、组织和工作本身的诸多冲突和压力。因此, 酒店管理人员在加强培训员工服务意识并强化其忍耐力和承受力的同时, 还应站在员工的立场上, 体会其难处, 在员工受委屈时, 不宜一味批评, 而应正确引导, 并从生活、心理各方面体恤员工。

最后, 酒店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人格, 维护员工的尊严, 要教育员工不自卑不自馁, 提升员工工作的自豪感。在这方面, 里兹·卡尔顿饭店提出的“我们是为女士和绅士提供服务的女士和绅士”的口号万豪饭店集团强调的“人服务于人”的宗旨以及致力于创建“顾客、服务人员与雇主之间‘大家庭’气氛”的管理思想, 都是成功的经验。

2、实施有效的沟通, 进行换位思考, 注重对员工的情绪管理。

上下级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对话渠道, 可以令员工感到自由、真诚和平等, 使酒店内的工作氛围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有效沟通的基础在于员工对管理者认同,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管理者应以公平公正的心态正确处理员工事务, 以制度管理人, 任何处理意见都有依据, 这样才能使员工产生对于上级的信服感, 增强酒店内部管理的公平性、透明性, 建立酒店和谐的工作环境。

要实现有效沟通, 管理者还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体验员工在特定情景下的感受, 通情达理地谅解员工的行为, 提出让对方心悦诚服的解决方案。在团队合作过程中, 管理者必须摆正位置, 既要唱好主角, 更要甘当配角, 树立“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经常思考“我应该为他们做什么”, 主动配合, 努力为员工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这样才能使员工心情舒畅, 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 从而形成最大的团队合力。

有效沟通还要求管理者对员工实施正确的情绪管理。员工的情绪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客人的体验感知, 影响整个酒店的形象, 而且会间接波及到其他员工, 破坏整个部门的工作氛围。在日常工作中, 管理者应时常观察员工的工作情绪, 即时与员工沟通, 分析问题成因, 寻找解决方案, 协助员工疏导并释放情绪, 使员工早日从非正常状态中解脱出来, 避免隐藏的问题引发未来的冲突矛盾。

3、为工作添加新鲜感和乐趣, 必要时以轮岗制调节员工工作状态, 确保员工的工作兴趣与热情。

要想保持员工快乐的工作状态, 必须要确保其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为此, 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增添工作中的新鲜感和乐趣, 这一点对于酒店行业尤为重要。

酒店中许多工作都有标准化的规程, 有时甚至是刻板的要求, 酒店员工日复一日重复进行, 自然会感觉单调繁琐、疲劳厌倦。要降低员工工作的枯燥感, 酒店可以在大标准的前提下, 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拘泥于传统, 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适当创新, 依据顾客需要提供细微化的服务, 增加甚至是改变服务内容, 从而为他们的工作增添新鲜感, 这是确保员工快乐心境的关键。以餐厅摆台为例, 酒店管理者可以建议员工观察不同时间段客人的不同需要, 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酒店固化的摆台方式, 这样一方面能够完成员工的正常工作, 另外一方面为员工的工作增添了思考的动力与兴趣, 使员工感觉到:每天的工作都是新的, 同时还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海底捞许多及时到位的席间服务, 如:给每位进餐者提供围裙、给长头发的女士提供橡皮筋箍头、提供小发夹夹前刘海;给带手机的朋友提供小塑料袋装手机以防进水, 给带戴眼镜的朋友免费送擦镜布……, 就是在这样的快乐工作氛围中产生的。

建立轮岗制度是确保员工工作热情的另一有效途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由于各种原因 (如员工已经掌握了该项工作的技能、工作本身与员工个性不符等) , 员工的工作热情度可能会降低。此时,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酒店可以针对个别员工在部门内乃至部门间实施轮岗制。短期内这一做法会导致酒店用人的不稳定, 但从长远来看, 伴随着岗位轮换, 员工可以从学习中体会到工作和成长的快乐, 并由此消除因工作单调而产生的枯燥感和厌倦感, 有利于员工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另一方面, 当员工轮换到更有前景或是更具有吸引力的岗位上时, 会认为这是对其职业生涯的一种促进, 由此而产生的动力及获得的新鲜感和挑战性, 是任何其他措施都不能比拟的。在实施轮岗制时, 酒店管理人员需注意一定要因人而宜, 不要为轮岗而轮岗, 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4、合理授权, 给予员工应有的精神认可及适度的过错空间。

每个人都希望有权力去处理一些事情,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想法、愿意迎难而上、通过各种疑难情境的处理锻炼自身能力的员工而言, 授予其相应的权力处理问题是保持其快乐工作心境的重要手段。在授权时, 酒店管理者应视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下属的成熟度等因素给员工进行科学授权:对于一些具有丰富经验, 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员工而言可充分授权;在环境多变、工作任务复杂而下属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下, 可以有限制地授权, 必要时管理者应给予其有力的支持, 帮助员工圆满完成任务。在员工得到授权完成任务后, 管理者应给予员工应有的认可, 在员工出现差错时, 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批评, 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初次犯错者, 在必要的提示警戒后, 应包容谅解, 帮助员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改正错误;对于因创新而产生的差错应给以必要的鼓励;当然, 对于故意犯错或屡错不改者, 适当运用惩罚手段也是必要的, 否则会给其他员工不公平的感觉, 不利于酒店整体工作氛围的建设。这样管理者的授权才是完整的, 员工也才会在管理者的信任中成长并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四、以透明的成长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员工的快乐心境不仅来源于福利、工作本身, 还会受到自身发展前景的影响, 许多员工的工作潜能来自于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酒店管理者需要尊重员工的本性, 根据员工自身特点、能力及与岗位的适应性, 选择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合适的部门与岗位, 以顾问式的方式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 让员工看到希望。其次, 酒店管理层应当建立科学的测评考核机制, 公开、公正、公平地对员工展开绩效评估, 评估时注重员工的个人潜力及其对酒店所作的贡献, 对于优秀的、确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应当予以提拔, 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性的发展平台,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在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环境中展开竞争、谋求发展, 是快乐工作环境构建的必要补充。

从根本上来说, 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快乐的工作, 快乐的员工才能用心为顾客服务, 用心的服务才能创造顾客的满意, 满意的顾客才能为酒店带来良好的效益。酒店管理者必须牢记这一定律, 彻底转变以往高高在上对员工呼来呵去的态度, 站在“为员工服务”的立场上, 从硬件、软性氛围等诸多方面构筑员工的快乐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伏英.求乐管理:对现代酒店员工管理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7, (12) .

[2]邹益民, 林佑贞.饭店快乐工作环境氛围的营造策略[J].旅游科学, 2008, (12) .

[3]丁晓磊.解密海底捞模式:难以复制的简单[J].创业家杂志, 试刊号.

[4]陈胜军, 陈东, 周丹.海底捞的微笑链[J].企业管理, 2008, (1) .

[5]罗利会, 王启先.建设快乐工作文化创建和谐工作环境[J].电力勘测设计, 2006, (2) .

[6]张源, 关于建立新型的员工与酒店关系的探讨[J].亚太经济研究, 2004, (6) .

[7]杨莹, 谢礼珊, 韩小芸, 员工心理受权与酒店服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 2005, (5) .

上一篇:经营发展策略下一篇:SVPWM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