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境

2024-10-14

音乐情境(共12篇)

音乐情境 篇1

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艺术的熏陶,中学期间开设音乐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简单地跟唱,掌握基本唱法,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乐感,让学生演绎出的音乐更具魅力。情境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适当引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入特意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音乐。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与优势

1. 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有目的性的引入或者创造带有情绪色彩的场景,以便于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情感,潜移默化的进行学习。

2. 情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合理使用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入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在导入新课时这一重要环节中,利用声音、图像、故事等方法设置一定的情境,使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寻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增加学生的乐感。情境教学在一定情况下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适当的情境引入,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让学生与音乐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理解歌曲中的抑扬顿挫,产生乐感。

二、设置优质的情境教学实践

1. 音乐气氛的渲染

学生的思维情绪容易受到气氛的影响,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渲染课堂气氛。学习什么样的音乐,就去渲染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以学习《青春舞曲》为例,《青春舞曲》是一首著名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曲调欢快,有着浓烈的民族色彩,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播放几首大家熟悉的新疆民歌来带动气氛,比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等,让学生在听歌的同时感触新疆独有的民族气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学习《青春舞曲》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歌曲中的韵味,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2. 故事意境的导入

例如,老教材的《苏武牧羊》既是一首歌,又是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如果学生不了解苏武牧羊这个历史典故,恐怕很难体会歌曲中的意境,即使学会了这首歌曲,也难以融入真情实感,让音乐变得空洞没有灵魂,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音乐情境。例如,在上课之前,先给学生讲述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苏武如何在匈奴威逼利诱之下,坚贞不屈,在恶劣环境中历尽千辛万苦。学生只有明白苏武牧羊的背景,才能深刻体会歌词的大意,将歌曲的深沉悲壮和空旷凄凉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利用讲故事来创造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感情的投入,使音乐更生动。

3. 视觉情境的冲击

视觉情境的设立,让学生通过眼睛去凝望,用心灵去感受,在视觉的冲击下,感受作品的内在情感,通过对情境的注意,产生愉悦的、欢快的、激昂扬情绪体验。例如,在学习七年级音乐教材中《龙的传人》时,为同学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的视频,视频中有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有辽阔富饶的土地,有雄伟壮阔的山川河流,近几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有威武壮观的大阅兵仪式等,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时,内心激动不已,为自己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而自豪,在这个时候,教师进入主题让学生开始《龙的传人》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通过视频激发了爱国情感,更能体会歌曲中的意境,富有情感地去演绎作品,将音乐作品演唱得豪迈壮阔。

4. 融入实际的情境体验

除了教师特定的设置情境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体验情感,比如要学习欢快的歌曲,可以先让同学们在班级里组织简单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教师再引入学习内容,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能够轻松地演绎出欢快的曲调;需要学习关于自然风光的音乐时,可以提前寻找机会带领学生去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风光,春天的鸟语花香、夏日的炎炎烈日、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皑皑白雪,让学生融入自然,寻找属于自然的乐感。

总之,情境教学方式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在产生情感的同时提升乐感,更好地学习音乐。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音乐则更多的是抽象的艺术表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情境,营造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使之更好地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

摘要:中学时期开设音乐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有助于学生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缓解紧张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压力。音乐课的学习,不单单是让学生记住歌词、会唱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在思想,通过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来提升乐感,将音乐作品演绎得震撼人心。不论是音乐气氛的渲染、故事意境的导入还是视觉情境的冲击都能帮助学生融入音乐情境,提升乐感。

关键词:中学音乐,情境教学,乐感

参考文献

[1]丁霞.情境教学使中学音乐课堂魅力四射[J].新课程:中学,2013,(12).

[2]戈德蓓.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音乐情境 篇2

摘要:随着情境教学的提出,国家更加注重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情境教学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结合。根据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完善教学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探究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学科,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并采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方式,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对小学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2.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3.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一些生动形象或是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正好符合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周围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模仿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发展特点,在实施情境教学时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小红帽》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并分别编号一组、二组和三组,然后让学生对小红帽与灰太狼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一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还为小红帽找来了一顶红色的帽子作为道具,二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对人物语言对话有所改进,三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增加了一些灰太狼的语言,使表演的内容更生动有趣,学生能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积极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实现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的时候首先应该搜集和教材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是视频,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小雨沙沙》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与雨的视频、图片或是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不同的雨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来听一下这段音频并告诉老师这应该是什么样的雨”,学生仔细听教师播放的音频,学生一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应该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然后教师说:“那下面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看一看学生一回答是不是正确的”,说着教师就展示了一张小雨的图片,学生对小雨的特征产生了直观的印象,学生在学习《小雨沙沙》时,不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歌唱当中,还能充分参与到《小雨沙沙》的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聆听和观看有关小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的`环境中不断增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3.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实践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某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理发师》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回想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到理发店剪头发的情景,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理发师理发的工作,同时学生将在回忆的过程中得出的感悟带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使音乐更有灵魂,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回忆理发店的情景,并在课堂上模仿理发师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并提高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的方式使情境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2015(5).

[2]刘晓燕.小学音乐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4(7).

创设音乐情境 感受音乐之美 篇3

关键词:理念;快乐;创造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主要还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和净化。所以音乐要以审美为核心,围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既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关注音乐和其他文化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的影响下,用心去学习知识,并认真聆听感悟音乐带来的震撼。在平时教课时,需要更新固有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会创造和感受。

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应该充分使用专业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上音乐。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只是侧重于那些独立的知识点和技巧,对于真正完整的音乐却束之高阁。学生热情昂扬地来上音乐课,发现老师只是在讲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久而久之,也就慢慢失去了上音乐课的激情,变得不再主动。

更新教学理念,当然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带动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欣赏课可能对学生有些困难,那么老师就该提前备好课,在赏析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听取最优美的乐章。另外,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唱歌或者表演乐器,和老师一起分析歌曲,进而或许还能创作,老师要提供师生交流的环境。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门创造力很强的艺术,因为音乐具有自由的属性和模糊不确定性,所以学生就会有很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果只是把音乐创造融入其他教学内容中,当然不能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单独罗列出音乐创作,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

当然还需要老师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娱乐中触摸音乐,这样还能锻炼肢体的协调合作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让学生真正地感同身受音乐之美。

当代教育的主流是素质教育,当然音乐也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应该最大化地做到生活化以及个性化。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欢乐,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呆板之地。这样会大大地加大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去感受什么才是美,什么是妙,什么是天籁,什么是激情,伴着美妙的天籁,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运用新理念,并且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歌声里增长见识和培养能力。

音乐最厉害之处就是能让我们寻找到人生的真谛和灵魂的归属,这是个超越现实生命的领域,音乐的伟大的力量能让我们孤独寂寞的心灵找到栖息之地,延长了生命的宽度,找到了精神的依托。

参考文献:

[1]王玥.关于初中音乐教育的探讨.学周刊,2013(06).

[2]黄玉莹.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基础教育研究,2000(02).

(作者单位 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中学)

创设音乐情境, 感受音乐之美 篇4

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 音乐知识的讲解比较枯燥, 学生不容易理解, 这就与欣赏音乐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美好感受发生了冲突。在学生中, 喜欢听音乐、唱歌的人数很多, 但他们却往往都不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在音乐课中添加流行音乐的元素, 使他们把喜欢流行音乐的兴趣转移到音乐课中。同时, 音乐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要以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课堂导入, 使学生在接触音乐的初始, 就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加他们的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提高他们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 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传统的教学中, 音乐课只是单纯的知识教学, 其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一些理论知识, 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截然不同。在这种枯燥的授课过程中, 本来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课的期待, 上课过程中也变得极为被动, 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的开发。要提高音乐课的课堂质量,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教师就要把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 使学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要以人为本, 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课的难度较大, 就初中学生的音乐水平来说, 在欣赏音乐时从哪方面去思考, 如何对乐曲进行分析、体会都比较难。那么如何在较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们可以采取用故事进行导入的方式进行讲述。例如, 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 我先给学生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凄美的爱情故事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 他们对课堂中要学习和欣赏的曲子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主动去学习和欣赏这首曲子, 并将听到的故事情节与曲子结合起来分析, 更能体会曲子的意境, 从而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兴趣。

二、运用学科整合, 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味

在音乐教学中,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途径, 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时可以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 让音乐与各个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 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结合更容易理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给未来一片绿色》, 通过演唱歌曲, 使学生明白了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了明确的体会和认识。《大海啊, 故乡》是一首流传很久的歌曲,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可以先让学生倾听、欣赏这首歌曲, 在边听边学过程中, 学生很快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例如, 我在讲授这节课时, 在学生学会歌曲后, 我还要求学生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故事改编, 学生们都积极发言, 讲述自己改编的故事, 课堂气氛热烈, 提高了课堂效率。音乐还可以运用在体育课中, 如可以根据音乐做各种节奏不同的韵律操, 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在历史课的学习中, 也可以穿插音乐的学习。在学习历史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时, 可以介绍当时流行的乐曲和所用的演奏工具。利用音乐的发展作为学习历史的一条线, 可以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充满乐趣。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 巩固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通过欣赏来传达其中蕴含的意境, 聆听和欣赏音乐体会的内容又因为人们的思维不同, 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区别而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 音乐的这种没有限制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中, 如果只是单纯地让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来学习, 那么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 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收益。音乐表达的意境很抽象, 在音乐欣赏中, 每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有不同的理解。新课改后, 音乐课每个单元都有欣赏的曲目,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去联想、去发现、去创造。在课堂上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有表现的欲望, 并把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说出来, 进行交流。

在音乐学习中,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才能在探索中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探索, 寻找音乐课与生活、社会相关联的点。在他们的主动探索中, 音乐的感悟力也越来越强。那么对于那些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应当怎么办呢?教师在讲授中, 不仅要找到这些学生的兴趣点, 还要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讲授中, 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去感悟音乐, 体会音乐的美。同时, 在学习中, 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玩乐中享受音乐, 在学习中进行玩乐, 真正把玩融入到学习中。例如, 我在授课时, 把学生分成两小组, 然后利用钢琴进行弹奏, 要求学生根据我的节奏做动作, 可以做舞蹈动作, 也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 看看哪个小组的反应快, 节奏准确。学生们兴致非常高, 在既欢乐又整齐的比赛节奏中学习到了各种音乐知识, 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加上了自己的创作。通过这种游戏, 学生在玩乐中很轻松地掌握了音乐的节奏, 通过感受音乐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同时大大提高了对音乐课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 好多原来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对音乐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体会真情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仿、对比、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声部合唱的音色和谐,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抢险视频,并设问这个视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视频主要表现出关于爱的情感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绪非常的柔和、抒情。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3.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教师弹琴范唱第一段,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

5.填词演唱第一段。

6.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高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低音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7.分小组合唱第二段曲谱后交换声部演唱。教师讲解合唱,合唱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协作才能够唱好两个声部。

8.分小组填词演唱第二段。

9.引导大家观察第三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谱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自由朗读第三段歌词后填词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谱,在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分男女声演唱高低音声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对比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四)教师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四、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初步掌握涂刷、印章的技能及合理布局的能力。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及共同协作的能力。

4、促进幼儿手臂大、小肌肉群的发展。

【活动准备】

1、场景:一间还待粉刷的房子(大纸板盒做),旁边有栏杆、树等布景。

2、内装黄色颜料塑料小桶、底纹笔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装有红、蓝颜料的小碟、印章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4、事先请一位教师扮猫姨。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导语:“猫阿姨盖了一间新房,我们一起去参观新房吧!”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参观猫阿姨的新房,发现猫阿姨的新房还没有装修好,激发幼儿帮助猫阿姨的愿望。

二、幼儿帮猫阿姨刷墙,通过尝试引导幼儿掌握涂刷的技能。

1、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每人提一个小桶,试着用刷子帮猫阿姨在墙上刷上漂亮的色。”

2、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涂刷活动,并注意观察幼儿涂刷情况。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知道涂刷时手臂摆动的幅度要大,空白的地方都要涂上颜色,这样涂刷起来才又快又好。

4、幼儿用最佳方式继续涂刷。

三、请猫阿姨评价,提出新要求,给房子装饰。

1、教师导语:“猫阿姨房子刷好了,你看满意吗?”猫阿姨给予肯定后提出新要求:“如果在墙印上一些图案那就更好了。”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导语:“请你们每人选一种印章,任意蘸一种颜料在墙上印各种花的图案。”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布局,提醒幼儿合理布局。注意与同伴交换位置,使颜色分布均匀合理。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共同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请猫阿姨给予评价。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3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

(二)能用线条或动作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通过参观音乐小屋的形式引入新课,复习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从歌曲中的乐器引出箫的介绍。

(二)新歌教学:

1介绍吹管乐器箫并聆听箫的音色,引出歌曲《箫》。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含义。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

4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并找找难点乐句。

5解决歌曲的难点,并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基本解决音准节奏问题。

6教师范唱,学生模仿吹箫的动作随音乐节奏律动,体会歌曲轻柔优美的特点。

7学生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三)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从乐器箫导入介绍单簧管。

2初听乐曲片段,说说情绪特点,然后引出乐曲名称并简介波尔卡。

3分段欣赏,聆听乐曲的两个主题乐段,听后用线条和动作表现两个主题乐段的音乐特点。

4完整欣赏乐曲,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特点。

5以舞会的形式,让学生再次体验波尔卡舞蹈欢快跳跃的特性。

(四)主题拓展

以参观器乐收藏室的形式,介绍各种中外乐器,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

(五)小结下课

课堂小结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4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

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听赏歌曲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

三、总结归纳

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教育评价设计5

教学目标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执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X.X”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也应予以解释。

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处,学生只凭感性是很难准确地掌握“哟”字的时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将这五小节的歌谱认真学唱,唱时需挥拍或击拍,才能使学生从理性上唱准。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教学评价

1、学生学唱歌曲时的学习热情及参与率,学唱歌词的效率。

2、学唱歌曲中部分歌谱时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成效。

创设音乐情境,丰富教学内涵 篇6

关键词:音乐  情境  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生动的、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性。就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很多的学校音乐课流于形式,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美育的影响没有引起重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法更加适用于小学生的音乐课堂,这不仅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获得一种艺术的熏陶,对于其自身气质的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等。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怎样去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音乐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呢?

一、以实物入境

实物的情境是指在课堂展示的能够引起小学生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以及情感共鸣的实物来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就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实物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各种动物的毛绒玩具、卡通人物等,都可以作为教具来进行情境的设置。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教学低学段小学生五线谱的时候,辨识五线谱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熟练的记忆do 、re 、mi 、fa、 sol 、la、si七个音的位置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在地上放五条橡皮筋作为“五线谱”,再将一条短橡皮筋做小加线,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准备好写好音名和音符在五线谱位置的卡片,让学生拿卡片做游戏来进行比赛,看哪组同学找得准,找得多。比如当一位同学举起fa时候,那么另一组同学跳向第一线,当他举起sol时,他们就跳向第二线。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非常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对于知识的掌握。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物,进行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极其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学习的目标要求,既愉悦了心情,又感知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以图片入境

通过图片来创设音乐教学的情境,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学生们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场景,通过他们能够接受的图片形式,创设情境可以让他们对学习的作品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关注才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音乐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图片情境,启发他们的思维,对他们进行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音乐《密西西比河》这一课时,教师以图片情境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法国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本节课主要了解各国不同的音乐文化,通过欣赏歌曲《密西西比河》,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美国总统林肯的图片,继续深入地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音乐享受。

这种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也更能够产生对于音乐的感觉,接受音乐的熏陶。

三、以诗歌入境

小学生对于一些简短的唐诗、宋词都非常感兴趣,他们也擅长背诵这些诗词。如果利用诗歌创设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一种文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可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丰富教学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创设诗歌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出妈妈在旧社会当中受到的不平等的遭遇,让孩子们珍惜眼前的生活,而诗歌《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正好跟这首歌曲的思想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配乐中朗诵这首诗歌,体会情感,然后指出农民在辛勤的劳作中仍然饿死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由此引出对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利用古诗词引入课程创设情境的方法,不仅启迪了学生思维,而且还凸显了新课改下学科融合的思想,对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是很好的承继。

四、以生活入境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认知经验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音乐课堂教学本应返璞归真,创设生活情境,挖掘音乐源泉,让学生体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捉泥鳅》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童年捉泥鳅的各种情形,引发学生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演绎捉泥鳅时的各种美好的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活跃课堂气氛。捉泥鳅具有很好的生活情趣,学生们的谈论兴致很高,那么此时再提出学习《捉泥鳅》这首歌曲,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收获。

音乐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实现生活与音乐的完美契合,音乐生活化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地丰盈,音乐课堂也必将绽放异彩。

音乐情境 篇7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情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教师预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三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学中, 笔者以蒙古族少年小巴图邀请同学们参加那达慕盛会作为一条情境教学主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上课铃声一响起, 教师就身穿蒙古族服装, 带领同学们听着二胡名曲《赛马》, 做“骑马”的动作进入课室, 示意学生坐下后, 通过动作提示学生边观看视频, 边欣赏音乐, 感受蒙古音乐的韵律。接着通过视频中的小巴图向同学们介绍蒙古族的盛会——那达慕盛会, 在教师扮演的蒙古姑娘的歌舞中, 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一环节的设置给了学生最直接的感受, 他们在第一时间最直观地感受了蒙古族的民俗民风, 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的积极引导, 最直接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令孩子们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课堂环境打造情境

教学环境包括音乐课堂上的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等。音乐课堂要体现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 为配合教学内容的需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引起学生的遐想,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茉莉花》一课时, 教师穿上一件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碎花布裙, 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茉莉花的盆栽, 课室里喷洒了茉莉花香型的空气清新剂, 学生进入课室, 首先闻到的是茉莉花的清香, 映入眼帘的是一盆盆盛开的茉莉, 在这样散发着淡淡幽香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的心情一定是快乐而轻松的。教师再通过优美、深情的范唱, 引导学生进入了江南民歌的音乐情境, 音乐情境与学习情境相结合, 情景交融, 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感受, 提高了他们主动地参与学唱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注重视听环境的优美, 还要注重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在一个优美的视听环境里, 能更好地陶冶师生情操, 使学生身心愉悦, 更好地体验和表现音乐之美。

三、运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情境

教师的语言在情境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恰如其分、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时候一句话或一个词语的运用都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

如:在教学《摇篮曲》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我预先创设了一种温馨柔美的教学氛围, 并用温柔安静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 引导学生欣赏摇篮曲, 在教师亲切的话语中, 学生进入了静静的夜, 在妈妈的歌声中, 学生进入甜甜的梦乡……一环接着一环, 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 感受到优美的音乐, 体会到浓浓的母爱。在教学中, 我以亲切的语态、动情的演唱、温情的抚摸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 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 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到好处的“语境”, 无疑也是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良好学习情境的一条捷径。

四、利用有趣的游戏表现情境

在音乐课堂中利用音乐游戏创设情境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教学, 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如:在教学《瑶家儿童爱唱歌》一课时, 以和“音符小鸟” (写有“do、mi、sol”三个音符的小鸟) 做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 在和好朋友问好、和好朋友歌唱、送好朋友回家的游戏中, 孩子们开心地复习了学过的知识, 巩固了“do、mi、sol”三个音符的音高。有趣的游戏,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使枯燥的复习不再索然无味, 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音乐课堂生动有趣, 为新课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情境教学插上了翅膀, 以前没有办法实现的想法现在都可以变成现实, 优美的声像能最好地表达教学所需的情境, 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 全方位地体验并理解音乐。

如:在教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这首歌时, 我考虑到南方的孩子很少看见雪花, 雪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想象, 于是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雪花漫天飞舞, 从天空中洋洋洒洒地飘落, 地面是那么洁白。伴随着美妙的音乐, 学生们好像身临其境, 从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 能看出他们已陶醉在画面之美和音乐旋律之中, 引发了对“雪景”无尽的遐想。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情境中再引入歌曲教学,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 感受歌曲情绪有着积极的意义。

音乐课堂上,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融入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体验环境

音乐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室内的学习, 也应该回归自然, 让学生置身大自然中捕捉和体验音乐的存在。比如:利用郊游时带领学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散步, 聆听小鸟愉快地歌唱、河水欢快地流淌、花儿美丽地绽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 体验大自然的美。

音乐之美来源于生活, 也来源于大自然,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 体会生活的美好, 使音乐和心灵、自然融为一体, 对提高审美体验有着积极的意义。

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情境教学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成功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在教师深入研究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从教学内容出发, 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去进行创设。糅合了音乐之美和情境之美的音乐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唤起学习动力, 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 并有效地激活音乐课堂!

摘要: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突出音乐本体, 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 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生动的语言、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趣的游戏、恰当的多媒体技术和走进大自然等多种方式, 将音乐之美和情境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激活音乐课堂。

关键词:音乐,情境,激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创设情境鉴赏音乐 篇8

一、优化环境, 创设愉悦性情境, 激发鉴赏兴趣

兴趣是学生鉴赏音乐的基础动力。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必须创设鉴赏教学的愉悦性情境。高中音乐鉴赏课, 如何创设愉悦性情境?首先, 音乐教师要把学生从资料、书本堆积如山的常规教室带到音乐课专用教室, 让学生从文化课学业压力中解脱出来, 进入一个全新的、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优化音乐课专用教室环境, 必须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例如:教室墙面可涂刷五色音符, 张贴音乐艺术家图像、关于音乐的名言, 还可用玻璃橱柜陈列音乐家的雕像、音乐书籍、小型乐器等, 教室前面的钢琴上还可摆上一小花瓶, 插上几支鲜花。上课前, 可以播放一些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课间, 教师可以用亲切真诚的语言跟学生谈一些音乐艺术的话题……浓烈的音乐艺术氛围、令人轻松愉悦的环境, 将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音乐鉴赏萌生渴望与期待。

二、丰富媒介, 创设感染性情境, 强化鉴赏感受

强烈的鉴赏感受, 来自鉴赏音乐对学生感官的强烈刺激。对学生感官的强烈刺激来自于鉴赏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所创设的感染性情境。《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充分认识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和网络资源,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鉴赏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信息技术, 丰富教学媒介。在利用语言、肢体动作、实物、板书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 要善于利用电脑和网络资源, 围绕鉴赏内容制作或剪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片段制作课件, 在鉴赏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展播, 为学生创设音像交融、视听结合的感染性情境。鉴赏音乐《松花江上》时,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九一八事件实录片段。这一段带血的历史, 撞击了学生的心灵, 唤起了他们切齿的“恨”。再展示蒋兆和的《流民图》, 图中流民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的景象, 带给了学生情不自禁的“悲”。当《松花江上》音乐响起, 全体学生表情凝重, 全神聆听。作品起伏跌宕、悲伤激愤的旋律, 牵魂动魄、催人泪下的感情色彩, 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鉴赏《牧歌》,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四个词语———蓝天、白云、草地、羊群, 学生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碧千里、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景象, 随即《牧歌》音乐声徐徐响起, 学生极快的感受到了音乐的优美、宽广、飘逸。

三、组织演练, 创设体验性情境, 丰富鉴赏体验

丰富学生鉴赏体验, 是学生感受和理解鉴赏音乐特点与风格的有效方法。音乐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鉴赏课内“唱、奏、演“, 创设体验性情境, 丰富学生鉴赏体验。现实生活中很难再听到劳动号子, 鉴赏《劳动号子》时, 为了让学生体验号子的高亢与激越、紧张与激烈的特点, 教师可以设计两个演练情境:一是为正在比赛的自己班篮球队加油。让学生假想全班师生就在操场上观看比赛, 教师带领学生高喊“***班, 加油!”喊声响彻云霄。二是师生合演过滩号子。学生熟悉声部后, 教师在教室内画地标示险滩处, 老师“掌舵”, 带领学生驾船快速过险滩, 学生边“划桨”边喊着过滩号子。在演练中, 学生将深切的体验号子的高亢与激越、紧张与激烈, 从而理解船夫与大自然拼搏的无惧无畏。同时, 音乐教师也要尽可能在课堂内适时为学生“唱、奏、演”, 创设现场效果, 直接带给学生情感、思想共鸣。如在鉴赏《阳关三叠》时, 我用埙吹奏主题音乐, 学生立即对音乐所表现的关外黄沙弥漫、古道迷茫的意境和忧伤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收到了很好的鉴赏效果。

四、综合学科, 创设启示性情境, 增强鉴赏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 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 把鉴赏内容与其他学科所获知识联系起来, 为学生创设启示性情境, 使学生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中得到启示, 引发联想, 从而准确理解音乐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思想感情, 理解音乐创作手法与创作者的表现意图。鉴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教师首先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地图, 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 了解维吾尔族集居地新疆与中亚各国及印度、蒙古等国接壤, 古称西域;联系中国历史知识, 了解该民族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 民族性格开朗外向, 自由奔放,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听赏音乐时, 学生从维吾尔族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征得到启示, 维吾尔族音乐与中亚、印度音乐风格近似, 民歌《牡丹汗》, 旋律明朗奔放, 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真诚、豪放的个性和开阔坦荡的胸怀。《1812序曲》是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 较难理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首先展播1812年俄法战争视频片段, 让学生回顾1812年俄法战争史实, 了解音乐背景;再逐一播放作品中各个音乐主题, 如俄骑兵主题、法军主题, 感受各个音乐形象。学生了解了作品背景, 熟悉了音乐主题, 欣赏全曲时, 学生可循着1812年俄法之战这一特定历史线索, 展开联想, 全面感受音乐, 享受这一艺术大餐。

五、设置问题, 创设思辨性情境, 提高鉴赏能

“音乐是听觉艺术,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但学生在听赏中常常遇到疑惑, 在鉴赏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善于根据鉴赏内容和学情, 精心设置问题, 为学生创设思辨性情境, 引导学生边听赏边思考。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 进行思考、探究、辨别, 有助于理解作品的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在《影视与音乐》鉴赏课中, 鉴赏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音乐, 学生不理解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血腥场面用纯洁的童声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为此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蚂蚁和大象站在一起时, 就形象而言, 你有什么感觉?大灰狼和白绵羊在一起, 就气质而言, 你有什么感觉?小女孩纯洁的童声合唱, 与屠杀犹太人的德国纳粹, 就人性来说, 你有什么感觉?通过答问, 学生就会发现并理解电影音乐的"反向衬托"这一表现手法, 从而感受到纳粹的残暴, 以及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 也理解了这个场景对辛德勒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

六、开展活动, 创设实践性情境, 拓展鉴赏视野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 “音乐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指定或自选专题, 主动搜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资料等进行交流, 以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专题, 组织音乐鉴赏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设实践性情境, 拓展学生音乐鉴赏视野。比如开展“我最喜欢的音乐推荐活动”, 学生可在校园网上向师生展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相关的文字、乐谱、图片、音像等资料。比如开展“鉴赏心得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或校园网音乐鉴赏专题论坛用文字描述或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鉴赏心得, 交流鉴赏体验。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开辟音乐鉴赏专栏, 经常向学生推荐鉴赏作品, 并上传相关资料。此外, 每上完一次新课, 教师还可把课内鉴赏作品的相关资料上传到鉴赏专栏, 学生可在课外参考教师推荐, 自由选择作品进行鉴赏, 或重复听赏课内鉴赏的音乐, 增加鉴赏实践。

音乐情境 篇9

一、职高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职高音乐教学中, 学生由于音乐知识基础掌握不好, 对音乐学习不重视, 导致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 使音乐教学的效率不高。分析职高音乐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校进行学习时, 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升学率, 对音乐教学不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经常出现文化课占用音乐课的情况。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 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不感兴趣, 基本的音乐知识没有掌握。

(二) 教学设备简陋

在职高音乐教学中, 教学设备较少, 在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究时, 不能让他们通过实践来体会音乐的内涵。在这种环境下的音乐教学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使学生缺乏欣赏音乐盒感知音乐魅力的机会, 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失去兴趣。由于音乐设备缺乏, 学生对各种乐器的辨别能力不强,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能运用音乐知识来进行分析, 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情感,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学生不注重聆听

职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注意力比较分散, 尤其在进行音乐欣赏环节时不注意聆听。在对音乐进行欣赏时, 主要是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听来与音乐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不注重聆听, 就不能受到音乐的感染, 从音乐中获取力量。由于没有专心聆听音乐, 学生对音乐要表达的意境没有掌握, 也体会不了其中要表达的情感。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和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造成学生不注重聆听的原因也反映了教师对聆听的不重视。

(四) 学生对音乐所形成的错误观念

职高学生对音乐学科存在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课程, 就能顺利毕业, 找到好工作。所以, 对于注重专业技能的职高学生来说, 音乐课的学习可有可无。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娱乐, 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做小动作, 交头接耳, 课堂纪律很差。学生对音乐课程的错误认识使音乐教学不能顺利开展, 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效率。

二、运用有效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为了改变职高音乐教学的现状,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重视起来, 职高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感到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进入到音乐情境中去体会和感受。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环节进行演唱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还可以让学生在倾听音乐时伴随音乐进行舞蹈。在跟随节奏动起来的过程中, 课堂氛围也活跃起来。在欢快的氛围中,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使他们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 并能主动对教师布置的音乐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同时,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对人气质的塑造。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探究和对音乐的体会, 能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 提升他们的外在气质,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为他们顺利进入职场提供有利条件。

三、营造良好音乐情境的措施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不同音乐时要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 使学生能根据音乐风格进行欣赏和探究。良好的音乐情境不仅让学生在探究音乐知识时感到轻松, 还能使他们的情操得到熏陶, 形成美好的品质。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良好音乐情境的创设。

(一) 注重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结合

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相比, 学生更愿意传唱流行音乐。这是因为流行音乐的节奏比较欢快, 在演唱时能激发学生的活力。同时, 由于职高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接受流行音乐的能力很强, 学习和接受的速度较快。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 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 就能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 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 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 最终实现职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通过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

如果说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那么音乐则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听说艺术。所以,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来创设一个使视觉和听觉共同发展的音乐情境, 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体会音乐中的意境, 感受音乐的美。例如, 在向学生教学《草原放牧》这一首歌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插播动画片的方式, 让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确保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状态下欣赏音乐, 得到美的享受。此外, 教师在向学生教学《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 可以按照与其相关的内容来插播青山、绿水、牛羊、丰收的庄稼。学生观看的同时, 播放歌唱家演唱的画面, 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对作品的兴趣, 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

运用情境教学, 激活音乐课堂 篇10

一、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在表演情境当中“感悟”音乐

表演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并能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调动起来。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是7% 的文字加上38% 的声调再加上55% 的面部表情。”因此, 我们运用自然得体的动作、表情、姿势, 也就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 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 使得人与音乐、人与角色之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在教学《大鹿》这一课, 这首是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 歌曲讲述了大鹿不顾危险勇敢搭救好朋友小兔的故事。第一乐段旋律明朗跳动性强, 讲述了小白兔来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是小兔和大鹿的对话, 在高音区小兔的旋律声音得到发展, 显现出了小兔面对猎人的紧张害怕的心情, 而大鹿表现旋律在中低音区展现, 显得冷静勇敢, 表明了与小兔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决心, 刻画了勇敢助人的大鹿形象。旋律上的跳跃加上情绪上的波澜起伏, 以及极具故事情境的拟人化歌词, 让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整堂课可以在“激发兴趣”“充分体验”“拓展活动”等环节中, 来充分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演唱歌曲、表现歌曲。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两只小手来表现音乐中所描述的动物形象, 学习大鹿那勇于助人的精神, 学生们也会懂得同学之间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教授时随着音乐由舒缓到紧张的进行, 让孩子们以自己的两只小手分别扮演“大鹿”和“小兔”, 进行惟妙惟肖的, 问答呼应式的歌唱表演, 既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准确地背唱了歌词, 同时还领悟到了音乐展现出的大鹿和小兔互相帮助、遇到危险能团结一致的好品质, 也让孩子在情境的驱动下设想故事结局时, 意识到了猎人不杀小动物是不环保的行为时应该禁止的行为。又如在《小白兔乖乖》的表演情境中, 为使学生更加入戏, 除了稍事布置教师的作为环境外, 还给大灰狼披上披肩、在头饰上戴上花头巾, 让兔妈妈提上花篮, 也戴上头巾。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 积极踊跃地即兴表演着“大灰狼、兔妈妈”等角色, 入戏结合表演进行分角色的演唱, 更能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狼、兔、兔妈妈等不同的音乐形象及音色, 同时让孩子们悟出日常生活中更有安全意识, 要学会保护自己。

实践表明, 如果形象思维具有优势的的儿童来说, 直观、生动、形象的表演情境, 最容易触动他们的精神世界, 并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音乐中感悟“知、情、意、行”。

二、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 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音乐

问题情境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情境。音乐教学有时候不妨以问题为载体, 以音乐的方式呈现, 也可以直接以设问的方式提出, 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也抓住了音乐教学的根本问题。

比如, 《这是什么》这节课一开始, “问”和“境”同时呈现:教师把歌曲部分内容当谜语唱出来, 并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两个疑惑问题的时候, 学生的小手都纷纷举起,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为什么积极?首先因为他们猜谜语, 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的谜语是唱出来的, 跟其他学科教师比起来特别的与众不同, 也就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他们愿意去猜、去想、去说、去做, 就这样通过问题去寻找各种钟表的节奏和律动, 在寻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听唱了歌曲, 感知了音乐形象。又如在《编钟》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却直接以设问的方式提出“看到这两个字, 你最想了解什么”这一类问题就是在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问题抛出立即让学生开启了智慧的思维之门, 有的想知道编钟的样子, 有的想知道它怎么演奏, 它的背景是什么, 还有的想了解编钟的声音, 当孩子们能够自主提出这么多问题的时候, 为了寻找答案, 他们一定会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激情。

三、保护好学生的兴奋点, 在游戏情境中“爱玩”音乐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但表现欲强, 兴趣不持久但可塑性强, 因此, 我常常会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 旨在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思维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游戏情境既符合音乐学科寓教于乐的特点, 有适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如在《音乐小屋》的教学中, 我用“撘音乐房子”的游戏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游戏情境时隐时现。从协助教师搭建一个实体 (积木块) 的音乐小屋开始, 到通过自己的努力, 用旋律、节奏、歌词搭建一个虚拟 (卡片摆成) 的音乐小屋为止, 学生始终在玩中学, 乐中学。在二年级《这是什么》的歌词创编环节, 老师设计了一个“认时间”的小游戏, 既跟生活紧密相连, 又不失音乐性。教师自制颜色不同的两个指针, 比划成自己想要的时刻表, 神气地考问其他同学。在这样简单有趣的游戏情境中, 同学们争先恐后, 有的大声抢答几点钟, 有的想上来当考官, 大家先说后编再对唱, 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四、保护好学生的仁爱心, 在生活情境中“思考”音乐

小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也最容易转变。情境教学正是利用这一点, 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 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情感纽带和驱动作用。音乐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创设出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之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爷爷过生日》一课的生日Party情境的创设, 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爷爷、尊进长辈。通过生日会上给爷爷送礼物的环节, 想一想爷爷最需要的礼物是什么, 再把它编进歌曲里面唱给爷爷听, 以此表达对爷爷的关心和爱护。《洗手绢》从歌曲欣赏入手直奔“劳动”主题, 在洗衣律动中巧妙引进新授歌曲中典型劳动衬词“哎啰哎罗哎”展开教学。歌曲表演教学完成后, 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劳动场景, 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中不同的情景动作, 找出与之匹配的劳动节奏, 再将音乐节奏与其他的劳动形象进行联想, 并在音乐声中享受劳动的快乐。让孩子在洗衣服的劳动场景中, 一边劳动一边联想音乐节奏, 发现劳动中有音乐, 教会他们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做一个爱妈妈的好孩子。《大海》一课将“大海”搬进教室, 学生欣赏大海美景, 想着大海音乐深深懂得爱护大海、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在教学中创造生活环境, 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在情境之中, 能主动地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探索、发现、理解并学会新知识, 又让学生学会了与同学合作、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音乐 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8-02

新时期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所以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要求进行的音乐教学就是教师依据教材教学内容,创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在此情景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和谐相处、互动交流,这会让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情境音乐教学,供参考。

一、情境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接下来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经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同学们在未学习之前,就已经领略了宝宝是如何睡着的这一生活意境,在接下来的学习之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音乐教学帮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情感维系的音乐教学,则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黑格尔曾经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在教学《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这首歌时,笔者引导学生这学生想象一个祥和谧静、阳光洒满大地的早晨,接着多媒体逐段展示音乐的意境。小鸟展翅飞翔之后,活泼欢快的的旋律跳出来,音乐牵动着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跟随音乐兴奋起来。学生在音乐中得到了情感熏陶,迸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三、情境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境教学能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情境效应,把自己融入特定的情境中间,课堂与情境融为一体,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抓住“情”和“境”。情是情景、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从而形成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与课题相应的,融视、听、感、触为一体的特定场景和音乐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感知、体验的状态之中陶冶情操,发展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知音律、通心灵的音乐的耳朵,要体验中达到人与音乐情感的共鸣。在《小雨沙沙》一课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即导入─初听─音乐记忆─学唱歌─学唱歌词─歌曲处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音响导入法,播放歌曲《嘀哩嘀哩》从而导入新课《小雨沙沙》的学习。然后初听新歌,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第二层,让学生对新歌旋律多次聆听、哼唱,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并用记忆的音乐旋律学习歌谱。第三层,用学会的歌谱学唱歌词。第四层,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通过这四个层次来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概念,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步入这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四、情境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作品需要向学生提供多种视觉材料,如图画、实物、灯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为音乐作品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为引入作品作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节奏及旋律的变化,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地变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自由地发挥。只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就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播放“小燕子”的曲子时,笔者任意做几个燕子飞翔的动作,音乐一出来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根据乐曲的意境翩翩起舞,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快乐的小燕子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欢乐情景,又仿佛看见家乡变化和春天的美好景色而高兴欢呼,尽情投入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这种情境练习,既愉悦学生的身心,又活跃学生的想像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初探 篇12

1. 在游戏情境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我们知道,小学生大多喜爱音乐,但这种喜爱仅仅停留在对唱歌的热情上,他们凭感性来理解和接受音乐,用天生的感觉来歌唱。光有感性认识而缺少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不行的,因为只有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获得学习音乐不竭的动力。然而,音乐知识都很枯燥,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识记才能掌握,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游戏情境,将音乐知识融入到课堂小游戏中去,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的同时达到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小鼓响咚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这首歌的节奏和力度,我将学生惯常玩的拍手游戏进行了改编,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唱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一只蝴蝶不服气,抖抖翅膀比一比。”同时,我还要求他们在每段歌词的衔接处停顿下来,用手敲击桌子或板凳,唱“拍一”的时候敲一下,唱“拍二”的时候就敲两下,嘴里还要配合着喊“吼、哈、嘿、呦”等语气词。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敲和喊都要配合拍手歌的节奏,并且要表现出不同的力度来。经过这样的改编,原本很简单、很普通的游戏变得韵味十足。由于趣味性和教育性并举,有效化解了学习音乐节奏时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很自然就摸索出音乐节奏和力度的规律。

2. 在表演情境中升华对音乐的情感

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热爱歌唱、表演,喜欢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发挥天性的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情、手势,甚至是眼神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音乐教学向更深层次的表演和理解发展,不断升华情感。

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创设表演情境呢?首先,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表演欲望的课堂氛围。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表演天赋才能发挥出来。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情绪,注意课堂语言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音乐课是可以自由驰骋的乐园;同时,让学生明白表演也是学习音乐的一种方式,让他们想表演、敢表演。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表演方式。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表演方式,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一个人进行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表演,还可以组织表演比赛。此外,小学音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有故事情节的,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将这些故事表演出来,让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3. 在审美情境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高境界的美,离开了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教师不能满足于教会学生唱几首简单的歌,而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内容去创造审美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音乐所营造的美境,教会学生主动去体会音乐美,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在音乐的学习中获得美的熏陶,让心灵得到净化。

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歌曲进行审美解读。例如,在进行《春来了》这首歌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思考可以用怎样的文学语言来表现春天的美丽。他们不仅说出了“春意盎然”“莺歌燕舞”等成语,还想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诗句。当学生沉浸在文学作品所营造的美好情境时,我话锋一转,巧妙地将他们从文学情境转移到音乐教学中来。

上一篇:以评促教下一篇:通讯光缆网络的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