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岗位实训

2024-08-09

分岗位实训(共9篇)

分岗位实训 篇1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人才为总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畜牧兽医专业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认真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合作研讨,对本专业“三段递进岗位轮动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于2013 年进行尝试性改革。将原来第五学期开设的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猪生产与疾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和特种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治4 门课程压缩校内教学学时,并调整到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开设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取消原来的动物卫生检验检疫、饲料兽药营销、畜牧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法律法规4 门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到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中。2013 年秋季学期( 2011 级第五学期) 根据学生自主确定的就业岗位方向,统一安排学生到养鸡场、养猪场、奶牛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生产岗位综合实训。

1 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组织运行

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进行综合实训,要求每家企业选派一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一次接纳综合实训的学生不少于5 名。校内任课教师和企业兼职导师联合制订综合实训教学计划并负责实施。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将安排到同一企业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协岗”实训,经过一段时间,待学生基本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能后,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换工作岗位,使每名学生都亲历一个企业完整的生产过程,掌握所选方向基本的生产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在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工作时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生产,在完成一定岗位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专业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业余时间以“学生”身份组织集中研讨或培训,讨论以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及其如何做到“学、用”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内容,使以前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得以巩固和提高。集中培训主要是以企业的技术总监或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就行业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企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校内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及公休日赴企业轮回指导,每两周至少到企业进行指导或集中培训一次,同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在每次轮换工作岗位前,要求写出不少于1 000 字的阶段总结报告; 综合实训结束前,要求写出一份整个实训期不少于3 000 字的总结报告,对岗位( 方向) 认识、任职要求、工作目标、操作规程与要点、收获与体会、经验与教训等进行认真总结。另外实训期间根据企业生产状况,在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具体评价的项目包括出勤情况,占10% ; 工作态度,占10% ; 知识与技能,占20% ; 工作业绩,占60%( 其中完成工作的质量与数量占40% ,实训总结报告占20% ) 。

2 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与认可率

为了掌握此次改革的教学效果,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组就专业课程体系、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评价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参与该教学模式实施的企业和学生,通过问卷、电话、访谈和网络等形式开展了调研。

2. 1 学生考核评价成绩

根据考核评价办法,对参加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方向的27 名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从总评成绩分布来看,优秀率占81. 5% ,合格率占18. 5% ,没有出现不合格的学生,优秀率比改革前有提高。说明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2 企业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

接受综合实训的3 家企业和来本校招聘的4 家养禽企业对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形式都十分赞同,希望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均表示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 从学生到场的时间上看,应该与企业的生产时间相一致,尤其对于肉鸡的养殖周期更需要时间上的衔接; 2) 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加强学生综合实训期间的安全保障,建议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其中衡水恒硕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对来定岗实习的学生入了人生意外伤害险,希望这方面可以与学校协商解决。

3 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

参加家禽生产方向综合实训的27 名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和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致表示认可。赞同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有23 人,占85. 2% ,认为可以学到更加丰富和实用的技能,同时巩固了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了社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不赞同该教学模式的有5 人,占14. 8% ,认为自己的择业方向没有固定,采取以前到各方向轮岗实训的方式,虽然实训时间相对较短,但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所喜欢的方向,对将来选择就业方向较为有利。

另外对2012 级畜牧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在校生随机抽取了50 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赞同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有40 人,占抽样在校生总数的80% ; 有6 人不赞同该教学模式,占12% ,理由是原来的“轮岗”模式能到不同的岗位进行锻炼,可以为将来就业奠定更宽泛的基础; 另外有4 人表示不清楚,占8% ,表示认真考虑并征得家长意见后再做决定。

同时还对参加家禽生产方向综合实训的27 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毕业一年来,全部在蛋鸡或肉鸡生产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2 人已晋升为技术主管,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100% 。

4 结论与建议

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企业和学生的认可度较高,建议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该教学模式。

综合企业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在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该教学模式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和建议: 1) 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建立健全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运行、考核评价、效果保障等相关的体制机制,实现“双主体”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校企互利共赢的目标; 2) 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和毕业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分方向生产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与前期课程有机衔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强化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4) 建立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校内任课教师到企业轮回指导的时间。

分岗位实训 篇2

学生姓名

韩泽国

学生学号

201508111132

专业班级

会计1班

院校名称

齐鲁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

段玉雪

2018 年 8 月 9 日

一、实训目的

以用友财务软件ERP-U8为实习教材,精心创设仿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的企业经济业务,从财务软件的基础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用友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总账管理、UFO报表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这5大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建立账套、基础设置、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全过程的具体实践操作训练。

二、实训任务

主要为U8办公软件的应用,其实训任务及流程如下:建立账套:建立所需账套,输入企业详细信息,科目分级,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员;基础档案的设置:基础部门,员工档案;增加会计科目,增加二级科目;设置成记账凭证;如有需要,增加所需摘要;根据所发生的业务进行凭证的填写;002是主管,在填写完账套后进行审核,记账,然后结账。

三、实训内容及过程

了解企业的概况,注册资本,注册公司的流程,熟悉公司的业务,为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打好了基础,实习工作更加真实可靠。通过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来编写会计分录,使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易于会计工作的进行。

根据所发生的业务进行凭证填写,填写完凭证后进行审核、记账和结账,登记完总账后,进行对账,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数据资料的重要工作,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都属于财务报表,所以应该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遵守重要性原则,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消。资产负债表应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把企业在特定时日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偿债以后属于所有者的权益充分反映出来

四、心得体会

财务软件的实践不仅仅培养和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让我再次深切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更是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对我进行了一次洗礼。, 首先,它让我清楚地明白了“与时俱进”并不只是一个口号的道理。会计财务软件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今的社会新颜换旧貌已不需要沧海桑田的岁月,日新月异的科技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画地为牢,不能做一一只易于满足的井底之蛙,而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与时俱进作为行动指南,切身实践。

分岗位实训 篇3

服装业正进入到一个调整转型的过渡时期, 为了适应新世纪我国服装业关键的转型期发展需要, 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服装专业人才亟待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 然而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 实训教学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境地, 从而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强化实训教学环节, 提高实训质量是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和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举措, 也是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现以我校的服装专业为例, 提出“分阶段实训”创新模式。

1 服装专业现行实训现状

1.1 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衔接脱节

传统教学管理思想不符合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要。传统的大班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弊病, 一个教师面对一个大班的学生在45min的课内很难做到与学生个体的沟通与交流, 而且在课堂式的授课方式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教师和学生面对一个有限的空间也很难展开理论教学以外的其他教学方式, 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于理解, 无法自主进入实训环节, 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衔接脱节, 影响教学效果。

1.2 实训时间零散, 降低技能教学效果

服装专业的课程是理论和实训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 实训任务比较重, 实训时间相对比较多, 传统的每周4节的时间无法实现完成一个成衣项目。实训时间的零散既影响了学习效果, 又影响到教学进度。相反, 如果时间足够或者实训时间集中, 学生就能将所学的内容及时练习好, 不至于影响学习效果。

1.3 实训室管理不完善

实训室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通道, 实训管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质量问题。实训室设备跟不上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一些新工艺无法实现。缺少实训管理员;实训室管理制度难于执行。学生进入实训室后, 学习自主性不强, 纪律散慢, 无法达到实训项目目标效果。

2 分阶段实训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 为强化实训教学环节, 提高实训质量特提出的“分阶段实训”设想。

2.1 合理安排实训时间

参考企业的工作模式, 采用阶段式教学, 即根据专业课程特点,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提供大量训练机会,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提供模拟企业化生产方式机会, 使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不仅会制作, 还懂管理, 分工协调, 增强发展后劲。

2.2 制订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

通过广泛的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和岗位的需求的量和质, 并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追踪反馈信息以及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了企业专家的意见, 合理制定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分阶段实训的教学计划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 要充分体现培养“面向设计、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 构建了一套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突出了实践教学以及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应用, 并实现了第一至第六学期连续三年实训教学不断线。

2.3 精选分阶段实训内容

为使实训内容更完整, 贯穿专业知识, 专业教师采取集中备课的方式, 并结合服装企业发展需要和各年级学生现状, 协调服装面料、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关系, 统一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制定实训内容。拟以五阶段实训为主, 贯穿服装设计、结构和工艺课程的实训。

2.3.1 第1阶段———校内实训基础阶段

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 强化专业技能的基本功为主。例如《服装结构》主要训练学生绘图的线条流畅性。《服装工艺》主要训练学生对缝纫机的使用, 掌握控车速, 调节线步, 还有基本缝型的应用。在内容选取中以布艺制作为主, 贴近学习和生活的用品, 比如:笔袋、围裙、坐垫、抱枕、挂饰等的设计与制作, 提高学生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基础, 并能激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3.2 第2阶段———校内实训成衣阶段

主要培养学生对各服装的款式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制作的能力。以服种为主线, 主要以裙装、裤装、衬衫、连衣裙、西装、大衣和礼服7个任务项目载体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体现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趋向成熟, 能独立完整地完成实训任务。鼓励学生在各类传统款式的服种中进行创意款式设计, 并规定给亲友们量身定做相应的服装,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打破传统的评分模式, 以创新的形式给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让家长和朋友参与学生的考核, 通过试穿效果, 给出相应的评价。

2.3.3 第3阶段———技能竞赛实训阶段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 以突出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 有组织性的竞赛活动。通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 让学生积累实践, 不断激发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反省。在教学中围绕技能竞赛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 并执行竞赛的要求限时训练及强化技能。另外可以将比赛作为教师和学生与外界交流的互动平台, 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思维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不断升华, 无论最终能否获奖, 都可以使每个参赛者获得许多课堂上所接触不到的经验与知识, 为教师和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为深厚的基础[1]。

2.3.4 第4阶段———毕业设计作品实训阶段

主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技能展现于作品中, 以制作系列服装为主, 可以与企业联合举办毕业设计比赛, 由企业给出设计主题和比赛方案等。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比赛规程, 对每个学生安排相应的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指导, 从款式设计———面料选择、辅料搭配———结构设计———工艺制作与试穿修改———毕业展演全方位地把关,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掌握流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 获得真实的设计和制作经验。通过毕业实训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设计能力和锻炼的机会,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征集到好的设计作品投入生产并形成效益。另外, 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 让社会和市场来检验学生的设计作品并给予指导。如邀请企业管理者、设计师、制版师和工艺师等来做比赛评委, 从服装板型、制作工艺、款式设计、整体搭配和形象设计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判和提出改进建议等, 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

2.3.5 第5阶段———校外顶岗实习阶段

引导学生参与到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 体验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 从而促使学生将自身的学习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掌握流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 获得真实的生产经验。

3 结语

在新世纪我国服装业关键的转型期中,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需要不断地尝试, 不断探讨、不断地学习, 将新知识、新思维和新理念融入到课堂中, 让创新二字贯穿整个教学理念中、贯穿学生的实际操作中, 这样服装产业的运转和服装高等教育的发展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刘雪花.基于技能竞赛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2, 41 (6) :128-130.

会计分岗实训心得体会 篇4

摘要: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训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

会计分岗实训心得体会一

不知不觉,为期一周的实训课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对于会计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赋予激情的过程!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

在本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 堂学习中实训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训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

实训的第一天就开始登记凭证,之前从来没有实训过,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一天下来觉得好累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人员还很远很远,但是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

经过这些天的实训,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训相结合的目的。深刻的让我体会到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训的转化过程和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训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编制分录方面还不够熟练,今后还得加强练习。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每一次实训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每一次实训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成长过程中由一个知之甚少的人变得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很强的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够站得更稳。

总而言之,这次的会计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经验,在实训中巩固了知识,也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我觉得在课堂上不能忽略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做笔记,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有认真的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训中,才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会计工作的相关流程。在会计工作中,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首先要取得相关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完记账凭证后,在根据登记的内容填写明细账。在每个月或每年年末,要填写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然后才把所有内容记入总账。

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这一系列工作,说起来让人觉得很简单。其实理论性的知识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浅显易懂,但你真的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时,会发现,自己懂得的真实太少了,有句话说,纸上谈来终觉潜啊!所以在实训中我总是发现自己对某些工作经常是无从下手。其中有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现金日记账户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户,登记各种账户的期初余额,总分类账户。在会计中,出现错误后并不能随便用笔涂,用橡皮擦,用红笔划,胶带粘,可是在实训过程中我总是出现错误,所以我总是重复一些工作。经过这次实训后我觉得,从事会计工作,在做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要非常细心,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如果写错一个小数点,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并且做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这给我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心理准备,如果,在毕业后我从事会计工作或与会计有关的一些工作,我是没有机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我要在以后与会计有关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训中让理论与实训的结合更加完美。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训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实训要结束了,收获颇丰,总的来说我对这次实训还是比较满意的,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虽说很累,但是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给学生这样实训的机会,毕竟会计吃的是经验饭,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会计,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社会是不会要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多更快得从一个学生向工作者转变。

会计分岗实训心得体会二

参与这次实习过程中,我很荣幸地学习了许多东西。撑握了一系列跟专业相关的知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了以下的深刻体会。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

感谢这次实习,让我很清楚的明白到了,只是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哪怕你学得再好,而没有用到实践中,也是无济于事的。刚刚从校园出来,总感觉一切都是跟所想的一样的,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可是在实践中,我才发觉很吃力,感觉到自己好像没有学过这些知识一样,这也更加让我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会计的工作可以说是很麻烦的,也很重要,这也是在我实习中最深的体会。在刚开始实习时,每天都要对着一张张的账目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数字,让我很头痛,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可是一出错,心情就会受影响,慢慢开始浮燥起来,可越是浮燥就越是做不好,越是出错,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指导会计师找我谈话,悉心的教导我,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终于可以独立耐心的完成任务了,因此,我体会到,在会计行业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气躁,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分岗位实训 篇5

一、围绕课程设计思路,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一) 新颖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模拟真实的会计岗位和工作流程, 融教、学、做于一体, 突出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1) 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进行实训。通过实训, 使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有系统的感性认识。包括识别和填制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编制报表, 纳税申报。 (2) 通过分岗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会计工作。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小组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岗位角色, 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全部会计业务的处理。 (3) 通过轮岗全面掌握各岗位职权。为使学生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 小组学生依次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轮岗。

(二) 充实的实训内容

根据“情境式教学”模式, 将本课程的学习划分为分岗、建账、业务处理、轮岗、财务分析, 每个教学情境根据具体内容不同, 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1) 分岗: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员、保管员、记账员、制单员、成本会计、会计主管。 (2) 建账:各岗根据实训资料开设账簿, 并将年初数据过入账中;根据各岗建账资料, 将有关数据进行核对。 (3) 业务处理: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分岗进行, 即按照识别、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登记账簿, 对账, 结账, 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的顺序进行。 (4) 轮岗:轮岗前, 各岗位间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对账后, 由相关人员监督办理交接, 并填写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岗位轮换后进行业务处理。 (5) 财务分析: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 课程内容特征

本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仿真性和全面性的特征。 (1) 综合性。本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税法与纳税实务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为学生就业后从事实际会计岗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用性。以中小型企业典型会计业务为主线, 着重培养学生与会计岗位要求相适合的专业技能。 (3) 仿真性。以企业真实经济业务和原始凭证为依据, 通过虚拟银行岗、小组分岗, 使结算业务、企业业务仿真显现, 虚拟真实环境。 (4) 全面性。以全年的经济业务为实训内容, 使学生体验一年会计业务处理全过程。

二、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的基础上, 又探索了新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辅助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一) 继续发扬传统实训教学的优势

1.课堂讲授法。

首先由老师讲授示范, 其次由老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2.小组讨论法。

小组成员团结协作, 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请教,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加深了印象。

(二)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将会计实训课程按企业业务流程划分为5个情境, 包括分岗、建账、业务处理、轮岗和财务分析, 以情境设定教学环境, 组织开展教学。

2.模拟教学法。

任课教师充分利用本系“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的设备和条件, 对学生进行填制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践性技能训练, 使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

3.角色扮演法。

由指导老师作为银行岗, 负责银行相关业务的办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形成虚拟财务部, 小组学生分别扮演各种岗位角色, 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全部会计业务的处理。为使学生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 小组学生依次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轮岗。这种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对财务流程的印象和会计岗位的认知, 同时又锻炼了他们协调和合作能力。

(三) 辅助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1.推行多媒体教学手段。

给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本课程网络资源丰富, 选编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料, 并注意保持网站内容的经常更新。另外, 校园网上还设有财会分岗实训教学平台, 方便学生课外学习。

三、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

会计分岗实训的教材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与原始凭证为依据进行编写, 改变传统的以一个月的业务为实训内容, 编写企业一年的经济业务, 让学生了解从年初建账至年末结账整个过程。

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应是开放的而不应是封闭的,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就业,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 因此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开发会计实训教材, 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用人单位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发, 可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实际操作中, 应以学校教师为主提供主要编写思路, 企业一线人员辅助提供各种真实的单、证、票、账等资料, 以及工作流程和岗位分工职责等原始资料, 教师加以整理, 使之系统化, 从而提高实训教材的仿真性。在内容设计方面, 应该按照实际大中型企业中的各个会计岗位, 均衡各岗位的工作量, 经过实训,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大型企业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内容还应该包括经常发生、偶然发生、可能发生的业务及其处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必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培养方式。一是增强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鼓励其参加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 并为其搭建业务实践的平台, 定期安排到企业一线进行业务进修, 积累实践经验, 将实践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是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 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过程, 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并对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提出指导意见。实践表明, 校外专家的参与为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五、课程特色

一是实训内容优化为年度经济业务。改变传统的以一个月的业务为实训内容, 采用一年的业务进行实训, 让学生了解从年初建账至年末结账整个过程。二是实现实训岗位与实际岗位对接。改变传统的一个学生扮演所有角色的实训,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岗并确定岗位职责, 通过角色扮演以及角色轮换等方式进行实训。通过分岗和轮岗, 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各岗位职责和会计工作如何交接。三是实训再现经济业务发生过程。改变传统的只指导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填制一联原始单据的方式, 我们提供印制的、完整的原始凭证供学生使用, 避免学生只知道其中一联的填制方法;此外传统实训的指导只是一种静态的工作, 而我们指导还注重凭证的传递。四是实训过程以学生做为主, 老师指导为辅。实训过程中小组成员团结协作, 疑难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请教,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加深了印象。五是聘请兼职教师进实训室现场指导。从业务单位中吸纳指导教师, 使实训更加接近于实际工作。

精品课程需要不断地建设, 不断地投入, 包括网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再改进、教材的不断修订、教学管理的再提高、师资队伍的不断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即精品课程仍然要不断地进行建设。同时还应该不断吸取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 互相交流不断建设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提高相关资料的档次、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水平和学术水平。

摘要:《会计分岗实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模拟真实的会计岗位和工作流程, 融教、学、做于一体,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基于该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 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教材、师资队伍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论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会计分岗实训,精品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杜敏, 金宏义.创建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时代文学, 2007, (12) .

[2]刘东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会计之友, 2008, (2) .

[3]吕秀娥, 张海晓.高职会计实训教材的开发.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7) .

[4]王素珍.关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商业会计, 2011, (6) .

[5]韦欣.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8) .

分岗位实训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对分课堂,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2015年暑假,平顶山学院老师去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法,首次接触对分课堂的概念。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1]。在考核方法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2]。

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理想的对分课堂不仅需要贯彻其基本理念,还需要一整套教学措施来保障教学效果[3]。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具体措施,在教学中都需要根据学校、教师、课程、学生的特点做一定的调整。下面针对《物联网基础实训》课程、以及本校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研究“对分课堂”在该课程教学组织中的运用。

1 对分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物联网基础实训》课程概念多,且抽象而严谨,不易讲生动,课堂气氛不活跃[4]。如果教师以绘声绘色讲授为主,单片机强大的控制功能均无法体现出来,并且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穿插在各个实例完成的过程中讲解。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也是对授课教师在理论学识、实用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种考验[5,6]。运用“对分课堂”理论,对《物联网基础实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主要进行了理论讲解知识的调整、实践课程对分课堂实施以及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改革。

实例知识点:中断系统。

传统教学安排:首先详细讲解中断概念、中断结构,中断在系统中用到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以它们各自的设置方法,这些内容要花费大概2节课的时间,第二次上课讲解中断函数的定义、中断4种工作方式以及中断应用举例,也需要2节课的时间。

“对分课堂”教学安排:以一个案例引出教学内容,这里精心选取了一个能涵盖所有知识点,并且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一个案例,8个继电器全部打开,每按一次按键S1,低四位的与高四位的交替打开3次,然后从中断返回,控制8只继电器再次全部打开。首先在课堂上用硬件实践这样的功能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实现现象,然后对程序进行分析,讲解用到的中断概念、中断结构、特殊功能寄存器等,对这些知识该要的讲解他们的功能,并不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课外学习消化、吸收。

1.1 布置课下讨论作业

(1)中断产生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如何用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的。

(2)中断服务子程序是如何触发的,为什么没有被主程序调用但是却能被执行到?

(3)外部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编写方法。

1.2 布置实验课内容

(1)采用下降沿触发和低电平触发中断有什么不同,它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2)操作题:主程序运行状态为数码管依次打开循环显示,按一下开关,产生中断,数码管显示状态改编为打开3次显示字符8,然后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依次打开数码管。

在第二周的课堂上,分组讨论自己学过的内容,然后与全班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增加了讨论这一环节,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相同的内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3个过程分阶段学习,理解程度逐步加深,讨论的内容为应用做准备,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组在2015学年下半学年,分别在3所改革试点学校进行试点研究,分别选取一个实验教学班,在该班级的课程,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前期,项目组认真分析信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邀请课程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导学案的制定,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分课堂所要求的课堂设计,选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开展后续的研究。实验班授课老师就是正常安排的授课老师,这些老师除了担任实验班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对比班级正常课程的教学任务。

每次课安排讨论上一周理论课课堂上或者实验课课堂上所布置的任务,这里主要是布置对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系统的设计,课下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组织完成系统的开发,课堂上要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对分讨论,学生首先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各组之间相互交流,其中上一周布置的外部中断控制继电器开合,一个组研究出3种不同的方法,并指出各自的优劣,还有的组总结用到的理论知识,以及研究如何改进,有的组研究中断运用的原理,这样的交流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学会很多东西”。

2 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组成,最后的成绩取决于考题内容和学生临场发挥,分数偶然性高,评价准确度低,这样的考核机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某一特定课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想获得好成绩,有些学生对考研课程感兴趣,有些学生对应用型课程感兴趣,学习评价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低要求者能有一个保底的学习规划,让高要求者能有展示优异的空间。

在“对分课堂”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增加平时成绩和所占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通过多次作业的批改,对学生的水平也有客观、稳定的评估。可以看到,这样的评估方法反映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的质量,强调过程性评价,对对分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十分关键。

3 结语

《物联网基础实训》课程是典型理工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而“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其先进的理念及完善的实施办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到的情况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法[EB/OL].[2015-01-12]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崔艾举.从逃课现象看高校改革的着眼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9):114-117.

[4]唐炜.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130-132,154.

[5]张毅刚,胡瑞强.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改创新,2012(5):149-150.

分岗位实训 篇7

1 目前高职财会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高仿真度的实训项目不足

在目前高职财会专业的实训体系中, 模拟实训项目的呈现主要是通过文字性材料在实训教材中对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叙述, 学生则根据这些文字材料叙述进行账务处理, 对各种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则完全无法理解。对于会计人员来说, 怎样与银行打交道, 办理存、取、贷款及各种结算业务, 怎样与税务部门打交道, 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交纳税款等业务, 也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上述业务是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频率很高的业务, 在实训环节应该对其办理流程进行详尽介绍, 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财会专业实训环节, 教师通常只是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填写好的记账凭证填制几个税种的纳税申报表或进行账务处理, 而对工作过程中重要的实际办理流程却被忽略, 这导致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以后缺乏与银行进行税务处理和结算的能力。

1.2 岗位角色认知教育缺乏

在学生毕业走入实际工作岗位后, 虽然从事的是会计工作, 但是按照具体岗位角色来划分通常有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出纳等不同角色的岗位。但是, 在现行会计实训体系中, 这种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角色认知教育却严重缺乏, 模拟实习项目通常被设计成“个人全能项目”通常是学生一个人包揽了上述全部业务, 不能让学生在实训中形成鲜明的岗位角色意识, 学生在毕业以后从事具体的岗位工作时还需要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梳理。

1.3 手工、电算一体化实训教学内容不足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 企业手工帐和电算帐是同步开展的, 这种做法在减轻企业会计手工核算工作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手工帐和电算帐的相互验证起到对财务核算的纠错、查错作用。虽然目前高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都安排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手工帐的实训内容, 但是二者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同时进行的, 而是分开操作的两个环节, 通常为学生根据同一份资料完成手工帐以后, 再用计算机进行电算化处理, 虽然是同一份资料, 但是由于手工帐和电算帐并不同步, 造成了实训和实践工作要求相脱节。

2 高职财会专业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分群分岗实训的思考

2.1 创设真实经济环境, 划分实习群

首先, 实习群。具体来说在分岗分群实训中实习群主要划分为企业群、税务群和银行群, 企业群主要有模拟商业企业和模拟工业企业, 在会计业务方面除了企业内部的业务以外, 还有不同模拟企业之间或不同模拟群之间发生的银行结算、税务处理等会计业务。通过在模拟企业中进行实习, 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经济活动链中的作用。税务群包括模拟国税局和地税局两个方面, 其业务主要是日常税收管理, 企业和银行的税收申报以及税收检查等业务。银行群则包括了若干模拟银行, 这些银行为企业群和税务群中的不同主体的开户银行, 业务内容主要为各银行的异地和同城结算、人民币的存取以及为客户发放定期银行对账单。

其次, 以企业经营活动为纽带将实习群串联起来, 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熟悉经济活动来龙去脉。在企业群中, 相关模拟企业内部或模拟企业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发生的取、存、贷款以及银行结算业务, 应该由模拟企业中相应岗位的实习学生填制相关的票据, 送往企业开户行进行下一环节处理。如果涉及到税务业务的, 则由学生在相应的模拟国税局或模拟第数据办理。通过以企业经营活动作为纽带, 将企业群、税务群、银行群串联起来, 形成业务链, 3个实习群在业务上实现紧密连接, 学生在这种高度仿真的环境中感受到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办理过程, 同时在办理这些业务的过程中培养了从事会计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

2.2 合理设置实训岗位, 做到“一人一岗”,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意识

首先, 企业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企业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 要按照实际中企业的相关财会岗位设置在模拟企业中加以落实。具体来说, 其岗位设置根据现实企业的需要, 分为财务科长、记账员、出纳、业务员。财务科长负责企业整个财务工作各种业务关系的协调;记账员负责明细账登记、结账和对账工作, 以及部分记账凭证额编制;出纳负责现金的保管和收付以及其它现金日记账;业务员按照实训要求以不同身份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和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其次, 税务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税务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 通常是在模拟国税局和地税局中分别设置税务员和记账员两个岗位。记账员负责对简单流水账进行登记;税务员负责办理税收业务, 进行银行和企业纳税申请受理、业务末期进行对银行和企业的税务检查。

再次, 银行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银行模拟群中的岗位设置主要是在模拟银行中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员以及出纳三个岗位。会计主管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账凭证的复核、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科各种业务关系的协调。记账员则主要负责结、对帐, 明细账登记, 以及记账凭证编制。

通过分岗实训, 改变了以往“一人包揽全部业务”的实习实训模式, 通过相关岗位的角色实习, 不仅可以掌握某一个具体岗位的技能, 同时还能进一步理解不同岗位之间在业务流程上的相互关系, 继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意识。

2.3 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实训

传统实训模式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将手工、电算分开实施, 因此, 在分群、分岗实训中要竭力避免这一错误做法。在实训中要为每个小组配备相应的计算机, 按照小组手工帐岗位设置相应的电算化岗位。实习学生在完成对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后, 边完成手工帐, 边进行电算化处理, 不仅解决电算化和手工帐同步进行的问题, 提高纠错、差错的效率, 同时还解决学生对电算化岗位的认识不足。教师在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评定时, 在核查每个实习小组的电算帐与手工帐一致性的基础上, 对实训成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目前, 在高职财会专业实习实训中, 手工、电算一体化分群、分岗实习得应用还比较少。然而, 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 未来这种实习实训模式必然会成为高职财会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引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高职院校积极引进这一实习实训模式是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目前高职办学中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 这一模式实施的基础越来越成熟。

3 结语

高职财会专业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分岗、分群实习实训是高职办学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对财会人才素质需求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高职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措施。目前, 建立一体化模拟实训、实习中心;编制一体化分岗、分群实习实训教材;培养和聘请具有高水平的实习指导老师;以教材为中心收集整理相关原始凭证, 是保证高职财会专业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分岗、分群实习实训模式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 从硬件、软件以及人才培养理念方面为财会专业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分岗、分群实习实训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袁咏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西部皮革, 2016 (04) .

[2]刘俊.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 2016 (05) .

[3]杨军花.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新经济, 2015 (Z2) .

[4]李丹, 齐励.试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的再优化[J].教育与职业, 2014 (05) .

[5]王皑雪.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J].商, 2013 (19) .

分岗位实训 篇8

中等专业学校 (以下简称中专学校) 会计专业是为培养具备现代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型人才服务的。就入读对象来看, 大都是初中毕业的少年, 与高职院校的高中生源有很大区别。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必要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 并能很快成为适应财会岗位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是摆在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针对中专生的生源现状, 本文认为不但要重视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更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即将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体, 才能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学制上, 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采用三年制教学, 第一、二学年主要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 第三学年主要是实践教学。为了实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专学校更加注重会计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以我校为例, 我校会计实践教学借助于手工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两种实现方式, 包括基础会计情景实训、财务会计实务实训和岗位实习三个步骤。在具体教学中, 通常是先进行手工操作再进行软件操作,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了解会计的实务操作到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实务处理, 全方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 是会计核算类课程的入门课程。通过基础会计实训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基本的财务报表等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 同时为学习会计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多数中专学校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 相比之下, 财务会计实训与岗位实习存在的问题较多。

1. 财务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实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 在实训过程中, 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来巩固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实训, 学生能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 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 同时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每个学生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 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如下问题:

(1) 按会计要素组织实训, 不利于学生掌握核算业务流程。目前财务会计的教材是按照会计要素编写的, 具体按照资产要素、负债要素、所有者权益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依次展开。财务会计实训也是按照会计要素组织, 即上完理论课后, 紧接着进行实训。学生只知道涉及某账户的核算, 并不熟悉业务的流程, 因而所进行的实训都是零碎的。

(2) 把涉及会计工作不同岗位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实训, 学生思路混乱。对于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而言, 他们一会儿是业务员、制票员, 一会儿又是出纳员、记账员, 一会儿又充当主管会计等。其实训结果是:由于岗位混乱、业务混杂, 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混乱, 无从下手, 学习兴趣下降。

(3) 实训过程学生缺乏主动性。整个实训过程教师充当了指挥者, 学生只是按照资料中告之的业务内容进行操作, 根本不需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因而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等的会计职业判断体会不透。例如:坏账准备金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材料核算方法的选用等。在会计模拟实训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下, 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 没有给学生进行职业判断选择思考的余地, 因而学生体会不到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不同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在实际会计工作中, 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政策的选择, 都只能靠会计人员自己来判断。因此, 学生非常盲目、被动地进行实训操作, 不利于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4) 过分地强调会计核算, 忽视了会计职业的其他重要能力。一切教学手段的目的都服务于培养目标。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角度服务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 要培养学生做账、查账和用账的能力。在这三种能力中, 做账的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 是会计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查账的能力是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特定要求, 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内审机构所需要人才的关键能力;用账的能力体现一切会计工作的目的, 是分析会计方面信息的能力。会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会计信息的运用, 对经济业务的过程进行控制, 并在观念上进行系统的总结。没有用账这种能力的会计人员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记账员”。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循环。学生拿到实训资料后, 紧接着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 忽略了审核、监督这一重要环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准备资料时, 就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 使学生在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在如何使用会计信息即在用账方面, 目前的模拟实训基本上没有涉及。

2. 岗位实习存在的问题

岗位实习是会计实训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在学生完成了校内会计专业课程的全部学习后, 在校外企业会计岗位上所从事的“真枪实弹”的训练, 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这个环节是学生多年理论学习的一个实践检验, 评委就是企业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学生实训的环境和要求与前两个阶段又有所不同, 岗位实习的初衷是需要学生要随时回顾所学的理论知识, 积极用于实践操作, 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岗位实习通常被安排在最后一学期, 采用学校推荐和学生自主联系单位两种方式。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却发现如下问题:

(1) 最大的问题是实习单位难以落实。乐于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越来越少, 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 接纳实习学员增加单位负担, 对学生迎来送往占用单位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学校由于整个教育经费的匮乏又难以大幅度地增加校外实习费用;其次, 接纳的学生不能及时进入角色很快进行账务处理, 甚至会出现一些差错, 使接纳单位正常的会计工作受到影响, 甚至出现“学生帮忙, 越帮越忙”的现象;第三, 由于接纳单位有一些不便公开的商业秘密, 使这些单位不愿意让实习学生接触财务资料, 这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2) 会计专业岗位实习组织不到位。很多学校只是把实习当作一般的辅助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的学时没有依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合理安排, 因而缺乏系统的教学组织。其次, 学校为提升就业率而忽略了毕业实习的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 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 许多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而允许毕业生不参加毕业实习或者随便找个单位参加毕业实习, 这样大大降低了毕业实习的效果。

(3) 会计专业岗位实习监督不到位。有的学生经学校推荐去实习了, 实习结束后, 一般情况是学生自己填写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简单填写表现, 然后盖章。学生把经实习单位盖章的实习报告交给学校, 实习宣告结束。至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不是全身心投入, 部门领导和普通员工对其具体评价如何, 因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 难以体现出来。倘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虽交回经盖章的实习报告, 至于学生是不是真正去实习了, 实习报告是不是自己写的, 皆因缺少必要的监督而无从考证。

(4) 实习过程中忽略了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即便学生出去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 实习单位在实习开始时就给实习生安排了实习岗位和实习指导老师, 因而实习学生就只能了解其中一个会计岗位的业务内容。而学校将实习生安置到一个会计岗位就算完成任务, 没有派指导老师到实习单位分配实习岗位和进行实习中期管理, 使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期不能更换实习岗位, 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无法培养。毕竟在实际工作中有多种会计岗位, 例如, 出纳、销售会计、税务会计等等, 并且多种岗位是经常轮换的。

三、分岗模拟实训在中专学校中的应用

无论是财务会计实训还是岗位实习,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适应能力。鉴于目前中专学校财务会计实训与岗位实习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分岗会计模拟实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我校已经采用了分岗会计模拟实训, 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分岗会计模拟实训———设计原理

分岗会计模拟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会计岗位角色分工, 熟悉会计工作所涉及的各项业务,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及业务水平, 特别是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内部牵制等会计法律制度, 提高学生在今后实际会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设置需轮换的会计岗位, 我校设置的是出纳、制单、审核、记账和主管岗位。设置岗位按照学习成绩及平时表现,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每组为五人。一人为出纳, 主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一人负责业务发生时原始凭证的填制;两人为会计, 分别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和负责登记明细账;另一位为会计主管, 审核各类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 编制报表和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为使学生分别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作用, 在实习期间可轮流换岗。

2. 分岗会计模拟实训———资料准备

实训资料由企业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账、日记账、会计报表组成。为保证模拟实训的真实性, 使这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我们在原始凭证的设计上收集了某企业的相关原始资料, 如增值税发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汽车发票等, 并按照企业供产销业务流程编制一套完整的实训资料。

3. 分岗会计模拟实训———具体实施

(1) 操作步骤。

(1) 将资料中的期初余额登记在账页上 (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 ; (2) 结合业务进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3) 结合给出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4) 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 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登记三栏式总账; (5) 进行对账及结账工作 (主要是如何进行月结) ; (6) 编制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2) 实训监控。在实训过程中, 指导老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老师在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起到了监督学生实训的作用。另外, 通过学生定期轮岗、落实签字制度也能起到让学生自我监督的作用。

(3) 实训考核。实训考核的依据是学生最后上交的实训成果。既然是分岗模拟, 就要根据学生不同岗位的完成情况分别打分, 并按照重要性为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权数, 最后通过加权算出个人成绩。

(4) 效果评价。

(1) 基于对学生调查问卷的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对分岗模拟实训的感受及意见, 以便以后更有效地组织模拟实训教学, 我们针对参加试点的2008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时间安排在2010年12月实训结束的时候。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 收回有效问卷58份。

通过对调查表进行的总体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a.学生上课出勤率。在全部58名学生中满勤人数为55人, 接近95%。b.学生对会计分岗模拟实训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会计分岗实训非常有必要, 他们对会计岗位有了更深的理解, 增强了岗位适应能力。c.各年龄段学生参加会计分岗模拟实训学习的收获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总体表现为, 年龄偏大学生的学习收获程度普遍高于年龄偏小学生。

(2) 基于学生心得体会的评价。在实训结束时, 我们让学生上交了此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对我们分岗实训效果的评价。下面摘录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心得体会:

“此学期开展了会计分岗模拟实训这门课程, 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 受益匪浅。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 我们都基本掌握, 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才能领略其中的道理。”

“对于分岗实训, 意义更加重要, 使我们加深了对会计岗位的认识, 学到了不同岗位应具备的技能, 为以后调换工作找到了方向。分岗模拟实训增强了我们的职业判断能力, 以前只是根据给定的业务内容, 现在全部是根据原始凭证, 做账更加真实。”

四、结论及未来努力方向

针对目前中专学校在会计实训环节存在的问题, 提出会计分岗模拟实训的设计思路, 并进行了实践,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对实训情况的总结, 还有以下两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1. 建立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提出的会计分岗模拟实训, 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下进行的, 会计工作相对单一, 忽视了会计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广泛联系。因为会计工作不仅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而且涉及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 还涉及与企业有经济业务关系的企业。要体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凭证的传递, 就必须建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关系, 设置虚拟企业及企业的有关部门, 设置虚拟银行、税务以及企业的上下级单位, 使学生的模拟实训工作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 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加入会计电算化环节, 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 多门实践课程共同组成了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各门课程之间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手工操作结束后, 下一步要分小组上机, 这样使手工操作与上机操作衔接, 学生既能掌握手工操作的基本技能, 又能学会电算化的处理方法, 并互相对照、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郑丙金.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6) .

[2]丘朝才.关于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系统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5) .

[3]刘建勇, 朱学义, 朱亮峰.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0 (9) .

[4]王玉翠, 朱志红, 任秀梅.体验性教学模式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5]胡克琼, 杨侃.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 2007 (10) .

[6]解国芳.会计实训课程的流程再造[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 .

[7]马占成.随机分组、顺序换岗法在基础会计实训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2) .

分岗位实训 篇9

一、现行中职学校会计岗位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企业对财务人员真正需求标准的认识。目前,财务工作人才市场最突出的矛盾是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与财务工作人员培养标准之间的矛盾,企业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会核算还要有管理职能,即具有创造性、综合性。但目前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就出现了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难,企业对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愿意高薪聘请,而不愿意聘用受传统教育影响只会“纸上谈兵“的中职生。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狭窄这一事实。

2.传统会计实训教学内容单一。目前中职学校对会计实训教学是利用一定时期企业经济业务,要求学生练习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等内容的练习,这种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导致了学生在实训结束时只会简单的、不系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这样的会计实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财会工作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感性认识。由于一些中职学校教学硬件严重滞后,又不能及时更新会计信息,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

3.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方式不当。一些中职学校在安排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时,为了能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核算技能,让一个学生做到总揽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审工作,会计岗位与出纳岗位由一人全部完成。这样的实训教学方式,既与财会工作实际不相符,也与学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不相适应。这种会计实训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必然会与实际有本质上的脱节,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4.会计岗位实训方法陈旧。中职学校的会计岗位实训目前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资料处理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企业会计岗位如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岗位已经实现了电算化,而中职学校目前基本上还处于手工实训阶段。因而,新的形势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必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5.会计实训教学仿而不真。学校会计实训实习基地、设施和条件与企业真实岗位差距大,学校模拟实习资料,与实际企业中操作存在不小的差距,形成了仿而不真的局面,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应遵循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并不健全,学生们不能将走进实训室实习视为到实际企业工作。学生实习成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不是很科学、合理,仅凭结束时递交的证、账、表给出学生实习成绩,指导教师对学生疏于指导和管理,主要靠学生自己按期完成即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与职业岗位对接方面,创新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实行校内校外实训教学改革,完善会计技能考核标准,突出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从学校实训教学模式入手,来加强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实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对接内容

1.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实训改革。(1)中职学生校内实训逐步仿真化。近些年,为了改变之前仿而不真的教学实践现状,就要加大力度完善校内会计实训环境,如会计模拟实验室高仿真。一个完善高仿真实习实训环境要有与会计专业和规模,以及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相匹配。也就是现行较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此方法重点强调在同一地点、时间同时完成多个教学任务,并同时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会计教学中要想完美的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应该具有既能满足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其实践教学的场所。(2)中职校内实训实现单个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项目实训采用模块化实训,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等。实训主要内容主要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内容包括阿拉伯数字书写、大写书写、点钞、真假钞识别、收银、翻打传票、珠算等训练;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务报表编制等项目的训练;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主要内容包括出纳、往来款项、存货、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财产物资、收入费用、财务成果、会计报告岗位等。各个岗位的主要内容:现金的收付、银行存款的收付、应收及应付款项、各种存货收付管理、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处理、无形资产摊销、收入费用成本核算、会计报告的编制等进行单项实操训练。其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所涉及的内容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其他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单项实操训练还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3)学校内实训采用综合、分行业与分岗实训相结合。在进行综合实训时,应该根据真实的企业财务工作岗位进行设置,将实训项目进行分组,再给每个组布置实训任务,组内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模拟实训,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每位学生进行轮岗,指导老师全面控制学生们的工作进程,并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所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学环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形式,通过以学校内部仿真模拟制造业实习为主线,校外小规模企业代记账为辅线的教学途径,加强开发合理的运用学习资源,多给学生提供仿真性强的实训机会,使会计综合实训、分行业实训与分岗实训三者紧密的结合。(4)会计实训科目考核和评价的方式要进行彻底改革。之前会计实训科目在考核方式主要运用以试卷为主要考核手段来评定最后成绩,方法老套不实用。应采取真实企业考核员工的方法来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工作”能力。以“会计岗位模拟实训”课程为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要运用真实的企业素材,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利用真实的原始资料共同完成一套手工账的模拟操作。考核办法由实训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进行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实行百分制。包括:建账规范(10分),规范填制原始凭证(10分),正确填制记账凭证(30分),全面科目汇总(10分),明细账、总账、日记账规范正确(20分),会计报表正确(20分),共计100分。主要根据各个项目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的完成情况、出勤考核情况、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定。每小组的学生岗位模拟实习结束后,应上交完整的手工账一套,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定。

2.中职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实训改革。(1)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能更好地给专业课教师在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平台,有利于加强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也可以为企业服务,比如在设立会计制度、会计咨询、对企业财务人员理论培训等服务。因此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一个互惠互利、互利共赢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产学结合,互利共赢”的目的。(2)“订单培养”企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基地。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基地其中包括“订单培养”企业,“订单培养”企业事先要和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合同,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训工作,最后,将合作培养的学生录用为企业的员工。即企业先提出用人标准,学校再根据企业的用热标准为企业“量身订做”技能型人才。学生定期轮流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操作不仅使学生提前熟悉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直接进入了工作角色,使理论真正地和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了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真正融洽对接。(3)进行校外单项及综合模拟实训是实现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校内理论实践性教学的同时,选择大中型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等不同校外合作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里涉及到的真实业务的处理,来确保完成校外单项实训。在校内模拟仿真岗位模拟实训的同时,选择合作的制造业、商业企业等进行实践、实训,完成校外实践综合实训。最后到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最少半年,达到学校常规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为中职学生对口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对接有效地运用于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对学生快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与会计操作程序,以及培养中职学生较强的工作能力等,毕业后能够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解决了中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摘要:中职学校毕业生毕业难以对口就业,主要在于中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太差,进入企业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而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实训零距离对接,是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对财务人员真正需求的认识模糊、教学内容单一、实训教学方式不当、实训方法陈旧、实训教学仿而不真等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校内外会计实训改革,构建合理的实训教学新模式,设立相适应的实训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上一篇:女性特质下一篇:安全进入受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