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课

2024-06-29

高校文学课(共10篇)

高校文学课 篇1

阅读是一种基本能力, 是运用实践和创造革新等其他能力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应对人才竞争的现实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体系里开设了多门文学阅读课, 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阅读课的单独开设极大地充实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急迫的现实任务, 即如何有效开展文学阅读课的教学, 以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并逐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学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一.高校文学阅读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必定是建立在对既有教学现状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之上。目前高校文学阅读方面的教学主要是以下这些情况。

1、过去, 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里通常没有专门的文学阅读课, 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往往放在文学史课程中由教师在讲授文学史之余附带讲解部分作家的作品, 而没有另外安排独立的课时去指导学生开展阅读。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单独安排文学阅读课, 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里体现出来, 没有被师生充分认识到, 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期处于一种无人开发、无人培养的状况。如何组织文学阅读课的教学, 成为诸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里的一个尚未涉及的空白。

2、即使放在文学史课程中的文学阅读内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常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篇文学作品教师满堂讲, 学生被动地听, 这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教师的阅读和研究代替了学生的阅读, 以课堂上的满堂灌淹没了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 以教师的全面分析挤压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课堂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学生很少主动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 教师拟出的阅读书目通常被学生束之高阁, 上课的时候只要涉及文学作品教师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讲述作品内容, 否则就会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

⑵作业敷衍考试照搬,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教师布置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作业, 学生要么在图书馆找一些资料照抄过来, 或者在网上找资料复制、粘贴加工以应付差事;备考的时候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上课笔记, 考试则将课堂笔记照搬到考卷上, 没有任何自我的认识, 更谈不上创新, 学生只是搬运工而已。

⑶论文撰写抄抄贴贴, 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阅读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在论文撰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无论是学年论文、课程论文, 还是毕业论文, 都普遍存在选题年年重复、论点陈旧、论述方法守旧与论述语言充满陈词, 文学理论知识匮乏等诸多问题。学生也普遍反映自己不知道如何阅读和分析, 更不知道如何进行文学批评。在这样的情况下, 论文撰写本身就很艰难, 论文创新就更是流于空谈。其结果就是绝大部分学生或者做做复制、粘贴的工作, 七拼八凑炮制一篇论文敷衍老师, 或者干脆从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应付了事, 最终形成学生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的后果。

目前, 许多高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了各类文学阅读课, 但是文学阅读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还是一个空白, 尚且没有得到深入探索, 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 尤其是如何在教学中凸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还亟待解决和完善。

二.文学阅读课教学模式探索

在对文学阅读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 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建立文学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模式的核心和灵魂。当前, 社会的需求和人才激烈竞争的严酷现实都促使高校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和首要任务。因此文学阅读课也要打破过去的“带着学生读几篇文学名著”的陈旧观念, 不是以给学生讲授几篇文学名著为教学目标, 而是在保证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基础之上,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以提升学生鉴赏和审美的水平、提高学生解读和评论作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会随之出现真正的变化, 才能在文学阅读课的课堂上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教育目标。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上, 不是以文学名著的主题内涵、艺术特色为主要讲授内容, 而是主要介绍阅读方法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 在介绍各种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阅读各种文体作品的基本方法和切入的角度, 带领学生逐渐从浅层次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 从一般性阅读转向专业阅读, 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一部作品的主题分析、艺术赏鉴的过程。

教学方法上, 则完全摒弃过去大学课堂上的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方法, 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 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起来, 形成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并用的新的教学格局。

3、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 整个课程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以下环节:教师讲授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 并给学生做示范性阅读,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 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及时总结, 具体如下:

首先, 教师向学生讲授专业的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树立专业阅读的态度和习得专业阅读的方法。

其次, 教师就不同文体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做示范性阅读, 建立学生对专业阅读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的阅读方法。

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的自主性阅读和讨论, 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文本的细读和解读, 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学文本。

再者, 教师组织课堂对话, 引导学生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进而达到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帮助学生深入研究和把握文学文本。

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过程记录、课堂对话情况以及阅读后总结, 对学生的阅读活动及时做出评价,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对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做出及时合理地调整。

建立文学阅读课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做好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充分预料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做好应对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1、合理安排讲授内容。教师的讲授内容应该以阅读的基本内涵和各种方法为核心, 而不是以分析某部文学作品为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的一般规律对文学作品展开由浅入深地阅读, 并从以一般性阅读为特征的非专业阅读态度和方式逐渐转向以细读和解读为特征的专业性阅读态度和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专业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2、做好示范性阅读。教师给学生示范不同文体应该怎样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 尤其是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四种常见文体。示范性阅读应有意识凸显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 适当渗透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知识的兴趣。

3、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组展开小集体阅读活动, 对文本做字、词、句的细读, 指导各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透过资料来阅读作品、分析作品, 达到对文本进行解读, 即批评性阅读。然后再从这种小集体的阅读过渡到个体阅读, 建立学生个体自主阅读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4、组织好课堂对话。在课堂上建立各种个体不同层次之间的对话, 其内容是学生自己的阅读过程和解读结果, 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交流、对话甚至碰撞,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阅读活动的得与失,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解读能力, 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5、做好阅读过程记录和阅读后总结。过程记录和阅读后总结是检查、评价学生自主性阅读活动的重要依据, 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这两项工作, 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阅读方法、及时改善阅读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建立文学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目前高校教师在这方面的探索尚不深入, 笔者的探索只是抛砖引玉, 相信以后高校在文学阅读课方面的建设会日益成熟。

论高校开设音乐文学课的必要性 篇2

[关键词 ]音乐文学 素质教育 必要性

音乐文学是介于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凡是以音乐为题材,表现音乐内容的文学作品均属音乐文学。它不仅包括歌词、歌剧剧本、戏曲艺术的唱词,还包括表现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技巧的文学作品等。音乐文学早已不是一门陌生的学科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沈阳音乐学院就率先开设了音乐文学课,随后中国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乔羽音乐学院也先后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由于高校严格的学科分科和教育政策的改革,音乐文学课并没有得以普及。回顾中国音乐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它不但综合了音乐与文学的优点,而且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还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 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看,无论是对西方早期诗歌与音乐关系的探讨,还是对中国古代诗歌起源和发展的考察,我们都能从中得到这样的证明: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早在古代,西方文学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了。古希腊神话里的抒情诗源于民歌,都是用来唱的。古希腊悲剧作家经常在作品中穿插独唱、合唱和对话交替等形式来解释情节,揭示思想内容。到了近、现代,西方文学与音乐“联姻”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以莎士比亚剧作为例,音乐家们以莎剧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如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尔第的《奥赛罗》等①。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西方文学与音乐依旧是情同手足,水乳交融。

而在我国,“诗发源于歌”。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也是入乐的歌词。春秋时期的《诗经》和战国时期的楚辞便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文学专著,还奠定了诗歌首先成为音乐文学样式的基础。继《诗经》之后的楚辞在音乐与诗词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了音乐文学创作的基本模式,开创了音乐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先河。还有汉代乐府诗,开创了音乐文学史上先乐后诗的新时代。唐宋时期,“曲子词”的发展和大量优秀诗词的问世使诗歌与音乐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诗人李白奉旨而作的《清平三调》;白居易的诗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②。宋词主要是倚声填词,“豪放派”与“婉约派”成为音乐表现上的慷慨激昂与婉转悠扬的音乐情绪的概括③。元明清以后的散曲、杂剧和戏曲的发展更是有了音乐的促进作用。近、现代以来,我国的音乐家们根据文学题材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剧作和歌曲,而且歌词作为音乐文学的主体从新诗中脱颖而出,作为新时期的“双栖文学”与音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无论从古至今或是从西方到东方,音乐与文学相生相伴,都是生长在同一母体中的姊妹艺术。因此,我们不能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历史渊源,仅就音乐论音乐,或者仅就文学论文学。尤其是在当今学术文化高度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纪之初,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科交叉、学科互补、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所以高等教育的文理互补、文理交叉、相近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深化等综合层面的改革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在国外的一些高等学校里,文学欣赏也成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一些音乐学院常聘请文学院的教师来教授文学课,以拓宽音乐学生的文化视野。然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学课能像中国音乐文学这么直接地服务于音乐与文学两大学科之间。只是当前高校严格的专业分科,人为地模糊了音乐文学的学科定位,导致了在今天的高校教学中,中文专业只把诸如《诗经》、唐诗、宋词等当作纯文学来研究,而音乐专业则几乎脱离了文学的领域。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音乐文学课的开设和普及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文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从古到今,音乐文学就是众多艺术形式中最具教化力的一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三千年前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深谙音乐的孔子十分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把它作为德行修炼和兴邦治国的根本。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梁启超也曾针对我国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而说过:“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要科。”(《饮冰室诗诂》第58页)可见,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无数事实也充分证实了音乐文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代替的教育功能。

首先,它能培养和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和文学素养。文学,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和延续文明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最为贴切的语言塑造典型形象、表达思想和传播情感,以此作用于读者的感知、激发读者的想象,以产生审美作用来提高读者的文学品位。音乐对于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正如李斯特所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而当音乐与文学融合为一种艺术形式即音乐文学时,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使诗乐的感染力凝聚在一起会更加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其次,它能培养和提高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当我们聆听《黄河大合唱》的时候,具有震撼力的曲调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屈辱、黄河的觉醒以及黄河的力量,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还有我国老一辈音乐家们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太行山上》等优秀革命歌曲都曾成为中华民族奋起血战的号角。那激昂慷慨、气势磅礴的曲调,那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的歌词唤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为保卫祖国英勇奋斗。

再次,它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情操。在艺术领域里,音乐与文学永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让人在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陶冶性情,即所谓的“寓教于乐”。④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音乐,能使愤怒的铁拳变得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⑤荀子在《乐论》中说道:“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也正是看到了音乐文学的传情启智、教化育人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变得更稳重,更有涵养。

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的音乐素养问题,音乐文学课更应该走进高校课堂并得以全面普及。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對音乐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的、盲目的。他们认为音乐只是用来消遣和娱乐,或认为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便是最好的音乐,有些学生追求时髦,追逐歌星,对一些内容空洞、思想性不高、格调较低的音乐津津乐道,跟着大街小巷的噪音喇叭里播放的流行歌曲引吭高歌,而对高雅的民族音乐艺术却充耳不闻。一方面,“音乐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壮大”,一方面却是“整个民族的音乐素养严重缺损”,缺乏音乐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

三、音乐文学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为什么有人能登峰造极、独树一帜,有的能以尽善尽美的创造永垂青史。除了非凡的音乐天赋,还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修养,文学才能、文学修养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德国的音乐家舒曼在读中学时就翻译过古典名著,写作了许多抒情诗、三部戏剧与两部长篇小说。李斯特对他的文学才能十分钦佩,称他是“把伟大的美好的诗艺与伟大的美好的音乐结合起来”集于一身的杰出例子。还有柏辽兹与李斯特把文学思维与音乐思维结合起来创造的标题交响曲与交响诗,全得力于他们良好的文学修养⑥。中国近代的音乐评论家、作曲家李叔同和青主,音乐学家王光祈,也都是诗文并茂的才子⑦。文学修养不仅是作曲家、理论家的催化剂,对演奏家的表演再创造同样很重要。它可以使音乐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深刻,想象更自由、开阔,理解、领悟更有广度。意大利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在传记中写道:“平时最爱读文学书籍,像莱奥尔帕迪、莎士比亚、潘查基等文学家的作品…… 音乐学院里得到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并不想通过读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问家,只想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应当说后来托斯卡尼尼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师,他对音乐再创造的完美追求,都与年轻时这种攻读有关。⑧

由此可见,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丰富音乐家的想象力与情感体验,提高感受力与领悟力,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个性。而音乐文学,这门横跨于音乐与文学两大学科之间的桥梁艺术无疑是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开拓创新能力的最好不过的选择了。当前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音乐学生的文学素养很低,他们读不懂音乐文献,读不懂歌词和诗词,不懂文艺批评与鉴赏。没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更别提音乐理论的研究了。这也是目前高校音乐理论研究人才亟缺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我们也看到在近几年的央视青歌大赛上,也加进了对参赛歌手文化素养的考评,甚至有观众提出在综合素质考评中应让歌手对其所演唱曲目的歌词作理解诠释等等。可见,文学修养对一个音乐专业者提高音乐综合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硬的音乐综合能力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可谓是“天方夜谭”了。

四、音乐文学课在高等院校的开设可使中国词坛后继有人

歌曲是音乐与文学合璧的典型,又是最为容易接受和传唱的一种艺术形式。歌曲中的歌词,不仅仅是一种能唱的诗,它还肩负着提升精神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反映时代精神、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的社会责任。因此,歌词的创作水平直接反映出一部音乐作品的艺术水准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词曲创作者不仅要具有精湛的音乐创作水平,更要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现当代活跃在词坛上的老一辈词作家如乔羽、阎肃、王晓岭等,年轻一辈的词作家如贺东久、谢安庆、苏柳、胡宏伟等,他们的歌词之所以深受大众喜欢,广为流传,这与他们日积月累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像词坛泰斗乔羽先生对文学的渴求持之以恒,八十高龄的老人每天晚上还要为他七十多岁的太太讲解《论语》,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一幕啊!这或许就是乔老先生的歌词能像常青树一样永远立于词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不仅是教书育人,有的还要肩负音乐创作的重责大任。因此光有精湛的演奏、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要具备音乐创作的能力。尤其是歌词创作领域,更是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就要求音乐院校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文学修养。而音乐文学这门学科正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因此,音乐文学课更应该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开设并得以普及。

音乐,为文学的发展和飞跃提供了强健的翅膀;文学,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又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音乐文学,正是音乐之母与文学之父相恋的最珍贵的宠儿。随着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文学这门学科将会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当然音乐文学的领域也绝不仅仅限于歌词,它还有更宽泛的研究领域,如歌剧、曲艺、电视音乐剧、电影音乐片的写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沿着前人的脚步进一步的去发展、去开拓。

注释:

①罗小平《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唐宣宗《吊白居易》。

③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④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页。

⑤《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109页。

⑥同注①,第80页。

⑦同注①,第81页。

高校文学课 篇3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 其理念对于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层面的系统性存在, 以此为出发点的英语文学教学应坚持人文主义而不是功用主义, 强调文学在人格、气质和思维方式建构上的作用, 而不仅仅是把文学作为语言教学工具。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文学审美, 塑造学生不断追求精神和道德完善, 自我与社会以及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 培养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 具有包容、正义、公平精神的的国际化人才。此外,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和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动态、开放的有机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以全局化和整体化的视野, 注重构成教学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交互、多维联系, 表现为对教育生态主体的尊重和差异化意识培养, 强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构筑和谐、互动、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

一、文学课的审美教学

审美是文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作用。“文学是以语言作为审美符号所创造的情感与形象系统” (1) , 它对人心灵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是其它艺术形式很难企及的。正因为如此, 文学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欣赏上, 而是应尽力培养学生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能力, 建立起与自然、社会之间超越功利的审美关系。通过文学审美功能, 启迪、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激发灵感与想象, 塑造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应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 调动学生情感反应, 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思考和探究。通过自主阅读、陈述、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享受文学的怡情功效, 获得精神上的滋养。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差异性文化认知和比较以及蕴含的各种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批判, 加强学生的多元化和包容意识, 养成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 将以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为核心的生态哲学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诗性智慧, 追求精神上的诗意栖居, 形成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世界观。通过引介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 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训练批判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构建英美文学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由教育主体、教学活动和生态教学环境构成的互动、开放、和谐有序的有机系统, 包括由教材、多媒体课件构成的物理生态环境, 由内化的社会价值观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 以及由师生感情、学风和学习兴趣构成的精神生态环境。在建设英美文学生态课堂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基于生态位和学习者主体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考虑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课堂系统中的生态位差异, 充分尊重个性, 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从而颠覆线性的秩序系统, 而代之以多级、去中心化的话语系统。此外, 多模态课件在英美文学生态课堂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图案、动画、声音、影像融为一体的多模态课件, 可以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 达成课堂上的多维和互动协作模式, 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体验文学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最后是对评价机制的改革, 目的在于摈弃单一、片面化的评价方式,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同, 生态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包括课堂评价 (出勤、课堂活跃度、作业) , 课外评价 (自主阅读和延伸阅读、小组合作、学术探索) 和期末评价 (论文、考试) 等多个模块, 以多元化的评估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 基于生态视野和教育生态学理念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对于纠正当前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不良倾向, 解决当前英语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定位尴尬、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方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等急迫问题, 具有积极意义。以培养学习者追求精神与道德完善、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特色, 迎合了生态文明时代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文学课程担负着传播新型文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英语文学课程的改革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本世纪方兴未艾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 其理念对于英语文学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文学课改革以培养学习者道德完善、精神世界丰富、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为目的, 以审美教学和生态课堂构建为手段, 贴近时代精神, 迎合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英语文学课,教育生态学,审美教学,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徐劲, 柯可, 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报告[J].《外语研究》, 2002. (13) :14-18.

[2]罗云.史纲教学.文本教学.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之重[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09 (2) :148-149.

[3]张威.将读者反应论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尝试[J].教育探索.2011 (6) :52-53.

文学鉴赏课教学一得 篇4

关键词:

文学鉴赏课;教学实践;人文素质

收稿日期:2010-02-27

作者简介:马芳(1981-),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

近年来,笔者主要在高校从事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特殊性,制定出符合教学主体即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些真切的教学感受和体会。分述如下。

一、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依据

在高等院校除中文专业之外的其它专业开设文学鉴赏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加强思想品德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质是一种美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作用不可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段话高屋建瓴,精辟地阐述了美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开设文学鉴赏课的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不论什么专业,都要有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爱好和修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文学鉴赏课,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重科学、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修养、人文素质相对欠缺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只有经济和物质的追求,还应该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于一个民族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美育是一种熏陶,一种感发,一种对人的情感和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思维、胸襟等等,并且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潜能,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基于此,把侧重于情感教育、美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文学鉴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是非常充分的。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真善美、假恶丑;懂得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理想可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可弃;从而感到心灵的震撼,得到性情的陶冶,受到文明的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涵养爱美之心。

二、文学鉴赏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

文学鉴赏课是一门既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又不同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的独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高校非中文专业(如理工、社会科学、艺术、经济等学科)学生。课程的性质决定文学鉴赏课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学常识等基本文学素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正式进入教学之前,笔者都要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非中文专业学生对于中外文学常识、中外文学作品漠不关心,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如何去欣赏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认为阅读与专业无关的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毫无用处。可以说,在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上,属于“文盲”程度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开设文学鉴赏课不仅带有“补课”的性质,也具有引导功能。即,通过有效的补课,培养他们對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为他们已经习惯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注入一些人文精神的因子,使他们在以后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创新性和开拓性。这样的教学目的既有基础性的达标要求,也有长远性的发展设想。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重视基础性的达标要求。因为教学对象的实际程度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着眼点是普及,而不能比照中文专业的文学课那样过于精深,因此不能照单复制文学院文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所以在考虑教学内容时,以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还决定了它与大学语文课有很大不同,大学语文课的内容过分求全而失之琐碎,缺乏中心,作为一般性知识介绍尚可,作为文学鉴赏课的内容则显单薄,分散。所以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笔者以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为原则。这样,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文学常识为面,以文学发展为线,以中外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品为点,笔者编排了一套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的教案,从而赋于文学鉴赏课以独立的品格。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笔者精心选择那些具有真情实感、具有较高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的经典作品篇目,特别是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具有审美意义和启迪作用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

(一)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使学生在了解文学常识的基础上,为作家的高尚人格和作品的情感力量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实现与作家心灵上的相通和共鸣,净化灵魂,升华精神,改善自己的为生之道。例如欣赏李白的诗歌,可以感到,李白在权贵面前是那样桀傲不驯,从来不肯弯下自己的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对朋友却满腔热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劳动者面前则更是非常谦恭:“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中国古代许多写景咏物的诗歌,现代不少抒怀记游的美文,外国许多描写日常际遇的随笔,或诗画交融,或情意酣畅,或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都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娱悦,增添高雅情趣,从而内化为文明的修养和向善的人格。

(二)通过欣赏中外优秀作家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本质

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品,能启发学生体会人生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本质,使他们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文学名著欣赏课的目的。中国古典诗文里的格言警句,本身就明白说出了许多道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许多诗文通过读者的想象、引申,也能挖掘出它们的深刻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名作如鲁迅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等;西方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易卜生的话剧,雨果、巴尔扎克的小说等,无不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曲折演进的故事情节和冲突,昭示了鲜明的思想意义,折射出作家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三)对中外优秀作家作品鉴赏,有益于培养创新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学作品欣赏教育)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联系紧密,往往能启迪和开阔学生心智,保证他们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杨振宁、马寅初、邓稼先、达•芬奇等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具备高深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所以在选择中外文学名作时,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活跃与丰富、完善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这一点,这也是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明显表征。总之,精选那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名作,可以点线相连,突出精品,有利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以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样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为激励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欣赏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知道得多了,动力有了,也就学会了欣赏,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与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相关的文学鉴赏常识。力避面面俱到和浮光掠影。例如:摄影专业的学生比较注重画面和色彩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要选择画面感和色彩感比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那些具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古典或现代诗歌就比较适宜。摄影专业还开设短剧拍摄课,短剧拍摄必然要有剧本,所以,笔者就会提供剧本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重点解析。

(二)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真义

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沉淀,与当代社会有一定距离,不经过深入解读,难以产生真切共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会设计一些与时代、社会和人生紧密相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深刻体悟作品。与此同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重点列举经典作家最有代表性、趣味性的人生经历和经典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作家的独特人生经历、个性特点和创作实际有一定了解,于潜移默化中为作家的人格所震动、激励,从而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教育。

(三)课堂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文学鉴赏的主体性

课内,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讨论会、朗诵会。课外,鼓励、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撰写鉴赏文章。这样内外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和欣赏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自信心和感受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如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播放由名著改編的影视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作品,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课堂效果。这一方式对一些难度较大、时代久远、学生陌生的文学作品更为有效。如果再辅之以幽默诙谐、带有启发性的提示性语言,并以声情并茂、条分缕析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感受和思路,就能够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感悟,使他们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丰富、发挥作品的主旨,获得审美的享受。

课后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适应了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既弥补了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扩大了知识视野,又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欣赏能力,而且促进了专业课学习,有的还开始了文学创作,甚至还想转到文学专业去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6-17.

高校文学课 篇5

英美文学课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文学课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具有不可忽视作用, 同时对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近年来英美文学课在高校英语专业中遭遇生存危机。在新时期商品经济的背景下, 很多外语院系迎合重商主义的风气, 强调英语学习以应用为主, 因此在英语专业发展过程中大幅度压缩了文学课的课时, 甚至主张不开文学课。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对一些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兴趣浓厚, 而不重视英美文学课。笔者针对当前英美文学课所遭受的冷遇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二、新时期英美文学课教学现状和困境

1.课时大幅压缩的问题。英美文学课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从古代至二十世纪英国以及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名家名作、思潮流派。而由于目前各大院校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课时不多, 要把外国文学讲“全”讲“深”, 难度极大。因此, 很多高校教师会有所选择地讲解一些文学作家及作品。这也导致学生无法系统了解学习文学脉络, 对英美文学逐渐失去兴趣。

2.生源素质的问题。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程, 具有一定难度。各大高校生源素质不一, 学生的先期知识掌握与理解差异很大。很多学生不读文学作品, 或者读不懂作品, 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 对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制造了一定难度。

3.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些英美文学教师文学功底不够深厚、知识面不够广, 无法较好地引导学生。同时, 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某些院校由外籍教师担任英美文学课程, 但是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很大, 且与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 这导致学生与教师沟通和理解障碍, 教学效果不佳。

4.教材建设落后的问题。如何选用一套合理实用的英美文学课的教材, 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 而不概念化具有一定难度。虽然英美文学的教材种类繁多, 也有很多脉络清晰的优秀教材, 但是时间跨度极大,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无从讲起,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望而生畏。因此, 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完英美文学课之后, 只能记得一些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名, 而缺乏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 这就导致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三、英美文学课的改革途径

1.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英美文学课的改革必须先打破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应根据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实现教学设计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应在师生互动中进行,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 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此外, 可开辟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一些改编的电影、排演戏剧、诗歌朗诵比赛等方式丰富对文学和作品的理解, 从而增强英美文学课的趣味性,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由于生源素质不一, 学生对文学爱好程度不同, 因此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 应具体分析其对文学知识的需要, 可对其提供帮助, 努力拓展文学深度, 推荐作品使其拓展阅读量。而对文学兴趣不浓的同学, 应积极鼓励他们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视角, 着重培养其文学知识的鉴赏能力。

3.师资的配置与培养。文学教师的师资队伍应合理化, 由资深老教师传授经验于年轻教师。同时, 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培训、深造以及访学机会, 提升高校教师的英语文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从而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英美文学的教学, 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4.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而多媒体的应用在英美文学课中有其优势。因此文学课应与时俱进,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用形象生动的图、文、音、影、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这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 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能在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 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 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文化的因素。通过英美文学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 塑造完美人格,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使之成为具备叫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正如王守仁教授所述, 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 逐渐“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 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反省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因此, 即便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 文学的作用无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探微[J].外语教学, 2000 (3) .

[2]莫卫生.浅析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东京文学, 2012 (3) .

高校文学课 篇6

一、多元考核的做法

从总体上看,多元考核法的贯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并对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加以设计,避免随意性。因此学期伊始,在制定教学大纲、考核方案、教师手册、教学进度等方案时,关于考核的架构要得到合理安排和充分体现。此外,根据高等学校课时分配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师教案,要跟着周学时走,即把每一周(一次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核内容按照周学时加以布局。这样,学生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周课时中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得到统筹与细化。考什么和怎样考,在成绩构成的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文学课为例,课程总评成绩构成见下表。

第一,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阶段考核与结课考核的次数,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加以调整。可以适当增加平时和阶段考核的次数,也可以减少结课考核的次数。因此,在开课时,对各性质的考试可做出要求。譬如,在专业考核成绩中,必须有结课考试的比重。第二,考核内容。平时考核中包含的课堂表现、听课状态和阅读理解。听课状态是以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和反应程度为基准的,而首要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传授方法得当,有互动;听课状态重在教师的启发,学生参与教学,并积极思考和笔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理解主要指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前理解”,即阅读积累。这样,在教师评价该作品时,可以迅速消化并产生新的认识与思考。阶段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试题覆盖率是单元或阶段教学内容的80%以上。它可以是对一章或几章内容的总结、归纳,也可以是对该部分教学重点难点的测试。因此,教师关于学科前沿的介绍和阐释,对作品或思潮的深层剖析,都决定了学生在阶段考核中的表现。考核中,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三个程度:即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创新程度。而最后一种,也是阶段考核中教师自查的重点,是对教学成功与否的检验。结课考核是对专业课教学的全局检验。考核时因为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已经对课程过程有了一定的检测,因此,结课考核问题的设置应该是宏观的,对该专业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都是一个切实的衡量。第三,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多项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多元性:口试、笔试、论文撰写、讨论、演讲、课外阅读等,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多种评价。口试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理解、创新能力进行检测。这在百人的班级,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实践证明,口试非常适用于高校学生特点,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当然,口试要求教师对大多数,甚至是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口试时可以因人施考。事实证明,口试避免了死记硬背,人人皆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笔试采用问答方式,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试题的设置可以灵活多样,难易相成;既有教学重点难点,也可以是一般性问题。论文写作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培养,主要指文学评论。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文案处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从来都是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而言,有专家认为:“学生能写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要比实际的考试分数有意义得多。”[1]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就说:中文系不一定都培养作家,但一定是写家。[2]论文由于其学科性、创见性、理论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要求作者具有深广的理论基础,灵活的专业技巧,敏锐的思维逻辑、通畅的表达能力。所以,论文写作是对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对他们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帮助。讨论或演讲是对学生专业课学习检测的最好手段,也因为其开放性特征,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讨论时,由于课时的局限,可以分组进行,通过合作式,由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成绩按组记载。演讲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演讲和论辩力的培养是不分学科专业的。演讲是“演”加“讲”,进入角色,绘声绘色是主要特征。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演讲和论辩力在本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在文学教育上,它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学习,可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注重学生朗读吐字的标准化训练,做到:发音正确,断句规范,用情到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在谈到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教育时,称赞他们的“演讲会”设置。该形式不分专业,每学期必修,常规化训练。一年中,学生必须提交一篇正式论文,并口头发表,接受质询。听教授的评审与建议,会使学生举一反三,见贤思齐。“天分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经过几年严格训练,走出去,就象模象样了”[3]中文系不一定培养的都是演讲家,但能做到谈吐自如,思维清晰就是一种能力。课外阅读主要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章节结束后,可将一些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供他们课下研究性学习。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理论借鉴习惯。其二,根据学生网上资料阅读收费情况,开设“教师科研成果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文章向学生开放,加深师生交流。其三,除了必读书目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有关报刊资料,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论辩强度。

二、多元化考核的体会

康德曾说,教育是一门的很难的艺术,的确,多年的教学改革让我们对康德的说法有更多的共识。多元考核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尝试,有喜悦,也有心酸,效果虽然明显,但问题也不容乐观。首先看效果:第一,根据育人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的。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只重科研,不重教研,使课堂教学效果被忽视。通常情况下,“教学大纲”规范了所有的教学,而里面除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外,找不到对具体教学细节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其他功能的发挥。多元化考核的实施,克服了这一倾向。而学生因为专业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灵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精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留给学生一些章节,让他们独立完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大大超出以往,师生之间的交流远远胜出过去,形成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二,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多年来,高等学校多是以给定的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范畴的。教师教得刻板,学生学得不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教学内容是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学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被弱视。多元化考核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接受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培养目标与考核目标而定。譬如,现代文学中,对于鲁迅的教学,不再面面俱到,而是以考核重点为指针,鲁迅的思想、生平和创作道路这样一般性问题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只需对教学目标加以提示,学生自学结果由检查课堂笔记来考核。对于鲁迅重要的小说、散文诗则通过分析式教学,交代来龙去脉,形成连贯的思想路线,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学到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学生学习效果则通过课堂讨论、论文撰写来检验。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在课前加以设计,并系统展开,课堂上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课下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如何监督,都在设计的步骤之中。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的课下活动被纳入到整体教学进程之中。学生课上参与教学,课下延伸教学变成常规。第三,根据考核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考核目标通常是教学目的的直接体现,它比教学目标更接近教学。因为它的问题设置更具体,也更便于操作。譬如,对于鲁迅小说教学而言,阶段考核的目标,主要是鲁迅小说在题材开拓、主题深化和手法创新上,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因此,在教学中,以教师主讲为主,辅之以学生课下自学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看,根据考核目标来组织教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师的随意性,教学目标指向更明确,更合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第四,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因人施考的原则。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的千差万别,表现出来的素质也会各有不同,因此,“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旧有规则,在今天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下,显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与时俱进。多元化考核方式,弥补了一个标准衡量学生的不足。它通过各种方式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创新发挥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譬如,在口试设计中,对于一般学生,识记和理解是一个标准,而对程度好的学生而言,创造性发挥应当格外关注,真正实现因材施考,使得那些“天才”的学生得到重视与培养。其次看问题:第一,从教师角度,多元化考核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五六种以上的考核方式,而每种考核都有相关的设计,因此,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譬如口试,每个学生二三个问题,那么百名学生就是二三百个问题;一个学生用三分钟,那么百名学生就用三百分钟。此外,批改学生论文、检查学生课外阅读、课堂笔记、笔试等,一学期下来,搞专业研究的时间被大量挤占。第二,从学生角度,多元化考核要求学生应对各种形式的考试要求,他们要配合课堂教学,对专业知识不断消化吸收并加深理解。譬如,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学生对部分专业知识展开自学。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要查找资料,扩展课堂知识视野;撰写论文,书写体会;阅读文学作品,识记文史知识。从某种层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超出以往,但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加上考研、考级等,叫苦连天是在所难免的。

总之,面对国家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形式,高校教改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高校教改达到预期的目标。多元化考核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尝试,在整个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只是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加以检验。

参考文献

[1]周云鹏.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19-21.

我的另类文学鉴赏课 篇7

我觉得, 我想做的, 就是把学生的心灵, 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和激情之光, 照亮学生的心灵, 点燃他们的激情。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下面我就晒几节课, 人们或许能从中看出我在这方面是怎么努力的, 虽然有点可笑, 我想, 就是沉舟, 等千帆过尽, 也当欣慰, 算有贡献。

还记得从教之初上亮相课, 那是一九九二年的金秋, 大概在十月里, 我选上的是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这篇课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客地大榕树下散步、嬉戏时, 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榕树下的一桩桩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儿时往事,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养育庇护自己的故乡的眷恋之情。作者在回忆故乡景物和故乡趣事时, 有时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 采取直接倾吐的方法说出来, 情感逼人。这深沉的情感是动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后三段更是直抒胸臆, 对故乡的怀念与眷恋之情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如泣如诉的语句, 仿佛一张大网, 把读者完全笼罩其中了。

我自己初读后, 情感沉浸其中, 久久难以解脱。那时有同感, 能共鸣。因为那时我是一人在外, 离家八九十里的路程, 难得回家, 虽不是在异国, 也算是他乡了, 寂寞难免, 孤独也难免, 自然产生了共鸣。但我在教这篇文章时, 自己投入了, 却忽略了学生那一边, 他们家住学校周边, 没有远离, 哪来思念?因而, 即使我让同学们自读, 我又深情的朗读, 讲到动情处还清唱一首《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 飞纵千里山。天边归燕披残霞, 乡关在何方……”唱完, 学生也鼓掌了, 同事前辈们也笑了, 但我自己知道, 这堂文学鉴赏课是失败的, 学生们的眼神告诉我:我是在演戏, 他们在看戏!文学鉴赏, 需读者心灵与作者心灵连通起来才有意义, 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才有意义。有了心灵的对话, 教学才可以深入下去。

后来, 我慢慢认识到我的文学鉴赏教学应该尽量运用自身独有的审美光辉引领学生, 去照亮人生境界的深处。比如把作者所写的和真实的生命情状进行连接, 变成更深刻的、触动灵魂的表达。

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教学, 我先让学生理出祥林嫂的故事:根据文中隐隐约约的时间交代, 给祥林嫂编一份个人年表, 这个不难。年表如下:

到鲁镇以前二十六七岁, 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春天死了丈夫, 年底 (冬初) 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 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 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到鲁镇十三年祝福之夜, 春天将至, 死亡。

统观祥林嫂的一生, 她真算得上是旧中国千万劳动妇女中难得的一个佼佼者了。她善良、本分, 又能吃苦、耐劳, 是个“拼命硬干的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她又能思考, 有决断, 而且勇于行动。———丈夫死后, 只身从婆家逃出来, 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 为的是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 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 她作了“出格”的反抗;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与山区农民贺老六结合之后, 一度生活过得还安稳, 人也胖了, “交了好运了”;可见她又不是那样顽固、执著地死守“节烈”, 而是思想圆通, 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听信了柳妈的劝说, 她立即采取行动, ———到神庙里去捐门槛, 为的是变被动为主动;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视, 被认为是“不干不净”, 她要做一个跟旁人一样的正常的人。

由此, 我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不公平:为什么她人生的春天都是冬天?为什么她没有春天?很自然, 我们都会回到这样的问题上来: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学生在沉思, 适当的点拨提升了他们思考的层次。我从法制的角度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祥林嫂娘家后人请的律师, 你将控告谁?请说出理由。学生们很感兴趣, 于是思考, 接着探讨, 接着发言。鲁四老爷夫妇、婆婆、柳妈、“我”以及鲁镇其他的人, 一个个事实清楚, 一个个难逃其咎。

大家都不是凶手, 又都是凶手。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迫害祥林嫂的人们, 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20世纪2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 正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实际上, 这堂课我和学生一起对这篇小说作了一次深入的解读, 这样的鉴赏, 不光是感性的, 也是知性的。

2005年, 我省实施新课改, 采用新教材。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 即在主体“我—你”之间的对话中, 师生双方的视野会扩大, 我们的精神将拓展。

我觉得鉴赏诗歌需要用心去参悟, 需要用心去对话, 通过对话分享智慧, 分享灵魂, 融通精神, 因为诗歌是最关于心灵的。上学期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如在眼前。

这首词, 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被誉为“千古绝唱”。

播放完表演艺术家鲍国安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磅礴的气象, 雄浑格调, 宏大的境界, 高唱入云。我和学生都被带进了它的意境里, 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飞白”。那么我就顺势提出一个探究题:该词是如何体现出它“豪放”风格的?

一般都会认为这首词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 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 开拓了新的道路, 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 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 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可见, 这首词的出现, 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 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美, 并能欣赏到这豪放体现在雄奇壮丽的景观上, 体现在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历史人物周瑜身上, 体现在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豪迈情感上, 把景、人、情和谐统一的大笔上。

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小乔初嫁了”之“了”, 读le还是读liǎo?

2.“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淘尽的还不仅是风流人物, 是“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反动。因为儒家强调建功立业, 而千秋功业竟可被大浪淘尽, 何用?

3.开篇“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气势宏大;结尾“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低调收场。情调如此起落, 似不妥当, 即使有起落, 也应该情调越来越向上抒发, 而不应该往下低落。哪里“豪放”了?

问题一出, 课堂一阵哗然。我心想, 有戏!学生有问题, 说明有想法, 况且是标新立异的想法, 好!我一直在追寻, 如何迫近学生的点, 寻找人文学科与学生生活相融与交触的那个点, 这不正是那个点吗?

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第一题, 很快有答案了, 读liǎo, 第三声, 指完了。词有“诗本位”与“乐本位”之不同观点, 苏轼是持“诗本位”的, 强调诗以抒情为要事, 为了抒情可以不守格律, 可以打破常规格律, 这就是豪放词。

后面两道题, 应是同一个方向的。这首词是豪放还是疑似豪放, 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解答这个问题, “乌台诗案”是绕不开的。知人论世, 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步骤。于是, 我给同学们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苏轼在乌台诗案后, “人间如梦”是其人生的血泪史, 绝非等闲之人读之可以体会的。

同时, 我也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人间如梦”两句, 有无可奈何, 有超脱旷达。该词上阕表现了词人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 它的意境是阔大的, 豪放的。“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感伤, 却也没有绝望。何以见得?“酹江月”就是祭江、祭月, 有一定的礼仪, 江风大作, “刑白马以祭江”, 祈求风平浪静, 国泰民安;祭月需在夜明之时。这一举动应是词人对自然、人事、人生的一种彻悟吧。他冷峻地认识到:英雄比自然渺小, 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仰观自然与英雄, 则心胸开阔, 情绪高昂, 俯察平凡人生, 则认识冷峻, 心境悲凉, 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 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这应是一种豁达的胸襟。

至此, 有的学生仍存疑, 我鼓励他们继续去探究。我想这一课还没有结束。在这没有结束的鉴赏中, 在这平等、和谐、民主的心灵对话中, 注入我见, 赋予了文本新的生命。我愿足矣。

文学鉴赏课的提问设计 篇8

一、找出新旧课文间的可“品”点

提问能促学生缘“品”延伸思维触须, 创设“品”的环境, 搭起“品”的桥梁。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起句不凡:“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出”, 俯仰古今, 境界开阔。读之, 稍作点拨, 学生很容易联系到苏轼的名句:“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先让学生思考:两句都为本词定下怀古基调, 都在“千古”的背景下, 把人、景联系起来写, 其“情味有何不同?”前者落笔于“千古”中的一点, 后者放眼于“风流人物”的“千古”。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 写作背景来谈, 以求“品”出深度:苏轼的笔下, 有感于“风流人物”已成历史揭示一种自然规律;辛弃疾则是怅叹, 山河依旧, 而英雄难觅。读苏词, 如见词人伫立江头, 纵目远望, 吟咏“逝者如斯”的哲人形象。读辛词更多地让人想见词人亭台凭望, 回顾茫茫的颓然神情。

二、选准“渐入佳境”的切入点

提问要有启发性、探讨性。“问”中, 可适当地导引学生的思维流向。

《项链》最后点明那串项链是假的, 别有深意, 我们就此设问, “这一结尾对进一步揭示玛蒂尔德性格产生的环境背景, 深化主题有何作用?”问后, 学生有的叹玛蒂尔德被骗, 有的恨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显然思维没有到位。我们就开导学生想想:弗莱斯节夫人为什么买假“钻石项链”, 这一“导”就把学生思维引上正道:假项链———弗莱斯节夫人爱虚荣———普遍爱虚荣的陋习———玛蒂尔德性格的社会心理因素———一石三雕, 这样逐层探进, 便于学生以自己的“链”式思维, 高速率地从“知其所以然”的层面, 把握人物、领会主题、探出作家运笔之妙。

品赏作品的主要人物要找“切入点”, 即使是次要人物, 选准“切入点”提问, 也能促进学生品赏的准确度和深度。《祝福》中的短工仅出场一次, 怎样理解这一人物呢?我们抓住短工在和“我”说祥林嫂死讯时, “……淡然的回答”, 设问:“短工表情‘淡然’, 对祥林嫂的死不关心?”回答是否正确, 在陈腐十足的鲁家祝福时, 他毫无顾忌地说她“老”“死”等不吉的话, 并指出是“穷死的”, 还语中隐示她的死与四爷的干系, 可见他关心她的死及死因。“那么他为何表情‘淡然’?”考虑到有点难度, 就启发学生联系人物的处境来思考:短工身居鲁家, “我”又是四爷的亲房, 且与己交往不多———他不便在“我”面前表露出真实情感———“淡然”是他目睹这一悲剧, “出奇愤怒”了的一种极度“冷静”的表现。所问能促使学生进入这一思维链, 会在“三级跳”中一步步品味出看似反常的“淡然”, 折射出短工这特定身份, 在特定境况下的复杂心理, 从而抓住了人物的性格基调。

三、扣住富有意蕴的凝聚点

一些生动的描写, 恰切的语言, 或一种修辞, 表现手法, 往往经作者再三推敲, 浓缩了丰富的内涵。泛泛而读, 品不出个中真味, 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 能促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

而要“品”意蕴, 首先得能捕捉凝聚意蕴的点。讲到《纪念刘和珍君》, 我们先问:“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风貌?”细细一看就发现: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写刘和珍, 四次突出了“微笑”, 找出这一词语, 就引导学生品品这“微笑”是否可称意蕴点:她“始终微笑”着, 能看出人物的乐观和善, 更能笑傲困难, 欣然面对死亡;她的“微笑”, 反衬了敌人的凶残, 也是对敌人诬其为“暴徒”的回击;作者突出她的“微笑”, 凝聚着对烈士的赞许, 对敌人残害无辜的愤恨, 味之意蕴深厚。

谈谈文学鉴赏课的提问设计 篇9

【关键词】文学鉴赏提问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61-01

设计提问。意在激发学生思维。就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说,所问要能突出“品”字。引导学生掌握品评鉴赏的方法、途径。

一、找出新旧课文间的可“品”点

文学鉴赏教学不能囿于文内、课内,需要温故拓展,但若仅让学生由甲文想到乙文,往往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提问应能促进学生缘“品”延伸思维触须,创设“品”的环境,搭起“品”的桥梁。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起句不凡:“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此句俯仰古今,境界开阔。读之,稍作点拨,学生很容易想到苏轼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先让学生思考:两句都为本词定下怀古基调,都在“千古”的背景下,把人、景联想起来,其“情味有何不同?”前者落笔于“千古”中的一点(孙),后者放眼于“风流人物”的“千古”。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来分析,以求“品”的深度:苏轼的笔下,有感于“风流人物”已成历史,揭示一种自然规律;辛弃疾则是怅叹,山河依旧,而英雄难觅。读苏词,如见词人伫立江头,纵目远眺,吟咏“逝者如斯”(《赤壁赋》)的哲人形象。读辛词更多的让人想见词人亭台凭望,回顾茫茫的颓然神情。

讲到《药》,我们以小说有明、暗两条情节线索设问,让学生联想到《夜》等,进而品评两小说都把革命者作暗线,起不同的用意和作用。《药》主要是切中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夜》则更突出表现群众被革命者精神感召而觉醒。这样设问,能训练学生如何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并在联系的建立中,品出其个性和共性,品出优劣。便于他们触类旁通,以自己的主动发现、迁移,系统地有比较地把握知识网络。

二、选准“渐入佳境”的切入点

提问要有启发性、探讨性,不宜“一步到台口”,应能诱发学生扣住某一点,逐层深入,从而领悟真谛。在“问”中,可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流向。

《项链》最后点明那串钻石项链是假的,可谓别有深意,我们就此设问。“这一结尾对进一步提示玛蒂尔德性格产生的环境背景,深化主题有何作用?”问后,学生有的叹玛蒂尔德被骗,有的恨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显然思维没到位。我们就开导学生想想: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买假“钻石项链”,这一“导”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正道:假项链——佛来思节夫人爱慕虚荣——普遍爱慕虚荣的陋习——玛蒂尔德性格的社会心理因素——一石三鸟(“佛”、“玛”、社会),这样逐层掘进,便于学生以自己的“链”式思维,高速率地从“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把握人物、领会主题、探出作家运笔之妙。

品赏作品的主要人物(或方面)要找切入点,即使是次要人物(或方面),选准“切入点”提问,也能促进学生品赏的准确度和深度。《祝福》中的短工仅出场一次,怎样理解这一人物呢?我们抓住短工在和“我”说祥林嫂的死讯时,“……淡然地回答”,设问:“短工表情‘淡然,对祥林嫂的死漠不关心吗?”回答是否定的。在陈腐十足的鲁家祝福时,他毫无顾忌地说她“老”、“死”等不吉利的话,并指出是“穷死的”,还语中隐示她的死与四爷的干系,可见他关心她的死及死因。“那么他为何表情‘淡然?”考虑到有点难度,就启发学生联系人物的处境来思考:短工身居鲁家,“我”又是四爷的亲房,且与己交往不多——他不便在“我”面前表露出真实情感——“淡然”是他目睹这一悲剧,“出离愤怒”了的一种极度“冷静”的表现。所问能促使学生进入这一思维链,会在“三级跳”中一步步品味出看似反常的“淡然”,折射出短工这特定身份,在特定境况下复杂心理,反而抓住了人物的性格基调。

三、扣住富有意蕴的凝聚点

一些生动的描写,恰切的用语,或一种修辞,表现手法,往往经作者再三推敲,浓缩了丰富的内涵。泛泛而读,品不出个中真味,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能促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

而要“品”意蕴,首先得能捕捉凝聚意蕴的点。讲到《记念刘和珍君》,我们先问:“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风貌?”细细一看就发现: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写刘和珍,四次突出了“微笑”,找出这一词语,就引导学生品品这“微笑”是否可称意蕴点:她“始终微笑”着,见出人物的乐观和善,更能笑傲困难,欣然面对死亡;她的“微笑”,反衬了敌人的凶残,也是对敌人诬其为“暴徒”的回击;作者突出她的“微笑”,凝聚着对烈士的赞许,对敌人残害无辜的愤恨,意蕴深厚。

其次,设计的问题本身应耐人寻味、有开拓性。《琵琶行》写琵琶女一曲弹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学生都知道这是环境描写、烘托,但“怎样烘托的呢?”让学生来品:有东船西舫,感于乐声的人之多,亦宛然现出诗人环顾四周的动态;而此时的“见”又衬出先时之未见,浸于音乐的程度之深,忘了时光的推移;万籁俱寂,唯见秋月江水,令人想见乐曲余音袅袅,在月夜秋江上回荡,以有形写无形。一问引起多思,着实看出诗句很好地烘托了音乐的魅力。

试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 篇10

然而, 传统的文学课程在当今凸显时尚与现代的专业领域中却遭遇到一种尴尬的处境:教师付出的心血与教学的成效难成正比, 学生难以理解开设这类课程的必要性, 从而忽视之甚至最后放弃之。

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这一特殊专业文学课教学自身特点的不突出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就教学目的、内容安排、授课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进行探讨, 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一、调整教学目的

从学科定位来讲,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本质属性是新闻, 重要属性是艺术, 它与中文专业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因此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必须明确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就主持与播音专业而言, 文学课属于文化基础课, 是对专业课程的必要补充和辅助, 其目的是在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写作、言语表达、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因此, 不是像中文专业学生一样掌握文学史, 分析文学现象、流派形成原因以及在“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价值和意义, 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应当是作品教学, 即通过感性的方式让学生达到对于中国优秀文学、文化的认可、接受和内化, 在开拓眼界、丰富学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理化、审美化、人格化、创新化的专业素养。

二、压缩教学课时

遴选教学内容的变化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 它也带来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变动。

(1) 是教学课时量的缩减。

按照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各需开设至少三个学期, 共计达600多个学时, 而主持与播音专业进行作品教学, 每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 课时量大幅缩减, 既突出了专业课的教学地位, 体现了专业特色, 又保证了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2) 是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主持与播音专业应该选择切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的文学课教材。迄今为止, 专门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教材少之又少, 笔者所见的只有针对艺术类院校的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学教程》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要解决这一难题, 一方面有待于广大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师自己不断探索编写, 另一方面则是对现有文学作品选教材中作品的遴选。在选择过程中, 必须根据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 将一些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其中。以笔者本学期教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为例, 依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 我们选择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影的告别》 (鲁迅) , 《凤凰涅盘》 (郭沫若) , 《幻灭》《子夜》 (茅盾) , 《骆驼祥子》《离婚》 (老舍) , 《雷雨》 (曹禺) , 《边城》 (沈从文) , 《金锁记》 (张爱玲) , 《诗八首》 (穆旦) , 《回答》《一切》 (北岛)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 《受戒》 (汪曾祺) , 《长恨歌》 (王安忆) , 《顽主》 (王朔) , 《呼喊与细雨》 (余华) 。除此之外, 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 在小说方面我们还加了茹志娟的《百合花》, 张洁的《爱, 是不能忘记的》, 散文选择上加了周作人的《吃茶》, 诗歌加了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以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使其既具有文学课程的特点, 也兼顾到了专业的特殊性。

三、兼顾专业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 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主要是作品教学,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性阅读, 从审美的层面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文学史课程资料长篇累牍、作品浩瀚无边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 把握特殊专业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 从大的层面来讲,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的开放性

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 而应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作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 他们更需要培养开放的眼光、丰富的视角和多层次理解事物的能力。

因此, 在文学课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机制。在课前, 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新课进行感知, 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和基础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 探索方法, 尝试生疑;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 既不盲目迷信教科书上的结论, 也不轻率否定别人的评论,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在平时作业方面, 可以布置专题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 进行研究式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运用语言陈述故事、表达思想的能力, 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能力以及独立观察、思考社会人生的习惯和能力, 让学生不再把文学课看作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内容, 而是有利于其专业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从而促进文学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2.教学的情感性

相对于中文专业学生, 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更感性, 专业学习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因而在情感表达和化抽象为具象方面, 文学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情感的高度投入, 这种情感主要通过教师多样化的语言体现出来。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不是蜜, 却能粘住一切’。”以诗歌讲授为例, 为了彰显作品的情感, 教师讲郭沫若的《凤凰涅盘》时可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戴望舒的《雨巷》时应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讲舒婷的《致橡树》时则用温婉但坚定的语言等。除了语言,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心理因素和情绪的调节, 将自己的情感深入作品中, 使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例如, 在讲授沈从文的《边城》时,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诗歌散文《从边城走向世界》, 让大家置身于美丽的凤凰古城中, 感受作家的心境和作品的风格;在学习《诗经》和《楚辞》时, 让大家聆听《关雎》的诗歌朗诵, 领略古老的情韵和淡淡的忧愁, 体会“楚歌”如凄如诉的婉转悲情, 这样一来, 古老诗歌和现代青年的心灵距离感瞬间就会被缩短。在课堂上, 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自我情感应和作家、作品的情感, 以自我的“移情”导引学生的“移情”, 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 融入作品, 在情感的体验中进入审美的境界,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的专业融渗性

所谓融渗教学是指在文学课教学中结合专业教学, 实现两科目的轮换与衔接。“融渗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可以激活并充实文学课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积极性, 让他们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分解我们所要讲授的文学作品。

例如, 在讲授诗歌或散文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作品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讲授戏剧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把握作品整体框架、故事发展演进和人物成长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创编和排演等。除了课堂教学, 结合专业特点, 我们还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积极引导学生组建文学爱好社团, 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讨论会、座谈会, 结合播音课开展名篇诵读、举行朗诵会, 结合节目主持课开展名作分析, 等等。

以上三方面主要是从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特点层面进行论述的, 在实际的课程教授过程中, 我们还应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运用多种教学仪器, 像多媒体音、影像教学, 课件教学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文学课教学质量。

四、转变考察视角, 改革考试方式

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 还有更为合理而又有创造性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手段。传统文学课的考试方式, 教师白纸黑字的试卷加上学生死记硬背的填充, 得到的分数对于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大。这也就是现在这些学生为什么对于文学课考试成绩及格与否毫不在意的主要原因所在。

如果将对学生文学课的成绩考察同他们的专业水平评估结合起来, 甚至将文学基础课同专业知识课的考试联系在一起, 使文学作品成为专业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学课教师从文学理解的角度打分, 专业课教师则从专业表现的角度评价, 这样就不仅能节约人力、物力, 还能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缺乏针对性是目前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因此改革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从整个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就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思考问题, 这才是广大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摘要:由于缺乏针对性,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 就教学目的、内容安排、授课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进行探讨, 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之路。

关键词:主持与播音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何学军.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初探[J].新闻界, 2008 (6) .

[2]陶磊.论传媒职业教育中的古代文学课教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0) .

[3]刘磊.对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 2007 (8) .

上一篇:旅游特色下一篇:围岩压力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