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制度

2024-05-17

中国政党制度(精选12篇)

中国政党制度 篇1

摘要:网络政治的兴起为中国政党制度带来发展机遇, 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加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自身建设, 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 更好地发挥网络政治对中国政党制度的促进作用, 推动中国政党制度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政治,中国政党制度,网络立法

一、网络政治发展下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所谓网络政治,其实质是民主政治,是在网络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

网络政治的发展,给中国政党制度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第一、网络作为现代化新型、便捷的传播媒体,为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提供了一个舆论宣传平台。第二,网络政治的兴起为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提供了重要手段。当前中国的民主监督机制仍然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相对薄弱的环节,网络政治的兴起促使了网络监督的形成与发展,它扩展了监督的对象和范围,拓展了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更充分体现了民主监督的大众化、经常化和多元化特征。第三,网络政治的兴起使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来实现政治社会化过程。公民可以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学习政治文化、认识政治现象,并获得适应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形成稳定的“政治人格”,从而起到传承政治文化、教育社会成员、巩固政治统治的作用。

网络政治的兴起是一把“双刃剑”,为中国政党制度带来机遇,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挑战,第一,网络政治参与主体无组织性给国家对政治参与行为的整合带来一定困难。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参与随意性较强,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加之社会转型时期阶层分化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参与行为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国家对政治参与行为的整合难度加大。第二,网络政治参与过程缺乏明确的规范性。这就给人们一时的情绪发挥留下活动余地,其中避免不了不顾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鲁莽行事的个别人,遇到正常参与渠道不畅通,民以表达无法通过正常参与渠道表现时,便会通过非正常制度以外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表现出来,增加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第三,网络舆论的可炒作性和可操作性空间较大会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便捷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明显,网络参与主体在网络中可以自由地表达意愿和进行辩论,由于网络参与主体背景不尽相同,观点各有侧重,利益表达自由度较大,不排除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以政治炒作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可能性,这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政党制度应对网络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自身建设

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政权威,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第一,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价值多元,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切实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努力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第三,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加强反腐倡廉,坚决刹住腐败之风,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政党制度主体的一部分,其自身建设也不容忽视。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做到:第一,加强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加强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新一代领导骨干,是参政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主导力量,是多党合作的牢固基础,是保持参政党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基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第二,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各民主党派必须把改进思想作风摆在第一位,做端正学风的表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业中,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纳群言,集中民智,为执政党和政府提供符合实际,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第三,重点加强各民主党派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保障,要建立和充实各级组织专门委员会,遴选高素质、有专长的党员成为委员会成员,明确职责和运作方式,让机构有效运作起来,同时建立和完善调研课题的确立机制,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物质保障机制,既充实了工作内容,又能确保工作的基本经费、设备和物质保障。

(二)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网络政治存在的特有问题,需要法律迅速做出回应。用法律规范各种网络政治行为,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保持健康肌体,加强网络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实际体现。目前,网络立法还是个新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加强网络立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修订和完善现行立法,为制定专门立法奠定基础。加强网络立法,要注意专门立法与现有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在加快修改和完善的同时将新旧更替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如对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进行修改和补充,调整适用对象,扩大适用范围,使之适应网络政治发展的需要。第二,借鉴外国经验,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国外网络立法进度相比明显落后。美国对网络保障的法律监管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有效保护网络安全保障活动的私权益;德国是欧洲信息化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网络立法的经验也相对比较先进。第三,加强专门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立法质量。给网络立法专门技术人员提供一定资金支持,鼓励他们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就网络立法原则、网络立法内容以及网络立法模式等进行学术研究,为网络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专门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为网络立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

网络文化发展鲜明表达了不同阶层、群体对急剧变化的时代感受和愿望,他像一切社会意识一样,有积极和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必然会对人们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第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整合多样化的网络文化,广泛吸收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差异,充分包容网络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批判网络文化中的有害因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从广大网络参与者的利益出发,以科学有力的舆论导向,合理到位的激励机制引导民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所必需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第三,以网络文化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是新型的传播媒体,是主流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民生,通达民意,疏导公众情绪,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提供有力的文化舆论环境。同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发展公益性网络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使网络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 2004

[3]王长江.执政党如何用好网络渠道.[J]同舟共进, 2009 (1)

[4]李斌.网络共同体:网络时代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4)

[5]章明.从公民社会的兴起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J]中国研究, 2009 (6)

中国政党制度 篇2

政党自从诞生起就在政治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们在政治舞台上极为活跃,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政治理念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人们通常依据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的利弊得失和成败优劣去评价这一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因此,全面地考察世界各国优秀的政党制度,客观而又科学地总结归纳出一个较为普遍的衡量政党制度的标准,是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党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政治和谐化社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政党林林总总,政党制度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和另一国家完全相同。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一国的政党制度由其发展历史、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具体情况所决定。即使相同类型的政党,但是它们的模式也有天壤之别。由本国民主革命历史发展而来的政党制度,因其适合本国国情,它们是本国民主革命在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结果,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本国民主革命的烙印,符合本国实际国情和经济文化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曾出现过“朋党”的现象,但这与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政党现象在实质上相去甚远。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成为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开始了我国政党制度艰难曲折的探索和实践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1-

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中国人迈出了探索近代政治发展的步伐。中国近代第一个政党“同盟会”也诞生了,孙中山等人力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党治国”,但这些理念、制度最终因水土不服而夭折。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民党逐渐在全国建立起***的统治。由于这种一党制实行卖国、内战、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 代表和维护一小撮大地主、大买办、大官僚的利益和特权, 违背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和平、团结、进步的愿望, 不能反映并实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和政洽参与要求。直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才有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发展。先进的知识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共合作的又一次失败,国内阶级力量走向“两个极端化”的时候,一些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抗日救国,在国共两党之外成立“第三党”,并逐步形成民主党派。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形成提出了现实需求。同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合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等方面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基本吻合,他们在成立初期就有向工农寻求支持与合作的强烈的政治愿望,并在以后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成为了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他们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和衷共济,共同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汇聚了强大合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从而最终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显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但也必须看到,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相适应、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健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机制?如何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怎样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拓展政治协商的范围和领域?如何进一步创新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加以改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在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中得到加强,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广泛联系各界群众,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不断探索多党合作的新方式新机制。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篇3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政党制度的多样性。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党制度,是由该国历史的和现实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的历史传承所决定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首要特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政党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这30多年中,逐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和重要原则;逐步规范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程序与形式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政党制度的发展。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面,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上显然是有所不同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的最高纲领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还带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30多年中,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探索、奋勇前行。中共把经济建设和促进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也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自党派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所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政党制度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启示在于: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巩固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绝不能照搬西方两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模式。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把党的政治领导寓于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之中,在统揽全局中,充分协商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民主党派的共识,变成共同奋斗的自觉行动。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政治准则基础上支持民主党派独立开展和处理自己内部的事务,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

二、切实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保证了国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实现了高效发展。

第一,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切实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团结动员全国人民,共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协商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许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所采纳。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还向中共中央就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重大的书面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支持民主党派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各民主党派结合自身特点,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活动,大力推动和实施智力支边、光彩事业和“温暖工程”等活动,开展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积极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帮助引进项目资金和捐款,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在近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动员和组织广大成员和会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向灾区群众伸援手、献爱心、送温暖。

第三,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多种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社会结构中分化出了一些新的阶层和群体,各阶级阶层的构成状况、规模大小、意识倾向、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各民主党派作为代表和联系广泛的政治同盟,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反映广泛收集来的本党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表达他们的意志,为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了组织、程序和途径,从而让党和政府充分了解了社情、洞察了民意,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启示在于: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多党合作的中心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多作贡献。中国政党制度只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才能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围绕发展推进多党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动科学发展。切实做好团结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鼓励他们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加社会财富多作贡献。

三、不断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局面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明确多党合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9年以来,中共中央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制度层面保证了多党合作运行机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政治协商机制层面。中国共产党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广泛协商。各民主党派充分运用人民政协等各种协商方式,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对各民主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进行协商讨论。此外,中共中央每年都要召开或委托召开各种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谈心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在民主监督机制层面。各民主党派运用政协视察、大会发言或以其他形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近年来,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人员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他们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研究,参加对重大案情的调查,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在参政议政机制层面。各民主党派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政协委员们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教育等问题建言献策,提案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如政协委员建议“公务员道德立法”、政协委员剖析“看病贵”,“统一死亡赔偿标准”等提案,其中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或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启示在于:制度化建设不仅是解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功能的客观要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最高形式是法治化。应着重从内容、运作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即:应当明确哪些内容由哪些级别协商,何种形式协商,以及协商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结果的答复和处理等;具体运作上把协商监督的活动纳入党政部门相关的工作程序中。只有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中国政党制度更加科学化。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更多内容应当在宪法中得到体现。

四、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多党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在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并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建,而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中共更加重视民主党派队伍建设工作,在不断加强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同时,协助与引领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为重点,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30多年自身建设的实践,促使党逐步与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所担负的实际任务相协调,也使党的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更加定型,为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供了保证。

二是发挥中共自身建设对民主党派建设的引领作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越加强,执政方式越民主,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效率就越高;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越加强,参政党的作用、水平就发挥得越好。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政党的任务后,参照共产党加强“三型”执政党建设要求,各民主党派也提出了不断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把握能力的要求,进而实现了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与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双向互动,最终达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

三是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与进步性广泛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成员结构等均发生了变化,参政党自身建设难度增大、任务加重。能否把握好参政党的性质和参政党建设的政治方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进行,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这使领导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领导班子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各民主党派着眼于从政经验、政治阅历、政治把握力以及个人威信等方面,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更快地成熟起来。

启示在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大团结大联合的力量。各民主党派是实现“中国梦”力量中一支特殊的中国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要维护这个联盟的大团结、大联合,就必须以创新精神处理好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保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让这一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中国政党制度 篇4

这本书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作了科学的回顾和展望, 以“制度探索期” (1994-1998) 、“制度建设期” (1998-2010) 和“制度完善期” (2011-2020) 谋篇, 描述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走过的历程和对今后10年的展望。从战略高度提出, 只有明确改革的原则、目标、重点、步骤和举措, 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才能使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这种归纳真实、准确又富有新意, 既反映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 又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大局对社会政策建设的要求。

在这种归纳之下, 这本书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当前, 从制度上, 我国的医疗保障已经涵盖全体国民, 民众已经从这项改革中享得实惠。先辈前贤“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在国际上,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也很引人瞩目。一项世人公认的艰难之事, 在我国取得初步的也是明显的改革之效。《历史跨越》以大量的例证, 从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制度建设规律、把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规律的高度, 说明了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书中围绕“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从制度谋划、政策设计、推进方略、平衡运筹、管理功效、服务理念等方面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作了深入分析。如果把书中有关“四大板块”、“保障水平”、“三二一”、“基金主要功能”等方面的论述集中起来, 可以看到作者对重要原则的把握都寄予了实务的承载。也是从这一点出发, 作者对遵循“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经验, 作了全面的梳理。

《历史跨越》一书, 对“人人享有”进而为“人人公平享有”的求索, 也表现得系统深刻。“推进公正和谐医保建设,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公平与正义,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千年不变的追求,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保障, 是社会成员愉悦幸福的基本条件, 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围绕这一宗旨, 《历史跨越》以实证的方式对过去两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透彻的解析, 也对今后10年的改革作了热情的展望。作者的这些论述说明了改革须有高尚的情操。保持这种情操才能把握改革的方向, 探索正确的方法, 才能使涉及民生福祉的改革永续。这也是中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改革, 屡克难关, 奋往前路。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总结经验, 点明关键, 脉络清晰, 令人信服。这是《历史跨越》一书的一大特色。

《历史跨越》通篇渗透对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医改之难, 世人共知。多少国家、多少人, 衔命而动, 激情冲刺。结果有的空有承诺, 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有的寅食卯粮, 成了“无底洞、高压锅”。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危象?作者分析比较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供求的相关数据, 以数议事, 以数论理, 说明了“需求”与“可能”之间的关系;解析了“政府、单位、家庭、个人的责任”, 讲清了“政府主导”和“责任分担”的关系;讲请了坚持社会保险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指出“不能把基本医疗保险异化成纯粹的社会福利”, “‘有限’才能‘有效’, (政府) 无限责任产生出的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社会服务”。这些精辟的理性论述, 说明了不能把“社会保险制度误读为社会福利制度”这个重要但在实务中又常常被忽视的道理。说明了“坚持公平性、普遍性和可及性”, 坚持“以化解疾病 (费用) 风险为目标取向的适度保障”的重要。

对第二阶段中的重要举措“三个统筹”, 作者从破除城乡二元格局的高度说明了当前城乡统筹要“早谋”“早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从统筹级次的适度, 说明了地市统筹的必须;从发挥基层卫生服务和医保经办服务两个平台的作用, 说明如何开展有限度的门诊统筹。这样的论述有理有据, 既有克艰破难的锐气, 又有冷静理性的思考, 轻重缓急精心拿捏。

在推进改革的方法上, 作者提出在大力推进改革时,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 从国情、目标、当前条件等多方面考量, 注意“稳中求进”。要保持“临渊履薄, 居安思危”的心态, 防止“心浮气躁”, 在“办好事”的语境下, 出现忽视规律、超越发展阶段和能力的倾向等等。

在“八个关系”的论述中, 作者透彻地阐明必然趋势与顺势而为的道理。对于制定国家层面的规定性文件的意见, 更是深刻地提出, “制度失去了规范性, 公平性更无从说起, 势必危及制度的稳健运行和永续发展”。

在诸多问题上, 作者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 讲述了“道法自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的意见, 展示了作者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念,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风范。

改革, 旌旗如画, 捷报频传。作者既热情讴歌成就, 又理性剖析难题, 梳理对策, 引人向前。这是《历史跨越》一书的又一大特色。

《历史跨越》还是一部文才骈俪的集子, 学问功底见于对制度建设的生动论述之中。作者长于文工, 61篇文章中, 或援国际经典, 或借先贤哲言, 或引伟人名句, 或采坊间俚语, 无不恰到妙处。论改革大业, 气势恢宏, 说排兵布阵, 理智见著。论政事, 不落俗套, 议难题, 一语中的, 篇篇皆有点睛之笔。每篇文章虽各有主题且思之深邃, 但全书读毕, 令人深为作者思考的连贯、完整而感佩。创建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需要这样的著述来凝聚研究之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篇5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三框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和优势。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比较鉴别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了解,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

三、学情分析

1、从学生年龄特点上分析,学生都已十六七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热情高,生活中也接触了一些政党制度的新闻,但尚不能形成一种有意识的知识体系。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在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下出现对我国政治制度不信任、不理解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上课能认真听讲,下课会主动做练习题复习巩固知识。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5大基本内容或特点,即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原因:第6课的核心内容,也是重要考点之一)难点: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高中生对我国政治制度了解少,并且存在对政治课程不信任的现象)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一方面通过讲授,突出教学重难点,梳理知识柜架。另一方面释疑解惑,区分易错、易混知识点,传授学习方法,应试技巧,拓展知识,训练思维。

六、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完成预习导学提纲。

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生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思考、讨论、答疑,总结探究成果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5分钟)

一般情况下,每年3月初,全国政协和人大都会联袂召开,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2014年3月3日)俞正声作报告

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通过与这一事例,能说出人大和政协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与中国共产党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中你能总结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一般程序吗?

中共中央提出建议(政治领导)

①↓

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政治协商)

②↓

交全国人大审议,在全国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保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决定权、监督权)

④↓

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⑤↓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学生自读课文,找到相应正确答案:(3分钟)(1)民主党派的性质?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三)教师点拨,精讲内容(15分钟)1.我国的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的性质:政治联盟

2、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或特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5)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人民政协的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人民政协的成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③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④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注意:政治协商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主动邀请政协参加,而参政议政是中国政协主动参与。要注意明确二者的主动方。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三)小组讨论,判断对错,说出理由;(8分钟)

(1)我国实行多党合作,意味着我国实行多党制()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说明各民主党派能够参与大政方针的决定和执行。()

(3)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二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5)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有权制定宪法和法律。()(6)政协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7)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8)画出党、政府、人大、政协的关系:

人民政协

中国共产党 国务院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四)知识小结(5分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概况、性质

2.多党合作制度的地位: 3.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容(特色)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两个坚持”(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十六字方针”(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机构:人民政协(组成、性质、主题、职能)4.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5.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三、当堂检测(7分钟)

(五)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1、(2011年高考江苏卷)201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这表明()

A.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B.国家机构致力于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C.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政协拥有部分重大事务决定权

2、(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3、(2012年高考天津卷)从太空眺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非常美丽。然而,地球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国淡水资源尤为短缺。针对我国这一问题,56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政协委员推动下,2011年国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协委员这一做法属于()A.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

C.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行民主监督 D.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

4.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促进党的领导的改善和加强 ③改进和支持政府的工作 ④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5.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②“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③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⑤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⑥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它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

A.②③⑤⑥ B. ①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答案;ADCBD

(六)拓展提升(8分钟)

1、(2014大纲卷33)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二次会议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建言献策。与会人员结合六个专题深入研讨,提交人大发言120份,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上述事例中,政协的作用表现为:()①战略决策 ②政策谋划 ③组织实施 ④开展监督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思路: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二次会议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议题建言献策,是进行政策谋划,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②正确,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了政协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④正确。政协不属于国家机构,没有战略决策权,也没有组织实施的职能。

2、(2014四川卷)

5、L市政协就市政府起草的《L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开展协商,提出数百条建议,在最终提交给市人大会审议的草案中,有83处修改源于政协委员的智慧。这体现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政协委员直接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③人民政协在立法领域有效开展政治协商 ④政府通过科学行使立法权提高决策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3、(2014江苏卷)15.近期,暴力伤医事件接连发生。2014 年 3 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90 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紧急提案”,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并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这表明政协()A.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可以指导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C.积极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D.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4、(2014上海卷)6.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出谋划策。这是政协委员在()A 行使国家权力 B参政议政 C制定政策法规

D实践基层民主自治

5、(2014海南卷)14.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通过政治决议,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协助党委和政府搞好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和各界别人士的协商。全国政协重视协商民主,因为()①协商民主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协商民主是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前提 ③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决策水平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AABD

四、课后巩固提高

中国政党制度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管理思想

政党制度,通常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各个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權的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个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二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 [1]。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这项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组织管理思想。

一、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分析其蕴含的领导职能思想

在组织管理理论中,领导职能是指组织成员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通过管理者的指挥和协调,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2]。具体来说,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3]。在这个过程当中,领导权力来源是否合法,领导理论是否合理,都是领导意图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而言,单从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来看,虽然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民主党派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在政治上,各个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种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被人民认可、被历史选择、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自觉地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开始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认识在也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而且在1993年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群众、军队、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对各民主党派只实行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与中国共产党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在照顾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的同时,同各民主党派广泛开展合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始终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不动摇,始终坚持与各民主党派保持亲密合作的立场不动摇,在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创造条件,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我们党尽管坚持长期执政,却不是一个独裁型风格的领导者,也不是一个放任型风格的领导者,而是一个民主型风格的领导者,我们的政党制度是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者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是新兴的“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二、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容上看其中蕴含的计划(决策)思想

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的,所以就必须有某个人清晰地定义这个目的以及达到该目的的方式。管理者就是这样的“某一个人”。当管理者进行计划时,他们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5]。计划意味着决策,制定决策是管理者的本质,所有的管理者都希望制定良好的决策,因为组织和外界是根据这些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和评价他们的[6]。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不仅要领导国家政权,而且要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从某种程度而言,党的领导过程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导致其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因此必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决策科学性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程序,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在管理学中的论述,决策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七个步骤:确定一个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各项标准分配权重、形成各种备选方案、分析这些备选方案、选择一个方案、实施该方案、评估决策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才能真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协商,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7]。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各个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其成员由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出版、医药、归侨侨眷等不同领域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在当今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通过政治协商,通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各民主党派能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性、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能够有力的促进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保障形式来分析其蕴含的组织思想

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政党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设置目标的组织保障。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为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还负有安排工作的职能,我们把这种职能成为组织。当管理者进行组织时,他们决定什么任务将被完成,谁来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将如何组合,谁向谁汇报工作,以及将在哪里做出决策”[8]。而设计一种帮助组织有效率、有效果地实现其目标的组织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为了支持各个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推进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形式创新,为参政议政目的的顺利实现提供组织保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中,民主党派成员占有较大比例。各民主通过运用人民政协的各种协商形式,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还可以通过政协观察等形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此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成员还可以通过对一些社会重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并以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二)各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作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群众行使权力的载体,同时也是民主党派成员发挥作用的重要机构,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参加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对宪法、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国家领导人选的确定,对中共中央提出的大政方针进行协商,参与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況的报告,以及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人民意愿,提出议案和质询案等。(三)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与各民主党派成员加强联系,为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开辟了渠道。如国务院邀请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相关的座谈会,就有关的政策征询民主党派的意见;聘任有关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务院参事;各级政府根据工作业务范围同相关的民主党派建立和加强联系,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参加重要会议和本地重大政策的制定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成立以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推动国家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越发复杂,我们党肩负的任务越发艰巨,前进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发严峻,有必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推进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第4页.

[2]周三多. 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36页.

[3]周三多. 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37页.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 [Z].2007-11.

[5]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9页.

[6]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176页.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Z].2007-11.

[8]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10页.

[9]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262页.

作者简介

中国政党制度 篇7

同西方的“走马灯”式的“轮流坐庄”的政党制度和其领导下的“深陷危机”的经济社会形势相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着明显的政治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前途, 其领导下的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且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正在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各国政党应该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我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这种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000年12月, 江泽民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总体来说, 我国政党制度是世界历史上和当代世界上的一个完全新型的政党制度类型, 即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型政党制度类型, 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竞争型政党制度, 又区别于原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类型。这一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核心领导, 实行多党派合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的忠诚代表成为了执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这是中国革命、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 为了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也必须会继续与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但是, 这种合作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 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口服心服的, 是认可和坚决拥护的。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 民主党派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是他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前途, 就是他们的前途。因此,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都与民主党派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共同合作, 取得了多党合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胜利。

第二, 共产党是执政党,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国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只能是合作协商, 而非竞争的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各政党“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政党制度;是我国没有产生、存在在野党、反对党的客观根据。我国的民主党派与西方国家的在野党不同, 它可以直接参加各级政府、人大和政协, 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优秀成员在有些部门甚至可以担任正职。民主党派的这种参政权, 受到宪法和法律及其他制度的充分保障, 根本不需要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那样只有通过竞争获胜才能参与国家政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可以尽其所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第三, 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的统一。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度里, 没有一个集中统一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绝对不行的。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 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行集中和坚强有力的领导。不这样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另一方面, 党还要赋予全中国人民以广泛的民主,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偏废上述哪一方面, 都有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就是达成这种最广泛的民主与高度的集中统一相结合的最好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 非常方便于民主且快速决策, 决定了就办, 很少扯皮, 能办大事, 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我们制度的效率比较高的优势。西方政党制度表面比较民主, 即一个重要政策需要经过参议院、众议院和总统等几道关卡通过才能实行, 有的时候还要经过辩论才可能达到观点的统一, 这就需要很长时间。待该政策通过时, 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有的事关国家急需落实的政策, 由于党派之争, 长期处于辩论之中, 而不能及时通过。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比较民主, 实则害国、害民, 很多战略机遇都稍纵即逝。

第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代表各阶层利益, 有利于实现相互的监督。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反映者和代表者。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阶级、阶层、集团利益的代表, 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 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两者所处的地位不同, 代表的侧重面有不同, 因此需要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座谈会等形式来经常交流各自的思想和认识, 通过交流和讨论而达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共识。而且通过这些形式还可以达到互相监督、互相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这就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所体现的公平、公正优势。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第五, 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对于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国家来说, 是一个最难得到最为宝贵的保障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社会和政治是稳定的, 甚至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等国家都还稳定。美国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重大恐怖事件, 校园枪击案等也时有发生。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也时常发生恐怖事件。中国还很少发生类似的严重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国实行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起到了某种“稳定剂”的作用。所以, 江泽民曾特别强调指出:中国的政局要稳定, 就必须稳定 (多党合作) 这个格局。“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 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总之,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 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 有力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

第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政党制度同政党一样, 都是历史的范畴, 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正如周恩来指出的:“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抗战时期, 国民党蒋介石奉行妥协、分裂、独裁的政策,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反民主党派、反人民。为了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就必须同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作坚决斗争。在这些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正是在反蒋抗日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共事关系。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民主党派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这个基础上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不是哪个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主党派花费了很长时间和血的代价才最终认识的, 民主党派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各民主党派经过二十余年的曲折探索, 直至1947年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残酷镇压下, 经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 才认识到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是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的, 这个重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地取得胜利, 从而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 是不断夺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 全国人民必须永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 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解放战争时期, 有人试图在国共两党间走第三条道路, 即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由于这种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与国民党蒋介石奉行的专制、独裁政策相悖, 遂遭他们的血腥镇压, 这一方案成了泡影。历史表明: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我国国情, 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并且已经使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了小康社会, 使我国成为世界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世界经济强国。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 为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四, 正确认识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 坚定不移地同他们永远密切合作。2005年2月,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表述了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此后, 中共中央更加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 反复强调在各级政府中要选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分子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而且要使他们有职有权,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各级政权中担任正职。据统计, 截止到2006年底, 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 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2006年, 中国致公党副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 分别担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中共中央还注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囊团作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就三峡工程、苏南及浦东开发、京九铁路及沿线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重视防治“非典”等问题, 进行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200多项, 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 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采纳。

“看似寻常最奇崛, 风景这边为独好”。与欧美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导致世界“金融危机”衰败景象相反;中国共产党推动了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 使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还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特大冰雪、地震和洪涝灾害。我们坚信,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义气风发地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高治平]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这一制度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及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西方的“走马灯”式的“、轮流坐庄”的政党制度和其领导下的“深陷危机”的经济社会形势相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着明显的政治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前途。

中国古代财税制度 篇8

1. 奴隶社会的财税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产生。夏、商、周三代是中国财政的初建时期, 三代奴隶制社会财政, 是中国财政的早期形态, 那时的财政, 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 正是由于其商品货币经济很不发达, 国家只能采用简单的对人或对物课征的直接税。夏、商、周的税收的主要特点是贡赋不分, 租税合一, 以土地税为主, 税收制度较现在相比极其简单。《孟子·腾文公》中有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 其实皆什一也。”因此说, 奴隶制社会孕育了中国税法的原始形式:贡、助、彻。

2. 春秋以至秦汉的财税

春秋时期军赋的出现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以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赋役制度。“赋”字左贝右武, 具有征收军需物资的意义。西周时期, 国人只服兵役, 不需缴纳车马兵等军需费用, 至春秋战国时期, 随这土地制度的演变, 各国在改革税制的同时, 以征调军需为内容的“赋”制度也先后出现了, 如郑国的“丘作赋”, 楚国的“量入修赋”等。其征收办法由按亩征收, 进而分配到户, 按人丁征收。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秦汉时期便产生的上计制度, 上计制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预算, 决算制度。只是范围大小有别, 按照当时规定, 各地方 (诸侯国) 和中央各部门长官, 必须把来年土地开垦, 赋税收支等预计数, 写在木质的券上, 送于天子, 天子将券剖为两部分, 自己保留右券, 分给臣下左券, 年终, 臣下再报送“计书”。

3. 唐宋时期的财税

中唐以前, 租庸调制即田租, 身庸和户调, 这是唐朝前期人们负担的主要赋税, 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 随着历史的发展, 唐王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决定了未来国家税收政策的必然改变。中唐均田制的崩溃引起了租庸调税收的瓦解, 是国家税收变革的根本原因。为了弥补因政府控制户口减少, 造成国家财政透支的现象, 国家逐渐推行以财产为标准的户税、地税作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公元780年, 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 唐政府正式推行两税法, 其指导思想是“量出为入”《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凡百役之费, 一钱至敛, 先度其数而赋于人, 量出以制入。”其是根据国家财政支出数, 匡算财政收入总额, 在分摊给各地, 向民户征收。自此之后, 按丁而税在法令上被废除了, 户税和地税便成了政府征收税赋的主要形式。后来, 随着户税逐渐摊入田亩中, 国家把杂税、人丁税也逐渐摊入了田亩中。

五代十国继续了中唐以来的两税法, 但由于群雄割据, 相互征战, 导致土地荒芜, 人口锐减,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各国不得不用附加预征等手段增加税收, 从而导致杂税泛滥, 两税法为之蜕变。

宋朝经济相较之唐朝有过而无不及, 北宋画家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的繁华程度, 宋朝的间接税 (商品税) 征收几乎于田亩税持平。传统农业税在国家财政中逐渐退居次席, 改变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以传统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入的单一状况, 这是中国古代国家赋税结构变化的一个新气象。

4. 元代的财税

元代的赋税征收广泛采用名为“扑买”的商包制, 即政府将某项税收向社会发包, 商人通过竞争中标, 并一次性缴足所承诺的税款, 中标者再以较高数额向纳税户征收税款, 其差额即为承包商的利润, 这种赋税征收方法省却了税务征收人员, 成为元代普遍推行, 作为主要征税手段。

5. 明末清初的财税

明初, 明政府编造了黄册, 对每辖区民户情况层层登记造册, 最后汇总于户部的户口总册, 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根据。明初是以“良民治良民”的税收征管制度, 即在各州县设置的有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 随后的一条鞭法推行使粮长制名存实亡。一条鞭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 通计一省税赋, 通派一省徭役, 官收官解, 除秋粮外, 一律改收银两, 计亩折纳, 总为一条以征税。

清朝康熙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 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 不再承担丁役。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地丁银, 从而人头税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隐蔽的人口数减少, 对中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纵观当今社会的财税政策可以看出有不少中国古代财税政策的影子, 中国财税发展由复杂到简单, 由单一到多元, 只有把握其宗旨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才能更好的实施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1]郑学蒙.中国赋役制度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603.

[2]孙翊刚.中国赋税史:第2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93.

中国政党制度 篇9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便建立了一个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曾多次对国企进行了很多次的改革,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 这些改革均是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改革, 进行了上收下放的分权。这就使得部分企业陷入了怪圈, 即一收就死, 死了就放, 放了就乱, 乱了又收。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企业改革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对国家和企业两者关系的调整及规划, 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对现代企业的制度进行创新这三个阶段。

二、国企制度变迁的发展进程

根据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历史进程, 我们可以将国企制度的演进路径分为三条:

1. 关系的改革, 即国与企的改革到企业内部的改革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思想仍然是封建小农,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是非常的片面和肤浅, 单纯的认为只有在政府有计划的组织下才能够使我国的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但是,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主张是通过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达到控制国家经济的目的, 但是改革的结果并没有很明显突出这些特点。所以有公有制是天然合理、优越的理论, 而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也一直是以怎么样对国企的权利以及利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而不是怎样促进国有企业生产力迅速得到提高。

国有企业的改革当前的主要是对企业的外围进行改革, 很多改革都是在国企的经营出现问题之后, 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改革。因此, 改革时采取的措施比如放权让利、租赁制、以及利改税这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2. 制度的改革, 从分配制度到产权制度

我国最开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式是放权让利。这一改革的逻辑假设为在经济运行中, 利益的分配机制是动力, 将一部分的利润留给企业, 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企业以及企业中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将企业的经营权由企业的经营者来掌握, 这样可以真正的将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实践中的放权让利根本无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产生触动, 企业只是单纯的听从行政部门而对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相关使用, 经营的自主权几乎形同虚设。

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能够真正的改变其产权现状, 实现生产关系变革。在绝大多数股份公司中, 两权分离都能决定其分配关系, 公司股东是企业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 其报酬以股息的形式体现出来;职工和经理时企业财产使用权的所有者, 其报酬也就是工资。现代的企业制度中, 所有的资本都将价值的所有权与增值的支配权相分相离, 所以, 了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 促进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良好分离, 公司制也就应运而生了。

3. 改革的深入, 从“治标”到“治本”

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可以清楚地发现, 改革存在从“解症状”到“解根本”的逻辑转化, 也就是从“治标”逐渐转为为“治本”的过程。

国有企业中最突出问题是投入与产出比较差、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在进行企业投资时, 投资的多与少, 盈与亏都与决策者不相干, 企业内部的职工多干少干、干好干坏都是拿同样的工资。因此, 政府部门逐渐采取了放权让利的经营模式, 将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利益关联起来。但是, 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往往在完成国家拟定计划或者财政上缴等任务时与政府部门讨价还价, 甚至一味的要求政府为了推动生产增长而增加投入, 而不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企业效益上来。

三、制度的创新设计

从上文所述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发展进程来看, 改革进行创新首先就是解决企业内部的根本问题, 也就是全面进行制度创新, 以期实现中国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 产权制度中在预期效益到实际效益实现过程中, 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效益损失。这就使得许多公司即使对国有产权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 但是因为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企业的治理机制不达标, 依然会使企业管理水平无法得到实质上的增进。从广义上分析, 产权关系的改革仍然能作为政企关系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 而企业效益最终依然要依赖企业的治理路径得以实现。而虽然产权关系能够达到合理化, 但若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不能适应产权关系, 对于产权激励作用会是重大的损失, 最终导致预期效益难以正常实现。

借鉴国有企业的效益改进逻辑流程, 我们得到了如下对国有企业根本问题的系统框架, 即产权制度—企业治理—企业管理—市场机制, 也就是常说的R-G-M-M制度框架。

产权安排决定着企业治理机制, 而企业治理机制又决定着谁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 因此国有产权说明国家对于企业拥有着有限的权威, 这种权威被限定一定的范围之内。明确了产权安排以后, 在相关法律保护下, 董事会在进行重要决策时可以根据所有权份额大小来进行确定。可以说, 产权制度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定位明确了方向。

企业的治理机制会影响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 一套良好的治理机制可以培养出好的企业经营者, 这就体现在对于经营者的招聘、控制与激励上。但是长期以来, 因为社会上对于“政企分开”存在一定误区, 将其错误的理解为政企的职责分开, 这就造成了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经常将那些原本属于企业所有者的重大决策权, 全部交由企业经营人员, 由此造成公司在治理中存在内部与主体的错位现象。一份合格的企业治理机制首先要规范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责任与权力, 有效的激励并约束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

四、小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 我国的企业改革的核心即改革的逻辑始发点是提升国企事物国际上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实现其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因此,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对于产权制度的创新、健全治理机制、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市场机制等来实现相关企业制度全面的创新,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尚全, 杨启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M].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9.

中国政党制度 篇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 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

1. 重新认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

强调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这明确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性质和地位, 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2. 发展和提出了指导政党关系的方针、原则和准则。

1982年, 党的十二大报告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肯定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参政党, 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2000年, 江泽民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提出衡量中国政党制度的四条标准和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及要求, 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2006年7月, 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必须把握好“四个既要又要”, 在多党合作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六条重要政治准则。

3. 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与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

2003年1月, 胡锦涛明确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最关键的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心同德地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 指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党派建设的目标, 并多次强

调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实现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2002年12月, 胡锦涛提出希望各民主党派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 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并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004年1月, 胡锦涛指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今后一段时期应努力的方向和要着力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四种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对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举措。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则明确提出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和原则, 强调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

5. 多党合作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从基本构想到确立。

1979年, 邓小平提出从制度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实行多党合作, 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念做出表述, 并且将其提到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列的高度。1989年《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文件, 具有里程碑意义。1993年八届人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一重要内容写入宪法序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迈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发展的轨道。1997年十五大将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近代

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 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数志士仁人开始了漫长的救国之路的苦苦追寻, 甚至流血牺牲。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但正如毛泽东所说,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 都失败了。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从诞生之日起, 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当做自己的任务, 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 其间也经历了诸多波折。直到1948年, 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 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需要一个强大领导, 又要求多党参与, 表达各方面民众利益的政党制度。新中国建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适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主要矛盾的。与之相适应, 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既强调了共产党领导的主导性, 又凸显了社会各阶层参与的多样性。

当前,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转型期。社会转型对于秩序和参与的需要, 决定了既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党以维持稳定和凝聚力, 又需要多党合作的存在以同化和吸收新生的政治群体, 实现高水平的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保证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主体, 又扩大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参与;既能融合各方面利益, 又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力量。而面对日益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制度平台和智力支持。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伟大独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执政方式和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而是从国情出发,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亲密友党关系是一种新型政党关系, 与西方竞争性政党关系有着根本区别。在这个制度中,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 也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接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方面的民主监督。并且, 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三、对新形势下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

1. 解放思想, 正确把握执政党与参政党的互动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既要推动执政党建设, 也要注重加强参政党建设, 二者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 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亲密友党。执政党在政党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他们在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要积极探索加强参政党建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途径。从执政党层面来看, 执政党既要搞好自身建设又要重视加强参政党建设, 为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参政党自身来讲, 必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要搞好自身组织发展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 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运行的制度。

2. 注重实效, 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和监督作用。

民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的一个创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 是运用协商民主形式的最初尝试、成功实践和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是中国政权的领导核心, 是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各民主党派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其主要政治功能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 就国家的大政方针与中共进行协商。这种协商是实实在在的, 不仅体现在民主党派人士以人民代表的身份进入国家立法机关, 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定, 还体现在民主党派人士同执政党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专门的形式共商国是。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是互相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其中, 主要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要正确看待参政党内部监督。参政党内部监督是新生事物, 但不容忽视。新形势下参政党实施内部监督, 既是基于对政党规律的把握, 也是对变化中的政党生态环境所作的回应。实施内部监督是增强参政党内部凝聚力、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应对政党现代化课题所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有助于执政党与参政党共同价值观的融合。

3. 与时俱进, 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政党制度 篇11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从组成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同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的政党制度可以称之为非对称性政党制度。

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非对称性政党制度之所以是政党制度的普遍现象,说到底是由政治力量的不平衡构成决定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政治力量的分布总是不平衡的,政治力量的不平衡是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政治原因,而社会利益的多样性和政党的多样性则是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直接原因。概括起来讲,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反映了社会利益诉求多样性的要求。政党是社会利益诉求群体,而社会利益诉求从来都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社会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必然形成不同的政党,而不同政党的不同社会利益诉求必然形成政党制度的非对称性。

二、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反映了政党的多样性的要求。社会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必然带来政党的多样性,不同政党的存在就是社会利益诉求多样性的产物。政党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将不同的社会利益诉求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意见表达,进而影响政府决策。而政党的多样性客观地要求政党制度的非对称性,只有非对称性的政党制度才能容纳不同政党的多样性的要求。

三、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反映了政治力量不平衡性的要求。由于社会利益诉求的多样,必然导致政治力量的不平衡性。政党既是不同利益的代表者,也是不同政治力量的代表者。政治力量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政党力量的不平衡。自政党产生以来,政党力量都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政治力量必然形成非对称性的政党制度。

四、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反映了不同政党政治主张差异性的要求。政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就在于它们有明确的政治主张,而政党的政治主张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如果政党的主张都是一致的,那么根本就不需要政党存在,政党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能够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差异性的政治主张和要求。

五、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内涵着不同政党合法性的要求。毫无疑问,在非对称性政党制度中,不同政党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不同政党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是否是对等的(其实不同政党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从来都不可能是对等的),而在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是否具有合法性。只要不同政党的存在具有合法性,不管其地位和作用如何,它们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非称性体政党制度体现出不同政党合作性、宽容性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政党间必然存在差异,政党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然而,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包容性,能够创造一种体制和机制,使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政党在全局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等)基础上实现相互合作和相互宽容。

总之,非对称性是现代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向,非对称性政党制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现代社会日益多样化的要求,是实现现代民主政治最适宜的政党制度形式。

中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非对称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比较平稳地实现社会转型,从政党制度的角度看,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初步形成了既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又内涵现代民主政治精神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中国式政党制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没有培育体制性的反对力量,而是借助各种传统的体制、制度和组织资源,不断地建立各种新兴社会力量与执政党和政府的制度化联系机制,其中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合法发展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成为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特殊机制。二是在社会日趋分化的过程中,没有倡导竞争性政党关系,而是通过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和组织优势,将各党派及不同的社会力量吸纳到人民政协中来,通过人民政协实现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达到既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又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对照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从构成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同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非对称性政党制度。而这种非对称性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上。

一、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这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共识。

二、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在要求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决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属于人民的范疇,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虽然参政党并不谋求执政地位,但参政党的地位和参政权利是受到宪法和法律保护的。

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形成了亲密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各政党的共同目标。在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广泛的协商合作,其内容涉及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同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及地方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参加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等等。同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这种监督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的内容包括: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执行情况;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的工作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等等。

从以上共产党与参政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上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都是非对称的。然而,这种非对称性正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机理。在中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从形式上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不对称的。但从实质上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则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都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长处是,既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又比较充分地吸纳了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全国政治力量的合理整合与协调一致。

中国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优势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优势就在于其非对称性。在中国非对称性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体现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团结合作的鲜明特色,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资源整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党制度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l8万多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多人,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中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享有充分的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团结合作,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了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组织整个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民主包容的丰富内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汇集了各民主党派等各界各方面人士,在社会基础、组织构成上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现有政治体制,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实现最广泛的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一制度,拓宽了反映社情民意和利益诉求的渠道,既尊重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从而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履行,各民主党派通过各种形式,对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特别是各级党委依法执政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进行监督,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稳步发展。

三、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顯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也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政党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照顾到了多样化的社会利益,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近十年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共创和谐的目标追求,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不同于西方的竞争性民主,它强调以民主协商代替竞争冲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不是彼此倾轧,而是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政党攻讦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内耗,维护政治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与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两党制、多党制从而导致党争频繁、互相掣肘、内乱不断、效率低下的情况相比,中国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土地登记制度研究 篇12

土地登记可以从其字面上理解为将土地记录在册。西方学者霍格(J.E.Hogg)认为:“土地登记者,乃地产转移时所旅行之法律行为[1]。”也有学者把土地登记简单定义为不动产登记是指土地及其建筑改良的所有权和其他各项权利的登记[2]。更多学者认为土地登记指土地登记机关将土地权利人依法取得、变更、灭失的各项土地权力、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依法记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3]。

在新颁布的《土地登记办法》中对土地登记作出了科学定义。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根据土地登记发展的进程、登记的要点及登记机关对登记审查的态度,世界上大致有三种制度类型:契据登记制(也称法国登记制)、权利登记制(也称德国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契据登记制其要点是土地权利的取得或变更,经当事人订立契约即可发生效力,并无公信力。但若不经过登记则不能对抗第三人。也就表明了登记机关仅仅是给予登记无需对其进行实质审核,契据登记制是一种公开登记并进行变更登记,以权利人为标准编制体现其人本性。权利登记制规定土地权利的取得与变更,必须由登记机关按照法定的登记程序与形式进行实质的审核,确认权利的得失与变更后才能生效。所以这种登记制度下当事人订立的契约是没有法定效力的,更不能对抗第三人。这种土地登记也是公开登记,但不进行变更登记,是以不动产为标准编制的。托伦斯登记制则主张以权利证书替代契据,从而保证权力可靠,且便于转移,无强制性。登记后不可推翻,进行实质审查具有公信性、力。最大的特点是授予土地所有权证书。登记机关负有赔偿责任[4]。

二、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

1、我国土地登记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黄帝、大禹时即有平水土,划九州,辨土质,定田等,制赋则的记载,已开创先河。秦始皇曾大规模清查地籍,商鞅还在秦国推行了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改革。提出了“算地”和“定分”的主张。对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核算并确认土地所有权。这些实际上都是土地登记的内容。宋代的经界法,方田法与现今的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十分相似。还有元代的经界法,明代的鱼鳞图册更是现今的图簿册的雏形。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1914年成立“经界局”;1922年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1930年6月30日公布《土地法》,该法第二编专门规定土地登记内容,如,明确要对土地及其定着物的权利进行登记和变更登记,登记的具体土地权利;土地权利在登记程序进行中发生争议由土地裁判所裁判等。

我们的党也十分重视土地问题,在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中提出了土地问题;1927年中共“五大”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1928年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井岗山土地法》。1947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颁布了《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开始建立以土地清查、地权登记发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籍管理体系;195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82年5月,决定农业部下设土地管理局,开始在不同类型的县开展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工作试点工作;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公布,明确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登记、发证规定;1986年8月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设立了地籍管理司等职能司室,统一管理城乡地籍工作,新的土地登记制度开始构建。1998年4月8日,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土资源部,内设地籍管理司,组织指导土地登记是其重要职能之一。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制度、土地证书定期查验制度、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土地登记代理制度等在内的土地登记工作制度。土地登记工作开始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我国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

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兼具权利登记制度和托伦斯登记制度的特点,偏重于权利登记制度。其主要特点为:

(1)登记的强制性。

土地权利的取得和变更若不办理登记就不具有效力,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利变更生效的必要条件,即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的取得、变更、丧失只有到土地登记机关登记后,才产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中的第十二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5]。

(2)登记的不可推翻性。

已登记的土地权利具有不可推翻的效力,受到法律保护,对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土地权利不可推翻,可以不予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3)登记审核的实质性。

土地登记机关对提出的土地登记申请,不仅要审查申请所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而且还要对所申请登记的权利或权利变动事项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能否成立进行审查。在《土地登记办法》中第二章中对申请人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等做出了明确规定[6]。

(4)登记的公信性。

我国的土地登记具有绝对公信力。经权利人提出申请,并按照法律规定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接受实质性的审核后,土地权利一经登记是具有不可推翻的法律效力,具有绝对的公信力。

(5)登记簿的编成采取物的编成主义。

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土地登记簿是按物编成的,即以土地为标准,按宗地号为顺序编成。按人编成主要体现在土地归户卡上。

(6)授予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证书。

土地登记机关将土地权利和权利变动事项登记到土地登记簿上后,还要向土地权利人颁发土地权利证书,主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作为由土地权利人持有的享有该土地权利的法律凭证。土地进行登记后可以公开查询。

(7)登记的动态性。

土地登记不仅包括初始登记,也包括土地的变更登记。

(8)土地登记不包括地上的建筑物和附着物。

土地登记的标的物仅限于最狭义的土地,不包括地面上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附着物。这主要是由我国目前地政、房政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分别管理的体制决定的。

3、《土地登记办法》出台的重大意义

《土地登记办法》的出台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土地登记法规的不断完善,对明晰土地产权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该办法对原规则进行了细化,使土地登记操作流程更完善、便民、高效、规范。体现了国家的民主治国和依法治国思想。并且对土地登记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约束,规范了土地登记流程,建立了素质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了土地登记的质量,保证登记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建议

1、把土地登记推向市场。

土地登记代理人可以大量的节省办证人的时间和精力,土地登记中介机构也开始崭露头角。土地登记代理人不仅减轻了土地权利人的负担,更为市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重视土地登记中介机构的作用,发挥市场功能。这不仅仅能为土地权利人更好的服务,为活跃土地市场注入新空气,更能促进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行政。另外还要对土地登记代理人进行规范培训,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全面普及土地登记的电子化操作。

我国土地登记可公开查询,全面采取电子介质进行存储,减少了图簿册等存放空间,便于管理和翻阅,更方便土地权利人查询。进一步可以实现不同地区的土地登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严星, 林增杰.地籍管理 (修订本)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

[2]任明春.世界各国的土地登记制度[J].世界农业, 1992, (03) .

[3]叶公强.地籍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用)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张松孝, 樊宝银.西方土地登记制度介绍[J].中国房地产, 1994, (07)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8, 9.

上一篇:国际智慧教育下一篇: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