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创新谈(通用10篇)
舞台灯光创新谈 篇1
创新是舞台灯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课题,也是舞台灯光的生命与灵魂。然而,舞台灯光创新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具体而言,舞台灯光的创新,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舞台灯光创新的主旨内涵
舞台灯光创新的第一大理论层面,是它的主旨内涵。
创新不仅是舞台灯光的生命,而且是所有科学和文学艺术的生命。这正如当代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所言:“科学技术与文艺艺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1]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成为全球各国家各领域的一个大主题。我国早在2006年,就将创新作为整个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工业上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成为重要的标志之一。经济的创新,决定了文化必须创新;文化的创新,决定了艺术必须创新;艺术的创新,决定了舞台灯光也必须创新。这也就是说,没有创新,舞台灯光便没有出路和生机,只能衰亡和消失。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铁的艺术规律与铁的事实。一切舞台灯光人,对此必须有清醒明确的认识,并自觉地走创新之路、夺取创新之果。这,便是舞台灯光创新的主旨内涵。
二、舞台灯光创新的主攻方向
舞台灯光创新的第二大理论层面,是它的主攻方向。
舞台灯光创新的主攻方向,应当定位在创作思想的创新上面。因为思想来源于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实践。谁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颠覆与否定思想对于人的行为的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2]
创作思想的创新,又以创造性思维为智力支撑与能量之源。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3]创造性思维又具体包括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等等。其中尤以灵感思维特别重要。这是“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4]钱学森教授指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5]
三、舞台灯光创新的主要手段
舞台灯光创新的第三大理论层面,是它的主要手段。
手段是实现目的的必要举措与可靠保证。舞台灯光创造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灯光设计的高科技手段
舞台灯光设计,应运用高科技的电脑设计,达到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的艺术效果。
(二)灯光控制的高科技手段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与设计的高科技手段同步一体,互相匹配,达到自动化目标。
(三)灯光设备的高科技手段
舞台灯光设备,包括电脑灯、激光灯、频闪灯、聚光灯、散光灯、柔光灯、造型灯等各种高科技的灯光设备,令人耳目一新。
舞台灯光创新谈 篇2
其实媒体团队也是一样,我们做产品、内容的团队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主力记者都是“85后”甚至“90后”,他们在这里更有发言权,我作为一个“70后”,被他们带动着、感召着。我们希望通过“创新中国·NEXT”,带动创业活动的新潮流,把舞台留给全新的团队,留给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留给有潜质的CEO。
“创新中国”从2006年引进中国,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年复一年,也面临容易变得程式化的问题,不管评委还是舞台形式,我期待能够创新。作为主办方,我希望今天的活动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让这个舞台真正变成中国创新者展示产品、技术、全新商业模式的最好舞台。
很多人问我,什么样的团队符合这个舞台的标准,我想就是一句话:不创新,毋宁死。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2014年的9月3?4日,创新中国秋季赛总决赛将在杭州举办,真正的好技术、好产品、好商业模式将在总决赛上亮相,那时,大家可以检验我们的创新成绩。
舞台灯光创新谈 篇3
一、客家传统元素在舞台中的运用, 具有厚重的人文色彩
客家围屋, 浓墨黑色的瓦顶, 淅淅沥沥的雨声, 木屐走过巷道的回响, 贯穿头尾的儿歌、山歌, 流露出浓郁的岭南风情;梅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客家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客家民居、绿色有机的客家美食、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这些客家元素完全可以在舞美设计中整合起来。
在山歌剧《等郎妹》中, 充满客家人生活气息的围屋、充满浪漫气息的小竹林等场景都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个戏的舞美“用物质在写意’从创造了与现代生活绝然不同的典型环境—民间客家围屋, 展现了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客家围龙屋, 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是客家人理想的精神家园, 是客家人灵魂的栖息地, 是客家人精神的避难所。笔者认为, 这个戏的舞美设计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舞台形象的恰当选择。正是有了客家围屋、客刻婚床、客家古戏台、客家院落这些独特的形象, 可以让所有的剧中人这个戏营造了一个浓浓的客家民俗氛围, 每一个角色都在展示着一种客家情怀。让人看后能了解客家文化, 感受客家文化。某种意义上也是代表了客家人的某种客家情结。
同时, 客家人房前屋后的竹子在空间设置上也较为灵活, 利用几丛竹林不但能表现月下私语的浪漫氛围, 而且有利于演员在其中穿插调度。竹子是“节节高”的, 竹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应气节的“节”, 与全剧的艺术表现形态相呼应。剧中的道具和场景设计都是取自于客家人的基本生活素材, 将其体现到舞台上, 更好地传递情感主题。
在山歌剧《山魂》中, 人物造型与服饰体现了客家传统服饰典型的美学特征。乡民面海祭祖的场面, 采自民间的“篱笆舞”“席狮舞”“落地金钱”等, 将客家人勤劳好客、热情纯真的特点一一描就。这些客家人的生活细节都是经过当地民俗专家考证过的, 通过客家山歌剧舞美设计就像一个窗口, 向观众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
设计师在表达自身造型艺术独特性与创造性时, 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独立, 与要表现的意境相关的物象融入设计中。
二、山歌剧舞台呈现简约灵性, 和谐唯美, 力求写意和写实相结合
在设计中运用简约且富有新意的设计理念, 赋予自然以灵性, 寻找一种不同于现有观念的、更具美学价值的表现手法。强调于平实中寻找美, 于朴素直率中显现美。
如山歌剧《桃花雨》, 结合剧本所描写的改革开放后的“客家古村落桃溪村”背后的主题, 即我们希望生活更通透、更纯净。基于这么一个立意, 因此赋予了舞美设计更高层次的要求。个性不露声色凸显, 透过表象的、外在的镜头影像, 配合嘹亮动听的客家山歌、跌宕起伏的剧情, 折射出厚重的人生哲哲理。似乎固守着同一种传统精神——朴素简约, 表现上却渗透着强烈的创新意识, 源于对艺术与生活的态度和感悟, 是传统的, 却又在不断地超越。两种思维交叉, 新的东西出现, 浸透着人性化、自然、朴实的风格。
本剧采取不暗灯换场的形式, 让舞台上所有的景, 都随着演员的表演, 随着音乐、剧情的变换而有序地变化, 让观众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连贯, 这种形式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剧中办公室、客厅的硬景采用了阳光板造型这种形式, 正面使用灯光呈现的是我们常见的室内效果, 后逆光的效果又能产生夜晚的灯光效果。有茂密的树林、殷红的桃花、潺潺的溪流、繁华的都市、忙碌的工厂, 合理的运用, 使整个舞美安装简单, 运输方便。舞台上婆娑的柳树、美丽的桃花呈现, 构置了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大和谐网。美妙的音乐, 唯美的画面, 人与自然的和谐, 让人深思的剧情, 用点滴印记, 用镜头聚焦, 把鲜活的影像留存在剧中的每个角落。
三、新材料、新形式配合舞台装置实现大胆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 LED显示屏幕, 视频技术以及灯具和控制技术的提高, 还有冷烟火, 水造型的运用等, 重要的舞台语汇不再像戏剧那样仅仅是演员和布景本身, 新材料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
如山歌剧《红婚纱》舞美设计是一种创新, 给了观众们一种高层次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鲜感。基于剧本折射人性之美, 侧重还原人与人,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思考, 舞美设计立意把“现实之像”折射、呈现在晶莹剔透的镜面, 让观众通过镜面折射的“镜像”联想到人生百态, 营造一个“真中有假, 假中还真”的梦幻境界。镜子, 有反映任何东西的属性, 在镜子面前人们可以进行自我审视;《红婚纱》这面镜子, 影射出剧中的人、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告诫现代人要守住一方大自然的净土, 要守住一方心灵的净土, 来造福后代子孙, 来构建我们和谐美满的爱情、婚姻、家庭。
新材料、新形式配合舞台装置、调度的使用是这个剧舞美设计、实践中需要大胆尝试的地方。设计利用45度斜角的镜面, 反射平台后的数个画面, 在观众的视觉中能真实感受到人在景中, 景在画中的效果, 折射的效果变幻无穷, 演员在台上的舞蹈、表演, 能直接映射到后面的镜面上, 或坐在溪石上谈情、或置于溪流中玩水嬉戏、或穿梭在桃林中、柳树林中游戏······都可以灵活变换。前台阶也是垂直镜面造型, 完全融合了由于场景不同带来的灯光色彩、道具布景变化。后景的设计也颇具特色, 远处的柳树林, 客家民居等配合前面的剪影式树、藤蔓、水波纹的造型, 给人一种深邃感, 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
又如山歌剧《山魂》中, 也糅合了许多现代化的手段, 如采用清新诗化的舞美构图、直径达10米的大转台, 以交响乐伴奏等。
龚宇:创新就是一个舞台的开始 篇4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就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果,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幸运地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创新正在成为继“改革”后中国经济发展最为仰仗的动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被反复提到了40 余次,“互联网+”“创客”等一系列创新字眼纷纷被写入了“政府文件”。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一时间风云际会。
5月17日,距离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固安产业新城。在由《中国新闻周刊》、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5创新中国峰会”上,来自硅谷与中国的创新思想家和创新领袖齐聚一堂。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Uber亚洲商务总裁Eric Alexander,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陈彤参与论坛并分享了创新实践与心得。
本次创新中国峰会的主办方和嘉宾们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前瞻未来,深入研究硅谷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推动中国在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一个有益借鉴。
在这场被外界预测可能催生下一个硅谷的峰会上,龚宇用“坚信、革命、冒险与平衡”四个关键词,分享了爱奇艺的创新思考,也为我们讲述了他在互联网行业里长达16年的打拼。在他看来,创新就是一个舞台的开始,有了创新,心才能大,心大才能有一个更大的舞台。
坚信:技术将推动革命
如果从发布焦点房地产网算起,龚宇从事互联网行业已经有16年了。
龚宇说,16年前,很少有人会关注到互联网;16年前,总理也没有提“互联网+”;16年前,“创新”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
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龚宇踏入了互联网行业,就职于一家行业型的互联网媒体。在龚宇看来,互联网媒体就像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一样,通过内容吸引更多的眼球来获取广告收入。
“我们一开始抱着非常大的希望走上了这条路,但是两三年后发现,之前设想的模式根本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龚宇表示,当时还是纸媒的天下,一份都市报可以在房地产行业或某个垂直领域得到一年几亿、十几亿元的广告收入,而在用户群相同甚至更多的情况下,互联网发布广告一周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钱。
“确实,当时我也对这个最初认定的市场产生了怀疑,我的同行也怀疑了。然而,也许是因为自身接受的教育,也许是当时不得不继续走这条路,我和我的团队坚持下来了,最后我们取得了成功。”作为一名典型的清华理工男,龚宇思考问题的角度始终是从“科技”出发。
龚宇一直坚信,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创新,可以让各行各业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生产效率改变了原来的行业模式和格局,并且催生新技术,推动新行业诞生。也正是基于内心最初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认可,龚宇从地产类的互联网媒体来到了网络视频圈。
“100多年前电影刚刚问世时,没有声音,没有情节,还是黑白的,其实只是个视频,但是大家看得很兴奋。后来看视频的手段慢慢多起来,黑白有声电影、彩色有声电影、电视、录像带、VCD、DVD、蓝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直至后来有了网络视频。这就是互联网技术对于提升一个产业生产效率所产生的作用。”在龚宇看来,网络视频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将会推动视频产业的巨大变革,而电影院这种业态终将会消失。
在龚宇看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视频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获得更高用户体验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在降低,所以目前传统形态的电影院迟早会消亡。也许不是五年,也许不是十五年,但是一定会变化。
“我们做创新,要首先想清楚创新这件事根本目的是什么。实现目的的关键路径是什么,中间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困难、代价都坚持下去,这是我对于创新的第一个感受。”龚宇说。
革命:就要革自己的命
“既然是创新,肯定要打破原来的技术、行业格局,甚至是某些利益。”龚宇说。
龚宇对于创新的第二个思考是“革命”。
在龚宇看来,革别人的命都是容易的。比如做视频,把光盘产业的市场份额拿过来,可以毫不犹豫;把电视的广告份额拿过来,也当机立断。
“但是,自己革自己的命是最大的问题。”龚宇在创新中国峰会现场分享了爱奇艺“革命”的故事。
互联网社交网站变化特别快,两三年就会有大变样:原来旧的模式刚刚开始普及,收入规模还在成长期,一种新的形态就开始了。十年前,中国有了现在模式的视频行业,然而发展了五六年后,当这个行业还没有迈入整体盈利的时候,当爱奇艺还在发力PC端的时候,用户已经将观看习惯转移到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移动端了。
“这种喜好的转移,完全可以将之前贡献的收入缩减到0,或者说微不足道,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关键转折期,龚宇和爱奇艺必须要革自己的命了。因为龚宇深知,如果不率先迈出第一步,原属于爱奇艺的用户,将很快将会被腾讯、优酷夺走。最终,爱奇艺放弃了PC端上残留的一些广告盈利,转向了没有广告或广告价格较低的移动终端。
事实证明,由于在移动终端布局早、起步早,“革命”后的爱奇艺一度逆袭成为行业老大。据艾瑞mUserTracker数据,目前爱奇艺移动端流量占比已超过总流量的60%,来自移动视频广告的收入占广告总收入超30%。
冒险与平衡:点与面的考量
龚宇将爱奇艺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成功归功于“冒险”。
“不冒险是最大的冒险”龚宇说。
龚宇坦言,新技术、互联网以及未来的生物工程技术等等,正在让我们这个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很难想象一个行业不受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影响、冲击和改变。在这种改变过程当中,你不去冒一定的风险去做尝试,就死定了。
龚宇表示,互联网也有它自己的商业模式,来降低这种风险带来的毁灭性的冲击。比如传统的IT行业、IC行业强调的是可靠性,而互联网强调的是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是小步跑,每一步跑出去以后看看对不对,如果不对赶快调整,形成一个快速的反应机制,让自己在冒险的过程当中有控制风险的能力。
龚宇认为,在互联网行业中抓住要点就可以跑在前头,虽然会留下一屁股债,在冲锋的时候也会让队伍七零八落,但是这种需求是必须的。如果面面俱到,带着方阵往前冲,这种方式对创新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一味的冲锋会成为强弩之末,市场打下了,但是和自己没关系了。
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是快、单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思维方式更重要,这就需要点和面的平衡。
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龚宇带领的爱奇艺发展了五年。五年来,在对视频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市场需求等多年研究中,爱奇艺找到了这个行业的痛点,做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
其中,打造顶级自制内容就是爱奇艺通向未来视频的一个突破点。2014年以来,自制内容首次在网络视频领域呈现全民皆兵的态势,伴随各大视频网站一系列自制内容的推出,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制作以及运营领域,展开激烈的数据战与推广博弈。而《奇葩说》《心理罪》《爱上超模》《盗墓笔记》等自制内容的推出,让爱奇艺在这场博弈中已经占据了上峰。
以点带面。龚宇表示“不是所有好的内容都要自己做,建设开放型内容健康生态系统是第三大突破口,爱奇艺将吸引更多顶级内容生产者,生产更多顶级内容,与自制内容形成协同效应”。
网络视频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之后,竞争愈加激烈,生态能力考验着视频网站的开放格局。在龚宇看来,自制内容只是通往未来的一小步,未来爱奇艺还有更多的价值需要挖掘和突破。“而挖掘这些价值的重点在于技术支撑,包括终端技术、支撑大规模数据的传输技术、云端的爱奇艺大脑、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发展与内容创新的结合,也将催生新的营销模式。”龚宇说。
舞台灯光创新谈 篇5
L E D是发光二极管英文 (L ig h t E mitting Diode) 的缩写, 它是一种电流发光器件, 材料的不同可决定它通过电流后产生的发光颜色和发光强度。把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点间距排成阵列就是L E D电子屏幕。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点间距离越小, 图像就越清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控制下的明暗亮度变化层次越多, 图像就越细腻。通过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电视信号、摄像机视频信号、录像机信号、计算机动画及文字信息等多种形式的信号, 在L E D电子屏幕上完全对应地显示出来。
变幻的L E D电子屏幕画面让晚会的舞台变得时尚活跃, 它营造出的虚拟意境给观众无穷想象的空间。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艺术的创意。
1. 丰富晚会形式
传统的舞美布景是用各种具体的材料制作而成, 自身很难有太多的变化, 而L E D电子屏幕瞬间就可完成画面的变化, 动态、静态, 写意、写实, 绚彩夺目, 新颖时尚, 让人有始料未及的审美感受。因此, L E D电子屏幕经常成为晚会创作者更新舞台形式的创意点。2007年7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八一军旗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 创作者就是运用L E D电子屏幕、台阶和平面舞台, 将舞台分三个层面立体化地展现开来。如“百万雄师”的场景, 最高层以L E D电子屏幕显示的滔滔江水、千帆竞发为背景, 中层的台阶上合唱队引吭高歌, 平面舞台上是舞蹈演员的情景化表演, 一时间, 舞台雄伟壮观、撼人心魄。除主题性晚会外, 目前备受瞩目的大型综艺节目, 如《超级女声》、《绝对唱响》等, 更是离不开L E D制造的激情气氛。而在一些明星演唱会上, L E D变幻出的视觉效果更让人惊艳, 如2007年刘德华南京个人演唱会, 主体舞台由20米高、60米宽、可分可合的巨幅L E D屏幕构成, 制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梦境。
2. 拓展晚会内容
晚会中, L E D屏幕的运用不仅烘托了气氛、震撼了视觉, 也深化了节目的内容。晚会创作者着意制作与节目主题相关的影像, 通过L E D屏幕的展现, 对观众进行一种感性的呼唤和启发, 让观众在舞台之外感受到更多的内容。2007央视春晚中, 获歌舞类一等奖的舞蹈《小城雨巷》, 是一个很艺术化的作品, 它在电视镜头上的诗意表达, 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L E D大屏幕上那个青砖黛瓦的小城。在央视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文艺晚会上, 巨大的L E D电子屏幕占据了整个舞台背景, 上面展现出来的丰富信息, 成为晚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目情绪的发展, 屏幕上维多利亚湾的远景, 从百年前的小渔村、小舢板开始慢慢变幻, 直到今天的辉煌景象, 时空感油然而生;最后的压轴节目《黄河》中, 舞台上的郎朗演奏神情投入、激情四射, 把观众带入了他的精神世界, 同时, L E D屏幕上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喧嚣, 用一种不可阻挡的信息量构成了该节目最精彩的看点。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篇6
一、戏剧舞台灯光的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舞台灯光在戏剧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台戏剧表演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舞台灯光的作用如下:
(一)促进剧情的发展。
戏剧舞台的表演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和剧情,尤其是话剧表演等故事性强的表演方式。而灯光的运用正是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舞台灯光的变换都是根据剧情的发展而进行的。一方面,灯光可以照射到舞台布景上,使舞台上一些必要的剧情元素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演员的服饰、妆容、场景的设置等都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正是有了舞台布景的衬托,观众才能被剧情所感染,将自己的情绪带动到戏剧环境中去,得到观剧的愉快体验。
(二)表现人物的情感。
戏剧表演的重点就是通过剧情表演体现出人物的情感。戏剧表演中,每个角色的设定都有一定的情感变化,而表演这种变化的方式正是演员的动作、对话、表情等等。而灯光作为舞台的重要因素,能够结合其他元素共同表现人物的情感。将舞台演员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通过灯光进行强化,观众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这种心理变化。灯光也能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吸引观众在观看戏剧时带入自己的情感。
(三)增强舞台画面感。
舞台画面感直接体现着整台戏剧表演的艺术水平,也发挥着渲染气氛、带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舞台灯光的变幻多彩是构成舞台画面感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实现静态与动态之间的衔接,也能将舞台艺术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将灯光融入到舞台表演中去,跟随着背景和人物的走动而不断变化,实现光影艺术的完美结合,产生独特的舞台效果。戏剧表演中有时需要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而有限的舞台又会限制这种转换的进行,灯光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光区和光亮的控制,全景和特写的切换,都能鲜活地体现出戏剧情节中时空的转换,使舞台表演自然流畅,形成美妙的画卷。由此可见,独特的灯光运用手法往往能够成为戏剧表演的亮点
二、戏剧舞台灯光艺术的创新
舞台灯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细腻的灯光变化是与整场表演的无限配合,从而将舞台表演的渲染力和艺术感发挥到极致,使观众得到完美的观感体验。也许观众并不会时刻注意灯光的微妙变化,但是舞台灯光设计者却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处保证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演出的效果。为此,戏剧舞台的灯光艺术设计和实践应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一)保证安全。
保证灯光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具体设计安放和使用灯光道具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仔细检查安全隐患,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舞台表演人员等人的人身安全。悬挂在高处的灯光设施如舞台吊杆上的灯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使用之前也要进行加固,避免发生高空坠物的事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应该谨记安全规范,注意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
(二)配合演员。
演员的表演是戏剧舞台的中心内容,设计和操作灯光的时候必须给演员留足空间,不能妨碍到演员的行动。在很多戏剧中,演员都不免要在舞台上走动,以体现内心的焦虑等情绪或者体现空间的变化,而这种行动往往有固定的线路。灯光设计时必须避开这些表演所需的线路,保证该区域地面没有障碍物。同时,灯光光位的设计也应该紧紧契合演员的需要。
(三)创新性。
舞台灯光的变化有一定的依据,比如演员的动作、音乐的节奏、场景的变化等等。灯光设计并不是随意性的,但是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还应该重视灯光设计的创新性。一直使用同样的灯光变换手法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剧情表现的需求,也不能体现出艺术创造的独特性,难以形成对观众的吸引力。因此,舞台灯光可以在起光和收光等方式上进行适当创新,增加戏剧表演的亮点。
摘要:舞台灯光是组成舞台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灯光本身不仅具有照明的作用,更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能起到渲染舞台氛围、营造戏剧情节的效果。舞台灯光具有完整的语意表达系统,能够按照戏剧的设计和安排推动表演的顺利进行。基于舞台灯光的重要性,对灯光艺术进行创新分析成为了提高戏剧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戏剧,舞台灯光,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靳磊.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分析[J].艺术科技,2013,(08):51.
[2]周奇期.论舞台灯光在戏剧演出中语意表达的准确性与重要性[D].上海戏剧学院,2014.
浅谈舞台灯光设计 篇7
一、舞台灯光设计人员必须读光、懂光、用光
舞台灯光通过色彩的变化, 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时刻与“光”打交道的人,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灯光知识, 懂得灯光色彩的情绪。如一般情况下, 红色光表现欢快、喜兴、热烈的情绪情感;绿色光则象征青春、和平、希望、生命、健康、清新、宁静等情绪情感;蓝色光表现和平、宁静等情绪情感;黄色光又象征希望、光明、辉煌、高贵、华丽等情绪情感……等等。其次, 要十分了解灯具的性能, 利用所学的理论, 发挥主观创作能动性, 大胆展开想象、构思, 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 营造出不同的规定情景。如:潮剧《唐宫惊涛》中“贵妃沐浴”的场面就使我寝食难安。“杨玉环”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沐浴地点又在“华清池”, 要怎么去营造这种情境, 实在是束手无策,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想象, 因此我用了“品红光”铺垫整个平台, 再用电脑灯分蓝、绿、紫三颜色, 从浅至深慢慢转动照射表演区, 再用绿色的逆光打亮代表华清池的五块叶状绸片, 加上铺满整个舞台的“干冰”效果, 把“贵妃沐浴”那种神秘、浪漫、高贵华丽、如痴似醉的情景呈现于舞台之上, 此效果得到了行家、观众的高度赞赏。又如《吴越春秋》上集第一场的混战, 既没有大段的唱腔, 也没有动情的念白, 是通过演员形体的表演和场面的铺排来了解剧情和欣赏艺术。我在浓密的烟雾中使用红、蓝、黄等逆光和侧光进行频繁的切换, 再加上频闪灯的加强, 形成了一种既美仑美奂又紧张恐怖的奇特结合体, 也取得了良好的灯光效果。
二、舞台灯光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灯光节奏及操控节奏
灯光艺术是有节奏的, 我们不能游离于节奏之外, 更应该借助音乐的节奏大展拳脚, 所庆幸的是我原本学过音乐, 莫想今天派上了用场。实践证明, 给观众有很强震撼力的骤变, 如果抽掉音、击乐的协调, 肯定给人一种唐突和无来由的感觉, 只有跟准强烈的节拍, 找准音乐节奏的点, 才能得到想象中的舞台效果。例如:《洗马桥》第五场, 刘文龙出逃, 娇公主追赶的场面, 首先我用蓝光垫底, 营造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气氛。然后根据音乐节奏的转换, 再变换成绿光, 让观众感受到夜幕下广阔大草原的神秘与悲凉, 同时也衬托出了娇公主内心失落、悲愤等复杂的情感。再之, 在单于带兵追出时, 由绿光变成黄光, 显示出王者的气势和内心的焦急。最后, 娇公主不幸中箭, 全台突变为红光, 在红光中刘文龙和娇公主进行一段缠绵而又凄凉的身段表演, 给人留下了一种无限的惋惜之感。
但有很多色光变换是在缓慢的节拍中完成的, 这类操作更考功力, 其完成得如何, 关键在于对剧情的理解、对音乐的感受和对导演意图的领会如何。《连升三级》的第二场, 大奸臣魏忠贤第一次出台, 我使用深蓝垫底, 再根据音乐的节奏逐渐加上紫色, 马上给观众一种阴森抑郁的感觉。在牌子《水底鱼》和马头锣等打击乐的伴奏下, 魏忠贤缓缓走出台口, 面光再慢慢加强, 让魏忠贤给人留下一种面目狰狞的印象, 这个不起眼的加光, 实在是快了也不好, 慢了也不行的。
三、舞台灯光设计人员必须服务于剧情, 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灯光同所有的舞台美术各要素一样, 都必须服务于剧情, 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最高目的。例如:粉红色灯光打在人物面部, 就显得精神焕发, 气概非凡;而灰黄色灯光打在人物面部, 则显得病态虚弱、颓废不振;蓝灰色灯光打在人物面部, 又显得阴险狡诈、狠毒奸滑;舞台灯光最常用的人物面部的“大追光”、“追光亮相”、“追光定格”或“追光造型”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它使人物极具雕塑感, 如同电影的“大特写”一般, 起到强化突出的艺术作用。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的人物。在演出的时候, 演员更多的是唱念加上优美的形体动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灯光时, 注意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脸, 在适当的地方, 适当的时候有所侧重, 或是说有所求、有所舍。另外, 为了营造各种氛围, 舞台上往往会很暗, 但演员的脸如果长时间处在昏暗中, 观众很快就会感到视觉疲劳, 甚至烦燥。我认为,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氛围之后的一段适当的时间, 面光和耳光就要有所加强, 千万不要顾此失彼。至于有时候导演故意要让观众看不清演员的脸, 以营造特别的感受, 那就另当别论了。
四、灯光拓展舞台时空
舞台灯光有时可像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一样, 起到组接戏剧结构的重要作用, 利用“切光”、“暗转”、“定位”等灯光手段, 又可以把不同的戏剧场面巧妙地组接起来, 使戏剧演出节奏更加紧凑, 场景转换快捷简便。以《石榴花》第一幕为例, 首先是香儿在村口等候山牛的消息, 当接到山牛已阵亡时, 一路狂奔至悬崖边, 发现自己怀孕, 为保住山牛唯一的血脉, 忍住悲痛回到家中。短短的一幕戏就变换了四个场景:村口、路上、悬崖、家中。舞台的空间是固定的, 如何让观众分清这些场景, 如果只是大面积铺光以照明为主, 没有利用灯光对各个表演区的切换、强化、点缀, 观众是完全无法展开想象去感受到这些场景的。
又如利用不同的“追光”, 可以制造同一舞台上的不同表演区, 起到“异地同台”或“异时同台”的艺术效果。象:《老兵回乡》中杨福顺与翠喜就有一段“二重唱”, 一个身在村口, 而一个是在家中, 在深蓝光的铺垫下, 再用两束追光给演员的面部照明, 通过导演巧妙的调度和演员高超的演技, 两个环境在舞台上交替进行, 观众的感受也十分清晰。
再如利用灯光的变化, 表现梦境、幻觉、回忆、闪回等戏剧场面, 使舞台艺术更加“电影化”。如:《后蜀贤妃》的梦境场面, 首先用两束追光对主角进行强化, 不要让群众角色太突出, 处于隐隐约约模糊的状态, 使其变成背景, 再用蓝光垫底, 加上干冰铺满舞台, 随着唱词念白内容的变化, 进行色光的切换, 变化无穷的梦幻场面即刻呈现于舞台之上。
浅谈舞台灯光设计 篇8
伴随着剧情的变化, 应用不同的灯光组合能帮助观众进入演员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 进而被演出的故事情节所感染, 为演员们的表演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同时, 运用灯光的明暗排布能有效地将观众的目光集中到导演希望观众关注的位置, 从而屏蔽剧情的视觉干扰, 有效提高观众们对于演出的专注程度。本文从灯光设计的实用价值以及作用效果出发, 重点论述了以下两方面的舞台灯光设计要求。
一、舞台灯光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审美
观众是演出的服务对象, 演出的一切布置及安排都应当迎合观众的审美与喜好, 舞台灯光设计也不例外, 而考虑到灯光作为一种视觉信息, 它对人的作用最先是通过被人的眼球捕捉来实现的。因此, 舞台灯光设计要符合观众的视觉审美。
(一) 设计应突出视觉美感
演出的舞台是有情绪的, 这种情绪融入了剧作家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糅合了导演的构思以及许多话外之音, 以舞台灯光为载体, 贯穿于整场演出中。就好比视觉冲击比起听觉或者其他感觉更能给人们留下直接、深刻的印象, 舞台灯光通过灯光颜色的组合、灯光明暗的排布以及不同灯具带来的不同的灯光享受, 向观众们阐述着那说不清、道不明、唯有亲身体验才可领会的无声旁白。
除此之外, 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意在使观众感受到美。运用时而浓烈、时而淡薄, 时而明晰、时而隐没的舞台灯光, 配合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 能充分实现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演出目标, 为观众们带来无与伦比的美感享受。同时, 灯光伴随着剧情的推进而不断变化, 一方面能有效地烘托出情景氛围, 使演员们的表演充满光与色的交织;另一方面能成功引导观众的情感随剧情发生改变, 点亮了剧目的灵魂。
(二) 设计应突出真实美感
剧本中的每一场次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背景以及地理环境, 这对于剧情的进展以及全剧的逻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灯光在表现形式、明暗强弱变化以及色彩组合等方面的可塑范围以及可塑性均大有提高。在现代演出中, 不论是春日暖兮的阳光, 抑或是冬日炫目的雪色, 甚至包括白天与夜晚, 均可通过灯具的变换与组合来诠释。运用灯光在颜色、亮度、光感等方面的改变, 有助于真实地再现时间、天气和剧本当中的各类特殊情景, 满足演出在写实方面的需求。另外, 灯光因其独特的视觉感受, 在演出过程中还相当于一个唤醒信号, 能及时唤醒观众们身体内部沉睡的感知, 使他们的身心都产生共鸣, 仿佛身临其境, 进而走向演出的高潮。
二、舞台灯光设计应符合色彩的情感表现
舞台画面作为演出过程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元素之一, 它的色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舞台灯光的色彩。光色结合作为舞台灯光表现艺术的常用手段, 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进而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色彩情感方面, 舞台灯光运用冷暖色彩的转变, 配合不同的灯光效果以及灯光亮度, 能充分实现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
与此同时, 从情感与色彩的角度设计舞台灯光时, 还应注意灯光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 考虑灯光的亮度以及色彩组合会给观众心理带来的冲击, 例如:暖色灯光配合恰当的亮度能够模拟阳光的效果, 让人的心情积极愉快,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在气氛欢快或和睦的演出场景中;亮度极高的照明效果多让人产生紧张、焦虑等黑色情绪, 可以全黑背景加以对比, 烘托出紧张、压抑的演出氛围;而昏暗的、忽亮忽灭的灯光则易引发恐惧、消极等灰色情绪的滋生, 故而多用在伤感、忧郁的演出场景之中。舞台灯光的合理使用是演出中最易实现的加分项, 是演出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舞台之上, 灯光与表演者的情感色彩、舞台的布景色彩等相互交融, 同时以独特的光色语言向观众们阐述表演者的情感转变以及表演场景的时间变换, 进而有效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对演出的艺术价值以及剧情表现均有关键性的影响。
摘要:舞台作为演员表演的平台, 承担着渲染演出背景以及吸引观众眼球等重要职能。灯光是舞台的魔术师, 舞台灯光设计的好坏直接作用于舞台的艺术效果, 进而影响演出的成败。本文从舞台灯光的人性化审美以及色彩情感体现两方面阐述了舞台灯光对于演出的意义以及舞台灯光的设计宗旨, 对于烘托演出背景以及实现成功演出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舞台,灯光,人性化设计,色彩
参考文献
[1]李然.舞台灯光设计的理念[J].综合论坛, 2012, (04) :262-263.
[2]余志宇.浅谈舞台灯光设计[J].艺海, 2015, (05) :34-35.
新农都:创新闯出大舞台 篇9
创新农副产品交易新业态
浙江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政府直属的农口类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8日,注册资金3亿元,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新世纪市场园区。公司以投资、开发和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目前,公司正在建设的浙江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项目总占地约1900亩,计划总投资78亿元,项目先后被列入浙江省重点项目、杭州市“十大工程”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一期占地450亩(含道路、绿化等配套98亩),建筑面积465064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将在原农都市场及其他农副产品批发专业市场搬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提升,由水产品市场、副食品市场、蔬菜市场、副食品精品区、冻品区、物流配送及配套服务区6大区块组成,即将开业;项目二期紧邻一期工程,规划用地约1399亩,计划总投资约58亿元,前期工作已于2010年8月正式启动。
徐律平副总经理介绍,即将营运的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期集聚了水产、蔬菜、水果、肉类、酒水、副食品等所有农产品大类以及精品豪华商场、超大规模的会展中心,设置了3000余个批发、零售摊位。只要消费者、商家想得到的农产品都能在这里实现一站式采购。业态均实现了分类布局,集中分区经营,便于生产商和采购商在一个区域进行集中交易,专门为专业市场设计了交易设施设备,配备完善了运输通道,强化了配套服务,在将规模做大做强的同时,彻底解决了传统市场鱼龙混杂、运输困难等难题。预计一期进出货物在300万吨以上,预计年交易额超过130亿元,将首先确保杭州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口粮,提供浙江省80%的淡水产品。待二期、三期建成时,除了实现市场规模的叠加,更将完全实现立足浙江、覆盖华东、影响全国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预计产业板块资产规模可达到30亿元,年市场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形成东南沿海农产品价格发布中心、浙江省农产品信息中心、交易中心、调控中心、分拨中心。
新农都显然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而是致力于打造以批发为主、批零兼有的综合型一级市场。新农都兼具货物集散和现场交易、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信息网络电子商务、质量检测、展示展销、价格引领、综合服务等8大功能,这无疑是对传统农副产品市场的全面提升。赵总津津乐道,新农都建有完善的市场配套和优越的生活服务配套,包括银行、安保中心、消控中心、检测中心、客服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等,包括酒店、公寓、美食广场、步行街、休闲娱乐中心等。
新农都给调研人员带来的感觉有如春风扑面。专家们一致认为,新农都是一种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农副产品商贸综合体。
赵总还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浙江省政府已经明确,将今年的第十届省农博会主会场设于新农都,于11月23日盛大开幕。与此同时,在浙江省农办的帮助下,新农都引入了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一条街,打造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创新农产品物流运营模式
赵永夫总经理说,浙江省农发集团为新农都唱好农产品物流这出大戏搭好了台架子。他介绍,在临近萧山的上虞,农发拥有几千亩属于自己的种养殖基地,并在省内外有多个生产合作方。作为浙江省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新农都将依托协会牵线搭桥,在农超对接、二级市场分拨上树立良好品牌。在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打通了路径,助推产销两旺。
流通的速率是展示一个市场是否兴旺的重要标志。新农都要做的便是在流通环节上的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这其中,如何解决配送方式成为关键之举。我们注意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新农都整合社会资源,与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传化物流达成了合作意向,加上自己组建固定的厢式车配送队,将极大地提升配送的速度和效率,为农产品流通解决了车辆运输的后顾之忧。
赵总介绍,新市场新在哪里,除了设施先进,更要有管理方式的创新。在新农都,大家既可看到实体市场,又能宅在家里逛虚拟市场,通过打造一个3D和2D结合的“网上大市场”,全面打造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涵盖订单交易、新品发布、网上团购、净菜配送等内容的专业网上交易平台,力争建设成为覆盖长三角的权威农业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中央结算模式是新农都创新管理的又一个模式,经营户与顾客将统一用新农都的卡进行交易,交易后经营户与结算中心进行统一结算,既有利于市场方掌握交易量、交易额等信息,便于财务统计,也有助于经营户免去现金交易的麻烦,确保财务安全。另外,新农都着力建设食品检测和追溯系统。引入一批现代化高科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农产品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督,包括健全农产品的生产地、生产商、配送方等追溯信息,一旦发生问题,将有源可查,明确责任,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作为体量超大的新农都来说,与其称之为是一个市场,更不如说是一个小社会。交通、治安、卫生、就学、户口、生育、工商、金融等社会管理系统需要完全覆盖。为此,新农都作好了充足准备,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将必需的社会管理机构引入市场办公,并成立了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建立一支近200人的管理队伍,全天候开展各类服务,让经营户安心在此工作和生活。
创新覆盖浙江省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在资源丰富、资本热流涌动的萧山,新农都的崛起为商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赵总介绍,新农都引入了“全国十大综合商品交易市场第一名”的萧山商业城作为合作伙伴,使新农都与商业城形成相辅相成的产业格局。在二期上,规模将达到600亩,有更大的空间满足经营业态的分布,完善相关仓储用房,在市场环境、产品包装、品牌塑造上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上马净菜配送等新型业务,引入进口农产品等高端产品,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信息中心,发展农产品拍卖等新的产业形式,既带动萧山区本地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能满足消费终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随着市场临近开业,浙江省内的衢州、温州、湖州、舟山等11个地市,省外的黑龙江、新疆、重庆、上海等地政府部门、重要客商均与新农都进行了交流联系,洽谈合作事宜。湖州长兴县政府已经与新农都明确进行了项目开发,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由新农都与长兴县合作开发长兴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迁建项目,占地规模500亩,投资达10亿元。
长兴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迁建项目是新农都实施“绿海战略”的第一个合作建设项目,为新农都的对外拓展开了一个好头。“绿海战略”作为新农都的长远发展规划,计划以地级市为核心,在浙江省其他10个地市建设、整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各地发展平衡的农副产品购销主渠道作用。以县区为支撑,建设、并购、完善60个左右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发挥各地发展平衡的农副产品购销节点分拨的作用。以街道、村镇、社区为终端,建设、加盟400个左右农超市场,发挥服务基层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的保障作用。
浅谈舞台灯光设计 篇10
舞台演出是综合性的艺术, 灯光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舞台照明, 贵在突出视觉、写实、审美和表现四大要素。照明设计是否成功, 是以舞台灯光的处理是否得当为标志。小小的舞台是有限的, 但灯光的表现力和灯光工作者的创造力却可以是无限的。舞台演出时, 灯光师根据导演构思、舞美设计和剧情需要, 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 结合布景、音响效果、音乐伴奏等, 创造舞台环境的空间感、时空感, 渲染舞台气氛, 强化艺术效果,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演出形式, 不同物质条件下, 其照明概念也不相同。巧妙地运用舞台灯光手段, 描写人物情节和场景空间, 恰当地表现光影视觉效果, 塑造特定的剧情环境画面, 这就是舞台灯光构成的目的。
一舞台灯光的艺术功能
1. 表现情绪情感
舞台灯光通过色灯的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情感。一般情况下, 红色灯光表现欢快、喜庆、热烈的情绪情感;黑暗色灯光则象征黑暗、压抑、紧张、恐怖等情绪情感;蓝色灯光表现平和、宁静等情绪情感;绿色灯光又象征青春、希望等情绪情感……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
2. 营造典型环境
舞台灯光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 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典型环境。
3. 组接戏剧结构
舞台灯光有时可像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一样, 起到组接戏剧结构的重要作用。
4. 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灯光同所有的舞台美术要素一样, 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最高目的。
5. 直接制作布景
过去, 舞台灯光是为舞台布景服务的, 即灯光照在布景上, 使布景增光添彩。现在由于电脑灯、激光灯等高科技设备的出现, 舞台灯光可以利用这些高科技设备直接制作布景。当然, 不同演出样式的处理, 对灯光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写实表演形式的处理, 对灯光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写实表演形式的话剧, 灯光设计可能倾向于写实表演特点的照明思考。对以虚拟形式为主的戏曲, 灯光处理就不必去模拟自然光的效果, 可能侧重照明自理;而舞剧由于表演形式需要往往都很概括, 甚至推向后区, 给表演提供较大范围的活动空间, 因此灯光就要考虑如何适应这种演出形式的照明处理。
一般来说, 舞台灯光的安装部位、功能及灯具配置舞台灯光按其使用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可调光的调光回路;不可调光的直通回路。
舞台照明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一般照明:顶光和伸出式舞台作为部分顶光的吊点灯环, 以及葡萄架上、天桥上的照明。
重点照明:面光、耳光、柱光、侧光、脚光、流动光和伸出式舞台的低角度面光、内 (外) 侧光、转台流动光以及乐池内设置的供接乐谱灯的低压插座。
装饰照明:天排光、地排光和舞台上使用的激光效果器、追光、流动音乐喷泉以及各式电脑灯。
要做好一台完美的舞台灯光, 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选择性的可见度与集中注意力。在剧场里, 我们只给观众看我们想给他们看的东西, 我们把想给观众看的部分打亮, 而把其他的部分留在黑暗里;所以选择性的可见度, 是由灯光依照舞台区位或人物的重要性, 作为层次及选择性的照明。且由于人类的眼睛对光线特别敏感, 当舞台尚有灯光亮起, 观众便会将眼睛的焦点集中在有亮点之处;换句话说, 灯光等于是带领观众在演出进行中随时可以找到重点的探照灯。
二舞台灯光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舞台灯光的运用, 不仅可以改变空间, 而且可以改变时间。灯光是舞台美术设计者和导演最有价值的造型工具。灯光能帮助我们真实地表现出昼夜的时间 (早晨、晚上、中午、深夜) 和季节。假使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者不善于运用或草率地使用灯光的话, 就根本不可能在舞台上造成真实的情况。
舞台灯光配合了感情的或富有戏剧性的、悲惨的或富有生活趣味的、热情的戏剧内在情节, 才能创造出剧中的真实形象。灯光变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演出形式, 不是孤立的, 一定要有依据, 即剧情因素、情感因素、时间因素, 这些因素总脱离不了表演, 特别是脱离不了人物的情绪、情感和音乐、音响效果的情绪、情感, 并化学反应情绪、节奏关系来记录这段戏灯光变化的速度节奏, 演出灯光的变化要以剧本和剧情发展为依据, 变化衔接点和效果持续时间的长短, 还应该考虑到观众欣赏心理的需要、恰当、合理, 有对应地使灯光和舞台情景画面结合起来。舞台灯光的转换变化是表现演出意图, 渲染舞台气氛, 描述情节内容的起承转合发展变化的视觉语言。使用灯光时, 应与每场戏准确相适应。不好的灯光不但妨碍演员, 还会破坏好的布景。虽然可能在技术层面做得很辉煌, 但有可能不适当的灯光效果转移了观众对演员的注意, 引起对戏内容的不必要的反应, 使戏的完整性消失。恰当的灯光转换效果可以为演出增光添色。反之, 会干扰舞台效果, 影响演出的整体性。
现在的舞台灯光的任务, 早已不再仅仅是把舞台照亮。如何做到既能保证让观众看清演出, 又能保持规定情景中的气氛, 这固然是多方面的因素, 但其中光的明暗控制也是因素之一。如果将舞台的比例掌握得很有分寸, 也会有助于照明与造型的统一。在比较规范的现代舞台上, 灯光设计成了戏剧创作的重要手段, 成了控制舞台节奏、表现舞台时空、渲染情景气氛、描绘人物形象、体现戏剧主题的很重要的艺术创作。成功的舞台灯光在以大综合为特征的戏曲艺术中, 成了可以与“四功五法”交相辉映的有机组成因素。在一些新创作的戏曲剧目中, 灯光成了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当前的戏曲舞台, 形成了灯光与舞台设计共同营造的剧场艺术, 和传统的演剧方式并行, 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格局。
三灯光设计者要利用光引导观众进入情景
光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布景和服装被观众看到, 呈现出它原有的颜色;另一种是灯光本身的颜色, 可在舞台上制作出某种气氛和效果。因此我们在研究光量时同样要以观众角度出发, 观众应该很容易地毫不费力地看到舞台上发生的一切, 视度是否良好, 首先决定于照明的情况以及演员、布景和观众的位置, 其次是决定于舞台细节部分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别。舞台光到底需要多么亮才能算解决“亮”与“暗”的问题, 这很难准确地回答, 更难以“照度” (LX) 标准来衡量。因为舞台照明没有绝对的照度标准, 只有适中的亮度或对比亮暗感觉。总的来说, 舞台光量的处理, 不宜过强, 也不宜过弱。强了容易暴露舞台景物的虚假, 弱了会让观众看戏很吃力。两者都会引起视觉疲劳, 都达不到演出的整体的戏剧效果。因此处理舞台光量的强弱时, 我们应从观众视线分析;观众有近有远, 有左有右, 一般处理最暗气氛时应照顾最后一排观众的视觉适应能力。处理最亮时, 应以剧场中部观众的视觉适应能力为参照。在对立体景物处理光的对比时, 必须考虑左右观众的因素, 越是靠近台前的物体, 以及观众厅跨度较大的空间环境, 明暗对比不宜过大, 否则一边观众感到太亮, 一边观众感到太暗。正确地找到光亮的对比关系和布景上的光色关系, 才能创造出合理的照明效果。光在舞台空间只是照射在物体上时, 才能辨别出光的明暗。如果空间没有受光术媒体, 也就辨别不出光的明暗。另外, 静止的对象容易予
以辨别光的明暗, 运动的对象不容易辨别明暗。这正说明了表演者与景的关系。即:人物被照面小且运动, 而景物被照面积大且静止。根据这种特点, 我们把表演者的空间提亮一些, 也不会破坏景物的真实感。因为光对静态景物的照明是主动的, 而对人物照明是被动的。
光量、光色的对比也是给观众产生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技法。因此在处理一个戏的灯光时, 要掌握光量的整体效果, 如大面积的照明与重点照明结合起来;色彩的明暗选择要与调子的对比结合起来;演区空间的明暗要与背景结合起来;在舞台上前后对比的一般关系, 背景不宜亮过演出区。否则看人物就很吃力。背景亮度不在于光量度的无限提高, 而在于色彩的刺激。一般饱和度的色彩, 虽然光量度低, 但色感的刺激反而会有醒目的效果。另外演员与背景明暗对比也与气氛的创造有密切关系。无论在创造亮与暗的气氛, 还是在某些场景中气氛显示在背景要比显示在人物身上更容易取得效果。
一般来说, 我们的眼睛分辨光谱中色彩的饱和度的能力是不同的, 为了让观众清晰地观看舞台效果, 要在一般白色的舞台上察觉到红色的混合光, 只要稍微增加一点红光就够了。青色的光应该多加些, 但为了要使观众察觉到黄色, 就需要多加些黄色的光, 当减低灯光亮度的时候, 红色就首先看不清楚, 然后其余的颜色, 也会逐渐分辨不清, 最后看不清楚是青色。色彩之间的对比越大, 即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色彩的色调和纯净度差别越大。另一方面, 物体与物体之间, 人物与景物、人物与人物, 景物与景物的对比关系也非常重要, 感觉亮的对象一定先夺取观众的注意力。
既然取得亮暗效果与视觉有密切关系, 那么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眼睛的视觉功能。人的眼睛能辨别很弱的光亮, 假使我们的眼睛是处在黑暗里, 我们会看得更清楚。因此在演出拉开大幕时, 我们要让观众感觉舞台是明亮的或黑暗的, 可以在开幕前以面幕的强弱照明来调节观众的视觉。也就是说, 幕拉开要让观众感觉到亮, 那么在开幕前应当将面幕照明早点暗掉, 使观众有个瞬间的黑暗, 当幕拉开时, 观众会感觉到很明亮。反之, 如果开幕要暗, 那么在开幕前应当将面幕照得亮一些。
光量的感觉, 除灯光技术、技巧上的问题外, 还与导演处理的调度、布景设计、人物造型以及演员对这场戏在规定情景中对亮与暗的自我感觉等因素有关。完美的演出, 牵涉到了整体的配合, 尤其幕后工作者似乎用整个舞台表演, 幕一拉, 布景、灯光、音效等就已开始表演了, 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 容不得半点差池。技术彩排关系到演出的质量, 对灯光而言尤其重要, 在彩排的实际演练中了解要表现的气氛、效果是否恰当或不足, 从而加以修改和完善。除了表演前的困难外, 表演中亦时有情况产生。因为在实际表演中操作计算机开关及灯光枢纽毕竟是个颇为枯燥的工作, 所以更需打起精神, 避免失误。作为一个灯光设计师, 在设计灯光时要遵循舞台灯光的需求和需要, 简单就是美。不求花哨、喧宾夺主, 衬托主题而不表现自我, 能烘托出气氛、精神, 而让观众自然接受、融入, 却没感觉它的存在。使观众反而觉得真实而有着更深刻的情感表达意义。灯光设计要向大自然学习, 大自然中的光学效果永无止境, 细心观察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四综述
舞台演出作为综合艺术, 是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精神、意识、理念等多方面欣赏、思考和交流的艺术。只有用光和色彩为演出全过程的舞台空间进行特定的刻画雕琢和恰当渲染润色后, 演出作品才能最终呈现给观众, 并为演出艺术作品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画上尽可能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