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兴趣(精选6篇)
习武兴趣 篇1
前言目前武术教学状况虽有较大改观, 但是大部分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他们的习武兴趣, 是当前武术教学中一个重要话题。为此, 武术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习武兴趣, 努力探索“兴趣教学法”, 使每节课都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使大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因此, 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你和理论价值。
一、深入发掘武术文化内涵, 提高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能力
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具有武术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 具有那么大的包容量和负载能力。中国武术的价值表现在它的文化独特性方面。从文化学意义上讲, 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 其存在的价值是具有“中国性”的它的存在和被世人接受是由于它与其它类型的身体活动有着本质区别。鉴于高校教育本身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方面做得还不够, 因此, 笔者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习武兴趣,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学生传授武术文化, 一是技术课。重点讲解武术的攻防意识, 让学生充分理解武术的“手、眼、身法、精、气、力、神”等运动特点。二是理论课, 讲解武术运同于其他运动的民族特色。三是通过对武术传统功法与动作名称进行分析, 揭示其中的哲学思想、意识与作用, 挖掘更深层的武术文化来提高他们的习武兴趣。[1]
二、增加武术理论知识, 拓宽武术的知识面
武术内容丰富多彩, 无论是功法运动、套路运动还是对抗性运动, 都离不开武术术语。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武术技能, 武术术语也不断地得到积累, 武术的知识面也在不断地拓宽, 同时也提高了武术比赛、表演的观赏能力。动作技能总是通过某种外显的操作或动作表现出来, 人们也往往以外显的操作和动作来评价动作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动作示范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学到的一些武术动作术语知识可对教师起到一个很好的监督、检查作用,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力。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动作技能的提高, 对高校大学生阅读武术书刊杂志, 学习各种武术套路, 学术交流, 都会有所帮助;对教练员、裁判员指导和评定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依据;给学生以后的理论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 对今后的武术教学、研究及担当裁判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2]
三、武术教学和音乐结合, 提高大学生习武兴趣
将音乐用于武术教学, 通过悦耳优美的乐曲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在大脑皮质指挥下, 有关部位建立起暂时的联系, 使动作与音乐结合为一体, 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的动作并产生习武兴趣。据相关研究表明:音乐具有一定的能量, 能通过声纳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丘脑下部, 使体内快反应物质上升, 心率加快, 血容量增大, 供氧能力改善, 肌肉协调性增强;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 提高人体的唤醒水平, 在较短时间内动员起人体机能。同时, 音乐节奏的快慢与力度的强弱所表现出的感情起伏与主体思想, 也是与武术一致的。故学生可通过音乐的美来体现和感受武术的健与美;通过音乐的表现力, 增强对武术动作的领悟力;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 结合动作的动静提升动作的表现力。当动作与音乐节奏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时, 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节奏的韵律会使大学生的武术动作变得酣畅淋漓。具有良好动力节奏感的大学生不仅能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 并且产生习武兴趣。[3]
四、要发挥武术教师的“审美导游”作用
武术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审美导游”, 使传统教授趋于审美指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示范演练时, 教师作为审美客体的一部分来展示美, 引发学生的美感兴趣;指导练习时, 教师又要作为审美主体要进行审美创造、欣赏和评价。在审美导游的指引下, 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武术的审美欣赏。学生在审美欣赏的同时, 教师要有序地引导他们进行审美批评、审美研究和审美创造。在和谐的氛围里, 学生对教师的演练进行语言交流评价, 做自身模仿练习以及相互交流欣赏;教师还要对学生演练的点拨、肯定。审美创造是使审美活动中较审美欣赏、审美批评和审美研究更高级的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演练套路时既不悖真意又加入自己的理解, 亦可创编套路, 使其成为自己的功夫;教师要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学生就想出了编导拍摄影视片段剧, 让学生扮演武功高强的“侠士”, 体验功夫明星的“神秘”生活等。总之, 审美导游引导审美主、客体创建和谐维美的教学环境, 有效调整审美场的各种作用力, 实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融相汇、同构同化, 提升师生的武学境界。[4]
五、成立各种武术社团组织, 增强高校的习武氛围
为了增强高校的习武氛围、提高大学生的习武兴趣, 高校可把课余武术指导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的一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并按有关规定把课余训练的时数计入教师的工作量, 与课堂教学同工同酬,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校内成立各系、校武术协会、武术代表队、武术俱乐部等各种武术社团组织, 形成以课堂武术教学为基础, 以课外各种武术活动为补充的武术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 这样既响应了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号召, 又促进了校园武术运动的发展, 更可以通过高校毕业生向社会广泛辐射, 使参加武术运动的活动群体不断壮大, 使武术教学有深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孟涛等:《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现状及发展对策》, 《体育学刊》, 2010, 5 (5) :72-73。
[2]丁希洲:《武术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3) :118-119。
[3]符晔:《论音乐训练法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新尝试》,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2) :96-98。
[4]李德生:《论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如何构建审美场》, 《科技信息》, 2008, (18) :138-138。
春秋时期的习武之风 篇2
中国武术自古便不是单纯身体技巧练习, 除了自卫防身和强身健体之外, 习武更是一种武德文化的外化。春秋时期的习武之风蕴含着深刻的武德文化内涵, 并保持了长期的相对稳定性与连续性。它主要表现在“仁”、“义”、“信”三个方面。
“仁”的思想是一直处于我国传统道德思想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 几乎所有古代社会思潮与文化内容都与之有关。春秋时期战火连年, 政局动荡不安, 各国都在为生存和发展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而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施“仁政”。武术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仁”的思想熏陶, “仁”对习武之人行为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判断起着标准性和指导性作用。习武之人必须具有仁爱之心与个人涵养, 遇事不得轻易以武力伤人, 而要以仁爱待之。在武术技巧的运用上也体现了“仁”的思想, 例如《绘像罗汉行功》就记载了可以制人却不伤人的点穴之法。春秋的习武之风也大多是习武者武艺切磋、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 并强调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正确的态度进行有身体接触的武术较技, 在此充分体现出习武之风中“仁”的因素。
“义”是依托“仁”而产生的一种理念, 它强调为人处世应遵守的准则、规范或伦理观念。战事频发的春秋时期民不聊生, 习武者中有不少志士为伸张正义、惩恶扬善而做出不少“义”举。他们的侠客之“义”并不为各国统治者认可, 但由于春秋时期习武之风所带来的“义”的行为是国家在言论、思想统一管理之余难以覆盖领域的有益补充, 因而尽管它存在无限性、不定性甚至非法性, 也被社会所接受, 特别是习武者对此鲜有反对之声。
“信”即是信守承诺、诚实可靠。春秋时期习武之风的出现和发展, 以及侠客思想的流行, 重承诺、守信用成为习武者一致认可的行为方式和武德情操。春秋时期习武者“信”的武德以及他们的身体力行也让百姓对此倍加推崇。习武者与百姓相互监督, 形成了“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社会风气。习武之风中经常出现的盟誓, 本身也就是“信”的一种表达或行为方式。
二、春秋时期习武之风在军事上的表现
习武之风在春秋时期得以存续, 说到底还是各国混战的环境使然。在《春秋》所记载的两百多年春秋史中, “战”、“侵”、“伐”、“袭”等战乱性质的用词多达近400次[1], 而在冷兵器战争年代, 武术是军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因此习武之风随着军事形势的需要而存在也是理所当然。
军队数量的不断攀升助长了习武之风, 让习武者大量增加。率先称霸春秋的齐国, 在齐桓公时军队数量不到一千乘, 而到春秋晚期其军队已经超过三千乘。继齐国之后强大起来的晋国, 在城濮之战时只有不到七百乘兵力, 到鲁昭公时期兵力已超过五千乘。春秋初年还是地位低微的小国郑国, 至春秋晚期已经成为二流强国中的佼佼者, 拥兵也在千乘之上。如此众多的军队数量使习武之风在军事领域不盛行也难。
冷兵器的迅速发展也助推了习武之风。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发展至全盛, 以青铜铸造兵器的技术也已经十分纯熟, 青铜兵器无论是在数量上、外观上, 还是质量上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据《考工记》所载, 春秋时期青铜兵器铸造中铜、铅、锡等元素的含量有科学规定, 所以冷兵器的迅速发展有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后世所知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吴季子之剑等都堪称春秋时青铜铸剑的杰作。同时, 作为铁器时代的开端, 春秋时铁制匕首、戈、剑等已在个别地方少量出现。冷兵器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了军队实力, 也让习武者有机会开拓包含兵器在内的新的武术套路和技巧, 从而助推了习武之风在军队内外的蔓延。先进的兵器不仅被习武者重用, 而且也深受统治阶级喜爱。他们生时习用, 逝后也有兵器随葬。例如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墓葬出土的129件青铜兵器和铁制兵器, 以及山西省太原市晋国大墓出土的500多件随葬兵器都是春秋时期习武之风的“活化石”。总之, 春秋时期战争连绵不断, 与之相适应的多国军事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 由于战争的需要, 崇尚武功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性符号, 习武之风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可谓势在必行。
三、春秋时期习武之风在礼仪上的表现
春秋时期习武之风在射礼、田猎、投壶等礼仪上同样有所反映。首先在射礼方面, 《礼记》中曾记载了孔子在乡饮酒礼后表演射箭之术时围观之人群水泄不通的盛况。《左传》中也有言:鲁襄公迎接范献子行的就是射礼, 射手连中三靶, 体现了鲁襄公对范献子的礼遇;只是鲁襄公时期朝中既懂得礼仪又善射的臣子屈指可数, 以至于鲁襄公不得不请朝臣们将自己家中符合条件的私门家臣带到迎接现场表演射礼。此外, 《礼记》中还有内容记载, 射礼有乡射、燕射、宾射、大射、士之射、卿大夫之射、诸侯之射、天子之射之分。各级统治阶层都可以以射箭作为一项礼仪之举。这尽管有些全民皆兵, 但由此可知春秋时期作为习武内容之一的射箭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礼仪活动。
其次在田猎方面, 春秋时期每隔四年便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田猎活动。《左传》有言, 在四季农活的间隙段唯有狩猎可称得上是兼具温饱功能的劳动。而那些动辄上万人的大规模田猎活动则兼具了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功能。《春秋》中所言更加详细, 提到齐桓公四年正月时节率众在名为郎的地区大规模田猎;齐昭公在昭公八年的秋天于昌间田猎。这些大规模的田猎与普通人的狩猎活动不同, 后者是为青黄不接时满足温饱之需, 而前者大多只是借田猎来习武, 猎取禽兽并非主要目的。
再次在投壶方面, 它与射礼类似, 也是一种礼仪。只是在技艺方式上与射箭不同, 它是将剑投入放置在远处的壶中的一种技艺。据《左传》记载, 晋昭公十二年, 晋侯宴请齐侯之后以投壶作为一项礼遇仪式。杨伯峻先生在为《左传》记载的这一段作注解的时候谈到:春秋时期宾客宴饮娱乐之余通常还有一项投壶之礼[2]。《礼记·投壶》有言提及:主人向客人奉上剑, 司射将壶放置在远端, 让客人投掷。作为一项武艺娱乐活动比试, 如果在宴席上不能将剑投中多少有失颜面。因此春秋时期统治阶层几乎人人都会练习射礼或投壶, 这也客观上让习武之风深入人心。
四、春秋时期习武之风在教育及官制上的表现
春秋时期习武之风渗透进了教育及官制方面。春秋延续了西周的做法, 教育是贵族的特权。贵族的“小”学、“大”学主要教授的是射、御之术, 礼、乐次之。“士”及以下的普通官僚阶层的教育也是如此, 射御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各级贵族官僚都精于射、御武艺, 而且朝中大臣也是文武不分, 着文臣官服模样的人也多少具有武术技艺, 甚至原本应该是文臣的国相也可以领兵出战, 而原本应该驰骋沙场的将军亦可以做当朝国相, 就连周天子也能自封为将军征战。例如春秋时期曾做过一代霸主的晋文公, 就是靠城濮之战中的出色统帅之才登上的霸主宝座。秦穆公以及后来的秦康公、秦景公也都是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国君。由此可见, 由于贵族官僚教育对射御武艺的重视, 以及官制上的文武不分,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文武不分教、文武不分职, 使习武之风被人们自然接受。
摘要:春秋时期, 各大小诸侯国林立, 尽管风俗各异, 但也存在一定共性, 习武之风便是其中之一。纵观春秋之世, 习武之风首先表现在武德的发展与成熟上, 然后盛行和表现于军事、礼仪、教育及官制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春秋时期,习武
参考文献
[1]童书叶.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关公精神对习武人群理念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习武者,理念,关公精神,传承
1 前言
关公本名关羽,字长生,后改为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河东解良常平里下冯村(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人,生于一个平民的家庭。关羽的祖父关审常常以《易》、《春》、《秋》训其子,后来由于关羽在河北遇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斗争,一同镇压起义,从而结识了刘备、张飞,之后三人桃园结义,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在他的一生中,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驰骋疆场、策马横刀、征战群雄并辅佐刘备完成鼎立大业,成为忠勇神武、义气千秋的英雄好汉,谱写出了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他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作为一名武将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武圣人、百姓民众心中的神灵,而且他的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习武人群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树立高尚的习武理念,恰恰关公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和学习的典范。同时习武人群也在不断补充和丰富新时代的关公精神,将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习武人群的理念中得到升华和扩展。
2 关公精神内涵的解读
关公精神,是华夏子孙心目中逐渐形成的,是豪杰之资和圣贤之学的融合,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塑造、树立出的一种价值观、生活观和人格精神,它的核心内容是以“忠、义、仁、勇、信”这一文化特征名冠天下,经历了千百年来的不断完善,已深深地渗入百姓民众的心中,并内化为一种社会行为标准和传统道德文化并被世人代代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特征和重要内容。
2.1 忠
关羽的“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圣贤君主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忠实,这是千百年来被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所共同敬仰的。在关羽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一心只系刘备,对刘备忠贞不二、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他不畏艰难险阻、时时刻刻关注汉朝王室的正统复兴;另一方面,关羽的“忠”不仅局限于臣子臣民对君主、朝廷的忠心、顺从,同时也是对亲朋好友的坦诚相待,是至诚至善的忠。
2.2 义
关羽的“忠”不仅将其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衍生出关羽的“义”。义,是关公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关公精神中,义的含义最丰富,涵盖面也最广。“义”是正义、义气、侠义、礼义,关公与刘备、张飞结盟的纽带就是一个“义”字,以结义始,以死义结。桃园结义,三人共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就是彪炳千古、大气浩然的兄弟义气。这个“义”就是“同心协力,救国扶危”的正义。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曹操有意安排与两位嫂夫人共住一室,而关羽则不为情色所动,从容地点燃蜡烛独坐室外,通宵达旦、专心致志地阅读《春秋》,丝毫没有倦意,这正是“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他将两位嫂夫人的存在视同兄长的存在一样,表现出关羽对两位嫂夫人的礼义。关羽毕生熟读《春秋》,深明世间大义,非常重视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儒家文化的德行不谋而合。
2.3 仁
关羽的“仁”即仁爱、仁义,是关公精神的中又一核心内容。关公不仅勇武绝伦,而且宽厚仁慈。正如曹操的谋臣程昱所言:“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人有患难,必须救之,仁义播于天下。”正是这番话,使得曹操在华容道以旧情打动了关公,从而脱险。华容释曹最突出地表现了关公的仁义之心。关公的这种“仁”具有超乎常人的意义,因为这已不是对主、对兄、对友的仁,而是在以刀枪相见,对敌的仁!而要做到这种仁,则需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关公心里很清楚的事。这种为了拯救他人,况且是敌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舍己为人之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看来,无疑是一种崇尚的“杀身成仁”的“忘我”境界。因此,华容释曹一事被人们看做是表现关公大仁大义的壮举,千百年来受到称颂。
2.4 勇
关羽的“勇”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型,体格伟岸、相貌勇武。众人熟知《三国演义》中对关羽体态的描摹:“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另一方面是武功盖世、技压群敌、智勇兼备。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的“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万众敌军中取颜良、文丑之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不但体会出关羽勇冠三军,同时也体现出关羽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风英俊的豪杰。
2.5 信
“信”是关公精神中的又一内容。所谓信,是指守信用,重承诺,这是关公一生中恪守的重要品质。关公与刘备一日结义,终身恪守,无论环境如何艰险,诱惑多么强大,从未动摇。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播和发扬,诚实有信,言而有信,已深深地积淀在人们心底,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信的精神,是关公文化中闪光的思想,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和推崇,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3 习武人群的理念
3.1 习武人群
“习武”即习练武术。“习武人群”顾名思义,即习练武术者。习武人群通过世代相传,不断地挖掘武术的内涵,展示着武术文化中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们是传播中华武术的载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桥梁,时刻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武术精神。
3.2 习武人群理念的解读
3.2.1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尤为重要,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息。这种精神在习武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武术内容丰富,多种拳种并存,而且一个拳种有多个流派。武术流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生生不息、延续式的发展,离不开习武者的代代相传,智慧和心血的倾注,这体现出习武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民族危难之际,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习武者进行勇武顽强的反侵略反压迫、抵御外辱的精神同样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2.2 勤奋刻苦的意志理念
在授艺习武中,习武者崇尚以身行道、以技显德,强调通过持之以恒的刻苦练习追求达到技艺上、精神上的最高境界。凡是到过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千佛殿)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勤奋刻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的确,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名扬天下,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刻苦的练习。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拳谚也说:“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俗语都凝结着习武者勤奋刻苦的意志理念,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2.3 德义先行的道德理念
武术自古在传授技艺之初,便提出了习武先习德的古训,强调尚武与崇德的统一,只有经过师傅的严格考查,确认徒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后,方才放心开始传授自己的武艺。在这个过程中,徒弟往往要经历百般的折磨与重重的考验,这不单单是对习武之人身体素质的磨炼,更重要的是对其心性的考验和德义的提升,只有在这种习武理念之下,才能让习武者获得技艺的真谛。
3.2.4 见义勇为的正义理念
大凡习武者都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习武者正是怀着这种正义终究会压倒邪恶的坚定信念,救济贫困、行侠仗义。当习武者遇到不平之事挺身而出,不仅是武术技艺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习武者有着强烈的维护正义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习武者所倡导的正是这种见义勇为的正义理念。
3.2.5 注重大局的容忍理念
武由“止”和“戈”组成,真正的习武之人出手总是非常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手,不到万分危急不用险招,他们注重的往往是整体上的协调和进步,不会因为个人性格上的冲动和部分利益的损失而放弃自己的大局观。无论在武术的技术要求中,还是在习武者的人际交往中,习武之人都有着讲求和气、团结、注重大局的容忍理念。
3.2.6 注重感情的友谊理念
掌握武术技艺并不是习武者的全部目的,习武者十分注重感情的培养与友谊的交往,通过交流思想与切磋技艺,他们不仅获得生存的能力、技艺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对尚武与崇德精神的领悟。故有“以武会友”、“闯江湖,交朋友”,这些无疑体现了习武人士敬重友谊的价值取向。
4 关公精神与习武人群理念的融合
4.1 从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出发
“忠”不仅是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武术道德及习武之人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关公将对兄长、对圣贤君主和对汉王室的“忠”高度地凝结在一起,而这种“忠”深深的烙印在习武人群的习武理念当中,是成为习武道德准则的标准之一,这种情操和精神哺育了历代习武人群和民族英雄;“义”乃行善之本,关公的“义”是济困扶危的侠义,是对嫂夫人的礼义,是对刘备的忠义和对兄弟的情义。这些义举在关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是习武之人所认同的“义”,并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武术的道德观,也成为习武人群所追求的人生理念;“仁”在关公精神中表现为“仁爱、仁义”,而这正是习武人群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习武理念之一,在武德、武术文化中表现为用广博的爱去对待一切人与事,对人团结友爱、处事坦荡、心胸开阔、富有爱心、宽容待人;“勇”是独立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武中所提倡的“勇”是为国为民、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扶弱济贫,而这些传统美德与关公精神中的“勇”相交融,并体现出生动性和丰富性,关公威武、骁勇的名将风采,在万众敌军中从容不迫、勇敢潇洒的事迹,被历代习武之人传为佳话,为习武人群所推崇。
4.2 从两者的“时代性”出发
关公精神与习武人群的理念已远远超出了其传统意义的范围,两者作为不同的文化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文化模式和固有的地域局限。我们从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和习武人群理念的发展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不再局限于被本国本民族所敬仰和追捧,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理念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认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关公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习武人群心中的武圣人,还是商界人士心中的财神爷、政界人士心中的守护神,近年来海内外修建关公庙宇、信仰关公、供奉关公塑像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都体现出关公精神的时代特点。而中华武术已迈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中,成为世界性的运动项目,习武理念也被有志之士所敬仰,并且习武人群对习武理念进行积极地拓展和丰富,增添了许多新的文化象征意义和道德理念。随着武术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演武大会、武术竞技比赛在国内外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而且扩大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了友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新的发展,我们必须把握两者的“时代性”这一特点,用时代精神改造、充实、完善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的理念,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满足走向世界的需要,只有通过与时代接轨,才能更好的弘扬关公精神和习武理念,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4.3 从两者的“文化相通性”出发
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的理念在新时代背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避免的相通性。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信仰,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道德力量。而习武人群理念中的“忠于国家、德义先行、见义勇为、注重感情”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和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理念恰恰同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相通呼应,这也是在新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习武人群对关公精神核心内容的继承、发扬、提炼和升华,同时关公精神中所崇尚的“德艺双磬、文武兼备”的精神理念也要求习武之人在习武的同时要与智育、美育相结合,使习武人群逐渐向高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
4.4 关公精神对习武人群理念的积极影响
“忠”就是要求习武者尊师重道,树立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义”为行善之本,习武人群做人做事要主持正义、行侠仗义,维护社会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不可因为一时冲动和兄弟义气做出有损形象的行为,为社会风气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待一切事物,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友弟恭,朋亲友爱。关公精神中的“勇”同样对习武人群有积极的影响,它不单指力量的强大和武术技艺上的精湛,也要求习武人群要有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信”的核心就是信守承诺、诚实可靠,在关公精神的影响下,习武人群要保持守信用、重承诺的习武理念。如果习武人群都能按照上面所说的要求自己,不但能为习武人群树立积极向上的习武理念做出贡献,而且能陶冶自身的高尚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论关公文化的现代意义[J].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2003(1):76-80.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王军.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4]刘永生.从关公崇拜看关羽精神[J].文教资料,2007(16).
[5]王娟丽.习武动机的研究与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7(6).
[6]马月萍.关公文化: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J].沧桑,2007(5).
[7]赵社民.论关公文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1):142-143.
[8]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马剑,邱丕相.论当代武术的人文精神[J].武术文化研究,2004.
香港学子武当山访道习武 篇4
近日,由香港青年协会组织的九所香港高校学子代表登武当,品道教文化,习武当武术,赏武当美景,纳仙山灵气,豪言:“迎挑战,上武当”。他们在武当山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与参观,学习太极拳,领悟“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智慧;山水有道,感受“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上善若水”的博大胸怀;徒步登金顶,学会隐忍与坚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据了解,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及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渗透,领略了武当山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与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的完美融合的神奇魅力。
习武兴趣 篇5
1 菏泽市民间习武活动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之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对武术的重视和支持,使菏泽武术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类社团组织相继成立,武术馆、校如雨后春笋涌现,群众性武术活动更加活跃。1991年,国家体委开展“武术之乡”的评选活动,菏泽一区四县先后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
据统计,菏泽武术发展最为繁荣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菏泽市有各类武术社团828个;各类武术学校60多家,年招生能力达25000人;其中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方武术学校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民族武馆、郓城宋江武校、东明东方武校,在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评审中载入优秀金榜之列[2]。
但这种盛况今日已不复存在,根据调查,全市武术学校的数量已由当初的100多所锐减至10余所,在校生人数由20余万人降至不足万人。民间武术社团组织至今还剩几十处,并且许多已经名存实亡。
2 影响菏泽民间习武活动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条件制约武术活动的发展
目前,菏泽经济远远落在了山东其他地市的后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府的投入达不到武术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菏泽武术馆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武术馆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文化素养及政治素质偏低,影响了菏泽武术的进步和发展。通过调查发现,菏泽极少部分武术馆校重视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办学条件相对较好、训练水平相对较高。但绝大多数的武术馆校只有很简陋的场地,教学条件十分简陋。还有的武术馆校文化课教室与室内训练场地合二为一,既是训练馆,又是文化课教室。菏泽有800多万人口,青壮年所占比例为71.5%,从古到今有习武的传统,虽然与外地来比有自己的优势,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城乡群众习武的传统性和积极性已大不如前。据统计,菏泽市在外务工农民达139万人,农村部分青壮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以获得经济收益。现在习武的村民,基本上就是老人和孩子,随着农村中的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武术文化传承遭遇断层的尴尬。
自古有“穷文富武”、“武不受穷”的谚语,就是讲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才能有练习武术的条件。试想一个人解决温饱都成问题,他如何能够去练武呢?家庭生活有困难,即使再喜欢武术,也考虑不到武术边缘上去,只好外出打工,发展经济。可见,经济发展是武术得以普及的前提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没有了顾虑,才可更好地继承武术文化。因此,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菏泽武术文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2.2 市场经济运作下的功利性与武术文化的淡化
功利性淡化了人们对菏泽武术文化的认识。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影响到当地武术活动的开展。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们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与追求不再那么迫切,从而使菏泽武术文化在没落和冷清中艰难前行。功利性观念淡化了菏泽武术文化的传播与继承。青年人是继承与传播传统武术文化的骨干与生力军。在访谈中,菏泽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拳师常常扼腕叹息:没有合适的传人继承优秀的武术精粹。传统武术的套路、功法会随着老拳师的离去而“艺随人绝”,这是菏泽传统武术在当今面临的巨大危机。功利性淡化了菏泽武术文化的思想理念。西方的体育思想在不断张扬的过程中,不断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目前,菏泽城区跆拳道馆就有20家之多。“表演武术”、“竞技武术”已经成为中华武术的商标,传统武术中的“感悟、修身”和“天人合一”文化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武术文化内涵逐渐被淡化。
2.3 学校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武术进入学校一直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授课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武术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如同篮球、田径一样,没有把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淡化、隔膜了武术的文化内涵。一些学校领导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和少体校走了同一个模式。国内外武术界的专家学者认为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其所追求的“高、难、美、新”,也不适用于中小学武术的开展,按照竞技武术技术要求编写的武术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出武术通过身体运动实施培育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如此,在学校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充斥着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校体育教育,正在使我们一代代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遗忘着维系民族命脉的自身体育文化。对民族体育的认同,已经很难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武术在青少年中已经形成了多种的误读和曲解[3]。”
2.4 传统武术竞赛市场的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竞技武术挤占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传统武术已经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调查中发现,菏泽有规模的5家武术馆校中,除教授国家规定拳法套路外,大多注重散打、拳击等有对抗性拳法和路数。
在竞技武术套路成为武术发展主流的今天,竞技武术造成了传统武术规范和风格上的变异。传统武术亦受到其潜移默化的渗透,本应属于传统精华的劲力和技击韵味被淡化或遗弃,向竞技武术靠拢,追求速度、难度和优美的造型,与传统武术所追求的“体用兼备”思想越来越远,而成为“花拳绣腿”。如在对炮拳挖掘整理时,其技击方法及劲力展现,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真正见过,人们只能从传说和故事中想象着往日的辉煌与精华。竞技武术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参加竞技武术比赛可以获名得利,练传统武术几十年默默无闻。这是竞技武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靡中国各大城市,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比的是谁的套路编得精彩、划的逼真,很少有符合传统武术特色的比赛。竞赛体制的操作导向使一些相关单位、学校及个人对传统项目不感兴趣,从而使继承武术遗产,弘扬武术文化成为一句空话[4]。
3 发展菏泽民间武术的思路与对策
3.1 政府重视,宏观布局,科学管理
菏泽武术主管部门及各级武术组织、民间武术家以及广大武术爱好者都能认识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共同努力,积极行动起来,那么,菏泽武术事业就会有人才、有市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有了保证,它的发展也将前途无量。提高思想认识是菏泽传统武术发展的前提。加强各级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使他们了解菏泽传统武术的现状,懂得一些基本的武术文化知识,使其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其发展的迫切性,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武术文化发展的相应政策并落到实处。
3.2 武术搭台,经贸唱戏,发展武术产业
培育武术发展市场。建立传统武术培训市场,努力扩大武术市场开发能力,扩大国内外武术竞赛表演市场,武术培训市场,武术旅游市场及武术商业市场。以举办武术文化节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的表演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经济价值以及防身自卫价值等特点,使武术的影响面扩大。努力开发武术其它相关市场。在国内外,开办多种形式的传统武术培训班,积极有效地挖掘整理并开发养生健身功法,促进武术产业的发展并服务于社会,开发武术旅游、影视、器材、服装、图书等方面的产业。
3.3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普及推广武术文化
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把菏泽传统武术的理论技法、文化内涵及健身原理等,通过讲座、表演等方式拍成电影、电视或制成光碟加以宣传推广,使人们对菏泽武术文化加深理解。建立菏泽武术网站,这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及交流将是一种直接便利的手段。定期派出传统武术名家名手进行授课传艺或把国外武术爱好者请到国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传统武术技法和知识水平,加深国外武术爱好者对传统武术的了解,使他们真正感悟到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定期在菏泽举行传统武术演武大会及其他形式的科研会等方式,以促进菏泽武术文化的交流。通过媒体宣传将各地武术精英的精彩表演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给世人,只有为世人所了解才能使菏泽武术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
3.4 切实把武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中
据统计,菏泽市有小学生86.35万人,中学生73.11万人。把武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中,这对菏泽武术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将是一股强大的潜力。武术文化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影响。
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一支普及传统武术的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加大传统武术在大、中、小学的普及工作,逐步推进传统武术进入中小学教育,从孩子做起,让学生懂热爱武术,不断丰富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武术与人生哲理、人格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开发武术的教育资源。菏泽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推广与实施武术教学的根本保证。
3.5 建立健全社会化形式的武术健身组织
在菏泽市成立市级协会,在各县区成立分会,统一领导、组织和开展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制定武术竞赛计划。为了提高武术练习者的活动积极性,菏泽市各县区有关部门应根据各社区武术练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竞赛规则和竞赛办法,采用适当的精神鼓励和适宜的物质鼓励,激发武术练习者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社区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比如定期举行全市的、各社区之间的、各社区内部的武术比赛、学习交流和切磋观摩等。建立定期教学制度。传统武术,尤其是土生土长的拳种,主要是在农村自生自长。有关部门要组织各拳种的老拳师进行培训教学,组织选派学员,如社会体育辅导员、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体校及武术馆(校)的武术教练等,参加学习,然后再由这些人在各县区进行推广传播,这样菏泽传统武术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常开展走访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高水平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表演和讲座,邀请武术专家进行技术和理论讲学,和其它省市的群众性武术团体进行交流互访等方法,来激励武术练习者提高练习积极性以提高练习效果。
摘要:文章通过对菏泽民间习武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菏泽民间武术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传承危机。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实践舞台;二是造成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三是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关键词:菏泽,民间武术,危机
参考文献
[1]马永通.菏泽洪拳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6):108-109.
[2]赵延军.菏泽武术文化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3]肖红征,曾于久.武术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J].体育科学,2004(8):70.
习武兴趣 篇6
体育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 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中, 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 为我们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前提条件;为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武术运动在高校更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2 研究对象、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普通高校中, 随机选取了10所院校的300名选修武术课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这300名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武术教学、武术理论等有关的著作、文献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 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研究设计武术运动动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75份, 回收率91.67%。有效数258份, 有效率86.00%。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方法及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回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高校女学生选修武术课的习武动机。
2.2.4 逻辑分析法
结合现在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和问卷结果, 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了逻辑归纳整理, 并作分析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运动动机在形成后, 它会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有些影响因素会使学生运动动机增强, 有些因素也会减弱学生的运动动机。女大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 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习武动机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本研究根据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充分征求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高校武术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编制了调查问卷, 对女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此,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如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教师水平 (包括教师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上课场地、器材设施、武术的了解途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调查结果见表1:
注:缺失值为3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比例分布情况。其中, 教学内容占有的比例最大, 教师水平次之, 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途径在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中比例相对较小。
注:缺失值为6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学生对武术课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见表2:
通过对武术课“满意”和“不满意”的调查, 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学生对目前高校开设武术课感到满意。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对武术课满意的主要因素是:武术运动本身能够锻炼身体, 锻炼意志品质, 提高身体素质等, 这些是武术运动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见图1)
在学生选择“不满意”的原因中主要是教学内容没有实用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场地器材不足方面。 (见图2)
3.1 武术教学内容对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分析
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直接载体, 它在学生接收体育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影响学生习武动机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从表1也可以看出, 教学内容在女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中占有较大比例。从目前高校现有的实际情况看,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均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单调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调查发现, 现行的武术大纲和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初级拳、初级剑、简化太极拳等套路为主, 另有占比重不大的技击性技术。为了解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对学生习武动机的影响, 本研究对学生喜欢的武术教学内容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的人数相对比选择初级套路的人数要多, 这种选择表明, 女大学生需要的是一种柔和轻松的健身运动, 需要一种身心兼修的健身方法。同时也显示出, 女生对太极拳、剑的健身作用有所了解, 武术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安排适合高校女生的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习武动机。
注:缺失值为4
在初级套路的选择中, 女生喜欢剑术的人数要比拳术、刀术、棍术的多, 这表明, 女生喜欢剑术是因为剑术的特点轻盈敏捷、优美潇洒, 与女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吻合, 因此受到女生的青睐。另外, 调查结果显示, 搏斗类的选择人数居多, 尤其以女子防身术的人数为最, 究其原因, 女子防身术是女子自我保护的技术方法, 这种技术方法对她们很重要, 社会上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行为及各种突发事情使女生有一种不安全感, 她们自然希望得到一种保护, 这种保护既有社会保护, 也要有自我保护, 女子防身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比起社会保护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女大学生的兴趣, 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出发, 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女子防身术的内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高校目前的授课内容与学生想要学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的习武动机。在女大学生喜欢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主要在女子防身术、剑术、太极套路三项上, 这真实地反映了她们的兴趣、目的, 因此, 高校武术教师在女生武术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这些教学内容, 才能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3.2 武术教师水平对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分析
武术教师水平是高校武术教学的关键因素。高校武术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体育教学课程, 因为武术动作多、难度大。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必须技术动作熟练、示范准确、讲解清楚, 同时还要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武术技术动作的目的和实用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 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 才能够满足学生在课中的兴趣、爱好, 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习武动机, 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习武动机影响因素中 (见表1) , 教师的水平在女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所占比重为38.43%。这充分说明, 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 对武术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作为高校武术教师, 应该具备较好的示范能力和专业教学的组织能力,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长期参加武术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同时, 高校武术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单纯的“动作”教学层面上, 而应该是通过专门的、较系统的武术专项学习, 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武术知识, 养成利用武术技能进行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通过学生对武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的调查, 结果见表4:
注:缺失值为6
从表4可以看出, 目前高校武术教师的水平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 符合高校女生的需求。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 武术教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教学水平没有满足所有的学生。通过调查, 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师水平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见图2) , 也影响了学生对武术课的满意度, 对学生的习武动机存在消极影响。
3.3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分析
武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习武动机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过难、过易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习武动机, 对动机产生消极影响。通过调查 (见表1) ,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为33.73%。
武术是一项专业性质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 学好武术需要一定的专项素质, 包括柔韧、协调、弹跳、力量以及耐力等。因此, 一些看似简单的初级套路, 对于普通女大学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见表5:
注:缺失值为6
从表5的调查结果来看, 认为武术教学内容困难的学生占了总数的59.93%, 其中有5.16%的学生感到非常困难。在感觉学习困难的学生中, 有近80%的人认为这种学习的困难对他们的习武动机有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简化教学内容, 选择或创编一些实用简单易学健身实效强的武术技术、技能, 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3.4 武术上课场地、器材对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分析
武术上课的场地、器材是武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从调查结果来看, 它对学生的习武动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 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武术场馆, 绝大部分高校的武术课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有42.22%的武术教师认为, 教学场地、器材是实施好武术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虽然武术运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选项时学生多选择教学场地较好的项目。在这方面, 高校女生表现更为严重。甚至在选课前, 一些女生是在了解体育课的上课场地是室内还是室外后才进行选择上哪一门课, 因此, 可以看出, 上课场地也是影响女生习武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 在学生对武术课不满意的原因中 (见图2) , 上课场地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为25.00%。通过调查, 各高校配备的武术器材、器具比较充分, 这方面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以及课外活动需求。
3.5 武术的认知途径对女生习武动机影响分析
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途径, 影响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程度, 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习武动机。通过调查 (见表1) ,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在学生习武动机影响因素中, 其所占比例为20.39%。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学生了解武术途径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见表6:
注:缺失值为8
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影视武打片和武侠小说。当今的影视武打片、武侠小说虽然对武术运动的宣传与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过分的夸大武术的功能、将武术神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另外, 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 真正接触过、学习过武术的学生不多, 绝大部分的学生进入大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武术教育, 即使中小学体育课学习过武术的学生对武术动作的记忆也所剩无几。学生进入大学后, 柔韧素质差, 基本弹跳能力差, 面对一点武术基础都没有的学生, 教师的教学压力大, 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很大。这种情况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也会对学生习武动机产生消极影响。
通过调查, 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间接的途径来认识和了解武术的, 这种认知途径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对武术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中, 武术教师如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会影响武术课的正常教学及教学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 北京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中, 教学内容、教师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武术教学中, 高校武术教师要充分考虑影响学生习武动机的因素, 制定适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 并提高武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同时也需要主管领导给予支持, 改善教学条件、环境, 以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效果, 促进武术运动在高校更好的发展。
摘要: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 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选上武术课, 也同参加其它各种活动一样, 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的, 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 对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效果、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及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习武动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武术,女大学生,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委会审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
[2]黄希庭, 张力为,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海燕.对高校女大学生武术课教学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88-91.
[4]林月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44-48.
[5]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杨涛.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96-99.
[7]许朝洲.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391-393.
【习武兴趣】推荐阅读:
关于习武心得体会09-06
习武心得体会之基本功05-08
恪守军人职业道德争当爱军习武标兵06-12
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09-23
兴趣挖掘07-22
兴趣因素10-16
点燃兴趣10-19
科学兴趣05-29
阅读兴趣06-12
激起兴趣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