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2024-07-03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共12篇)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1

纵观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 尽管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良好态势, 也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观念方面的原因, 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 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其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等的培养, 没有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

发展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而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是被公认为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优势的课程之一。因此,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 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 作为美术教师, 更应该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 应该着重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提高对课程认识, 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美术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不喜欢, 其根本原因在教师, 是教师自己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是权威, 45分钟一直是老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则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 上课似听催眠曲, 没有发言权, 更谈不上主体地位。这注定会导致整堂课死气沉沉, 学生对美术肯定没兴趣。

首先,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目前的真实处境, 客观、正确地理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在学校的众多学科中, 学生对每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并不一样, 在目前功利性还比较浓厚的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会明显偏向于对将来的生活和生存———升学、谋职等有直接作用的学科;再加之某些落后观念的消极影响, 使人们对美育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和误解, 更障碍了对美术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及其功效的认识。而为了促使学生重视美术课, 采用强迫方式更不可取, 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指望学生普遍喜欢学习美术。客观地说,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 学生根本不可能像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那样, 肯以强大的意志力去迫使自己努力学习美术, 因为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美术教师只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兴趣来引导学生接受美术教育。因此, 评价一堂美术课的好坏, 首先要看学生对这一堂美术课所要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兴趣和好奇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其次, 我们美术教师自己应该视美术教育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接纳不同意见, 赏识他们的独特见解和表达, 加强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要多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样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逐渐喜欢上美术课。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 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 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 ‘苦’就不是苦, 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 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因此, 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要的一点是先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兴趣。学生的兴趣激增了, 情趣高涨了, 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动力和灵感;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例如, 教学湘版小学美术第六册《彩墨游戏》一课,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和认识我国的优秀的传统绘画———中国画, 也是第一次接触毛笔、宣纸等中国画绘画工具。这节课的成败关键点就在于教师采用什么办法讲述和介绍, 能使学生在首次与传统艺术见面时, 就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就以一个小魔术的方式将毛笔和宣纸的特性知识灵活巧妙地传授给学生, 还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 这样, 在课堂的开头, 就已经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都很兴奋好奇, 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这活跃的氛围中, 开始了游戏式的彩墨创作。

二、改变不合理的学习方式, 增加学习兴趣

美术课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 不能以数、理、化学科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认为非要画得像、准确, 才算美, 否则将彻底抹煞学生的大胆想象和自由发挥, 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美术仅有的那一点点兴趣, 更会泯灭孩子的创造天性。其实, 每一位美术教师都知道, 美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它本来就应该是一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近似于癫狂状态的学科。教师不能把绘画知识和技能看作僵死的东西, 用来束缚学生的手脚, 限制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美术学习中, 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的属性显得最为突出, 而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对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表现力, 对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 以及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 提倡创造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与爱护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多样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的丰富多彩, 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丰富而自由的个性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没有个性的存在, 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 就不会有创造力。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广开思路, 想方设法, 灵活地调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兴趣。例如, 可以运用电影、录像、电视、范画、参观、访问、旅游, 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这个信息化世界, 计算机和网络等媒体在不断地完善和普及, 计算机在美术教学的运用也日益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 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我们教师要充分、灵活地利用好这一特殊的教学手段, 最大可能地发挥其辅助作用, 使整个课堂充满乐趣。例如, 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水墨画———动物》一课, 学生虽对中国画有所接触, 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画写意动物。那么, 这一堂课的开头就应该合理地调动自己的教学技巧, 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小学生对动画片最喜欢不过了, 但这一代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用水墨画元素拍成的动画片。因此, 课一开始,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先让学生欣赏水墨动画片《松鼠理发师》或《小蝌蚪找妈妈》, 用这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学生们看完动画片, 兴趣大增, 课堂气氛立时活跃起来, 学生都急切地盼望自己也能用彩墨画出生动的小动物。兴趣激发起来了, 学习的动力产生了, 离学习成果就不远了。这时, 我同样用讲解毛笔和宣纸的特性知识的“小魔术”, 灵活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了创作学习过程。

三、接触社会, 感受生活, 丰富艺术储备

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 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 寻找创作的源泉, 增加艺术形象储备, 丰富艺术理解能力。

不少对学习美术有兴趣、在课堂上有主动性的学生, 当其一旦开始动手创作的时候, 为什么又经常会感到不知道该画什么呢?多数学生为什么总选择临摹课本上的范画和欣赏作品?寻其根本原因, 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不敏感, 缺乏感悟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 因而没有建立起丰富的形象储备。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中的美, 体会不到现实生活的美, 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哪怕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 生活感受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从这这门课的生活源头来开拓孩子们的眼界, 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 接触社会生活,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丰富他们的形象储备, 激发他们的灵感, 鼓励他们的创作, 让他们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例如, 利用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 引导他们将平时的无意观察向有意观察发展, 引导他们和小动物交朋友, 注意观察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乌龟、小蝌蚪等等, 关注它们的外形、颜色、姿态、动作、叫声, 并试着把所看到的小动物画下来, 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四、鼓励想象, 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 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当前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的美术教学中, 教师往往给学生好多条条框框, 标准太细致, 太严格, 这样很容易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抹杀学生的创造思维, 使学生感到课程枯燥, 思维堵塞。

每个人的童年都喜欢异想天开, 充满幻想。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 教师要充分理解, 积极引导, 鼓励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好奇和幻想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尤其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鼓励儿童大胆幻想、异想天开。例如, 让学生大胆的构思, 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画面中自由地展示自己奇特的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或者给所画物体注入人格和生命, 或者将所画人物变成动、植物或物品, 或让所画形象置于想象中的场合、空间, 从而用画笔色彩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样, 逐渐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更加有兴趣, 对美术学习更加有动力, 逐渐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以多元评价, 提高自信, 激励进步

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评价学生的作品, 绝对不可以只用一种标准来衡量作品的品位高低和创意优劣。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全面, 当用美术作业来评价学生的时候, 需要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例如, 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学生思维活跃, 见解独特;有的学生态度认真, 笔触谨慎, 制作精细, 作品整洁;有的学生虽造型一般, 但色彩丰富漂亮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 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才能使他们都萌发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 充满成功的满足感和自信, 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要坚持新课改的“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引导人人参与, 积极发表看法。

在学生自评中, 要创设一种自主性学习活动, 可以由学生到讲台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回顾、陈述自己的创作过程, 阐述自己的创意:即介绍自己是怎么想的, 怎样画的;也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创作笔记, 交流创作心得。

在学生互评中, 要引导学生敢于、乐于比较, 除了与同窗学习伙伴相互比较、评价各自的作品, 还可拿出名画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用中外同龄学生的绘画习作与学生自己的画进行比较, 让学生自己去鉴赏优劣, 辨别高低, 发现差距, 悟出道理, 在不断发现中思考, 在思考中练习, 在练习中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习他人的优点, 不断提高自己。

在教师评价中, 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不要过于强调造型能力而单纯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为评价标准, 而要注重创意和感悟, 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其中, 尤其要贯彻全员关注的理念, 既要热情激励绘画水平高的学生, 更要设法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不仅仅要针对美术作业成果来评价学生, 更要依据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衡量、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在这样的“自评———互评———师评”中, 学生会更加想表现自我, 勇于创新;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爱心也将逐步增长。

总之, 当一名美术教师, 应该不断地去挖掘有利的教学资源, 调动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有当学生们对美术有了兴趣, 才能更好发挥美育的促智功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使他们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美术教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 训练他们的绘画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美术课程教育中育人: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目前,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已大有改观, 但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问题, 美术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始终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 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等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2

1、动力不足,缺乏恒心,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2、缺乏奉献精神。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学生们,轻易形成“小天子”脾气,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必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的情形。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3、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的学生霸气十足,举止不雅,破坏公共秩序、语言粗俗,轻易被宿舍排斥;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

4、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解决题目的能力。

5、身体、心理上的题目。很多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瘦弱,近视眼较多,有很多学生体育成绩一般或委曲过关,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就轻易产生心理障碍。

全面培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手:

1. 思想道德素质: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天生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

(1) 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态度、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猜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2) 事业心和责任感。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夸大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看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进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躲在自己身上潜伏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碰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脚踏实地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 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 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现代社会对从业职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

(2) 要建立公道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把握的知识进行公道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

(3) 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4) 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看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3. 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以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进步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看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往迎接挑战。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3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过程课程标准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早在1996年的一篇讲话稿《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中就提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该讲话言简意赅,为后来推行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从此,素质教育就成了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推动着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一、要抓住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是一门集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的政治课程。这门课程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建设中发生的种种社会现象,并逐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应首先体现在学习目标的达成上。

就课堂教学而言,目标是方向,是灵魂,是上好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纵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素质目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品质修养等基础知识。二是觉悟素质目标,主要有: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等;磨砺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等非智力因索;引导学生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等。三是能力素质目标。主要指学生“会学”“会思”“会用”的能力培养,主要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要把素质教育运用于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首先“备课”要明确教学目标素质化,其次“上课”要落实教学目标素质化的要求,再次“作业”要反馈教学目标,最后“考核”要验收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克服“应试教育”中教学目标的短视性,才会真正发挥政治课在形成现代人的基础素质中的特殊作用。

二、要优化教学结构

有了教學目标,教师还须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处理教材内容,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者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分析具体课题或框题的内容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结构,以落实素质教育。优化教学结构是提高政治学科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克服课堂教学中两种倾向:一是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运用的材料缺乏时代气息,教学思路时常出现中断,教学结构松散;二是离开学生实际过于追求说理,教学中抓不住重难点,使学生理解不了要义,感到枯操乏味。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不要偏,重在心理知识的教学上,而是要从品德教育的高度去讲心理品质修养问题。要使学生喜欢听政治课,感到学了“有用”。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的教学为例,人的健康的内容、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健康心理的危害等,教学中宜用举例法、比较法来明确含义,还可结合推理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能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前面提到的心理健康、不健康心理的表现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这些表现,让他们感到切实有用学生真切地理解心理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的表现。素质教育还要求政治课教师从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去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和知识前后的联系,分清主次,抓住重难点。

三、要重视教学过程

没有科学的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学。素质教育既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体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主体的活动而存在。学法得之于教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掌握“怎么学”。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是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来编写的,可读性强,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始终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融合,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的调动。

1.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素质。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启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参与上。如通过课文的正面说理以及名言、资料、故事、小栏目、阅读与思考、练习与活动等,力求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吸引和启发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很有兴趣地积极地学习,并且把所学知识同自身联系起来,去发现问题,提高认识,做出理智的选择,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对学生看得懂、想得到、讲得出的内容,我们尽量精讲少讲;学生看不明白、抓不准的问题则要启发学生去看、去想。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调动。

2.教学过程是能动的过程,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学要从学生身心和思想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且要求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在不断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点。其次,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意识到所教内容是为了使学生明确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并把这些转化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如上所述,在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中,教师在讲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和较量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又取决于人才的素质。接着又谈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也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时候,结合学生将是未来祖国建设者和本世纪的主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获得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觉悟,而这正是本世纪培养人才的素质所要求的。

因此,只有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开展好教学过程,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会取得实效,学生的政治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让政治课“活”起来——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OL].教育教学精品论文.

[2]段丽芬.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OL].

[3]谈政治课教学的优化[OL].中国基础教育网.

[4]仲韵娟.做个“懒”教师——关于政治课堂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文理导航,2012,(12).

[5]曾锦雄.关于教师在中职政治课多媒体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职业教研究,2008,(7).

[6]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心理品质教育的紧迫性和责任感[OL].

[7]姚家山.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素质教育[OL].周清华工作站.

[8]钟太金.在思品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10(18).

[9]怎样备好课[OL].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4

一、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社会上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的渗入, 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 一些影视公共场所, 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 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 家庭教育影响。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 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

3. 学校方面教育影响。

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弊端。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 仅以为“授业”, “解惑”才能让学生有知有识, 轻德育、体育、课外教育, 致使学校生活单调、乏味, 学生感到枯燥, 信心不足;对那些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不遵规守矩的学生则视为异类、调皮。同时不当的教育方法, 如对学生体罚、心罚、嫌弃后进生等, 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4. 青少年有自身的存在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 生理上迅速发育, 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及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青少年思维有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少年精力旺盛, 感情丰富, 但又有冲动性, 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针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要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提倡树新风正气, 消除各种精神“污染源”, 保证让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 并以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青少年, 以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2. 学校认真落实素质教育, 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其次创设育人情境,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创设各种情境, 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开展心理咨询, 矫正学生的心理行为。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外, 还要重视个别学生的差异, 以及个别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 释放心理压力, 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 指导他们自我调控, 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 尊重、理解学生, 保护学生的隐私。第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并积极参加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造就一支自身心理健康, 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 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推动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形成。

3. 加强家庭教育, 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 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 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让家长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而对“问题家庭”的孩子更要特别关心, 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4. 全面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 要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更重要的, 是在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 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5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顾振彪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这个课程标准是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基础上,又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大大前进了一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

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排斥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排斥工具性。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过去教学大纲已经提出了。“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却是这个课程标准新提出来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6

关键词:有效教育、发展规律、责任心、适应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細,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这一认识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尽管在不同的国家、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形式都是不同的,无论哪一种教育形式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评判教育是否有效的基准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换言之,只要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并使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就应该是有效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不管我们实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我们不应该以一概之,要辩证地看待这些教育模式,关键是要关注学生是否在教育的影响下得以健康成长。也正因为这样,从事教育事业的众多教育者就不得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师到底该做些什么?

一、教师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则必须是遵循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也即:教育要充满对学生的“人性关怀”。我国学者郭元祥教授主张基础教育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出了“新生活教育”学说。①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我国目前教育者从业机制来看,应该说所有的师范院校都设置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公共课程,这为培养教育行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储备育人知识的条件。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校的培养教育机制来说,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培训仍然缺少必要的实践和实习活动,很少有高校能让这些即将踏上教育岗位的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实践知识,即使偶尔哪所学校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很规范,缺少教师的必要引导和科学管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严重缺少与实践的结合,这就不难理解他们的理论与不断变化的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相脱节。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很多教育者在工作期间,可能也会留心观察个别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每个教育者在教育生涯中要面对的受教育者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我国现行的国情下,每个教师可能要在短期内同时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受教育者,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清楚地明白自己所面对地每一届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适用何种教育原则,遵循什么样的教育规律更能激发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教师要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有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要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理论联系实际,使自我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阶段充分了解并不断完善。

二、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有效的教育,要求每位教师真正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心,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中,正所谓“育人是最复杂的工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来看,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的有效实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修完自己的学业,也正因如此,我国高中以下学生总人数非常庞大,这就必然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从业人数众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逐渐推行学分制办法管理学生,以往以考试定终身的制度正在不断退出历史舞台,这就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的呈现已经由显性向隐性转化,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当然,也必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受到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教育,否则,这样的孩子就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则必须有能力为这些孩子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耐心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细心指导每个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作出巨大奉献才能有所收获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才的艰辛自然就要从基础教育者扎实地工作、默默地耕耘开始。所以,每位教师则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并为之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真正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实现自我的职业成熟和人生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教师要具备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则必须是引导学生能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这可以说是教育行业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发挥重要影响的根本原因,而缺少有效的对人的教育的社会,也只能是止步不前。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理论,明确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生活教育。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结构时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就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强调要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③ 对教师来说,要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则必须具备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在实行了多少年后,在我国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很多大学生空有满脑子知识,可是却无法在社会立足,高分低能,学生不愿低起点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就业压力大,无法实现就业者众多,很多大学生又硬着头皮考研、考公务员等等,但是政府能够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毕竟是很少的,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始终是非常忧虑。其实,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空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很多地方都缺少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来参与,但是又有多少大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勇敢地选择自己所热心的事业。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一脸茫然,在他们多年的受教育生涯中,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是那么的少,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的欠缺。

当然,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是教育者是难辞其咎的,因为,他们只具备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适应的教育的能力。从深层原因来考虑,这又与教师自身的受教育过程和所拥有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有关。在目前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大学的社会开放度高于中学,中学高于小学,但是,无论哪个阶段的教育,仍然主要是以学生在学校内的近乎封闭的环境中开展进行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的可怜,很多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更是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可以说,整个教育行业存在一种与社会发展相对隔绝的一种固有管理定式,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知识和实践能力,加上近年来独生子女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家长只想给孩子创造更多地掌握知识的时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没想到为孩子提供必要的锻炼自我、参与社会的机会,忽视了孩子将来踏上社会后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所以,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真正懂得教育的教师,要使学生将来真正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除了自身作为专职教育者所应具备的必要专业知识外,必须具备融合社会发展与专业知识相统一的能力,必须在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将社会的发展要求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结合起来,逐渐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社会的能力,推动学生有效实现社会化,同时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与社会联系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充满期待和向往,这是作为每一个教育者必须给予学生的引导,否则,“高考考学生,考后考家长”的怪现象仍将继续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陶行知全集》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7

一、学习导行,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惟必有学识, 方可担任教育, 盖学生之学识, 恒视教师以为进退, 故教师之责任重大。”意即, 只有教师的学识深厚而广博, 才能给学生学习上以指导, 尤其是教师的学风, 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那么, 一个教师怎样才能达到学习导行的基本要求, 发挥学习导行作用呢?

第一, 要勤于学习, 在学习精神上导行。“活到老, 学到老”这句格言, 指的是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更应谨记, 要当先生, 先当学生之古训, 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不断充实自己。教师的工作任务重, 时间精力有限, 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 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学习, 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教师具备了这种精神, 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第二, 要善于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导行。学习的方法很多, 教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比如, 博览群书, 吸取国内外古今知识之精华;拜民众为师, 不耻下问, 吸取民众文化之营养;读、写、记、议、练相结合, 活学活用, 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不断研究、探索, 获取新的知识等。这样的学习既可以获得大量书本知识, 又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社会知识, 还可以不断探索新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 获取知识的途径必将更加宽广, 并极大地提高学习成效。

第三, 要创新学习, 在创新思维上导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知识更新速率愈来愈快, 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以促进观念更新, 思维更新, 紧跟时代步伐, 适应时代要求。一是要注重新知识的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二是要创新学习形式和方法, 优化获取知识的途径, 三是要善于取舍, 吸收知识精华。教师的创新学习, 就会使学生感到面对信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获取知识, 促进自身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

第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在理想信念上导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品德, 所以, 作为教师必须自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做到政治立场坚定, 政治态度鲜明, 政治敏感性强, 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具备了育人的基本政治理论素养, 才能正确地教育和引到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政治热情, 自觉地把社会需要与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 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二、行为导行,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古人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育实践中, 教师的行为举止, 则是学生模仿的偶像。一些教育现象表明, 什么样的教师或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甚至包括气质、性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可见,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行作用。所以,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行为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导行。

第一, 教学态度要严谨。在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备课、授课还是实践技能操作, 都要力求科学、严谨、规范有序, 体现出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第二, 工作作风要过硬。做事要有计划, 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 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成, 今日事, 今日毕, 体现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第三, 要有全局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善于处理个人利益、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识大体, 顾大局, 发挥群体优势。

第四, 行为习惯要文明。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要先做,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带头不做。比如卫生习惯, 穿着要整洁, 不乱扔乱丢垃圾, 不抽烟、酗酒, 不破坏公物, 不攀折花技, 不随地吐痰等。讲社会公德, 文明守纪;讲职业道德, 恪尽职守;讲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用良好的文明行为为学生做表率。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受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 自然而然地养成一些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这就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品德行为基础。

三、言语导行,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又是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 在父母言语表达的导引作用下, 学习到了基本的言语表达内容和方式, 再经过学校教师的言语表达导行作用而不断地强化, 使之逐渐学会了用言语方式进行人际间的交流。所以, 教师的言语表达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言语表达无论是课堂教学, 公开演讲, 乃至个别交谈, 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导行作用。第一, 语言表达要具有思想性, 即语言表达要符合时代要求, 要有启发教育意义, 要有激励上进的作用。第二, 语言表达要有艺术性, 即语言表达要幽默, 有情趣, 有美的感染力, 富有哲理性, 对听者有吸引力。第三, 语言表达要有可信性, 即语言表达内容要真实, 符合客观实际, 准确明了, 给听者以真诚可信感。第四, 语言表达要讲求文明, 即语言表达内容要健康, 方式要恰当, 坚持以理服人, 要使用普通话交流, 力求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学习和达到了这些基本要求, 就可以充分发挥语言交流工具的作用, 沟通思想, 交流感情, 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避免因语言表达失意或失误而产生矛盾与冲突, 错误与挫折。

四、实践导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社会实践是人们认知的基础 (源泉) , 教师要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技能、生活实践技能, 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 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教师的实践导行, 着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教师要身体力行, 做好示范。如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实验等, 要坚持边做边讲解, 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这样, 当学生自己做的时候, 就能比较好地掌握其操作要领, 得心应手。第二, 引导学生思考、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教学内容诸学科, 社会生活诸方面, 自然界诸因素, 让学生极积思考研究, 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归纳、总结、拓宽学习思维。第三,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学习和丰富社会实践知识。教师不仅个人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 做到常教常新, 还要经常带领和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深入民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 从中获取校园内书本中不可能获得的真知灼见。第四, 教师要用教育教学研究新成果导行。教师不仅要会教书, 而且要善研究, 出成果。教师的研究创新成果, 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拼搏进取热情, 启迪学生思维, 使他们从课堂走向社会, 从书本走向实践, 进而阔步走向未来。

古人曰:“师者, 范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导行作用, 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加强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意义和作用。

摘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中的导行作用, 对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师导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仪珍.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1, (15) .

[3]王安芝.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11, (4) .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8

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科学观念的培养

科学观念是指人们对科学对象本身持有的整体的观点。就科学过程而言, 科学观念包括人类为什么想、怎样想、想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等一系列问题。布鲁纳早就指出:现代课程改革, 至少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 这就是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他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首要问题就是获得相应学科的科学观念。因为科学观念统领着发明创造的过程。生物科学史表明:导致有所发明的“机遇”总是垂青于那种“有所准备的头脑”。这里的有所准备就是拥有科学观念, 它总是支配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以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日本科学家古田由直也曾观察到细菌被霉菌所“吞噬”的现象, 而弗莱明就能突破“霉菌迅速繁衍, 大量消耗养分, 导致细菌消失”的原有认识, 从而发现了青霉素。

在学完高中生物课程后,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如何提高温室内番茄产量的方案。学生的答案表明:多数同学能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少数同学能通过植物激素调节联系到初中所学的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但没有人考虑到生态因子对生命过程的影响, 特别是其综合性和主导性。说明学生初步具有了生命的整体观和调节观, 但缺乏相应的生态观。

基础生物教学的科学观念多是隐性的, 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和组织。如生命的多样性可表现为:结构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DNA控制的多样性、代谢类型的多样性、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生存环境的多样性、适应形式的多样性、变异途径的多样性、选择导致的多样性、进化发展的多样性等。教师只有抓住了科学观念教育这一突破口, 从教材编著、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法改革等各个环节入手,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过程性, 从科学发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

2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论的教育

从认识论的角度, 科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科学教育应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科学的结果。这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科学素质的培养, 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和依托, 但仅凭授受式的教学方法, 是达不到上述目的的。广东省1999年在对全省一些生物学青年教师培训期间, 曾经组织观摩了一位美国生物学教师的实验课。一节在国内45min就能完成的“光合作用”实验课, 美国教师却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对比我们的教学方式, 我们惊叹于两者的天壤之别。美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求知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甚至是情感和意志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样一节课, 中国的教师为了赶进度, 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 给予学生的是永远也背不完的枯燥的概念和原理。学生从美国式的求学过程中所得到的要比中国式的教学要多得多。因此, 教师对于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关主要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等方面, 要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 让学生懂得获得书本上知识的一个科学的全过程, 初步理解要实现知识创新, 应该进行怎样的工作等等。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和科学验证——对学生进行科学一般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生物学教学在强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的同时, 更应重视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的科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教育。在其中, 善于提出疑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无数的科学实践已经证明:疑问是科学发展的诱因, 是激发科学探究的源泉和动力,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就是解决每一个疑问。有疑则有所思, 有所思则有所究。比如科学史上的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 发现了分离现象。他通过大胆假设, 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及其作用的机理, 对分离现象作出了解释, 为了证明解释的正确性, 他又用测交实验来证明了自己的解释。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除了那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外, 还有其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思维一般方式。这一点提醒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 多给学生一些探讨, 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来, 从而使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如对“植物生长素的向光性”一节内容, 可以按发现向光性现象→分析向光性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活动。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9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拯救民族的关键, 而学前教育恰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更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是学习的最初阶段, 科学家认为人的才能应该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得到培养。人脑的基本构架也是在6岁就基本完成了。所以, 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形成、语言的表达以及各种品格的形成都是在学前教育期培养形成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学前教育这一重要阶段。

二、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 从幼儿时期便开始学习器乐的孩子一般都思维敏捷, 学习成绩好 (施耐德、克洛茨、霍布斯, 1985年, 2000年, 2002年等多次调查研究表明) 。孩子们通过器乐的学习可以发展出活跃的智能并形成优良的性格, 而这些品质对于他们吸收其他事物以及长大后进行学术研究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将来无论他们进入哪一个领域都将展示出他们的才华。

以钢琴为例, 它是一种音域宽广、和声丰富, 更富于色彩变化的乐器。弹奏钢琴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训练, 开发智力。同时, 通过对钢琴长时间的学习及演奏能够激励积极心态的展露, 对于人心灵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幼儿在学习钢琴演奏时需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和培养肢体意识, 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脑、眼、耳、手、脚乃至全身投入并协调配合。这种高难度的配合及长期的训练能使孩子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忍耐力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三、如何让孩子们喜爱上学音乐 (以器乐学习中的钢琴为例)

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 所谓“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知者。”[2]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并使之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孩子在初学钢琴的时候, 教师要对他付出时间和耐心, 注意语言的沟通。当孩子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时, 教师一定不能斥责或给予难看的表情, 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一旦察觉到老师的面部表情不对就会失去信心, 不敢弹奏甚至连学习钢琴的兴趣都失去了。教师要用幽默风趣的儿童语言并加之以形象的教学法耐心地为幼儿讲解直至其能自如地掌握。如果孩子们能掌握了弹奏钢琴的各种技巧, 并且是在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那他们就会慢慢爱上弹钢琴、爱上学习音乐。相反, 如果使孩子们没能轻松掌握各种技巧, 那么钢琴的课余练习就会陷入困境, 孩子们慢慢地就会开始憎恨练习钢琴了, 甚至对学习音乐都失去兴趣。同时, 教材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孩子的训练永远要与成长着的才能相符合, 所采用的方式也不要令他觉得训练是件难事。比如对于刚刚开始入门的孩子, 教师最好选择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中外儿歌或旋律活泼、和声悦耳好听的曲子来当教材, 切记不可一味只教幼儿弹奏枯燥乏味的技巧性练习曲。随着孩子们的短处不断改进, 他们会逐渐进步, 成为优秀的演奏者。相应的, 教师所采用的教授方法要循序渐进, 遵循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使其能发自内心地弹出富于优美表情的音乐。在钢琴的学习中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样就会把由他人促使学习钢琴变为是自发的弹奏钢琴了, 并且孩子不会感到这是一个额外的负担了。因为他在钢琴的弹奏中发现了乐趣, 变得主动了, 进步也就很快, 学习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也会变得很有趣味性了。其他器乐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家庭的教育。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民族高水平发展所必须的, 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爱和耐心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可以说父母参与的质量是影响孩子是否继续或停止学习音乐的重要因素。[3]所以, 家庭教育应该受到重视。例如大多数孩子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都是兴趣浓厚, 但回到家之后便懒于练习或忘记了在课上所学的知识, 这时家长的督促与指导便是非常必要的了。

四、对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目前, 我国的学前教育可以说是各级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例如, 现在社会上有非常多的私立幼儿园打着开设音乐课、美术课、国学课等素质教育的旗号吸引招生, 而实际却找来一些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高的老师来应付了事。笔者曾调查询问过一些私立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关于音乐课的开设情况以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大多数幼儿园仅有一台电子琴, 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琴, 由老师弹些儿歌教给孩子们唱。几乎没有幼儿园能请专业的音乐教师系统地教孩子们学习器乐或音乐知识。目前, 社会上并不缺少幼儿教师, 但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音乐教师。幼儿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艺术实践能力, 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识物察人的智慧。教师所具备的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审美水平。所以, 具有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审美修养是学前音乐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素质。

为什么有较高水平、较强专业素质的音乐教师不愿意从事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呢?这和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所处的社会地位是有很大关系的, 学前教育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也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幼儿教师们在待遇上远远比不上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基本的保障导致很多有较高水平的教师不愿意从事社会地位不高的幼儿学前教育事业。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10

关键词:审美,素质,艺术教育

关于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的思考, 源自教学实践中的深刻体验。近几年来, 笔者在学校开设了《艺术与美》、《走进音乐》、《形象塑造综合训练》等课程。每门课程结束的考核, 都会让学生用座谈交流以及文字总结的方式探讨对课程学习的收获和建议。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论认知还比较简单, 但是却能很深刻地谈到对作品的感受, 对开设艺术课程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现今社会, 学生们几乎把有限的热情和精力全部都集中在了专业知识的攻坚克难上, 以及各种的证书——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二级等的取得上, 当然这是因为现在的就业压力和盲目的价值取向所导致的, 但是这样一来, 就彻底抑制了学生在其他素质方面的培养与发展。大学时代是正当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时代, 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自信果断的精神风貌。但是现在我们在大学校园中却很少能看到这些。这是因为在现在的大学生中, 有一些人的素质涵养与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匹配。这一部分人的心理、审美、意志、价值观, 都在影响着他们的素质涵养。当然,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有学校本身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基于此, 加强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就显得格外重要, 势在必行了。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高校通过开设艺术理论课和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课, 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趣, 对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 是指对美的把握能力, 具体表现在对美的发现、感受、判断、评价、欣赏等方面。由于每个人所具备审美能力的不同, 对同一个审美目标, 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现阶段, 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只是停留在最初的欣赏即感观的培养, 这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不仅是一种专业的艺术创作, 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 比如一个人的穿着、卧室的布局、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好的审美创造活动能有效地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 “节奏和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 它们就会以美来滋润心灵, 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 可以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的丑陋, 但看到美的东西, 就会赞美它们, 并很快乐地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 从而使自己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无独有偶,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理论。所以, 笔者认为, 艺术审美教育可以给人很深刻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人的道德素质培养方面, 最终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迸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另外, 通过对美的教育以及后天对美的认知, 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改观和提升, 并且可以转化为道德行为, 作用于日常行动。所以,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来说, 有很强的实际性。

(二) 提高大学生的思德道德素养

在大学这一人生的重要转折期, 思想品德的高低有重要的意义, 或者说有决定性意义。思想性是艺术教育的灵魂, 此外还包括愉悦性和形象性, 一些美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从古到今, 名留青史的人物无一不是爱着自己的事业如同爱着自己的生命。大学时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着明确的认识———建设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种认识, 需要有高尚的情感、无私的奉献、执着的付出做支撑。光靠理智的社会化规划来实现这些往往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艺术的熏陶以及对美的认知来做辅助。晚清时期, 伟大的改革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就曾经说过,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 因此对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三) 塑造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

非功利性是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 没有功利世俗的掺杂是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鲜明特色。其根本目的在于升华人清澈的心灵, 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艺术审美教育通过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探索, 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诠释来引导人们突破以往的局限, 从而确立清楚的认知,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诚然, 这一切都可以有效地塑造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

(四) 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教育是一片沃土, 拥有广阔的空间去驰骋发展。独创性是艺术家的生命, 而大学生个性化的再创作也要求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前文已经提到, 审美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又趋于感性的创造能力, 它是受逻辑思维支配的, 是一种顿悟, 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思想结晶, 这种思想结晶可以形象地把握社会发展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初期, 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郭沫若先生就曾提出, 研究人员既要有想法, 又要脚踏实地, 这与笔者所倡导的审美能力不谋而合。我们知道,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人类通常思维的两种方法, 其中逻辑思维又要高于形象思维, 它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的思维方式, 但是, 尽管如此, 逻辑思维也不能取代形象思维而独立存在,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 就如自然界其他的法则, 不可能独立存在。所以,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 形象思维还是占据主导位置, 但也需要有逻辑思维的指导, 这样相互配合才能迸发出艺术的火花。 反之, 如果以逻辑思维占主导位置, 形象思维做配合的话, 就难以有创作的灵感, 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创作能力, 亦即审美能力。因此,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艺术审美教育是全面开拓学生智力、提升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审美教育的举措

现今为止, 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者的重视, 这是值得庆贺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 没有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师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 不一而论。 所以, 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展艺术审美教育,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仍需要我们很长时间的努力, 方能至善至美, 真可谓任重道远。

(一)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德、智、体、美四育中, 审美教育对德育的价值理性、智育的认知理性、体育的机械化运动都能起到中和升华作用。因此, 艺术审美教育应该切合高校工作实际, 考虑实操性, 重点解决高校美育工作的难点或痼疾, 加强美育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思考美育教学实施的常态化, 建立美育教学的质量监督体系, 最终实现以美启真, 以美导善。

(二) 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方式和内容教学, 侧重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开展艺术教育时不要过于强调其艺术特性, 使其等同于专业高校艺术教育, 应该着重普及型、素质型的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通过艺术欣赏和实现一定程度的艺术实践, 注重审美、欣赏和感悟, 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小说、戏剧、诗歌和其他的文学作品欣赏, 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方式, 成立如合唱团、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团体。开展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例如给树木标名、给绿化环境创设计提示语等。积极为他们创造参与的经验, 实践的条件。同时, 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实际情况, 比如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生活经验, 提升教师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丰富教学的主题, 如环境艺术、数码艺术等, 在不同的方面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在高校的教学中, 一定重视课外的文化教育, 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丰富性、多样性、空间与时间的随意性的特点, 因此是加强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促使其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是:一, 举办大型的、 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二, 组建不同的社团团体, 让学生充分地发挥特长, 展示自我, 丰富其业余艺术生活;三, 利用学校以及社会资源, 进一步开阔学生们的审美视野。从学校延伸到社区乃至社会的各类大型艺术活动。比如举办或参加大型的美术画展、音乐会、名胜古迹展览等。还可以开展中国国学的再教育, 比如古诗词比赛、地方方言汇总、戏曲话剧联唱等。总而言之, 主要目的是要在大学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期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以便让其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成就自己的人生。同时, 也能更好地烘托校园艺术气氛, 搭建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平台, 展示校园文明风貌,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帆.论音乐审美教育对于人全面发展的作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0, (7) .

[2]刘波亚.艺术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08, (02) .

[3]赵小梅.高校艺术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 2010, (02) .

文学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学生素质 思想道德 影响

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当然离不开文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广大的受教育者文学素养不高,鉴赏能力偏低,审美情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事实上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并强化了在文学这扇大门内有着许多新奇美妙的风景,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 这将使学生一步亲近、热爱、陶醉、感悟。因为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文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全靠后天在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去形成和发展。而文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作者言溢于表的产物。既然是名篇佳作,就离不开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就能感受作品所蕴涵的思想高度、深度、广度,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感染。如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学生们不仅理解到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明白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国土沦陷时表现得特别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使祖国更快地富强起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居安思危,不忘本国的历史教训和其他国家的历史教训,珍惜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要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意识到今天的学习关系到祖国的强弱兴衰等。

当今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但不乏粗俗低劣。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长成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文学作品,在学校普及比较正规的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养审美鉴赏素质

社会学家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是做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条件。文学是人们借以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材料,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全面文学教育的机会。中学毕业后,也只是极少数升入大学文学专业,可以专门学习文学并在以后从事有关的工作。那么,在学生时代进行比较完整的文学教育,就好比给学生造一只航船,让它载着主人在今后的一生中去遨游文学的海洋,享受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仍不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性,仍不能把文学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广大的学生将无缘与文学结友;将丧失极其宝贵的充实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兴趣和提高文学水平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将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对一个生活在未来时代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学作品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它像一面镜子,透视出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作品,可以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描写了靠近窗口的一个病人,忘记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每天为不靠近窗口的同伴编造“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最后“不靠窗口的病人”嫉妒心恶性发作,私欲膨胀,一心想“占据窗口那张床位”,竟置曾为他带来“享受”的同伴的性命于不顾,见死不救,其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小说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常故事,但通过文中两个人物的对比却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认识到什么是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增强了“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

三、增强语文能力素质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语言,目的在于掌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学习被称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也无论它是何时代、何地域、何国别的,它终究是语言的艺术,自然能使学生听、说、读、写、思更富艺术性,即显得更巧妙,更睿智,更形象,更有概括性,更有说服力,更有深度和广度,更能引申开来,达到举一反三、以一当十、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目的。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没坏处,因为这不仅仅是掌握一种语言,对思想的教育是别的课不能做到的,这种情感与思维的训练也是别的课所不能达到的。这种教育可以让学生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怀有感情,而这种感情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必要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说,小时候看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看《千家诗》,眼前活生生展现的是美不胜收的四季风光,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此后,她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从她的依依往事中,我们难道不能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可以说,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文学的教育是成就于漪成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培养更多有个性、灵性、创造性的学生,文学教育在其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只要我们认识并重视它,全力以赴地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曾正平.中学文学教育的视角[J]. 文学教育(上). 2008(06)

[2]黄任文.让文学教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J]. 文学教育(下). 2008(10)

[3]邢良洪.感动灵魂方显文学教育的魅力[J]. 师道. 2006(02)

[4]唐建新.文学教育的四台阶[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Z1)

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篇1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 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的意识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 所谓课堂实效性, 就是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选取最符合学生需求、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教学方式, 在有效的课堂上, 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使学生能有机会进行思考、相互间进行交流, 尤其要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思考以及思维能力。科学适宜的教学情境, 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并通过学习实践, 使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得到提升、兴趣得到施展、个性得到张扬, 从而树立起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 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 使学生对自己树立自信, 有勇气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对于学生自己没有把握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通过同学间激烈的探讨和辩论, 找出疑问的答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 对于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不要加以直接的干预, 而是要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途径, 进而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考过程, 是深化理论知识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不能直接将重要的知识点告诉学生, 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自己去发现, 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关键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难点问题,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组织者作用,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而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引导学生展开探索, 不但能够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 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去探索, 学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空间和材料, 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关注教学实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通过对知识点的深入把握, 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借助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 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猜想等, 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

在提倡教学实效性的理念指导下, 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和学生开展积极的学习互动, 有效地协调好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进行科学探索, 比如, 给学生设计的一个例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 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 椅子的价格是多少?”老师的标准答案是20元, 这一点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也能够运用用多种方法算出来。但是,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我们鼓励学生多想一想的时候, 有的学生会说, 椅子的价格不一定是20元, 而有可能是10元、5元, 他们的理由是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 那么, 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这充分说明, 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 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四保, 候永新, 欧阳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2]吕世虎.走进课改实验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颜明仁, 李子建, 黄显华.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零售供应链下一篇:成功在于坚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