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学习(精选12篇)
专业课学习 篇1
机械专业课是一门属于文字叙述较多的课程, 一些学生因机械专业课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那么,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机械专业课呢?
一、机械专业课的教学特点
专业课主要担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任务, 它的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本身枯燥, 既没有什么严格的推理, 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 只是平铺直叙, 述说事理。专业课课程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 培养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今后参加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改进机械专业课教学方法
机械专业课的老师不但要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 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时力求深入浅出, 切忌照本宣科。
1. 掌握实践知识
专业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如果老师对教材中所讲机械设备的实际结构等不清楚, 也没亲自体验过, 那么讲课时即使能把教材背下来, 也很难把学生没见过的东西, 抽象的原理, 形象、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学生听起来就会感觉没意思。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 再就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老师讲课时多联系实际内容, 讲这些机械时, 先让学生看看这些机械的实物或模型,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再讲这些机械设备时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重视形象化教学
所谓形象化教学就是以具体的、生动逼真的形象来把握抽象枯燥的理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形象化教学具体表现在利用挂图、实物、模型、幻灯、录像、形象举例等教学手段。比如, 讲通风设备的时候, 学生感觉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一件事, 可结合生活中的抽油烟机、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给他们讲解, 学生一联系实际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理) 。
3. 讲课应重点突出
讲课时应分清主次, 重点突出, 注意总结。如果讲课时把书本的内容不分主次和盘托出, 学生会觉得一节课下来掌握内容很多很乱, 听得很累。老师再不作总结, 学生课后消化起来会觉得无从下手。因为专业课不像基础课那样一个公式或一个定理贯穿整个章节, 学生能很容易弄清重点所在, 而专业课的重点则需老师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
三、职高学生的教学特点
中专学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不能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和校外职业能力训练基地,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等级考试, 以获得多种技能, 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
由于机械专业课的特点, 过去教学“硬件”不足, 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还需要加大教学的投入, 完善必要的教学实物和模具。教学方法上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特别是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更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通过计算机来演示能够一目了然, 比用挂图或模型来讲要清楚很多。
简而言之, 提高机械类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还要更新教学设备。
专业课学习 篇2
二年一班 侯炟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进入高中学习已经将近2年了,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经历,首先我想说到艺术高中学习是我有生以来最明智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中考的时候我只考了324.5分,如果当初自费去其他学校学习,我根本就没有考大学的希望。自从我选择了艺术高中,选择了美术专业,我就对美术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使我对考大学有了憧憬,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入学两年来,我先后拿了两届“奇葩杯”大赛美术比赛的金牌,总结起来我有两点感受:
一.正确理解美术是学好专业的基础。
我们美术专业的学习分三个科目,素描、色彩、速写,每一个初学者,都从素描开始学习,在我高一上学期的时候,主要的课程是素描然后到速写,第一次接触素描的时候觉着很有意思,同学们刚入学,谁也不认识谁,大家都从零开始,有一种比拼、较量的感觉。有一次,画正方体,底下是黑衬布,老师告诉我们先找形。我就按老师的要求开始找形,找的差不多了,我去周围看了一下,看到有的同学,把阴影画上了,诶?我觉着挺有立体感,当时也没好意思去问,然后自己就琢磨,就像小时候画儿童画似得,把阴影给画上了,结果一个正方体图在远处瞅,一个大黑块,黑衬布一笔没画。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有“调子”这个名词。后来我听老师说先把形画好,然后在考虑别的。第一步的东西做好了,第二步就不难了。就是说画画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好高骛远”要扎扎实实的,不能轻飘浮躁。
画素描静物的时候使我对素描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这是一个辨正的关系。一组静物,有罐子、有盘子、有水果和衬布,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要求我们画出一个整体的画面。有一次老师给我们摆了一组很生动的静物,主体是一个罐子,前面有两个苹果,主体偏后面是一小串葡萄。罐子和苹果画得很立体,但当时我非常想表现那串葡萄,然后就把葡萄画的很细致,很漂亮,那张画画了很长时间,整幅画完成之后,我就觉着不得劲,也说不好那不对,认为该塑造的东西都很到位,为什么瞅着就不舒服呢?后来老师说,塑造的很好,但是不够整体,太面面俱到了。我顿时明白了,画面的虚实关系很重要,应该画实的有了,但画虚的却没有,所以画面就不够完美了。就是说,当我们看一个物体觉得很有表现的冲动的时候,就要注意观察了,看这个物体在整组画面中的位置和作用,这样理性的分析之后再去画,就好把握了。
还有一点就是,画画的时候容易画灰,这个可能是我们都经历过的,自己画的时候觉着很好,等同学在后面一看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重的地方没有守住,老师跟我们说过一句话,叫“知白守黑”,也是通过观察来分析一组静物中最暗与最亮的地方在哪?把明暗交界线的部分要做得非常充足,可以画过但不能画弱,在推灰面的时候要慎重一些,也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的观察画面。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技巧,如果在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就是在画面完成的时候,把明暗交界线在强调一下,在加重一层,这样就能保证画面不弱,如果有能力控制好画面就不用了。
速写练习非常重要。其实,在画画中,速写才是基础,只不过是基础的基础。在素描与速写的对比中,速写是发展速度,素描是发展质量。这两个是相符相成,如果只是画速写,不画素描,那么在画画的时候很难深入下去,但是如果只画素描,不画速写,那么你进步也很慢,最少在造型,在速度上会很慢,而且后期的发展让你感到很难进步。所以,画速写也是很重要。速写会伴随着一个画者的一生,一个画者所有的绘画修养,都会在速写上显露,速写在高考中占100分,相对来讲很容易拿分。速写就是说用线条来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慨况,适当带些调子,但还是以线条为主,可以从头部一直推到脚部,但在画前一定要先定出身体的基本比例,然后再去画。
色彩,高考色彩一般都是水粉,但也有画水彩的。画水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画素描,也要注意黑白灰、空间感、虚实变化、前强后弱和画面整体等问题,只不过是用颜色去画,在画水粉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颜色画的脏,有一次画水粉,特别注意了画素描关系,把明暗画的很好,但是色彩画的却很弱,色彩不强烈,原因在于混合色过多,只注意了重度,没注意色彩倾向,结果整个画面感觉特别闷,就是说,一般在调颜色的时候尽量减少混合色,能用3个颜色调成不用4个颜色,并注意颜色要准。还有一点就是用笔,用色块去画,一笔接着一笔的去拼,不要在纸上来回的摸,那样会把笔上的颜色和底色混合,结果会显得很油腻。
还有就是临摹,包括素描、色彩、速写。我在遇到问题不会画的时候就是去临摹,临摹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造型能力,而且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用笔,和吸取一些自己还没有意识得到的东西。
二.刻苦练习是学好专业的前提
画画是一门技艺,既然是技艺,就有两个要素:一是质量,画啥像啥;另一个就是速度,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要想达到这两点,除了对美术的理解和感悟之外,还有勤学苦练,别无他路可走。两年来,我每天练画都很投入,下午放学后,去买个煎饼果子,然后就回到画室练画,晚上放学回到家里,还要画上二、三个小时,有时候画兴奋了,就能画到凌晨,爸妈让我早点睡,可是画进去了,就很难收住笔。就这样,每天都会有所收获,时间长了,画起来就很顺手,老师曾告诉我们一句话,昨天一点点,今天一点点,明天就不是一点点了。这就说明画的质量是需要一定的数量的积累。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
在放暑假的时候,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绥中写生,那里的风景很美,很吸引人,我觉得,这是我学习画画非常好的机会,我很珍惜在那儿的每分每秒。在河边画色彩的时候,大家三五成群地集中在坝上或水边,而我为了不让别人打扰,选择了一个离路边很远的小河滩,那里虽然烈日当头,不断的有蚊虫光顾,但却很静,使我不受任何干扰地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早晨我很早就起床,来到小河边画早晨的青山、旭日和晨雾。傍晚,我独自一人来到山下,画天边的晚霞,画夕阳的余辉,中午和晚上我不能到室外,我就在屋里画速写。在绥中永安的三天里,我共画了8张色彩、26张速写,用纸和笔记下了那段短暂的美好时光。三天,在人生命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我画画成长的画卷上却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至今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
写生回来后,正赶假期,我想如果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不拿画笔,开学回来以后我将有一周的恢复期,这样一来我就白白地浪费了二十几天的时间,两年半的专业学习没有几个二十天,于是我向校长申请,想到学校里练画,开始校长不同意,后来我就蹭到高三同学的画室,和他们一起画,我的诚心感动了“上帝”,校长最终同意了我的申请,于是我在学校的画室里度过了一个暑假。
上高二以后,对专业知识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我非常珍惜每一节课,因为,没有多长时间就要统考了,高二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阶段要把专业水平达到一个高度,在高三集训的时候才能稳定和提高,这样在将来考试的时候就会很有把握,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更应该刻苦训练。于是,我抓紧一切时间练画,寒假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的到野外,画苍茫的山,画祥瑞的雪。手冻僵了就放在袖筒里暧一暖,脚冻疼了就在原地跑几圈。初春时节,天气虽然渐暖,但早春的寒意还是咄咄逼人,尽管如此,我还是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东湖,一个人悄悄地躲在河边写生。
我不仅在锦州写生,有时还去外地写生,由于父亲是位货车司机,可能有点方便条件,有时父亲去外地送货,我就顺路搭车。他卸货,我去写生,写生完毕再搭车回来,两年来我去过山海关、北戴河、北京等地。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篇3
关键词:培养 专业课 兴趣
兴趣是成材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基础。特别是陌生的专业课,教师更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兴趣的培养要渗透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
一、了解当前养殖形式,增强专业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消费越来越讲究营养全面与结构合理,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就要求大力发展畜牧业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畜产品。但我国的养殖业还比较落后,其主因是缺少技术、缺少人才。要想充分发挥养殖业的优势,振兴农村经济,具备较高专业技术的专业创新型人才即为当前所急需。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对专业课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把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作完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这是我们首先必须确定的思想。
1.精通教材,专心设计课堂结构。作为一个养殖专业课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课知识,还要具有本专业的综合能力和掌握本专业以后的发展动态。能够把其讲得浅显易懂,并且还要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教材和设计优美的课堂结构。
2.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导语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是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应从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听,而是积极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过程,做到主动参与与全程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性,以主动形象的画面视觉刺激,加深学生对书本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如在“牛泌尿系统”这一节中,采用平时讲授法,教师下工夫不小,但学生收效甚微,同学们头脑中知识模糊、抽象,不清楚牛左右肾脏的形状和位置,周围还有哪些器官。如果用幻灯片来介绍,效果就完全不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能避免学生高分低能的弊病,又加强了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预习,做到有准备地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先动手做一遍实验,把握实验的难点与关键。
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生带着目的学,实现理解性的实验。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理解实验原理,可以克服观察时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正确率和准确率。
3.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整理总结完成实验。通过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对教学目标进一步复习巩固,加深其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通过检查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来检查每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水平及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再者通过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是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和理解。
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生产实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1.用生产实习课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生产实践课,既可巩固知识,又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加了直观性、形象性,提高了动手能力,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良方。
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动机研究 篇4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动机,动机变量,内在结构
一、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motivatino)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或引向行动,在日常用语中具有能力、力量等含义。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依据这一本意对动机做出各自的解释。有人认为,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这一定义强调动机的作用和实质,但并未指出动机产生的原因。19世纪末,Darwin用进化论揭示了物种起源及发展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受其影响,许多心理学家也开始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也是受本能控制。
从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到,对于学习动机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中职生专业课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中职生的动机因素结构,以便全面了解中职生的专业课学习动机过程,以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学质量,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问题中职生的各个学习动机变量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从潍坊市某职业学校分别随机抽取了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共1500人。被试者年龄为16岁~18岁,平均年龄16.8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500分,回收有效率100%,而且均为有效问卷。
(2)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包括专业课学习动机问卷和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根据研究目的、学习动机,问卷采用Gardner的AMTB量表,并结合中职生的特点修改而成。本研究收集了被试者2015学年~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专业课考试成绩作为供研究所用的专业课成绩。
(3)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对专业课成绩影响最大,其次是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结果归因和效价。下面,分别讨论动机变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动机前提:学习兴趣和归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对中职生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课的学习任务不是很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中职生对专业课这门学科感兴趣,就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专业课学习。学习者一旦对专业课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持久地、全心地投入专业课学习中,有效地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去学习。由表1可以看出归因对学习成绩有影响,但不是很大。这是因为一些中职生由于成绩差,同时自我效能感低,所以在学习归因时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成功归因于运气、题目简单等。这样的归因方式不利于他们的专业课学习。
2)情感中介:自我效能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表1显示,自我效能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比学习兴趣稍低,相关系数达到.163。这是因为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对动机行为的影响相差不大,也就是所付出的动机行为两者相差不是很大。但是有学习兴趣的中职生在专业课学习中都是自觉自愿的,与外来压力无关,甚至与将来的就业无关,他们的动机行为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征。他们会对专业课这门学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去学习与专业课有关的课内外知识。他们注重的不是考试成绩,对于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也会主动去克服。而无学习兴趣仅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中职生在学习中相比较而言,他们自我效能感虽然高,但是他们遇到专业课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不会像有学习兴趣的中职生那样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克服,同时他们对待专业课学习成绩的态度也不会像有学习兴趣的中职生那样,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放弃专业课学习。但是,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Bandura认为成绩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成功经验会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体成就的提高而提高。
3)认知中介:效价、目标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表1显示效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小,基本无意义。由表1可以看出目标定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要比效价大的多,相关系数为.037。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掌握目标着眼于专业课的最终掌握,是较高的学习目标。部分中职生因为其专业需要,需要较高的专业课水平。所以,这部分中职生最终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必然会对自己严格要求,主动克服种种困难和条件限制,坚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专业课。而中职生有了目标定向,必然会在专业课学习中付出很多,专业课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的中职生学习兴趣,使中职生获得专业课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章志.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2.
数学科专业课学习总结报告 篇5
但经过这次学习,我所得到的信息量很大,包括各种学习策略、各学科如何确定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现将我在这次学习所想所得也进行梳理。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又需教师的很好的引导和思考。
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和难点实质,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还要联系学生以前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教学既是教与学的传导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感悟,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化解难点的做法和体会,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专业课学习 篇6
一、职中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一)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淡薄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指导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学习动力大,则可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多数学生却因以下原因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厚:
1、职中学生在逐渐接触《基础会计》、《工业会计》、《财务分析》等专业课以后,渐感抽象的理论多了,能力要求高了。而部分学生由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开始跟不上进度,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2、缺乏恒心。有些学生因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长此下去,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如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到《基础会计》时,还较有兴趣,但随着会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时间的不断推移,部分学生渐渐觉得辛苦,觉得很乏味,不愿意再在专业课上下力气了。
3、对专业课课程性质的认识过于简单。在报读会计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选择了“会计”专业,而当问及这些学生为何选择该专业时,有很多同学竟回答是“其他专业我不想学,而这个专业听说不难学”。而一旦学习到《工业会计》课程时才懂得,该专业并非想象中那样易学,还有很多相关知识要学习,从而学习热情大大下降。
(二)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
这种情况的学生占多数,主要是在初中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进入职中后依旧“我行我素”。经笔者观察,凡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新生,大多这些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作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做作业喜欢抄袭;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死记硬背,或想法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不懂装懂,不愿向老师、同学求教,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
(三)部分学生优越的家庭环境反倒成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障碍
安平地区有很多家庭非常富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来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是求学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但是这里一些学生倒觉得家里有钱,反正毕业了爹妈会给他找到出路的,学习啊,技能啊,没有用,靠天、靠地、靠自己,不如靠个好“老爸”。有这样的心态的学生能学好专业课吗?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浅谈
(一)“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这一古代兵法同样的适用于教育领域。针对上述职中生的各种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攻势,可能会产生一些效果。一是结合现代社会就业现状,让学生们形成这么一种概念:今天不好好学习,明天就会找不到工作;即使你找到了一份工作,学艺不精,工作也会不长久。二是给学生知道无论以后会计专业知识是否工作对口,一技在手,始终会终身受用,比如用于家庭理财。
(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兴趣这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对各门功课产生了兴趣,才能形成学习习惯,把学习搞好。
吃透教材,上好每一节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应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其深远影响。第一印象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探索专业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好奇、实际之感,专业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多联系生产实际。
(三)不断根据实际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新生质量参差不齐,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特点,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结合专业课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关系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加强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多开设操作课,并有意识地把部分演示操作改成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操作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而寻求到根本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根据课本上的理论和范例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拓展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
专业课学习 篇7
一、兴趣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
我曾调查了我校历次参加省、市、县及学校竞赛的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 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数控、车工、钳工、制图, 参加数控竞赛的学生对数控感兴趣的人数最多, 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成正比。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 以学习为享受, 不以学习为负担, 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理亦源于此。
二、消极学科兴趣的成因
《中国青年报》分别对普通中学学生和职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普通中学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职业学校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专业学习。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刚进入职校的学生, 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 能意识到专业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想学好这些学科, 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 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 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兴趣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兴趣, 失去了对专业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教师消极兴趣的影响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 这体现了专业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兴趣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兴趣传达到接受对象时, 主体的兴趣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 对客体产生影响, 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专业课课堂教学中, 为数不少的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 或片面认为专业理论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 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 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 讲授平淡无奇, 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 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 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 久而久之则形成对专业学科的消极兴趣。
2.缺乏成功的兴趣体验
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 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 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 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兴趣体验, 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 这充分说明不同的兴趣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兴趣体验, 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专业课概念严谨、推理周密,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 这样专业课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 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真学, 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 产生自卑感, 严重挫伤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其后果是使学生对专业课产生害怕、厌恶, 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 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3.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育教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育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的学科兴趣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 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兴趣体验, 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由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 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满意, 或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 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 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绪, 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 对老师所讲知识也烦, 甚至跟老师产生对抗, 学生的这种不良兴趣必然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不畅, 宛如向板结成一块的花盆中灌水, 虽然上面满溢, 可是实际渗透滋润不多。
我曾在职中学生中就专业学科的学习做过调查, 其中一项是:“你对原来的专业老师怎么看?”,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自己原来的老师充满挚爱和尊敬, 而成绩较差的不少学生则对原来的老师有厌恶、抱怨情绪。教学实践还表明, 同一班学生对班主任所教的学科学得好一些, 这也正说明了师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兴趣。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兴趣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兴趣?
1.热爱本职工作, 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 情动于意而形于色”, 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不断自我完善, 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 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兴趣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 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兴趣交流是双向的, 但由于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 群体和个体的差异, 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 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 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 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 创设更多的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科教学中, 教学要求应低一点, 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 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内容之内, 千万不能有高的要求, 或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曾在《工程力学》中的“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 配以比较复杂的摩擦力的分析, 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 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 切忌难度过高, 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
男护生专业课学习成绩调查分析 篇8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5级320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生48名, 女生272名, 年龄21~27岁, 平均 (23.4±0.9) 岁。将占调查人数15%的男生列为研究组, 对照组为与研究组同年级的女生, 2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学业成绩评定:对6门临床考试科目学习成绩录入、整理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并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研究工具的信度测试, 相关系数显示问卷具有内在一致性。问卷旨在调查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时间为实习结束后, 发放问卷320份, 回收问卷258份 (女234, 男24) 。
2 结果
2.1 男女护生6门临床考试科目学习成绩
2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男护生的平均成绩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 为 (70.66±6.77) 分;女护生的平均成绩为 (78.35±6.67) 分;2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1) 。6门临床考试科目学习成绩男护生均明显低于女护生, 2组成绩有显著差异 (P<00.1) , 具体见表1。
2.2 男女护生学习成绩的分布
2组数据经合并频数Ridit分析比较。在同一科目中, 各个分数段的男女生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2。
不分科目时, 除低分组 (<60分) 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他各个分数段的男女护生学习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3。
3 讨论
学习成绩女生高于男生,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但相关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护理专业。造成男女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因素很多, 可分为显变量和潜变量[2]。因男女生均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显变量如课程、教师、教学是一致的, 故造成成绩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潜变量, 即情感变量和家庭背景因素等。本文主要针对其专业认识态度和学习态度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
3.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它对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期望、教师期望、自我期望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这里主要针对学生自身 (自我期望) 进行研究。
3.1.1 专业学习困惑, 对学习不感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医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更倾向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男:15/24, 女:143/234) 。没有浓烈的兴趣支持, 努力学习护理专业对于男护生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实习都结束了, 喜欢护理专业的仍不多 (男:3/24, 女:48/234) , 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喜欢护理专业的就更少了。
男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分数的限制, 对就业的考虑, 来自家庭的压力等。有些学生并不打算学习护理, 而是被调剂过来的 (男:13/24, 女:114/234) , 这样就形成了护生的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而部分男护生在实习结束后对护理专业仍不够了解, 认为护理工作简单、知识内涵低, 从而造成其专业认同感低[3]。这些都会导致学习不认真情况的出现。
很多护生毕业了并不打算从事护理工作 (男:22/24, 女:189/234) [4], 这就造成护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 进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影响男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 而社会传统观念是最主要的因素[3]。由于害怕来自社会各界的偏见, 害怕患者和同事不接纳自己, 很多男护生在最初入学时就做好了毕业后换工作的准备[5]。因此为了稳定男护士队伍, 进一步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应尽力帮助男护生排除心理障碍, 加强护理教育, 建立其对护理专业的积极情感[6]。
3.1.2 学习态度不端, 学习动机有功利化倾向
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 (男:10/24, 女:112/234) , 而非主动学习 (男:9/24, 女:105/234) 。学生在大学学习中要把握住的环节有预习、听课、记笔记、复习、总结、做作业、考试等, 这些环节把握好了, 就能为进一步获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被调查的护生上课前不预习 (男:11/24, 女:56/234) , 且学习往往具有随意性, 上课听讲的认真程度决定于教师的授课水平 (男:9/24, 女:110/234) 。本来是主动的学习却具有了被动性。
部分学生 (男:12/24, 女:33/234) 信奉这样的学习信条:“59分有罪, 60分万岁, 61分浪费。”由此造成对考试成绩的期望降低, 10/24的男生觉得及格就行 (女:20/234) , 而仅有6/24的男生期望是优秀 (女:113/234) , 低期望导致了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现象的普遍存在。考前复习时间集中在2周以上1个月以内的学生占半数以上 (男:16/24, 女:113/234) 。因学生学习态度不端, 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了其学习成绩。端正护生的学习态度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前提。故应对男生进行学习态度培养, 促使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3.1.3 学习意志不强
男女生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差异, 与男、女生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在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有关。男生不同于女生, 尽管意志力强, 但自省意识差, 自制力差。而大学的学习基本是以自学为主, 要靠自我的主动性与自制性来完成学习。9/24的男护生表示想学习 (女:66/234) , 但因其他因素 (如游戏, 睡觉等) 的干扰没时间学。所以应督促和培养男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比如可以通过增加每周上自习天数 (现状为, 男:1~2天居多, 女:3~4天居多) , 养成上课来做笔记的习惯 (现状为, 男:偶尔做笔记者居多, 女:经常做笔记者居多) , 减少逃课来进行改善。
3.1.4 学习内容不同
当前素质教育正被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因男生往往认为大学是交朋友和培养组织才能的地方 (男:21/24, 女:142/234) , 所以他们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一般不高。
3.2 压力
3.2.1 学习压力
在学习专业课的一学期, 学生往往还要参加全国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二级统考等, 因这些考试和毕业后的工作着落息息相关, 故会出现学生轻学业重考试的现象 (男:13/24, 女:84/234) 。
3.2.2 工作压力
是否是年级的学生干部, 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该因素有正面影响的有25人, 认为有负面影响的有9人, 224人认为其影响既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在女性居多的护理群体中, 男生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 (男:16/24, 女:79/234) , 这会造成其精力的分散, 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3.3 教学
男生学习能力不比女生差, 造成目前女生学习成绩比男生学习成绩高的原因与教学和考核方法有关。目前的教学和考核方法普遍有利于女性, 如果能在教学模式上做一些创新、改进, 会减少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另外医学院校课程负担重, 学习内容记忆量大, 适合女生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女生成绩高于男生成绩。
3.3.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 也利于改变男护生的“偏科”观念[7]。教学人员应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增强课堂对男生的吸引力, 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男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开发其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 帮助其掌握知识, 激发他们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消除护理操作的枯燥无味, 使其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模仿, 意识到护理操作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8]。
3.3.2 考核方法
对把考试作为考核的方法, 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不满 (男:9/24, 女:91/234) , 认为考试不能反映其能力。本校目前的考核只有期末考试, 没有期中考试, 虽说有平时成绩, 但却常常流于形式, 实际上只是凭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很难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学习是一个过程, 重点应该放在平时, 故应增加平时的练习和单元测验, 并在现有基础上改革课后作业的设置, 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练习。很多学生反映通过目前的教学他们只掌握了书本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 (男:10/24, 女:129/234) 。
3.3.3 课程改革
中国人常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也许这里叫作因性施教更为合适。教学中的“性别盲点”已逐渐被大家所意识到。故应针对本科男护生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多注意男护生的感受,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9], 以适应男护生的学习兴趣与期望, 避免护理教学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与忽视, 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 激励他们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10]。
部分男护生 (6/24) 选择护理专业的目的是就业, 所以应对男护生因材施教, 提高其专业水平。学校可采用选修课或小课的方式专门为男护生拓展此类课程的教学[11], 让他们更多地认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更好地满足其了解社会需求及个人发展前途的需要 (男:13/24, 女:60/234) , 从而增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适应性[12]。而调查发现本校的男护生更喜欢在手术室 (13/24) 、外科 (6/24) 、急诊科 (4/24) 工作。
通过对男护生学习成绩、思想等方面的调查, 发现目前的男护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绝不会是单方面的, 所以解决问题也就需要学校、教学人员、男护生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作为学校, 应客观公正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作为教学人员, 重点在于尽可能地保证男女护生的知识掌握平衡;作为男护生个人, 也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从而共同促进男护生各方面的不断改善, 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芳梅, 王莉.在护理教学中引导男护士实现角色的转换[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5) :93.
[2]孙旭花, 黄毅英.影响香港男女生数学成绩的潜变量差异[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4) :72~74.
[3]杨泽刚, 王静, 周晓琴.男护生入学后的心态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34) :140~141.
[4]郝向平, 杜新建, 杨斌, 等.男护生的职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4 (19) :1744~1746.
[5]杨雪琴, 张敬芳.48名男护生择业观念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3) :20~21.
[6]柳宁, 何东娟.男护生的临床带教体会[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 6 (2) :60.
[7]张颖, 郑蔚颖.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J].护理研究, 2004, 18 (10) :1775~1776.
[8]叶红.护理本科男护生的教育难点与对策[J].淮海医药, 2006, 24 (5) :412~413.
[9]王丽霞, 崔明武, 赵红.男护生择业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7, 21 (10) :26~66.
[10]杜彩素, 吴之明, 杜娟.对我国男护士现状的分析与关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8) :405~407.
[11]李书光, 王府, 薛令合.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三年跟踪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 2002, 8 (1) :56.
专业课学习 篇9
目前学界对“学习方式”一词的含义各有界定, 我比较赞同郝贵生先生提出的概念, 即学习方式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程序和定势, 它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等等。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动态地理解学习方式一词, 即在从事某一特定作业或在某一学习阶段时, 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及由此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稳定的, 但在更长期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方法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变化的。通过鼓励学生不断完善改进学习方式, 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 提高学习质量, 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一、高职学生专业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的现状,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 对我校大二、大三的学生和兄弟院校的一些学生以及教师进行了解。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存在着如下几个显著的问题:
(一) 专业课学习欠缺计划性。
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比较拖沓、上课迟到;学习要老师牵着走, 老师教到哪里就跟着学到哪里。
(二) 专业课学习欠缺目的性。
学习缺乏目标和计划, 具有盲目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而并非出于对知识的憧憬和渴望。自主学习的内心感受很盲目, 不知如何下手。
(三) 专业课学习欠缺主动性。
不爱做笔记、做作业缺乏自主性, 小组合作爱“搭便车”, 抄袭、上网搜索, 很少独立思考, 产生自己的见解。很少对考试、测验、任务的不足进行总结补漏。曾经看到我校学生画的一幅很有寓意的漫画作品《“拖延症”患者的一天》, 觉得这确实是高职院校学生一个常见的现象, 早上起床起不来、上课迟到、学习任务非拖到最后一刻草草完成、痴迷上网迟迟不关电脑按时就寝。
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现状分析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对未来定位不准, 认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可能没有用;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大致的学习方向和安排, 缺乏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小目标。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能动性不够
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日积月累, 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 逐渐失去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太枯燥, 兴趣不高, 久而久之, 演变成学习效果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还有的学生惰性大, 依赖性强, 学习不主动,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 课内不作笔记。
3. 学生的学习策略——缺乏良好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有心好好学习, 也愿意付出勤奋努力, 苦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收效甚微或没有起色。
有的同学做笔记, 却没做真正有价值的笔记;有的同学缺乏良好的专业课阅读习惯, 读书仅限于课本知识;有的同学机械地学习教材, 死记硬背, 却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
4. 学生的学习功底——学生学习底子薄
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欠缺, 知识连续性不够, 有个别同学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二) 教师的原因
1. 教学科研的片面性。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互相促进。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重视“教”的研究, 忽视“学”的研究。其弊端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既不能脱离教师的“教”, 去研究学生的“学”, 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 而孤立地研究教师的“教”。目前, 有很多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 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功底到底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教学、能接受多少知识、能否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能否切合学生的自身需要和市场的需求。
2. 教学方法的传统性。
只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 使得教师只能用传统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由于灌输式教学, 使得课堂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太少了。
目前在专业课教学与教学目标结合上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空喊口号, 没有明确计划;有明确计划, 计划却不合理, 过分偏重于职业能力开发, 忽略了专业课塑造职业素养的实践价值;虽有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人才培养目标, 但在专业课上没有落到实处。由此学生养成了机械应付的消极学习态度,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可能是教师对专业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一) 学习动机的转变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的培养、激发, 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的重要性, 从而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古人云“有的放矢”, 学习也要有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 便会长期停留在一种学习状态。清晰的目标直接导致良好的学习行为, 合理的、正确的目标犹如人生海洋中的指南针, 能够避免不走或少走弯路, 能使学生更容易接近成功, 只有当学生们完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 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学习的信心也会跟着增强。怎样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呢?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目标;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
(二) 学习态度的转变
1. 传授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需求, 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兴趣, 就会对专业知识给予关注, 慢慢地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也会随之转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要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近期和远期目标, 经常检查学习结果, 督促其目标的完成,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 讲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学界提出了许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研究学生的心理, 掌握学生的特点, 确定可行的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体现专业课教学的重点, 突破专业课教学的难点, 结合专业特点, 选择学生乐于接受, 易于接受的要求进行专业课教学。
3. 端正教学态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这门课程, 因为不喜欢另一位老师而拒绝另一门课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 它能拉近师生心理的距离, 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 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批评, 且教师本身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职业素养, 让学生信服你。同时,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 应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学习障碍, 由于知识的学习在于积累, 要求学生认真扎实地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 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和学生沟通, 帮助学生补上缺漏。
4.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转变:淡化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性, 聚焦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 强化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学习策略的转变
教师应授以学生“计算技”而非“计算器”,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只有当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相互适应,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对“教”的研究多, 对“学”的研究少, 而学习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有利于教师辨识学生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直接参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 逐渐产生新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郝贵生.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4, (5) .
[2]黄黎明, 高凌飚.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2) .
[3]刘春玲.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及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理论研究, 2004, (2) .
[4]张红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
[5]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专业课学习 篇10
一、电子专业课教学指导学生创新学习是时代的召唤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家的创新能力上。目前有很多电子企业亏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低、创新意识差。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电子专业的一部分创新型人才, 教学就离不开创新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长期以来, 由于受市场需求教育的影响, 中职教师重视的是专业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创新学习, 教师管教不管导, 学生被动学习, 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单一, 学习效率低下, 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较为突出;创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于权威, 不因循于常规,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 不仅指新发现, 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 只要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的方法应用到不同的问题上, 就是一种创新学习。受社会文化、家庭情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 职校学生学习目的呈多元化趋势, 因此, 单一的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只有采用创新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 有选择地学习, 有问题地学习, 有整合地学习, 有实践地学习和有反馈地学习, 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与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与学习的主动操作性。
二、加强电子专业课学生创新学习指导的措施
(一)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努力创新。目前电子线路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知识更新迅猛, 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自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而应采用各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方式, 由被动接受式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转变, 为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技术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提倡学生多提问, 以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 并能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现在的许多书上在判断某一放大电路是否工作正常时, 往往只教人采用测集成电路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电压与书上所标值是否一致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 只适合于没有仪器设备的场合。在教学上如果完全按照书上所说方法照搬, 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 做起来也省事, 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 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创造力, 往往只比较适合于搞搞维修之类工作, 却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要求。因为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操作只要用仪器检查几个关键引脚的信号的波形、幅度或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即可说明电路工作正常与否, 既简单又快捷准确。而不采用这种不但耗时而且费力的方法。因此, 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 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应有相应较优的解决问题方案, 这样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非常重要, 因为在学校所学知识毕竟有限, 学生离开学校后主要依靠自学来获取知识, 在碰到新情况时才不致于茫然不知所措, 才能举一反三, 开拓思维。
(二) 教师在教学手段大力创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体, 具有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特点, 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 在课堂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自己动手检验等是一种尝试, 这样可以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 因此根据电子线路教学内容特点,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 (CAI) 为教学服务, 让枯燥的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赋予动感、更加情趣, 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 用眼去看、用耳去听, 将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三) 开展学生创新学习的自主性指导。学生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各种内在需要的生命体, 他们自觉地参与电子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过程, 能在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的驱使下获取新知识, 并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 进而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开展, 就能以信息加工、再造表象、重新联合、改造创新等创新学习的形式, 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组、扩大和重构。在指导学生自主性参与方面, 教师应抓好三个基本的创新学习指导环节:一是自行探究环节。创新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发现、探索者的内在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到深自行探究。这样, 教师在创新学习中就应指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发现知识, 透过知识表层探究事物的科学本质、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 让他们在探究中掌握前人或他人创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在探究中品味渗透在知识中的情感志趣, 在探究中突破常规思维所研究的已知领域, 最终促使学生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二是独立思考环节。当前仍然有许多中职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太注重知识的积累, 而根本不考虑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 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独立思考, 学生不仅能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 反复验证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 而且能客观地考虑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的优劣长短, 公正地评价已取得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 只有独立思考, 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拘泥书本, 不迷信权威, 不依赖常规, 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 用新的视角进行分析, 得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三是自我反思环节。所谓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各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学生通过反思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在反思中, 他们认真分析自己学习的得失, 对不足之处想方设法进行纠正。也正为因为通过自我反思, 学生才会有学习质量的快速提升, 才会实现由一般学习到创新学习的跃进。但在传统教学中, 中职教师大都忽略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问题。为此, 教师应指导在学生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选的解题方案是否最佳?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想法具有创意?这样时间久了, 学生就会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四) 开展学生创新学习的“塔尖”指导。创新性参与是创新学习主体参与的最高层面, 是“塔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等形式进行信息交换、转化, 发现知识之间的新关系, 从而导致认知的飞跃, 顺利展开创新性学习活动。这样, 学生就会因不满足于一般思维所得出的结论, 努力想办法突破陈规惯例的束缚, 想他人所未想, 思他人所未思, 在学习中不断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学生创新学习的“塔尖”指导教师要重视的几个方面是:
如今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的实行, 与世界的接轨, 既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的发达与先进, 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也让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 那就是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侵袭、不断被弱化。同时,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被父辈抱大宠大的, 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他们身上有着独生子女的通病, 自私, 自大, 自我, 不懂得体贴照顾别人, 不知道宽容谦让, 缺乏足够的诚信, 缺乏社会公德, 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而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因此, 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 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 也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美德,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义不容辞又刻不容缓的责任与任务。
一、提高人文素养
因为诗文源于生活, 所以老师在生活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能够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进行表达, 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思想, 还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如:碰到学生无理由地旷课去网吧, 启发学生不妨借用《三字经》中的“如囊莹,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可以引用一些惜时名句,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当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 教师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可以用名言警句来平息纷争,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化干戈为玉帛。”;当学生嫌弃自己母亲唠叨, 没有共同语言, 不懂得体贴关爱时, 教师就利用古诗文的魅力来引导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关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 “谁
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教育孩子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教育孩子从小处着眼修身养性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诗作与名句, 就像一面面镜子, 反映社会生活, 映照人们的心灵, 启迪人们的心智。千百年来, 它万口成诵,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1、自由设想。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在无限制的情形下, 大脑的活力会得到最大的加强, 也最容易闪现出新的思维火花, 可以说, 一切新思想、新理论、新产品都是自由地想出来的。第一,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联想。联想是创新思维中较为活跃的因素。自由联想可以突破思维定势, 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将以往的经验和训练在头脑中联系起来, 产生新的设想或新的联合。第二, 要让学生大胆假设。学生提出的假设越多, 其思维活动就越深入越宽泛, 求异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第三, 要让学生积极猜想。通过积极主动的猜想, 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 促使学生善于捕捉灵感。第四, 要让学生科学验证。联想、假设、猜想是否科学, 这就需要科学验证, 验证哪种想法最可行, 哪种方案最合理。
2、重新组合。
新的组合就是创新。中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既要让学生掌握结合的方法, 在相异又相关的知识之间寻找到共同点, 又要掌握联系的方法, 能在“异”中看到“同”, 在“分”中看出“合”。这样, 学生就会找到知识间的新联系, 并能把不同的但又相关的知识进行组合, 通过寻找联系和知识重组来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由地做。一是自由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索知识发生的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感受成功带来的惊喜或暂时受挫的沮丧, 使学生具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在自由尝试方面, 我们应主要着眼于方法、途径和思路。二是自由组合。世上万物都是不同元素、粒子的不同形式的组
二、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在两年多的古诗文诵读中, 欣赏了原文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提高了审美能力, 陶冶了情操, 加强了修养, 丰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诗文、文学家、圣人的直接对话中, 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学生无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才, 他有丰厚古诗词功底, 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认真了, 而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良好地发展, 并且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对一些所谓后进生的转化更是效果明显, 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有一些
◇缺陷, 落后于别人, 而古诗文诵读只讲求勤读多背, 而
且难度不大, 只要你多读多背, 就能做到, 当学生能流潘利地背诵时, 我们又及时给予表扬, 让他们也尝到学习华语文成功的喜悦, 于是他们喜欢背诵古诗文, 从而也喜
兴
欢学习语文。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丰富校园人文底蕴,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 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老师, 都要肩负起为孩子们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氛围, 让学生在浓浓的氛围里, 不仅汲取知识, 感悟做人的道理, 更要将感悟到的做人道理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 从而丰富性格内涵, 立足社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而经典诗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 那么经典诗文就像一杯陈年美酒, 使人陶醉, 令人回味无穷。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修养、文明礼仪、民族风俗文化、天文地理、知识自然的变化规律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诗文有的短小精悍,
通俗易懂;有的清新高雅, 感情真挚;有的意义深远, 哲理深刻。引导学生活用经典诗文, 往往能收到言简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与教育效果,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合。组合得是否合理得当, 其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只要人们善于把已有的信息分散开来, 然后用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加以重新组合, 这样会产生新的事物。当然, 自由组合不是胡拼瞎凑, 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机地组合。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看似无关的知识组合在一起, 往往会形成新的东西。自由组合主要是针对内容、材料而言的。三是自由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操作过程中固有的框框条条,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心情中操作, 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发现新的问题、感受到新的体验、创造出新的方法。我们应把自由操作的重点定位在程序、环节等方面上。
3、生命感悟。
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教师应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劳动生产等, 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和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 获得意蕴深刻、真实丰富的人生体验。但我们的很多教师过分关注教育教学的外在形式和显现成效, 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亲历性、形成能力的过程性和获得体验的自主性, 学生的心理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 凝固的、静态的知识经验不能在个体心灵中被激活、催化, 他们的生命力遭受到严重抑制和消蚀。为此, 教师在组织创新学习活动时, 一要引导学生关怀生命, 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 感悟生活的美好, 建立起完善的精神结构;二要引导学生自由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追求一种内在的自由, 使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经验不断拓展;三要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卓越, 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浅议职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 篇11
关键词:专业课 学习障碍 成因 对策
目前,很多职校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用他们的话讲,就是不想过早进入社会,选择职校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入校后,他们文化基础课学习困难重重,疲于应付,虽对专业课学习充满期待,但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他们在专业课学习上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那么对这些学生我们老师怎么教?面对他们的学习现状又该如何处理?这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数年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结合现如今职校生的实际情况,浅析其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职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成因
1.学习基础差,消极自卑
职校生大都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总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待学习有如泰山压顶,甚至生厌。专业课的学习虽不同于文化基础课,但仍然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基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但这些对职校生而言却是 “有心论剑,而无剑道”。所以,在专业课学习中还是没有感觉。
2.对专业缺乏认识,学习不感兴趣
对专业的热爱和浓厚兴趣是有效地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但据本课题组在对本学院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生物制药等三个专业五年制高职生随机调查发现,65.7 %(71/108)的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没有慎重考虑,一味听从父母意见或由亲朋安排,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择业理想。51.9 %(56/10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并不重要,只要混张文凭就能顺利就业。于是,他们并不想了解所学专业,学习上完全陷入被动。他们时常哀叹,“在学校学习有如‘入监劳役’,苦不堪言啊!”。此时,他们上课违纪就很普遍了。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便在课堂上,也无精打采,动辄趴在桌子上酣睡不醒,或玩摆手机,或随意讲话干扰课堂秩序。即使上专业实践课,他们也不愿动手操作,或驻足旁观,或追逐嬉闹,或聚众闲聊。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法”
有的职校生学习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从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堂也不做笔记,听而不思,“东耳朵进,西耳朵出”,课后也不复习总结。课后作业不独立完成,相互抄袭,考试想尽办法作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整个学习过程既没有计划,也没有目标。遇到问题不想或不敢提问,不懂装懂,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没有把学习和以后的工作、生活建立联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将学习本应有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索、质疑等环节交由老师来完成,老师教什么学什么,逼迫老师重复着教育最忌讳的“填鸭式”套路。老师布置作业也不思考,从教材或课堂笔记中找来抄一遍了事,有的干脆找老师索要现成答案,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问号,只有句号。多数学习能力低下。古语道,学而不思则罔。职校生因为学不善思,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权扼杀了,要想把老师教授的知识掌握非常困难。
4.学校教育的影响
4.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落后
目前,有些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采用上个世纪80或90年代的教学大纲,有些专业课程设置过细,内容重复或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所学知识日后很少用或者根本就用不上,有用的课程学校又未开设,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4.2教师职业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低下
我们有部分教师面对素质较差的职校生头皮发麻,眉头紧锁,找不出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有的虽经过努力,但未能奏效,中途放弃了探索和研究。有少数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直言这样的学生也就那样了,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所以,这些教师要么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要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讲课沉闷乏味。个别教师面对课堂秩序混乱,却能做到视而不见或闻所未闻。即使想学,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上课,怎能提起学习兴趣呢?有的本身专业素质不高,教授内容不能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很不实用。如此,学生不能“信其师”,怎能“习其能”呢?
4.3教师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有些老师仍停留在“在黑板上教书”的层次。面对内容较深的知识,讲不清楚或一带而过,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新鲜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不能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并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究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此种教学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5受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建议的影响
很多用人单位感言,许多职校毕业生要么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岗位需求严重脱节,要么是人品太坏,如没有诚信,不善交往等,降低了人才使用的质量。面对现实,他们提出“重人品,轻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议,认为职校毕业生只要人品好,活动能力强,引进他们以后,岗前密集培训一下,一样能上岗。受此影响,职校生往往认为,在学校我只要多参加活动,注意锻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成绩好坏,企业并不看重。所以,他们纷纷加入学生会、社团,有时因为参加活动请假,不参加晚自习等等,不能很好的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由于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莫须有的活动上,他们疏于学习,上课也显得没有精神,作业抄袭,甚至为了颜面,因害怕考试不及格而冒险作弊,长期以往,学习丧失了兴趣。笔者接触的很多学生干部存在上述问题。
以上对职校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可能成因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望对后续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卡耐基.《卡耐基成功法则全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 版.
[3]安健. 職校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分析及对策.职教论坛[J].2006,8:32.
专业课学习 篇12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
1. 生源问题, 英语基础薄弱, 与课程脱节。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各省高职类院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 高考考生数量下降, “生源战”愈演愈烈, 导致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录取的部分考生, 其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较难适应以往的课程教学大纲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 这部分学生会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遇到更多的难点, 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 盲目选择专业, 缺乏兴趣。
在对最近几届学生专业课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近半数学生入校前对本专业不够了解, 部分学生因为专业调剂, 以及其他原因才选择了读本专业。在入学时本就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自然容易缺乏积极性。
3. 课程设置问题, 教材选取未能系统化, 教学内容重叠。
以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技巧为例, 在有关《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函电》、《剑桥商务英语》、《外贸英语》, 甚至是《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中都有重点介绍, 一个本就不复杂的“7C”原则很可能在众多教师的课堂上一遍又一遍被重复, 效果未必很好, 而且很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4. 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谈到教学方法, 我们总能说出很多诸如“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或传统、或与时俱进的说法。不过再好的方法也要在实践中不断证明, 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学到专业知识的才是好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 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方法, 否则再好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场“独角戏”。
5. 教学管理松懈。
高职院校生源比本科院校复杂, 特别是在实行高考改革之后, 比如单独招生、对口高职等。部分学生在入校后, 短时间很难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果教学管理不严格, 相关奖惩制度不完善, 成绩考核制度不明确, 学生就很容易放纵自我, 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我们应该不断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 了解授课对象, 可能是一个教学班, 也可能细化到每一位学生。无论生源情况如何, 都要做到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在授课过程中了解基础薄弱的学生, 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改变自我、树立信心, 融入到班级整体的教学活动中。
比如以下案例:
以上两个口语案例是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 (一级) 口试部分Section A的模拟题, 从难度上不难看出, 试题1要比试题2容易。在课堂训练中, 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把握好练习内容的难度, 让基础薄弱的同学也参与进来, 有所得, 有助于树立信心, 调动积极性。
其次, 完善课程设置的同时, 细化教材的选取, 统筹安排, 兼顾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避免不必要的内容重叠, 有所侧重地编排教学大纲。把好教材选取关, 选择实用的, 适合本专业的高职系列教材, 科学性、创新性兼具。时下编写教材成风, 质量有待甄别, 新教材未必就是好教材, 应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有效的教材。
另外, 通晓教学方法理论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 强化教学效果, 然而, 方法众多, 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加考验教师的能力。过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过于花哨技巧也未必奏效, 适合就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实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是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不能放任不管而让教师充当看客。
三、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存在的误区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 然而若方法不得当, 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播放英文歌曲、欧美影视, 从感官上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如果引导不当, 英文歌曲就只剩下了优美的旋律, 或是成了催眠曲;大段的欧美影视会让课堂变成放映厅。既要把握好尺度, 又要有目的、有准备地选择影音材料。
情感交流同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 不过要适当地合理运用。教师通过在语言、心理上缩小与学生的距离, 处理、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情绪, 的确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的情感体验, 提高积极性。这同样需要很好地把握, 情感交流不等于用大把的时间唠家常, 也不是无休止的唠叨。把握不好势必浪费授课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 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技能提高缓慢、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问题作出分析, 并提出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蒋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题型精讲与模拟测试 (一级) .商务印书馆, 2008.9.
【专业课学习】推荐阅读:
结合专业学习09-23
专业学习策略10-31
专业学习经历09-12
学府学习农业专业课的心得体会10-27
护理专业大二学习规划08-29
机电专业学习兴趣培养10-21
设计专业的素描学习09-16
专业课程学习收获06-28
专业导论学习体会08-15
专业外语学习心得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