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CT诊断

2024-10-09

16排CT诊断(精选11篇)

16排CT诊断 篇1

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提高CT的图像质量及扫描速度, 使对前列腺癌患者病变的定位、定量更加精确。本文通过对30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对比两次扫描的影像学资料与数据, 分析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势, 详细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患者30例。其中, 年龄12~84岁, 平均58.31岁。

1.2 设备及对比剂

对所有前列腺患者使用西门子HOMATOMEMOTION 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各种参数如下:管电压120~140k V, 管电流30~380m A, 准直器宽度为0.625mm×16, 扫描速度0.5s/圈, 螺距0.562~1.75∶1, 视野24.5cm, 矩阵512×512, 床速度17.5~34mm/圈[1]。选用对比剂团自动跟踪技术对前列腺患者病变部位及感兴趣区域进行血管的不同时相、各个期别的加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90~100 mL, 经患者肘静脉团注射对比剂, 速度为2.5~2.7 m L/s。

1.3 检测方法

根据临床医师的申请对患者检查部位进行平扫检测, 再平扫完成后, 若发现患者有病变需要必须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时, 可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在CT增强扫描的之前, 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要求、对比剂的剂量及使用方法、各种毒副作用及影响等。在征得患者同意及签署“碘剂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后, 对前列腺患者实施16排螺旋增强扫描。对患者静脉血管注入对比剂300/370 g (I) 80~100mL, 依据扫描部位血供特点及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扫描设计模式, 以便期更好的显示扫描部位病变及血供的不同时相、各个期别的图像信息, 为下步诊断提供可靠的图像资料[2]。影像观察: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各径线测量, 并观察患者前列腺形态轮廓, 平扫及增强扫描前列腺密度的改变状况、中央区及外周区的比例等。

2 结果

在30例患者中, 有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4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未行手术切除。在进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前患者出现前列腺增生14例, 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 形态异常。详细检查数据如下:增生明显呈结节状突入膀胱轮廓内 (9例) , 不明显者呈微结节影向前或上方突起的患者 (5例) 。增强扫描后发现前列腺癌17例, 表现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 密度多不均匀且周围盆底筋膜受浸润, 脂肪间隙有消失的状况。

所有病例在经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 得出最终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13例, 前列腺癌17例。其中单纯前列腺腺癌12例、鳞癌3例,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腺癌4例。

3 讨论

综上, 16排螺旋CT是利用X线对人体扫描而获取病变信息, 再经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清晰的图像。由于16排螺旋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 可以分辨出各种组织结构间的微小密度差异, 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适用于全身各个脏器的检查, 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在16排螺旋CT平扫后的增强扫描可以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患者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及结构特征等资料。

由于前列腺癌主要起源于后叶周边带, 并以后叶周边带为多发区域。前列腺癌结节, 特别是早期的小癌结节和正常的腺组织密度差别较小, 在平扫时瘤灶的密度差别不易检测出来。而晚期病例表现较为明显, 有明显的肿块病灶及占位效应并向邻近的组织侵犯、精囊角消失, 有向远处骨及肺等器官转移的征象。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时, 容易发现低密度或包含低密度的混杂密度灶。本组研究中的30患者在经过平扫后的增强扫描得出最终诊断, 前列腺增生13例, 前列腺癌17例。其中单纯前列腺腺癌12例、鳞癌3例,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腺癌4例。本组病例中13例患者符合16排螺旋CT增强后的典型表现, 因为前列腺癌为乏血管性肿瘤, 在强化后多表现为低密度及包含低密度的混杂密度灶, 从而容易被发现。

因此本组研究采取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 不但对患者检查部位的扫描速度快且图像质量较高, 有效地检测出前列腺癌患者病变的情况。我们在临床诊断中要做好防范工作, 掌握对比剂的用量及速度, 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发挥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通过, 利用16排螺旋CT先进设备的性能, 提高我院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兴伟, 凤伟, 周康荣.前列腺癌螺旋CT早期增强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2) :107-108.

[2]许国胜, 王仁法, 张宇峰.前列腺增生与肿瘤的CT表现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 1999, 14 (3) :185-187.

16排CT诊断 篇2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购买16排螺旋CT的原因

医院骨伤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科室,在本地区独树一帜,康复科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中医特色专科,上述科室为本地区的骨伤及颈、腰椎间盘病变、脑中风等广大患者提供了健康保证。也为该病在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医院现有300mA和500mAX线光机,机体老化,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CT机是上述病种的主要检查手段,所以CT是上述科室发展必备设备。

二、申请购买该类设备的技术考虑

16排螺旋CT具备表面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多平面容积重建,任意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三维容积重建,仿真内窥镜,血官造影等多种软件功能,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也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故我们申请购买具备以上技术的设备。我们将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及厂家实力与信誉,选择相应的系统。

三、该设备的预期使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现有病床150张,每天检查人数近17人次,按国有关规定,预期使用10年,在其正常使用期内可为近6万名患者提供检查,社会效益显著,购置一台16排螺旋CT,总价值约500多万元,按目前的收费标准,每做检查一次收费27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70万元左右,减去年维修及消耗费用约4年可以收回投入。

四、人员技术配置

在人员配置方面,医院放射科现有高级医技人员1人,中级医技人员3人,初级2名,技术力量处于中上水平,足以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维修方面的准备

经销商保修一年,以后与厂家签订维修合同,由厂方专业工程师负责维修。

六、购置经费

医院自筹资金100万元,剩余欠款分3年分期付清,主要配套设施已具备,购置的设备按我们的经济效益预测具有偿还能力。

永州市第二中医院

16排CT诊断 篇3

关键词 三维钛网 CT图像重建 颅骨缺损成形术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行颅骨成形术患者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6~65岁;均为额部颅骨缺损,其中2例涉及眉弓,1例为双侧颅骨缺损;缺损面积≥8cm×8cm;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5例,额部(包括眉弓+额窦前壁)凹陷性骨折,碎骨片摘除术后1例。

治疗方法:行头颅16排CT超薄扫描,由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图像的三维重建,计算颅骨形状,模拟缺损颅骨补片,患者认可后,应用数字机床重新冲压三维钛网塑形。

手术沿原切口入路,用含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分层注射,以减少头皮切开时出血量。

为顺利剥离帽状腱膜下层组织,预先在帽状腱膜下层准确而均匀地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但要注意,如果注射过浅,分离的头皮组织过于菲薄,可能影响血供致皮肤坏死;注射层面过深则可能注入硬膜下层,造成硬膜下积液或易引致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皮瓣小而骨窗大者,采取帽状腱膜下向四周游离的方法完全暴露骨窗。小心剥离,避免切开硬膜层,以免造成脑脊液漏。硬膜露口小时可直接缝合,大时可用筋膜修补,或用EC耳脑胶粘合,否则可能会因钛网下积液而使手术失败。

术中尽可能用双极电凝彻底止血,减少术后皮下渗血。使塑形后钛网与原缺损颅骨大小相符,覆盖骨窗。用4~8枚不等的钛钉及配套之自攻锥,在骨窗边缘牢固固定钛网。使钛网与骨窗边缘延续处尽可能平整光滑,以防钛网边缘翘起刺激头皮,造成术后疼痛。皮瓣下留置1枚引流管,术后预防感染治疗,24小时后拔出引流。

结 果

手术治疗6例患者,8个缺损部位,钛网补片与颅骨完整适配,未经任何修整,塑形满意。平均手术时间30分钟。术后患者满意,认为恢复了原有面貌,未见任何手术并发症。

讨 论

小儿颅骨缺损影响正常脑发育,大脑发育不对称而出现智力偏低,成年人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甚至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时造成脑膜-脑瘢痕形成伴癫痫[1]。三维钛网辅以16排CT颅骨图像重建塑形,应用早期颅骨重建,可尽量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另外,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优良,力学强度高,耐腐性及耐磨损性能好,无磁性,不磁化,对X线、CT、MRI无明显影响,而且具有比较强的抗压性能,不易老化,毒性小,对组织刺激小。不足之处是有导热性[2,3]

三维钛网辅以16排CT颅骨图像重建治疗颅骨缺损,可使颅骨修补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形,特别是使前额、眶上缘、颞窝处颅骨缺损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减轻了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强度和病人的痛苦。术后可接受CT、MRI等仪器的检查。本组无1例反馈钛网明显导热、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及皮瓣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无1例出现脑室牵张、脑穿通畸形、脑积水加重,相反均有明显好转,脑外伤后功能性症状、精神障碍、外伤性癫痫等明显改善。因此本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68.

2 Sanan A,Haines SJ.Repairing holes in the head:a history of cranioplas-ty.Neurgery,1997,40(3):558.

16排CT诊断 篇4

3讨论

3.1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组织起源于肾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 而小肾癌是肾癌的早期阶段, 其病灶往往较小, 缺乏临床症状, 常规CT受容积效应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扫描容易造成漏诊。而多层螺旋CT具有容积扫描、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任意平面薄层重建等特点, 一次注射造影剂即可完成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多期扫描, 更有利于小肾癌的检出和定性[3]。

3.2小肾癌 (SRCC) 是指最大直径在3 cm或以下的肾癌。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腰痛, 但大部分无明显症状, 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病灶局限于肾实质内或稍突出肾轮廓外 (见封三图1) , 平扫病灶密度较均匀, 多数表现为低密度[4]。小肾癌病理上大多数证实为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胞浆内富含脂肪, 为可能导致其低密度的原因[5];部分病灶表现略低密度或等密度, 极个别密度高于肾实质, 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楚, 增强可见假包膜, 如果病灶局限于肾轮廓内, 密度与周围肾实质接近, 在CT平扫时极容易漏诊。增强扫描多数癌灶在皮质期呈早期明显强化, CT值上升40 Hu以上 (见封三图2) , 这是由于大部分肾癌病理上为实质性, 病灶内含有丰富的窦样血管, 所以增强扫描时病灶明显强化, 病灶在实质期密度明显下降, 表现为低密度, 且病灶边界更加清楚 (见封三图3) , 这种“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与典型的肝癌强化特点相同[6]。排泄期病灶密度继续降低, 仍低于周围肾实质密度 (见封三图4) 。SRCC主要需要与不典型的错构瘤及不典型囊肿相鉴别, 结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 一般不难作出鉴别。

总之, 小肾癌是肾癌的早期阶段,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就显得意义重大。基于16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多平面薄层重建的优点, 很大程度上可避免因憋气过久呼吸移动形成的伪影导致的漏诊;配以高压注射器的使用, 一次短暂的憋气, 即可完成多期增强扫描, 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 可明显提高肾实质内小肾癌病灶的发现

【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及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进行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其中50例是冠心病患者,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确定的关联, 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 对于预测冠心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超声检测相关性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 因此尽早诊断冠心病对于有效治疗具有重要帮助。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而且超声检查有着无创、安全、方便等优点, 因此被很多人所接受。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100例进行超声检测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现将颈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 男61例, 女39例, 年龄35岁~83岁。其中有50例是冠心病患者, 18例有心绞痛, 19例不典型胸痛、胸闷, 13例心肌梗死。

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 进行横切、纵切, 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及颈外动脉外段的情况, 同时观察颈动脉、颈动脉分支内中膜的形态、厚度[1], 观察有率。因此, 16排螺旋CT对小肾癌的发现和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昌谷, 任素蓉, 余永清, 等.螺旋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42-43.

[2]王国庆.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 :108-109.

[3]程元峰, 陈少林.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J].包头医学, 2009, 33 (1) :10-11.

[4]卢晓玲, 丁建国, 王培军.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与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7 (3) :368-371.

[5]朱天照, 王仪生, 夏同礼.小肾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22 (5) :574-576.

16排CT诊断 篇5

关键词:冠心病;64 排螺旋 CT 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公认为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但是CAG为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能较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血管的变化,以其无创、安全、操作方法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1],已逐步成为重要的冠状动脉疾病检查手段[2]。本研究通过冠脉造影和冠脉 64 排螺旋 CT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 64 排螺旋 CT 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200例,男63 例,女 37 例,年龄35岁~81岁(61.7岁±15.2岁)。间隔1周内先后行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心律齐,可屏气20 s。心率>70次/ min 者行 64SCT 前 30 min 给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12.5 mg~25 mg 舌下含服,扫描时心率 50次/ min~70 次/ min。

1.2检查方法

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由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提前1 h通知患者于CT室等候。检查前测试患者基础心率,对心率>70 次/min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25 mg~50 mg口服,控制心率在50次/min~70 次/min。扫描前严格呼吸训练,使患者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屏气,使呼吸频率误差在10%以内。扫描前先给予患者2 mL碘普罗胺 ( 优维显 370 mgI/mL)经肘部静脉推注,过敏反应为阴性者进行CT检查。成像检查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5 mL/s~5.5 mL/s 注射速度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扫描前5 min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口服。先做常规胸部定位像。采用肘静脉团注,当造影剂进入升主动脉时,开始扫描,在心电门控下进行心脏扫描,在机器扫描时间内,让受检者吸气憋气,按确定的延迟时间一次屏气完成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者冠状动脉在各个相位窗重建的图像,筛选出图像质量最佳,运动伪影最小的重建图像[3]。平扫参数:电压 120 kV,管电流 300 mAs,采集层厚 0.5 mm,有效层厚 3 mm;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参数:扫描范围 160 mm(Volume),有效层厚 0.5 mm,重建间隔0.5 mm,电压 100 kV~135 kV,管电流 350 mAs~ 550 mAs,球管转速时间每圈0.35 s。数据使用 VitreaFX3.1.0后处理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钙化分析等进行心脏冠状动脉的重建,获得冠脉及其分支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冠脉的病变进行评价。

3 讨 论

64 排螺旋 CT 临床应用于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是根据血液循环时间,一次完成较大部位的容积数据采集、处理以获得血管造影的方法,与以往 CT 比较,其球管转速加快,扫描层厚更薄、旋转速度更快探测器宽度增加,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对心脏冠脉的扫描可能在 5 s 内完成,伪影大大减少,清晰的三维立体冠脉图像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是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可靠的影像学技术。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它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形态上基本接近大体解剖。对于显示管壁的狭窄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以较好地显示冠脉主要血管的中重度狭窄病变、桥血管、开口畸形和心肌桥,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无创筛查、冠脉支架术前筛选、术后随访的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于门急诊冠心病患者的筛查,对冠心病分层治疗,减少阴性患者不必要的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估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冠状动脉再通和支架术后复查提供了重要依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4],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Brodoefel H,Reimann A,Heuschmid M,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16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Imag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high heart rates[J].Eur Cardiol,2006,16:14341441.

[2] 谢元亮,郑晓华,金朝林,等.心率对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放射学实践,2006,

16排CT诊断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SPLC患者中女17例, 男53例, 年龄30~60岁。其中17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为常规健康体检发现;15例咳嗽伴胸痛;14例咳嗽、痰中带血丝;3例肋骨转移, 11例发现胸膜转移, 6例咳嗽伴发热。70例中大细胞癌5例, 小细胞癌5例, 腺癌44例, 鳞癌16例。

1.2 影像学资料

70例均为周围型肺癌, 直径≤3.0 cm, 其中直径<2 cm 51例, 占63.7%;等于3.0 cm者3例, 占3.8%;2~2.9 cm 26例, 占32.5%。

1.3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TOSHIBA公司生产的Aquilion/M16型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所有病例均先行常规CT扫描, 取层距及层厚均为7 mm, 行全肺扫描。

2 结果

2.1 小肺癌患者空洞的诊断与分析

50例空洞患者的分析:鳞癌空洞的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癌性空洞的典型表现为厚壁或壁厚薄不均, 内壁凹凸不平, 成结节状, 外壁成波浪状或分叶状。多为偏心性。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种可能: (1) 真性肺大泡或支气管囊肿内发生肿瘤; (2) 肿瘤广泛坏死; (3) 肿瘤压迫或堵塞邻近支气管致肺气肿、肺大泡形成[2], 以后癌组织靠大泡壁生长而成。

空洞壁的厚度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一般认为, 壁厚≤4 mm偏向于良性, 而壁厚≥15 mm偏向于恶性。不论壁的厚薄, 如显示内壁不规则, 尤其是当有壁结节时, 则为癌性空洞的重要依据[3], 见图1。

2.2 小肺癌钙化的诊断与分析

多数人认为, 肿瘤钙化的有无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原发与继发性肿瘤的区分均无帮助。相对重要的是肿瘤内部钙化灶的形态。

钙化的机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 营养不良性钙化, 肿瘤供血障碍, 癌细胞变性坏死, 局部酸碱度改变, 钙盐沉积[4]; (2) 瘢痕或支气管软骨钙化为肿瘤包裹; (3) 在瘢痕或肉芽肿基础上发生的钙化。钙化多位于肉芽肿内; (4) 与肿瘤内分泌有关, 即肿瘤本身的钙化, 如黏液性腺瘤, 其内分泌因子促进肿瘤钙盐沉积。

斑片状钙化多发生在肿瘤的中心部位, 是因肿瘤供血障碍坏死后而发生, 肿瘤直径多在6 cm以上。

3 讨论

周围型小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 报道多现实大多病例是在查体或行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为提高小肺癌的检出率, 建议对50岁以上者, 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查体。周围肺炎型肺癌可占据一个肺段的大部分、一个完整肺段或一个以上肺段, 有时甚至可累及一个肺叶。其病理大体形态与大叶肺炎相似。在病理切面上可清楚看到肺小叶间隔。肿瘤周边部与正常肺组织移行, 缺乏明确界线。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各级支气管不易受肿瘤侵犯。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咯血、喘鸣、胸闷等。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声嘶等。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头痛、呕吐、局部疼痛、腹水、淋巴结肿大等。癌作用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

小肺癌以腺癌居多, 一些报道现实, 腺癌占周围型小肺癌59.2%。腺癌因瘤体密度低, 早期影像常不清楚, 为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普通X线检查能发现的肺癌直径大约在1.0~1.5 cm, 但对肺尖、心、肋膈角等较隐蔽部位的小肺癌则需借助CT, 更小者则需高分解CT (HRCT) 。文献报道周围型小肺癌, 直径2 cm有毛刺征者占75%, 有切迹征者占80%;直径1.0~1.5 cm, 毛刺征占29%, 切迹征占48%, 胸膜内陷征占62%;直径<1.0 cm者, 常有界线不清的片状高密度区, 似淡毛玻璃样影, 并有支气管透明像和血管集束的表现[5]。肺尖部病变常有模糊的三角阴影, 并向肺门延伸或伴有局限浸润, HRCT可清晰显示。笔者认为, 对位于上叶前段、右肺中叶或左肺上叶舌段的结节影, 更应特别警惕。诊断不明者, 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不愿穿刺者, 可先行抗炎或抗痨治疗, 短期观察, 若复查无好转者, 早期手术为好。

现代肿瘤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保证优秀的西医治疗大多配合好的中成药物。对于周围性小肺癌的治疗的中成药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益肺清化颗粒、扶正消症胶囊等。

CT的优点在于能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 特别对于心脏后、脊柱旁沟和在肺尖。近膈面下及肋骨头部极有帮助。CT还能辨认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CT亦能显示肿瘤有无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另外它还有利于胸内转移瘤的发现及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何蓉, 周伟生, 杨贤卫, 等.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1) :44-45.

[2]丁毅, 张雷, 钱晓军, 等.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 (2) :214-218.

[3]张朝桐, 蔡小琴, 陈曼琼.周围型小肺癌的CT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7) :904.

[4]冯仕庭, 陈境弟, 孟悛非, 等.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 (附44例分析报告) [J].癌症, 2006, 25 (3) :348-351.

16排CT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间质瘤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7~70岁,平均56岁,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纳差、呕吐、部分有体重减轻,体检触及腹部肿块,上述病例均经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

1.2 方法

患者检查前6~8 h禁食,1 h禁饮,检查前10min肌肉注射654-2 10 mg,以空气为对比剂,口服产气粉3~6 mg,待患者自觉上腹饱胀感后进行扫描,扫描体位为仰卧位,机型采用SIEMENS16排螺旋CT,电压为150 k V,电流150 m A,层厚为2~3 mm,螺距为1,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三期扫描,从肘静脉于20 s内注入80~100 ml碘造影剂行团注法行增强,扫描条件同上,所得图像再以1.0~2.0层厚,标准算法重建。将重建后的图像传至Siemens Wizard Version A50A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分析。

2 结果

本组小肠间质瘤患者患病部位在十二指肠降部4例,空肠17例,回肠9例。定性诊断:恶性肿瘤25例,良性肿瘤5例。良性间质瘤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强化以静脉期明显。恶性间质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主要向腔外突出,密度不均匀,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中央见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CT所见和手术所见比较,16排螺旋CT检查基本上能准确反映病变的情况,本组30例小肠间质瘤中CT检出全部30个,敏感性为100%;CT定位错误1例和未能定位1例,定位准确率93.33%。

3 讨论

小肠间质瘤约占全部小肠肿瘤的20%,可发生于小肠全段,多发于空肠、回肠,肿瘤通常较大,恶性程度一般较高。本组30例中位发病年龄56岁,空肠病变多于回肠,十二指肠最少,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较小小肠间质瘤病变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中发现[1]。小肠间质瘤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但对于腔外生长的病变显示有较大限度,其冗长曲折的解剖特征使得人们对小肠进行完整的内镜观察变得困难。因此,小肠的影像学检查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小肠影像学检查包括小肠的钡剂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近年多层螺旋CT和MRI进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多排探测器CT。其检测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对运动伪影影响小。后处理和重建功能强大,在胃肠道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2]。由于大部分GIST为腔外生长,较大时常挤压周围脏器,并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从而给病灶的来源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螺旋CT的检查优势除了动态判断肿瘤的血供为手术提供准确的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螺旋CT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及3D重建对肿瘤的脏器来源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更加清晰地显示,更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螺旋CT平扫肿瘤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或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肿块可突入腔内、腔外或腔内外,少数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良性小肠间质瘤肿块多<5 cm,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分界较清,周围组织或器官呈受压改变。恶性小肠间质瘤肿块直径>5 cm,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中央出现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两者强化多较明显,良性者常呈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最显著。恶性者多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中央见低密度区不强化。

总之,16排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肿瘤的来源、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可初步判断良恶性,尤其是对于恶变肿瘤,还可显示侵犯的范围及淋巴结肿大情况为临床提供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 良性间质瘤表现为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强化以静脉期明显。恶性间质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主要向腔外突出,密度不均匀,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中央见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体层摄影术,16排螺旋CT

参考文献

[1]胡碧波,周一波.螺旋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现代实用医学,2008,20(7):531-532.

16排CT诊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5 月—2015 年12 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高危胸痛患者84 例, 均经临床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为高危胸痛患者, 均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干扰及重要脏器损伤、检查禁忌证及试验涉及用药过敏史; 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老年痴呆患者及精神异常患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2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 女17 例; 年龄38 ~ 75 岁, 平均年龄 ( 51. 7± 4. 2) 岁; 均存在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 心率49~ 73 次/ min, 平均心率 ( 62 ± 3) 次/ min。观察组中男24 例, 女18 例; 年龄35 ~ 78 岁, 平均年龄 ( 53. 2 ± 6. 5) 岁; 均存在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 心率48 ~ 72 次/min, 平均心率 ( 60 ± 5) 次/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查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16 排螺旋CT检查 ( 仪器应用GE16 排) , 参数设定为电压120k V、电流为150m A、螺间距为1, 扫描由主动脉弓开始向上至膈下, 并在肘静脉注射碘海醇、0. 9% 氯化钠溶液实施造影剂跟踪, 当CT值达100Hu后开始扫描, 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像三维处理 〔应用多平面重建 ( MPR) 、最大密度投影 ( MIP) , 容积再现技术 ( VR) 等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获取病灶组织多角度清晰图像。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CT检查, 检查方法同上。

1. 3 诊断结果判定标准[3]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50% , 为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见明确内膜瓣或真假腔, 为主动脉夹层;肺动脉见明显血栓栓子, 为肺栓塞。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两组的误诊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主动脉等病变, 观察组患者误诊率为4. 76% ( 2 /42, 见表1) , 低于对照组的33. 33% ( 14 /42, 见表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讨论

胸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引起胸痛的原因多为胸壁疾病, 如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4];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胸膜肿瘤[5]。自发性气胸、肺炎、肺癌、支气管病变等; 纵隔炎、食管炎、膈下脓肿、肝脓肿等均可引起急性胸痛。为了及时、准确的对胸痛病因做出判断, 防止病情延误, 临床已将研究重点倾向于胸痛病因筛查。

急性胸痛是急诊室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在英国和美国, 每年分别约有75 万和800 万例患者因胸痛到急诊室就诊。胸痛约占急诊患者6% , 约占非外科就诊患者的25% , 其中约有50% 的胸痛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有研究学者指出, 我国急诊室胸痛患者超过总就诊患者的5% 左右, 与欧美国家相当[6,7]。

急性胸痛的病因很多, 主要分为心血管源性和非心血管源性。常见的心血管源性急性胸痛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常见的非心血管源性胸痛包括胃食管反流症、气胸、胸膜炎、肋软骨炎等。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气胸等常急性发病, 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 称为高危胸痛, 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急诊超声可帮助医生快速做出准确的诊断。目前二维超声设备及相关技术发展迅速, 小型高精度的超声机器如同笔记本电脑大小, 可进行快捷、高质量的床边检查, 对于急症患者有特殊优势, 因而在急诊高危胸痛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8,9,10]。CT检查以其检查结果快速、准确成为胸腔疾病临床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案。与普通CT相比, 16排螺旋CT可多角度、多平面对主动脉进行扫描, 包括内瓣膜、夹层范围、真假腔等, 对患者夹层范围及类型做出准确判断; 真假腔血流速度不同可对造影剂浓度造成变化, 由此可作为判断真假腔的标准, 造影剂密度由高至低为真腔; 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后处理技术分析获得病灶多角度清晰图像, 达到最佳诊断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表明16 排螺旋CT在高危胸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病变, 且临床确诊率较高。

参考文献

[1]成艳平.16排螺旋CT在急性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13, 34 (29) :6100-6101.

[2]罗自锋.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31) :168-169.

[3]冯秀珍, 林坚全, 吴铭杰, 等.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1 (9) :51-53.

[4]张淑媛.16排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29) :70.

[5]罗贵全, 余冬梅, 王强.多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J].西部医学, 2013, 25 (3) :378-379.

[6]沈斌, 冯学良, 杜冰, 等.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淮海医药, 2015, 33 (3) :278-279.

[7]蔡磊, 杨金翘, 杨艳.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颅脑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4, 35 (24) :5446-5447.

[8]张鹏, 都基权, 孙百胜, 等.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25 (4) :666-668.

[9]姚铁祥.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3) :63-64.

16排CT诊断 篇9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201 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因胸部外伤疼痛就诊患者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21~ 63岁, 平均39岁。均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肿胀, 深吸气、 咳嗽时疼痛加重, 压痛明显。经X线检查未见肋骨骨折, 当天即行CT检查, 并在4周后再次复查CT。

1.2 CT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Emotion 16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 有效管电流160m As, 螺距1.0, 采集层厚、层距5mm, 并将采集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 层厚1.2mm, 层间距1mm, 卷积核B70, 窗值Bone, 并将重建影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VR、MPR、CPR等处理。患者仰卧, 双手抱头, 扫描范围自锁骨上缘至肝下缘 (第1~12肋骨) , 头足方向, 扫描前训练患者行吸气后屏气。

1.3肋骨骨折CT诊断标准[1]完全性骨折:骨折线贯穿肋骨皮质, 断端有或无错位、嵌插、成角;不完全骨折:骨皮质皱褶、翘起。由3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利用双盲法独立阅片, 得出结论, 意见不统一时由大家商讨决定。

1.4肋骨骨折数目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21例 (70.0%) 共30根。其中单根骨折14例 (66.7%) , 2根骨折5例 (23.8%) , 3根骨折2例 (9.5%) 。首次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19例 (90.5%) , 4周后再次CT检查时发现骨痂形成而确诊2例 (9.5%) 。

1.5肋骨骨折部位单纯左侧肋骨骨折12例 (57.1%) , 右侧肋骨骨折8例 (38.1%) , 双侧肋骨骨折1例 (4.8%) 。 发生在后肋8例 (38.1%) , 前肋7例 (33.3%) , 腋肋4例 (19.0%) , 表现为同一肋骨多处骨折2例 (9.5%) 。

1.6肋骨骨折程度完全性骨折1 3例 (6 1.9%) :9例见骨折断端轻度移位 (图1) , 但移位最宽处不超过肋骨2/3宽度, 4例未见明显移位、成角。不完全骨折8例 (38.1%) :表现为肋骨骨皮质内缘或外缘不连3例 (图2) , 骨皮质皱褶或略翘起3例 (图3) , 1例仅表现为骨髓腔内结构稍紊乱, 1例仅于4周后复查发现少量骨痂而确诊。合并肺部渗出性病变7例 (33.3%) , 胸腔少量积液4例 (19.0%, 图2c) , 锁骨骨折3例 (14.3%) , 腰椎横突骨折2例 (9.5%) , 肩胛骨骨折1例 (4.8%) 。

2讨论

隐匿性骨折是指实际存在而不能根据X线和临床表现而确诊的骨折。肋骨骨折是胸部钝性外伤最常见的骨损伤, 发生率约为50%, 且90% 的肋骨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2]。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肋骨从后上向前下倾斜, 呈“C”形走行, X线平片密度分辨率低, 为重叠影像, 受呼吸运动影响, 部分骨折线表现为无移位或不全性, 因此限制了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16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 密度分辨率高, 影像清晰, 有VR、MPR、CPR、SSD等多种后处理方法。VR影像立体感强, 能清晰显示肋骨全貌, 观察肋骨骨折数目、部位、移位情况, 但不能很好地显示不全性骨折。MPR能从任意角度重建观察肋骨, 影像清晰、细腻, 适用于不全性骨折的诊断。 CPR为MPR的一种特殊形式, 适用于重点观察某一肋骨, 尤其是多曲面重建, 对肋骨不全性骨折的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但由于操作复杂, 技师操作不当会造成影像假阳性。SSD能从不同角度显示肋骨骨折及重叠区的三维关系。本组30例中, 肋骨骨折检出阳性率达70.0%, 其中2例首次CT检查不能明确病例, 通过定期复查也得到了确诊, 同时能明确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数目、是否为完全骨折、骨折的形态及移位情况、有否合并其他损伤等, 得到了较好应用。

16排螺旋CT用于检出肋骨隐匿性骨折, 笔者的体会: 1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患者吸气后屏气再扫描, 良好的屏气对诊断肋骨有无骨折具有重要作用, 可避免产生假阳性。2综合运用各种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我们选择VR、MPR、CPR组合, 能清晰显示肋骨骨折, 对单根肋骨骨折高度怀疑而又不能明确诊断时, 我们采用多曲面CPR进行图像重建, 能明显提高对不全性肋骨骨折的检出。3要重视对原始横断位骨窗、肺窗、纵隔窗影像的观察。全面观察影像, 不仅可提高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准确率, 同时能观察肩胛骨、胸骨、锁骨、胸椎等有无合并骨折, 以及肺、胸膜、纵隔内有无合并损伤及其他病变, 能让患者得到全面明确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4由于极少数微细肋骨裂折CT扫描仍不能做到早期明确诊断, 而目前又无其他方法能有效替代。我们的方法是建议患者4周后复查, 此时微细裂折部位开始有少量骨痂形成, 骨折部位密度增高, 即可明确诊断。5优化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重建参数。 我们采用层厚、层距5mm扫描, 将扫描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建, 层厚1.2mm, 层间距1mm, 卷积核B70[3], 在减少患者辐射量的同时, 保证影像质量最优化。6加强CT扫描技术人员诊断知识的培训, 提高技术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肋骨骨折的能力, 尤其是能发现可疑肋骨骨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后处理重建, 可提高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总之, 16排螺旋CT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 影像清晰, 诊断明确, 使患者能得到早期有效治疗, 同时也有利于司法鉴定, 捍卫患者权益。

参考文献

[1]王淑丽, 王林森, 孙鼎元, 等.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12) :1289.

[2]Miller LA.Chest wall, lung, and pleural space trauma[J].Radiol Clin North Am, 2006, 44 (2) :213.

16排CT诊断 篇10

川崎病是由日本川崎医生于197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小儿科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川崎病是一种少见疾病,病症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和淋巴结,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但川崎病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而其真正的危害在于心脏等脏器损害。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一般心脏彩超可明确诊断,CT诊断较少,但冠状动脉CTA成像也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本院CT曾诊断一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扫描方法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范围自气管隆突下至心底水平,自头向足侧扫描。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采用触发团注模式,兴趣区设在升主动脉层面,触发阈值为100HU,对比剂选用碘普罗按(优维显370),注射速率2.0ml/s,注射总量30ml,受检患者屏气。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传输到工作站,选择图像质量最佳时相进行冠状动脉图像后处理,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

1.2基本资料患者:王家卫,男,5岁。临床诊断川崎病,为进一确定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儿心率快、呼吸屏气不佳致部分层面图像不佳。

静脉注入造影剂见: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管腔呈囊袋样、串珠样膨大,管腔最大直径约1.26cm,接近同层面升主动脉直径;病变并累及左前降支近段,其管径呈串珠样增粗,直径约0.5cm。诊断:左、右冠状动脉巨大动脉瘤,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及左前降支近段。

2讨论

16排CT诊断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57例, 其中男30例, 女27例, 年龄39~75岁, 平均年龄47.5岁。患者临床症状为:尿量少、无尿、排尿次数增多、腰部疼痛、尿疼痛、血尿、尿失禁等情况, 全部患者均实施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1.2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憋尿, 取仰卧位, 采用16排螺旋CT机实施检查 (SIEMENS公司SOMATOM Emotion型号) , 患者肝脏部位到耻骨为扫描范围。参数设置:扫描完成后选择0.75mm层厚、0.75间隔实施图像重建, 通过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尿道造影立体重建, 并配合冠状位图像、矢状位图像及曲面图像对梗阻部位进行观察, 将检查结果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2 结果

57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后, 诊断结果为:3例神经源性膀胱疾病、12例肾结石、29例输尿管结石、6例输尿管占位性疾病、3例肾盂积水疾病、2例输尿管结核疾病、2例输尿管狭窄疾病。

IVP检查结果为:25例检查影像正常、15例检查影像延迟出现、11例仅有一侧出现影像、6例没有显示影像。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率, 16排螺旋CT检查为100%, IVP检查为56.14%, 两者进行对比, 具有统计学差异 (χ2=32.022, P<0.05) 。

3 讨论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IVP) 是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其特点是通过对比剂的使用, 可以观察肾脏以及输尿管引流的整个过程, 缺点是诊断时间长, 需要对患者腹部加压后才能检查, 患者有疼痛感, 并且图像会发生重叠对诊断造成不便[1,2,3,4,5]。

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 不需要对腹部加压, 检查时间缩短, 图像清晰, 能够将尿路结构清楚的反映出来, 从而找出病变原因。采用多层CT扫描, 还可以对肾功能情况、占位疾病的程度和尿路病变情况进行评价。本次对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 结果显示, 1例患者右侧肾盂以及输尿管部位存在积水, 并且输尿管一部分已经进入到膀胱内, 该患者以前曾做过IVP检查和普通CT扫描检查, 没有发现病变情况。

患者进行普通CT检查, 只能够将横断面图像反映出来, 而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对冠状面图像、矢状面图像以及斜面图像和曲面图像进行呈现, 从不同角度对泌尿系统实施诊断。普通CT扫描只能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 而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将病变部位的形状、大小以及病变范围进行反映, 并且多层螺旋CT检查还能对很小的结石类型进行检查, 从而更准确的对疾病情况进行诊断。

本次研究证明, 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操作简单方便、图像清晰, 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 准确率达到100%。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实施多平面图像重建, 能够对病变部位结石的位置、形状以及大小和数量进行判断, 对泌尿系统结构进行准确反映, 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庄启湘, 胡春洪.两种64层CT尿路成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4) :54-57.

[2]王斌, 纪仁浩.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 (8) :879-881.

[3]邵雅华, 陈成诗, 杨建威.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 2009, 38 (5) :58-59.

[4]黄素耀.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38 (5) :58-59.

上一篇:大型水池下一篇:坡地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