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状况

2024-10-21

民族状况(精选12篇)

民族状况 篇1

一、前言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了, 很多人往往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结为高校扩招惹得“祸”。扩招是就业难的主要成因吗?大学生难道真的“生产过剩”?笔者认为, 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 促进了我国的人才培养, 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并有效地拉动了社会消费, 扩大了国内需求, 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因受经济、人文、地理方面的制约而与其他汉族考生存在差距, 很多少数民族考生凭借国家政策扶持而得以完成大学教育。西部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民族地区, 他们在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天生的不足, 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这方面的潜力, 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民族高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集中的地方, 而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则更高, 这些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将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 而少数前往东南部大城市就业。所以我们将视角集中在这一点, 重点分析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地域特点等多方面外因及内因看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 发掘由国家政策指引西部经济发展所带给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机遇。

二、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缓慢,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较一般高校毕业生在各方面都存在差距, 故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笔者经过近些年对西部民族高校200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实地接触访谈发现: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特点明显, 择业目的性强、短视、缺少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这些毕业生在心理上存在更大的压力。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一定要解决的一项, 并且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出现问题, 绝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它关乎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政治问题。根据调查显示, 自2008年至2012年以来, 我国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毕业生毕业前已经与用人单位确定签约的比率非常之低, 无论是西部普通高校汉族毕业生还是民族高校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他们面对就业市场的检验较汉族毕业生是一样的。笔者所得出的结论是, 这样的情况给这些少数民族毕业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累, 对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非常不利。因此, 西部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状况更加令人十分担忧。

2. 西部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中所发生的成本越来越

高,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充满艰辛, 甚至还要面对一些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与不理解。有时, 他们的少数民族属性还会成为他们求职的负累。

3. 就业层次低, 平均待遇差

通过调研究发现,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企、国企等大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低于普通汉族毕业生, 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小型私人企业工作, 甚至回家务农。这使“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死灰复燃。继续下去, 无疑会阻碍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进度。

4. 地区性不平衡

根据调查显示,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多都选择回到少数民族地区, 这种状况无论是在民族习惯还是在工作环境条件方面都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便利的条件。例如, 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的回族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选择在宁夏就业, 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服务。但是由于宁夏在全国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是较为落后的, 尤其是缺少第三产业型企业, 而这类企业恰恰是最能解决就业岗位的。但宁夏的回族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希望能够在宁夏银川市工作。又由于在宁夏自治区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 其中银川市较周边地区经济发达的多, 能够接纳的毕业生相对较多。

5. 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

这种现象是存在于我国所有高校毕业生中的普遍问题。针对西部民族高校200名毕业生展开为期3年的调研发现, 已就业满两年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八成以上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直接联系。通过对这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看出, 近三年以来, 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中, 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纯在直接联系毕业生低于5%。这一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及专业优势, 还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 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规划与发展。

三、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既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的问题, 也有其内部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西部民族高校自身发展的原因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 尤其是西部民族高等教育起步较晚, 定位不准确。目前在这类民族高校人才的培养内容中, 除了普遍缺少能力的实践环节和自主创新思维教育外, 还缺少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而专门制定的培养计划。这样不但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轨, 还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优势的发挥。本身用人单位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存在一定的偏见, 这将加剧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根据一项企业调查表明,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的企业仅仅为0.9%, 比例非常之低, 还有5%的企业基本不认同少数民族毕业生。高校专业设置特别是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偏离较大。而且没有一个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而制定的专门的专业培养方案, 所以这些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民族属性竟成为劣势阻碍他们就业。

2. 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首先, 建立在西部的民族高等院校在地利上不占优势, 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择业的地域、空间上都较为狭窄, 且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毕业生会较为关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婚姻、宗教活动等是否便利这些因素, 因此, 西部民族高校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 会首先选择适合民族生活习惯的地区就业。其次, 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择业期的心态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 他们大都没有什么社会阅历, 心理还未成熟, 找工作时一旦碰壁, 很容易受到伤害, 个别毕业生甚至会认为是自身的少数民族属性而导致的求职失败。

四、对西部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关于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政府在大力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 还应高度重视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关心他们的就业状况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还要将这种扶持作为一种常态立法, 并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上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吸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比例, 特别是国企及事业单位, 要求在学历、能力等相同的条件下, 应优先考虑录用少数民族毕业生, 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扫清障碍。

2. 对西部民族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西部民族高校在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问题上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 针对性的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刀切式的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套培养模式。应该积极与少数民族毕业生集中就业的地方政府协调沟通, 为政府制订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合适的人才支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教育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上应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与行业发展需求。更应该站在少数民族毕业生的角度思考, 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正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 重视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 制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教育策略。

此外, 西部民族高校还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一方面学校可打开毕业生就业渠道, 另一方面又方便了企业挑选人才, 达到“双赢”的目的。此外, 还应根据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优势修订现有就业指课程。

五、结语

解决好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任重而道远, 它是高等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繁荣与安定, 关系到西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 解决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共同配合,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2012年中国经济正步入新一轮调整期, 经济增速趋于放缓, 这将加剧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处于西部地区的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少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近期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本文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环境、民族院校特点等角度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毕业生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韩秀英.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0)

[2]、彭晓波.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探析[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19)

民族状况 篇2

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与医学积累。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就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中华民族医药其中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回回医药、朝鲜族医药等等。

在我国,民族医药、民间医药与中医药并称为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民族医药不是中医药的某个分支,而是中医药的姐妹。民间医药则是蕴藏在民间的养生习俗、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和医疗方面的一技之长,他们并不一定受到中医学的理论的指导,也很难归属于某个民族医学,人们一般通称其为“民间草医”。民族医学和中医学有着相似的哲学思维、医疗特点、用药经验和历史命运,都属于中国的传统医药。

同时,中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民间医药也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在2002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中,对传统医学下了确切的定义,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传统医学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如使用草药、动物器官和/或矿物)和非药物疗法(如在基本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比如针刺疗法、手法治疗及精神治疗)。

二、我国民族医药的政策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2002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要认真发掘、整理和推广民族医药技术”。

2002年12月4日,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农业部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在中等医学专业中可保留卫生保健及中医(民族医)类专业”,在谈到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时,要求“增强全科医学知识和中医药学(民族医学)的教学内容”。2004年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民族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认真做好挖掘,整理、总结、提高工作,大力促进其发展”;“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牧区,还要注意发挥民族医药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吴仪副总理强调:“我们都在讲中医药是国粹,要努力保护,加以提高,但是不给予积极支持,连起码的政策都不落实,又谈何重视,谈何保护,谈何提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决落实好既有的政策,把对中医药的支持落实到行动上来。同时,要不断研究制定新的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在附则中规定:“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77年版开始,在所收载的“中药药材”中开始包括少数民族药材,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包括少数民族成药,这是《中国药典》第一次出现民族药的概念。

三、我国民族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民族药企业的出现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期。当时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它的前身是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合并而成的拉萨藏医院)因门诊量增大,国内外对藏药的需求明显增加,藏医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1964年,为了满足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院扩建藏药厂,同时派专人到北京同仁堂学习先进的制药技术。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的通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蒙药厂。1996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时,由江苏省投资近7000万元在拉萨援建了现代化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今西藏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传统藏药进入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鼓舞下,一批民营的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如奇正藏药创办于1993年,金诃藏药创办于1996年。至目前为止,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类民族药,2003年销售约50亿元。

四、我国民族医药行业质量管理状况

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178种,其中制剂865种,药材313种。具体情况是:《中国药典》1995、2000年版共公布民族药药材5种,制剂33种。1995年9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藏药部颁标准,其中藏药材136种,制剂200种。1998年10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维吾尔药部颁标准,其中维药材115种,制剂87种。1998年11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蒙药部颁标准,其中蒙药材57种,制剂177种。关于这一点,有人理解为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只有藏药、蒙药、维药三种。其实,到2002年12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专家评审已经将435个民族药地方标准转为国家标准(减去与以往标准重复的实为405种)。至此,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178种,即药材313种,制剂865种。其中,藏成药318种,蒙成药177种,维成药96种,傣成药37种,苗成药154种,彝成药81种,壮成药1种,景颇族成药1种。2000年版《医保目录》收入民族药47个。

五、进一步提高民族医药质量信誉水平是民族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药的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我们的民族药企业大都是新兴企业、民营企业和西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目前还属于弱势企业,市场影响力不够,很多企业存在资金少、药品销售主渠道不畅、进入医院比较困难等问题。同时,由于有关民族药的宣传工作非常薄弱,许多民族药的性味、功能、主要疗效等内容未能被群众了解,如民族药的说明书没有特色,普通老百姓看不懂其中的术语。还有一点,就是大部分中医和西医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民族医药学习掌握也很不够,影响了民族医药的普遍使用,以上诸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医药企业的发展。因此,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民族医药,努力提高民族医药企业质量信誉度,是促进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任务。

六、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是提升民族医药质量信誉度的有效手段

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全国各行业、各地区企业单位质量信誉、产品(服务)品质和用户服务信息的专业查询平台,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相关行业协会联办,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是联办单位之一,具有很好的社会公信力。民族医药企事业单位参加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即可通过该平台更加有力地配合企业进行广告和商业宣传,树立民族医药企业的良好形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民族医药企业通过共同的努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彰显民族医药企业形象,我国民族医药事业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并获得全面发展。

附录: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简介

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学术团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积累非常深厚,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大量的医药文化。除中医学以外,还有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壮医学以及苗、瑶、彝、侗、土家、朝鲜、回、哈萨克等几十种民族医药。它是一个伟大的医药宝库,也是当代依然有科学生命力的医药卫生资源。

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94年2月18日,1997年11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全面开展学术活动,现有会员一万一千余人,团体会员35个。从1998年开始,相继主办或承办了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各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学术组织联合召开了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土家医药、壮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等学术研讨会,促进了这些民族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连续举办了“中华民族医药论坛”,首次提出“让民族医药下山进城,造福人类”,对“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医药走向世界”、“民族医药与西部开发”、“民族医药面对入世”、“民族医药与社会保健”、“民族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重大课题,组织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华民族医药学会对各地的民族医药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认为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表现。对民族医药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民族文化应有的认知和尊重,也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对现实存在的传统医药资源的必要开发和合理利用。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根据深入的调查和会员群众的意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强民族医药文献整理的建议》、《关于推荐民族医药专家进入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建议》、《关于适当放宽民族医院院内制剂审批标准的建议》、《关于民族医药立法的建议》、《关于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的建议》、《关于推举民族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目录”的建议》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民族药部分遴选方案的建议草案)等等,对民族医药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医药学会多次提出“抢救民族医药,保护民族医药,把根留住”的学术呼吁。发掘整理民族医药要采取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满腔热情、深入细致的态度,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轻易否定,不随意拔高。保护民族医药主要要保护人才,保护文献文物,保护药材资源,保护民族医药文化园区。同时认为民族医药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抱残守缺,不固步自封,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为人民造福。

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会长为诸国本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常务副会长措如·次朗教授(西藏藏医学院院长)、王永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副会长罗布桑(蒙古族)、买买提艾力·麻合木提(维吾尔族)、岩拉(傣族)、尕布藏(藏族)、巴图(蒙古族)、(旦科藏族)、蔡景峰(汉族)、黄汉儒(壮族)、陈士奎(汉族)、罗达尚(汉族)、哈木拉提·吾甫尔(维吾尔族),秘书长王永炎(兼),副秘书长刘成起(常务)、黄福开(北京藏医院院长)。学会办事机构设秘书处、学术部、科技开发部、编辑部、对外联络部、民族药非处方药(otc)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和藏医药养生保健分会等分支机构,并建立了藏、蒙、维、傣、壮、瑶、侗、土家等专家委员会。

民族状况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史?调查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57-01

云南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无论是人口多少或在云南居住的时间长短,都对云南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云南各民族分布状况

1.1 分布特点

纵观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其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而这种分布格局,则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根据史料记载,全国现有的56个民族中,全部或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境内的民族共有26个。有的聚居,有的散居,遍布云南全省,每一个县都有几种民族。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3;少数民族人口占1/3。从居住面积看,少数民族居住地占全面积的3/4;汉族占1/4。

1.2 分布地域

就云南而言,少数民族分布总体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汉族主要集中于滇东北昆明、昭通、曲靖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于滇南、滇西地区。将少数民族做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其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是很明显的。(1)汉族主要居住在腹心地区和平坝、河谷地区。(2)彝族主要分布在元江以东的地区。彝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3,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民族。(3)白族主要居住在洱海地区,其中,在昆明、元江、南华等地也有少量分布。(4)哈尼族主要居住在红河以南地区。(5)壮族主要居住在文山地区。(6)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其中,在临沧地区的平坝及元江河谷、金沙江河谷也有少量分布。(7)纳西族主要居住早丽江县和宁蒗县。(8)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族居住在滇西北地区。(9)景颇、阿昌、德昂、佤、拉祜、布朗、基诺等族居住在滇西南地区。(10)苗族和瑶族主要居住在滇东和滇南山区。(11)回族、蒙古族多与汉族杂居于平坝。(12) 布依族和水族居住在云贵边境。

2 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状况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归纳,云南少数民族的农业技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2.1 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差异较大

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看,各民族的农业技术也显示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一般说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先进的民族,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发展缓慢的民族则水平较低。从地理分布看,居住早高寒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民族,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灯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科技发展较居住平坝河谷地区的民族落后。同一民族,因居住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

2.2 云南民族种类多,地域广阔,农业技术受民族传统和地区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

同是栽种稻谷,因品种培育不同。傣族长于糯稻,白族擅于粳稻,但是,傣族的软米,白族的硬米,都各具特色。德宏傣族的遮放米、文山壮族的八宝米,品质优良。阿昌族的“毫安公”良种获得“水稻之王”的称誉。

2.3 云南少数民族的农业技术,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着密切的科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汉族在总的发展水平和许多领域比少数民族先进,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技术。但是,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优良技术,曾向汉族地区传播,被汉族吸取。例如,稻谷、棉花、玉蜀锦、茶叶的最早栽培者是少数民族所擅长的。

3 云南历史上少数民族科技发展状况

《华阳国志》记载:“穿龙池,概稻田”,记叙了在西汉末年,云南昭通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就已“穿龙池,概稻田”,滇池周围地区也已经“开造稻用”。同时,《南诏德化碑》也记载了洱海地区白族人民“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事。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云南远古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了许多稻谷遗物,对于栽培稻起源研究有于分重要的意义。

3.1 “生荒耕作”现象

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在科技史上称为“生荒耕作”,俗称“刀耕火种”。(即,远古的刀是自制的石刀,近代的刀是买来的钢片)。根据云南发掘出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遗迹表明,至迟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云南各族人民的祖先就用石斧、石刀、石锄等工具,栽种稻谷,从事着磨难工业生产。

3.2 “二牛三夫”耕作法

根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犁田以一牛三夫(疑是二牛三夫之误),前挽、中压、后驱。”唐朝人樊绰《蛮书》对云南少数民族(蛮人)的牛耕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斌秉耒。”目前,大理州部分白族的“二牛三夫”耕作法,与前述《蛮书》、中的耕作法基本相似。

3.3 象耕

唐樊绰《蛮书》卷四“茫蛮”条说:“象打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卷七说:“开南已(以)南养象,大於水牛。一家数头养之,代牛耕田。”“象,开南以南 多有之。或捉得人家多养之,以代耕田也。”至于用于农业生产的“养象耕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西汉时的王充在《论衡》中说:“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今稽,尿为之田,……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象自蹈土,鸟自食萍,土厥草尽,若耕田状,壤糜泥易,人随种之,世俗则谓舜禹田。”这是远古舜禹时代江南象耕的传说,可以启发我们解开唐代云南傣族的象耕之谜,舜禹时代江南的原始耕田法,还未进入牛拉犁的耕作,而是采用“象自蹈土,鸟自食萍,土厥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明代初年以后,由於内地人民用大量移居云南,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傣族地区的农业生产飞跃发展。在耕作技术上,逐步采用牛耕和犁耕。

总而言之,云南是中国的一个边境省份,全省有8个州市的25个县(市)与邻国接壤,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对于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与调查对于补充和丰富中国科技史、世界科技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制定有利于少数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光辅.云南科学技术史稿[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2] 汪宁生.云南考古[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民族状况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藏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 藏族音乐创作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音乐创作与演唱的队伍也越来越发展壮大并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 藏族音乐在蕴含浓厚民族元素的同时, 不断夹杂流行、时尚的元素, 成为广大藏族同胞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也成为其他民族了解藏族文化的重要纽带。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以及维普数据库的检索, 目前研究藏族歌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分析歌曲本身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藏民歌探微》 (董娟, 2011) 本文主要是对西藏民歌艺术文化角度进行分析, 包括分析其文学性特色以及修辞格律句式特点, 其中对鲁体谐体特点和仓央嘉措的《情歌》进行了专门分析等。

(二) 分析歌手本身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才旦卓玛的歌唱艺术及其贡献》 (熊秋玲, 2006) 全文首先分析才旦卓玛的歌唱艺术。通过研究才旦卓玛的歌唱情感表现、演唱曲目内容及个性化的演唱方法等三个方面, 总结归纳出她的演唱特点和成功演唱的经验。

(三) 综述藏族歌曲的发展历史

譬如《浅谈西藏现代歌曲之发展》 (旺堆, 2008) 此篇文章通过对藏族现代歌曲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 论述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所诞生的藏族歌曲存在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基本梳理, 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藏族歌曲本身的研究并不少, 但是在“互联网+”的今天, 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 藏族歌曲作为藏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对于传承藏族文化具有显著意义, 理论界对于藏族文化传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相关的数据支撑更是凤毛麟角。

二、研究方法

(一) 藏族歌曲的界定

藏族歌曲, 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音乐人, 创作和演唱以藏民族文化元素为主体的, 反映藏民族人民精神生活风貌的音乐作品。藏族歌曲主要以古典宫廷乐歌 (譬如噶噜) 、寺庙宗教咏经调、民歌系列、流行藏歌这四种类型为主。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以当下大学生群体为主, 所以更加注重当代藏族歌曲的传播状况, 当代藏族歌曲与传统藏族歌曲相比较而言, 虽然歌曲内容大都反映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 但当代藏族歌曲出现了一大特色是歌词不仅仅局限于藏文, 出现了藏汉文歌词的共同繁荣, 由于这种趋势的出现, 对于藏歌的受众群体也显著扩大, 同时, 出现了非藏族的国内外优秀音乐人参与到藏族歌曲的创作与传播中来。

(二) 样本的选取

选取西南民族大学为调研地, 拟考察该校大学生群体藏族歌曲的传播状况, 进而寻找藏族歌曲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藏族歌曲的传播趋势, 并为后续有关藏族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参考。

西南民族大学有来自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 作为中国民族高校最高学府之一, 始终坚持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共和国顶尖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 被誉为“共和国少数民族精英的摇篮”。该校容纳了众多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同学, 该校藏学学院涵盖藏语言文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藏学、民族学、藏药学、文化产业管理 (定向) 等多个专业。因而, 对于研究藏族歌曲的传播状况具有代表性意义。

(三) 调研过程

此次问卷调查首先根据西南民族大学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 之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日期为2015年5月4日~2015年5月15日, 历时12天。5月4日~5月12日, 对该校藏族同学进行调查, 5月13日~5月15日, 对非藏族同学进行调查。为保证每一份调查问卷的质量,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了适当的解释, 阐释了此次调查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协助被调查者完成。

(四) 问卷抽样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260份调查问卷, 收回253份, 有效调查问卷245份。 (见表1)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藏族同学共有116名, 男女生数量差距不大, 非藏族同学共有129名, 男女生数量差距不明显, 因而此次调查问卷中性别因素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五) 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深度访谈对象总人数10人, 分别是大一年级3人, 大二年级3人, 大三年级4人, 其中, 藏族同学5人, 非藏族同学5人。调查对象也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 或者对问卷调查过程中愿意接受深入访谈的对象进行进一步交流采访, 为了对藏族歌曲传播状况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样本选取考虑了年级、专业、民族等因素。

三、研究内容

(一) 藏族歌曲的传播现状

(1) 藏族歌曲的知晓度调查。据图1分析可知, 藏族同学对于藏歌本身既十分了解又听过相关音乐, 几乎没有藏族同学对于藏歌既不了解又没听过, 而非藏族的同学中大部分同学对于藏歌只是听过, 但并不了解, 只有少部分同学对于藏歌既了解又听过, 而仍有一部分同学对于藏歌完全不熟悉。在具体的个案访谈过程中, 来自山东省的一位非藏族同学表示, 在上大学之前, 从未接触过藏语演唱的藏歌, 第一次听藏语演唱的藏歌是在学校举办的“藏历新年”晚会上, 但由于歌词完全听不懂因此兴趣不大。听过韩红演唱的《青藏高原》, 但并不知道是藏歌。一位来自西藏的藏族同学表示, 她几乎每天都会听藏歌放松自己, 而且她也有自己的偶像歌手——容中尔甲。她表示, 自己有时还会通过互联网搜寻新的藏歌和有关歌手的信息。

综上所述, 藏族同学和非藏族同学对于藏歌的知晓程度呈现极端化趋势, 藏族同学十分了解藏歌, 而非藏族同学大部分不了解, 听过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 不了解的原因主要是听不懂藏语, 难以对藏歌产生兴趣。

(2) 藏族歌曲知晓度原因探析。由于藏族同学与非藏族同学对于藏歌的知晓度呈现显著区别, 所以笔者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将藏族同学和非藏族同学对于藏歌知晓度原因的调查分别进行了数据统计, 从而确保数据分析更加准确, 对于原因的探讨更加具有说服性。

由图2, 我们可以知道, 非藏族同学对于藏歌之所以不了解, 是多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但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对于藏语的不熟悉, 藏语本身属于一种少数民族语言, 对于从小接触汉语的非藏族同学来说, 想要听懂藏语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学习和培养的过程。

而还有一个原因占据很大比重——不感兴趣。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和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 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 也就不会产生情感, 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 [1]而非藏族同学对藏语的不熟悉, 对藏民族文化的不了解, 很难对藏歌提起兴趣。

同时, 媒体报道对藏族歌曲知晓度的影响同样占据了很大比重, 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指出, 大众媒体通过构筑“拟态环境”制约了人的认知和行为, 同时, 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大众媒体充分营造了一个关于藏族歌曲的“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受众对于藏族歌曲的知晓程度。

如图3, 藏族同学对于藏歌的了解主要受到媒体报道、家庭熏陶、学校宣传、网络搜索、朋友交谈等多方面的影响, 而网络主动搜索和媒体报道占据了很大比重,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对于藏歌十分了解的藏族同学不再是完全被动的接收来自媒体的信息, 而是主动地搜索与藏歌、藏族歌手相关的信息, 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性。

而口头传播在藏歌的传播过程中仍占据着很大比重, 朋友之间的交谈, 以及父母长辈们的熏陶仍对藏族歌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3) 藏族歌曲传播渠道调查。在社会变迁中,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在人类传播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2]在传统的社会中, 尤其是在藏族歌曲传播的社会环境中, 媒介技术落后, 信息储存、复制、传播几乎没有可能, 因而导致藏族歌曲的传播内容零散, 传播方式单一, 传播的效果不明显, 藏族歌曲只能在口口传播中小范围互动。如今, “媒介技术的创新和变革开辟了媒介传播的新时代, 通过技术手段的发展, 符号形式的电码编纂和传输技术的进步, 使符号形式的生产、复制和传播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3]良好的传播渠道为藏族歌曲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如若还坚持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 藏歌必然走向衰落, 因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调查藏族歌曲的传播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图4所示, 笔者通过对藏族歌曲传播的媒介途径进行调查发现, 大众媒介对于藏族歌曲的传播与当下的媒介环境紧密相关,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等旧媒体的衰落, 大学生群体通过传统媒介接触了解藏歌已显著减少, 大部分同学则通过互联网与手机媒体搜寻与了解藏歌。

“互联网作为一种多媒体技术合成的媒介, 其不仅集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传播功能, 而且还开发出手机短信、电子商务等其他的传播功能, 并包含了所有的人类传播方式。”[4]新兴媒体中, 受众不仅可以实现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 同时还可以实现大众传播, 调查中, 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中的主要受众群体, 互联网与手机俨然成了最广泛的媒介接触渠道。

(二) 藏族歌曲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 藏歌面临汉语流行歌曲的冲击。在调查中发现有31%的同学相比藏歌而言更喜欢汉语版本的流行音乐, 近年来,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流行歌曲的传播途径不断拓宽, 微博、微信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 及时、便捷、互动性强的新媒体, 不断为受众提供最新的流行歌曲资讯, 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使用群体, 视听流行歌曲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 大学生群体包括藏族同学对于汉语流行歌曲开始接受。而藏族歌曲本身由于其用户的局限性, 并未得到新媒体的众多青睐, 推广与传播力度不够, 受众获取藏歌的渠道狭窄。从而导致受众群体的萎缩。

(2) 藏族歌曲传播情况在社交媒体中发展不平衡。在调查“藏族歌曲在哪类社交媒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时?”发现, 55%的用户选择了微信, 而QQ空间、微博等其他社交媒体所占比重总共45%。这与社交媒体发展总的趋势不无关联。在《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中发现, 2013年排名第一的QQ空间已经明显被微信取代, 微博则下降明显, 微信在手机终端的渗透率达到74.8%, 由此可见一斑。

(3) 大部分藏族歌手未借助媒体扩大其影响力。调查中发现, 92%的同学知道韩红是藏族歌手, 49%的同学知道才旦卓玛是藏族歌手, 但剩余30%的同学并不知道亚东、容中尔甲等藏族歌手。这与媒体的报道不无关联, 百度搜索中搜索“韩红”, 共出现4, 390, 000个搜索结果, 而搜索“容中尔甲”只有301, 000个搜索结果, 对于韩红的新闻, 百度新闻中共出现87, 500篇, 而关于“容中尔甲”的新闻只有3100篇, 韩红作为藏族歌手充分利用了媒体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 吸引了众多的受众群体, 而大部分藏族歌手并为众多人熟知。

(三) 改进藏族歌曲传播现状的措施

(1)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促进藏族歌曲的传播。藏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 如当代汉语流行歌曲般广泛传播并为众多人热爱并不可能, 但是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成熟, 培养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如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这一广大平台, 微博、微信、QQ空间等进行大力推广, 为更多人熟知并且接受, 同时, 给众多热爱藏族音乐的受众提供获取歌曲以及相关讯息的有效路径。前段时间, 藏语版本的《喜欢你》在微博得到粉丝疯狂转发, 并一度变成微博热搜词, 在对西南民族大学同学的调查中发现, 79%的调查者均听过藏语版本的《喜欢你》, 这便是一个很成功的藏歌的推广案例。

(2) 藏族歌手利用“粉丝效应”进行艺术再创作。少数民族文化, 譬如藏族歌曲, 本身就是小众文化, 通过大众媒介广泛推广并不可能, 但为何还要借助大众媒介来传播呢?在凯伦凯利的《技术元素》第84页开始有这样一个理论“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创作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们, 只需要找到1000个铁杆粉丝, 这1000个铁杆粉丝, 无论创作什么作品都会付费购买, 那么这个作家就可糊口。而如何将一般粉丝转化为铁杆粉丝, 媒介融合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 艺术家们通过新媒介与粉丝建立长久联系, 无须大获成功, 不必努力达到几乎不可能的高度——白金唱片之类, 艺术家们培养了自己的铁杆粉丝, 粉丝可以传播民族文化, 同时, 艺术家有了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资本, 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传播与推广。

(3) 加强藏族歌曲传播的研究。传统媒介生态格局下的人们往往只能依靠传统媒体这一单一渠道对周围环境和事物进行认知,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传播领域, 新的媒介应运而生, 新媒介正以其高互动性、强渗透力等独特优势在我国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席要地。理论界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十分广泛, 但并未与藏族文化传播联系起来, 藏族歌曲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也更需要学界对其现状以及传播渠道的研究, 因而推动藏族文化在这种媒介生态下广泛传播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方向。最终推动藏族歌曲借助现代的传播工具充分发展自身,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摘要:面对当前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 开启全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对于藏族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而藏族歌曲作为藏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 有着民族传统也有着民族特色,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 藏族歌曲对于藏族文化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藏族歌曲在西南民族大学的传播状况,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梳理, 探究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 并试图在新的媒介趋势下探讨藏族歌曲传播的新出路。

关键词:藏族歌曲,藏族歌手,传播现状

参考文献

[1]杨双红.如何对声乐学习产生兴趣[J].河北:大众文艺, 2012 (10) :19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47.

[3]沈国芳.中国传媒到趋势[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28.

浅谈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 篇5

摘要:像武汉这样的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也相应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武汉市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做法是加强领导,建立“四共两联合”(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服务共担、联合执法、联合调研)工作预警机制,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开展“适应城市法制化管理、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坚持联系点制度,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与民族地区流出地政府互助合作制度,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树立服务理念,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构建民族关系和谐的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关键词:武汉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生存状况

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日益增加。五湖四海的各位同胞都积极地融入新社会繁荣气象。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人员到内地经商、学习、工作的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的不同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都市生活有着各种不同的状况。有的人蜗居城市的一角,默默为求得安稳的日子奋斗;有的人在繁华城市汲取经验,回归故土,大展拳脚。可以说,从不同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出发,背着重重的囊来到都市,有着许多北漂一族的迷茫,也是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合。对于少数民族人员在武汉的生活状况做了相关调查,并以武汉市新洲县株城街为例,进行访问,以期得到真实的实际情况,为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融洽相处以及共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武汉的人际情况

1.少数民族人员与本地居民的相处情况

作为外来人员,与当地原住民之间总是有一些冲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相处越发密切,也有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完全融入异地生活,并且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同化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也有新的少数民族人员因为生活习俗、个人信仰等差异,以至与当地人员发生口角冲突。曾访问一名维族阿叔,他年纪三四十岁左右,以卖羊肉串为生。他坦言,在这里的生活并不如意,来吃食的客人有时颇为挑剔,又因语言障碍与人交流也成问题,以 ①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至孤身一人,连个谈话的人也没有,很是孤寂。后来走访得知,像阿叔这样的外居民大有人在,大家也都是交流渠道太少,生活冲突不断,与当地的关系也愈来愈差,最后有的人不得不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

不得不说,不同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也有不同的本事。适者生存,原本顺天而为。但是,作为一个和谐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不应只为强者存在,而不顾及弱者。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双方的包容,才是正理。在此,各地方的小区居委人员也应当做好本职工作,从中调解,避免无谓的伤亡事件。

2.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在武汉的教育状况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教育都是一个家庭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崛起繁荣的根本所在。我国一直秉承科技教国的根本大计,对于教育投入极大的财政与各类政策,以保障求学的学子能够完成学业。武汉,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城,对于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敞开热情的怀抱。同时一些大学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不仅按照国家政策对其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也贴心地关怀这些同胞。据数据显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均为少数民族学生设置预科教育,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知识,以及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本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众多,虽然大多来自他们的原居地,也有部分学生随着父母来到武汉居住,并在此求学成长。高考是一道坎,相对于大学里的人文关怀,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正是成长阶段的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结交新的朋友,在新模式的课堂上学习不同于以往的知识模块。这些适应,不仅需要家长的开导,学生自我的调节,本地校方也尚需在情感上多多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情绪。以新洲一中为例,虽然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学生,也有少数的外来的借读生。经采访得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面向新的环境,有诸多不适应,其中绝大多数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面对这样的学生,他们以情感教育为主,平日里会经常询问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帮助其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以力求促进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3.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在汉的婚姻状况

汉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姻自古有之。尚不论多少朝代前的公主下嫁,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是西汉元帝时的宫女。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继而,清朝时期,满汉结亲也不是难以见到的。如今,社会发展更为稳固,血缘与身份地位也不及从前那般要紧,自由恋爱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风飘扬。越来越多涌入都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与当地的姑娘小伙相知相爱,最后成就秦晋之好。在武汉,这个省会城市,聚集九州的人才俊杰,其中也不乏一些回族、壮族、苗族等的漂亮姑娘帅气小伙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扎根。据新洲某一婚姻注册所得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此注册一年大约十几对,其中有他们自身本土结合,也有和当地人结为连理。有的相处和睦,也有的处不了几个月就来开离婚证明。其中有一特别的例子,两口子才领证三天就来闹离婚,为得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工作人员的劝和之下,这两口子才和解的。不得不说,这个速食爱情的时代,结婚九块钱,离婚十六块钱,不值钱。无论是与何人结婚,事前都得掂量轻重,不要屡屡闹笑话。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武汉的管理状况

2010上海世博会的标语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霓灯流转,五光十色,的确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令人向往。但是,一个城市需要一个管理机构才能使这个城市正常地运转。对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湖南省已有先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株洲市委员会第2074046号提案对该省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补充。像武汉这样的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也相应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武汉市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做法是加强领导,建立“四共两联合”(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服务共担、联合执法、联合调研)工作预警机制,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开展“适应城市法制化管理、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坚持联系点制度,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与民族地区流出地政府互助合作制度,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树立服务理念,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构建民族关系和谐的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汉生存状况的评价与建议

1.对于已知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评价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武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特点,表现为少数民族进城经商务工和流动人口的数量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民族成分多,但以回族、维吾尔族和土家族为主;来源地以西北各省以及鄂西为主,来自农牧区的占绝大多数;在分布上由城市中心区向远郊扩散;自发流动与有组织的流动相结合;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与民族地区交往密切,对家乡感情深厚;对城市的不适应性强。

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武汉正努力构建中部地区的支点城市,这里的人们以一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姿态快速建设城市。在这种生活节奏较快的生活环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本来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信仰都发生了一些冲突,难以适应。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生活窘迫,这里的某些市场呈现一定的饱和状态,而一些高端前沿科技人才稀缺,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有限,另外武汉的消费相对于西北而言,又是不同的。对此,希望政府给予一定帮助,也需要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提高自我的文化,以期跻身更好的行业。

2.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汉生存状况的建议

(1)当地居民充分包容流动的少数民族

对于一个突然进入自己视野的新事物,我们都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如果这种事物只在书本中略有了解,那么误解就可能存在了。当地居民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看人,那么两者间的相处很容易出现摩擦。这个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对于外来的打工人员,我们要有一个包容的心,即使生活习性可能不同。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一种升华。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爱、这个世界会更芬芳。

(2)流动人员内部及与周围人之间互帮互助

三个好汉一个桩。互帮互助,相互守望,方是相处之道。大学内部还有诸多的同乡会呢!同是外来打工人员,相互帮助,既是解决燃眉之急,也为长远的未来做打算。再者,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同样,汉族人民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都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大家共同生活在武汉,为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而奋斗,你帮我,我帮你,所谓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要提高自己意识,中国人民一家亲。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当然,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合该五十六民族是一家!)

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作者简介:黄凤珍11142008 药学院级药物制剂

民族状况 篇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探讨了20年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96-0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据教育部、体育总局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2005年在原1985年广西、贵州、四川、湘西、云南5个地区调研观测的点校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羌族、土家族、白族、傣族(以下简称为壮、瑶、苗、布依、侗、羌、土家、白、傣)9个少数民族学生共计20 589人(其中男生10 461人;女生10 128人)进行测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お2.1西南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征分析

2.1.1身体形态发展水平西南地区9个少数民族学生20年来身高(土家族女生除外)、体重(土家族女生、布依族男生除外)平均增长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胸围平均增长值上瑶族、布依族、侗族和羌族男生出现负增长,其它民族学生均有所提高。20年来,白族、羌族、苗族学生的身高生长速度的整体变化明显优于布依族和土家族学生,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瑶族(男生6.77 cm;女生5.02 cm),身高生长发育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体重生长速度的变化,白族、羌族、瑶族学生的体重发育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布依族和侗族学生,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瑶族(男生4.73 kg;,女生3.46 kg),而布依族男生(-0.30 kg)和土家族女生(-0.19 kg)出现明显的减缓。胸围生长速度的变化白族、苗族学生的胸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优于布依族和侗族学生,其中白族(男生2.89 cm)和苗族(女生3.84 cm)提高幅度最大。为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整体趋势和变化规律,本文选取克托莱指数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羌族、瑶族、白族明显优于傣族和土家族,其中瑶族、白族学生提高幅度最大,布依族和土家族女出现下降。

2.1.2身体机能发展水平20年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机能的发育程度,从肺活量指标来看,男生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傣族(115.33 mL),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羌族(-488.92 mL),苗族由原来的第8位提高到第4位,为最大升幅。女生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傣族(152.67ml),且排位提高了7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羌族(-661.14 mL)下降了8位。从肺活量/体重来看,男生除傣族(2.17 mL/kg)有所提高外,其它民族学生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羌族(-19.06 mL/kg),女生傣族(2.82 mL/kg)和壮族(0.37 mL/kg)有所提高外,其它民族学生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度最大的是也是羌族(表1)。

2.1.3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2.1.3.1速度素质(50 m跑)、柔韧素质(体前屈)在速度素质方面,西南地区9个少数民族男生速度素质除土家族和傣族学生出现下降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瑶族(0.6 s);女生壮族、土家族、白族、傣族学生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0.47 s),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瑶族(0.62 s)。因2005年与1985年采取不同体前屈数据采集,故只按名次差进行比较,柔韧素质男生瑶族、苗族、布依族学生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苗族、布依族学生,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和壮族学生;女生瑶族、苗族学生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苗族学生,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侗族、壮族和羌族学生。

2.1.3.2力量素质在力量素质方面,西南地区9个少数民族7~12岁男生斜身引体除羌族、壮族学生出现下降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白族学生(20.5次)。13~18岁男生引体向上壮族、羌族、白族、傣族学生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傣族学生(-2.21次),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1.72次)。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各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羌族学生(13.12次)。男生立定跳远各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瑶族学生;女生立定跳远除布依族学生出现下降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瑶族学生(9.77㎝)。

2.1.3.3耐力素质在耐力素质方面,7~12岁男生50 m×8往返跑傣族、布依族学生均出现提高,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11.79 s);13~18岁男生1 000 m跑各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29.79 s)。7~12岁女生的50 m×8往返跑除傣族、布依族学生出现提高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12.65 s);13~18岁女生800 m跑各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土家族学生(-40.12 s)。从西南地区9个少数民族7~12岁男生50 m×8往返跑排序来看,提高幅度最大的布依族学生。从13~18岁男生1 000 m跑排序来看,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白族学生。从女生50 m×8往返跑排序来看,布依族学生提高幅度最大。从女生800 m跑,瑶族和白族学生提高幅度最大。

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水平整体多数有所提高,而身体机能发展水平多数有所下降,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整体上多数出现提高,而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提高可能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等因素有关,而耐力素质的下降,一方面与学生的机能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耐力性劳动的减少,耐力性体育锻炼的缺乏等因素有关,这一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2环境因素对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的影响

2.2.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因素与学生体质健康据林琬生等研究报道,生长发育水平与地球纬度、年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r=0.6~0.67,p<0.01),与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42~-0.53,p<0.05)。广西属亚热带气候,地球纬度在20°54′~26°23′之间,年日照时数1 300~2 250 h,年平均气温42.1℃,平均气温18.8℃,年降水量1 200 mm,平均相对湿度76%,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地球纬度在26°03′~34°19′之间,年日照时数1 400~1 600 h,年平均气温57.0℃,平均气温5.6℃,年降水量659.7 mm,平均相对湿度58%,云南的地球纬度21°08′~29°15′,年日照时数1 800~2 500 h,年平均气温40.2℃,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621.5 mm,平均相对湿度71%,这些适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三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使这三个地区的学生和西南其他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相比,位于西南地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前列。湘西和贵州的自然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两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使这两个地区少数民族的生长发育水平落后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广西的壮族和瑶族,云南的白族和傣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所出现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如广西的壮族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瑶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湘、黔、桂、粤、滇相毗连地带;云南的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自族自治州,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而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民族变迁等因素有关。此外,一个地区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学生的饮食结构、学校的卫生状况等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于国家国民体质相关数据的分析中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全国气候而言西南地区属于炎热地带,在此环境中生活,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相应的生命周期也就较短,在发育上就决定了其身高相对不高;同时,气候的炎热,必然加速体内酶的活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少,因此,相对的体重就偏轻了。可见,人处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和体质变化。

此外,研究发现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学生住居在2 500~3 200 m海拔高度情藏高原,是9个少数民族学生居住地海拔最高的,2005年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数据显示明显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2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这一方面说明肺活量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而且是海拔高度越高肺活量越小,另一方面说明羌族学生虽在身体形态有所提高,但缺乏有氧方面的锻炼。

2.2.2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环境因素与学生体质健康西南少数民族地区90%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林、牧、渔及外出打工。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生活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再加上这一方面的研究报道资料较少,本研究参照2005年农民纯收入、农民消费性支出、食品类消费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四川、云南的农民的纯收入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农民高,分别为2 770元、3 013元和2 048元,消费性支出也相应的增大,分别为2 413元、2 395元、1 789元,特别是恩格尔系数都在50%左右(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说明这几个地区的农民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过度。农民消费结构持续改善,食品消费下降,用于文教娱乐、居住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增加,这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所以这几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优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而贵州和湘西地区由于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食品支出比重较大,饮食结构还未发生大的改变,用于体育、卫生方面的消费更是明显不足,导致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生长发育,使这两个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滞后于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可见,发展地区的经济,是改善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表2)。

2.2.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人文环境因素与学生体质健康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使得该地区少数民族表现出独特的人文特点,各民族在继承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相近族群在不同程度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形成了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体育活动方式,各种神话、舞蹈、婚礼和宗教活动中展现出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起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从小就能歌善舞,习得本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从而对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发展水平对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强度不同,与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城市相比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各年龄层次的文盲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对该地区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建设有抑制作用,恶劣的居住环境(有些地方仍是人畜混居),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缺少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对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影响。特别是贵州的布依族和湘西的土家族学生近20年在身体形态发展水平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此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2.4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环境因素与学生体质健康西南地区众多的体育项目和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470余项,占全国民族体育项目总数的48%,其中代表性的项目有70余项。西南少数民族有着悠久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征服自然、杀伐争战、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创造了以强身键体娱乐生活为主要目的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由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多为山地,所以登山运动十分盛行。白族的登山运动称为“松花会”,土家族有“争江山”等活动。土家族的撑杆越沟实际上也是一种撑杆跳高。赛跑是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经常开展的活动,如苗族的穿针赛跑等。西南少数民族投掷方式多种多样,土家族的打碑、飞石子等。摔跤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几乎都有此项运动。抢花炮也是一项竞技十分强烈的体育运动,在侗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中盛行。西南少数民族在娱乐休闲活动中,创造了许多球类运动,如苗族的鸡毛球、布球,瑶族的毛莱球,侗族的草球,傣族的藤球,土家族的棉花球。西南少数民族的武术也多种多样,有射弩、射箭、刀术、棒术(棍术)、拳术等,花样繁多,,套路各异。西南少数民族的水上运动主要有龙舟竞渡、游泳、划独木舟、猪槽船、牛皮船,还有捉鸭比赛、潜水抓鱼、闷水等。在这些水上运动中,犹以龙舟竞赛场面最为热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多样,加上原始宗教信仰普遍,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技巧性的运动,如爬杆、爬绳、高脚马、顶竹杆、推杆、走竹杆、溜绳、倒挂金钩、过独木桥、上刀梯、滚火海等。西南少数民族中马术运动也很普遍,苗族、白族、彝族的赛马,羌族的骑射箭。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最为富集的地区,其中不少活动都有明显的健身性质,如舞狮、舞龙等。

西南少数民族有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面临着生存发展方面的严峻挑战,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正面临着衰退的境遇,一部分弥足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体育的冲击等原因而处境维艰,濒临消亡。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知者逐渐减少,参与甚微,学校因场地器材及师资力量等原因大多也没将民族传统项目纳入日常体育教学,故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小。

3结论

お1) 20年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发育速度除布依族和土家族学生外,均已步入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身体发育的充实度有所改善。

2) 20年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的绝对值除壮族学生、傣族学生、苗族男生、侗族女生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均出现下降,其中白族、壮族、傣族学生的身体机能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位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前列,且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羌族学生身体机能发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且有继续下滑的趋势。身体机能发展水平提高较快的是傣族学生。

3) 身体素质方面,20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力量素质大多数出现明显的提高,而耐力素质除布依族和傣族小学生外均出现明显的下降。

4) 广西、四川和云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三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使其生长发育水平位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前列,而贵州和湘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两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使其生长发育水平落后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是造成该地区各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落后的文化教育环境,对各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499-1689.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27,62-79,442-477.

[4] 李效基.我国少数民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综述[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2,16(1):59-61.

[5] 胡虞志.中国17个少数民族18岁青年体格发育的地域差异及其动态[J].中国校医,1997,11(1):3-6.

[6] 张天成,等.1985-2000年湘西、青藏高原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3):43-44,50.

[7] 张天成,等.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动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42-644.

民族状况 篇7

1.对象。

从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部分专业抽取1-4年级689名少数民族学生 (双亲及本人都是少数民族) 。男生325人, 女生364人。

2.使用工具。

采用自编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 该问卷经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题目编拟、问卷预测、修改理论构想、因素分析等阶段, 确定了由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习适应三个纬度组成的理论模型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 提取公共因素, 求出初始因素负荷矩阵, 再通过正交旋转 (Varimax) 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统计用SPSS10.0, 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AMOS5.0。在信度方面, 总体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3, 分半信度为0.652, 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70-0.695之间, 分半系数在0.436-0.651之间。

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

1.总体情况。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由好到差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习适应。

2.性别差异。

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因子上有差异 (P<0.01) , 在学习适应、学校适应、学校适应总分上没有差异。女生在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上都显著好于男生 (P<0.01) 。

3.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校适应总分上有差异 (P<0.01) 。在学习适应因子上, 大三最好, 大四、大二次之, 大一最末;在主流文化适应因子上, 大四最好, 大三、大二次之, 大一最末;在民族文化适应因子上, 大三最好, 大二、大四次之, 大一最末;在学校适应因子上, 大三最好, 大四、大二次之, 大一最末;在学校适应总分上, 大三最好, 大四、大二次之, 大一最末。

4.生源地差异。

来自农村、乡镇、县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不存在差异。

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由好到差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习适应。一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一直以普适性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为主体, 以汉文字和语言为载体进行有组织的课堂教学,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已经对主流文化有接触及一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 在云南的农村、县城、乡镇、城市都有26个少数民族的分布, 民族间一直和平相处、相互尊重, 因此, 学生的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适应都有现实基础。但云南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 教育水平和其他省市有差距, 来自非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能进入高校的并不多, 而他们的学习基础更为薄弱。因此在学习适应上他们存在一定困难。

从性别看, 男生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要差于女生。由于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 男性作为代际繁殖和文化传承的主要人物, 被赋予了更多和更高的社会期许, 男性群体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潜意识比女性深厚得多, 因而也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民族固着倾向和观念固守。而女性更倾向于采用温和和开放的态度来适应新环境, 表现出比男性更加灵活的适应力。

在年级特点上, 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差异。大一学生的适应是最差的。大一新生面对大学会产生学习、环境、自我认识等问题, 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更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 大一、大二学生的适应更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总体而言, 大三、大四学生的适应能力要优于其他年级, 而大三除了在主流文化适应差于大四外, 适应情况是最好的。这与文化适应阶段是相符的, 学生从接触、不统一、否定性、到逐渐自律期、独立期, 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适应状态进行整合, 达到一定的适应和谐状态, 而大四面临就业竞争, 他们一方面更需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来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因而更能主动适应主流文化, 另一方面也因为竞争等原因而使得和其他民族同学的关系会有所紧张和发生一定冲突, 在相互认同上发生改变。

来自农村、乡镇、县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本次取样的对象特点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为来自农村、城镇、县城的双亲及本人都是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总体而言, 三地的文化风俗及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都比较相似。云南26个少数民族在三地都有分布, 相对而言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的习俗和文化, 面对大学以汉文化为主的教育都有相似或相近的适应问题。因此, 其适应没有显著差异。具体的差异及各自的特征笔者拟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探索。

四、建议

1.建立交流渠道, 增强指导, 增强学生的文化取舍和文化适应能力

有研究[1]表明最好的文化冲突对策是普及文化知识和指导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文化适应自测中, 认为较容易 (51.3%) 和一般 (45.8%) 。学校教授学生一些文化调适的策略, 发挥民族文化认同对学生学校适应的正向效用。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冲突的实质, 通过分析思考, 探讨其解决方法, 有助于形成较正确的文化观, 能适应社会现实。在访谈中了解到在异域文化背景下, 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一种对文化环境变迁后的讨论和交流的渠道。由于缺乏有效的外界指导,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半只依靠自己的感受去探索, 以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和谐, 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延长心理变迁的过程, 个人的自我调适也难免会出现偏差[2]。因此, 应增强对学生的指导, 帮助学生进行文化价值澄清教育, 使学生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应有价值, 避免盲目认同或拒斥本民族文化。

2.教学方法贴近民族学生

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适应问题, 任课教师首先要在尊重他们文化的基础上, 在课堂内充分发挥其辅导、引导作用, 多给予他们关注和鼓励, 增加对少数民族新生的文化资本投入。这就有利于他们态度的改变, 无论是对教师、学校还是汉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 进而可能增强对汉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的认同,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将学科知识和学生民族文化相结合。教学既要重视各民族文化差异, 如教学内容要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要,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同时适当进行学习策略和人际技能训练。

3.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 往往会用他们特有的语言、思维、交往习惯来看待学校中使用的主体语言和交往习惯及其行为, 这就会产生有的学者所说的“误读”。所谓“误读”, 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会产生适应不良状况, 因此广泛开展心理调查和咨询活动, 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 比如针对新生的交往问题, 举办系列讲座, 消除自卑、羞怯、嫉妒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保守、封闭的心理,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大学生社团活动, 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增强自我成长能力, 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大学的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文化适应场所, 他们必须接受大学学校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要求。然而, 这些价值和要求必然会与母体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冲突。在认知上会产生“文化的自我中心”错误, 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是好的、正确的, 与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则是不好的、错误的。很多适应问题就是由于隐藏在行为背后的价值冲突造成的。所以, 有必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 这样有利于他们对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心理适应, 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由好到差分别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习适应。男生的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差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差异。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要建立渠道, 增强指导;教学方法贴近民族学生;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主流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1]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2.

[2]曾维希, 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2) .

民族状况 篇8

《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中提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 (2) 肺功能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 (3) 超重及肥胖呈继续上升趋势。 (4)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我校是桂西民族地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重点完全中学, 一百多年来, 百色中学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学校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涌现出一批如黄梅、高艳清、黄秋霞等著名运动员, 学校被授予广西田径项目体育传统学校。但近年来,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为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 我们随机对我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 我校学生身体形态发展水平和速度与十年前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 耐力和力量素质、柔韧性、协调性素质呈停滞和下降趋势, 肺活量有所下降。 (3) 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例增长较快, 近视率居高不下。 (4) 学生中不喜欢运动的人数逐渐增多, 女生相对于男生更不喜欢运动, 身体素质更差, 经常出现头晕, 容易感冒。

探究造成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应试教育下, 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 体育课开设不到位, 并且体育活动课时常被挤占。

(2) 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缺乏体育锻炼。很多学生在学校除了上体育课外, 基本不参加课外活动。回到家里就是做作业、复习, 也很少参加活动。双休日或节假日, 孩子们的空余时间不是被家长安排补课、参加音乐、书法、绘画等兴趣班, 就是在家玩电脑、打游戏。

(3) 学校体育课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由于体育课教学大纲以“全面”为宗旨, 学生上课时每个项目都要学一点, 还没有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时又开始学下一个内容, 好像学生什么都学了, 实际上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欲望。同时现在安全问题放在了体育教学的首位,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高压下, 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体育课尽量不安排危险的运动项目, 体育课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

(4) 学校及其周围体育设施不够完善, 限制课外锻炼。在市场经济下, 社会上的各体育场馆都实行承包, 免费活动场所少之又少。因此, 场地、器材等设施的缺乏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因素。

(5)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淡薄, 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运动技能差。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之外, 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其他体育竞赛, 缺乏对体育知识的宣传, 使学生对体育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 以至于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体育活动。

目前我校开展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普通中小学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含体育课) 。”我校安排专门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每天的广播操和每周两节体育课, 由体育委员和体育教师协同管理进行。但由于学校每个班人数太多, 校园活动面积太小, 场地、器材数量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 无法正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2) 学校运动会方面。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 学校每年都要召开田径运动会。我校运动会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每年都能面向全体学生, 召开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 使学生在参与中, 真正体验到体育竞赛活动的乐趣。但是由于场地、器材数量的匮乏, 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开展。另外, 如今学生的安全性问题放在体育活动的首位, 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本着从学生安全出发的原则, 运动会尽量减少危险的运动项目, 忽视了运动竞赛的特殊性。

全民体质的提高关键在少年儿童时期, 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必将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近年来, 国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 在全国范围内要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因此, 学校要努力改善目前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对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画廊、班级活动等形式, 加强对体育宣传的力度,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学校要积极开展多样的体育竞赛项目并举办体育文化节, 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学校每学期应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安排体育兴趣小组进行比赛,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体育教育中应该调整和改革课程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 要选择一些旨在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为目的, 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素质为主的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 体育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 做好对学生的监控, 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要按照活动项目准备活动器材,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 学校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体验, 养成锻炼的习惯。还要增强家长的健身意识, 保证孩子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使体育锻炼得到充分的保证。

(6) 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学校要制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做到学校领导带头、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每天锻炼一小时。鼓励和支持成立足球、篮球、排球等专项运动队, 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 定期举办专项体育竞赛等, 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总之,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从根本上变“要我活动”为“我要活动”, 是我们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享受体育, 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国教育报, 2007.

民族状况 篇9

关键词:贵州,少族民族高职生,心理健康,SCL-90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 现少数民族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8.98%。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高职生在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特殊性, 加上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 无论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还是对和谐校园的构建, 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拟客观分析贵州少数民族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期为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贵州省4所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14份, 回收有效问卷605份, 回收率98.53%。其中, 男生296人, 女生309人。

研究方法采用Derogatis, L.R.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测评。该量表有90个项目和9个因子, 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 目前此量表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和研究方面。测评由笔者组织实施, 学生按要求独立填写问卷, 完成后当场收回, 24天完成整个测评工作。

数据处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 并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少数民族高职生SCL-90检出率SCL-90因子分数值越大问题越严重, 一般认为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超过3分, 则被试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中度指自觉有该症状 (例如失眠、焦虑、烦恼、自责、孤独等) , 其严重程度为中等。表1显示被试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的因子分≥3的检出率。由表1可见, 少数民族高职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4.05%;女生 (14.24%) 的比例略高于男生 (13.85%) , 但经χ2检验无显著差异 (P>0.05) 。

少数民族高职生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表2显示:少数民族高职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人际关系敏感P<0.05, 其他P<0.001) ;但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 其他因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焦虑P<0.05, 其他P<0.001) 。这说明, 少数民族高职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国内正常人群体较低, 但相对全国大学生群体较好。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少数民族高职生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表3显示:女生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生, 且均具显著性差异 (抑郁P<0.05, 恐怖P<0.01) ;男生与女生在其他因子上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 。这说明, 少数民族高职女生在恐怖、抑郁症状上比男生体验更为明显、深刻, 特别在恐怖症状上更为突出。

注:t值是先经F检验方差是否呈齐性后的相应检验值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贵州少数民族高职生中, 14.05%的学生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此结论中的比例低于有关研究结果 (16.51%, 25.0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少数民族高职生大多来自于边远的贫困山区。他们的信息拥有量、心智模式以及经济状况等会使其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出现诸多心理不适。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 加上高职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较低和就业难度较大等, 高职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必然被引发。近年来, 国家在经济上对贫困少数民族高职生给予了大量的资助, 积极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同时, 高职院校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并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多方面的关怀。这些可能是结论中比例低于其他有关研究结果的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 贵州少数民族高职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群体, 此结论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少数民族高职生要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有关。但在全国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 此结论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近年来贵州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注重人文关怀有关, 同时也与建模较早的全国大学生常模和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差异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 贵州少数民族高职生女生与男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这一结论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但女生在恐怖、抑郁因子上与男生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 此结论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女生长期受到较为保守的传统教育和自身的身心特点限制以及社会阅历比男生相对较浅, 使其在交友、应对方式、适应性等方面与男生有一定差异相关。

基于上述结论,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笔者建议:积极构建少数民族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纳入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高职教学及管理模式, 并加强少数民族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职生多给予关心和帮助, 针对他们突出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辅导, 对女生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建立少数民族高职生心理档案, 并进行追踪辅导。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概况[EB/OL].[2009-08-20].http://www.gzgov.gov.cn/2005pages/gzgk/gzgk_xzqh.asp.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64-67.

[3]樊富珉, 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4) :26-32.

[4]胡启先, 易法建, 毛晋平, 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237-255.

[5]卫根泉, 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9 (2) :73-76.

[6]张永雷, 刘瑶, 董湘玉, 等.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3) :255-256.

[7]田澜.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6) :644-645.

民族状况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7-2011年全部新生共1 698名。其中汉族学生1 352名, 土家族学生135名, 苗族学生112名, 壮族学生42名, 其他民族学生57名 (侗族、藏族、蒙古族、畲族等) ;男生883名, 女生815名。采用肛门拭子法和厚涂片透明法 (改良加藤法) 查虫卵, 以检获虫卵作为感染依据[2,3]。记录感染情况, 感染者给予相应药物, 定期复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年度新生感染情况

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率逐年下降, 总感染率明显低于2005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结果[4]。2007-2011年农村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 (15.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10, P<0.01) 。与1998-2002年比较, 该校新生肠道蠕虫感染率由22.12%下降至12.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18, P<0.01) 。见表1。

2.2 不同民族新生感染情况

由表2可见, 少数民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学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77, P<0.01) 。

注: () 内数字为感染率/%。

注: () 内数字为感染率/%。

2.3 不同性别新生感染情况

男、女生蛔虫 (8.83%, 6.75%) 、鞭虫 (4.76%, 2.94%) 、钩虫 (0.79%, 0.25%) 、姜片吸虫 (0.11%, 0.12%) 、带绦虫 (0.34%, 0.12%) 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常见肠道蠕虫总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3, P<0.01) 。

2.4 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防治措施沿袭惯例, 加强健康教育, 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改善环境卫生等。在大二寄生虫学课程实验中, 学生自我检测粪便中蠕虫卵, 结果均为阴性, 感染率为0。

3 讨论

寄生虫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且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5]。我国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率虽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在部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仍较严重[6,7,8]。

调查结果显示, 近年来常见肠道蠕虫感染在城乡及不同民族新生间的分布与9 a前基本一致, 可能与该校的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特点相对固定有关。总的感染率明显降低, 尤其是农村学生感染率明显降低, 可能与农村的经济条件改善、新农村建设有关。新农村建设措施中的改厕, 政府补贴农村各户修建沼气池, 使人、畜粪便充分发酵后再投放入外界环境, 有效杀灭了粪便中的蠕虫卵, 从源头控制了肠道蠕虫病的传播[9]。

农村新生总感染率高于城市新生, 可能与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有关。男生的卫生习惯比女生差, 且农村男生经常参与农业活动, 可能是男生肠道蠕虫总感染率高于女生的原因。少数民族新生总感染率高于汉族新生, 可能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有关。大学二年级学生感染率为零, 主要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 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 尤其是学习完寄生虫学课程后, 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我国的寄生虫病防治已取得显著效果, 今后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对流行程度较重的地区加强普查, 引导和教育群众逐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 在学生中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普及健康讲座, 争取彻底消灭肠道蠕虫病。

参考文献

[1]李继红, 崔茜.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5) :622-623.

[2]李朝品, 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研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1-144.

[3]杨庆贵, 李朝品, 陶莉, 等.某高校医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2) :1058-1059.

[4]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 (5) :332-340.

[5]李雍龙, 主编.人体寄生虫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

[6]辛杰, 马俊, 陈群, 等.蒙自市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3) :364.

[7]吐送托合提.肉孜, 古丽鲜.巴依孜,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都拉.某县3~18岁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药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2) :208-209.

[8]郭世荣.云南省永德县四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两次调查分析[J].云南医药, 2011, 32 (2) :240-241.

民族状况 篇11

此次调查对象为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民族本科预科专业(含文、理)全体学生,发放问卷178份,其中13预文108份,13预理70份,回收调查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90%。这份调查问卷共设有22个问题,其中1个为开放性题。问题涉及语文学习的兴趣、动机、内容、学习方式、阅读对自身的影响,对语文学习的期望等多个方面。在此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语文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语文一直是预科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那么预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动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从表1可以看出,预文有37%、预理有49%的学生回答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文。但是当问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课程是什么时,从表2可以看出,数学和英语是花时间最多的课程,预文有高达50%的学生回答在英语的学习上投入时间最多,预理则有49%的学生回答在数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最多,即便是预文也有30%的学生选择数学,远比14%高许多。为什么最感兴趣的课程却在学习时间、精力上花费最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一方面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学不学水平都差不多;另一方面是中高考对学生学习语文带有功利性目的,虽然兴趣值很高,但是学习动机不高。这点在后面的问题中得到印证,在问及对学习语文有没有兴趣中,预理有95%的学生表示有兴趣,预文有91%的学生表示有兴趣。但是在问及语文难度怎么样时,预理有61%的学生表示比较好学及最好学,预文则只有41%的学生表示好学,有59%的学生表示难学,这是预文和预理班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一半以上的文科学生会觉得语文难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都值得思考。在问及学习语文的动力时,预理有80%、预文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的动力是因为“语文内容丰富精彩”和能“提高素质陶冶情操”,预理有8%、预文有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高”,预理有12%、预文有8%的学生认为是“能取得良好成绩”。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本身内容的丰富和人文性,教师和考试的因素较小。这点和中小学的语文学习动机不一样,这说明:一方面是当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重点是在“教”还是在“引导学生学”;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大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教材的因素,因为超过一般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是因为“语文内容丰富多彩”,所以后面问及对现在使用的预科语文教材满意度时,预文有82%的学生表示一般、4%表示不好、4%表示要求换,只有10%的学生表示满意。预理有88%的学生表示一般、2%表示不好,10%表示满意。可以看出,学生对现行教材满意度较低。

(二)关于语文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阅读、自主表达等等,这些理念在预科语文的学习中依然值得继承。关注预科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提高预科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调查发现,在问及学习语文通常采用的方法时,预理有54%、预文有47%的学生认为是“识记、理解、应用”,预理有12%、预文有15%的学生选择的是“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巩固”,预理有22%、预文有16%的学生选择的是“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多问”,预理有12%、预文有22%的学生选择的是“想学就学”。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没有多大的差异,大部分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识记、理解、应用”,而不是“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多问”,或多或少受到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预科的学习虽然受到直升本科考试的影响,但是学生在选择语文学习的方法时开始有意识地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所以在问及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是,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在语文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大致相同,选择最多的都是“查找资料”,这一结果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当然,在“默写背诵”上,文、理科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包括前面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文科学生反而没有理科学生更加重视具有“语文味道”的学习方式,具体原因值得我们去细究。同时,在问及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你最喜欢哪一种时,预理有75%、预文有72%的学生选择“在老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提高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在问及学习的过程中与语文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程度时,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大部分选择的是“偶尔”和“很少”,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少得可怜,任何学习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和对话的过程,古人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言堂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预科语文教学受到大学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才能见到,一下课就不见踪影。

(三)关于文学阅读对自身的影响

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学习基本上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无论中小学学生,还是预科学生,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我们阅读的方式,因此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平常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什么,具体数据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一变化——科技在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和质量。这一现象从“你是否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调查中得到反映,预理生经常阅读的只占14%,而偶尔阅读、甚至很少阅读的比例高达86%。预文生经常阅读的仅有13%,偶尔、很少、从不阅读的比例有87%。这一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面窄、阅读量明显不足,所以当问及“到目前为止,你读过的小说大概有多少部”时,预理有66%、预文有62%以上的学生回答读过的小说在10部以下。预文班学生喜欢阅读诗歌只占7%,喜欢戏剧只有2%;预理班学生喜欢阅读诗歌占9%,喜欢戏剧的低至5%。对于小说的类型,预理则有76%、预文74%的学生表示最喜欢的是侦探、武侠及言情小说,回答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才9%左右。这些数据表明,预科学生的阅读还处在低层次的阅读上,且阅读量少,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方式及内容受手机阅读及网络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倡和推广阅读经典的方式过于单一、陈旧,以致引不起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还对预科学生进行写作兴趣调查,预理有60%的学生表示喜欢写作文,4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写或不得不写。预文则有46%的学生表示喜欢写作文,5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写或不得不写。文理科学生在对待写作兴趣上有差异,且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因为“这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不得不写”。最后的问题是问及预科学生对今后语文学习的期望,就是希望语文课怎么上,讲些什么内容。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答案基本上差不多。有86%以上的学生希望多联系课外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视野,采取活动的方式教学,加强引导、自主学习和经常讨论名著及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及如何查找资料等等。上述调查是预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大致反映,调查显示预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度高,但是缺乏方法、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行动。

二、思考与对策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预科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有很高的期望,自主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总体来看,预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不令人满意,一方面预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渴望语文教师教授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性、引导性的作用,导致预科学生对语文学习呈现明显的被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

要真正提高预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得结合预科学生的特点和预科专业培养目标,在学生原有汉语知识基础之上,通过“补”“预”结合,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虽然是对高中语文知识的“补”,同时也是对预科学生升入本科做一个准备,因此,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和研究意识。比如曹植的《洛神赋》,关于《洛神赋》的主题众说纷纭,这样就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问题,“历史上对《洛神赋》主题的解读有很多,请去图书馆及网络中查找资料,并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哪一种解读比较赞同或者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到时课堂内互相交流。”这样就可以打破原有“教师讲、学生不一定听”的尴尬局面,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灵活地使用语文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按照文体和历史顺序来编排的,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词,一共24篇,且有的篇目是高中学过的。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把高中学过的拿掉,充实丰富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且是经典的诗词,教学的顺序也不一定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编订。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预科学生在中学时,学习语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考试,带有功利化目的。进入预科学习,主要是为能顺利进入本科阶段而学习,而大学的学习综合性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预科语文教学,一方面继续夯实预科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开展多种语文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等。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引导。

(四)引领经典阅读与重视写作

针对预科学生阅读量少及阅读层次低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开学初就列符合预科学生特点的经典阅读书目且丰富多样,并且定期召开经典阅读读书会,或者办一个班级刊物,把学生的读后感编成一本集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还应重视对预科学生写作的指导,比如小论文的写作以及应用文的写作。总而言之,重点还在于夯实预科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他们能否顺利地进入本科学习的重要基础。

(本文为贵州省凯里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课题《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阶段成果,立项号:S1346)

民族状况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西民族大学2007级全体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共1 073人, 收回有效问卷1 073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男生396名, 女生674名, 未填写性别的3名;壮族学生644名, 毛南族学生14名, 瑶族学生50名, 侗族学生45名, 苗族学生47名, 水族学生7名, 仫佬族学生16名, 仡佬族学生3名, 京族学生4名, 彝族学生1名, 满族学生1名, 未填写民族的241人。选取2007级汉族学生1 245人为对照组, 男生523名, 女生722名。

1. 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有90个测量项目, 分为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与睡眠饮食有关的附加项, 从无症状到有严重症状分为1~5分5个等级, 得分越高, 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心身症状越严重。一般规定, 10个因子中任意1个因子分值大于3分为阳性, 表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分值越高, 表明心身症状越严重。在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入学2个月后,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淑凡软件公司开发的开拓者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网络测试。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总检出率

1 073名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SCL-90中10个因子中任意1个因子≥3的为78人次, 占总人次的7.26%, 其心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汉族大一学生在SCL-90的10个因子中任意1个因子≥3的共48人次, 占总人次的3.85%。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检出率高于汉族学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067, P=0.000) 。

2.2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与汉族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在9个因子项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汉族学生, 心身症状更为明显, 见表1。

2.3 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比较

由表2可见, 女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26%, 明显高于汉族大一学生检出率, 与广西民族大学2005级本科生、2006级本科生入学时相比, 也是明显较高, 而与佘少华[1]2004年对广西少数民族师专学生的研究结果比较,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师专学生 (11.6%) , 说明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比普通本科生要差, 但相比于少数民族师专学生则要好, 这可能与本科院校对于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

调查表明,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身症状与汉族大一学生相比, 总体情况均表现为心身症状更严重, 与江西地区的民族预科学生比较, 广西预科学生除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与江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得分[2]相似以外, 在其他8个因子项的得分均高于江西预科学生, 心身症状也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招生对象3个100%的界定 (100%边山穷地区, 100%少数民族, 100%农业人口考生) , 而其他某些地区的预科生许多来自于城市, 广西少数民族预科生均来自农村, 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较高, 学生心理压力过重, 因此导致预科生的心境更加压抑, 强迫性行为更多。 (2)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大多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据近几年预科学院统计, 90%以上的学生是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 无疑使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 使他们的心理正处在一种对人生既抱希望又常怀失望、对前途急需选择又无所适从的失落状态。 (3)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来自多个地区、多民族, 习惯、风俗、爱好各异, 学习起点低, 来到繁华的大都市, 同学之间的彼此融合也需要进行调适。 (4)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集合了高中生 (会考合格、高中毕业) 与不合格的大学生 (高考选拔低于本科录取) , 这种非中学生、非本科生的角色定位, 还面临着以后的专业选择, 让许多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的学习生活茫然, 角色混乱。根据该校心理咨询情况的统计显示, 许多预科生在自己以后的专业选择、就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扰。因此, 在他们身上痛苦与憧憬并存, 颓废与奋发同在, 自卑与自信俱有, 所固有的先天不足遭遇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转变时, 心理问题就会更为严重。

调查还表明, 少数民族大学预科女生在10个因子项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并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项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女生总人数为674人, 占总体预科生的62.8%, 调查结果可能与性别角色差异与民族预科生的生源有关。首先, 在就业或任务分配等方面, 女生较男生有更大的就业压力, 以及一些行业对性别的歧视, 造成女生就业受阻, 女性在生存竞争中没有保护与照顾的平等。其次,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大都来自边远的农村或者山区, 这些地区文化思想比较落后, 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女性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较低, 所以女性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更容易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性, 容易产生消极、悲观、失望情绪。来自这些地区的女生, 在人际交往方面, 特别是异性交往方面缺乏正确的教育, 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 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正如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指出的: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3]。

关键词: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佘少华.少数民族师范专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44) :56-58.

[2]汪小琴, 张建灿, 罗亮.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8 (1) :42-44.

【民族状况】推荐阅读:

投资状况07-15

自尊状况07-20

设备状况07-21

异常状况10-15

产业状况10-15

上网状况10-19

治疗状况05-13

免疫状况05-24

医疗状况05-28

车辆状况06-03

上一篇:财务会计课程下一篇: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