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协调

2024-10-02

内部协调(精选12篇)

内部协调 篇1

摘要:在党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内部执纪问责对象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该努力协调人事管理部门、纪律检查部门、党委组织部门、业务归口部门、人员所在部门5种内部监督力量,努力解决好担当意识不够、监督动力不足、操作制度缺失3个问题,抓住维护规章制度权威、奖惩结合开展监督、探索对监督者的监督3个关键点,在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同时,配合同级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国有企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了明显好转。作为基层组织的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委员会,配合上级机关“打虎”“拍蝇”的机会并不多。企业内部的“小苍蝇”“大苍蝇”们陆续地停止活动之后,执纪问责的对象也已经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国企纪委应该转变工作方式,协调内部监督力量,抓苗头抓倾向,切实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共同铲除滋生不良行为的土壤。

一、国企内部的监督力量

在国有企业内部,通常存在着5种监督力量,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条规,或者是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维护着企业的秩序。

㈠人事管理部门。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之后,不少国有企业建立起了内部奖惩制度,并且将职工奖惩的职能划分给了人事管理部门。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虽然废止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不少国有企业依然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制定了企业内部职工处分制度。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的规定,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职工群众眼里,依然等同于过去的“开除”处分。因此,多数单位都在最高处分“解除劳动合同”之前,设立了“警告”“记过”“记大过”“留用察看”等较轻等级的处分,以期给犯了小错误的职工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㈡纪律检查部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国有企业的党委,不但设立了纪委,还设置了作为其办事机构的纪委办公室。1997年2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颁布后,纪律检查部门在处分党员时,有了全党统一的标准。200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党纪处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规范。2015年10月发布的号称“史上最严党纪”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使党纪处分工作在“纪严于法”的指导思想下,迈步走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来,中央纪委又提出了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在纪律处分之前再次树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处理”两道防线。随着“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也有望会呈逐渐减少之势。

㈢党委组织部门。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一直是极为重要的党务工作。在多数国有企业中,都设置有党委组织部门,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行使着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职能。2004年12月发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划出了35条红线,并将触动这些红线的行为,纳入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处罚的范围。由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废止,2009年7月修订发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将纪律红线调整为39条,并设定了警示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形式。

㈣业务归口部门。国有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工作,通常都是归口管理的。这些归口管理部门,不但负责着业务工作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订,而且负责着各类不规范行为的纠偏,必要时还需要对违反各类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只有问题比较严重时,才移交给人事管理部门和纪律检查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党纪处分。具体的,国有企业内部的业务归口部门,包括着归口管理工艺纪律的技术部门,归口管理质量工作的检验部门,归口管理生产进度的调度部门,归口管理安全生产的技安部门等等。也就是说,只要分管着企业内部的某项工作,这样的部门就在履行着业务范围内的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

㈤人员所在部门。国有企业中经常还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某些职工的不良行为,不但没有违反党的纪律与行政规章制度,甚至连业务归口部门的工作规矩都没有违背。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行为,人事管理部门、纪律检查部门,甚至是业务归口部门,都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处理。不过,在多数国有企业中,各部门都坚守着“管好自己的人”的底线。对于各类苗头性的问题,人员所在部门都在进行着批评教育,并时常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正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企业内部的良好风气才得到了持续的维系。

二、国企内部监督不力的原因

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力量虽然比较健全,但“小苍蝇”“大苍蝇”甚至是“小老虎”“大老虎”们依然不时露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内部监督力度不够。而导致内部监督不力的,又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

㈠担当意识不够。要想把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好,首先必须调动好监督者的主观能力性。然而,在国有企业中,不少承担着监督职责的部门与人员,都缺乏足够的担当意识,好人主义泛滥,即使是出了问题,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事态发展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才放到桌面上来进行处置。监督者担当意识不够的问题,并非国有企业所特有,也不是最近几年来才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要对领导干部提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已经说明了担当意识不强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80年前,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就将“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列为自主主义的第三种表现,更是说明了这种问题早已有之。只不过今天这一问题已经更为严重:即使事已关己、即使自身已经有过,一些人依然在明哲保身。

㈡监督动力不足。监督者监督别人,其实也是需要动力的。这种动力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前面的牵引力与后面的打压力,也就是管理学中通常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在国有企业中,监督者对别人进行监督,通常会被看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当他们对别人进行监督时,很少会得到额外的好处。不仅如此,当他们因为监督别人而利益受损时,也很少得到必要的补偿。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他们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致使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时,也很少与责任者一起受到追究。趋利避害本身就是人的天性,在有功得不到褒奖、有过受不到惩处的环境中,除了少数高度重视自身修养与形象的人员之外,多数监督者都会循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路选择退却。

㈢操作制度缺失。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特别是人员所在部门、业务归口部门、党委组织部门所进行的监督,通常都不会是什么大事。而这些小事的表现形式,又经常花样翻新。要想将这些小事的表现形式,全部枚举在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里,确实没有那么容易。一些不太注重基础管理的国有企业,由于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者领导人员不认同现有的规章制度时,企业内部的执纪问责,经常会采用会议决定的形式来实施。这就难免会出现“人治”倾向,致使监督者的行为难以得到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执纪问责工作自然也就很难“一把尺子量到底”地坚持下去。

三、强化国企内部监督的关键

要想净化国有企业内部环境,铲除滋生不良行为的土壤,需要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而在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又很有必要抓住三个关键。

㈠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监督的基本依据。只有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都认同了相同的规章制度,国企内部的监督工作才能够顺理成章地进行。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中,首先要搞好规章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好有章可循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国企内部的各种监督力量,特别是业务归口部门,必须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其次要是严格执行好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遵章守纪的风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科学对待规章制度的修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国企内部的规章制度,通常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它是现行有效的,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即使真的不够科学与合理,也应该是在处理完已经发生的事情之后再去修订。只有这样,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才能够得到保证,依据这次规章制度开展的监督才能够令人信服。

㈡监督工作要奖惩结合。提起监督执纪问责,一般情况下指得都是对不良行为的惩戒。“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执纪问责对推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中,除了搞好对不良行为的惩处之外,还应该重视对好人好事的褒奖。之所以要强调奖惩结合,是因为与那些应该受到党纪国法追究的行为不同,国有企业内部的不良行为,大都属于初起和萌芽状态,这些“小苍蝇”类的问题究竟要不要处理,很多情况都存在着争议。如果只注重各类“小恶”的制约,很多人都会畏首畏尾而影响开拓创新。只有同时注重了对各类“小善”的扶持,“榜样的力量”才会给人们引领出明确的前进方向。

㈢开展对监督者的监督。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是监督者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强化对监督者的监督。只有各种监督力量切实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认真查处了职权范围内的不良现象,才有可能使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国有企业中都有着这样的监督外链条:职代会党代会监督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监督班子成员,班子成员监督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监督被管理部门,部门领导监督班组长、班组长监督普遍职工,普通职工又监督他们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与党代表。在这个类似圆环的监督链条中,前面环节的人也就是后续环节的监督者。如果能够进一步推行类似于“连坐”的监督机制,让前面环节的监督者发现被监督者的不良行为时,也一并追究后面环节监督者的连带责任,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必然会更好地运转起来。

四、结束语

总之,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委员会承担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但并不是国企内部各项监督责任的唯一承担者。在内部风气不断好转的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纪律检查机构,应该在上级纪委的业务指导下,协调各方力量深化国企内部监督,配合同级党委认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断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为党内和社会风气的根本性好转作出贡献。

内部协调 篇2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法院内部监督

论法院内部监督

作者

毕东升

同任何权力一样,审判权力同样要受到必要的监督才不致被滥用。在我国,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各项工作要受到来自许多方面、不同性质的监督。本文拟着重对法院内部监督的构成、各种监督的关系以及在改革情况下如何开展内部监督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法院内部监督的构成根据我国司法制度,参照国外法院组织制度通行的划分,我国法院内部监督可做如下归纳:

1从监督的主体来讲,法院内部监督可大致划分为审级监督和行政监督两类。所谓审级监督即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上级法院通过二审、再审对下级法院案件裁判情况进行的监督,监督主体是上级法院,由合议庭、审委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因此,审级监督也可称为审判组织的监督。所谓行政监督,是指法院内部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人员和组织对审判工作或司法行政工作所进行的监督。此处所讲的“行政”,不是从国家权力角度,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意义上的行政,而是从管理学意义而言。在此意义上,行政监督即管理者的监督。

根据现行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诉讼法和法院有关制度的规定,法院内部的行政监督由院长监督、庭长监督、监察部门对本院和下级法院工作人员的监督、以及其他司法行政部门对司法行政工作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监督构成。内容包括院长发现裁判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庭长对审判人员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监察组织的纪律监督、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等。

在此需要强调,笔者认为,目前各级法院审判监督庭对本院错判的纠正工作不能称为监督工作,一是因为它无权提起改判,改判只能由院长提交审委会,或者说对本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权在本院内部只有本院院长才能够行使;二是它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司法独立最低标准,即:不能有法官之上的法官,一个法官(审判组织)不能接受来自同一审级的另一法官(审判组织)的监督。

2从监督的内容来讲,由于法院工作分为审判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两部分,因此,监督的内容也必然包括审判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两类。法院内部的监督主体、程序虽有不同,但内容不外乎这两项,有交叉或相同之处。从法院组织法、诉讼法、法官法的规定来看,上下级法院间的审级监督,由各级法院的审判组织依诉讼程序进行,监督的内容是案件裁判;法院行政领导或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督,监督的内容既有直接针对案件裁判情况的监督,也有院长、庭长以及监察部门对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纪律情况的监督。

二、审判组织的监督和行政监督的关系

通常,人们一般把对案件的监督称为审判监督。根据以上分析,按照我国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审判监督的主体既有审判组织(如上级法院审判组织对二审或再审案件进行审理),也有行政监督者(如院长发现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决定回避、监督审限、签发法律文书等)。因此,审判监督工作并非只是审判组织的工作。审判组织的监督和行政监督存在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两者的职能、性质有原则区别,互相不能替代。审判组织的监督是依照诉讼法解决裁判的正确与否问题,不针对法官的行为进行监督、处理;而行政监督虽然能够对裁判和审判人员、审判组织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审判人员作出纪律和组织处理,但无权对案件作出裁决。在国外的司法体制中,这一点被特别强调,即强调为维护审判的内部独立,法院行政领导和部门不能干预审判,不能有法官之上的法官。审判的独立性使法院的行政监督具有不同于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的特点:一是行政监督不对案件的是非曲直直接做结论,案件结论由审判组织依审判程序解决;二是为维护审判独立,行政监督多是事后监督,不直接干预尚未作出裁判的案件,多数情况下只对生效裁判提出意见、建议;三是司法行政监督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不得违反组织法、诉讼法,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其次,审判组织独立、公正有效的开展监督,依靠行政监督为其提供的环境、条件。这不仅在于审判组织的有效工作离不开行政监督者通过监督管理提高法官的素质并为之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在于审判组织开展的监督,许多都是通过行政监督而发现和提起的。如院长领导开展的执法检查,发现裁判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检察院(某些国家为司法部长)发现裁判错误提起抗诉(司法部、检察院工作属司法行政工作);监察部门发现法官在审判中违法违纪引起的对裁判的复查、重审等。

因此,行政监督者监督案件是必要的,不能把行政监督与审判监督搞成两张皮,更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特别是由于我国司法工作奉行有错必纠原则,与国外不同之处在于生效判决允许申诉、再审,允许改判纠正,并规定了相应的程序。因而,如果说国外的法院监督中审级监督居于重要位置、行政监督相对弱化的话,那么在我国行政监督则有其特殊存在的价值。

第三,行政监督依赖于审判组织的监督、以审判组织作出的结论为依据。虽然行政监督的内容包括了案件裁判情况,但行政监督只有提起或建议的权力,无裁判的决定权。因此,行政监督并不代替审判组织依审判程序对案件作出裁判。

两者性质、权限、任务不同。由于审判工作的判断性特点,决定了审判奉行独立、中立原则,行政领导、行政人员不能干涉和代替审判组织的法定权力,对案件的裁判必须由审判组织依照法律作出。因此,行政监督必须以审判组织的结论为依据,进而才能达到对审判组织和审判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的目的。

行政监督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法院都存在,如美国法院有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巡回司法委员会;德国法院有院长以及其他负有监督职责的法官的监督(见《德国法院组织法》、《德国法官法》);台湾有司法院和法院院长的监督(见《台湾法院组织法》)等。

而且这种监督并非只是被动进行,也有主动进行的。针对裁判存在的错误,由行政监督提起审判监督的做法在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更常见,如法国、日本规定,刑事再审可由司法部长或检察长提起等。这种依法进行的监督并非行政干预审判。审判组织的监督与行政监督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法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脱节和分离,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过去法院内部监督机制薄弱,原因之一就是两种监督脱节,导致法院司法腐败的滋长、蔓延。因此,强调审判独立而忽视行政监督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以及强调行政监督而忽视审判工作的程序性、独立性都是片面的,必须加以克服。

按照这一理解,根据我国司法制度和最高法院关于监察工作的规定,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在各级人民法院院长领导下开展监察工作,行使的是各级法院院长授予的权力,与院长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权一样,同属行政监督的性质,是院长监督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在于监督检查审判组织、审判人员在工作中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监察部门根据院长授权,当然有权对审判工作、包括案件裁判情况进行监督(如各级法院开展的执法检查和案件督查)。当然,监察监督是行政性的监督,监督检查的核心是审判组织、审判人员是否有失职、不履行职责、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通过对工作、对案件的监督解决对人的监督问题,而不是直接解决裁判的问题。

三、行政监督与司法独立、审判独立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同时规定法院院长必须对人大负责、向人大作出工作报告。这就决定了院长必然对法院各项工作有管理、监督权力。这一权力在诉讼法、法官法中均有充分体现。这些法律规定,院长、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由此,我们便会遇到行政权力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与司法独立、审判独立的关系问题。

审判独立包括内部独立和外部独立两个方面。本文所探讨的监督属法院内部监督,当然不存在影响外部独立问题。虽然我国的司法制度没有明确法官独立审判的原则,但明确了审判组织的权力,审判组织的这些权力院长、庭长不得代理或干预。同时,法院院长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的司法体制,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司法工作原则,也决定了法院内部监督、特别是行政监督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落实和维护审判组织权力的基础上开展内部监督工作,既不违反法院独立审判的宪法规定,也不会影响法院内部审判组织、法官行使依法作出裁判的权力。

即使是在奉行法官独立审判的国家,在不影响法官依内心确认作出裁判的独立性的前提下,法律也规定负有监督职责的法官或司法组织对被监督的法官有权力、有义务就工作效率、责任心、举止、品行等内容提出监督意见、采取纠正措施。

在国外,司法独立、法官独立并不排除法院内部监督存在的必要性。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夫撰文指出:美国司法独立制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官享有宪法的保护;二是司法机构独立行使司法

权;三是司法有权对法官的不当行为采取纪律措施;四是发生利害冲突时用适当办法予以解决;五是保证司法判决的有效执行。只有这五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司法独立。”(见美国驻华大使馆《交流》1997年第2期)此处的纪律措施就是内部监督。我国的执法环境、法官的产生条件、公民的法律素质目前与国外有很大差别,采取符合我国审判工作特点的加强监督、强化管理的措施是促进审判独立、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

四、司法改革与加强法院监督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积极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司法独立,开展冤、错案件责任追究工作。这一论断包含了两层意义:一是要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司法独立,二是要加强监督,开展责任追究工作。这为司法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向。关于法院改革,《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改革的思路。《纲要》第20条指出:“在审判长选任制度全面推行的基础上,做到除合议庭依法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外,其他案件一律由合议庭审理并作出裁判,院、庭长不得个人改变合议庭的决定”。《纲要》这一规定表明,逐步改变庭长、院长审批案件的做法,落实法律规定的审判员、合议庭权限,是今后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价值取向上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向着法官独立审判的方向发展。因此,《纲要》的规定也为如何开展法院内部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法院内部监督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

在司法改革的形势下,审级监督和行政监督都有许多不适应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问题,值得我们下工夫去改革完善。

1关于审级监督。宪法和法院组织法规定,在审判工作方面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是监督关系,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上下级法院在审判工作方面形成的行政化的倾向,如对案件的请示、汇报、批复等行政工作方式。在不同审级之间,监督者和被监督者都是在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事先的请示、汇报等领导和服从的行为,都将使事后的监督失去意义。

2在行政监督方面,院长、庭长、监察部门如何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是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搞好监督,必须分清院长、庭长、监察部门的审判职责、管理职责。依照法律规定,院长、庭长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员。做为合议庭、审委会成员时,院长、庭长要依法履行其法律规定的审判职责,如担任审判长、主持审委会。作为管理者出现时,则须履行其管理、监督职责,如分配案件,组织合议庭,决定有关人员是否回

避,审核法律文书与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决定是否一致并签发法律文书,监督审限,发现错案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等。审判职责是院长、庭长作为审判组织成员时履行的职责,此时,其权力、地位同普通法官一样,不能凌驾于其他审判组织成员之上。

在履行管理者职责时,院长、庭长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监督者的作用。但审判工作的特点同时决定院长、庭长在监督、管理时也不能干涉审判组织的法定职权,个人无权改变审判组织的结论、决定。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规定,管理者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或操纵审判组织的审判结论,管理者只能依法定程序来使审判组织接受自己的观点、实现自己的意志。

法院内部的监察部门不同于院长、庭长,是单纯的行政监督者,但其监督的性质、方式、内容,与院长、庭长并无实质差别,不过是在院长授权下,代表法院最高行政监督者——院长,专门履行行政监督职责罢了。由于监察部门没有审判职责,从而使其与审判监督庭等负有审判监督职责的审判组织有所区别,但这种区别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如前所述,两者还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综上,笔者认为搞好法院内部监督工作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要遵循审判工作的规律,掌握审判工作的特点,依法开展监督工作。要认清审判权、监督权的差异,掌握法院行政监督的特点。要制定出明确的法官行为规范作为监督的标准;同时,在维护审判组织依法行使权力的基础上,明确行政监督者的权限,明确监督与干预的区别。既加强监督,又不干涉审判组织依法履行职责。2在推进审判方式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以院长领导下的监察工作为核心的行政监督工作。监察监督是以纪律处分为手段的监督工作,在管理范畴中,其作用和效果是最为有效的。要纠正目前监督部门重叠、分散的缺陷,许多法院都设立了监察室、监督室、督导员以及对本院裁判有再审复查权的立案庭等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这些部门虽工作角度、方式有所不同,但从性质上讲都是院长行政监督权的延伸,都属行政监督范畴。为使监督形成合力,实现法院机构改革精简、效能的目标,完全可以将这些职责归并,形成以院长领导下的监察工作为核心的行政监督力量。

基于三元权力的高校内部权力协调 篇3

关键词:三元权力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权力协调

【分类号】G647

一.我国高校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组织目标与组织活动管理要求组织具有科层与权力元素,作为学术组织的高校亦然。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权力系统大致包括三种权力:

(一)政治权力

我国高校的政治权力具体来说包括高校外部政治权力与内部政治权力。高校外部政治权力广义上是指国家、政党等对高校的各种权力;狭义上指的则是政党的政治权力。[1]就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而言,由于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国家体制的差异性,我国高校内部都建有党组织,高校内部政治权力就是这些党组织所拥有的权力。这也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我国的政治权力。

(二)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一般特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但社会组织中的行政权力也常常包括其中。高校行政权力实际上就是特指中后一种,是指高校中的行政机构及工作人员为了实现高校发展目标,依照一定的规章对高校自身进行管理的能力。[1]

(三)学术权力

学术权力一直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对象。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学术权力》和《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两本书中分别对学术权力给予了不同的划分,从他的划分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学术权力内涵之丰富,它几乎包含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学术权力。在我国,大多学者对学术权力的研究范围都相对小一些。一般认为是高校中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所拥有和控制的权力。[1]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与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里文章大致归纳如下:

(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失衡

范德格拉夫曾说过“学术性的学科与行政性的组织系统并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同在”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范氏在界定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上,将是否同时存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看做是一个显著标志,同时也强调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但纵观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一直存在着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在高校中,校长管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管院长和教学科研人员,院长管教学科研人员。[2]在这种严密的科层制形式下,国内许多高校都出现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造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

(二)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失衡

在我国高校实施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也是我国区别国外其他国家内部权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之所以设置党委领导,这主要由我国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把握我国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各高校办学过程中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虽然两者的设置目的和职能有所不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范围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法》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而是仅以“重大事项”作为区分两者谁来决策的标志,这也就为出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埋下了隐患。当前在我国的许多高校,由于決策权的集中,政治权力往往会代替行政权力做出超越其职能的事情,导致在高校内部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状况。也正是由于这一状况频频发生,因此在高校内部高级管理层之间中常出现党委书记与校长不对盘的局面,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政治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失衡

学术权力是对高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学位标准等在内的学术事务的管理权力,但是在当前高校的实际发展中,这些权力常常边缘化。在高校实际发展中,做出事务最终决策的往往是行政权力主导或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双主导,这也就意味着在高校中,行政学术权力也常常处于弱势地位。而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几乎包揽了高校内部管理的所有事务,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教授对学术的决策权被削弱。目前《纲要》要求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构教授治学的学术委员会载体,正是为强化学术权力的实施,解决大学去行政化的有力手段。但当前在学术委员会制度运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在在着教授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参与治理的责任感弱、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信息掌握不全,视野偏窄或过于注重所在学科本位立场等问题,影响了学术权力行使效果,也是三种权力失衡的重要原因。

三.探究实现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协调性的策略

(一)颁布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治权力的职责范围

政治权力是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中的一项特色设置,随意地取消或更改其权力的存在都是不科学的。按照当前我国高校政治权力存在中与其他内部权力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对高校中政治权力的职责范围界定不清造成的,仅仅用“重大事项”来概括政治权力的职权也是不明确的。针对这种状况,国家需要也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对高校的政治权力实施范围给予确切规范。正如我国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对党委职责的规定一样,对高校内部管理层中政治权力的实施范围及实施方式及早给予确定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二)规范行政权力,严格区分教授的学术权力及行政职务

如今在高校,出现了许多教授担任行政职务的现象,如此就更加混淆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界限。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教授担任行政职务,如果他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处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那么我们仍将其归入学术权力的范围内;但如果他处理的事务是教师薪资、学校建设等方面,那么我们就将其归入行政权力的范围内。这样,高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实施就有了理念上的支撑。再者,高校行政机构及工作者必须明确“避免过泛地使用行政性的非学术手段管理学术”的原则,这在当前也是行政权力泛化的重要表现。具体来说,当前存在一些行政领导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通过“身份便利性”这一条件,申请项目,为自己谋取学术职称,提高作为行政人员的“学术价值”,干预了教授正常学术权力的行使。这也再一次强调了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必须遵守上述原则的必要性。

四.参考文献

[1]毕宪顺 决策 执行 监督—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11

[2]徐波 大学行政化的组织分析[M].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11

内部协调 篇4

18世纪中后期, 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 因此出现了两大不同的利益体并产生了利益冲突。所有权一方为了确保经营者的行为能够使自己拥有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出现了一些相互制约和协调、纠错的控制方法。到了1949年的时候,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首次为内部控制制定出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 并划分成了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随着西方学术界的不断研究, 逐渐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如今, 我们认为对内部控制最为权威的定义则是由美国COSO在1992年提出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所给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包括了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风险评估、控制环境和监督。

2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2.1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但内部控制相较于其他因素而言, 更能决定内部审计的形式。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程度的评选和设计程度的健全, 以及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内部控制与现实情况不符合或仅限于原地踏步, 以致不能有效地使用, 就容易因内部控制的局限导致失控, 从而让某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良好的内部控制才能使内部审计能够顺利开展, 只有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 才能使管理井井有条, 避免一旦出现某种突发状况时, 手忙脚乱。若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 甚至容易导致会计或财务方面的管理出现纰漏或失真的现象。从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先将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一个评价, 并通过评价来决定审计的方法、重点和范围等。

2.2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成分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日常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制度中, 有专门为内部审计制定的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完成的任务。其实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单位对自己的经营管理作出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一种控制, 属于内部控制中环境控制要素的范畴。为了促使单位能将环境有效地控制好, 协助高层管理员监督运行程序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政策, 为内部控制的改进和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2.3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一系列程序、制度和政策组成的完整体系, 这个系统能够看出管理者的管理体系和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可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为了彻底地执行内部控制的程序、政策等, 就必须要进行评价和监督。评价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不失真;是否达到了企业对营运的效果或目的;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过程中是否确实发挥了对企业有效的控制作用;关键的控制点是否齐全等。内部审计是独立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之外的, 从传统对财务的审计延伸到了经营管理的方面。

2.4 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

内部审计逐渐从一个单纯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控制者。原来, 内部审计相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如此才能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客观的监督作用, 对企业的财务作出最公正的评价。内部审计起初主要是应用与内部牵制, 为了确保财政的安全, 因为内部审计与财务情况具有先天性一致的目的, 所以决定了他们必然是相互监督, 缺一不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内部控制侧重点的重心在发生着转移, 导致会计审计也在发生着转变。“管理+效益”这四个字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内部审计所作出的一个定义。“确认和建议”则成为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 而不再是从前的“监督和复核”, 从而为最高层的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

3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保障机制的完善

3.1 强化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盈利。因此, 企业的目标就是确定企业的股东价值和效率。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目标存在着一致性。只要在不违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加强管理效率, 提高企业运营中的收入, 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报告, 维护财产安全, 还能够堵塞漏洞, 排查错误, 有利于管理层对业绩和盈利进行适当的监控, 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让内部控制得到充分地发挥。

3.2 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管理

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最新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社会环境的变化, 周围的大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盈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企业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所以企业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通过风险进行监督、审核和评价, 确定风险的区域, 才能在风险到来时, 将风险对企业的伤害度降低到最小和运用更加从容的态度去应对风险所带来的伤害。其实, 在内部控制的初始就要进行风险评估, 其实在各个部门中也存在着利益冲突, 所以很难全面地去看待风险, 对风险进行全面地防范,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其实也是建立在信息反馈和风险管理基础上的一种系统, 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达到转嫁风险、预防和消除风险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有利保障, 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和协调内部审计的保障。

3.3 完善公司管理结构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创造企业良好环境的有效手段。公司的责任、盈利和权利与企业的生产和产权要素要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匹配, 就必须要求在企业内部进行权利的激励和牵制, 还需要拥有完善的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 同时也为了防止经营者和所有权拥有者发生严重的利益纠纷, 导致信息目标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还有企业的人流、资金流和物流发生错位或背离, 因此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了三合一的管理框架“制度安排+关系框架+控制机制”。

3.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虽然在制定时也经历过初稿、汇总、修改、实施等一系列制式化过程, 但审计人员在其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在我国,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由总部负责对内部控制进行整体的设计, 然后才由各个部门自己起草与本部门相关的内部控制, 最后再从总部汇总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协调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关于信息协调的各种问题, 从而提高管理者的效率和拥有更加理想的执行结果。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实施进行发现、解决问题, 并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个过程, 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地更新, 从而使制度更加完善。

4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相互协调的具体措施

4.1 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经历两个基本阶段就是计划和实施。企业对每件事情都做一个计划并进行审核的过程, 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决策出现失误。内部审计是属于事后监控, 也是属于会计控制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市场经济的发展, 仅仅事后的监督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因为其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相对狭小。在这样的大前提下, 就要求内部审计监督向事前和事中进行转移, 内审人员需要每天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核与监督, 在情况发生后立刻履行监督职责, 及时进行补救和休整。内部审计目前仅依靠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单方面的力量开始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发展, 这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和监督, 但尚未让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4.2 内部审计要从勘查错误, 防止弊端向管理服务型进行转变

国家的日渐强大, 意味着国家对企业的监控也越来越严格, 约束的条件也不断扩大。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财务账上的错误弊端也逐渐减少,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内部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种种原因都表明, 内部审计从传统的防止错误开始向服务型转变, 审计的重点也从简单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开始向内部评价和分析转变。内审人员不仅需要准确、及时向组织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有关防止错误和弊端的资产保护信息外, 还需要对控制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帮助管理人员合理使用资源, 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和各项控制活动的开展, 促使企业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

4.3 要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科学的定位与合理的设置

为了能够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对其定位上, 应该坚持权威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企业应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 对内审机构应重新合理定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组织地位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内审人员做出一番具有成效的业绩, 而且增强了企业的独立性, 为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5 结语

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是为了避免企业在程序和制度不明确的情况下, 违反了政策而受到惩罚。因此, 必须建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使之能够有效运行。只有使内部审计制度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勇于应对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韩志丽.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应用——基于价值链视角[J].商业研究, 2005 (18) .

[2]束继东.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07.

[3]宋义灵.浅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J].时代金融, 2006 (11) .

[4]陈兰, 陈运起.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我见[J].经济师, 2004 (02) .

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篇5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的各部门就像是人体的各个器官。企业的CEO相当于人体的大脑眼睛耳朵,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各种因素把握企业全局,制定发展和运营目标:企业的采购部类似于人体的口腔,采购原材料、生产用物资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食物”:生产部相当于人体的胃,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处理形成产成品,把“食物”消化成能被企业吸收的间接“营养”;在通过销售部的销售活动把产成品转化成真正的“营养”——利润被企业吸收;通过财务部的各项财务指标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这些财务指标像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一样显示着企业的健康状况。犹如人体一样,企业内部要上通下达,能“吃”能“排”,这样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就非常重要。

一、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无论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必然存在沟通协调的问题。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与企业经营成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管理中,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失衡,往往会造成企业止步不前,更别提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当然在某一程度而言,企业内部的竞争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如果部门与部门间之间沟通与协调严重失衡,务必会给整个企业带大很大影响。因此,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内部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是成功的关键。

二、企业内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

企业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各部门、各岗位均应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按照企业本身的规律运行,管理各环节应当顺畅而有序,彼此配合,彼此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推进。然而,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规模大、历史久一点的企业,有许多机构病,部门之间高墙壁垒,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官僚习气盛行,岗位之间互不买账,人员之间矛盾重重,或面和心不和,推卸责任,邀功诿过,纪律松弛,各自为政,还有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等等企业病。这些企业病所折射出来的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通途径不够

部门之间需要增进了解,沟通途径不够。片面性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问题暴露后,引发类似用人、工作量、职责的讨论,而这讨论的结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通,极易造成相互间的隔阂。

(二)企业规模的扩大加大了沟通难度

由于现代企业是按照法约尔的组织原则设计的,等级原则始终贯彻其中。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部门开始逐渐远离高层,因此,这些部门对于企业的整体概念将变得逐渐淡化,自我中心的观念逐渐增强,层次越低越是如此。同时,沟通的通道逐渐加长,在高层直接约束力减弱的情况下,部门间沟通的效率改进也就甚为困难,特别在今天大部分企业采取独立事业部的情况下。沟通的难度因利益关系也显著提高。比如,宝洁公司曾经实行多品牌竞争战略,则同一性质产品的多个品牌部为争夺公司资源和客户而产生的对立行为直接导致该公司沟通协调效率的显著下降。

(三)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脱节

现在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只能局限于某一时间段内进行。而这种沟通协调的结果是:能够分清当前主次,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而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转变为后续的主要矛盾。

(四)部门之间接口工作职责不明确

部分接口工作虽然一直有人在做,并且也有相应的分工,但相互之间没有相应的约束力,什么时候做完,完成到什么程度没有详细规定,或完成的部分达不到下一环节的需要,或是出现问题相互推诿,部门之间或是接口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五)沟通效率低。错误地将个人沟通需求等同于部门沟通需求,职权分裂,权利的混淆

种种问题的存在。于是强化了“沟通协调”的功能。沟通是需要时间的,协调也需要精力,这就带来了成本的问题,其中包括时间成本,假如沟通不畅,还包含了机会成本:最终可能导致的结局是效率的严重下降,受损失的一定是企业本身。如何降低这种成本、减少企业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做到有效沟通与协调。

三、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部门间沟通协调的改善不是由单一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因此,在改善部门间沟通时,不仅要注意摆脱单一因素造成的沟通瓶颈状态,还要注意多种因素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的协调,更应当注重采用多种途径的立体化解决方式。

(一)采用无边界沟通,扩大沟通途径

在企业中,工作不顺畅的阻滞点往往就在部门之间的边界处。企业设置许多职能不同的部门,只是为了将工作做专,做细,做深,绝对不应该成为壁垒。在企业中,各工作流程应该是一条条绿色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对于工作流程,各部门就好比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个工位,一环扣一环,绝不能使流水线滞阻。各部门对工作流程遇到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地与别的部门沟通协调,绝对不能推,通过无边界沟通,确保工作流程的完成。

(二)加强总分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之间的沟通,避免“企业病” 总分关系是指企业高层领导与职能部门的关系。总分关系沟通方式有:集权制度、分权制度、责任中心制,又称集中服务的分权制。上下关系是指一个企业内各层级领导之间、领导与基层人员之间的关系。上下关系沟通办法有:实施分层负责制度、实施例外管理原则、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

左右关系是指一个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种横向沟通关系对企业工作效率的影响极大。企业要做好横向关系沟通,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企业各部门间职责分明,通过办事细则和岗位责任制,对各部门的职责作出合理的划分,从而避免扯皮和推诿现象发生。(2)实施法约尔式的阶梯联系,即各职能部门的部门经理之间、部门负责人之间等,依据彼此之间的权限,在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横向联系,从而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3)通过确定工作的程序和时限,使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环环相扣,密切协作。

(三)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调

我国企业面临着“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管理网络化、需求多样化”的挑战。网络经济作为对传统经济的一种提速手段,正深入到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之中。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网络化,建立公开化的网络平台,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企业内部达到无障碍快速有效沟通。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坦诚、沟通、协作”的文化范围。让员工乐于沟通,使的个人与团队都得以提升。

(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内部协调 篇6

2012年3月9日,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常设法院就如何证明“相同的在先设计已公开”一案做出重要判决。 该判决涉及到一项瓶子的外观设计,该共同体外观设计注册于2003年5月6日,并于2006年05月11日被申请无效,理由是该设计与2002年公开的某设计相同,缺乏新颖性。 无效申请中主要提出下列三项证据: (一)一项具有相同设计时间、名称及代码的技术设计,以及一个英国客户的公司名称; (二)缺少表头的提货单,证明向上述英国公司运送61000多个瓶子,其产品代码包含上述技术设计上的代码; (三)该英国公司前雇员签署的宣誓声明,证明2003年5月6日前该公司购买了与该技术设计相同的瓶子并转售给他人。 2007年7月4日,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做出该外观设计无效的决定。根据《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基本条例》(CDR),在先设计可视为已经公开,且两个设计完全相同,鉴于此,该争议设计被判为无效。该决定得到上诉委员会的支持,案件被上诉至欧盟常设法院。 因双方未就两个设计的相同性进行辩论,欧盟常设法院集中审理了“在先设计已公开”的问题。争议设计持有人在其上诉书中坚称,由对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不能完全证明其设计时间更早,无论是单独理解或是综合考虑,都没有证明在先设计已于某个明确的时间公开披露。此外,设计持有人认为对方当事人存有恶意,并参与了损害其利益的侵权活动。 常设法院首先指出,根据《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基本条例》条款,公开设计的方式之一是在贸易中使用该设计。鉴于《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基本条例》和《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执行条例》都没有对提交“在先设计公开”证据的类型做出明确规定,常设法院认为,申请无效的申请人可以选择提交其认为合适的任何证据;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则应审查全部证据,从而确定在先设计是否已经公开。 参照商标中的类似判例,常设法院指出“设计公开”的证明不能依据推测或设想,而应建立在完善客观的材料的基础上。此外,法院认为应当将无效申请人所提交的全部证据结合起来进行判断。事实上,单个证据自身可能不足以证明在先设计已经公开,但当它与其他证据结合在一起进行检查或解释时,则可能有助于证明“在先设计已公开”。 以这些原则为基础,法院得出结论:提货单所指的瓶子与技术设计中的瓶子具有相同的代码,可以认定为相同产品。宣誓声明中根据产品名称和代码指出,使用技术设计的瓶子即为交易的瓶子,且交易时间早于该争议设计提交的时间。法院认为这三项证据共同证明了在先设计已经公开。 对于“怀有恶意”的指证,法院指出其任务是评价注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而不是评估当事各方的行为,虽然《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基本条例》中的多项条款提及善意、恶意问题,但没有一项条款为“共同体外观设计无效”提供支撑。

内部协调 篇7

(一) 两者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共同的最终目标。两者同属于委托代理人理论和信息管理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在委托代理人理论关系中, 投资者和经营者在公司的权、责、利等方面, 存在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投资者为了集团利益, 对经营者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足, 存在较大地偏差, 所以就必须采取现代公司治理机制, 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此制度而产生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 则有利于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化解公司风险管理, 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和绩效评价, 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 是为了降低管理风险, 提升管理效率, 实现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发展。

(二) 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估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前提, 监督与评价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及执行好坏的情况, 直接影响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所采取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估, 寻找控制薄弱点和失控点, 判断风险领域所在, 同时确认审计工作重点内容, 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前提条件。

(三)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不同形式、内在要求和手段。健全的公司内部控制则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改进的监督者。内部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程度, 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帮助高层管理者梳理、健全和完善公司制度, 同时针对各环节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

二、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和权限范围, 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确保内部审计职责的实现

(一) 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和范围, 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彰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从事审计业务的专门部门, 是由所在部门或单位授权, 代表部门或单位的利益开展审计业务, 是该部门或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以服务公司内部为其工作目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广泛的审查范围的特点。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 是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备的内在条件。权威性是相关法律的保证, 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 独立性是权威性的基础。在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下, 正是发挥了内部审计特点和职责, 实现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 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才能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价, 才能实现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引领作用, 才能确保内审人员规范作业程序, 控制审计质量,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的控制。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要主动参与评价风险管理全过程, 揭示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隐患,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为建立恰当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为公司治理作出贡献。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 要有全局观念, 从控制缺陷和控制盲点等领域, 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反馈系统, 在预防措施、消除风险、转嫁风险等方面, 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使公司将面临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责, 使得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控制有效屏障, 因此, 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 在审计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 应当准确识别相关风险是来自内部或外部及其影响程度, 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保证, 最终形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三) 随着内部审计服务领域的延伸, 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现代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公司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 “査错纠弊”的内部审计的目标, 常常处于事后的、被动的审计。故而要求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转向, 针对管理、控制的全过程中的缺陷提供咨询和服务, 不断完善改进内部管理过程, 使得咨询管理服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流, 由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多角度作全局统筹考虑, 变事后审计为全过程审计, 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控制盲点,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使公司各成员都能从自身业务的风险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 使风险管理成为各级人员的共同承担的责任, 提供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公司规模和经营范围逐步扩大,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公司面临的风险点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规范而采取的措施方法更多, 同时从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二者关系上看, 他们需要从公司内部制定出相互协调的有效措施, 才能有助于通过内部审计的工作, 降低公司经营管理风险, 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实施风险导向控制

参考文献

[1]2013-2014年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

内部协调 篇8

2008年6月,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 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以下简称《评价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下简称《审计指引》) 。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评价+审计”三位一体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国内学者围绕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鲜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有整合的可能性, 更有整合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 提出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大体思路, 最后尝试建立一个具体的整合框架。

从本质上说,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都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范畴, 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 有必要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界定。本文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专指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内部控制审计, 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 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整合的必要性

1.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有效性进行评价, 出具评价意见。二者在工作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可相互利用, 若不进行协调整合, 必产生大量重复性工作, 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的行动指南, 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至关重要。

2.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各有长短, 为真正达到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并行的预期效果, 应对二者进行整合。

(1)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由企业管理层实施, 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存在缺乏客观性的缺陷, 但也具有信息优势。

首先是客观评价问题。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易受主观意识影响, 难以识别内部控制问题所在。此外, 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评价在我国开展时间并不长, 我国大多数企业人员尚不具备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其客观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专业胜任能力值得怀疑。

其次为客观反映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债务契约条款、高管人力资本价值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自利原则, 企业管理层存在掩盖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

再次, 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相比外部审计, 也具有一定优势, 即其对企业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情况更为了解。企业日常监控和专项监控结合进行, 再辅之以内部控制评价, 容易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

(2) 内部控制审计:专业能力强, 但难以全程监控。内部控制审计由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其作为评价主体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首先, 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独立性更强, 更具专业胜任能力和丰富经验。然而, 会计师事务所处在企业外部, 从有限理性及成本效益方面考虑, 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全程监控, 易忽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小缺陷, 而小缺陷也有大文章可做, 看似简单的问题, 可能具有深远的控制意义。

3.我国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并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具有持续评价动机。我国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主要靠政策法规强制推动, 如不进行规范, 各主体被动为之, 一些没有明确规定、有空可钻的灰色地带, 例如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明等, 必成为滋生舞弊的摇篮。若如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同步进行,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看似规定严密, 无懈可击, 仍可能出现大量舞弊。

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进一步限定企业和注册会计师责任, 保证内部控制整套体系实施效果, 势在必行。

(二) 整合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这是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得以整合的根本原因。内部控制实务从最初简单的内部牵制手段发展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来都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手段) 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内部控制从其本质来看, 便是为了促进组织实现其目标。当然, 资本市场环境下, 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还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主体具有不同动机和直接目标: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起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需要;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更多的是被动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但由内部控制本质所决定的, 无论内部控制评价还是内部控制审计, 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中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评价, 最终都应回归内部控制本质, 即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基于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具有协调整合的可能性。

三、整合思路

1.一个整合关键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及具体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都至关重要。首先,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实现企业目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机制PDCA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模型,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进而改进, 是内部控制完善关键环节。披露重大缺陷对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也很重要, 利益相关者可据此评估企业风险, 正确决策。

其次, 我国《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明确要求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和评价, 对不同类型缺陷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完成评价工作和审计工作时, 也明确要求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因此, 具体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 管理层为规避经营风险、监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规避审计风险最终也要落脚于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认定和报告。

然而, 我国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采用原则性规定, 并未提供具体方法、标准指南。原则性规定更多依赖主观判断, 需要隐性知识, 而隐性知识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原则导向下, 内部控制缺陷界定、分类模糊, 基于自利主义倾向, 企业会尽可能掩盖内部控制缺陷, 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11内部控制白皮书》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比例低于1%,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比例也低于1%。在99%以上认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上市公司中, 多家上市公司实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例如, 2010年我国有50家上市公司由于违法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2.38%;截至2011年4月30日, 我国已有93家上市公司重述2010年年报,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4.42%。

在内部控制建立、评价、审计中,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 其实施更面临严峻考验。如前所述, 企业内部管理层及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各具天然优势和局限性。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该如何协调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披露?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核心地位, 这是实施整合框架要明确的一个关键点。

2.一个基本问题:评价范围一致性。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已基本形成定论———对内部控制整体进行评价。而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争论则由来已久。有些学者从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成本、国际惯例、注册会计师职业经验和胜任能力等角度分析, 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但从内部控制本质来看, 从来就不应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而应立足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此外, 从利益相关者需求出发———他们不仅关注报告目标, 还关注合规、经营、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也应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最终, 《审计指引》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 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存在的, 它总是与资产的保护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交织在一起, 因而其边界无法确定 (白华, 2011) 。可见, 划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际上并不可行。无论从内部控制本质还是从实践可行性考虑,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都应定位于内部控制整体。因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一致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

3.三个原则:各司其职是关键;相互沟通是保证;互相独立是前提。

(1) 各司其职是关键。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二者责任必须界定清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 相互沟通是保证。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该知识共享, 信息共享, 相互沟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状况了解得更全面, 他们所拥有的对于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特征的隐性知识可以和注册会计师共享;而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的系统知识, 掌握一定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 在评价方案拟订、评价组织、评价实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吴秋生等, 201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相互沟通是保证评价工作协调进行、整合框架得以建立的重要方面。

(3) 互相独立是前提。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必须相互独立。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沟通的同时, 必须保证彼此独立。否则, 内部控制审计便失去了存在价值。《审计指引》规定,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 应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SEC关于实施内部控制报告要求的声明》中也指出,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持续、公开的沟通, 以创造形成高质量报告和审计的最佳环境, 但对沟通进行限制或规范的底线是不能使其丧失本来的价值。

四、具体实施设计:一个整合框架

1.评价标准的选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1) 过程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遵循一套框架规则 (目前一般采用1992年COSO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2) 目标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从过程导向标准来看, 即使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形式上遵循框架, 但不能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则不能认为其有效;基于目标导向标准,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基于潜在事项判断, 而非实际发生事项, 有效内部控制仅为实现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而非绝对保证, 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有效, 未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也不一定无效。因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应是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结合。

相对注册会计师而言, 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实施细节更为了解, 因此, 过程导向标准评价中, 企业内部可提供更多资料, 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遵循了这一框架。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能否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这需要更为专业的判断, 注册会计师更能胜任之。由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应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 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应各有侧重。

2.评价方法的采用。和评价标准相对应,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采用全面透视方法, 即企业应以内部控制框架为参照物, 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构成要素是否存在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 然后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 最后综合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

同时, 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直接目标是规避出具不恰当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及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风险, 更注重结果;而基于有限理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时点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宜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因此, 内部控制审计应该而且必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 我国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既有整合的必要性也有整合的可能性。在整合大体思路的指导下,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进行的整合框架。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框架

参考文献

[1].陈汉文,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审计研究, 2008;2

[2].刘明辉, 何敬.内部控制鉴证的时点与时期之争.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8

[3].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 2010;9

内部协调 篇9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高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 内部审计结论和外部审计结论互不认可, 审计结论公信力较差。

由于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人员实践经验较少以及高校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影响, 导致其审计结果的质量和利用率一直较低, 并因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而得不到其他审计主体的认可。政府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熟悉高校办学特点, 导致审计结论缺乏充分的说服力而使得内部审计不支持其结论。此外, CPA进行的审计因其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而且其执行力较差, 所以其他审计主体对其结论也持保留态度。

2. 审计职责不清, 分工不明确。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虽然在本质上都是经济监督, 但在审计内容、范围等方面应该各有侧重, 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允的评价。目前高校主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物资设备采购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具体审计实践中, 存在某项业务由多个审计主体重复审计, 而其他业务无人问津、缺失监管的现象。此外, 在同一审计主体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范围交叉或出现真空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效率的低下和审计资源的严重浪费。

3. 缺少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平台, 加大了工作协调难度。

内部审计机构是高校内部的职能部门, 能够为高校内部管理与控制提供最可靠的相关信息;外部审计在接受委托后才开展审计工作, 对高校内部管理情况不甚了解, 因而需要内部审计的协助。如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不能建立协调的关系, 外部审计很可能会耗费高昂的审计成本而未必获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从而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

二、影响高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因素

1. 定位和宗旨不同。

内部审计以经济监督、管理控制和服务咨询等为主要工作内容, 其宗旨是服务于高校内部管理。由于内部审计既要代表国家利益又要维护高校利益, 两者利益很难有效兼顾, 往往立场不公允, 从而无法发表客观、公允的意见。政府审计应该着重检查高校在政府受托教育经济资源的使用管理方面是否高效、有序、合规, 并帮助其改进组织管理, 提高教育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益。但是由于高校在跨越式发展时期出于扩招需要, 在融资体制、利益分配和产学研转化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创新, 或多或少会出现合理不合法、合法却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审计在处理这些问题时, 往往不了解高校的行业特点, 一味追求合规性, 以处理罚款为主、帮助改进管理为辅进行审计监督, 最后给高校管理者造成其主要以罚没查收为目的的结果, 造成政府审计对高校审计定位的严重偏移, 既降低了政府审计的层次, 改变了其审计的初衷, 也无法给高校的管理带来好的建议。此外, CPA执业载体———会计师事务所的营利性决定了其审计行为的商业性, 在其审计过程中缺乏行业协会的监管且存在追求低廉成本而违规操作的问题, 这也使得其审计结论存在很大的诚信问题且执行力较弱。

2. 审计人力资源布局不合理。

目前, 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按审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来安排。而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对具体情况考虑不周全, 审计计划安排不够全面, 导致审计效益或绩效较差, 其具体表现在: (1) 大部分审计资源分布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物资设备采购审计等方面, 而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资金管理和使用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以及经济管理和效益审计等方面都有所忽视; (2) 审计人员的年龄、职称、知识技能和道德水平差异较大, 专业技术能力总体偏低, 知识面较窄, 审计分析能力较弱。

3. 审计准则不统一, 审计执业水平有差异。

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由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有关审计实务规范组成, 体现了政府审计的权威性特点。我国的CPA审计准则较多地体现了政府意志, 具有政府规范的性质, 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内部审计准则才刚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显然, 三种审计准则在审计范围、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各有侧重, 但都未从审计的内在逻辑联系上形成有机统一的基本通用准则, 各种审计准则的衔接与协调还存在真空或存在矛盾。对同一经济活动, 不同审计主体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审计准则得出的审计结论都会产生偏差, 既削弱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客观性, 也不利于审计结论的审慎利用。

4. 审计文化的影响。

审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所认可、遵循, 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的总和。它在高校审计中是“一只无形的手”, 指引着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高校经济活动监管中, 长期以来存在重政府行为轻专业决策、重事后监督轻事前预防、重计划轻落实、重实施轻监督等现象。久而久之, CPA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效力逐渐降低、发展空间日益萎缩, 而政府审计由于资源有限也频现信用危机, 使得三者在不健全的审计文化的影响下分歧加大。

三、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 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1) 内部审计一直是国家审计的基础、审计工作的延伸和助手, 并接受国家审计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这种关系, 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为组织内部服务并维护好本单位利益, 而且要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因此要发展内部审计, 就要做到手段与目的相统一, 既做好国家审计的助手又当好组织内部的帮手。对CPA审计而言, 通过内部审计不仅可以了解高校的基本内部控制情况, 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其工作成果, 促使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并且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对内部审计而言, 处理好与CPA审计的关系, 充分利用CPA的专业优势, 实现部分业务外包, 既可以缓解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 又可以降低内部审计的系统风险。两者在高校审计领域里应该是相互合作、促进共赢的关系。

(2) 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本质是监督。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审计监督的过程也就是服务的过程。审计人员应该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 服务搞好了, 监督的目的就容易达到,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然扩大。

2. 努力培养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

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对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导向、协调、教育和规范作用。审计部门应该通过校园网络、报刊、理论学习、学术交流和社会舆论等载体, 努力构建以审计价值观、审计道德统揽的审计精神, 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树立务实、高效、廉洁的审计形象。在审计实践中要宣传好、践行好审计文化的内涵, 让领导关心、重视审计, 让群众熟悉、了解审计, 被审计单位支持配合审计, 以此在高校内部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当审计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个审计活动相关者的思想中并体现到具体的审计实践时, 审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会逐步提高, 审计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而进一步发挥审计在促进增收节支、依法理财等方面的作用。

3. 共同配置审计资源, 实现审计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在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CPA审计三个群体中建立审计人力资源库。在进行某项审计业务时, 首先以该审计主体为主, 通过抽取其他一些审计资源建立一支专兼职审计队伍, 使制度下的人员配置有紧有松、张弛有序。以此来激活审计资源,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4. 明确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高校审计中的分工和职责, 提高审计效率。

政府审计对高校审计的重点应放在宏观教育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控制使用上, 监督其是否很好地遵循了国家和行业有关的财经法规, 是否在总体上符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CPA审计的重点应放在对高校财务信息、经济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允性评价上, 促使教育经费的高效利用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切实维护好、保障好高校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高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固定资产设备投资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基于这样的职责框架, 高校的财务收支审计应由政府审计来完成, 通过对整个财务状况的审计分析, 既利于在宏观上了解和披露高校的财务信息, 也能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 调控和配置好有限的教育资源。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专业性很强, 可以将其外包给CPA审计来完成, 毕竟CPA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且可以其自身的执业资格作为审计品质的保证。这些业务交由外部审计来完成, 既缓解了高校内部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又节省了审计成本。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设备投资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工作, 可以交给内部审计机构来完成。总之, 审计分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有分有合、统筹兼顾。

5. 加强各审计主体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审计信息公开透明。

由于高校扩招后校内的经济活动更趋复杂频繁, 单靠一种审计无法全面有效地对各类经济事项进行监管。因此, 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结合与衔接, 可以扩大审计覆盖面, 减少重复审计, 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外部审计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 可以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 减少外勤工作量, 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同时, 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审计和CPA审计的工作成果, 对外部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监控与整改, 达到改进自身工作、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最后, 还要建立审计信息公告制度, 把定时、定点通报审计动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不仅要在政府内部、高校领导决策层, 更要通过报纸、网络等载体向社会、纳税人、广大教职工等通报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情况, 以此来披露高校经济管理工作, 检阅审计信息的质量, 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

参考文献

[1].庄恒, 王琦.论审计关系的重构.财会月刊 (会计) , 2006;10

[2].钱路平, 张维, 陈澎.现代审计文化的构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4

浅论电厂建设项目组织的内部协调 篇10

一、电源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在过去的20年里, 中国电力需求的增长比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快。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上大压小”政策的出台, 越来越多的电源建设项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新建、扩建机组呈现大容量的特点。目前江苏省境内绝大部分新建项目都为600MW以上机组, 1000MW机组已不罕见。

2、工程建设周期短。部分2×600MW机组从打第一根桩开始到机组移交生产 (脱硫同步) 的工期只有28个月。

3、工程项目牵涉专业多、技术性强。

4、由于工程建设周期短, 造成设计、施工、调试界限模糊, 往往边设计边施工, 以调试促施工。

5、由于市场供不应求, 设备供应存在滞后的问题。

二、电源建设项目分包方式及内部组织形式

根据电建工程的特点, 结合电建市场设计、施工、设备供应、调试的整体水平, 目前, 大多数的业主采用平行发包的方式, 即业主分别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承包商、供应商、调试等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各合作单位向业主负责, 合作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与采用这种分包方式相对应, 为此工程所建立的项目组织为直线式项目组织。这样的组织形式使得业主以项目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 可以直接控制项目的三大要素, 质量、进度、成本。但采用这种组织形式为业主带来了大量的具体的管理工作。同时, 由于各合作单位之间没有合同的约束, 在遇到责任盲区或者各合作单位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下, 就需要由业主出面协调各合作单位即项目组织内部的责、权、利的分配问题。

三、项目组织内部协调的工作原则

对于项目组织内部的协调原则, 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条:

首先, 以维护公正为原则。以合同为基础, 兼顾纠纷各方利益, 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 才能最终维护业主的利益。

其次, 协调要与控制目标一致。在项目中, 追求的是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的共赢, 在协调中, 不能脱离了建设目标去协调。要同时将三大目标考虑进去, 不能一味强调单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其他的。

最后, 以实现项目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协调过程中, 应始终将项目整体的最大利益作为协调的前提。应评价纠纷各方所持观点对项目的影响, 从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四、现阶段电源建设项目中, 组织内部协调的主要工作

目前的电源建设项目中, 业主主要的内部协调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协调各施工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协调现场进度与设备的关系、协调施工承包商与设计单位的关系。

1、协调各施工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由于项目组织的一次性、暂时性, 各承包商在满足项目目标的前提下, 都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我们知道, 组织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并不能引导整个项目利益的最大化, 这就需要业主从中协调, 使各方在各自利益不同的条件下, 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大目标为原则, 及时地沟通、协商, 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使项目中的各单位形成一个高效的“建设团队”。

业主在协调工作中应该遵守前面提到的三大原则, 即公平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和项目利益最大化原则。而在具体操作中, 往往由于标段划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业主协调承包商之间的工作内容。

目前电源建设项目常用的两种标段划分方式包括按机组划分和按专业划分。新建和扩建电厂项目多是两台机组一起上, 这样可以共用一定的资源。

按机组划分就是将项目分为三个标段, 主体部分两个标段, 一台机一个, 外围公用部分一个标段, 分给不同的施工承包商 (多为专业的电力建设公司) , 工作项目包括土木工程、设备安装 (包括单体调试) 。采用这种标段划分方式业主主要的协调工作放在两个方面:标段接口的确定和对公用资源的协调和利用。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和协调:

(1) 应该在合同中明确对有争议的标段接口的处理方法。为处理接口问题提供合同依据。由于从事的是类似的工作内容, 标段间的接口, 往往是工程招标中的责任盲区, 在项目招标阶段, 工作内容往往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确定, 不可能将标段间所有的接口都体现出来。处理接口问题即明确各承包商在标段接口部分中的责、权、利。

(2) 随着设计完善, 要求各施工承包商提前提出接口的争议, 为解决问题提供时间, 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对施工承包商提出的争议进行评价, 确实属于合同中没有包括的, 按照合同中关于接口争议的要求进行处理。

(4) 业主应当对公用性材料进行统一管理, 要求各施工承包商制定公用性材料的使用计划, 并定期报给业主。

(5) 对公用性的资源, 如施工、调试用电, 调试用辅助蒸汽等业主应该从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进行合理的调配。如确实由于外部原因不能同时满足的, 应说明情况, 并要求使用方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 这样未使用方可以相应调整自己的施工计划。

与按机组划分不同, 按专业划分是将项目按照土木工程和安装工程 (含单体调试) 分标段, 由两个施工承包商分别完成。采用这种标段划分方式业主对承包商间的主要协调工作则放在标段间工期协调问题上。在电厂项目中, 土木工程是为安装工程服务的, 它为设备安装提供必要的空间, 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设备的安装和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在这种标段划分方式下业主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承包商。与民用建筑不同, 工业建筑特有生产工艺上的要求, 追求实用的原则。在招标时应该充分考虑承包商的施工资质、施工经验、工艺水平。

(2) 采用倒推工期的方法, 找出各子项目间建筑与安装的交接点, 作为合同中的条款。并在合同中体现相应的奖惩办法。

(3) 加强建筑承包方与安装承包方的联系, 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主要协调在工期搭配, 交叉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协调现场进度与设备的关系。

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设备供应与现场施工进度的配合, 其次是物资供应后的现场服务。这两方面都应以合同为基础,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物资的交货时间、地点、相应的质量责任和售后的服务深度。然而, 由于电厂设备多为成套供应, 在设备供应的管理上往往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 锅炉、汽机设备的供应, 由于需要现场安装, 这些大型设备到现场时多为散件, 这样, 就会出现到货设备顺序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由于专业性强, 设备的售后程度往往比较深, 大部分的设备要求供应商能够介入到单体调效阶段, 部分重要设备, 如发电机、汽轮机等则要求供应商要介入到设备的生产运行阶段。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控制和协调:

(1) 合同是基础。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明确设备的供货时间 (开始供货时间) 、供货方式、运输方式、交货地点、设备交接标准、设备售后介入程度以及违约责任等。

(2) 委派专门的督造人员到供应商, 参与到设备的制造和发货过程。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加强了相关方的信息沟通。业主可以将自己对设备的供货要求更直接的传达给供应商, 同时通过督造, 业主对设备的生产和发货情况也能了解。

(3) 业主应与施工承包商加强联系, 要求其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供相应的设备供应顺序要求。由于设备安装有一定的顺序, 设备到货的先后会对安装现场的管理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4) 由于设备分批次供应, 业主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每个批次设备时, 提供该批次相应的供货清单, 便于现场核对和统计。清单要求清楚、详细, 精确到位。

(5) 应合理安排好设备到场的仓库管理问题。对到场的设备应该详细记录进出库记录。设备在仓库的摆放应遵守分类、整齐、有序的原则。

(6) 根据设备的安装情况和自身特点, 业主应要求供应商在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人员完成安装指导和调试工作。这样, 有助于避免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

3、协调施工承包商与设计单位的关系。

前文提到由于工程建设周期短, 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往往边设计边施工。同时, 由于电厂项目牵涉专业多, 设备系统复杂, 在设计中难免有遗漏的地方, 故在施工阶段会产生不少设计修改。这两种情况都会对施工产生影响, 造成施工单位准备不足, 无法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物资计划、劳动力资源计划还可能导致返工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协调:

(1) 业主应当及早介入设计阶段, 提供所选设备的详细资料。我们知道设计工作的展开与设备资料的提供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特别是电厂项目, 由于其专业性、集成性比较强, 设计对设备资料的依赖程度很大。

(2) 由于目前在建的电厂项目众多, 往往一个设计小组要负责几个项目的设计任务, 业主应与设计人员加强联系, 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手段保证自身项目的完成进度。

(3) 在施工准备阶段, 业主应组织设计人员就其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及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双方达成就技术层面上的共识。

(4) 业主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与设计专业负责人协调, 沟通对设计变更、洽商的确认, 并确认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5) 对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执行情况反馈单等文件的管理信息应由专人统一登记、保存, 并且具有可追溯性。

内部协调 篇11

检察机关内部报批报备制度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报批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立案、逮捕实行备案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备案规定》)和《关于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二)》(以下简称《意见》)所建立起来的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报批报备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省级以下(含省级)检察院对职务犯罪案件立案、逮捕须报上级检察院备案审查,撤案、不起诉须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

实践证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促进职务犯罪案件质量的提高。建立报批报备制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提高案件质量。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作为外部监督,而报批报备制度作为上级院对下级院的内部制约,都是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制约,都是为提高检察机关所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质量而设,都是着力于解决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作出立案、撤销、逮捕、不起诉等决定缺乏刚性监督和制约的问题,规范侦查活动,防止侦查权被滥用。但是这两项制度所涉及的两个不同程序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的一些冲突问题,直接影响了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进行。下面,本文就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检察机关内部报批报备制度的冲突与协调浅谈一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报备制度的冲突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立案备案、逮捕备案制度的冲突集中表现在办案期限和人民监督员意见与备案检察机关意见不一致由谁复核(复议)这两个问题上。

(一)办案时限的冲突。根据《备案规定》和《意见(二)》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逮捕的,应当在决定逮捕之日起3日内,由侦查监督部门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审查;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应当将重新审查后拟维持原决定的材料和人民监督员评议表决意见一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这在实践中较难做到。因为根据《试行规定》,决定逮捕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第一次讯问时进行书面权利告知,犯罪嫌疑人接到权利告知书5日内,不服逮捕决定的,有权申请重新审查。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最快也应在逮捕5天后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同时,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从启动到结束,所有法律条文中明确出现的日期相加起来,总共是17日或25日,但是至少还有如侦查部门意见转交侦监部门、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报经检察长批准要求承办部门补充移送材料等六个不确定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不服逮捕决定的监督是事后监督,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留下人民监督员实施监督程序的时限,这也在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报备制度在时限上的冲突。

(二)复核(复议)部门上的冲突。对于备案审查的决定逮捕案件,如果上一级检察机关在审查决定逮捕案件后发现有漏捕情况而通知下一级检察院纠正或直接作出逮捕决定的;或发现不予逮捕决定错误而通知下一级检察院纠正或者直接作出逮捕决定的,在这两种情况下,下级检察院承办部门执行后自然要履行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告知程序,如果此時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启动了人民监督员程序直报至上一级检察机关复核的话,应该报至上级院哪个部门复核?同样如此,下级检察院在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决定立案报上一级检察机关备案,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检察院立案决定有错误或应当立案而不立案而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直接作出相关决定,下级院执行上级检察机关的意见但人民监督员有异议的,即人民监督员“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形进行监督,按照《试行规定》,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提请上一级检察机关复议。根据相关规定,复议和复核都是由上级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部门进行,如果仍然是由这些部门复议和复核,肯定就会出现缺少制约的情况,在复议和复核部门上造成冲突,影响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执行力度。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报批制度的冲突

(一)报批制度的实行使人民监督员部分监督权力丧失。《报批规定》规定:省级以下(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报送的拟撤销案件或者拟不起诉案件,应当书面批复。高检院《意见》第三条第六款明确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复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下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及时向参加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反馈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复决定。不论批复决定与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是否相同,都不再启动复核程序。”这就意味着,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直接侦查的案件拥有实质性的不起诉、撤销案件的决定权。虽然《试行规定》规定,参加监督的多数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提请上一级检察院复核。但是根据“不论批复决定与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是否相同,都不再启动复核程序” 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复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的规定,如果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与上一级检察院的意见相左,申请复核也失去了实际意义。实际上是上级院审批程序取代下级院人民监督员申请复核程序。因为最终决定权仍然在检察机关,其制约性就显得不够充分,这不仅使人民监督员本身对自身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产生怀疑,而且更多是使社会各界对人民监督员这一项制度产生质疑,这一冲突已成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内伤”。

(二)报批制度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并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下级检察机关司法资源的浪费和人力资源的损耗。众所周知,检察工作的主要工作量在基层院,基层院也是查办职务犯罪的主力军。基层院在承担异常繁重的案件侦查任务的同时,还要履行由于报批制度与人民监督员制度并行而造成的繁琐手续和程序。一是同一案件可能出现启动两次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情况。根据《报批规定》,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的,经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程序,提出表决意见后,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如果上一级检察院将下级检察院拟作相对不起诉的案件改为存疑不起诉,或上一级检察院将下级检察院拟不起诉的案件改为撤案,下级检察院在执行上级检察院的决定时,是否还要再次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二是同一案件可能同时通过两种程序报上一级检察院。对拟作撤销案件或不起诉决定的自侦案件,如果参加监督的多数人民监督员对检委会的决定有异议时,人民监督员有权依照《试行规定》中第26条的规定,可以要求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复核工作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转交案件承办部门办理,即依据复核程序将案件报送上一级检察院。而按照高检院《报批规定》,省级以下(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拟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由此可能出现同一案件因为适用两种不同的规定而由同一部门通过复议和复核两种程序同时上报上一级检察院的情况,而且其最终目的和结果肯定也是相同的。两种规定在此形成交叉,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实际工作中,加重了基层院的工作负担。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报批报备制度的衔接

1、明确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的最长期限。《刑诉规则》第221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因此,根据实践中一般操作流程来看,从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起到监督程序完成,建议最长时间不要超过两个月。对已经启动人民监督员程序的案件,侦查部门应暂缓向审查起诉部门移送审查起诉。同时,建议将《备案规定》第3条第(二)项规定的3天期限内报送相关材料到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审查的规定,改为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结束后及时上报。

2、由上级院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可规定当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或者逮捕决定错误,或者发现下级检察院有应当立案而未立案或者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而未决定逮捕情形的和上一级检察院将下级检察院拟作相对不诉的案件改为存疑不诉或将拟不起诉的案件改为撤案时,可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在直接作出相关决定的同时,启动本院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因为复议和复核都是由上级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部门进行,如果仍然是由这些部门复议和复核,肯定就会出现缺少制约的情况,而且上级检察机关改变下级检察机关的决定,是根据案件事实,重新适用法律的结果,也是一种具体的司法活动,理应受到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而对上一级检察院的监督,当然应由上一级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

内部协调 篇12

在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中, 既要了解企业集团带来的整合优势和综合发展利益, 也要熟知集团整体或母公司对部分成员或子公司的控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损害子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等, 还要认识到对企业集团的长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受企业集团综合性的影响, 企业集团治理活动已经超出法人边界, 从而导致集团母公司内的相关利益群体组成比较复杂, 不但包括母公司的控权股东、债权人和供应商, 而且还包括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内的股东及债权人等。在管理企业集团的过程中, 母公司是股东利益主要代表, 对各子公司具备绝对的控制力, 故子公司行为需体现出母公司的理念和意志, 但是也需对各相关的利益群体或子公司的利益给予保护。所以, 对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中各相关的利益主体的多重利益冲突及其协调策略的研究比较重要。

二、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

(一)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目前我国对于集团母子公司之间法律与管理的地位、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等认识, 还未给出明确的条文规定, 导致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激烈化,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⑴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过度放权, 导致母公司在为子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及信用后, 却逐渐失去对子公司的控制, 出现投资失控的现象, 使子公司走向独立化的轨道, 最终造成集团母公司的经营混乱, 削弱其管理能力和整体功能的发挥水平;⑵母公司在企业集团内部具备绝对的控股权力, 因此可对子公司进行支配, 而子公司则需完全服从母公司的管理和领导, 故子公司的利益会被母公司侵害。有时母公司为了整个集团的发展和利益, 对子公司下达某些政策, 会影响子公司的利益, 不利于子公司的发展, 进而激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利益冲突。

(二) 股东之间的冲突

在母子型的企业中, 母公司的股权是由大股东进行控制, 故对其子公司存在绝对的控股权, 因此, 在集团公司的股东之间, 会出现控股大股东与子公司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以金字塔式的集团公司管理为例, 站在金字塔顶端大股东可对整个公司实行层层控股, 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权。因此, 大股东可通过关联交易, 把子公司的资金或资源转出, 获取利益, 但会损害到子公司的利益, 形成“隧道效应”。

(三)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

对于母子型的企业集团公司而言, 母公司的股权一般都比较集中, 股东会对经理人产生较强的监管意识及能力。在母公司内,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较小, 而在子公司, 由于母公司股东拥有对其的绝对控制权, 可对经理人实行有效监督, 故会产生较多的代理问题。尤其是集团资本所有制对代理问题产生的影响较大, 若出资人实际不到位或者对各级的经理层监督力度不强, 就会给整个集团带来较严重的代理问题。

(四) 股权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在母子型的企业中, 母公司与子公司都需要各自实行实业的经营, 从而都会产生外债, 因此, 无论在母公司还是子公司, 都可能发生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母公司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在于, 两者之间都需防止在实际的融资或经营过程中产生损害己方利益的行为。子公司内的债权人, 在代理问题上, 就较为复杂, 除了要预防子公司经营中对其的利益损害, 还要预防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利益损害, 导致子公司的偿债力下降, 从而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

三、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的有效协调策略

(一) 内部资本市场的利益协调原则

在内部的资本市场内, 成员企业间、成员企业与集团整体间的利益一般是一致的, 它们之间实行相互协作, 从而获得共同收益, 并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 在获得集团整体利益的过程中, 也使自身利益得到提高。但是协作时, 内部的资本市场对资本进行新的调整与分配, 就会产生资本的流出方与流入方, 进行利益再分配时, 受各种因素影响, 无法达到均衡, 也不能对资本流出方实行合理补偿。这种以牺牲一方利益而谋取整体集团或某部门的高收益的方式, 必然带来利益冲突, 由此产生利益协调原则。

以往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利益协调原则主要采取以下几种:1.集团的整体价值最大化原则:集团的整体价值是组织集体公司的目的, 也是集团公司发展的首要前提, 更是集团公司整体成员取得利益的基本保障。因此, 使集团公司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显得很有必要。但是集团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 并不能让集团内的各经济主体, 也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若是提升集团整体的利益的前提是建立在损害部分成员的利益的基础上的, 则会让资本流出者产生抵制, 造成整个集团的内部冲突, 不利于整个集团公司的长久发展;2.母公司利益最大化原则:母公司在集团公司中扮演着最大出资者的角色, 其承担着集团整体中的大部分风险, 并在监督、协调管理整体集团方面,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 必需首先保障母公司的利益。但是实现母公司利益最大化需以牺牲子公司的利益为代价, 那么必将引起利益冲突。

针对以上利益协调原则的弊端, 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和。想要在追求效率目标的基础上, 保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性, 就需合理确定资本转移量和合作剩余产出分配工作, 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或者部分人员的利益来换取整体集团收益。所以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协作中需遵守的基本原则为:在不损害所有成员企业的利益的基础上, 能实现整个协作团体的收益最大化, 即以公平发展为基础, 追求整体的经济效率。

(二) 解决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的思路

企业集团进行团队合作时, 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和规则, 实现以下内容:1.在合作初期, 各利益相关单位需对交易信息进行了解, 并确定出最优资本的转移量和收益增加量, 从而促进交易的成功;2.需将协作收益向利益主体合理分配, 确保参与者的利益不会受损, 实现公平交易;3.如果内部机制无法处理时, 需借助外部力量来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利益。

从企业集团的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出发, 解决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的思路有:1.为集团内部交易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从而让交易的参与者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 实现交易的最优化;2.企业集团需依靠外部的力量, 如法律规则, 在纠正强势群体的侵犯利益行为的同时, 可对弱势群体起到利益维护的作用, 从而消除或者减少集团公司与部分成员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有企业转型或者上市公司等企业集团的经济体形式广泛成立, 是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但是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中逐渐出现多重利益冲突, 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股权人与债权人之间等均存在利益冲突, 阻碍集团公司的发展。因此, 需采取有效的协调措施, 消除或者减少内部资本市场中出现多重利益冲突, 以维持集团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对提升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集团成员间相互协作, 能产生诸多协作收益, 如降低总融资的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增加收益等。但是随着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应用日益普遍, 现实中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也日益明显, 并对集团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本文基于集团型企业, 对内部资本市场的近期发展进行研究, 并阐述了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中出现的利益冲突, 同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和协调方法, 为企业集团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好的意见。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利益冲突,协调

参考文献

[1]贺敏静.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多重利益冲突以及其协调[J].煤矿机械, 2010.31 (02) .

上一篇:形式模型下一篇:职务犯罪中的诱惑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