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痛

2025-01-17

脑卒中后肩痛(精选8篇)

脑卒中后肩痛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综合康复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3.3%和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和30.0% (P<0.0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较传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脑卒中后肩痛,综合康复治疗

笔者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0例, 总有效率为90.0%, 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 男40例, 女20例;均符合脑卒中与脑卒中后肩痛的诊断标准[1]。其中左侧瘫21例, 右侧瘫39例。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 对照组予患者及家属康复护理, 主动、被动随意运动指导;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1) 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疗法、Brwnstrom疗法、Rood疗法、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CPNF[2]4种易化治疗技术的综合应用。 (2) 中频脉冲电疗, 频率2000~5000Hz, 调制频率为10~150Hz, 调制幅度为0~100%, 无肩部并置或对置, 电流量以耐受量为准, 每次20min, 每天1次, 10次为1个疗程。 (3) 超短波疗法:频率为40.68MHz, 波长为7.37m, 电流温热量, 每次20min, 每次1次, 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 (VAS) 评定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 (1) 显效:疼痛评分0~3分; (2) 有效:疼痛评分4~5分; (3) 无效:疼痛评分6~10分[3]。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3.3%和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和30.0%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肩痛多与肩关节半脱位, 肩手综合征及痉挛所致肩关节正常机制被破坏有关。本观察组采用4种易化治疗技术, 改善患者运动控制能力。同时应用超短波疗法改善血液循环、镇痛, 缓解肌内痉挛、控制炎症、提高免疫力, 产生肌肉节律性收缩, 防止肌肉萎缩。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0%, 偏瘫后肩痛发生率显著下降, 明显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 郭正成.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痛42例 篇2

关键词肩痛,中风针药治疗

肩痛是中风病人的常见并发症,约有70%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会出现肩痛,并且病程越长发病越高,因疼痛可妨碍患者主动锻炼及被动活动患肢,成为患者康复的妨碍因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治疗的进行。西医多采用局麻药注射、止痛药的运用,其疗程多不稳定且副作用大。为此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与温针灸相结合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39岁~50岁者4例,50岁~60岁者12例,60~70岁者16例,70岁以上者10例;左肩疼痛18例,右肩疼痛24例,病程1月~1年。

2诊断标准及要点肩痛可表现为自发痛,但大多出现于被动活动中。在对患肢进行治疗或检查过程中,患肢被动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病人开始主诉尖锐的疼痛,并能准确指出疼痛的部位,疼痛有时非常剧烈,并呈持续性。肩部X线无明显异常。

3治疗方法

3.1针刺方法:针刺采取组穴方法治疗(所谓组穴是3~5个腧穴为一组,组成一个治疗群体来加强疗效)。取穴:肩三针(肩逹、肩逷、展臂),肩胛三针(曲垣、秉风、天宗)。如上举受阻明显加天府。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针用补法,结合温针灸。每日针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3.2药物治疗:用舒筋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赤芍、防风、荆芥、青皮、牛膝、五加皮、片姜黄、红花、川断、枳壳)。余随证加减,每日1剂与针刺同时进行。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痊愈为肩痛完全消失,上肢抬举提高,随访3月未出现肩痛者;显效为肩痛完全消失,但上肢抬举仍受限;有效为肩痛较前减轻,但上肢抬举受限明显;无效为经3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仍未改善。

4.2治疗结果:42例中,痊愈16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

脑卒中后肩痛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76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4.5±2.0)岁;综合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63.5±2.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及相关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常规组36例,均给常规康复治疗,主要是进行常规的康复活动训练,适宜给予功能锻炼治疗。综合组患者40例,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方剂口服,方剂为:黄芪、桂枝、姜黄、桑寄生、地龙、川芎、当归、伸筋草、威仙灵、全蝎、白芍、天麻等依据患者情况给予剂量进行调整,同时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肩痛的情况准确的评估,依据疼痛情况和活动范围给予分级,依据分级进行针灸治疗,给予外关、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穴针刺治疗;同时给予微波治疗,每天一次每次针刺和微波30 min,15 d为1个治疗周期[2]。

1.3效果评估标准[3]:(1)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强度。(2)用角度尺测量法评定肩关节活动度。(3)用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4)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

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综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日常运动功能的评估、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等对比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满意度和安全性:综合组满意度对比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治疗造成的重症不良反应,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后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一般多将其发病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肩关节半脱位,肌痉挛和关节囊挛缩,肩手综合征,误用综合征,骨质疏松和异位骨化等。现代康复医学对偏瘫肩痛的治疗,以良肢位摆放、主被动运动为主,其目的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增强肩周肌群肌力、增加肩关节稳定性。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76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结果显示综合康复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日常运动功能的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对比常规康复治疗患者,差异性显著。

总之,对于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上肢活动范围、上肢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临床应用治疗。

摘要:目的 对中医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后肩痛76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36例,均给常规康复治疗;综合组患者40例,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日常运动功能的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对比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上肢活动范围、上肢功能,降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活动时间,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依据患者情况临床应用治疗。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脑卒中,偏瘫肩痛

参考文献

[1]张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张鉴栩,张艳玲,赵敏.应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4):7301-730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现况 篇4

根据《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6]可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分为三期:I期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出现潮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剧痛,时间持续3~6个月;Ⅱ期为肩、手的自发痛或手的肿胀减轻或消失,病侧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X线可见患手骨质疏松样改变,时间持续3~6个月;Ⅲ期为手的皮肤、肌肉萎缩日益加重,手指完全挛缩。三期中,Ⅰ期为最佳康复治疗期,进入Ⅲ期表现后,康复治疗效果欠佳[7]。因此,一旦患者手部出现水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尽早治疗,否则发生畸形后症状将很难改善[6]。而对本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外,临床中西医家也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分别辅以其他治疗。本文将就近5年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进行简单回顾,以期对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现综述如下。

1 现代康复治疗

基本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压迫性向心缠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物理因子治疗等,这些常规康复治疗均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有研究显示,激活肩-手泵生理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具有良好的消除手背水肿的效果,且能改善指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对防止手部肌肉萎缩、减少废用手、缓解疼痛、促进脑卒中康复有重要意义[8];而在此基础上,吕晓颖等[4]给予治疗组动静脉泵治疗,5个月后评定发现治疗组患者肘正中静脉血流动力学和患肢症状均显著改善,证明动静脉泵能够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改善微循环。方杰等[9]则运用上肢温水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有效减轻了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了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胡可慧等[7]认为早期治疗SHS以尽快减轻水肿为主,故采用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法,患者患侧的水肿、疼痛明显减轻,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有效改善了日常生活能力;谢财忠等[10]之前的论述也支持此结论。王燕等[11]则加入了氦氖激光和中频电治疗,消炎镇痛作用明显加强,且有利于组织修复,改善痉挛状态。王昕[12]同样采用激光照射治疗,其选取了肩部的一些腧穴进行照射,亦取得了较佳效果。陈轶等[13]根据蜡疗的热传导作用及其机械压迫作用,对患者先行蜡疗再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结果发现其对患侧肩、手疼痛肿胀效果良好。倪欢欢等[14]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特点,设计了可自行锻炼的棍棒操,鼓励患者在不引起疼痛和水肿情况下多行主动运动,从而减少脑卒中后疼痛的发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有效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ET(悬吊运动)是根据最新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神经肌肉训练技术,李春霞等[15]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SET,显著提高了患者的FMA评分及BI评分,从而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夏隽晖等[16]则注重作业疗法的应用,通过对患者加入相应的作业治疗,明显减轻了疼痛,消除了肿胀,缓解了肌肉强直,改善了关节活动度。

2 传统中医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在中医学中属“偏瘫”、“偏枯”、“偏废”等范畴。有学者提出,中风后肢体偏瘫乃经筋萎废失用所致,从广义上可归属于“经筋病”范畴[17]。《灵枢·经筋》谓:“手阳明之筋,其病,肩不举……足太阳之筋,其病,肩不举。”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瘀滞导致关节痹阻、经脉不通而致疼痛,故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

“靳三针”疗法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先生经多年总结和实践创立而成,在与单纯康复训练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发现,靳三针疗法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痊愈率、总有效率和临床综合疗效[18]。徐海燕[19]在百会、风池、手三里等穴区进行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法,其疗效优于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韩淑凯[20]则在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黄芪30g,桔梗、僵蚕、白芍、地龙、丹参、炙甘草各10g,茯苓6g,伸筋草、生地黄各20g)基础上,再依十二经表里关系,辨证选取手三阳、手三阴之五输穴进行行针刺治疗,效果显著。贾爱明等[21]则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气虚血瘀型、阳虚湿阻型和湿热壅络型,分别采用中药口服联合针刺进行分型论治,然后给予局部取穴和中药外治,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的康复治疗。

也有部分医家选择区别于传统针刺的疗法,疗效确切。苏敏[22]取患侧肩前、肩髑、肩贞、曲池、外关、八邪、水分、中脘等穴位行火针治疗,2个疗程后发现火针疗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黄昌锦[17]火针筋经节点亦取得较佳疗效。洪金标[23]选取巨刺针法针刺健侧,比较发现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刘悦等[24]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巨刺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同样取得较佳疗效。佟欣等[25]则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患肢功能恢复,故采用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能加强局部针感,利于疏通经络气血。另外,有研究表明蜂毒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及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故崔韶阳等[26]采用蜂针法,对蜂毒过敏试验阴性者取活蜂直刺肩部腧穴,效果明显。

在传统针灸基础上也发展了部分其他疗法,陈庆华等[27]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患者康复进程显著加快。苏鑫童等[28]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循手经筋辨证查取结筋病灶点,运用仿古长圆针分离结筋病灶点表层粘连,或分离结筋病灶点周围“横络”,此法可彻底消除结筋病灶点,远期效果良好。王玲[29]则选取大肠经和三焦经的部分腧穴行针刺治疗,后选取其中两穴分别注射2mL丹参注射液,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提高最明显,更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水肿情况、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杨代和等[30]研究也发现,于臂丛神经鞘内连续注射复方丹参稀释液,可以减少SHS患侧上肢的疼痛、降低SHS患者血清Cor浓度、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水平。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上下传承五千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而现代康复医学则是以消除和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在如今临床康复治疗中,二者经常会相互借鉴、联合应用,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石翠霞等[31]采用基本康复运动、电针、超短波等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柴哲颖等[32]在康复训练基础上,按中医补虚泻实的原则对患侧行穴位按摩,辅以红花酒沿手阳明大肠经刮痧,对比发现穴位按摩配合刮痧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阙建兰等[33]则对治疗组加用该院自制的中药熏蒸处方进行中药局部加压熏蒸,对比发现患者的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示中药熏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值得推广应用。安国英等[34]不但使用中药热敷,还结合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效明显。廖明霞等[35]认为肩-手综合征的病机为气血瘀滞导致关节痹阻、经脉不通而致疼痛,因此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结果发现其疗效优于对照组。汪军等[36]经过与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疗效相比,发现康复训练结合患部痛点浮刺治疗效果更佳,尤其是浮刺治疗对肩痛缓解的即刻效应最为显著,这样就打消了患者惧怕疼痛而逃避康复训练的思想,从而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许幸仪等[37]则用益肾解痉汤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结果有效率达90.00%,安全可靠。徐琰等[5]则对1978~2012年间各大数据库关于SHS的治疗进行了系统评价,专门比较针灸单独或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对照单独康复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比单纯康复或针灸治疗更具优势。

4 小结

脑卒中后肩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在本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42-79岁, 平均56岁, 右侧偏瘫29例, 左侧偏瘫31例。采取数字随机分组, 观察组30例, 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无肩手综合征表现, 病情、病变性质和程度、治疗方法、护理前上肢、手功能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 早期介入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预防措施。康复护理的实施1个月为1个疗程, 共进行3个疗程。

1.2.1 早期介入系统康复护理预防方法 (1) 正确体位:仰卧位时, 患者肩上抬前挺。肘与腕自然伸直, 掌心向上, 手指伸直分开, 患肢下放高度适中的软枕以利促进血液回流。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一软枕, 患肩前伸完全放在软枕上, 患侧肢关节伸展, 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患侧卧位时, 将患肢轻轻拉出避免受压, 置于前伸位, 前臂外旋、手指分开, 掌心向上。坐轮椅时, 将患侧手放在前胸的搁板上, 可适当使用肩吊带, 以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及腕关节过度牵拉; (2) 正确搬运和正确操作部位:搬运患者时, 应托住患者肩背部、腰部及臀部, 避免牵拉患侧上肢进行搬运, 以预防肩关节过度被动外展。不在患手背静脉输液, 防止患手发生任何外伤; (3) 运动训练:鼓励患者作患手的主动运动及协助被动运动, 如用健手协助患手及患侧上肢活动, 双手掌心相对10指交叉握手上举, 手指的抓握与放松等。做患肢主动运动时指导患者先做假想运动, 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 使瘫痪肌肉收缩, 然后做助力运动, 接着做主动运动。主动运动2次/d, 不少于20min/次。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肩关节的屈伸、内外旋、内外展, 直臂上举前伸, 肘关节的屈伸、腕、指关节的活动及背屈。被动运动2次/d, 20min/次。但应注意早期肩部运动控制在90-120度, 缓慢、轻柔、无痛, 循序渐进; (4) 物理疗法在肢体训练的同时, 还辅以针炙、按摩疗法。从手指、手背、腕背、前臂及肩部做向心性按摩, 原则先轻后重、由慢到快, 1次/d, 30min/次。

1.3 判定标准

2组患者均从治疗开始至3个月后, 依照国内对肩手综合征的诊断[1]进行筛选。

2 结果

观察组30例中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 占13.3%, 对照组30例发生肩手综合征19例, 占63.3%, 两组比较, 经X2检验, P<0.01, 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均有不利影响[2]。而正确体位、合理患肢功能训练是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关键。保持腕关节的适度背伸, 从而改善静脉回流及防止腕关节损伤。脑卒中患者瘫痪早期, 肩关节周围肌肉处于软瘫状态, 无法将肱骨固定在肩胛盂内, 造成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是引起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3], 而卧位不当致肩部受压, 转移患者时牵提上肢及早期大范围的患肢被动运动均可导致肩关节半脱位。正确肢体摆放能使松驰的肩关节相对稳固, 垫高及抬高肢体, 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选择正确操作部位, 不用患肢输液, 因患肢血液循环缓慢, 输液可增加循环压力, 易发生液体外渗, 诱发或加重患肢手指肿胀。早期各关节定量运动可以解除或减轻粘连, 促进肌力恢复, 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同时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通过护理干预系统康复方法是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摘要:目的通过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0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外, 给予介入肩手综合征防治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 可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黄如训, 梁秀龄主编.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59-261.

[2]曾荣洽, 王瑞华.脑血管病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 1998, 13 (1) :13-15.

脑卒中后肩痛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全部来源于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90例, 男54例, 女36例, 年龄50岁~70岁, 平均年龄64岁。

1.2 诊断标准

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确诊。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中风前有肩周炎患者;②各种血液病、类淀粉样血管病、脑动脉炎、颅底异常血管病变、丘脑病变、恶性肿瘤脑转移所致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选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

刺法:先刺健侧穴位, 行捻转补泻之补法。

后刺患侧, 平补平泻, 留针20 min, 每日1次, 10次1个疗程。

2.2 穴位注射

选穴:天宗穴。

方法:醋酸泼尼松龙和盐酸普鲁卡因的1∶1混合液0.5 ml注射于天宗穴处, 每10 d 1次。

2.3 中药

方剂蠲痹汤:羌活、姜黄、当归、黄芪、赤芍、防风各9 g, 甘草3 g, 生姜3 g。

服法:水煎服, 1日1剂, 10 d 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 前屈上举150°, 外展90°, 内旋后伸达对侧肩脚下角;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 基本不痛, 前屈上举120°, 外展80°, 内旋后达第10胸椎;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6例, 治愈率51.1%, 显效36例, 显效率40%, 好转2例, 好转率2.2%, 无效6例, 占6.6%。

4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肩痛常见原因, 也是影响瘫痪上肢康复的主要原因, 如不及时诊治, 常引起残疾。笔者研究发现肩手综合征患者, 如治疗不当会出现手自发疼痛及手肿胀, 后期皮肤与手小肌肉明显萎缩或挛缩, 手指功能不因肿胀消退而改善, 以致最终手呈全部挛缩, 皮肤肌肉明显萎缩。笔者认为本证既具有祖国医学“中风病”之特点又有“痿证”之特征, 根据祖国医学“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 以针刺阳明经穴为主, 扶正驱邪, 疏通全身气血经络, 以达治病之目的。

脑卒中后肩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2月-2015年1月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6例,入选者均有中风后手、肩部疼痛肿胀,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症状。其中男性82例,女性74例,年龄47-66岁,平均(54.82±7.36)岁;病程1~5个月,平均(3.16±1.24)个月。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骨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折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实施点穴按摩治疗。具体措施包括:

1.2.1

取患侧肩胛部、上肢、手部的穴位,采用拿法、揉法,按摩肩井穴,促进肩部血液循环;采用滚、拍法按摩手五里、手三里穴,刺激相应穴位支配的神经;采用点揉法按摩外关、合谷等穴,注意力道适中,以患者感觉酸麻、能耐受按摩刺激引起的疼痛为度。必要时可结合电针刺激穴位治疗。

1.2.2 功能锻炼:

被动帮助患者活动肌肉及关节,如按摩上肢肱二头肌、前臂肌群等,帮助患者反复抬高、放下手臂等,在不损伤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被动活动肩关节、肘及腕关节,通过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及水肿消退,以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度。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手指爬墙训练,并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洗脸、梳头、刷牙等日常基本活动,以增加上肢肌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2.3 物理治疗:

使用超短波治疗或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每次治疗20-30min,1次/d。结合气压治疗和中频电刺激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上肢末梢水肿,达到镇痛、消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两组康复治疗时间均为三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采用FuglMeyer简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2]评估两组患者上肢功能,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以下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治愈:治疗三个月后患者肩部疼痛消失,各关节活动度正常,整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及整体功能明显恢复。有效:肩部疼痛有所减轻,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大。无效:患者肩部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疼痛程度、上肢功能等计量资料用()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50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6%(P<0.05),见表1。

2.2 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和治疗前比较,*P<0.05;和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又叫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发生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2.5%~70.0%[3],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逐渐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患侧肩痛,屈曲患侧手指可引起或加重疼痛,被动活动患肩时运动明显受限;手及腕部皮肤明显肿胀,皮温升高,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引起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甚至留下不可逆的残疾和功能障碍。

早期的康复治疗对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采取点穴按摩,对患侧肩、手对穴位进行拿、揉、拍、按等方式按摩,通过中医经络的原理,刺激各穴位对应的神经发生反应,起到活血通络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4],进而促进上肢神经功能活性的恢复,改善手和腕关节的肿痛,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通过被动及主动活动肩关节及上肢,可防治肩关节粘连性病变,促进上肢肌群的收缩和舒张,以维持肌肉正常的张力,避免废用性萎缩[5],有利于患侧上肢的康复。物理治疗还可以促进关节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达到促使水肿早期消退的目的;另外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促使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能减轻致炎因子引起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程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46%,治疗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下降。和王康锋等[6]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由此可见,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摘要:目的:总结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结合点穴按摩治疗的体会。方法:随机将1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点穴按摩。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6%(χ2=16.272,P<0.05);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能提高患者上肢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程度,最大程度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症,点穴按摩,疼痛,上肢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明跃,徐俊峰,杨丽华.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发病机制分析和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0):745-747,751.

[2]Fugl-Meyer AR.Post-stroke hemiplegia assessment of physical properties[J].Scand J Rehabil Med Suppl,1980,7:85-93

[3]韩磊磊,龚艳菲,周潇,等.超声药物透入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4,35(06):456-458.

[4]张亚娟,王瑜.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卒中继发障碍的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11:120-120,121.

[5]王岚.中医综合治疗护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07):55-55.

脑卒中后肩痛 篇8

1 中枢损伤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是现在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 研究者认为脑部病灶刺激或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出现血管运动系统和皮肤腺体的功能紊乱, 典型的表现是皮肤苍白和腺体分泌的不规则变化, 皮肤干燥和多汗。另一种表现是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皮温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有研究把肩手综合征划归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一大类疾病中[4], 其观点与前者相似, 并指出肩手综合征与灼痛 (causalgia) 、Sudeck’s萎缩同属反射性神经血管综合征之范畴,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或迟钝、血管运动和排汗障碍、出现皮肤潮红及皮温改变、营养性障碍, 如:肢体水肿、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急性脑血管病后血管运动中枢受影响, 导致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应, 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 出现肩胛周围和手腕部水肿、疼痛, 此外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神经末梢传至脊髓, 引起脊髓中间神经的兴奋性异常, 造成血管活动异常的恶性循环[5,6]。

2 肩关节正常结构功能改变所致的局部损伤

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 肩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系统, 它可在5个不同部位产生功能效应:盂肱关节、肩峰下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与胸壁的连接[7]。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是保证上肢功能正常和身体协调运动的基础[8]。脑卒中后偏瘫侧上肢肌肉多有弛缓或痉挛。肩关节肌肉弛缓, 导致了肱骨头的半脱位, 局部软组织因牵拉受到损伤而产生疼痛。肌肉痉挛与肩痛高度相关[9,10,11]。在偏瘫肩痛患者中, 有80%发生在痉挛, 肩胛带肌群痉挛导致肩胛骨后缩和肱骨内收、内旋, 从而影响了盂肱关节外展时所必需的正常肩胛骨与肱骨的协调活动, 故在被动上举和外展外旋时, 可造成肩部软组织的受压和疼痛[8]。同时, 肩关节周围肌群的运动不协调, 肩关节因缺乏正常的保护性和反射性随意肌肉活动, 长期肌群的不协调运动又导致肌肉或关节的累积性损伤。上述原因均可引起持续的慢性疼痛, 通过反射弧兴奋交感神经, 最终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出现疼痛和血管运动系统和皮肤腺体的功能紊乱。

3 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

SHS的早期, 手的水肿以手背为主, 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阻碍静脉回流, 可能是偏瘫后引起SHS最常见的因素。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可见于以下情况:①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坐在轮椅上, 很可能腕被迫处于掌屈位, 许多患者早期出现对患肢的忽略症, 不能注意到手何时已处于不利位置。②当肌张力低下时, 患侧上肢的重量完全压在腕部, 使掌屈非常严重。当肌张力增高时, 肩胛骨后缩下垂及上肢内收内旋, 及腕部的掌屈旋前, 均增加腕部压力, 当患者坐在轮椅中时, 重心经常倾向于患侧, 这种作用更明显。

有试验显示, 把造影剂注入手静脉内, 使受试验者腕关节掌屈位, 在X线下观察造影剂流通不畅。如在肩下降、上肢内收肌群张力增加及痉挛明显的偏瘫患者, 腕关节掌屈位时, X线下造影剂回流更加受阻。

Davis (1977) 发表的数据表明, HSH在病后 (2~3) 个月的发生率为66%, 这可能与这一时间生命体征已平稳, 护理减少及脑卒中早期许多患者出现对患肢的忽略和感觉减退, 而致腕部强行掌屈很长时间而没有被注意到有关。SHS的早期, 手的水肿以手背为主, 水肿很局限并通常近端只达腕关节, 亦支持本观点。

4 “肩-手泵”机制受损

SHS发病与偏瘫后“肩-手泵”机制受损有关, 偏瘫可使上肢肌肉的收缩明显减弱, 造成上肢血液回流机制严重受损, 引发水肿倾向, 水肿又造成掌指关节运动进一步受限, 屈曲幅度减小又影响手的泵功能发挥作用, 进一步加重手部水肿[12]。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泵机制受到干扰导致水肿, 手水肿又依此引起肩手泵机制效能的降低。也有观点认为肌肉泵作用减弱不是主要原因。已经证明许多患者经治疗手水肿症状减轻或消失后, 仍存在上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手臂下垂姿势。很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水肿, 而活动丧失和下垂姿势使它永久存在。

5 外力不正确的牵拉

过度牵拉手关节可以产生一种刺激性反应, 引起水肿和疼痛。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 如治疗师在无意之中使患者的手做过度活动, 可造成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如:鼓励患者用伸展的患臂负重, 然后让患者尽可能地向患侧转移重心, 这样可使腕关节更加背伸, 若活动过猛或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进行, 腕背伸就会超过正常范围。患者俯跪位、站位或坐位, 伸肘支持体重进行锻炼时, 都可能发生相同机制的损伤。如果患者在上肢负重情况下做肘的屈伸运动, 腕关节很容易被不当的过度背伸。被动活动过度用力, 也可发生同样的情况。

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中,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损伤、喙肱韧带损伤、冈上肌腱损伤、肩峰下滑囊炎和关节滑膜炎时有发生, 时有肩和上肢不适当处置病史。由于关节囊和喙肱韧带含有丰富的神经感受器, 故关节周围组织的过度牵拉可引起疼痛[9]。

6 内分泌障碍、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失调

中风后SHS发病可能与内分泌障碍、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失调有关[13]。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 垂体前叶的腺细胞和下丘脑核团处的分泌细胞主要表现为肿胀和空泡变性, 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释放后的变性改变, 这种改变多属可逆性的, 以“刺激反应”占优势。损伤的下丘脑和垂体, 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质 (HPA) 轴的功能紊乱。下丘脑接受边缘系统 (海马、杏仁、隔区) 、皮质、丘脑和网状激活系统等传来的神经输入。边缘系统是调控HPA轴的重要内分泌功能轴。在急性脑缺血、缺氧的损害或应激作用下, 海马、下丘脑等广泛脑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大量合成, 过量释放的CRH, 一方面经门静脉运到垂体前叶, 另一方面活化广泛脑区的CRH受体, 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 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4]。

7 其 他

手部小的意外损伤, 如感觉缺失或疏忽时, 向偏瘫侧摔倒时, 不注意接触热盘子时, 患手可能被卷入轮椅的轮子时, 被香烟或热水烫伤时, 这些手的损伤都将导致手的水肿。输液时液体渗漏至手背组织内。据报道目前10%~ 26%的SHS病例是自发的[15]。

8 结 语

上一篇:移动综合网管系统下一篇:冻土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