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步骤

2024-09-25

实施步骤(共12篇)

实施步骤 篇1

一、现代企业设备管理

1. 设备管理理念

设备管理包括建设、投产、稳定生产、正常生产和更新五个阶段。一般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 坚持PDCA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循环模式和过程控制方法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现代设备管理可以概括为五个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2. 设备前期管理

包括设计规划阶段和安装试运阶段。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进行周期寿命费用估算, 并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安装试运期间做好图纸设计和安装管理工作, 过程一定要严格控制质量, 并且在安装后严格按照调试规章进行试验, 作好记录。

3. 设备维护阶段

设备维护是设备保养与维修的结合。设备维护包括事后维护、预防维护、生产维护、TPM、预知维护。而现代设备管理更注重的是生产维护、TPM和预知维护, 这是最具经济性且非常好的维护方式。所谓生产维护就是将设备整个运用过程中本身的LCC (LCC, life cycle cost) 或维持设备运转花费的一切费用与设备的劣化损失以及原因结合起来, 然后决定如何去维护的一种方式。

TPM是现在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 指生产预防不仅是办公室人员的责任, 而是包括所有Staff为中心的经营层、管理层及作业员的全公司的Total式的一种全员预防。

预知维护是对设备的劣化状况或者性能状况进行诊断, 然后在诊断状况的基础上开展保养及维护活动的一种概念。因此, 要尽量正确并且高精度地把握好设备的劣化状况, 这是前提。

4. 设备维修管理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 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设备维修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基于状态维修和智能维修的新方法。

二、TPM (全面生产维护)

1. TPM的基本理念

TPM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三全”, 即全效率:“以追求整个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全系统:以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综合构成生产维修为总运行体制, 构建能防患所有损耗于未然的机制。全员:由生产、开发、设计、销售以及管理等所有部门, 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作业人员全部参与, 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 最终达到零损耗的目的。

TPM的基础是全员参与, 只有自上而下, 所有企业员工均重视并参与其中, 才能称为TPM。这就要求企业将TPM理念全面贯彻, 使其深入每个员工心里。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普通员工设备维护保养意识不强的现象, 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对此也不重视, 这对TPM管理的运行有很大阻碍。根据企业不同, 各企业需制定适合本企业的TPM管理方针政策, 从领导层开始, 强化设备生产维护管理工作, 然后通过各种手段, 使TPM理念与方针自上而下地贯彻实施。

2. 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

促使员工广泛参与并在较短周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 需要一个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TPM通过全员的横向参与方式来推动全系统生产维修和自主维修体系的贯彻。在推进方式上, 以6S活动 (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 为基础, 以八大支柱 (个别改善、自主维修、专业维修、初期管理、质量改善、安全与卫生环境改善、事务改善、教育培训) 为依托, 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 对设备六大损失及生产现场一切不良实施持续的改善, 努力实现5Z (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零差错、零库存) 的目标, 从而达到“全效率” (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 最终成为员工满意、社会满意、顾客满意的3S企业。以上就是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TPM成功模式是基于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所以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TPM成功推进的前提。

三、TPM在企业中的运用

据统计, 成功运用TPM体系的企业能使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维修成本、备品库存大幅度减少;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TPM实际步骤进行介绍。

1. TPM项目启动

推行TPM是一项系统化、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改进的工作, 要求从公司高层领导开始导入、在中层领导干部中宣贯、组织公司基层领导进行培训、由基层员工实施, 最终达到“全员参与、自主管理”。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员工都要统一思想认识, 要求全体员工理解公司推行TPM的目的以及开展TPM的方法等。

2. TPM开展方法

开展TPM的方法是:以系统的培训作为树立员工TPM意识的主要手段, 通过示范机台的示范效应和作业标准逐步形成“阶段推进”和“点—线—面”结合的推广模式, 同时结合OPL (单点课) 、OPS (一点建议) 等活动、使用阶段性评价、激励作为持续改善的手段。

3. TPM阶段划分及实施步骤

我公司从2007年4月启动TPM以来, 在推行TPM过程中, 制定了“五阶段推进”计划, 即初级清扫、发生源、困难点及对策、总点检、点检效率化、自主管理, 然后再根据现有设备的数量分四次进行推广。

TPM实施步骤如下。

(1) 第一步:初级清扫

(1) 整理

对于生产部门, 就是对现场的产品配件、辅助工具、设备备件及辅助设施等进行合理安排, 将其区分为不需要、不用 (但有利用价值, 以后可能会用到) 、不常用、常用, 并用红色、黄色、绿色的标签进行标识。

红色标签:代表不需要的物品, 可以直接作为废品处理;如果是有利用价值的物品, 公司可以把这些物品统一处理。

黄色标签:代表不用 (但有利用价值, 以后可能会用到) 、不常用的物品, 可以把这类物品列好清单, 储存起来, 在需要时能迅速找到。

绿色标签:代表常用物品。

目的:腾出空间, 防止误用, 创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 整顿

区分物品并分类, 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合理摆放或存储, 减少物品的取用时间, 提高生产、物流和维修效率。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 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 清扫

步骤:清扫员工工作区域的卫生;清扫设备及其附件工具。

目的:稳定品质, 减少工业伤害。

(4) 清洁

清扫工作对于生产不创造价值, 但可发现设备跑、冒、滴、漏及灰尘的产生原因, 进而制定预防的措施。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 维持3S成果。

(5) 安全

任何活动都要建立在“安全第一”的基础上。对于工作区域的安全隐患要经常检查。要求全体员工了解工作区域的安全注意事项。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 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6) 素养

就是养成好习惯。员工对工作区域的清扫活动已经改变原有工作环境, 为保持这一劳动成果, 需要有一个约束的行为规范, 通过奖励和处罚对员工进行激励, 让员工通过身体的活动, 加强身体“记忆”, 让员工自觉、自动地完成份内的工作, 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的:培养习惯好、守规则的员工, 培养团队精神。

(2) 第二步:发生源、困难点及对策

通过“初期清扫”会发现一些设备存在的隐患或不能立刻解决的设备问题, 也就是“6源”, 即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质量缺陷源、危险源等。这类问题不解决, 会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也会影响员工的情绪。

针对“6源”的处理方法是主要有:改善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效率的环境;改善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细微之处;改善影响制造成本之处;改善员工疲劳状况;改善安全与环境;改善工作与服务态度。

(3) 第三步:总点检

在第三阶段, 前期制作的《设备清扫标准》已经不能完全规范现阶段的工作, 需根据点检工作和保养工作的要求, 编制《设备点检、保养指导卡》, 确定设备重点部位的点检方法以及保养方法, 指导员工实际操作。

通过对设备的点检, 把设备检查的结果记录在《设备点检卡》上, 通过统计《设备点检卡》上的信息, 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确定备件的采购、编制检修计划等, 可以宏观控制设备的使用情况。

(4) 第四步:点检效率化

为了提高点检效率, 需要优化点检路线, 简化设备状态的判定标准, 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 优化部分点检内容或把点检周期加长。对已经总结出的好方法, 就应加以推广, 经过论证, 制定操作规范, 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 还能防止出错, 保护员工不受伤害,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5) 第五步:自主管理

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 不断地进行PDCA循环, 结合公司的方针、目标, 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活动目标, 做到彻底自主管理。

四、结束语

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可使员工心情愉悦, 安心工作。良好的管理, 可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带动企业更好发展。

摘要:阐释了TPM的基本释义及具体含义。分别从设备前期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阶段、设备维修三个方面分析现代设备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并结合汽车制造业阐述TPM实施步骤。

关键词:设备管理,TPM,6S

实施步骤 篇2

推行精益化生产,现场管理是基础。××,车间在现场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全面推行精益化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⒈以“整理”、“整顿”为基础,深入开展现场治理。

——对部分厂房进行了重新布局,对变形地沟进行了全面规整、修复,加设防护栏杆,消除原地坪冒料,员工作业不安全等潜在隐患。

——拆除了多台长期闲置设备、废弃管道、电缆,对现场管网进行了规范、合理改造。

——对部分槽体变形溜槽进行了全面改造,消除了原变形、易冒槽所造成的潜在隐患。

——对过滤机二楼放料系统进行改造,彻底改变原二楼物料满地流的现象。

——对所有防护栏杆、安全防护罩进行了修复、规范。

⒉实施“清洁”、“清扫”,规范现场治理。

——各厂房设备管道统一色彩管理,加注流向标识,更新设备标牌和定置牌,醒目位置树起以“员工安全检查表”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挂图。

——各库房严格按照分区、分架、分层的原则,重新制作货架,划分区域,能够上架的物品全部上架,各种标识一目了然。

——各操作室重新布局规划,各工器具定置摆放。清除原厂房内、操作室多余无价值的物品,在操作室设置壁柜,工器具统一定置,规整有序、干净整齐。

管理的现场实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参与意识空前高涨,自主性明显增强,为下一步精益化生产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⒊推行标准化作业,将现场治理进行到底。

——制订作业流程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车间指定了清理、检修作业管理标准;工作票、三方确认单填写标准;特种设备管理标准等,使各种管理都有标准可遵守。

——制订作业动作标准。在管理的基础上,全体员工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标准》程序标准化作业,执行《安全检查表》的要求,自觉(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规范作业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年车间完成了个动作标准的制定、规范工作。

——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为了使精益生产在车间的深入开展,车间将各种管理制度、标准,进行规范、整理,编制了车间“精益化生产作业指导书”,以此来指导车间精益生产的深入开展。

二、借助“班建”平台,推进精益生产。

在推进精益化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班组建设”这一很好的平台。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通过提升班组的凝聚力,从而增强班组的活力,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精益化生产的目的。

——合理化建议征集,展现员工智慧。合理化建议作为员工参与车间管理的主要途径,车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员工可以通过车间信箱、直接上交、班组汇总等形式向车间提建议。全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多余,采用多余,例如东溢流系统的改造、东滤槽的加装平台的改造、反应槽顶加补隔热层的改造,都是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

——班组自主管理攻关活动成效显著。各班组严格按照工作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主管理活动,对班组存在的一些操作技术问题实施攻关,并收到了显著成效。××年车间各班组进行自主管理成果发布两次,有项成果发表,“过滤机放料系统改造”、“提高过滤机产能”、“提高渣浆泵运转周期”等,获得优秀自主管理成果奖。

——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创新能力。“一专多能”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员工。建立了员工学习制度,开展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活动,使员工准确掌握精益化生产的内涵,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提升车间整体的技术水平。××年,车间组织各种培训、学习余次,参加人员人次;举行了焊工、泵工等专项技术比武次,选拔、培养拔尖人才。

——创建“品牌班组”,形成团队优势。渣浆泵作为车间的“咽喉”设备,其检修难度与员工检修技能的不协调曾一度是制约生产的瓶颈。车间于××年下半年开始,在钳工班倡导“创建渣浆泵检修品牌班组”技术攻关活动,使渣浆泵运转率由最初的提高到现在的,运转周期由最初的十几天提高到现在的天左右,消除了制约生产的重大瓶颈项目。

——实施“”战略,全方位开展设备保全与保护。建立三位一体点检机制,形成分公司、厂部、车间、岗位;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设备的维护、清理、检修、改造,三位一体全方位设备预防保全体系。车间由岗位员工日常点检、专职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清、检体系,为设备预防保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持续改进、崇尚技术创新。

精益生产过程,就是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推行精益生产,就要坚持持续改进的理念,以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操作,提升驾驭生产流程和指标调控的能力。

——实施种子活化工艺流程改造,节约新蒸汽达以上。

——对粗液加热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加热效果,提高乏汽利用率。

——对间接加热脱硅机进行技术攻关,年节约费用达万元。

——实施精、原液系统改造,消除原液系统制约生产的瓶颈,为大液量的生产组织

提供有力保障。

四、几点体会:

精益生产在五车间推广已经半年多了,通过实施精益化生产,使我们作为烧结法生产的难点车间,基本摆脱了落后的帽子:液量通过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根本治治理;指标控制由粗放型过度到了精确型;原来现场环境脏、乱、差,现在已经越来越优美、明亮。通过身边的变化对比,使我深刻地体会到:

⒈推行精益化生产,是消除现场隐患,规范人的行为,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最有效手段。

⒉班组建设是推行精益化生产、实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想平台。

⒊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是精益化生产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

为了避免上述问胚的产生,需要在实施的过程进行精心的策划,有序的实施,有效促使人员的进步和企业改善成果的取得。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把握好。

1、意识引导,培训先行

精益生产方式把生产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都视为浪费。强调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持续改善来消除浪费。因此,在实施的第一步,应进行全员的意识培训,培训对象应全公司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竞争情况”、。浪费的观念“、。拉动生产”、“5S”、“团队改善”、“全员设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只有建立在全员对精益生产的了解和基本认同的基础上推动才能顺利进行。

2、确立组织,精心计划

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时候,都会建立一个精益生产组织,有的叫”精益生产委员会“,有的叫”改善组织"。要确立负责人的改善职责。

实施精益生产应做好计划,包括系统的实施计划、计划和月度计划。计划应该包括项目、分析、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并按照PDCA的方式进行记录。

3、现场改善,5S开始

5S是改善现场环境的5个步骤,具体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实施精益生产,先从现场环境改善入手,通过整理,清理掉现场的一些不要品,减少空间的占用;通过整顿,让现场的物品按秩序摆放,方便拿取;通过清扫,让现场变的干净,设备得到及时的保养;通过持续的检查、整改,让员工养成维持的习惯,并及时的更新各种表格,从而保持现场良好的环境,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精益生产从5s开始,一方面,在5S的活动下,让现场走向有序化,减少一些比较显现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通过领导的参与,让员工明白管理层对改善的决心,提高全员的改善意识。

4、示范班组,体现成果

任何改善都是建立在对美好的期望基础上的,要让员工真正的接受变革,必须让员工看到实际的成果,并且很多精益的工具也需要在实际的实施过程才能诠释它的优点。精益生产的实施开始3到6个月,当5s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示范改善。改善应该循序渐进,并落实每个事情的责任人,还应注意多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集思广益。改善的信息应及时的向改善小组内的成员发布,确保同步进行,合作顺畅。改善小组的负责人,要每日对改善的进度进行确认。改善要即使做好成果统计和成果发布,让全员感受到精益生产的好处。

5、全员改善,重点实施

精益生产实施的过程,既是各种精益工具的不断的学习运用的过程,也是全员不断的参与持续改善的过程,以及全员改善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精益生产的推进,应该是让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主动的学习并配合运用和精益生产的工具,如:生产管理、制造和物流部门应配合做好拉动生产,设备部门推动全员设备管理、快速换线换模,品质部门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等等。负责推动精益生产的部门应根据系统的计划,做好示范线改善的同时,做好重点改善的指导和支持。

实施步骤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分层施教 ; 实施步骤 ;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57-02

众所周知,现有的《数学课程标准》里面有一个核心思想: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从这一句话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就是要有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认识能力、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充分了解个性特征和知识基础的高低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分层目标

想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在课前应通过深入的调查来真正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中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分层异步的教学方法。比方说在数学老师在“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初步看懂线段图的前提下按照线段图的要求正确列式;而对于优等生则应当要求他们不仅仅能够列式,还要学会制作简单的线段图。通过教学效果顯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不同层次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同样的课堂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也可以让优等生更加优秀。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

在当今这样一个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灵活多变的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对优等生要以“放”为主,老师主要任务是从旁指导学法即可。对基础较差的待进生而言要以“扶”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扶”并非一味的手把手的教,而是要做到扶中有放,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比方说在“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0除外)””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要求优等生通过自学来研究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对待进生而言可在他们自学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自学:倒数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求倒?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和学习,最终达到理解倒数定义,掌握倒数方法的目的。

三、贴近实际进行针对性分层评价

从以往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可以得知,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如果说小学数学老师不管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按照同一个尺度去评价的话,非但会大大减弱待进生的学习热情(因为他们会从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很笨,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优等生),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的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感。同时也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觉得将自己与待进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优等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此同时也能够保护待进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准确的说,就是要在分层评价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其中对待进生要多采用表扬评价的方式发现并且之处其闪光点,时不时的对于它们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优等生而言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让他们有一种骄傲的心理,要督促它们不断超越自我。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个性差异作为出发点,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能力的充分发挥。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得出,与传统的课堂教

学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更有利于发挥出学生个性能力,从而可以将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的付诸于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加深,分层异步教学的方式,很好的适应了现阶段教学事业的实际需求,为小学生学习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效的扩展了教学层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瑞.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成才之路.2009,(11).

[2]班兴艳.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D].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94).

[3]李肖宁.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3,(92).

论校本教研及其实施步骤 篇4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谈不上是新概念, 因为我们早已对诸如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概念耳熟能详。校本向我们走近的同时, 意味着学校教育开始恢复其自身的生命活力, 人的存在和人的应有地位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凸现和回归,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有的存在, 这决定了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生命活动场所, 因此,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走向校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与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已被各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上议事日程, 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校本教研在新时期, 其语义已由“校本教研活动”转向“校本教研制度”, 这一话语变迁, 强调了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回归和教师本人对其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的渴求。

基于学校层面的校本教学研究, 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某个关于教学的问题, 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追踪或吸取他人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 使自己的教学日益完善。此处“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是指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观点, 而在于改进教学, 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提升课程的质量和品位;“关于教学的问题”是指校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来自教师本人教学之中而非其他教师教学之中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是指校本研究过程就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 而不是另辟一块“自留地”专门做研究。

强调校本教研, 就是强调教学研究要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课堂教学情境, 要求教学研究从学校课程领导、规划、开发、实施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切入, 从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 把研究视角从课程的框架体系转移到教学领域中来,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过程得以落实。

校本教研内涵丰富,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1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之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一个学校的教学传统、办学理念、学习氛围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窗口来检视。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校本研究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它致力于解决本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发展, 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教研虽然是教师自己对自己教学问题的研究, 但离不开研究团队力量的支持, 离不开教研组、年级组的支撑, 离不开学校的组织协调和营造求真、务实、严谨、高效的教研氛围。当然, 作为重要领导者的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第一推动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且应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 必须真正确立“以教促研、以研兴校”的办学意识和理念, 致力于校本教研的制度化建设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师评价体系, 成为校本教研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2 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之本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校本教研也不例外, “发现问题———表征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应该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链。一些现实问题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 以此为研究对象并力求解决, 对实现学校由“重点”走向“特色”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那些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学校和教师教学实际关系不大的问题, 是不能纳入校本教研的研究对象范围的。

1.3 学校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 然后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而是应该主动承担校本研究的责任。在课程实践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课程主体, 但教师担当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质量负责人。事实上, 由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处于“在场”的优势, 因此对于教学实际, 包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等最为熟悉, 他理所当然最有资格担当起教学研究的重任, 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强调这一点, 并非说校本教研无须专业引领, 而是意味着“教师即教学研究者”, 他需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把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度统一与融合, 使之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一种生活方式, 不断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1.4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之途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质疑、分析、探讨、研究, 从而最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础。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如果只有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而没有同伴之间的合作共进, 这样的研究更多地体现的是师本教研的特点, 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校本教研。专业引领指学有专攻的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 在其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确保校本教研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 不至于在低水平上重复。

2 校本教研的过程

校本教研作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如何在实践层面进行操作, 是学校一线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然而, 试图和企求寻找一种理想的、终结性的、一用就灵的实践操作模式是不现实的, 目前可借鉴行动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行动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区别于传统教研的明显特点, 基于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可以把校本教研划分成以下6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或者说, 教师开展校本教研需要经历以下6个阶段。

2.1 提出问题

教师开展校本研究, 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学会发现问题, 并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向同伴或专业人员清晰地陈述自己所发现的问题, 通过集体研讨、相互启发, 加深对问题情境的认识, 并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下列问题有助于教师作问题陈述: (1) 教育教学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问题? (2) 这个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或什么情境中出现的? (3) 这个问题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 这个问题有什么重要性?你为什么对它如此关心? (5) 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预期会达到什么效果?

2.2 制订计划

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 在制订计划时要重点考虑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步骤要心中有数, 认真、仔细地结合本校现有的和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规划设计。下列问题有助于教师制订方案: (1) 你是否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计划? (2) 你准备通过什么途径、运用何种策略、采取哪种方式、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3) 你估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对克服这些困难你有思想准备吗?

2.3 合作研究

相互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合作对象既可以是教师同伴, 也可以是专业人员。通过合作, 一方面可以取得教师同伴或专业人员的配合、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同伴也在关心同类问题, 彼此可以共同探讨, 共享研究成果。教师同伴和专业人员也可以不介入教师的研究, 只是作为旁观者对教师的研究方案提出批判性质疑或提供咨询和建议。下列问题有助于教师之间进行合作: (1) 你寻求的合作对象是谁?他在你的研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你的研究将有什么影响和贡献? (2) 你的合作对象是否认同你的研究方案?他对你的研究方案还有什么补充吗? (3) 你对合作对象提供的建议进行过反思吗?

2.4 采取行动

在行动之前, 对行动的有效性质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有效性, 是指行动不是为了验证方案, 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要证明行动是否有效, 仅靠理性的思辩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 必须有实证性资料,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随地、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研究信息, 以证明自己确实已经开始努力采取行动以期解决问题, 而并非停留于一纸方案。上述研究信息可以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学生作业、学生考卷、活动照片、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日记等。当然行动前也不要犹豫不决, 不要总担心采取自己的方案会影响课程的实效性, 其实教学实践就是教师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下列问题有助于教师采取行动: (1) 你将收集什么样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包含了什么内容? (2) 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 运用何种工具收集研究资料? (3) 这些研究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对你的研究有什么作用?

2.5 评价总结

行动结束以后, 需要对实际效果进行公布。教学效果不是预设的, 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生成的, 留有一定的讨论空间, 应该允许共同体成员对教学效果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本人, 则应重视并尊重、接纳及包容不同的观点, 只有这样, 研究结论才会更加让人信服, 从而提高研究成效。下列问题有助于人们对研究成果做出公正评价: (1) 通过研究,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观点?你能举出适当、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2) 你认为这项研究有没有解决你所关注的问题?是不是有利于改进你的工作? (3) 通过研究, 你在哪些方面获得了专业发展, 你确定已经解决了你所关注的问题吗?如果没解决, 能否总结一下失败原因?你期望下一步怎么操作?

2.6 发表成果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方式, 最终也需要展示研究成果, 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接受人们的检视, 只是其表达方式与传统研究有所不同。由于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实际问题, 因而校本教研成果通常也就是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 并通过“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 作为校本教研主体的教师必须善于“讲故事”, 善于用广大教师所熟知而又合乎专业规范的语言来描述研究的历程、结果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这有利于进行专业对话, 共同分享教学研究成果, 并有助于将研究成果再次回到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 校本教研的意义

3.1 校本教研是贯彻落实课程要求的保障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制度是课程全面推行的重要保障。它通过“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等, 对教学情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逐步、切实地解决课程在全面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引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并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 校本教研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无论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过去学校在“应试教育”的主导文化模式下只注意到对少数考高分的学生进行认知领域的过度开发, 而忽视了那些考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学生。而校本教研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程的适应性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这也就是说, 素质教育要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而忽视情商、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教研大多数集中于课堂教学中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研究领域, 这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3 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给教师松绑了, 让教师在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方面自主决策, 这无疑是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 校本教研是一个有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在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 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探究和合作显然十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4 校本教研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合作交流

校本教研需要得到专业研究者的专业支持和理论指导, 这有助于在一线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另外, 校本教研虽然立足于本校, 但在教学研究中仍需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 这同样也会促进校际的合作和交流。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David 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留爱迪.推进教研机制改革强化校本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4, 1:33~34.

[3]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创建园林城市实施步骤 篇5

创建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我区各市(县)相继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部分已向国家园林城市迈进。同心县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已势在必行。

一、工作步骤和措施

(一)明确主体。因创建园林城市是区建设厅审批和验收,各市县实施主体均不一致,应请示县主要领导,明确创建园林城市的实施主体。

(二)制定“绿地系统规划”。创建园林城市,首先应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应由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来完成。规划完成后由区建设厅城建处审批。

(三)制定“创建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任务、目标、措施、步骤等。

(四)完善城市绿线管理制度。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控制城市绿线,规范城市绿地建设。

(五)启用城市绿化建设审批专用图章和城市绿化建设合格专用图章,规范城市绿化建设审批程序。

(六)开展城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和达标活动。

(七)加大城市绿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城市绿化建设的违法行为,巩固绿化成果。

二、城市绿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城市绿化条例》(1992)

3、《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

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5、《吴忠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2000)

实施步骤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教学价值实施步骤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创新教学方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普遍趋势。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本真的生存方式,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提高儿童的情感发展,提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天性,也非常适应儿童的性格发展,因此,游戏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是不容置疑的,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英语新课标的改革也在倡导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游戏当之无愧就具备这样的功效。它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集教学与娱乐手段于一体,贯穿于教学活动当中,焕发着新的热情与活力,游戏教学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小学英语的课堂中越来越重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关注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他们也重视使用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便利,引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改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方法老套,层次不够清楚,主体不明确,参与面较为狭窄,教学评价较为低效的状况,而是能将学生广泛带入当教师设定的具体教学情境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氛围。因此,就能从根本上使得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不仅能高效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迸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分析

(一)树立创新性实践又彰显时代性的游戏精神

在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中,必须要树立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游戏精神。只有用精神引领教学实践,才能从根本上引起教学主导者的重视。游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存在价值,它是一种在人类在其具体活动中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内在涵养和精神体验,指一种儿童精神的表达。对于人本身发展形成健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游戏精神能够促进人类宣泄并释放内心受到外界的压抑和限制,在某种特定阶段获得心情的舒畅和心灵的解放。游戏精神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它能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起伏的多变诱发新的艺术创造。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贯穿游戏精神能使得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共同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默契,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目的。

(二)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游戏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法。即使在受外国英语教学课程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插入了游戏环节,但是游戏教学的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并未落实到位从而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部分学校在思想上没有接受游戏教学的精神,依旧被“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教学精神枷锁所桎梏。没有意识到改革传统模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其次,部分学校在实施游戏教学的实践中,游戏设计的形式较为单一,游戏规则过于复杂,游戏的主客体之间缺乏合作性,衔接性,以及设置游戏的奖惩环节不严密,没有有效发挥游戏的激励性作用,导致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的结果,也并未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必须创新游戏教学的形式。改革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地的英语教学实际,融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适当转换学习场地,制作新颖学习的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课堂流程。将游戏环节巧妙的融入到英语教学课程中。策划游戏环节,指定游戏负责小组,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游戏环节,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用新思维,新形式去促进展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具体实施。

(三)构思新颖的游戏教学内容和多样性的教学情境

游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新颖活泼的构思。内容设计既要体现每次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因为教师所讲解的英语语法知识是否落实是一次课程最核心的问题。游戏教学要使学生在游戏的形式中学习英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敢于对不懂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互帮互助,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气氛。教学情境的设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安排,本着发展游戏精神,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将游戏因素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构建一种高效的课堂游戏策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完整性、趣味性、机智性的游戏教学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英语课堂的游戏种类主要分为写作形式的教学游戏,唱歌比赛教学游戏,猜字谜、口语传递、阅读竞赛及几种游戏的综合性教学游戏,而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水平,必须要创新英语游戏形式,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板块,以单词作为游戏的活动主体,将传统的单词游戏逐渐加入新的流行因素,设计出具有新思维、多元化特点的游戏类型。其次,结合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时张开嘴,多动手,动起来。在英语游戏中彰显他们的个性。此外,还可以将听力与口语相结合,教师先做出示范,学生模仿或者做出新的反映指令,使得师生互动,并使学生的全身动起来,使课堂连贯为一个灵活性、机智性的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在其具体实施步骤中,一些树立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精神,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游戏教学形式,以活泼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多样性的教学情境与完整性、趣味性的教学过程相结合,充分展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郑明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项目调研的一般方法及实施步骤 篇7

关键词:项目调研,步骤,方法,关键

0 引言

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是政府、企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项目调研是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比如现场访问、电话调查、拦截访问、网上调查、邮寄问卷等等形式得到受访者的资料和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物的总的特征。项目调研的目的是获得系统客观的收集信息研究数据,为项目负责人决策做准备,同时为下游工作者提出合理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

调查研究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调查研究的决策阶段和打基础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真正起点。准备阶段的任务有3项:第一,确定调研课题,明确成果目标。第二,学习有关文件,掌握有关资料。第三,制定调研计划,拟定调研提纲。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研计划和调研提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好材料收集整理,并认真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调查结论。其基本过程是:调查———研究———再调查———再研究。3)完成阶段。完成阶段是按要求出成果的重要阶段。

调查研究要讲究方法,即调查研究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概括地讲,可分为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1)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典型调查法等。2)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的哲学方法。从研究的具体方法看,主要有逻辑方法和系统方法等。常用的逻辑方法有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系统方法就是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

1 准备阶段

1.1 明确调研的目的、性质和主题

a)明确调研的目的

首先,必须定义项目调研的目的,项目调研对项目定义范围的现状进行客观、真实、详尽的调查了解,系统的搜集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真实、可靠、明了的调研报告,以供他人来获取信息。并对项目负责人或下游工作人员提出相应的建议。所以必须明确调研的目的,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方向和深度,合理地整合材料,提出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

b)明确调研的性质

调研的性质分为3类:

1)概念性调研———从宏观层面上的了解,获取具有普遍性的信息。

2)项目性调研———具体的项目调研,从客户需求中找到可行的项目,提出专项调研的主题。

3)专项调研———与客户进行具体项目的洽谈。

c)明确调研的主题

项目调研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通过一次调研就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组织每次项目调研时应找出关键性的问题,确定调研的主题,但调研专家的界定不能太宽、太空泛,以避免调研主题不明确具体。选题太宽,将会使调研人员无所适从,不能发现真正需要的信息;选题太窄,不能通过调研充分反映市场的状况,使调研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调研主题选择要适当。

经过材料的收集,对于所调查的问题更加明朗,由此可以初步确定调研的主题,确定调研主题有以下几个要求:

1)明确所调研内容的关键;

2)搞清问题的所在,调研内容应当是当前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明确通过调查而获得的数据,是管理层依靠数据得出结论的依据;

4)明确调查的技术和准确度要求;

5)所得调查结论应该含义清晰。

1.2 明确项目调研的原则

a)科学性原则

由于项目调研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调查方法作为成功的保证。可供选择的具体调研方法是很多的,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来运用这些具体方法。首先,策划者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保证调研结果的客观性,不能用主观臆测来代替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其次,调研者必须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探求事物的原因和本质,因此,需要在调研工作中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对观察结果作合理的假设与推断,并对推断的结论进行可靠的检测和验证。

b)复合性原则

在项目调研中,调查者切忌过分地依赖某一种自己熟悉或偏爱的调查方法。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将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的调研结果互相验证和补充,提高项目调研的可靠性。另外,也应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也有利于提高调研结果的可信度。

c)价值性原因

项目调研获得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量的价值,但是进行项目调研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因此,在进行项目调研时,必须注意所获得信息的投入产出比例关系,调查策划者应明确哪些调研项目,采取哪些调研方法,应投入多少的成本,取得多大的效用等。调研成果的价值大小依赖于它本身的可靠性。

d)创造性原则

项目调研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调研者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项目的诉求者一般都是消费者,因此处于变化之中,在进行项目调研时,调研者应当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不断的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

1.3 调研方案(调研设计)

调研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明确需要收集什么信息;需要怎样的收集方法和测量手段;调研对象是谁;数据将如何分析。调研设计要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必须有助于营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所有信息最终都应该与营销决策有关。

调研设计的目标:收集相对于调研费用而言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样的调研问题在实施中可能产生不同精度的信息。信息的精确度是受很多潜在误差的影响的。不要使自己成为精算师,调研设计的目的不是想办法获取尽可能精确的信息,而应该在一个明确的预算水平上,尽可能使潜在的误差小。

调研设计者首先要根据所需信息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调研方法。调研的类型一般从广义上分为探索性调研和结论性调研,后者又分为描述性调研和因果性调研两种。

探索性调研用以发掘问题的性质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参数。探索性调研具有高度灵活性,并倾向于依靠二手资料收集、方便性抽样、小规模调研或简单实验调研等技术。描述性调研则更注重问题模型中各参数的精确描述。消费者研究、市场潜力研究、态度研究、销售分析、媒体调研和定价研究等都是描述性调研,其信息源可以多种多样,但主要靠二手资料和访问调研。因果性调研是用以识别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调研方法。

a)确定数据来源

项目调研计划制定必须要考虑资料来源的选择。调研资料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指为了一定的目的采集所得的原始资料。采用第一手资料的费用比较高,但资料的价值相当大。这种资料常常来自现场的调查。第二手资料是指为了其他目的而采集的现成资料。在现代项目调研中,往往采用第二手资料的形式来进行调研工作。这样比较方便,而且成本也比较低。调研人员可以从内部资料中获取,也可以利用外部资料间接获取。常见的内部资料常来自企业的财务报表。资金平衡表、销售统计以及其他报表档案,外部资料常来自政府的文件、书籍、报纸、期刊,以及各种出版物。项目调研的起点来自于第二手资料。但是这样的二手资料必须精确、可靠并且真实。

是一线调查资料数据还是二手资料,抑或两者的结合。对于第一手资料,应该初步确定调查人员的范围,如果需要第二手资料,则需要确定收集的方向和收集方法。

b)确定调研方法

调研的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电话会议、市场法、实验法等。

1)访谈法:是指直接从被访者那里系统地收集信息。比如:

电话访问———通过电话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这与电话会议的方法有相通之处。

邮寄访问———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通常把通过报纸、杂志收集信息的方法归为邮寄访问。邮寄的主体可以是调研问卷,所以这与问卷法也有相通之处。

人员访问———在被访者家里或办公室中通过面对面方式的信息收集。这需要调查者很高的悟性,从话语中解析出你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访问的特定时刻让被访者填写调研问卷,同时调研问卷也可以成为你提问的提纲。

2)问卷法:指通过让被访者填写调查者准备的调研问卷,来客观地获取信息的方法。

3)市场法:将模型投放市场,观察其市场效应,来确定研究方向。这种方法的成本很大,少量、局部的市场法更不具有代表性,故不常用。

4)实验法:调研人员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测量该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实验室实践:独立变量的操作在人工环境下的实验调研。

现场实践:独立变量的操作在自然环境下的实验调研。

项目调研的各种方法,并不一定是单独使用,更多时候是融会贯通、交互使用,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

c)选择调研人员

调研人员应善于在市场调查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时修正自己的访问内容,但同时掌握调研的根本目标不变,这就要求调研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市场实践能力与问题整合能力。选择合适的调研人员是调研成功与否、调研结果准确度高低的一个关键。

d)选择调查样本

明确调查的范围,样本的数量和特征以及抽样方法。

项目调研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非随机抽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两类。非随机抽样调查有配额抽样法、任意抽样法与判断抽样法等。非随机抽样的样本是由调研者凭经验主观选定的,因而代表性依赖于调研者的经验,具有主观性,所以调研结果误差较大,不能正确的反映总体和实际情况。

随机抽样是指随机的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作为调查样本,从而推断总体特征。根据抽样技术的差别,常用的随机抽样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分群随机抽样等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是指在调查对象总体中不作任何主观的选择,纯粹用随机方法抽取样本,使每一个个体被抽作样本的机会均等。具体做法是将调查总体逐个编号,然后决定样本的大小,根据随机数表抽取回需样本。

2)分层随机抽样。是指借助于辅助资料,把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一层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避免样本集中于总体的某个层面。

3)分群随机抽样。是指把调研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一定数量的群体作为样本,然后对抽取的样本群体进普调,以止推断总体特征。例如对于纺机行业的项目调研。就可以把对象分为:纺机的制造者———纺机企业和配件厂、纺机的使用者———纺织企业和化纤企业。

e)预算经费并做出时间安排

调研工作总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金,因此必须做出预算,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决定调研工作是否有必要进行、怎样进行。

f)制定调研计划

制定调研进度计划,并按照进度计划时间表进行调研实施。

1.4 调研材料的准备

a)介绍说明材料

根据不同的调研活动,需要准备不同的说明、宣传材料,不但是调研人员和项目的自我介绍,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就起到一个宣传作用,将初步的宣传融入到调研的过程中,更有利于被调研人的接受。所以调研之前必须准好一份该项目的说明、宣传材料。

b)提纲

有一个好的调查提纲,就有了调查的主动权,就可以减少调查过程中的盲目性。调查提纲要把调查的目的、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等,尽量拟得具体一些,使被调查者易于受到启发,易于掌握。当然,拟定的调查提纲应当根据被调查者的素质情况有所区别,但一般来说,调查提纲拟得越细,获取的信息就越具体,调查就会越深入,越能抓住关键和要害。具体地来说,提纲应涵盖的内容有:

1)调研的目的、性质和主题———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主题,把握重点,为了调研的目的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2)调研对象———将所要调研对象的顺序、必要信息列在提纲上,使调研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顺序,也方便其迅速获取调研对象信息,不容易混淆。

3)询问提纲———需要问被调查者什么问题,需要获取到什么样信息,都必须列在询问提纲中。

4)时间进度———将自己之前制定的时间进度表列在提纲上,有助于提醒自己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该做什么样的工作。

c)问卷表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将所需调查的问题具体化,使调查者能顺利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并便于统计分析。

一个成功的问卷设计应该具备两个功能:一是能将所要调查的问题明确地传达给被调查者;二是设法取得对方合作,并取得真实、准确的答案。但在实际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的个性不同,他们的教育水准、理解能力,道德标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职业和家庭背景等都具有较大差异,加上调查者本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低不同,将会给调查者带来困难,并影响调查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被调查者不了解或是误解问句的涵义,不是无法回答就是答非所问。

第二,回答者虽了解问句的涵义,愿意回答,但是自己记忆不清应有的答案。

第三,回答者了解问句的涵义,也具备回答的条件,但不愿意回答,即拒答。具体表现在:1)被调查者对问题毫无兴趣。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对问卷主题没有兴趣,问卷设计呆板、枯燥,调查环境和时间不适宜。2)对问卷有畏难情绪。当问卷时间太长,内容过多,较难回答时,常会导致被调查者在开始或中途放弃回答,影响问卷的回收率和回答率。3)对问卷提问内容有所顾虑,即担心如实填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其结果是不回答,或随意作答,甚至做出迎合调查者意图的回答,这种情况的发生是调查资料失真的最主要原因。

例如,在询问被调查者每月收入时,如被调查者每月收入超过800元时,他就会将纳税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意压低收入的数字。

第四,回答者愿意回答,但无能力回答,包括回答者不善于表达的意见,不适合回答和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答案等。例如,当询问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动机时,有些消费者对动机的涵义不了解,很难做出具体回答。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完成问卷的两个主要功能,问卷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

1.5 了解调研对象

在准备调研材料的时候,会涉及一个调研对象的信息,此时就需要在调研准备阶段对调研对象有一个明确和充分的了解,这部分内容贯穿在整个准备阶段,只有确定了调研对象,才能安排时间计划和节点,同时只有了解调研对象的信息,才能准备提纲、相应的问询内容。

a)明确调研对象

所有的调研活动都必须“有的放矢”,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开展;同时,它必须针对特殊的、特定的群体来做。很多调研,并没有预先明确自己的特定的“针对对象”,而是“四面撒网”,这样的调研问卷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调研”,或“公众调研”,而非所需要的“项目调研”。

调研的对象必须非常确定。在做每一次调研活动前,要预先确定调研对象。只有这样“针对性极强”的调研,反馈出来的信息才会非常有用,对项目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裨益。

b)了解调研对象

只有对调研对象充分的了解,才能知道他需要什么,你们之间能有什么样的项目合作。明确客户所面临的管理决策问题,也就是背景情况的认识。

1.6 把握专业领域

调研人员并不一定是调研内容的专业人员,所以对专业知识的主动学习将是调研过程进展情况以及调研结果的准确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调研人员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调研人员必须在调研工作的准备阶段,快速学习该项目的专业领域,把握关键,既有助于与被调查人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把握信息的价值,整合和分析材料。

2 实施阶段

2.1 联系好调研对象

对于访问类型的调研,要在去企业前,与企业有关人员约定了具体时间和接待人员。

2.2 调研过程

接下来就是根据准备阶段制定的时间计划和人员安排,拿着提纲和充分的材料,按部就班地进行调研工作。在此,对调研人员提出一点要求:

1)放下架子,甘当学生。注意调动谈话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把知道的情况毫不保留地都谈出来。

2)学会捕捉信息。从调研对象的话语中,尽可能捕捉需要的信息。这一点需要调研人员有足够的经验和悟性,被访问者也许不会直接透露一些企业或部门的机密的信息,但当你问及相关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总会透露一些或暗示一些信息,就要从中解析出有利的信息,将它记录下来,再加上过后的整理和分析,就是极有用的第一手数据。

3)认真做好调研记录,特别是涉及到有关数量、数字。

4)恰当把握调研的进程,重要的多谈,没谈透的及时追问,需要核准的,当时核对。偏离主题的赶紧往回引导,防止跑题。这样有利于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结束前,检查调查谈话是否有遗漏的内容,并就调研内容中尚不明确的问题与对方探讨。

6)求真务实。调研过程中,一定要追求真实性和务实性。项目调研的委托人需要的是真实的数据和情况的反应,所以调研人员在调研的过程中,切不可弄虚作假,走形式。在与被调研对象之间的访谈时,也尽量做到务实,套话、空话尽量少说,要在尽量少的对话和提问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3 材料的整理、分析

在完成调研过程后,调研人员会获得很多的材料和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有价值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只有表面的价值,这就需要调研人员对材料进行两个重要的处理:整理和分析。

a)整理

整理就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和科学加工处理过程。从而保证分析工作的客观科,人而更好指导整个项目活动的顺利进展。信息从现场回到项目负责人手上以后到报告撰写前的所有处理程序就是整理的过程,又根据不同的调研方法会有不同的步骤。如,座谈会有审核、分类、编码、整理音像带、补充、统计(半自动)、制图表、打印、归档等。问卷法有审核、分类、编码、录人、缺失检验、分维度统计、制图表、打印、存档等等。

调研人员需要将真正有价值的材料整理出来,并将相应的数据等制成图表,既为之后的调研报告准备好素材,也为报告的审阅者提供一个更直观、更明了的数据平台。

b)分析

分析就是数据资料经过搜集、加工、处理之后,要对基进行分析,从中获取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

如果说整理是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那么分析就是对材料的精中取静、“鸡蛋中挑骨头”。调研人员必须在整理好的材料中,分析出一个普遍规律,还要从材料中间分析出深层次的意义,即潜在价值。这是人的主观工作,是单靠客观的数据不能完成的,必须将枯燥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供给报告的审阅者去获取信息,而不是将数据交付给别人让其自己去获取信息。

3 完成阶段

3.1 撰写调研报告

a)项目调研报告分为三大块:

1)现实性描述———即对实际情况的一种写实,反映的是第一手的数据资料,通常是客观、真的资料,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方法、数据资料处理技术、主要调研资料摘录、调研结论等

2)分析———是调研人员针对自己的调研内容和所得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将单一的数据资料整理成可视化的报表、文字等,着重报告调研隐藏的事实与结论。

3)建议———是调研人员给上级决策人物或下游工作人员提供的的结论与建议,供他们参考的意见。例如项目性调研就是从客户需求中找到可行的项目,为后续的专项调研提出可行的主题。

b)撰写调研报告注意事项

1)既要考虑调研的最初目的,又不能受其束缚。对有关问题之所以要调查,要研究,肯定是有目的的。通常是形成了最初的调研目的,然后就带着明确的调研目的去调研,随着调研的逐步深人,就要对最初的调研目的作进一步的验证、补充和校正。所以最初的目的并不一定是最终的目的,在撰写报告时,切不可受最初定义的目的束缚。

2)既要有事实,更要有观点。调研报告的事实部分应完整系统,占主要篇幅观点应正确鲜明,占主导地位。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研结论去说明事情的真相,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等。因此,调研结论应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这就要求须完整系统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读者了解调研结论的来龙去脉,了解得出某一调研结论的依据。在调查阶段,主要是弄清事实,事实居于主要地位,观点只能从大量的事实中产生。为了形成正确的观点,事实了解得越多越好。撰写阶段则相反,观点居于统帅地位,所有事实都是用来说明观点的,居于服从的地位。

3)既要叙述,又要议论,二者不可偏废。调研报告要靠事实说话,这就决定了叙述是其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叙述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观点,观点要占主导地位,因此议论也是其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只有把叙、议手法交替使用,才能更好地揭示事实与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观点与事实融为一体。不如此,就会出现事与理分离、观点与事实不统一,或有事无理、有理无事等弊病。当然,叙述事这与议论事理又不是简单相加而表现为截然分开的两大块。正确的方法是边叙述事实边议论事理,即“夹叙夹议”。

4)正确使用语言。调研报告语言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洁、通俗。避免语意模糊和咬文嚼字,尽量少用生僻术语以及华而不实的词藻。陈述事实时,应该语言客观、科学,不加任何虚饰。在议论部分,则不必拘泥,可以充分发挥,准确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调研报告初稿完成后,还要进行反复修改,要看一看,研究成果是否表达清楚了,材料用得是否妥当,用词是否确切,文字是否合乎习惯,是否容易为读者理解。

3.2 对下一步调研或其他工作提出建议

调研人员在对调研结果数据做过整理和分析后,要对整个项目或下游工作人员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人员作为调研过程的参与者、实施者,以及调研数据的整理者、分析者,他对整个调研结果会有既宏观又具体的认识,由调研人员提出的建议,往往比较真实和可行。

在提交了调研报告,并且对整个项目或下游工作人员提出可行性建议后,这次项目调研的工作就已经完全结束。

参考文献

[1]夏海波.材料分析,贵在深入——谈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二)[J].档案管理,1999(5).

[2]柳新华.从调查研究到调研报告的正确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3,3(213).

[3]刘宝艳.讲究调研方法提高工作水平[J].现代农业,2007(3).

[4]钱峰.企业办公室开展调研工作的有效方法[J].领导科学,2003(9).

[5]徐松竹.入之愈深其见愈奇—谈调研方法[J].秘书工作,1999(1).

实施步骤 篇8

吴泓老师与学生历时11年实践探索而得的“专题模块教学”28个专题———第一组为古代题材的9个专题:读《诗经》《楚辞》《世说新语》《红楼梦》;读陶潜、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第二组为中国近现代题材的9个专题:读《中国近代史》《呐喊》《彷徨》《雷雨》《边城》《呼兰河传》《围城》;读张爱玲、穆旦、中国当代诗歌;第三组是外国题材的10个专题:读《百年孤独》《等待戈多》; 读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加缪、里尔克。

专题学习流程分四步:第一步在“家园网”上浏览所读专题的背景资料;第二步再读原作, 深入思考;第三步进入定题写作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上传至“家园网”接受大家的点评;第四步通过辩论会、朗诵会或课本剧表演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这样的课堂模式打破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习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为起点;冲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藩篱,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时点拨。

铁路工程测量方法与实施步骤研究 篇9

1 RTK定位原理、方法及作业流程

1.1 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观测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GPS-RTK定位由基准站和流动站两部分组成。基准站一般选设在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高等级已知控制点上, 它主要是对GPS卫星进行连续跟踪观测, 并通过数据链实时地将载波观测数据及基准站信息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1.2 GPS-RTK定位的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1) 基准站的设置。根据工程需要在当地收集高等级已知控制点, 并对收集到的控制点进行必要的检测, 以保证起算数据准确可靠。多数情况下, 收集的已知控制点不便于工程直接使用, 此时要在测区内布设若干控制点, 联测坐标与高程。RTK定位测量时, 在选定的基准站上安置接收机, 正确配置参数。 (2) 坐标系统转换。一般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是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 因此需要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利用控制点 (至少三个) 进行RTK参数修正 (必须解得七参数) , 求出坐标转换参数后, 利用测量控制器即可实时解算出定位点的工程独立坐标。3) 流动站测量定位。坐标转换参数确定无误后, 即可在测区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相关的测量定位放样和测绘工作。

1.3 GPS-RTK测量技术的主要优点

(1) 可大幅度地减少控制测量的工作量。在常规地面测量中, 一般按“先控制, 后碎部”的原则, 首先逐级布设测区控制网, 然后再利用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而GPS-RTK技术则可免除繁琐复杂的分级控制测量工作, 只需在测区布设少量控制点以建立基准站即可满足需要。 (2) 可全天候作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能同时接收到4颗GPS卫星的信号, 并满足一定的几何图形条件, 即能进行正常作业。 (3) 可根据要求精度来设置。实践表明:当观测条件良好时, 采用性能良好的双频接收机观测2s~5s即可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并且测量误差不会逐点积累, 能显著降低外业返工率。 (4) 测量过程直观。采用R T K进行测量定位放样时, 利用流动站接收机的测量控制器能直观地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能及时查看坐标定位精度, 这是常规测量技术无法实现的。 (5) 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的地区进行测量时, RTK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测量过程中因通行、通视不便而造成的难题。

2 工程概况

某12km铁路工程项目穿过一省级森林公园, 沿线地形复杂、山体高差较大 (最大值达400m) 、植被茂密、荆棘丛生。该铁路工程由隧道、桥梁、路基等分项工程组成, 其中隧道11座, 共长12901m (左、右线合计) ;特大、大、中桥13座, 共长7359m (左、右线合计) , 匝道桥长5030m;桥、遂连接路线长约1500m。工程所处的特殊地理地形条件和工程自身的复杂性, 对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 项目工期要求十分紧迫, 又进一步加大了测量工作的难度。

3 测量方法与步骤

3.1 基准站设置

由于收集到的已知控制点距线路较远, 因此在线路附近按规范要求布测了15个平面兼高程控制点, 用作GPS基准站。平面控制网按C级GPS静态相对测量精度施测, 并按三等精度联测水准高程。相邻控制点平均间距大约为1km, 最大间距为3km左右。

3.2 坐标转换参数的确定

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工作量的测量工作, 因此必须应用先进的G P S-R T K技术。使用的仪器为Trimble 5700型GPS接收机, 转换参数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1) 利用RTK设备中测量控制器在现场进行测算, 首先从平面控制点中选择至少三个点 (三个点均要有高程) , 将其准确的当地坐标输人控制器中, 然后在现场进行逐点定位测量, 观测时间不少于5min, 当三个点测量完成后, 既可利用测量控制器中的自带软件计算出坐标转换参数。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现场花费时间较多, 并不实用。 (2) 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各个控制点的大地经纬度和测算出的当地坐标, 在内业中计算得到坐标转换参数, 直接将参数输人测量控制器。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算得的参数准确、花费时间较少。

得到参数后, 在现场对控制点进行检核测量, 每个检查点上观测3s。将GPS静态观测成果与RTK观测成果进行对比, 对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得知, RTK定位成果能满足铁路工程中一般测量工作的精度需要。

3.3 分项测量

(1) 普通控制测量。在收集的已知点或利用相对静态技术加密的GPS控制点上, 采用RTK技术连续观测3min~5min加密测设部分控制点, 满足局部区域使用全站仪进行分项工程测量的需要。

(2) 定线放样。预先在测量控制器中输人线路中线的曲线要素, 即可自动生成线路图。在整个放线过程中, 控制器实时显示测点里程和偏移距, 从而指导线路放线工作。

(3) 地形测绘。利用RTK进行沿线及各工点局部地形测绘, 因为一台基准站可以同时供多个流动站使用, 因此外业测量中可以分若干小组同时开展工作, 能显著提高测图效率。采用这种技术可独立地完成绝大部分的地形测绘工作, 当测点位于高山密林且地势特别低洼处时, GPS信号严重受阻, 则可采用RTK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测绘局部地形, 即利用RTK技术测设必要的图根点, 再设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实践证明:RTK技术与常规地面技术的合理组合是解决复杂条件下地形测绘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4) 纵、横断面测量。本工程包括了隧道、桥梁和路基等多个分项工程, 纵、横断面测量工作量大、工期紧、精度要求高, 且现场地形情况十分复杂, 若采用常规的地面测量方法, 不仅效率低, 而且很难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本项目中采用R T K技术进行工程地形断面测绘, 达到了灵活、高效和质优的效果。

(5) 专业调查与测绘。本项目设计中要求进行桥梁、隧道、路基等各个专业的调查和测绘工作, 比如改河改沟调查、涵洞调查, 被交叉道路 (管线) 调查, 线路附近重要建 (构) 筑物调查等, 这些工作不仅要进行实地调查, 还要进行必要的测绘。采用RTK作业就能真正做到需要什么测量什么, 避免了常规方法作业时频繁支点和搬站的劳累, 提高了工效, 保证了成果质量。

4 结语

GPS RTK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导致了铁路工程测量模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和发展。实践证明, RTK技术能显著提高测量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同时具有精度可靠、方便实用和灵活多变的突出优点, 它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铁路工程测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和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铁路测量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克服RTK技术的不足, 以提高测绘成果精度和作业效率。

在地形起伏较大、森林茂密的山区或建筑密集的城区, 基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数据链通讯难度显著加大, RTK的最佳作业半径往往比标称的有效作业半径小许多, 因此, 一般认为作为基准站控制点的点间距应在标称半径的2/3以内, 考虑到铁路工程的复杂性, 作者认为相邻控制点间距宜小于标称半径的1/2倍, 且RTK作业半径宜控制在5km~8km以内。

同时, 基准站应尽可能设在地势较高处。利用RTK进行工程测量时, 控制点的数量比以往大大减少, 各测点坐标均依据基准站解算而得, 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 其测量检核条件也明显减少, 因此, 必须采取已知点校准、重复测量等手段来检查测量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 作业过程中必须通过GPS接收机控制器实时监控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定位质量,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GPS测量中的相关技术规定, 以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

RTK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因此在实际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认为, 制定RTK测量方面的技术规范乃当务之急, 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GPS RTK技术在铁路线路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 深度探讨了GPS RTK技术用于铁路工程测量的必要性、作业流程和优点, 论文结合笔者参与的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剖析, 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GPS RTK,线路测量,定线测量,断面测量,定位测量

参考文献

[1]卢吉锋.RTK和全站仪在线路工程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0 (1) :66-67.

实施步骤 篇10

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八步走:

第一步: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开始前, 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培训机构相关人员应该从加强当地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

一个完整的远程培训计划应该涵盖培训目标、对象、类型、时间、课程、措施等几个要点。培训目标即通过远程培训所应达到的预期目的。确定培训对象时应适当考虑学员学段、学科的分布情况。培训类型包括学科培训、专项培训、骨干研修和岗位培训等。确定培训类型后要根据学员需要在平台资源中选定课程、课时, 确定培训的时段范围。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和培训的质量, 计划中还要体现出有效的培训措施。

第二步:组织报名编班。

编定虚拟班级, 一般是根据学科编定, 还可以考虑学员分布的地域、年龄、志趣等, 在人数上要考虑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益。原则上每50人一个班, 最少不得少于30人, 最多不得多于60人。大班可以分解成学习小组,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通过远程中心寻求与其他学校或者其他远程中心合作。

第三步:选聘工作人员。

远程培训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要引导和指导,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 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指导非常有必要。因此, 培训开始前要配备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人员配备的数量可根据学习人数和班额大小来定。省远程培训指导中心制定了班主任、辅导教师职责及选聘标准, 操作时可参照网上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四步:进行培训动员。

首先, 应阐明学习意义, 提高思想认识, 使学员了解远程培训的特点及其规律。其次, 组织学员学习评价标准, 结合网上公布的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评价标准提出学习要求。第三, 指导并督促学员学习操作手册、用户指南, 上网进行操作实践。

第五步:培训过程管理。

第一、要落实四个环节。1.资源学习。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指导督促学员观看视频资源、阅读文本资料。2.完成作业。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督促学员认真完成作业, 批改学员作业后应结合课堂笔记等情况对其作出定量与定性评价, 并及时推荐优秀作业进行展示。3.讨论交流。要组织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即时通讯工具以及论坛等形式参与在线研讨活动, 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小结后提交至培训平台, 使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与反馈。4.撰写博文。辅导教师要带头在远程培训平台上的"教师博客"栏目中建立自己的博客, 并倡导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与学习主题或者培训工作相关的日志。教师博客使教育叙事突破了个人生活圈, 促进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博客, 教师和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叙事研究, 与大家共享研究成果。

第二、要加强培训管理。1.掌握信息。辅导教师对于学员上网学习的时间, 发帖数量, 作业数量、质量, 文章数量、质量等情况应密切关注, 随时了解。2.及时反馈。辅导教师应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学员、班主任和学员所在单位。3.多管齐下。采取培训机构、学员单位同时监管, 课程专家、辅导教师、班主任、教务管理员多层指导, 班级学员互为督促的方式加强过程管理, 使远程培训不流于形式。

第六步:进行学习评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 同时要关注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依据网上学习时间、发帖数量和质量、作业完成情况、撰写博文数等平台自动记录的数据获得, 辅导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与分析。终结性评价主要依据离线考试和在线考试的情况获得。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体系, 它是在充分尊重学员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 是整体目标指向性评价。

第七步:完成结业工作。

学习结束后, 培训单位要着手办理学员结业手续。1.按照要求填写《学员结业登记表》, 学习结束一个星期内报省远程中心。2.按照规定名额和标准评选优秀学员和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3.举行结业仪式, 进行总结和表彰。4.组织不合格学员进行补修。

第八步:拓展延伸, 终身学习。

实施步骤 篇11

关键词:英语写作;批改问题;同伴互评;实施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69-1

一、英语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对老师的作文评语,有近八成的学生不屑一顾,或仅仅看一下分数,在作文中屡犯同样错误并不对评阅后的作文作任何修改。这样初中的英语写作教学便呈现出“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尴尬局面,可谓是“学生写作挖心搜胆,教师批改呕心沥血”。因此,现阶段初中英语作文批改存在的问题有:

1.批改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一次性评判,给学生的作文程序性地给个分数,缺乏对学生写后的辅导。

2.批改不够及时。如果一个教师教2个班,每个班40个人,那么教师一次就要改80篇作文。由于平时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作文经常来不及批改,等到几天后改好发下去之后,学生早没有了感觉。

3.讲评方法单一。教师一般只读几篇范文给学生听听,缺乏技巧指导。

4.偏重语法修改。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偏重语法和拼写的批改,而并没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何结构。学生要完成一篇质量很高的作文,不仅要做到语法正确,语句通顺,用词正确和拼写正确,还要做到文章的内容和所举的事例紧紧相扣。而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经常把一节写作课变成了一节翻译课和语法课,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得以提高。

5.缺乏鼓励指导。我们很多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语法错误,字词拼写错误,批改时经常是用鲜红的笔把学生作文中一个个诸如此类的错误标记起来,让学生看了之后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这样的反馈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评语中经常会出现“基本功不扎实,语法错误太多”等词眼。这样的做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怕更不喜欢写英语作文。

二、同伴互评的实施步骤

同伴互评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同伴互评的培训和步骤的安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的互评小组的组建。小组能否合理划分直接影响着同伴互评的效果。笔者根据学生平日的作文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高级组、中级组、低级组。每个小组由2名学生组成,高级组学生和低级组构成“一帮一”互评小组,中级组的学生2人一组构成互评小组。在考虑成绩分组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气质特点等方面,笔者把分组名单向全班公示后,征求学生的意见,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同伴互评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在同伴互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语言要恰当;2.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3.对于写得好的地方要给予标注与赞美。因为使用诚恳、礼貌而恰当的语言才能有助于彼此的互动。最重要的是应在同伴反馈的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应充分的信任同学。

接着,向学生发放同伴互评反馈表和初中生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并详细跟学生讲解。

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批阅一篇例文。教师在投影上展示出来,带领学生根据发下的评分标准进行批改,引导学生在阅读同伴的初稿时,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考虑批改:

1.书写是否工整?2.要点是否全面?3.是否达到字数?4.文章是否切题?5.语言表达是否清晰?6.有没有使用恰当的过渡语?7.句式是否多样?有没有精彩的句子?(有,请用横线在文中标出)8.有没有语法错误?(有,请指正,并修改)

教师一开始带着学生对例文进行批阅,根据“同伴互评反馈表”上的具体要求批改例文,和学生共同发现例文中的优点与缺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例文的看法与评价,此时特别注意学生的评价用语是否恰当,既能诚恳指出文章中的不足,又能发现文章的闪光点。这样进行过几次类似的同伴互评指导训练,学生也基本掌握了互评的方法和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合理恰当的评价,更有部分同学不仅能关注到文章表层的错误,还能深入到主题思想以及观点的表达等。

接下来,学生就可以进入到同伴互评的阶段。学生先完成初稿,然后按照之前培训的要求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同伴在进行互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意见,但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各人都需要在“同伴互评反馈”表上填写自己的名字,这也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这样可以督促每位同学都得对别人的作文负责,乱改瞎改的同学最后要追究责任的。还有一些同学只是随便给个分数,并没有认真阅读同伴的文章,更别谈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了,因此要把学生在同伴互评活动中的表现和平时的英语成绩联系起来,这样能促进他们对这项活动的重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互评结束后,学生拿回自己自己的初稿和同伴互评反馈表,认真对照同伴批改意见,将文章中的错误自习修改,并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文章内容,优化文章结构。修改结束后,再递交给老师修改第二稿,教师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二稿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因为对初稿批改时,学生已经把字词拼写、语法错误等小细节的语言错误改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对二稿批改时,教师应多注意文章的内容结构,并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同时,教师要多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要多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有自信参与到英语写作中来。最后,教师把二稿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完成终稿。此时,学生自行修改,如果有疑问的地方可向老师求助。

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篇1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选择实现事业目标的职业, 编定相应的受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行动计划, 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步骤:

一、自我认识 (知己)

首先, 可以通过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 (适合高中生、大一大二学生) 或MBTI职业性格测试 (适合大学毕业生、在职员工) , 来进行自我认识。

其次, 职业选择最好还能做到“四个吻合”:

1、性格与职业的吻合

外向型性格——与外界广泛接触的职业, 如管理员、律师、政治家、推销员、记者、教师。

内向型性格——有计划的、稳定的不需与人过多交往的职业, 如科学家, 技术员, 会计师, 统计员, 资料管理人员, 一般办公室职员。

2、兴趣与职业吻合

兴趣可以开发智力, 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据研究对工作有兴趣, 能发挥全部才能80%—90%, 否则只能20%—30%;兴趣是行动的动力。但兴趣不代表能力, 你对某一职业有兴趣, 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干好这个职业, 因此要处理好个人兴趣与工作的关系。只有在对某一职业感兴趣, 并具有该职业所要求技能时, 才能做好工作取得成功。

3、能力与职业的吻合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 (智力) 和特殊能力 (特长) 。一般能力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想象;特殊能力有计算能力、音乐、动作协调、语言表达、空间判断等。能力类型最好与职业选择相吻合。如:

形象思维型——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型工作

抽象思维型——从事哲学数学等理论性工作

具体动作思维型——从事机械制造等方面工作

一般来说, 职场人士需要锻炼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等。其中还有资源问题, 即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总量, 达到的学历水平, 以及个人所拥有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越丰富能力越强, 个人核心竞争力相应也将越加强大。

4、气质与职业相吻合

通过气质类型测定, 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加以顺应, 提高职业适应性。

(1) 多血质 (活泼型)

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与外界打交道、灵活多变、富有刺激性的工作。如外交、管理、公关人员、驾驶员、医生、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演员、军人、警察等, 但他们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 单调机械的工作也难以胜任。

(2) 胆汁质 (兴奋型)

胆汁质的人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 工作内容不断变化, 环境不断转换并且热闹的职业。如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公共关系人员、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监督员等, 他们适应于喧闹、吵杂的工作环境, 而对于需要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则难以胜任。

(3) 粘液质 (安静型)

粘液质人的人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医生等内向职业, 而且可以活跃在政治家、外交官、商人、律师等外向型职业领域。他们中, 以其独特才能驰骋在作家、艺术家、广告宣传、新闻报道领域的也不少。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会计、保育员、话务员、播音员等也是粘液质者比较能适应的工作。在实际工作岗位上, 粘液质人多数精明强干, 如出色的公务员、头脑精明的银行家, 但变化、需要灵活的工作使他们感到压力。

(4) 抑郁质 (抑郁型)

抑郁质的人在只需要一个人刻苦奋斗, 不需要人际交往的学术、教育、研究、医学等, 内在要求慎重、细致、周密思考的职业领域往往有较好发展。校对、打字、排版、检验员、化验员、登记员、保管员、机要秘书、艺术工作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类型, 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 发扬积极品质,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 利于自己选择各种不同的职业和专业, 以求人尽其才。

二、外围环境分析 (知彼)

知彼是了解外在的世界, 特别是与生涯发展有关的职业世界。包括社会环境、行业分析、企业分析、职业分析、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衰、家庭的期望、政策、法律的影响。知彼就是要进行行业选择、企业选择、职业选择, 要分析社会的需求, 找出自己适合在什么样的行业发展、什么类型的企业发展。

三、选择职业生涯目标

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选择职业生涯目标的原则是:择己所长、择己所爱、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四、确定职业生涯路线

职业目标选择后, 须考虑向哪一路线发展。发展路线不同, 对人的各方面条件的要求也不同, 同一职业也有不同的岗位。有的人适合搞行政, 做个管理人才, 在管理上大显身手;有的人适合搞研究, 做个专家学者, 在某一领域有突破;有的人适合搞经营, 做个经营人才, 在商海中建功立业。

五、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时间上的规划、行动规划)

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路线后, 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行动即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学习、工作、训练、排除各种阻力的计划与措施、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目标分解及落实。计划越详细具体, 越便于定时检查。

六、评估与修订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大学生要学会根据变化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修订。主要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大学生通过以上步骤,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就可以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准备, 明确目标, 少走弯路。

摘要:现在,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对未来准备不足, 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爱上所选择的工作, 才能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发挥专长、优势, 对工作能适应, 工作起来游刃有余, 走向成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交付资产下一篇:城市中的配电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