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型人才(精选9篇)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1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高发病, 小儿咳喘型肺炎又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病情迁延日久, 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喘型肺炎43例, 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男27例, 女16例;年龄6个月至1岁11例, 1~3岁30例, 3~5岁2例, 其中1~3岁小儿发病较多, 占69.77%;患儿肺部摄片见有炎性阴影。经西医抗炎、解痉等对症处理后, 虽病情有所缓解, 但仍表现为发热不退、咳嗽、气喘等症。
1.2 治疗方法
予中药基本方:炙麻黄5 g, 生石膏12 g, 杏仁10 g, 黄芩、浙贝母、丹参各10 g, 苏子、僵蚕6 g, 全蝎3 g, 鱼腥草15 g, 蜈蚣1/2条, 甘草3 g。①肝火偏胜:面赤唇红、日赤口干、躁动不安加用黛蛤散、栀子以清泄肝火。②肝失疏泄:夜卧不宁、躁动加用钩藤、蝉衣平肝疏风。③肝逆横脾:腹胀纳差、夜卧齿介 齿加用柴胡、白芍、白术、山楂、枳壳以疏肝健脾。④肝阳上逆, 升降失调:咳喘阵发, 甚则目赤流泪、躁动不宁加用白芍、五味子、乌梅、旋复花以敛肝降逆。⑤肝阴受损, 脾阴不足:咳而无痰、面赤唇红、饥不欲食、夜卧易惊、舌红无苔加用麦味地黄丸以滋养肝肾。上药1剂/d。1岁以下水煎取药汁100 ml, 1岁以上煎药汁150 ml, 均少量多次频服。
1.3 疗效标准
痊愈:热退, 咳喘停止, 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热退, 轻咳喘止, 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肺部少许干啰音;无效:用中药1周后, 咳喘未见改善, 肺部仍有啰音。
2结果
本组43例, 痊愈37例 (86.00%) , 好转4例 (9.30%) , 无效2例 (4.65%) 。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情况:经服中药2~5 d热退者37例, 5 d以上热退者4例;咳嗽3~7 d消失者34例, 7 d以上消失者7例, 其中最快者3 d, 最慢者9 d;气喘3~6 d消失者32例, 7 d以上消失者9例, 气喘消失最快者3 d, 最慢者8 d;肺部干湿罗音4~7 d消失者35例, 7 d以上消失者6例, 肺部体征消失最快者4 d, 最慢者为9 d。无效中1例服中药困难, 有呕吐现象, 未能坚持;另1例兼有慢性腹泻, 形体消瘦。
3讨论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肝为“体阴而用阳“之脏。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 咳喘型肺炎患儿虽经西医对症处理, 或予中药止咳化痰入肺经之药, 病情虽有所缓解, 但症状体征仍持续, 迁延不愈。为此, 笔者临床治疗依据小儿生理特点,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 采用清肺化痰、解痉平喘, 佐以清肝、平肝、疏肝、敛肝、养肝等从肝论治的方法, 选用不同的药物而获得较好的疗效。本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尤其对屡用西药抗生素及中药一派肺经之药效果欠佳的患儿效果更为满意。本治疗方法的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用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虫类药大多含有激素样成分, 对气管痉挛具有较好的解痉通透作用, 可明显改善喘息症状, 提高疗效, 从而达到平喘效果。此外本方活血药能改善肺部微循环, 减轻肺部炎症病变, 从而改善肌体供氧状况。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2
[关键词] 湿热泄泻;慢性结肠炎;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6.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01-01
慢性结肠炎是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乃由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结肠所致,多为虚实夹杂之证[1]。慢性结肠炎患者可出现便秘或泄泻症状,腹痛,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增多,便下大量黏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现象,消瘦,精神不振。根据其临床症状,按中医辨证可将其分为湿热蕴结型、腹寒湿困脾型、肝气乘脾型[2]。现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对56例经中医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为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X线、血常规、粪便检查初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中医科医师的辨证诊断,将确定为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20例;年龄19~71岁,中位年龄41.5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此类型患者普遍具有腹痛、泄泻或便结、里急后重、大便时夹黏液或血丝、肛门灼热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咽干喉疼、口臭、小便黄赤或有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 治疗方法
首选针对湿热型泄泻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伤寒论》中的葛根芩连汤(葛根30 g、黄连5 g、黄芩20 g、甘草5 g)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糜烂者,为热甚,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20 g;大肠黏膜附着黏液较多者,为湿甚,加泽泻15 g、苡仁20 g;肠腔易痉挛者,为气滞,加柴胡、枳壳、赤芍各10 g。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进行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30 d为一个疗程,针对病情变化对治疗组方进行加减。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标准
治疗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为标准进行判断。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便检指标正常。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便检指标有所改善。有效: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未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2 结果
经治疗,本组56例患者治愈14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1.1%。无效患者中5例癌变,发展成结肠癌,转入其他医院治疗。
3 讨论
56例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经中医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治疗,14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完全治愈。25例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几乎消失,生活饮食仍需注意。从该结果可以看到中医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满意。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病程复杂。患者症状有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症状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该病病因复杂,从症状上诊断容易被其他能够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者憩室炎等)误诊,所以准确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3]。临床上对疑似患者进行血检、粪检等一系列检查,对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提供了很多直观的指标。
慢性结肠炎发作时以气郁、湿热、血瘀之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脾胃、脾肾虚为主,辨证施治是治疗本病的前提和依据,加上现代技术的支持,使中医理论更直观,微观检查的诊断对中医诊治该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指标。
对慢性肠炎患者,治疗期间尤其注意休息和饮食,保证充分的睡眠。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刺激少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生冷瓜果、油炸食物等,避免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加重病情。食物要温热适度,少食多餐,还要适时地补充水分。
虽然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效果不错,但中医治疗疗程长,加之易反复,患者往往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针对这样的患者在治疗方中酌加疏肝解郁药物,只要辨证正确,患者配合,坚持服药治疗,多可向愈。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l-154.
[2] 梁琼芳,汤之明.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04,26(6):434.
[3] 刘友章,李保良,黄志新.建立慢性结肠炎病名诊断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6):366-367.
脑梗死的中医临床证型研究 篇3
1.1 一般资料
524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8-01~2009-12中风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318例, 女性206例;年龄51~84岁, 平均70.44岁;发病时间 (15±4) 天;单灶性脑梗死385例, 多灶性脑梗死l12例, 腔隙性脑梗死27例, 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73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21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病309例, 糖尿病87例, 房颤2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脑内单灶或/和多灶性皮层或皮层下缺血性改变;②中医诊断属于缺血性中风 (中经络) ;③发病4周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急性脑出血或其他急性脑血管病者:②非首次发病, 病灶同侧或对侧原有局灶性损害且有后遗症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④脑外伤后遗症者。
1.5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组指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试行) 》[3]。
2结果
524例中, 气虚血瘀型335例 (63.93%)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84例 (16.03%) 、肝阻上亢风痰上扰型63例 (12.02%)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24例 (4.58%) 、阴虚风动型18例 (3.44%) 。
3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 (中经络) ”范畴, 其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阻致使气血运行受阻, 精微不得输布, 肢体筋脉失养而致。为本虚标实之证, 气虚为本, 痰浊瘀血为标。本病的发生多为老年人, 老年人脏腑亏虚, 脾胃虚弱, 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血行无力致血脉瘀阻;脾虚则水饮不化, 痰饮内停, 痰浊内阻;肝肾之阴亏虚, 不能潜藏肝阳, 肝阳化风, 肝风内旋, 痰浊瘀血随风上升痹阻血脉则发为中风。故临床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或肝阳上亢风痰上扰型。因此, 益气活血、健脾化痰、平肝熄风是治疗脑梗死的大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6 (1) :55.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4
【关键词】黄体酮;中医分期疗法;脾肾阳虚;青春期功血
【中图分类号】R711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57-02
Abstract:
Keywords: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泛指青少年女性在月经初潮后因卵巢激素分泌异常而引发的月经失调,主要因为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尚未完善所致,需及时治疗[1]。针对该病的治疗,西医主张采用性激素进行干预,而中医主张辨证施药的基础上与西医联合治疗。为观察黄体酮结合中医分期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笔者对74例对象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与《妇产科学》[3]中关于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之诊断,并经B超检测子宫或双侧附件正常,同时排除:①11~18岁期间有性生活史患者;②药物禁忌症或阴道因素出血患者;③合并子宫或双侧附件器质性疾病患者等。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42±15)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4±03)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45±11)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3±05)个月。本研究所涉及的两组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902),即200mg/d,两次分服,如病情未见改善,可增至300mg/d。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中医分期疗法治疗,即出血期采用益气化瘀方,具体药方为:黄芪30g,花蕊石15g,桃仁、红花、当归、枳壳、五灵脂、川芎、炒蒲黄、阿胶各10g,炮姜、血竭、炙甘草各6g;止血期采用补肾固冲方,具体药方为:黄芪、熟地、炒白术各30g,川断、寄生各20g,丹参、山药、鹿角片各15g,陈皮、鹿胶、阿胶、川芎、当归、紫河车、内金、补骨脂、附片、桂枝、云苓各10g,砂仁、炙甘草各6g。均水煎取汁200mL,两次分服,疗程为1个月。
13检测方法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医妇科学》[3],共包含3个主症(0~6分)与6个次症(0~3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治疗效果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规定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80%,月经量<100mL,经期大致为7d左右为显效;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60%,月经量减少一半,经期大致为10d左右为有效;中医证候评分减分率<60%,月经量与经期变化不明显为无效;其中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实验组治疗后阴道出血天数、月经量、腹痛酸冷胀痛、畏寒肢冷、面浮肢肿、四肢倦态乏力、面色黯淡、食少纳呆与大便溏泄等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青春期功血主要以经期长短不一、月经量较大与继发性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约占妇科门诊就诊率的20%,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少年,如不给予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6]。青春期功血是由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不完善所导致,系因青春期少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因此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不足,FSH呈持续性低水平,子宫在其作用下持续增生,进而形成雌激素撤退性出血。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张采用以黄体酮为代表的性激素进行治疗,矫正雌激素与性激素平衡,调整月经周期,止血并排卵,治疗后效果显著,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愈加严格,传统的单纯西医无法满足现阶段患者的医疗需求,因此有学者将治疗方向转向中西医结合。青春期功血在中医隶属“血崩”范畴,系因肾脏-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所致,其中以脾肾阳虚型最为常见,因此需要进行中医分期治疗[7]。青春期功血,应予以益气化瘀方,旨在活血祛瘀、通利血脉、补气摄血止痛,以对症“旧血,血瘀”的机制,而处于止血期时,当予以补肾固冲方,旨在温身暖宫、化气行水、回阳正气与运脾和胃,以对症“肾阳虚弱,脾胃不足”的机制[8]。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阴道出血天数、月经量、腹痛酸冷胀痛、畏寒肢冷、面浮肢肿、四肢倦态乏力、面色黯淡、食少纳呆与大便溏泄等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分期疗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黄体酮结合中医分期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炳秋.妈富隆与补佳乐结合黄体酮治疗青春期功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6):1133-1134.
[2]梁茂新.《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331.
[3]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4]刘敏如.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97-36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
[6]徐毛毛.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青春期功血8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00-1601.
[7]余宏燕.妈富隆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59-260.
[8]岑怡.调经方治疗青春期功血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1):57-58.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门诊治疗的寻常型痤疮患者484例, 男324例, 女160例;年龄16~45岁, 中位年龄21.5岁:病程6个月~3年, 平均1.8年。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粉刺的诊断依据确诊。入选病例病情程度Pillsbury[2]Ⅰ~Ⅱ度。治疗前30d内未用过治疗痤疮相关的内服药, 7d内未用过治疗痤疮相关的外用药, 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者, 非哺乳期及孕妇。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34例, 2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分型
(1) 肝肾阴虚, 气滞湿热型:多见于中年妇女, 好发于下颌部位, 主要为炎性丘疹和脓疮疹, 或可见下颌弥漫性红斑, 或弥漫性黑斑, 多伴有白带异常, 或白带鱼腥味, 或外阴瘙痒, 舌质红、根部多见黄腻苔。 (2) 湿热蕴结型:多见于青年期发病者, 分布在前额、面颊、下颌及胸背部, 毛孔粗大、粉刺内容物多而不干, 易挤出, 面部油腻, 以炎性丘疹、脓疮、囊肿为主, 严重者以上皮损弥漫成片, 局部有红肿疼痛, 多伴有口臭、便秘,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3) 肺胃蕴热型:多见于青少年发病者, 好发于前额, 其次为颜面部, 以炎性丘疹, 黑头、白头粉刺为主, 毛囊孔不粗大, 粉刺内容物较干, 兼有大便干, 舌质红。 (4) 痰瘀互结型:多见于青年发病, 患者经久不愈, 皮损以炎性结节、囊肿为主, 伴有凹凸不平瘢痕和色素沉着, 口干心烦, 失眠多梦, 大便干, 舌红或暗红、苔薄黄, 脉弦滑。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内服红霉素0.25g、维胺酯50mg、维生素B6 20mg, 均每天3次;外用复方硫磺洗剂每天2次, 晚间加用维生素A酸霜, 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外用药物同对照组。内服药物采用中医辨证论治, 4周为1个疗程。 (1) 肺胃蕴热型:治以清泻肺胃, 方用枇杷清肺饮。 (2) 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化湿通腑, 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3) 痰瘀互结型:治以化痰清热、活血化瘀, 方用活血清热化痰汤加减。 (4) 肝肾阴虚, 气滞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补肾活血, 药用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加减。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粉刺的标准拟订[1]。痊愈:皮肤损害消退, 自觉症状消失, 皮疹消退95%以上, 无新皮疹出现;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皮疹消退30%~70%, 近期或有少许新皮疹出现;无效:皮损及症状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寻常痤疮在中医学中属于“肺风粉刺”、“面疮”等范畴。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由性腺成熟、皮脂腺分泌过盛、毛囊口阻塞[3], 再加上微生物入侵所致。
《诸病源候论·面疮候》记载“面疤者, 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万病回春》言:“面生疮者, 上焦火也”[4]。《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自决·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鼻第八十一说》认为“粉刺属肺, 摘鼻属脾, 总皆血热瘀滞不散所致”。
病机为素体热盛, 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 肝肾阴虚, 肺胃积热, 湿热内蓄, 外壅于表, 蕴阻肌肤而发病。气血郁滞, 经脉失畅, 或肺胃积热, 久蕴不解, 化热生痰, 痰瘀互结, 致使皮疹日渐扩大或面部出现结节、囊肿等[4]。“热”、“湿”“毒”、“瘀”是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
本研究显示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5.6%, 明显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的74.4%。说明在治疗寻常型痤疮应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分型论治, 具有应用方便, 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8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34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 并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寻常型痤疮应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分型论治, 应用方便, 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58.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824.
[3]赵国平, 戴慎, 陈仁涛.中药大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825.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 观察组男33例, 女17例, 年龄21~58岁, 平均年龄 (35.9±3.6) 岁;对照组男35例, 女15例, 年龄23~57岁, 平均年龄 (36.4±3.3)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诊断标准:胃痛隐隐, 喜暖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时吐清水, 纳差腹胀, 神疲乏力, 手足欠温, 大便溏薄;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
1.3 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奥美拉唑每日1次, 每次40mg;阿莫西林每日3次, 每次400mg;甲硝唑每日2次, 每次200mg。治疗4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3.2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为:党参20g、白术15g、黄芪18g、高良姜9g、甘草6g、桂枝9g、煅瓦楞子15g、干姜6g、陈皮12g、白及15g、砂仁6g、茯苓12g、麦芽12g、白芍18g、大枣5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入不同药物, 胃脘痛伴随腹胀者, 可加枳壳9g;寒冷气滞者, 加木香12g。水煎服,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服用, 10天为1疗程, 治疗时间为6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胃镜下检查, 溃疡部位基本愈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胃镜下检查, 50%以上的溃疡部位面积愈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溃疡部位保持原状或少部分愈合。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胃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属于常见的消化性溃疡, 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还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溃疡穿孔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如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 溃疡会加深, 若扩大后溃疡位置刚好处于动脉血管上, 易引起大量出血, 导致休克, 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 胃溃疡临床治疗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痞满”“嘈杂”“嗳气”等范畴[4]。脾胃虚寒型为胃溃疡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灵枢·经脉》记载:“脾, 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 食则呕, 胃脘痛,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嘈杂”始见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嘈杂》, 痞满在《内经》中称为“痞”“痞塞”“痞隔”,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载:“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主要由饮食不节制、长期食用冰凉食物、生活压力等因素引起。黄芪建中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白及、煅瓦楞子具有抑酸止痛的功效;陈皮、砂仁、麦芽具有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高良姜、干姜具有温胃祛寒的功效;黄芪具有甘温益气的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温中补虚、和胃缓急止痛的功效[5]。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经过治疗,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结果表明, 中医治疗胃溃疡效果明显,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伟琪.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88例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9) :5453.
[2]李玉安.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7) :885-886.
[3]尚云青, 曹军, 杨敏, 等.中医食疗配合中医药治疗瘀血型胃溃疡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2) :77-78.
[4]陈伟良, 伍振峰, 邓中银, 等.中医药在抗胃溃疡研究应用中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8) :362-367.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7
1 药物治疗
杨新国等[2]在古方交泰丸的基础上拟制, 由黄连、肉桂、制首乌、珍珠母四味药物组成, 佐以制首乌、珍珠母, 对治疗属心肾不交证BZD依赖性失眠有效。张华[3]根据中医理论基础, 总结出交泰丸、朱雀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孔圣枕中丹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治疗。尚迎辉[4]用酸枣仁汤, 根据患者症状随证加减,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0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李宪章[5]根据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自拟安神方, 基本组方为甘草、小麦、大枣、玄参、麦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知母、丹参、朱茯神、合欢花, 根据患者兼证次证不同, 盗汗者加煅牡蛎;心烦者加百合、淡竹叶、夜交藤;耳鸣严重者加蝉蜕、牛膝;便秘患者加生地黄、火麻仁;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杜仲;五心烦热者可加鳖甲、地骨皮;因情绪起伏较大者加柴胡、竹叶/合欢花。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49例, 效果显著。潘博希[6]采用交替服用滋肾安神汤与复方枣仁胶囊的方案, 滋肾安神汤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甲胶、川牛膝、首乌藤、合欢花、远志、黄连、肉桂、煅龙骨、煅牡蛎、甘草组成。结果表明滋肾安神汤与复方枣仁胶囊治疗效果优于艾司唑仑, 并且能减轻患者对艾司唑仑的依赖。朱莉伟[7]采用自拟安睡汤, 方由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山药、半夏、茯苓、陈皮、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当归、枳壳、厚朴、郁金、当归、川芎、黄连、丹皮、肉桂组成,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80 例, 疗效显著。
2 针灸治疗
张鑫鑫等[8]以附子、黄芪制作成药饼, 辨证取穴, 配药施灸。在穴位上放药饼, 上灸艾柱, 每穴灸4 柱, 单日均灸关元、气海穴, 双日心脾两虚者灸心俞、肝俞、脾俞, 心肾不交者灸心俞、肝俞、肾俞, 实验证明, 隔药灸治疗虚证失眠疗效满意, 无不良反应, 经济实惠。贺艳娥等[9]基于引火归原这一理论灸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使浮火得降、元阳复归命门, 水升火降、心肾得以相交, 阳入于阴而入夜能得寐。蔡石勇[10]采用乌灵胶囊与赵氏雷火灸合用的方法治疗失眠, 结果表明乌灵胶囊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与艾司唑仑片相当, 且无服用艾司唑仑片产生的不良反应, 有临床应用价值。秦尔奇等[11]采用泻南补北法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 主穴为神门、内关、照海、太溪。实验证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安全有效, 简便易行, 与服药相比无依赖性和产生戒断综合征的不良反应。杨欣鹏等[12]采用“四水”穴—泻南补北针法选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申脉、照海等五穴为主穴, 辅以太溪、水泉、极泉、少海等穴,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泻南补北针法, 治疗效果显著。
3 其他疗法
李正祥等[13]采用“三才”推拿法治疗失眠, 分上、中、下三部分操作。即头面部 (天) 推拿印堂、神庭、太阳穴、百会、风池穴等, 背腹部 (人) 推拿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 足部 (地) 推拿足反射区的大脑、小脑、脑垂体、涌泉, 能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张蓉等[14]电针百会、神庭、左右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穴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周光涛等[15]用穴位埋线疗法取百会、神庭、少海 (双侧) 、然谷 (双侧) , 配合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张跃福等[16]采用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手法治疗失眠, 中药方选黄连、盐柏、肉桂、首乌藤、合欢皮、远志, 结果表明镇静催眠效果显著。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8
关键词:中医证型,粥样硬化,颈动脉,高血压病
据研究表明,由高血压病所引起的患者心脑肾等主要脏器损害的临床并发症,已经达到全部死因的首位。而该类并发症出现与AS(动脉硬化)关系密切[1,2]。由于AS导致患者动脉内膜的增厚与弹性下降,以及管腔变窄和不稳定斑块,均能导致心脑肾及四肢等重要器官或者组织的缺血及坏死,进而引发脑卒中、急性心梗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采取四诊方法回顾收集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0例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硬化症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分析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症中医证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0例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硬化症患者临床资料(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定)。依据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实际情况将其分为A组(颈动脉正常组46例)与B组(IMT增厚70例)以及C组(斑块组184例),3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以及高血压病的分级方面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
患者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依据《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标准依据《欧洲高血压病治疗指南》。
1.3 辨证标准(中医)
在有西医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硬化症(IMT增厚或斑块)的基础上,依据《中药新药的临床指导研究原则》以及《中医诊断学》将其按:(1)气虚证;(2)阴虚证;(3)阳虚证;(4)痰浊证;(5)血瘀证;(6)痰热证;(7)气滞证等表现辩证分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在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中,有气虚表现的患者占了81.13%,但多与其他证型兼杂。主要表现为气虚兼痰瘀证型粥样斑块占39.37%,表现为气虚兼血瘀证型者占31.50%,表现为气虚兼痰浊型占7.87%,其余表现为血瘀气滞证、阴虚证、痰热证。患者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增厚时多以血瘀气虚为主证,患者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在形成时多以痰瘀气虚为主证。详见表1、表2。
3 讨论
3.1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其中医证型大多为虚实夹杂。患者其中医证型均不是仅单一证型的孤立存在,通常多见于2种或者3种证型相兼夹。本文研究结果提示,我院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的气虚痰瘀型为39.37%,而气虚血瘀证为31.50%,是主要证型,而其次则为血瘀气滞证占9.45%,以及痰浊气虚证占7.87%,其阴虚证占7.09%,其痰热证占4.72%。患者颈动脉的IMT增厚多为血瘀气虚证,而颈动脉形成粥样斑块的患者则多为痰瘀气虚证,或为血瘀气虚证。
3.2在本文研究结果中显示,患者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中气虚痰瘀和气虚血瘀证为最主要的证型,而这也与文献的研究结果呈一致性[3,4]。患者颈动脉的IMT增厚多为血瘀气虚证,其斑块形成时则以痰瘀气虚证为主。经中医证型及颈动脉硬化临床分析,其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以认为颈动脉的IMT增厚则与之相对的中医证型多为血瘀气虚证,但出现颈动脉的粥样斑块时与之相对则多为痰瘀气虚证[5]。从而为高血压并发动脉硬化分析临床的中医证型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
综上所述,患者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以痰瘀气虚证及血瘀气虚证为其主要证型,血瘀气滞证与痰浊气虚证以及痰热证和阴虚证则为其次。
参考文献
[1]顾衡强,陈美华,邹襄谷,等.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多因素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3):7-10.
[2]何皓颋,高雅琦,叶穗林,等.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5):461-464.
[3]顾衡强,陈国通,邹襄谷,等.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重构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1-3.
[4]顾衡强,陈美华,邹襄谷,等.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多因素中医证型分析[C].中国(福建)第八次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8:82-86.
中医临床型人才 篇9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CSR患者[3]66例,随机分为推拿组及联合组各33例。推拿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8~58岁,平均43.52±10.22岁,病程2~5年,平均3.17±0.61年;联合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9~59岁,平均44.12±10.92岁,病程1~6年,平均3.26±0.7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推拿组采取推拿治疗,用按揉法联合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先用按揉法放松颈部局部肌肉5min,然后进行手法整复,摸清偏歪棘突的位置后,一手拇指放置于偏歪棘突外侧,另一手扶患者头部进行旋转运动,向患侧提旋头部至最大位置,后方向用力,确定关节复位后即复位成功;每日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7天为一疗程。联合组采取推拿及针灸治疗,推拿方法同推拿组;针灸主穴选颈椎夹脊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取配穴,上肢麻木者选曲池,手指麻木者选合谷、列缺,治疗时患者取坐位,用1.5寸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每天1次,治疗6天,休息1天,7天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量表观察项目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工作能力及手功能,每项评分越低,临床症状越重。根据患者颈椎病情评分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改善>80%;有效: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改善50%~79%;无效: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改善<50%或评分增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结果
2.1病情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病情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病情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临床病情评分均明显高于推拿组(P<0.05)。
注:与推拿组相比,①P<0.05;与入组时相比,②P<0.05
2.2疗效
2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推拿组的69.70%(P<0.05)。
注:与推拿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显示,CSR主要由颈椎增生、椎管狭窄及颈椎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中医学认为CSR发病为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以“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4,5]。我院临床治疗CSR应用针灸联合推拿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临床病情评分均明显高于推拿组(P<0.05),可见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评分。且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推拿组的69.70%(P<0.05),推拿及针灸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推拿及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CSR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推拿及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66例CSR门诊患者随分为推拿组及联合组各33例,推拿组仅用推拿治疗,联合组采用推拿及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病情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临床病情评分均明显高于推拿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推拿组的69.70%(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可显著提高CSR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疗效
参考文献
[1]赵仙丽,刘彦昭.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156-158.
[2]史桂荣,史栋梁,王子华,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26(26):15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4.
[4]冯爱春,褚春华,曹靓,等.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