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油画(共11篇)
写实主义油画 篇1
我国的写实主义油画是清朝末年随着洋务运动等强国运动而随之传入的。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至今,写实绘画已经成为中国绘画特别是油画主流的风格样式。
然而,“新写实主义”这个词语在中国最早是出现在文学中。汪政、晓华在1990年的《文艺评论》上发表了《关于“新写实”的几点讨论》,较早地提出了“新写实”一词,后来“新写实”被引用到了艺术界。[2]这其中“新写实主义绘画”其实就是我国通过新艺术思潮的洗礼后,对西方古典绘画进行的一种批判继承。
新写实主义这一理论 , 在定位上属于现实主义这一大文学理论的范畴,其理论地位不言而喻。但是他跟过去的相比较,新写实主义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尤其在选材和对绘画语言及手法的处理方式上,与传统的学术理论相比,其特点更为鲜明。[2]
新写实主义油画在绘画手法上以写实为主要特征,尤其注重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的形态进行刻画;在选材方面,则关注社会生活,真诚的直面现实和人生,尤其关注那些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那些日夜奔波劳碌的小人物,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情感。
新写实油画是根据新写实主义这个概念通过运用到绘画上而产生出的美术流派,油画新写实主义又叫美术新达达主义,属于油画艺术流派。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在经历一段低潮的写实主义艺术又重新登上了世界绘画的舞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它绝不是回归到过去的陈旧的创作理念以及方法上去。
“新写实主义”由法国的美术评论家雷斯塔尼、克莱·因以及其它艺术家所组成的,他们为了纠正“抽象表现主义”“硬边艺术”“色面绘画”等抽象艺术,把艺术带入极端主观而愈与生活环境不发生关系的倾向,力倡艺术必须回归到实在的世界,而以表现吾人生活的环境或生活的行为为主务。
关于新写实主义油画,从创作内容来说,画家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他们并不是复制过去的东西;其次,画家在运用传统的作画方式的同时,也不断地去吸收现代艺术的观念,运用新的表现技法以及绘画语言,并表现当下的时代生活,在形式上不断地需求突破。可以说是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各时代的绘画艺术。[3]
新写实主义继承了古典主义对写实的要求,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对写实主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探索。所以,新写实主义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有着一脉相传的关系。
随着人们的思维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油画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油画作品呈现出风格多样的盛况。而当下国内的写实主义油画也摆脱了在发展初期的比较单调的欣赏观。画家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在阐述个人内心与现实内容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个人的艺术特征,让新写实油画在世界油画不断发展中更加的多姿多彩。
一门艺术能有不竭的动力,不仅仅应该只具备完善的理论和技术,更是其技术或技巧背后所蕴含的星火不断精神。新写实主义的绘画语言被许多成功的艺术家所选择绝对不是巧合,因为这种绘画能够更加生动地将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展现给世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弗洛伊德、洛佩斯以及霍伯等。
现如今的新写实油画的技法是由世界绘画中丰富的油画技法发展得来,所以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水平的标准。同时,在城市化,科技自动化,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写实主义绘画作为关注生活的典范,在作品的精神内涵方面,画家在取材生活同时,更加注重真情实感,而不是盲目的浮夸,而正是这些源自生活的东西,往往更加容易触动人们,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在观者欣赏作品的同时,又能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雅俗共赏。其实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就体现在这里,它并不只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并不只是少数人去理解和深究的天文。能让每个去欣赏作品的人都有自己的一番收获才是新写实主义传承给世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新写实主义作品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写实主义油画 篇2
内容论文摘要:现实主义作为绘画的一种艺术思想,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它以弘扬真、善、美为艺术使命,与时代紧密相连,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民族艺术风格特征。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方法,是我国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 键 词:现实主义 油画艺术 审美拓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社会和自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和再现,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并利用恰当的造型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表现出来。现实主义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作为流派和运动的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从西方产生和发展而来。在西方美术史上,主要指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以及巴比松风景画家的艺术创作,历史上的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夏尔丹、列宾、谢洛夫、怀斯以及当代英国王家弗洛依德的绘画都可归为现实主义艺术。一般来说,只要真实表现和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们都可称之为现实主义艺术。中西文化各有侧重,但中西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一致的,由此,油画才有“汇中融西”表现的可能性。
在创作实践上,现实主义艺术家重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同时,他们不回避丑,对现实中丑恶的现象敢于正视,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必然。现实主义艺术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空想世界中获取它的内容和形式。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注重细节的真实,并通过典型化的手段,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理,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达到艺术之美。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反映画家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对生活的认识活动。 它具有人文精神、可解读性、开放性和民族特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当前社会的新观念,要求画家的作品内涵应当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对山水、花鸟的生存,以及自然生态美的维护等,都透视出当代的人文精神和风貌。可解读性是指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满足当代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雅俗共赏的品格,要表现民生、民情、民意,要创作出能反映时代题材和社会生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受到大众喜爱和欢迎的作品。开放性是指吸纳一切有益的艺术营养,形成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实主义不是封闭的,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品格,从而使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民族特性是指我国艺术特有的“意象”体系。构成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是客体的形和神、主体的情和意、本体的形式语言,三者处于辩证统一之中,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都不应忽略其他要素,要在形神兼备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
写实油画 审美基础 篇3
从2005年开始,写实油画价格突飞猛进、一路飙升,令人刮目相看。即使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写实油画指数也仅是略有下滑。2013秋拍中,写实油画“标杆式”人物靳尚谊的博物馆馆藏级作品《塔吉克新娘》,在中国嘉德以851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靳尚谊作品拍场新纪录,也创出中国嘉德油雕板块20年拍卖新高。这无疑显示出写实画派依然是目前市场的“宠儿”。
学术价值充分体现
《塔吉克新娘》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的开山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塔吉克新娘》的横空出世曾令当时整个画坛为之一振。此作彻底摆脱了中国“土油画”惯有的黯淡与粗糙,将油画的艺术性展现得纯粹而自然。靳尚谊采用侧光来捕捉形体结构和色彩的丰富层次,强烈的明暗反差一方面加强了人物体积的充盈之感,一方面也使得单纯明亮的红色嫁衣渐隐于深色背景,虚实结合中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与抽象油画相比,写实作品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设定了一个较容易沟通的平台,在表达情感及传递信息上有它的优势,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从绘画的语言上来说,一件好的作品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写实绘画来不得半点虚假,它可以使创作者的思想得到全面的发挥。
市场行情稳步上扬
从2005年开始,写实油画价格一路飙升,王沂东的《新娘》拍出了1955万元,创出了画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2009年,靳尚谊的《毛主席全身像》在广州经过多轮竞投,最终拍出2016万元,创出华南地区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史新高。2012年北京华辰春拍中,靳尚谊的《孙中山》也以2047万元成交,刷新靳尚谊油画拍卖纪录。
进入2010年,写实油画又逐渐抬头,走势稳健,尤其是艾轩、陈逸飞、冷军、王沂东、郭润文、刘孔喜等学院派名家的写实油画作品,更成为中高端拍品中表现非常优秀且稳定的部分。
未来前景值得关注
写实绘画的审美标准相对容易掌握,大众比较容易接受唯美主义的作品。不可否认,这是人类对美的基本追求。写实绘画最符合这一层次的审美需求,属于有着最坚定、最广泛审美基础的画种。中国写实画派出现了许多大师,陈丹青的写实受古典主义影响很深,陈逸飞则是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写实画家,冷军是超写实主义的领军人物。写实主义在年代的变迁中改变着,对唯美、对技术功底的追求在画家手中传递着,年轻的写实画家也在用这种传统手法记录社会和自身的情感与经历。
综观写实画派的市场走势,与市场“大鳄”们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前几年,以王中军、唐炬等人为代表,不显山不露水,逐步坚实推高艺术市场。冷军是唐炬非常看好的艺术家之一,他已经持续收藏了冷军的十多幅系列作品。山东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也大量购买写实绘画。
从当下的收藏趋势来看,写实艺术始终能够符合相当多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写实油画都容易找到买家,而那些在美术史上成名的画家作品更是成为收藏者争相竞购的对象。当然,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也显现出很大的适应能力,随着人们生活经验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变化着自己的语言。当下很多青年写实主义画家也开始涌现出来,他们在不改变写实面貌的情况下,在表现手段和语汇上有了很大革新,这种革新会挑动年轻一代藏家的味蕾,得到他们的青睐。如此一步一步地向前推动,写实收藏的热风会持续刮很久。
写实主义油画 篇4
一、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特点
1、写实油画的艺术特点
写实主义在各个领域内都有应用,包括绘画、写作或者其他艺术形式中。在绘画领域中,写实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并且以此为中心,最终发展到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19世纪的现实主义革命涌现出大批写实主义的代表,诞生了“现实主义”的说法以及无数优秀的美术作品。
写实主义的油画往往致力于反映出真实的现象和场景,最终的作品多数像摄影作品一般生动真实[1]。因此写实主义油画作品中涉及到较少的作者主观感情,会去追求绘画的手法和技巧,写实作品与摄影一样,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体悟,绘画的用色角度都会受到创作者心境与创作当前状况的影响,写实主义的内容包括有自然风光、人物形象、场景活动等。
2、抽象油画的艺术特点
抽象主义的说法晚于现实主义出现,20世纪美国致力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在国内兴起的艺术运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二战后的生活注入艺术活力,也使得现代艺术的中心由巴黎转换为美国。抽象主义随之出现,用想象力至上的抽象画作作为创作者情感的宣泄,现实生活中难免会与观赏者脱节[2]。
抽象主义使用的元素多是点、线等几何元素,构图、色彩、视觉效果等都是产生冲击的方式,通过这些符号的组合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抽象主义也与即兴创作相互关联,这样使其带有极大的主观意识,除去了现实中物体形态的限制,画作本身往往难以看出具体绘制的形态,而是融合了作者认识到的对象的本质和内在。不同的线条、色块、点、线、面就能调动观赏者的情绪,求以共鸣。
二、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风格对比
1、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关系及共性
具体中包含了抽象,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最终呈现出的画作不同,但其都是现实中美的再现,通过油画的方式展现作者心中美的场景和情绪,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审美。其本身都是包含着作者对创作对象的提炼和理解,通过规范后呈现给人们的带有创作者个人标签的艺术作品。写实油画在摄影出现后,单纯描绘真实景象的作品往往显得无力苍白,一份写实油画作品中也不难发现创作者的个人痕迹,现实风景的色彩,角度,时间都是经过现实主义创作者的选择和再加工,这些油画背后的创作都包含了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者情感的融入。油画难以脱离的环节就是审美传达,无论创作者选择的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的表现方式,都包含了共同的艺术语言,即情感,因此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有难以磨灭的共性。
抽象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抽象保留了现实中非本质的因素,通过创作者生活和情绪的积累,在艺术作品中抽象提升展现出来,这些建立在想象力上的抽象作品,也离不开人类所在的大环境内形成的自然法则,其实质是人与自然深层次存在的本真联系[3]。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抽象或者完全的写实,作品反映何种内容以及采取何种反映形式,都脱离不开宇宙内的自然本质,油画仅仅是表达的载体以及工具,自然的长久积累与显现,使得广大的规律被创作者认识,因此创造出了写实与抽象等不同的传达方式。
2、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风格对比
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侧重点不同,以上所说,写实油画重点在于反映真实的现实,创作者截取周边环境内的一处景色,最终的作品往往与现实中的场景基本相似,画面中表现出理性、冷静;而抽象主义的思维偏向于感性,即兴创作的形式展现出巧合以及现实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在抽象主义的油画中很难找到逻辑或者说现实具体事物的形态,这种特殊的创作形式也带来特别的体验,即不同的人在同一件抽象艺术作品前产生不同的冲击和体悟,最为普遍的评价自然是看不懂。
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存在不同方向的审美缺失。绘画在艺术世界里的地位众所周知,其作为情绪美感传达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颇为重要。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都逃不开绘画最基本的要求,审美的传达。写实油画在摄影诞生后,其存在的意义遭到质疑,片面追求绘画技巧忽略了人物精神的体现,走向模仿复制的极端,给予的体验往往浮与表面,仅仅停留在了现实生活中,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传达的审美因素[4];而抽象油画恰恰相反,极其严重的个人思维色彩使抽象油画的创作称得上是怪异、极端、难以理解,创作者借助的几何图形,杂乱的色彩拼接搭配,不得不说较多时候在人们初接触画作时并无美感而言,也无法找到理解和共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创作者单单给予了色彩或者审美冲击,而非在此基础上的情绪共鸣,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语
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正在不断地丰富,不断地融合汇入当代的流行因素,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上贡献卓著。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审美追求给予油画良好的发展空间,也督促着其本身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风格流派上的不断创新。但过于极端的写实或者抽象都使得绘画过度高于人们的生活,形成审美上的缺失,写实与抽象相互制衡相辅相成将会赋予油画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天桂.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审美探析[J].艺术科技,2015,03:137-145.
[2]王克军.审美的失落_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共同特征[J].大众文艺,2011,04:340-348.
[3]皮静轩.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审美探析[J].大众文艺,2015,05:5-13.
写实主义油画 篇5
关键词:超写实油画;抽象油画;审美探析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表达人的情感,油画艺术也不例外,写实性的油画主要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但是写实中会融入一些抽象的因素。而抽象油画艺术的表现又是在写实油画的基础上,从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艺术审美的根本上看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或缺的。[2]在我国的油画艺术中抽象因素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1 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的艺术特点
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侧重的方向不同,超写实油画重视的是油画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超写实油画不含主观感情,作品往往和大家用肉眼看到的事物或是用相机拍摄的事物一样,真实、冷漠,保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超写实的油画的绘画通常会放大事物的尺寸,从而产生不同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例如,许多超写实油画作家的作品一样有着喜欢以人为作为绘画的題材,有的喜欢对眼中的街景进行描绘,有的对咖啡厅和快餐店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有的比较喜欢描绘游戏和玩具。以上根据不容的内容进行真实的绘画的画家,他们的作品 就像极度精确的相机拍摄出来的作品一样,十分的真实。
抽象油画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具体形象、不遵从理性的思维。抽象油画艺术作品中不会描述真实的世界,不对世界上的客观形象进行展示,更加不反映现实生活。同时抽象油画艺术没有绘画的主体,画家在绘画中往往不顺从正常的逻辑思维,不表达任何的思想也不传递个人的情绪。抽象油画在创作中纯粹性的遵守颜色、点、面等对人的视觉冲击,抽象油画画面中没有形象、没有主题,只是充满了大量的形色。
2 超写实油画的艺术审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超写实油画艺术就来自对生活的写实,油画作家经过对生活中的感悟进行提炼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作品。作者将常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的美展示在自己的画作中,虽然超写实画家的作品体现的是生活但是它同媒体拍摄的照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首先绘画作品反映的是画家这个群体在当时生活中的观察,其中存在画家对生活的一些感受。例如,画家在对落日进行绘画时,如果作者的感情比较轻快愉悦那么画出的落日颜色给人的感受就比较轻快,如果在绘画中作者的心情比较烦闷那么落日的颜色可能就比较浓重给人的感觉就会比较沉重一些。
超写实油画在绘画中需要对传统绘画方式的技巧进行延续。例如,超写实绘画需要参考黄金比例值,绘画的背景、空间等内容的设计中需要应用相关的数学和几何知识。几何规律可以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3]
3 抽象油画的艺术审美
抽象油画艺术的基本元素是点、面、线以及颜色等符号化的语言。抽象油画中并没有直观的呈现具体的客观形象,也就是说当你面对这一幅抽象油画作品时,你无法看出画中具体的事物是什么。传统的绘画艺术是对真实的事物的描绘和模仿,但是这一标准在抽象油画艺术中被彻底抹掉了。抽象油画艺术的核心就是形式,抽象油画最为关注的就是画的形式,画中的点线等都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精华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很好地概括事物的内在和本质属性,因而抽象油画没有必要去苛求事物本身最真实的线条了。在康定斯基的《构图二号》中,人们会被它热烈的线条感动,这些线条同时也反映了真诚的情感,作者为了直接的反映作品中的美而不为作品命名,人们在欣赏时不会感到那种为内容而创作的痕迹。例如,莫奈的《阿山特依的游船》中几乎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宽窄不一的色块组成,白色的帆船用较大的色块组成,显得十分沉稳洗练,同时和水中的倒影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不多的几笔将万里晴空,碧波荡漾的实景展现在画面上。[4]抽象油画的创作是由外到内的从作品的形式上寻求点线等符号,并由这些符号创造出新的关系和韵律,表达了特定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观念,抽象油画艺术就是利用这一点将自身的艺术效果同写实油画区别开来,自身就具有了特定的艺术效果。
4 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艺术审美缺失
油画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了人们丰富地精神感受,人们的思想和艺术审美在油画中得到了巨大的启迪和发展,油画再现了自然美和理想美,其自身的形式美也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极高境界。首先,写实油画对于真实事物的反映具有审美的价值,油画利用三维的空间幻觉能力和对绘画对象真实性的展示是其他画种不能比的,超写实画家利用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来创造自然中的美以及精神上的欣赏之美。其次,油画具有理想的美,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油画艺术中的理想美是对现实美的提炼,画家经过对现实中的美进行提炼和规范以后在绘画和表达上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形式上油画艺术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变得成熟,美的形式更加的精炼和纯熟,由此油画的画法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油画技法在形式上有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油画作品的面貌也有了多种多样的呈现。
自18世纪开始,在文化、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发展和影响下,油画艺术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油画创作中的形体、光感以及对画中色彩等因素的注重有所减少,油画创作者更加重视的是对传统的叛逆以及表达上的与众不同。人们也更加关注油画对于人们宣泄主观情感的重要性,油画艺术在完全成熟后又将面对变形,此时的油画创作从具体走向抽象并最终走向了抽象的极端。
抽象油画创作的出发点是创作者的直觉和想象力,并对具体的形象进行反叛,在绘画手法上更重视油料的色彩堆积以及随意的情绪的发泄,在绘画的结构上重视点线之间的自由勾勒,完全抛弃传统的写实审美观念,抽象油画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让人看不懂,抽象油画完全成了创作者自言自语、宣泄情感的艺术表达。油画创作在完全脱离的形象之后十分容易走向内容空洞的区域。
不同于抽象油画艺术的,超写实油画对人物个性的忽略也导致了自然美的缺失,在超写实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分真实的人物形象但是感受不到一丝人物的感情,写实油画中的人物往往只是拥有空洞的眼神、呆滞的形态。此外创作者的情感也被压抑了,传统的写实主义可以使人从画面中感受到某个情节,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超写实油画的创作就是对照片的再现,同时又避开了个人的主观情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进行冷漠的处理。最后创作者过于追求绘画技法忽略的形式美的塑造。
5 小结
油画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经历了写实艺术审美的发展到超写实油画艺术的实现,最后衍生出抽象油画艺术,在油画的发展中无论是更加重视技法还是强调对情感的宣泄,都不要忽视油画创作中对审美的探索和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克军.审美的失落——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共同特征[J].大众文艺,2011(17):42.
[2] 周伟.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审美失落[J].芒种,2015(11):163-164.
[3] 于仁春.论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性[D].广东工业大学,2013:79-80.
社会语境与写实油画 篇6
关键词:社会语境,照相技术,写实油画
自第一幅油画问世以来, 便以其令人信服、震撼的写实能力所创造的辉煌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成就之一。作为一种社会产物, 它理所当然地与所处的社会语境必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定的社会语境必定有与之相适应的写实油画产生。
有位朋友曾说:艺术为政治服务, 乍听觉得十分“落伍”, 更不用说“与时俱进”了。但, 如果静下来不带任何成见地去看这个问题的话, 也不足为奇。这并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如翻开美术史, 我们无疑会得到大量的例证。古代西方早期的古典画家、宗教画家都是教会供养, 为教会服务的。如:久负盛名的《西斯廷礼拜天顶画》、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等一大批关于圣经题材的绘画作品。如灿烂的明珠永留艺术长廊。即使是从十七世纪西方美术学院建立直至十九世纪中叶也主要都是为教堂作画, 人物造型都是理想化的模式。俄罗斯、法国都一样, 学院里的毕业作品都是以宗教、圣经为题材。美术学院培养人才都为宗教服务, 这是和当时的社会语境分不开的。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特别显赫, 有相当一段时期是政教合一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宗教服务也就是为政治服务。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更有《拿破仑加冕式》那样歌颂英雄、战争的历史题材画。总的来说油画的社会语境应包括贵族、中产阶级、收藏家、评论家等众多群体。他们为写实油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时, 优秀的肖像画、家族画、历史画举不胜举, 画家更是名家辈出。比利时的凡·艾克;德国的霍尔拜因;荷兰的伦勃郎、维米尔;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 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巡回画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时期留下了不朽的名作, 并被世人所称道。
人类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照相技术的发明与提高, 照相机的方便、快捷和照片的逼真再现,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古典画的崇拜。尤其光学对色彩的研究, 使自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家在质疑、反叛前辈大师的同时不断否定前人并在否定自己所学传统的同时大胆实验、探索, 一时间百家争鸣, 各种主义、流派层出不穷。虽说是昙花一现却也为后来者打下一定基础, 尤其二战以后对于战争、工业的反思。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风起云涌, 席卷欧美。并使美国成为现代艺术活动的中心。艺术家的创新、实验更是尽人所能。从达达主义到表现到涂鸦到极简, 艺术思潮空前多元。直到将一块无任何内容的画布置于展厅, 写实绘画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走到了最低谷。无独有偶, 为对抗抽象艺术的霸主地位, 1952年一批年轻的画家、雕塑家、评论家在伦敦的当代艺术学院召开会议, 他们围绕大众文化和它的含义加以讨论如:西方电影、空前小说、广告牌, 机器之美等。总之, 讨论当时一些被认为反美学的种种现象。以汉米尔顿为代表的作品《到经的评价“诗无邪”也进行了评论, 在这篇文中苏轼并不赞同孔子关于“思无邪”的文艺观, 认为有思就是邪。
苏轼的文学批评文体还有其他的形式, 如论、传、碑、墓志铭等。总体而言苏轼的批评文体形式多样, 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自由活跃的思想观与旷达的文学风格。“多样的批评文体表现着多样的批评形态, 也表达着批评家不同的修养、气度和风格。”[5]苏轼文学批评文体的多样性也是他的“修养、气度和风格”所致。另外, 苏轼多样的批评文体具有较强的文体学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苏轼批评文体在宋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如论诗诗在苏轼之前体式比较单一, 而苏轼的论诗诗体式比较丰富, 除了有在唐代较盛行的七言绝句外, 还五言古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等。苏轼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立的批评文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 如此有魅力》形成了日后波谱艺术的许多语汇和倾向。杜尚的艺术哲学或者说是反艺术的哲学已经对波谱艺术起了重要的影响, 和后来美国的波谱艺术家一样, 他们的作品其重要性在于趋向与大众文化或群众性的传播媒介。其目的不在讽刺挖苦, 也没有任何对抗的意思, 他们既非表现主义者也非社会现实主义者。简言之, 他们正在观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那伟大的社会语境。正在调查以某种强度与渗透性, 包围着我们那些物体和形象, 这种观察经常使我们第一次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存在。由于波谱艺术概括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因此它迅速而不可避免的分裂成不同的分支。术语“新现实主义”几乎一开始就是波谱艺术的代用标签。因此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一些画家、雕塑家追随各种很写实的具象形式走向照相写实主义的高峰, 他们在画面上模拟实物或环境其逼真程度达到了叫人产生强烈的照相幻觉。由此, 比照相还写实的超写实绘画形式获得了新生。由于追求真实的新视觉形象形成了注目的中心, 在绘画和雕塑领域不可避免的恢复了对裸体的研究。铂尔斯坦以学院派无懈可击的写实手法从事裸体绘画, 以他的作品重新证明了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实质, 并重新肯定了西方传统绘画的价值, 由于他放弃了以传统的明暗虚实对比建立错觉的手段, 而用人体的各种细节以及服饰、饰物乃至室内家具的具体造型的细节, 给人一种照片的感觉, 但这比照片真实可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形形色色的具象绘画重新发生兴趣, 在这种社会语境中写实绘画被重新评价, 从此现实主义艺术家长期以来一直活动于艺坛, 并且在题材方面仍然继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观点。
晚清时期古典油画以外来者的身份传入中国, 从被慈禧斥为“阴阳脸”到天安门城楼上万众瞩目的主席像;从杭州艺专到西画完善的教学体系;从文革“红”“光”“亮”到伤痕画派到今天的“新生代”。油画完成了在中国的世纪之行。在前期由文化传承的不同, 东西绘画有所对峙, 而在“架上绘画的大帐下”, 国画和油画又成了一定范围的盟友。社会的急剧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与数码技术的有效结合无疑成了油画的巨大挑战。使其传统的手工美、技巧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而与此同时油画的传统性又会在图片泛滥的时代得到了强调。一些中国艺术家的油画创作开始从”审美性到“观念性”、“个性”的转变。这也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改变了以往对技法的追求, 而趋于技法为观念服务。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治波谱代表人物王广义的作品采用了极为简洁的平涂来表现“大批判”, 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方力均则倾向与用新古典主义手法来塑造“阳光下的无聊”, “新生代”的作品如刘晓东则用类似表现主义的笔触去描绘“市井小民”。尤其年轻一代的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大都探索当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在深层次上体念生命的真实和对自由的向往。绘画形式也从传统中拓展开来, 总是将背景画成二维平面, 而将主体描绘成三维, 画面也由写实、卡通、波谱、实物等多元构成, 大都是对社会文明和都市进程化的思考。
总之, 社会语境的多元也促成了艺术的多元, 而写实油画只要在发挥其传统魅力的同时加强对题材、观念的重视就一定会有它应有的社会地位。
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的批评文体对黄庭坚、陈师道、陆游、杨万里等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因此苏轼的批评文体在宋代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页[2]《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4页[3]《文章辨体序说》吴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4]《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5页
[5]《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作者简介:
谈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 篇7
一、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基础和发展
中国的写实油画, 从欧洲传入不过几百年。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 (1601年) 底,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三幅天主教的圣像画献给神宗帝, 到清政府统治的三百多年中;从“戊戌变法”到“五四”时期;从五十年代的学习苏联的现实主义写实, 到我国的油画界主流的形成,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早期的中国油画家们 (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 都已不是单纯的外国写实油画的摹仿者, 而是赋有他们个人情思并具有独特表现方法的艺术表现者, 他们创造了中国的写实油画风格。继他们之后, 詹建俊、靳尚谊等凭着对中国现实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对写实油画的贡献, 成为中国第二代写实油画家的代表。而第三代写实油画家的代表当属罗中立和陈丹青。罗中立的一幅《父亲》, 将写实油画推向了一个高潮。他的画面很大 (217X152cm) , 一个老农民的头部占画面的四分之三, 这幅画的手法近乎照相写实主义, 老农脸上的肌肉、皱纹、胡楂乃至汗珠都描绘得十分精细逼真。这幅画曾经使一些摄影师都为之感叹道:“如果那是一幅放大的照片, 脸上的细部也不会显得那样明确, 那样结实。”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也在写实油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 把浓郁的西藏民族风情展示给大家。而近些年来, 由于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艺术进入中国, 使一些人扔掉了写实的东西, 去搞抽象、观念性的艺术。
二、新世纪的中国油画, 写实风格仍是主流
有人说, 我们拥有如此众多的画家来支持写实油画, 再加上写实绘画很容易被中国老百姓接受, 所以写实油画很可能在中国辉煌崛起;也有人说, 现代各国的画家们对于写实油画的关注大大减弱了, 所以写实油画早已过时了, 没有必要再费神去研究了。以笔者来看, 尽管当前多元文化共存, 现代许许多多媒体设计手段相当发达, 但是, 谁也无法代替写实油画。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 善于选择、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中的好东西, 这是中华文化的好传统。以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而论, 只能选择、吸收、消化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好东西, 比如写实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高举反传统的极左旗帜, 几乎不断革命了一个世纪, 但并没有能够摧毁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理想的伟大传统, 并没有能够扭转人类审美的大方向。当今中国打开国门, 同世界交流, 各种流派不断涌入, 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容纳百川的强大包容性。但是, 包容性不等于包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 而是适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现实主义为主题的优秀部分。因此, 中国写实油画比现代艺术更受人们的欢迎, 更让中国人感到亲切。中国的那批“守望古典”的画家都经过了系统严格的训练, 在对国外的艺术进行了深入考察之后, 仍然坚持着写实主义, 这在今天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三、中国写实油画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 中国油画界的画家、评论家和艺术公众应对西方油画有一个清醒而完整的认识, 不能把批判传统作为自己的起点, 更不能把前卫看作自己追求的终点, 否则, 我们会真正走向艺术的反面, 最终背叛艺术。对于艺术公众, 最主要的就是坚定信念, 坚信“写实油画具有它不朽的美感和魅力”, 用物质和精神双层手段支持中国写实油画, 积极地扶持和保护中国写实油画。其次, 教育界应该重视写实油画的发展。油画教育以写实油画为主, 这是中国教育界的现状。但是写实油画如何创新和发展, 则是现代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创新是必要的,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追求、更新、走向未来的需求, 但是应该有度。学习西方也是必要的, 但是应该用心, 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表现自己的民俗风情,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年轻的中国写实油画才能有长足的进步。再次, 政府要调节油画艺术市场, 使真正的油画艺术顺利发展。要加快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 不能只把外国的东西借鉴过来, 还要把我国的作品推出去。扫清阻碍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绊脚石, 才能使我们的写实油画不断更新, 魅力永存。
四、结束语
当代写实油画的从业者们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不要在社会这个大森林里失去自我, 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要有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理智和客观, 全方位注意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 中国写实油画才能保持不断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董希文:《油画民族化》.湖南出版社.2007[1]董希文:《油画民族化》.湖南出版社.2007
写实主义油画 篇8
一、写实主义油画的关键:造型
综观写实主义油画, 它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具象艺术, 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艺术家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和感受, 结合自身的理解将自然物象真实的再现到画布等平面上, 这种绘画形式符合观者的视觉经验和物象的自然特点, 为观者提供了感官的审美愉悦。而如何将自然物象再现到平面上取决于一个画家的造型能力, 它是画家应具备的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 因为“再现”自然物象, 要求作者准确严谨的表现出物象比例、结构等形态, 进而体现出物象的特征和美感。当观者在一幅表现人物的写实主义作品前挑出诸如:感觉大腿有点短, 眼睛的位置有些偏左, 胸腔画平了等等问题时, 不管色彩有多协调, 构图有多巧妙, 就已经宣判了这幅作品的失败。所以造型是写实主义作品的关键, 是每一位画家首要具备的能力。
二、造型的关键:轮廓线和转折的表达
造型即形的创造, 写实主义油画的造型具体可以解释为利用油画的材料, 在二维平面的画布上利用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美术语言塑造出具有自然特征和美感的物象。空白画布上要塑造出物象, 点、线、面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 点确定了物象的位置, 通过点的延续促成了线, 线继续延展回归到最初的起点便形成了面, 物象有了外形, 在此基础上再表现出转折, 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形体”, 这样自然物象在画布这个平面上就已经塑造出了符合视觉规律的立体假象,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利用明暗、色彩、虚实等技法进一步补充、加强物象的立体感、质感和层次。
画家在使用轮廓线和转折这一美术语言时, 因为感受理解、表现技法和审美态度都不尽相同, 所以最终呈现出的造型就有了或趋于平面, 或二维半, 或三维等不同立体程度以及或古典、或现代的不同风格。
1. 轮廓线
轮廓线即边缘线, 是造型的最初手段。
当我们表现自然物象的时候, 首先利用线条画出物象的大形和框架。此时的线条属于外轮廓线, 具有平面性的特点, 在这个基础上再利用内轮廓线交待出面的起伏、穿插的转折关系, 从面促成了体。内外轮廓线是画家对物象形体的初步理解。其次, 轮廓线形成的基本形状, 是画家对物象的再现, 但不等于完全复制, 是建立在画家对物象观察后所生成的感受之上的, 是对自然物象的进一步概括、加工和提炼, 是典型化了的更加具有意味的形状。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大宫女》表现的是斜躺着的裸体女性形象, 腰部被安排在了整个身体的上三分之一处, 左腿延长线已经无法和身体连接, 脊椎的生理弯曲也被夸张处理。变形的人体突出了女性的典雅庄重之美, 增强了作品的韵律和感染力。作品的“自然”并非完全模仿复制, 而是画家自己眼中的“自然”, 安格尔认为“为了表现特征, 一定的夸张手法是允许的, 尤其是如果需要提示和强调美的某一因素时”。最后, 从画面完成的效果看, 轮廓线最终呈现的方式也不同, 有的线条殷实肯定, 有的线条模糊以至于完全隐没在光影中表现出了画面不同的层次与节奏;有的线条粗糙曲折如沟壑;有的线条圆润光滑如脂玉表现出了物象不同的质感与情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 其作品总是透出浓浓的诗意, 细润而恬淡,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对轮廓线的把握。其作品《维纳斯的诞生》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 风神、花神送迎于左右的情景。画面中维纳斯的比例与真人等大, 修长的身体在强调轮廓线的基础上稍施以明暗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 稳固、突出且赋有韵律。表现方法延续了中世纪线造型为主的画风却没有那时造像的僵硬死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维纳斯的形象是通过写生完成的, 模特的动态借鉴了古希腊的雕塑, 保留了典雅静谧之美。画面反复出现的不同疏密和方向的曲线使画面形成了秩序和节奏, 这些依附在形上流畅轻灵的线条同时与女性人体的柔美特质相吻合, 增强了女性优美温婉的气质和整体画面浅浮雕的效果, 极富装饰性, 将他的诗意画风推到了极致。
2. 转折
如果说在塑造物象形体结构时, 线条解决了形状的问题, 那么诸如物象的前后、正侧面、厚薄、方圆以及穿插等的体积问题则需要转折来表现, 它是生成体积的关键。
转折就是构成物象的面发生了方向上的变化或几个形体组合之后形成的穿插关系。具体可分为折面转折, 弧面转折和穿插转折。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为了使物象体积表达得更为准确而强烈, 就已经注意到了形体结构与光影的关系, 在布置光线时有意保持光线照射所产生的明暗交界线与形体结构转折的一致, 利用画面中黑白灰的强列对比和衔接, 模拟再现客观形体的起伏、转折、穿插, 从而使形象产生如雕塑般真实的体积感, 而这样的效果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所推崇的。
15世纪德国画家荷尔拜因善于画肖像, 画家细腻精密的刻画贯穿了人物的每个部分, 不管是重点的头手, 还是衣帽等其他部分都是用一个方式一丝不苟的用心表现, 就连周围的物件都可以感受到画家的态度;其次, 外轮廓交待的清晰肯定使人物在背景的衬托下醒目而突出。从外轮廓往里刻画时, 因为通常使用平光照射, 所以未形成强烈的明暗变化, 而是着重表现人物本身的形体结构, 当局部形体的转折明显, 两个局部之间有距离之隔时画家用线条加以强化, 当局部形体结构起伏平缓时画家摒弃线条, 采用明暗色块微妙过渡的方式表现出形体的转折;专注的眼神、坚毅的嘴角、合实的双手以及整齐讲究的穿戴使人物冷静严谨的性格跃然纸上。
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与荷尔拜因的作品相比虽也是写实但呈现出的风格却完全不同。首先, 光线不是采用平光, 而是利用一束侧光照射在形体上, 产生了戏剧性的明暗变化, 伦勃朗正是利用了这种光与影, 以他娴熟的技巧表现出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和虚实变化。在光照的主体亮面部分, 反复罩染并深入刻画出形体的具体细节, 形体呼之欲出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肌理效果, 而处于灰面和暗面的部分则用较薄的润色方式概括的表现形体结构, 形成厚与薄、实与虚的强烈对比。其次, 画家依据光
对声乐演唱与技巧的点滴思考
刘剑民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江苏扬州225000)
首先我想通过个人的理解, 解释下声乐二字意义, 声乐就是将嗓音与音乐加上语言, 巧妙的融合、运用在一起;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获得和掌握优美的声音呢?怎样才能在声音的运用上得到科学的技巧和方法呢?
我觉得声乐演唱以及技巧最重要的一点:都是离不开呼吸的“支持”。请注意, 在这里我提到的是呼吸的“支持”而不是“支撑”, 字面上看感觉二词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你细细的感受, 你会觉得所谓的“支持”就是推动, 所谓的“支撑”就是对抗, 二者有所不同。有很多学习声乐的学生都会有种想法, 唱歌中气息要有“支撑”, 我理解的“支撑”是某个东西与某个东西在用劲的情况下, 形成对抗, 固定二者;我不这么认为歌唱中需要过多的“支撑”, 我觉得歌者是一个自然的、舒服的状态在歌唱, 而不是拼了命的用劲, 形成对抗, 这样, 好的音色就会被堵死。其实好声音说白了就是把气息顺下来, 不是去堵死、僵死, 歌者需在此技术上掌握合理的运用加上正确的练习, 则气息就会达到自然而然通畅的效果, 形成一种自然的“推动”。发出好的、自然的“通”、“松、“空”的音色。通过我的阅读、浏览资料发现, 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声乐教育家, 歌唱家, 嗓音医学专家在自己的教学、演唱、论述中都会将呼吸放在第一位, 就连古人都在很久前就总结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理论。可见, 呼吸是声音的源头, 由气带声, 声音通过气息推动声带而产生震动, 由震动频率、振幅的不同, 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由此可见, 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 如果你没弄清楚气息是怎样运用的, 在歌唱中不解决呼吸, 你就没有办法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其二, 我觉得在声乐演唱和运用技巧中都不能没有声音的共鸣。在歌唱中有了气息, 有了音色, 但是总似乎觉得缺少一点什么?这就是歌唱的“动力”, 歌唱的“饱满”。接上所言, 当你会运用了呼吸, 嗓子也就随着吸机能自然而然的而打开, 正如打哈欠时的感觉, 这时, 我们的喉器 (喉头) 就会随之跟下来, 喉器及喉器以下, 直至肚子以上 (整个上半肢) 的腔体就会扩大, 整个上半肢里就会有足够的空间, 这时, 整体歌唱的腔体也会变大, 我们所谓的“共鸣”就会在这里产生。在歌唱中有一个好的共鸣都必须感受到“后面这条路” (指鼻咽腔、喉咽腔) , 贴着“后面这条路”随之“哼”出来, 不让他扩大, 感觉是在往眉心上“哼”, 动作千万不能大, 不能多, 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声音有了“泛音”, 聚了很多, 也集中了很多。这是一个困难的学习过与形体的远近变化和前后的空间变化灵活运用轮廓线, 当受光面与周围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时, 形体的边缘肯定如刀削, 而处在逆光的块面与周围明暗对比较弱, 形体边缘则采用渐变的方式使其几乎隐没在明暗光影中。边缘线的虚实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形体的体积感和近实远虚的空间效果。还有两位画家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是不用, 如果说荷尔拜因的笔法像中国画的工笔, 那么伦勃朗的笔法就犹如中国画中的大写意了, 利用枯、扫、揉、涩、润等丰富的笔法顺着形体结构的变化来表现, 画面中留下的笔意因为方向、厚薄、直弯、疏密的不同, 产生的丰富肌理变化又充分表现出了形体转折和质感。
通过上述几位大师的作品分析, 让我们认识到不同的造型语言会产生不同的画风, 造型语言的灵活转换又是建立在对形体结构的充分理解之上的。
三、综述
写实主义的绘画是通过再现自然物象来表现画家意图的, 客程, 需要多去感受和练习, 当你找到了歌唱的共鸣, 你就有了唱歌的欲望, 这时歌唱的“动力”也就产生了, 有了共鸣之后, 你最大的体会会是发现自己的音色饱满了, 腔体全有了, 具有了整体感, 感觉自己全身都在歌唱。除此以外, 你也一定要知道歌唱中的语言和平时的说话是不一样的, 歌唱是有共鸣的, 位置会相对高一些;而平时说话, 共鸣会有一点, 但不是完全打开的, 所以声音传不远, 这个效果是可以对比。所以在歌唱中也一定要注意共鸣腔体的运用。
第三, 就是歌唱中的语言。自古也有这么句话:“字正腔圆, 口齿伶俐”。我认为歌唱中元音一定要唱好, 元音能使声音流畅, 美化而富有色彩性。我觉得吐字时需要大声的朗读, 大胆的朗诵。当你吐字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舌位”和“口型”会有所变化。举例:意大利五个元音a、e、i、o、u, a、e是舌位变化, a、o、u、i是口型 (唇与口腔) 变化等。所以在练声时, 多唱唱元音, 元音顺了, 其它的则就字正腔圆了。通常在练习意大利五个元音时可以在你的换声区练唱元音, 这样也有助于你歌唱的换声技术解决的问题, 声音进入头声多。当然要求同上, 口不能太大, 动作不能多。声音像“穿针引线”上面细细的。在换声区解决后你再练习高声区就能与低声区统一, 达到更好的效果。再比如中国汉字的声韵问题, 演唱中国作品是件困难的事, 每个字都必须有字头字尾, 演唱时必须严格按照声韵去咬字, ang、an、ing、in等等。练习方法可同上, 大声朗读歌词, 用标准普通话去咬字, 定会对演唱有所帮助。
最后, 我想说的是歌者的素质, 一个歌者必须具备好的头脑, 有思想, 有智力, 还有悟性。其实学习都有这么句话:“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老师指点出来技术与技巧, 如果你不去用头脑记, 用智力去分析判断, 再用你的悟性去解决问题, 是学不出来的。还有就是你一定要有心, 良好的心态, 感情因素, 歌者如果心态不好, 他就会呈现不积极的状态, 唱歌就会无精打采, 所以一定要能克服这种状态的呈现, 情感因素, 就是在歌唱中要渗入你的情感世界, 去感染自己, 感染听者。
总结上诉内容, 首先, 声乐最重要的是呼吸, 呼吸的“支持”, 然后加上共鸣, 找到“动力”, 使声音“饱满”, 歌唱中语言注意“字正腔圆”, 多练习元音, 注意字头字尾声韵, 最后是歌者的素质, 头脑、思想、智力、悟性、心、感情。以上都是从我学习声乐中所总结的一些个人理解, 有所欠缺, 望大家相互学习指正, 也希望我的一些理解能对大家的学习声乐有所帮助!观的自然物象转换到平面上的这一成像过程, 需要每个画家格外注重对轮廓线和转折的表现, 为了能更充分的表现出自己对物象的感受, 画家会针对形象特点与主题要求灵活运用、转换这些美术语言来表现出形体的起承转接和画面的层次气氛,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图相对强化某个造型语音在画面的运用, 这样画面就会在表现出形体的同时产生相应的效果和美感, 也是每个画家带有强烈自我风格的直接原因。
摘要:受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写实主义油画作品的造型必须通过再现自然物象来表现画家的意图。自然物象转换到平面上的这一成像过程, 关键在于对轮廓线和转折的运用和表现。又因为画家对自然物象造型的不同理解, 技法对造型风格的不同呈现以及画家自身艺术修养、审美层次的不同都决定了画家会利用各异的轮廓线和转折语言。所以写实主义画家的作品总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 带有画家本人的烙印。而本文基于这一点, 通过对轮廓线和转折的深入探究, 来了解具体的表现方法, 以及他们与造型体感、美感、风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写实主义,造型,轮廓线,转折
参考文献
[1].[英]郝伯特·里德著.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韩雪岩编著.《安格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浅析写实油画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篇9
一、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
(一) 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源泉
历代大师留下来的经典油画作品, 之所以被代代相传, 就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都是从生活这个母体中概括、提炼出来的, 因此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源泉。不同时代的生活是通过题材进入油画作品的, 油画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不是空的, 是靠题材组成的生活画面来呈现的。每个时代的油画作品, 尽管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是, 归根到底, 总是由当时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所决定的。
文艺复兴时期, 宗教思想占据人们生活的全部层面, 因此当时的作品大都是以宗教题材为主, 反映圣经故事;“文革”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涌现出一批小红卫兵和贫下中农为首的团体, 因此作品大都是以贫下中农为表现的对象, 为政治服务。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偶然的结果, 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可见, 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 为写实油画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使我们通过绘画作品这面镜子, 来反映当下生活时代的社会风貌, 反映社会的主要矛盾, 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 写实油画创作也会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地开拓创新, 引导画家们为新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真实而努力探索, 使油画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真实的生活是创作产生的基础, 对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具有制约的作用。如果没有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或情景作为创作的原型, 只是一味地凭空想象和虚构, 那么, 这样的绘画作品只能是主观意造的空想物, 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会失去生动和真实感, 让人感觉假惺惺、空荡荡、虚无缥缈和不合时宜等, 永远只会是一朵没有生命力的纸花。
从写实油画创作的总体来看, 写实油画家必须将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最直接的来源, 而且是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写实油画达到表达和反映生活本质的初衷。
(二) 绘画展示社会的真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 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以生活的真实为源泉, 经过油画家从生活中的感悟、提炼, 最终形成作品, 再由艺术作品本身在展厅中展出, 将作者的感受与对生活真实的描绘反馈给观众, 因此我们说绘画最终展示的是社会的真实, 需要说明的是绘画所反映的社会的真实和摄影等媒体所反映的真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其一, 绘画作品反映的真实是画家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对当时社会真实的描绘, 是有画家的主观真实在其中的;其二, 脱离开当时真实的社会场景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被运送到展览的场所, 由于时间、空间的变迁, 观众在观赏的时候, 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误读, 这种误读可能更靠近于所描绘的社会真实生活, 可能会背离于画家想要表达的社会生活。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绘画有别于其他的新闻媒体、图片等手段独立存在的理由, 一种独特的展示社会真实生活的方式——绘画。绘画是展示社会真实生活的, 反之, 脱离社会生活、缺乏事实根据的绘画作品, 势必会被人们耻笑, 而且会很快在生活中销声匿迹。
二、写实油画创作中东西方画家对真实的理解
真实是写实油画家们所追求、表现的本质。从西方到东方, 写实油画创作都遵循和尊重表现生活的真实这一原则。
(一) 西方画家如何用作品诠释对生活真实的理解
在西方美术史中写实画派的农民画家米勒, 所描绘的是农民的生活, 他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是一种真实生活的诠释。在米勒看来, 农民的形象及其生活本身就是美的, 无需美化成贵族, 他深入农民生活, 对农民有着深刻的了解, 带着自己的虔诚描绘了农民特有的纯真和朴实。在他的代表作《拾穗者》当中, 描绘了三个捡拾稻穗的农妇形象, 三人的形象没有刻意地去表现, 而是极其的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 他采用了农民十分熟悉的生活场景来描绘他们的生存状态。米勒的画笔描绘的不仅仅是农民的生活, 更深层次的是去表达农民的时代精神。和米勒一样, 坚持表现真实生活的另一位画家是维米尔,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 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 在从事家务或者在休闲, 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的画幅虽然并未深刻的反映社会内容, 但总能从这些平凡、普通的生活场面中发掘出一种特有的真实,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外, 还让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 画面中平静的生活起到了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米勒和维米尔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伟大画家, 他们尊重和理解客观生活, 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发现美、创造美, 真实的表现生活的本质, 为写实绘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当代中国艺术家对生活真实的践行
写实油画在中国经历了三次发展的波澜, 在这里分别列出三位画家来论证中国写实画家对生活真实的践行。第一位是80年代初的乡土现实主义画家陈丹青, 他的代表作《西藏组画》描绘的都是普通藏族人的日常生活,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朝圣的信徒还是憩息哺乳的母子, 都如同目击般真实自然, 使观众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正是通过这种对藏民生活真实的表现, 传达出一种全新的人性视角, 以及对社会更深层的思考。第二位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刘小东, 他喜欢以自己最熟悉的人物作为作品中的主体, 用写实的笔触记录当下的生活, 他的《三峡新移民》《温床》《违章》等作品, 绘画的焦点围绕着现实的生活, 反映现当代的真人、真事、真生态, 他的作品取材广泛, 不同身份的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风貌都是他关注的焦点, 他所遵循的是描述眼睛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 画真实生活的东西。他在捕捉时代最为敏感的脉搏的同时, 也完成了社会对艺术的选择。刘小东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艺术才华, 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坚守, 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是写实油画创作的源泉, 我们要通过写实油画创作表现生活的本质。
最后一位是前不久刚离开我们的写实巨匠忻东旺, 他的作品大都是在他与他所描绘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完成的, 他笔下的形象无论是熟悉的二婶、拖拉机手, 还是陌生的打工仔、民工, 总是具有一种咄咄逼人的视觉力量感, 对事物的真实性有令人惊讶的感觉能力和表现能力, 且能触及到人性的深度。忻东旺相信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 他相信只要将这种“本身”有力地“呈现”出来, 画面自然会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现实感和力量感。忻东旺在这样一种只重技艺的学院体系中渗入如此深刻的人性视角, 可见, 虽然在技法层面存在着人类感觉的共同性, 但能在技法中寄托灵魂的只有画家真切的现实体验。
三、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
通过对这一系列写实画家对生活和创作的关系的分析, 我们能够感受到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是高于生活的真实的。画家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以及体验所画人物的某些突出的特点, 然后经过画家个性化的加工和概括, 将自己的思想贯注到所创造人物的灵魂中去, 最终把典型的人物形象形成作品。
结语
写实油画创作的真实, 是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的生动和谐的统一。只有画家的思想提高了, 对客观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才能正确、集中、深刻地反映现实中社会生活的真实, 才能从真实的生活中得到提炼和凝聚, 以形成高于生活本身的创作作品。
参考文献
[1]陆贵山著.艺术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年2月第一版.
对古典写实油画的一些思考 篇10
然而,当今历史进程已经发展到了数码读图时代,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无比的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意义上手工制作的古典写实油画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继续发展,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随着照片的产生到数码产品的普及,写实油画与图片的相似度越来越大,有时已很难分辨出某些油画作品是相片放大还是绘画制作。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有席卷之势,如此发展下去,写实风格油画将丧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探究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图片式写实油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型和色彩能力,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制作出来,符合了现代社会追求简便和经济效益的趋势,然而也随之降低了艺术品质。另一方面,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审美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标准,有着对理想美和古典美的追求,虽然看似真实,其实远远超出了对自然的简单描摹,之所以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除了完善的古典技法作为技术支撑,更重要而是来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的艺术魅力呈现在画面上。在当下中国,很多写实风格的画家对古典技法情有独衷,对技术的热衷大大超出了对艺术表现力的追求,这就解释了为何写实油画越来越注重细节的摹写,而能够概括和提炼的艺术作品却不断减少。这些问题已经被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古典写实油画发展至今将何去何从是一个重大课题。
环顾四周,幸而在我们身边还有着这样一些艺术家,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去坚持对理想美的不断追求,在纷繁复杂的艺术市场中保持着清醒独立的艺术思路,拒绝平庸,持续地创作出了高品质的作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对古典写实主义的坚守。胡建成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自胡老师第一天给我上课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光阴。随着对胡老师艺术观念理解的不断深入,越发钦佩他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在美院油画系一工作室的学习期间,我不仅从胡老师那里学习和了解了古典写实技法,加深了对造型和色彩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种种品质。首先,胡老师有着坚实的古典绘画造型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整套的古典油画技法。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真实与艺术提炼之间的差异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些都让我明白,只有保持和提升眼界,才能保证艺术的品质和格调。同时,胡老师有着旺盛的创作热情,时刻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对时代的变化和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些品质都将是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基础。胡老师的油画创作涉及的题材很广泛,从肖像、人体到风景、静物,从中能感受到对生活的热情和诗意的情调。欣赏这些作品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入到一个个不同的镜像之中,仿佛听到不一样的交响曲,时而清晰明快,时而朦胧悠长,有时在回忆而有时又在畅想。这些作品让我理解了一件艺术品的优秀与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品质的保持、对独立人格的坚守。唯有如此,古典写实主义油画才能健康而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
写实主义油画 篇11
玛利亚·克莱恩 (Maria Kreyn) 是展览中最为年轻的女艺术家, 我们来看她的一幅名为《秘密》 (见图1) 的作品, 这是一幅具有自画像性质的肖像画, 画中人物处于一种极为克制理性的状态, 人物是沉思和静止的, 透过人物的眼神我们似乎感受得到人物思绪的隐秘运转, 但是我们却无从得知人物到底在思考着什么, 也许这就是画家将作品命名为“秘密”的立意, 同时女子冷峻的面部表情也加深了人们的好奇心。画面采用冷色调的背景使画面产生一种静谧感, 同时背景中以人物头部为光源散发出暖黄色的光晕, 远远看去似乎形成了类似圣母似的光环。这样的图式虽然借鉴了中世纪圣母题材的绘画, 为人物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但是人物充满情感和思想的面部又与中世纪圣母无表情的静穆相区别。人物成半侧面面向观众, 上身披着黑色半透明薄纱衣服, 隐隐可以看到人物整个半身的身形和乳房的形状, 然而却丝毫没有色情的意味。
基尔·佩里 (Kiel Perry) 在《性别、绘画类型和18世纪的学院派艺术》中分析了维吉·勒布伦 (Madam Vigée Lebrun, 1755—1842) 的《戴草帽的自画像》, 通过相似的图式与伦勃朗的作品《苏珊娜》对比得出结论——勒布伦的自画像并不是如同帕克和波洛克所言, 将女性作为被欣赏的风景一般来展现媚态和性感, 而是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形象来塑造。
同样将《秘密》与约瑟夫·卡尔·施蒂勒 (Joseph Karl Stieler 1781—1858) 肖像作品《斯切特琳》 (如图2) 作对比, 人物的姿势基本相同, 然而这位古典肖像大师笔下的这位小姐却更加的雍容华贵, 极力展示了女性的妩媚与典雅气质, 不仅迷人而且面部通过眼睛的刻画又给人物平添了一些忧郁与虔诚的特性, 色调上人物的服饰明亮而刺眼, 温润的珍珠项链与耳坠使人物肌肤更加莹润而诱人。她是男性眼中标准的美少妇, 温良娴静而美丽, 如同当时的国王路德维希所主张的——只有外表美丽且品行高尚的女子才可以入画。她们是男性欣赏把玩的对象, 除了拥有美丽的面容还要有较高的品德, 如同女子的塑身衣一样从精神和身体上对女性赤裸裸的控制。
《秘密》中的人物显然不是作为男性的欣赏对象来呈现的, 因为人物的眼神更加深邃、更加有内容, 而不是如同《斯切特琳》一般成为被欣赏的对象而呈现出矜持典雅的情态, 她忽略了人物的细节, 没有繁琐的描绘人物的服饰与配饰等这些可以展现女性性魅力的东西, 而是以更为简练的形式描写人物, 将观者的注意力聚焦在面部。虽然这幅作品也不能摆脱如同佩里与巴克所说的以迷人、漂亮来吸引男性观众的嫌疑, 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人物所表现的“我是一个有思想的神秘的艺术家”的表征, 而不单单是美丽的色情目标。其实表现美丽不一定就是对异性的引诱, 也是人的自我认识。这幅自画像是一个女艺术家对自身的定位, 是画家的自我欣赏, 不仅拥有美貌, 更拥有智慧和深刻的思想, 表征了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艺术家的自我观照。
再进一步比较, 我们回想一下梵高众多的自画像, 虽然性别不同但是却与《秘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不知道画家是否借鉴了梵高自画像的图式, 但是我们从人物的姿态和画面精神状态上能够感觉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这种相似像佐证了克莱恩自画像中艺术家身份的表征, 她同梵高一样都是高傲的艺术家, 只是身为不同的人他们眼神中传递的个人情感略有不同。
二、作为欣赏对象的女性形象不代表侮辱与轻视女性
(一) 变化的社会和逐渐提高的女性地位
罗兹斯卡·帕克 (Rozsika Parker) 和格里塞尔达·波洛克 (Criselda Pollock) 在批判维瑞·勒布伦的作品《戴草帽的自画像》中说“她将自己当做一个美丽的物体给人观看、欣赏和崇拜, 但没有表达什么积极的内容”, 在帕克和波洛克认为女性展现美丽和媚态便是对女性地位的贬低, 因为女性展现的是对男性的性诱惑, 像风景一样成为欣赏物, 确实过去的图像反应出了以往社会中妇女所处的地位, 但是社会是在变化着的, 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已经渐渐动摇了男性的主导地位,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社会对女权的认识也渐渐从无到有, 由弱变强。当今虽然仍有许多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但是相比18、19世纪, 女性的地位确实已经提高了很多。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作品有着不同的社会内涵, 绘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当然也反映了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 而社会是在运动变化着的, 如同现代人无法完全还原古希腊绘画精神, 是因为现在人们无法像古希腊人那样生活思考一般, 现在艺术家将女性作为欣赏对象时已经很少再视其为财富和没有灵魂的人。
早期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所提出的女性独立的受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同工同酬、选举权利等都在大部分的世界范围内变成现实。女性主义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理智和丰富, 正如《画刊》2013年3月的专题“移动的女性主义”所揭示的事实一样, 女性主义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着, 不能停滞不前地看待女性问题, 直接或者主观的对所有的艺术作品做出武断的评判。
(二) 性欣赏大于性压迫
评论家批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展现女性媚态, 也是变相呼吁女艺术家不能画这样的作品, 以杜绝女性作为被欣赏对象, 但是展现男性魅力的作品其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陌生了。我们看展览中的格雷顿·帕里希 (Graydon Parrish) 肖像作品《肖恩》 (如图3) , 这是一幅头像写生作品, 也有人将之称为《美男子像》, 因为画中男子极尽媚态展现他漂亮光洁的美国脸蛋, “细腻的皮肤, 那么白, 挺直的鼻子, 微扬的嘴角, 妩媚的眼睛, 混润的肩膀, 还有那从小黑帽子里面伸展出的一缕发梢, 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花样美男。谁不喜欢?” (1) 在这里男性作为带有性诱惑的欣赏对象已然没有引起我们的不适。那么男性作为女性欣赏对象, 是不是也等同于风景呢?其实将风景和女性的地位等同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过去认为风景和女性地位等同或许是因为过去一种观念将女性视为“物件”, 而不是女性和风景同作为欣赏对象便有着等同的性质, 人本身便可以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 作为对人自身的一种肯定。
我们应看到众多优秀艺术作品将女性作为欣赏对象不再具有对女性蔑视和侮辱的含义。假如我们特别强调绘画中女性和男性的不同, 反而增添了女性较低地位的证据, 过于激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正是女性无奈和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特别情况, 比如说一些低俗绘画中所反映的丑陋天性, 虽然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主流, 女性在社会和职场的角色已经开始剧烈变化, 女性在各行业的出色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对一个职业女性来说一边是职场, 一边是家庭, 她们必须既有女性的柔性, 在职场上又必须有男性的决断力, 从整个社会来看女性地位的提高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妇女要面对历史与现实的状况, 既不要辩解, 也不要吹嘘平庸。劣势是一个理由, 但不是明智的态度”。 (2)
三、女艺术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我们来介绍展览中一位艺术家——帕特里夏·沃特伍德 (Patricia Watwood) , 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诸多画廊和机构都展出过。最早追随雅各布·柯林斯在水街工作室学习绘画, 后来获得了纽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之后在法国跟随美国画家泰德·赛斯·雅各布。沃特伍德的绘画风格属于当代古典主义, 他信奉传统, 但是并不认为传统是唯一的。“我无意追逐过去, 我追逐的是那些过去艺术家所追逐的——对人体的赞美, 面对自然的热情和人性, 一种信念, 那就是隐喻和叙事可以帮助我们思索并搞清楚当下的神秘事物, 一种信仰, 那就是常见视觉语言的表达有一种情感的力量。我构造的图像可以使观者沉思、联想并发现事物间的关系。我希望我的绘画作品可以成为视觉的诗歌。我肖像画里描绘的人物可以传递出视觉世界里的美丽与沉静。我的作品穿越了神秘世界、寓言以及当代人们的生活。他们反映了我寻找的意义, 完成了将我的绘画主体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的愿望。”
如同画家自己的自述中所讲, 她的绘画作品多数都带有象征性和隐喻, 借助古典的图式传达画家自己对古典的理解和追求。她描绘过许多黑人肖像, 有男性有女性, 男性黑人形象总是有着如同希腊雕塑一般强壮的体魄, 如《拳击者》 (如图4) , 画中人物有着黝黑的皮肤和强壮的体魄, 拳击者这样的身份也增添了人物力量和健壮的特点, 与希腊艺术人体的完美和高贵相比显然这样的半裸男性形象是具有性吸引力的, 他更加生动、更具有个性, 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这幅作品还不够明显再来看另一幅作品《文森特》 (如图5) , 写生黑人全裸像, 强健的体魄更加显露无遗, 画家如同观察物体一样观察着模特, 这种情况我们在20世纪以前是不会看到的, 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改革更是社会制度的改革。
当然我也需考虑种族问题, 被表现的是黑人男模,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烟草》 (如图6) , 画面描绘的是一个白人裸体男性, 类似于酒神巴库斯式的图式, 一手拿着烟草, 一手拿着很大的葡萄酒瓶, 坐在有些凌乱的床上, 床前是一个铺着白色桌布的桌子, 上面摆着白盘子, 盘中散落着一些葡萄和餐勺, 身后的架子上摆了大小不等的酒杯。作品显然是借鉴了古典图式, 与前两幅作品不同这幅作品复杂的静物摆放显然是有意为之的, 从这些家具的摆设上我们能够联想到人物的生活状态, 与人物表情透漏出的信息一样, 主人公在烟草和酒精中享受着麻醉感。男模眼神中透漏着忧郁的气质, 如同女模特典雅的气质一样, 在这里他也是被欣赏的对象。在沃特伍德笔下所有这些都被表现的轻松自然, 理所应当, 不会引起观众的任何不适, 我们不必试图寻找她作品中的女性气质, 或是男性气质, 不同性别和个性的画家总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的情感表达, 但无疑沃特伍德是一位优秀独立有思想的艺术家。
四、结语
当今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反应在女艺术家的自我认定中, 也反映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不必为了强调女性权力而过激的反对女性形象的欣赏和女性魅力的表现, 随着女性主义的研究的深入、社会分工的改变以及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往男性主导的社会情形将会逐渐改变。女性主义的研究让人们清楚看到女性长期以来遭到的不公正待遇, 也揭示了其深层的原因, 面对众多试图恢复女性地位研究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心理分析、图像学、符号学等方法研究来丰富女性主义的理论, 目的是使性别双方实现更大的自由。
摘要: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美中油画家联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大连现代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 陆续在中国多个省市展览, 本文通过对展览中相关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阐述女艺术家的自我身份认定, 同时揭示女性形象作为欣赏对象在当代已不再具有蔑视意味, 并通过研究个案女艺术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说明绘画中女性对男性的欣赏与男性对女性的欣赏相同。
关键词:女艺术家,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自画像,欣赏对象
参考文献
[1][美]琳达·诺克林.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美]琳达·诺克林著, 游惠贞译.女性、艺术与权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
[3][英]拉·科克利.权力与服从——女性主义神哲学论集[M].人民大学, 2006-2.
[4]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李建群.从诺克林到波洛克——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J].文艺研究, 2003 (2) .
[6]滕宇宁.女性作为借口——女性主义艺术的局限性[J].东方艺术, 2007 (1) .
[7]李建群.女性主义艺术走了多远?——女性主义革命在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意义[J].世界美术, 2009 (2) .
[8]柳爱华.质疑当前的女性艺术[J].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学报, 上海200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