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精选12篇)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1
基层卫生机构是我国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底层, 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组成。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基本卫生工作绩效, 既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 也是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重要保障。新医改以来, 政府逐步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 其能否发挥预期效果, 卫生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卫生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 进而改善卫生服务绩效[1]。由于待遇、环境、条件等现状的差异, 城市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对工作激励因素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程度。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关于卫生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2~5], 然而没有发现对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激励因素的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激励因素现状和偏好, 为合理设计和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绩效。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1年5月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5个省份, 每个省份选取1个城区和2个农村县, 每个城区内选择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个农村县选择3家乡镇卫生院和15家村卫生室。最终共调查823名基层卫生人员, 包括来自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2名医生、112名护士和54名防保人员, 来自30家乡镇卫生院的180名医生、123名护士和100名防保人员, 来自150家村卫生室的152名村医。被调查的基层卫生人员, 平均年龄为37.9岁;男性占41.7%, 女性占58.3%;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占44.6%、40.5%、14.9%。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11项工作激励因素, 分别为收入、福利、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培训机会、职业发展机会、荣誉奖励、人际关系、病人尊重、管理制度和工作量。参考其他相关研究[5,6], 设计了3组变量用于测量卫生人员对工作激励因素的需求、偏好程度及自评现状。第1组变量通过卫生人员对激励因素自评重要性的排序来衡量其相对需求水平, 分析中将排在最重要位置的赋值1, 依次类推, 最不重要的赋值11。第2组变量通过卫生人员对激励因素的自我评价来测量基层卫生人员的激励因素现状, 收入用“期望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差值”, 福利用“各项福利享有率”, 其他的都是由差到好的五分类指标。第3组通过激励因素对提高工作努力程度所起作用的五分制量表来测量卫生人员的绝对偏好程度, 其问题表述方式为“如果收入/福利/……得到改善, 您的工作努力程度是否会因此提高?”, 答案依次为: (1) 会有很大提高 (2) 会有较大提高 (3) 会有所提高 (4) 不一定 (5) 不会提高。研究假设是, 自评现状较差的激励因素如果得到改善, 卫生人员将会更加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
1.3 分析方法
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工作地方 (城市、乡镇、农村) 分类, 进行比较分析。用赋值均数描述重要性排序测量的激励因素相对需求水平;用收入均数、福利享有率、赋值均数描述卫生人员对工作激励因素现状的自我评价;用构成比来描述卫生人员对各项激励因素的绝对偏好程度 (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的比例) 。对不同工作地方和人员类型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 分类资料用χ2检验, 连续性资料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
2 主要结果
2.1 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对各项激励因素的相对需求水平
从11项工作激励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来讲, 3类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均认为收入和工作条件是最重要的, 而荣誉奖励是最不重要的。其它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对3类人员来说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讲, 职业发展、福利和群众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对城市和乡镇基层卫生人员来说比较重要, 而生活环境对农村卫生人员来说比较重要。 (见表1)
2.2 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对工作激励因素现状的自我评价
不同地区和职业卫生人员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农村的差距最大, 乡镇的差距最小;不同职业类型中医生的差距最大。在福利方面, 除了医疗保险外, 其他福利享有率都很低;不同地区卫生人员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城市较好, 农村最差, 但乡镇住房补贴享有率高于城市。基层卫生人员认为, 单位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群众尊重和管理制度方面农村最好, 城市稍差;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整体水平一般, 乡镇生活环境最差, 农村工作环境最差。 (见表2)
注: (1) 组间χ2检验或方差分析:#0.05≥P>0.01;##0.01≥P>0.001;###0.001≥P。 (2) 组内χ2检验或t检验:*0.05≥P>0.01;**0.01≥P>0.001;***P≤0.001。
2.3 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对工作激励因素的绝对偏好程度
整体上, 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收入、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培训机会、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群众尊重等得到改善, 将会有很大比例的基层卫生人员愿意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作努力程度;而人际关系、荣誉奖励、管理制度和工作量改善等的激励作用相对弱些。不同地区卫生人员对收入、福利、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和荣誉奖励的绝对偏好程度之间具有统计差异。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人员对激励因素的反应强度之间没有统计差异。 (见表3)
注: (1) 组间χ2检验:#0.05≥P>0.01;##0.01≥P>0.001;###0.001≥P。 (2) 组内χ2检验:*0.05≥P>0.01;**0.01≥P>0.001;***P≤0.001。
3 讨论和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 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激励因素现状较差, 如果得到改善, 绝大多数人员愿意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作努力程度。现阶段, 基层卫生人员相对需求最大的工作激励因素依然是收入、工作条件、福利、生活环境等物质方面。这与已有研究[3,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然而, 基层卫生人员面临的现状是,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很大, 福利享有率很低, 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较少, 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较差, 这些均影响着其工作积极性,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另外, 如果群众尊重、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得到改善, 大部分人员也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通过对工作激励因素自评现状和偏好程度的比较发现, 自评较差的工作激励因素得到改善之后, 会有更大比例的卫生人员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
研究还发现, 城市、乡镇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对激励因素改善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城市相比, 乡镇和农村卫生人员通常会有更大的改善需求, 如果相应激励因素得到改善, 有更大比例的人员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卫生人员的待遇和条件较差, 尤其是农村地区。目前, 村医在雇佣关系和收入来源方面不同于其他卫生人员, 大多数村医是自我雇佣, 仅仅得到政府的补贴, 而不是工资, 不稳定的收入和缺少福利导致他们对工作激励因素的改善有更大的需求, 从而更愿意提高工作努力程度。
近年来,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基层卫生体系的重要性, 然而, 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主要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很少用于改善卫生人员的收入、福利等, 导致基层卫生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本研究给我们三个方面的政策启示: (1) 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 (2) 现阶段, 新的激励机制应该集中在改善收入和福利, 同时非经济激励也不能被忽视; (3) 激励机制设计应该更多地关注工作环境, 乡镇和农村地区需要有偏重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孟庆跃.卫生人员行为与激励机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3 (10) :1-2.
[2]袁蓓蓓, 孟庆跃, 侯志远, 等.村卫生室人员对激励制度的满意度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1:73-75.
[3]孙全胜, 张华平.对医院人员工作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与激励措施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1) :41-42.
[4]代涛, 王小万, 何平.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 (12) :41-44.
[5]袁蓓蓓, 孟庆跃, 宋奎萌, 等.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对激励因素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11) :1407-1410.
[6]Paleologou V, Kontodimopoulos N, Stamouli A, etal.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strument for identifying performance incentives in the Greek health care sector[J].BMC Health Serv Res, 2006, 6:118.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2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1、目标: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工程(一期)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建设。
完成情况: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经济开发区征地340亩,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2000万元。
2、目标: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完成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1层,职工及专家楼完成15层,门诊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完成平场。
完成情况: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预计年底前完成15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12月开工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和拆迁;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
3、目标:市中医院二期工程主体施工,完成2楼及以下主体工程。
完成情况: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已于8月30日开工,预计年底完成2楼以下主体工程。
4、目标:完成XX区人民医院和XX县精神病医院建设。
完成情况:XX区人民医院和XX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已于9月底前完工。其中XX县精神病医院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5、目标:完成疾控中心1个,新建急救中心2个。
完成情况:XX区疾控中心已完工;XX区急救中心已完工;XX县急救中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民生工程指标完成情况。
1、目标: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80人次。
完成情况:1—10月,下派内地医务人员对口支援242人次,完成率302%。
2、目标:开展粮油、果蔬、肉类、乳制品等大宗食品全产业链重点监管监测:抽检样品1497个,快速检测品样本59400头份。
完成情况:抽检样品1390个,完成率93%;快速检测品样本57142头份,完成率96%。按进度年底前全面完成。
3、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580个。
完成情况:风险监测酿酒、肉制品等样品756个,完成率130%。
4、目标:对参加新农合制度3年内未看病体检的55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进行体检。
完成情况:已体检35674人。
5、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完成情况: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320.53万人,参合率99.83%,完成率102.9%。
6、目标: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60%。
完成情况:1-10月,全市参合病人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2.22%,完成率103.7%。
7、目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2%。
完成情况: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5.2%,完成率103.48%。
8、目标:高血压患者管理率32.4%;糖尿病患者管理率21.4%。
完成情况:高血压患者管理率34.6%,完成率106.79%;糖尿病患者管理率24.9%,完成率116.36%。
9、目标:派遣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198人;派遣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46人;选派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32人。
完成情况:1—10月,派遣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226人,完成率114%;派遣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117人,完成率254%;选派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83人,完成率259%。
10、目标: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覆盖率达100%。
完成情况:10月1日起,全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覆盖率达100%。
11、目标: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30个。
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25个,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
12、目标:免费对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7.56万名。
完成情况:对全市7560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完成率100%。
13、目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
完成情况: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95%,完成率100.96%。
14、目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84万户。
完成情况: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84万户,完成率100%。
15、目标: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30个。
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25个,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
(三)其他目标完成情况。
1、目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80/10万以内。
完成情况:1—10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74.84/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3.69%。
2、目标: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疫苗接种率达到95%。
完成情况:1—10月,五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
3、目标:全年完成无偿献血2.53万人/份。
完成情况:1—10月,完成无偿献血3.04万人/份,完成全年目标的120%。
4、目标:做好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
完成情况: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一手抓创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环卫基础设施、背街小巷维修改造和旧城改造,一手抓城市日常监管,通过暗访督查有力推动各项创卫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各项创卫工作。10月23日,省爱卫办专家组对内江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进行了单项考核,鼠、蚊、蝇密度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考核合格。
5、目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补偿政策;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至少在一个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工作。
完成情况: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100%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100%上网采购基本药物(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上网代购基本药物);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补偿政策;10月1日起,全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覆盖率达 100%。
6、目标:签约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投资资金0.5亿元,包装项目1个。
完成情况:已签约项目1个,协议投资资金0.51亿元,完成率100%;已完成包装项目2个,完成率200%。
7、目标: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完成情况:全市卫生系统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成率100%。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卫生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医疗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一是中央卫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截止10月,已完成以来的项目173个,完成投资1.864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197亿元,地方配套4444万元)。其中:XX区人民医院和XX县精神病医院建设,提前3个月完工;XX区疾控中心已完工、XX区急救中心和XX县急救中心提前4个月完工。目前3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完成25个,其余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工。
二是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有力推进。 20以来,我市医疗卫生机构自筹资金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 10.5258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3个,完成投资5808万元。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9.945亿万元。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经济开发区征地340 亩,总投资3.4亿元新区医院一期工程,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完结,完成投资2000万元;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专家住宿楼,总投资1.1亿元,预计年底前完成职工专家楼15层;总投资2990万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16亿元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正在办理土地和拆迁;总投资8920万元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工作,年底前完成平场;总投资2.285亿元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正进行地下室土石方工程,预计年底完成2楼以下主体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市中医院将继续征地85亩,规划三期项目建设,届时市中医院新征用地面积将达到180亩。
三是项目储备工作成效显著。今年8月,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储备了20-的卫生建设项目1226个(其中村卫生室1144个),确定了一批符合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项目上报省发改委和卫生厅。截止目前,我市争取到今年中央投资卫生项目82个,争取中央投资1.01亿元,争取项目资金额全省排名第四,仅次于成都、绵阳和雅安,其中市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300万元,是我市历年来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最大的项目。
四是外国政府贷款工作取得突破。今年我市成功争取到外国政府贷款8540万美元,其中:市一院2000万欧元德国促进贷款;市二院3500万欧元德国促进贷款;市中医院1500万美元以色列政府贷款。项目资金用于医疗机构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填补了XX市医疗卫生项目建设领域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的空白。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总量进一步增大,现有床位17874张,比新增床位721张,每千人口床位达4.19张,比20增加0.17张。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
1、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一是全面执行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制度。由各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医疗费用相关控制指标、定点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和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时结报,简化了报销流程,为参合农民及时得到住院补偿提供了方便。二是综合考虑不同级别医院住院人次、费用增长等因素,开展了总额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三是开展了2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力争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这部分重大疾病患者的实际补偿比达到70%。四是出台了《XX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试行)》,目前正在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招标采购工作。五是对参加新农合制度3年内未看病体检的55岁以上农村居民免费进行体检共40122人。2013 年全市参合农民达320.53万人,参合率99.83%,参合病人住院实际补偿比达62.22%,较2012年提高6.12个百分点。
2、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10月1日起,全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我市按照《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一是认真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二是及时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共调整了三大项11小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上调费用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其中门(急)诊诊查费调增的6元全额报销,不增加患者负担。经初步测算,我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每年让利患者4500万元。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实惠。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印发了《XX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投入,2013年市级财政在2012年8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了180元。二是传染病发病率实现稳中有降。 1-10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74.84/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3.69%;五苗接种率均在99%以上,建立起了预防疾病的免疫屏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目位居全省第二。传染病准确报告率达到100%。全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三是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今年我局加大了对疾控机构等级达标、免疫规划示范区、应急示范区、结核防控示范区、艾滋病防控示范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aaa级预防接种门诊等创建工作。XX区成功创建省级慢病示范区,标志着我市慢性病防控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XX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XX县。四是卫生应急工作上新台阶。今年,建立起了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平台,调整充实了涵盖24个专业、共50人的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300余人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大力提高卫生应急队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了“4.20”芦山抗震救灾工作和成功应对了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
(四)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医疗质量管理上新台阶。一是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修订下发《XX市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管理办法》,明确质控分中心及其挂靠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质控分中心全行业管理职能。今年在已有16个医疗质控分中心的基础上,新成立了7个医疗质控分中心。二是创新医疗质量控制检查模式。让质控分中心挂靠单位的质控办参与其中,协同各质控分中心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督导。今年3月、6月、9月分别组织医疗质控分中心专家对全市2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质量管理专项检查。三是落实考核通报制度。将检查结果及各医疗机构排名情况每季度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全市医疗质控管理逐步规范化,医疗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重点学(专)科建设取得新成绩。为提高我市医疗卫生科技水平,今年我市在建成的20个市级重点学(专)科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市级重点专科评选,组织专家对各医疗机构申报的16个市级重点学(专)科进行了现场评审。今年,XX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被评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市中医医院妇产科、皮肤科通过市级重点专科验收,并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四川省重点专科立项评审。目前,我市建成和在建的西医类省级重点专科8个;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已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7个。
3、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深化。今年,我市继续深入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前,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其中,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医院、XX县、XX县、XX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XX市中医医院杨梅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4、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市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签订目标承诺书。年初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签订了2013年至 目标承诺书,县(区)政府与县(区)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各医疗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承诺书,落实相关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二是推进标准化中医科室建设。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开展标准化中医科室建设,今年共对各县(区)申报的21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建设进行了检查验收。目前,全市111个乡镇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设置率达100%。三是提升中医人才队伍素质。各县(区)以县中医医院远程教育系统为平台,组织辖区内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利用中央补助培训项目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全市共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讲座10余次,远程集中培训学习7天,培训村卫生室人员782人。
(五)卫生监督工作有力推进,食品安全进一步巩固。
1、卫生监督工作有力推进。积极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监管模式,全面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和医疗服务市场监督工作。全面落实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片区派驻制度和推行协管员制度,提高基层卫生监督覆盖率。目前全市已设置覆盖111个乡镇的42各卫生监督派驻机构,派出监督员58名,设置协管员368人。所有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和美容美发场所100%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受理举报投诉案件66件,查处66件,查处率100%。;查处案件494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金额377038元。
做好基层卫生检验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3
基层医院检验科是临床诊疗的重要窗口,是对临床各类患者进行首次检查分流的重要枢纽,其检验项目相对较少,主要承担患者的标本采集,三大常规及部分急诊项目的检验工作。近年来,随着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检验科对门急诊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门急诊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形成了“大检验科本部,小门急诊检验”的现象,同时也成为患者顺畅就诊的瓶颈之一[1]。几年来,我院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基层检验工作的路子,现报告如下。
1 领导重视,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检验工作
领导阶层应该高度重视卫生检验工作, 各科室之间统一安排, 互相协调, 给检验工作一个宽松的环境, 使检验工作有计划地进行[2]。如可以在春季采样较少时重点安排从业人员查体, 在春夏之交可以多进行采样检测; 在夏季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采样要具有代表性如冷饮、饮用水等, 秋冬季节多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各种技能的培训等。每年适当安排时间进行内审、评审工作。做到检验人员的合理安排, 如可以根据检验人员的各自优势来安排上机上岗,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实习, 例如可以针对各种事件的性质成立不同的行动组, 进行相应的专业训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各项业务工作都能协调稳步发展。
2 改善环境, 更新设备,保证仪器运行正常
加大投资,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实验室建设, [3] 仪器设备更新换代, 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基层单位由于财力有限, 可以分阶段、分批次、分计划添置仪器, 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卫生检验工作需要。同时, 还要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做好维护、维修, 尤其大型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 保证仪器运行正常。改善实验条件, 使实验室在装备上逐步现代化、自动化。同时, 要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筹资渠道, 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援助, 支持卫生检验事业的发展。
3 增加機会,健全渠道,培训卫生检验人员
检验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而检验技术人员是检验工作的核心。检验技术人员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检验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 要加强技术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还要用统一学习、自学、讨论等形式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 通过质量控制等形式来督促工作人员促钻研业务, 提高技能。还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进修卫生检验人员, 增加同行间经验和技术交流的机会。要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网络信息不断学习, 支持和鼓励技术骨干分子, 以促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 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从而保证检验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近几年来, 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 一些有经验有特长的技术人员流入其他科室, 补充一些专业不对口, 或者是基础与经验较少的人员, 造成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而且部分人员不注意下功夫去认真钻研业务, 技术上没有长进[4]。以及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培训少, 学习交流少, 信息不畅通等诸多因素, 导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长期停留在低水平或传统的方法上, 对现有的一些高新的技术方法难以接受, 更不用说在业务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检验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是基层检验工作较普遍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中专院校对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滞后, 需大于求, 有很多检验人员是没经过专业培训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的;二是有相当一部分院领导不重视临床检验工作,认为检验科是辅助科室,辅助科室自然就不重要了;有相当部分院领导根本不了解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他们认为任何人, 只要找一个熟手带教一下子就可以了。三是检验人员掌握的临床检验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太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常规检验的基本技术未掌握。
4 健全体系,加强管理, 使之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从采样开始, 经过样品登记、保存、检验、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 报告的编制、发出, 以及信息反馈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并包括日常的仪器维修、维护及时得当, 配合计量部门的检定工作, 检验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卫生标准的引用必须是现行有效的, 每个环节都是整个体系的有机统一体,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人尽其才, 使每个人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整个体系运行有效, 真正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全面、细致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标准操作程序处理标本[5] [6]。分析前,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备足常规试剂耗材,使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分析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前者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环节,要求检验人员重视对质控物的操作,严格监控试剂质量,并对试剂应用效果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卫生部、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控制,有利于检验人员掌握本实验室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了解检验医学的发展动态,对门急诊检验工作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检验分析后,根据不同的权限,严格按照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出具检验报告。认真分析检验申请单上的诊断提示,结合检验结果,及时与患者及门急诊医生沟通,旨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建容,黎倩,曾静.计算机网络用于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临床合理用药,2010,3(4):101-102.
[2] 陈黔,张彦,胡艳.检验科门诊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西南军医,2010,12(2):343-344.
[3] 陈黔.检验科门诊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实用医技杂志,2007,14(7):936.
[4] 林一民.门诊检验医患沟通技巧探讨.重庆医学,2007,36(11):1093-1094.
[5] 查长森.门诊急诊常规检验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2,7(4):364-365.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山西省各县综合实力的排名,将所有县分为好、中、差三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共抽取6个县,每个县调查一个县级医院;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乡镇卫生院以及该乡镇所辖全部村卫生室。选择以上抽样单位在岗的全部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医疗、护理、药剂、检验、影像、公共卫生等卫生专业人员。
1.2 调查方法
某高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员,经过培训后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为自制的《山西省基层卫生人员学历需求的调查问卷》。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排错。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县、乡、村卫生人员的学历状况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单位包括6个县级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72个村卫生室。共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回收1 588份,有效问卷1 541份,有效回收率为96.3%。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
从学历情况来看,不同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员学历是有差别的(χ2=522.198,P=0.000)。县级医院人员大部分为本科及以上,占68.2%。但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乡镇卫生院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有22.6%,大部分(74.8%)为大专和中专(高中)学历者;村医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有4.1%,88.1%的村医为大专和中专(高中)学历者,尚有7.7%的村医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见表2。
2.3 对提升学历的需求率
在1 541名被调查对象中,87.1%的人员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见表3。
2.4 阻碍学历提高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阻碍学历提高的原因依次为:无人接替工作(占40.6%)、入学门槛高(占40.3%)、家庭离不开(占28.0%)和交不起学费(占19.0%)。
2.5 参加高校到基层举办的学历教育意愿
在调查对象中,有95.7%的人员愿意参加高校到基层举办的学历教育,见表4。
2.6 参加高校开展的远程学历教育意愿
90.4%基层卫生人员愿意参加高校在网络上开展的远程学历教育,见表5。
3 讨论
3.1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山西省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偏低,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学历关系到他们执业资格的获取、职称的晋升、待遇的提高,进而进一步关系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服务质量的保证、工作荣誉感的提升等问题。在《2016年中国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深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到要加强继续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
3.2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对提升学历的需求巨大
调查表明,87.1%的人员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而阻碍他们提升学历的主要原因除了工作忙无人接替以外,就是入学门槛高考不上。他们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了提升学历,进而影响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承担的工作与自身的学历是不匹配的。成人高考的入学门槛主要涉及英语、政治考试,对于他们来说,英语、政治基础知识薄弱,尤其英语知识的薄弱成为提高学历的瓶颈。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对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模式进行改革,降低成人高考的门槛,让这部分人员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学历。
3.3 高校优质资源下沉是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学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指导意见》,鼓励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学师资、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育资产、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理念、教育设施等。调查表明,基层卫生人员非常希望在单位或家庭附近就能接受学历教育,高等医学院校一般都地处省会城市或者省内大城市,由于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繁忙等原因,到较远的城市学习多有不便,所以建议高等医学院校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举办继续教育[5,6]。
3.4 远程学历继续教育也是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学历的有效途径
数据显示有90.4%的基层卫生人员愿意参加高校网络上开展的远程学历继续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建立正规的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网站,并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在家中或者单位进行学习,为他们获得学历提供方便[7,8,9]。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状况和对学历教育的需求,探讨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提高其学历的有效途径,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山西省6个县级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和72个村卫生室的全部卫生专业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回收1 588份,有效问卷1 541份,有效回收率为96.3%。结果: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结构不同(χ2=522.198,P=0.000),县级医院68.2%为本科及以上,乡镇卫生院22.6%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村医中仅有4.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调查对象中有87.1%的人员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需求。讨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有待提高,可通过高校优质资源下沉、远程网络继续教育、改革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等途径帮助其学历提高。
关键词:学历,基层卫生人员,途径
参考文献
[1]陈俊星.中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7):505-507.
[2]龙苏兰,黄河浪,吴一峰,等.中国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4):558-559.
[3]张雪莉,周鼎伦.2001—2010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2):111-114.
[4]刘聚源.2010年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1.
[5]赵杰荣,赵杰英.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教学管理调查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25-126.
[6]徐凯,郎艳燕,于琪.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3(4):79-80.
[7]王县成.农村卫生与农村卫生人力开发[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6,6(16):16-17.
[8]王迎新,叶宜德,王志华.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有效实现形式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3):221-223.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总结 篇5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根据省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要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20XX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方案》,分乡镇成立了培训教学点,具体负责村医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县疾控中心、计生妇幼保健站分别组建老师队伍,进行现场授课,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培训纪律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对培训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和部署,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卫生院提前组织各业务主管学习了培训方案、内容安排及考核的管理办法,为全面做好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开展情况
全县共有村卫生室381家,参加培训的村医(包括防妇保员)407人,培训率100%。按照县局关于20XX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相关要求,此次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习两个阶段,培训内容均根据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手册和多媒体教材医学宝相结合,制订了以基础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为主题;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类33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为主要业务知识,采取看、听、讲、讨论的培训方式对村医及防妇保员进行全面的培训,部分乡镇卫生院还有邀请了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专家对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及防妇保员针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新生儿的抢救等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在培训期间各学员还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相互交流,每个学员都学到了更多更有利于以后开展工作的经验。此次培训累计每名村医及防妇保员接受理论培训10学时并在卫生院进行了5个学时的实习。通过理论培训和实习相结合,全县农村卫生人员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知识培训前与培训后有明显的提高,考核平均成绩为90分。
三、加强监督、确保效果
整个培训过程中,各培训点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实行签到登记,课堂纪律严肃,各位学员均能认真的听课,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乡镇卫生院的学员均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乡镇卫生院为了保证参学率,垫支资金为村医及防妇保员解决生活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培训的积极性。
我县20XX年农村卫生培训工作虽然圆满完成了,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一是卫生院的经费短缺。二是基层卫生工作者人手紧张,在培训工作中需印制材料、考勤、为参加培训的人员授课、测试及其它的服务工作卫生院需2人配合才能完成,增加了卫生院的工作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建议今后采取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弹性学习时间或学分制授课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学相长,真正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6
关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00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0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主要是由各地区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级卫生服务站组成,由这三部分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需求,支撑起农村公众健康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合理和快速发展决定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是否完善、农村居民的求医是否得到了保障以及农村卫生项目是否成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现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措施,这样才能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经营病态问题。
1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 基层医疗“以药养医”的模式依旧存在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营状况依旧不佳,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平衡,严重亏损。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只有药品出售得相对较好,其他医疗服务性收入几乎没有,机构运营成本结果只能靠药品收入来弥补,但依旧远远不够。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运营情况不佳
目前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良好的财务运营管理,还不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在获得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后却无法有效的合理利用,导致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财务运营不佳则就无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扩大。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的增长速度比收入更快,导致每年的运营结余不足以维持当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1.3 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巨额负债
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基本建设等各种原因存在着负债,但是又因为财务运营能力不佳,无法获取足够的盈利进行偿债。这样就经过长年积累,产生了巨额的负债。
1.4 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发展不平衡
众所周知,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着各级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地区的相同级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同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年份发展不平衡,同地区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因为卫生机构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加上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重优质、重高级”思想观念,这就导致了好的医疗机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在超负荷运转,差的医疗机构则发展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医疗资源浪费。纵观全国大部分农村比较得出:村级卫生服务站发展情况不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村卫生服务站稍好,县级医院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发展最好的。因为发展不平衡,则无法同步进步,相互之间还会有所制约,甚至导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无法拓展。
1.5 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各地政府虽然每年都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资金,但投入资金的比例和数额几乎维持原样,导致分配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相对来说就是逐年降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缺乏盈利手段的情况下,政府
投入不足最后制约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2 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现状的建议
2.1 政府性投入资金需合理
应将地方政府的卫生财政情况加入政府每年考核中,使得当地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状况以及机构的发展情况与问题。政府应能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年投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彻底地落实,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制定有效合理的投资分配计划,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地分配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做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合理平衡的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
2.2 任用培训相关经济类管理人才
拥有充足资金后更需要加强合理的运营管理,不能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盲目进行管理,导致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挑选合适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意识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使得其能够对机构营运支出和收入进行综合协调,能够将机构的效益最大化发挥。除了以上所述,在资产管理以及机构设施合理配置上也应进行长远规划,使得投入资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因自身不了解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3 相关医疗保险制度需要完善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适用的配套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广大居民能够合理地被分配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要从制度上使得农村居民对于看病求医的方式得到改变,而不是一拥而上过度集中到其中某一级医疗机构就诊或是自己盲目买药胡乱治病。
2.4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根据各地不同的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进行推进和发展,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可以充分利用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合理优化分配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减少因为系统内部上下游竞争而互相抑制发展。
2.5 系统的成本核算及适度收支平衡
为了避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需要对整个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规划调整,不仅能做到将人群进行分流就诊,还能进行系统的就医成本核算,使得在业务拓展的同时,能够使得收支适度平衡。
2.6 对固定资产及各种物资进行适用管理
就当前各地区存在的同类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多,实际效用并不高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统一对其进行盘点与管理,同时也可相互调剂,将自身不需要的设备通过折旧采购或者赠送的方式,移交给急需此类设备的医疗机构。今后应以地区为单位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规划,在对应的规划管理措施论证后,再决定是否采购;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型设备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调剂制度和流程,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用。
3 结语
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差强人意,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喜的是基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正在一步步发展和改革之中,通过不断抽丝剥茧式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将会逐渐往优良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兰芳.县级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
[2] 肖律.浅析加强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J].财经界,2014,(27).
[3] 张莺.浅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作者简介:许刚(1979-),男,江苏宝应人,江苏省宝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计师。
基层卫生院的会计工作质量探讨 篇7
一、目前基层卫生院会计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基层卫生院会计处理工作不够规范
1.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其中档案管理、账簿设置和票据管理等各项工作杂乱无章, 卫生院门诊发票、住院发票管理也有很大漏洞, 甚至有的卫生院的会计账目就是一个收支流水账, 根本没有各会计账目的设置,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科目都没有发生额, 只是空有一个名字而已。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 发票缺少税务机构盖章, 收据也不是财政部门统一要求的标准结算数据。
2. 固定资产记录与实际不符
很多卫生院没有设置固定资产账目, 即使有, 资产入账不及时现象也时有发生。会计处理工作的落后导致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无法有效记录存档。
3. 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会计资料原本是财务管理最基础的依据, 但是很多卫生院对会计资料不够重视, 不但没有将会计凭证和账簿按要求统一管理、整理归档, 甚至有时会把会计资料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仓库里, 用纸箱和捆绳随便收拾起来, 日复一日, 纸质的资料便容易潮湿发霉, 不但不利于数据的查找, 而且十分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存。
(二) 基层卫生院会计监督不够完善
1. 负责制度导致的问题
目前卫生院的责任制度是院长负责制度, 也就是说整个卫生院的管理工作以及质量完全取决于院长本人。院长的工作跟整个卫生院的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 假若领导出现一点失误, 就会严重影响到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以及财务质量好坏。有点院长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那这个卫生院的会计处理水平就会下降, 监督管理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 现在的卫生院院长任期较短, 一些人往往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 在自己任职期间为了个人利益的实现, 会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不仅导致了整个卫生院管理质量的下降, 还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影响卫生院的名声,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 会计监督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基层卫生院往往设立于乡镇之中, 地理位置较偏, 会计监督团队人才贫乏, 有些卫生院会计监督人员素质较低, 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法律意识, 业务技能不熟练。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院的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一些法律虽然对监督人员有着较严格的规定, 但在现实工作中, 往往不能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 于是, 其监管质量可想而知。
3. 会计监督机制的执行不够认真
要做好监督工作, 必须认真执行会计监督机制, 这样才能发挥其监管机制的作用。若在监管工作中, 执行人员马马虎虎、草草了事, 那监督机制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形同虚设了。尽管很多卫生院都设立了科学的监督机制, 但由于卫生院工作人员态度的不端正, 没有将制度真正落实到工作中, 所以导致院会计工作缺乏合理监督, 甚至出现违规现象。
(三) 卫生院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基层卫生院是比较贴近农民的一种医疗机构, 常常设置在偏远的乡镇农村, 有时会面临资金预算紧张等问题。很多卫生院的会计人员都是兼职的, 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财务会计只是教育, 业务能力较差。甚至有的财会人员对该院的实际工作情况都不了解, 纯粹是抱着赚钱的心态才接受这份工作的,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卫生院, 难免工作上会不认真不负责, 糊弄了事。卫生院有这种人员的存在, 要实现会计工作合理化那是难上加难的事。
二、造成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问题的原因
(一) 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卫生院的领导及管理部门大部分是从事医疗救治的医护技术人员, 都存在定性思维。大部分人认为, 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 只要能安全解决病人的临床问题, 确保医疗安全就可以了。至于会计工作的好坏都是无关紧要的, 只要在安全医护的基础上保证卫生院的收入可观就万事大吉了。因此, 卫生院在选拔和培养财务会计人员的时候不够投入, 甚至出现会计工作人员吃闲饭不办事的现象。
(二) 卫生院的经济实力薄弱
一般的乡镇卫生院规模较小, 业务单一, 因而会计工作的业务量也就不多。卫生院经济能力差, 没有充足的资金负担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于是, 很多卫生院只能聘请一些兼职会计人员。兼职人员是抱着赚钱的目的来的, 所以他们的工作热情不高, 在很多财务工作的处理上不积极甚至不负责, 于是造成了会计工作质量的下降。
三、提高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 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的重视
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充分认识到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实现基础管理的基础上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在发现原始凭证不完整、不真实、不合法的情况下, 一定要严加处置, 及时修正, 杜绝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做到卫生院的一切收支统一纳入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不允许出现小金库现象。此外, 还可以定期将卫生院的财务状况进行公示, 透明财务, 接受群众监督。
(二) 提高对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的监督程度
1. 加强院长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
在实行院长责任制的现状下, 卫生院在聘任院长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三公, 即“公平、公正、公开”。而且, 一定要选拔那些既有领导和管理能力, 又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素质的人当院长。因为一个院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卫生院的工作和服务质量。要确保院长同卫生院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建立奖惩制度, 对院长进行严格考核。为了实现卫生院的长远发展, 避免由于任期短而导致的院长只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现象, 卫生院还要建立离职院长考核机制, 对离职院长任职期间的成就进行考核。
2. 规范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
严格选拔会计监督工作人员, 在他们上岗前, 一定要做好培训工作, 并且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财务意识。要让他们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与时俱进。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保证监督工作能够确实有效的发挥其监管作用。
(三)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财会工作能否取得有效成效。要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素质必须要从基础抓起。 (1) 一些医药院校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财会类科目的课程, 而财经类院校也可以增设医学科目, 将医学与财会相结合, 培养掌握一定医学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 可以在卫生院内开展针对会计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3) 卫生院在鼓励内部会计人员学习财会知识的同时, 争取培养一批既懂医疗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财会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待遇, 鼓励更多兼职人员转变为全职工作者。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约束, 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四、结语
基层卫生院能否健康发展事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体系能否有效确立。虽然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院的会计工作不够规范, 还存在很多漏洞, 但是只要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制订出可执行的合理的政策, 那么实现基层卫生院会计工作的完善和规范就指日可待了。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基层卫院会计工作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苏文胜, 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05, (8) .
[2]王涛.新时期医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7, (6) .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研究综述 篇8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
在本研究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是指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
1.2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人员对其所在工作环境各个方面所给予的一种积极的、主观的评价,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程度的反映[6]。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1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状况
国内很多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了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满意度状况,发现目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尤其对收入和福利待遇的满意度最差[7,8,9,10,11,12,13,14,15]。邢立莹[7]等人对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发现,乡村医生的整体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最差的方面是收入状况,乡村医生对工作量、个人发展机会的满意度也很低。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医生收入方面的满意度仅为24.98%,可能是由于乡村医生不仅要负责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还要担负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而得到的津贴补助却很有限,所以导致在工作量和报酬方面的满意度不高。韩彩欣[9]等人的研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从低到高依次是报酬与福利、培训与晋升和工作条件,可见,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工资收入还很不满意。武芳[15]等人研究了乡镇防保人员的满意度,发现乡镇防保人员对于薪酬的水平、薪酬的公平性和福利保障的满意度水平很低,尽管许多研究表明,乡镇卫生机构员工对薪酬和福利保障的满意度水平普遍很低,但乡镇防保人员对其薪酬待遇公平性的不满,仍提示我们防保人员与其他人员在薪酬上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2.2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
2.2.1 收入和福利。
很多研究显示,收入和福利待遇是影响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6,17,18]。陈浩[16]等人的研究发现,结核病防治人员满意度最低的6个项目中,有5个涉及工作报酬。工作报酬是影响结防人员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防人员认为工作的紧张程度与获得的工作报酬不够匹配。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研究发现,收入和福利待遇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7,18]。
2.2.2 工作条件。
机构的工作条件也是影响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彭松[19]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配置有关。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对机构基本设备配置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工作满意度是对照组的3.159倍。
2.2.3 职业发展和培训。
获得职业发展和培训的机会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很大。余楚国[17]等人发现,职称是影响社区医生工作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韩彩欣[9]等人发现,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类型、培训和晋升、报酬和福利以及工作时间。
2.2.4 工作量。
工作量也是影响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一个因素,工作量越多,会导致工作压力大、身体疲劳,同时还会影响业余生活娱乐以及照顾家庭等。王珩[20]等人对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每天平均工作时间是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2.2.5 年龄。
一些研究发现,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年龄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并且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年龄越高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越高[19,2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般期望比较高,收入比较低,高期望与低现实的落差导致较低的满意度水平;另一方面,年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晋升等方面的压力要相对小一些。
3 讨论与建议
国内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大量研究也证实,满意度与工作态度、组织忠诚、工作绩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健康产出相关,对于工作的不满意会造成卫生服务人员流失[1,2,3,4,5]。为了保证基层卫生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满足他们的需求。
3.1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薪酬和福利待遇
尽管国内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研究的对象不尽相同(地域、人员类型),然而却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对薪酬和福利待遇的满意度最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了当前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待遇水平还比较低,而且在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后,很多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免费提供,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无法从提供的服务中创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补偿机制,努力提高其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以消除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对薪酬和福利待遇的不满。
3.2 配合其他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满意度
浅谈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做法 篇9
1监管基本情况
1.1动物卫生检疫监管成效显著一年以来,累计检疫动物157万头(只),动物产品6.2万t。在基层检疫工作中,按照检疫规程到场到户实施产地检疫、规范检疫出证和检疫行为,做到了检疫率、出证率、票证回收率全部达到100%,动物饲养场产地检疫率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实现了中心城区检疫监管的全覆盖。
1.2检疫执法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现有申报检疫点六处,共有检疫执法人员28名。其中,整合四个街道办执法力量成立的中心城区畜禽产品卫生安全监管信息化中心配有有检疫执法人员12名,史口镇、龙居镇、牛庄镇、六户镇等4个乡镇各配有2到3名执法人员。不断优化监督执法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和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均达90%以上。执法队伍的优化与壮大,为下一步检疫监管储备了人才。
2监管工作思路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外来动物产品分销等工作计划,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大厅、防控监管办公室和执法监督办公室,明确各办公室职责,配备专业人员各负其责,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落实相关责任制度,通过与各检疫监管人员、养殖户、屠宰场等签订责任书,列单子理重点,强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追究制,确保了检疫监管有组织、有落实。
2.2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落实政府主导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构筑了严密的防控责任体系。免疫工作中,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中,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免疫建档率及免疫标识佩戴率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2%以上。充分发挥动物防疫组织网络作用,逐级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及时进行疫情分析预警,促进科学防控,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3严格监管,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3.1认真组织开展生鲜乳检验检测计划2015年共抽检生鲜乳样品370份。认真配合省、市局完成监督抽查任务和例行抽检任务,鸡蛋、鸡肉及猪牛羊肉兽药残留检测共168份次。
3.2加强养殖、屠宰场区的巡查监管做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按要求实施“瘦肉精”同步检疫。督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养殖档案,出栏时严格实施产地检疫。
3.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做好规模养猪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共计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311头。
4依托科技,创新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1)投资近400万元建成中心城区畜产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为畜禽及产品运输车辆安装上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所采购畜禽实行集中报检、消毒检疫、登记备案、台账管理,实现产品安全溯源。(2)延伸科技触角,拓宽支撑平台,聘请上海铭农科技信息公司技术人员开发设计一个囊括畜牧生产、防疫监控、市场流通等各环节的畜牧生产信息化管理综合性软件,通过把畜禽存栏、防疫、出栏,外来动物引进、流通,畜禽产品检疫监管等各方面基础信息分门别类汇总到信息中心,初步实现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全程监管和可追溯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5注重培训,强化督导,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10
1 提高动物卫生监督能力
1.1 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
随着《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有效创建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在监督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尽快给出地方性动物卫生监督标准的建议,对未来动物卫生检疫工作进行规范。比如规范动物相关产品的检疫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义务、规范养殖单位建立健全疫病防控机制等,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1.2 建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组织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在今后的不断改革中,要以建设高水平动物卫生监督组织为重点,贯彻落实人员经费、编制等问题,按照管理制度,创建高水平高素质的监督执行组织,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顺利开展[2]。
1.3 增加监督资金投入
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增加监督资金投入,将监督管理、计划培训以及疾病防疫工作所需要的财政进行细化,要具备充足的资金来建设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无害化处理病死的动物等。
2 提升检疫监督能力
2.1 人员配置
主要内容包括加工、屠宰、经营以及运输等阶段,需要安排专项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做好巡回监督工作以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2.2 资金到位
规范记录相关资金,要做到有据可查。
2.3 明确检测流程及责任
伴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不断完善,要逐步明确检测流程,落实责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屠宰检疫、运输、产地检疫等工作,尤其是运输和产地阶段,要严格对现场进行检查,凭免疫证明、产地检验证明出入境。
2.4 落实监督管理工作
增加监督执行力度,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各个阶段进行深入检查,对违法条例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强化监督职责,要按照实际要求,做好动物防疫检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有质量的疫病防毒工作。对来往运输的动物产品以及牲畜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外来动物产品疫情传染。
3 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3.1 从基层开始预警
加强日常巡查工作以及通过群众反馈等方式,发现动物疾病疫情,全面开展疫情普查工作,做好养殖单位的屠宰工作,将隐患彻底消除掉。
3.2 网络化动物疫情监测
做到“三合一”,即应急监测、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分类做好监测工作,形成网络化的动物疫情监测点,形成网络化监测之后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数据分析配套系统。
3.3 做好高质量的动物监测工作
按照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准则,加强建设兽医实验室设施,及时准确的补充动物防疫监测试剂以及相关监测设备设施,不断完善监测流程和技术要求,结合事前、事中、事后,把各自为战转化为统一分工协作,从业余化转变为专业化。
4 提升宣传执法能力
切合实际,结合地方政策和相关制度,做好重点宣传工作,促进养殖单位以及个体养殖户的守法意识,强化鉴别有害动物的能力。在开展宣传过程中要加强与群众基础的联系,挖掘擅长策划、善于开拓的人员,使得宣传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确保基础群众中有广播、电视,通过现场宣传加媒体宣传的方式,广泛宣传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5 总结
综上所述,要不断完善相关监督法律体系,提升监督执行的能力以及疫情预警能力,确保顺利开展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当地政府应当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地方性的监督要求和标准,通过不断的宣传,与群众加强联系,保障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乃勇,仇国琴,张艳.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能力的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8-9.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乡镇卫生院 基层创新
一.思想政治创新的要求
1.基本原则。思想政治创新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教育作为主导,通过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乡镇卫生院基层干部的思想,通过坚持采用思想教育与学以致用相结合的方法,对现行的问题进行导向创新,要坚持领导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进行创新,以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重点,坚持以“三会一课”作为基础形式,扎实落实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
2.目标任务。我们要坚持以学为基础,以做为提升。要将思想建设放在我区乡镇卫生院党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以中国共产党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作为全体党员精神武装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学习教育方面的创新来正确引导基层乡镇卫生院党员干部的言行,使得党员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起坚定的理念,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
二.思想政治创新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通过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坚持“两学一做”,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区乡镇卫生院进行党员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保证各党员同志充分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创新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断的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党员们的责任感,将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要做到将教育抓好、抓牢、抓到实处。下面笔者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对教育的对象进行研究,要抓住关键所在。乡镇卫生院大多数党员干部为基层医疗一线的骨干或行政后勤主管,学习教育要优先处理好工学矛盾,基层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要有针对性,对党员个人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目的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总体安排。学习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进一步强化对党章党规的教育,促进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其次在开展的方式上要从集中教育上开展向经常性的教育进行转变。在开展思想政治创新的过程中,要紧抓日常的学习教育,并以此作为基本定位,从而推动党内的思想教育走向常态化的管理模式。
第三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立足在从他律向自律模式的转变。创新工作中,不仅要着重强化党员们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和理解,更要充分发挥党员自身的净化和提高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党员们的带头作用,将从严治党的理念充分的落实到行为习惯中去。另外,我们在对基层卫生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在不断强化基层卫生院党组织的各项职能的同时,更要对党支部支委成员和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强化。
三.我区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措施
我们结合“两学一做”,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始终围绕着党的基本要求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在搭建好良好的教育平台和创新思想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对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各项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开展好;对结合实际开展的自选动作,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从而确保我区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得到较好的开展。
1.严格落实学习教育制度。各乡镇卫生院党支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的制度要求。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党支部按党小组划分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坚持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学习教育实行积分制管理。
2.创新思想教育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庆七一”、党纪条规知识竞赛、推选最美乡村医生、护士、卫生计生惠民先锋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创新教育载体、活化形式,促进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积极的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发掘问题根源。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党支部积极的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深入的对思想、组织、纪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发掘。
就目前集成全国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现状而言,通过在形式和方法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然而,其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区也应当积极的对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创新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区基层卫生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篇12
关键词: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现状
基层医院中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非常重要[1]。但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在基层医院中, 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情况并不好。在本次研究中, 分析了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现状, 并找出了解决办法, 报道如下。
1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是医院中尤为重要的工作类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 目前在很多医院中开始使用放射性设备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放射性设备的广泛使用, 电离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伤害也愈加严重[2]。由于放射性伤害的特点, 机体在生物大分子损失的基础上, 细胞作用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并且其功能及结构也会发生破坏, 最终导致机体器官和组织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 这些病理改变会对机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甚至有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 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医院中进行对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完善就显得极为重要。
2目前在基层医院中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出现的问题
2.1预防性监督工作不足:目前在很多基层医院中实施扩建或新建放射工作场所时, 其安全性要求并不能够满足国家要求和相关规定。尤其是在放射防护设施的建设时, 并没有完全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监督部门未严格验收, 之后就投入工作使用, 这一情况的出现会存在有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2.2基层医院对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一些基层医院中, 往往会存在有个别医疗机构对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是这些医院并不能够落实放射诊疗防护主体责任, 同时这些医院也会缺少专业性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人员[3]。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在实际的开展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过程中, 往往并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 所以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效果也并不高。
2.3对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管力度不足:在基层卫生监督机构, 由于近年机构职能调整、人员流动, 使得基层监督机构人员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尤其是专业力量更薄弱, 而这种工作现状则会导致对放射卫生防护监管工作的弱化。因此在对基层医院监管中, 尤其是卫生许可工作和日常的监督程序并不规范, 对放射卫生防护监管力度的不足, 更使基层医院本身就不能够保证到对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
2.4 X射线的使用不当: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对基层医院中的放射卫生防护监管力度不足, 这一情况会造成一些临床医师生不考虑放射性检查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对所来患者均进行X射线的检查。甚至一些医师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随意的让患者进行X射线的检查, 并将X射线检查成为医院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3解决在基层医院中放射卫生防护问题的方法
3.1将工作职责进行明确:首先需要将基层医院中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其工作职责为改善医院的放射工作环境并降低辐射、保护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保证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使用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方法完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4]。在将这些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后, 可以将放射卫生防护的责任落实到人, 并需要避免出现人手不足或是人员冗杂等情况, 保证到基层医院中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可以正常进行。另外对开展放射性相关工作科室, 更是需要做好上下联动、保障信息和通讯畅通, 保证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能够更加完善的进行。
3.2完善各项放射防护管理档案:为了保证基层医院中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高效率进行, 需要对管理工作的指标进行量化, 并将放射防护各项管理档案进行完善。在量化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进行完善, 并需要将其体检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 保证到工作人员的健康指标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定时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并分析, 避免工作中的照射剂量对其身体造成伤害[5], 以此及时发现放射工作现场的防护缺陷。同时也要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档案进行完善。让所有医护人员能够了解到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所有医护人员可以自觉自愿的做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 提升管理质量。
3.3制度管理和法规管理相结合:在基层医院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收到管理效果, 可以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对放射卫生防护的要求的大前提下进行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管理, 让基层医院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更加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也可让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4结语
在一些基层医院中, 放射卫生防护问题尤为严重,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本次研究显示, 在基层医院的实际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 主要问题为预防监督工作不足、对防护工作不重视、日常监管力度不足以及X射线的应用不当。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凤.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初探[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5, (9) :256-257.
[2]Jones A, Jones K, Holmes S, et al.Assessing the possible radiological impact of routine radiological discharges from proposed nuclear power stations in England and Wales[J].J Radiol Prot, 2013, 33 (1) :163-174.
[3]翟冬杰.关于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的研究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4 (35) :84.
[4]张宏军.浅谈放射卫生防护的探讨[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2, (2) :308.
【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推荐阅读: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07-07
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07-0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考核方案05-22
县卫生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汇报09-14
基层卫生人才09-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探索07-29
基层卫生统计05-25
基层卫生院06-28
农村基层卫生管理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