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作用

2024-10-07

正性作用(精选7篇)

正性作用 篇1

职务晋升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激励措施, 企业职务晋升制度有两大功能, 一是选拔优秀人才, 二是激励现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 在职务晋升中, 并不一定业绩最好的人都能得到晋升, 能晋升到高一级的职位更主要地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个性特点。企业对未能晋升的优秀职工应有足够的表彰与补偿, 以体现不同类型的职工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与价值。如何正确运用晋升这一重要的激励措施, 又尽可能减少只有少数人能晋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无法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的情况下, 使大多数很不错的职工继续努力工作, 保持敬业精神, 是企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职务晋升的作用

对企业来讲, 内部职务晋升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 相对于其它激励措施 (如货币激励) , 晋升是鼓励职工的长远行为。第二, 内部晋升的职工已经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熟知企业的运作, 比外部招聘的职工有更强的适应性与融合性。第三, 内部晋升不但让被晋升者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在更大的范围施展其才华, 也给未晋升者或新来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期望, 使职工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从而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感。

但是, 企业把晋升作为一种激励措施, 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职务晋升的职数是有限的。企业只能晋升少数职工, 而不能象货币激励那样, 同时奖励大多数人。第二, 在职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即使最优秀的人才, 其晋升的次数也不可能很多。而企业对职工则可经常进行货币奖励。第三, 晋升具有激励与选拔管理人员两种功能, 这两种功能会存在冲突。选择管理人员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在现有岗位上业绩优秀的职工不一定适合做管理工作。如: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一定能当出色的经理。但在晋升的激励下, 被晋升者可能会不断要求晋升, 直到最后到达力不从心的职位为止。对于未能晋升的职工来讲, 晋升的愿望得不到实现, 为了晋升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收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特别是当职工认为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得到了晋升, 甚至不如自己的人也升迁了, 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时, 他们就会认为企业违反了公正、公平的原则, 从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并重新评价与调整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包括降低对企业的心理承诺、增加离职的意向、寻找跳槽机会或者马上跳槽等

二、企业职务晋升的公正性

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 不偏袒哪一方。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职工最关心的决策结果包括业绩评估、工资与奖励、职务 (职称) 晋升等。职工往往会将自己所得利益与所付代价 (如工作负荷、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与工作的时间等) 与他人进行比较, 以评估自己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对待。

在职务晋升决策中, 结果公正性指职工对晋升决策结果的公正感。结果公正感来自于职工认为合适的晋升人选是否最后得到了晋升。职工通过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各位候选人的能力与贡献进行比较形成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如果最终晋升的人选与职工心目中的人选一致, 职工会认为晋升结果是公正的, 如果不一致, 就会产生不公正的感觉。晋升决策程序公正性体现在:公开性 (在内部选拔前, 管理人员应向职工公开选拔的标准与程序, 如对业绩、技术、资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等) 、客观性 (准确客观地评估候选人的真实业绩与能力) 、一致性 (选拔程序与规则对所有符合资格的职工一视同仁, 没有偏袒与偏私, 并保持规则的连续性) 、交往公正性。

三、坚持职务晋升公正性的作用

首先, 晋升结果公正性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并提高职工的职业满意感晋升结果公正性简单来说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所谓合适的人就是被晋升者的管理能力、品德、贡献、个性等各方面都符合晋升职位的要求。企业把优秀的人才提拔到高一级的岗位, 对于被晋升者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对其他职工也有长期的激励作用, 能帮助职工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期望, 正确引导职工今后的行为。其次, 晋升结果公正的重要途径晋升程序公正性是保证选拔人才质量的关键。程序公正性要求选拔程序公开、客观、接受监督, 如果决策程序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被发现, 以有效防止非程序的、不合法的因素干扰职务晋升过程, 从而保证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被提拔到适当的岗位上。再次, 程序公正性能使职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程序公正性能使职工找到自己可遵循的晋升规律。公正的选拔程序可使每一个渴望晋升的职工理解企业对自己的期望, 明白他想要晋升的岗位的选聘标准, 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程序公正性能消除或部分消除得不到晋升的职工的负面情绪程序公正性理论指出, 人们不仅十分重视决策结果, 而且同样重视决策过程。不能如愿晋升的职工会寻找失败的原因。

四、结论

晋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激励措施。晋升结果公正性能增加职工的职业满意度。保证企业内部选拔程序公正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晋升结果的公正性, 真正符合“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一晋升目的。管理人员在晋升决策过程中公平地对待职工, 能体现管理人员对职工的尊重与赏识, 改善上下级关系并倡导合作精神与互助行为。坚持晋升决策的公正原则并不是正确发挥晋升激励作用的唯一措施。为每个职工设计其职业发展道路, 为能力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个性不同的职工提供多元的发展空间, 让各类职工都有自己施展才华的天地, 也是企业留住并激励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

晋升程序的公正性研究 篇2

职务晋升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选拔优秀人才,二是激励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从内部提拔优秀的员工到更高、更重要的岗位上,对员工或对组织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职务晋升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相对于其它激励措施(如货币激励),晋升可以鼓励组织成员的长期行为。晋升前组织需要对被晋升者进行长期的业绩评价,所提供的激励是一种长期的激励,而货币奖励主要是短期的激励,有可能驱使组织成员更注重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忽视组织的长期利益。第二,相对于外部招聘,内部晋升的员工已经认同组织的价值观,比外部招聘的员工有更强的适应性与融合性。第三,内部晋升不但让被晋升者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在更大的范围施展其才华,也给未晋升者或新来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期望,使员工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感。但是,对于未能晋升的员工来讲,晋升的愿望得不到实现,为了晋升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收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特别是当员工认为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得到了晋升,甚至不如自己的人也升迁了,而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时,他们就会认为组织违反了公正、公平的原则,从而产生愤怒的情绪,并重新评价与调整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包括降低对组织的心理承诺、增加离职的意向、寻找跳槽机会或者马上跳槽等。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但关心晋升结果是否公正,更关心晋升程序的公正性。不少研究证明,如果员工认为组织的晋升程序是公正的,即使晋升结果与初衷不符,员工往往也会接受这些结果。

二、目前晋升程序存在的弊端

1职位空缺公布中缺乏科学的职位分析,难以保证职得其人。职位分析来源于人力资源理论,也称工作分析,是指对组织中的某项职位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分析职位本身的各项内容及员工对此职位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具备的素质等。而当前的晋升程序中,并没有真正吸收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没有对每个职位进行详细的工作描述,常常只是简略对于空缺职位的数量、名称等作些交代,缺乏科学的职位分析。因此,这种晋升常常导致以下情况的出现:晋升上来的员工常常并不适合此职位,而适合此职位的员工却没有得到晋升或者晋升到了其他职位上,很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

2在晋升人选的提出方面,以领导推荐为主,员工的主动性不够。在现实过程中,往往是领导推荐起主导作用,真正自荐的非常少,群众推荐的就更少了。这就使得员工为了晋升,可能一味取悦领导。结果导致那些善于溜须拍马、曲艺奉承的人往往步步高升,而真正埋头苦干的人才却得不到升迁。

3在对拟晋升人员的考察方面,公开性不够,缺乏群众参与。美国行政学者怀特认为,要确保提升最有效率,最有价值的员工,就应该在考绩加功绩面前公开衡量并选择,贯彻公平处理的原则。公开是民主的基本要求,只有将全部晋升过程公开,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止各种后台操作现象的发生。现实中常常是由用人单位或者人事部门负责晋升程序,原则上要求征求群众意见,在实际操作中却极少真正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对于考察过程、考察名目、考察结果等公开化不够,致使考察往往只是一种任用之前的过场,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三、对健全晋升程序的一点建议

如上所述,我国很多单位的晋升程序中存在着科学性不高、民主性缺乏,员工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为了使晋升制度的激励作用真正得到发挥,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员工晋升中引入科学的职位分析。科学的职位分析包含与职位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位的名称、数量、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能力要求、性格要求、知识要求等等。在员工晋升之前的空缺职位公布时,要改变现有的简单公布方式,采用全面、详细、科学的职位分析,不仅要提出职位的工作能力、资格要求,还应当对担任该职位所需的性格特征、身体条件、文化背景等做出具体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员工对照自身的性格气质等条件,分析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该职位,避免单纯的为了晋升而晋升的现象。

2改革拟晋升人员的提名程序,建立员工晋升中的自荐机制和群众举荐机制。领导推荐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免不了存在较大的片面性。通常情况下,员工对自身能力和性格的了解往往要比其他人清楚,群众对品行、能力的了解要比领导更清楚。一方面,要建立有效、完善的自我推荐机制。当职位空缺公布的时候,员工通过对比职位分析中的各项要求,认为自己适合且能够从事该职位工作的,要通过正式途径向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详细陈述自己的年龄、学历、优缺点、工作实绩等情况,并提出对该职位的理解,以及假定晋升后的施政计划等。另一方面,要建立灵活的群众推荐机制。当职位空缺公布时,可以通过临时选举群众代表组成推荐委员会,由推荐委员会负责推荐拟晋升的候选人。考虑到运作过程中希望晋升的员工可能存在游说、贿赂等行为,这种推荐委员会应该是弹性的,即在需要时临时组建,短期内迅速提名,完成提名任务后随即解散。

3完善晋升对象的考察程序。对员工的晋升程序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员工的晋升考察了,因为考察的结果往往直接决定了晋升能否顺利实现,考察过程是否客观公正,往往决定了晋升过程是否公平公正。这种考察程序一般是比较客观的,但问题常常在于晋升考核中的群众参与度不够,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公开程度不够。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必须引入群众考核。要改变以往那种以用人单位和人事部门为考核主题,顺便听取群众意见的做法,让人民群众进入到考核主体中来。

4改革结果公示程序。目前的结果公示基本都是在拟晋升人员基本已经决定后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在任用前再最后一次征求群众意见。这种公示常常容易造成一种错觉,群众常常认为晋升已成定局,反对也没有什么用了。因此,要改变这种结果公示制度,从晋升提名开始直到最后任用,实行全过程的公示,全程接受群众的监督,以便随时做出反映。要让群众清楚该公务员是如何被提名的,具有那些优点,取得了哪些成绩,是哪些人负责考核的,考核了哪些方面,考核的结果如何等等。另外,这种公示必须注明群众意见的反映途径,并且这些途径要尽可能的便捷,要尽可能为反映意见的群众保密,以防出现因为害怕打击报复而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

程序公正性保证了晋升程序的公正、公平与公开。因此,如何正确运用晋升这一重要的激励措施,又尽可能减少只有少数人能晋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无法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的情况下,使大多数很不错的员工继续努力工作,保持敬业精神,是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坚持晋升公正性原则是发挥晋升激励作用,并消除晋升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的重要措施。

摘要:晋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激励措施。晋升结果公正性能增加员工的职业满意度。保证组织内部选拔程序公正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晋升结果的公正性, 真正符合“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一晋升目的。本文从晋升程序这一角度出发, 分析了保证晋升程序公平公正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并对当前存在的关于晋升程序上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职务晋升,晋升程序,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陈福寿:《论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性评析》.行政与法.2004 (11) .

[2]孙伟、黄培伦:《公平理论研究评述》.科技管理研究.2004 (04) .

[3]刘强、王波:《我国公务员晋升程序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 (11) .

[4]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第92页.

论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 篇3

问题的提出

先看几则网络新闻的标题:

例一:2011年3月22日, 外交部网站上发了一则题为《2011年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 (1) 的消息。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此消息的时候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标题。如金羊网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 :《中国否认对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不满》 (2) ;新浪网:《外交部:反对滥用武力致利比亚平民伤亡》 (3) ;搜狐网:《外交部:反对滥用武力造成更多利比亚平民伤亡》 (4) 。网易在报道时先是采用了《中国否认对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不满》的标题, 后改为《外交部:反对武力干预利比亚呼吁各方立即停火》 (5) 。

例二:“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卫生部制定了三聚氰胺限量值, 后取消该限量值, 改为完全禁止。2010年4月23日, 《新京报》第A40版在刊发此消息时题为《乳品安全国标不再提“三胺”》。网易在转载此新闻时将标题改为《卫生部取消乳品可限量添加三聚氰胺的规定》 (6) 。

例三:2011年5月7日, 《证券日报》A2版刊发一则新闻, 题为:《国际油价暴跌超8%成品油价上涨压力暂缓》。同日, 新浪网同题转载 (7) 。

以上三例具有典型性。例一中, 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标题语意很平和,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保持了立场的公正性, 而网络媒体在转载的时候设计了与外交部原稿不同的标题, 且不同的网络媒体之间的标题也不尽相同, 这也显示出各网络媒体关注点的不同、立场的不同。例二中, 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客观公允, 未加入感情色彩, 而网络媒体修改的标题则隐含着愤怒而不敢直言的感情。例三中, 网络媒体未对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予以修改, 完全照搬。

从新闻标题来源分析, 无外乎两种情形:一是网络媒体从传统媒体直接引用, 如例三;二是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做了修改, 如例一和例二。例一和例二又可细分:例一是网络媒体对新闻内容重新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例二是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改变了表达方式。新闻标题只是一个外化的形式, 重要的是形式背后的实质, 即:为什么某一标题网络媒体直接引用, 而对另一标题又做了修改?其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后文将有述及。

网络媒体的特点

及时性。同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发布新闻十分快速, 甚至可以做到当时发生的事情当时报道。这主要借助于互联网络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持, 比如同步视频、音频、图像等技术的应用, 可以使网络媒体做到无时差的报道, 其所需的时间仅仅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信息传递时间而已。从技术上讲, 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速度已经超过了电视直播和广播电台直播, 更远远地超过了纸质媒体。

灵活性。网络媒体的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材的灵活:网络媒体可以利用所能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其来源途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传统媒体则很注重信息的来源, 非正式渠道得到的信息一般不会在传统媒体中出现。二是编辑的灵活:网络媒体发布新闻不需要多次校对与审核, 基本上由编辑个人负责并独立完成。编辑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对材料进行取舍、编辑。这也赋予了网络媒体极大的自由度, 自由一旦被滥用, 很容易影响到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

大容量性。通过链接、标签、注释等方式, 网络媒体把相关信息整合起来, 使读者在阅读某一则新闻时可以把相关信息———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都浏览到。在理论上, 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量是无限大的, 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的这一优势, 节省了读者检索信息时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的支出, 因此上网阅读新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2011年3月15日网络媒体报道, 美国著名新闻研究机构波因特学院 (Poynter Institute) 的一项调查显示, 截至2010年底, 互联网超越报纸, 成为美国人的第二大新闻来源 (8) 。

影响网络媒体立场公正性的因素

网络媒体提高浏览量的需要。新闻标题可以使读者对报道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轮廓性的认识, 而报道的内容则成了标题的扩展和详细说明, 这也说明了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网络媒体生存的根本是浏览量, 只有维持一定的浏览量, 网络媒体才可以生存、发展、壮大。为了吸引人们浏览, 俗称“吸引眼球”, 网络媒体必然会在新闻标题上做文章, 语出惊人、与众不同也就成了一个自然的选择。如前文例二中“网易在转载此新闻时将标题改为《卫生部取消乳品可限量添加三聚氰胺的规定》”就起到了很强的吸引眼球的作用。这个时候新闻的内容反而退到了其次。这实际上就是在“炒”新闻。而“炒”新闻就是在“炒”新闻标题, 谁吸引的“眼球”多谁就是竞争中的胜利者, 对网络媒体而言即是如此。在客观上, 立场总是表现出是否具有公正性;而在主观上, 网络媒体往往会不自觉地忽视对立场的审视。换言之, 只要能吸引“眼球”, 立场公正与否不在网络媒体的考虑之列。至于立场, 就交由浏览量来决定。唱反调是个常用的手法:其他媒体的立场如果公正, 那么一个不公正的报道肯定会吸引“眼球”;其他媒体的立场如果不公正, 那么一个貌似“公正”的报道肯定会吸引“眼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网络媒体没有立场, 其立场的公正性与否, 只是一个客观的表现而已。

编辑个人的价值取向。前文述及网络媒体运作的一个特点就是编辑个人的素质影响着网络媒体的风格。而编辑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 具有人的通常的感情与理念。编辑对新闻内容的解读, 首先就体现在新闻标题的文字设计上。例一中, 不同的网络媒体对同一则新闻的解读是不同的, 这背后就是编辑个人在发挥着作用。不同的编辑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只要不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编辑具有极大的自由, 甚至编辑可以把这种自由发挥到极致。如例二, 从新闻标题中读者可以感觉到其中夹杂着编辑对卫生部的不满情绪。编辑个人的价值取向通过新闻标题体现出来, 并由此决定着网络媒体的立场公正性。而例一中, 部分网络媒体解读出“中国否认对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不满”这一事实上不存在的信息, 则是明显地站在了不公正的立场上。

网络媒体资本的利益需求。网络媒体是需要资金来支持运作的。资金被投入网络媒体运作之后就转化为资本。资本是有立场的, 换句话说就是资本具有利益需求。赢利是其利益需求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需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资本背后的利益链极其复杂, 既有物质利益需求, 也有非物质利益需求, 甚至还掺杂着政治、宗教等因素。资本是货币化的利益集团的实物载体, 不同的利益集团为达到各自的目的, 在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上、素材选取上以及标题设计上, 都要围绕该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进行。财经类网络媒体尤其如此。这种选择性新闻报道, 本身就偏离了公正的立场, 脱离了传统媒体客观第三人的视角, 也抛弃了传统媒体相对简单的资金来源, 实施企业化运作的网络媒体, 也就很难具有超脱的新闻自律了。在这个意义上, 新闻本身不是网络媒体所关心的, 网络媒体所关心的是新闻报道可以给其背后的资本带来的利益。这个时候, 新闻报道就被庸俗化, 成为网络媒体牟利的工具。例三中, 《国际油价暴跌超8%成品油价上涨压力暂缓》的标题有一个隐性导向, 它表明油价的上涨是趋势, 目前只是暂未涨价而已。结合该新闻的原始出处及所在的网络媒体的板块来分析, 不难看出这个标题对石油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好的。这个标题会刺激消费者利用所谓的油价“低点”买油, 从而扩大石油企业的销售额, 进而带动石油企业利润的增加。如果换一个标题, 比如《国际油价暴跌超8%国内成品油价涨跌不明朗》, 那么消费者就会持观望态度, 石油企业的销售额不会增加甚至会减少, 进而影响到石油企业的利润。这种情况哪怕只有一天, 对石油企业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9) 。网络媒体资本的利益需求是影响网络媒体立场公正性的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它最终决定着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

网络媒体规则的制约程度。网络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不同于传统媒体。因为网络媒体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使它可以随时写新闻标题, 也可以随时更改新闻标题, 甚至还可以把整篇新闻报道删除。这给了网络媒体一个很自由的施展空间, 即使它的立场不公正, 即使它受到了公众批评, 即使它被告上法庭, 它都可以随时改变立场, 而把之前的立场抹去痕迹。甚至网络媒体的立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游移。这就是网络媒体的规则, 甚至可以说是主要靠网络媒体自律的规则。这个规则对网络媒体的制约作用是很有限的, 因为这个规则缺乏一个惩罚机制, 完全靠网络媒体自身的职业操守来维持, 而这种维持是很脆弱的, 随时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因素就被打破。

网络媒体立场公正性缺失的后果及解决途径

保持立场的公正性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对传统媒体如此, 对网络媒体也是如此。在网络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的今天, 其舆论导向价值选择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如何保障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 是一个很现实的课题。缺少了公正性, 也就失去了权威性。网络媒体在这种背景下, 很容易被边缘化, 容易沦为娱乐大众的工具, 失去作为媒体的地位与作用。要保障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建立事后惩罚机制。网络媒体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决定了它不可能建立如传统媒体那样的事前审查机制和事中监督机制, 而只能建立事后惩罚机制。也正因为缺乏事前、事中制约, 所以事后惩罚机制要较传统媒体更为严格。

建立信息备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要求网络媒体将其发布的新闻报道及时传输给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目的, 是为了在纠纷出现时有据可查, 避免网络媒体消除证据带来的消极后果。

建立新闻互享机制。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或其他网络媒体 (以下简称消息源单位) 的新闻报道, 要将修改后的标题和内容回传给消息源单位, 消息源单位认为不妥的, 可以提出意见, 网络媒体应根据意见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个机制有赖于双方的协议与互信来建立。

参考文献

[1]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jzhsl/t808563.htm

[2]http://news.ycwb.com/2011-03/22/content_3388411.htm

[3]http://news.sina.com.cn/c/2011-03-22/171022161317.shtml

[4]http://news.sohu.com/20110322/n279944835.shtml

[5]前一标题已被修改, 原始数据参见以“中国否认对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不满网易”为关键词的百度快照。后一标题见:http://news.163.com/11/0322/18/6VP5LAUK00014JB5.html

[6]http://news.163.com/10/0423/03/64U5C3S40001124J.html

[7]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10507/03339806101.shtml

[8]http://tech.sina.com.cn/i/2011-03-15/14345288017.shtml。该新闻在美国刚一发布, 中国大陆的网站就及时进行了报道, 由此也可以看出前文提到的网络媒体的及时性。

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原则探析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公正的社会氛围, 更需要公正的舆论氛围, 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努力践行公正性原则。新闻报道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维护社会公正,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以公正的态度报道社会生活, 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2 新闻报道公正性现状及分析

2.1 新闻报道公正性现状概况

2005年“超女”唱红中国时许多报纸进行了集中的轰炸式报道。比如2005年3月到10月《南方都市报》对“超级女生”节目的报道共144篇, 《华西都市报》的相关报道高达177篇, 后者在海选时大多以批评性言论为主, 而前者正反意见均等, 但总基调以正面为主, 这些倾向性对受众对节目的认识、参与意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受众是否知道, 《南方都市报》是“超女”广州赛区的协办媒体, 而《华西都市报》是当时另一个竞争的选秀节目“梦想中国”的主办单位之一。

在2009年5月上海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发表演讲, 提出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 信息传播秩序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 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的观点。

以上的事例只是揭开了违背新闻报道公正性原则现实的冰山一角。从宏观上来看, 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被报道的概率并不均衡,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微观上来看,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过程中, 不公正的现象也有很多表现, 将新闻媒体由社会公器变为个人私器的表现, 违背了新闻公正性。

2.2 新闻报道不公正的原因分析

违背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新闻道德失范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性质是严重的。它的产生不只是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结果, 还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原因, 如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传播体制、教育等。

首先, 宏观上新闻报道不公正主要是新闻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新闻信息被发现的机率不均等, 领导机关或商业企业, 对新闻媒体利用的重视程度较高, 而且可以利用手中的政治力量或经济力量来管控媒体。而属于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很难被媒体主动关注, 虽然在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 他们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并没有成为主流。

其次, 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影响新闻报道公正性的关键因素。媒体为了谋求“眼球效应”, 凭空捏造事实;为了政治需要, 公开造假或虚报浮夸;由于记者工作作风不实, 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 致使一些不公正新闻出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 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外, 我国新闻立法不够完善, 不利于新闻报道公正性的贯彻。

3 坚持新闻公正性的途径与方法

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 Overby 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A+B+C+D+E=F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公式强调了公正的5个要素, 就是我们的报道要尊重事实, 对采集到的事实要反复核实, 不要将传言没有弄清楚的东西当新闻事实传播;要不偏不倚, 采访中要耐心听取当事人双方的陈述, 不能只从一方了解情况偏听偏信;要从多方面报道, 充分的反映整个民意, 不要以个别代替一般, 不能只报喜或只报忧, 更不能在报喜中任意夸大和拔高;杜绝在报道中融入自己的好恶成见, 千万不可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 就匆忙赶写稿子;要在文中体现正义、良心和道德等等。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完全中立、公正的新闻是不存在的, 它总要反映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受到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因素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达到这种公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坚持平衡的报道方法

《参考消息》可谓践行公正平衡的典范:2006年10月18日《参考消息》头版上针对朝核问题的报道即体现了公正性原则。该报在同一版面上刊发了美联社、路透社等关于朝鲜可能进行二次核试验的报道和朝鲜平壤方面做出强烈回应的报道, 将各家之言摆在读者面前, 通过直接引语公正反映出各方的态度, 还原读者事态全貌。公正性就要求坚持平衡性的报道方法。

首先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公正意识。公正源于平等, 在新闻报道中, 无论是报料者还是被批评的对象, 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批评者与被批评者, 在记者面前都是平等的被采访者。只有具备平等意识, 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公正。

其次, 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质疑的精神, 即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 目的是探究真相。而单听一方的陈述是不可能触及真相的, 对一方的质疑, 是倾听另一方声音的动机, 所以新闻工作者往往通过自己发现或消息源提供的线索展开独立的调查, 质疑精神正是确保公正的前提之一。

最后, 通过辩论方式表现观点的冲突。报道中表现观点对立双方的辩论过程, 可以为受众提供不同的信息与观点, 让受众更加全面理智的分析社会问题, 这也是一种平衡的手法。

3.2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是加强新闻道德自律, 使新闻报道公正性内化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一是讲政治, 即新闻报道要选准切入点, 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认清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二是讲学习, 学习新闻职业道德和业务理论知识, 明确新闻工作的性质与职责。三是讲修养, 新闻工作者要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 必须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

二是营造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环境。作为监测环境、传递信息、协调社会、引导舆论的“社会公器”——新闻媒体, 失去对其必要的监督也必然无法控制乃至减少腐败。因此在进行职业自律、法律的同时, 还必须建立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机制。建立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机制, 积极开展社会性新闻道德评价活动。

三是加强新闻道德教育, 完善运行机制。新闻工作者是新闻职业道德品质的直接承担者、实践者。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严重缺乏, 是阻碍新闻从业者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还应加强市场对新闻媒体的作用, 尽量减少行政力量对新闻媒体的控制, 新闻媒体间实行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

3.3 正确处理新闻报道公正性与倾向性问题

新闻报道公正性原则的基本要义是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但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公正性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公正总是不可避免地被倾向性, 即媒体和记者的立场所影响。

任何新闻报道活动都有一定的价值追求, 新闻传播者用事实说话, 表达自己的意见。公正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主体尽量消除歧视行为, 树立为民众服务, 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新闻职业道义和精神, 不能把报道仅仅指向社会的强势群体、富裕地区和领域, 而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要, 无视贫困地区和欠发展的领域。

现代社会中, 新闻媒体既是政党和政府实现政治目的, 也是公民表达民意, 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一条主要渠道。我们在强调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同时, 还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导向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 既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 又要把握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 强化“中国主体意识”, 服务于改革发展的大局。

新闻传播者只有手执“董狐笔”公正地报道社会生活, 真实反映社会变动,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才是真正践行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报道公正性原则, 真正向着真理不断挺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闻报道的公正性越来越成为新闻媒体努力追求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正不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 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进入社会转型期, 公正的新闻报道的实现也受到一些阻力, 既有经济因素的影响, 也有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 在微观和宏观上不利于新闻传媒业和社会的良性运行。面对现实的问题, 新闻媒体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新闻自律, 向着新闻报道公正性原则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公正性,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匡启键.新闻浮躁的成因及戒除[J].新闻战线, 2008: (2) :36-37.

[2]石玉丹.民生新闻的责任与尴尬[J].新闻战线, 2008, (2) :18.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81-84.

正性作用 篇5

取样是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从检测 (验) 对象中抽取试验样品的过程;送样是指取样后将试样从现场移交给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检的全过程。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取样和送样是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 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 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的现场取样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 滋生了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不少检测单位热衷于为其他单位提供委托试验服务, 少数检测单位还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甚至出具虚假报告。这些不良行为导致的后果, 就是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 从而使工程上的不合格材料和实体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 给工程结构安全留下隐患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部分法律意识强的检测单位, 考虑到对送检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无法确定问题, 即不愿失去业务又不想承担责任, 于是就出现了在检测报告上加盖“只对来样负责”的印章, 此含义顾名思义是指该报告仅证明送检样品是否合格。对于原材料而言, 送检合格的样品其结果不是进入废品收购站就是进入垃圾站, 真正使用在建设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成百上千单位的混凝土、砂浆或钢材、水泥等等试块、试件和材料, 谁对此负责?施工单位会认为既委托检测单位检测, 该检测报告就是对送检样品的质量证明;而检测单位又认为, 在不知样品真实性的情况下, 无法对其代表批量的质量负责, 故盖此印章以明确法律责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从1995年开始, 我国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 先后开始实行见证取样制度, 即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 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 并送至经过省 (区) 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1997年底, 建设部正式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列为施工试验的重要内容, 2000年修订后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2000]211号) 正式颁布实施, 并规定对混凝土试块、钢筋、外加剂等7种材料、试块 (件) 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这种对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现场取样和送检过程进行第三方监督的做法, 完善了取样和送检程序之间的漏洞, 也明确了有关人员对取样工作和样品真实性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从而使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公正性大为提高。可以说, 见证取样制度的出台,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自颁布实施已有近几年, 但从具体的执行情况看,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参建各方对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有关规定了解不深、理解不透;另一方面是该《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具体内容不明确, 执行中易出现意见分歧和评判无法律依据的现象, 突出反映在参建各方对见证取样检测费用的承担、见证取样范围、数量等有分歧。同时,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见证取样程序、见证取样人员资格、责任和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

1见证取样检测试验费用的承担

从见证取样制度的含义上不难理解该问题。所谓的见证取样和送检, 就是在施工单位现场取样和送检时, 增加了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见证这一环节, 并没有增加检测试验的次数。建设工程有关材料和试块、试件的检测数量, 是由工程所用材料的数量和工程量, 依据材料检测试验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而定。因此, 见证取样检测费用包含在施工试验费中, 由施工单位承担。实际执行中, 有些人员错误的理解为见证取样和送检是另加的检测试验内容, 故造成一些建设 (监理) 与施工单位因检测费用的承担问题发生意见分歧。

2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范围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确定了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范围是:①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②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③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④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⑤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⑥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⑦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⑧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除以上范围外, 特别是用户反映强烈、投诉率高的影响工程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装饰装修材料、水暖配件及电工电料等, 是否需要强制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是施工现场争执的焦点。部分建设 (监理) 单位随意扩大见证取样和送检范围, 又对有关检测费用的承担没有明确说法, 造成彼此间的矛盾和扯皮, 或强加给施工单位增加其经济负担。另外, 新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增加的有关工程安全和功能性检验等内容, 也要求建设 (监理) 单位进行见证检验, 此项检测增加的费用又如何承担, 也没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现行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有关内容, 已不适应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有必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3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数量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规定:“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我们认为此规定没有明确取样的基数。一是取样数量的30%, 是指所有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试验总数的30%, 还是其中每一种材料、试块或试件检测数量的30%?二是取样数量的30%, 是含在原检测数量中的, 还是100%以外的30%?三是不得低于应取样数量的30%, 只界定了下限, 没有规定上限, 那么, 具体执行中取多少合适?以上这些问题往往使得建设 (监理) 与施工单位意见不统一, 行业管理部门也没有判定的法律依据。同时, 过高的比例也减弱了施工单位对工程使用材料和施工质量的自控及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意识, 出现问题, 也容易造成责任不清的弊病。

4承担见证检测和施工送检的单位应分设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实施的目的, 是提高建设工程检测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同时, 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将见证取样检测的结果与其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互印证, 以确认所试项目的结论是否正确、真实。而实际执行中,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没有明确见证取样检测与施工单位的常规检测对委托检测单位的具体要求, 致使现在仍有相当一些施工单位将见证取样检测和施工单位的自行检测均委托一家检测单位, 而建设 (监理) 单位也予以认可。因没有相互印证的依据, 使得工程实体质量发生问题不易被发现。

5结语

正性作用 篇6

一蒯因的整体知识观与逻辑可修正性

蒯因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其整体主义。他认为:“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陈述不是单个地而只能作为一个共同整体来面对感觉经验的法庭。”[2]41“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 从地理学和历史学的最偶然事件到原子物理学甚至纯数学和逻辑学的最深刻的规律, 是一个人造的编织品;它只沿着边缘同经验接触。或者打个比方说, 整体科学就像一个力场, 它的边界条件是经验。”[2]42

基于整体主义知识观, 蒯因强调任何陈述在倔强不屈的经验面前都是可以被修正的, 数学和逻辑知识也不例外。“没有任何陈述免于修正。有人甚至提议把修正逻辑的排中律作为简化量子力学的方法;这样一种改变和开普勒取代托勒密或者爱因斯坦取代牛顿或者达尔文取代亚里士多德的那种改变在原则上有什么不同呢?”[2]43但他同时强调, 整体内部各种知识与经验的距离有远近之分。当面对经验的挑战时, 最先受到影响并且考虑调整的是处于整体边缘的知识, 例如物理学、生物学知识;而作为整体核心的数学和逻辑知识通常是免于修正的, 除非影响到整体的平衡。这些思想在后来的《逻辑哲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数学和逻辑只以间接的方式被观察支持, 这也就是那些自然科学为观察所支持的方式;换言之, 它们加入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之中, 远离经验边缘, 与观察相符合。我打算主张, 逻辑学和数学的经验特征不超过理论物理学的非经验特征;这就是我正在主张的、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一种渐进主义学说。”[3]100另外, 蒯因还强调, 处于整体边缘的知识必须与经验相符合, 但内部知识却以简单性为目标。这逐渐演变成所谓的“最小代价原则”:尽管“原则上逻辑学并不比量子力学或相对论更难于修正”, 但“每个世界体系———用牛顿的话来说———的目标是尽可能平稳和简单并且很好地与边缘观察相适应。如果很少提出如此深入以至触及逻辑的修正, 那么就有了一个十分充分的理由:即最小代价原则。该原则足以说明那种依附于逻辑和数学真理的必然气质。”[3]

显而易见, 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蕴涵了逻辑原则上的可修正性, 但他又极力维护逻辑知识特殊的认识论地位, 使其尽量避免修正。因此, 蒯因对待逻辑是否可修正的态度是含糊其辞的。“两者之间的平衡最后只能求助于方法论的实用主义, 即所谓的‘最小代价最大收益原则’。因此, 经验论加实用主义是对蒯因逻辑哲学的最好概括。”[4]实际上, 在他讨论逻辑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变异逻辑的地位时, 同样体现出这种不一致性。与批判逻辑经验论时的激进立场相比, 后期的蒯因变得格外保守, 不仅拒斥各种非经典逻辑, 而且提出彻底的意义变化论题, 转向了逻辑一元论。

二普特南的实在论与逻辑可修正性

普特南站在经验论和实在论的立场上, 更加明确地主张逻辑的可修正性。他认为, 如果从量子力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的本质, 那么逻辑、几何学与自然科学相似, 具有经验性。“今天, 在哲学家们中间的倾向是假定逻辑本身有一个经验的基础是没有意义的, 我相信这个倾向是错误的。”[5]另外, 普特南发现当今很多逻辑是基于真理的非实在论观点, 但如果这种假定是错误的, 那么经典逻辑将面临修改。[6]

因为量子“异常现象”的存在, 使得经典逻辑的分配律失效了。他认为, 能够合理解释这种“异常现象”的量子逻辑, 应该是一种三值逻辑而非二值逻辑。与大多数学者坚持逻辑题材的中立性不同, 普特南明确提倡逻辑相对主义, 认为不同的逻辑适用于不同的论域。例如, 量子逻辑适用于微观世界, 而经典逻辑只适用于宏观世界。此外, 他反对蒯因的意义变化论题。因为在量子逻辑中, 经典逻辑的析取、否定和合取规则依然有效。同时, 他也否认逻辑联结词具有类似于几何学概念那样的操作意义。他承认绝大部分逻辑法则并非先验有效的, 而是可修正的。他注意到, 在蒯因那里, “先验性”相当于“不可修正性”, 并且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 (1) 行为的解释, 即一个不可修正的陈述就是一个我们永不放弃的陈述, 因为它是关于我们的纯粹行为事实; (2) 认识的解释, 即一个不可修正的陈述就是我们永远没有理由放弃或者没有理由打算放弃的陈述。如果采用行为解释, 修改逻辑将意味着放弃我们曾经相信的某些逻辑陈述, 而这些陈述是关于我们行为的纯粹事实。这将导致没有任何主张是合理的。他认为蒯因应该不至于这么激进, 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立场, 即第二种解释。

此外, 蒯因否定了先验真理的存在, 而普特南承认存在某些先验真理。他说:“过去我曾论证, 逻辑规律是可修正的, 并且事实上, 量子力学的适当解释要求我们放弃分配律。今天我没有说任何东西将要反对这一立场。毕竟, 完全可能不是所有的传统逻辑的规律是先验的, 而仅仅某些是先验的。”[7]100他区分了绝对先验性和相对先验性, 即“语境先验性” (contextual apriority) 。他认为不存在绝对的先验性, 但存在相对的先验性。在《至少存在一个先验真理》一文的后记中, 他进一步指出, “修正” (revise) 一词本身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1) 否定; (2) 挑战其中某个概念。他并未打算完全否定经典逻辑, 而是划分了不同的论域。经典逻辑在宏观世界仍然有效。并且即使其他经典原则可以被修正, 但“极小矛盾原则” (minimal principle of contradiction) 却是一个先验真理, 是不可修正的。因此, “一般来说, 正如加雷思·埃文斯 (Gareth Evans) 曾经评论我那样, 说一个陈述是可修正的, 但只是在某些方面, 这就等于说某个条件是不可修正的。”[7]113这个所谓的“某个条件”其实就是指极小矛盾原则, 它是任何修正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他不同意逻辑真理的约定论观点。因为逻辑真理既有约定因素, 也有不可还原的事实成分。

总之, 普特南与蒯因相似, 都主张逻辑的可修正性。但总体上, 普特南比蒯因更加激进, 更加彻底。他不仅强调了逻辑的经验性, 大胆承认非经典逻辑的合法性, 反对把逻辑修正的意义变化论题, 而且以量子逻辑为例详细论证了逻辑的可修正性。尽管如此, 普特南关于逻辑可修正的立场仍然是比较温和的, 仅限于“挑战某个概念”, 而非完全否定经典逻辑。

三哈克的彻底可错论与逻辑可修正性

(一) 对蒯因“意义变化论题”的批判

如前所述, 蒯因关于逻辑可否修正的态度是不一致的:一方面, 他站在整体知识论的立场上, 认为包括逻辑在内的任何知识都是可修正的;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意义变化论题”, 从而取消了逻辑修正的可能性。所以, 要坚持逻辑的可修正性, 就必须反对“意义变化论题”。蒯因的“意义变化论题”可以重构为:“ (1) 如果存在逻辑常项的意义改变, 那么变异逻辑和经典逻辑之间就不存在真正冲突; (2) 如果存在变异, 那么就存在逻辑常项的意义改变;所以, (3) 变异逻辑与经典逻辑不存在真正冲突。”[8]8要反驳这个结论 (3) , 就必须反驳它的两个前提 (1) 和 (2) 。哈克认为, 联结词的意义改变并不一定会完全消除冲突, 所以前提 (1) 不一定成立;其次, 前提 (2) 的一个强化版本 (即逻辑变异会导致大规模的意义变化, 以至于取消了实质性竞争) 也是不能成立的。换言之, 逻辑变异并不会因为意义变化而变得不足道, 实质性的竞争仍然可能存在。需要注意的是, 哈克并未否认变异会导致意义变化, 只不过这种意义变化仅限于局部而非整体。

(二) 对普特南局部修正论的批判

哈克恪守逻辑的题材中立性。她把非经典逻辑分为两大类:扩充系统和变异系统。在她看来, 扩充系统是对经典逻辑的补充, 只需作出局部修改, 而变异系统否定或限制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定理或原则, 与经典逻辑处于竞争关系, 通常要求作出整体修正。然而, 普特南似乎把经典逻辑的修改简单地等价于改变其论域。哈克认为, 普特南的这种观点是误入歧途的。因为“所提议的修改是否是逻辑, 这 (至少部分) 取决于修改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 而不直接取决于系统的形式特征。”[8]167并且“当两个所谓的竞争逻辑系统, 其中之一适用于某个论域, 而另一个适用于不同的论域时, 如果论域的范围是基于内容来划分的, 那么可以说这些系统不是真正的逻辑;如果论域的范围是基于形式来划分的, 那么可以说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竞争关系, 即使保留内容与形式的区分。我的结论是:如果采用竞争逻辑并且它能被证成的话, 那么往往要求整体修正。”[8]46

(三) 哈克关于逻辑可修正的主要论证

在批判地吸收皮尔士、蒯因、普特南等人的思想基础之上, 哈克从五个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了逻辑的可修正性: (1) 实用主义论证。这是哈克最为明确地提出的一个论证, 其基本思想源自蒯因。与蒯因类似, 哈克也坚持一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经验论和连续论, 反对逻辑陈述与事实陈述的截然二分, 认为包括逻辑在内的所有信念, 在经验面前都是可以被修正的。 (2) 演绎问题论证。与绝对主义相反, 哈克强调演绎与归纳具有根本的对称性, 与臭名昭著的归纳问题一样, 演绎自身也有待证成, 同样面临“二律背反”[9]。 (3) 发生学论证。深受皮尔士的影响, 哈克主张逻辑系统的建构是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形式论证是对日常非形式论证的刻画, 系统内有效性是对系统外有效性的能动反映, 并且非形式论证与其形式表达、系统内外有效性之间, 是一对多的动态符合关系;系统外有效性观念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形式刻画的不充分性, 使得可能存在多种正确的逻辑或者更好的刻画。 (4) 认识论论证。在严格区分逻辑的研究对象和主体的逻辑信念的基础上, 哈克提出了“有主体的逻辑”, 区分了命题可错论和主体可错论。虽然逻辑的研究对象无法修正, 但我们关于逻辑的信念却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她建议把逻辑的可修正性问题换成:可错论是否扩展到了逻辑范围?这使得该问题的认识论特征更加明显。[10] (5) 历史学论证。逻辑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修正史。曾被康德视为思维规律的完全表达的亚里士多德逻辑, 尽管统治了近两千年之久, 但也面临各种修正。即使作为现代逻辑典范的“一阶逻辑”, 同样遭到各种非经典逻辑的挑战。

(四) 对哈克逻辑可修正性思想的批判

虽然哈克在原则上坚持激进的实用主义立场, 极力主张逻辑的可修正性, 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非常谨慎, 态度过于悲观, 认为那些支持“变异逻辑”的理由都不够充分, 不足以威胁经典逻辑。这种不协调性让人费解。因为既然从根本上承认逻辑是人类的发明而非发现, 任何系统并无特殊的认识论地位, 那么就没有必要把经典逻辑当作被修改对象, 把非经典逻辑当作挑战者和入侵者, 而应该放在同样的认识论天秤上来考量。其次, 既然坚持整体多元论, 承认形式刻画的多样性, 就必须承认非经典逻辑的合法性和可能性。不难看出, 哈克骨子里仍然坚守着经典逻辑的优先性。此外, 尽管实用主义有利于支持逻辑的可修正性, 是评估逻辑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绝非唯一指标。我们不能以简单性、经济性来裁决非经典逻辑的地位和作用。退一步来讲, 发展非经典逻辑的动机往往是多样化的, 不断涌现的非经典逻辑实际上已经在各个方面对经典逻辑做出了十分重要的修改。哈克对此并未作周全的考察, 其结论过于草率, 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四“逻辑可修正性”问题再思考

尽管蒯因、普特南和哈克关于逻辑可修正性的立场都存在某些缺陷, 但不能据此否定逻辑可修正性论题的认识论价值。恰好相反, “逻辑可否修正”仍然是一个严肃的哲学话题, 值得深入思考。

(一) “逻辑可修正性”之概念分析

对“逻辑可修正性”问题的回答, 首先应该弄清楚它的含义。这要求清晰地界定“逻辑”和“修正”这两个关键概念。对这两个概念不同理解将导致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

1.“逻辑”

在蒯因那里, 逻辑是整体知识的核心, 而普特南把逻辑视为经验科学。在哈克心中, 逻辑是研究论证形式有效性的科学。她严格区分了“逻辑”的两个层次:即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和作为学科内容的逻辑理论或系统。哈克在谈论逻辑可修正时, 均指后者, 而非前者。

2.“修正”

普特南已明确指出“修正”至少有两种含义:否定和挑战某个概念。他认为, 蒯因与他一样采取了比较温和的修正论立场。在哈克的《变异逻辑》中, “修正”一词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变异”, 并且主要从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逻辑的可修正性。但在后来的《逻辑哲学》中, 她更加侧重于从日常论证的表征来说明逻辑的可修正性。她进一步把逻辑“修正”细分为七种情形:非主题策略、新奇的释意策略、语义革新策略、扩展逻辑策略、限制逻辑策略、修改元概念策略、修改逻辑范围策略。

(二) 反对/支持逻辑可修正的理由及评估

1. 反对逻辑可修正的主要理由

绝对论者通常把逻辑视为先验真理, 免于修正。绝对主义通常寄生着一种基础主义, 认为逻辑是人类知识大厦的支柱, 修改逻辑将动摇知识大厦的根基。因此, 修改逻辑在方法论上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应该尽量避免。更甚者, 逻辑常常被当作理性的代名词, 合符逻辑是知识获得确定性的标志, 所以逻辑的可修正性无异于宣布了理性的不可靠性, 无休止地怀疑包括逻辑在内的知识, 会诱使我们坠入极端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深渊而不可自拔。此外, 逻辑修正自身也要用到逻辑, 所以修改逻辑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逻辑可修正”是个伪命题。

2. 绝对论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逻辑绝对主义很容易导致保守主义、教条主义和独断论, 不利于逻辑学的健康发展。他们把逻辑知识看作逻辑学家的“发现”, 而非“发明”。但问题在于, 如果逻辑是“发现”的结果, 那么人们如何学习它?这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逻辑知识如何与日常经验相适应?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逻辑知识是思维的先天法则, 那么又如何解释逻辑错误的产生?以及逻辑的多样性?特别是变异逻辑与经典逻辑之间的竞争关系?

3. 支持逻辑可修正的主要理由

在修正论者看来, 逻辑与日常经验密切相关:它不仅起源于经验, 而且还受制于经验;不仅是对经验的反映, 同时也是对经验的规范。逻辑并非与生俱来的实践预先模式和绝对确定的先天知识;相反, 它是人类在漫长探究中不断累积、进化而来的认知信念。因此, 与绝对论者把逻辑看作是一种与日常经验无关、与认知主体无关、仅仅反映论证的静态结构不同, 修正论者特别关注逻辑与经验的相干性、主体的在场性和探究的多样性以及形式系统的动态构成性。

4. 修正论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各种版本的修正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经验论色彩。但关键问题在于:逻辑的经验还原论能否成立?或在多大程度上成立?特别是, 如何协调逻辑的普遍必然性与经验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之间的冲突?哈克坚持逻辑可修正论的理由之一是, 逻辑在刻画日常非形式论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偏差, 甚至错误的现象。但错误的刻画到底是什么?是联结词?系统的假定?还是某个定理?不同刻画之间必须非此即彼、二者取一吗?另外, 可修正=可错吗?如果逻辑是可错的, 那么当然可以修正并且应该修正。但反过来成立吗?实际上, 哈克在《变异逻辑》中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修正”几乎可以和“变异”、“可错”划等号。然而, 逻辑的可修正性并不一定意味着逻辑的可错性。因为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各种逻辑系统都是正确的, 都是对非形式论证有效性某种程度的刻画。其实, 这正是哈克的整体多元论立场。

(三) 问题的本质及可能出路

归根结底, 逻辑可修正问题的本质在于:逻辑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如何可能?或者逻辑有效性的根据是什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先验论、后验论和约定论。先验论者认为逻辑是纯形式科学, 其有效性是绝对的、先验的和自明的。与之相反, 后验论者把逻辑看作是人造之物, 反对形式与内容的截然二分, 强调逻辑与经验的相关性, 承认逻辑的可修正性。但后验论必须合理说明逻辑的经验相干性与非经验性、普遍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张力。前文已揭示, 蒯因求助于实用主义方法论, 即最小代价原则来拯救逻辑的必然性。而普特南诉诸划分论域, 使其在各自的论域中保持自身的有效性。哈克则另辟蹊径, 试图予以更加合理的解释。哈克认为, 虽然逻辑起源于日常思维经验, 是对非形式论证的刻画;但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命题/语句之间的关系, 这并不是经验的。当我们使用逻辑来指导推理实践时具有规范性, 因而又与经验发生了联系。那么, 如何协调逻辑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冲突呢?哈克严格区分了逻辑的研究对象和现有的逻辑理论, 并且严格区分命题可错论与主体可错论。前者具有普遍必然性, 不可修正, 修改它意味着把逻辑学变成了另一门科学;而后者具有多样性, 是可以修正的, 并且是应该要修正的。因为现有的逻辑理论只不过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探究的结果, 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当然, 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说明逻辑的经验性与必然性, 例如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不承认超自然之物, 强调任何理论都来源于现实世界并且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强调理论知识的先验性和后验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从而超越了传统先验与后验的二元思维模式。但自然主义所谓的“先验”不同于先验论者的“绝对先验”, 而是一种相对的先验性。实际上, 在哈克对逻辑的解释中借助了自然主义的观点。

与先验论和后验论不同, 约定论声称逻辑规则是探究共同体彼此约定的结果, 是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规范。约定论否定逻辑真理的绝对客观性, 强调其相对性, 方便实用、简单经济是选择逻辑系统的指导原则。因此, 实用主义与约定论具有深厚的亲缘关系。然而, 好比工具论最终要回答逻辑是一还是多的问题一样, 约定论最终也要回答逻辑到底是先验的还是后验的。另外, 有学者试图用“发展论”来取代“修正论”, 即系统扩充、变异并不是对原系统的修正, 而是一种发展。[11]这样一来, 逻辑可修正论题似乎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逻辑需要发展, 甚至连绝对主义者 (康德似乎例外) 也能接受这个论题。尽管如此, “发展论”其实并未取消问题。因为它同样需要说明, 在何种意义上逻辑取得了实质性“发展”?既然逻辑是不断“发展”的, 又如何说明它的普遍有效性?很显然, 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提问方式而已。

摘要: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兼逻辑学家蒯因、普特南和哈克基于各自的认识论与形而上学立场都曾明确主张逻辑可修正。蒯因的逻辑可修正论根植于他的整体主义知识观, 而普特南的逻辑可修正论与其实在论立场密不可分。哈克在批判地吸收蒯因、普特南逻辑实用主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了以皮尔士为代表的古典实用主义, 主张更加彻底的知识可错论和激进的逻辑可修正论。尽管蒯因、普特南以及哈克的逻辑可修正论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但逻辑可修正性仍然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 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逻辑可修正性,逻辑实用主义,逻辑绝对主义,演绎的证成,主体可错论

参考文献

[1]Van Benthem J.Logical Dynamics Meets Logical Pluralism?[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logic, 2008 (6) :182.

[2]Quine W V O.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M].2nd ed.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3]Quine W V O.Pilosophy of Logic[M].2nd ed.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100.

[4]陈波.蒯因哲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1998:217.

[5]Putnam H.Philosophy of Logic[M].New York:Routledge, 2010:76.

[6]Putnam H.Vagueness and Alternative Logic[C]//Putnum H.Realism and Reason:Philosophical Paper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271-273.

[7]Putnam H.There is at Least one a Priori Truth[C]//Putnum H.Realism and Reason:Philosophical Paper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8]Haack S.Deviant Logic, Fuzzy Logic[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9]Haack S.The Justification of Deduction[J].Mind, 1976 (85) :112.

[10]Haack S.Philosophy of Log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232.

正性作用 篇7

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允许欧盟可以在15年的期限内不把中国当作完全市场经济国家, 这直接导致了欧盟在对华反倾销中使用各种不公正方式来对待中国企业。虽然欧盟于1998年承认中国已经不是“纯粹的非市场经济国家”, 但欧盟对华的反倾销投诉却没有减少的趋势。

欧盟制定了中国企业符合欧盟规定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 这实际上是变相地给欧盟委员会以否定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依据, 因为如此严苛的标准, 即使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也很难完全符合。而对于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 欧盟则会继续沿用带有歧视性的“替代国”标准。这导致了在欧盟承认中国有条件市场经济地位的大背景下, 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案件却依然呈现出不降反升的趋势。

二、欧盟规定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及其不公正性

(一) 五条标准。

1998年欧盟理事会不再将中国当作纯粹的非市场经济国家, 但是仍然将中国视为“转型市场经济国家”, 从而只允许中国生产商申请有条件市场经济地位。企业必须主动申请, 并且证明符合欧盟规定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 才可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五条标准分别是: (1) 公司在价格和成本, 包括投入、人工、产出, 投资上的决策是依据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预示做出的; (2) 公司具有一套清晰的依照国际财务标准, 并经由审计的基本财务记录; (3) 公司生产成本和资金状况没有因转制造成极大的扭曲, 尤其是资产的折旧、财务处理、易货贸易、债务偿还等问题; (4) 涉案公司有保障企业商业经营的法律确定性和稳定的破产法和财产法; (5) 货币兑换率按照市场牌价进行。

在实践中, 欧委会考查的重点是前三条, 企业尤其需要证明企业改制、土地的租赁和银行贷款等没有受到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 并且企业“具有一套清晰的依照国际财务标准, 运用所有目的的, 并经由审计的基本财务记录”。

(二) 不公正性

1、第一条标准实际上审核的是企业的所有权问题。

企业是否“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所反映的市场发展做出商业决定”, 其实就是看涉案企业是在制定商业决策、销售价格等方面是否受“国家干预”或政府限制。如何证明“独立经营”?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涉案企业是否是国有企业或是否具有“国家投资”以及国有股份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否过多。欧委会对国有股份是否构成或如何“干预”的问题并不作进一步审查, 而是以推测的方式作出企业受到政府干预的决定, 这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 与其自身在世贸层面上所倡导的以事实为根据做出裁定的原则相违背。

2、第二条标准考查企业是否有一整

套完整准确的会计账目, 以及记账所遵循的原则是否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欧委会如此强调中国涉案企业财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原因或许出于转制过程中带来的一些不合理的财务处理的考虑。但是,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是按照反倾销的调查程序而设置的。在涉及其他国家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案中, 因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欧委会在实地核查中调整的实例时有发生, 但这些企业并不因此而被认定不是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的, 欧盟在这个问题上实行了双重标准。

3、第三条标准主要是考查企业的资产和产权情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对企业财产拥有产权, 在转制过程中, 有时经政府介入, 银行贷款会转成国家对企业的投资。

4、根据欧盟内部规定, 如果对某中国

外资企业的内销有严格限制的话, 将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待遇。欧盟把审查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准入问题挂钩是不恰当的。对外资企业内销与外销的规定, 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 不是直接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的目的, 并非实行计划经济, 而是通过一定的宏观手段, 对民族工业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一定的保护, 以便能逐步平稳地实现市场经济。市场准入问题完全不应该与反倾销问题挂钩, 因为这不影响企业正常价值的确定。

三、我国应对欧盟不公正性待遇的对策

(一) 政府的对策。

面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种种不公正待遇, 政府的对策不能仅仅停留在外交谈判的层面, 而是应当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完善预警机制等方式努力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1、政府应通过外交手段促使欧盟早日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虽然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可以在15年内不被当作市场经济国家, 但是中国政府不应坐等, 而是应当通过外交谈判促使欧盟自动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

2、政府应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根

本目标, 加快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经济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及中介服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仍然顽固地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 既有主观故意歧视的政治因素, 也有我们确实存在发展差距的原因。

3、政府应建立健全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政府应对敏感的出口产品做好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监测工作, 发现有竞价销售, 扰乱出口秩序的情况要坚决制止。政府也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来收集、分析欧盟的动态, 定期将欧盟反倾销的立案或者将要立案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国内, 为中国企业应诉争取宝贵时间。

(二) 涉案企业的对策。

中国企业面对反倾销诉讼时, 不仅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且应当把反倾销的意识融入到企业日常企业运营管理中, 做到未雨绸缪。

1、积极应诉, 提早准备。

被控出口企业如不应诉, 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辩驳的权利, 欧委会就可以根据“最佳可获得信息”来做出裁决, 而这“最佳可获得信息”往往就是起诉方提供的信息。涉案企业不仅要积极应诉, 而且要及时应诉。欧盟反倾销法对程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立案公告发布后15天内, 按照要求向欧盟委员会提供抽样问卷材料, 一旦企业被选中做抽样企业, 必须在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40天内填写反倾销调查问卷, 如果超出限期, 将会处于不利境地。

2、反倾销诉讼被立案之后, 涉案单位

要积极配合调查, 争取最大限度的抗辩机会。首先要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并按时提交问卷;其次要配合欧委会的实地核查;最后要在回答调查问卷和实地核查过程中如实回答欧委会的问题。如果欧委会在核查过程中发现中国应诉企业有作假行为或隐瞒重要事项, 将直接认定该企业为“不合作企业”, 后果严重。

3、加强企业日常管理, 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由于反倾销调查主管机关在反倾销裁决做出之前, 往往要对应诉企业进行实地核查, 核查的结论对裁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查中要求企业要有完整的企业档案、财务记录、保管资料和税务凭证等。特别是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有严格的现代财务会计制度, 各种财务制度要符合目前国际通行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沈木珠.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之因应对策.法商研究, 2002.2.

[2]朱庆华.中国企业在欧盟反倾销中的待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9.

上一篇:血清学阴性下一篇:就业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