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2024-05-30

文化学(精选12篇)

文化学 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研究在我国掀起一阵热浪,此时很多体育学者开始关注到对体育文化的研究。但在我国,体育文化研究发展至今,并没有形成体育文化本身的研究特色,尚未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学研究方法体系等等,这一切也正是易剑东博士着手编著《体育文化学》的主要原因,他意在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研究体育文化的学科理论依据,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研究,让体育文化学不再是体育学术界和文化研究领域一门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该书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体育文化学相关理论的独到见解。

1 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

该书中,作者主要是从文化的视角展开探讨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在分析目前文化几百种定义的过程中,作者得出:关于文化概念的界说各有千秋,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我们要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并在此思维的基础上为体育文化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体育文化不等同于“身体文化”、“人体文化”、“运动文化”以及“竞技运动文化”。笔者不是很认同作者这一界定。因为体育文化本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学者在阐释体育文化概念的过程中表述不一。比如说:王岗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一书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它是一种广义文化概念的应用,即应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组成部分;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直接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描述: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等。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得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是不现实的。但“体育文化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它反映人们在身体教育和发展以及其与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方面的总成绩。它是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层面的辨证统一,也是不同层面文化因素之间的有机整合”。“这种分歧既有观察角度上的,也有对体育文化在文化中所处地位认识上的,还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大背景变化造成的。但无论是那种观察,那种认识,以及背景如何变化,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客观现象,有其自身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说,此处作者所给的定义并不能很好的涵盖体育文化,虽然作者也在前面提及体育文化学与语言和符号、规则与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等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笔者比较赞同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文中所说的“我们在还没有得出公认的界定之前,可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即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以此基本立论对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的分析”,我们对于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 体育文化的起源

对某一学科的研究总会追溯其本源,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要揭示体育文化的起源就应从人的起源中去找。所以,作者从人的起源的历史和逻辑体系中梳理出了原始体育文化起源的几种可能条件,那就是:人类生物进化、集体传习活动,天然工具的使用到人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从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演进历程分析了体育文化因素的萌芽,并根据人类早期使用的工具———石器划分了原始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原始体育形态的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丰富以及完全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前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期。作者这一观点与童昭岗等人编著的《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中的观点比较一致。但是,就像我国体育界对于体育的起源问题有争论一样,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也是争论不一,各有千秋,主要有劳动起源论、军事起源论、宗教起源论、游戏起源论以及教育起源论等等。但《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中认为“这些论述都是从发展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推论自身的产生,这种论述方法虽然有参考价值但缺乏科学性”还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的起源是多元化的。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受地域性、历史性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譬如说,古代的行气导引,涉及到先秦哲学和养生哲理;氏族社会出现的舞蹈,涉及到民族学和宗教学。由于人类自身就是一个肢体文化的载体,研究肢体文化的起源,还涉及到人类学,如此等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任何人都无法说清它的具体起源过程,“对于体育文化起源的研究,我们只能依据考古资料进行推理和分析性地研究”。作者的观点比较新颖,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体育文化的起源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3 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该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的具体含义,规范其逻辑起点,这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所以“把体育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确立它的研究对象,这是体育文化学基本的构成因素。只有确立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才能进一步掌握体育文化这门学科的性质”。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文化或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就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体育文化以及其内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作者并没有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体育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比较能突出研究的重点,为后人进行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4 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

关于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问题,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不是很多。了解了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有利于我们进行体育文化学的研究,从其本源探究其学科理论,对于构建体育文化学的学科理论框架也是很有价值的。该书中,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主要是体育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对体育文化系统作整体和宏观性研究,是体育学的基础学科和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当然,体育文化学在文化学中应该属于部门或专业文化学。其第一学科属性应该是人文科学,其次才是社会科学,它没有自然学科属性,只是间接利用体育自然科学的成果”,“体育文化学在学科属性上属于人文学科但考虑到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以及当前体育科学的分科中把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合并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学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由上,我们知道体育文化学主要是以体育文化或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而“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科学,主要是以人类的信仰、道德和美感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所以说,作者认为体育文化学属于体育人文学科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这里以全新的视野阐释了体育文化学的学科属性。

5 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作者从大量的客观现实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科学归纳出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传统的联系与区别;并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揭示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释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和中国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关系;在阐明了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后,作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体育文化传统对现代化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现代化的内容。

从文化现代化和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既然都是人的生存活动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不可能只取其一而舍其二,它们都是无从取舍的。现代化只有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利用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对其进行改造才能顺利推行,否则无视传统文化,脱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受挫。就像作者在第九章中所阐述的那样,“任何一文化的现代化,都是自己传统的现代化;任何一现代化的文化,都包含着自己的传统在内”,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

6 小结

《体育文化学》这本书其实是在回答读者体育文化学是什么?它在研究些什么?它的学科理论范畴是怎样的?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在阐释体育文化相关方面的定义,并加以论证,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发展更需要基本定义的指导。就像作者自己在《体育文化学》后记中所写的那样,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在构建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框架。他意在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研究体育文化的学科理论依据,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学研究,完善它,让它不再是体育学术界和文化研究领域一门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总之,为体育文化学研究确立学科体系是相当必要的,这是体育文化学研究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精神,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外体育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契合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易剑东.体育文化概论[M].文津出版社,1998.

[3]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

[4]陈惠娜.近现代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的“综合创造”--兼谈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5]周春芬.论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内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0).

文化学 篇2

王一川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已陆续有学者开始正眼打量它了,尽管这打量还远不及大众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速度。本文正是想从我个人的视角加入到这种打量之中,就大众文化谈点浅见,并尝试提出建立中国大众文化学的初步设想。在我看来,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确实已经需要进展到中国大众文化学了。

1、大众文化的定义

探讨大众文化,总会遭遇基本的概念问题:什么是大众文化?这个词历来众说纷纭,不可能找到最后的公认正确的答案,不过却不妨对这个概念提出一种约略的操作性界说。我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英文popular culture 的对译形态(有人也用mass culture一词)。即便是在英语世界,这个词也有种种不同用法。这里可以列出它的六种不同定义。1)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这个定义强调受众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没有考虑价值判断。2)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后所剩余的文化。这里注重它与高雅文化的明显区别,但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3)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群众文化(mass culture)。这里主要从批判或否定意义上理解大众文化,无视它的可能的积极意义。4)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cultur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里强调大众文化是“人民”自己创造的,但未能指出这种创造所受到的文化语境的深层制约。5)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这个定义把大众文化不是理解为一种文化实体而是理解为不同群体之间?quot;霸权“斗争战场,但与斗争相对的协调方面却较受忽略。6)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high and popular culture)之间界限的文化。这里突出了近来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间的融汇或互渗趋势,但有可能因此而抹杀其差异性。(约翰·斯托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第2版,美国佐治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8页。)这里不可能更详细地检讨上述六种定义的得失,但可以指出:它们都各有其合理性与片面处。如何在操作上定义大众文化呢?需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大众文化并不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必然伴随的现象,而仅仅是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和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第二、它是社会的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或制作者;第三、它具有一种与政治权力斗争或思想论争相对立的感性愉悦性;第四、它不是神圣的而是日常的。如此,可以对大众文化下一个简要的操作性定义(不是最后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这一定义可以使大众文化同一些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folk culture)都具有通俗通俗易懂和受众大量的特点,但民间文化是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而大众文化则仅仅是与现代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相伴随的并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手段制作的具有商品消费特点的市民文化形态。在当今都市,大众文化往往与民间文化形成复杂多样的关系。高雅文化(high culture)?quot;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大体同义,同大众文化一样存在于当今都市,但显得截然不同:它以文化或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历史使命感。

2、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潮的勃兴

上述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关注的对象的。80、90年代之交,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潮勃兴的关键时刻。这并不是说大众文化是从这时才兴起的,其实它早在19、20世纪之交(清末民初)就已经萌发了,并且从那时以来一直以种种不同的方式存在并演化着;而只是说,一度被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抑制的大众文化,是到这个时刻才逐渐地升腾和扩展为整个中国市民文化的主潮并引起知识界的强烈关注的。总体看来,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国文化的主潮带有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旨趣为主导的高雅文化特色。按照这种精英旨趣,中国现代文化启蒙和民族救亡任务异常地重要、艰巨和紧迫,从而一向富于特殊感染魅力的文化就必须无条件地承担起社会动员和文化批判这一非常使命。与此同时,它的感性愉悦因素就必然地受到忽略、抑制或排斥;即便是有所倡扬,也主要是要它服务于上述社会动员和文化批判意旨。确实,对现代知识分子(精英)来说,启蒙和救亡的紧迫情势要求他们创造“真美”艺术去唤醒公众的社会使命感和文化批判热情,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如此,何来轻快的欢娱和快乐?这种理性沉思精神长期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一主流甚至持续到几乎整个80年代。

从70年代末期起,在经历“文革”的政治化挫折后复苏的高雅文化,重新在文化主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把精英知识界所构想的审美或诗意启蒙任务作为文化的根本使命。这时期的文化主潮,虽然由于对“纯美”或“纯审美”精神的重新倡导,不可避免地减弱了直接功利性而增加了娱乐性,但娱乐性在当时主要还是服务于急迫的社会动员和文化批判意图,即增长的娱乐因素仍被当作新时期社会动员和文化批判的必要手段,而本身并没有展示出多少目的性来。这样,80年代文化留给人们的基本印象,依旧是严肃的理性沉思;而如何落实轻松的感性愉悦,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从80年代后期起、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微妙而重要的变化毕竟发生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和消费社会来临的新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流地位,并出现了新的裂变,形成大众文化、主导文化(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和高雅文化的“三足鼎立”新格局。不过,在这种一分为三的新的文化格局中,大众文化是作为主潮兴起和存在的。(我在《从启蒙到沟通》(《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里曾提“主流文化”,现觉得提“主导文化”更妥。)

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若干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的。第一、外来大众文化的影响。来自港台和欧美的大众文化风靡中国城市,邓丽君、李小龙、《三笑》、《追捕》、《从大西洋底来的人》、琼瑶、金庸等在人们面前展示了文化的愉悦性景观,并逐渐地使这种感性愉悦需要不断获得再生产,引发了国内大众文化的摹仿性制作兴趣,从而为90年代的大众文化潮埋下了“伏线”。第二、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引进。?quot;砖头“录音机到高保真组合音响,从黑白电视机到超大屏幕彩电,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网,从个人电脑到国际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的大众文化制作和享受提供了物质支持。第三、更主要的是,高雅文化主潮本身的感性愉悦追求。80年代前期高雅文化掀起的对”全面发展的人“、”人的感性的解放“及其”纯美“境界的追求热情,实际上已合乎逻辑地预示着以感性愉悦为中心的大众文化潮的兴盛,只是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没形急负贸墒斓?quot;消费市场”

以及自身的高雅文化陈规仍有某种束缚而已。朦胧诗人不正强烈地“渴望着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么?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界的“娱乐片”热。还是在80年代中后期(1986至1989年),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应,中国电影呈现出新的开放势头,“娱乐性”开始受到非同寻常的重视。随着《少林寺》等武打片风靡全国,一批电影导演、电影美学家和批评家不约而同地寻求把娱乐性电影或“娱乐片”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方向,引起争论。重要的是,通过广泛讨论,这最后竟成为当时政府电影部门制定的全国性电影战略决策。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在1989年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这样反省说,“长期以来,我们被桎梏在对电影艺术功能的狭隘理解当中,那时故事片作为一种完全的宣教工具,蛮横地排斥了影片的娱乐功能”,而在80年代初还对“娱乐功能”作“品位、格调上的轻视”。这位政府官员同电影创作与评论人员站到了一起,坚决纠正以往电影的过度理性化偏颇,大力伸张娱乐性。为此他提出如下政府总结和规划:“加强各类片种的观赏性、娱乐性,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娱乐和审美需求,实现电影的多元化功能而努力”,“现在有必要特别强调注重影片的娱乐功能,以匡正以往的偏颇”,“强调注重电影的观赏性、娱乐性”。他甚至指出:“有鉴于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们对多种文化的渴求、需要愉悦、松弛乃至健康的宣泄,因此强调注重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乃是贯彻二为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见《当代电影》1989年第 2期。)这里不仅证明电影的娱乐功能,而且明确地把娱乐性提到“二为”方向的高度去认识,从而使大众文化制作获得了合理性和合法性。无论今天对这种“娱乐”热究竟应作何评价,它在当时毕竟同“美学热”中的“纯审美”渴望和文学中的金庸小说热等一样,构成了高雅文化界渴望和呼唤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正是上述外来影响、大众媒介技术和高雅文化本身的感性愉悦渴望等多种力量的交汇,为大众文化潮的勃兴铺设了新的宽阔河道。从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崔健的《一无所有》等城市摇滚乐、《黄土高坡》?quot;西北风“流行歌曲、张艺谋《红高粱》等娱乐电影,以及《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在纽约》等肥皂剧,就在大众文化这个宽阔河道里放纵地奔流着。如此说来,90年代大众文化潮不过是80年代高雅文化的感性愉悦渴望在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大众传媒和外来影响等条件下的现实化而已。于是我们目睹这样的90年代新景观:不仅以感性愉悦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已成为中国都市文化的主潮,而且它还连带着使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都似乎理直气壮地把感性愉悦作为一种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目的因素植入自身躯体之中,而以往那种严肃的理性沉思精神则相对减弱了,有时甚至被消融了。

3、大众文化与文化

要认识大众文化的价值或无价值,需要首先对”文化“本身加以大体界说,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而思索大众文化的位置。所谓”文化“(culture),在西文中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及天赋的培养,也指人类通过劳作创造的物质、精神和知识财富的总和。按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的归纳,文化往往具有三种定义或内涵:第一是理想性定义,指人类的完美理想状态或过程;第二是文献性定义,指人类的理智性的和想象性的作品记录;第三是社会性定义,指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伦敦,1961年版,第57页。)而美国当代文化批评家贝尔(Daniel Bell,1919-)则采取了略有不同的三分法:”我在书中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略小于人类学涵盖一切生活方式的宽大定义,又稍大于贵族传统对精妙形式和高雅艺术的狭窄限定。对我来说,文化本身正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阐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第一种文化指”特定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学家提出的较为宽泛的文化;第二种文化以英国贵族学者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等的文化观为代表,指”个人完美成就“,这对贝尔来说显得过于狭窄了;第三种文化是贝尔追随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结果,指由人类创造和运用的”象征形式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贝尔采取了与人类学家的宽泛文化和贵族学者的狭窄文化都不相同的居中或居间的策略:把文化视为表达或阐释人类生存意义的象征形式。(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砸环驳纫耄榈?989年版,第24、58页。)比较再三,我个人倾向于采纳与卡西尔和贝尔的相近的文化概念:文化是特定人类群体的能够表达其生存意义的象征形式,包括神话、宗教、语言、历史、科学和艺术等形态。但这个文化概念还没有为大众文化设定合适的领域,即文化分层问题还悬而未决。美国文化批评家杰姆逊(Fredric Jameson)也认为存在着三种文化定义,但在具体理解时与威廉斯和贝尔有同有异:一是指”个性的形成或个人的培养“,这大致对应于威廉斯的第一种和贝尔的第二种,即阿诺德代表的狭窄的贵族文化观;二是指与自然相对的”文明化了的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属于人类学概念,这显然又与威廉斯的第三种和贝尔的第一种大体相同;三是指与贸易、金钱、工业和工作相对?quot;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看戏、看电影之类”娱乐活动,这尤其能体现后现代社会或消费社会的时代特点--指以大众文化为主流的日常闲暇中的娱乐活动。这第三种文化概念体现了杰姆逊的特殊立场和关注的焦点:后现代文化或消费文化其实就是以日常感性愉悦为主的大众文化。(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滨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西方学者的论述自有其针对性而不能简单照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略加参照,着力分析中国都市文化状况的独特特点。我认为,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非统一的整体)。而在这种容纳多样的文化结合体中,大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定位置。当前中国都市文化存在着若干复杂的层面,但可以大约见出如下四层面。一是主导文化,即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代表政府及各阶层群体的共同利益,这是当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高雅文化,代表占人口少数的知识界的理性沉思、批判和探索旨趣。三是大众文化,尤其突出数量众多的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四是民间文化,代表更底层的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或非制作)的通俗趣味。从文化价值看,这四个层面之间是否有高下之分?其实,就文化的分层来说,四个层面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关键看具体的文化过程或文化作品本身如何。每一层面都可能出优秀或低劣作品,无论它是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

4、大众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大众文化具有自身的与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不同的特征。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和电视)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所有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quot;大量“是其优势,但贪多图大往往对公众造成传媒的”暴力“。第二、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一种大众文化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开来,从而变得模式化了,并引来众多摹仿之作,如《一封家书》之后有《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等一批仿作。流行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但流行的结果就是模式化,而模式化则又距”老化“或”僵化“不远了。第三、故事的类型化。在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好人与坏人、情人与情敌、由顺境转逆境或相反等故事,都是按大致固定的类型”打造“的,从而有武打、言情、警匪、伦理、体育等众多类型片、类型剧。这与高雅文化注重”典型“或”个性“是不同的。不仅影视甚至流行音乐,往往都是按明星的类型化特点”定做“的。第四、观赏的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甚至有时,现实生活似乎就直接地意味着谈论昨晚的或等待今晚的电视剧。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第五、效果的愉悦性。大众文化作品无论其结局是悲或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

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这种轻松的满足有时以牺牲历史使命感、理性精神和批判性为代价。

上述特征规定了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大量信息、流行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故事及日常氛围满足大量公众的愉悦需要。使大量社会公众获得感性愉悦,让他们安于现状,是大众文化的基本功能。当然,具体分析的话,大众文化往往具有若干彼此相反的功能:反抗高雅文化又利用它、拆解官方权威又维护它、追求自由与民主又加以消解、标举日常生活的正当性又使其庸俗化,等等S械拇笾谖幕踔烈苑纯垢哐盼幕迹忠宰陨沓晌碌母哐盼幕牡浞抖嬷眨绾美澄胗捌镀罚藕匏徒鹩剐∷档取S惺敝谱髡叩闹鞴垡馔蓟嵩庥龉诘奈耷榈执セ虿鸾狻S敕ɡ伎烁Q扇谭穸ù笾谖幕煌⒐?quot;文化研究”代表人物斯图瓦特·霍尔(Stuart Hall)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公众对电视节目可以有三种解码立场。一是统治性-霸权性立场(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完全受制于制作者的意图控制;二是协商性符码或立场(negotiated code or position),可以投射进自己的独立态度;三是反抗性符码(oppositional code),站在对立面瓦解电视意图。(斯图瓦特·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据西蒙·杜林(Simon During)编《文化研究读本》(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伦敦,1993年版,第100-103页。)这表明大众文化决不是铁板一块,公众既可能淹没也可以寻求自己的主体性。总之,这至少说明,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复杂多样的,应具体分析。

5、大众文化研究的意义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 篇3

从观念文化或精神因素的角度看,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生活面貌的,以及影响当今、今后中国文化走向的,主要不是儒、道、法等家典籍中的雅文化,而是从古至今深植于广大民众头脑中的传统俗文化。不研究、了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了几千年的俗文化,只纠缠于经典文本中章句的解释和讨论,是够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最多只能算作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诸子及其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雅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显文化,以叙事、论事、论人、说理、讲道的形式明确地写在典籍、文本中。中国民间俗文化更主要的是一种潜文化,中国人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要素、基本价值理念、行为指导原则并没有以理论学说形式明示于典籍,而是以观念、意识、信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支配人们的行为。俗文化有些体现在文学艺术文本中,如小说、诗词、戏曲(剧本)等,有些体现在非文艺文本中,如史书、笔记、杂记等,还有些不出现在任何文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习俗、习惯、口头话语和历史遗存的物质文化中看出来、听出来、体味出来。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习俗习惯和民间艺术的方式传播、承继。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并用大量史料充分证明了的游民文化、流民文化、流氓文化、帮会文化,就是很重要的一类民间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而雅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就不包含这种文化。

中国传统大众文化或俗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文化。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生活环境严酷,自然灾害、社会灾难频仍,民间生活文化又往往简化收缩为其核心——生存文化。生活或生存文化不是诸子雅文化的那种统治文化(如法家、部分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纵横家学说等)、教化文化(儒家)或学理文化,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包括历代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心中,支配中国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观念、价值、道理和准则。比如民间宗法文化中对祖先、家族的敬拜,强调血缘纽带和据此生出的上下尊卑、领导服从顺序的等级准则;民间婚俗文化中敬天地、血亲,崇尚生殖的价值取向;民间权谋文化、暴力文化中对权力和智谋的崇拜等。

中国主流雅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文化”,一般只对中国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士影响较大,对帝王亲贵和官员也有些影响,对农、工、商及五行八作其他人(还有流氓、娼妓、乞丐)等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被视为主流的阴阳家学说,倒是对社会各阶层都有影响。)而民间俗文化对社会各种人都有重大影响,对大多数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中国主流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完全不能使雅文化包容、等同、替代俗文化。比如,可能有人认为,法家学说就可以等同民间权谋文化,法术势嘛。其实完全不然。法家主要提供的是统治者驭民和控制臣子的办法、制度和理论,而俗文化中的权谋文化主要指在中国复杂的权力关系中如何生存、生活、发展,除包括法家的一些精神要旨外,还包括如何谋取权力、应对权力、化解权力、摆脱权力等,即一般人如何在权力人际中保存和发展自己。这些是法家不会提供的。因为法家的角度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中国传统主流雅文化,如儒、道、法等诸子诸家及其历史上的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其立足点大都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实际上,俗文化对雅文化的影响更大,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雅文化的理解、解释和传播。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潜规则盛行。如果没有大众潜文化的支撑,没有人们心照不宣的认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决定中国社会面貌、决定大小历史事件进程和结局的,主要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雅文化,而是被相当多的人忽视了的俗文化。

与西方文化对照,中国传统主流典籍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与民众俗文化的疏离,二者之间在很多价值理念上无法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除雅文化、俗文化外,还有一个二者共同建诸其上的源文化或根文化。中国根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又是中国雅、俗文化的基础。要想了解中国传统雅、俗文化为什么具有它们如是的内容、特点和关系,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根文化。

性格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根本,因为它是人的心理要素与自然界和社会交互作用的最初结果,先于有具体内涵的雅、俗文化;同时,性格决定态度,即对人对事的基本心态和取向,如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承担还是推卸、主导还是依赖等。性格文化虽然也可以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雅俗文化的影响而改变,但从群体上看,如果面对的自然、社会没有大的变化,那么这个群体的性格亦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人的群体性格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根文化。所谓国民性,就是根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那些国民习性。

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的自然繁衍力强且无法有效控制,而自然资源和适生空间有限,导致整体生存条件日趋严酷,造成了国人看似复杂的性格(面对外界经常有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举措)。如果能从根文化的角度研究、理解,这些看法和举措其实并不矛盾,国人性格也不很复杂,它们都是中国人性格文化中弱势性和群体性的体现……

体育魅力的文化学解读 篇4

1魅力与体育的魅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魅力这个名词做出的是这样的解释, 所谓魅力,“是指很吸引人的力量。”[1]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吸引力”,魅力有内容方面的,又有形式方面的,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也有学者这样认为,“魅力,作为一种特别吸引人的魔力或者品质,往往具有非凡的性质,非常人所能及, 虽然人们都希望具有吸引人的魔力,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2]虽然我们不能指出这样的话有失妥当,但显然,这样定义或评定“魅力”一词未免太过狭隘,在这里,我们认为,魅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品质,一种优秀的特质,并非是人的专属,正如刘白羽在《日出》中这样写道:“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情”,可见,不仅仅人,事物也可以有魅力,但必须确定的一点就是,不管人也好,事物也罢,只有作用于人的时候,才会产生魅力,换句话说,只有与人产生了联系,人们对这些人物或事物产生了认知,才能感知他们的魅力,这时候魅力才是存在的。因此,我认为,可以给魅力下这样的一个定义,“所谓魅力,是指一种力量,是一种独特的品质,会对人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体育的魅力无处不在,诚如李力研先生所言,“任何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任何一个官能正常的人,大都会感觉到各种媒介中体育的魅力”[3]。体育,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早就已经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去了,成为了这个社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符号。体育在本质上是文化的,这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一种观念。“严格意义上来讲,体育就是文化,无论是从艺术、音乐、影视,审美角度去观赏与分析,还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规律,节奏,形象和特征去研究, 都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当今社会生活和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体育”[4]。然而文化又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人只有跟文化建立联系,才能去感受文化,读懂文化,从而能够进一步认同文化;也只有文化与人建立联系,文化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对人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称之为文化附体理论。文化是体育的灵魂,体育是文化的载体,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中特殊的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亦必然是通过其特定的载体来体现出自身的魅力所在。

2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其魅力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彰显出来

2.1体育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参与的活动方式,其本身就拥有着最原始的竞技魅力

体育能够展示出人最本质的力量与美感,体育是人最直观的进取方式,可以这样说,最能够达到人类表现欲望和竞争欲望的手段,就是体育。“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运动,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现象的根本特征就是其明确的竞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符号学价值。体育运动之所以能激发人们的崇拜行为,是因为它以最直接、最不加以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3]体育就是这样,通过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或是以激烈的身体对抗,或是以个人独特技巧的展现为方式,为人们提供着表现力量与美的渠道,为人们充当着宣泄本能欲望的窗口。

2.2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的开展,体育运动能够展现价值观念的魅力得以体现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魅力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所开展的目的大多不是其赛事本身,而是通过赛事向人们传达其办赛的理念。作为体育赛事中的佼佼者,体育魅力的集中体现者,奥运会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最多的发言权。奥运之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世人的追捧,其自身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奥运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其魅力所在),之所以能够被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人们所共同认可与接受,也正是因为奥运文化中的这些价值观念具有了“普世价值” 的指导意义,符合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需要与价值取向。所谓 “普世价值”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可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而这些相同的或相近的价值观念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 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为不同民族接受的,而且这些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观念又往往寓于特殊的“价值观念”之中。[5]奥运中的 “普世价值”寓于其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当中,奥运的价值观念又通过赛事本身的各个环节表现出来。

所以,奥运的魅力往往就隐藏在赛事的活动形式当中。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给获胜的运动员颁发奖牌的时候,都会给他们先佩戴一个由橄榄枝所编成的花环,我们都知道橄榄枝象征着和平,那么这样一来,奥运会鼓励人们“追求和平”的价值观念就在奥运的颁奖仪式中得以充分体现;再比如人们都应当遵循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遴选过程中就被阐释的淋漓尽致;“男女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等等众多的具有“普世性质”的价值观念,都被奥运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达给人们。这些隐藏在各种体育仪式和比赛中的价值观念,无一例外的向人们传达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6]在人类生成之初,必须与恶劣环境抗争,必须与凶猛野兽进行搏斗,只有在竭尽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能力时才能将自己这个物种保存下来。因此全力以赴、奋斗到底、不遗余力成为自我保护的品质。这不正和现代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 更快,更强”如出一辙吗?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永恒的文化遗产,将持续教育着后人。奥运会虽说是竞技体育最大的舞台,但它所涵盖的又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可以说,奥运的魅力是所有体育运动魅力所在的集中体现。

2.3体育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产生了特殊的具有现代色彩的体育魅力

在当今世界,体育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也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成为了这个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的发展历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还有科学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体育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经济魅力。体育本身就含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今年刚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7]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体育产业极度重视的同时,不难发现,体育蕴含着强大的经济魅力。体育产业的一旦兴起,就可以拉动相关产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整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国家争先恐后的争夺着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其中,体育的经济魅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体育还拥有着颇具现代色彩的艺术魅力。体育文艺样式中独具魅力的就要数体育电影了,上世纪80年代,以中国武术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系列影片红遍大江南北,例如《黄飞鸿》 系列电影,还有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效应,该类影片完美的将武术和电影艺术结合起来, 不仅推动了武术的发展,也加快了电影事业发展的步伐。体育音乐也是一种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样式,萨马兰奇说:“音乐,作为文化的要素,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谱写奥运圣歌以来,到今天, 音乐装点了文化活动和体育盛事”[8]。如此可见,体育的魅力无所不在。

3人的需要与体育对需要的满足,是体育散发迷人魅力的根本前提之一

所有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创造或发现来满足自身需要的,那么当然,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一定能够满足人的某些需要。前文讲道,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传达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在品质或者是核心的价值观念,从而展现出体育的魅力,盖因为它能够通过一定的附体作为途径来完成的。当然,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的需要。因为文化附体理论还认为,文化(这里泛指狭义的某一种文化)只有在与人建立了联系,发生了互动之后,文化才能展示其魅力,并获得人们的认可,而且,人的认可又会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向前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在这一过程之中处于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人若是没了需要,那么就不会有文化的产生,更不要说体育的发展。

从价值与需要的关系层面上也可以很清楚地说明人的需要是体育散发魅力的前提。体育因其自身有了价值,方能彰显其自身魅力。“价值范畴的本来含义,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如需要和满足)关系”[9],评价某一样东西是否有用即价值如何,是对于一定主体的需要而言的,体育的价值来源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个人、社会、国家的需要,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要,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国家亦是如此。所以说,体育之所以能够产生魅力,是因为体育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 确切地说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人的第一大需要。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面临着的是简陋的生产环境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逐渐认识到自身有了改进生产条件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需要,并且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人类开始慢慢的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生产方式与活动方式,以满足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的需求,从而创造了体育最初的最原始的表现形式, 例如跑、跳、投,利用弓箭狩猎等等,体育的雏形就在这样一个以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为前提的情形下产生了。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人口基数增长带来的是体育社会基础的扩大,人们对于体育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故这时体育作为一种可以改善体质,娱乐身心,增进健康的活动方式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科技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亦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人们又提出了更高级的需求,即精神生活的需求,如教育,审美的需求等等。因为人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物,他的需要是全面的,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的需要。“人是最宝贵的,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因此,人应当接受全面的教育,即德育、智育、体育并存,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10],梁启超“三育并重”的体育思想中也认为 “若要‘开民智’就必须兴办新式学校,并在新式教育中提倡‘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11]。可见,在人们身体教育需求的驱使下,体育作为身体教育最适合不过的一种教育方式,已经完全走进人们的视野,历史证明,体育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满足了人们对于身体教育的需求。如此,体育具有教育功能的魅力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外,体育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对于塑造民族形象,民族文化等等的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运动、 变化、发展的长期过程,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的,人有本能和发展的需要,本能是生存,发展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的滋润,体育的发展更应当紧随人的需要变换的步伐,只有这样,体育的魅力才是永恒的。那么,体育的发展应当如何与人的需要相结合?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其一,体育的发展应与人对健康的需要相结合。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不言而喻,适度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二,体育的发展应与人对实践能力的需要相结合。体育不是单一的身体运动,同时也是脑力运动,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升人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还能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再者,更多时候体育运动表现为一种需要团队配合的运动,如此,体育又可以提升人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这些都是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所必备的东西。

其三,体育的发展应与人对美育的需要相结。体育是人体形态美,精神美和运动形式美的综合表现,体育运动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还可以深化人的美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其四,体育的发展应与人对社会适应力的需要相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人们长期处在一个极度紧张的社会氛围之中。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往往就能够将人们从烦恼、紧张和压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体育还能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从而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摘要:体育的魅力是在人的需要中绽放的。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魅力是无穷的,无所不在的。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运用文化学上的理论知识对体育何以能够产生魅力进行解读,得出结论:人的需要和体育对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体育散发魅力的前提,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又和人的需要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将人需要的变化和体育的发展结合起来,体育才能永葆青春,这样体育的魅力才是永恒的。

旅游文化学 篇5

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1.从旅游的全过程来看,旅游文化包括旅游主题、旅游中介体、旅游客体和旅游社会环境四个环节。

2.旅游文化是指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美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说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它说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3.旅游跨文化交流说旅游文化的第一特质。

4.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休闲研究或休闲学传入我国。

5.休闲有一下三个特点:1,休闲是一种精神状态,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和平平静的状态。2,休闲说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3,休闲是人类的基本要求和对生活的享受。

6.简述休闲游憩与旅游的区别与联系:1,旅游是人们在异地进行短暂访问等活动形式的总称,异地性、短暂性说其基本特征。2,游憩说人们以放松、愉悦、健身等恢复身心健康为本质特征的户外活动方式。3,休闲是指人类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的活动方式。

7.旅游跨文化交流的实质是奠定在后现代休闲消费背景下大众的、民间的直面跨文化交往之中。

8.简述跨文化交流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1,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2,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3,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能。9.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创造的第一变量。

10.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成为村落发展的核心动力。

11.论述从自然环境的物质因素来考察影响人们选择定居地的因素有:1,具备易于农耕的土地。2,除土地以外的其他自然环境条件,如水、能源、气候等。3,环境产生的人类精神作用。

12.论述文化区域是一个文化空间的再一概念:1,文化区是文化特质的区域分类。2,文化区还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区域文化具有稳定的特征。3,文化区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其居民的心理、性格、行为都带有区域文化的特征。13.明清江南流动人口具有两大特点即量多、类杂。14.素有九省通渠之称的是武昌。

15.临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粮食流通中心之一。

16.简述江南民居的分类:根据民居的规模可分为大宅、中宅、小宅。大宅大都是富商、官宦的宅地,纵向称进,横向称落,多则九进,少则四进,多到七落,少则一落不等,如周庄的沈厅为七进。大宅在平面布局上通常都有严格的轴线,正门朝南或朝东,宅院规矩方正,进落有序。

17.简答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提出保护建筑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艺术品。2,奇特的非一般的建筑。3,在建筑发展史上作为一个环节出现的建筑作品。4,某些不完美的单体建筑随着时间和某种机缘而结合为杰出的整体。5,代表技术发展进程的建筑实例。6,反应已经消失了的某种生活方式的建筑。7,与伟大人物或重大历

史事件相关联的建筑。

18.简答掌握和了解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知识能力的目的:1,通过旅游接触。观赏及参与当地人民俗活动中去,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2,在旅游中学会旅游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3,从旅游间接的长远的社会效应看,旅游的跨文化交流有积累对异质文化交流的感性认识。

19.文化扩散指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异地的居民为中介在空间上从A地传播到B地又从B地传播到C的连续过程。20.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在历史文化背景下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需关系。

21.旅游流是指数量较大的流客群体为了旅游,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活动现象。

22.所谓文化整合是指文化涵化的结果,指不同文化相交往中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谐调平衡关系。

23.简述:文化震惊产生后的障碍:

1、希望并努力适应陌生文化环境时产生的紧张感。

2、失去原本熟悉的环境和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而产生出的失落感。

3、面对新环境里的繁荣与安详会产生出一种自卑感。

4、个人长期以来建立的信念、价值观会发生混乱。

5、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力不从心,从而产生出无能感。

24.种族中心主义是指一种从本民族的角度看待其他民族的,就爱那个自己的习俗和规范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无意识的意向。25.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6.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8年。

27.旅游是一种非地域性、跨文化性、是间文化性的生活与文化创造。

28.论述:如何评价城市形象:1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市构建的核心。

2、流畅通达的交通环境是大城市的重点形象形象建设。

3、城市景观与空间序列的美。29.在我国传统的住宅中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

30.在当今土楼中最壮丽堂皇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洪坑村振成楼。31.东北的大院是四合院的形式,云南的是“一颗印”。

32.论述:四合院从哪些角度体现中国的家法制度:

1、四合院是封闭的。

2、四合院强调中轴线,采用对称的布局。

33.简答: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决定涵化的快慢因素有:

1、跨文化人际交流的能力,2、介入目的地交流网络的密切程序。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四) 篇6

人多地少是个大麻烦

中国人的繁衍能力强。在进行人为控制以前,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又由于农耕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见《天灾地灾人灾》),历史上中国人口在正常情况下年增长率常达10%,甚至更高。只是由于婴幼儿、孕产妇的高死亡率,才部分抵消了早婚、早育、多育造成的高出生率;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社会运动、滥刑等造成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才使入口的高增长对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压力在一些时期得到了缓解。

然而,几千年以耕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的农耕文化对土地的严重依赖,使中国适耕土地很早就被逐步开发殆尽。即使中国从原来的中原地区不断向四周拓展(从黄河中下游到黄淮海地区,再到江南、东南沿海直至珠江流域,北至长城以北,西至嘉峪关以西),仍不能使不断增加的大量人口,获得足以稳定地维持其温饱的耕地。人地矛盾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大呈权的基础其实是小农

大约从春秋前期起,人地矛盾就开始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封国先后允许农民开荒,并开始拆分农村大家庭,调整土地占有关系。于是,个体农户越来越多,除中间短期小有反复外,小农户逐步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单元,一直延续了约2500年。

秦国本处于中华农耕区中文化落后地域,以农耕为社会基础的秦统治者为实现其野心,采行重农抑商的“农战”军国主义政策,灭六国,将“崇本抑末”、“以吏为师”连同郡县制推及全国,使独大的小农农耕文化在事实上、体制上、文化观念上得以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阻断了中国社会的其他发展道路。(如齐国就一直是农为主,农、工、商、学、文并行,经济发达,学术昌盛,文化繁荣。)以后历史上每次民间工商、学术再度兴起或发展,都受到以独大的小农为基础的专制皇权的排斥、收编或打压。

秦以后,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调整改革,及相应的税制、兵役制度改革,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人地矛盾,保护小农户,使土地占有相对均衡,增加户口,增加税收。然而不管土地是相对集中于贵族、豪强、士族、大户,还是相对均衡分散于小农户,都不能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因为土地有限,人口繁衍无限。这些制度只造成了小农户入口的更快增加和社会中间力量的严重空缺。缺乏社会中间力量庇护的大量小农户的存在,使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面衰弱。

游民和流民混出个流氓文化

由政府直接统治数量巨大、分散弱势的个体小农和少量工商散户,导致从战国中期的秦国,开始出现超强政府和官本位集权专制。集权专制统治采取小农难以抗拒的超经济盘剥,又使后者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温饱。这样,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实际上始终是在基本生存线上挣扎,常常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成为黔首甚至“万般”。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人地矛盾造成的冗余人口和一些游手好闲之辈,还使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不少无业游民,以及因天灾、战争造成的流民。这些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越往后越多。这就使中国社会中逐步形成,并长期存在着一种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少有的流氓阶层和与之相应的流氓文化。

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农民、无业游民和流民,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经常面临的是生存还是灭亡,活还是死的问题,当然无暇顾及其余;同时,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无组织农户和工商散户,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源对抗外界较强大的势力;加上农耕的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肉食少,而且数量经常严重不足,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弱化。这样,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中就始终存在着一个在身体上、精神上、资源的掌控上,以及由这些导致的、在总体心理上的庞大的弱者群体;或者说,中国人的大部分就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弱者群体怎么这么大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较小,一般实行民主制、共和制,如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共和制、委员会制、董事会制(企业)、理事会制(事业团体)。并有相应的权力制衡。反之,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很大,就只能出现独裁、专制、集权制。

在强者构成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差距是较小的。因为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是“强者拔刀怒向更强者,弱者拔刀怒向更弱者”。强者不屑与比自己弱的人较量,而愿意向更强者至少是同强者挑战;弱者不敢与比自己强或与己同强者较量,而是去欺负更弱者。

强者的心态是竞争、不服、独立、承担,这就使强者中的强者,也不得不顾及其他强者,因而使强者群体整体均衡,强弱差距较小:弱者的心态是被动、推卸、逃避、依赖、攀附,多数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为自己的判断承担责任,更愿意找一个人为他作主,这就使弱群中的较强者变得更强,导致在弱者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强弱差距越拉越大。

另外,强者构成的群体一般规模不可能过大,大规模群体一般都是弱者群体。

独裁和专制是大伙儿磕出来的

在春秋以前,中国社会是很多小规模群体的组合,全社会具有强者群体的特点。春秋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和封国之间的兼并,社会中逐渐形成很多大规模群体。这些大规模群体中弱者越来越多,后来都逐步演变成弱者群体。秦灭六国,则使整个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弱者群体。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独裁专制实际上是弱者群体必然演化出的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制度。弱者群体对领袖的需求,为专制领袖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弱者造出超级强者“主”以后。自己就成了奴。奴分两种,一种为主动奴——奴才,一种为被动奴——奴隶。弱群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处于奴的地位后,便养成了奴性,这便是国民性中奴性的来源。奴性包括有人说的“跪拜文化”、贾桂的“站惯了”、刘姥姥带板儿进荣国府见人便要磕头、万民百官常向皇帝“山呼万岁”等等。

弱者群体不但必然产生出独裁者,还维系着集权专制制度。

弱者群体中的一般弱者由于被动、推卸、逃避、胆怯的性格心态,往往逆来顺受,成为顺民。凡事退让“不争”,只求自保,活着、“赖活着”,成为奴隶。这恰恰是集权专制者求之不得的。他们有时

还自愿或被迫成为维持专制秩序的工具,从衙役、狱卒、打手、线人到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哀叹是:“我这一辈子”!

太监没了佞人到处是

弱群中的一部分较强者,由于其依赖性和攀附性的弱者性格和一般人的“性恶”本性驱使,不甘于“赖活着”,便发挥其机伪性、阴蔽性的一面(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三)》),运用“权谋”即狡诈,而成为佞人。中国历史上握有权柄的太监、大臣、官僚、伪儒和有点小权的胥吏,大部分都是佞人。现代中国不只官场中,几乎每一个单位,包括公司、学校、研究所等中都不乏佞人。

佞人察言观色、看风使舵、吹拍奉迎、奸诈圆滑、八面玲珑、巧言献媚,目的是讨权势者的欢心以谋自己的利益,沾一点余恩。佞人是出卖自尊的人,是主动的奴——奴才。佞人极大地加强了权者个人的权力和权威,使一些原本不专制的权者也会变成专制者。佞人有时还能把一个凡夫俗子吹捧成圣人或英明领袖,把一个普通流氓抬举成独裁者。

一治一乱到底有完没完?

中国一直是个治乱交替的社会。在社会动乱时,原有的社会组织被破坏,散乱的弱者群众往往拼凑成,或被吸收进各种临时群体中。这种群体“对构成真理或构成错误的东西不置疑问”,“仅仅从数量的因素就获得了一种力量不可战胜的感觉”。“所以它一方面顺从权威,一方面又非常褊狭、不容人。它崇拜暴力,……要求它的英雄应具备坚强、甚至暴虐的品格。它要求受统治,受压迫,要求对它的主宰诚惶诚恐。它从根本上讲是完全保守的,它深深地厌恶一切发明和进步,对传统却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勒邦《群体心理学》)在社会混乱时期,不难看到以上种种现象。

社会混乱时期,还往往有流氓和流氓群体介入。流氓也是弱者群体的一部分,因无稳定的生活来源,“置之死地而后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活着干死了算”,反而有些反抗精神。但是他们欺软怕硬,“欺负老实人,刨绝户坟,踹寡妇门”,不是人格上的强者,尽管有时叫嚣“我是流氓我怕谁”,仍有很重的依赖、攀附、胆怯心理,往往希望投靠更大的流氓,最好能“杀人放火受招安”。

社会混乱过后,由这类群体造就或支撑的新的制度也不能不是专制制度。

女娲、伏羲的文化学阐释 篇7

关键词:神话,女娲,伏羲,原始社会,生存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 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 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人类头脑中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产物。既然是艺术加工, 那它必然有加工对象, 即任何神话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和事实依据的。

上古时期,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限制了人们自我认识以及认知世界的水平, 此时人类恰似初涉人世的幼儿, 周遭的一切是陌生的、未知的, 也是充满诱惑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异常强大, 任何猛兽或自然天象都可能使渺小的人类从此消失, 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但是, 恶劣的环境并未使人类退缩, 他们既敬畏自然, 又充满与自然斗争的勇气。生命的脆弱促生“生存下去”的坚定信念, 于是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努力、奋争。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人们不断从精神上自我激励与支持, 创造出许多神话人物, 帮助人们完成与自然界周旋的夙愿。

人类最初的婚配制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由母系社会开始。在群婚制度下, 很难发现男性在衍生后代中的作用;但是女性十月怀胎, 通过分娩将新生命带入人世则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原始先民认为女性在生养后代, 维系氏族种群繁衍生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观点在考古文物中也有所体现:母系社会出土的陶像大都是女性, 尤以孕妇居多。因为, 在先民眼中孕妇是最美的, 她们浑圆的躯体中正孕育着生的希望。所以, 上古社会早期, 才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女性世系以及女性崇拜。这种崇拜的存在使得女娲以母亲神的形象出现成为可能。“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 仍引绳于泥中, 举以为人”, 女娲是华夏之母。先民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融入神话之中, 母亲孕生后代, 所以部族的始祖也必定是位女性。先民将女性生子的现象推而广之, 认为万物也必有其所生, “娲, 古之神圣之女, 化万物者也。”《山海经》中也说女娲肠化众神, 于是, 女娲既是人母也是神母。

在女性世系时期,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女娲母亲神的地位。上古时期, “人们主要从事采集经济, 妇女负责采集植物果实及可食的根、茎, 以及监守氏族财产, ……她们的劳动在公社生活里起主要作用”, “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使妇女在经济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占有崇高的地位”。女性崇高地位促使女娲母亲出现, 她成为唯一的大神。伟大的女娲母亲为了使人类安居, 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抗击洪水、为民除害的重任, “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神话是对当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种种关系的反映, 女尊的社会氛围使此时出现的神话人物都是女性。

深耕农业代替浅耕农业后, “男子在氏族中才占主要地位。因为深耕必用笨重的农具掘松土地, 这不是妇女之力所能胜任, ……男子掌握了农业生产, 妇女变为辅助者。于是……男子地位跃居首位;妇女反而退到第二位”。生产力的发展, 使男性逐渐成为主要劳动力, 这种转变震动着社会:社会经济结构改变使男女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对换, 从而彻底颠覆了女性主导的社会生活结构。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者不再是女性, 其社会地位也随之改变。同时, 对偶婚制改变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 人们开始明确父子之间的关系, 并发现男性在生殖中的作用, “在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丰产视为最高需要的文化里, 男子的生殖作用一旦确认, 这对男子的地位来说, 该是多么重大的转折”。于是, 女性世系向男性世系转变, 父系社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男性占主导地位必然带来男性及男性生殖崇拜, 这就要求在精神世界中重塑男性地位。而在神话世界中, 则要求重塑众神的地位, 甚至性别。以至于, 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变成了男性, 婚姻之神变成了白胡子月老, 门神由原本代表女性的郁垒、神荼两种花, 变成了威风凛凛的男性……诸女神纷纷向男性神转变。

女娲给与华夏族人以“形”, 伏羲则给与华夏族人以“灵”。他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 引导华夏先民告别洪荒, 走向文明。“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其“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以俪皮为礼, 结网罟以教佃渔”, 教世人识礼仪, 使社会井然有序。伏羲造书契、作八卦、教佃渔等事, 其实都是发生在父系社会时期人类的发明创造。善良的先民将这些荣耀与功绩都归属于这位男性神, 其目的无疑是为了提升他在神谱中的地位与份量。于是伏羲王天下, 女娲辅治国。

女娲和伏羲具有相同的形体:人首蛇身。如果模糊性别的差异, 他们完全是同一种东西。闻一多先生曾考证伏羲、女娲的读音, 他认为伏羲又写作“包戲”, 在古代读音和“匏瓠”相同, 意为葫芦;“女娲”又叫做“娲 (1) ”, 在古代读音和“匏瓜”相同, 亦指葫芦。所以“伏羲与女娲, 名虽二, 义实只一。……所不同者, 仅性别而已。称其阴性的曰‘女娲’, 犹言‘女匏 (2) ’、‘女伏羲’也。”闻老意说女娲就是伏羲。其实, 我们不妨把此说反过来推, 即伏羲就是女娲, 即男女娲, 二者实为一也。也就是说, 伏羲是神谱世系转变时, 女娲神由女性向男性转变的产物。

在中国神话世界中, 女娲是人类善良仁慈的母亲, 她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生命, 并为之开辟广阔的生活空间;伏羲则可比作华夏民族的严父, 他教导子民识文字习礼仪, 从而使人类走上文明之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第二版)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二卷.

[2]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3]汉.许慎, 说文.

[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旅游文化学研究散论 篇8

当前, 旅游文化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还存在许多分歧, 比如不少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旅游人文资源的形成和特性, 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 针对学术界在这些最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 作者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旨在为旅游文化理论大厦的构建锦上添花。二是对旅游文化的概念体系、内涵外延准确、科学的把握以及对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学的全面、系统阐述。这既表明了当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也无疑会促使得旅游文化研究走向将会更加深入而细致, 从而为促进中国旅游文化学的创立和繁荣抛砖引玉。三是如何为人们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揭示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学科。文化和人是相互规定的, 人类创造文化, 文化塑造人类, 有文化的发展, 才有人类的发展。旅游文化既是人类固有文化在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也包括人们在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它发展的规律, 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从科学的高度对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研究和揭示, 由此, 人们才会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创出一个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产业世界。四是就形式上讲, 旅游文化学似乎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 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 它却又具有应用性。旅游文化学这门学科直接根源于对旅游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研究目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要针对旅游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重点来开展研究, 以保证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实践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体系。旅游文化学需要从其他学科借用、移植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文化学研究方法有机交融在一起, 使旅游文化研究的手段、技术和模式有一个自然的更新, 各项研究进一步确切化、精确化和科学化。

近年来, 旅游文化是一个曝光率非常高的词组, 尤其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 这个词组更是屡见报端。这一研究热点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旅游和文化两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围绕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之争, 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就二者关系而言,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 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 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的。少林寺这么小个寺庙, 如果没有少林文化支撑, 那么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寺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反过来, 文化在市场经济要发挥其功效, 被公众所享用, 又必须借旅游以行其道, 并使其发挥作用, 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当今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 更让身处能源、环境恐慌的世人, 看到了新的发展曙光。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无疑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资源储备带来的压力, 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 中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现在, 人人似乎都承认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生命。各种旅游规划也都大谈本地文化, 国内不少地区和城市甚至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立市之本”、“立区之本”,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件好事, 毕竟已经有如此多的城市和地区认识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但是, 文化毕竟是有地域性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客观环境的不同, 往往会使同一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同样的道理,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要促成文化旅游产业在一个地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首先要求这个区域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基础。否则, 无论多么精妙的发展蓝图终将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事实上, 旅游产品开发越成熟, 原汁原味的民风越来越难找到了。在湖南耒阳的新市古镇的古街上。几条互通往来的古街都被当地居民用大理石铺好, 外表贴着瓷砖的火柴盒式的房子伫立在清末民初的古民居旁边, 特别扎眼。新市古镇是耒阳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其以历史存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沿江秀色、田园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目前, 能否保持古镇的原始风貌是新市保持魅力的关键所在。据了解, 新市8条街共有清代的古民居上百间, 但如何保护好它们成了一大难题!比如, 对古镇危房的维修, 风格虽然能够模仿, 但往往不能达到清代建筑的工艺水平, 而且费用由村民自己负担, 这让村民无法接受。实际上, 在新市古镇可以看到不少扇窗都是用铝型材料制作的, 和旁边古色古香的雕花窗显得格格不入, 完全处于古今混合的尴尬状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新市古镇的保护问题, 并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建议。他们认为,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控制破坏旅游景点原貌的行为”。现在新市古镇的原貌被破坏的程度还不是很大, 应该赶紧出台管理办法来保护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显然, 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 市政府应该制定关于保护新市古镇旅游区的管理办法, 规范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行为, 规范对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开发。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旅游业竞争经历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再到目的地竞争的发展阶段, 即城市或地区的整体性竞争, 这里既包括各类旅游吸引物、各类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体系, 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地理区位、整体环境等内容。因为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服务和产品时, 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 也要考虑该产品的生产环境。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塑造整个城市、地区的形象, 如何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环境, 如何提高各个相关产业、部门、主体、领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来说, 促进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并非主要目标, 而是要通过发展旅游, 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不是仅仅发展旅游产业本身, 而是建设一个成熟的、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 旅游要成为城市名片、引擎产业、社会凝聚剂、文化升华剂。而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进入21世纪以来, 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 既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 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 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 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 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 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

文化旅游发展问题涉及诸多学科和问题, 研究难度非常大, 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文化角度而言, 一方面, 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 结合现代的、国际的、主流的展示方式, 开发出适合一般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 在这里关键是如何将各种文化产品从过去的观光型转变为休闲型, 把旅游活动从原来单纯的教育、宗教功能转变为全方位的体验, 把原来静态的、历史的、死板的观赏对象转变为动态的、现代的、生动的体验对象;另一方面, 在其他旅游产品 (如度假、休闲、商贸旅游等) 的开发中, 注意文化内涵的挖掘, 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开发中, 大到景点开发、设施建设, 小到服务人员的素质、服饰, 都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的主题和特色, 在这里关键是如何把区域文化渗透、融合、揉进各类旅游产品的开发中, 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其中, 旅游节庆在目前的各类活动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旅游节庆是对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 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按照主题和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庆典、文艺 (娱乐) 事件、商贸事件、体育事件、休闲事件等, 它们在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和塑造旅游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摘要:近二十年来掀起的文化和旅游浪潮, 推动了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的探索, 拟就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一些热点和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为准确把握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旅游文化学,热点,对策

参考文献

[1]罗文, 陈国生《.旅游文化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问题[J].职业时空, 2008, (8) .

[2]陈国生.关于快乐旅游教学的运用[J].中国旅游报, 2008-10-17 (11) .

[3]杨刚, 陈国生.现代旅游文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唐婧, 陈国生.为非旅游专业大学生开设旅游文化学“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 2008, (7) .

[5]袁鹏, 陈国生.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科技教育, 2008, (2) .

文化学 篇9

1、篮球文化的概念

1.1、篮球文化的定义

篮球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体育界争论的问题, 但对于篮球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达成统一认识。目前篮球文化主要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论述, 广义篮球文化是指篮球运动过程中运用的技能, 表现出来的习俗, 形成的运动知识与制度, 并通过篮球比赛与观赏形成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思维与行为的制度。篮球文化是围绕篮球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狭义的篮球文化是指通过篮球活动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够促进参与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可见, 篮球文化是具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双重性, 但核心是精神文化, 是篮球群体共有的价值观, 物质文化是围绕精神文化服务的。

1.2、高校篮球文化

高校篮球文化是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群体上分化出来的篮球文化有机组成, 高校篮球文化具有校园属性, 其文化中带有明显的教育与娱乐特质, 作为一种共同的爱好与追求, 篮球文化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参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作为篮球的发源地, 其篮球文化恰恰体现了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 娱乐、健康、教育成高校篮球文化的名片。可见, 高校篮球文化是指以高校师生为参与主体, 在篮球活动中形成的篮球积极精神文化, 以及围绕精神文化所形成的制度及服务的总称。

1.3、高校篮球文化溯源

篮球运动最初于19世纪后叶, 在美国春田学院体育课中被创造出来, 最初只是为了改善学生枯燥训练的一种室内游戏活动。随着文化交流被迅速其他地区和社会团体所接受。由此不难看出, 篮球文化最初形成于高校。

我国篮球文化最初也是西方文化传入高校, 经由高校被国人所认识并接受。可见篮球文化不仅丰富了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 也促进了篮球运动和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推广。目前, 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体育锻炼身体和课余娱 乐活动的 重要内容, 许多高校都组建了自己的篮球队参加大学生篮球比赛, 成为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

2、高校篮球文化功能

2.1、具有强健身心的功能

篮球运动包含跑、跳、转体和身体对抗等运动, 能够不断的完善人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抵抗疾病的能力和良好的抗压心理。

2.2、具有教育的功能

篮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 学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有利于缩短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时间, 长期参加篮球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 遵守纪律的良好思想, 团队合作、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高的运动, 长期参加篮球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挑战困难的精神, 以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精神。

2.3、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

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不论是参与篮球运动中还是观看篮球活动, 学生通过不断的运动、观察、模仿等方法, 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提高思维和反映能力, 为学生智力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和环境基础。

2.4、具有情感培养的功能

高校篮球文化是学生课余文化的重要组成, 学生通过参加篮球活动不仅能够调剂生活、释放身心, 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长期参与篮球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能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身心放松和健康。

2.5、具有群体培养的功能

群体培养的功能是指高校学生通过篮球文化将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简而言之, 就是通过篮球文化, 将个体融入到群体环境中, 不断的参与篮球活动, 使得学生对篮球文化认识加深, 对篮球文化产生认同感,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这种个体融入群体的的过程也被称为个体社会化, 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2.6、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高校篮球文化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繁重的课业之外释放心理压力、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长期参加篮球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 还能够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有利于学生杜绝网络游戏的诱惑,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为学生今后文明、健康、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础。

2.7、具有体育竞技的功能

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 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为我国篮球事业发展培养跟多的后备人才。目前高校篮球已经在理念、身体、技战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养训练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特色的篮球赛事, 成为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

3、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3.1、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体质的影响, 体育教学一直是处于高校教育的从属地位, 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大多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的安排,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难以满足。至美国职业篮球登录中国以来, 高校篮球文化一度掀起热浪, 篮球运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首选运动。但客观上我国高校篮球与国外高校篮球发展相比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3.2、高校的篮球教学方面的不足

高校篮球教学受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器材设备以及授课学时的影响, 很多高校的篮球教学只能进行基本的技术练习, 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需求。由于学时有限只能将实践课列为教学重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篮球理论的教学, 加之现有的篮球理论教材陈旧, 难以体现出篮球运动的魅力, 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3、高校的篮球比赛方面的不足

我国高校数量众多, 大多数院校都成立了自己的篮球运动队, 我国高校篮球联赛也开展了多年, 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多数高校对于篮球运动比赛缺乏关注度, 很多高校应付了事, 校内篮球赛事缺乏统一管理, 组织松散随意性强, 赛事单一。当比赛与文化教学相冲突的时候, 往往篮球赛事要让位于文化教学。

4、加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建议

4.1、加强高校篮球课程建设

高校篮球教学是高校篮球文化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重要平台, 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 高校篮球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 做到教学具有针对性, 利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篮球文化的展示与教学,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利用篮球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篮球活动, 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参与到篮球教育, 提升篮球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根据不同阶段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夯实其篮球基本功, 对于具有一定篮球技术功底的学生, 进行进一步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专业素质极高的学生直接编入竞赛运动队进行训练, 代表学生参加校际间的比赛。

4.2、加强校园篮球社团的建设

高校篮球社团是高校工会和团委领导下的学生性体育组织, 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社团的牵头组织, 积极参加篮球体育锻炼、比赛和观看高篮球比赛活动, 通过在社团中篮球活动相互切磋, 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又实现了扩大篮球文化影响力的目的, 有利于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

4.3、加强校园篮球赛事的建设

加强高校篮球赛事, 完善赛事的规章制度, 并使之常态化, 加强对大学生篮球规则和竞赛知识的培养, 使其了解篮球、懂得篮球、热爱篮球, 可以引入社会企事业团体对高校篮球赛事进行赞助,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穿插文艺表演, 加强高校篮球赛事的娱乐与趣味性, 丰富篮球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

文化学 篇10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学 篇11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成语;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3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93-01

一、语言文化学

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文化与语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研究语言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语言文化学所研究的课题不仅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还包括民族学和心理语言学。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文化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为跨文化交际又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要求俄语翻译工作者将一种文化转换为另一种的文化。

成语是人民大众对世代积累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及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各民族语言中的精华,能够体现出各民族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各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语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成语中蕴含着人们的文化知识和聪明智慧,以俄语成语为语料,进行语言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成语所反映的文化

(一)成语反映饮食习惯

饮食作为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人诞生那刻起,就有饮食活动的存在,因此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能够突出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色。俄罗斯饮食同样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而积淀在俄语成语中,成为民族语言财富的一部分。

在俄罗斯,面包和盐被视为是迎宾待客的最好东西,是幸福、富裕、丰收的象征,因此有很多关于面包的成语,如хлебом не корми(不给……饭吃都行,只要……);Без хлеба-соли обедать не садятся(非请莫入席)等。

黄油也是俄罗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事物,这种饮食特点在成语中也有体现,如成语как по маслу идти течь(非常顺利);кататься как сыр в масле(非常富足,要什么有什么)等。

煎饼(блин)是俄罗斯的一种传统食品。与之相关的成语如печь как блины(做某事或创作某物量多、速成)。

粥(Каша)也是俄罗斯的传统食物,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家常食品之一。相关成语如Кашу маслом не испортишь.(黄油不会破坏粥的味道)。

(二)成语反映风俗习惯

成语的产生往往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某种需要,因此,绝大部分的俄语成语反映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包括风俗习惯,如成语пристал как банный лист的含义为“纠缠不休”,这是因为俄罗斯人喜欢洗蒸汽浴,洗蒸汽浴时,过去人们总用树条子轻轻地抽打身体感到舒服,抽打时,会有一些树叶掉下来粘到皮肤上,不易拿掉,后来就有了пристал как банный лист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老是纠缠不休,缠着不放;再如на зубок знать的含义为背得烂熟,了解得非常清楚,这一成语起源于古代俄罗斯人用牙齿检验金币真假的习俗。

(三)成语反映历史事件

成语的出处通常与历史上某些特定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如汉语成语价值连城、草木皆兵、毛遂自荐等。俄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俄罗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成语。如Вот тебе, бабушка и юрьев день,可译为“这下完了,没有希望了”,这个成语反映了俄罗斯农民完全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奴隶的历史事实。

(四)成语反映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俄罗斯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宗教文献,如по образу и подобию(按照谁的面貌)出自《圣经》中的《旧约·创世纪》的神话传说;строить на песке(建筑在沙滩上)出自《新约·马太福音》。受基督教神创论的影响,俄罗斯人认为,上帝是宇宙和人类的创造者,一切的取得并不靠自身努力和修行,这就造成了俄罗斯人忍耐顺从的消极性格,反映之一宗教信仰性格的成语如:Бог вам (кому) судья(上帝会裁决你)。

(五)成语反映自然环境

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往往会促成反映不同环境的成语的形成。例如:中国盛产竹子,所以古代人民的衣食住行与竹子息息相关,于是汉语中便留下了大量与竹子有关的成语,如罄竹难书、势如破竹、青梅竹马等等。而对于俄罗斯民族,长期生活于森林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拥有大量与森林相关的成语。如Кто в лес,кто подрова(各行其是);смотреть в лес(老是想逃,不安心在此地);тёмный лес(不清楚某事)等等。

以上只是俄语成语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俄语成语数量众多,不胜枚举,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结语

俄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俄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特性,特别是在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等方面,透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特性。因此,进行语言文化学的研究,以俄语成语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此外,作为俄语学习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语言单位的罗列和组织,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要想真正地学好俄语,必须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3]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文化学 篇12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在满足员工不断高涨的精神需要方式中, 一是通过生产过程中民主的、亲善的、合理的职权责分配、物质利益分配、荣誉分配等人本主义的管理实践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情感注入与情感沟通给员工创造个性价值实现的高雅氛围与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职工文化, 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我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文化的特性、内涵、外延。一是要体现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本质属性。二是要体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三是要涵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容, 突出以职工为本, 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思想。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工会文化, 是指工会组织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为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牢固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饱满热情而切实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开展的各种工会活动, 是工会组织运行的一种外在形式, 它涵盖了职工的民主管理、素质教育、帮困扶贫、技能创新、法律维权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它是一种亚文化。笔者认为, 所谓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并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其表层文化为物质文化, 浅层文化为行为文化, 中层文化为制度文化, 核心层文化为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 强调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 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希望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 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从职工文化、工会文化的内涵来看, 二者各有其侧重点。职工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 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利益的文化, 要从维护职工的权益出发。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 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具有一致性。实际上, 就一个企业而言,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职工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 也有非工会组织如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职工社团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 工会的工作对象是以职工为主体的, 所以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会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有交叉的一面, 如职工的读书活动、文艺体育活动, 与工会文化中的职工素质工程有着重合性和同一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工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 职工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 一些不从属于企业或工会组织的垂直性、指令性的文化活动运作模式有时也显现出特有的感召力。在非工会组织开展的或职工自发组织的职工文化活动中, 又往往显现了职工文化的广泛性和独立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综合性、福利性、自娱自教性和艺术性等特征。

我们知道, 企业本身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一方面,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 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企业的经济和企业的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的。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秩序, 企业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 但无论怎样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企业文化是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 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 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意识;由控制职工个人转向控制企业群体;由控制职工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这就是说, 企业文化, 属于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范畴, 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是一个社会共同体, 企业里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合作者, 然后是利益分享者。但由于不同的价值追求, 企业明显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即企业主和员工, 由此派生出企业中不同的二元文化, 所以任何企业内部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鲜明的个性特点在于它要求在企业共性中伸张个性和实现员工价值, 特别是维护员工的利益。企业有企业的价值, 员工有员工的价值, 企业价值和职工价值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 协调和处理好这一矛盾, 既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 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 从概念上讲, 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 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 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 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价值利益最大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利益的文化, 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员工的权益。

三、加强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民主平等、保护员工权益的文化, 就是尊重员工劳动价值、激励员工的文化, 就是重视员工成长、塑造员工的文化, 这既是衡量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也是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核心, 更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 积极开展企业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要非常重视和强调企业民主, 否定歧视和不平等, 尊重员工。要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 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从而达到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 关心和团结员工, 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

第二, 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随着效益的增长,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参与, 尤其是源头参与, 从而推动企业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 公平合理地分享企业取得的经济利润, 让员工能充分享受企业成功发展在经济上所带来的好处, 才能产生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增强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

第三, 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塑造员工。工会要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重视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培训, 给员工提供发展个人特长的机会, 拓展事业成长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上一篇:变电站检修下一篇: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