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监控系统(精选12篇)
物流监控系统 篇1
物流系统作为企业的一个子系统, 单纯追求其物流系统的效率性, 实为追求企业系统的局部最优。
物流概念自上世纪末传入我国以来, 以其效率面为中心,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粗看起来, 此一研究与应用趋势有其合理一面, 本来作为构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要素的各物流机能活动本身是独立且分散地存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活动之中的, 自然追求各机能的效能最大化成了物流概念形成初期最易理解的一面、或者说在概念上, 物流与生产、销售等经营机能一样有其清晰且互为独立的范畴。不过, 企业为了其经营目标将运输、保管、搬运等机能要素横断诸多部门进行有机整合之后, 物流应作为经营机能中一个重要侧面发挥其功能。既然是横断其他经营机能的特殊部门, 物流管理系统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物流管理的闭锁性。承担物流机能的物流组织作为经营管理的一个部门, 有其闭锁性的一面, 即有其独立的考核目标 (对其进行生产性或效率性的要求) 。物流管理的开放性。由于物流活动横跨多个经营管理部门, 容易受整体战略目标、生产、销售等部门经营活动的影响, 有时难以独立展开活动。
从战略视角上分析物流系统的基本构造
在研究物流理论时, 一般立足于两种分析视角, 一是宏观物流的分析视角, 另一种为微观物流的分析视角。多数的物流研究文章里是在将二者混为一同的前提下分析物流行为的, 其结果是因不是在一个研究平台上论述从而导致概念混乱、各说各话。物流的分析平台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宏观物流层次, 二是微观物流层次。宏观物流主要是站在社会经济的视角分析物流, 侧重于国民经济生活中的运输、交通等领域的问题。而微观物流是立足于企业管理层次视角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管理。当然, 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并不是互不相连、独自存在的, 更多的时候在制定宏观物流战略时考虑了微观物流战略, 同样在制定微观物流战略时考虑了宏观物流战略。但并不能因此将二者视为同一问题, 不加区别混同论述。特别是近年来, 微观物流理论研究中由于引入了供应链管理思想以及市场营销思想以后, 淡化宏观及微观物流的差异, 在经营管理的大范畴内思考物流的思潮进一步模糊了对物流理论构造本身的研究。
除了以上所述物流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以外, 还应关注物流的另外两个侧面:物流效果、物流效率。由于宏观物流多限于运输、港湾、道路、机场、集装箱、物流设备等宏观层面的研究, 限于篇幅, 本论文主要讨论微观层次的非主业物流企业的效果和效率侧面。
上面提到物流管理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物流的闭锁性, 二是物流管理的开放性。建立在物流闭锁性之上, 对构成企业经营行为的各活动 (运输、搬运, 在库管理, 流通加工, 信息处理等) 进行控制管理, 从生产性、效率性的侧面进行考核的分析方法称为物流效率侧面。而着眼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紧密协调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 作为企业战略要素之一的物流的一面被称为物流效果侧面。同时, 物流管理中的管理还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经营管理意义上的管理,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 使物流活动符合经营战略的目标的管理 (效果侧面) 。二是针对物流机能领域的控制 (效率侧面) 。
物流效果的达成一般考虑一下三个因素:物流活动对企业战略执行上的贡献性;物流服务水平的战略定位 (时间、供货的安定性、正确性等服务内容) ;物流在竞争市场中的战略定位。
关于物流机能领域的物流效率的达成, 一般由各设施, 各物流机能活动的现场管理活动构成。概括说来, 有以下活动构成:物流的生产性管理 (各机能活动的生产性管理) ;物流设施、部门的个别管理;物流机能活动 (运输、保管、搬运、包装等) 的作业管理;物流费用管理。
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课题就是企业紧紧围绕着物流效果和物流效率两个侧面, 建立一个不但有高效率还要有高效果的物流体系。
物流效率的战略性贡献分析
物流战略的宗旨是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物流品质的改善是以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为核心进行的, 物流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在运输的安全、合理库存水平的维持、准时交货、事故处理、信息的提供等物流战术层次的业务行为,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物流成本的上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角度来看, 物流成本的上升并非一定意味着企业经营绩效的低下, 而是应当分析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物流成本的增加) 企业的总收入、净利润额的变化。
前面提到,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通过诸多个别的经营活动的执行来实现的,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物流管理, 其个别机能活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 有时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不过个别经营活动应当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而相应变动。当然, 对个别经营活动进行狭义性评价的同时又要评价其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的贡献度。只要因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而带动的净增加利润的总和大于用于改善物流机能、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净增加物流费用的的总和, 就可以说物流成本的增加为有效增加。
因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而带动的净增加利润;:为净增加物流费用的总和。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 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收入会随之增加, 但随后物流服务水准越过某一点以后, 由于物流的成本的急剧增加, 收入的增加开始钝化, 甚至无论多大程度改善物流服务, 都难以走出收入的低迷, 更甚至于过度追求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的后果导致净增加物流费用的的总和大于因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而带动的净增加利润总和, 也就是说物流成本的增加为无效增加。
物流战略的效果与效率辩证关系
物流战略实施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长期效益最大化, 即为实现企业战略, 而不是实现物流长期效益的最大化, 这一点有别于企业战略。在主业物流企业中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重叠, 在非主业物流企业中物流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支撑着企业战略的实施。物流战略对企业战略的支撑作用是基于物流系统的开放性, 是物流战略的效果侧面的重要体现。物流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物流战略与生产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保持协同, 共同实现企业战略, 而不是片面的追求物流系统的长期效益最大化, 因为物流战略需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制定, 物流战略的实施情况影响企业战略的完成。
物流战略的效率性强调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实现物流系统的长期效益最大化。但物流系统作为企业的一个子系统, 单纯追求其物流系统的效率性, 实为追求企业系统的局部最优。而物流的效果性强调通过物流系统对企业其他子系统的协作从而达到企业系统的全局最优。物流战略的效率侧面体现了物流系统的闭锁性, 物流做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有其独立的考核指标, 要求其实现物流系统的低成本化、最优化。但物流成本的削减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 可能致使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降, 从而给企业的长期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同时, 物流成本的上升也不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下降, 促使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着眼于未来实施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物流服务的战略, 或者企业为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而牺牲物流子系统的效益促使生产、营销等其他子系统效益的更大化。
物流战略的效率性与效果性的辩证关系可以扩大供应链范畴。在供应链中, 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独立经营的部门, 有其独立的考核体系, 追求物流系统的低成本化、最优化成为必然, 体现了物流战略的效率性;而物流战略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战略, 单纯追求物流系统的效率性, 即物流系统的最优化, 无益于实现供应链战略。物流战略效率性的夸大势必会影响其效果性的发挥, 效果性的发挥又会使物流系统次优化。
物流监控系统 篇2
对于目前物流行业来说,以下问题一直以来就困扰着各大物流公司:
1.物流车辆太多,管理混乱,司机违规驾驶车辆。
2.运送的货物在到达目的地不翼而飞,无凭无据,客户要求赔偿。3.运营车辆费用不断飚升,比如维修费用大增、燃油费用不断上升等。
4.运输人员(司机)对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怠工,私开公司车辆办理私人事情。
5.当物流车上发生货物被盗、被抢而不能及时报警或因没有证据协助警方破案,而承受客户的索赔。
这一切都是因为货运车辆在外,企业不能有效对货运车辆的运行状况和司机的工作进行监 控,对司机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也就无从谈起了。
墨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物流车载8路监控系统 概述
通过在物流客运车辆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客运企业遇到的上述难题。
墨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物流车载8路监控系统跟目前应用较广泛的GPS系统相比,车载监控系统不仅能跟踪记录车辆的地理位置,还能对货运车辆的运行状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和录像,防止司机违规操作;还可以在货物运到客户那里,因为一些原因产生纠纷客户索赔时能出示有效的证据;监督司机和工作人员在树立公司良好形象等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借助3G 无线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和司机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货运车辆运行的地理位置、运行状态,给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一、物流车载8路监控系统构成:
整个系统分为前端车载监控系统、通讯线路、监控平台三大部分,前端车载监控系统又包括车载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麦克风、液晶显示屏、GPS等;通讯线路包含前端3G移动传输(CDMA/EVDO/TD)和后台指挥中心以太网网络。前端系统通过司机对车辆的起动,直接开启车载监控设备的启动,由摄像头提取车箱内外部信息,交由车载监控主机压缩存储,车载嵌入式监控系统将按照预先的设定,借助3G等无线网络,把车辆的行驶状态、实时位置、车内外情景、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实时场景传输给中心服务器,再通过中心服务器对信息的处理传送到管理人员的显示器上。物流车载监控系统运作图:
二、全面的前端设备功能设计
前端设备解析:运行中的车辆安装车载硬盘录像机,外接8个摄像机,车载硬盘录像机通过3G无线网络,监控中心能够对车辆内外的图像进行实时监控和传送图像。前端设备功能特点:
(1)实时监控货运过程,车载嵌入式监控系统可实现多信息的实时监控,记录货物装卸过程车载行驶记录终端系统自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存 贮,能够实时了解客运货运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运行环境,及时发现环境或人为问题,包括随意停车,无关搭乘等。
(2)紧急事件的应急联动:在突发紧急事件时,车载嵌入式主机通过安装在车内外各处的摄像头,把相关信息实时及时地记录下来发送到监控指挥中心,使监控中心能做出包括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疏散、事故的紧急救援等措施,便于对事故的及时处理。(3)运行过程中定位监控:通过车载嵌入式主机所具有的GPS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将定位信号输送到车辆监控调度中心。监控调度中心通过差分技术换算成位置信息,然后通过GIS将位置信号用地图语言显示出来,最终可通过服务中心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服务救援轨迹记录等功能。
(4)报警功能的实现:车载嵌入式主机具有报警输入接口,可以连接任何种常规的报警设备。当有报警发生时,报警信息即被远传到监控中心,同时与该车辆对应的视频信号会通过3G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人员立即可以对该辆车进行远程监控。结合GPS和电子地图,警方可以立即了解到该车辆的位置,据此迅速出警。
车内监控图示:
三、领先的监控无线网络/3G数据传输设计
监控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是指用于对车载设备运营数据传输和中心服务器之间信息传送的3G无线数据通信。
墨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根据货运公司的功能要求,基于3G的移动无线数据网,实现货运车辆的实时数据、实时语音通信功能。
四、设计理念
先进性
墨翟科技物流车载8路监控系统设计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整体满足车辆视频监控和管理的需要,大力采用车载视频监控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开放式平台架构技术等一系列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
实用性
依照用户要求,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避免使用不成熟、过分超前的技术和产品,在满足用户提出的详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力充分考虑周全,给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议。
可靠性
浅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仓储 配送 客户服务 一体化管理
1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 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物流业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物流信息化的长足发展。由于我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理念已经融入物流管理,加上通讯技术如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空间定位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迈入快速发展轨道。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中,在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同时,积极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等的发展与应用,使物流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时间短,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无论是在信息系统的软件还是硬件建设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
2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2.1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较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包括安全完善的仓储、及时准确的配送、全程的货物跟踪、有效的客户沟通等,而要做到这些都必须有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行。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2.2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对物流企业来说,实施物流信息系统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规划设计独特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整体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管理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管理正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统一管理,优化和完善物流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消除重复操作和多余环节,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降低物流成本。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物流计划的驱动下,通过业务协同、消息驱动,为顾客提供最快速和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流程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高效和标准的业务流程将是物流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服务网络化,现代物流服务是一个全球网络化的服务,无论是物流、资金流,还是信息流,都呈网络化在公司与顾客之间、公司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流动。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必须避免信息孤岛,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
系统开放性,系统必须提供标准的业务接口和功能强大的数据交换平台,有助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加快物流速度,实现业务信息导入导出,满足与外界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需要,增强企业与客户的耦合度。
安全稳定性,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信息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用户校验策略和权限管理策略,对数据库具备安全的访问策略,对网络访问具备安全的策略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界面友好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减少操作培训,系统必须具备统一的操作风格和方便的快捷键操作方式,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采购管理
采购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采购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信息系统将采购管理主要功能(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价格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统计、采购目录、采购绩效评估等)纳入信息管理平台,有效保证了企业所需物品与服务的正常供应,保证了采购原材料的质量、采购成本的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
仓储管理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物流企业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物流信息化将其主要功能包括货品储存、装卸作业、出入库过程、库房设施、产品盘点、条形码管理和仓储服务等,实行了电子化管理。管理系统支持仓库、区域、货位等多层次管理;提供物料ABC分类,提供物料的分级、分类管理;支持对库存物品的批次、单件、保质期管理方式;支持分销模式下的内部订单调拨;能够最大/安全库存量,超限报警处理、积压/短缺统计;支持多种仓库盘点,提供存盈、盘亏调整处理;可以动态地查看各种物料库存、各类进/出情况等,使得仓储管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降低仓库成本,提高仓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送管理
配送是指根据用户要求对货物进行筛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及时准确地送达指定地点。在配送的方法和线路规划上,应按照商品重量与体积等各因素拟定的派车计划、体积装载计划以及配送行程计划等作业系统。信息系统的介入使得第三方物流成为可能,使得第三方物流配送不再简单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而是对从生产者、供应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如何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由于信息系统的介入,订单管理、分拣作业管理、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作业、库存管理、进货管理、出货管理、输配送作业管理、线路规划管理等配送管理的主要功能更快捷、合理、科学。
结算管理
根据公司财务管理的规定,对客户供应商的资金收付活动进行的反映、监督、控制和促进,实现与客户之间财务结算和对账,保障结算资金的安全运动。由于物流行业特殊性,其财务管理更具复杂性,信息化将账户管理、费用审核、费用核销、发票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接口等纳入电子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系统与采购、销售、应收应付系统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协调。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物流行业中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而是扩展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一般都包含着四种基本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未来系统的发展趋势,客户不出门便可通过网站了解物流企业,贸易洽谈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解决,实现企业与客户零距离接触。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网上订单、货物跟踪、电子对账、到货通知、运价发布、发票查询、电子支付、在线客服等。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主要是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一对一营销,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企业利润得到最优化。主要包括客户分级管理、客户信用评定、客户个性化服务、客户报价管理、销售过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知识管理等。
决策支持
在完成业务操作层面的建设以后,系统将业务数据汇总整理,通过数据抽取和挖掘后,展现为多维分析报表,供领导和管理层参考,协助公司管理层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物流的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从而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财务分析、市场分析、配送路线分析、库存分析等。
4 物流信息系统给物流企业带来的效果
物流信息系统将传统的物流业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物流信息系统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提高业务效率提供了系统支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客户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客户对企业更了解,增加了信任度,从而更放心地将货物委托管理和运输。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客户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馈到系统中而航运企业则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服务品质,做到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当仓储低于阀值或者配送出现问题时,系统可以及时提醒业务人员,达到事先预警功能,保证业务安全稳定运作。
5 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及思考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一些物流企业管理层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另外,还存在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等这样一些陈旧的观念。
一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追求“大而全”的现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本企业自身特点来建设,信息系统必须与企业流程相匹配。系统开发战略与企业业务的融合以及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应保持一致,切勿盲目跟风,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管理的理念和规范的流程实现,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必须坚持以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为主导。
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滞后问题。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不能是封闭系统,而应与客户、供应商、海关、码头、仓库、车队等进行有效的信息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应充分发挥网络和数据接口的作用,实现多角度、多格式、多用途的接口。建立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实现行业物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
发展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企业服务。因此,加强物流业务培训和实践,完善人才培养的力度是关键。
6 小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坚持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这样才有利于服务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为物流企业创造出更高品质的服务、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电子工业出版社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3.马士华、林勇,《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流监控系统 篇4
城市物流系统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综合系统, 它涉及交通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营销策划等领域。城市物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多且变化大, 其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 不论是改进现有物流系统还是开发新物流系统, 进行物流系统规划都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做好城市物流规划, 对于解决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巨大的作用[1,2]
进入21世纪,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已经在我国一些中心城市正式提出来, 如深圳、成都等已经初步完成物流系统总体规划, 但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仍需上位衔接中心城市及所属省域的整体物流规划, 加快其自身城市物流体系总体规划。所以, 有必要对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
2 物流系统规划的“软系统”方法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有以下难点:规划问题的提出并不明确;问题结构性差;规划目标要满足多方的要求;很难得到最优解[3]。城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相关问题决定很难用传统硬系统方法来解决, 本文尝试用软系统方法进行解决。
P.B.Checkland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硬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他经过大量系统实践研究, 提出了适用处理软问题的软系统方法。该方法大致分为7个步骤:
(1) 问题状态识别。即确定问题的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条件;
(2) 问题状态描述。即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问题, 尽可能用状态图表达问题状态的构造、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3) 根底定义建立。即以问题识别和描述为基础, 建立研究问题想象系统的根底定义。根底定义所接顶的并非是“应该存在”的系统, 而是与问题环境相适应的便于洞察的系统。由于人的认识、见解、世界观、价值观不同, 对于一种问题状态的描述可有几种根底定义。根底定义规范并确定着建模的范围与方向。根底定义的组成要素包括:
根底定义的这些组成要素组合起来就称之为CATWOE, 其具体含义是系统所有者 (O) , 使系统在环境约束 (E) 下, 由系统执行者 (A) 通过变换 (T) 将其输入变换为输出。系统的受益者或受害 (C) 就是受变换影响的人, 赋予变换具体含义的世界观至少包括 (W) ;
(4) 概念模型建模。根据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
(5) 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比较。从形式上是概念模型和问题状态的比较, 但实质上却是概念模型的“干什么”和现实问题的“怎么干”的对照;
(6) 可行改革方案的确定。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取得共识, 从而确定所期望的可行改革方案;
(7) 可行改革方案的实施。一旦确定了所期望的且可行的改革方案, 就制定具体措施, 加以实施。
通过上述7步, 便可使问题进化到一种新状态, 使问题处理跨上一个新台阶。继而再从第 (1) 步开始新的循环, 直到满意状态。
下面结合绵阳市涪城区物流系统规划实践介绍“软系统”方法在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3 基于“软系统”方法的涪城区城市现代物流系统概念规划[5,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属于四川省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的绵阳市, 物流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为实现绵阳物流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 作为绵阳市核心区域的涪城区制定了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并率先提出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满足物流需求的、技术领先的现代物流系统, 应用物流一体化理念,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 在涪城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 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战略规划。下面具体研究基于“软系统”方法的涪城区物流系统概念规划。
3.1 物流调查及现状描述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及实地调查, 涪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现代物流业发展、市场服务体系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3.1.1 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 涪城区经济发展取得前所未有进步, 工业强区取得实质进展, 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区域经济实力加大幅度提升, 2008、2009、2011年跻身全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前三名。2011年, 涪城区实现辖区地区生产总值447.69亿元、增长16.3%。总体来讲, 涪城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工业强区步伐加快,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3.1.2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1) 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涪城区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区内拥有成 (都) 绵 (阳) 广 (元) 高速、成 (都) 绵 (阳) 高速复线、规划中的绵 (阳) 遂 (宁) 高速及通往各县 (市) 的高等级公路, 宝成铁路、规划中的绵遂铁路及多条城际铁路穿境而过, 绵阳南郊机场位于区内, 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涪城区干线公路层主要包括“三横四环五纵”, 如下表所示。
铁路:主要依托宝成铁路及规划新建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 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 途经甘肃徽县、四川广元、绵阳、德阳, 至成都。涪城区境内建绵阳站。
民航:绵阳南郊机场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航空港, 机场基准标高519.2米, 高于市区60余米, 具有良好的净空环境。距市中心公路距离10公里, 机场外联宝成铁路、成绵、绵广高速和九寨环线, 周边辐射广元、遂宁、射洪、德阳、巴中等城市, 有效地促进“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经济交融。
(2) 仓储及货运场站现状。现阶段涪城区没有已经正式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现有的货运系统的布局未能充分的利用有利的交通条件。区内现有货运市场一处, 以及通力公司零担站、绵阳市公路运输服务站和长虹仓储中心。其它各类储运库场10余个, 这些设施分别隶属于商业、外贸、物资、供销、厂矿等部门, 多设于城市一环及周边地带, 占地大, 利用率低, 功能单一。目前, 区内仓储用地主要集中在火车北站 (货运站) 附近, 铁路运输方便, 但用地狭窄, 对外运输与城市交通混杂, 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3.1.3 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1) 绵阳市物流业整体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 绵阳市现代物流业整体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 全市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1%。全市物流企业仓储面积100万余平方米, 货运车辆25293台, 载货吨位67911吨, 集装箱货场年吞吐能力约90万吨。绵阳出口加工区建有面积22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 保税物流业务已初具规模。全市有物流从业人员12000余人, 注册物流业务的企业76家, 其中:四川长虹民生物流、绵阳富临物流、四川双汇物流、绵阳安运物流、四川中邮物流绵阳分公司、中外运空运已成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
(2) 货运量现状。在绵阳市各种货物运输方式中, 公路运输起着主导作用, 公路货运量大。铁路运输基本保持, 但运量有萎缩迹象;水运运量呈明显萎缩, 下降很大;民用航空基本保持, 带萎缩迹象。详见下表:
涪城区货物运输也主要依托公路, 在绵阳市各区县中, 涪城区境内公路总里程最短, 但高等级公路里程最长, 且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都是最大。
3.2 根底定义建立
经过现状描述以后, 对于涪城区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有了全面和较为准确的认识, 从而可以建立想象系统的根底定义, 以下是涪城区物流系统的根底定义:
O:涪城区政府;
A:涪城区发改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商务局等;
T:通过统一的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及各园区具体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等手段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W: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确立现代物流业为涪城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E:包括国际国内大环境、四川省内区域发展环境及绵阳市内部发展环境三个层次, 要适应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换, 融入四川区域物流发展体系, 掌控并反作用于绵阳市物流发展内环境;
C:园区运营商及经营户、涪城区物流企业及其各级客户、相关商贸交易市场运营商及经营户。
3.3 概念模型建模
依托规划三大物流园区, 构建以“一个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 一个共同配送网络, 三大物流园区, 五大物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物流系统概念模型。
3.3.1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
抓住绵阳建设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 依托新皂物流园区临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建设整合物流信息资源的“一主平台、两分平台”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主平台”设于新皂物流园区, “两分平台”分别设于龙门物流园区和石塘物流园区。通过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交易带动物流产业的效益和效率。
3.3.2 共同配送网络
根据各园区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建设以两大货物集散中心和一个城市共同配送中心为主体的共同配送网络。
龙门农产品公路集散中心:依托龙门互通可便捷连接绵阳周边成绵广高速、成绵第二高速、绕城高速及绵阳-九寨沟高速公路, 利用相关高速路网, 重点建设农产品公路货运集散中心;
新皂大宗物资货运集散中心:区内公路、铁路可达性强, 宝成铁路复线、规划绵遂铁路贯通全境, 皂角铺站位于境内, 充分利用其外部交通优势, 重点发展公铁联运功能, 建设辐射四川、重庆及西部各省的大宗物资货运集散中心;
石塘城市共同配送中心:该中心位于城区一环及规划二环之间, 依托市区交通网络, 重点发展城市一体化公共配送功能, 建设城区百货商品共同配送中心。
3.3.3 三大物流园区功能体系
基于对三个物流园区区位、交通及涪城区市场服务体系的分析, 根据其各自优势, 具体分析各物流园区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龙门园区主要以农产品及冷链物流为核心功能;新皂园区主要以钢材、电子信息、机械、医药等大宗物资综合物流为核心功能;石塘园区主要以市区各类百货商品等商贸物流为核心功能。
总结以上分析, 汇总各物流园区在整个物流网络体系中承担的具体功能、规模如下表所示。
3.3.4 五大物流体系
根据绵阳市整体产业发展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发挥现有物流园区及其他物流设施作用, 构建以下五大物流体系:农副产品物流体系、机电及电子产品物流体系、建材物流体系、医药物流体系、商贸物流体系。
3.4 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的比较
通过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的比较, 发现涪城区现有的物流系统的差距和问题:
(1) 发展物流业紧迫感还略显不足, 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集约化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现象以及物流业发展组织机构不健全、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等问题。
(2) 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 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尚处于规划建设中, 主要的综合交易市场及货运市场位于城区, 主要货物铁路装运集中在火车北站, 物流业用地不足, 物流设施存在资源浪费、陈旧失修和通达不畅等问题, 物流运输与城市交通混杂。绵阳口岸开放程度低, 仅开放二类铁路口岸, 航空口岸尚未开放, 口岸设施落后, 承载能力较弱。
(3) 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 第三方物流发展较为缓慢。区域第三方物流尚处于发育阶段, 当前进驻的物流企业主要是省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 区域分布分散, 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市场, 其功能发挥和影响力较弱。
涪城区现状物流系统的问题、与概念模型的差距就是规划实施的着眼点。
3.5 规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现状调查、根底定义和概念模型以及概念模型与问题状态的比较就可以确定概念规划初步方案。初步规划方案还需要同有关部门协商、讨论以求取得共识, 在规划实践中规划方案的确定往往需要多次讨论, 多次讨论可以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现阶段涪城区物流系统概念规划处于商定讨论阶段。
摘要:在对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相关概念、意义及难点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实际需求, 理论上, 对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城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践上, 将该方法应用到绵阳市涪城区物流系统概念规划过程中。一方面, 为“软系统”方法论在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 解决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绵阳市涪城区物流系统概念规划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软系统方法论
参考文献
[1]Dr.Dale S.Rogers Dr.Ronald S.Tibben-Lembke.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M].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 1998.
[2]张锦.L一OD预测理论与现代物流规划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3]汪超, 王俊丽.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城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4, 4 (1) :62-67.
[4]汪超, 杨东援.中心城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 2001, (2) :53-55.
[5]涪城区政府.绵阳市涪城区城市物流系统概念规划[S].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
[6]涪城区龙门镇镇政府.绵阳市涪城区城市物流系统概念规划[S].西南交通大学, 2013, 9.
物流管理系统 篇5
物流信息化平台全面支持物流园区业务,包括物流综合业务、物业综合业务、信息增值综合业务、配送综合业务、内部管理综合业务,是物流园区的核心业务和管理支撑系统。
►物流综合业务,物流中心可以包括仓储管理、配送中心、堆场管理、货代管理,是园区的核心业务。
仓储管理包括一般园区的仓储管理、仓库租用管理、物流银行管理。
堆场管理:集装箱堆场是船公司、租箱公司的集装箱周转地,系统拥有集装箱的进出存管理、报表统计查询、EDI数据传送、集装箱修理、费用结算管理等一整套完整功能,适用于集装箱堆场的管理和操作。
货代管理:货运代理系统是代办各种业务,可以代办订舱、海关手续等各种在海运方面需要办理的业务。可以认为货运代理系统主要完成货运代理业务的受理、业务受理的跟踪管理、以及受理业务的费用管理系统,其受理的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在相应的业务系统中实现。 货运站管理:集装箱货运站管理系统是对集装箱使用情况的管理。主要包括集装箱设备管理、箱货管理、拼箱、拆箱、租箱等功能。
►物业综合管理,物业管理系统肩负着物流园区物业资源的维护和运营。在物业管理中实现全数字量化管理,并实现远程数据自动采集及关键点自动控制功能。►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增值综合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和呼叫中心。 物流信息化平台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提供统一的对外服务的窗口及与业务合作伙伴的交互,提高业务的透明度;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跨企业的业务信息共享及业务集成;通过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统一管理,形成供应链的调度和控制中心。 呼叫中心作为一种业务接入,提供各种服务、各种信息数据、各种业务处理,可以根据各种业务分类电话电信增值收益。
►配送管理,要针对物流企业、集团企业运输部等提供全面的运输配送管理,包括订单管理、配送管理、行车跟踪管理、车辆及驾驶员管理、财务结算、报表分析等管理功能。系统要通过配送中心实时监控系统内的订单、车辆、人员等情况,做到智能化、资源最大利用。►内部管理综合业务,内部管理综合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知识库、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资产管理、金融结算、财务、采购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银行抵押管理、经营决策支持、统计管理。
金融结算系统:本系统致力于为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本企业的大客户、会员提供各种安全、方便、个性化的在线支付、在线汇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收款管理、付款管理、外汇管理、交易管理、我的账户、账户管理、当日汇率查询、客服中心等 预算管理:系统是从预算业务角度出发,对预算填报、审批、预算汇总和预算对比分析进行跟踪,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时候,检查预算在线状况或通过报表可以知道预算是否超过所控制的界限。根据不同部门提交的预算,系统预设不同的审批流程,各部门领导审核自己业务范围之内的预算。
CRM、项目管理、档案库管理、内部网站管理、8个功能点。
采购管理:覆盖采购部相关业务,建立从录入请购单、到请购单审批、生成订单、收到货品、检验以及到入库完整的采购库存管理流程;建立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采购订单管理、系统设置以及查询与报表4大功能点。
资产管理:覆盖资产相关业务,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设计资产卡片管理、资产事务处理、系统设置、查询及报表以及与用友接口管理等5个主要的功能模块。
系统特点:
不同平台见的编码格式自动转换
多种通讯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
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
跨系统的统一安全控制
统一身份认证及鉴权
自动转发及路由控制
物流园区组织管理系统改进对策
1、规范物流企业资质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 B /T 19680—2005)标准, 已明确规定了对物流企业的核定标准, 这是物流企业组建、运营和发展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目前, 齐齐哈尔市由于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如何规范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成为重要问题, 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挂上物流企业的牌子, 不知道哪一个是合格的, 哪一个是鱼目混珠的,显然不利于物流业继续发展, 虽有了一个国家标准, 但齐齐哈尔市还没有以此标准核定现有物流企业等级资质。物流的行业地位在相关经济管理部门还不明确, 案件没有归属。物流企业因业务纠纷到法院打官司, 结果“物流业”在我国法律条文中没有反映。物流企业在经济纠纷中处于被动局面, 合法权益难以保护。
2、规范货运市场秩序(1)对物流园区的货源进行整合。为了解决园区内物流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问题, 交通主管部门应对物流园区的货源进行整合。经营同一条线路的物流企业要统一价格。由于多家物流企业经营同一线路, 每天一个班次, 车辆不能满载, 而运营成本与满载是相同的, 为了对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物流园区应该成立短途配送中心, 由原来物流企业自己在各商业网点收货改为由短途配送中心统一收货然后配送到物流园区。反之,物流园区的货物也由短途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各商业网点。这样就实现了统一收货、统一发货、统一价格, 从而解决物流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问题, 可以使物流企业经营效益增加, 成本降低。(2)规范货运市场秩序。为了适应货运事业需要的目标, 齐齐哈尔市交通局等六部门应继续加大整顿力度, 规范货运市场的工作, 特别是个体运输业户进入规划定点的运输场站问题, 应予清理、整顿非法营运问题相结合, 在不断解决定点运输场站条件的同时, 分阶段、按批次连续、深入进行下去。
3、规范业户经营行为(1)建立道路货物运输市场诚信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 引导和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加强管理、保障安全、诚信经营、优质服务, 有利于建立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的诚信体系。每年由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对物流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 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 A A 级、A A 级、A 级和B 级表示。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实行计分制。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包括: ① 运输安全指标: 交通责任事故率、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交通责任事故伤人率;② 经营行为指标: 经营违章率;③ 服务质量指标: 社会投诉率;④ 社会责任指标: 国家规费缴纳情况、按法律法规要求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完成情况;⑤ 企业管理指标: 质量信誉档案建立情况、企业稳定情况、企业形象、科技设备应用情况、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情况。交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上注明物流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在本地的报纸上公布物流企业的质量信誉等级评定结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建议货源单位在选定货物承运单位时优先选择货运质量信誉等级高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上一信誉等级为B 级或上两连续考核为A 级的, 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 交通主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整改不合格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由原许可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吊销其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并提请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通过物流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能够使齐齐哈尔市物流园区的货运市场得以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2)成立齐齐哈尔市货运结算中心, 彻底解决物流企业携款潜逃、占用货主货款的现象。物流园区成立结算中心后, 所有的物流企业都要进入结算大厅统一进行结算, 现在所有业户全部进入大厅, 72 户物流企业已有27户完成了与商业银行的对接。物流企业由原来每周放一到两次款, 变成周一至周五每天放款, 既保护了货主的利益又极大地方便了货主。结算大厅现已进驻银行、保险等机构, 以后陆续进驻工商、税务、海关等机构, 实行“一站式”服务。
物流园区组织管理系统改进
物流园区组织管理系统改进措施的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该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1)建设规范的仓储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的物流仓储区和仓库, 建立入库、出库、品种、数量、周转情况、库存统计、查询、分析等仓储管理系统。(2)组织专业配送队伍。通过专业的配送队伍完成物品的装卸、搬运、包装、运输、跟踪、流通加工过程的各种功能。利用铁路专用线和装卸站台、安装专用装卸设备、配备装卸叉车、组织专业化运输队伍和标准化运输车辆工具、吸纳仓储运输专业户以抵押和交保证金等方式加盟经营, 以迅速扩大仓储运输力量。(3)加强物流园区的服务及扩展物流业务范围。物流园区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例如园区应建立加油站, 汽车修理厂、有供司机休息和饮食的旅馆, 有休闲娱乐场所。提供货物集中、分包装、组货、物品再分配、分拨业务, 并提供与之相关的物流服务过程。发挥中心区位优势, 建立物流网络, 辐射下一级物流点, 以齐齐哈尔市为中心, 通过合作方式发展省内西北地区和对俄贸易边境口岸等地的物流配送点, 扩展和延伸物流业务, 加强物流园区的集散、分拨的功能。(4)提供物流过程的职能化管理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协调, 物流园区应引进银行、保险、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进入园区,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
式”服务。建立功能机构和物流园区、服务客户间、物流网点之间的网上互联, 提供与物流相关的系统化服务, 主要功能有报关、海关联检, 营税、完税、保税, 商品保险、商品质检等, 并以联网方式提供异地服务
保税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包括园区电子账册管理系统、安全与交换系统、区内企业联网报关系统、电子闸口管理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集通关管理、账册管理、闸口管理和ERP接口管理的大型信息化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6
关键词: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Liu Dingy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Teaching,Sanjiang University,Nanjing210012,China)
Abstract:Logistics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data management department,it purchases,sales,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combine to reduce costs,reduce inventory,speed up cash flow to ensure smooth produc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positive role,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most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still mainly in the provision of transport,warehousing and other functions of logistics services,through the functional service price to competition.
Keywords:Logistics management;Procurement management;Sales management;Inventory management
一、引言
企業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有效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业务流程对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物流又是在这些业务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正在迅速兴起的.Net平台下的新特性技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帮助企业以统一界面面对客户,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向不同层次客户销售不同档次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知识库管理,知识共享,业务人员回答客户问题告别经验主导和随机回答,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程度。
二、开发技术
(一).NET技术。在.NET Framework上,所有的组件都被设计成可以作为Web服务提供,因此基于.NET平台的Web服务可以使用.NET Framework的种种先进特性,如语言无关性、丰富的类库、继承的安全服务等。.NET提供的Web服务技术采用各种标准化的技术来描述和传输Web服务,如XML、WSDL、SOAP、HTTP-GET、HTTP-POST等,从而在.NET Framework上构件的Web服务可以轻易的与其他平台上的Web服务互相沟通。
(二)Client/Server。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这个概念最早用于描述软件的系统结构,表示一个应用与一个服务器之间的关系,随着局域网和分布式系统结构的迅速发展,对Client/Serve的理解愈来愈复杂和深刻。在结构上具有很大差别的许多系统都被称为Client/Server结构。Client/Server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分布处理技术。
(三)系统结构模式设计与选择。通过对CS结构和B/S结构的分析和比较,在一个系统中选择哪种模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安全性要求高,要求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要求处理大量数据,且使用范围小,地点固定、计算机分布范围小的情况下,应选用C/S模式;在使用范围广、地点灵活;功能变动频繁;安全性、交互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应选用B/S结构。由于本系统录入,维护和更新等数据处理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本系统采用C/S模式来进行主机和远程机的通讯。
三、系统需求分析
(一)业务需求。本系统是一套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是进行销售、采购、财务、库存管理等工作,设计它的目的是将“进、销、存”等企业的经营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数据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服务等目的。
(二)需求模型分析。在明确了系统需实现的功能之后,需要使用之前提到的UML统一建模语言将系统需实现的功能进行更细一步的划分,将各功能划分为一个或几个独立用例,以便理解用户需求与后续的编码。
四、系统设计
(一)系统详细设计。在本阶段中,确定应该如何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具体的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主要的工作有:根据在需求分析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数据、功能、运行、性能需求,并依照概要设计说明书所确定的处理流程、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
(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具体说,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SQL Server正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欢迎,其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拥有众多令人无法抗拒的优点的数据库。
五、结束语
系统经过最初设计及应用检验,已经具备基本的功能,可满足该企业的物流管理的需求。系统设计及开发时,重点考虑了如下方面:先进性、完善性、操作性、整合性。
系统的实现与具体的应用关系不大,对同类项目的开发,尤其是销售采购系统有借鉴价值。系统将来要是能够整合物流集团的资源,加强“进、销、存”对接,且与财务管理软件进一步融合,将更加实用,也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白以恩.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2004
[2]D Mrtin,A Cheyer,D Moran.The Open Architecture: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J].In: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9,3,12:98-128
[3]张有绪.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探析[J].现代情报,2004,11:12-15
[4]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物流监控系统 篇7
随着快递、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等行业领域的飞速发展,建立综合的物流园区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融合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理念,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交通运输作为物流园区的支撑和保障,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充分结合起来。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跨平台、模块化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为提高物流园区的市场竞争力,发挥物流系统的最大整体效益,利用GPS/GIS等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来建设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可以协助物流企业灵活便捷地实现车辆的调度,实现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控以及货物追踪,帮助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监控,从而保证运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物流园区的企业形象。
2 系统的功能定位及业务分析
物流监控GPS/GIS平台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物流园区运输GPS/GIS调度监控服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园区周边地区的基于GIS平台和GPS定位技术的货运车辆监控服务和调度管理系统,加快物流园区货运车辆调度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物流监控GPS/GIS平台适用对象是入驻园区的物流企业、合作伙伴以及长期注册平台客户,功能定位是为用户提供车辆实时跟踪、路线规划、货物节点跟踪等服务。
针对平台注册用户和进驻物流园区服务平台的物流企业来说,主要可通过该平台实现对自己所属的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和对车辆及司机进行安全保障等需要,功能业务如下:
①随时了解到企业自己的运输车辆的所在地点。
②灵活便捷地对车辆进行调度。
③实时监控车辆是否按照规定在一定的路线和区域范围内行驶。
④有效监控与管理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情况。
⑤有效地实现监控货物的运输追踪(货物的交接、上下车等情况)。
⑥有效地对冷链物质进行运输过程监控。
3 系统的工作原理
3.1 GPS/GIS的工作原理
车载单元(GPS接收机)通过接收GPS卫星定位数据,可以自动地计算出车辆所在的经度纬度坐标,利用车载GSM通信机(可以做成GSM手机方便司机的使用,也可以做成固定模块安装在车载中)将数据发送到GSM公用数字移动通信网,同时结合物流园区的GPS/GIS监控平台所连接的专线网络,可以把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将收到的地理位置坐标数据及其它数据通过中心处理器还原后,匹配GIS系统的电子地图,就可以直观并且清晰地在电子地图上标识车辆的动态信息(行驶速度、位置、状态等)。同时还可以远程遥控操作车辆,避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1]。
3.2 运输过程货物监控工作原理
对于高附加值的货物,为实现更准确的货物运输,可以引入RFID射频技术来实现高价值的货物跟踪,货品上张贴和订单相关的RFID电子标签,在运送车辆的货箱入口处装配上RFID阅读器,货品一旦进入到RFID阅读器覆盖的场所,该RFID系统就自动承担起货品的电子监控功能。比如,车辆上的RFID阅读器接收到RFID标签的信息后,通过车载终端单元的GSM模块利用数字移动网向平台汇报某订单的货物已上车,同理卸货后,货物的标签不再被阅读器感知,即完成货物下车的操作。而在此过程中货物绑定在车辆上,对车辆的监控也对货物进行了监控。通过这种货物交接的流程,即可完成对货物在物流环节中的全流程控制[2]。
4 GPS/GI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架构
从系统应用技术角度来分析,物流园区运输车辆GPS/GIS监控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综合调度监控中心(提供信息查询追踪以及语音调度等服务)、GPS部分(包括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天线、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GSM通信部分(包括GSM网及相应的有线传输部分,GSM和GPRS传输模块,通信控制器)、GIS处理部分(包括软件电子地图,硬件服务器,信息数据库等)。
运输GPS/GIS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部分、无线通信链路、监控中心和广域网四大模块构成[3]。
①车载终端部分。
负责与上层监控平台的通信,接收和反馈GPS定位信息,发送紧急求助信息以及危况信息,主要由显示屏、GPS接收机、天线、GSM模块、控制单元等硬件设备构成。
②无线通信链路。
作为车载终端部分和上层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纽带,可以实现监控中心的远程操控指令信息的传输、车辆实时定位信息、紧急求助信息以及危况信息的传输。可选用各通信服务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或中国移动等)的通信平台。
③监控中心。
作为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监控中心实现对系统整体的各个软硬件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管理,有效地实现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跟踪、监视、调度、控制以及其他各类信息功能服务。
④广域网。
通过网络,实现总监控中心与车载终端、短信服务中心相联,提供带宽通畅的数据通道。
5 系统功能概述
5.1 车辆实时追踪和调度
借助GPS导航和GIS系统的电子地图功能,实时追踪车辆的实际地理位置,可以有效地实现运输车辆以及运输货物的实时追踪。借助物流园区的公共GPS物流追踪调度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可以多方位对运输车辆进行监控,包括车辆的位置、运行速度、运行轨迹、行驶路程、油耗等,有助于客户管理人员实时追踪外勤车辆的运作情况。
借助该物流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客户调度人员与所属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调度运作。客户调度人员通过事先设定各个所属的车辆的预制条件,包括行驶路线、作业区域、行驶速度等条件,若在车辆行驶途中,超越预制的限值时就会触发自动报警;并且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借助紧急按钮,司机可以直接向监控中心求助。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监控中心可以实现远程断电、断油等操作。
5.2 路线的规划和导航
有自动规划路线和手动规划路线两种功能。自动规划路线,驾驶员只需指定线路起点和终点,根据需求,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够自动设计出几种最佳的行驶路线方案,包括最短线路、最快线路、最少高速路段线路等等。手动规划线路,是指驾驶员司机可以自己根据行驶目的地来自己规划起点、路径点和终点位置,在电子地图上规划线路,自己规划行驶路径方案,完成后也可以在系统上标识车辆的行驶路径和方位[4]。
5.3 货物运单跟踪
为实现平台用户和入驻物流企业对运输货品的运输状态、物流追踪和监视控制等信息进行查询,可以通过将货运单据与运输车辆车牌号在平台系统进行绑定的方式来实现。
6 结束语
物流园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保障地区物流高效运作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基于GIS/GPS交通物流监控管理系统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物流运作支撑体系,优化企业运输调度,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运输物流的管理方式和分析模式,从一定层度上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摘要:从物流园区智能交通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定位方面探讨了GIS/GPS技术的应用,阐述了系统平台的功能业务以及框架结构,介绍了GIS/GPS技术应用条件下的信息平台操作模式。GIS/GPS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完善园区信息平台的功能,提高入驻企业、合作伙伴等车辆运输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物流园区服务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园区,智能交通,GPS/GIS,RFID
参考文献
[1]彭尉.基于GIS/GPS/GPRS的移动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2]严传生.基于RFID/GPS/GIS的全程智能物流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隋艳辉.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物流监控系统 篇8
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1.1 中小物流企业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没有一个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使用各自中小企业定义。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小企业的定义,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 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物流企业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的三种类型,即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本文所说的中小物流企业是除国内一些超级大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海运、中铁快运、中邮、宝供储运等)以外的所有物流企业。
1.2 物流信息系统
1.2.1 物流信息系统及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使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1]。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
1.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1.2.2. 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从功能上讲,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代物流思想体系为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计划、管理和控制及作业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快速反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的信息系统。目的是在提高物流业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说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掌握订单信息并进行存储的功能。
(2)正确掌握物的移动并进行传送的功能。
(3)为顾客提供实时查询物流信息的功能。
(4)科学管理控制各项计划和实施的功能。
(5)准确及时获得各种反馈信息的功能。
1.2.2. 2 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系统结构
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作业控制。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作业控制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保证作业能有效的高效率的完成。
(2)管理控制信息系统。部门负责人所需要的信息系统。
(3)战略控制信息系统。辅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做出战略决策。
1.2.2. 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活动层次的物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物流信息系统的一级目标(主要目标):减少物流周期的不确定性,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可靠性、送达及时性、交付一致性的要求。二级目标(力求达到的目标):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物品管理子系统、存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运输与调度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如图2所示。
2 物流信息系统在中小物流企业应用现状
2.1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现状
近几年,在现代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很多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成长,不少企业都发展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利润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升,相反由于竞争加剧、石油价格的上涨,物流业总费用增速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困扰着企业管理者。虽然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将来发展的重要性,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得到了各物流公司的高度关注,但“物流信息化”到底是什么,怎样实现等具体问题还不甚了解。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可以说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2]。
(1)观念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除非万不得已,不会应用物流信息系统。
(2)人才问题。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国公司那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同时,由于企业缺乏信息人才,也增大了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成本。
(3)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还有一些企业,病急乱投医,盲目地建设大而全的物流信息系统,以至于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4)管理问题[3]。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许多业务规则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许多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业务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业缺乏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各部门对信息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5)标准问题。信息化意味着标准化。目前,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缺失严重。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标准化会降低生产效率,多头管理导致物流行业标准化矛盾突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也阻碍了物流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6)信息化水平问题。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盲区的困境。众多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不具备整体实施信息化的条件,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家们在2006年底,实地调查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部地区等10个省区市30多家企业,形成《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到“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在北京市,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在硬件上,许多中小物流企业也就是配备了一台或两台电脑,大多用于财务处理或数据存储,其它应用很少,也没有必要配备服务器。还有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依靠电话和手工方式完成业务处理,更不用说应用具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了。
(7)物流市场竞争问题。同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程度普遍落后的现实,是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中小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服务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中小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3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伴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步扩大,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固然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却是挑战。为了突破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瓶颈,使中小物流企业得以顺利实现物流信息化,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健康充分地参与到物流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现提出以下对策。
3.1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观念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战略及发展较为滞后的管理观念。企业应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揽货、运输,装卸等非标准的运作方式的话,终将跟不上物流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信息系统意味着标准化,许多企业管理者总认为这种标准化降低了效率,所以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其后果就是将企业限制在低水平运作的层面上。因此,要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让管理者提升管理观念,让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加入到建设进程中,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认识到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信息化的成果和过程有个合理的预期。
3.2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储备
虽然并不一定需要企业自己的信息人才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但在之后的系统使用过程中还是由他们承担主要的管理和维护任务,因此中小物流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并且可以与开发系统的专业物流软件公司进行定期的咨询与培训,保证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先进性。同时,面对市场的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趋势,这些信息化人才除了从事信息系统得管理和维护外,还需要具备物流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为以后应用更加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好准备。
3.3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或软件,合理有效地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与评估
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选择合适的软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物流软件供应商们过多关注高端市场,总是喜欢开发功能齐全的软件产品。较低价位、简单易用、适用于中小企业用的软件较少。有很多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投资的中小企业往往盲目建立一些大而全的信息系统,不能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现实问题,致使更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不敢投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的选择时,首先应做企业的评估和调查,分析企业的需求,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局部解决方案而不是全面方案。建立一个可供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投资评估方式,以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概念化、随意性问题。同时,建立一个以财务指标、物流服务水平指标、功能指标和技术指标四大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得企业能够以业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系统的、量化的评估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过程。
3.4 调整优化管理组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今后的物流管理,不能依赖过去保守的管理方法,必须导入革新的理念,确立跨职能甚至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物流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在战略选择阶段,应用SWOT分析法[4],通过对内部优势和劣势的认识,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避免可能遇到的威胁。
3.5 积极开展信息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关系到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起始阶段就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产品编码标准,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标准,物流作业流程标准,管理规章制度标准等,都是必须得到管理者、信息化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高度重视的。既要遵循统一的国内国际标准,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尽管标准化工作较为繁复,耗时耗力,但对于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3.6 提升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
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避开在人力、物力、规模等方面的劣势,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提高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顺畅沟通信息,减少库存,节约运力,削减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赢取生存机会。不实现企业信息化,就不能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行动等具体目标,中小物流企业最终就只能被其他物流巨头或物流新锐兼并或整合。
3.7 作为服务性的中小物流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获得利润的途径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被客户所选用,满足客户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具体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物流业是服务行业,其产品就是服务,其客户就是广大的生产和贸易企业。中小物流企业一定是以满足生产和贸易(含批发和零售)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通过企业的服务使客户或者降低占压资金成本,或者减少相关人力成本,或者能提高产成品的价格,从而达到使客户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因而获得利润为目的的。所以,中小物流企业应该将眼光首先放在如何更快更好地向客户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上面,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尽可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 结束语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物流信息化不仅需要政府、物流企业、IT厂商等相关方面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立足长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息化之路,构建适合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总之,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未来物流发展的需要,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行业和现代物流需求的增加,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将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信息化竞争力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作为新兴物流行业中的绝对多数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落后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树山.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佐.企业如何拓展第三方物流[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3):6.
[3]何发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构筑绿色物流系统 篇9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的发展观。它要求从循环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这种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传统直线型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去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形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使达到传统物流末端的废旧物资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
二、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1.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就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
2. 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厉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 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 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国内企业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必须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的物流业将遭受打击。绿色物流的实施,将改变传统企业的运作模式并使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发生极大改观,这必将使企业获得原来没有的竞争优势。
3. 绿色物流代表着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绿色物流不仅重视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低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将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代表了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三、我国绿色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形成
一方面,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很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更少。对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
2. 绿色物流政策滞后
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各做各的规划,各建各的物流基地,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3. 绿色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绿色导向的指明和绿色操作的运用,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物流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 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产业需要大批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研究生教育刚刚开始起步,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四、构筑实施绿色物流系统的建议
1. 政府对绿色物流的管理和促进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绿色物流事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以及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制定政策法规。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
2. 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营运的绿色化。绿色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企业的改造,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采取绿色运输策略,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减少货流,有效地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降低企业库存水平,减少物流成本。实施绿色包装管理,使用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
3. 加强对绿色物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通过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器械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防止二次污染。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培养绿色物流人才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设置本科和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现代物流高层次、复合型研究人才;相关协会负责短期培训,重点是物流具体操作、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美]布隆伯格勒·梅汉纳.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物流监控系统 篇10
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综合运用GPS、GIS以及无线通讯技术,能够对物流车辆进行远程实时监控。传统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普遍采用C/S模式,要求客户端安装专用软件和电子地图,导致系统扩展和维护困难,且难以保障电子地图的安全性。本文作者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WebGI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系统采用B/S模式,在Web上实现物流车辆信息的发布。客户端无需安装专用软件和电子地图,只需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就可以对物流车辆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并发送指挥、调度等信息。该系统不仅具有访问范围广、操作简单以及客户端成本低、免维护等优点,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不足。
1 系统功能设计
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功能应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企业用户则希望通过车辆监控系统,优化车辆的管理调度。货物托运者要求利用车辆监控系统,掌握车辆承运货物状态。根据各类用户的需求,基于WebGI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用户信息管理: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提供权限认证,允许不同等级的用户通过互联网登陆系统。
(2)物流车辆状态监控:对车辆的位置、速度等进行实时监控;提供车辆防劫、防盗、超速、越界等报警功能;用户可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和指挥。
(3)位置信息查询:实时接受、处理并保存车辆的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在线查询功能,且支持模糊查询。
(4)地图数据管理:在Web上实现地图加载、地图查询、图层管理以及其它常用地图操作,如地图缩放、测距、鹰眼、点选择、矩形选择等。
(5)历史轨迹回放:存储车辆的运行轨迹,并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回放速度进行历史轨迹回放。
(6)车辆漫游:受控车辆可以在各个监控中心之间漫游。如果需要将车辆漫游到另一个中心,车主只需申请漫游即可;申请漫游时可以预设漫游时间,漫游时间一到,系统将自动撤销漫游。
(7)系统维护:提供用户信息、车辆信息、地图信息等的备份和日志管理功能。
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车辆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车载终端和监控中心,两者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递信息。为了在Web上实现系统的功能,在监控中心内部安装了WebGI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从而实现传统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功能扩展。
2.1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系统升级、维护的效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进行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图1为系统结构图。
(1)定位模块。作为系统定位模块的车载终端主要用于接收GPS定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向监控中心发送。同时接受并处理从监控中心传来的指挥、调度等信息。
(2)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通讯服务器以及通讯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监控中心与车载终端的双向信息传递。
(3)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含有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创建数据库,实现信息存储以及显示模块和定位模块之间的信息中转功能。
(4)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Web服务器、WebGIS服务器。主要用于开发WebGIS,将定位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以Web网页的形式返回给用户,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系统工作原理
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流主要分为两部分:监控中心与车载终端之间,监控中心与浏览器之间(如图1所示)。车载终端到监控中心的数据流主要是受控车辆的定位信息。车载终端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出受控车辆的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定位信息发往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对定位数据进行解析后,将其存入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监控中心到车载终端的数据流是监控中心发给受控车辆的指挥、调度等信息。监控中心的通讯服务器负责将该信息经由无线通讯网络发送给相应的受控车辆。
浏览器到监控中心的数据流是用户的请求信息,这可能是普通的Web服务请求,也可能是Web地图服务请求。用户还可以通过浏览器向受控车辆发送指挥、调度等信息。该信息通过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转发往车载终端。监控中心到浏览器的数据流是服务器对用户请求的响应信息,Web服务器将各种响应信息(如返回的地图数据以及车辆的定位信息等)封装在Web页面中返回给用户。
3 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由于显示定位信息和行驶轨迹的电子地图通常是矢量格式的,普通的浏览器大都无法识别[1]。因此,需要利用WebGIS服务器开发出WebGIS,使返回到客户端的电子地图是栅格格式的图像,才能够在Web上实现车辆位置、轨迹等信息的发布。由此可见,WebGIS的开发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关键。
3.1 WebGIS开发语言及相关软件的选择
为了使基于WebGI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具有跨平台性、动态性、安全性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以Java作为开发语言[2],选择MapInfo公司的MapXtreme for Java软件作为WebGIS服务器,它是100%的Java产品[3],该软件提供的Java类可直接用来实现各种地图操作,从而简化了编程过程,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MapXtreme for Java软件集成了Web服务器———Tomcat。Tomcat是Servlet/JSP容器,具有配置方便、功能强大、开放性等特点,可用于处理HTML页面、Servlet和JSP,以实现系统的开发要求。
3.2 WebGIS的实现
WebGIS的实现过程就是Web应用程序的发布过程。Web应用程序的创建采用MVC设计模式。MVC强制性地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体现了软件设计的模块化思想。MVC具备三个核心部件:控制器、模型和视图,分别对应于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WebGIS的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
(1)控制器(Controller)—输入。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用户的请求(如用户信息修改、地图操作以及对车辆的指挥调度命令等),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控制器是通过Sevlet程序实现的。Servlet程序在本系统中有两个作用:一是识别WebGIS地图集的各种状态(例如,地图中心位置、地图视野等)。二是接受并转发客户请求。Servlet是一个特殊的Java类,在这个类中至少要实现doGet或者doPost函数[4],将接受到的用户请求转发给JavaBean。Servlet程序是运用MapX-treme for Java中提供的类编写的。例如,使用语句myMap=new MapJ()创建Web地图对象。
(2)模型(Model)—处理。模型实现与数据库通信,存储实际的业务逻辑和状态的功能。即模型知道用什么规则来得到和更新状态,并通知视图改变。模型是通过JavaBean程序实现的。JavaBean是具体的和公共的且具有无参数的构造器的Java类。在本系统中,JavaBean程序用于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处理。例如,当用户通过JSP程序显示的网页链接按钮提交定位请求时,Servlet接受用户的定位请求,并根据请求的类型调用相应的JavaBean,将定位车辆的相关信息(如定位时间)写入定位数据库。经过定位后台处理,数据库获得定位结果。Servlet再次调用相应的JavaBean,从定位数据库中提取定位结果,并显示于电子地图上。读写数据库的操作由JavaBean调用JDBC驱动软件提供的Java类实现。
(3)视图(View)—输出。视图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主要包括在Web上显示车辆位置、轨迹以及用户进行地图操作的结果,是通过JSP程序实现的。JSP是在普通浏览器可以识别的HTML语言中嵌入了Java代码的一个脚本,其中Java代码用来生成在Web上点击的链接按钮[5],发送用户请求,并显示点击链接的结果。例如setZoom()、setCenter()、showHideOverview()、refreshOverviewMap()、CompositeRender(),分别用来生成设置视野、设置中心、显示隐藏鹰眼、刷新鹰眼以及显示轨迹按钮。点击某一按钮后,控制器Servlet调用相应的JavaBean进行处理,用户便可以通过JSP程序的运行在Web上看到处理后的结果。
4 结论
本文作者开发的基于WebGI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以MapXtreme for Java作为WebGIS服务器,采用MVC模式,集成JSP技术、servlet技术、JavaBean技术,结合GPS、GIS技术实现车辆监控,并在网络上实现车辆信息发布。实践证明,它实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对于开发者来说,这种方法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成本较低;对于系统本身来说,可以实现系统跨平台性、安全性且易于维护;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访问范围、更简单的操作并得到更友好的、动态的页面。
摘要:针对用户远程查询以及信息共享的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WebGI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分析了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详细研究了其关键组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利用JAVA开发语言和MapXtreme平台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物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使用户可以直接在Internet环境下完成物流车辆信息的查询。
关键词:车辆监控,WebGIS,B/S结构,MapXtreme
参考文献
[1]许向锋.用Java实现面向对象的WebGIS[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0):98.
[2]韩海洋,龚健雅,袁相儒.Internet环境下用Java/JDBC实现地理信息的互操作与分布式管理及处理[J].测绘学报,1999(2):48.
[3]Mapinfo公司.MapXtreme Java Edition4.8开发者指南[EB/OL].(2009-01-15)[2009-02-25].http://reference.mapinfo.com/soft-ware/mapxtreme_java/english/4_8_1/dev_guide/MapXtremeJava48_DG_CHS.pdf.
[4]Bryan Basham,Kathy Sierra,Bert Bates.Head First(Servlet&JSP TM)[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5-99.
烟草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研究 篇11
关键词:烟草工业物流;烟草服务体系;整合
我国对烟草行业的物流情况十分重视,全国各地的烟草工厂、企业也在不断的加大对烟草物流现代化建设的规划与投入,使烟草行业物流变为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其它行业物流的榜样。尽管目前我国烟草物流已经取得了不笑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问题,例如:库存成本难以管理、物流过程中信息更新慢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被迫切解决。
一、烟草物流的整合目标与内容
我国实行烟草物流系统整合的主要目标是以发展烟草为主,以提高烟草物流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为辅,使烟草物流系统在规模、成本、质量与效率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动态的优化机制,确保烟草物流系统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高快捷、便利的服务。
在整合烟草理论的基础上,整合烟草行业的物流整合内容主要分为物流网络、物流组织、以及物流信息这三个方面。
1.1物流网络整合
烟草物流网络则是指以物流中心分布,合理科学的分工、互为节点,使一定的区域覆盖上网络。其整合的内容有:优化配送路线、物流网络节点整合、节点库存控制等。
1.2物流组织整合
物流组织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结构与制度,在整个物流组织中,这四个要素分别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只有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一个健全的组织结构。物流组织整合通过对管理职能、人力资源与制度进行合理的协调与统一,形成一个新的物流组织,从而实现物流组织的总体目标。
1.3物流信息整合
物流信息整合就是把所有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通过过程整合、内容整合与行业整合等过程从信息与数据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使内外信息相融合,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烟草物流行业得到总体的提升。想要实现烟草物流信息整合就要按照烟草行业的发展战略与要求,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将烟草行业与相关业务进行合理衔接,从而形成综合信息平台。
二、烟草物流系统的整合
我国的烟草工业物流系统的核心是生产,并结合采购为工业生产搭建平台,提升各个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向各大烟草工业企业提供成套服务。
2.1未整合前的烟草物流体系
整合之前的烟草物流系统是互不连接的,尽管烟草工业流水线上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各个工厂的生产物流与供应物流的模式各不相同,还处于传统物流模式,并没有纳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与规划,导致库存量过大,我国烟草物流行业工作效率低、服务差、成本差等局面。
2.2整合后的烟草工业物流体系
物流网络方面的整合是以“供应、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其具体内容为:第一,对供应物流采取统一采购与集中存储,向生产商配送的方式。统一采购不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减少分散采购的漏洞。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还增加了运输批量,使烟草工业物流有了一个良好的运输规模。烟草物流中心可以根据各个卷烟厂不同的物流需求,配送其所需要的生产资源,这不但减少了生产厂家的准备时间与准备用地,而且还提高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这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为烟草行业带来更大的提升。
在物流组织整合方面,将各个职务企业的物流资产与业务按照一定的股权比例分配,建立一个由烟草集团控股的专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物流公司。具有专业性的物流公司主要控制公司的物流业务,并根据当地的物流情况与发展水平适当的拓展非烟草类的物流业务,从而转变成综合型物流公司。
在物流信息整合方面,物流信息资源是供应商、企业与物流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前提,也是实现烟草现代化物流的前提保证。烟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以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烟草物流进行全方位管理的人与计算机相配合的现代化系统,其可以进行物流调配业务,也可以办理计划布置、生产管理等业务。
总结:
我国是生产烟草的大国,卷烟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烟草行业一直都在为国家税收做着重大贡献,因此发展我国烟草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烟草行业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物流技术,同时加强我国烟草物流体系建设,并对烟草物流行业进行一定的程度的整合才能有效的改善我国烟草行业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在烟草行业的竞争实力。通过对烟草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并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烟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这对与我国烟草物流系统的整合有着重大意义。(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巍巍,北京烟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1,07(01):11-14.
[2]高少军,黄章树,基于烟草供应链的物流治理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07(09):11-13.
[3]曾永春,吴萍,浅谈烟草工业企业的物流体系规划与设计.沿海企业与科学,2011,07(11):9-12.
[4]王勇,池洁,樊建新,基于遗传算法的烟草物流配送区域划分优化研究.从轻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28):619-6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系统研究 篇12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物流系统,管理科学
0 引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1]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JAY W.FORRESTER教授于创立,是一种研究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一大特点是能作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定量分析研究。[2]通过计算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战略与策略,因此被誉为“战略与策略实验室”。系统动力学创造至今,在人口、经济、环境、能源、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3]近些年来物流业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流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系统性,通过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系统领域,可以较为深入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物流活动的动态发展运行机制,进而对制定物流决策提供辅助和参考。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物流系统动力学”的边缘学科概念,以阐释将系统动力学引入物流系统分析领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文就是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系统中,尝试建立物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进而为物流决策提供辅助和参考。
1 模型的建立
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商、物流公司和顾客,而我们研究的是物流系统,因此将其从供应链中分离出来。站在一个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整个物流系统。一个企业取得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利益是收入与成本之差,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的收入就是将物资配送至目的地从而取得利益;而物流企业的成本包括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配送费用即物流公司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将客户的货物送至目的地的费用,仓储费用即物流公司用仓库存放货物而产生的费用。
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仓库数是整个物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物流公司的收益。随着仓库数的增多,可以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会使物流企业的周转率提高从而提高收入,对整个企业的收益起正面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随着仓库数量的增加使得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都提高了,从而使成本提高,对整个企业的收益起负面作用。因此仓库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起因果关系。如因果关系所示,收益与收入成正向增长,与成本成负向增长,收入与仓库数为正因果关系;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均与成本为正因果关系,配送量与配送费用同向增长,而仓库数与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同向增长。
增加仓库数量可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周转率,增加一个仓库到底能缩短多少客户响应时间,使周转率能提高多少,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在物流行业有仓库销售率这一指标,它的含义是每增加一个仓库每个月能够带来的收入有多少。而成本方面有配送成本和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受运输费率与配送量的影响,配送量可以用单位仓库配送量与仓库数之积得到。仓储费用可以由仓储费率与仓库数之积得到。物流企业可以根据收益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仓库数量,在这里就需要引进期望销售量指标。
在构建完因果关系图并确定参数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性物流资料数据,利用VENSIM软件建立起系统动力学流程图(如图1)。
根据资料给各参数赋值如下:
仓库销售率=12 Units:wanyuan/(N*Month)
仓储费率=2 Units:wanyuan/(N*Month)
单位仓库配送量=30 Units:ton/(N*Month
收益初始值=30 Units:wanyuan
销售调整常数=0.5 Units:Month
运输费率=0.3 Units:wanyuan/ton
接下来,应该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各变量单位的检查,确定各个系统动力学方程两边的单位是否匹配;另一方面是对模型整体的测试,以确定模型能否正常运行。这一步骤由VENSIM提供的units check和check mode功能执行完成。以上所建模型通过检验。于是可以根据模型得到一组方程,如下所示:
(01)仓储费率=2 Units:wanyuan/(Month*N)
(02)仓储费用=仓储费率*仓库数Units:wanyuan/Month
(03)仓库数=INTEGER(期望销售量/仓库销售率)Units:N
(04)仓库销售率=12 Units:wanyuan/(Month*N)
(05)成本=仓储费用+配送费用Units:wanyuan/Month
(06)单位仓库配送量=30 Units:ton/(Month*N
(07)配送费用=配送量*运输费率Units:wanyuan/Month
(08)配送量=仓库数*单位仓库配送量Units:ton/Month
(09)期望销售量=收益/销售调整常数Units:wanyuan/Month
(10)收入=仓库数*仓库销售率Units:wanyuan/Month
(11)收益=INTEG(+收入-成本,30)Units:wanyuan
(12)FINAL TIME=12 Units:Month The fin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
(13)INITIAL TIME=0 Units:Month The initi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
(14)销售调整常数=0.5 Units:Month
(15)运输费率=0.3 Units:wanyuan/ton
(16)SAVEPER=TIME STEP Units:Month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output is stored.
(17)TIME STEP=1 Units:Month The time step for the simulation.
2 系统模拟及对策
2.1 基础数据
下面对根据模型对近12个月进行模拟,可以看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既定的条件下,对仓库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2.2 基于模型的对策研究
仓库销售率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物流资料得到的数据,我们看一下它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将仓库销售率由原来的12 wanyuan/(N*Month)降低为11.5 wanyuan/(N*Month)将模型再次进行模拟,我们关注一下仓库数和收益的变化。
如图2,如果仓库销售率下降即出现数据不准确或者销售能力下降的情况,会导致仓库的需求数下降,这是由于销售率下降导致效益减少,进而影响到预期效益水平,使仓库需求数量减少,此时管理者应当减少仓库的租用数量。同时可以利用此模型计算出实际需要的仓库数量。再比如,此物流系统最多只能够提供20个仓库,我们可改变模型参数,对模型重新进行模拟,得到如表2所示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接下来的第10个月仓库数就达到了20个,使得收益较原来有所下降,因此管理者可以根据此模拟数据提前做好对策,建设、租用更多的仓库。
3 结语
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引入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思路来分析、思考物流领域中的各环节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考察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而不仅仅将视角局限于某一单一的物流环节或要素。这样的思路对于解决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物流决策、提高物流整体环节运行效率,进而对于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江.系统动力学引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8-37.
[2]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