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浸膏粉

2024-10-10

中药浸膏粉(精选4篇)

中药浸膏粉 篇1

0引言

干燥是中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原料药、中间体以及成品的生产。中药浸膏的干燥是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干燥过程的黏性、热敏性和温度等是影响中药浸膏干燥的因素[1]。目前,国内开发应用了多种类型的中药浸膏干燥设备,其包括厢式干燥器、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微波真空干燥机等。本文综述了3种类型干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陈述了如何根据中药浸膏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同时从GMP的角度分析对干燥设备的要求。

1干燥原理及基本要求

1.1干燥的基本原理

用物理方法使物料中的湿分蒸发而除去这一过程被称为干燥。其特征是采用加热、降温、减压或其他能量传递的方式使物料中的湿分产生挥发、冷凝、升华等相变过程与物体分离以达到去湿目的。

干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某些固体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中的水分或溶剂,以便于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2]。

在制药工业中,多先用机械法最大限度地去除固体物料中的湿分,再用干燥法除去剩余的湿分,最后得到合格的固体产品。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的水分或者溶剂可根据压力的不同分为常压干燥和减压干燥。在减压状态下进行的干燥称为真空干燥。在制药生产中较多采用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优点:(1)在真空条件下,物料干燥温度降低,可避免或减少热敏性物料受高温影响产生有效物质的降解;(2)物料温度降低,提高了热交换的温度差,增加了传热强度。

1.2基本要求

在制药生产中被干燥物料的性质、预期干燥程度、生产条件的不同,所采用的干燥方法、干燥设备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需要有稳定的加热热源(如电加热、蒸汽加热等),以维持物料干燥中湿分蒸发而除去;(2)需具有一定的换热面积,以保证传热量;(3)需要有一定的动力将蒸发的水分引出干燥设备。

2干燥设备

中药浸膏的性质、预期干燥程度、生产条件的不同,所采用的干燥方法、干燥设备也不尽相同。干燥中药浸膏设备主要有厢式干燥器、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微波真空干燥机等。

2.1厢式干燥器

厢式干燥是较早采用且简单的干燥方法,目前在中药浸膏干燥中普遍采用。厢式干燥器主要包括热风循环烘箱(图1)和真空干燥箱(图2)。热风循环烘箱箱体两侧有加热排管,料盘放在箱内搁架上,或直接放在由蒸汽排管做成的搁架上,顶部有通风孔或排气扇排出湿分。真空干燥箱内被加热板分成若干层,加热板中通入热水或低压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将铺有待干燥浸膏的料盘放在加热板上箱内用真空泵抽成真空。加热板在加热介质的循环流动中将药品加热至指定温度,使物料的水分蒸发并随真空抽走。

厢式干燥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性强,对黏性、易氧化、小批量的物料一般都可使用。真空干燥箱对所含湿分为有毒、有机溶剂等时,可以冷凝回收,干燥过程中无扬尘,浸膏不易被污染。但是厢式干燥也存在许多的缺陷,如干燥的物料需要通过人工装盘,装料盘的清洗也需要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热量消耗大,热效率较低,而且干燥时间长,造成一些热敏性成分的降解。干燥过程中物料也容易结成块,难于粉碎。

2.2喷雾干燥机

工作原理: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将溶液、乳浊液或悬浊液通过雾化器分散成微小的雾状液滴,并在干燥热气流的作用下进行热交换,使雾状液滴中的溶剂迅速蒸发,得到粉末状或细颗粒状成品或半成品的干燥技术。由于物料的干燥是在瞬间完成,受热时间非常短,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3]。

结构:喷雾干燥设备(图3)主要包括药液配制罐、鼓风机、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加热器、雾化器、引风机、换热器、除尘机等部件。

特点:可以将中药提取液的浓缩、干燥、粉碎等操作一步完成,大大简化了从中药提取液到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工艺,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中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传统的干燥工艺相比,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或颗粒大小形状均匀一致、流动性好、含水量低,可以直接压片、填充胶囊或干法制粒,而不需要加入大量的辅料,减小了中药的服用剂量。目前,该技术也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但是,由于大多数中药提取液含有糖类、蛋白质、淀粉等物质,黏性较大,有些提取液含有热敏性成分,要求低温干燥,干燥时间长,这些特点容易造成喷雾干燥机干燥过程中粘壁的现象。

2.3真空带式干燥机

工作原理:在真空条件下,物料经布料机构将黏稠的液态物料较薄地涂在传送带上,物料先进入加热段,进过蒸汽或热水加热,物料的水分很快被蒸发带走;物料再进入冷却段,经冷却水冷却使物料发泡变脆;在出料处,由剪切机构将物料剪断,并通过破碎机构将其破碎;最后进入螺旋输送机构,自动控制出料,即用两只气动闸刀阀和中间罐交替切换,使物料分批进入成品桶,所得产品是原色原味的、松脆的颗粒[4]。

结构:真空带式干燥机(图4)主要由加热室、真空系统、布料机构、履带输送装置、切料机构、CIP清洗系统、PLC控制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卸料系统组成。

特点:(1)干燥温度低,适合干燥热敏性的中药浸膏;(2)适合干燥易氧化的中药浸膏;(3)适合干燥高浓度、高黏性的中药浸膏;(4)产品溶解性能好,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的浸膏,被加热干燥后可形成多孔性结构的物料层,产品的溶解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5)可连续运行,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2.4其他干燥方式

还有其他多种干燥设备适合于中药浸膏的干燥,如微波真空干燥机、气流干燥机、双锥回转干燥机等。

3根据中药浸膏的性质来选择干燥设备

中药浸膏干燥是中药制药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存在着干燥温度高、干燥时间长、有效成分及挥发性成分有损失、设备容易结垢、设备清洗困难等问题。中药浸膏除含有效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鞣质、蛋白、胶类、糖类和树脂等杂质,需对干燥设备各自的特点、适应性、工艺和技术成熟度加以了解。

因此对中药浸膏进行研究,确认其是否含有热敏性有效成分,评估干燥损失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药液黏性随浓度、温度变化的规律,然后选用厢式干燥器、喷雾干燥机、真空带式干燥机小试、中试,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

(1)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中药浸膏的干燥,可选用常用的厢式干燥器。(2)如果中药浸膏中含热敏性成分,对干燥物的物料要求流动性好、松散度好的,可选用喷雾干燥设备。(3)对于产能大、高浓度、高黏性、容易结团、热敏性、易氧化的中药浸膏,可选用真空带式干燥机。(4)在中药浸膏生产中,由于物料的多样性及成分的复杂,有时用单一形式的干燥设备来干燥物料,可能达不到质量要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两种干燥设备组合对浸膏进行干燥,目前常用的组合干燥方式有喷雾-流化床干燥、喷雾冷冻干燥[5]等组合方式。

4从药品GMP角度简述干燥设备的要求

从药品GMP角度来分析中药浸膏干燥设备要求:(1)干燥设备需与中药浸膏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相适应,设备生产能力应与生产规模及批量相适应。(2)应当选择适当的清洗、清洁设备,并防止这类设备成为污染源[6]。设备结构要简单,要求密闭,药液输送管道应易于清洗、消毒和灭菌,防止药液滞留。(3)干燥设备的进风口要有过滤装置,出风口要有防止倒流装置。(4)干燥设备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生产企业应根据本企业中药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如产品要求干燥后流动性好、分散性好,干燥设备则不适合选用厢式干燥器。

5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了解并掌握中药浸膏的性质对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十分重要,可减少干燥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以更为有效地保障产品质量。干燥设备在节能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如通过蒸汽+电加热加以应用,借助真空减压降低干燥所需的温度,还可通过余热风对其他设备进行预热。但是,在有些方面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温度的有限控制、设备的在线清洗等等。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干燥设备将在各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秉春,沈善明,吴东新.浅谈中药浸膏和粘性产品的干燥及干燥设备的选型[J].医药工程设计,2008,29(1):1-4.

[2]朱宏吉,张明贤.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90.

[3]蔡微,韩静,李智.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9):613-616.

[4]刘俊.中药浸膏专用真空带式干燥机的研制[J].化工装备技术,2005,26(3):10.

[5]曾艳,刘雪松,陈勇,等.丹参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的研究[J].中草药,2006(2):196-198.

[6]卫生部令第79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S].

中药浸膏粉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药全浸膏制剂

我们选择黄芪多糖与不同辅料混配的方法, 来了解不同辅料在与黄芪多糖混合后的防潮效果。黄芪多糖是豆科黄芪属植物中提炼的一种杂多糖, 中医中常将黄芪作为益气药使用, 其有效成分是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和黄芪总多糖[5]。提取的全浸膏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 我们将其做为观察药物, 观察和分析都相对容易, 因此作为此次中药全浸膏制剂的观察药物。

1.2 试验仪器

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有真空油泵、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空调、干燥器、数显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等。

1.3 全浸膏制剂和辅料

我们将黄芪饮片1 200g间隙煎煮3次, 每次煎煮持续时间均为1小时, 每次添加黄芪饮片8倍的水量, 过滤后将滤液浓缩, 真空干燥后粉碎, 过筛备用。

防潮辅料我们选择常见的乳糖、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等物质, 以及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无机盐。

1.4 实验方法

我们通过比较黄芪全浸膏分别与重量占其7%的辅料混合后的防潮效果, 来了解何种辅料的防潮效果较佳。我们通过将混合后的样品在75%的恒定湿度下分布放置1小时、2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秤取样品各个时间点的重量, 减去初始重量, 即为因吸湿增加的重量, 然后再除初始重量乘100%, 即为吸湿率。吸湿率越低, 防潮效果越好。

2 结果

不同辅料的吸湿效果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乳糖作为辅料其吸湿性最低, 防潮效果最好, 其次是可溶性淀粉, 磷酸钙等无机盐和微晶纤维素的吸湿性差不多。

3 讨论

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药用成分的有效摄取一直是一个难点, 人们最早采用的方式的制成汤剂的方法, 通过煎熬用水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某些特殊药材甚至需要特别的煎熬方式[6]。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药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7], 近年来, 人们采用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等为载体制备SD, 应用于缓控释制剂, 大大扩展了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范围, 为中药剂型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 该项技术日益受到药学界的广泛重视[8]。目前, 随着化学科技的发展, 使人们可以通过除水以外的其它溶剂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为了中药的疗效和药材资源的利用率, 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 除去无用和有毒成分[9]。采取的方法是, 使用适宜的溶剂将药材中的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后, 再除去全部溶剂或大部溶剂, 浓缩成膏状或固体状粉剂后服用。但全浸膏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 造成全浸膏形状改变甚至变质, 严重的影响了药物的有效期和治疗效果。所以人们多采用具有防潮功能的辅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因各种药物以及各种辅料的防潮效果差异较大, 具体使用时需进行多次试验, 才能找到最好的配方, 达到最好的防潮效果。

目前选择的辅料有乳糖、可溶性淀粉、液状石蜡、微晶纤维素、高岭土等, 以及无机盐类如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10]。通过多年来药业界对这些材料的不断研究应用, 人们对这些辅料的防潮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发现这些辅料中微晶纤维素和无机盐类的防潮效果最好, 特别是微晶纤维素和磷酸钙盐本身虽然有很强的吸湿性能, 但其吸湿后形成的是不易扩散的结晶水, 对药物的其它成分影响很小既达到了吸湿避免药用成分受潮的目的, 延长了药物保质期又不影响药物的效果。而其它吸湿辅料如乳糖、淀粉、石蜡等虽然吸湿性低, 防潮性能好, 但它们作为辅料吸收水分后药物形态变化较大, 改变了药物的外形, 不利于长期保质。辅料的比例与药物的防潮性也有密切的关系, 如微晶纤维素作为辅料时, 微晶纤维素含量增高, 其吸湿性更好。

黄芪多糖是从豆科植物黄芪中提取的水溶性杂多糖吸湿性很强, 成品很容易就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 黏性增加, 多制剂药物的成型和保存都有很大的困难。人们在制药时, 通过加入一定的辅料, 制成颗粒状后, 其吸湿性和外观都有明显改善, 对长期保存和加工成成品都有很大的好处。虽然磷酸钙类无机盐有很好的吸湿效果, 但人体摄入过多的钙盐对胃肠功能刺激很大, 人们在中药材制药过程中很少选用, 除非一些用量很小, 用途特殊的药物。乳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吸湿效果都不错, 但单独使用他们作为辅料时, 制成的药物颗粒吸湿后维持颗粒状形态很困难, 多液化成糊状。微晶纤维素也有很好的吸湿效果, 且吸湿后仍维持在颗粒状外观和药效都不会受到影响, 对延长药物的保质期、保证药物的药效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案例中, 我们选择了乳糖、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作为实验辅料, 选择占原料7%的辅料与原料混合, 在恒定湿度下观察各种不同辅料的吸湿效果。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乳糖和可溶性淀粉的防潮效果最佳, 但他们吸湿后对药物外观形态影响较大不利于药物的长期保质, 微晶纤维素和磷酸钙吸湿率大, 防潮效果较差, 但他们吸湿后形成的是结晶水, 对药物外观形态影响很小, 利于药物保质。实际应用中, 可根据药物的外观包装形式, 灵活选择辅料, 从而达到最适宜的防潮效果。

参考文献

[1]伍振峰, 邱玲玲, 郑琴, 等.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防潮策略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1;42 (1) :66~69

[2]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等.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 2006;28 (6) :897~899

[3]刘怡, 冯怡, 徐德生.中药提取物防潮制剂技术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7;38 (5) :795

[4]冯怡, 徐德生, 张宁, 等.中药提取物表面物理改性技术探索[J].中成药, 2007;29 (5) :744

[5]李小芳, 何倩灵, 向永臣, 等.黄芪多糖颗粒防潮辅料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 (9) :11~14

[6]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等.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 (3) :341~343

[7]张新国, 黄明达.关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学, 2007; (7) :11~12

[8]姜言丽, 张慧林, 曲韵智, 等.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13 (8) :32~34

[9]张志祖, 黎颖, 吴针红, 等.10种中药片剂浸膏质量控制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 (10) :33~39

中药浸膏粉 篇3

关键词:黄芪浸膏粉,种鸡饲养,作用机理,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1 概论

在种鸡养殖中, 由于种鸡的饲养周期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及抗病毒类药, 不但使鸡体本身出现免疫力下降, 抗菌能力弱, 用药成本高, 而且具有严重毒副作用, 易出现鸡体内源性感染或二次感染, 易使细菌出现耐药性。这些耐药菌株会通过多种渠道转移给人类, 威胁人类的健康, 再者, 鸡体内的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因此, 在种鸡养殖业中, 研究中药制剂替代抗生素已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由山东亚康药业集团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种鸡的生活习性研制的黄芪浸膏粉, 通过了山东省有关专家的科学技术鉴定, 并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品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在父母代蛋种鸡的养殖中得到大力推广, 深受广大种鸡养殖业主的青睐, 并给养殖业主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黄芪浸膏粉是一种由黄芪饮片经过水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中药提取物, 富含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抗应激、抗菌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本品能使种鸡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显著提高, 在疫苗使用时配合本品饮水给药, 能提高抗体滴度并能延缓抗体水平在体内的下降时间。因此, 黄芪浸膏粉属于提高种鸡养殖业经济效益和提高种鸡疫病防控能力的绿色产品。

2 黄芪浸膏粉的作用机理

黄芪浸膏粉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增强种鸡免疫力

研究表明, 黄芪浸膏粉中的硒与维生素E对鸡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协同作用, 由于两者均具有抗氧化作用, 因此, 硒和维生素E可通过维持细胞膜的完整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缺硒会使鸡的许多器官变得结构疏松,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目减少, 使白细胞中的氧化酶活性降低, 杀死病菌的能力降低, 从而降低种鸡的免疫力。实验还证明, 给种鸡补硒能提高鸡体红细胞抗原和破伤风类病毒的抗体滴定度。

黄芪浸膏粉中的黄芪多糖成分是已被证明的对畜禽有增强免疫力、防疫保健和抗应激等作用。黄芪多糖能增强畜禽机体细胞免疫, 促进PHA、CONA、PWM (美洲商陆) 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 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 增加红细胞个数, 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2.2 提高种鸡生产性能

研究证明, 黄芪浸膏粉中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能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在雄性种鸡中, 锌和硒对维持和助长性机能、提高精子数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 睾丸制造精子的器官必需有足够的锌和硒作为原料, 缺锌和硒会使性激素分泌减少, 从而导致性功能不全、睾丸缩小、精子数目减少。缺锌会使血液中的睾丸酮的浓度下降, 影响精子的生成、成熟和性功能。锌还直接参与精子的糖酵解和氧化过程, 保持精子的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并维持精子的活力。Mahan (1990) 报道, 缺硒导致精子细胞受损, 降低精子细胞活力和受精能力, 还影响精子形态, 致使精子尾部易弯曲、折断, 难以完成从子宫颈到子宫、输卵管的漫长征途。对于雌性畜禽, 补锌和硒可提高畜禽受孕能力和防止畜禽流产, 防治乳房炎和子宫炎。

3 黄芪浸膏粉在种鸡养殖中的使用效果

3.1 黄芪浸膏粉具有增强种鸡免疫效应

通过对某种鸡养殖场的两组90日龄鸡 (各1000只) 在禽流感 (H5N1) 和新城疫疫苗注射后, 一组鸡按照1kg黄芪浸膏粉兑水500kg的比例给鸡饮用, 另一组鸡正常饮用清水, 数小时后, 采样化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黄芪浸膏粉能提高禽流感、新城疫1~2个抗体滴度;3日后再分别采样化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 黄芪浸膏粉能延缓抗体水平下降时间, 因此黄芪浸膏粉具有免疫调节功效。

3.2 黄芪浸膏粉能提高父母代蛋种鸡的生产性能

通过对某养殖场的两组120日龄父母代蛋种鸡 (各1000只) 分组试验, 一组按黄芪浸膏粉的用约剂量饮水给药, 一组正常饮用清水, 持续30日后, 就综合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 配合黄芪浸膏粉饮水组的种鸡比正常饮用清水组的种鸡的产蛋率提高3.76%, 种蛋合格率提高2.11%, 受精率提高3.84%。

3.3 黄芪浸膏粉能提高养殖业主的经济效益

某养殖场对同批次同等数量的两组种鸡 (各2000只) 分组实验, 同等条件下, 一组按规定剂量添加黄芪浸膏粉饮水给药, 另一组饮用清水。一个饲养周期后测算结果为每只父母代蛋种鸡每个饲养周期可提高经济效益8.5元。主要表现为用药的一组种鸡精力充沛, 毛色光泽, 食欲和饮水欲强, 病亡消耗率仅为1%, 而另一组与之相比, 鸡的精力、毛色、食欲和饮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距, 病亡消耗率高达6%。

4 黄芪浸膏粉在种鸡养殖业中的应用

4.1 黄芪浸膏粉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研究发现, 在种鸡5~8周时的饲料中添加0.2%的黄芪浸膏粉, 平均日增重2.6g, 料重比降低0.12%, 显著改善了种鸡幼龄时的生长性能。同时降低了鸡的胆固醇含量, 增强了十二指肠的消化酶活性, 鸡的毛色光泽好看, 精力充沛。在产蛋期, 饲料中添加0.3%的黄芪浸膏粉, 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3.76%, 死亡淘汰率下降40%, 料蛋比下降4.5%, 经济效益提高18%。

4.2 黄芪浸膏粉作为药物使用

黄芪浸膏粉能抑制病毒繁殖, 对抑制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流感病毒发挥显著作用。通过对600只感染新城疫病毒的蛋鸡按照1kg黄芪浸膏粉兑水200kg的比例给鸡饮用, 一周后, 受自然感染的治愈率达86%, 优于疫苗紧急接种的效果。

4.3 黄芪浸膏粉作为免疫佐剂使用

黄芪浸膏粉中的微量元素能调节鸡的免疫力, 主要影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DNA、RNA、蛋白质的合成、抗体的生成等。将黄芪浸膏粉配合疫苗使用,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发现, 在给鸡注射禽流感疫苗和鸡新城疫疫苗期, 按照1kg黄芪浸膏粉兑水500kg的比例给鸡饮用, 可提高疫苗的2个抗体滴定度, 同时抗体的下降时间也缓慢。

5 黄芪浸膏粉在种鸡养殖中的研究应用前景

黄芪浸膏粉是由天然植物黄芪经过多道生产工艺精加工而成, 是一种中草药制剂。本品的开发应用, 使种鸡的养殖减少或者免除了抗生素类兽药的使用, 减少或者免除了鸡体内的药物残留。使用本品生长的种鸡更健康, 抗病能力更强,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因此, 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畜牧健康养殖的普及, 类似的中草药制剂会得到更广阔的研究应用, 并逐步替代抗生素类药。

目前, 黄芪浸膏粉的开发和在种鸡养殖中的普及应用, 对促进种鸡养殖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品不仅对鸡体具有保健作用, 而且避免了鸡体过分依赖抗生素类兽药造成的动物体内药物残留, 避免了因药物残留影响人类健康。因此, 可以预料,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黄芪浸膏粉在畜禽养殖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对黄芪浸膏粉的研制起步较晚, 推广面还较窄, 仅限于种鸡养殖的实践研究, 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黄芪浸膏粉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中医药学、营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方法, 从畜禽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免疫调节机理和激素的分泌调控等方面进行探讨, 深入研究黄芪浸膏粉如何调节免疫系统, 如何抗病毒杀细菌, 如何提高性机能, 不断改善黄芪浸膏粉的生产工艺, 提高其品质, 并面向所有畜禽的养殖进行推广应用, 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药浸膏粉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40~160 g。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

1.1.2 主要试剂

痛风舒浸膏粉(1 g浸膏粉相当于5 g生药;批号:000306,由重庆南岸区中医院骨科提供)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片,由大连百利天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羟色胺(5-HT)、钾离子(K+)、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标准品及尿酸钠结晶均购自Sigma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尿酸钠溶液的制备

取194 ml蒸馏水加6 ml NaOH(1 mol/L)。煮沸后加1 g尿酸,用1 mol/L HCl,调pH至7.2,搅拌冷却,贮存于4℃冰箱中24 h,去上清液,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干燥即可得尿酸钠结晶。取1 250 mg尿酸钠结晶,加入45 ml生理盐水,同时加入5 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成50 ml尿酸钠溶液备用。

1.2.2 模型制作

参照Coderre等[1]的经典造模方法略作改进。用6号注射针在受试大鼠右侧踝关节背侧从45°方向插入胫骨肌肌腱内侧,将0.2 ml尿酸钠溶液(浓度为2.5 g/100 ml)注入踝关节腔。正常组动物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溶液。

1.2.3动物分组

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5 d,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双氯芬酸组给予双氯芬酸3 mg/kg,痛风舒浸膏粉组给予痛风舒浸膏粉1.2 g/kg(为60 kg体重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倍)。给药体积均为1 ml/100 g体重。

1.3 观察指标

1.3.1 关节肿胀度测量

各组大鼠在造模后3 h(用药前),及用药后5 d,分别在受试踝关节相同部位,用无弹性软尺测量其周径,观察造模大鼠治疗前后各组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

1.3.2受试关节关节腔滑液的涂片观察

各组大鼠用药5 d后处死,取受试踝关节,清洗干净,用手术刀剖开关节腔,取关节滑液涂于载玻片上,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液的白细胞,观察5个100倍视野,计算白细胞平均数。

1.3.3 致痛物质K+、DA、5-HT含量的测定

各组大鼠处死后,取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制成匀浆,比色法检测K+,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DA、5-HT的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变量行两两比较的SNK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对关节周径的影响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用药前比较,▲P<0.05

由表1可知,用药前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仍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组关节周径显著大于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用药前后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0.05),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用药后关节周径缩小(P<0.05)。

2.2 药物对受试关节滑液涂片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见表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由表2可知,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2.3 关节周围软组织中疼痛介质的含量

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致痛物质K+、DA、5-H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是炎症介质尿酸钠沉积于局部关节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1,2,3]。故直接注射尿酸钠溶液于模型动物的关节腔内造成痛风性关节炎是最直接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oderre等[1]设计的尿酸钠局部关节注射的经典造模方法,采用0.2 ml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到治疗前正常组大鼠受试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痛风性关节炎造模成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体内嘌呤代谢物紊乱,血中尿酸合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尿酸钠针状微结晶体沉积在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风寒湿三气杂致,后期久病入络,瘀血凝滞,关节肥厚,活动受限[4]。中医治疗在急性期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为主,后期治疗除利湿通络外,佐以活血化瘀[5]。

痛风舒浸膏粉是由牛膝、忍冬藤、黄柏、赤芍等成分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利尿、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黏滞性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实验研究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说明痛风舒浸膏粉能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关节肿胀和局部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引起痛风关节疼痛的内源性致痛物质主要有:无机离子,如K+、H+等;某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NE、组织胺等;肽类,如P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在体内产生过多,通过刺激局部感受神经末梢外周感受器产生很强的致痛效应。本实验显示造模后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浓度均明显升高,而应用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降低K+、DA、5-HT的浓度,说明痛风舒浸膏粉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镇痛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舒浸膏粉对尿酸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10只/组。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治疗后关节滑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果:痛风舒浸膏粉和双氯芬酸可显著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论:痛风舒浸膏粉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抑制关节肿胀和抗炎、镇痛的作用。

关键词:痛风舒浸膏粉,痛风性关节炎,尿酸

参考文献

[1]Coderre TJ,Wall PD.Ankle joint urate arthritis(AJUA)in rats:an al-ternative animal model of arthritis to that produced by Freund's adju-vant[J].Pain,1987,28(12):379-393.

[2]时乐,徐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1):71-74.

[3]徐权毅,管云枫,徐添颖,等.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制备及三种关节肿胀度检测方法的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906-908.

[4]张莉梅,李佩臣.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0,17(5):16-17.

上一篇:小儿癫痫治疗下一篇: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