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贡献(共11篇)
重要贡献 篇1
摘要:<正>对于全球的贫困人口来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可谓意义重大。中国作为此次峰会的东道主,遵照此前的承诺,将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列入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在包容联动发展议题之下,中国主张重点推动“消除贫困”“粮食安全与营养”等关键问题。
对于全球的贫困人口来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可谓意义重大。中国作为此次峰会的东道主,遵照此前的承诺,将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列入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在包容联动发展议题之下,中国主张重点推动“消除贫困”“粮食安全与营养”等关键问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通过消除贫困、提高最贫穷国家人口的生活水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构建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G20杭州峰会在中国的推动下,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新的承诺。这再次证明,如果没有中国的引领、参与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难以顺利实现。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1990年到2010年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总数减少了一半,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和南亚国家。过去30年里,中国成功帮助逾6亿人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奇迹。此外,中国在改善医疗卫生水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挽救了数百万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为降低全球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发展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重大挑战。但我相信,中国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促进发展的坚定承诺和持续投入,将令其在支持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我曾多次访问中国。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科学家,他们为促进发展所作的承诺和努力都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怀有同样的愿景,即构建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因此,基金会与来自中国政府、非营利组织及私营部门的诸多伙伴开展广泛合作,并针对中国国内公共卫生情况面临的挑战,启动了结核病防控、艾滋病防控和烟草控制等重点项目。在继续推进这些项目的同时,随着中国国内需求和发展情况的变化,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我们相信中国的经验和成就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为全球创新引擎之一,中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许多来自中国的创新医疗和农业产品对解决全球健康和发展领域的难题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比如低成本疫苗、结核病快速诊断工具和帮助小农户提高作物产量的小农机械等。
为了加速全球健康领域的创新,盖茨基金会与北京市政府及清华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球健康药物研究中心”,针对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重大疾病研发新药。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约2000亿美元,全世界都将从中国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中受益。
中国在其他方面显示出的国际领导力也令人鼓舞。去年,在中国的引领下,20多个国家的政府共同发起了“创新使命”倡议,承诺未来5年内将清洁能源研发的政府投资翻倍,以便提供可靠且可负担的能源,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顺利闭幕,我相信,中国作为全球发展伙伴的角色将日益凸显,在继续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作为全球发展伙伴的角色将日益凸显,在继续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要贡献 篇2
2011年05月26日 08:34:22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有助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从此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历史是人民的事业。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次都失败了。严酷的现实表明,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来寻找先进理论、开辟前进道路。1921年,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正确方向、代表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范围(除
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前提,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在全国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大大向前推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全方位的,其中具有决定性、根本性意义的,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4个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生命力。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不断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人
民民主,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利益;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政治和法制根基。
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与人民的愿望和期待根本背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加强经济建设,使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新中国成立时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状况彻底改变。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3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民族复兴必然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展现了走向复兴的东方大国的崭新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是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增长,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活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巨大变化。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不懈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跨越,从国家被侵略、民族被压迫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强大动力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永远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100多年来对于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开辟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兴、曲折和发展,是20世纪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飞跃,同时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20世纪中期,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改革成为继续发展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但是,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后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否定、取消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相继走上改旗易帜的不归之路,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复杂局势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顶住压力,砥柱中流、岿然不动,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阵脚,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舞和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信念;进一步揭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和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赋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以新内涵,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振兴。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过去一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不寻常的世纪。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光明与黑暗的搏击,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在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正义事业的前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力推动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外交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一个创造性贡献,已写入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决抗击各种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并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成为稳定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大力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力日益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协调发展中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大国血与火的崛起之路根本不同,开创了世界历史之先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坚持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并将继续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加广阔的市场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关系和国际秩序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揭示了新的方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理解赞同,必将在实现人类美好理想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9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和社会进步,之所以能够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如此卓著的贡献,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坚定不移地立足中国国情走独立自主
道路,在不同时期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密切联系群众、完全彻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是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全力支持和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是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力量源泉和牢固基石。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巨大牺牲和全部工作展示了先进性,广大党员以自己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牺牲精神和英雄业绩实践了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把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保证了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的党。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成果,开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建了富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提出了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国际关系原则和理念。坚持站在时代高度,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事物,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创新理论、创新实践,保证了党在风云变幻中从容应对复杂形势,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中自觉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党。党通过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用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具有严明纪律和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取得成就、发展壮大的法宝和智慧精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当天看了现场直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庄严的气氛和那种同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感同身受的豪迈,至今再回味起总书记的那些讲话,尤有一些激动和感慨。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我们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说,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最精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前,多少论国英雄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着救国梦,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一支独秀穿越艰难险阻最终实现革命的伟大胜利,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勇敢与亲民。28年的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指挥带领劳苦大众打天下,期间经历大革命的围剿,经历抗日战争的侵袭,经历解放战争的动荡,在我党自身条件明显落后于敌方的情况下,不卑不亢,足智多谋,用智慧写下历史篇章;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我党的地下党人用生命书写使命,为我党的建国大业做出突出贡献,但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以化名存世,直到牺牲,但他们无怨无悔;亲民是我党群众基础的根基,我党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为社会最底层最无助的人着想服务,最终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
正如主席所说,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争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 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祖国发展成就”为主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 标签: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 以“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祖国发展成就”为主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〆末落╰一红 回答:2 人气:5423 解决时间:2011-05-29 14:13 满意答案 好评率:64% 党在我心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振奋人心的歌声时常在我耳畔响起,小时侯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只是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自由,而五星红旗就是党和人民的心血,我们应该服从党的领导。而今日再听这首歌时,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触。
中国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使我们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他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当在过去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历史事实,而且反映了我们党今天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了。正因为有党的领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是党!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党!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党的伟大功绩将雕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民的心中。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字成立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始自终的根本宗旨和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史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全部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本质特征。20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废墟里温·家宝总理因担忧人民安全沧桑却仍显和蔼亲切的脸,至今使我记忆犹新,还有发生在我家乡切身体会的海南水灾,党的领导人都首要强调以救人为主,第一时间安顿好了受灾的居民,决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使我深得体会。于是我觉得党是太阳,人民是向日葵,哺育我们成长,展现我们风姿,有了太阳的呵护,我们就不再害怕风雨的侵袭,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党始终和我们共患难、共成长。
90多年来,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千千万万的党的优秀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上了他们宝贵而年轻生命。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刀下,面不改色;江姐面对敌人残酷的摧残,却不喊一声疼;邱少云为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中纹丝不动;李向群为救人而不惜献出了生命„„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并不企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和平安康,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们的行动证明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以无上的心得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这不禁引发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毛主席说过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生命最旺盛、最灿烂的时刻,而年轻的我们又应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身为当代大学生,是21 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大学生入党知识分子,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首要的一条是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随时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付诸实际行动,通过力所能及地关心他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行为来在同学中树立良好形象,不管置身何种环境、何种职业,乐做好事者总能给他人送来温暖和快乐,驱走痛苦和忧伤,留下笑容和欣慰,从而努力有一天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因此,我们更应该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必遂必专,求真求确,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毕业后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以卓有成效的的工作业绩来为振兴中华尽绵薄之力。
重要贡献 篇3
【摘要】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笔者通过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深入调查研究,在总结、测算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当期价值理论。本文对此理论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作了深入分析。
众所周知,由于人力资本本身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物力资本,国内外对此研究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由于这一难题未能解决,人力资本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制约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价值的重大障碍。因而,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价值理论和计量模式,恰当地反映人力资本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笔者从国内外现状研究入手,在了解问题症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提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的一系列计量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人力资本群体价值、个体价值、绩效价值和分配价值以及未来群体价值、个体价值的六位价值一体化,并已经过多家企业应用验证切实可行,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创新。现将主要创新内容概述如下:
一、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找到了难题未能解决的症结所在
国内外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按人的内在价值计量;二是按人的未来价值计量并加以贴现。
(一)按人的内在价值计量
按人的内在价值计量是指蕴涵与人体内的内在能力、资历、学历、智力等因素来确定人力资本价值量,而这些内在因素与多种精神因素有关,它受思想意识、观念、信仰、情绪、待遇乃至环境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就是条件相同的人也有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不一样。因而按人的内在价值计量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按人的未来价值计量
按人的未来价值计量就是按人的工资、津贴、收入等计量未来价值并加以贴现。因工薪本身不能代表人的贡献价值,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其自身的薪酬价值,同时这种未来价值受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计量的价值与实际不符,计量的数据只能作为预测、决策的参考,不能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核算、绩效考评与收益分配的依据,所以按上述思路是不可能解决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的。对此,笔者研究了国内外多种价值计量模型,并对这些模型一一进行实证测算,测算的结果不能反映其客观实际价值,所以说,按人的内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思路去研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二、寻求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
笔者发现上述道路走不通,便开始另辟蹊径,经过反复、深入的研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提出了全新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理论——当期价值理论,即以人力资本当年投入产出的贡献价值作为计量的对象。人力资本当期所创造的贡献价值是人的内在能力的外在表现,它将人的内在功能通过创造贡献价值反映出来,并体现其贡献的大小,用这个看得见的贡献价值作为计量的标准和尺度,是比较现实、直观和切实可行的。
笔者提出的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具有丰富的涵义。
(一)从时间涵义来说:当期价值就是指当年价值
因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不能历年累加,如果历年累加,其数据获取不仅困难,而且计算更趋复杂,因此,必须以年度为准,按当年发生的价值计算。这可与现行会计、统计核算的年度规定相一致,便于采集数据,便于操作,并为当年的人力资本绩效考评和收益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从空间涵义来说:当期价值反映的是一个单位人力资本所实现的价值
这与现行会计、统计核算的单位主体(即以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为核算主体)是一致的,所以人力资本价值计量要受单位这个空间范围的制约。离开单位经济价值来谈人力资本个体价值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个人价值也无法实现。
(三)从理论涵义来说:当期价值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理论为主要依据,并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有关观点
按照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力资本价值为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要劳动价值实际上是补偿劳动消耗部分,体现为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中的投入成本;剩余价值部分实际上是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为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中的新价值。因此,笔者提出的当期价值理论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现代资产价值的计量和确认系以当年为核算年度,按历史成本计价为原则,人力资本当期价值计量符合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的特点和原则。当期价值计量模式中“H”比例的提出,说明企业的新价值是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符合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理论观点。笔者通过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使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为提出人力资本当期价值计量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运用科学方法,把人力资本的价值从物力资本价值中分离出来
企业的贡献价值是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创造的,但在现行核算中,人力资本创造的贡献价值和物力资本创造的贡献价值已浑为一体,无法分开。笔者运用科学方法,通过条件假设和逻辑推导,建立企业人力、物力投入与产出之间函数关系计算公式: Q=Lα+Kβ,式中:Q代表效益或产出,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K代
表物力资本的投入,α、β均为参数;再选用企业近年人力、物力投入和产出的有关历史数据代入函数关系式并建立方程组:
Q1=L1·α+K1·β
Q2= L2·α+K2·β
通过解方程组便可求得α和β值,而后将α、β值代入贡献率计算公式(H):H= Lα/(Lα + Kβ),即可求得企业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在企业总的贡献价值中占的比例;然后乘以当期人力、物力共同创造的贡献价值,即可求得人力资本当期实现的贡献价值。
把人力资本价值从物力资本中分离出来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在模式构建中通过巧妙的技术处理,使复杂的难以直接处理的问题得到解决。笔者巧妙地通过条件假设和逻辑推导,视企业规模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投入产出变化趋近的情况下,将函数关系近似变换成线性关系,使H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把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从物质资本中分离出来。通过分离模型,不仅实现了对人力物力贡献价值的科学分离,而且充分体现了人力、物力贡献的差异,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便易行、科学适用,解决了国内外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四、以当期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会计系列计量模型
首先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的群体价值这一基本计量模型:
模型1:V=(VA+I)×H
式中: V——人力资本当期群体价值
VA——企业当期增加值
I——企业当期利息支出
H——人力资本当期创造的价值占人力物力共同创造价值的贡献比例(即人力资本贡献率)
在群体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人力资本当期实现的个体价值、绩效价值、分配价值和未来群体价值、个体价值等六种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模型2:人力资本当期人均个体贡献价值
VP=V/N
式中:VP—— 人力资本当期人均个体贡献价值
V—— 同上
N—— 该群体员工数
模型3:人力资本当期个体绩效价值
Vi j=VP×Gi×Ri j
式中: i=1……个岗位
j=某岗位1……个员工
Vi j——某岗位人力资本当期个体绩效价值
Gi——某岗位岗级调整系数
Ri j——某岗位个体绩效价值调整系数
此模型将人力资本当期人均个体贡献价值与个体绩效价值融为一体,改变了现有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纯粹以非价值指标评价员工贡献大小的状况,实现了价值与非价值指标的有机结合。
模型4:人力资本当期个体分配价值
式中:Pi j——人力资本当期个体分配价值
T——某岗位当期分配总额
Si j——某岗位人力资本当期个体分配标准
Vi j——某岗位人力资本当期个体绩效价值
ΣVi j——某岗位人力资本当期个体绩效价值总值
模型5:人力资本未来群体价值
式中,Vt——未来第t期人力资本群体价值的现值
VAt——未来第t期企业增加值预计数
It——未来第t期企业利息支出预计数
Ht——人力资本当期新增价值所占比例预计数
r——未来第t期人力资本价值贴现率
模型6: 人力资本未来个体价值
式中,Vi j t——未来第t期某岗位人力资本个体价值的现值
Gi j t——未来第t期某岗位岗级调整系数预计数
Ri j t——未来第t期某岗位个体绩效价值调整系数预计数
Nt——未来第t期群体员工人数预计数
VAt、 It、 Ht 、 r 的含义同前。
以上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相关利益者提供了多方位的信息。笔者所构建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从群体到个体到绩效到分配到未来等计量模型之间逻辑关系严密,前一个模型是后一个模型的计量基础,当期模型是未来模型的计量基础,形成了有机的价值链和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有机体系,实现了人力资本(群体、个体、绩效、分配及未来群体、个体)六位价值一体化。
五、运用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仅用价值指标来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有失偏颇,而传统的人力资本绩效考评只注重非价值指标,忽视了价值指标。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绩效贡献,笔者运用科学的方法,把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和非价值指标的绩效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运用非价值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与评分并折算成价值指标求得绩效价值调整系数Ri j,通过岗级测算,体现岗级的重要程度,求得岗级调整系数Gi,实现非价值指标价值化,而后将两个系数巧妙地融入人力资本个体绩效价值计量模式中,实现了不同岗位人力资本个体价值与岗级价值及绩效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计量和反映出不同岗位人力资本的个体绩效价值。同时,笔者依据员工绩效和贡献价值的大小来确定分配价值,使企业的收益分配能够与员工的绩效和贡献大小直接挂钩,以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合理性,成功地解决了收益分配如何充分体现员工贡献大小的难题。
六、强化实证检验,做到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进与完善
重要贡献 篇4
1931年9月18日夜,震惊中外的“柳条湖事件”爆发。由于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仅历时4个月零18天就侵占东三省。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难,与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截然相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和影响下,各种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东北全境抗日义勇军蜂拥而起。从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起到1932年夏秋之际,东北抗日义勇军到达全盛时期,总人数达到30万以上,但终因无统一的领导而溃散。中共在支持援助东北抗日义勇军武装抗日同时,还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方针。1930—1932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南满地区、东满地区、吉东地区和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
二、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重要抗战贡献
1、配合全国抗战的重要军事战略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国抗日战争序幕。日军以东三省为后方基地,对全国发动侵略战争。东北抗日战争不再是独立抗战,其主要任务已转为配合全国抗战,成为牵制日军南侵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原东北人民革命军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表1),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达3万多人,分布几乎遍于整个东三省。按照1937年7月以后日本陆军对华作战人数来看,东北抗日联军承担着牵制敌人接近四分之一兵力的重担(表2)。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使日军不能分兵入关。这对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
2、抗联的斗争精神对抗战的重要贡献
日本关东军于1936年4月至1939年3月施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禁止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妄图采用“治标”和“治本”两种方式歼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
斗争环境既复杂又艰难,支撑他们的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在队伍内部,官兵们需要坚定意志,抵制外部腐蚀思想,坚持抗战。在队伍外部,敌人展开多种手段,希望通过“经济封锁”、“政治诱降”等手段瓦解抗日联军。抗日联军官兵必须坚定信仰,发挥抗联精神,与敌人做顽强的思想斗争,才能力争抗战的胜利。
三、中国抗战后期的重要抗战贡献
在中国抗战的后期,日军人数并未缩减,东北抗日联军一边继续与敌人周旋,一边与苏联积极联络,并积极参与战略反攻,配合苏军对日作战,为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苏开始了在中国战场的联合作战。日本在关东的驻军仍有14个步兵师团、2个战车师团、1个战车教导旅团、1个骑兵旅团、9个独立守备队及13个国境守备队,约70万人,东北战场形势依然严峻。在苏联派人协助下,1942年7月22日,中国特别旅(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成立,为培养具有较高军事和政治素质的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干部提供的条件。至此真正有了正规化和现代化军事训练。训练内容十分丰富,同时组织学习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使官兵成为实现抗战胜利、东北解放的坚实力量。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标志着全国抗战走向最后的胜利阶段。东北抗联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苏军作战,夺取最后的胜利。在此情况下,东北抗联积极配合苏军作战,为抗战全面胜利后的中共合法地位奠定基础。直至日军战败投降后,东北抗日联军快速接受东北各地,扫除残余敌对分子,维护治安稳定,建立中共党组织、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这为巩固战后的稳定做出卓越贡献。
摘要: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参加抗日战争,并坚持抗日时间最长的人民军队。在中国抗战的过程中,长期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
关键词: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联精神
参考文献
[1]车霁虹.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地位及抗战精神[J].北方文物,2012,4:106-110.
[2]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重要贡献 篇5
李维长
(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 100091)
人类的祖先原本是大自然万物中的一员,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人类仍然保持着与自然的和谐和平衡。然而,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对大自然变得贪婪。由于人类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和财富,导致了森林消失,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灾害不断。在大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和惩罚的严峻事实面前,人们不能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也许,人们能够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融入了道德、文化、政治、经济及生态领域的许多方面。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实质是对大自然的保护文化,他们以生产为目的的、对自然资源的传统管理方法,曾有效地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在较长的时期内有效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早期社会中,人类文化积极作用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例证。“风水林”这一传统形式在中国的广大地区普遍存在且历史悠久,风水林文化是中国林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 风水林
中国的“风水”认为,住宅或坟地周围的风向和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风水林一般栽种在村庄的“水口”或“上风”之处。从“风水”的角度出发,根据某种需要营造的森林称为“风水林”,由于中国的风水学提倡“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所以这种风水林实际就是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很多村庄里,至今都保留着种植风水林的习俗,因为森林保护了他们的“风水”,而“风水”使他们安居乐业、子孙繁衍。当地的居民会对风水林里的树木加以重点保护,如果林地里没有树,他们就在屋后栽种树木,以期成林,村民们相信这样的树林是村庄和家庭的“风水”所在。有人解释说,人不同于禽兽,需要以衣避体,而村落也同样应该穿衣服,这风水林就是村落的衣服。虽然这都是一些传统说法,但从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林木的作用。风水林一说,看起来貌似迷信而毫无科学根据,但是,除去迷信的外壳,就是自然保护区的刍型,它实际上符合于当今称之为生态平衡的理论。
风水林是在宗教意识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护下来的历时久远的林木。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风水林的树种一般都以当地生长的、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为主,由于风水林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轻旱涝和风灾、调节小气候,当地的居民也确确实实从风水林得到了许多生态方面的益处。风水林是人们受风水理论的影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植物群落,是人们在路口、村后、庭院、坟墓周围等与风水有关的地方所植的林木。它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高大而茂密的树冠层,林下植物种类较多等特征。风水林基本以“枕山环水”为构建原则,布局呈半月形,环抱整个村落,是村落的一道天然绿色保护屏障,无形中具有守护乡村的象征意义。风水林已成为不可再生的绿色文化遗产。在古代东南中国广大农村,缺少风水林几乎不形成村落。
案例:
在解放前交通相对闭塞的闽北,80%以上的村都有风水林。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的上屯村,1958年,村里为了建村部把后山一片300多年的风水林砍掉一半,当时人们嫌那些楮木不好烧火,才留下了10株左右的白、黑楮。大自然堆人类的惩罚很快就出现了,砍树后的第三年,山上的黄泥每到雨季就漫满村里的道路,井水也开始变浊。1964年,村民们决定重植风水林,后来尽管在“破四旧”时拆掉了风水林前那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大庙,也没动一下剩下的老树。如今,随着这片风水林的成林,村里还形成了一个新民俗,每年正月十五早上,全村人都要到林间锄草,养护树木。
广东省鹤山市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岗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该村华侨从南洋带回种子人工栽种的。这片风水林的树种是格木,格木是一种亚热带珍贵树种。目前,风水林中的大树已有180年以上的树龄,胸径已达80—90厘米。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一家造船厂愿以两台拖拉机来交换砍伐这片格木林,但遭到昆东村民的拒绝,村民们认为这是风水林,它已经为当地带来了保护水土、遮挡风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效益,绝对不能砍。目前,这片格木风水林已经作为鹤山一处重要的华侨历史文物而受到政府的保护。
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黑水县境内有个藏族人居住的卡龙沟,沟内茂密的原始森林被当地藏民视为风水林,他们认为破坏森林就会受到山神的惩罚。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一个伐木公司计划砍伐沟内的原始森林,世代生活在沟里的藏族居民恳请有关部门停止采伐森林,当地林业部门出于对当地风俗的尊重,留下了这片风水林,从而也给当地藏民留下了一块聚宝盆。今天的卡龙沟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沟里的彩林、叠溪、滩流、石林、苔藓、雪峰、藏寨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7绝风韵。1.2 神林
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宗教与森林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影响很大。尽管有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方式具有宗教色彩,诸如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等,甚至把某种动、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崇拜的实质和本意在于保障其生态平衡,并制订具体的禁忌措施来加以保护。神林、封禁林是少数民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之物,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森林的深厚感情,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确已成为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对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中国的少数民族采用神林、神树等传统习俗和方式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其经验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兴趣。
树神崇拜是人类早期文化中共有的现象。人类的祖先见得最多的就是茂密的森林,这就很自然地在人类祖先的心中唤起对森林和树木的崇拜。据传说,神林是神的“家园”,这里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也就是神的“伴侣”,神的“家园”是神圣不能侵犯的,保护好神林可以消灾免难,可以人类健康和家庭平安。神林在中国的古代就已有之,时至今日,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不少神林。众多神林的存在,对于保护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种世代流传的民族文化不仅使得中国一大批珍贵的古树得以保存下来,而且也提高了人们爱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但是,哪里有人家,哪里就有森林。中国云南省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一种“神林文化”,既在村寨后方或附近有一片被赋予神秘色彩或被作为宗教崇拜对象的树林,这就是神林。这种神林在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苗族、水族、瑶族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各个有神林文化的少数民族对这种树林都十分崇敬,一系列民族节日、祭祀活动和禁忌习俗都与神林有关。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神林有不同的涵义,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始崇拜中的护村寨神;二是掌管风调雨顺的神灵或神龙所在地或化身;三是安葬祖先的地方。在少数民族文化观念中,神林是圣洁的,人不能在里面打猎和行走,更不允许在其中放养牲畜。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山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他们世世代代与大山、森林及各种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形成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及对灵魂的信仰。产生了包含对神山的崇拜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朦胧意识。这些民族认为动、植物都是有生命力的,狩猎和砍树是杀生行为,因此绝不可以乱砍滥伐。老一辈告诫青年人如果砍了不该砍的树,打了不该打的鸟,就会得到报应;反之,如果保护了动植物,就是救了一条生命。这种原始的生态伦理观念在青藏高原的民族中代代相传,与佛教结合,逐渐形成了以神山崇拜为核心的生态保护文化。实事证明,这种敬畏自然、不敢肆意破坏山林生态以免得罪各路神灵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傈僳人与森林的关系,而且融入到傈僳人传统的乡规民约之中,至今仍影响着他们对山林的管理,当然也促进了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壮、傣、彝、纳西、苗、布朗、德昂、哈尼、拉祜等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习俗就是祭林拜树。所谓祭林拜树就是在人们居住的村寨附近,选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本村的风水林或水源林,有的民族甚至把水源林当作神山森林加以崇拜。村寨中或神山上的参天古树一般称为树神,严禁砍伐与破坏。这种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文化传统对于西南边疆的生态资源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案例:
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了千百年的傣族,早就意识到人的生息繁衍与森林休戚相关,民间流传的“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的谚语,就是傣族人对森林重要性的朴素认识和护林意识的反映。早在800多年前,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就有风水林存在了。傣族传统的护林方法,就是把一些重要的水源林都叫做神林(或称为“龙林”),借用人们对神的崇敬和畏惧保护这些林地不受破坏。傣族人认为,神林是神居住的地方,神林里的树木、花草、禽兽也因此成为“神物”,应当爱护和崇拜,以求得神的保护,严格禁止在神林里伐木、狩猎、采集和开垦。人们不仅不敢采伐林内竹木,就是落在地上的野果也无人捡食,落地枯枝也绝不用作烧柴。这种表面上看来是一种自然崇拜的迷信习俗,却包含着深刻的早期人类生态学观念。在西双版纳,由于树木得到保护和蓄养,动物无受人侵扰之忧,神林已成为不是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境内约有神林400余处,面积约为30 000~50 000公顷,目前许多保存完好的热带森林都是神林。
创造了“梯田文化”的哈尼族人民的生存模式是“谷底江河一坡地梯田一山腰村寨一山顶森林”,可见哈尼人把乡土知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充分认识了森林与水源、森林与农业的关系,他们将森林资源划分为7种类型,神林是其中的一种。哈尼人每年都有几次大规模的祭山活动,这种借助神灵保护森林的意义,有效地保护了哈尼人赖以生存的森林和水源。哈尼族的神林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及部分热带山地雨林,其中植物特别是棕榈藤类十分丰富,因此也称为村寨藤类保护林。哈尼族视森林为命根子和衣食饭碗,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有着约定俗成、千年不渝的规定,根据古时哈尼族勐龙土司的规定,当地群众每年只许进山采藤3次,其余时间不准入林砍树,若谁敢犯禁,则村寨的牲畜或庄稼遇到灾害均由其负责。哈尼人还制订了自己的乡规民约,对违禁者的制裁的方式很多,例如罚款、罚粮、罚清扫街道等。
在云南省,拉祜族的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片树林,拉祜人称之为神林,其中最大的古树被视为神树。逢年过节时,各家各户都在神林旁点上蜡烛,献祭上肉、饭、水,以求人畜平安。根据拉祜族的族规,神林及其周围的林木禁止砍伐,人畜不得入内,不得在其中放牧采伐,更不能在神林中大小便。
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也有栽种和保护神林的传统习俗。例如: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属全村寨公有,神林禁止砍伐,也不能在其中放牧和割草,村寨定期进行化祭。四川省茂县较场区一带的羌族村寨每年秋季还要举行封山仪式,村寨的所有成年男子在择定的吉日那天都要前往神林参加仪式,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老人面对悬吊在树上的一个草人祷告:为了全寨的幸福安宁,必须保护好这一片神林,谁违反戒规砍伐了树木,将会受到惩罚,像这个吊在树上的草人一样不得好下场。祈祷完毕,参与仪式的男子依次走到草人面前,瞄准草人开枪,全寨盟誓,如有违反封山公约的行为,甘愿受到像草人一样的枪击惩处。茂县赤不苏区的羌族村寨也有类似的习俗,但他们以狗代替草人。在西藏,神林被藏族人民视为保护神的居住地,每逢吉日或有人出远门时,都要到神林旁烧香敬神,以求平安和如意。神林内严禁砍树和狩猎,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普米族信仰藏传佛教,也信奉原始宗教。普米族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片树林作为神林,这里是全村寨的祭祀场所,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或山区,可以说有山就有林,有林就有少数民族村寨。几千年来,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漫长历史中,广大少数民族与森林共处,森林给予了少数民族人民以水源之利,衣食之本,给了他们绿色的生存环境,少数民族人民也与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省的苗、侗民族自古以来就珍惜森林,酷爱造林,崇拜树木视同命根。每年的春季,各地苗、侗村民踊跃过“买树秧节”。中老年人买苗造林;未婚青年男女则互换树苗作为恋爱信物。更为有趣的是,婚后哪家出生一个婴儿,不论是男是女,全寨都要为其种100棵小杉树,18年后孩子长大,杉树成材,即以成年杉树为其办婚事,当地称此习俗为“种十八杉”。苗、侗民族居住的山区杉林遍野,与此风俗关系极大。2 乡土知识系统在林业生产和森林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先民们在世世代代与森林共处共荣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累和创造了很多适应自然环境的、行之有效的乡土知识系统。在当前的国际发展领域,“乡土知识系统”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述语。所谓乡土知识系统,系指当地社区通过长期生产实践所积累的、世代相传的知识和技术,乡土知识系统既包括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亦包括信仰和人生价值观等。当地社区和人民不仅对其周围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知识,他们也在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这些乡土知识系统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乃至文化多样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乡土知识系统也为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的乡土知识系统中,有关农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并得到国际上称誉的有农林复合经营(agroforestry)、庭园经济、封山育林和小流域治理等。本文仅重点讨论乡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
乡规民约在中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乡规民约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性行为规范,在林业生产和森林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村民参与了乡规民约的制订,使得这些公约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可操作性。乡规民约还是法律的补充。
案例:
一次,中国清朝皇帝乾隆微服南行,只有两个太监随行。某日来到浙江省衢县航埠乡三十六亩村,发现当地的红橘正熟,橘树上果实累累,芳馨扑鼻,乾隆伸手摘了橘子就吃,在他细品橘味,怡然自乐之时,被当地的橘农发现了,有人高声喊道:“摘橘要罚款的,就连皇帝也不得例外!”乾隆这才知道自己违反了乡规民约。他要来乡规民约看后得知未经许可摘食橘子者,每摘食一个橘子罚戏一曲,因为乾隆和两个太监共摘食了8个橘子,需罚戏8曲。乾隆遂按照乡规民约的处罚规定,安排戏班子在当地连演大戏3天,还为当地红橘命名为“七点红”。当加盖了“乾隆南游”篆印的命名布告贴在墙上时,当地的乡民才知道皇帝居然也受罚。可见乡规民约的权威和效果。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口镇的军营村是一个普通的客家村寨,他们制订的乡规民约很特殊,但却非常见效。这里的乡规民约规定:谁砍了风水林里的树,大家就把谁家的猪宰杀并分吃掉,同时,砍树的人还要掏钱为大家放一场电影。养猪是当地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以杀猪来惩戒违规砍树的行为,这项规定的确够让违规砍树人掂量一番的。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的苗族有世代相传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这里到处古树参天,蝉鸣鸟叫,举目望去,满山遍野,苍翠欲滴,这得益于多少年来岜沙的苗族村民自古以来一直恪守禁止乱砍滥伐的民间习俗。公路修到村寨几十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用现代运输工具盗伐林木的事件。岜沙的苗族有自己的乡规民约:如有人盗伐古树,一经发现要罚60公斤米,60公斤猪肉,60公斤酒让全寨人吃,以示警告。
云南省的彝族村寨都有一片神林,彝族人把它视为不可侵犯的地方,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全体村民要杀鸡宰羊去神林祭祀,以求“山神”保佑全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根据彝寨的乡规民约规定,严禁在神山上砍树、放牧、取石,违者不仅罚款500元,而且必须宰鸡杀羊去祭祀神林,还要请村里人吃饭赔礼道歉。
在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鳌峰寺内,有一大一小两棵古杉,大的一株两个人都围不拢,小的直径略细一点,该双杉高大挺拔,因为它们比周围的森林高出许多,所以常遭雷击,20世纪前叶,当地不断有人认为此树不吉祥,主张砍伐。这一动议引起乡民的广泛关注。1931年重阳节,和顺乡各界知名人士在寺中集会商议此事后决定:双杉不能砍!还当场做诗一首——《双杉行》,并将这首“护树诗”刻在石碑上,以警世人保护林木。为两株树制订乡规民约,且以乡规民约入诗,诗又出自名家手笔,这“护树诗”碑当可算是滇中一绝了。云南省广南县旧莫汤盆寨的一块立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的护林石碑,现在仍然立在该村的老人房外左侧,告诫村民不得乱砍森林,并有对违者的处罚办法等。
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漆树垭村四组有一块立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乡规民约石碑,虽然碑文只有226个字,但对乱砍滥伐却不惜重墨,大加挞伐,对违规者“罚戏一台”的惩罚措施促使当地村民严格遵守护林公约,自觉地保护森林。前人立碑为规,至今丝毫未犯,这样有效的乡规民约的确令人钦佩。
浙江省宁波市茅镬村至今仍然保存了一块立于公元1849年的石碑。据碑文记载,当时村里曾有人因经济拮据欲砍“村旁宅边大荫木”,族人坚决不答应,最终由族人严正标买下了这些树木,并由族长制订禁约刻在石碑上,此后,村里再没有人违禁。抢救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系统刻不容缓
但是,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由于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合理地存在了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大量流失,乡土知识系统正面临着威胁并受到严重的挑战,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系统被政府部门所忽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行之有效的的利用乡土知识保护和管理森林的方法不仅得不到流传和使用,反而十分遗憾地被遗弃或废止。有的地方甚至把农民自助组织(NGO)制订的乡规民约也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并建立了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致使乡规民约成了包罗万象、门类较多的社会治安管理条文。这种名存实亡的政府行政管理式的乡规民约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原来的作用,而只能是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也影响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重要贡献 篇6
【关键词】十八大;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44-01
中共十八大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给出了建议。十八大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纲领和理念写入了党纲,成为了未来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方针。可以说,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成和丰富有着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更好的坚持科学发展观道路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高瞻远瞩的大会,大会不但对我国未来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总体工作作出科学性的布局与安排,也对我党的理论建设和党的总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十八大提出进一步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十八大的精神实质。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理论创新,也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丰富与深化。十八大提出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英明的。从十八大报告的内容看,十八大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解读与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更加务实,更加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表明,十八大要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并自觉的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无论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十八大要求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的层次、水平,永葆党的活力与生机。这其中,科学发展观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思想和理论之一。在党的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既可以维护党的纯洁性,也可以全面提升党建的水平。所以,十八大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丰富,使得科学发展观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党和我国发展的实际,这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二、十八大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了全新的历史定位
我党在十八大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的系统、科学和务实的解读,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升级与更新,体现了我党作为执政党的深远目光与高瞻远瞩,也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为重要的是,十八大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贡献还表现为,十八大报告为科学发展观的完善和实际应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是前进的方向,是创新的方向,是追求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也不是教条主义,而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新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坚持不断的创新,才能使科学发展观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要求,才能符合全国人民的深切期盼。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也体现了我党始终坚持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宗旨。
所以,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全新解读与内涵重塑,是为科学发展观实际应用的一次英明布局和科学设计。要知道,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只有引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应用到我党的建设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发挥其作用。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思想并写入党纲,这正说明我党在未来坚持科学发展的决心和意志。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可以取得新成就,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一定可以如期建成。
重要贡献 篇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8年5月9日, 毛泽东亲自宣布成立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全县各区、乡都建立过基层苏维埃政府, 并坚持到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全县百分之百的区域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之后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江西省的管辖区域。
永新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发生地。1927年9月29日至10月2日,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在军内实行民主制度, 铸就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在永新为核心区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央革命根据地正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西南革命根据基础上形成、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永新这块红土地, 经历了中央苏区从奠基、形成、巩固、发展及游击战争的全过程, 永新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其光辉革命业绩永远彪炳史册。
一、“三湾改编”铸就的新型人民军队军魂使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胜利道路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2日,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 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辖第一、三营和特务连、军官队、卫生队、辎重队、军官队。将支部建在连上, 班、排设党小组, 营、团建立党委, 连以下设立党代表;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 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三湾改编”从组织上、体制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和在军内实行民主制度, 铸就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开创了新型人民军队的新纪元, 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胜利的道路。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再到其后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其政治建军的“根”, 深植在永新这块红土地上。三湾, 永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军魂圣地。
二、永新县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中央苏区革命建设的主阵地
毛泽东说“我们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用大力经营永新”。永新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中央苏区奠基时期的井冈山斗争时期, 永新是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 是红四军、红五军兵源、粮食等重要生活物质保障的最大供给县, 又是红军“三占永新”、“龙源口大捷”、“永新联席会议”、“永新困敌”的主战场。在中央苏区形成时期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时期, 永新县是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中心, 作为全红县, 永新先后组织10万地方革命武装和革命群众参加九打吉安战斗, 并配合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一、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在中央苏区巩固和发展时期, 永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侧翼和屏障, 永新人民与湘、赣敌军进行了几十次战斗, 取得了棠市、九渡冲、沙市、利田等战役的重大胜利, 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争。
三、永新县开展的土地革命实践为中央苏区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解决井冈山根据地最根本的土地分配问题, 1928年2月下旬,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部分干部战士来到永新南乡龙源口、秋溪一带进行活动, 深入农家访贫问苦, 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1928年5月上旬, 毛泽东又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和永新县委一道来到永新西乡塘边村, 着手进行湘赣边界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后来, 毛泽东又先后三次来到塘边调查研究, 领导分田。毛泽东在塘边先后工作了40多天。期间, 毛泽东经常与永新县委领导人刘真、王怀等深入到群众中, 对塘边、夏幽、厚田、南城、大屋、三房等村的阶级状况、土地占有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塘边亲自草拟了17条临时分田纲领, 确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在塘边枫台里草坪上召开的各乡贫苦农民代表大会上, 公布了17条临时分田纲领, 号召农民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之后, 在17条纲领指导下, 分田运动在永新西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此后, 永新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分田运动。毛泽东在塘边的试点和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的永新土地革命运动, 为湘赣边界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树立了样板。毛泽东根据在永新的调查实践整理出的《永新调查》, 为《井冈山土地法》的形成和制定积累了经验, 而《井冈山土地法》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永新县的苏区建设成果为中央红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永新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县在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基础上, 积极组织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以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 应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28年5月永新第一次分田后, 各级号召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永新成为红四军粮食、布匹、棉被等生活物质的最大供给县。1930年至1931年间, 永新县还先后创办了兵工厂、石印厂、纺织厂、被服厂等, 并开展商业等多种经营, 形成区域性的自给自足经济。永新人民积极为红军捐粮、捐物、捐款、交税、购买公债, 保证了红军的给养。1932年至1933年, 临时中央政府一共发行了三次公债, 永新县认购革命战争公债、经济建设公债共27.9万元, 超额完成了任务。新中国成立后, 王首道说:“江西在土地革命斗争中, 永新所起的作用最大, 牺牲最大, 贡献最大;如果没有永新, 我们这些人没法活下去;毛主席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实际上也是依靠永新吃饭的。”
五、永新县 10 万人参军参战成为中央红军的重要有生力量
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 永新人民都是参加红四军、红五军。1929年1月到1931年6月, 党中央发布关于地方武装全部升编红军的决定, 永新县赤卫大队数次改编为红军, 先后参加湘赣边独立第一团、红五军第六纵队、黄公略领导的红六军第三纵队、红二十军第三纵队 (后改为一七四团) 、红一军团、湘赣独立师独立第九营、江西独立第五团、红三军团、红七军。1931年7月到1933年9月, 为响应中央发出“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 永新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扩红运动。1933年10月到1934年7月, 在第五次反“围剿”最艰苦时期, 全县实行总动员, 党、团员带头当红军。1934年7月, 在省级机关、团体、工厂工作的永新籍干部职工, 大都编入了红六军团, 踏上了西征的征途。土地革命战争期间, 永新县参军参战人数有10万人, 其中参加红军长征的逾万人。从红四军、红五军到红八军到红六军团, 一大批指战员来自永新, 他们一心革命, 英勇善战, 其光辉事迹, 可歌可泣。从永新这块红土地上, 走出了建国后215名长征干部, 百余名省部级干部, 41名共和国将军 (中将4名、少将37名) , 其中有功垂天山的王恩茂, 解放西藏的张国华,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指挥员李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功勋卓著的张铚秀。
六、永新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 每一次革命的反复, 永新人民都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房屋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烧杀抢掠。特别是红属、苏干, 被吊打、被杀害、被罚款、坐牢, 许多农户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土地革命战争前, 永新有30多万人口, 到建国前夕只剩201091人。土地革命战争期间, 永新县参加红军作战牺牲、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的8000余人, 被害的苏干和革命群众共5171人, 加上无名烈士, 永新共有革命烈士32547人;全县被毁灭的大小村落80多个, 房屋被烧、被拆1992栋, 土地被夺11947亩, 被倒算的租谷、抢走的财物, 不计其数。然而, 永新人民并没有为反动派的血腥杀戳所屈服, 始终保持着昂扬的苏区革命精神, 前仆后继, 为悍卫苏维埃政权坚持不懈地进行英勇顽强的战斗。永新境内现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130余处, 这是永新苏区人民光荣革命历史的有力见证。
重要贡献 篇8
关键词:翻译,新文化运动,贡献
郑振铎, 字西谛, 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艺术史家, 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者和文学研究会首创者, 郑振铎先生一生积极参与和组织新文化翻译工作, 是译坛多面手, 翻译范畴包括泰戈尔的作品、各国民间故事、优秀文学作品等, 郑振铎先生不仅贡献了《新月集》、《飞鸟集》、《灰色马》等优秀翻译代表作品, 其贡献更表现为翻译组织之功和翻译理论建树。
一、郑振铎先生的翻译理论的建构贡献
郑振铎先生是五四时期中国翻译理论的拓荒者, 20 世纪20 年代中期, 不满30 岁的郑振铎就连续发表17 篇文章从翻译目的、方法、文体、翻译史等多个层面系统阐述了翻译理论。
1.翻译的功能及目的。五四时期部分学者认为“翻译仅仅可以起到媒介的作用, 文学创作才应是重点”, 对于这种观点, 郑振铎先生在其撰写的《处女与媒婆》给予了正面回击, 郑振铎先生指出, 轻视翻译的思想对翻译功用认识不足, 从文学的本身看, 译介优秀的文学作品, 不仅是文学花园中又一朵盛开的花, 更是人类精神慰藉与交通的光明道路, 翻译优秀的作品和创造优秀作品对于精神追求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郑振铎认翻译者是一个国家文学史急骤变化时代最需要的人, 是打开文化之窗的人。在郑振铎先生撰写的《介绍与创作》一文, 再次强调了翻译工作在文学改革的关键期, 对于滋养和孕育新文化的作用[1]25。郑振铎先生对文学急骤变化时期的翻译功能格外重视, 认为翻译可以有效改变文化传统, 引导多角度的思想碰撞。可见郑振铎已经从文学史的视角审视译语文学和翻译文学的关系, 先生的这一观点比多元理论提出早了近50 年。强调和重视翻译的文学建设价值是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特征之一, 从这时起翻译不仅成为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更成为了国人思想启蒙的桥梁和解决旧文化观念的良药。郑振铎先生的翻译理论已经不再将翻译视为简单的语言转换, 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其翻译理论和译介学心声在今天的文化视角上看, 依然具有积极作用。
2.翻译的内容及选择。在译介内容选择方面, 郑振铎先生主张经济有效和现实实用的并重。在翻译中不是根据个人喜好, 而是选择对新文学建设有利、对新思想传播有利的作品进行翻译。郑振铎先生在《盲目的翻译家》一文中指出了受文学职业化的影响, 一些作家的作品因有功利因素往往迎合这读者的心理, 郑振铎先生特别呼吁中国的翻译家不仅要看原作, 更要睁眼看中国, 要将翻译工作和中国新文化运动游记结合起来, 使翻译作品切合新文化运动要求并对新文学建设有利。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 郑振铎先生与耿济之在1920 年夏将《国际歌》引入中国, 鼓舞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浴血拼搏。先生翻译的《飞鸟集》和《新月集》不仅文学性极佳, 同时也增加了广大民众反抗专制的决心和勇气。郑振铎先生任《小说月报》主编并主持文学研究会工作期间, 始终坚持翻译作品为国民人生启蒙的原则, 注重翻译文学作品促进群体意识形成, 启蒙民众新文学思想的作用。郑振铎先生一直坚持从文学和社会双重需要出发, 指出了社会背景对翻译作品的影响和作用, 这也使郑振铎先生的翻译作品无不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郑振铎先生的翻译社会化思想更具有开风气之先河的意义。
3.翻译作品的可译性论证。1921 年, 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 郑振铎先生对翻译作品的可译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 作品的可译性问题在翻译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 郑振铎认为文学作品完全可以翻译, 原作的艺术之美也可以很好地向译文中进行移植, 郑振铎指出“风格”即“表白”, 而文学作品中表白的实质在于思想的文字性, 人类的思想具有共同性, 所以由思想转换成文字也可以进行转移。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 郑振铎先生系统地论证文章结构、段落排列、句子组织、用字等各个方面译者均可以在丧失原作艺术之美的前提下完成翻译工作。对于哲理观反对者, 郑振铎先生详细辨析了不同文字表达统一思想的可能性, 在诗歌可译性方面, 郑振铎先生提出诗歌的韵律和本质具有一定的可分离性, 虽然诗歌的韵律往往不可移植, 然而诗歌艺术本质却可以通过译文再现。通过对各种“不可译”思想的反驳论证, 郑振铎作出了任何文学作品均可进行精密翻译的结论, 并充分肯定了文学翻译对新文学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结论对于加深人们对文学翻译理解、消除译者顾虑都具有积极作用, 从理论层面奠定了大规模文学翻译的可行性基础。
4.翻译作品的方法及原则。针对翻译的方法和原则问题, 郑振铎先生系统借鉴了英国翻译家的观点, 将泰特勒关于“译文必须完全转达愿意;必须与原文风格一致;必须包含原文的流利”[2]180的翻译的原则进行了细致的逐条评述。郑振铎先生认为翻译的第一要义为“忠实原著”, 要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将原作的风格恰到好处地表现在译作中, 在翻译中要防止“放纵”和“死译”的两个极端, 既要防止流利归入放纵, 又要防止过于刻画而变为“死译”。
5.译者主体的构成及条件。五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期, 受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思想影响, 文学翻译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在这种环境下, 怎样的人可能担当文学翻译的重任呢, 对于这一问题, 沈雁冰在《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一文中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翻译文学作品的人必须是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二是翻译文学作品的人必须是了解新思想的人;三是翻译文学作品必须具备创作天才。对于沈雁冰的前两点观点郑振铎表示认同, 但对于第三点, 郑振铎先生在《翻译与创作天才》中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郑振铎先生提出“我以为翻译的人, 不一定自己有创作天才, 只要他对于本国文有充分的用的能力与所翻译的国语有充分的了解的能力就可以了……不过如果用创作天才来翻译东西, 他的翻译也许比别的人更好些罢了”[3]288。郑振铎的观点进一步扩大了译者的范围, 拓宽了译者生存空间, 对于迅速扩大文学翻译队伍, 鼓励和培养翻译人才, 促进译者主体多元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郑振铎先生的翻译批评贡献
郑振铎先生主张在引进文学作品后进效果评估评价, 是最早开展翻译批评的翻译家之一。郑振铎先生曾在《文学旬报》上撰文指出, 文艺批评家和读者对于翻译作品都有进行批评的职责, 只有舆论制裁更加坚强, 滥竽充数的作品才会逐步减少, 优秀的翻译作品才能够得到更多推介。在翻译批评方面, 郑振铎身体力行, 先生撰写的《林琴南先生》是后世认为最公允且最有分量的一篇论著, 对翻译家林纾的翻译活动给出了十分精当的评价。
晚清时期, 翻译界中过分强调文采与“译笔”, 意译十分盛行, 而直译却鲜有问津。郑振铎先生等怀着通过引进西方文学作品突进新文化发展目的, 为更加直接真实地反映原作面貌, 往往更加倾向于直译的方式。但对于林纾意译的“译笔”作品, 郑振铎同样给出了十分客观的评价, 充分肯定了林纾翻译活动的成绩和贡献, 也公正地指出了林纾在翻译中的一些瑕疵, 郑振铎先生客观、理解、公正的翻译批评对中国翻译批评起到了开拓性作用, 为翻译批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郑振铎先生关于林纾翻译工作的批评, 小而言之是翻译技巧的探讨, 大而言之是翻译文化策略的抉择。两种不同翻译方法从深层次看是两种文化主张的对立和文化理念的对决。
三、郑振铎先生的近代翻译史贡献
翻译史研究是译学研究进展的重要标志,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郑振铎先生恰恰是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史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在郑振铎先生撰写的《清末翻译小说对新文学的影响》一文中, 先生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分为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西洋文化接触的时期 (1600 年—1894 年) ;第二部分为政治教育改革时期 (1894—1917 年, ) ;第三部分为伦理与文学的改革时期 (1918 年—1932 年) 郑振铎先生认为, 通过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路线, 可以明确地看清近代翻译史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和演变的。先生的这一真知灼见至今看来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4]504。
郑振铎先生特别指出五四前的翻译作品大多是“无意识的介绍”, 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翻译作品则多为“有意识的介绍”。郑振铎先生的这些观点和论述, 成为了中国近代翻译史基调, 对翻译史贡献十分深远。此外, 郑振铎先生还是“语体文欧化”的开创者, 对古代白话与现代白话文转换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与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新文学运动主将一道, 在认真体会外文原著的基础上, 创造了现代白话文体, 使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郑振铎先生对译介作出的贡献当然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 在译名、选译及重译等多个方面, 郑振铎先生均有至伟贡献, 在中国近代翻译领域郑振铎先生创新提出的诸多启蒙性、开拓性的思想理论, 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郑振铎先生的翻译理体系性极强, 已经成为我国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先生一生译作达一百五十万字之多,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研究方面贡献突出, 在中国近代翻译领域可与鲁迅先生比肩, 为中国翻译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福康.郑振铎论[M].商务印书馆, 1991.
[2]Holmes, James.TheName and Nature ofTranslation Studies[A].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 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 outledge, 2000.
[3]陆荣椿, 编选.郑振铎选集 (上下册) [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重要贡献 篇9
一、党的历代领导人在确立、传承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上的重要贡献
意识形态, 一般是指树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 代表和反映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 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党的历代领导人从党成立时起, 就通过意识形态争取和巩固人民群众的支持作过大量论述, 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非常重视、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斗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否定的概念来理解, 它常被阐述为“虚假意识”、“颠倒的反映”、“有意的欺诈”等术语。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否为意识形态, 经过列宁的反思后, 才使它从一个贬义概念向一个中性概念演化。列宁首次从“文化”角度表述意识形态之意。
毛泽东指出, 人的正确思想, 既不是天上掉下来, 也不是自己头脑中所固有,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一旦被群众掌握, 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839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点, 第一次提出了物质可以变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也可以变物质的著名论断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认识范式, 确立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尤其是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 解放思想与更新观念不仅是历史的伴随物, 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 邓小平以大无畏的科学态度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 在思想理论战线领导拨乱反正, 批判了“两个凡是”错误, 发动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号召全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他深刻指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5]143他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他说:“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5]36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彻底澄清了极“左”思想影响, 开始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独具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转型, 这是邓小平对党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突出贡献。
江泽民则把党的思想路线发展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阶段, 胡锦涛进一步把它发展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阶段。
二、党的历代领导人在肯定意识形态对革命、改革和建设巨大作用的重要贡献
毛泽东提出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提到社会意识方面是否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毛泽东在承认一般情况下, “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 充分肯定在一定条件之下, “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社会意识方面, 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他列举了几种情况, 一是“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 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二是“当着某一件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 要做, 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 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 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三是“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 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2]325~326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并不违反辩证唯物论, 而是从根本上避免了机械唯物论。这一重要论断对我们党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 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强调文化革命, 争夺文化权力, 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毛泽东认为, 在阶级社会中, 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 各种思想必定打上阶级的烙印。[2]283他断言, 在现代, 基本上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家的世界观, 二者必居其一。他指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并为它们服务的。”[3]699“革命文化, 对于人民大众, 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在革命前, 是革命的思想准备;革命中, 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3]708毛泽东非常重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斗争性, 认为一定的文化属于一定的阶级权力利益, 无产阶级要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就必须进行文化领域斗争。强调文化革命和意识形态斗争, 对推翻反动政权, 打破帝国主义对华颠覆的图谋十分必要。毛泽东非常注意意识形态斗争的策略问题, 他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坚持严格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 文艺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发展学术要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归结起来, 就是要使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首要工作和中心环节。
毛泽东认为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反对“左”倾或“右”倾错误思想时, 他总是首先着力于纠正错误的思想路线, 树立或恢复正确的思想路线, 并通过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制订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他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 如果没有革命理论, 没有历史知识, 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 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3]533进一步来说, “掌握思想教育, 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 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4]1094他说,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 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 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 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二) 邓小平及时总结我们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经验教训, 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决抵制精神污染,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粉碎“四人帮”以后, 有极少数人或者公然反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或者口头上拥护马列主义, 但是借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务虚会上, 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新时期我国“立国之本”最早的完整表述。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5]164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本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 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才能坚决克服妨碍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不良倾向, 维护社会安定和胜利推进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不断扩大, 邓小平提出既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又要根据具体情况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的影响, 抵制精神污染,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因为“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 足以祸国殃民。”[6]44“从长远来看, 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6]45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要搞现代化, 决不能搞自由化, 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创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思想, 创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对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具有促进作用, 并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两个决议”贯彻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这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三) 江泽民根据世界局势和中国改革开放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提出新要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提出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成败。“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与斗争, 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斗争, 但这种政治斗争大量地经常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思想宣传阵地, 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 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7]160江泽民这一重要思想, 对我们全党在新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提出要发展和繁荣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 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8]401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 把握时代脉搏, 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用以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
提出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丧失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 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 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 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9]230~231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1年8月他又强调,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 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把精神力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无疑, 这是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高度重视。
确立了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目标, 高度重视正确舆论导向。1994年1月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10]125“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这四句话为后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 成为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针。1996年9月他提出新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他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壮大, 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 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 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7]563~564
(四) 胡锦涛反复强调宣传舆论工作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和党的执政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两手抓”,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有机统一, 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势。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2003年12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 精辟地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有机统一、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有机统一, 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 把全党的思想更好地统一起来, 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更好地凝聚起来, 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他强调,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才能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胡锦涛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必须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三贴近原则”, 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 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结语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探索是一个继承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新形势下, 他们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 是我们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借鉴。
摘要: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 把握国际发展大势,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研究我国国情实际和各自时代特征,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丰富、发展和完善, 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
关键词:党的历代领导人,意识形态理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1卷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2卷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3卷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2卷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第1卷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第3卷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第2卷
重要贡献 篇10
回良玉指出,过去1 0年扶贫开发工作成就辉煌、影响深远,应予以充分肯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期实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 0 0 1—2 0 1 0)》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扶贫开发,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良玉强调,未来1 0年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很大,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动因依然存在;民生改善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状况严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毫不放松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重大举措,把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原则。要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扶贫开发纲要,提高扶贫标准,完善扶贫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扶贫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步伐。
回良玉指出,今年是新1 0年扶贫工作起步之年,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实现良好开局。一要抓好新1 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整村推进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二要强化扶贫政策,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三要抓好扶贫攻坚试点,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的连片特困地区,采取特殊政策、特殊手段予以扶持,探索综合治理途径。四要继续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试点,更加有效地瞄准扶贫开发对象。五要推进各项重点措施的落实,有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继续对雨露计划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扶贫事业,强化扶贫统计监测。六要继续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工作汇报,对2 011—2 0 2 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进行了认真审议。
重要贡献 篇11
1982年2月28日经国家教委党组任命, 刘忠德同志走上了南京工学院 (现东南大学) 党委副书记的岗位, 其后曾历任党委常务书记 (主持党委工作) 、党委书记职务, 直至1985年8月调任国家教委副主任。这位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 给学校带来深刻变化的东大人,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 我曾先后担任党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在刘忠德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里, 我深刻地感受他那种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那种敬业奉献的高度责任心, 那种统筹全局、敢于决断的胆略气魄, 那种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那种平易近人, 关心群众的优良作风。他的这些优秀品德、高尚情操和魅力人格至今仍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他的音容笑貌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不仅仅是位值得十分尊敬的好领导, 也是位十分可亲的好师长。他对身边工作人员和蔼亲善, 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都关怀备至。他不仅教我如何做好秘书和办公室工作, 还教我如何做人处事。在他身边工作虽然只有3年时间, 却对我后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他调离东大后的20多年里, 他曾先后担任国家教委副主任, 国务院副秘书长, 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 他始终心系母校。只要他出差到江苏, 必定会回到母校。根据学校工作需要, 他曾数次专程回校, 而且谢绝省里安排, 执意住在校内, 为的是能更多地与学校干部教工接触。当他回到学校时, 许多干部、教工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 主动地去看望他, 与他畅谈, 倾诉衷肠。多年来, 无论是在四牌楼, 还是在九龙湖、丁家桥, 处处留下他参观视察的脚印。无论是听取学校领导汇报, 还是参加学校活动, 他都对学校工作给予重要指导和语重心长的嘱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他竭尽全力地关心、支持和帮助东大的发展, 尤其是在学校更名、九龙湖校区征地等事关学校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 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学校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东大人应该永远感谢他!
2002年东大百年校庆时, 刘忠德同志的题词是“永远的怀念”, 充分表达他对母校的赤子之心和眷念之情。今天我以此为题撰文, 缅怀他为东大做出的业绩和贡献, 寄托我对他深深的哀思和永远的怀念。
一、全面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刘忠德认为, 对于学校来说, 校系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是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因此, 在他主持党委工作后, 根据中央关于干部“四化”和对调整领导班子的要求, 结合学校实际, 对中层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编制人数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强调德才兼备, 大胆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 同时注意选拔符合条件的非党干部和妇女干部。在重视领导班子相对稳定的同时, 进行干部适当交流。
在1983年5月底至8月上旬历时两个多月的干部调整工作中, 学校党委在召开干部会议和群众大会传达中央文件和进行动员的基础上, 抽调37名党政干部组成考察组, 刘忠德及党委其他负责同志亲自带队, 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动员群众举行无记名民主推荐,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召开民主党派协商会议, 充分听取民主党派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单位干部调整方案, 报党委研究。
经过调整, 新提拔的中青年干部有58人, 校内交流33人。新任命的中层干部总体人数比原来减少了10%;平均年龄50.6岁, 比原来下降4岁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则由原来占总数的66.44%上升为83.66%。党委还确定了52人的后备干部名单, 为建立第三梯队做好了准备。对退出领导岗位的同志, 严格按照中央政策, 政治上尊重他们, 生活上关心他们, 并采取适当形式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中层领导班子全面调整完成后, 党委紧接着对全院基层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除机关的科室外, 还包括教研组 (研究室) 领导班子的调整以及党支部的改选。全院93个教研组 (研究室) 在调整后正副主任共有202人, 改选了111个党支部。调整后的科室领导班子成员共有150人, 平均年龄43.3岁, 下降3.6岁, 其中40岁以下的有84人, 最年轻的为25岁,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原来的33.6%上升到53.3%。
刘忠德认为, 组织上调整不等于思想、作风建设的加强。1984年, 他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列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当年9月27日全体党员、中层干部大会上, 刘忠德就如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作了专题报告。他强调:思想作风建设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端正业务工作指导方针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的问题, 各级领导班子和校系机关第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指导思想;第二要树立全局观念, 克服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的思想;第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学校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在刘忠德的倡导下, 党委建立了“校党政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建立联系点制度”, 党委常委和校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系、一个教研室, 了解情况, 指导工作, 解决问题。
在党委的要求和带动下, 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以内部团结好、工作热情高、思想解放、开拓进取的面貌呈现在学校广大师生面前。群众普遍反映, 新的领导班子带来了新气象。
由于刘忠德及党委一班人对学校体制改革和全面调整领导班子这项工作做得既坚定又细致, 既科学又稳妥, 为今后整党、改革以及学校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二、加强党的领导, 整顿党的作风
根据中央整党《决定》和江苏省委的统一部署, 学校从1984年4月开始, 通过学习文件、对照检查、集中整改和党员登记等几个阶段, 采取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启发自觉的方法, 开展了整党工作。
刘忠德与年轻的共和国一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他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对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大意义, 他深情地渴望我们国家的安宁、民族的富强, 衷心地祝福我们的祖国以强者之姿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他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整党工作十分重视,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上级党委要求, 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整党动员, 着重强调了为什么整党和如何整党的问题。他指出, 从学校的情况看, 整党是十分必要的。粉碎“四人帮”以来, 我校党的工作是有成绩的, 但也确实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思想、作风、组织不纯的现象, 存在着我们的思想、工作水平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 我扪必须充分认识到按照整党决定的要求, 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光荣的任务,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所必须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 号召全体党员必须端正态度, 积极参加整党。
在这次整党中, 按照中央整党《决定》要求, 结合学校特点, 党委着重抓了三个问题:一是进行了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的教育,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总任务、总目标,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 纳入实现学校根本任务的轨道。二是严肃认真地进行了一次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左”的思想影响和“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消极因素得到进一步清理, 从而增强了团结。三是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教育,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使广大党员找到了差距, 明确了努力方向, 注意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整党过程中, 党委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院系机关的作风进行了整顿, 检查了领导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 制订了整改措施, 及时地查处了几起违纪案件。使党风党纪进一步好转, 同时认真进行了清理“三种人”的工作。
在整党中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1984年6月, 顺利召开了校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 制定规划, 明确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走在前列的重点大学的奋斗目标。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刘忠德同志以全票当选党委委员、常委和书记。
在整党的过程中, 刘忠德强调要把学习文件贯穿始终, 坚持教育与疏导相结合、整党与改革相结合, 彻底摒弃以往历次政治运动中“左”的错误作法, 不搞“人人过关”和“无限上纲”, 以整党为动力, 促进改革和各项工作开展, 注意结合整党的实践学习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方法, 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整党的对照检查阶段, 刘忠德坚持党性原则, 以坦荡的胸襟和严于律己的精神, 带头对照检查和剖析自己思想上、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为全校党员树立了学习榜样。许多党内外群众反映, 在整党中恢复和形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是党内生活中多年来所没有的。通过整党, 党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江苏省第一期整党单位经验交流会、省《整党通讯》和《高教战线》等刊物都介绍了我校抓整党、促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三、审时度势, 大胆决策, 全面推进学校改革
熟悉刘忠德的人都知道:忠德同志不仅工作务实, 而且具有创新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来不愿意踏着别人的脚印走路, 也从来不甘落后, 做任何一件事总是想多花几分力气, 力争走在别人前头。”他认为,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就是要走自己的路,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的改革应当有利于四个方面的提高, 即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 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更多地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他明确指出, 高校的改革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学校各级干部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 站在改革的前列、时代的前列, 开拓前进。
1983年元旦到来之际, 刘忠德在校刊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为开创南工新局面而努力》的新年献辞。他说:“在开创新局面的过程中, 我们要有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要有雄心壮志, 要把革命气概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围绕奋斗目标, 抓住重点工作, 打基础、求革新,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 南工就会飞跃, 就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这样后来人评议我们的时候, 就不会说我们是‘平庸之辈’, 而是值得怀念的有识之士”。在1984年6月召开的校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他代表党委作了题为《振奋精神, 坚持改革, 为把我校建设成有特色的走在前列的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第一次提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走在全国重点大学前列。他指出:“经过几年的努力, 学校已具备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改革的条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到1990年以前的学校事业发展计划;领导班子全面调整后符合“四化”要求;我们早已进行了改革的试点, 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也将很快完成;我校有稳定的创收条件;现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基本同意我校作为江苏省高校改革试点单位, 教育部也同意在我校进行改革试点。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要胆子更大一些, 步子更快一些, 工作更扎实一些, 努力把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他充分认识到, 改革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说:“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像新生事物一样, 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大的改革是这样, 小的、局部的改革也是这样。事物变化的规律还告诉我们, 往往是旧的矛盾解决了, 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在改革的实践中, 我们应当力求提高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学校从1984年起,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稳妥的改革, 坚持把教学、科研改革作为学校改革的根本, 以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和保证业务改革, 这就为90年代初我校成为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积极进行了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的改革
学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先后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社会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由原来27个专业调整增设为36个专业。现在看来, 当年的专业调整和系 (所) 建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这些学科都分别建成了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继续开展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体系改革,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智能上, 建立了跨系的计算机教学工作组和外语教学工作组, 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在1984年底召开的第二课堂工作会议上, 刘忠德要求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第二课堂的认识, 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 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这一新生事物, 使之不断完善, 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学校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成立了第二课堂指导办公室, 作出了关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若干规定。我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很好影响, 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当年的第二课堂活动, 逐渐衍演为现在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改革了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培养方法。1984年招收博士生22人, 硕士生216人。加强了实验室建设, 制订了改革工作纲要。图书馆成立了计算机小组和国际联机检索点。加强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创办了《高等工程教育学报》, 举办了大型教育报告会。在科研方面, 遵照中央关于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示, 制订改革方案, 调整科研方向和选题, 改革管理体制, 调整和扩大了科研队伍, 并且在校内开始组织学科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合, 提高整体优势。如由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研究所、建筑设计院四个单位联合成立了建筑工程学科委员会和城市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2. 推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 扩大系、所自主权, 进一步完善系主任、所长负责制, 使系、所成为责权利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办学单位。具体作法是:向系、所下放一定的人权和财权, 使责权利在系、所一级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 将教研组和研究室一级的行政职能集中到系、所, 以减轻组、室的行政事务工作, 使它能按照教育规律集中精力去组织好教学、科研工作。由于扩大了系、所的自主权, 在一些系、所出现了系所行政和党总支团结、协作, 系主任、所长勇于挑重担、敢于决断的新气象。
第二, 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 充分调动现有人员的积极性。调整教职工队伍结构, 通过定编,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并按考核结果发放岗位津贴。在建立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过程中, 刘忠德强调要尊重高校工作的特点, 努力探索比较适合脑力劳动、精神生产及知识分子特点的考核办法, 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通过改革, 过去那种放任自流的状况得以改善, 调动起全校职工的积极性。少数同志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痛苦之后, 也振作起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 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多层次的对外科技服务, 突出重点, 注意重点和一般相结合。刘忠德认为, 高校开展多层次科技服务, 既符合学校实际, 也符合社会需要。在多层次科技服务中要突出重点, 这个重点就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 目的是创造国家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1984年, 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服务部, 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 学校的对外科技服务工作已经与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科协活动、勤工助学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有组织的对外科技服务不仅没有冲击教学、科研工作, 反而对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四, 根据学校后勤工作特点, 有步骤地试行社会化管理和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刘忠德提出, 在改革中必须认真研究学校后勤工作自身规律和特点。他认为, 高校后勤工作中一类是属于生产性质的, 如校办工厂等, 另一类是服务性质的, 如食堂等。在高等学校中有大量的生活服务工作,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情况。在后勤管理改革中, 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的杠杆作用, 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采取不同的改革办法。对服务性质的工作, 强调要进一步树立为教学、科研及全校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思想。他提倡后勤改革要针对不同情况, 试行社会化管理和推进经济承包责任制。
在改革旗帜下, 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心, 积极进取, 大胆开拓, 出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学校先后与苏州市、淮阴市签署了合作和联合协议书或意向书, 为地方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 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的改革, 改出了特色, 改出了生机, 也改出了名气。我校改革经验曾在1984年江苏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会议上介绍, 学样改革情况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以及《高教战线》等媒体, 探索了高校改革之路, 积累了办学经验, 在全省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四、适应形势, 更新观念,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改革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对此, 刘忠德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明确指出,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不断清除“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 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及时研究解决各类人员的思想问题, 特别要围绕改革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 使干部和师生员工提高对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983年至1985年, 在刘忠德的带领下, 党委对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1. 改革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组织广大教师、干部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先后在全校开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伦理学》等四门课程。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学其中一门。采取自学和上课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以政治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中自学或辅导。
2. 结合改革, 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要求广大教职工正确对待政治与业务、教书与育人、工作与进修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983年暑假, 党委召开了首期教书育人积极分子座谈会, 后扩展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三育人”) 积极分子座谈会。此项活动延续至今, 今年已是第25期了。刘忠德不仅参加座谈会, 而且带队外出考察。在1984年第二期教书育人座谈会上, 刘忠德指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是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而当他们年富力强又有工作经验时, 正是本世纪末国家中兴的关键时刻, 他们将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培育好这一代青年学生,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所有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 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材。刘忠德的远见卓识和亲历亲为对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推进“三育人”工作起到了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校党委于1984年11月召开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研究了如何贯彻校党委作出的《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 并就进一步建立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和改进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等问题, 总结和交流了经验。刘忠德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他说,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教学、科研、生产、后勤以及政治工作部门都要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而不懈努力。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
在党委的倡导下, 成立了“南京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方法。在1985年5月底召开的首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 刘忠德指出, 要改变旧观念, 树立新观念, 使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进行, 要在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 克服政治和业务“两张皮”的弊端, 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实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化、科学化, 分工管理的责任化、制度化, 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形象化。
五、以严谨的作风要求自己, 以高尚的人格凝聚群众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密切联系群众, 处处关心群众, 是刘忠德一贯的作风。无论是年长的教授, 还是年轻的学子, 在与他的接触中都会感受到他的热情与真诚。他不以权谋私, 不搞特殊化, 外出办事经常自己骑自行车, 写作所得的稿费全数交给办公室处理。但是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遇到的困难, 从来都是认真对待, 及时妥善地加以解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的学生曾反映食堂去晚一点就吃不到饭, 晚自修后肚子饿而食堂无法供应。对学生们反映的这个问题, 经刘忠德和后勤的同志反复研究后, 决定在食堂内部开设小吃部, 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晚上九点营业, 解决了学生就餐的问题, 很受学生欢迎。
刘忠德对师生总是有一颗亲人般的心。1984年冬天, 刘忠德和总务处及膳食科的同志一起同几个食堂的主任研究伙食工作。食堂的同志都说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吃上热饭菜了, 当时有的同志认为能做到这个程度就算可以了。而刘忠德说:“我们都有子女, 对自己的子女恐怕一顿冷饭也不会让他们吃。”他真情地对后勤职工说, 对学生要有一颗亲人般的心, 处处为学生着想。青年教工有了困难, 他也总是热情帮助解决。在院机关大会上, 他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转变作风, 一切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着想, 切实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刘忠德同志十分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 包括犯了错误的学生。电气系有位学生因打架将受到开除处分。他认为对学生能挽救的要尽量挽救, 尽可能不把学生推出校门。他和有关部门研究后, 决定再给这个学生一次机会, 并亲自找这位学生谈话,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这位学生终身难忘。这位同学后来事业取得成功后, 不忘母校培育之恩, 慷慨资助当地校友会活动。去年我去参加校友会活动时, 这位校友赶来见我, 仍念念不忘当年刘书记对他谆谆教导和关怀之情。
刘忠德一贯待人以诚, 善于团结同志。同时他又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 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开展谈心活动, 不搞一团和气,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正确处理好同志关系、党政关系, 做到党政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同心协力搞好学校工作。学校党政团结协调的经验曾在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大会上交流。
刘忠德在学校主持党委工作期间, 学校的改革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都产生了很大反响, 他的业绩在学校的发展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尽管他在1985年下半年调离了我校, 但是他为学校所付的心血, 他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以及在他离开学校后对母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他对学校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无人可比拟的, 这些都将永远铭刻在东南大学的史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