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法论

2024-05-27

改革方法论(精选12篇)

改革方法论 篇1

摘要: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 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思想, 其中主要包括改革实践论、改革系统论、改革过程论等。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30周年。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 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的方法论思想。这些方法论思想既继承了“老祖宗”, 又是“老祖宗”们没有说过的, 是邓小平创新性思考的结果。有学者指出, 如果把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作金子, 那么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则是其点金之术, 掌握这些点金之术有时比掌握那些金子更加重要。因此,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注重研究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 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前提基础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并以此作为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在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 辩证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处理的各种辩证关系。邓小平在坚持理论基础, 即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之上, 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除理论基础外,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还有其价值论前提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价值论前提是理解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至关重要之关键点;提出邓小平指导改革的方法论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与人民利益之上这两大价值前提内在地凝结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认为这是它在中国改革实践中得到人民理解和支持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奥妙之所在。

邓小平在规划中国改革总体布局时说:“我们的国家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一改革总纲的指导下,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根据价值论前提, 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邓小平改革方法论。

二、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全新的事业, 没有本本可依, “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所以,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因此, 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多次指出, “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更全面地表达了邓小平“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实践观。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崭新的开创性事业, 邓小平强调的是干, 是实践, 是试验;认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敢想、敢闯、敢冒的精神, 就不可能有敢于试验的果断行动。

大胆试并非不讲科学, 行动起来步子要稳, 前提和条件就是“看准”。一要“看准”客观事物实际情况及其发展大势, 即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二要“看准”有利时机。“看准”并选择时机, 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三要“看准”好的方式。无论是改革试验, 还是其他方面的探索, 都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试”法。可见, 只有“看准”, 改革中试验的步子才能稳妥。

邓小平的改革实践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学说。它创新了实践形式, 深化了实践的内涵, 使实践更具时代特色, 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体化、生活化了, 使实践这一哲学范畴, 更加贴近了群众和实际。

三、改革系统论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邓小平注意分析国际大环境,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判断, 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革命, 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 必须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如果改革只限于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上, 改革必将陷入困境。所以,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辅之以文化等其他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邓小平在改革实施过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法, 如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等。

邓小平的改革系统论继承并发展了了马克思主义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以改革系统论指导社会主义改革, 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做法, 将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全面推进。

四、改革过程论

恩格斯说过,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改革是一种过渡, 是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 我们的改革是在巩固、强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的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 所谓改革就是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过渡是一个事物不同体制的转换, 不是对原来事物的全盘否定, 所以这种过渡总是有抛弃, 有批判, 有继承, 有发扬。过渡不是突变, 而是渐变, 不是暴力, 而是和平, 因而它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过程, 改革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改革不是一次性行动,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打好持久战。同时对条件成熟、时机有利的改革, 在做好整体配套和长远打算的前提下, 要速战速决, 在短时期内见到实效。

邓小平在1991年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 跳一个台阶, 跳了以后,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 再前进。”“台阶”式的不断上升, 意味着经济发展是“跳跃”与“稳定”相交替。即在一定时期内, 抓住当时的有利时机, 以超常的速度前进, 跳跃一下, 使经济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而当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过度不平衡时, 就放慢速度, 开始进行调整, 以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当均衡和稳定的时期;当再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后, 又会出现下一个加速发展阶段, 如此循环往复, 使中国经济能以高速度得到发展。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思路是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论的证明阐释。

参考文献

[1]、荣开明.邓小平在矛盾分析和改革方法论上的新贡献[J].孝感学院学报, 2002 (4) .

[2]、许俊达, 李朝东.略论邓小平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论[J].安徽大学学报, 1998 (6) .

[3]、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 1994.

[4]、刘吉.社会主义改革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1.

[6]、艾丰.改革方法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改革方法论 篇2

“上”与“下”的呼应—— 2013年11月11日 04:07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11月9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日报8日起就全面深化改革刊登系列述评。文章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改革要“上下呼应”,摸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点面协调”,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变稳平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结合。

相关文章指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涵盖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之间、中央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些都是“硬骨头”。

文章说,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更清新的空气,就是改革要触及的“穴位”。

统筹协调,上下呼应闯险滩(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篇)

本报记者 龚雯 许志峰 王珂

改革无坦途,路该怎么走?

35年改革实践,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断探索改革路径,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创造了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方法论。

方法正确,改革事半功倍、破浪前行。

今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这是对改革经验的宝贵总结,对改革方法的科学概括。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握改革规律,为改革再次谋篇布局。

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

今年10月底,一项新举措牵动人心——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进。

此前,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总体改革思路,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广东等地先后试水企业登记制度创新,“宽进严管”引发企业注册热潮。

它是顶层设计与“摸石过河”相结合的成果之一。从发

轫于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到萌芽于深圳小渔村的特区开放,35年来许多重大改革都源自地方创新,再由国家指导支持,最后在全国推广普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折射“中国智慧”。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

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

趟深水,过险滩,“导航仪”不可或缺。有科学的顶层

设计,才有合理的改革路径;有明晰的系统谋划,才有扎实的改革措施。

我们面对着这样的现实:表层麻烦解决了,深层问题凸显了;显性症结化解了,隐性风险浮现了;发展水平高了,诉求也更庞杂了。新旧矛盾纠结,利益藩篱交错。缺乏顶层设计,改革难以凝心聚力,有的改革不仅要顶层设计,还要顶层推动,全面改革拒绝碎片化。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涵盖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之间、中央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啃掉这些“硬骨头”,非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能够单打独挑,必须从顶层谋篇布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今年9月,3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直接受国务院领导,超越条块利益的顶层设计有了更具体的依托。

改革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户籍屏障不拆除、公共服务不均等、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

不久前,一份《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在上海出台,给不少人带来观念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奖励改革创新福利沟壑不填平,农民如何变市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存贷利差缩小、竞争加剧,金融风险如何防控?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困难如何应对?完善社保制度,必然加大财政收支压力,财税体制如何与此相适应?

者,更强调对“未牟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免责”,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亿万人民是改革主体。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就要集思广益,鼓励先行先试,让群众探索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为推动改革的滚滚热潮。越是牵涉面广、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往往难度越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每一份改革方案集民智、顺民意,才会破解千难万难。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点”与“面”的协调——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

9月29日,中国境内首个自贸区在浦东揭牌。这块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要做的文章并不止于“自由贸易”,还涉及外资、财税、物流、政府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探索。

“不是栽盆景,而是种苗圃”。在自贸区的框架设计中,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清晰可见。

改革从一开始就非简单的修修补补。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更需把握好点与面的辩证法。

全面,意味着不能单兵突进。

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须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全面,并不代表遍撒胡椒面。

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改革大局尤为关键。

矛盾有主次。抓准主要矛盾,“小切口”能解决“大问题”。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这一“马前卒”疾步快跑,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推动政府“自我革命”;“营改增”渐次铺开,对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形成倒逼„„牵住牛鼻子,可以“一子落而满盘活”。

诉求有缓急。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

会、更清新的空气„„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改革要触及的“穴位”。在这些紧要处发力,改到痛处,改得彻底,既是改革的题中之义,也能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改革信心。

没有整体推进,改革会顾此失彼;不搞重点突破,改革会节奏迷乱。

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展示了我们党从容驾驶改革航船的智慧、技巧与能力。

“变”与“稳”的平衡—— 2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结合 改革既要谋变,也要求稳。

35年的改革没有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不搞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渐进办法,避免社会震动过大,较好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成果无法惠及最广大群众,改革会失去动力,发展将没有意义,稳定的环境就难以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就离开了民意根基。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

从利益格局的调整,到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各方诉求的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平衡,到发展方式的转型„„挑战前所未有,改革稳中求进。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胆子大,才能啃动“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面临多元多变的新环境,改革不再是先前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需要用更大的政治勇气闯关夺隘,不失时机地大胆开拓。改革越前进,发展就越有底气,抗风险能力越强,越能获得积极的社会稳定。如果因为局部利益和短期风险而顾盼犹疑,就可能前功尽弃。

步子稳,才能掌好“方向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无论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还是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都应科学权衡。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要稳妥谨慎,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推行,必须统筹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消解隐患,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循序推进。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今年,改革新政密集出台,项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营改增”为企业减轻上千亿元税负,20多个省份出台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用于专项治污,涉农资金整合拉开序幕,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加快打破„„

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红利不能反映在老百姓身上,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有体现人民意志的改革布局,有凝聚各方智慧的改革方法,中国式的改革道路越走越宽广。

市场取向,效率公平为百姓(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篇)

本报记者 龚雯 田俊荣 吴秋余

《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0日01 版)改革用什么改变了中国?

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从僵化到活跃,改革用市场魔棒激活当代中国,焕发蓬勃生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国改革的不变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旗帜,市场化改革再扬风帆。

市场化改革是活力之源

回望来路,才知道中国的改革已走出多远。

35年改革历程,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借助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杠杆,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快速满足千姿百态的需求,实现效率3

提高和财富增进。

改革从市场起步,中国需要市场经济。

35年前,改革起步,国门打开,“市场经济”第一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

市场化改革千头万绪,但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进入我们党的视野。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三大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市场取向轮廓逐渐清晰。

21年前,十四大将“市场经济”第一次写上社会主义旗帜,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奠定我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11年前,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年前,十八大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市场的作用,增强了我们锐意推进改革的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改革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坚定步伐。

35年来,市场化改革披荆斩棘,一路开枝散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彻底改写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为活力之源、变化之源、发展之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基因组合,显示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中国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看不见的手”要充分施展——

经历了多年争论,人们终于明白,任何计划与行政干预,都不可能比市场这台“超级计算机”更高明。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面对所谓银行“钱荒”,没有降准、降息一味“放水”,而是在适度提供流动性的同时,让利率杠杆调节资金需求;面对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不是急于输血,而是放宽准入门槛、降低创业台阶,使民营银行好梦成真,“零成本”注册遍地开花。

“看得见的手”要真正有效——

市场一旦失灵,政府就要出手:“一袋奶粉”曾让千家万户头疼。今年,“奶粉进药店”,最严监管重塑国产品牌公信力;“6家奶企罚款6.7亿”,最大反垄断罚单逼出奶粉降价潮。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不可随意而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从“划桨”变“掌舵”,从“全能”变“有限”,恰恰需要政府有担当,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切实将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当好“守夜人”。用好“两只手”,呼唤政府“革自己的命”,使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错位的正位。十八大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展现了壮士断腕的勇气。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初期,“效率就是生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人们的追求。今天,“财富蛋糕”越做越大,“公平焦虑”却越来越多,人们对公平正义呼声强烈。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改革就能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种种不公平社会现象,并不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坚持市场化改时间紧迫,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只有短短7年:任务繁重,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革方向,就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消除不完善因素,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避免“权难制衡,利难共享,人难出头”。

要促进权利公平。通过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弥合“城乡二元鸿沟”,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别让一纸户口簿挡住农村人口的平等养老和医疗、挡住农家子弟的平等教育和高考、挡住农民工的平等劳动和报酬。

要促进机会公平。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让不同类型的经营者平等参与、同台竞技。

要促进规则公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很多人宁信“潜规则”、不信“显规则”,“不找熟人不安心、不送红包难放心、不走关系总担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健全法律体系,用法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各种利益主体才能公平竞争,释放创造潜能。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政府既要跟上市场节拍,又须守护公平正义,每一次改革都应考量:是不是“保障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同时,“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社会力量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调节器”。

今年,一项项促公平、惠民生的举措接连亮相: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九连增”,前三季新开工保障房620万套,6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负,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金融和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还需攻坚克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改革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阔步前行:

国务院多个机构调整撤并、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市场化改革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

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目前,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化改革面临新挑战。破解前进中的旧痼新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亟须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冲破利益固化藩篱,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轮驶入更辽阔的海域。

人们对下一步市场化改革寄予热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等改革要破题,促进新型城镇化;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要大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市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加强公共服务„„

改革无止境,方向不动摇。

十八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市场化改革站上新起点。沿

着这个方向挺进,我们坚定不移,壮志满怀。

改革开放,永续发展激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变化篇)“看得见的手”精心调控,让风景这边独好。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明显,党中央保持定力、稳定政策,坚定推动改革,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8%,结构调整也呈现积极变化。

本报记者 江夏 赵永平陈仁泽 《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09日02 版)

今天,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

35年,改革开放大潮奔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今天,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将全力打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季”。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倾听中国前进的足音,我们更加清醒,更加坚定。

中国实力

从贫困到小康,从短缺到丰裕,从封闭到开放,中国距离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

如今,无论你身处何地,都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强劲脉动。

世界舞台,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金秋十月,印尼巴厘岛的APEC峰会,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大厅内人头攒动,许多外国记者前来询问日程,不少人能用流利的汉语提问。墨西哥海滨小城的G20峰会,“中国态度”影响世界经济走向。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中国企业、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中国分量越来越重了。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

应对挑战,中国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看不见的手”潜移默化,迎战非典、抗震救灾,依托应急管理体系,应对更加有效有序,社会心态也更加成熟理性;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快速发展,开放的中国更加自信。

当年,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走在北京大街上,曾引来了无数中国人的围观。可如今,独具中国特色的丝绸、中国红成为世界时装周上的重要元素。加入WTO,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到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中国人从未如此底气十足。

这背后,源于中国实力。

——经济从“濒临崩溃”走向“世界引擎”。35年,中

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全球排名跃居第二,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今,中国不到3天创造的财富,就超过1978年全年。

——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近十年,中国农村的脱贫人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数量。城乡收入大幅增长,出行越来越方便,生活越来越多彩。

——社会保障从低水平到制度全覆盖。公共财政的阳光

更多洒向民生领域,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逐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织就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对外开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更深: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86倍,2012年出口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连续七年世界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大: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从贫困到小康,从短缺到丰裕,从封闭到开放,13亿中国人意气风发地融入文明现代的新生活,我们离民族复兴的6

梦想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

中国活力

挣脱体制羁绊,长期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解放出来。从过去公有经济一花独放,到如今多种经济主体百花盛开,经济细胞更有活力;从过去一块肥皂、一盒火柴都由国家定价,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人的积极性大迸发,社会生产力大解放

中国实力的背后,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的铿锵话语,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的鲜明宣示。

回首35年改革路,一个个镜头跃然眼前:

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小岗村,当年为求个活路甘冒坐牢风险。如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到处涌现,亿万农民快步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章华妹,当年曾为卖点纽扣提心吊胆。如今,民营经济已占据中国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

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当年为“4分钱奖金”惊动了中南海。如今,上海自贸区,借鉴国际通行规则,试行“负面清单”模式,形成敢闯敢试的宽松氛围。

„„

这是思想活力竞相迸发的35年。

冲破精神枷锁,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迸发出来。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曾经被固定在土地、车间、单位的人们,现在可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就业、创业。一个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个体汇聚成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

这是市场活力激情四射的35年。

到如今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都是市场定价,各种要素活跃起来,僵化的计划体制已经被市场配置资源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越走越宽。

改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持市场取向,瞄准“难啃的硬骨头”,一系列“破冰”之举加大了“放活”力度:

更大规模放权。简政放权,是新一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地方放权。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政府正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更多行业“松绑”。给民企松绑,涉及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放宽市场准入,给小微企业减税,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加速打破民间投资“玻璃门”。

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启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欧洲国家瑞士和冰岛签署了自贸协定,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今天,改革正从单项突破到综合配套,从经济领域向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推进。中国,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中国动力

经济发展引擎正在换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 35年改革创造中国奇迹,也伴生日益突出的问题:人们普遍富裕了,但贫富差距拉大了;经济高速发展了,但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眼睛盯着GDP多了,社会建设落后了,还有产能过剩、雾霾围城、食品安全事件、腐败严重„„“发展起来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7

改革,一直在前进中不断反思、不断突破。面对成长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08日01 版)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十八大的召开,让中国的改革开放站上新的高点。

随着改革步步深入,中国发展的动力机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面对产能过剩,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更注重持续的“动力源”,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不以GDP排名比高低、论英雄”,不少地方主动调低增速目标,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更大空间。今年以来,宏观调控严控“两高”行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

推进结构调整,加快释放内需潜力。今年上半年,内需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这说明增长动力正加速切换。

人口红利衰减,加快创新驱动。一系列主动调控的决策举措,不断释放创新动力,“宽带中国”战略上路,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3%。北京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中国超过美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目的地首选国,“人口红利”正在转变为“人才红利”。

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最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今年以来,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用于专项治污。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痛下决心打破体制机制藩篱,才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正如外媒感叹的,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发动机”。

三中全会,历史抉择树航标(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篇)本报记者 皮树义 朱剑红 陆娅楠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天开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即

将展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又是一次三中全会。

金秋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引来无数金色畅想。

又是一座历史丰碑。

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再次勾画宏伟蓝图,推动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回首35年改革,党中央已召开了7次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每次三中全会,党中央都站在历史潮头,果敢抉择,科学部署,引领改革阔步前行。

7个三中全会,7座历史航标。举世瞩目的第八个三中全会,必将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

改革的航标灯

三中全会总是在关键时刻,指引改革的方向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一次三中全会就是一次重要抉择。

1978年的中国,就站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走出文革“十年**”,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商品匮乏,百姓生活艰难,世界快速变化。面对此情此景,经济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社会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人民迫切需要公平正义。这些都离不开深化改革。改革正从面对具体的经济问题转向面对相互交织的经济社会矛盾,改革正从经济体制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中国共产党人伟大觉醒,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传统计划经济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

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压抑活力,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的改革探索,使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搭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年后的2003年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新航程。

又是十年过去,中国再次站在了一个历史新起点。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从“濒临崩溃”变为“世界引擎”。但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腐败严重等社会矛盾压力日增。中国能不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10月的上海外高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一派热闹景象:20多个服务窗口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和注册的长队一直排到楼外。挂牌刚一个月,自贸区就新增234家企业,外资新设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是去年同期的7倍。建立自贸区这项大胆的改革给上海经济带来了新活力。

明体制全面进发。

改革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勇气。正如总书记最近所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

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再次果敢抉择,指引改革的方向。

改革的加油站

三中全会总是集中人民的意志,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坚强意志,一次全会就是一次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35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偷偷在一份契约上按下了手印,“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是每到秋收就被迫出门要饭的小岗村农民的悲壮之举,也是广大农民有粮吃、有钱花的朴素愿望。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是国有企业摆脱僵化体制束缚的大声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是改革的根本动力。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每一次三中全会都顺应民意,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小岗村农民的呼声得到了回应。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改革首先在农村开花结果,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9

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加快农村改革。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决定。改革惠及亿万农民,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斑斓。

改革是一场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兵突进。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党中央在驾驭复杂局面中展示大智大勇。

历次三中全会在部署改革任务时,都要部署加强党对改福建厂长们的呼声得到了回应。1984年10月召开的十革的领导,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结合,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城市经济和企业改革的大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活力焕发,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正是因为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才得以稳步推进。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带来成就也带来了更多的期盼。最近,人民网关于“改革心声”的大型调查,表明人们对新一轮改革最为关切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人们期待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公平。

人民的新期待就是改革的新目标。十八大以来,多项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汇聚更多民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更多地回应人民的呼声。

改革的百宝箱

三中全会总是驾驭复杂局面,科学组织改革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次三中全会就是一次领导改革能力的提升。

价格闯关是改革史上第一次遇到的重大挑战。1988年,为了革除价格双轨制带来的弊端,中央准备一举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消息传出,各地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抢购风潮,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飙升到20%以上。这年9月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改善宏观调控以及综合改革的理念,这成为此后推进改革发展的两项基本方法。

重点突破与统筹协调结合,尊重群众创造与顶层设计结合„„一系列科学方法的运用,保证了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进入深水区,渡过深水区,需要方向,更需要方法。

“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相伴,“下行因素”和“上行因素”对冲,深化改革的努力和既得利益的阻力博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这样描述今天改革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无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又一次考验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智慧。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要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稿已经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了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密集到基层调研,了解民情,问计于民。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总结改革经验,汇聚各方智慧,决定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论考核方法与教学方法改革 篇3

一、考核方法改革

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法,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量化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考核方式全程化,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从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学生在每一节课,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都与学习成绩的考核有关。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法用考试这个杠杆来制约、调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把考核量化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首先需要缜密地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使考核方案既能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核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程度。我在物理专业三个课堂、两门课程中改革了考核方法,实行了综合性全程跟踪考核,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1.转变了学风,改善了考风

考核方案结束了只凭期末一张试卷定高低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过去学生平时不努力,靠期末临时突击通过考试的现象,转变了学风。时刻督促学生把学习时间放在平时,在一点一滴中下功夫,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同时也减少了平时不努力,到期末靠投机取巧通过考试的概率,改善了考风。

2.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考核方案中的创意分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考核方案中对课程论文的考核,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创意分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上不封顶的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考核方案的设计初衷。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敢于对教材、对习题提出质疑;他们写出了有自己见地的论文;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大自然。 他们被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又重新焕发出来。

3.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概括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整合知识、升华知识

考核方案中的5次章总结和1次课程总结,虽然分值不高,1次章总结满分为2分,1次课程总结满分为5分,但这个考核环节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概括能力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升华知识,大有益处。学生由不会写总结、不得不写总结到写出了有自己见解的总结、爱上了写总结,是一章章的总结的量的积累,使学生发生了这样的质的变化。学生在写总结过程得到的锻炼与提高是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

4.提高了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考核方案将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联系起来,这使得学生更加重视课堂的听课状态,学生上课听课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听、主动地想,思维一直跟着老师,与老师的思路共进退,甚至超前老师的思维。大大减少了学生上课走神,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的现象。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基本上在课堂解决当堂所学习的内容,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对传统的考试方式作出了改革,相应地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要求学生积极发言,首先要求教师能提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先给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载体。教学方法要与考核方法相适应。

1.研究型教学法

高水平的教学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调动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研究型教学法的出发点,又是研究型教学法的落脚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又可以运用不同方式的研究型教学法,如回归式研究型教学法、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

(1)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

融入式研究型教学法是将研究性课题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传统教学内容蕴涵的创新性思维的知识载体,将学科的热点、有争议点的研究课题,将教师的科研课题适时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值得去思考,容易产生新观点的问题,为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埋下伏笔,为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提供研究课题。

(2)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

科学是发展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传统内容的错误或陈旧部分,提出或补充正确的、新的内容,使教材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的真实过程,是教师的职责,有机地加入新内容是必须的。对于新内容的加入,必须首先经历“寻根”的过程,即要找到前沿内容在基础层次上的“根”。在讲授有关基础内容时,把前沿内容辐射出去。这就是辐射式研究型教学法的内涵。

2.整合教学法

知识点可分为孤立知识点和可整合知识点。整合教学法的要点是对可整合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章与章、节与节的界限,以整合后的知识点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思想,特别是研究者的思想、语言和方法,也包括教师的理解。

3.师生互动教学法

师生互动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实验数据、实验曲线、已知的理论等把结论归纳、总结、概括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我几乎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4.反思教学法

试验统计方法教学方法改革 篇4

1 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教学体系

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材,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来源,教师传授教学知识的主要依据,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6]。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授课专业,对教材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通过总结、归纳、整理,透彻分析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适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试验统计方法课程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2个部分,为确保后续分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试验设计要本着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进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试验设计重视不足,只注重分析方法、原理推导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因此,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实行试验研究方法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并重。加大对试验设计的内容(田间、温室、实验室内的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结果的专业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等内容的讲解。将试验研究实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科学试验研究步骤和程序为主线,本着实际生产的要求,通过试验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得到科学的结论等,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5]。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转变授课形式,突出技巧性,特别是试验基本原理、方法的讲授。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概念和公式较抽象,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而在实际中又要灵活运用,因而强调应用案例教学,最好是应用教师科研工作中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将抽象的概念讲清、讲透[4]。如在讲授显著性测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时,要尽量避免只交代方法步骤,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讲明授课的重点,包括统计方法的背景、基本思路以及应用要点等方面内容,力图使学生能够接受和消化。

2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

试验统计方法课程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内容较抽象,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4,7]。因此,针对课程内容特点,应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有效结合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8]。

传统教学模式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方法,表现在教师是主讲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疲于应付作业和考试,“上课时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全忘记”的现象严重。因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生无法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根据课程各章节内容及教学要求,应将新型教学与“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基本方法部分,应结合各专业知识应用特点,通过精讲统计方法及典型实例,增加综合分析的内容,摘选一些农学研究中的实例或文献资料,进一步剖析、强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范围及注意事项,重点比较、联系各种统计方法;对于试验设计部分,以学生自学与课堂讨论为主,由教师拟定好自学提纲,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进而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4]。

另外,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各种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结合实际应用事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5]。针对试验统计方法课程数据繁杂的特点,对于繁、难、抽象的内容,要充分学习和利用Excel、SPSS、DPS等软件工具,将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提高他们运用计算机运算的能力,由原来的“粉笔+黑板”方式向“粉笔+黑板+多媒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转化。

3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设备逐渐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国内外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完成课程的教学要求为目标,只考虑将教学内容更快、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而很少考虑如何把课程的教学手段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4]。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以达到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效果,该方法可帮助学生进行对比、综合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应加强直观教学的效果,注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同时也应引入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在充分利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参数估计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图形、统计模型、统计表格等方式,研究物质变化特征,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突出实践、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素养

试验统计方法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熟练地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要重视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认识实际问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例如:利用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指导学生针对具体课题进行试验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独立地完成试验课题的实施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学生的运用技能。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媒介,有利于拓展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的普及、统计软件的使用使计算变得快捷和准确,有利于使学生在讨论、分析、评价问题方面投入更多的注意力[7]。因此,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设施,开设软件实验课,使学生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便利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因为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在讲解完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后,扩展讲解知识的时间很少。将优秀的试验统计方法CAI(computer aided instruions)课件放在WEB服务器上,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各种学习资料,浏览相关的统计网站,遇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交流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网上信息反馈修改教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 勤于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话动的两大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目的是教,学生的目的是学,二者是互动的过程。必须注重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向教师反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理解能力,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为保证教学互动和师生间必要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间交流、作业批改与解析、无记名随堂问卷调查、便利的网络资源等形式[4,7]。

7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为适应目前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试验统计方法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而应重点考核学生应用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部分,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对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计算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分析性题以计算机上考试为主,理论性题则以笔试为主[4,5]。开卷考试可以使学生从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中解脱出来,这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了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试验统计方法不但理论性强,而且应用性较强,涉及了较多的内容、公式和抽象概念,相对其他专业课程,师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难记[5]。因此,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知识的合理应用。同时,教师也要博览群书、钻研教学内容,提高业务水平,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学理念、钻研教学规律。探索适合该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7]。

摘要:试验统计方法是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试验统计方法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应强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

关键词:试验统计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治国,熊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28-129.

[2]李六林.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94-97.

[3]李玉阁.“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6,23(5):52-53.

[4]朱香萍,李桢,张庭荣.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08(2):81-83,87.

[5]王学敏.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9):233-234.

[6]惠明,田青.生物工程专业《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教学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1):159-162.

[7]王玉,万海同,刘文洪.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90,121.

[8]程郁听.《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3):32-34.

全面深化改革三大方法 篇5

2013年11月12日08:00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据《人民日报》报道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三大方法:改革要“上下呼应”,摸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点面协调”,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变稳平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结合。

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更清新的空气,就是改革要触及的“穴位”。“上”与“下”的呼应

今年10月底,一项新举措牵动人心——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进。它是顶层设计与“摸石过河”相结合的成果之一。

35年来,许多重大改革都源自地方创新,再由国家指导支持,最后在全国推广普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折射“中国智慧”。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

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点”与“面”的协调

9月29日,中国境内首个自贸区在浦东揭牌。这块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要做的文章并不止于“自由贸易”,还涉及外资、财税、物流、政府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探索。在自贸区的框架设计中,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清晰可见。

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须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深化改革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改革大局尤为关键。

没有整体推进,改革会顾此失彼;不搞重点突破,改革会节奏迷乱。

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展示了我们党从容驾驶改革航船的智慧、技巧与能力。

“变”与“稳”的平衡

改革既要谋变,也要求稳。

35年的改革没有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不搞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渐进办法,避免社会震动过大,较好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今年,改革新政密集出台,项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营改增”为企业减轻上千亿元税负,20多个省份出台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用于专项治污,涉农资金整合拉开序幕,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加快打破……“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

电子电工教学方法改革 篇6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原因:一是,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基础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当他们进入一个班级后,不好的学习习惯容易相互影响,导致学习缺乏积极性。二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职中生是“差生”的代名词,认为上职中都是没出息的,这种偏见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三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操作工人的要求相对较低。这样的就业现状导致学生觉得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已,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四是,很多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隔代过度溺爱,也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习惯。

为了使学生的厌学得到有效制止,我们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从教学方法上也应改革,笔者的做法如下。

一、提升电子电工教学效率

针对电子电工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的技术现代化、教学方法本身及学生本身提出了一些思路。第一,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授课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各章节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出发,有机地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第二,强化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电子电工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课程,这些课程大部分是比较深奥难懂的,即使教学人员的课讲得很好,学生也许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尤其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包含了大量的动画和声音,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学生的理解更加容易和深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改进教师课堂教学,增进师生双向交流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传授型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启蒙,发现一些共同点,以此为基础,共同开发思维的活动。教师要降低姿态,保持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培养学生勇敢交流、思维灵活变通的能力。在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探索的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为探究问题创造良好的氛围。但是,教师依然应该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方向和课堂紧慢适合度,保持严肃活泼的氛围。同时要为学生创造学习对话的环境氛围,课前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保持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浓厚的交流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想说、爱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具备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善于提问引导学生

教学人员要善于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去怀疑可能的问题,所以老师的问题也是很重要。在怀疑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提出创新,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创新性教育。因此,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需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是学生扮演一切教育发起的主角,而教师成为启蒙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培养创新能力的导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实现双向交流,学生做到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实践创新动手能力,教师在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转变思想 改革方法 篇7

一、改变教学方式, 注重兴趣教学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事业, 正在逐渐地被淘汰出教育的舞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 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改革教学方法, 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作为应对考试的方法, 而是旨在培养学生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通过课堂的方式来体现对教育思想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真正地体现出“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

在教学方面要转变思想, 不再是单一的灌输式教学, 在照顾学生接受能力的同时注重兴趣教学。兴趣是学习任何东西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这些事物感兴趣, 他们就会自主学习, 而不是老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强调学习的重点。因此, 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 在讲解“氯气”时, 关于氯气有很多的性质, 学生记忆起来会比较费劲。老师要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过目不忘的本事。如, 老师可以拿一朵鲜艳的玫瑰花到课堂上, 学生们肯定会欣喜不已, 奇怪老师讲课怎么会带着玫瑰花呢。在学生欣赏完漂亮的玫瑰花以后, 老师把它装进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过一段时间, 玫瑰花的颜色会发生改变, 红玫瑰变为神秘的白玫瑰。这个现象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学生对玫瑰花颜色的变化相当感兴趣, 因此对于氯气的漂白性自然也就“过目不忘”。

二、增加课外活动, 增强动手能力

在过去的学校课堂, 每一周满满的都是内堂课, 很少有课外活动, 有时那少得可怜的体育课还被老师狠心地用来上内堂, 导致学生真正地成了“温室的花朵”。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仅有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还会导致他们只会应试, 当真正到应用所学知识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手忙脚乱。

其实, 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家, 它可以免费教会我们很多的东西, 并且都是可以进行实际应用的。因此, 老师要多带学生去亲近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让学生领略学习的美好和知识的魅力。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向往要远远大于课内活动, 在课外每个人都可以亲自动手, 进行实践操作, 而不必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操作, 只有羡慕的份。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 学习“物质转化”时, 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课外亲自体验一下物质的转化过程, 而不只是呆在教室里看那些成品和半成品。

三、关注归纳总结, 培养自我纠错

现在社会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不是单方面的能力,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 仅仅达到学会是不够的, 还要懂得灵活的运用、以不变应万变。要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只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要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不能左右他们的人生, 真正可以改变命运的只有他们自己。因此, 要求学生在自己归纳总结的同时, 纠正自己日常学习中常犯的错误, 做到可以自我纠错, 而不是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之下去改变。

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可用的, 真正的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做好归纳总结, 并且能够从中找出自己犯的错误, 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上一层楼。老师也可以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 不再那么劳累, 由学生自己做主。例如, 在讲解完物质的性质、特点时,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总结, 自己归纳一下这些物质的特性、用途, 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听得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自己动手了解清楚, 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课程改革本该是教育方法的改革 篇8

最初学校的产生在于有知识的人要传授一些东西给学生。先有老师, 然后才有想学习的学生, 老师和学生聚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学校。比如孔子、拍拉图时代的教学,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我国古代的书院, 学生和学校是跟着老师走的, 老师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 学校就建在哪里。

现在, 有的人要求老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围着学生转。认为学生是上帝, 老师是服务员。如果谁把学生围着老师转的现象称为正常, 就认为是思想落后了。这种观念是极端偏颇的。

其实, 从当代学校的形成看, 往往是先建学校, 然后招聘老师, 接着招收学生。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任职教师的学养和执教能力决定的, 一方面教师素质高才能吸引更好的学生入校, 另一方面教师素质高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素质。新课改虽然高举“新理念”, 却无法改变师生关系的这种本质特征。

新课改本质上应该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不应该是师生关系的改革。新课改“新理念”所宣传的“要全面关注学生”与新课改前国家所要求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要促进人 (学生) 的全面发展。从学校教育培养总目标看, 新课改的口号是对原有教育理念的继承, 而非改变。新课改所宣传的不过是具体教育目标的新划分方法, 不过是对这一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补充了新时代的新特征罢了。

因为时代发展了, 育人具体要求有所变化, 所以要求教学方法有所调整, 这是很正常的。但是, 不少人, 甚至是一些主导新课改的专家竟然把这种调整看作是“颠覆性的教育革命”, 要彻底打破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体系, 重建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体系。这种认识是不切实际的, 是背离新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本意的。何谓改革, 就是不断作出局部调整, 采取渐进思路, 促使学校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即便是表面要求改变师生关系的教育管理措施, 落实下来也是要求改变具体的教育方法的。比如要求师生平等, 落实下来就是要求教学中要多采用对话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要求处理犯错学生的时候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 要采用另外的教育方法等等。

课程改革无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目标的调整, 会涉及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方面面的调整。但是在施教层面上, 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方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课程改革中, 要我们教师学习的各种课改资料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可是, 无论课程改革的宏观层面有多壮观, 到了施教这一层面, 每一次施教都只是一个小点的教学。在这一个小点中, 教学目标是基本确定的, 与目标相粘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有限的。

具体施教过程中, 备课首先考虑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然后才是教学方法。而在施教的过程中——既包括上课, 也包括课外辅导, 真正保证教学效果的却是教育方法——教育方法, 除了与教学内容相粘连的教学方法之外, 还有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其他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保证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学相长”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 不但教师教育学生, 学生也教育教师, 学生之间也互相教育。

作为一线在职数学教师, 我从教育方式上, 从“一锅煮”到“三分法”。把以前, 一个班级的教学和作业布置全部一个样, 改成了分上, 中, 下三个层次来教学辅导和分层次作业。

从教学方法上, 一改过去“填鸭子”灌输理念, 鼓励孩子个性和优化发展, 而原来老师占主导的课堂, 将改为孩子为主体, 成为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课堂。以课堂练习为主, 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坚决执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这里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练习批改方式的心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常听到许多老师这样发牢骚:你看你看, 这些考试题里, 这几道题都是做过的, 可还是有许多学生不会, 这是为什么呀?是啊, 都做过的题了, 可怎么还是做不对呢?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 这是教师的批改方法有问题。传统的练习, 无非是在作业本上打√或×。这样的批改方法, 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对错误的足够的重视, 当然也就更不要说对错误的改正了。因此就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 根本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我作了个调查, 按传统批改方法的作业, 学生看一下对错, 就把作业本丢到一边, 根本不去思考作业的错误原因的占80%, 会去主动阅读思考, 并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的, 占10%, 其他占10%, 因此传统的批改方法,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检查, 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故而练习作业的批改必须改革。

尤其对数学而言, 练习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清楚反映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亦可以反应出学生的常见错误和不良习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 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学生每改进一个错误就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那么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考出好成绩, 教师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引起学生对错误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达不到这样的目的了。现查获一些方法, 仅供同行们参考。

通过文字, 有趣图形, 分数等方法来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 发现错误原因并改正。针对学生能力的高低, 要求和层次不一样。

1、激励型批改法。在练习中, 常常有基础较差的学生做不来, 要么抄袭, 要么不做就交上来, 对这种情况, 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 更不能痛骂学生, 否则学生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写些激励的话, “你行的”“多思考”“把知识点和例题看看再试着做做, 好吗?”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 并有信心学习下去。

2、鼓励型批改法。主要针对学生没有全部做对的练习, 如果某道题, 思路正确, 只是计算方面出现错误, 可以批阅, “小心呀”“思路很好, 只是......”引导鼓励学生仔细研究自己的解法, 及时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有效地给予订正。同时加深对自己犯错的印象, 防止以后再犯。再如某道题, 思路不是很正确, 也不要打×, 尽量找出学生在该题的闪光点, 适当地指出学生在该题中的错误, 从而使学生在鼓励下, 达到改错的目的。

3、要求型批改法, 在作业中, 常会出现字体潦草, 图形不规范等, 教师可提出适当的要求, “字工整些, 就完美了, ”“遗憾的图形”“只可惜考虑不全面”, 大部分学生会按照要求改正的。从而达到目的。

4、提高型批改法。对成绩好的学生, 采用此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能力上有进步。如某题正确, 但解法较繁。可批“试试看,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能从另一角度去思考吗?一定可以找到更简单的解法”。

5、互改型批改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人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 教训, 以防止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一些较基础的题, 可以让学生相互改, 发现别人的错误和优点, 和自己进行比较, 从而达到防错误, 学优点。

改革方法论 篇9

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传授和掌握教学内容,利用一定教学手段,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综合。

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方法体系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和谐统一。首先,使用教学方法目的是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也就是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其次,教学方法的施动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使用或设计某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求学生的配合才能算真正使用了某种教学方法。再次,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方法。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要求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应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学语言准、精、美、活,富有特色。

教学内容要科学、充实、突出其实用性:通过检查教案和听课,考查教师掌握的前沿知识,教案中所列的参考书和文献不能是摆设,要向学生积极推荐,激励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

2.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宗旨,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方法改革要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强调教为学服务。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除掌握教案书写、板书、板画、说课、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学习教学导入艺术、启发艺术、幽默艺术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

3.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全过程

课堂教学形式要活泼,不是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要求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任务驱动式”、 “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灵活性,讲授时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在讲述、讲解的基础上,将案例式、启发式、对比分析法、师生易位互动教学、问答式等多种方法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吸引住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要“留给学生的应该是问号,而不应该是句号。知识固然宝贵,而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选择适合的授课内容、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环节,采用师生易位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内预先安排等途径,在教师示范后有针对性让学生进行方法演示,实行课堂双向学习,在提高课堂活跃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过去偏重教学理论、轻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对概念和事物本质的把握与理解。通过案例式教学,特别是将教师的科研实践经验融于教学活动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而且会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公开课,、汇报课、研究课制度,教师互听互评课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帮带作用,促进教学相长、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4.多方配合,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风建设

辅导员、班主任和主讲教师密切配合,以教育为主,听课为辅,要求学生养成提前5分钟进教室的好习惯。对经常性“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其学习和心理动态,以情感人,让学生感到愧疚,必要时全院通报。关心学习弱势群体,帮助差生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对迟到、早退学生的管理要策略,人性化与强制性结合,以教师的人格魅力、讲课的艺术感染力影响学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课堂的教学质量管理

(1)管理制度齐全,检查执行坚决: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秩序。

(2)检查与评比并重,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全面开展教研室,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听课组对授课教师的教风、教态、教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全面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限期整改。

(3)经常整顿教学秩序,确保良好的教学状态:

采取各种措施,如经常组织抽查课堂教学状态,严格检查教师上课迟到、早下课、实验课教师擅自离开课堂及学生的出席和上课纪律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批评和处理,整顿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用以运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

1.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强调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方式。特别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进行板书设计。强调教师即使制作了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也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板书,也要制作纸质教案,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案,要求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重视实践教学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项目比例,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进度、考核方法上力求科学、合理、实用、效益。

3.有选择地开设双语教学课程

提高理科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便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改革考核方法,一方面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任课教师根据本课程情况,适当调整实验环节的比重,比如,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均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另一方面探索考教分离的考试方法,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考风带动学风:克服教而不导现象,加强课内课外的辅导工作,提倡辅导学生掌握知识点,杜绝习题集上画题、背题的现象。既严格进行考核,同时又要加强试卷的质量控制。

课堂教学管理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尽管在教学改革和管理中存在诸多困难,但通过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更加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严抓课堂教学管理,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最终一定会达到提高课程质量的目的。

摘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方法改革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迫切要求。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相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更新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原则,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效益性。

改革方法论 篇10

一、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运行机制一般可以表述为: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以教学科研为基础, 以培养优秀人才和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目标, 以良好的后勤服务、文化氛围、对外交流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环境[2]。高校的运行机制系统而复杂, 高校管理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使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而高校的教学运行机制主要涉及教学活动中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管理问题:一是培养方案编制活动;二是能够保障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资源配置活动;三是培养方案的实施活动;四是培养方案服务对象需要的满足及其过程管理问题。目前, 我国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刚性,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3]:一是培养方案中内容太多, 特别是讲授内容太多, 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二是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专业、课程) 的余地太小;三是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和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四是课程广泛性或总量太少, “可拼装性”低, 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五是由于管理制度僵化, 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的空间太小, 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仅仅在某个专业领域 (一般为二级学科口径) 内进行活动,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环境条件困难。因此, 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就是要把这五个方面刚性机制变为柔性机制, 使我们的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建立在一种游刃有余的环境中, 实现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目标。

教学方法改革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学方法改革, 就要把常规的教学运行刚性管理变为柔性和服务性管理。对教师, 要充分调动其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以激励为主;对学生,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 建立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对教学过程管理, 要主动积极创造条件, 方便、高效地服务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充分相信教师、尊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评价, 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科学评估。

二、建立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

学校要从激励机制入手鼓励教师自觉地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所任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对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进行激励, 建立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

1. 教学工作量奖励优先。

教学方法改革要求教师对所主讲的课程有系统的研究, 尤其要在课前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这会比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准备工作量大得多, 备课难度大得多。因此, 凡是采用教学方法改革授课的教师, 经学校组织评估认定后, 建立优先给予任课教师所任课程一定教学工作量奖励的机制。

2. 评优晋级奖励优先。

只要教学方法改革得当,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 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 凡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好的教师, 在诸如优秀教学质量奖、教学名师评选、优秀教师评选等评优和工资晋级方面, 建立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评优晋级的机制。

3. 教学成果奖励优先。

绝大多数教学方法改革在校内或校外一般都具有先进性, 通过精心研究与实施, 可以形成推广应用的教学成果。因此, 凡采用教学方法改革授课的教师, 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达到教学成果奖的理论水平、创新要求和应用效果, 则要给予优先奖励, 建立起教学方法改革成果优先评为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并推荐上一级教学成果奖励的机制。

三、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服务投诉机制

有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三优先”激励机制, 还必须营造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环境和条件, 否则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学校要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主动服务, 使教师愿意、乐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要建立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服务和投诉问责机制, 如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设置障碍、不支持、不配合、不主动提供方便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1. 主动服务制度。

现代大学的管理重心目前一般由校机关下移至学院, 学院实行实体化运作, 学校主要通过制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内部政策、筹措与分配办学经费、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对学院实施管理, 总体趋势是淡化行政管理, 强化服务管理。在推进教学方法大改革的过程中, 尤其需要主动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要建立主动服务制度, 确保教师教学改革方法的顺利实施。如每学期开学初, 任课教师上交完学期授课计划后, 学校教务处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认真审阅教师授课计划, 对提出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主动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属于学院要提供条件支持的, 由学院与教师沟通主动提供;属于学校教务处提供方便、建设相关工作环境的, 由学校教务处主动登记并联系相关学院和教师以提供相应服务。

2. 投诉问责制度。

建立和执行投诉问责制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责任机关, 防范职能部门和学院管理部门教学服务责任事件。问责制度不是单纯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责任追究, 更在于工作前的监督指导。所以明确责任划分, 强化责任意识, 构建以预防教学责任事件发生为主,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投诉问责制度是学校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按照权力与责任对应的原则, 正确认识职权与职责的关系。通过宣传教育, 强化“责任机关、服务机关”意识, 各个权力运作主体在思想上必须明确, 自己的权力是公共权力, 是代表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权力, 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责任。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增强了, 履行职责的能力也就相应增强, 教学责任事故、事件也就可以降到最低限度。问责制的前提就是信息公开。因为问责制度是一系列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整合体系, 它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所以, 必须满足广大师生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要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师生投诉体系, 形成互动的动态问责, 保证问责制度的全方位执行。

在教学运行机制改革中, 如对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课的教师, 涉及上课地点调换、上课时间调整、考核方式变化等情况, 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应主动提供方便;凡需要提供一定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应主动迅速提供条件和经费支持。否则, 任课教师可以向学校监察处投诉。监察处收到投诉后要迅速查明情况, 对相关学院、部门和个人进行效能监察和问责。

四、建立教学方法改革评估机制

在实行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和服务投诉问责制度的同时, 要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规范性、先进性和改革的效果建立评估机制, 如学校对所有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和任课教师要开展课初、课中和课后评估。凡成立了教育教学评估处 (或评估中心) 的学校, 可由评估处组织专家专门开展这项工作, 没有成立评估处的学校, 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专家组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三优先”奖励的依据。

1. 课初评估———教学方法改革方案评估。

教师在开课前一般要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和撰写教案, 并要向学院提交。对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任课教师同时要提交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学院组织专家组在开课初对教师提交的课程授课计划主动进行评估, 对有教学方法改革的授课计划 (含不规范的授课计划) 进行重点评审, 评审结果向相关任课教师反馈, 并进行指导。同意列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 应主动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 需要学校教务处提供方便和解决改革环境条件的课程, 学院应在集中报送学期授课计划给教务处备案时单独列出课程清单和提交教学方法改革方案报告。

2. 课中评估———教学方法改革实施评估。

实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状况如何, 教学条件是否具备, 学生是否欢迎, 需要学校进行过程指导和评估。一般当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进行一半时, 学校评估中心或教务处就可以组织专家组将教学方法改革的形式、内容、效果、学生和同行的反应等作为主要评估内容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向任课教师反馈, 并进行交流指导。

3. 课后评估———教学方法改革效果评估。

教学方法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是否达到了改革的目标, 需要在课程结束后,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授课实施过程情况、教师发表相关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由学校评估中心或教务处组织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向相关任课教师反馈, 同时由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推广应用成功的教学改革方法。

(王成端, 四川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针对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利于教学方法大改革的问题, 提出了从教学工作量、评优晋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建立对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三优先”激励机制、教学方法改革服务投诉机制和评估机制。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激励机制,服务投诉机制,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浩歌.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06) .

[2]赵怀让.论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

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11

在教学内容上,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实验。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思维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在教学呈现上,传统的教学手段手段简便快捷,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其结果是使学生受益。”

改革方法论 篇12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主要内容

(一)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任何一场变法都是有其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的。王安石变法是宋朝中期一件最重大事件, 更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宋朝初期的统治者为了求稳, 针对具体问题设置了一系列专制集权制度, 它们经过宋太祖、宋太宗等统治者的统治后, 就逐渐成为了北宋的所谓“祖宗家法”。这些“祖宗家法”对于维护政局稳定、国家统一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自身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发展到北宋中期, 就集中爆发出来, 形成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 并由此而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冗官冗兵积重难返。其一, 庞大的官僚机构。自从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得政权后, 宋初统治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固赵家江山, 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强化其专制集权统治, 比如在中央, 就大量增设一些像枢密使、三司、“参知政事”以及审刑院等机构来削弱宰相的权力;而在地方,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辖, 就设通判, 监视州郡行政长官, 致使地方行政机构迅速臃肿。其二, 宽松的科举选官。北宋通过科举制度取士的人员数量远远超过隋唐时期。在《宋文鉴》里面, 就记载了宋太宗在位22年, 仅通过科举就授予官职的差不多一万人;此外还有“特恩”制度, 主要针对那些连续多年参加科考而未中者, 特地恩赐他们为本科出身, 并任以官职。其三, 广泛的特权制度。为了笼络地主阶级, 北宋统治者广泛地设置特权制度, 大量吸收封建地主及其子弟参加政权。比如实施“恩荫”制度, 这种制度让一部分高级官员与封建大地主的子弟, 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或其它选拔程序, 可以凭藉父祖的资格直接做官。比如说在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年) , 仅仅皇族恩荫授官者就超过1000人。在当时的官场中, 形成了官多而庸的局面。其四, 巨增的兵员数量据史料记载, 宋太祖时期养兵只有12万, 到宋太宗时期增到18万, 到宋朝中期, 养兵达到了140万, 是历朝历代养兵最多的。虽然北宋中期军队的数量很大, 但战斗力却很弱, 始终阻挡不住辽、西夏的进攻, 形成了兵多而弱的局面。

2.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官俸、军费开支增大, 致使北宋中期的财政负担沉重。首先, 军费开支巨大, 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五了。对此, 朱熹在《朱子语类·论兵》中有段话可以作为佐证。他说“自本朝罢了藩镇, 郡州之财已多归于上, 财用不足皆起于养兵”, 也就是说, 中央集权下的国家财政收入, 大多都在了军费开支上了。其次, 官俸开支也非常巨大。据统计, 当时全国官俸约钱1696万贯, 金14870两, 银62万两, 在财政开支中仅次于军费, 占第二位。另外, 统治集团的大肆挥霍对当时紧张的财政状况无疑雪上加霜。比如说, 仁宗时, 国家财政已经入不敷出, 宋英宗平治二年, 财政更是亏空的厉害, 竟达一千五百万贯。国家与朝廷积贫积弱相当突出。

3.内忧外患日趋严重。内忧表现为阶级矛盾尖锐。宋朝中期统治者为弥补财政亏空, 对内加强了对百姓的剥削和压榨, 加上宋朝一直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纵容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土地, 到王安石变法以前, 全国垦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被大地主大官僚所霸占, 以至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富者有弥望之田, 贫者无立锥之地”。而这些大地主大官僚往往又都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因此, 全部繁重的赋税和差役, 便都落到自耕农, 半自耕农和中小地主身上, 致使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北宋王朝的统治秩序。外患表现为边患威胁严重。由于北宋对外一直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策略, 致使宋军御敌不利。自宋太宗之后, 宋军不但无力恢复燕云十六州, 反被不断进攻, 严重威胁着宋朝的统治。另外, 巨大的战争耗费、赔款以及养兵等费用进一步加重了宋的财政危机。因此, 宋朝面临着财困兵弱, 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为此, 欧阳修曾叹息道“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 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这正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写照。

(二)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068年, 宋神宗登上皇位, 1069年, 宋神宗顺应当时的历史趋势, 重用王安石开始实施变法。从熙宁二年 (1069年) 到熙宁九年, 在这8年内, 陆续实行了农田水利、均输、青苗、募役、市易、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这些措施内容主要涉及农业、商业、军事以及社会管理等四个方面。比如说农田水利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等, 就涉及到农业方面, 抑制土地兼并, 促进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均输法和市易法则是关于商品流通领域的改革, 通过国家调控, 掌握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动权, 从而平抑物价,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也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另外, 将兵法属于军事方面的改革, 而募役法和保甲法则涉及了社会管理方面的改革。由此可见, 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官僚机构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一直持续了十七年, 到1085年, 宋神宗逝世, 变法结束。由于变法是宋神宗发动与主导的, 随着宋神宗去世, 人亡政息, 所有变法全部废止, 变法以失败告终。虽然变法失败, 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局面, 对巩固当时北宋的统治地位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那么, 王安石变法的“得”在哪里, “失”又在什么地方呢?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得失, 历史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其变法的得失。

二、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分析

(一) 从变法主体与参与度来看

1. 王安石变法“得”在得君行道, 尚可破冰前行。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能得以推行十七年, 主要得力于皇帝的支持。在封建社会里, 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士大夫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就需要得到皇权的支持, 没有皇权的支持, 他们的理想抱负就永远只能是空想。所以士大夫要想得到皇权的支持, 在政治方面必须与皇权的需求相吻合。当时, 二十岁的宋神宗即位后, 面临“三冗”、“两积”的严重社会危机, 王安石对此提出了“以理财为中心”的一系列变法主张, 这些变法主张深深地打动了宋神宗, 于是他力排众议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 并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与支持, 当时两人就被人评价为“上与安石如一人”。在封建时代里, 这种君臣合一关系一直被后来改革者所羡慕。正是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 王安石很快就颁布了一系列新法, 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2. 王安石变法“失”在改革合力弱小, 终成强弩之末。

王安石变法虽然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 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随着改革深入发展, 改革派的力量不但没有得到进一步壮大, 反而被削弱了。主要表现为:

第一, 宋神宗的改革意志不够坚定, 难以形成强大的领导力。我们知道, 在封建社会, 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因此改革最终能否成功, 其关键看皇帝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变法。王安石变法, 其真正主导者是宋神宗, 而不是王安石。关于改革的一切事务, 实际上是宋神宗说了算。所以他的意志就成了改革的风向标。但是很遗憾, 宋神宗的改革意志不够坚定。漆侠教授曾经指出宋神宗“既采纳变法派的主张, 抑制豪强以和缓社会矛盾;又在反对派影响之下, 唯恐抑制豪强而引起地主阶级内部的巨大分裂, 这就陷于难以解决的矛盾中, 从而在他的基本态度中呈现了游移不定、动摇傍徨的特点来。”这是宋神宗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也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

第二, 改革主体不团结, 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由于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反对派的围攻等多种因素, 致使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并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政治集团。在变法过程中, 因为各变法者的地位、利害关系以及动机不同, 他们各自对变法的目的有着不一样的需求。因此随着政局的风云变幻, 变法派往往容易被分化瓦解, 矛盾不断增多, 裂痕日益扩大, 甚至彼此出现争斗交恶。比如说, 吕慧卿这个人, 可以说是王安石变法最为坚定的变法分子, 是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得力助手, 开始实施的措施都是由吕慧卿起草的。由于王安石第一次辞去宰相之职后, 变法就由吕惠卿与韩绛共同来推行的, 这时他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不希望王安石复出, 想自己当宰相, 于是背叛变法, 与王安石分道扬镳。因此, 随着改革深入发展, 改革派的力量不但没有得到进一步壮大, 反而由于内部出现分裂而被削弱了。

第三, 改革力量不强大, 难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王安石变法从变法开始一直到结束, 其改革派力量一直不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保守派的力量比较强大, 经常压制打压改革派。比如说在中央, 虽然由变法派主持了变法事务, 但是中央内阁许多要职仍为保守派或平庸无能的官员所掌握, 其变法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其二, 在变法的过程中民众参与度不够。变法初衷是要利国利民的, 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贯彻利民的初衷,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与民争利。所以王安石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 就很难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与理解, 从而使新法失去广大民众的支持。可以说, 一场改革如果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与支持, 这场改革注定是一次失败的改革。

(二) 从变法战略策略来看

1. 王安石变法之“得”在谋篇布局尽显韬略。

1069年2月,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担任副宰相, 开始实施变法。在实施变法之前, 宋神宗与王安石两人曾反复讨论治国的大政方针, 然后确定其治国思路的重心在理财, 而理财的方法就是要从兼并之家手中收回一些“利权”。为此, 王安石设计了一整套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但是如何把这些改革方案变为现实呢?当时, 王安石只是一名副宰相, 手中无半点实权, 人事权归中书负责, 经济大权又集中于三司。在这种情况下, 王安石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对经济权力进行重组。他向皇帝建议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作为国家的最高的财政机构。此机构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 亦制定国家一年内的收支预算, 相当于另一个“国务院”, 由此架空三司机构。通过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掌握了变法主动权, 手中有一定的人事权和经济大权。这一另起炉灶之举, 体现了王安石的政治韬略和历史智慧。如果说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切入点, 那么制置三司条例司就是理财的突破口。后来一系列变法措施基本上就是由制置三司条例制定颁布的。

而且王安石所颁布的一系列理财措施, 不仅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减轻农民的负担, 同时还加强国家对基层社会与经济事务的掌控能力。比如说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等, 都涉及到国家对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 其思路是非常了不起的。从这些措施本身来看, 王安石真不愧是一个顶层设计高手。

2. 王安石变法之“失”在具体策略矛盾迭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方法失当改革力量难强大。王安石变法当时所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少数改革派与多数保守的官僚群体的对峙。因此, 要使改革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作为改革的主持者必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但是, 很遗憾, 王安石太自信了, 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方法去团结可团结的力量, 而是一味地排斥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保守派, 结果使改革派处于敌众我寡的劣势局面。

二是异论相搅人为制造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异论相搅”简单地说就是皇帝同时重用政见不同的人来相互制衡, 巩固自己的地位。宋神宗很懂这种帝王之术。他一方面重用王安石, 另一方面也重用一些保守派来牵制王安石这些变法派。而且在“异论相搅”的氛围下, 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思想对立与抵触情绪, 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不断加大, 以至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总之, 在异论相搅的影响下, 变法派与反对派由开始的“国是之争”到“意气之争”, 最后陷入政治斗争。而改革一旦陷入政治斗争中, 变法派往往就很难占上风的, 改革也就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三是急于求成加剧主观与客观的背离。王安石变法的阻力大, 固然是因为新法的内容触动了一些集团的利益, 也跟改革急于求成新法密集推出密切相关, 致使事与愿违, 主观与客观的背离。1069年 (熙宁二年) 是变法的第一年, 王安石于这年2月任参知政事, 7月就推行均输法, 9月又施行青苗法, 11月制定农田水利法, 12月实施保甲法。接着又在1070年10月实行免役法, 1072年3月设立市易法, 5月颁布保马法, 8月实行方田均税法。4年之中, 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 后法就接踵而至。这么密集地推行, 首先让各级官员非常不适应, 甚至看不懂。当时有人就批评说, 现在“数十百事, 焦举并作”。其次, 致使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不能及时克服改革的偏差与问题, 使各项改革难以得到完善与深化, 并且还给反对派抓住了把柄, 以此反对变法。

(三) 从变法内容与效果来看

1.王安石变法之“得”在经济管制卓有成效。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思路就是在发展农业生产基础上, 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王安石变法期间, 由于实施农田水利法, 鼓励农民垦荒、淤田、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全国修建成功的水田、民田和官田合计约为363000余顷, 开封府界诸河沿岸实行淤田的结果, 每年就给国家增加数百万石谷。

二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王安石变法的中心内容就是理财, 其理财的关键就是实现国家对经济、财政的全面控制。王安石的理财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实施国家宏观调控, 可以说, 他的理财思想是计划经济的雏形。

一方面, 王安石通过实施一系列像青苗法、水利法、均税法、募役法等制度措施来强化国家对于小农经济的扶植与控制, 做到合理均摊赋税, 从而相对减轻中小地主和底层老百姓的赋役负担, 扩大税面, 保证财政收入。比如青苗法的创立, 实质是通过国家银行对农民发放小额贷款, 创建国有农村金融, 这是财政金融史上的一个创举。在农民青黄不接时, 由政府低额贷款给农民度过饥荒, 使农民免受大地主的高利贷的盘剥, 同时也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另一方面, 王安石通过均输法与市易法介入流通领域对手工业和商业进行控制, 从而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调配, 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大高利贷者一部分权利收归国家,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也减轻人民受富豪兼并之苦。《宋会要辑稿》史料数据说过:“京师皇室和宗室的经济支出, 要占到帝国财政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 老百姓还得向他们进贡许多实物, 如绸、绢、绫、罗、锦等, 加上高级官僚的消费, 和军械制造所需翎毛、箭杆、牛皮等, 再加上各地城市所需相应物资, 这个流通量是相当惊人的, 这甚至也是北宋整个商品经济的无穷魅力”。在变法之前, 商品流通领域的主动权被大官僚大地主所掌控, 国家无从宏观调控, 这既不利于物资流通与物价稳定, 也不利于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均输法”和“市易法”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三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新法实行数年后, 据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财政收入从宋初的1600多万贯增加到6000多万贯。《青苗法》每年三百万贯;《免役法》每年净赚了一千两百多万贯;《市易法》每年一百三十余万贯。随着这些新法的实施, 各州县每年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也就是说从中央到地方, 也都慢慢富裕起来了。所以, 王安石的扩大财源的方法, 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称颂变法取得了部分成果, 主要对此而言。

2.王安石变法之“失”在吏治不整政策走样。王安石变法直接从理财开始, 整治吏制没有跟进, 腐败盛行, 吏治不整是他改革的一个致命的失误。一些不法官吏, 打着变法旗号, 利用新法谋取私利。青苗法是在老百姓青黄不接时, 以田里的青苗做抵押, 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而之前老百姓一般都是向大商人、大高利贷者借钱, 利息较高。现在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这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又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然而在青苗法实施过程中, 许多官吏在发放青苗钱时收受贿赂, 有的为了多放邀功, 竟然强行摊派, 由此导致许多农民破产, 苦不堪言。均输法和市易法也是如此, 原本是为了平抑物价, 抑制奸商对农民的盘剥, 结果官商代替了私商, 而垄断的失去竞争的官商对农民的盘剥更为厉害。免役法是纳钱代替差役, 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使之专事农业生产, 然而实施中贪官们利用20%的免役宽剩钱而任意增加免税钱。总之, 官商们摄取私利无孔不入。毛泽东在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时, 认为变法的失败很大原因在于官员的腐败, 并根据这种的历史经验教训, 他反复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三、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对当今改革方法论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分析, 它对我们当今改革方法论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王安石是一个顶层设计高手, 整体改革方案比较完美。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制和机制出了问题, 好的设计和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比如免役法曾经有一个例子, 一名官员在开封府试行免役法的时候, 故意将农户等级提高。不但没能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 反而进一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又比如青苗法, 本是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时避免受高利贷的剥削, 而低息贷款给农民, 结果由于政府的借贷政策失误, 形成了官家垄断的高利贷, 同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可见, 一个好的顶层设计, 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和好的实施。因此, 改革是否有效, 不仅在于顶层设计, 更在于没有偏差的有效执行。而目前, 我国改革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央加强了顶层设计, 很多方案比较完美。但到了下面, 层层拖延, 甚至执行走样。许多好的制度就是执行不了, 执行不好。

第二,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大失误, 就是急于求成。他觉得新法是一个系统改革, 措施不配套, 就很难执行下去, 故在短时间内全盘抛出, 整体推进, 不管官员能否接纳, 民众能否接受。因此, 造成变法实际效果非常差。它的教训告诉我们, 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场改革运动, 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 既要看形势和趋势, 看国家和民族大局利益, 也要看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任何试图急于求成, 一步到位的改革都很难成功。而我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 也是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因此, 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 要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分区重点, 重点突破, 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 讲求实效。

第三, 坚持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相结合。封建王朝更替的规律表明, 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进行监督和检查, 从而更好地保护广大民众的权利与利益。在人治社会中, 权力与政策往往容易被腐化或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利器, 乃至成为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就是要真正啃改革中的“硬骨头”。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措施方面要执行监督、检查与处罚机制, 让当权者不敢利用政策手段和改革措施牟取私利、欺压百姓。二是公权力方面要对其运行和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违法现象进行党纪、政纪处罚和法律制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近年来, 有少数地方的老百姓对政府的改革开始出现怨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国一些地方的少数部门, 没有认真落实与贯彻执行好中央的惠民政策, 存在将其打折或变样, 甚至变成豪取的手段, 这种情况导致百姓不仅不能从改革中获益, 反因改革受损。还有一些地方, 政府职能越位, 与民争利现象频发, 官僚主义严重, 这恐怕会使改革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 要坚持依法治国, 以“法治”为改革措施的实施护航。

第四,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王安石变法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上的改革, 并没有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官僚机构的改革。可见, 王安石变法在吏治改革方面的严重缺失, 导致出现了“法是善法, 但人非良人”。这样, 变法的执行结果就可想而知。而在这一点上,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就做得好得多, 原因在于商鞅除了经济方面改革外还积极推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比如废除秦的世卿世禄旧制, 建立封建官僚制度;另外还积极推行“法治”, 以法来保证变法措施的严格贯彻执行, 虽然后来商鞅惨死, 但秦法却一直在执行, 仍得到良好传承。目前,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推进了三十多年, 成果辉煌;机构改革也进行了好几轮, 可问题依然很严重, 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治应为经济和社会服务, 因此, 我国应与经济改革相配套,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大反腐的基础上, 适时适度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尤其在当前重点要推进政府改革, 提高政府效能, 创建服务型政府。

上一篇:学习与探索下一篇:电影的实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