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组织(精选12篇)
村集体组织 篇1
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农村集体经济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 许多原来没有触及的会计业务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步伐加快频繁出现在农村会计核算上。大量建设项目和资金一个接着一个, 善后长效管理又延伸到了现行会计制度没有涉及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明显感觉到现行会计制度设立的总账科目不够适用, 二级科目不够详细, 这样或多或少影响到财务核算质量, 也影响到乡镇与乡镇之间在同一属性经济业务核算方面存在二级科目归类上的差异, 这样不仅不利于同一地区财务指标的对比, 也不利于控制不合理的开支和不必要的支出。对此, 需在现行会计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
1 可考虑增设“坏账清理”科目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 每年年终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已发生损失但尚未批准核销的各项资产, 应在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中予以披露。这些资产包括: (1) 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2) 无法收回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3) 盘亏、毁损或报废的存货; (4) 死亡毁损的农业资产; (5) 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 (6) 毁损或报废的在建工程。事实上这些工作相当多的行政村没有操作, 而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一方面不清楚各行政村的具体情况, 由此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长期投资损失, 使资产负债表结构更为合理, 更能真实反映资产运作状况。
2 取消“内部往来”科目
“内部往来”总账科目, 用于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和应付及暂收款项。从多年的实践看, 我认为弊端较多, 建议财政部在修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时取消“内部往来”总账科目。作为过渡, 分别将其核算内容调整到“应收款”和“应付款”总账科目中, 在“应收款”总账科目中分设“应收所属单位”和“应收内部个人”二级科目;在“应付款”总账科目中分设“应付所属单位”和“应付内部个人”二级科目。这样, 既可以体现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农户与其他单位、个人的内外区别, 减少村财会人员编制会计报表和统计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的工作量, 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难题。待条件成熟时, 取消上述新增的二级科目, 其核算内容直接归并到“应收款”和“应付款”总账科目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的应收未收及暂付款项, 通过“应收款“账户进行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发生的各种应付未付及暂收款项, 通过“应付款”账户进行核算。
从会计科目设置的需要看应予调整。按照规定, 会计科目设置应能科学地反映会计对象, 全面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运动静态和动态情况;会计科目设置应服从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外提供信息的要求。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 将“内部往来”科目设置为资产类和负债类双重账户, 当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时, 属于资产类账户;当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时, 属于负债类账户;而“内部往来”账户的余额只能反映一定时期所属单位和农户明细科目借贷方的差额, 没能真正体现出一定时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所发生的应收未收、暂付款项、应付未付及暂收款项全貌。同时, 在填制科目余额表、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时, 不能依据“内部往来”总账账户直接取数, 而是需要将所属单位和农户明细账的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单独统计、汇总, 分别填报。这有悖于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管理实践看需要调整。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 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各地普遍采取激励、奖励等办法, 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化解村级债务。为把这项工作做好, 业务部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进行了普查摸底, 帮助村制订了化解村级债务计划, 还经常下去巡回指导, 进行检查验收, 并兑现奖惩。在工作中, 最大的工作量是村级债务的核实。
3 增设二级科目
现行会计制度对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科目下设的二级科目只列举极少几个科目, 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财务核算要求。按照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可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汇总的前提下, 根据需要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但目前该项工作明显滞后。如果各核算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和核算要求自行增设二级科目, 一是缺少了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是也不利于乡镇与乡镇之间、县与县之间, 乃至省与省之间核算的统一性。由于缺乏统一规定, 会计在账户处理时会分设在不同的科目, 违背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此, 湖北省房县财政局在各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多年的提议下, 2013年初步拟定了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为村主职干部报酬、办公费用、会议费、书报费用、差旅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维修、宣传教育、副职干部误工补贴、招待费用、培训费用、考察费用、水电费、邮电通讯费、审计费、其他管理费用。对于应付福利费拟定了二级科目为文化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困难户五保户补助、烈军属补助、老干部补助、老人补助、环境卫生支出、村道修建、水电维修、征兵费用、民兵训练、公益水费支出、公益电费支出、治安消防费、其他福利费用。这样有利于财务会计准确把握经济业务核算要求, 也有利于乡镇之间的财务管理要求。
4 规范“专项应付款”科目
现行会计制度在附注中提到有接受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 可增设“专项应付款”科目, 该科目核算政府机构专门拨付的专项建设资金。当收到上级划拨专项建设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当支付工程款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待工程竣工验收时, 根据不同情况, 作出不同的账户处理。同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公积公益金”。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由于支付工程款项时, 并没有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 而是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如果遇到一个上百万元或近千万元的建设项目, 有的需要跨年度施工, 其资产负债表上所体现的“专项应付款”余额也许在百万元或近千万元, 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外债近千万元。而事实上, 工程款项是随着工程进度和施工合同双方所协定的付款方式、付款时间支付工程款项。这就造成了资产负债表与实际情况不实, 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填报的质量。因此,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专项应付款”项目, 使其反映的内容更接近实际, 更易为人所理解。
摘要:《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已运行九年, 在实际运行中已不能满足现实村级组织核算需要, 亟待完善。对此, 浅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看法, 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更加符合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 促进村集体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关键词:修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郑文凯.新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2]财政部基层财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经济组织“三资”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69-73.
[3]财政部基层财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65-67.
村集体组织 篇2
库存物资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物料、产品等,包括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燃料、机械零部件、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农产品、工业产成品等。
库存物资的核算主要包括库存物资增加、发出和清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库存物资增加的核算(一)库存物资增加的计价
库存物资的入库应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村组织库存物资增加的来源,主要包括购人、自制、投资者投入以及接受捐赠等。库存物资的来源不同。其计价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1.购入库存物资的计价
购入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主要由下述五部分费用构成: ①买价;
②外地运杂费(库存物资运达本村以前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③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④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包括材料挑选整理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消耗材料费及必要的损耗(扣除回收残料价值);
⑤按规定应由买方支付的税金和其他费用。2.自制库存物资的计价
自制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由自制该库存物资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燃料及动力费等构成。
3.投资者投入库存物资的计价
对于投资者以库存物资投资,其实际成本按评估确认价值计价。4.接受捐赠库存物资的计价
接受捐赠人捐赠的库存物资,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①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实际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作为实际成本。
②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同类或类似库存物资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5.接受债务人以库存物资抵偿债务的计价 如果债务人以库存物资抵偿债务,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库存物资增加的账务处理
为了反映库存物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应设置“库存物资”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反映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本账户按照库存物资的名称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1.购入库存物资的账务处理
购入库存物资时,根据验收入库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库存物资”账户,根据实际付款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现金”账户;如果货款未付,对方是外单位的,贷记“应付款”账户,对方是本村的,贷记“内部往来”账户。
【案例】某村组织用银行存款向某化肥厂购入尿素一批,货款46 800元,运费200元,1 已验收入库。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化肥(尿素)47 000 贷:银行存款 47 000 【案例】某村组织由县种子公司购买小麦种子500 千克,单价30元/千克,计15 000元,货款暂欠,另以现金支付运费12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种子(小麦)15 120 贷:应付款——县种子公司 15 000 现金 120 【案例】某村组织以现金向乡饲料公司购入骨粉一批,价款6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饲料(骨粉)600 贷:现金 600 【案例】用银行存款支付县种子公司小麦种子款15 000元。分录为: 借:应付款——县种子公司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案例】某村组织向农户张才购买青割玉米一批,价款230元,暂欠。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饲料(青割玉米)230 贷:内部往来——张才 230 【案例】由于养猪的需要,将库存6吨玉米转为饲料,单位成本900元/吨,计5 4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饲料(玉米)5 400 贷:库存物资——玉米 5 400 2.自制库存物资的账务处理
自制验收入库的库存物资,应根据实际成本,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
【案例】某树组织直接经营的小麦收获10吨,入库,其单位生产成本为1 200元/吨,计12 0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小麦 12 000 贷:生产(劳务)成本——小麦 12 000 【案例】某村组织所属粮油加工厂入库面粉10吨,单位成本2 000元/吨,计20 0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面粉 20 000 贷:生产(劳务)成本——面粉 20 000 【案例】某村组织所属蔬菜大棚生产的土豆2吨人库,单位成本1 000元/吨,计2 0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土豆 2 000 贷:生产(劳务)成本——土豆 2 000 3.投资者投入库存物资的账务处理
村组织接受投资人以库存物资投资时,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资本”账户。
【案例】经双方协商,某村组织与乡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以10吨农膜作为对本村的投资,协商作价130 000元,该农膜已运抵入库。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农膜 130 000 贷:资本——乡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130 000 4.接受捐赠库存物资的账务处理
村组织接受捐赠人捐赠的库存物资时,按照确认的价值,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公积公益金”账户。
【案例】某村组织接受一海外华侨捐赠的钢材一批,发票金额200 000元,本村以现金支付运输费60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钢材 200 600 贷:公积公益金 200 600
二、库存物资发出的核算 库存物资的发出,主要是由生产领用和出售两个方面引起的。但由于同一种库存物资的入库单价可能不同,库存物资发出时如何确定发出库存物资的单价,就成了一个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可以从“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中任选一种,但一经选定后,则不得随意变动,以便保证所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的可比性。
(一)库存物资发出的计价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按照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案例】某村组织所属粮油加工厂6月1日结存小麦1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00元;6月5日和6日分别以1.10元和1.20元购入小麦300千克和200千克;6月10日和25日分别耗用小麦350千克和200千克;耗用的350千克中,属于月初结存的50千克,属于5日购入的200千克,属于6日购入的100千克;耗用的200千克中,属于5 日购入的100千克,属于6日购入的100千克。
因此,按照个别计价法计算本月耗用小麦成本时,应该分清具体耗用的批次和该批购入时的单位成本分别计价。其耗用的总成本为:
耗用350千克小麦的成本=50×1.00+200×1.10+100×1.20=390(元)耗用200千克小麦的成本=100×1.10+100×1.20=230(元)合计耗用小麦的成本=390+230=620(元)6月末小麦结存的成本,就是月初结存小麦50千克与单位成本1.00元/千克的乘积,即50元,因为本月购入的300千克和200千克都已经出库耗用完了,只剩月初结存的50千克在库未用。
可以看出,个别计价计算的成本比较准确,符合真实情况,但在库存物资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因分辨发出成本比较繁琐,所以工作量较大。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库存物资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库存物资成本和期末成本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收入库存物资时,逐笔登记收人库存物资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库存物资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库存物资的发出成本和结存成本。
【案例】依上例,按照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小麦成本610元,月末结存小麦的成本60元,6月10日发出的350千克小麦中,按照顺序,先确定月初结存的100千克,按照1.00元/千克计算,剩余的250千克按照5日购入的单价1.10元/千克计算,这样结存的50千克则按照5日购入的单价1.10元/千克计算;同样,6月25日发出的200千克小麦中,50千克按照5日购入的单价计算,剩余的150千克按照6日购入的单价1.20/千克计算,结存的50千克则按照6日购人小麦的单价1.20元/千克计算。由此体现单价确定的先后顺序,即按照单价“先来后到”的顺序确定发出成本。
耗用350千克小麦的成本=100×1.00+250×1.10=375(元)耗用200千克小麦的成本=50×1.10+150×1.20=235(元)合计耗用小麦的成本=375+235=610(元)3 结存小麦的成本=50×1.20=60(元)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期初库存物资数量和本期收入库存物资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库存物资平均单价,依此计算当月发出库存物资和月末结存库存物资实际成本的方法。即用月初结存库存物资实际成本与本月收入库存物资实际成本之和,除以月初结存库存物资数量与本月收入库存物资数量之和计算库存物资单位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库存物资的数量+本月收入库存物资的数量)
本月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库存物资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月末结存库存物资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初结存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
【案例】按照上例的资料,本月小麦发出的实际成本和结存的实际成本计算如下: 本月小麦的加权平均单价=(100+570)÷(100+500)=1.1167(元/千克)本月发出小麦的实际成本=550×1.1167=614.2(元)月末结存小麦的实际成本=50×1.1167=55.8(元)或=100+570-614.2=55.8(元)与前两种方法比较,加权平均法比较简便,但由于不反映每次库存物资收发及结存情况,因而不利于对库存物资的日常控制。
(二)库存物资发出的账务处理
发出的库存物资,主要是用于生产或管理耗费,或对外出售。发出库存物资的数量乘以确定的单价,所计算出的发出库存物资的实际成本,应该根据库存物资耗用部门和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管理费用”等账户,按照出售对象,借记“经营支出”账户,贷记“库存物资”账户。
【案例】某村组织直属的小麦生产过程中,领用小麦种子成本9 000元,尿素成本500元。分录为:
借:生产(劳务)成本——小麦 9 500 贷:库存物资——种子(小麦)9 000 ——化肥(尿素)500 【案例】粮油加工厂生产面粉领用小麦成本614.19元。分录为: 借:生产(劳务)成本——面粉 614.19 贷:库存物资——小麦 614.19 【案例】生产玉米领用农膜成本40 000元。分录为: 借:生产(劳务)成本——玉米 40 000 贷:库存物资——农膜 40 000 【案例】养猪领用饲料玉米成本3 000元。分录为: 借:生产(劳务)成本——养猪 3 000 贷:库存物资——饲料(玉米)3 000 【案例】对外出售小麦,收入8 000元 存人银行,其实际成本为7 500元。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8 000 贷:经营收入——小麦 8 000 借:经营支出——小麦 7 500 贷:库存物资——小麦 7 500 【案例】某村组织行政办公室维修耗用水泥成本300元.。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00 4 贷:库存物资——水泥 300 【案例】为照顾五保户李林的生活,向其无偿发放面粉25千克,成本为85元。分录为: 借:应付福利费——生活补助 85 贷:库存物资——面粉 85 【案例】粮油加工厂为安装购人的面粉机,耗用钢材成本400元。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面粉机 400 贷:库存物资——钢材 400
三、库存物资清查的核算
(一)库存物资盘盈的核算发生库存物资盘盈,表示账面数小于实际结存数,应该增加账面数,经审核批准后,借记“库存物资”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案例】某村组织年终盘库,盘盈小麦200千克,确认单价1.20元/千克,计240元。分录为:
借:库存物资——小麦 240 贷:其他收入 240(二)库存物资盘亏及毁损的核算发生库存物资盘亏和毁损,说明账面存在、实际已经不存在,所以应该减少账面数额,经审核批准后,按照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借记“内部往来”、“应收款”等账户,将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应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记“其他支出”账户,贷记“库存物资”账户。
【案例】某村组织年终盘库,发现土豆已霉烂200千克,其账面单位成本1.00元/千克。经查,主要属于保管员李昆保管过失责任,研究决定由李昆赔偿150元。分录为:
借:内部往来——李昆 150 其他支出 50 贷:库存物资——土豆 200 【案例】某村组织于一场洪水后盘库,发现被洪水冲走饲料玉米2吨,账面单位成本900元/吨,计1 800元。根据保险合同并经过保险公司取证确认,应给予保险赔付1 600元。分录为:
村集体组织 篇3
一、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一,村财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低下。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二是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村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受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束缚,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还停留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圈子内,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严重滞后。农业和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粗放低效运行,整体实力弱,導致农村经济不活跃。
第二,农村税费改革后,给村级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村级收支矛盾突出,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由于集体公益事业的资金非常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集体公益事业和村级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村级债务沉重,村级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很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权拍卖的拍卖、租赁的租赁,靠盘活资产资源增加村级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一事一议”给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新课题。目前多数农民议事决策水平不高,缺乏集体观念和长远观念,思想难统一,资金难筹集,使得这些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给村级组织为民办事带来了不利影响。四是村干部垫付资金问题亟待解决。村干部往往为了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垫付资金,但垫付的资金又难以拿到,这已成为现在较普遍但又不能得到根本治理的顽症。
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有效措施
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一家一户的农户经营机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需要由集体经济来组织、协调与牵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各自优势融为一体,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选准项目,统一规划。首先立足当地资源和优势条件,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然后,本着典型引路、由小到大的原则,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
二是统分结合,共同发展。有些项目的前期工作,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或办起来不合算,村集体就应统一组织,统一开发,实现水电路和场地“三通一平”,并配套辅助设施。然后,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分户投资,分户经营。
三是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模式,搭建“双赢平台”。由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村委会成员)领办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按照自愿、互助、互利、民主、平等的原则,分别组建专业合作社。可以组建一个,也可以组建多个合作社。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股权设置既要有现金股,也要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专业合作社必须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选举产生自己的经营管理机构,实行民主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重大决策由社员参与作出,每个社员包括集体股权代表拥有同样的投票权。村集体因为投入的股份较多,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日常经营业务。合作社独立核算,并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社员监督。
四是努力争取、引进或加入合作社、企业,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镇政府的任务主要是思路引导、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主要以村集体为主,并投入少量启动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以投入的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年利润和有偿服务来获得收入。
村集体组织 篇4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尤其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促使政府掀起了一股城中村改造的热潮, 但是由于农民失去土地, 户籍身份的改变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社会保障, 产权不清使集体资产形同虚设, 农民融入城市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将原来属于农村集体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顺利地演变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组织, 构建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建立能够保证村民获得可持续性利益的运营管理机制, 实现城市发展与村民利益保障的双赢, 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的组织制度选择
(一) 合作制
合作制即合作经济, 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共同劳动, 按劳分配的一种生产、经营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制度或组织形式, 目前主要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合作制产权具有封闭性和内部化倾向, 社员是财产的所有者, 集劳动者和出资者身份于一身, 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产权量化程度低, 公共积累部分归全体社员共同所有, 个人份额不明晰, 具有产权模糊的特点。
(二) 股份制
股份制企业是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构成的企业。股东依在股份制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参加管理、享受权益、承担风险, 企业股份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或范围内转让, 但不得退股。股份制产权制度的特点是产权主体的广泛性, 股东资格开放, 产权量化程度高、产权明晰, 能有效克服集体资产产权模糊的弊端。但是, 农村集体财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 土地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而且价值会不断上升。
(三) 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经济和合作制经济两者的融合, 把股份制的融资功能和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到合作经济组织中, 是一种对资金、实物、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新型组合。股份合作制产权分布相对均衡, 通过将集体资产产权以股份形式量化至个人, 使村集体成员都能享受集体财产带来的收益, 明晰了社员个人的产权份额及产权边界, 产权量化程度高, 克服了集体资产产权模糊的弊端。
三、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
1. 组织环境因素
组织环境因素包括制度、产业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因素。
(1) 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各地区为推进城中村集体经济改制、保障村民切身利益、促进改制后经济实体发展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 成为城中村集体经济改制工作推进的主要依据。政策导向性体现在选择的组织制度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在计划审批、工商登记、资金投入、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税费征收等方面提供方便, 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得到支持和援助等。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业务范围、章程制定、成员资格、教育培训、存款放贷及成立、解散程序都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 并且组织制度选择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集体组织顺利转型需要村民的支持和配合。
(2) 产业资源环境。产业资源环境包括知识技术、经济规模、资产特性、产品特性等。产业资源环境包括进入经济组织的资源种类、特性, 也涉及资源要素的专用程度、经济规模。城中村集体经济规模相差悬殊, 资产构成不同, 经营状态和产品存在差异, 不同的资产特性、产品特性、经济规模和知识技术条件都会影响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的选择。
(3)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包括市场机构、市场规模、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市场风险等因素。城中村处于城市中心和城郊, 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后, 无论是在要素市场还是在产品市场, 都会面临来自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竞争。市场机构、市场规模、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市场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的选择。
2. 组织内部因素
组织内部因素包括组织内含的资金制度、产权安排、治理机制、利益分配、组织规模、转制成本等方面的内容。
(1) 资金制度。资金制度包括资金筹措、资金稳定性等因素。集体资产是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中, 随着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资金需求量会不断扩大, 完善的资金筹措机制和资金的稳定性是集体机构组织稳定发展的要求。
(2) 产权安排。产权安排包括改革后是否具备市场主体资格、产权是否明晰、产权界定中内含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经济组织是否具有市场主体资格参与市场竞争、产权界定的清晰程度、产权界定中内含的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为主体是否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 治理机制。治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组织机构是经济组织日常运行的载体。民主决策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充分保障村民剩余控制权的前提。
(4) 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包括利益分配标准和报酬计量能力等方面。合理的利益分配标准是村民实现剩余索取权的充分保障。经济组织报酬计量能力强, 组织效率和分配公平性就高。
(5) 组织规模。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的选择要结合组织规模的大小。股份合作制比较适合小规模的生产或劳动密集度较高、资本密集度较低的村集体, 股份制适合比较富裕、集体净资产额较大、股东较多的村落。
(6) 转制成本。转制成本包括转制时机是否合适, 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等, 转制成本也是影响组织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制度选择的指标体系多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且多为定性指标。应通过对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制度选择的分析, 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优化原则、通用可比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建立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制度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论
城中村组织转型组织制度的选择是多样的, 不能简单地判定哪一种组织制度类型是最优的, 需要综合分析集体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 通过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 选择最佳的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制度。
摘要: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是解决集体产权制度固有的产权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弊端的关键。文章比较分析了合作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三种组织制度的特点和适用性, 通过对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组织制度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城中村组织转型中组织制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组织制度
参考文献
[1]刘香玲.“城中村”集体经济改制的限制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05) .
[2]尚馥娟, 曹丽勇, 姜文静等.城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经验与成效[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04) .
[3]万伟, 魏洪昌.我国城中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 2012 (S1) .
[4]朱容慧.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探析[J].生产力研究, 2012 (07) .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保护农民利益,强化财务公开,根据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区制定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制度:
一、理顺村集体资金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集体资金不能平调、挪用、挤占。它包括财政部门拨入的“管理资金”(主要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村集体自筹的“建设资金”(专业承包收入,资产处置收入,一事一议资金,以资代劳资金和其他各项收入)两部分。在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三不变”的前提下,由乡农经站统一监管,按照“一要运转,二要发展”的原则,设立专户,分村建账,统一管理。管理资金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办公开支;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和兴办公益福利事业。
二、严把集体资金收取和支出关
1、严格控制举债,对于发展经济,兴办福利事业,确需借款的,应经村“两委会”集体研究讨论通过,并报乡农经站审核备案,不按以上程序借款的,农经站不予挂账,所借资金不予划拨,其后果一律由责任人和当事人承担,以防止集体举债失控和债务的“体外循环”。
村集体不准给任何单位、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如发生,谁担保,谁负责。
2、凡是村集体向农民或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应统一使用省农经部门鉴制的收款收据,各项收入款项必须及时入乡农经站账户,收据使用实行缴销制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村库存现金限额为1000元,若发生现金被盗等意外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超限额部分由村财务负责人和出纳会计共同负担,其比例为40%和60%。严禁私设小金库,不得坐收坐支,公款私存。
3、各项支出要履行完备的会计手续,每张票据单独做帐,做到经办人、事由、批准人签章齐全。500元以内的由“一支笔”审批,500—3000元的,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共同审批,3000元以上的,由村“两委会”研究决定。500元以上的开支事项,事前必须报乡分管领导签批,重要支出应按有关规定的程序报批。
村财务负责人经手开支的票据无论数额大小,需由另一名主要负责人签名同意。各种开支事项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季报账,对隔季票据要问明查清后入账,隔年票据不予入账。
报销票据须使用财税部门统一规范的票据,非正规票据不予报销,属特殊情况应有经办人在原始票据上说明事由方可报销。
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每季度由村理财小组成员对收支票据逐一审核,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或“不予报销章”,在规定的时间到乡农经站会审,经审核合格后,加盖“乡财务会审章”,会计人员依据加盖会审章的凭证登记入账,审核不合格的不予入账。财务公开时间要求:每季度末的30日前,村理财小组成员进行理财,次月3日前报乡农经部门会审,8日前由各村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在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由乡农经、财政等部门做好审计,对村主要负责人实行离任审计制度。
4、严格控制交通、通讯费用;不得在乡批准方案以外发放任何形式的奖金、加班费、实物等;规范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范围、标准;报刊订阅实行限额管理,首先保证党报党刊的征订费用。
5、严格控制业务费用(含交通、土特产等费用)支出。其标准为:集体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村,业务费用控制在2万元内;15万元以上的村,业务费用控制在3.5万元内,超出部分不予入账。
三、严格集体资产管理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力量积极催收外欠款。清欠当年和往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乡有关部门和各相关村有义务代扣代缴,对暂无还款能力的,可与债务人签定协议或办理“债转贷”手续,对确无偿还能力,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债权,经民主理财小组同意签章后,报乡农经站审批核销。但属有关责任人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本人承担损失。
2、完善固定资产的购买与处置。对村现有的固定资产建好明细账,落实好保管责任。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大中型固定资产的购置要履行审查和报批手续,对集体资产的处置按程序办理,同时进行公开公示。
3、加强投资管理。对集体投资兴建的企业、公益事业及其他重大开支项目要编制预决算方案,在召开相关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对基建工程在2000元以上的一律实行招(议)标制度,招(议)标时,由乡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实施。有价证券要在相关账簿中详细登记,妥善保管,防止流失,确保其保值增值。
四、加强对专业承包的管理力度
村集体的专业承包一律实行公开竞标,从合同的签定、保管、鉴证、履行及变更、调解乃至仲裁均应规范化,以防止人情承包及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
各项专业承包合同签订前,条款内容需报乡农经部门把关,签订后由乡农经部门鉴证,对违反规定造成损失及不良后果的,追究村主要领导责任。
各项集体承包合同及相关协议、契约等档案文书,各村应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村所有合同、协议等均应报乡农经部门备案。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财务管理工作事关村级组织的运转,而村级组织的运转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深化农村改革,促进 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经部门履行其管理农村经济的职能,进一步加强村级规范化的管理。各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多方支持,齐抓共管的局面。各村党支部、村委人必须严格按本制度执行,农经站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好指导、检查工作,如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
发展村集体经济 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6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发展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壮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全县目标考评,县委、县政府与各镇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进度和要求,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紧逼加压、强势推进的态势。在实施“壮村”工程的过程中,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为“壮村”工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和人力保障。按照“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改革优化村党组织设置,着力打造“镇有产业型党委(总支)、村有产业型党(总)支部、党员干部中有产业型标兵”的“三级致富链”。目前,共建立村产业型党组织33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30个,形成了涂沟镇水产养殖、闵桥镇荷藕加工、前锋镇生态观光农业、吕良镇农副产品营销等一批特色“产业链”。按照“能人治村、能人兴村、能人富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双强”型村干部的调整选配力度,充分发挥村干部引领发展的作用。县委、县政府还相继出台《关于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见》、《金湖县扶持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十条优惠政策》、《关于兴建标准厂房优惠政策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入村创业点的企业标准厂房租金比入镇工业集中区的优惠40%;村引进或兴办的各类工业项目和民营企业,5年内形成的税收镇留存部分全额返还给村,5年后按50%分成;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所上缴的各项税收,镇留存部分,70%返还给村;村自建标准厂房产权和租金归村里,县、镇和部门援建的标准厂房产权归县里,租金归村里,等等。这些激励措施有力推动了村创业点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另外,县四套班子成员各挂钩帮扶1个村,67个县直部门与67个村、22个骨干企业与22个村进行结对帮扶。结对挂钩帮扶人员从“输血”和“造血”两方面入手,通过“三定”(定包村单位、定时间、定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扶”(资金上扶、项目上扶、技术上扶)等措施,合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拓宽渠道,加快发展
金湖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和鼓励各镇、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和现实条件,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筑巢引凤,走创办村创业点之路。金湖县把招引兴办工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来抓,不断加快村创业点建设,要求各镇每年建成两个有一定规模的村创业点,逐步消灭无工业村。在推进村创业点建设过程中,金湖县坚持多措并举,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由村自行建,对有条件的鼓励统一建,对经济条件较差的采取县扶持建,积极鼓励县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参与建设。2007年以来,通过以奖代补援建、招商引资新建、引凤还巢创建、村干部领建等多种形式,全县共建设各类村创业点46个,其中建成市级重点村创业点18个,建设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2009年创业点实现销售1.35亿元、入库税收1 1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36万元,形成“乡镇得税金,村居得租金,农民得薪金,村居干部得奖金”的多赢局面。
二是借景生财,走资源开发利用之路。金湖县河荡纵横、湖塘密布,境内拥有远近闻名的高邮湖、白马湖和宝应湖,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平原绿化先进县。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让金湖人意识到特色就是财富,要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如前锋镇白马湖村大力开发以赏湖景、品湖鲜为特色的生态渔村观光业,目前该景区已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点”,门票、税收、租金等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2009年收入达150万元。
三是就地取材,走盘活存量资产之路。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荒地、荒滩、荒水等“三荒”农村集体资产通过承包、转让等方式,优化资源利用配置,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人股、出租、资产处置等方式,加大旧村部、旧小学、旧工厂等“三旧”的整理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有开发价值的集镇边、道路边、行政区域边等“三边”集体土地,采取出租、投资建设房产、兴办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是双赢互惠,走有偿社会服务之路。金湖县把发展和培育村集体有偿社会服务作为新增长点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村集体围绕增收,面向农民,服务农村,创办领办各类服务实体。吕良镇泰山村利用紧靠集镇的条件,村集体牵头成立建筑劳务分包公司,参与集镇房地产开发,组织劳务输出,定期不定期组织劳力为企业和单位服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涂沟镇五星村以建立特色党支部为核心,以提供技术、销售、加工、服务为纽带,领办了“渔业营销协会”,吸收会员186个,2009年协会实现销售2000多万元、税收60多万元,村集体通过技术指导、营销服务等方式实现收入40万元。前锋镇淮胜村利用本村及周边木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原村办木材加工企业为核心,成立淮胜木业协会,通过集中采购木材资源、提供技术指导、承接加工订单、对外营销、贷款融资互担共保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化发展。目前,入会企业达50多户,2009年实现销售3000多万元、税收250多万元,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实现收入25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万元。
三、化解债务,卸下包袱,促进发展
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注意的问题 篇7
1. 村务公开不规范
第一, 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 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 搞选择性公开, 无关紧要的公开, 实质性内容则公开不细。例如村民关注的山场发包、矿产拍卖等事项不公开。第二, 公开的形式不规范。有的村财务公开在无遮拦的墙壁上用粉笔书写, 一场雨后就模糊不清;有的公布在村民不经常去的地方, 或者公布地点不确定。第三, 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一般村级财务至少每季度应公布一次, 且有相对固定的时间, 但有的村没有按照要求执行, 公开的时间随意、长短随意, 上级来检查就公开, 不检查就不公开, 使集体资产缺乏群众监督。
2. 缺乏民主监督
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要求, 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财务事项, 如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集体收益的使用、村干部报酬、“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承包方案等, 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 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民主决策。但仍然有部分村在集体资产的发包及拍卖时, 根本不遵守法定程序, 不召开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 不进行公开拍卖、公开竞标, 搞暗箱操作, 导致村民的不满, 甚至导致村民集体上访。
3. 民主理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的村集体无民主理财小组, 或者理财小组如同虚设。即使设立民主理财小组, 村干部也置民主理财于不顾, 少数人说了算, 或个别人说了算。有的村理财小组成员碍于情面, 或者怕得罪村干部, 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有的村理财小组不是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而是由村主要干部确定, 成为掩盖不合理收支的“挡箭牌”, 使集体资产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二、村级财务管理不严格, 审计监督力度不够
1. 专项款不能及时入账或足额落到实处
东部山区涉农扶贫款, 山林专项治理款项比较多, 文件规定专项款必须专项立账, 专款专用, 及时足额到位。但有些村在专款发放上, 缺乏法律监督, 不能及时足额落到实处, 镇级农经部门审计监督方面做得不够, 账前审核不严格, 致使专项资金没能充分利用, 有的村甚至出现侵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2. 收支款不能及时入账, 坐收坐支严重
主要表现在村里收到现金, 不及时上交镇经管部门记账, 而是直接支出, 村干部从村里支款, 长时间不进行账务处理, 过很长时间才用支出凭证抵顶欠款等。
三、承包不走合法程序导致纠纷频发
1. 发包程序不合法
有的村在发包四荒等农村集体土地时不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暗箱操作, 有时甚至是一个人说了算, 村委会没有任何会议记录。《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并报乡 (镇) 人民政府批准。
2. 承包合同不规范
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账内核算探讨 篇8
第二, 土地符合资产的定义。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统分结合、双重经营”模式下, 土地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双重经营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首先,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现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是继承原人民公社“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遗产, 这种取得方式和取得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土地后, 经过集体内部成员在土地上的规划、修整、劳动, 是一种“生产或建造行为”。其次,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 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 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现行《物权法》也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不动产设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物权加以保护, 集体经济组织对其土地资源拥有所有权。再次,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源, 由集体组织成员进行承包经营, 或者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中,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 都能够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造价物的流入。因此,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源符合资产的所有特征应当确认为资产。
第三, 土地资产的价值计量。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作为资产进行初次确认, 必须要确定其适用的计量属性。一是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职得成本为标准计量, 资产与负债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个体农户的土地是有取得成本的, 但该成本现已无法可靠计量。由于资料无法可靠取得, 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在初始入账时不适用按历史成本计量。二是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表示当时取得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需要的交换价格。重置成本计量的主要缺点是重置成本的确定缺乏客观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不得在资产市场买卖。由于这一法律限制,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如果按照重置成本计量, 在计量日, 市场上找不到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资产, 对于这些土地资产的重置成本无法依靠估计确定, 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不适用于重置成本计量。三是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本质上是一种交换产出价值, 要以存在该资产的交换市场为前提, 只适用于计量那些为出售而持有的资产。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买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 不存在这一资产的市场, 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产目前不适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四是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 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计量。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买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 不存在这一资产的公平交易, 因此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产也难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五是现值。在现值计量下,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计算现值实际上是从终值中扣除利润、计算本金的过程。资产按现值计量的理想状况是贴现率等于资产的内含报酬率, 该情况下现值计量就是成本计量。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产未来现金流入量和内含报酬率虽然是不确定的, 但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和估计, 在此基础上能够确认其入账价值。因此,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产可考虑按照现值计量。
第四, 土地资产的会计记录。一是初始计量的计录。在会计科目的资产类中增设“土地”科目, 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耕地、林地、荒地、水面等等土地资产, 其下按照土地类别和经营者设明细科目。当测算出土地现值后, 借记该科目, 贷记“资本”科目。二是后续计量的记录。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该定期 (3~5年) 复核, 在改变土地用途和经营者发生变更时也应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与原账面价值间的差异应按照有关法规、制度和约定在经营者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间分配。复核后的土地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土地”科目, 贷记“资本”科目 (分别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应该享有的数额记入有关明细科目) 。如果复核后的土地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 则借记“资本”科目 (分别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应该享有的数额记入有关明细科目) , 贷记“土地”科目。
村集体组织 篇9
1 不断提高认识、强化意识
在新形势下, 乡、村2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加强村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全面、充分地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 参与民主决策, 实现有效地民主监督。这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力,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有效措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凝聚民心的强大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客观要求;是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维护集体经济利益和农民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加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 就是要将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管理关口前移, 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保障资产与财务的完整、安全, 使管理更加及时、有效, 所以说加强村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村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 一是要把党和村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二是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要坚持为民理财, 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 自觉做到用权为公、施权于民, 确保权力来自于民又服务于民;三是做到议事、理财讲民主, 办事讲公道、决策讲程序, 财务讲公开、执行讲纪律;四是自觉接受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这是一条铁律。只有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才能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只有认识提高, 基层干部才会从被动接受监督的思维定式中走向主动和自觉接受监督的层面上来[1,2]。
2 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员队伍建设的领导, 严把民主选举关口。使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员真正由具有一定威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敢于求真务实、有积极参与集体事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了解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并具有一定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人担任。在经村民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后, 报经乡 (镇) 人民政府备案和行文, 并委托乡经管部门颁发聘任证书。二是乡镇政府要采取多种途径, 切实解决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对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员要按照不低于本村农民日平均收入标准给予适当的劳务补助。三是要加强培训。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县、乡 (镇) 农经管理部门要以提高民主理财、民主监督能力为重点, 在不断提高他们政策法规水平的同时, 要使其逐步掌握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四是要加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公开栏、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加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 并与宣传土地延包、减轻农民负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紧密结合, 营造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浓厚氛围。
3 建立和健全机制
3.1 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约束机制
必须明确一个好的均衡的制度, 必须既具有制约监督的作用, 又具有保障促进作用。必须建立面向全社会标本兼治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制度约束机制[3]。要将权力纳入制度轨道, 一方面要“以制度管权”, 限制权力被滥用;另一方面合理的制度也将激发积极性, 能保障正确行使职权。在制度机制总体设计中, 必须贯穿于每项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 对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方位地管理监督;必须于确保集体资产、财务的安全与完善, 要能保值、增值、增效;必须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之中。
3.2 建立严密的监督约束机制
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是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 必须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大权力运行的监督, 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程序失范。对“核心权力”的监督又是重中之重。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年初财务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的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检查及其财务公开执行情况的监督;各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操作程序规范化的审核监督;集体资产的处置程序及合法合规性的审核监督;会计账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报表的查阅监督;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的实地盘点与清查的监督;收益分配方案以及其他需要审核事项的监督。
在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中, 事前要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形成建议;事中要认真监督财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事后要全面检查每一项会计基础资料。审核结束后, 民主理财小组组长要将监督检查的内容如实和完整地记录在《民主理财记录簿》上, 并由全体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分别在记录上签章, 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时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准确的资料。对监督检查的结果及其处理意见的落实情况必须向群众公示[4]。
3.3 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机制
一是严肃的查处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腐败现象仍然会伴随在这个过程之中。因此, 乡镇纪委要进一步发挥查处案件标本兼治的功能, 实现以查处促预防, 以查处促监督, 以查处促发展的目标。二是必要的考核机制。县、乡 (镇) 都要建立对村加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 并进行考核, 将其作为评比表彰先进单位或个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有效的激励机制。乡 (镇) 纪委及农经管理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大力推广加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 不断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对那些善于民主理财、自觉接受监督的优秀基层干部和敢于管理监督的优秀监督员, 要给予大力表彰和适当奖励。
4 结语
加强民主理财、民主监督, 既是实现和谐社会人人共建、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的重要保证, 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 不仅需要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开拓创新。
摘要:对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进行探索, 并提出发展建议, 包括:不断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健全机制等, 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建议,山东苍山
参考文献
[1]刘庆勇.民主理财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财务会计, 2009 (11) :21-22.
[2]孙佰林, 王四军.完善村级民主理财机制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J].现代农业, 2008 (1) :81.
[3]刘成民.健全民主理财机制实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9) :195.
村集体组织 篇10
1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观念落后, 更换频繁
虽然近几年大多的村都已经实行村帐乡镇代管, 可是大部分的代理会计还是临时聘请或乡镇找政府经济专业人员兼职, 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部门日常工作往往仅限于报账、算账、记账, 对于支出的审核并不关心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出现了记账错误、往来账混乱情况下也很难发现, 存在着财务隐患;村财在会计交接上账随人换、断档的现象较为普遍。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只保管任期内的档案, 而不管之前的档案, 这样就会造成会计档案丢失、损毁、保管不善现象严重, 为日后查阅、核实带来较大的困难。
1.2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资金管理方式粗放, 村主干和财务人员往往会出现有章不循或者无章可循的情况, 严重影响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行。
1.3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在为数不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 有的是村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集财务大权、行政大权于一身, 虽设专职报账人员但形同虚设;虽设有民主监督理财小组, 但是基本没有履行民主监督程序和制度, 印章由主任或书记保存;有的重大项目一般由村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说了算, 或开村“两委”会议走过场, 进而导致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权失控, 出现大量的弊端, 严重影响到村组的稳定。
2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确立财务管理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近年来国家资金对农村的倾斜, 涉农资金的加大, 主要包括农村公路修建、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的扶持资金, 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补贴资金, 危房改造、扶贫、救济等社会保障资金,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的资金等资金种类繁多, 层次、环节较多, 容易产生滞留、挪用现象;涉及资金的项目参与施工和项目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项目资金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造成问题多发;资金大多数的具体使用者或补助对象一般不能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 发生具体业务时也不能出具规范、有效的书面凭证;项目业务繁多等等问题的出现, 此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财会人员管好、用好村集体的资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增加全县14个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专业会计人员编制, 每个乡镇2名, 共增加编制28名, 增加核拨聘用专业会计人员工资、电算化软件、网络、电脑维护费、业务培训等经费合计432000元, 做到有机构、有专业人员、有办公地点、有专项工作经费 (会代中心毎年列入财政预算经费1万元) , 从而保障会代中心工作正常运行;到2014年初已经通过宁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录入四批20人, 经管专业人员转入6人, 共有专职代理会计26人。②认真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根据县纪检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要求, 和纪检部门配合, 年终对各乡镇的会计代理中心业务能力和档案管理方面进行考评, 针对出现的问题, 由县纪检委党风室与财政局、农业局联合提出整改意见, 以促进会代人员的业务及档案管理等能力, 做好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工作, 继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使财务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2注重村集体经济组织村主干、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干、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必须要注重技能培训。①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要实在具体, 培训人员要按时到场, 培训时间要落实到位, 力争通过培训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上一个档次。②培训应该具有广泛性。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安排, 要让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尽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 成为“多技型”、“复合型”的人才。近三年共举办会计委托代理会计业务培训班四次, 聘请财政局注册会计师、金安易软件公司专业人员、县农业局经管业务人员重点讲解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级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村社财务管理基本常识、会计电算化教程, 并结合实际, 通过实例对村级账务进行了实际操作和讲解, 并对村会计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和解答。每次换届选举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举办有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乡镇组织委员、选聘大学生“村官”参加的培训班, 进行“村账乡管”、村财审计等集体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 每次受训人员近200人次。
2.3 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使得财务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满足发展需要, 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灵活性与原则性不断强化。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和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工作, 不断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 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经济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由寿宁县委组织部、监察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组成, 以寿宁县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领导小组的名义, 根据《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福建省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的要求,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寿宁县村 (社区) 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从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人员配备管理制度、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村集体银行账户及现金管理制度、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财务监督和财务公开制度、财务移接交和档案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九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以便在村集体发生经济往来及有关事件发生时做到按章办事、按章理财,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 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也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介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同芝, 张华林, 杨琳.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湖北省村级财务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8) :111-114.
[2]陈琪.农村财务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路径[J].调研世界, 2006 (05) :178-180.
[3]王丽芹, 李文德.村级财会工作的改革取向和模式选择[J].中国农业会计, 2006 (05) :109-113.
[4]祝丽云, 李彤, 赵慧峰, 沈月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 (03) :143-146.
村集体组织 篇11
关键词: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经济薄弱村;新一轮扶贫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根据《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通知》、《关于下达2015年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的通知》等要求,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积极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脱贫步伐。
一、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严密程序,推进项目建设。
1.建立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为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赣榆区成立了“赣榆区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理日常事务。相关镇也相应成立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形成了区领导重视、部门通力配合、镇村主抓落实的格局,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2.精心准备,做好项目申报。赣榆区石梁河片区共有经济薄弱村70个,涉及低收入贫困户8597户。按照要求,对符合扶持条件的镇村进行项目筛选,结合区组织的项目可行性调查研究,选定相应的村进行申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相关申报材料。
3.严格程序,实行公开招标。为保证项目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相关镇由镇招投标中心对项目建设进行公开招标,确立中标单位,并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4.强化督察,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区委农工办、区财政组织人员于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进行多次督察,并配合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进行多次督察,针对项目推进情况提出建议。相关镇完善措施,保证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工程的完工。
(二)执行政策、严格把关,拨付项目资金。按照《关于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验收及专项资金拨付工作的通知》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项目招标后,拨付30%启动资金;项目完工时,由各镇提交验收材料,申请区验收,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组成验收组通过审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现场,填好验收表格,合格后,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共同签章再拨付60%的资金;其余10%,待省检查后再另行拨付。2013—2015年,项目投资总额4469万元,已拨付资金4295万元。项目资金由区财政直接拨付施工方,保证了资金的足额到位。
(三)明晰产权、搞好运营,增加集体收益。
1.实行标识化管理。所有奖补项目按照统一要求,统一制作标识牌并上墙,实现了标识化管理。
2.明晰产权。由项目所在镇政府对项目资产产权进行确认,明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及县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和股份,属于村级集体资产,其产权归项目申报村。对于项目合建共建的,办理好产权分割,签订好收益分配协议,明确各自收益。
3.搞好资产运营。2013至2015年,全区共建设发展项目15个。在已建设的项目中,建设标准化厂房11栋、面积47380㎡,标准化养殖圈舍两个、3450㎡,冷库库房1座、500㎡,温室大棚1栋、占地10亩,涉及70个经济薄弱村。充分发挥项目作用,将项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签好租赁承包合同及入股协议。目前,全区15个项目已有12个对外发包或租赁,年可增加村经营性收入 242.54万元,分配给低收入农户83万元,实现2355家贫困户受益,基本达到了预期增收目标,为新一轮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和低收入农户尽快脱贫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选择不易。有的项目建设完工后受市场环境、区位等影响迟迟租不出去,有巢无凤来,难以产生效益。
(二)建设项目收益不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租赁企业经营上面临困难,导致租赁收入无法及时到账,影响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贫困户受益不多。由于项目投资数额偏小,每村60万元建项目,规模做不大。加上已完工的项目中有的资产租赁收入偏低,部分村难以将租赁收益在村集体与低收入农户之间进行分配。
三、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额度。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扶持资金数额,扩大项目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整合多方力量扶持经济薄弱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变步伐。
(二)精准选择项目。建设项目应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引入专家论证机制,准确选择发展前景好、投产达效快的建设项目。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资产运营。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租赁收入,为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三)完善分配机制。在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理顺关系,完善分配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受益,努力发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农经中心、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农工办)
责任编辑:欣闻
村集体组织 篇12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 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是不完全一致的, 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 由此而产生两个确定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 一个标准是权责发生制;另一个标准则是收付实现制。因此,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互关联。
(一)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 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 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 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 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在权责发生制下, 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仅包括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实际支出的费用, 也包括下期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 或包括在上期已经取得的收入和付出的费用。所以, 在会计期末要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必须根据账簿记录按照归属原则进行调整。
(二)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 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金收付基础上,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 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 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 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 即使它归属于本期, 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因此, 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考虑预收收入、预付费用、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 会计期末也不需要进行账项调整。
(三) 两种核算基础的评价及应用范围
一是权责发生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认为, 只要交易发生即使没有收到款也可确认为收入;凡当期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支付或开票, 都视为当期费用, 任何预期费用包括各种税收都确认为当期费用。所以, 它是从本质上对收入或费用加以确定, 具有真正的经济含义。其优点在于:收入和费用在同一时期是匹配的, 很容易做出准确的损益表, 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同时, 权责发生制使管理层了解所有的财务变化, 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正。权责发生制在反映其财务状况时也存在其局限性: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村集体, 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一般情况下, 只有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才采用权责发生制。二是收付实现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 即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 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该核算方法比较简单, 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信息有其优越性:用收付实现制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收付实现制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拥有的现金, 而村集体能否按期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年终分红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集体所实际拥有的现金。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是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投资者注重现金的实际流入或流出, 只有投资期限内现金总流入量超过现金流出量, 投资方案才是能够被接受的。其局限性在于:收付实现制所描述的只是收入的收取行为或费用的支出行为已发生, 它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确认, 并没有收入或费用的真正经济含义, 难以全面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 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不准确, 对各期收益和费用水平的反映不合理。因此, 收付实现制不适合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 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则可采用收付实现制。
村集体经济组织除了是一个经济实体, 具有经营性功能外, 还具有行政、事业的职能, 这一特点使得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在农村会计核算中共同存在、相互补充。财务人员在根据具体的会计事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选择较为合理的核算基础时, 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 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的实际应用
(一)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是属于可以抵偿当年支出, 纳入当年收益分配的收入, 包括经营收入、发包与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一般情况下, 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 以及部分其他收入 (如利息收入) 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其他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但更多的情况是, 由于种种原因 (如承包人无故拖欠或破产或其他原因) 导致村集体无法按期收到款, 许多村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挂账。这样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 还可能使村集体蒙受损失。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 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在确认收入的同时, 按债务人 (即欠款人) 设明细在“应收款”账户中反映。这样做既合理确认了收入, 又可提醒村集体尚有钱未收回, 促使村集体积极追款, 避免受损, 确实收不回来, 再按要求转作坏账。因此, 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而未收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应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二) 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旦运作, 必定会有支出。从会计的角度讲, 支出可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前者如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后者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也有人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出包括:经营支出, 管理费和其他支出;集体资产支出则是指应由该集体经济组织负担的各种资产性支出。一般来说, 经营性支出以及部分其他支出 (如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 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其它支出 (如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补助五保户支出、修缮费、报刊费等) 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 多数的情况是:当年一次性付出了购买固定资产的全部金额, 而固定资产要在以后发挥作用, 如果将购买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是不合理的, 会虚减当期利润, 同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 由于没有计提折旧, 账面上也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 应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将其价值分期摊入成本费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分期摊入的成本就可理解为是分期计提的折旧额。累计的折旧额不仅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 还可以提示村集体有计划地安排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仅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 更是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基础。同样, 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当期应付而未付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 即使当期未支付, 也应在当期挂账, 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合理计算当期损益。
【村集体组织】推荐阅读: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08-18
集体组织成员05-27
集体经济组织11-05
组织班集体活动06-17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09-20
组织转型集体经济10-26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07-04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科目07-26
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