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景观(精选10篇)
设施景观 篇1
摘要:本文对景观处理手法艺术化、视觉化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 深入探讨雨水设施景观化设计的重要性、模式和设计原则, 提出了有效将雨水设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希望通过对景观化雨水设施方法的探讨, 在雨水处理景观化的问题上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雨水设施,景观化,设计
随着水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 雨水景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与此同时相应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 常见的雨水处理设施毫无美感和设计感的出现在我们视线中。
1 雨水处理景观化概念
雨水处理景观化是指在满足景观设计各项生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把雨水收纳、传输、存储等一系列功能设施的可视性和艺术性加入到设计考虑范围内。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不忽视视觉处理艺术化的重要性。景观化雨水处理设施可应用于绿色屋顶、天然池塘、湿地和称为洼地的生物滞留池等。同时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透水铺装、水渠、蓄水池等硬质景观设施在工业及商业区的景观设计中。
2 雨水设施景观化设计的重要性
雨水设施不可避免的大量存在于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中, 这就迫使当代景观设计师不得不去进一步思索及探讨雨水处理设施的美观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完善的雨水处理设施设计不仅要满足其功能价值、生态价值, 同时也应满足文化和审美需求。
3 雨水处理景观化设计指导原则
应用于面积不同的场地, 雨水设施景观化的表现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在设计过程中, 应根据具体场地条件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景观设施, 因地制宜, 在保正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营造出一个丰富多样、有文化内涵又有趣的令人舒适的景观环境。
在设计中注重雨水的收集、传导、利用, 并将三者有机结合, 是确保雨水设施景观化功能性和生态性不受影响的前提。除此之外, 不同场地有其特有的地域性特点及其相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雨水设施景观化处理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场地特性, 将维护当地景观独特性放在设计首要考虑位置, 尊重景观设计的生态性。较之完全推翻重建的处理方法, 雨水设施景观化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当地地域性生态特征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化降雨管理以及在雨水资源利用中运用美学观点和合理的艺术化处理手法, 更好地增强当地地方性生态特色, 让设计更有价值和含金量。因此, 在进行景观化雨水处理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 因地制宜
景观化雨水处理设计必须从场地实际状况出发, 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环境等原有自然因素, 针对不同生态特征进行设计。除了有针对性的考虑生态环境和功能的需求, 还应结合当地现存景观的场地特殊性, 并将地域性文化作为主要设计要素列入设计范畴, 在尊重场所特征和场所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设计。
3.2 确保安全
一个合格的景观化雨水处理设计同其他景观设计一样, 应确保设计的安全性, 使危险因素易于被识别, 设计前应考虑到场地位置特点和雨水控制设施的设计, 以确保它们形成一个安全、整体的景观系统, 充分考虑场地的限制条件, 包括禁止游客进入区域的游览限制和临近深水区的安全问题。具体措施可在需要的位置设立设施、屏障等来限定区域, 例如栏杆或灌木丛等, 或设计相应导视系统和警示标志。同时为保证视觉连贯性以及安全出入的考虑, 设计中应釆用较缓的坡度。
3.3 易于维护
为避免因使用不善或后期养护困难等原因而造成景观设施瘫疾并且不易维修的情况。应采用符合当地地貌特征的植物材料作为设计要素, 减少人造景观的设计和应用。在设计植物配置时尽可能选用适应场地气候环境、易于维护的植物, 同时兼顾植物多样性。
3.4 保证品质
融入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外观设计是雨水处理景观化品质保证的前提。同时对设计材料材质的选用也需要求品质, 坚固耐用且对原有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是设计首选。同时为提升景观品质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考量, 设计中植物的配置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又一重要设计元素。但必须注意的是, 虽然雨水处理景观化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但其首要目的是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加以利用, 这就要求在选择设计材料时注意材质的特殊属性, 即是否适用于雨水景观的设计。
4 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景观化雨水处理的概念, 深入分析其发展的必然性及重要价值, 且探讨了雨水处理景观化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为景观化处理雨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景观化处理雨水不仅会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作用, 且它本身的功能运作构成了一系列拥有美丽外观的雨水处理设施, 在这个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环境系统中, 设计师应将物质元素与人文元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着重考虑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同时, 不忽略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的融入, 在现有基础上改进雨水景观设计方法, 创造出能够迎合整个场地设计风格和需求, 且融入了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英) 奈杰尔·邓尼特, (英) 安迪·克莱登著, 周湛曦.孔晓强译.雨水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6) .
[2]李升.湿地景观可视性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13, (2) .
设施景观 篇2
设施的请示
市市政管理局:
广西第十二届区运会日益临近,梦园广场作为我市向宾客展现文明建设的窗口,是极为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
近来发现,由于梦园广场缺乏维修资金,梦园广场近40%的景观灯、照明灯都已不能正常照明,九曲桥及人工湖木栈道腐蚀老化严重,生态停车场坑洼不平,停车线已模糊不清,停车空间不能充分利用,这不仅影响梦园的景观效果,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人工湖周边,无路灯照明容易致使游人跌落湖中,如不及早维修,恐区运会来临之时,维修已来不及。鉴于此,为了市民、游人休闲娱乐的安全考虑,以及设计最大容量的停车位,现请示维修梦园广场的景观灯等基础设施,具体维修项目及维修资金如下:
1.梦园广场景观灯项目:各类灯具565盏,各类电缆共1100米,电工用具50卷,合计维修金额31.00万元。
2.九曲桥桥体及人工湖木栈道维修项目:九曲桥桥体、桥面及护栏维修,木栈道道面、道体维修,合计维修金额56.00万元。
3.两个生态停车场项目:铺设停车过道、修整生态砖、铺种草皮,合计金额40.00万元。
以上合计维修金额共计:壹佰贰拾柒万元整(¥127.00万元)。妥否,请批示。
设施景观 篇3
城市承载着人们社会文化生活和日常工作的功能,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城市景观不仅仅是空间与实体,更是一种文化。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这种人文关怀文化。
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其华丽的外观,而更在于一种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尺度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景观设施方面。
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的要求,才能成为城市的社会心理趋势。而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率和经济快速发展期,正是城市景观建设的上升期,城市文化和形象营造将成为城市重点关注的任务。中国城市景观时代已经来临。与此相对应的是现阶段中国城市景观营造存在着种种误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本关怀的缺乏,导致城市景观的视觉化和仪式感超越了其应该具有的人性化和功能性。现在的很多城市设计,往往片面追求“第一”带来的轰动效应,而未能真正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真正考虑城市空间环境与尺度的宜人与舒适。城市景观设施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便人们的使用
城市景观中的设施不仅是装饰,更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但在现实中,城市建设往往背离了这一根本目的。在我国不少城市中,一些景观设计得巧夺天工,但人们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在一些城市,拥有精心修饰的草坪,但人们却不能在其上休息。国外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块大草坪分为若干小块,有的小块对行人开放,而有一些是不开放的,而不是我们一刀切的“禁止践踏”。
(二)注重一些细节
人文关怀的空间注重一些细节问题,如城市的标识齐全,城市的设施考虑到各种需要等。曾有学者设想,沿着北京的主要干道全线设置大棚,为那些骑自行车的人避风挡雨,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三)关心一些特殊群体
这些特殊群体主要是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等等。仅以老年人为例,我国目前已经迈人老年社会行列。据联合国统计,1950~2000年间世界老年人增长为176%,而我国则为217%。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 ,“银发浪潮”不可逆转。就地区而论,城市的老龄化趋势要比农村严重的多,这在大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首都北京市早在1990年就已经步人老年型城市,2000年老龄人口多达188 万 人 ,占其总人口的14.6%。老年社会要求我们的景观设施应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真正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
另外一个特殊群体是残疾人,有一部分人认为与偌大的城市相比,残疾人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部分。为了区区一小部分利益而大兴土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这个观点是一种误解。首先,从残疾人绝对数量角度看,世界上目前共有超过5亿的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 口 的10%,而 且每年还要新增1500万也就是说每天世界要新增残疾人约4万人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宇 。
城市无障碍空间的塑造,并不是仅仅为了一小部分人利益,也并不是付出很大成本而收益甚微,事实上它的社会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僅如此,城市无障碍空间反映了一种空间理念:即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是一种“雪中送炭”的空间。
(一)城市无障碍空间收益是巨大的
关于城市无障碍空间,还有另外一种误解,那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成本太大,而收益太小,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 担。其实,这种观点十分片面。无障碍设施的成本并不是十分 昂贵,同动辄上千万、动辄上亿的城市建设大手笔相比,无障碍设施的支出只是杯水车薪,美国全国城市联盟都市研究部在1967年所作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三座符合美国无障碍建筑设计国家标准的建筑物,每座额外付出的经费不超过总工程造价的0.1%。我国的一部分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1998年6月竣工的南宁市图书馆,总投资近3000万元,其中无障碍设计额外付出的不过15万元。由此可见,无障碍设施并不是十分昂贵。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收益却是十分明显的,如果缺乏无障碍设施,替代成本也是要付出的,要从许多方面支出成本来支撑残疾人相关活动,由于是分散支付的,实际上这些成本之和要远远大于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成本,这是得不偿失的。另外,对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成本与收益,不应仅仅只算经济账,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以至于难以用单纯的经济数字来衡量,它对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二)城市无障碍空间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空间理念
城市无障碍空间的塑造,还牵涉到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竞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空问。一个城市的空问是一个城市精神内涵的体现,正如伊利尔·沙里宁所说的那样,“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人在追求什么”。城市空间的建设实际上具有深刻的内涵。一个好的城市空间应当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陶冶人的城市空间,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人人都有享受城市空间的公平使用权,不分种族、不分贫富,不分职业,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问题。缺乏这一前提,以人为本也就难以实现,因为没有公平,关心人、尊重人实际上就成为一句空话,更不用说陶冶人了。公平的城市空间是“雪中送炭”的城市空间,让那些弱势群体有同样的机会参与与享受,而不是一味的“锦上添花”,使城市的“马太效应”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只有这样,这个空间才能充满尊重、充满关心,才能真正陶冶人们的心灵。
城市无障碍空间的塑造,就是给予了残疾人公平使用空间的权利,就是一个“雪中送炭”的空间,就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的具体体现。国际上早已有“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小健全的社会”这样的理念。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对残疾人这个社会群体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样道理,城市空间给予诸如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以平等机会,同样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理念,为了维护这一基本理念,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曾经做出了一个至今感人至深的举措。为了一位高位截瘫的学生的方便,校方不惜花巨资对学校的图书馆与教学楼等设施进行了改建,这不能不对我们有所启示。
城市景观虽然是空间与物质实体范畴,但是它与人际层面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城市景观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态度,更是体现城市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底蕴。
水资源景观之设施设计 篇4
1 水资源景观设施及分类
水资源环境景观设施可分为三个大类, 即服务设施、游乐设施和安全设施。
1.1服务设施
水资源环境景观中常见的服务设施有:户外座椅、亭、廊、景桥、水边平台等。户外椅凳在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休息设施, 人们通过舒适的坐在椅凳上交谈、休息、观赏。亭也是供人休息、赏景的建筑设施, 具有遮阳避雨功能, 设计精巧的亭往往成为环境景观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廊是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出现, 一般常见的廊既有凌驾于水波之上的廊桥也有屋檐下的过廊或独立有顶的廊道。在很多时候, 廊与亭或花架、水体结合在一起, 形成功能更多、景观空间更丰富的景观建筑。景桥是水资源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设施构筑物, 总的来说具有三方面作用:一是联系道路, 起组织观赏水景线路和交通功能, 并可变换人们观景的视线角度;二是形成水面景观效果, 点缀水景, 这类景桥在景观艺术上有很高价值, 其观赏性往往超过其交通功能, 如建有亭廊的桥;三是分隔水面空间, 水面被划分为大水面与小水面, 增加水景层次, 深化造景的功能。景桥的主要类型:平桥、拱桥、亭桥及廊桥等。水资源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平台多指临水平台或漂台, 平台设计应尽量贴近水面, 强调平面的延伸感, 人多或水较深的地方, 平台需加设围栏。
1.2 游乐设施
游乐设施是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道具设施, 它的设置使人精神愉快、放松。游乐设施的设置往往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包括儿童和成人、老年人等。设施因内容较多、占地较广、易产生噪音等, 设计上应根据设施的不同尺度、体量、色彩、质感等合理布局, 力求达到安全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水资源景观设施中常见的游乐设施有:水上滑滑梯、戏水池、游泳池等。
1.3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水资源环境景观设施中非常重要的必备设施。常见的安全设施体现在护栏和灯光照明上。护栏的作用不仅满足其自身护栏的功能性安全需求给人以依附和安全感;其次还可分割环境景观空间, 组织疏导人流, 划分活动范围。护栏的设计须与整体环境景观协调一致;再次护栏尺度要合理, 高低要恰当;同时, 护栏的安装要求坚固安全。栏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为安全围护, 若栏杆本身不坚固, 就失去实用的意义, 而且更增加安全隐患。
水资源环境景观中灯光的照明设施作用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实用功能, 二是美学功能。因此, 出于对水资源环境中人们的安全问题考虑, 在设计照明实施时更应注重灯光的设置之后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由于其功能不一样, 照明的手法方式也不一样。灯具照明手法的运用取决于受照射对象的质地、形象、体重、尺度、色彩和所要求的照明效果, 还有观看地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因素。照明手法一般包括光的隐现、抑扬、明暗、韵律、融合、流动以及与色彩搭配等。另外, 各种灯光照明中, 灯光灯具的数量、位置和投射角度是关键问题。常见的水下照明灯具有水下射灯。在安装此灯具设施时保证安全, 灯具线路开关乃至灯座设置都要采取安全措施, 以防漏电和雷击, 并对大风、雨水、气温变化有一定的抵抗力, 坚固耐用, 取换方便, 安全性高等。
2 水资源设施的功能
水资源设施的功能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具有美化环境、增添情趣、传达信息以及防护安全等作用。因此, 设施具有较强的造型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能在环境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美化环境的作用;景观设施除美化环境功能外, 更多地还具有使用功能, 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如亭、台、廊、椅等水边设施, 既可供人们纳凉休息, 又可提供人们欣赏美景的地方;同样的, 小桥和汀步等设施除了提供交通的使用功能外, 更多地也是提供了人们闲情雅致的休闲场所, 并增添了漫步于溪流之上的情趣;一些设施不仅可以起到安全警示等信息传达作用, 相应的护栏设施设计更能起到保护游人安全等功能作用。
3 水资源景观设施的设计原则
3.1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
设施是寓于环境景观中的艺术, 它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单纯追求设施单体的完美是不够的, 还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融合关系。其空间尺度和形象、材料、色彩等因素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满足人们的功能行为需求
景观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环境中的主体, 人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都决定了对空间环境的选择。所以, 设施的设计首先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人类的行为、生活、歇息等各种状态是景观设施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人的行为模式决定着空间模式的不同, 不同的活动也决定了人们对环境空间的要求也不同, 对不同类型的景观设施也有不同的要求等。因此, 了解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及其爱好, 比如在设计水资源景观设施时如能充分考虑小孩喜欢玩水的习性, 在注重设施安全的同时设计出一些水上滑梯设施等将对环境空间的营造起到更好的作用。
3.3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景观设施的设计除了首先需要考虑功能和表现的形式外, 还应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其次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因素, 如民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年龄、兴趣爱好、职业等, 都决定了不同人对设施需求的选择以及实现其需求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了解这些因素对环境景观设施的设计颇为重要。
3.4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和文化认同感
景观设施的设计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视觉美感, 并符合美学原理。景观设施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 更应通过其外部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来体现其艺术魅力, 并充分考虑到设施材料、色彩、质感的美感以及考虑到建造技术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从而形成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形式完美并能反映出它所处时代精神面貌的景观设施。
4 小结
设施设置于不同的环境空间, 与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设施因人的行为而设置, 每一种功能均体现着人的使用需求。同时, 设施又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给人以暗示, 让人们感知其的存在, 并引导人们便捷的使用。因此, 水资源环境景观之设施设计除了注重水资源这种特定环境中安全设施的考虑外, 还需重视设施与人的互动关系, 将会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并设计出更合理的设施。
摘要:景观设施在环境景观中既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艺术个性, 又是具有实用性的环境景观构筑物。本文重点从水资源环境景观这一特定场所的设施设计去分析设施的类型和功能、设计原则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景观设施,功能,设计原则,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都伟.公共设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管学理.景观设计小品[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2009
[3]陈六汀.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纺织出版社, 2010
[4]庞杏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设施景观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景观;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深圳湾公园
1、生态化的城市公共设施对于城市的意义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公园是人们集散和娱乐的休闲之地,它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内部景观设施良好,而公共设施(Street Furniture)一词产生于英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的公共建筑或产品,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医疗卫生、交通、邮政电信、体育、文化娱乐、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教育、社会福利与保障和商业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本文中所研究和探讨的公共设施以户外城市公共设施为主。城市的公共设施对城市的构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和深遠的意义,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的设计与制造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而公共设施是否生态化,也直接影响到城市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性。那么公共设施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原则,使其在服务于人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的便于使用和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2、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理论基础
2.1城市公园景观设施基础研究综述
2.1.1城市公园景观设施概述
城市公园在刚传入我国的时候,公园内的景观设施人们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人造景观”或是“人造景点”,随着国内学者对城市公园的研宄深入,渐渐的用“景观设施”一次取代“人造景观”或“人造景点”,因此由“中国公园之父”美誉的马志民先生在1995年给出的定义:“景观设施本身由景物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即便作为旅游景区,还应具备趣味性、娱乐性及参与性等基本属性,方能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目的、不同兴趣的游客前来。”逐渐被取代。
2.1.2景观设施与城市的关系
将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相结合后经过人工艺术加工的景观设施属于建筑景观中的硬质景观;景观设施是有生命的活体,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城市公园中的主体。在景观建筑与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公园建设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景观建筑和设施的设计、建设中,应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把公园建筑和设施建成一个城市、一个片区的生态名片。道路铺装应尽量使用透水材料,形成公园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收集系统,可用于公园植物绿化养护。
2.1.3景观设施与人的关系
景观设施的设计是用户友好的设计,它的设计考虑到“人”的因素,提供人性化的参数研究和其他几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改善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感知,规模化,运动能力,行走范围和行为模式,如无障碍设计,坚持以“人”为核心设计理念,提供工作程序,以符合人民的要求,改善环境,优化人文环境,从而达到以最小的劳动成本为最大的最合适经济上的成就。在城市景观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如在公共环境,休闲座椅,坐高,宽度和其他数据;儿童游乐设施大规模数据的设计必须参照相关的车身尺寸,人体工程学的内容必须根据人类的身体特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总之,所有的景观设施的设计必须根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有合理的规模数据分析,只有这样计的公园才具备合理的尺度和形态,才能为人们方便使用。
2.2人性化设计概述
2.2.1概念解析
如果说有关环保的绿色设计是设计师对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和自然的关注,那么,人性化的设计则是关注公园的使用者——人本身。人性化的设计符合人们正常的物质需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它是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的融合体。“人性化设计”是当今世界上设计者们永远追求的目标,是工业化文明带来的必然产物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方便,即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把用户比公园本身更重要的角色,在概念阶段的公园设计师把人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在这个设计原则,开发一种新公园,它需要大量的时间,面对的消费群体进行调查,调查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模式,文化层次,心理需求,和你最喜欢的颜色偏好的形状,可以接受的价格。“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使设计人员能够考虑远远超过公园造型,设计工作己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绘图,你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参与不同类型的人,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的科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
3、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现状分析
3.1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现状
深圳湾公园游人数量较多,是人流量大的集散地。游人在园内能轻易找到可休息的地方。来公园参观的有幼儿、中年人、年迈老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园内的休息椅凳数量还是比较足够,公园人流量较大公园内提供了大量的椅凳供游人休息,园内的休息椅凳布置密度非常大;而树池、花坛等也加宽了边缘,使花坛树池不仅成为可观赏的风景,也成为能使用的休息设施。在各个人流量不算十分大的时候,游人在园内还是可以较容易找到休息椅凳的。
3.2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2.1景观设施设置不合理
深圳湾公园的景观设施存在不符合行为特性和人体生物工程学设计上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公共卫生设施厕所的设计上。
在厕所设置上,全园六个公共厕所,虽然都设有无障碍厕所,但所有的无障碍厕所都只有一个无障碍的厕位,而且是男女共用的,游客较多时无障碍厕所数量明显不足,建议可适当增加数量,可参考右图。园内六个厕所当中只有一个是有多个无障碍厕位的,但厕位与厕位之间的遮挡不足,私密性程度不高,这样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建议可在厕位之间增加遮挡,避免尴尬情况发生。
3.2.2景观设施配置不到位
深圳湾公园内洗手盆数量严重不足。此问题比较严重,游客普遍反映由于缺少洗手盆,他们需要清洗时要专门到厕所去,这样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不便,希望公园能增加实用的洗手装置。且建议洗手盆的高度可设置两种。其造型尺度要依据人体工程学的数据而定,并考虑特殊人群的使用。如成人使用高度一般为600-900.,为儿童使用时,洗手盆高度则设置为400-600mm。全园没有发现安装饮水器,建议时机条件成熟时可安装,以方便游人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感到口渴的时候使用,但要注意饮水器的卫生。
3.2.3缺乏地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深圳湾公园和许多城市的中小型公园一样存在的缺陷就是缺乏地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在公共人性化设施上结合本地本土文化创造艺术景观,而是釆用千篇一律的材料或设计样式仅仅做到功能上的满足,休息椅凳的材料都是石材,给人感觉比较枯燥乏味,且容易给人一种较脏的感觉。建议增加一些其他材料如木或仿木、塑料等材料的休息设施。缺少私密空间设计,全园的设计过于均匀,游人在园中休息时,很难找到一块有私密性设计的地方,建议开辟一些私密空间,可以在公园相对比较安静、干扰少的地带设置聊天、用围合式的椅堯形成私密休息、交流的空间。
4、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提质设计实践
4.1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提质设计表达
景观设施的设计必须系统地研究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研宄景观设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文化风俗等的关系,以使景观设施能被人最合理、最舒适、人性化地利用。反之,如果景观设施的设计不能与人的行为相协调,不能符合更健康、更科学、更合理的人体工程学原理,那么将会给使用的游人造成不便,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离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远。设计师在设计景观设施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其外在美,景观功能,而是必须考虑作为使用者的人们设计师必须使“为人而设计”、“人性化设计”等概念体现在设计的作品上面,对于公共卫生设施与公共休息设施而言,人性设计显得最为重要。设施的设计应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以减少使用者在使用上的差错和操作过程中带来的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如垃圾箱的开口形式与使用方便程度有关。
4.2凉亭、棚架、栏杆设施设计
深圳湾公园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将公园整体向新中式风格靠拢。“亭台楼阁”是传统园林和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公园中以凉亭、长廊和棚架最为常见。这些休息设施能满足游人休息、游览、散步,设置时候需要靠近散步道或与散步道分开成为独立的区域,以满足游人静坐、休息、交谈和欣赏景色,最大限度实现人性化的需求。它们也可以成为游人聚集,进行文化活动和遮风避雨的场所。
图1凉亭、长廊和棚架的设计除了使用功能上的作用外,也可以成为美的欣赏,具有点景的作用,在设计当中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使游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但要注意的是,要追求它们美观的同时,也要注意它们结构的安全性与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如木制品要选用经过防腐处理的红杉木等耐用的木材,以保障游人的安全。
图1廊架、休息亭、入口
使用功能也可以称之为“实用功能”,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山石如砌筑得法,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很多园林小品的创造就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設计的,例如常见的有亭、台、楼、阁、廊、水榭、圆桌、圆椅、圆晃等,有的可以提供纳凉和赏景,有的提供休息,有的提供遮风挡雨。草坪铺地供游人玩乐行走,图2公园小区中的健身器材供人们健身活动,娱乐设施可以让景观设施在游戏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到了晚上就有提供照明的园灯,这些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的人性化需求。木材属暖性材料,亲和力强,外观朴实、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触感。在我国西方景观居住区中,木材可以作为构筑物的承重结构,如亭廊的柱梁;可以是构筑物的覆盖物,如连廊的顶盖;也可以成为构筑物,或构筑物的饰面材料,如木格栅景墙或扶手材料等。用木材建造的空间往往给人亲切、放松感,所以深受造园者的喜爱。
图2效果图
4.3卫生设施设计
(1)垃圾箱的设计公园内的垃圾箱设计时应该根据人们一定时间内倒放垃圾的次数、多少及倒放的种类与清洁工人清除垃圾的次数等来决定它们的容量与造型,并考虑垃圾箱的放置地点,以便使垃圾箱更好地满足人们使用过程中的人性化需求,如果缺乏“人性化”设计,缺乏对功能的研宄,便会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
现代垃圾箱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制作,以塑料、不绣钢材料、仿生材料或者几种材料相结合;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的各种垃圾箱使用最为广泛。在公园中主要的景观园区内、设有参与性活动的区域、座椅集中的区域当中,由于人流量大,投置垃圾的量也大,所以体量也要较大,一般高为800~1000mm。方便在区域内活动的有人使用,这是对垃圾箱设计的要求之一。垃圾箱的开口设计分为朝上式、侧口式及斜口式。但无论哪一种设计都应该注意要使人们在使用时能在距离箱30-50cm处便能轻易地将垃圾投放其内。设计时还必须注意垃圾箱放置的不同场所,如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广场、休息设施附近、垃圾箱的投放口应该相应地放大,让人们能方便无负担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我们常看到垃圾箱周围扔有很多的垃圾的现象,其原因除了人为因素外,也有设计中的不当的原因。为了方便投放垃圾,垃圾箱投放口的开口方向一般是以朝上式最为方便,但侧口的设计能更好地防雨防晒,因为它的开口在两侧,雨水直接落入或飘入垃圾箱内的情况相对于其他类型要少得多,另外,当太阳直射时,它能像伞一样的顶部遮挡阳光,顶部距箱内的垃圾有一定的距离,且两侧的投放口利于空气对流,使垃圾箱内的垃圾不至于因温度过高而发生霉变发臭。
根据这些因素深圳湾公园的垃圾桶设计应当考虑上开口和中不幵口,并分设可回收、不可回收箱。上开口主要是为成年人使用,身体直立或者稍弯腰就可以将垃圾放入垃圾箱,上盖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使垃圾发出气味;中间开口是为儿童考虑,在离地40厘米处开口(如图3)。在儿童投掷垃圾的同时就是一个机会教育,“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桶是由钢框架、防腐木制作而成,上盖可以旋转拿下,方便垃圾的转运。
图3垃圾箱效果 图3垃圾箱效果
(3)洗手盆的设计洗手盆是城市公园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卫生类景观设施类型。它应该在园路、人流比较集中的交汇处,广场等地方多设置,以供人们使用。洗手盆的设计原则是一要方便,不要只管美观,而使用起来却十分地麻烦,实用性欠缺。而另外一方面,洗手盆的高度设计一定要考虑到老人、小孩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要。例如,在大多数的公共绿地当中,洗手盆的高度都是统一的,我们能经常能看到小孩子和残疾人由于高度问题用洗手盆比较困难的情况,特别是小孩子都需要大人将他们抱住抬高,才可以洗手,这样的设计就缺乏人性化的关怀了。所以洗手盆的造型尺度要依据人机工学数据而定,并考虑特殊人群的使用。如图(4)成人使用高度一般为600-900mm,为儿童使用时,洗手盆高度则设置为400-600mm。
图4洗手盆、饮水器顶视图
(5)公共厕所的设计深圳湾公园在节假日的人流比较大,公园中应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公测的设计应当结构上合理、造型上更加美观、使用功能上更加方便。设计要点在于:1、公共厕所的人性化设计以卫生、方便、适用、经济为原则,考虑休息座椅、花坛、绿化等配套设施,造型上力求与环境协调统一。而在尺寸方面要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大便便位尺寸一般为长宽为0.85-1.2m;小便位站立式尺寸(含小便池)高为0.7m,宽为0.65m,间距为0.8m;厕所单排便位外开门走道宽应为1.3m,双排便位外开门走道宽以1.5m为宜;便位间的隔板高度自地面起不低于0.9m。2、根据生理构造的不同,适当增加女性厕所,而同时应该增加为特殊人群使用的无障碍厕位。3、公共厕所要通风好、采光好、位置好,易于识别4、公共厕所的设计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即从老弱病残者的活动安全考虑,地面不能铺设抛光砖之类的光滑材料并注意扶手的位置,内饰不能出现有尖锐的转角出现;为了防范犯罪活动,如打劫、偷窃等,可舰媚翻歧冊理者等措施来减少此类犯罪活动发生的可能性。5、如图5在深圳湾公园的主景观区域必须设有一间以上公共厕所。如长期来看,游人不断够,呈现出部分区域无厕所,需要等待或如厕不方便时,应考虑增加流动型的公厕,以满足游人如厕的需要。6、充分考虑腿部障碍人士的需要,设置无障碍卫厕间。7、公共卫生间在防水工程中的固有特点,要制定以“防排结合,综合治理”为防水设计,考虑公共厕所的排污管与排污管相连接是否符合规范。
图5公共厕所效果图
4.4导引系统设计
图形符号通常用来设计导向类或识别类的导向标识系统。特别是道路交通系统、动物园、展览馆以及运动会中并不存在世界性的符号标准,也没有一套符号被世界各国在同一个特殊领域如(国际机场)接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确有深入研宄图形符号的必要,例如有关公众安全的图形符号等。
首先,设计师经常基于他们自己的经验来做决定,对使用者的知识层次及对符号的理解力做出不正确的假设。其次,设计师不能认为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被广泛理解的图形符号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中也将被广泛理解。在某些公众安全被优先考虑的场所,如交通道路,图形符号可以作为标识系统的一部分且效果不错。而在博物馆、国家公园、动物园或展览会等场所,你绝对可以考虑使用富有创意的符号。设计一个图形符号对我们来说可能不难,但设计一个一致性的图形符号系统是个艰难的工作,需要你的巧思冥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生态学”原理与景观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系统所结合后,即产生了对基于生态化景观设计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的思考。本文研究的是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设计,由于这一公园面积较大,位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并被称之为“城市天然氧吧”,是深圳市最大的假日休闲、运动为主的城市公园在。但是景观设施的配置、功能性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本文以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设计为题进行了景观设施的分析和实践探索,从公园的景观设施现状分析入手,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进行景观设施的设计。以此来提高城市公园的多元化性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地休闲娱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项立新.铁路客运站景观设施的人性化設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8):12-13.
[2]郑玉俏.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施应用研宄[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20-28.
[3]张凯华.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2(3)
设施景观 篇6
关键词: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设计要点
1 引言
园林绿地设施的景观营造对城市空间和园林绿地环境的构建作用明显。当前, 但很多现有园林绿地内设施仍缺乏景观价值。因此, 总结园林设施景观化设计的原则, 提出景观设计的要求, 对提高园林绿地的整体景观水平, 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园林绿地设施功能分类
2.1 标识设施。
这类环境艺术小品包括指示标志、导游图等。
2.2 艺术小品设施。
如雕塑、水景等, 这些园林绿地设施在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2.3 娱乐设施。
包括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和健身设施等。
2.4 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对空间起着强化艺术效果的作用, 包括路灯、草坪灯等。
2.5 服务设施。
如坐凳、桌子、饮水器、垃圾箱等。
3 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原则
3.1 设施系统化设计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把园林绿地设施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考虑, 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和谐, 强调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
3.2 设施与环境协调的原则。
绿地中单个设施要服从整体, 使整个造型与图案中存在一种共有的东西。各类设施要平衡布置, 以方便使用;要具有层次性, 应以一种结构元素为主导, 连同有关的从属元素, 组成秩序。
3.3 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及绿地设施的格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
3.4 保护和发展文化原则。
优秀的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在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情况下, 可以将重点文物古迹与公园景观结合而成为环境景观的重要部分, 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使景观设计富有文化内涵。
4 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要点
4.1 信息设施
4.1.1 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标识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要注意与周围环境应相互协调。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入口标识, 墙体外部材料为粘土, 取之自然的材料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淳朴之风, 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特色, 同时向游客传达了该公园的内涵-保护生态环境。
4.1.2 创造新奇的视觉效果。
标识的造型设计应简洁、明确, 色彩要鲜明、醒目, 使人一目了然, 易于识别和记忆, 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媒介的功能。
4.1.3 统一中求变化。
在较大的绿地中, 需要设置较多的标识, 这些标识既要相互协调统一, 也要体现出一定的变化。如杭州植物园的标识设置风格统一、形式多样、色彩醒目, 与环境相融合的同时便于游人发现, 而且均设置了盲人标识设施, 是体现了人性化、景观化的园林绿地设施。
4.2 艺术小品
4.2.1 传承文化内涵。
现代园林绿地中雕塑应凝聚地方历史, 对人们起着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4.2.2 与环境的融合。
在设计时, 要先对周围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城市景观等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然后确定雕塑的形式、主题、材质、尺度、位置等, 使其和环境协调统一。如图4.1, 位于位于杭州龙井村内雕塑群组, 所表现的是当地村民的一个街景, 不论是服饰还是使用的工具, 都是当时文化相融合。
4.2.3 情趣的营造。
城市绿地的雕塑还应突出情趣的塑造, 给人以优美视觉享受的同时给人以或幽默或愉快的精神享受。图4.2所示的雕塑抽象地表达了人的头部, 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完整, 但其平滑的顶部却为人们提供了休息设施, 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欣赏这些有趣的雕塑, 带给人新奇感。
4.3 娱乐设施
儿童游乐设施一般都成套定制, 其色彩鲜艳、造型丰富, 能够满足景观的要求。其他娱乐设施应以活泼的造型、鲜明的色彩、舒适的质感, 促进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在绿地中选择好位置设置, 能融入环境即可。
4.4 照明设施
绿地景灯设计既要满足照明要求, 又要具有装饰功能。景灯的设计应注意造型美观, 装饰得体。但是美丑不能孤立地看, 还要看景灯的造型和布局与所处的环境是否协调统一,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景灯的造型、亮度、色彩等。
路灯的设计要满足照明的需要, 注意自身特色的表现, 还要和环境相呼应, 大量设置时满足形式美法则。如滨河路灯布局应产生一种韵律感, 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 都是吸引人的景致。园路旁灯应与其环境相协调, 造型优美、精细、小巧玲珑, 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草坪灯小巧精致, 点缀于草坪中、乔木下, 微弱的灯光更衬托出宁静气氛, 构成一幅清雅画卷。图4.3中的草坪灯, 黑色的外壳有种神秘的感觉, 外形似蘑菇, 又像UFO (不明飞行物) , 使人浮想联翩。
4.5 休息服务设施
4.5.1 座椅。
宜在座椅的周围形成一个领域, 让休息者在使用时有安全感和领域感, 一般以背靠花坛, 树丛或矮墙, 面朝开阔地带为宜。宜与其他设施结合。如图4.4在座椅的中间设置了花钵, 令人赏心悦目, 把三人座椅分割为两个单人座, 与植物相结合, 具有休息设施的功能, 同时成为一处亮丽的街景。座椅的材料选择要坚固耐用, 通常以石料为宜;木料给人的感觉是最好的, 在北方适合广泛应用;还可采用色彩鲜明的塑料、玻璃纤维来制作, 造型高雅、轻巧、美观, 也会受到路人的喜爱。
4.5.2 饮水器、洗手器。
洗手器设计应该像灯具、雕塑等一样, 尽量满足景观的要求。洗手器的景观化设计要点有:接水容器的造型艺术化, 出水口多加构思, 和雕塑等景观小品结合。
4.5.3 售货亭、垃圾箱。
售货亭的设计应结合人流活动路线, 便于人们识别、寻找, 同时造型要新颖, 要富有时代感并反映服务内容。园林绿地中垃圾箱的设计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一段折断的树桩, 一个童话世界中的木桶, 一只巨大的辣椒, 这些别具匠心的垃圾箱都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番视觉收获。
5 结语
在今后的绿地建设中, 对于园林绿地设施的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 更应注重“质”的提高。城市主管部门应很好地调节设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关系。对于景观现状不佳的设施, 或强化突出使之成为景观, 或弱化隐蔽远离游人的视线, 整个绿地内的设施风格要保持一致, 系统化设计, 并与绿地环境的风格一致。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符先明.剖析当今城市园林雕塑建设设计存在的问题[J].中外建筑, 2005.2.
青岛世园会坐憩设施景观评价 篇7
1.1研究对象
中国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以下简称“青岛世园会”) , A2+B1级, 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园, 是首次在中国临海城市举办的具有山地型特色的世界性园艺展会。园区总面积约241hm2, 时间为2014年4月25日~10月25日, 展期184天, 主题为“让生活走进自然”, 倡导“文化倡议、科技创新、自然创造”的理念[1]。
本文选取青岛世园会中园中园 (展园) 以外的景观空间范围内的7种坐憩景观为研究对象, 即七彩飘带廊、滨湖简亭、长椅、花坛座椅、间隔单椅、红色座和儿童区椅, 对其进行景观调查与评价。
1.2研究方法
SD法 (Semantic Differential) 即语意解析法, 是1957年由Charles Edgerton 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 运用SD法构建景观视觉影响因子, 通过照片的形式让公众对这些视觉要素进行心理感受测定[2,3]。
1.2.1确定评价因子。从被调查坐游憩设施所拍摄到的396张照片中, 每种坐憩设施精选出4张照片, 分别可以反映该坐憩设施景观所处位置环境、设施单体、细部材质和正被使用时的信息, 共计28张照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判样本[5]。大量研究表明, 用照片作为景观质量评价的媒介同现场评价无显著差异[6]。在完成现场调研和研究样本选取后, 从坐憩设施景观的空间环境、文化色彩、心理感受、功能形体和整体性等方面出发, 选定用于心理评价的形容词。SD法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形容词对[7], 剔除较难形成完全相反的形容词对作为中心点两侧不易对称的形容词对以及平时不常用语汇及重复内容[2], 最终确定27对形容词用于描述样本坐憩设施景观 (表1) 。
1.2.2评价尺度。根据以往的经验及相关资料显示, SD法普遍采用的评价尺度为5~7级[8]。本次研究SD法问卷使用五级制评价尺度, 即分值为-2, -1, 0, +1, +2, 以0为中心轴对称设置[7]。
1.2.3选定评判者。本研究中的SD法调查问卷是专门针对不同形式的坐憩设施景观评价而设定的, 专业要求并不高,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客观性、真实性和参考性, 选择的评判人员为随机的100名具有园林园艺博览会游览经历的评判者。本次评判采用照片的形式进行测试, 发放电子问卷。发放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坐憩设施景观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园区现场踏查情况, 青岛世园会的坐憩设施分为3类[8] (表2) :
2.1.1座椅类。以按一定距离间隔布设的长椅形成休憩空间骨架, 局部角落以造型独特多变、色彩鲜亮的特色座椅做点景。
2.1.2庇护类。七彩飘带廊以七色的廊架顶棚形成如飘带状延伸至园区各方向, 形成无障碍的休憩空间, 保证坐憩功能;滨湖观景区设置造型简洁的简亭, 满足滨湖休憩功能。
2.1.3花坛、挡土墙类。由于青岛世园会有典型山地特征, 地形多变, 因此形成了顺应地形变化而筑的花坛、矮景墙和挡土墙等, 以之为基础, 其上安置了多个短靠背座椅, 灵活多变形成了多处休憩空间;三类坐憩设施的服务半径可覆盖全园, 可满足园内游客的坐憩需求。
2.2坐憩设施景观SD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结果分析
应用SD法对园区调查后的坐憩景观进行景观评价, 以评价得到的形容词得分作为坐标轴绘制各坐憩设施景观的综合评价曲线图 (图1-5)
注:图2-5中横坐标数字分别代表1.功能性;2.标识性;3.可达性;4.空间感;5.舒适性;6.庇护性;7.协调感;8.绿化度;9.植物配置;10.氛围感;11.实用性;12.吸引力;13.清洁度;14.完好度;15.美感度;16.放松度;17.文化性;18.品质性;19.就坐密度;20.尺度感;21.安全性;22.地域性;23.体量感;24.色彩搭配度;25.色彩辨识性;26.特色性;27.景观视野。
通过图1可知:青岛世园会坐憩设施景观的综合评价值除庇护性 (-0.01) 一个因子外, 其他因子的都集中在0~1.5之间, 说明园区坐憩设施景观的整体景观效果良好, 比较令人满意。其中在标识性 (1.49) 、完好度 (1.44) 、可达性 (1.38) 、功能性 (1.36) 等几个因子上得分较高, 表明园区能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坐憩服务, 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坐憩需求。但是庇护性 (-0.01) 因子得分达到负值, 得分最低, 说明景观中的庇护遮荫能力较差。
通过图2可知, 座椅类的评价值介于-1.5~1.5之间, 分值跨度较大, 总体上的评价曲线趋势相似:4个样本在庇护性因子上的得分都为负值, 完好度和美感度因子的得分都普遍很高, 尺度感和色彩搭配度因子得分相近;长椅样本的评价曲线偏离公共座椅类平均值程度最大, 红色椅的评价曲线最贴合座椅类平均值曲线, 综合27个因子的得分情况, 整体景观效果得分排序为:童趣椅 (1.06) >间隔单椅 (0.98) >红色椅 (0.95) >长椅 (0.85) 。
通过图3可知, 庇护类的评分值都介于0.4~1.8之间, 说明庇护类坐憩设施景观的整体景观效果很好, 令人满意。2个样本的评价曲线与平均值曲线具有相同的整体趋势, 滨湖简亭样本除庇护性和色彩辨识度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就坐密度因子略低于七彩飘带廊样本外, 其他24个因子均高于七彩飘带廊样本, 景观效果优势明显, 即滨湖简亭 (1.29) >七彩飘带廊 (1.01) 。
通过图4可知, 花坛座椅样本的评分值介于-0.5~2.0之间, 分值跨度大:庇护性 (-0.37) 和地域性 (-0.10) 因子的评分为负值, 特色性因子的评分为0, 功能性 (1.73) 因子的评分最高, 说明花坛座椅除了能很好地满足坐憩功能外, 其他方面的水平都不太令人满意。
通过图5可知, 除庇护性因子外, 三类坐憩设施景观的评价值得分均为正值, 座椅类和庇护类与综合平均值曲线吻合度相对较高, 而花坛、挡土墙类与综合平均值曲线离间程度大, 但三者都存在不具有较为一致的偏向的因子评分, 说明各类坐憩设施景观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 座椅类的综合评分较差, 仅有7个因子的评分略高于综合平均值, 4个因子的评价明显低于综合平均值;庇护类的综合评分最高, 大部分因子的评分均高于综合平均值, 11个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综合平均值, 最突出好的因子为庇护性、文化性等, 5个因子的评分低于综合平均值;花坛、挡土墙类的综合评分最差, 因子的评分两极化特征明显, 6个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综合平均值, 突出好的因子为功能性、空间感等, 12个因子的评分低于综合平均值, 4个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综合平均值。综合27个评价因子得分情况, 整体景观效果得分排序为:庇护类 (1.15) >座椅类 (0.96) >花坛、挡土墙类 (0.90) 。
3结论与对策
3.1优点与不足
3.1.1设施分类, 各有利弊。七彩飘带廊和滨湖简亭等庇护类坐憩设施景观表现良好, 评分值较高, 在实际使用中也使用率较高;而长椅、花坛座椅等座椅类和花坛、挡土墙类的坐憩设施景观则评分较差, 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使用率相对较低的情况, 待改进。
3.1.2美景度高, 文化性弱。青岛世园会中的坐憩设施能够较好地与周围环境融合, 游客在休憩之余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 身心得到放松;但设施本身的文化性设计较弱, 缺乏能够唤起游览记忆的文化吸引力。
3.1.3功能满足, 品质欠缺。坐憩设施景观作为休憩空间很好地发挥了坐憩功能, 并在标识性、完好度和可达性方面都有良好表现;但庇护遮荫性欠缺。园中的座椅类和花坛、挡土墙类坐憩设施景观空间是主体, 但都不能够提供足够庇护遮荫功能, 坐憩质量没有良好保障。
3.2建议与对策
3.2.1优化不同类型坐憩设施景观比例。座椅类坐憩设施景观灵活多变而适合多种地形和环境, 庇护类可以提供较好的庇护遮荫和休憩品质, 花坛、挡土墙类因地制宜可与场地良好结合, 各具特点, 因此优化不同类型坐憩设施景观的比例对提高休憩服务质量大有裨益。
3.2.2增加世园会文化的表达。坐憩设施景观是与游客进行良好交互作用的重要媒介, 也是世园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增强坐憩设施特色度, 附上世园会标志和设计具有世园会代表性颜色的设施等, 都是很好的文化性表达的方式。
3.2.3增强景观中的庇护遮荫功能。国内园林园艺博览会的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 历经春末、夏、初秋三季, 光照时间长, 阳光充足, 庇护遮荫功能能提供较为安全的心理感受, 是游客决定坐憩地点进行乘凉休憩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因此增强庇护遮荫功能非常必要。
摘要:应用SD (Semantic Differential) 法, 设置27个评价因子, 对2014青岛世园会的3类7种坐憩设施景观进行景观调查与评价, 绘制SD评价曲线综合对比分析每类的景观样本, 进而总结园区中坐憩设施景观的优点与不足, 最后为园区坐憩设施景观的改进和未来园林园艺博览会坐憩设施景观的设计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坐憩设施,SD法,景观评价,青岛世园会
参考文献
[1]青岛世园会官方网站.http://www.qingdaoexpo2014.org/
[2]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调查分析法16_SD法[J].中国园林, 2004, (10) :54-58.
[3]胡俊.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8:32-35.
[4]付喜娥.南京居住区环境的演变[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4:38.
[5]王刚, 车代弟.基于SD法的哈尔滨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J].现代园林, 2010, (5) :40-43.
[6]庄惟敏.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4) :42-47.
[7]蒋凯光.基于SD法分析的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2:41-45.
设施景观 篇8
1 城市园林中的市政设施概述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中一共有7类: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市政设施与其他公园绿地中的设施相比, 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与游览路线的关系比较密切, 这些设施和管线布置往往都在公路附近, 为公园使用者提供便利;第二是非友好性, 市政设施中的变压器和警示标语等以及会散发大量异味的垃圾箱、污水井, 都会给人们一种危险的暗示和排斥的心理。
2 我国城市园林中绿地市政设施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大大增加, 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日益提高, 对于城市美观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我国城市建设者由于只考虑到市政设施的实用性, 而忽略了设计的重要性, 因此,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的市政设施仍然存在设计标准低、施工管理力度不够和对艺术感强调不足等缺陷。
2.1 缺乏对部分市政设施的规划。
在城市园林建设初期, 由于设计者的考虑范围不够或者受到投资资金的限制等成本因素的影响, 一些设施被人为的忽略或列入了减项的范围, 例如在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一些设计者为了减少工作量, 避免进行现场考察与测绘等工作, 对设计的排水等高线等标准没有进行科学计算和合理的设置, 最终导致完工之后, 园林中的积水排放不良设置影响了植被的生长。
2.2 对市政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
城市中优美的市政景观往往是由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合作完成的, 但目前我国的景观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 面对如此巨大的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的好坏, 他们以保全整体环境形象为设计目标, 从而忽略了绿地中市政设施的细节设计。大部分的市政设施设计中, 设计者只考虑了其基本的使用功能, 仅仅套用以往的施工图纸,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一些醒目的变压箱和各类检查井严重破坏了环境的整体美观。
2.3 施工管理力度不强。
在城市园林绿地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 施工是设计的再创造。目前, 园林绿地的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导致最终成品与设计方案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复杂的现场条件时, 设计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 从而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其次, 市政设施的管理维护没有同市政设施建设的发展保持一致, 建设者重视建造而轻视了维护管理, 导致市政设施作品长期暴露在风吹雨打的环境中, 呈现衰败破旧的景象。
2.4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轻视设施的艺术表现力。
在市政设施工厂化生产为我们提供极大便利的今天, 大量雷同作品应运而生;另外由于城市建设者们一味追求模仿, 导致地域特色逐渐衰退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这几年, 景观材料和制造工艺在不断的创新, 各具特色的景观设施拔地而起, 有科技型、环保型和节约型设施, 一些城市设置出现定制景观设施的服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对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涵养、人文特色的理解程度不够, 导致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设施材料和设计的景观表现方式缺乏足够的艺术品位。
3 城市园林的绿地市政设施的景观化
3.1 市政设施的设计原则。
首先, 在一定的环境中, 任何一件设施都必须完美的融入其中。人们对市政设施的关注不仅仅是其形态和实用性, 而且会关注它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艺术效果。每件不同的市政设施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组成材料和制造工艺, 而且具备不同的使用功能, 所以在城市园林的市政设施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整体的规划, 注意设施和环境的完美融合。其次, 市政设施在发挥其在园林景观中实用性的同时, 而且要注重发挥其作为景观传达媒介的作用, 要对其造型、材料和色彩等元素进行精心设计, 注重其艺术性、文化性和精神内涵的表达。一些警示性的市政建设要注意位置的选择和隔离维护等设施的设计从而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 让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舒适和放松。最后, 城市园林的绿地市政设施主要由地下工程组成, 结构和形态比较简单, 但对于在地面显示的设施, 不仅要考虑其景观化发展, 而且要对技术水平、工艺和维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在考虑市政设施可实施性的同时要注意设施尺寸的标准化, 结构的相似性、零部件的通用性以及设施的辨识度, 尽量降低市政设施的成本。
3.2 实现园林绿地市政设施景观化的方法。
市政设施的建造首要任务是保证其功能实用性, 另外也要挖掘其艺术表现和人文关怀等特点, 从而实现市政设施的景观化。园林绿地市政设施的重点就是使用和改进现有的设施结构, 将功能和艺术表现力相统一, 最终实现“有机整合、赏用合一”。在实现市政设施功能根据其形态选择合适的材料、施工技术进行表达的同时, 要运用调和的手法, 对设施的艺术性进行表达。其次, 还要通过对比的方法, 强调市政设施的层次感和统一性, 从而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园林绿地市政设施景观化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含蓄内敛, 另一种是个性张扬, 这两种特点的实现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对环境设施的形态加以设计, 注意外构、表象和内涵的完美融合;每一种材料都用不同的表现风格, 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色彩在造型艺术中充当及其重要的角色, 在市政设施设计时要根据城市环境、人文特色进行不同色彩的搭配从而起到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技术工艺会对设施的功能和表现力产生影响, 要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 采用先进的技术表现独特的设施气质。
4 结论
城市园林的绿地市政设施可以作为传达景观形象的承载物, 它强调功能和技术感的完美统一。而目前, 我国城市园林的绿地市政设施设计感不强, 与园林环境出现违和感, 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建议, 但如何进一步实现市政设施景观化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远东.刍议城市园林绿地市政设施的景观化新途径[J].现代园艺, 2014, 10:89-90.
[2]于东明, 臧德奎, 刘兵.城市园林绿地市政设施的景观化途径[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2:164-169.
设施景观 篇9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城市居民越来越需要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宜人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 可以满足人们游憩、健身、社交等各方面需求的城市公园就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城市公园不仅担负着缓解居民生活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及气候条件等任务, 也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城市的发展速度和人文风貌, 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充分结合地区特色, 在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原则指导下, 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提升设计作品的景观魅力, 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构建出服务功能完善、自然良性演替、充满特色植被及地域风情的城市公园景观建筑和配套设施。
2 人性化的公园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
2.1 人性化设计原则的含义
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求设计者深刻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的数量、结构以及心理特征和精神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呈现出老龄化的社会结构, 很多老人成为公园接待的主要游客, 加之幼儿、残疾人等其他特别需要关怀和照顾的人群, 景观设计是否可以满足这些群体的休闲要求就成为了衡量公园乃至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
2.2 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2.2.1 景观建筑和设施的宜人性。
公园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应参考服务对象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 以完善的软、硬件服务体现高度的人文关怀。公园厕所的密度问题, 标志牌的指向性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统一照明系统的安全性、美观性与实用性等问题, 都是彰显人性设计的细节。例如只考虑美观和耐用性而以金属、石料等作为材质的公园座椅为例, 这些座椅在冬天使用时冰冷刺骨, 游人宁可站着也不愿碰触, 降低了公园公共服务质量,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各项配套设施规划的合理性都取决于设计者是否将服务意识摆在了第一位。
2.2.2 景观建筑和设施的审美取向。
公园景观设计的审美体现着城市的人文气质和精神追求, 个性化、风格独特、艺术品位符合大众欣赏水平的设计更能激发人们对景观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引发人们对优美风景的共鸣。即使是饮水口、园景提示板等功能性小品, 其形象化且极具美感的设计也能增强人们爱护公共设施, 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2.2.3 景观建筑和设施的便捷程度设计。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很多城市公园都以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电子设施取代了以往的人工服务。如何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弥补机器操作带来的亲切感的缺失, 如何引导对科技产品不敏感的人群接受并学会利用自动售票系统、自动售货机等设备, 都需要设计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与体会进行特别的设计安排。
3 生态化的公园景观建筑和配套设施设计
3.1 生态化设计原则的含义
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应以满足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为前提, 在植物配置方面, 主要是指植被选择中应尽可能保有原始树种并强调生物的多样性, 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够自我延续的生态系统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建筑和设施设计方面, 则主要是指与植物、水体形成的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生态材料的应用等。
3.2 生态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3.2.1 景观建筑和设施与环境的协调性。
公园景观建筑和设施应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在平面布局和竖向布置上, 应结合原始场地地形, 尽量减少开山、填河之类的大规模土石方施工量, 在必要的时候, 厕所、小卖部、管理用房可使用半地下式的设计, 同时, 要充分利用原始场地上的地被植物, 结合场地原有大树、古树布置交通线路和配套的建筑设施, 在得到更佳景观效果的同时, 可避免公园建筑和设施的阳光直射, 延长设施使用寿命, 减少配套建筑室内制冷工作量。
3.2.2 在景观建筑与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
公园建设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景观建筑和设施的设计、建设中, 应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 把公园建筑和设施建成一个城市、一个片区的生态名片。道路铺装应尽量使用透水材料, 形成公园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收集系统, 可用于公园植物绿化养护。厕所污水处理可应用新技术预处理后进入公园湿地系统, 建设污水处理的用电量和管网建设工程量。建筑采用合格、高效的保温材料和技术, 减少寒冷、高温天气条件下空调等设施的用电量。
4 经济合理的公园景观建筑和配套设施设计
4.1 经济性设计原则的含义
公园建设资金占用巨大, 在公园建筑和设施的设计、建设过程中, 必须尽量节约成本, 控制工程造价, 同时要做好建筑、设施的功能推敲, 尽量使建成后的建筑、设施减少运营成本, 形成创收渠道, 从而降低公园整体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4.2 经济性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
4.2.1 景观建筑和设施材料的本土化。
在城市公园景观建筑和设施的设计过程中, 应对公园所在区域的自然、文化背景进行深入调研, 寻找能延续公园所在区域自然、文化发展脉络、展示该区域自然、文化特色的建筑材料和其他物材, 尽量应用于公园的建筑和设施之中。
以目前旧城改造中的新建公园为例, 相当一部分旧城改造是在老工业社区的基础上进行的, 老工业区中的烟囱、废弃轮胎、铁轨等都可经过设计作为新建公园的建筑和设施材料。又如城区周边的山体公园, 如原始山体有较为合适的石材, 则可用于置石造景或将地材作为建筑外墙装饰。这样的材料应用, 能大大减少公园建设成本。
4.2.2 景观建筑和设施运行成本的控制。
公园景观建筑, 一般包括管理用房、茶室、小卖部、厕所等, 新建公园可能还包括部分体育运动场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同时考虑大树、坡地的遮荫作用, 减少运营过程中的用电量, 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4.2.3 景观建筑和设施的运营创收。
传统公园在运营后, 除门票外一般没有其他收入, 何况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实施免票游览, 公园自身收支很难平衡。因此, 在不违反当地规划和政府规定的前提下, 在公园设计中应适当考虑茶室、小卖部、运动场等可经营设施的设计。
5 结语
景观设计人性化、生态化和经济合理性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 其根本都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的表达。设计者应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 将环境、文化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 设计出风格独特、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的景观成果。
摘要:为适应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追求, 园林建筑和配套设施设计的理念不断向着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注重经济实用等现代景观设计方向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人性化、生态化、经济性原则在景观建筑和配套设施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期通过对公园景观建筑和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丰富功能满足其服务对象的游憩、健身、社交需求, 实现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和资源的持续发展利用。
关键词:景观建筑,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玲, 范文芳.综述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新观念[J].文教资料, 2009 (23)
[2]向燕琼, 罗强.谈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与公众参与性[J].美术大观, 2009 (4)
[3]唐秋子, 应雅琴.巧借自然营造人工园林植物群落——公园生态建设小议[J].广东园林, 2006 (5)
设施景观 篇10
环境设施设计课程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景观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过多过泛
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是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设计实践课程。学生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设计理论、材料应用、设计表现方面的能力。学生除了需具备基本的艺术设计素质外, 还应学习和了解材料学、构成学、环境行为心理学、以及具备制作环境设施实物的操作能力。课程的教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及技能点, 内容多而深, 但由于授课时间及周期的限制, 导致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只能泛泛而谈, 浅尝辄止, 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限, 且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无法胜任市场的需求。所以针对这种现象, 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重点, 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 迫在眉睫。
2、教学方法保守, 教学效果不突出
以往的环境设施课程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 授课以教师为中心, 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 缺乏师生互动, 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辅以多媒体及网络空间的教学手段, 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 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对材料和市场的了解极度缺乏。
3、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难以得到锻炼
课程考核的方式单一也影响到该课程教学的效果。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以图纸表现为主。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 提供一个或数个环境设施的项目给学生进行调研和设计, 学生提交设计稿及表现图, 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演示讲解。这种考核方式是一种二维的考核方式, 主要针对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图纸表现能力, 而无法全面立体的考量学生对于环境设施的材料、结构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没有与就业能力相接轨, 也无法考核也学生的真实水平, 无法做到以考核促进学习, 促进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专业的竞争力。环境设施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既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违背了高等职业院校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宗旨。
二、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1、明确课程定位
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 并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该课程主要面向各景观设计公司中的景观设计师、各环境设施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等职业岗位, 培养能从事小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绿地设计、园林小品设计等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环境设施设计的项目准备、策划文案、图纸表现、模型及实物制作等的综合职业技能。
2、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精简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点需求, 选择以街道家具、喷泉水景、儿童游乐设施等为专题的系列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教学。如以街道家具为专题的设计课程, 让学生以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如公共座椅来进行设计, 从环境的分析开始, 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图纸的绘制, 然后根据图纸采购材料并进行制作, 最后提交一个完整的座椅实物。由此达到以点带面, 以一当十, 深入挖掘, 一专多能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的改进
(1) 目标促进过程法
在上课伊始, 解决环境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此基础上明确该课程要教什么, 学生要学什么, 能完成什么样的成果, 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对今后的进阶学习有什么帮助等等。当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后, 会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 项目带动法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引入实际项目, 经项目带动课程。运用真实的或者虚拟的项目, 引导学生自主的了解和掌握课程所需的理论知识, 并提高设计及表现能力, 锻炼动手制作实物的能力。在练中学, 学中领悟, 在领悟中掌握。
(3) 预约制教学方法
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采用预约制的教学方法。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预约教学, 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对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公示, 学生按照安排的时间地点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分阶段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给予相应的过程考核评价。预约制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转变考核方法
课程的考核方法由单一的考核模式, 转为多种考核形式结合的考核方法, 即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过程评价是在课程进行的过程当中, 分阶段进行阶段成果考核, 指向的是课程的施行环节, 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程度进行阶段性的考察;结果评价是集中检查课程作业的最终成果, 指向课程的总结与完善, 考察学生对参与的设计项目从方案设计到实物制作的整体表现能力。
三、结语
环境设施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设计类课程, 理论的讲授与实践密不可分, 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 实践动手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因此,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探索了预约式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 项目工作室制使课内教学与工作室教学一体, 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结合使设计与制作一体, 三个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经过教学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专业技能也有所提高。当然,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对此, 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整和优化。我们对于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将继续。
摘要: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文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现有教学方式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 并对新思路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环境设施设计,教学方式,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淑芬:《基于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园林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
[2]刘曦婷、罗谦:《金字塔理论在景观设计专业课中的运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