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点问题

2024-06-24

风险点问题(精选9篇)

风险点问题 篇1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对于经营的体制以及运行的机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也都为目前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最新的政府文件明确了公立医院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我国的很多医院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风险防范的体系,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事。

一、内部审计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以提高

要想最好的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有效性,首当其冲就是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且这也是内部审计所开展的前提条件,这项工作的好坏最终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结果的质量。其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积极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于现实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以此来确定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还有任务,这样来保证医院的审计部门对于其他的部门工作进行有效地制约,使得审计工作可以最大的保证其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的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内部管理工作中也有很多的优先处理的问题,内部审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积极地把有限的审计重点放在一些风险较为高发的领域中,以此来避免重大的问题,而且这样一来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医院这一特殊的经营体,其主要的关注的重点也都应该放在医院在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控制风险的建议和严控风险的策略,以此来最大的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目前的医院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在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而且这也应该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所在。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的话其审计的质量还有风险的防范方面都会受到重要的影响。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指的就是医院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独立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的机构也都是医院部门内设的,与医院的其他科室部门也都是同级的,这样一来其工作的独立性就不能够很好地得到保障了,产生审计风险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医院的领导层对于内部审计的风险认识不够

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医院也都是在形式上设置了审计的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也都是往往形同虚设而已,有一个样子而已,但是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医院的领导层也都在内心的认识上认为这都是费用上的支出,但是实际中是起不到应该的作用的,不仅如此而且还会对于医院的其他部门工作造成阻碍,使得医院的其他部门的工作受到约束,严重的还会使得正常的运转受到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内审机构对于医院的经营风险的评估以及监管的难度变大,这样一来也都会形成新的审计风险。

三、完善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运用多种措施来保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由于现行的一些制度上的规定使得医院内部的独立审计工作得不到很好地开展,所以因地制宜的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比如设立内部审计的委员会,由这个部门来对于审计的工作进行全部的规划。而且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很大的程度上看来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是要领导来进行支持,作为医院的领导层的监事会领导,其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来减少由于领导的个别意见所引发的沟通问题,最大的节省内部审计的成本。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医院的最高领导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领导,这样内部审计委员会与高层领导之间也就是非常直接的信息上的传递,省去了其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的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医院的高层领导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要想现代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最大的关键就是要强调医院的领导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这方面的态度会直接的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而且医院部门也都需要可以最快的建立起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最大的解决由于人员的素质而导致的审计风险问题,并且适当的出台一系列的适合于医院本身的发展的规章和制度,以便可以为审计的工作提供最为可行的操作方案和制度上的保证。

(三)通过强化内部系统来降低审计的风险

在医院方面看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以及管理,而且这些也都是要在内部控制的相应的职责的基础上进行明确,以便可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医院的内部系统建设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第一就是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再来形成较完善的方案,对于医院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范围有必要进行清晰地划分与界定,以便很好地建立起资源的内部监督还有共享的机制,把内部的评价体系也可以很好地纳入到个人的年终工作考核中去;第二排查风险,就是要要求识别和分析风险点、风险种类及其表现形式,并通过查找风险点,来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力法,从而有效地堵塞漏洞,及时防范和控制风险;科学选用和改进内部审计力法:以制度基础审计力法为核心确定重点,在此基础上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的审计,并适当增加审计地证据数量;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样本量此外,医院还需要科学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力法,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来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作业平台.达到通过审计力法创新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说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传统的行政作风的影响,成熟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也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目前的内部风险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整个看来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建立的工作,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是多方面的资源的协调,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到最好才可以真正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瑞实,边永香.医院审计工作风险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浅析[J]中国科技则富,2009

[2]余文城.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的途径及风险的防范[J].科技创业家,2011

[3]徐东升.浅议医院会计报表审计风险评估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2

[4]玄志军.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和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风险点问题 篇2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今年我局因超标准收取会员费致使_名同志受到行政处分的实际,进一步在班子成员中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工商机关具有人财物的支配管理权,拥有行政执法权,在具体管理上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出现漏洞,产生不廉洁现象,和导致执法风险。实施“双风险点”防范管理,有利于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反腐倡廉,预防潜在执法风险的自觉性,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干部。

为切实做好双风险点的防范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点防范管理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监察室、法制股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安排部署双风险点的查找、把关、实施方案、防范措施及制度、机制的制定和落实。县局监察室负责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考核,各分局、机关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单位负责人对该项工作负总责。形成了上下联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点。在双风险点的查找上,我们突出财务、人事、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四条主线。一是对拥有以上权力的单位以股、室、分局为单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限时上报。然后由防范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双风险点进行审核把关,相互借鉴、查漏补缺。二是_次召开副股级以上干部会议,查找疏漏。三是学习先进,促进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主动向河间市局和市局监察室请教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拿来为我所用。

在上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共同审核把关,确定每个单位岗位双风险点。全局共确定廉政风险点__个,执法风险点__个,基中: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一级风险点__个,涉及行政许可受理、个人和企业荣誉审批等二级风险点_个,涉及档案管理等三级风险_个。

三、结合实际,制定防范措施。查找双风险点,目的是进行有效防范,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我局通过单位和个人自查,股级以上干部集体讨论,最后局领导集体决策等程序,对排查出的双风险点,制定了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细化原有制度规定,为使防范管理措施更有针对性,我们根据梳理出的双风险点,逐项完善规范、细化原有的制度规定,力求做到双风险点防范在制度、机制上不留空白。如:我局在内部会议公开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通过这次风险点梳理,我们制定了《××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公开实施办法》,从组织领导、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形式和公开程序以及监督保障和责任追究都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在重大案件集体会审上,我局完善了大案集体会审制度、规定万元以上案件必须经案件审核委员会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从而有效防止了人情案和以案谋私的发生。

二是因地制宜,不断创新防范措施。按照从政必备的人品、能力修养等素质和要求,针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经过信息采集、筛选归纳和风险评估,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在县局网站机关、分局内部公示中予以发布,启迪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指出如果一旦发现某种错误行为,将依法依纪受到某种处分,从而使干部职工自觉做到认认真真的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们的这一做法沧州日报予以了介绍。

四、强化督导,力求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了《双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从政提醒制度》等规章制度,从制定机制上确保双风险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强化公开,主动接受内外监督。在内部公开上计划在县局网站专门开辟局务公开版块,由办公室负责每月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随时对万元以上大宗物品采购情况进行公开。对外公开上利用注册大厅及各分局的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行政收费的依据、标准、结果等内容全部对外公开,做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是加大监察力度,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今年,我局为监察室配备了录像笔,指定监察室、办公室不定期对各单位县局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每季度向一把手报告一次暗访情况,对轻律违纪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对严重违规违纪人员依法依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风险点问题 篇3

关键词:勘察设计企业,法律风险,风险点,防范

法律风险作为企业面临的五大风险之一, 逐渐得到各类企业的高度重视, 而应对的有效途径是对其中的风险点加以清楚的识别和有针对性的防范。对勘察设计企业而言, 法律风险常见于外部交易和内部管理中, 其中的风险点也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

1 外部交易法律风险中的风险点

在外部交易中,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的风险点, 与工程项目进度紧密相关, 一般包括:投标中的风险点、合同洽谈与签订中的风险点、合同履行中的风险点、竣工验收中的风险点和结算与债务关系中的风险点等。

1) 投标中的风险点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在使用国有资金等条件下, 勘察、设计单项合同估价5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民间投资的工程项目采用招投标方式也越来越多, 这也决定了参与投标是勘察设计企业承揽业务的重要方式, 而投标过程存在大量法律风险的风险点。

(1) 项目真实性和合法性风险。勘察设计企业在投标之初, 对招标项目的各类信息应进行核查, 对招标公告、标书和项目说明等进行研究, 以辨认项目真实性, 并进一步分辨招标项目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是否获得审批等, 确保参与投标的项目真实合法。

(2) 报价方式风险。勘察设计企业在投标中会采取多种策略的报价方式, 如: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和不同阶段分别报价法等, 在确定报价方案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争取中标的基础上保证收益并减少风险。

(3) 不正当竞争风险。在部分工程项目中, 存在部分投标人之间串标或围标, 甚至存在招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限制竞争或排斥其他投标人的情况, 因此, 正当参与投标的勘察设计企业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4) 代理关系中的风险。勘察设计企业大都通过企业员工参与投标各阶段, 应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代理权限并明确范围, 避免代理权不明造成投标无效的情况发生。

(5) 合作投标中的风险。如果与其他国内外勘察设计企业联合投标, 应事先明确合作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包括工作内容、利益分配、争议解决等进行清楚的划分和约定。

2) 合同洽谈与签订中的风险点

(1) 合同洽谈。勘察设计企业与业主进行工程洽谈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业主是否充分遵守先合同义务和是否存在合同欺诈的行为。勘察设计企业应在项目洽谈中积极促成业主履行先合同义务, 包括尽力促成合同缔结, 告知项目有关的重要事项, 提供必要的注意和保护义务, 对在洽谈过程中知悉的勘察设计企业商业秘密给予保密。如果发生业主用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 诱骗订立合同, 达到骗取钱财等非法目的的合同欺诈, 勘察设计企业应采取保留证据、起诉、报案等措施积极维权。

(2) 合同签订中的风险点。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点虽然很多但集中表现为各种关键内容约定不明造成的争议, 因此, 勘察设计企业应对合同中的合同范围、违约责任、争议解决、采用的技术标准或规范、项目实施进度、施工配合、费用结算、设计企业派驻人员的安全保障等条款内容进行详细约定。

3) 合同履行中的风险点

合同履行就是将各条款进行实施的过程, 其中的风险点主要来自是否会发生各种可能导致合同条款发生变化的情形, 勘察设计合同更是如此, 因此, 应尽量避免发生设计内容、技术标准、实施进度、费用结算方式等的变化, 如一旦发生关键情形的变化, 勘察设计企业应根据情况采取通知业主、保留证据等方式明确责任或对合同进行修改。

4) 竣工验收中的风险点

项目竣工验收中, 勘察设计企业应积极协助业主证明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签署质量文件, 完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各类文件, 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使工程项目按期、顺利通过验收。

5) 结算与债务关系中的风险点

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勘察设计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算, 避免造成尾款遭到拖欠。在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情况下, 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经各承包方确认的结算材料。

如果遇到工程款债务纠纷, 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主张债权, 并注意诉讼时效。普通工程款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2年, 超过时效则面临丧失胜诉权的风险。其次应注意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间, 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该期间为6个月, 超过则面临丧失优先权的风险。最后应注意保存相关证据, 避免发生无法证明债权主张的风险。

2 内部管理法律风险中的风险点

勘察设计企业由于具备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以项目为依托等特点, 在内部管理中面临的法律风险一般存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两个方面。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风险点主要包括:建筑方案和各类图纸的著作权归属、专利权归属与保护、技术秘密的保护等。劳动用工管理风险虽不突出, 但由于涉及员工个人利益, 一旦出现纠纷大都较难处理, 其中的风险点大都存在于劳动关系建立、履行和解除之中。

1) 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风险点

勘察设计企业享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权, 以及商标权等, 其中存在大量风险点。

(1) 著作权中的风险点。勘察设计企业在著作权中面临的风险点主要存在于权利的归属和利用中。确定著作权归属应注意两类风险点:第一, 区分智力成果是否属于职务创作。属于职务创作产生的, 著作权应归属勘察设计企业, 直接参与创作或研发的员工享有署名权并可因此获得奖励, 如为员工个人创作, 则著作权归属个人, 区分的主要标准是创作或研发的过程是否是执行企业业务或主要利用企业物质技术条件。第二, 勘察设计企业接受委托产生的著作权, 应通过合同约定确定权属, 如没有合同约定的, 著作权应归属勘察设计企业。

在利用各种智力成果过程中, 勘察设计企业应注意两类风险点。第一, 对各种投标文件, 业主仅获得在特定工程建设中的一次性使用权。第二, 如果对勘察设计企业享有著作权的设计软件等电子成果加以利用, 应注意明确授权使用的版本和范围并使用技术手段加以保护。

(2) 专利权中的风险点。保护并合理利用专利权, 不仅可以为勘察设计企业带来技术优势, 还可以通过授权使用产生直接经济价值, 并可转化为股权, 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专利权中的风险点与著作权很相似, 首先应明确权利归属, 方法同样是通过区分是否属于职务创作明确与员工之间的权利归属和通过合同约定明确与业主之间的权利归属。其次, 利用中除应注意明确授权范围和时间之外, 勘察设计企业对专利权应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加以维护, 最大限度利用专利权的价值。

(3) 专有技术权和商业秘密权中的风险点。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指具有实用性, 能为企业带来利益, 并采取了保密措施, 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和经营信息, 勘察设计企业对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掌握构成了专有技术权和商业秘密权, 其中的风险点主要来自泄密。勘察设计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保密制度和人员奖惩机制, 以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

(4) 商标权中的风险点。现阶段勘察设计企业的品牌观念比较淡薄, 与此对应的是对商标权的保护和利用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 勘察设计企业在商标权中面临的法律风险虽然是潜在的, 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影响。

2) 劳动用工管理中的风险点

由于人员流动比较普遍, 员工稳定性不高, 勘察设计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 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其中的风险点存在于劳动关系的不同阶段之中。

(1) 劳动关系建立时的风险点。勘察设计企业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用工方式, 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主要方式, 对临时性、辅助性和可替代性岗位可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签订劳动合同时,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 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 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为补充。在约定具体条款时, 应注意合同期限、试用期、工作岗位和职责、工作地点、工时标准、劳动纪律、劳动报酬、合同解除、保密和竞业禁止等关键性条款的完整和周密。

(2) 劳动关系履行中的风险点。勘察设计企业在履行劳动合同时, 应注意因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劳动工时等在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同时, 更要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部分小型勘察设计企业为达到企业资质级别, 会以支付报酬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 吸引个人资质挂靠, 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办理个人资质注册使用, 并不能被实际履行, 是虚假的劳动合同, 支付的报酬也并非劳动报酬。这种行为实际上违反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属于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 一旦查实会遭到严重处罚。

(3) 劳动合同解除时的风险点。在解除劳动合同时, 勘察设计企业应与员工就保密、竞业禁止等事项协商一致, 避免泄露技术或商业秘密。在非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或拒绝续订到期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勘察设计企业还应支付补偿金。

3 两类法律风险之间的关系

勘察设计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和内部管理法律风险中的各个风险点之间联系紧密, 在一定情形下还会发生转化, 应清楚认识。比如, 在参与投标阶段, 勘察设计企业就应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张, 明确投标方案的著作权应归投标方所有, 否则就有可能在投标阶段受到企业知识产权遭受侵权的风险。在合同履行阶段, 如需勘察设计企业派驻员工作为设计代表进入施工现场, 应明确业主应承担派驻人员安全保障的主要责任, 将劳动合同履行中有关劳动保护的风险进行合理适当的转移。

以上情形只是两类法律风险的风险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两种, 勘察设计企业应提高对两类法律风险的认识, 能够对其中的风险点加以清晰的识别, 强化风险防控手段, 建立相应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制定相应制度, 采用动态方式管理并加以防范,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GB/T27914—201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S].

[2]丁宏.勘察设计企业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初探[J/OL].杭州, 2007, http://www.zjjs.com.cn/magazine/data/zjkcsj/2006.04/8.htm.

[3]任伊珊, 周悦丽.谈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及其体系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2) :94-100.

[4]蒋恺中, 王子晶.对勘察设计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对策的研究[J].当代经济, 2007 (3) (下) :45-46.

岗位安全风险点 篇4

1、能力风险:作为企业负责人,能力的大或小,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的发展与绩效好坏,能力低,凡事走极端,班子不团结,干群关系紧张,职工意见大,管理不到位,会给公司的安全与服务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

2、管理风险:管理不好,事故不断,漏洞百出,流程不优浪费多,规范不严差错多,制度不全漏洞多,管理不好使安全隐患增加,服务质量降低。

3、思想工作风险: 员工队伍稳定有风险,班子成员不团结会造成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相互猜疑,工作失误。

融资性担保公司审计主要风险点 篇5

一、部分担保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从审计情况看, 国有企业和大公司投资成立的担保公司, 其内部治理结构较为完善, 而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投资成立的担保公司, 其内部治理则存在一定的问题, 特别是那种股东和高管“二合一”的担保公司, 其内部治理问题更严重。

审计人员一旦发现所审计的担保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问题,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重点关注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这是因为其缺乏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财务报表可能只代表了主要管理层的意图, 虚增或隐瞒利润的可能性大增。此外, 符合性测试基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主要应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来完成审计工作。 (2) 向治理层及其主要股东提出管理建议书, 阐明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 担保公司应在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上下工夫, 使“三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真正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

二、部分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部分担保公司由于领导对内部控制不重视或人才缺乏, 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特别是在项目评审标准上, 很多担保公司定性标准通常比较多, 但对项目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定量标准或者没有, 或者比较简单, 使项目评审不具有科学性, 对一个项目是否进行担保主要是“领导说了算”, 并没有体现出担保重视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行业特性, 为担保公司的未来经营埋下了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担保公司将其他成熟担保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照搬, 但并未设立与该内部控制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配备人员, 使得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摆设。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 应对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 可从整体层面和担保业务等业务流程层面进行, 并对担保业务进行控制测试, 如发现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应重点关注其未来的担保风险。审计人员可通过检查担保业务的运营情况等加以关注, 即检查被担保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 查看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无重大变化;询问业务人员被担保企业有无突发性事件, 是否存在逾期贷款或拖欠担保费用的情况;对于大额的担保, 还可现场走访被担保企业, 实地感受其经营情况等等。如果审计人员对某笔担保业务未来风险存在疑虑, 应及时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要求被担保企业通过提供书面声明或计提准备金等方式规避风险, 并视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披露。

三、部分担保公司准备金的计提存在随意性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 实行差额提取。笔者接触到的担保公司中, 经常发现一些担保公司不按该规定计提这两类准备金。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 应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担保公司的会计政策、财务报表、担保业务台账等, 按规定进行准备金计提的测算, 看其是否足额计提了相应的准备金。若未达到规定的准备金水平, 审计人员应提出调整建议, 并视其接受情况出具相应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

四、部分担保公司未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担保公司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保险合同对于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应根据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费总额确定, 即按合同约定的保费总额一次性确认收入。但笔者在审计过程中, 经常发现一些担保公司的会计人员未能完全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 要么到合同约定的收款期因未收到担保费而不确认收入, 要么对那些担保责任跨年的担保业务, 仍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期确认担保业务收入。

审计人员在审计担保公司担保费收入时, 应检查担保业务台账中当年新承担担保责任的业务及其应收保费, 并结合“预收账款”、“存入保证金”等科目的明细账来测算当年应确认的担保费收入, 以防止台账有所遗漏。如果测算的担保费收入与担保公司实际确认的担保费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应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部分担保公司超比例担保, 担保集中度较高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 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 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该规定旨在降低担保公司的客户集中度, 因为客户集中度越大, 越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 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审计人员在检查客户集中度时, 应检查担保公司是否超比例为单个客户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检查难点在于识别被担保人的关联方。根据经验, 一般可通过询问被担保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查看被担保单位的会计报告、被担保人网站等方式来识别被担保单位的关联方。

一旦发现超比例担保, 审计人员应建议担保公司进行分担保, 如担保公司拒绝, 则应视超比例及金额大小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并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六、部分担保公司超比例进行其他投资, 变相从事违规放贷业务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 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但实际上, 有很多担保公司存在委托贷款或进行高风险领域的投资, 偏离了担保主业, 有些担保公司其他投资超过净资产的20%, 甚者还有一些担保公司通过“过桥”贷款的形式, 变相为其客户提供“过桥”贷款, 既扰乱了金融秩序, 又削弱了担保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审计人员在审计担保公司时, 应关注担保公司的“其他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 计算担保公司的其他投资 (包括委托贷款、股票基金投资、理财产品等) 是否超过净资产的20%, 并重点关注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日记账, 特别是担保客户存在“借旧还新”贷款的, 更应关注其资金走向。如发现担保公司超比例进行其他投资或违超放贷, 应向担保公司提出整改建议, 若担保公司拒绝, 应客观地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

参考文献

房地产企业的主要风险点 篇6

一、宏观政策风险: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紧密相关,虽然短期房地产发展仍然看好,新型城镇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但从长期来看,仍存在两方面不确定因素:一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高房价能否长期维持的不确定性,二是房地产政策稳定的不确定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房产价格走势预期的不明朗,使大部分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银行限购限贷政策也使一部分改善型的潜在消费者失去购买资格。这两方面的双重影响,对房产市场的销售不畅起了决定性影响。宏观政策风险产生的影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还会延续甚至成为一种常态。房地产市场排队购房的黄金时代已经逝去,和所有成熟的产品一样,以后必然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节奏把握与市场机遇期不同步

“十二五”初期,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刚性需求占据主流。开发商普遍出现销售受阻,融资极度困难,库存高企,资金压力激增,对后市预期悲观的现象。与此同时,土地市场无人问津, 成交额屡创新低,土地几乎都以底价直接成交,可供选择的区域和优质地块余地非常大。但大部分房企现金流极其匮乏,面对机遇无米下锅, 错失良机,一段时间内新增投资放缓。而随着房企通过以价换量来获取流动资金,2013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机遇期已悄然消失, 换之以品牌房企携大量资金补充土地资源,由于需求旺盛,因此竞拍激烈,持续推高地价,地王频现,土地市场竞争再度激烈。投资节奏把握呈现与市场机遇期不同步的现象,拓展的时机把握和资金的矛盾,投资机会的判断和选择,正成为目前大部分房企面临的最大决策难点和风险所在。

三、产品销售风险:存量房源日益增加,中高档房源面临积压风险

(一)产品结构矛盾凸显,产品设置面临市场变化风险

自调控以来,部分项目的产品设置与市场发展节奏以及客户需求不匹配,大户型普遍滞销、排屋、别墅等高价产品市场接受度较低、大量拼合户型无人问津等产品界面的问题已经十分突显。房产作为特殊的产品,设计时就确定了市场定位与目标消费群,距离销售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距,一旦产品定位与实际需求发生偏差,将直接面临滞销风险。部分房企在当初设计时为迎合当时对小户型房源的政策要求,建了较多拼合户型,这种户型由两套拼成一套,面积大,且有两个房产证,限购限贷政策一出台,更是直接导致这样的房源全面滞销。2013年以来房产市场虽有所回暖,但主要原因是刚性需求爆发,大户型高总价房源依然销不动,产品设置面对市场变化无招应对,破解乏力。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得到热捧。房产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产品的市场定位,做好产品的优化调整,把握好产品投放的节奏,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先机。

(二)存量房源日益增加,中高档房源呈现积压风险。

据了解,目前各个城市的存量房源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调控政策短时间内不存在放松的可能,市场回暖的趋势存在不确定性,房产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老百姓的消费理念也越来越理智,客户渠道短期内无法有效打开, 积压房源产品销售缺乏有效推手,存量房源的销售任务十分艰巨。在限购限贷政策不出现根本性的变动,而房产税预期又不断加强的环境下,中高档需求难成规模地回归。而大量房源积压对房产行业的资金周转和后续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压力。

四、工程建设风险:赶工现象普遍存在,易引发维修和投诉风险

(一)定位及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产品缺陷将难以补救

设计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阶段,工程的主要质量特性是由设计文件来确定。定位不准确,设计不合理引发的定位调整、设计变更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审批和开工进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类型、户型结构的差异也成为影响销售的关键因素。有些户型设计不尽合理,为此不得不多花费用制作样板房以弥补户型设计不足。设计的质量缺陷更会增加工程变更和返工风险,一些难以补救的产品缺陷将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引发客户投诉。另外,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政策及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强,政府在规范的执行和解释方面不断细化,使得原来符合要求的设计在现有形势下已经不符合审批的要求,项目有可能大幅度调整, 也会造成较大的设计变更风险,增加项目的成本支出。

(二)工程进度管控不力,造成的工程延误风险

大部分房产项目,到交付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工和抢工现象。每一个项目从开工到交付,计划确定后,各个节点需完成的工程进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步未完,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积累起来,到工程后期就不得不赶工进行弥补。赶工的主要原因有:选择承包方失误,施工单位实力不强,总分包配合不好造成施工过程中控制失灵,工程延误;拆迁困难、图纸设计滞后、先施工又进行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变更较多也会影响工程进度;施工计划不周密、计划与过程控制时间安排太紧,没有预留一点提前量,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点突发事项,也会影响施工进度。赶工不止对房屋交付造成极大危机,也对房屋质量造成很大隐患。抢工现象的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管控上的风险。房产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主要起的是组织协调监督的作用,如果项目公司工程管理人员面对问题现场把控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就容易造成工期延误,进而加大了工程成本支出。

(三)房屋质量问题增大了后期维修成本,也易引发投诉和退房风险

工程质量对房屋的销售和入住客户满意度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会造成施工进度滞后,后面为了赶进度赶交付,对工程质量未进行严格把关,很容易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另外设计不合理、用材不当、施工方不够尽责、现场工程管理不到位,也都会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到房屋交付之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客户投诉,这样不止会花费大量的维修成本,也让房产品牌形象受损。房屋质量问题,在房价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也容易成为退房的借口,引发退房风险。

五、成本管理风险:成本动态管控滞后,造成的成本超标风险

(一)招投标过程不规范,埋下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隐患

项目公司招标工作时对入围单位的评估判断缺乏详细的背景调查,入围报告过于简单,无法判断是否符合相关工程的招标入围要求, 导致单位选择失当,后期管理困难,影响工期进度并增加成本;部分招标工程的招标文件制定不严谨,在标书中对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内容约定不够全面,施工方投标书说明不清晰或与招标文件存在不一致,都会导致后期争议不断。另外评标标准设定不尽合理,低价中标的倾向也会导致施工单位为求中标有意压低报价,部分报价明显低于市场正常水平,严重不合理,而招标方为节省成本,未进行仔细审核,埋下了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隐患。施工方低价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提出工程变更或价格重新签证要求,否则就拖延签订合同或以亏损为由停工,双方发生扯皮,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更加大了成本的超标标风险。

(二)工程变更风险,成为成本控制的黑洞

工程变更主要是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内容不全、缺陷设计等,另外项目公司提高建设标准、土建与安装、精装修图纸审核不严等引起的工程项目增加或已建工程拆除重建,也会导致工程量增加,成本上升。此外由于施工顺序安排不当,引起已完部位拆除重做,也会增加无效成本。在施工过程管理环节,工程和成本人员没有及时深入现场,对工程量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对工程变更事项及争议事项没有及时地解决和明确,各方推诿,导致结算争议多,时间拖延,影响成本的确定;还有的为了赶工期不得不作妥协,把矛盾和纠纷后置,造成程序和单据上的不完善,变更内容无法据实反映,也导致成本一加再加,工程决算时间无限拖延。工程的变更风险,无疑已成为成本控制的黑洞。

(三)成本动态管控滞后,造成成本失控风险

大部分房产公司在拿地决策前,都会做可研分析,确定项目的预算成本,在项目开发前,也会详细测算每一期的目标成本,作为动态成本管理的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工程决算滞后、成本最终超出预算的情况非常普遍。成本增加的原因很多种:一是预算成本制定不准确,造成后继的动态成本增加;二是工程招投标时选择单位失当,对招标范围规定不完整,造成后期不平衡报价,成本提高;三是工程进度拖延,造成人工材料设备费用的索赔;四是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产生了大量工程变更联系单,增大了成本。成本的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成本失控的风险。而成本失控一定程度上也是成本动态管控滞后的结果。成本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合同台账,对工程成本付款情况及工程成本变更事项未及时进行更新,就会造成动态成本信息反映不及时。日常成本事中管理不严,对已发生开发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未能及时获取,出现工程变更或成本超标不能及时获知,并采取措施及时应对,待等到工程完工成本结算时,才发现成本远超预算再想进行控制则为时已晚。而工程决算拖延以及成本的超标风险也对项目以后年度的利润造成不确定影响。

六、资金管理风险:销售和融资的双重压力,加大了资金平衡风险

(一)销售难度增加导致房产行业的资金链风险加大

房产企业的最大风险是资金断裂的风险,很多房企不是因为亏损, 还是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被银行和施工方逼债,无力偿还债务,最终贱卖资产甚至破产。近来媒体报道的信托产品稳赚不赔神话的破灭,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房产行业的资金链风险在加大。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特别是土地成本偏高的项目,如果开发节奏偏慢,销售速率不快, 就会产生极大的资金平衡风险。以前房产商还可以通过捂盘获取土地增值的收益,现在竞拍的地价基本都是高溢价成交,巨额的土地占用资金一旦不能快速收回,利息成本不断上升,就会抬高项目的开发成本, 在售价不能上涨或上涨有限的情况下,卖有可能会产生亏损,等价格上涨再卖又存在不确定性,且没有资金回笼,更加大利息成本,让项目陷入恶性循环。有实力的开发商对巨额资金的占用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小型开发商一旦一个项目资金沉甸无法顺利周转,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故快速开发加快资金回收,现已成为所有开发商的同一选择。

(二)银行和房管的双重资金监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013年以来,由于销售形势好转,一些房产企业的存量资金快速增加,远超出项目经营正常需求,但房产项目由于受银行和房管局预售资金监管的限制,当资金回笼快于工程款支付时,产生的大量闲置资金, 不得不困在银行账户,存量资金不能及时快速调度,导致资金闲置成本很高;另外银行关于开发贷放款必须用于工程建设的规定,也使项目公司银行贷款资金的快速有效利用受到很多限制,面临银行资金监管的风险。在资金监管严格的地区,项目公司资金调度非常困难,存贷双高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项目公司大量资金停留在账面上,资金闲置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项目公司又承担着高额负债,需要支付巨额利息,导致项目公司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形成了很大的潜在损失。

(三)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的高低成为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

2013年以来受土地不能分割抵押政策的影响,一些土地证未分开的房产项目只能采用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加大了融资的难度。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抬高,房产项目的前期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高低渐渐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土地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房产大鳄斥巨资在一二线城市拼命拿地,一些小房企甚至被活生生挤出土地市场。决战土地市场的背后,是房产商融资能力的较量。在新一轮的楼市布局中,一些外来大鳄已经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他们的最大利器,就是较低的融资成本。频繁大手笔拿地的大鳄们,如万科、中海、绿地等,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近期均在融资渠道上有所变化,纷纷将触角伸到海外, 其融资成本最低约3%,而民营房企的资金成本普遍在10%以上。房产企业的竞争,从长远来说就是融资成本的竞争。未来的房产市场,有可能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

七、利润降低风险:毛利率呈下降趋势,收入利润稳步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

(一)房产行业的毛利率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随着土地成本占比的不断上升,房产行业的毛利率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土地竞拍的日渐规范,土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产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房产行业必然如其他成熟的行业一样,面临毛利率日益降低的风险。在地价成本占比不断增大、售价不能有效提高的双重夹击下,未来项目的毛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以后的项目开发只能采取加快开发周期、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销售机制、加强成本管理来提升利润空间。

(二)收入的波动性无法避免,利润稳步增长的不确性加大

房产项目由于开发周期较长,收入确认具有特殊性,收入存在要么没有,要么数额巨大的现象,无法象其他行业一样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如果在前期规划布局和经营计划编制环节,未统筹安排好开盘和交房的时间节点,收入的不均衡性和波动性无法避免。另一方面,随着房产行业竞争的加剧,到交付年度收入利润已经锁定的现象已经再难重现,现房销售将成为常态,要实现利润将越来越依赖于当年度存量房源的销售。而按照目前的销售经验,现房比期房更难销,库存房源往往与市场契合度不高,去化非常困难。这就会对当年利润指标的完成造成很大的不确定影响。对一些中小型房地产集团来说,在毛利率不断降低的大趋势下,要维持收入利润的稳步增长,将不得不依靠规模放大的支撑。但由于房产项目开发的周期性,再加上市场的多变性,房产项目的开发梯度安排很难尽如人意。一旦一个项目开发完毕,新的房产项目销售没有及时跟上,收入利润就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幅下降。

八、税务风险:税务清算和稽查力度加大,加重了税收负担

(一)税务稽查风险加大,土地增值税的清算结果成为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房产行业的税收非常重也很复杂,按照土地增值税的清算规定,房产行业不可能产生暴利,赚得越多,税负越重。据了解,一些房产企业的纳税额,已超过利润额。特别是增值率高的项目,由于税率高纳税金额大,土地增值税的清算结果已成为影响项目公司利润的重要因素,有些项目满以为赚得盆满钵满,结果一清算,利润所剩无几。而近几年随着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频繁出台,税收政策已越来越规范,土地增值税的清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房产行业目前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税收稽查风险。

(二)利息支出不能税前抵扣的风险,加大了土地增值税的税负支出

对企业并购风险的几点思考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扩张发展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仅靠企业的自身内部的发展来进行扩张已不能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 因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外部扩张, 以更加迅速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并购就成为了企业实现外部扩张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说, 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 (姜硕, 高红梅, 2005) 。

并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合并成为一个企业的行为。它是一种复杂的微观经济活动,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并购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伴随着风险的存在。

二、对并购风险成因的分析

导致并购风险的原因很复杂, 一切可能使并购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形成并购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并购的外部客观环境

企业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大多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其缺陷会给企业并购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从总体来说, 企业并购所处的环境主要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与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能给企业并购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保障并购的秩序, 促进并购的成功。而在法律体制没有保障, 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会给企业的并购活动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从而导致并购风险的产生。

(二) 对并购目标价值的评估

在并购中, 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 是决定并购行动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并购方对并购目标的了解存在缺陷, 往往难以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与经营能力, 企业看好的目标企业的资产, 在并购后很可能存在严重高估, 或是一文不值, 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 并购目标还会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 这将大大增加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给并购方的判断带来较大影响, 甚至导致判断的失误。

(三) 并购方式的选择

并购风险存在于并购活动的每个环节, 对并购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并购风险。不同的并购方式对并购公司的影响不同, 也会存在不同的并购风险。

1. 承担债务式并购

这种并购方式是指在目标企业资产与债务相当的情况下, 并购企业以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为条件接受并购目标的全部资产, 并获得其产权。对并购者而言, 这种方式避免了其筹资的压力, 不用占用其营运资金, 不需要并购公司流出资金, 短期内不会影响并购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如果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被高估, 或故意隐瞒部分债务, 会造成承担的实际债务远远大于接受的资产价值, 严重增加并购企业的财务负担, 大大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比, 给企业的并购带来较大风险。

2. 现金购买式并购

这种方式是用现金直接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 以实现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这种方式简单直接, 受目标企业的欢迎。但对并购企业来说, 需要支付大量的现金, 影响企业的营运现金流, 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融资能力, 一旦现金短缺, 或融资成本较高, 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并购风险会很大。

3. 股权交易式并购

这种并购方式有股权收购股权, 股权收购资产, 是指并购企业向被并购企业发行自己的股票, 以换取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或股票, 从而达到控制被并购企业的目的。这种方式并购的优点与承担债务式一样, 并购公司不需要有现金的流出, 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但是发行新股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多, 控制较为严格, 而且可能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 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 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并购风险。

(四) 并购后整合的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并不是简单的相加, 并购后的整合对并购的预期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并购活动其他阶段的很好工作。并购后的整合包括经营管理整合、人事整合和文化整合等, 这些方面处理不好,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 人员的稳定和劣质资产的处置在并购整合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三、并购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并购风险存在于并购的整个过程中, 在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并购风险。影响并购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 下面就并购的每个阶段来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 并购前准备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 并购风险是由于对并购战略、宏观政策等方面信息把握不够充分造成的。

1.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 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 导致并购方不能对被并购方做出准确的判断, 造成并购企业价值高估或负债低估等错误, 使并购不能达到并购方预期的效果, 可能给并购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体制风险

企业并购不是简单的几个企业相加, 在其并购过程中还要涉及企业之间金融、产权等体制方面的整合。而我国这些方面的体制都不完善, 再加上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干涉, 这势必会偏离市场的正常规则, 给并购活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 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 评估风险

因为企业并购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的重新整合与转移, 这就需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评估。对资产进行清算要借助资产评估部门, 而资产评估机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有资产进行评估,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只能进行抽样清算。而评估结果受抽查样本、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的影响, 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再加上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 评估技术与手段也没有完全成熟, 这就加大了评估结果的误差。

2. 并购方式产生的风险

不同的并购方式给企业带来的效应不同, 同时也会给并购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也会存在不同的并购风险。例如, 并购企业以承担债务的方式进行并购时, 如果目标企业的资产不能弥补并购企业承担的债务, 就会给并购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负担;并购企业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进行并购时, 将会增加企业筹集资金的压力, 给并购企业带来融资风险;并购企业以股权交易的方式进行并购时, 会降低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 造成股权分散, 同样会给并购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 并购后整合的风险

并购后的效果能不能达到并购企业所预期的, 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情况, 包括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及经营方面的整合。

1. 文化整合风险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完全相同, 所以, 文化差异将给并购后的整合带来很大的障碍。如果并购企业不能正确的认识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 或并购后两个企业的文化不能很好的融合, 会使企业员工感觉丧失了文化的归属感, 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 最终影响并购企业预期的并购价值。

2. 经营整合风险

并购后要对并购双方的各项资产进行重新组合, 对经营业务也要重新整合, 而且对经营业务的整合能不能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很重要。如果企业并购只实现了规模扩张而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就会使并购活动只规模不经济;若重组业务不能很好地处理, 则将成为并购企业的累赘, 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的风险。

3.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人力资源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并购失败的案例都是因为在人力资源整合阶段出现了差错, 导致整个并购活动的失败。人力资源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资源, 能不能挽留住关键管理人员与员工, 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有重要影响。在并购整合阶段, 如果处理不好员工的问题, 尤其是在重要位置的员工, 那么并购后的企业在之后的竞争中将会处于劣势, 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四、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 并购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 且并购风险对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 所以, 要针对不同的并购风险, 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1.选择正确的目标企业

选择目标企业是并购活动的开始, 也是并购风险的起点。在现实中, 并购的目标不止一个, 并购的方案也不止一个, 而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并购的第一步,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并购目标的选择正确, 那么并购活动就能顺利进行;如果并购目标选择的不正确, 就会影响整个并购活动, 甚至危及到并购企业自身的发展。在选择并购目标时, 还要兼顾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 要选择不受国家禁止的且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2.制定完善的并购计划

一个完美的并购计划在整个并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包括业务评估、支付手段及并购方式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等。如果没有明确的并购计划, 则在并购目标与范围的选择上均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导致在并购过程中的失利;而好的并购计划则可以消除或减少这方面的不利, 使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3.整合风险的防范措施

并购整合效果的好坏对并购整体的预期效益有很重要的影响, 所以要对并购整合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防范整合阶段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如对于文化整合, 并购企业就要认真的对比两个企业的文化差异, 进行比较分析, 把目标企业文化中的优势与长处保存下来并吸收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 同时这样也可以使目标企业的员工感到精神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杨瑚, 王晓燕.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6, (5) .

[2]赖海龙.企业并购风险及控制对策[J].发展研究, 2009, (6) .

[3]杨晓红.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环境的对策与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2) .

[4]张传明, 王骥跃.企业并购风险成因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89) .

[5]覃丽君.浅谈企业并购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7, (16) .

[6]李慧.简析企业并购风险及其规避[J].工会论坛, 2009, (3) .

[7]谭庆美, 赵黎明.企业并购风险识别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

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几点思考 篇8

从企业正式设立开始, 税务风险就已经存在。随着我国税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 税务风险更加普遍地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成为企业众多经营风险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从税务风险的本质来看, 这类风险主要来源于我国税收制度与企业纳税义务的存在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未知损失。税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后果, 其中最能直接体现的就是企业由此可能会支付一大笔资金用于支付税款和罚款, 这样的一大笔资金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使得企业资金流紧张。其次, 税务风险还可能使得企业失去享受某些特定政策的机会, 最常见的有一般发票开具资格、一般纳税人资格、享受税收优惠资格等等, 这些资格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失去往往会干扰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于此同时, 税务风险还可能会给企业来带或轻或重的法务风险, 一旦企业触碰到法律的界限, 就无法保持正常的经营。最后, 税务风险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 与企业有关的银行、供应商等会考虑到企业的信用问题而不愿与之合作。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十分深远, 鉴于此, 企业管理层必须加大对税务风险的科学管理, 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企业内部税务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中, 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检查、复合税务工作的理念, 因而也大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由于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的缺失, 导致企业不能对自身的涉税事项进行有效评估和定期检查。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只是单纯应付税务机关的刚性要求而被动地进行税收自查, 这样的自查往往都是流于形式, 很难发现实质性问题。有的企业虽然希望依托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税务方面的检查, 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税务知识有限常常达不到效果而不得不聘请外部税务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税务中介机构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也不熟悉企业的具体业务, 更有些不负责任的税务中介在没有进行详实调查的基础上就随意出具审计报告, 由此带来的外包风险会加剧企业的税务问题, 一旦遇到税务机关的相关部门对企业展开检查或审计, 就会给企业的到来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

(二) 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缺位, 内控建设进度落后

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对税法的遵守程度, 包括改进预防、评估、检查、规避等各个税务风险管理环节的工作质量, 建立起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工作。由于受到传统企业观念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有不少企业并未真正重视起税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机构设置, 往往让财务人员身兼会计、税务双重职责。实际上, 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 如果财务部门发现企业存在一些税务问题而试图通过账项调整来弥补, 往往会被税务机关怀疑成偷税、漏税行为。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所谓的税务岗位, 但也只是机械地按照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并不能够将税收筹划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税务规划。由于缺乏与企业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 这类税务岗位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 企业的税务风险仍旧存在。除此之外, 企业中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影响着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如果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差, 责任心缺失的话, 即便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也容易出现类似纳税申报不及时、税款计算错误、会计处理不当等差错, 给企业带来本可避免的损失。

(三) 企业经营日趋多元化, 但是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少企业尝试在多种领域同时发展, 经营范围越来越多元化, 涉及的行业越多, 需要接触的税种也越多, 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更加大了税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企业却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都很少建立起了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 更不用说其他的一些中小型企业了。税务风险虽然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 但是只要能够进行科学管理与评估, 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很多经验表明, 企业面临的潜在税务风险可以通过完备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有效的规避或缓冲。

三、提高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 成立管理税务风险的专设机构

企业应该尽快成立起专门管理、应对税务风险的专设机构, 并且规定将企业所有的涉税工作都交由该税务管理机构进行处理, 为企业建立起一个涉税事务的专业化处理流程, 更好地保障相关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的税务管理机构规模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来说, 可以设立税务管理部, 并且配备专业能力扎实、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可以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科。企业通过税务管理机构进行税收风险管理, 既可以更加全面地获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又能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与联系,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税务风险。

(二) 重视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企业要达到科学规避税务风险的目标, 构建企业税务防线防范体系是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 并且重点参照《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 (试行) 》的规定, 建立起相关税务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沟通制度, 将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固定岗位, 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类责任制。这样的责任划分不仅能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最终落实, 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都能做到有岗可查。同时, 还能够确保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加畅通、快速得到涉税信息反馈, 趁早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规避或是补救措施。

(三) 规范税务风险控制活动,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税务风险涉及的控制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控制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经营活动, 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控制活动具体是由一系列流程、授权、分权、集权等环节与制度构成。《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 (试行) 》也建议企业在考虑税务风险管理成本效益的基础上, 设计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从风险评估办法、应对策略、处理流程等环节入手, 制定出能够有效应对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全面有效地规避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四) 加强内部审计与自查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内部监督可以大致由内部审计和自查两部分构成。依靠内部审计和税务自查, 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涉税事务的处理质量, 为企业安全纳税提供合理保障, 降低税务风险。具体来说, 在日常工作中, 企业应该坚持定期对涉税业务进行审计与自查,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查原因并纠正。对于一些阶段性的涉税工作, 可以采用统一检查或是专项审计等方式, 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或者规模较大的涉税业务, 还可以聘请专业税务代理机构来指导税务审计, 提高企业管理税务风险的水平。

(五)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 责任心强的税务人才队伍

企业的相关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落实, 必须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税务管理人才, 因此, 企业必须组建起一支专业知识扎实, 职业道德良好的税务人才队伍。首先,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吸纳, 要给予员工充分的空间发挥才华, 并且及时为相关工作人员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 不断更新、补充他们的知识体系。其次, 企业还应给以这样的专业人员较好的工资待遇, 以便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四、结语

我国在2009年5月由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 (试行) 》, 就企业防范、评估、应对税务风险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范和阐述。客观来说, 我国目前的税法体系还比较松散, 各项税种的课税办法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条例框架下, 税法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较大的弹性空间和政策真空地带。企业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 因此在涉及到具体纳税事项时就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这种尺度常常难以把握, 稍有不慎, 就会给企业来到税务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 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与税务机关沟通, 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税收政策, 及时听取税收征管部门的建议和提醒, 以便使自身对于税法的理解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 不仅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也为企业在不慎面临税务风险时留下一条能够及时沟通的途径, 避免税务风险的进一步演变, 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朱克实.构建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模式及策略[J].涉外税务2008 (12) .

[2]李琳.浅谈大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交通财会.2009 (10) .

集中作业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思考 篇9

集中作业平台是农行自主研发、全国统一通用的系统平台, 是采用影像和工作流等新型技术工具, 按照重新设计再造后的作业流程, 将网点部分交易劳动和控制功能向后台中心转移, 实现集中运作和专业管理的流程控制集成系统。

集中作业平台上线后, 对于单位开销户、汇兑、支票等上收的业务, 网点只负责业务受理、真实性审核和凭证扫描上传, 后续处理由作业中心处理, 网点柜员更专注于做好柜面服务, 柜面压力大大减轻。对人民币汇兑、对公支票行内转账等标准化业务, 平台将受理凭证的内容切分为最小单元, 传送到后台进行影像切片, 由后台作业中心并发数据录入作业;对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开销户等专业化业务, 采用串行流程设计, 由后台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处理, 初步形成“流水化作业、工厂化管理”的新型作业模式, 作业效率将大幅提升, 逐步达到“前台操作简单化、后台处理工厂化”的目标愿景。

1.1 集中作业平台已上收业务范围

账户业务: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开户、销户、验资账户结转等。

对公及个贷放款:涵盖当前个贷可售产品;自主支付、受托支付对公贷款。

汇兑业务:对公及个人汇出汇入汇款、支票转账、财政支付、部分网银落地业务、同城清缴票据、本汇票、针对部分行及网点建立凭证模板的特色业务。

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 上收业务品种还将不断增加。

1.2 集中作业上线后对业务的影响

集中作业平台, 通过再造“前后台分离”的作业流程, 重新构建“多岗位异地流程协作”的风险控制模式, 形成“中心化、工业化”运营支持格局, 在国内大型银行中具有先进水平。从集中作业平台推广应用效果看, 在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充分体现了运营改革的总体方向:提升服务能力、控制操作风险、节约运营成本。

(1) 从作业效率角度看:简化柜面操作, 有效的减轻柜面操作压力, 网点作业效率明显提高。集中作业平台对汇兑、支票等标准化业务采用并行流程设计, 将网点双人录入操作改为网点单人扫描上传, 且支持批量扫描, 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2) 从作业质量角度看:统一了全行业务审核标准, 提升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集中作业模式下, 作业中心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业务审核, 有助于逐步规范网点作业流程, 达到控制风险、合规经营的目的。特别对合规性、政策性较强的账户业务, 作业中心对开户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统一规定, 对于手续不合规、资料不齐全的开户申请一律做退回处理, 坚决杜绝开户业务风险, 业务处理更加规范, 风险控制效果初步显现。

(3) 从安全运营角度看:创新了操作风险控制手段, 增强了运营风险控制能力。实施集中作业后, 通过应用影像传输和工作流等技术工具, 使前后台多岗位之间的“背对背”制约成为可能, 实现了“前台不接触账务、后台不接触客户”。如联行汇兑等高风险业务, 以前柜员需录入22个要素, 现在网点基本实现交易要素零录入, 需录入的交易要素由系统自动拆分为多个影像片段, 随机分发给作业中心不同的人员处理, 并通过“两录一校”, 有效保证了要素录入的准确性。在这种模式下, 后台人员发生风险和案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根本上提升了交易类操作风险的管控能力。

(4) 从运营成本来看:逐步释放人力资源, 穷实网点转型基础。集中作业模式下, 汇出汇款和支票转账业务, 由原来的双人完成变为单人受理即可完成网点端操作, 有效减少了人员的占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业网点人员紧张的局面。尤其在实现集中作业省域集中后, 中心规模化生产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以湖南分行为例:在业务量较上收前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省域中心52人承接了原来14家二级分行作业中心102人的工作量, 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 当前集中作业模式下主要风险点

2.1 网点端

2.1.1 存在认识误区

一是对新的作业流程、作业要求不理解。有的认为集中作业后对业务办理审核过于严苛, 不利于业务发展;有的遇有业务高峰排队情况不是主动做好客户维护解释工作, 而是质疑集中作业效率和必要性等。二是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对于集中作业的业务往往是“一扫了之”, 认为只要把业务上传到中心了, 就没网点的事了, 既不认真审核业务凭证、资料, 也不关注后续处理结果。

2.1.2 业务受理审核不认真

对客户提交业务凭证、资料审核不认真、不严格, 主要表现在:汇兑业务凭证要素填写不全、填写不清楚无法辨认支付信息、支付印鉴错或加盖不清晰、支付密码错误、大额支付手续不合规等;个贷业务借款人未签字, 无有权审批人签字 (章) 等;账户开户资料不全;电子印鉴建库质量不高等。有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 如个别账户开户业务, 网点运营主管明知资料不齐全、不规范, 仍上传到中心, 屡“退”不改, 有的甚至帮助客户经理弄虚做假, 或走核心业务系统逃避中心监督等等。

2.1.3 对系统操作不熟悉

集中作业平台上收业务品种、系统功能还在不断完善, 不论是中心员工还是网点运营主管、柜员对系统操作从了解到熟知还需要一个过程, 大部分监管经理对集中作业平台也不甚了解, 也就谈不上加强业务辅导与监督, 全行上下对新的、统一的业务规则也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2.2 中心端

2.2.1 内部管理方面

人员劳动组合是否科学合理;中心内部考核、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中心人员较多, 年龄偏大, 薪酬等级偏低, 岗位等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影响人员工作积极性等。

2.2.2 业务处理方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心内部人员多, 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业务审核标准难统一;二是业务高度集中加重中心业务负荷, 可能导致业务审核不到位, 业务操作欠规范等;三是业务集中后, 业务量每日不同时点分布、季节性波动变化较大, 业务高峰时期等待时间过长, 出现业务积压;四是系统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2.2.3 外包管理方面

人员配备是否满足业务需要, 业务高峰期间是否存在切片严重积压现象;人员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业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差错率是否超过合同约定范围;保密管理是否到位等。

以上因素都会影响集中作业业务处理效率与质量, 容易引发客户投诉, 导致业务差错, 甚至造成客户纠纷或资金损失, 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3 主要风险防控措施探讨

3.1 规范业务操作是基础

一是强化考核。考核指标应尽可能量化, 如:集中作业业务退回率、业务处理及时性、电子验印自动通过率等, 定期下发到各二级分行、支行、网点集中作业操作不规范明细, 分析考核情况, 通报考核结果。

二是制定并完善业务操作指引、规范。针对业务运作中发现问题, 及时下发规范通知, 对新业务要从头规范, 对重要业务和特殊业务要事前规范;制作中心操作手册, 完善业务操作流程, 紧密结合系统操作实际, 对中心各业务处理节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进行收集、整理、归纳, 以更好的指导和规范中心内部员工操作。

三是利用电话、邮件、微信、飞秋、短信平台、“信息直通车”等多种沟通渠道, 实时业务支持与辅导。

四是加强检查监督。作业中心应加强与集中授权中心、监控中心的协作配合, 严控“应走集中作业平台而未走集中作业平台”业务授权, 将集中作业平台业务操作不规范明细作为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检查的重要线索, 作为营业机构“三化三铁”考评、网点运营主管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进一步推进柜面操作规范化。同时, 加强对作业中心的监管检查力度, 定期对作业中心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评估。

3.2 强化中心管理是关键

一是定岗定责, 合理构建劳动组合。结合业务量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 合理确定中心人员配备数量, 并根据业务量发展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 根据员工的业务素质、从业经历及业务熟练程度, 对员工操作权限合理分配。同时, 总结分析网点上传业务时间规律, 根据业务高低峰值、时点分阶段推行弹性排班。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中心应急处置方案、学习制度、消防案防制度等。

三是加强激励与约束。制定中心内部员工考核办法, 以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作为考核重点, 为使考核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考核指标设置以业务量、单笔业务处理时间、业务差错率等量化指标为主, 以系统提取数据为主要依据。同时, 尽快探索建立后台中心人员岗位等级管理机制, 通过适时开展先进评选、树立身边典型等活动, 进一步调动人员积极性。

四是加强对外包公司业务监督与考评。完善外包合同, 明确业务差错、业务处理及时性奖惩措施, 要求建立人员储备及应急机制, 定期按合同要求严格落实质量监督与考评。根据业务变化情况, 及时与外包公司进行沟通协调, 督促其配合业务高峰期增加工作人员, 保证业务及时处理, 对其业务差错进行分析并指导其改正, 要求其加强员工培训, 减少差错。

3.3 加强业务培训是重点

集中作业风险防控涉及的点多、面广、人员多, 加之其作为一个全新的业务系统、全新的业务流程, 加强业务培训是重之中重。首先, 培训对象要全面, 中心人员、二级分行集中作业管理人员、监管经理、网点运营主管、柜员、客户经理等相关业务人员均应纳入培训范围;其次, 培训要有针对性, 中心人员培训应侧重中心端操作及网点常见问题处理;监管经理、运营主管、柜员培训应侧重于网点端操作、业务规范要求、关键风险防控等;客户经理培训应侧重于客户服务相关业务知识。第三, 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建议以现场辅导及跟班培训为主、课堂培训为辅, 适当组织业务知识及技能测试以巩固培训效果。

3.4 加强有效沟通是抓手

一是通过不同层次的业务宣讲、座谈等多种形式增进全行上下的理解与认同度, 尤其是要加强对前台部门、客户经理等层面宣讲;二是定期通报集中作业运行情况, 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后阶段工作意见及建议;三是畅通沟通渠道, 充分利用微信、飞秋、短信平台等网络工具, 建立中心内部、中心与二级分行、支行、网点沟通飞秋群、微信群等, 实时沟通反馈。四是建立定期意见建议收集与反馈机制。

3.5 优化系统功能是保障

集中作业平台上线以来, 系统运行平稳, 但部分系统功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以更好的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如:跨行业务系统区分大、小额渠道, 可根据工作实际分别设置业务拉闸时间, 并将大额跨行业务系统自动推送到业务处理前端, 尽可能避免由于人行大额支付系统每个工作日下午17:00关闭, 而造成大额跨行汇出汇款业务积压;个贷放款“一对多个收款方”系统功能开发或系统自动退回, 杜绝人工控制可能造成的业务差错等等。

参考文献

[1]郭浩达, 罗永宁.商业银行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2]刘政权.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认识辨析[J].改革与理论, 2003, (9) .

[3]薛鸿健.重构商业银行运营体系的方法与实践[J].金融论坛, 2008, 4 (9) :21-28.

上一篇:作文观察力的有效训练下一篇:HIV感染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