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互补性

2024-10-18

资源的互补性(精选7篇)

资源的互补性 篇1

一、信息技术资源及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资源是专门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价值的物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 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1]在初中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资源主要包括了能够储存并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信息形式的物理信息技术资源, 包含了技术型信息技术资源, 管理型信息技术资源的与人力相关的信息技术资源, 以及人际间的信息技术资源三个部分。

在初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信息技术主要有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

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的互补并不是单单的依赖、相加的关系,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通过有效利用这种互补性, 可以促进教育现代化, 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作出贡献。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及其对教育绩效的影响。

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研究新的教学方式, 以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以对开发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技术型和管理型的技术资源进行解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2]我国初中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高, 信息技术资源缺乏,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方法, 在初中教育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 提高了教育的质量。

1. 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用法,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熟练的网络技术, 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教育学生相关的信息等,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提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内容较为丰富的幻灯片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等, 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形象有趣的画面相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多样更新颖, 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资源,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步骤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 并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 最后让学生自己操作, 理论联系实践, 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 还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教学的过程中, 向学生传授一些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等, 能够提高学生获得对自身的能力发展有用的信息以及有效地运用信息的能力。现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资源有一个全面认识, 并且拥有熟练的处理信息技术的技术, 能够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实施。第一, 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理解能力都不一样, 有的学生很容易掌握课堂上的一些信息知识, 但是有些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来说会比较慢,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第二, 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成功作品, 对学生多加表扬鼓励, 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提高他们自信心, 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第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奇妙之处, 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 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 互相协作, 将所有学生都带入到信息技术学习当中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初中学校的教师通过正确地了解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并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 能极大地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路径及其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金小雨.做新时期“一专多能”的合格语文教师[J].考试周刊, 2013 (77) :9—10.

新疆与周边自然资源互补性分析 篇2

一、新疆各地区资源禀赋状况

自古以来, 新疆是一个自然资源储藏很丰富的地区, 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区, 为我国经济后续持续并且高速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资源保障。

(一)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

日照时间长, 积温多, 昼夜温差大, 无霜期长, 年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 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据新疆统计年鉴2008, 新疆2007年现有耕地5, 681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2.71亩, 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 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 仅次于内蒙古、西藏, 居全国第三。其中, 新疆博州地区、昌吉地区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州县以及阿勒泰地区的富蕴、福海等县是新疆牧场的主要分布区。据新疆2005年新疆县市史志记载, 博乐市的人均草场面积为224.76公顷/人, 木垒哈萨克自治州人均草场面积为178.73公顷/人, 富蕴人均草场面积53.53公顷/人, 福海县人均草场面积为43.04公顷/人。

(二)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 开发前景广阔。

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 其中, 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 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截至2007年底, 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 接近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1/3;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 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1/3以上。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的40%。石油、天然气集中分布在克拉玛依、托里县、吐鲁番、巴州的且末县、阿克苏的沙雅县以及喀什的卖盖提县、皮山等县。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8种, 主要有菱镁矿、白云岩、熔剂石灰岩, 其次有耐火粘土、硅石、萤石、蓝晶石、铸型用砂。菱镁矿主要分布于和静、鄯善等地, 以和静县哈勒哈特矿床规模较大, 矿石质量好。白云岩已知产地30多处, 分布较广泛, 尤以哈密到和静县的天山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储量远景大。哈密尾亚、和静县的布鲁斯台-乌拉斯台、鄯善县的尖山等白云岩矿床储量都在亿吨以上。白云岩矿石质量好, 地质资源量在100亿吨以上。耐火粘土以乌鲁木齐市的浅水河矿床规模较大, 质量较好, 储量533万吨。此外, 拜城县铁列克萤石矿、富蕴县蓝晶石矿、拜城县黑英山红柱石矿等, 都是重要矿床。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20种, 主要产地500多处。主要有盐类矿产、磷矿、硫矿等。库车盆地岩盐在1, 000亿吨以上, 磷矿有磷块岩和磷灰石, 已知产地50多处, 已探明储量10余处, 目前磷块岩矿石储量2, 268万吨, 磷灰石矿石储量5, 394万吨。磷块岩主要分布于天山地区, 在阿克苏、尉犁、哈密、精河等地, 尤以阿克苏地区较多, 一般为中低品位, 矿床规模不大。磷灰石以尉犁县的且干布拉克矿床较好, 为大型矿床, 与蛭石、透辉石共生, 可综合利用。硫矿有自然硫、硫铁矿和伴生硫。皮山县的玉力群自然硫矿床矿石储量530万吨, 居全国第二位。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35种, 主要产地600多处。这类矿产种类多, 资源配套, 储量丰富, 分布广泛。尉犁县的且干布拉克蛭石矿D+E级储量1, 800多万吨, 是我国最大的特大型矿床, 品位富, 质量好。阿尔泰山白云母矿探明储量6.6万吨, 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膨润土资源丰富, 仅和布克赛尔县日月雷-乌兰林格、托克逊县柯尔碱两处大型矿床探明储量达3.31亿吨, 占全国总储量的20%。阿尔金山石棉成矿带已探明储量2, 000多万吨, 是我国最大的石棉矿带。粘土矿种类多, 其中陶土储量1.69亿吨, 居全国首位, 还有远景大的高岭土和陶粒页岩。奇台县的苏吉泉石墨矿D+E级矿石储量1, 900多万吨, 是产于花岗岩中的晶质石墨, 为我国所罕有。

区内已知稀有金属矿产, 金矿是新疆的优势矿产之一, 采金历史悠久, 而且曾盛极一时, 境内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阿尔泰山、东西准噶尔界山、天山及西昆仑-阿尔金山等地。虽然全疆87个市县几乎都有分布, 但总储量的90%金矿集中在阿勒泰、伊犁、吐鲁番、塔城和哈密地区, 分布极不平衡。区内已知铜储量仅占全区总量的0.85%。截至2000年底, 已上储量表的矿产地31处, 保有储量221.9万吨, 其中C级以上储量约占38.8%。按行政区排位, 占有铜储量前三位者, 分别是哈密、阿勒泰和伊梨-博州地区。

铁矿是新疆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 不仅分布广, 类型齐全, 而且富矿比例也较大, 已探明储量居西北五省区第二位。新疆境内铁矿资源, 主要分布在三大山系中, 其中天山占78%, 阿尔泰山占13%, 昆仑-阿尔金山占9%。各行政区铁矿占有率以哈密居首, 其次是吐鲁番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 (表1)

二、周边国家资源禀赋状况

新疆本身是一个资源很丰富的地区, 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新疆现有的资源, 是可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然而, 新疆的经济发展并不能闭门造车, 它的发展离不开环新疆经济圈这个大环境。作为环新疆经济圈的中心, 新疆必须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 充分发挥各个经济体的资源比较优势, 对整个经济圈进行资源配置, 以达到整个经济圈共赢的目的。另外, 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消费能力将会不断上升。因此, 说新疆的资源很丰富就无从谈起了。

新疆周边国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截至2007年底,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煤储量为39.4亿吨, 石油储量达700亿桶, 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 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455亿桶,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为2, 000亿吨, 居世界第二位;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已探明储量为42亿桶, 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约2.06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 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1, 384亿桶。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7.51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总储量的15.6%, 仅次于俄罗斯, 居世界第二位。阿富汗7, 300万吨煤, 此外, 天然气储藏量约为1, 852亿立方米, 石油储量约为9, 500万桶。土库曼斯坦石油储量为720亿桶, 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五位。 (表2)

中亚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已经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这块能源宝地。而中国恰好又是一个能源消耗超级大国, 中国石油消耗已连续13年缺口, 目前, 中国已成为继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 中国能源的缺口将越来越大, 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将达到4.5亿吨, 缺口达到2.7亿吨, 65%的石油消耗量依赖于进口;到2010年, 预计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达到1, 000亿立方米以上, 国内产量为800亿立方米, 缺口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 预计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达到2, 000亿立方米, 国内产量为1, 200亿立方米, 缺口800亿立方米。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能源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 如何引进能源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新疆作为环新疆经济圈中心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大优势, 极好地解决了我国能源进口运输问题。

从其他资源方面来看, 吉尔吉斯斯坦电力工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 电力有1/3输往其他国家;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锡和汞的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 有色金属产品销售至40多个国家, 其中黄金在独联体国家储藏量居第三位;水力资源丰富, 水力发电量在中亚国家中仅次于塔吉克斯坦, 水电资源居独联体第三位。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51%, 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塔吉克斯坦铀储量居独联体首位, 铅、锌矿占中亚第一位。乌兹别克斯坦铜和钨的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 白银、白金、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 黄金储量占世界第四位。蒙古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 居亚洲之首。印度云母的产量和储量为世界之首, 铝土产量居世界第五位。阿富汗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全球第五大铁矿脉。 (表3)

资料来源:新疆地矿局

资料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官方网站

资料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官方网站

三、研究结论

对比新疆和周边国家资源分布来看, 新疆与周边国家在资源分布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具体表现如下:

1、新疆各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种类较多。新疆的磷矿、硫矿等资源蕴藏量巨大, 这些有利资源既可以大力发展新疆化工产业, 同时也可以出口到周边经济体, 从而不断推动周边经济体及整个环新疆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周边国家也可以从能源、原材料出口贸易积累资金发展本国相关产业, 从而实现共赢。

2、周边国家能源资源十分丰富。这对于新疆乃至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大国而言, 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来源。我国可以利用新疆周边国家的能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这有利于发展新疆特色经济以及加快新疆与周边国家形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功能区, 从而为建立自由贸易区打下基础。

3、周边国家有色金属资源矿产储量较大, 这与新疆非金属资源矿产储量较大相比较可知, 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资源互补性。这些有利资源可以为新疆边境地区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产业, 为天山北坡城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协作配套, 为振兴新疆工业经济打下基础。周边国家, 特别是中亚一些国家, 由于缺乏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相关产业, 各自国内有较大的相关产品进口需求。加之西方国家同类产品一般价格昂贵, 从而与新疆, 进而与中国加强合作就成为很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的选择。

摘要:本文分析新疆及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及各自的自然禀赋优势。研究发现, 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资源种类都较多;新疆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周边国家能源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矿产储量较大;新疆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源互补性。

关键词:新疆,互补性,资源禀赋

参考文献

[1]韦哓柏.新疆周边国家基本情况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展望[J].金融视野, 2006.6.

[2]桑进荣.对建设新疆与中亚区域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3.

资源的互补性 篇3

随着常规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中国政府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至重要地位,并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11年中国以62GW的累计装机容量蝉联世界第一,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08k W,年发电量1900×108k W·h[1]。我国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2011年开展的第四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陆上50m高度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8亿k W,近海5~25m水深范围内风能资源潜在量为2亿k W。

由于风电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间隙性和波动性,其大规模并入电网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于如何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从而减少对电网不利影响,国内外已有众多文献提出相关方法,如利用储能技术[2]、风火打捆[3]、增加无功补偿装置[4]等,但是这些方法没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在广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合理利用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的时空互补性,能够平滑其功率输出波动水平,从而减弱对电网的不利影响。自1979年Kahn[5]提出将地理上分散分布的风电场互联可以平滑其输出功率波动以来,欧美国家的一些研究[6,7,8,9,10,11,12]随后也得出了相关结论。文献[8]研究了美国东部沿海岸2500km分布的风电场在小时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特性,因此利用海底电缆将广域范围内风电互联可以很好地降低输出功率小时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性。文献[6]分析了北欧众多国家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小时时间尺度下的互补特性,提出整合广域风能资源的互补性可以降低输出功率波动,提高可预测性等。国内文献[13]调查研究了中国广域范围内小时时间尺度下的风能资源时空互补特性,文献[14]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研究了3h及以上时间尺度下的中国区域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和地域相关性。但以上所述文献均为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小时及以上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性。文献[15]对风电各时间尺度下的波动给电力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数分钟级的风电波动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储备(电压管理)、一次备用或二次备用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风能资源分钟时间尺度的时空互补特性进行研究,以便掌握广域范围内风电输出功率在各时间尺度下的波动规律,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基于中国气象局实测气象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1min)的时空互补特性。

2 气象站点的选择

本文从气象局提供的气象站点中挑选了35个适合建设风电场且风能资源相对较好(10m高年平均风速大于3m/s)的气象站点,并用其观测的2009年整年以1min为时间间隔的数据作为本文的原始数据。本文所挑选的站点在中国部分地图的分布如图1所示,经纬度及站点编号如表1所示。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将所有挑选站点分成了四个分区。

3 风功率模拟方法及评价指标

对于陆上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模拟,首先用Gipe幂律[16]将10m高标准测风塔观测的风速转化为典型风机(本文选用国内主流风机3MW Sinovel SL3000/90型)轮毂高处风速:

式中,V为轮毂高Hhub处风速;Vland为气象观测塔高H0处风速。

对于本文B区海上风电场,首先用式(2)[17]将近海陆上风速转化为近陆海上同高度风速:

式中,Vsea为与测风塔等高处近陆海上风速。海风风机轮毂高处风速通过式(3)模拟,其中L0=0.001[18]:

各站点的风电输出功率通过所选风机的风速-功率特性进行模拟。为了简化研究,各站点风电装机容量相同。四个区域的功率分别记为PA、PB、PC、PD,四个区域总输出功率记为PGrid。

对于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在分钟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性本文采用相关系数、标准离差、一定阈值下的全年时间百分数等指标和方法进行研究。

4 结果

4.1 相关系数

本文计算了站点之间输出功率的相关系数,如图2所示。图中每个点表示在一定距离下的两个站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图中任意两个站点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下(中度相关及轻度相关)。相关系数最大的(0.69)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为93.9km。当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超过约250km时,两个站点之间输出功率的相关系数约在0.4以下(低相关性)。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越远,相关系数越低,在同一时刻两个站点发电功率同时满发或同时输出功率为零的时刻将会大大减少。

此外,本文拟合了不同站点不同时间尺度下功率变化差ΔPn,t随距离改变的相关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这里:

式中,ΔPn,t为第n个站点在某时间尺度下,第t个时间段内与t-1个时间段内的平均输出功率差。

各时间尺度下相邻时间段的功率变化量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由图3可见,10min尺度以下,相距仅数公里两个站点相关系数近似于零。时间尺度越大,其功率变化量的相关性越强,即时空互补性越差。由图3可见,广域范围内风电场之间分钟时间尺度下具有良好的时空互补性。

4.2 输出功率在一定阈值下的全年时间百分数

表2计算了单个站点或在特定区域互补总输出功率在一定阈值下全年分钟时间百分数。单个站点输出功率大于0.5pu或者小于0.1pu的时间明显高于各区域在此阈值的全年时间百分比。单个站点输出功率在0.1~0.5pu阈值下全年分钟数占全年总分钟数百分比最大的站点为B6,达到57.0%。而四个区域在此阈值的全年时间百分数分别为88.4%、84.7%、53.3%、76.9%。四个区域总输出功率在此阈值的全年时间百分数达到91.2%,全年仅仅0.2%的分钟数功率低于0.1pu。

以上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风能资源互补后,总输出功率全年大部分时间在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范围(0.1~0.5pu)内波动。

4.3 输出功率全年的分钟时间尺度变化量

可再生能源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重要的因素是其特定时间尺度下功率变化量。表3计算了单个站点及某特定区域全年相邻分钟功率波动量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单个站点全年分钟时间尺度的功率变化量最大值均为1,即单个站点均有在一分钟内从输出功率为零到额定功率,或从额定功率变为零的情况出现。尽管风电场内风机的惯性系数对风电在数秒钟内的功率输出具有一定的平滑作用[19],但对分钟时间尺度下的功率突变改善作用仍然有限。

将广域范围内的风能站点互联后,四个区域分钟时间尺度的功率最大变化量分别为0.184pu、0.245pu、0.413pu、0.708pu。而四个区域总功率分钟变化量最大为0.140pu。这意味着广域范围内互补后平滑分钟时间尺度风电波动所需配置的储能容量要远小于风电场装机容量。同时,广域范围内分钟级别风能资源互补后,其功率波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值相对于大多数站点来说均为一个较低的值。这表明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分钟时间尺度的波动量全年集中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表4显示了分钟时间尺度的功率波动量在一定阈值下的全年时间百分比。从表4中可见,区域内站点互补后的总输出功率波动量低于一定阈值的全年时间百分数远大于各区域内单个站点。而当四个区域互补后总输出功率分钟级波动量小于0.03pu的分钟数占全年总分钟数的85%,仅有15%的时间波动量大于0.03pu。

考虑用配置储能来平滑风电波动,如果对单个站点或者互补后的场景配置其风电装机容量的5%的储能容量,对四个风电区域该储能容量能平滑分钟时间尺度功率波动的时间分别占全年的96.5%、96.1%、72.1%、67.1%。而当所有风能站点互补后,仅仅配置5%的风电装机容量的储能装置便可以平滑全年98.5%的波动,这样全年仅仅有1.5%的时间分钟时间尺度的波动超过其配置储能的调节能力。

4.4 一定概率置信区间的分钟时间尺度的波动量

文献[20]利用概率统计了一定区域的风电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率分布特点。图4计算了在置信区间为99.5%时,单个风电场和区域输出功率分钟时间尺度下的变化量。对于分钟级变化量,单个风电场普遍在±0.3pu以上,四个区域和PGrid分别为±0.089pu、±0.117pu、±0.221pu、±0.344pu和±0.076pu。在四个区域内风能资源互补后,总输出功率分钟级功率变化量较单个站点来说有明显的降低。较置信区间为100%来说,不论是单个风电场还是区域,其分钟时间尺度下的最大功率变化量都明显降低。

5 讨论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从分钟时间尺度下风电输出功率和波动量两个方面的特点来看,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在分钟时间尺度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与10分钟级、半小时级、小时级等长时间尺度相比,风能资源在分钟时间尺度下的变化量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大型风电场、风电基地内)的相关系数为零,呈现良好的互补性。因此,相对较小区域范围内的风机的互联便可有效平滑风电功率输出分钟级的波动。

利用互补性能够有效降低风电输出功率波动水平,从而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和提高其安全稳定性。当整合一定区域风能资源后,在一定置信度下的输出功率分钟级波动最大值明显低于单个站点,因此平滑分钟时间尺度的波动所需储能容量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成本。风电功率分钟时间尺度的波动主要影响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AGC)[21],而分散在一定区域的风能资源互补后分钟级功率波动更平缓,这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并降低对机组爬坡速率的限制。

在充分调查研究各时间尺度下广域范围内中国风能资源的时空互补性后,有必要对中国其他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时空互补性(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22],风能与水能资源等)以及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对传统输电方式[23]、电网结构[24]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文献[23]提出用高压直流环网构成中国骨干电网,从而充分利用广域范围内各种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时空互补性。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中国实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2]和其互补性,并结合我国负荷分布特点,进一步研究如何从目前交流电网向未来直流为主的电网进行过渡,这也是本文作者以后的研究方向。

6 结论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本文对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1min)时空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对于单个风能站点,其输出功率在分钟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性,中国西北新疆地区相对较强,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弱。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域分散分布的风能资源具有良好的分钟时间尺度下的互补性。文中研究了不同地点风电时空互补性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相比于单个风能站点,一定范围分布的区域分钟级输出功率全年功率满发或者接近满发,等于或接近零的时间大大减少。

在相同的置信度,区域输出功率分钟时间尺度最大波动量明显小于单个站点。文中详细计算了单个站点和各风电区域分钟时间尺度的最大波动量。

摘要:风能资源所具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致使风电输出功率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将这种大规模的波动电源接入电网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近些年来利用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时空互补特性平滑大规模风能输出功率波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小时级别及以上时间尺度下的风能资源时空互补性已得到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但小时级别以下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风速数据,本文结合各种统计方法和指标调查研究了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1min)的时空互补特性。

资源的互补性 篇4

国家邮政总局在1980年在我国首推快递业务 (EMS) 以来, 中国快递业已经发展了2 8年, 目前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呈现三大板块, 三大主体。三大板块是指国际快递业务、国内异地快递业务, 以及国内同城快递;三大主体包括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 以及外资快递企业。

国际快递业务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业务, 利润最高, 称之为高端业务;同城快递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业务, 不需要发达的交通工具和尖端技术支持, 利润较低;国内异地业务介于两者之间。2006年我国的国际快递业务量为1.06亿件, 其中80%上由外资快递企业承担, 可见我国快递企业目前仅占有了中低端市场, 企业利润有大幅提高空间。

二、国有、民营快递企业资源优势分析

我国国有快递企业主体是中国邮政集团 (E M S) , 其次有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由于体制原因这些企业都较早的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国内基础设施及网络布局, 其中E M S覆盖全国城乡3万多个网点, 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干线运输能力。通过与国际物流企业合作, 基本建立健全了国际业务网络。但企业缺乏能动性, 市场反应相对滞后, 在服务质量和管理方面也同样存在的较大的弊端, 虽然近些年各企业不断出改革, 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从上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 绝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国内异地业务及同城门到门服务, 由于贴近市场、价格优势明显加之电子商务的普及, 近几年间发展迅速, 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异地快递市场已经超过了邮政系统。但民营企业干线运输能力较差, 缺少自有运输设备, 主要依靠与铁路及民航部门的长期合作。

三、合作模式初探

面对国际快递企业的入侵, 国内快递企业应该加强合作, 整合资源, 稳固并扩大中低端市场并积极扩大争取向高端市场发展。针对以上分析的各类型企业经营特点及优势, 建议对三大主体业务的运作模式进行如下调整。

1. 国内异地快递业务

国内异地业务占国内快递业务总量的六成以上, 市场空间巨大。建立合作模式将两者的优点合理结合, 取长补短, 起到稳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

各地邮政部门自行选择当地较为理想的民营快递公司作为联营合作伙伴, 采取类似于综合运输中的多式联运形式, 揽货和递送主要由民营快递企业组织进行, 干线运输由邮政部门负责。在新业务模式下, 通过邮政和民营两个渠道汇集到大中城市的货物, 统一由邮政部门负责组织运输, 到达异地邮政部门后, 根据当地联营企业的投递范围将民营快递无法送达的货物保留, 通过邮政部门渠道送递, 其余货物均由当地民营快递企业负责。

在新运作模式下, 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自身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由于货物在快递过程中需要2~3家企业经手, 因此货物跟踪、查询等服务相较原有模式变得更复杂, 但如果采用一票制服务, 建立起民营快递企业与邮政查询网络的对接, 即可完全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利益分配, 建议采取分段式按劳分配原则, 各企业在评估自身揽货、运输、投递成本后, 签订合作协议, 企业间定期核消往来账目。

2. 同城快递业务和国际快递业务

民营快递在同城快递业务方面优势突出, 国营快递企业在国际快递方面具有优势, 两者的互补行很强。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很少涉足国际快递业务。一些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通过取得较低折扣或者针对各外资企业对不同国家收费标准不同赚取得少额利润, 有些仅仅代为外资快递巨头收揽国际快件的业务。同城快递方面, 民营企业占据了国内8 0%以上市场, 国有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相当少。

按照上述的运作模式, 邮政部门和当地的民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全面开展揽货业务, 互相交叉运作。民营快递企业接收到的国际快递委托国企负责运送、投递, 仅收取揽货费用。国企将接收到的同城快递汇合异地发往本地的货物一同交由本地民营企业递送, 对于民营企业无法到达的部分则自行负责投递。在货物跟踪、查询的服务及利益分配方面可参照国内异地业务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物品快速获得的需求日趋凸显, 快递市场未来几年将会有惊人的扩大速度。通过加强国有、民营快递企业的合作, 可以有效地抵御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的抢占, 有利于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4月

[2]苏伟:《中国快递行业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2007年4月

资源的互补性 篇5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影响和冲击,合作发展

引言

近些年, 网络发展及其迅速, 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受到网络发展的影响, 当然新闻界也不例外。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介的人们带来了恐慌。有些人甚至大喊“狼来了”。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 网络媒体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正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产生危机观念, 于是传统媒体开始变革, 开始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 从这个角

地址的需求导致了地址分配方式必须使用自动化分配, 这样对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也提出了极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如何提高DHCP服务器性能不足, 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难题。另外IPv6没有注重服务的可用性与安全性, 很有可能会增加重大的网络安全威胁, 比如IPv6采用IPSec加密, IPSec并不能够处理IPv6网络中的所有漏洞问题, 但是攻击者可以利用加密机制, 利用防火墙和IPS无法检测加密内容的特点, 绕过这些设备, 直接向服务器发起攻击。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改善IPv6协议的安全性能。

5) 物联网需要各种通信网络的融合

在技术上, 通信技术协议众多, 包度来看我们不得不说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而2005年的纪念性的重大事件“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专题的报道更体现了媒体间的合作。这篇论文, 就是想通过现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些现实情况, 来呐喊, 网络与传统媒体不仅仅是竞争对手, 双方只有合作互补有无才能实现最终的共赢, 同时我也想论证:只有新闻界摆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才能促进双方媒体的发展, 才能实现共

括前面介绍的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通信网络各种协议标准, 还有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种技术标准等等。由于厂家的不同, 终端、设备、网络标准都可能不同, 因此会形成多种网络差异化的局面。目前物联网很难对各种行业的网络形成统一的业务提供平台。如何有效整合各种网络协议, 就成为物联网不可绕过的一个问题。

4总结

物联网带来的这次科技革命里, 通信网络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物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通信网络的发展, 通信网络也需要适应物联网的发展要求不断演进, 最终构建起物物通信与人人通信相赢。

网络出现伊始, 受众尚未形成网上看新闻的习惯, 但是在几次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兴的媒体。尤其是震惊中外的911事件,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事件是在网上率先传播的, 其影响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网络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访问, 而一些著名的新闻网站也一度出现了登陆不上拥挤不堪的地步。网络因其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 内容丰富性, 声音、图像、多

融合的泛在网网络和业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施志勇, 王雨, 罗国栋.基于IMS构建物联网的构想.《移动通信》.2011

[2]唐雄燕.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与物联网发展策略.《中兴通讯技术》.2011

[3]沈苏彬.物联网技术架构.《中兴通信》.2011 (1) .

[4]赵慧玲, 吴广颖, 梅承力.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探讨.《移动通信》.2010 (7)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630)

媒体并举的优势, 迅速异军突起。同时它的及时和多方位报道一时间使这个新兴的媒体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 它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纸媒体末日即将来临。纸质媒体在许多方面仍占有一定优势。传统的大报、大刊、历史大部分长达几十年, 有的甚至近百年, 而我国网络媒体历史最长也不过3年。相当的读者还是依赖纸质媒体, 也习惯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在争取读者方面传统媒体仍占有一定优势。

纪念抗战60周年, 可以说是全国一个重大的活动, 无论是新兴的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 尤其是纸质媒体都集中优秀采编力量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进行专题报道。这也是新旧两种媒体准备充分的一次交锋。各自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同时这也是他们未来生存形式的预演。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这两种媒体的竞争虽然激烈,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 交汇点是二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中国的传播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合作, 它们之间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这是个严肃而政治性极强的主题, 如果单单依靠网络媒体的力量恐怕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在人才上, 网络媒体不具有传统媒体所具备的大量的记者。在经费上, 网络媒体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投放在单一的选题上。这对大多数网站来讲是两道难以逾越的“深沟”。在今天的重大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网络媒体中, 只有那些雄厚资本的商业网站, 或是传统媒体与网站联手行动才能支付这笔开销。一般的网站是没有这个资本的, 更没有专业人才去完成这类重大的采访报道。而对于网络来说它作为媒体, 有许多优势:其采编、排版、校对、出版、发行等工作全在网上进行, 根本不需要和印刷厂打交道、不需要和邮局打交道。在获取信息的快捷性和阅读的方便性、多媒体性以及交互性、查找的容易等方面, 因此, 在此次报道中许多传统媒体都选择了网络媒体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如《广州日报》和《华商报》、网易等媒体合作, 加强了报道与读者的互动性。实现强强联手。

其次, 新兴的网络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赋予了纸质媒体新的生命力对于报纸来说版面的局限性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每天出版一次而未能充分显示报纸的特点和优势, 而互联网异军突起, 为纸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得补充。所以新兴的网络媒体德发展对于纸质媒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网络的崛起对于纸质媒体, 是机遇多于挑战的。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报道中。对于传统的纸媒体来说, 网络媒体的介入使之变的鲜活生动起来。如新华社的新华网, 新华网的栏目有:“最新报道”, “纪念活动”, “暴行实录”, “亲历抗战”, “重要论述”, “战史一页”, “抗战名将”, “国际援助”, “图片故事”, “访谈连线”, “抗战启示录”, “抗日歌曲”。扩充了传统纸媒体的空间、补充了传统纸媒体的不足, 此外还有《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人民日报》的人民网等等媒体。

竞争、整合是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总体趋势, 使事物不断更新变化和发展。媒体也不例外, 传统媒体是昨天的产物, 网络媒体是今天的产物, 明天的媒体变革又将怎样, 还得从今天开始。在现代社会里, 传统媒体仍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媒体也迅速崛起, 对社会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它们都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追随时代, 各媒体的发展、进步也不断满足人们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当中对各种传播信息地索取与运用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使得新旧媒体的共生有了充足的土壤环境。而只有让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充分结合, 发挥出各自鲜明的特色才可以创造出最大的传播效果。

虽然媒体网站拥有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队伍, 但在人才结构上和主流媒体网站网络宣传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状况不相适应, 尤其缺少管理、经营、技术专才。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却拥有相当的水准, 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正好可以弥补各自的劣势。在网络经济遭受寒冬的时候相关的行业也会受到牵连, 但是我们看到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经被人们接受, 在网络不景气的时候进行全面的横纵向联合已经是发展的需要, 跨媒体经营的策略已经被提出, 在传统媒体触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网络媒体开始把目光也投向了传统媒体, 相互融合正是发展的需要和最大的助推器。因此融合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资源的互补性 篇6

能源使用是评价低碳社区的重要指标

今年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到2015年末,要建成1000个国家低碳社区的试点,在2017年的时候,择优建成一批国家级的低碳社区的试点示范。

顾名思义,低碳社区要做到低碳就必须尽可能减少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不降低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尽量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因此能源的使用情况成为评价低碳社区的重要指标内容。

中国建筑设计院孙敬宇认为,低碳社区建设分为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和农村社区三个部分。《指南》对城市新建社区的能源使用方面提出了四项约束性的指标:社区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要大于等于2%;能源的分户计量率要大于等于80%;家庭的燃气普及率要达到100%;北方采暖地区的集中供热率要达到100%。同时,又提出了两项引导性指标:可再生能源路灯在整个社区的占比要大于等于80%;建筑屋顶的太阳能光热、光电的利用覆盖率要大于等于50%。

对城市既有社区能源使用方面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能源分户计量率大于等于30%。同时对社区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以及可再生能源路灯的占比和太阳能屋顶光热、光电的利用,也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在整个试点建设过程中,要求约束性指标必须达到,引导性指标必须要有。

在农村社区的能源使用方面,主要提出了三项指标。一是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率要大于等于5%;二是太阳能热水的普及率,要大于等于80%;三是家庭沼气、燃气普及率要大于等于50%。

实现多能互补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建设低碳社区时,如何尽量满足低碳的要求而又不以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委会秘书长张建宇的回答是:需要实现多能互补。

张建宇认为,目前我们在做低碳建筑时,主要是利用单一的热泵或者太阳能等来替代传统的燃煤和燃气,而没有去考虑过是否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热泵等进行结合使用,如果把这些不同的能源结合起来,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成片开发的低碳示范区中选择合适的能源系统,以起到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效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没有哪一种能源可以绝对起到低碳效果,也不是哪一种技术可以绝对称得上低碳技术,在一个特定的低碳开发区中,必须要因地制宜地选取几种能源和技术,经过优化组合配置,共同取得低碳效果。

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星也非常赞同多能互补的观点。他举例说,光热之前总是通过打压常规能源来获取市场的认可。但是后来发现,光热能够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特别小,甚至连一个家庭的洗澡都做不到。他认为,发展光热时,与其去打压常规能源,不如与它结合,太阳能可以与任何常规能源结合,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

李仁星介绍,天普公司去年开发了一个光燃系统:利用燃气的壁挂炉与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通过这个项目的应用,发现多能结合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符合今后整合和创新的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要更好地实现多能互补,需要采用“能源互联网”的模式。据了解,“能源互联网”综合考虑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权衡配置区域中集中能源系统和分散式能源系统,将目标区域中可以利用的能源如电力、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优化整合,将目标区域中分散的小型、微型分布式能源所生产的电和热,通过连接各建筑的电力微网和热力网络来实现电力和热力的互联互通,互相补偿,从根本上建立能源的低碳应用方式。

由于区域中各个建筑的负荷高峰不会同时出现,通过“能源互联网”协同考虑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设计规划并进行优化整合配置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能源互联网中的能源站点可以是太阳能光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家用燃料电池、江河湖海水、城市污水和土壤中的低品位热能。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这样,城市或区域的每一栋建筑都可以收集能量,收集到的能量汇聚到城市的热和电的互联网中,能够提供建筑使用,同时也能为汽车等用电器具充电。废弃物、枯枝败叶、甚至下水道污物都可以用来作为发酵气体以循环使用。就近分布式发电,增加了供电的可靠性,降低了线损和大电网的负担,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有利于直流供电用户,提高生活质量。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建设低碳社区时,可以充分运用人的心理特征。如国外有些公司做能源社交网络,把每家每户的用电量和电费清单进行联网,自己与他人均能查看。在攀比与“虚荣”的心理作用下,无疑会越来越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使得生活习惯越来越低碳。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我国有很多社区,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地区,人们的低碳理念不够高,同时更加缺乏相关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的支撑。

李仁星举例说,有时国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鼓励以县或城市为单位做一些新能源试点,可是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真正可靠的咨询服务,导致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同时还有些地方政府对新能源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新能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他表示,根据他们去一些地方的实际调研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李仁星指出,由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用一种理念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不现实,每个地方的差异性都非常大,需要寻找一条正确适合的发展道路。

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篇7

一、互补性分析

(一) 数据来源

文中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 (COMTRADE) , 采用SITCRev.3商品分类方法对1998~2008年各大类产品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可获得的数据, 分成如下10类商品:0类、食品及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原材料除燃料外;3类、矿物燃料;4类、动植物油、脂肪及蜡;5类、化工及相关制品;6类、以原材料区别的制造业商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机器制品;9类、未分类商品。0~4类为初级产品, 5类和7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制成品, 6类和8类为劳动密集的制成品, 9类为未分类的制成品。

(二) 分析方法

1. RCA指数

RCA指数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Balassa, 1965) 是指一国或者地区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的比例的大小。RCA指数通过比较两国各大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分析两国在各类产品上的互补性及其变化状况。它的计算公式为RCAxik= (Xik/Xi) / (Wk/W) , 计算得出的数值即表示为i国在k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 Xik为i国在k类商品的出口额, Xi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Wk表示k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W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该指数以1为标准, 大于1, 表示i国在该商品上出口较多, 具有比较优势, 取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如果大于1.25, 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如果大于2.5, 则表明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如果小于1, 则说明i国在该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2. 贸易互补性指数

i国出口与j国进口之间的贸易互补指数可表达为:

其中:RCAmjk= (Mjk/Mj) / (Wk/W) , Mjk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 Mj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RCAmjk大表示国家j进口产品k多, 说明该国在此产品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国家i在产品k上的RCAxik大 (比较优势明显) , 而国家j在产品k上RCAmjk大 (比较劣势明显) , 则在产品k的贸易上i国的出口与j国的进口呈互补性。

(三) 互补性分析

1. RCA指数分析

经测算用出口来衡量的1998-2008年中国和巴西0~9类 (SITC Rev.3)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测算结果表明: (1) 在初级产品方面, 中国处于比较劣势, 而巴西除了3类产品处于比较劣势之外, 0类、2类和4类都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 (RCA>2.5) , 1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RCA>1.25) ; (2)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中国在6类和8类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8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极强, 巴西在6类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8类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3)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虽然中国和巴西都处于比较劣势, 但是中国的7类产品正在从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 (4) 在9类未分类产品上, 两国都处于比较劣势。

经测算用进口来衡量的1998-2008年中国和巴西0~9类 (SITC Rev.3)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劣势。测算结果表明: (1) 初级产品中, 两国都在和1类产品处于比较优势, 而在2类和4类产品中, 中国都是比较劣势, 而巴西则都处于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 巴西在3类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中国则向比较劣势转变; (2)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两国在6类和8类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3)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除了巴西在5类产品中处于较强的比较劣势, 两国在其他产品上的比较劣势并不显著; (4) 在9类未分类产品上, 两国都处于比较优势。

2. 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根据1998~2008年数据, 分别计算中国出口与巴西进口0~9类 (SITC Rev.3) 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巴西出口约中国进口0~9类 (SITC Rev.3) 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计算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通过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中国和巴西两国的进出口贸易互补性都在加强。但总体上而言, 中国出口与巴西进口的互补性指数要低于巴西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指数。具体到0~9类的SITCRev.3商品分类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以上两个互补性指数的组成区别主要在于2类和8类。中国出口巴西进口的2类产品互补性指数很小, 均值为0.01左右, 而巴西出口中国进口的2类产品互补性指数相对较大, 均值为0.5左右, 并且中国出口的2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在下降, 而巴西出口的2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在持续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持续增加从巴西进口铁矿等2类矿物原材料。另一方面, 8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差别较大, 具体体现为中国出口的2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比巴西出口的大, 这说明中国每年出口较大量的8类机器产品而巴西进口了较大量的该类产品。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并且互补的程度处在增强的过程当中。

二、政策建议

(一) 发挥比较优势

近年来, 中国与巴西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且通过前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两国在世界市场上并不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反, 两国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另一方面, 通过互补性的研究我们也发现, 两国只是在某些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而在其他种类的产品上的互补性并不是那么显著, 也就是说, 两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所以, 一方面, 两国应大力加强本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 比如巴西向中国出口2类原材料等, 中国向巴西出口8类机器制品等;另一方面, 两国在互补性不显著的产品上, 应进行深度的贸易合作, 以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为基础, 结合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等手段, 进行产品的升级,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可以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促进两国的贸易, 同时也可以提升两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 促进经贸发展

由于中国和巴西在地理位置上的原因, 两国的贸易一直存在着交易费用较高的问题。为了促进两国的经贸发展, 两国政府应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扫除贸易障碍和降低交易费用。比如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保险公司或者信用担保公司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机会主义的消极影响, 也可以成立贸易促进公司来提供专业的贸易技术服务, 从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和发展中巴两国的贸易。

参考文献

[1]贺梅英, 方旖旎.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8 (11) .

[2]贾利军.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分析[J].世界经济, 2005 (11) .

[3]李爱军, 张爱真.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 (5) .

[4]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 2003 (6) .

[5]孙林, 李岳书.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8) .

[6]Finger, J.M, M.E.Kreinin.A Measure of Export Simi-larity and Its Possible Use, The Economics Journal[J].1979 (89) .

上一篇:创业现状研究下一篇:全面品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