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方法

2024-08-01

情感教育方法(精选11篇)

情感教育方法 篇1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 有责任、有义务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在艺术教育中, 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就是情感活动的基础。富有情感是美感最重要的特征, 审美对象能否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则是判断作品审美价值和艺术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总之,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美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而推进音乐教学情感化,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欲望, 将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审美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变为持久的动力, 变为理性的思考, 变为主动探究的需要, 是构建“情感教学模式”的主题。因此, 在音乐教育中, 这种以情动人的规律, 应该贯穿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浅谈大学生情感倦怠及其情感教育 篇2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情感倦怠现象入手,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以便于教育者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干预有情感倦怠的大学生,对维护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感倦怠;情感教育;大学生

一、情感倦怠概述

1974年,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倦怠”这一概念,他用工作倦怠来描述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工作导致的投入程度降低、身体疲劳、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工作成就感降低等。随着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提出,情感倦怠是一种消极负性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身心过度疲惫导致自身情绪资源减少以及个体成就感降低等现象。

大学生仍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一个群体,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多重竞争和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感及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对情绪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足,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以逃避或抱怨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逐渐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父母、老师及同学,从而产生亲情倦怠、师生关系倦怠、友情倦怠等,严重影响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使其远离迷茫和困惑。

二、情感教育内涵及目标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人的情感领域所开展的教育,它是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通过设定情感教育任务目标,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增强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实现情感的升华。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倦怠现状,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目标可分两个层次: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倦怠情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及时察觉情感倦怠的发生并有效控制情绪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包括政治情感、道德情感、人际情感等,有助于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重燃对生活的热情。通过情感教育,大学生应始终保持健康的情感基调,有效缓解情感倦怠的发生。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提高认知教育

情感倦怠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大学生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产生了情感倦怠,同时,情感倦怠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消极负性情感堆积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大学生对情感倦怠的认知教育,使他们在倦怠情绪刚出现时就能够敏锐地进行识别,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要提高认知教育,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是良方解药。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确立“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其次,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再次,开设情感培养课程,进行全面的理论传授和指导。最后,设置一定学分,规定只有修满学分才可继续以后课程的学习。

笔者强烈建议在第一学期开设情感教育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就应接受情感教育课程的培训,这有利于他们应对新环境下产生的情感问题。课程内容可包括中华传统孝道、国学经典等。情感教育课程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及情感的理解体验和把握能力,提升自我控制、自我协调、自我激励能力,有效解决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

2.注重课外实践,拓展情感教育途径

除了增加情感教育的理论课程外,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情感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论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其中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平时羞于启齿的问题,而不必担心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且这些问题有专业教师给予解答,从而缓解一些害羞学生对于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恐惧。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优秀学生宣讲团等情感教育活动,让在学习、创业、助人、励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学生进行演讲,使其他学生切实感受到正能量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努力拼搏,缓解倦怠情绪,重燃生活激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情感教育良好氛围

校风、校训、校歌、学术氛围等校园文化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积淀着一年又一年的校园底蕴。校园文化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如征集校徽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亲手栽下一棵树等,让学生切实为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融入校园,以校为家。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大力宣传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鼓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营造一个真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远离情感倦怠,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Wood T, McCarthy 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Teacher Burnou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 2007,30(2):478-481.

[3]唐勇.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及调适策略[J].教书育人,2006(1), 27-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1230021)。

情感教育方法 篇3

初中学生处于个性较易变化的时期,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态度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以自身健康的思想与合适的言行来感染学生,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初中体育情感教育可以说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在体育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重视自我反思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树立专业技能标准与为人典范。初中体育教师要想为人师表,就需要了解自身言行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善于和学生交流,聆听学生心声,主动贴近学生,构建师生间心灵的桥梁,在学习上、生活上激励和鼓舞学生,以规范和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助探究,共同健康成长。

例如,在“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握拍、手型、步法、规则等基本功的学习和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因材施教,灵活调控课堂;最后,教师要以自身魅力感染和吸引学生,促进学生技能和合作交流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实施游戏教学,打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实施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和自主探究,打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舞学生快乐学习与自主体验。游戏教学策略与新课改理念中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融合,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发挥学生潜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促使体育教学高质、高效、高能地开展,激励学生实践与探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可以从学生兴趣的引导与激励出发,凸显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打造快乐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案,创设宽容愉快的游戏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实施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相关因素有:(1)初中体育课时的限制;(2)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游戏难度的选择;(3)游戏场地的配备等。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可以基于兴趣导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的初中体育游戏教学。

例如,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对学生的弯道跑技术实施“游戏接力”教学,选择弧形跑、迷宫跑等游戏策略。投掷教学中,选择圆形靶、方格等游戏进行分组竞赛,也可以设计具有情节的游戏“炸碉堡”等,展开敌我双方的对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理论进行体育实践,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促使学生提升体育技术水平,强化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走进情感世界,化解学生的情感困惑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情感困惑或者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等,从心出发,分析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给予相关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强化能力、不断进步。初中体育情感教育是实施初中体育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出发,贴近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实施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化解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困惑,不断地用自身情感感动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升他们的心理、身体素质。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逐渐变强,他们正处于情感敏感的阶段,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敢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也有部分学生个性很强,不适宜选择生硬的语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应该因材施教,教师选择贴近学生内心的语言和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帮助其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当面的批评,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实施引导,鼓励学生自我纠正和提升。

四、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获得良好体验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的中心思想,因材施教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开展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女同学还存在害羞、胆怯等现象。基于这些问题,教师要从情感教育的原则出发,实施引导、激励性教学策略,找出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设定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训练量、训练难度等,激励和表扬学生,引导学生获得快乐的体育活动体验。

例如,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部分身体灵活度不够、基础不好的学生,还有部分因害羞、胆怯而自卑的学生,以及身体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鼓励他们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强化体育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公平对待学生,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公平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我的言行和态度出发,真正践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学理念,以自身的言行来规范和要求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找出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差异,基于学生的身体基础与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使其身体力行,多参与练习与实践,真正地从实践中感悟和提升自己。初中体育教学需要从学生内心感知和身体训练出发,尊重每位学生的身体基础、身体素质和各项能力等,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实施“爱”的情感教育,这里的“爱”包括公平对待、尊重与鼓励。教师需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在找出身体素质好、协调能力好、运动感觉好的学生的同时,发现其他学生身上的独特优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鼓励和培养每位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例如,在“短距离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基础与心理状态,采取引导式、鼓励式的教学策略。先由教师介绍相关理论,起跑分为“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部分,之后就是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与终点跑。教师要给学生分析每个阶段的示范动作、注意事项以及动作要领,再鼓励学生分小组演示训练,由小组长和教师找出每个学生整个短跑过程中的欠缺和长处,由此激励学生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和鼓励自我,最后提升自我。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羽毛球、短跑、乒乓球、篮球等课余协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提升学习效果,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幼儿情感智力教育的方法 篇4

一、情感智力教育中几种不当类型

约翰・高持曼博士发现,在教导孩子情感智力而失败的父母存在着3种类型:

1.忽视型:对孩子的情绪表现不理不睬,既不鼓励积极情绪,也不疏导消极情绪,觉得这无关紧要。

2.反对型: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满,可能因此轻视、责备甚至惩罚他们.

3.放任型:接受并以同理心对待孩子的情绪,却对孩子不予指导。

约翰・高特曼指出,对待孩子的情绪情感不仅要重视,更要耐心地加以指导,从而使他们逐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情绪指导步骤

约翰・高特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对儿童的情绪指导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1.觉察孩子的情绪。2.了解情绪是与孩子亲近或教与孩子的机会。3.以同理心去倾听,确认孩子的感受。4.协助孩子找寻言词来表达他正在体验的情绪。5.为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思索计谋的同时也要设定限制。

三、幼儿情感智力教育的方法

1.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和调控他人的情绪情感―― 移情法

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个体要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必须经过移情才能真正达到。移情法是让个体想伤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从而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移情法表现为多种方法。幼儿园教育则多用“角色扮演法”,即个体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从而理解那个角色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2.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直接疏导法和间接教授法

在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方面,教育方法分为两类;直接疏导法和间接教授法。

直接疏导法是指成人直接帮助幼儿疏导情绪,使幼儿的情绪恢复常态。如与幼儿谈话、利用音乐感染等都届于此类方法,也可称无意转移法。

间接教授法则是指教给幼儿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使其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教幼儿放松的方法(深呼吸法)、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找好朋友说说等),此方法也可称有意转移法。

从长远来看,成人应更多地采用间接教授法,使幼儿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这会使幼儿终生受益。但幼儿期情绪情感的特点――易感染性,使直接疏导法应用起来也会比较有效和快捷。

四、适宜于幼儿的情绪调节方法

―般说来,人们调节情绪的方法有以下多种:

认知训练法、音乐调节法、生物反馈法、颜色调节法、呼吸调整法、念动训练法、暗示调节法、表情调节法、放松调节法、体育活动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等。

在幼儿教育巾,用得比较多的有:

1.认知训练法

也比较适宜于幼儿的情绪调节方法

大家知道,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不合理的认知是许多消极情绪的源泉,即所谓的“自寻烦恼”。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向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有 “自寻烦恼”倾向的人容易把事情和自己搞得更糟,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合理的或叫做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单向思维、以倘概全、不合理的归出力式等等,都是这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的表现。由于受遗传和本适宜的教育的影响,在有些幼儿身上也存在着这些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虽然它们表现得还不很明显。比如,有些教儿喜欢钻“牛角尖儿”,有些幼儿比较偏激,这就是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应引起成人的注意。

认知训练法的重点在―纠正幼儿不良的认知习惯和1.合理的思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等让幼儿学习别人的合理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让他们看到事倩的后果来纠正他们的不合理思维方式。

2.系统脱敏法

具体做法如下:先让有情绪障碍的人接近能引起微弱焦虑情绪的刺激,然后使患者放松,由于放松对焦虑的抑制作用,患者变得可以忍受厂。经过反复多次,这个刺激就不再引起焦虑反应。然后加大刺激且,再进行放松训练,最后达到对最害怕的刺激也能坦然对待为止*本书第四章中“她敢上充气玩具了”的案例中,教师就是采用了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比较适合治疗各种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比如动物恐怖症、黑暗恐怖症。

3.深呼吸法

这是呼吸调整法中的一种,即借助深呼吸使激动的情绪趋于平静o这种方法的生理学原理在于:深呼吸时,人呼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便作出保护性的抑制反应,这样人的紧张情绪就得以消除。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幼儿容易掌握。第三章中“萌萌该怎么办”的案例中,教师就是采用了深呼吸法。

4.音乐调节法和体育活动调节法

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调节人的倩绪的方法。共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借助于刺激性较强的活动转移、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消极情绪对人的控制。这两种方法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学习运用它们。

5.宣泄法

中国教育:情感缺失 篇5

朱永新:小蔓教授,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最近我国一所名校连续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那些年轻的生命之花,在瞬间就凋谢了。你也一定为那些动辄对他人施暴,甚至铤而走险杀人的年轻人的行为惊愕不已。你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小蔓:原因当然很复杂。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与我们的教育只关心分数、考试,只关注学业方面的成效和成就,较少关注人的情感培育、价值取向与心灵成长有很大的关系。

朱永新: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有点“忘情负义”,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关怀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了。在中国教育界,你是较早关注教育中情感缺失的学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读过你的《情感教育论纲》等著作,你不断地从教育学的立场、视角提出和呼吁重视人的情感品质,建构了从情感切入关怀人的身心协调、创造兴趣以及道德、审美等精神发育的一套情感教育思想理论。

朱小蔓:二十年过去了,以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已经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这让我很欣慰。但直至今日,现实情况却一点也不能减缓减轻我们的担忧。应试模式的教学和育人方式依然盛行不衰。学生的创造活力不强,许多孩子对学校里的学习不那么感兴趣,学习和自我教化的内在动力不足。

朱永新:你是说,他们并没有表现为积极的情感状态,情感品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确,情感状态和品质对于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无论是知识的真正掌握,还是心灵的丰富,离开了情感都是不可能的。清代学者戴震就曾经说过:“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朱小蔓: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创造的冲动,有与人联系、交流的欲望,有对秩序、格局的敏感,这是人性的潜能,它在儿童身上很容易自然产生,而且像一个原始完整的胚胎,具有无限分化发展的可能。如果我们注意呵护它,在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分化、整合,循環往复,就会积淀为饱满的,具有生产性的精神情感。反之,就会产生负面的、破坏性的情感,如自杀、暴力、倦怠等。你这一二十年不断倡导儿童和教师阅读,我觉得,你所推崇的通过阅读促进精神发育的理念与情感教育的主张是内在一致的。

朱永新:是啊,起初我写我心中的教育理想,后来我想用行动一点一点实现教育理想。我希望学生、教师的情感状态是积极的,他们的学习、工作是内心情愿的、享受到劳动快乐的,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幸福。

朱小蔓:人的情绪发生有原始自然性、早发性,对个人具有很强的动力、动机性。教育要做的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条件和支持。可是我们现在强加的、一厢情愿的事太多。外部人为强加的东西反倒容易泯灭和消解人性深处的一种潜能。

朱永新:问题在于,情感似乎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能够从科学的层面讲一下情感发育对人的作用吗?

朱小蔓:我不是心理学者,即使心理学术界,对情绪、情感的研究都还有大量分门别类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东西。对于教育学者,我们更多的是要不断反思、追问教育的方向、教育目的以及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端正和健康。我们需要尽可能运用一切研究人、研究社会的各类知识丰富、改善我们的教育观。还有,就是像你,像教育学术界其他一些学者一样,通过教育实验,从教育第一线获取真实的资料研究教育,并且用行动去推动教育的实际改变。

朱永新:你在一九八九年给情感教育下过一个定义: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后来,又进一步明确:情感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

朱小蔓:在国外,有个欧洲十几国参加的情感教育合作共同体,其倡导人之一皮特朗先生给出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其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或者正如法语中表述得更为确切的,关注每个学生能够“Je suis bien dans sa peau”(感到身心愉悦)(一九九五)。

我把情感教育比喻为儿童教育之根?这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论证,仅从脑发育的根据看,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比如零岁开始的安全和依恋,日本脑科学家小泉英明称其为“心灵教育的开端”;一到两岁秩序感出现;两到五岁“他心想象”(即别的孩子是独立于自己的另一个“我”的存在)出现。据脑科学最近研究报告,“他心想象力”所在的区域——“前额叶”被激活的同时,还激活了前额叶腹侧和扣袋回之间的一个区域,后者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在“他心想象”的基础上,关于“社会”的意识才可能发生。他心想象力,人类独有。这很有意思啊。

还有,人类在长期演化中,有两种记忆被保存下来,一种是“语义记忆”,一种是“场景记忆”,后者给人“时间”的感受,把人们带到“过去”,更贴近人们的私己经验。当我们从事社会认知和道德判断时,我们脑的上列部分被激活,于是就意味着我们在情感方面的卷入,也可以说,社会认知与道德判断几乎总是情感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种基于直觉的智力活动。以往的教育学、心理学对其缺乏认识和重视,而更多地看重“语义记忆”、逻辑认知形态的智力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创造性活动和真正的“理解”离不开情感活动,甚至激情。今天,脑科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所激活的,恰恰是自我意识、他心想象和场景记忆这三种功能所在的脑区。这些,从脑科学上证明我们的教育假设:优质的情感是孕育人性真善美的种子。

朱永新: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并不是只关心情感,不关心认知的教育。它反对以认知发展为名,忽略、牺牲人的情感有正面的保护和建设。所以,我理解你主张的情感教育是对人全生命的关怀。人的生命既是感性物质的,又是精神超验的,不管怎样的生命形态,都会以情绪、情感表征出来,关注情感质量也就是关注生命质量。因此情感教育不但不是忽略认知的教育,相反,它是从情感呵护与建设入手,达至全生命的全人教育。

朱小蔓:是的。现在认为,人类有两种认知形式,即冷认知和热认知,情感被称为“热认知”,根据前面的解释,“热认知”对道德发展必不可少,对认知发展也极其重要。当我们自觉使用情绪情感作用机制时,知识学习过程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且伴随有情感动力机制。情绪展开的过程有一个“动量”存在,构成为一个“场所”,在这种时刻,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容易引起交融。可以设想,如果学生的情感、心灵没有因为对学业的厌恶、拒绝而闭锁、僵硬,那么开放的、自由活泼的心灵便是一块播种并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

新课程改革:重视情感、价值观教育

朱永新:二○○一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为“新课程”)规定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列为课程目标,即所谓三维目标,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将它们统整起来。这是一次重要的变革。可惜我们仍然没有真正发现这次变革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进教育目标的深刻含义。作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制定者之一,你怎么看待这一进步?如何解读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

朱小蔓:尽管对课改三类目标的设定和描述,教育学术界仍有不同认识,但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家是认同的,它有助于扭转、匡正过去比较单一的、过于重视知识传递的课程功能观。新课标中各门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体包括以下三类要求:第一类是期望学生产生对该学科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好奇、惊异乃至美感,以及把学习看做智力劳动的愉快过程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本身即是人的积极情感品质,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如:数学学科一至三年级“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化学学科“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地理学科“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生物学科“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音乐学科“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nlc202309021959

第二类是将不同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情绪情感为表征列作为目标,如:历史学科“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生物学科“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音乐学科“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它们是学科中蕴涵的生命意识、生态关系,爱国情怀,是高尚的人性美以及客观、公允、严谨、求实等价值观。

第三类,要求通过特定学科的内容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合作分享、乐于助人以及克服困难的坚韧意志等,如数学:四至六年级“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七至九年级“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等;科学学科“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朱永新:是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英国学者沛西·能所说的一句话:“如何众多的教育努力的相对无效性主要是相对忽视了作为每个人的能量的最近来源的情感,它是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情感方面。”新课改设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要求统整,这给德育、美育很大的施展空间。你主张的情感教育,我大力提倡的阅读都在课改中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和路径。

德育,应该关注心灵与精神成长

现在的德育效果不好,原因当然很多,但我一直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按照德育的内在规律,没有把阅读和游戏,把儿童的交往与自主学习作为德育的重要渠道,而是过分重视了外部知识的堆积,外在纪律的束缚以及形式主义的措施。我一直认为,德育,就其本质,是影响人的价值系统,是关注人的精神成长,是首先做心灵上的工作。

朱小蔓: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传统的道德教育立足于教育者及其经验中所体现的社会道德价值,试图通过改变价值信息提供的数量、质量、途径和呈现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而较少虑及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学习道德的过程,较少关注学习者特有的生活境遇、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难以真正获得对于一个真实个体有具体意义的效果。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

朱永新:我们很少认真思考: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人类那些最伟大的价值、智慧和思想,都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里。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朱小蔓:是啊,人的心灵成长与精神发育永远也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尽量多的人和物进入童年期的精神生活,造成少年教育困难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童年时期的情感——道德财富丧失了,而童年时期的情感——美感领域往往比较狭小而又贫乏,形式主义给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儿童们和少年们做的许多事情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内心,而仅在意识表面上爬行(例如,有时甚至连帮助残废者和病人也变成轮流值班的‘措施’,并逐渐成为用打分数来评定好坏的‘课程’……很难找到比这种做法更扭曲儿童心灵的事情了)。”他这里所说的要让尽量多的人和物进入童年的精神生活,并在整个少年时期在情感领域中一直保存着这些人和物的迷人的吸引力,当然是包括那些伟大的图书里出现的人与物。

朱永新:为此,我们新教育研究院专门组织专家为中小学生精心选择了一些最经典的儿童著作,作为中小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我希望,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中所蕴含的一些基本价值,包含着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等,它们保持着文化的“经典意义”,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我希望,这种经典文化蕴含的价值观不要被时下的物质文化、商业文化消解。

朱小蔓:你们推崇的这些价值的确很重要,我们的社会不能想象没有这样一些价值观而能够构成天、地、人之间的合理关系。此所谓义与道。但这些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为基础、为支撑,因为情感,可以说是一个人所信守价值观的标示器。

朱永新:你是不是说,要培养某种价值观,除需要一定的知识、认知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情感?有人说,真理主要诉诸知识,而价值观和信仰主要诉诸情感。

朱小蔓:而且,其中有些情感体验和情感品种是最基础性的、不可缺少的。比如:俄国文化人类学家索洛维约夫认为,“羞涩、怜悯和虔敬这些基本情感,把人对低于他、等于他、高于他的生物應有的道德关系包括无遗了。超越物质的情感、对有生之物的同情和自愿服从超越人类本原——这就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永恒牢固根基。”“道德生活一切其他现象,一切所谓美德,都可以被视为这三个根基的变式,或者它们与人的智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索洛维约夫称它们是道德的原始材料。当然,个体的道德长成仅依凭作为类的存在而可能有的道德材料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种支撑性的情感系统,比如:依恋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等。

朱永新: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情感是不能命令的。情感培养,要有一定的情感环境。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是否平等、友善,相互信任就是重要的情感环境。人缺少彼此的依恋和安全感,缺少人与人交往的美好感觉,缺少爱和被爱的感受,道德的种子就不会苏醒和萌芽。人如果没有自尊,没有起码的尊严,不能获得社会认同,他就不能悦纳自我,不能获得自我的同一感和整体感,相反,内心巨大的撕裂感和冲突感将使他丧失打开心扉、与人沟通的勇气。

朱小蔓:是的。有关研究表明,所谓道德情感是由社会性情感和认知性情感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社会性情感由生物性的亲社会情感(主要是依恋,它由期待和爱的需要产生),经过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挑战,积累社会经验,向更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发展而来;认知性情感的生物学基础是个体的奖惩系统,人受物质环境的挑战,不断发展认知,产生和不断成熟具体化了的认知感。在原始的社会性情感基础上发展心理支撑性情感,并进一步发展为道德情感,这是一个不断递升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人道主义关系,它包括爱、互相信任、尊严,没有这些,道德是很难生长的。遗憾的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吞噬了道德成长所需要的那种心平气和。我们常常没有时间去等待、去玩味、去感受、去理解,我们天天都在忙着评估、追求外显效果,天天都在急于求成、要求开花结果,这恰恰违反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其实,道德的成长、精神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渐进、不断积蓄的过程。

nlc202309021959

朱永新:还有,人与人的交往,孩子与孩子的交往,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与阅读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的教育,较少关注到孩子们的各种交往关系,我们大部分学校,缺少真正的游戏、戏剧、团队活动等。什么是真正的?我认为,是在其中可以产生规则感、角色承担意识,还有关切心的活动。公民意识怎样培养?就是要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积累、强化。

朱小蔓:米德的研究是,自我意识(即“主我”)是和他心想象(即“宾我”)共生演化的,也就是说,缺乏与他人的交往,不可能有自我意识。

教师成长,情感素质不可或缺

朱永新:现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比较强调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技能意义上的“专业性”,强调教师职业生涯必须追求专业发展。其实,我更加喜欢用“成长”而不是“发展”的概念,因为成长更多是针对一个生命体而言的;发展,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虽然也有人的发展,但是毕竟没有那样强烈的生命感。

朱小蔓:我赞成你从生命体角度认识教师专业化。如果没有教师本人对所教学科的挚爱甚至痴迷、执著的情感,没有经常性的对胜任该学科教学的自我肯定的积极体验,不但他自己是走不远的,而且也无法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学校里,知识是不可能冷冰冰地毫无感情地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的。他常对教师说,你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人学物理。这句话看似平凡,其实是他的人道主义教学观、教育观的表达。

朱永新:是啊,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仅仅是为了当下而活着,支撑人活着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价值,也往往与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要有教育理想。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诗人是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诗人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朱小蔓:你还是那样充满激情,充满理想主义的情怀!你带领的新教育实验团队里,还有我这些年因推动情感教育结识的不少教师都有这类情感性特征。另外,教师的情感交往、应答能力很重要。教师的情感观察能力、敏感性,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这些既有技能技巧性的,更有来自人文素养本身的。

朱永新: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我记得你在一个读书会上说:“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对教师来说,这个“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这个“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不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吗?

朱小蔓:是的。我们经常把理想信念看成是虚幻的、脱离实际的东西,其实它本身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只有用实实在在的而又丰满的情感支撑起来的价值观才是比较稳固的,具有人格魅力的。

朱永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赞同三维目标及其统整的课改理念。但是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及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还缺乏清晰了解。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并不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生硬贴加上去的。

朱小蔓:是的。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在教学活动之中。首先是教师本人要对所教学科有挚爱甚至痴迷、执著的情感,有对胜任学科教学的自我肯定的积极体验,这对学生有情绪感染与教育作用。教师的学科水平不仅通过其知识传递真理的力量,而且对学科深爱的情感伴随其生命能量具有信念和信仰的力量。

朱永新:对!我们新教育实验就明确提出,希望我们的老师成为汇聚在知识篝火边的一群探索者,成为所教学科的虔诚的传教士。没有这样的精神,是难以真正让知识复活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本身不是游离于情感之外的。数学家、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价值镶嵌在事实之中。优秀教师往往也以其知识学养背后的情感与价值观吸引着年轻人。

朱小蔓: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应该敏于发现与捕捉、善于挖掘与主动建构学科知识中广泛蕴含的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内容,结合学科史实与栩栩如生的人物进行延伸和拓展性介绍,将其自然而艺术地呈现与表达出来。那些富有价值含义的传递不仅是客观陈述的、说明性的,也是叙事性的、人文解释性的,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特别吸引人。对于教师而言,它们已不仅是学科知识,也不仅是一般的教学法,它可以归入斯坦福大学舒尔曼创造性地概括出的“学科教学知识”,也可以归入格罗斯曼所分类的教师个人化的教育知识。教师的这类能力,与个人的价值观相关,与其生活史、阅读史以及道德悟性相关,是有一个积累、修炼过程的。

朱永新:是的,教师应该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创造对学生有意义的、大大小小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事件。如何把日常的教学活动变成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探索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发现的愉悦、智慧的挑战成为师生共同的庆典,是好的教育必须努力追寻的目标。我们新教育人一直在追寻这样的目标,努力让知识、生活和生命融为一体、深刻共鸣。

朱小蔓:我关注到你们的实践。我认为你们正在用自己切实的、不断创造的行动撰写一本中国的《实践教育学》。的确,知识,只有与生活,与生命产生深刻的共鸣,才能够成为学习者自己的东西。此外,教师对教授学科的方法、方法论娴熟,教会学生学会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这也与培养人的情感、价值观相关。因为不同学科具有某些特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科本身固有的规则、纪律即构成不同的、特殊的秩序与规范的约束和训练,善于引导学生经历这个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意志的训练,是道德价值观教育。

朱永新:我注意到,你把学习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事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者个人与所操作对象的关系,在与操作对象的关系中产生,比如说学习引发的兴趣、快乐,独处的宁静,自由支配学习方式的从容,学习成功的愉悦等;第二类是在交互性的学习活动中产生,它包括学习者同伴之间的合作顺畅感,包括同情、移情、分享、尊重、宽容,也包括对他人的关爱、接纳、助人、利他等。你認为这些情感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何种作用?教师应该如何积极引导呢?

朱小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这些情感,是指向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最为重要的仁慈与正义这两类基本情感品质的重要来源,千万不能小视啊。传统课堂教师主讲、学生齐练的局面现已有很大改观,自主学习有助于个人自我感的增强,合作学习则有助于社会认知感的增强,这对培养现代公民素质很重要。课程改革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引导,但是这一引导作用不仅指知识、技能意义上的,还在于调动情绪和兴奋中心,引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尤其是产生对学习对象的“重要感”体验、对自己的“有力感”体验,从而出现身心投入的情感状态。当然,学习过程同时也会有冷漠、倦怠、无助、焦虑,甚至恐惧等负性情感出现。它们既可能随着知识传递过程产生,也可能随着教学的活动组织及人际应答过程产生。因此,教师的情感交往、应答能力很重要。教师的情感观察能力、敏感性,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这些既有技能技巧性的,更有来自人文素养本身的。

朱永新:新教育提倡做幸福教师,幸福感产生固然需要客观条件,但最终只能在职场中通过自己的调整、锤炼而获得。教师重视自身情感品质提升很重要。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提倡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自学、先学,以学定教,就需要更多采用师生、生生间的讨论对话,就需要教师善于尊重和倾听学生的意见,具有民主精神与敞亮的人文情怀。

朱小蔓:由于课程不再是静态的,知识也不是既定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我觉得,教师个人情感的开放性,以及坦诚、真实、自然、谦逊的情感态度更受学生欢迎。教师自我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积极心态也显得更加重要。

朱永新:今天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普及,需要为每一个孩子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加上人口流动,学校中学生人群结构的异质化加剧,对教师是否具有关爱、关怀、仁慈、公平、正义的情怀也成为时代新的呼唤。

朱小蔓:很高兴我们能在情感、价值观这个话题上有许多共识与共鸣。教育的情感与价值观问题确实非常重要。

朱永新:总体看,这些年来我们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做得不够好。而“忘情负义”的结果,自然会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和扭曲。希望有机会我们再继续讨论。

情感教育方法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阅读

一、前言

作为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情绪不稳定、波动比较大,容易走向极端,心理学家称之为“攀风雨时期”,引导或者教育不力就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使人饮恨终身。近年来,部分青少年漠视自己,轻视他人生命时有发生,表明他们心中缺少爱、缺少善良、情感冷漠。据调查显示: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作用。语文教学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学科教材上,都有着进行情感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语文教师怀着对学生的喜爱,及时鼓励、引导他们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去引领学生感受体验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去领悟认识课文用语言表达的各种人类情感。就会为小学生的情感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心学生的情感世界,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1.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录音、录像、幻灯、插图、环境布置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特定的环境,渲染特定的气氛,以达到营造体验情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桑兰比赛中不服输、勇夺金牌的视频画面,然后播放桑兰受伤致瘫后,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点点滴滴,让学生遵循震撼、感动、敬佩的感情线索。以桑兰精神去震撼学生,以桑兰的重伤所带来的恶果去震撼学生,桑兰微笑背后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所体现的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去震撼学生,让学生由感动而生敬佩,由敬佩而生对这美好精神的向往。要达到这一目标,让学生理解桑兰承受的“一切”指哪些?“天大的不幸”指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高位的截瘫,可能永远的残疾;十几年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梦想彻底破灭;承受难以忍受的漫长的疼痛;美好的人生可能就此停住脚步……让学生理解,这一切,桑兰是怎样承受的,承受时“微笑着”的态度给人以怎样的震撼和启迪?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桑兰非常平静地面对一切,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配合医生治疗,以坚强的意志与伤残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用灿烂的微笑来汇报所有关心她的人,她乐观地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2.加强语文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情感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转化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地激励与感染作用。反过来,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爱的满足之后,又会更加尊敬与信任教师,教师在学生这种爱的回报的激励下,会更加爱护学生。这种师生间爱的良好关系,循环往复,会促使教师更加投入教育工作,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好好做人。教师应善于与学生交往,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之余,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进行“感情投资”,将欢乐给予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理解。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情感越浓烈,其感人的力量就愈深。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无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辅助手段。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精神十足地走进教室,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很难想象一个情感冷漠的教师能带出情感热烈的学生。因而教师自身具备的情感素养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条件。

3.在诵读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新大纲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体味,只要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引导到位,学生一定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例如老师在讲授《雪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生词做上记号,借助生字表和字典以及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自主解决。也可以和同桌或者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简单交流一下情况。也可以指定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还要给还有愿望朗读课文的同学以机会。还可以安排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通过大量的诵读,每个学生基本上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了清晰的认知。一个腿受了伤的孩子,孤独、寂寞,他收养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白鸽,倾注了自己的爱心和同情,“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向往,表现在行动上便是一同去看蓝天白云。一个孩子发生情感和爱心的迁移,把白鸽当成一个生命,一个和他一样的人,去体谅它、同情它、善待它,和它共鸣,和他一同向往美好的生活……当孩子得知白鸽是信鸽后,“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当信鸽的伤好后,孩子为它欢呼,将它放飞,这是孩子纯洁美好心灵的写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这种情绪记忆“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感情和内心感受”,学生便会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教材内容和词句,也产生爱和憎的、或喜和恶的、或敬和鄙的情感。

三、结语

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和情感内涵的工具,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要顺利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观为情感教育的教学观,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7.

情感教育方法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青岛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我被选中去平度送一节英语课。我非常珍惜这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认真地进行了前期准备, 也满怀信心地登上讲台。始料未及的是农村孩子的语言基础低于我的想象, 整堂课的效果对我来说不尽人意。现在回味起来, 说始料未及是给自己找借口, 说语言基础低于想象, 也有推脱责任之嫌。我应该对农村孩子的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 应该意识到孩子们面对陌生的老师时所有的羞怯、焦虑的心理, 应该更尊重、保护孩子们的情感, 将情感教育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语言学家克拉申说过:“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 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可以说, 情感因素是决定外语能力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小学英语教育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处在极不成熟阶段, 更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培养和关注。在不断的反思中, 我领悟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 运用英语时不怕犯错误, 大胆发言

这一点是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致命根源, 因为农村学生与外界接触少, 信息流通不方便, 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 胆量不大, 所以必须先鼓舞勇气, 克服害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一种学英语的气氛, 让孩子学得轻松自然, 教师一定得做好榜样, 尽可能用些委婉语气。必要时课堂教学可加些汉语, 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也有助于克服他们因不懂而出现的焦虑情绪。让学生觉得愉悦, 同时还应更多地创造运用英语的环境, 如课堂上值日报告的情景教学, 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好方法之一, 可因材施教, 见机行事, 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如这次送课的主题是谈论最喜欢的食物的阅读教学, 上课伊始, 我自编了一首歌“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I have….” (通过两个手偶演示) 我观察到孩子们饶有兴趣, 如果接下来能让孩子们作一个跟主题有关的值日报告, 互相用英语交换信息, 我多从积极方面给与肯定, 树立其信心, 逐渐形成积极参与、争相自由讨论问题的学习气氛, 从而使他们主动接受知识, 提高技能。在这一过程中, 我会逐渐摸清他们的前置英语基础, 及时灵活地调整教案和教学策略, 学生们会慢慢卸下难开口的害羞心理负担, 这时再树立典型带动其他学生说英语, 起到传、帮、代的作用, 形成一种好风气, 浓厚的学习气氛会制止哑巴英语的蔓延, 从而人人爱讲英语。

二、激发学习动机, 产生积极的情绪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外语学习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究和学习、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因。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思维也会活跃开阔, 所学知识就容易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英语课是实践课, 工具课, 上课应“精讲多练, 以练为主”, 即使是阅读教学, 也应在充满情趣的练习中, 完成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2. 教学内容新颖有趣。

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 备课内容要有所选择, 灵活地设计教案, 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有意思, 好学、乐学。

3. 教学方法要生动。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对象采取不同的教法, 可通过游戏、表演、唱歌、竞赛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 教师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激情、喜悦的心情上好每一节课,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同时有着改进英语教学的愿望, 善于运用各种能够激活学习兴趣、创造成功的体验和激发学习内在动机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享受成功、获得愉悦感、保持长久的兴趣感, 并引起其感情上的共鸣, 信念上的自觉, 行动上的顺应, 目标上的认同, 达到教学活动的共振。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的过程, 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 心灵碰撞的过程, 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必须从情入手, 以情唤情, 以情激情, 才能开启学生蒙昧的心扉, 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 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 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 而只有用真实的, 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 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 教师改变角色。

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 关爱他, 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 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 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穿着打扮简洁明快, 肢体语言要丰富生动, 语言语调要洋气地道。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每一个教师都要有爱,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爱护、宽容学生, 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 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 学生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 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 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微笑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面带微笑, 从容而自信地步上讲台, 会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一位政治家曾说过:“一个微笑, 价值百万美元。”的确, 人与人相逢时, 各种表情中, 只有微笑才能最动人, 才会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感觉, 才会给你赢得好的第一印象。

3. 多赞美, 少批评。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了解学生的优点, 并加以真诚的赞美、接受、认同的心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你说他行, 他就行;你说他不行, 他就不行。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多一份宽容、体贴和关怀, 以亲切的态度、殷切的话语、深切的爱心和多用“我相信你”、“你能行”、“你真行”等激励的语言去启迪他们的潜能, 伴随他们的学习过程, 就会使他们在爱的体验中肯定自己, 在爱的沐浴中克服困难, 战胜逆境, 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个原理也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孩子们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 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因为孩子们都有表现欲, 获得的赞美越多, 就越希望做得更好, 慢慢地, 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 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进步。总之, 一个不会赞美的老师是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四、营造互帮互学的英语交际氛围, 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感教育方法 篇8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 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 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和情感教育相对的是“唯理智教育”。这种教育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 知识的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 在教育过程漠视, 扭曲甚至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 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 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目的, 而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情感教育有着兴趣性, 成功性, 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情感教育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二是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是帮助他们的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情感教育的内涵, 结合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特别是高校“两课”教育状况和《纲要》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笔者认为, 在《纲要》课中提升情感教育的地位显得尤为有意义。

二、情感教育的方法

1. 创建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

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这一规律, 学校首先要优化校园环境, 建立知耻爱国,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和谐统一的整体校园文化。学校在授课教室、走廊等地张贴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英雄人物画像, 为探索中国富国强兵之路的开拓者的警世名言等等, 使学生产生“适彼乐土, 爰得我所”的归属感。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年的五四运动或一二九运动的纪念活动举办红歌比赛或演讲赛,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营造一种蓬勃发展, 催人奋进, 爱国有为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学校还可运用每周一升国旗时国旗下讲话的契机, 向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产生心灵震撼, 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则可以通过历史照片, 历史场景资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各种情境, 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各地的历史纪念馆, 历史遗址等, 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也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重庆谈判》等历史影片, 这些不仅能使学生如入其境, 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而且能使学生触境生情, 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学习先辈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的优良作风;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深深体会到一种精神,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 摆脱祖国困境, 探索祖国出路虽百折而不挠, 虽 (下转278页) (上接239页) 牺牲而不惜的执着不言弃的精神, 不甘落后, 奋发有为的积极向上精神;还可结合实际, 组织学生参观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5·12”抗震救灾图片展览, 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体会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和人民选择共产党的正确性, 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

2. 打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以情育人, 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感染和迁移两大功能。这两大功能要求教师学会以情育人, 以情动人。《纲要》教师自身要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要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认同感.教师要用真情来信仰马克思主义, 信仰爱国主义, 一个不能用真情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无法做到用真情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热爱学生, 并把这种爱渗透到教书育人中, 爱就是力量, 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能产生强大的教学力量。如果教师真正在爱学生, 把爱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就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 就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既做良师, 更做益友, 搭起情感教育的桥梁。教师上课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精神振奋, 情绪饱满, 要善于使用“表情动作”。在教学中缺乏激情的人是无法展现人格魅力和理论魅力的, 教师要用浓浓的激情来演绎真理, 才能彰显人格魅力, 才能感染学生, 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作人, 选择正确的政治信仰, 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如讲到南京大屠杀各列强在中国血腥屠杀时, 教师的语调应放低, 语速要放慢, 表情要严肃凝重, 使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历史悲凉感, 让学生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真谛;讲到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等事迹时, 教师表情应兴奋激动, 语调应提高, 语速要加快, 使学生感应出中国人民不甘被欺侮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总之,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教师只要具备对事业的信念感, 使命感, 用真情接近学生,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以情育人, 以情动人, 就一定能打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3. 挖掘情感教育的深度, 达到以知育情, 以情促知。

情感和认识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 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 认识越深刻, 情感也越深刻, 认识越浅薄, 情感也越浅薄, 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 情感反作用于认识, 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 则起阻碍抑制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和《纲要》课的特点, 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 提高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水平, 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 做到用理智支配情感。如讲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时, 教师应从正面疏导, 让学生了解尽管鸦片战争客观上使中国逐步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过程, 但这不是各列强主观愿望的结果, 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正确树立正义与非正义, 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标准, 帮助学生了解中华儿女拯救祖国于水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不死, 屡遭侵略而未亡的事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坚决避免美化殖民侵略、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等不良情感的产生。其次, 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感, 理智感和审美感, 如讲到抗日战争时, 教师要做到既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又要学生教育学生保持必要的理智, 既要学生牢记日本侵华的历史, 提高警惕, 联合亚洲各国人民, 坚决反对日本走军国主义道路, 又要教育学生放下历史包袱, 面向未来, 保持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 即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还必须优化自身的情感心理, 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即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教师的批评要讲究“动之以情”的艺术, 辅以良好的集体舆论, 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产生不悦的情感体验, 产生情感校正;一旦学生认识有所转变, 教师就应该即使给予鼓励、表扬, 再辅以集体舆论, 使其产生积极情感, 发挥正强化功能, 以巩固正确的认识。

情感教育在中国是一种处于初步阶段的教学方法。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地位中还相对较低, 然而它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其他的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是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情感教育, 《纲要》课一定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使它由一门枯燥的政治理论变成一门学生喜欢并终生收益的课程。

摘要:情感教育在中国是一种处于初步阶段的教学方法。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地位中还相对较低, 然而它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其他的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是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情感教育, 《纲要》课一定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使它由一门枯燥的政治理论变成一门学生喜欢并终生收益的课程。主要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 分析了如何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情感教育方法 篇9

一要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 而信其道”, 教师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要诚实, 守信, 要拥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 是受到尊敬、爱戴和钦佩的前提。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仅有威信是不够的, 还必须尊重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要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和他们成为朋友。只有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 学生才会确信教师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也只有这样, 他们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会去认真领会;对其谆谆教导才会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共鸣。在师生稳定和谐的情感氛围中, 教师的忠告和批评, 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而教师的赞扬则会令他们觉得愉快, 产生学习动力。

二“因材施教, 充满激情”是关键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试想:教师若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学生呢?若没有兴奋的情绪又怎能激励他们?若没有清醒和理智又将如何去唤醒那些思想沉睡的人?如果把课堂比作田野, 教学就好比耕耘和播种。播下思想的种子, 播下精神的种子, 有朝一日这些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就会茁壮成长。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 根据时代的需要, 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将课文里的情感、我们的情感, 融进课堂, 让每一堂课都是心与心的交流。如在教《黄河颂》时, 首先自己充满激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把我对黄河, 对祖国的那种爱完全表现出来, 然后教学生如何投入情感, 在此过程中, 把对黄河, 对祖国的爱渗入学生的思想里。课堂上, 师生相互信赖, 相互鼓舞, 没有隔阂。这样的课堂学生还会有痛苦吗?

三用“微笑”照亮的课堂

喜、怒、哀、乐, 人皆有之, 然而讲台是教师的舞台, 教师要学会有理智地控制情绪, 抛开烦恼, 把笑容带进课堂。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面带微笑的教师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 让学生们如沐春风, 那和蔼可亲的教态, 一上课便与学生有了心灵沟通。这样的课堂, 轻松愉快,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在课堂上取得良好收效, 也就顺理成章。

四敬岗爱业, 执着追求

有一位学者说过: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 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 涌出来的是一股极大的感染力。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 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自觉学习教育理论, 修炼教学艺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全身心地投入, 这样的教育最具有感染力, 也最能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有了积极的情感活动, 就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五把情感教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据《参考消息》报道: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工作者都承认情感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把语文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 积极的情感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将促使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这种情感, 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 这种情感将支撑着他们渡过难关。

总之, 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乘风破浪, 逆境扬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对学生今日的学习乃至明日的辉煌都将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教育——情感就是力量 篇10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10.01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10-042-04   收稿日期:2012-08-20

一、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般目标是制定具体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情感教育理论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一)阶段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设计从低到高的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各个阶段之间前后相接、螺旋发展,共同构成整个情感教育体系。

(1)小学阶段: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接纳”态度,体验作为好孩子的快乐;教会他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为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打基础;培养他们初步的道德感,包括道德荣誉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对集体生活和同学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索精神;通过游戏、音乐、形体、美术等课使他们进一步体验美感及其不同形式,引导他们将这种美感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2)初中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正确认识并较好地处理哥们义气;传授一些自我情感调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加强情感心理咨询和辅导;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和高尚的社会理想;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同时防止不良情感的影响。

(3)高中阶段:向他们介绍多种多样的职业,使他们认识并体验到每一种职业都是必要的和伟大的,形成一定的敬业精神;引导并具体帮助他们区分友谊与爱情,区分朦胧的情感需要与真正的爱情需要;防止并矫正学业不良和学业失败者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社会人格态度;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道德感,可以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以促进道德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深刻的学习体验,从对学习结果的体验发展到对学习目的的体验;防止他们产生的一些庸俗的美感,用高尚的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熏陶他们。

(二)目标分类

1964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人通过研究,将情感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接受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从被动地接受某些现象的刺激到比较积极地注意接受刺激。第二,反映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接受刺激后,受到驱动,愿意做出反映,从而获得满意的体验。第三,价值评价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的情感体验不再依赖于一些机体的需要,而是依赖于对需要本身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做出的价值评价。这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第四,组织层次。人们对价值进行观念化,并运用这些观念来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这是形成稳定、深刻和丰富的情感的必要前提。第五,性格化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们会将价值观、信息、态度等组织在一个和谐的系统内,形成性格特征,知道自己的言行。这五个层次构成了层层递进,紧密衔接情感心理的内化和升华过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目标系列。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兴趣性

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并不是说教育要迎合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而只有那些与学习任务、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被尊重、培养和发展的。

成功性

情感教育的成功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审美性

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个过程都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而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

三、当代国内外情感教育

(一)英国的情感教育

(1) 夏山快乐教育

当代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在1924年创办夏山学校。他认为,当今很多学校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情感教育。尼尔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强调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儿童。学校的目标使儿童学会如何生活。

(2) 体谅教育

体谅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学校兴起的一种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的道德教育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认为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体谅教育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彼得·麦克费尔。他认为,道德靠理解和领会,主张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学会关心。

(二)美国的情感教育

美国的情感教育在理论上以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情感目标分类为指导,在实践上,则以职业指导与咨询为主。它的特点是利用专家的力量为那些有特殊的和显而易见需要的学生服务。

(三)其他国家的情感教育

(1) 丹麦:以级任教师实施情感教育,这是其显著特征。

(2) 荷兰:由各学校自己拟定教育方案。流行通过激励学校来实施情感教育,即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空间,让其被尊敬。

(3) 西班牙:为男女儿童、男女青年提供全面的训练,以便他们能够塑造他们自己的个性,并发展道德的和伦理的价值观。

(四)我国的情感教育

(1) 情境教学

由南通师范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情境教学经历了片断语言训练阶段、提供作文题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

(2) 愉快教育

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对子女学习苛求、教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等原因造成学生苦学、厌学的情况,遂提出“愉快教育”这一理念。其主要特征有: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一致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课程设置,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评价。

四、情感教育的未来

情感教育尚处于初步阶段,理论与现实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在当前的教育地位中的位置还相对较低,还需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我国的传统教育以提高人的智能水平为主要目的,以评价人的智能水平为主要判断标准,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机械性、功利性,缺乏全面性、辩证性和非功利性。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很不成熟,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所有的理论观点都建立在主观假定、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没有遵循严密的数理逻辑程序和公理法则,因而不具备强大的理论说明力,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念没有一条基本的逻辑主线。素质教育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如人生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法纪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之间不存在严密的逻辑联系。

2.各种理论观点具有较高的零散性和较低的连续性。例如,目前的政治思想教育往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作指导,以政治领袖的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上级文件、官方报刊、法律条文、名人事例等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和一致性,具体表现:各种政治理论和思想观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缺乏系统性。许多政治思想的理论没有科学依据,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及政治领袖们的原著为理论基础,零散地吸收了一些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理念相差甚远,甚至完全矛盾,缺乏连续性;不同类型社会事物之间所提倡的政治口号和思想宗旨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3.各种理论观点具有较低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公理性。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成果,没有全面融入现代科学技术的滚滚潮流之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的确定没有一个明确的宏观框架,素质教育的许多具体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的,各种教育评价指标和参数的选取往往也是各执己见,这表明目前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歧义性。社会科学要想不断提高其客观性、精确性和公理性,就必须全面走向自然科学化,教育理论也是如此。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拉近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距离,“统一价值论”为社会科学全面走向自然科学铺平了道路,也为素质教育理论真正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之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情感就是力量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动力的事业。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人与机器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的情感性。而作为教师的人,必备的一种基本天赋应该就是情感素质了。1962年,美国工程师普莱西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教学机,随着程序教学机的问世,有人就宣称:教师这个职业在21世纪的时候将不复存在,提出了所谓的“非学校化”和“教师消亡论”主张。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在壮大,原因何在·我想,这可能就是因为任何先进的现代化机器都不能取代教师的情感教育功能。当今教师呈现出来的“职业倦怠”和“教育审美疲劳”现象,从本质上说,是教师的教育激情的丧失、教师情感的冷漠和教师感动力的缺乏。

情感就是力量。对有血有肉的人来说,最有影响力的触动方式是莫过于“动情”。所谓“动情”,就是激起情感,振奋情感,触动感情,打动感情。感动人的事和人,莫不是通过使人动情来发挥其感动力的。有人说,煽情的电视节目是通过赚取观众的眼泪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我觉得其目的不在于赚取眼泪,而在于获得观众情感的共鸣。对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而言,感动力是衡量其对学生的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之所以人机对话的程序教学不能取代师生对话的主体教学,就是因为人机对话缺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影响力,缺少了教育必须的情感教育,缺少了“动情”。在教育中,情感影响有时候比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属于非认知因素,属于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对科学知识的教学来说,情感本身不能直接参与认知加工活动,但它是认知加工重要的背景因素和活动条件。教师的表达如果仅仅只有字正腔圆、表达准确,而没有情感的参与,教师语言便变得苍白无力,情感参与了语言活动,便能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和精神世界。尽管情感不等于认知,但情感具有认知功能,能够提升认知活动的效率,增强认知活动的动能。在教育活动中,情感具有重要的教育力量。

激起与维持。激发情感和维持动力,是情感的教育功能的初始表现。通常所说的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其实是感情的教育功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饱满的情感投入,是达成优良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心不在焉、无动于衷、萎靡不振,只可能是劣质教学的条件。从情感作用的角度讲,平平淡淡不可能是真。情感的力量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度,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激动与激励。情感的参与,为平淡、平凡的活动增添精神的色彩,使得可能呈现出机械特征的人的活动富有了人情味。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尤其需要情感的参与。师生情感投入越多,教学活动越能远离机械的、乏味的循环状况。要知道教学活动不是师生精力的无意义磨损过程。情感的参与,有助于师生通过情感互动达到相互激动和激励,得到情感升华的体验和满足。教学过程中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不是无情感价值的纯粹符号和加工原料,而是与情感相关的思想主题。

抽象与移情。动情之处,往往是触及人的灵魂深处的时候发生的。人在动情的时候,往往是把听到的、看到的人、事或符号信息与自我的人生经历、个人理解相关联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往往要进行对感受到的对象进行抽象和移情的活动。抽象和移情的条件是联想,因此,情感触动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把这种对感知的事物、人或符号信息与自我经历、认识和理解进行联系,从而展开抽象和移情活动。

当今,许多中小学教师习惯于用作业、考试、批评、威胁甚至惩罚等手段来对待学生,似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发挥对学生的影响力。其实,这些手段没有一个是11学生喜欢的。它们只能带给学生负担、沉重、紧张、反感、抵制甚至恐惧等心理体验和感受。其实,情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远胜于“强制性”的要素和方式。

教师情感的力量就在于激发新的情感,在于以情动人。情感的力量就是熏陶情趣、感化心灵。我不是很赞同“EQ”这个概念,但确信情感的教育力量。在诸多教育情境下,情感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力量是任何训练、规劝、强制、惩罚都不能比拟的。情感丰富的教师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充沛的教师,总能令学生激情洋溢,充满热情。可以说,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一个有品味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情感丰富、充沛的教师。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最具感染力、感动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方式。教师情感投入状况不同,学生的体验和反应就不同。你投入热情,他反应的就是热烈,你投入的是感动,他得到的就是触动。教师对令人感动的作品进行激情洋溢的教学,学生的反应便是群情振奋。如果教师对令人愤慨的事件毫无愤怒的表情,学生面对这些事件也会麻木不仁。教师投入什么情感,在学生那里就会产出什么情感。教师情感投入,影响着学生情感世界的变化。因此,我建议,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最好多投入一些情感,少投入一些强制。

情感教育方法 篇11

一、在听中激发情感

文学是借助文字来表达的, 白纸黑字只能给学生视觉上的单一冲击。如果语文老师能够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饱含感情色彩地朗读出来将会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 在视觉感受的同时通过对文字信息进行声音处理, 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形象, 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 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 以情发声, 以情带语, 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 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 该扬时扬, 当沉时沉, 让浓郁饱满的情感进入学生的心田。在教师范读的同时, 要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 或个人读, 或集体读, 或小组读, 或分角色读, 或配乐读, 力争让语文课变得琅琅有声, 情趣盎然。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 何愁学生不能得到美的享受、爱的熏陶呢?

二、在看中新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 还可以把“绘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景中有情, 让学生身临其境, 近距离感知形象美。如教学《沁园春·雪》时, 为了使学生感知“北国风光”之美, 可播放投影图像, 让学生仔细观察, 雄伟的长城、起伏的山峦、滔滔的黄河, 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了美的画面, 为进一步领会诗人抒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奠定了基础。又如《安塞腰鼓》, 那种雄浑、豪迈的生命力量对于一个没有去过西北黄土高原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体味的抽象感受, 而视频资料可以将黄沙狂舞, 锣鼓轰鸣的豪壮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强大的视觉震撼自然会勾起学生的一种情感共通, 使之更加的形象化、具体化。

三、在读中品味情感

文章无处不藏情, 一切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人品鉴诗文, 主张熟读成诵, 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 通过朗诵, 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渐入佳境, 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 爱作者所爱, 恨作者所恨,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四、在想象中深化情感

鉴赏美须凭借想象, 创造美亦离不开想象。而情感就像想象力的发酵剂, 像托起想象力的风, 只有让学生在想象中倾注情感, 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境。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 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体会意境的美妙, 感受语言的美妙, 激发学生的情感, 深化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五、将书中情、生活情交融

在文本教学中, 应注意把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导入文本中来, 又时常把文本的思想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的思想中去。教读《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 面对一群天天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学生,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文章:母亲, 人间第一亲;母爱, 人间第一情。母爱是人间永恒不变的一个话题, 那我们在深深感悟母爱的同时是否也体会到父爱的那份深沉, 在你的印象中, 有什么事情让你最能体会到父亲对你那种默默而又严厉的爱呢?运用学生实际体验来导入文章的学习就更具吸引力。再者, 郑振铎在《猫》中通过对养猫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最后一只猫的自省, 其实是表达一种待人接物的道理, 在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适宜地将这种道理引出我们对实际生活的思考。这样“一导一引”, 就能使得我们的教学紧贴生活实际, 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上一篇:FX2n下一篇:语文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