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评价策略(精选12篇)
小学作文评价策略 篇1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并有条不紊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它既是人脑的思维活动,也是思想的表达过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评价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作文所做的评价活动和价值判断,它对学生的学习和人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评价。本文将针对现有作文评价的不足,以现有作文评价策略为基础提出作文评价的优化策略。
一、作文评价现状
1.作文评价注重结果性。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评价一般基于学生已经完成的作文,这种实际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虽然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过程后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但是它侧重于对学生评定作文成绩,这种评价只发挥了评价的检测功能,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帮助。再者,写作的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连续发展的,传统的作文评价是对每一次写作任务完成后的评价,而学生的写作过程不是一篇作文的完成过程而是多次写作的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发展性因素。
2.作文评价主体单一化。我国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采用“一言堂”、“一笔批”的方法,教师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及教学经验批改学生的作文,圈出学生在作文中的错误,并给出评语或分数,学生再按照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修改。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其评价的标准性及公正性受到质疑,而且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写作责任意识的提高。
3.作文评价不够及时。作文评价的及时性有助于快速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把握学生创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再写作动机,最终养成主动写作的习惯。在美国的作文评价方法中,都首先提到了评价应是“反应敏捷”的,对学生应是“保持新鲜”的。[2]而在国内,教师通常布置了大量的写作任务,但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班级容量较大、学生数量多,再加上精批细改的原因,教师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作文的批改,导致作文评价信息不能够及时地反馈到学生手中,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作文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大量的习作,还需要作文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作文评价策略优化
1.注重写作的过程性评价。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给予学生写作或者教师教学的反馈,而更应该是兼顾整个学生写作完整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在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上需注重过程性评价。有研究者认为,写作活动是一个线性过程,主要步骤可作如下划分:(1)预写作———思考、计划、收集材料;(2)写作———对主题、顺序、风格作出选择,进行写作;(3)修改;(4)成文。[3]那么根据写作活动的线性过程制定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写作素材收集、写作中心的确立、写作构思、写作计划的制订、打草稿、修改与成文。在教师给定学生写作主题后,要求学生在每个写作具体阶段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与作文一并交于教师,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作文,也要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反馈。这种过程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在教育进程中写作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能全面、灵活地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以往的写作情况,适当的给予表扬或批评。教师可采用档案袋评价法,记录学生每次写作的情况并存入档案袋中,在下一次作文评价时,教师需参照上一次学生写作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对于写作水平较差却有所进步的学生,应给与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而对于写作屡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应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并指导,帮助学生避免下次犯同类的错误。
2.评价主体多元化。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改与作文关系密切,评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在开展作文评价活动中,应首先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制定合理的作文评价标准,正确引导学生的作文评价方向,在评价过程中若只看优点或者缺点话,不仅不能给学生一些指导,还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求学生每次作文习作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浏览并做相应的修改,按照教师制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写作的优势与劣势,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学生间的互改互评可以了解别人的写作技巧,吸取别人的写作优点,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教师在开展互评时,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为了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群体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相互作文评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应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评价。但在开展小组评价活动之前,教师应给予示范性评价,根据作文评价标准,分析几篇学生作文的各个方面在作文标准中应得到怎样的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评价参考。之后,小组成员针对每篇作文一起讨论和交流,按照标准共同给予评价。
对于评价来说,任何单一主体对作文的评价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偏颇,若要使作文评价具有真实客观性,就要发挥更可能多的主体作用,而家长作为学生日益相伴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判断更为客观。在教育评价活动中,教师可以定期地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写作情况,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间的写作差异。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产品建立作文评价通道,将学生的作文上传至互联网上,并邀请家长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家长可就其学生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反馈,教师在家长的评价基础上进行评价反馈。那么作为家长,可以依此来了解孩子写作的短处,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辅导与帮助,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3.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及时性反馈不仅能迅速地传达给学生的信息,还反映了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作文水平的提高离开不了大量的习作,但教师在大量习作的基础上多设置一些作文练习课,并在课堂上留下单独的评价时间,选取一些学生作文进行点评与讲解,指出学生的错误,为其他学生的习作提供一些参考。此外,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写作后的及时反馈,还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及时适当的反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曾提出:“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4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作文的过程中,多关注正在创作中的作文,提醒学生错误所在;多了解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写作状况,留心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给与及时的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作文评价观念,关注作文结果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评价;针对学生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给予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教师在师评的基础上需融合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评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家长在作文评价中的作用。此外,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以及作文评价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与尝试新的评价方法和策略,拓宽作文评价途径,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崔昕平.中美作文评价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58-59.
小学作文评价策略 篇2
教师之所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本质原因在于教师希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因此在实际作文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为了有效发挥出发展性评价的功效,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整个环节,包括学生前期的构思、中期的努力以及最后的完善。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由此,学生通过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影响,自身的写作自信就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热情也可以持续高涨,综合写作素养自然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例如,我在自身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发展性评价的作用,采用了如下的做法:我给学生布置过以“家”为写作主题的作文任务。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前期构思过程中喜欢参考出色作文,部分学生则喜欢随性而为,而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则会在思维卡壳的时候停下来,好好想一下之后的文章构思,而部分学生则会在写之前就列好提纲。
在最后写作完成之后,部分学生喜欢检查错别字,而有的学生则会不了了之。结合对学生全程的观察,在学生每个环节工作完成之后,我都会对学生表示适时的评价,让学生通过我的评价了解到自身在这个环节上做得好坏以及改进的方案。由此,通过多次此类评价教学之后,我的教学目的可以轻松达成。
二、教师要重视多元的全员性评价原则
在实际作文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只有对全体学生都进行评价,且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案,教师的评价教学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程度的功效。具体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型的评价方式,对不自信的学生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对易于骄傲的学生采用打击式评价方案,对扎实刻苦的学生则采用最直接的评价话语。通过此类评价方式的合理运用,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自身的作文能力也能够不断获得提升。
例如,我在自身班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全员性评价的功效,在教学的第一个月,就学生的写作能力、性格特征、上课状态、努力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基于我已有的分类,我再针对性地对学生运用多元的全员性评价方案,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明显的提升,学生也能够通过我的评价和我拉近距离,整个写作教学工作就能够在师生的互动配合下完美完成。
三、教师要重视多维开放评价原则的运用
对学生进行写作评价不可以局限于学生作文本上的评语以及课堂的口头评价,此类评价显得十分单一,长期运用以后,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教师的评价教学效果就会逐步衰退。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维开放的评价原则。
小学作文评价策略 篇3
摘 要:本研究主要内容是“小学高年段作文的评价”,以分项评价为研究重点,通过评价项目的选择与调整、评价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方法的确立,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提高高年段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评价;分项评价;策略与实施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通过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做得不够的在何处,该怎样修改,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目前我们的作文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已完成的习作的关注,对学生的作文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虽然前期的作文指导和后期的修改也认真地去做,但此两个环节的评价却没有真正纳入作文评价之中。
本研究就是在评价学生习作本身的基础上,引入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把习作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评价结果(作文)的优缺,更关注学生在习作中的行为表现,在审题思路,组织材料方法,中心的确立,情感的认知,甚至是从学生的作文态度、信心等多角度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以新课程评价理念为指导,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小学高年段作文分项评价策略及实施的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在现实中思考,在学习中提升
学习始终是研究的主旋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老师把学习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通过阅读书籍,更新评价观,对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意义、特点、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开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实践研究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思路,对课题的研究自始至终起到了比较明确的导向作用。
2.评价项目的制定是实施的基础
我们的作文分项评价是在原有对学生习作评价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下笔之前的思考、审视、酝酿以及修改、心得等方面增加表现性评价,力图全面评价学生写作文这个学习的过程。增加评价的“尺子”,使学生不仅关注生成的文章,也关注文章生成过程中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写作的积极性和信心,更加落实作文写作的目的。
我们要求课题组老师认真思考评价项目,结合教学实践,每人都设计一份评价表,然后通过课题组全体老师的讨论,修改完善了以下分项评价表:
3.实施研究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对评价表进行修改和完善,针对不同的习作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同时,本评价的主体呈多元化特点,这是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要求,即学习的任务不是唯一的结果,而包括完成结果的过程,让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结果之外的优点,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更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有全面的促进,在习作中全面发展。
四、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制定了“小学高年段作文分项评价表”,给学生作文评价增加了一把“尺子”,丰富了作文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使作文评价不仅是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和健康成长的手段。
2.通过实施,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3.在研究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五、几点思考
1.在作文分项评价中,表现性评价始终是为终结性评价服务的,但终结性评价又不是唯一目的,要合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要始终遵循评价操作上简单易行的原则,在实施中如何让不同评价主体客观合理地参与评价是我们不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生作文的评价与批改策略探微 篇4
一、认识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习作, 是一项练笔活动, 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训练, 并不是文学艺术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 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作家和文学创作者。所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 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看待小学生作文。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意愿, 绝不能用教师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 有的孩子在作文中, 难免有些语言在表达方面存在不足, 但那是无关紧要的, 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 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 只会适得其反, 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 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表达的是真情实感, 只要“其意义不谬误”, “字句通顺”, 哪怕很幼稚, 也应该多给予肯定。我们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 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二、评价要因人而异, 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寻找作文的优点, 婉转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书面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 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 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是太不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 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 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 揠苗助长。
事实上, 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 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讲评, 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 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 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 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针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 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 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批改方式、方法, 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四、尽量把修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
教师要把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 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 不要忽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 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讲评, 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 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 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 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修改, 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多元评价策略的思谋 篇5
温州市龙湾实验小学
邮政编码:32501
1程荣娟
[摘要]: 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提倡的多元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静态的一次性的操作方式,更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课堂上通过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根据学生及文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实施多元评价,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更能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课堂 主体 评价
多元化
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评价,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语文课堂上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功能的单一性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多元化评价必然逐渐取代传统的单一性评价,并代表着课堂评价的发展方向。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多元评价,就是要赋予语文课堂新的内涵,给孩子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那么,如何在课堂评价中落实人文关怀,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在多元评价策略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课堂充满和谐
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以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
1.开展自我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课堂上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用手段。
一个学生读完《鸟的天堂》中‚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这个片断后,我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些了吗?‛ ‚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感觉速度慢了些,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出鸟的天堂里热闹、欢乐的情景。‛‚有没有信心再试一次?‛‚谢谢老师,我尽我所能!‛这次,他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2.通过生生互评,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因为孩子们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在教学《请求》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开展朗读竞赛,各组根据本段内容把握好语感自己进行练习,具体练习时,大组可以再分四人小组进行练习,或者同桌互练,其他同学充当指导师。试读完毕后进行大组朗读竞赛,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当第一组的同学汇报朗读完后,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评价。有的同学说:‚他们没把妈妈对我的爱很好地表现出来。‛有的同学说:‚开始那句‘妈妈,请放开你春天一样温暖的手,’应该读出恳求的语气,还要表现妈妈对我的爱;而后半句‘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应该用坚决的语气表现出我要求自立的决心‛‚还有他们语速太快了,应该稍微慢点儿‛……各组互相评价完毕后,再让大家朗读,整体朗读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比较大的提高。除了组与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之外,学生个人之间开展评价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
一篇作文做好了请同学相互评一评,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审美等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起到了教师评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评价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3.提倡师生互评,保持学习张力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 ,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 , 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
一天学校教研组组织公开课,一位老师执教《晏子使楚》。在练习朗读晏子反驳楚王的话时,学生对晏子话语的朗读总不到位。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老师当晏子,你们都当楚王,看老师当得像不像,打算给老师打多少分?(师抑扬顿挫地示范读,还加上了动作)
生1:我给老师打95分,老师当得像极了。
师: 你觉得哪儿最像,把那个地方学一下好吗?
生1:像模像样地学习老师的朗读也加上了动作。
生2:我给老师打88分,我觉得老师也有不够好的地方。
师:(略感惊讶又充满了欣喜):老师谦虚地期待着你的批评。
生2:您朗读是为了表达晏子的自信与理直气壮。晏子反驳楚王的话,软中带硬,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来反驳楚王。但当您读到‚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这一部分时,您的语气好像不够自信,我觉得不合适,应该读得既严肃又自豪,应该这么读:‚……‛(生语气自信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
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甘拜下风,你就是老师的老师。(生大笑)
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让课堂展现异彩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语言评价的方式以外,还可适当地运用实物评价,态势语评价(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使课堂显得异彩纷呈。
1.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让学生听而不倦
口语评价是课堂上最常用最经济的评价方式,但是如果经常以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这样口头禅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重复评价愈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感觉自然就无趣。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
(1)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是评价语言的首选。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
又如:上课时一位学生在打瞌睡,教师可面带笑容说:‚你太勤奋了,连睡觉还要坚持上课,精神可嘉啊!‛或者说:‚你太辛苦了,我都不忍心打扰了,刚才梦见什么啦?‛学生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2)多变
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评价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这是让学生懂得读书的方法; “你已经完全进入这种境界了,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这是对学生全身心地溶入课堂、溶入文本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的赞扬。“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丰富的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的热情高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很高。
(3)适宜
评价要因学生的不同个性而异
如对外向型的学生可以说“你敢于大胆发言,很勇敢”;对敢于创新的学生可以说“你的想法别具一格,很有新意”;对于胆子很小,难得一次举手发言的学生可以说“你讲得很好,再响亮地讲给大家听一遍好吗”。
评价要因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而异
评价不仅要因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异,也要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应有较高的要求。如“我想你如果考虑更全面更深刻些,那就更出色了”,“希望你在语言方面再简练一些”等;对于中等生和差生应采取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如“你考虑的思路正确,只不过马虎了一点。”“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响亮,今天你又进步了!”“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进步”等。这样的评价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端,避免口头评价语言的单调和重复,又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举多得。
2.形象生动的实物评价, 让学生乐之不疲 实物评价如果运用得好,能起到比口语评价更好的激励作用。
一次到一年级听课,一位老师上课时,带着一只小箱进课堂,箱子里放着红星、彩旗等各种各样的奖品。由于低年级同学比较好动,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教师像魔术师一样,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这办法很奏效,小朋友们坐得规规矩矩,小脸绷得红红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由于低年级的同学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不长,一会儿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这时又开始教生字,为了使教学目标落实,教师从小箱里拿出几片枫叶贴在黑板上,说:‚小朋友,这些枫叶的背面都藏着字宝宝,谁能把这些字宝宝读准了、熟记了,这片枫叶就送给谁了!‛小朋友一看,黑板上的小枫叶红红的,多漂亮呀!学生的注意力又迅速集中了。
除了赠送这些形象的小物品之外,还可以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颗种子、一副书法作品、一样教具,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但是实物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奖品如果过多过滥,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也变得无所谓、不稀罕,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3.口语、体态语相结合评价,使学生信心倍增
爱抚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时常低一下头,双手在抽屉里摸索着什么。这位学生上课经常人在心不在,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这次又在干什么呢?今天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教育教育。我便悄悄走了过去,可没有想到学生太投入了,直到我走到他面前才发觉。猛然一抬头,发现我站在他身边,惊呆得脸色变得苍白。手中的一幅简笔肖像画滑落在地,展现在我面前。没有想到这副画画的就是我咧开嘴傻笑的样子,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可实在画得很形象!‚哇!‛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并面露惊喜之色:‚这是谁画的?‛‚我画的!‛学生有些惶恐,结结巴巴地说。可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上课不认真,也没有告诉他乱画人物肖像画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而是边点头边‚嗯‛了一声又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走上讲台继续上课。本来这位学生诚惶诚恐地等着批评,可谁知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给予他很高的赏识,这是多么地出乎意料,而对这位学生来说更是多么难得,‚哇‛和‚嗯‛这两个语气助词和友爱地拍拍肩膀这个动作对他来说是很高的赏识,成了很大的推动剂。后来这节课他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课堂上教师的鼓励语言、礼貌动作、亲切微笑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评价手段。在学生因为紧张站起来后一言不发时,我常常耐心等待,并给予热情鼓励:“别急,慢慢讲”或者“刚才还没有想好,是吗?”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给学生一些善意的提示。这样的语言和行动上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多元化的评价功能,让课堂洋溢人文关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视作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定向等多种功能,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使课堂中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新的成长。
1.导向——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提升经验
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
古诗《示儿》教学片段:
老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课文《示儿》,看谁读得好!‛第一个学生拿着书用低沉的语气抑扬顿挫地读了一遍。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大家表扬他‛(示意学生表扬)。学生一边拍掌一边机械地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第二次叫了一位朗读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他有点紧张,读得没有激情。教师随即说:‚你要继续努力,谁还来试试?‛于是此生低着头坐下。第三位是男生,声音比较低沉、语调缓慢,教师给她的评价是:‚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他学习。‛于是学生齐声呼喊:‚向你学习。‛ 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顶呱呱‛‚真有感情‛交相辉映,课堂气氛热烈,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我们也应理智地看到这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的引导价值有几何?原来低沉、悲凉的课文格调也被激扬的表扬声淹没,课文朗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真棒‛,学生棒在哪里,不知道;‚继续努力‛,从哪方面去加强,不清楚;‚真有感情‛,学生朗读何处感情处理得好,没点出;充满怎样的感情,弄不明白,只能是‚雾里看花‛。假如教师对第一位学生评价:“从你低沉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你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过。”;对第二位学生评价:“如果你读的速度稍微慢一点,语气稍微低沉一点,把课文中描述的情节浮现在脑海里,注意语气和表情随着句子意思变,肯定会读得很棒!”;对第三位学生评价:“从你低沉、伤感的语气中,我体会到了作者那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权贵们的无比愤慨之心!”,相信不管是朗读的学生还是在座的其他学生都会主动建构起朗读此类情感基调句子的经验,并巩固下来,提升了原有经验,促进其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对以后的朗读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2.情趣——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兴趣
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的‚经典‛评价语让人回味无穷。
师:第二天,天放晴了,我们去看看雪景好不好?(生齐答:好)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笑声)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
生:‛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生再读课文,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大笑)
师: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师范读、领读)往前走几步没有?
生:走了。
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支老师通过风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大”读出来。这种情趣性的评价,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性,多了想象和意境。
3.诊断——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生活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假如学生的“体验”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产生投机取巧的思想,教师的评价就要及时地发挥诊断功能,避免学生步入思维的误区。必要时教师还要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我觉得爱听好话不好,容易上当。
师:你说得不错。
生:我觉得乌鸦自不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得什么样,还得意极了!(哄堂大笑)
师(较尴尬,但为了不打击发言积极性,还是鼓励道):你说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狐狸很聪明,而且我懂得了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给时,你要多动脑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
师: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实际,真聪明。
教师眼里只盯着答案的“多元”“独特”,虽然体验是独特新奇了,课堂是民主、开放了,可“狐狸”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在学生的思想上必然造成混乱。教师既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与众不同,更应通过评价“照亮”他认识上的误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时,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是不可取的。教师可如此评价: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赏,但你打不打算学习课文中的狐狸呢?这样的评价肯定了该生多元思维的优点,又引导他重新思考其体验,促使他在再度审视自己的思路时,主动建构正确的认识。他会想:我要是像狐狸那样,那不是要成为人人都讨厌,没有朋友的坏家伙吗?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用这样的办法只能骗一次,而且别人都会讨厌它,不信任它。我才不会向它学习呢。”此时,他心里已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要做个诚信的人。认识与感情也逐渐趋向成熟。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生长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评价,是高质量的评价。
4.激励——引领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如果在恰当的时候,你由衷地对发言的学生说:“你真会观察生活”、“你很有思想”; “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 “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大家在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等等就会让学生心潮澎湃,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实践证明,激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麻雀》教学片段
生1:(声情并茂地朗读)‚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师: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同学们,你们听懂了什么?
生2:我听懂了老麻雀很勇敢。生3:我读懂了老麻雀很伟大。它为了拯救小麻雀,面对庞大的猎狗,明知危险,还是要拼一拼。
师:你很有见地,老师也有同感。
生4:我读懂了母爱的伟大,因为老麻雀爱小麻雀,才会奋不顾身。
师:母爱的伟大,说得多好啊!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义无反顾。我们人类不也是如此吗?这么说,这只老麻雀是母亲了?
生5:我有不同意见,这只老麻雀可能是小麻雀的其他长辈,只要是长者,都会保护弱小者。有一次,邻居的小孩掉进水沟里,就是他叔叔把他救起来的。
师:你能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理解,真是好样的!我支持你的意见。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
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时,教师发出赞赏:“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当学生比较理解到位时,教师表示认可:“你很有见地,老师也有同感。”;甚至在学生理解不够全面,需要深化时,教师还是先加以肯定:“母爱的伟大,说得多好啊!”然后再激发深入思考:“这么说,这只老麻雀是母亲了?”;当学生的思维深入时,教师发出由衷地赞美:“你能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理解,真是好样的!”教师这些激励性的评价用语是激发学生思维深化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策略探析 篇6
一、给学困生一点關爱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语文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思想是站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上提出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知识建构是多元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课堂上的评价不仅能起到导航作用,而且能使每一个学生从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对学习没多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我班学生李一欣(化名),学习成绩较差。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笔者进行了“开火车”朗读,前面几个学生读得感情充沛,让人感动。轮到李一欣读了,他一站起来,脸就红了,一句话被他有气无力地读成了好几句,根本没了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本来挺严肃的课堂,被他这么一读,学生都笑了起来。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见此情景,笔者对学生说:“李一欣虽然读得不怎么好,但老师相信他是很认真地读了,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这种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听完这番话,笔者看见他的嘴角露出一点微笑。从那以后,他真有了一些改变,学习进步了很多。
二、给错误学生一点尊重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所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多元化。在学生出现不同见解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尊重每个学生。
如教学《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师生这样对话:
师:你们觉得林海音的童年过得怎么样?你们自己的呢?
生1:童年真美好!
生2:童年的生活太有意思了!
生3:我觉得我的童年不好,爸爸妈妈老管着,太不自由。
师:你说的是实话,爸爸妈妈管着是有点不自由,可你想过吗?他们为什么管你?正是因为他们的管,才可能有你今天的成长。这也是你童年的一笔财富啊!
在这堂课中,问学生这个问题,旨在让他们说出童年的美好、童年的快乐,然后让他们觉得童年的逝去是让人怀念的,没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如果当时批评学生不懂事,或者不予理睬的话,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认为上课是不能说实话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尊重、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三、评价中融入真情与幽默
1.将真情融入评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他们的一次展示,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热情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内心真正赏识学生,把真挚的师生情意,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用言语或肢体表达出来。
记得有位教师教学《掌声》一文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掌声故事”。一个平时很内向的男生站起来开始讲述,他讲得很认真,也很吃力。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教师和学生都很激动,教师俯下身子问他:“你知道,同学们的掌声在对你说什么吗?“他噙着泪花说:“是对我热情的鼓励,让我胆大些,别害怕!”教师转向学生:“在他需要的时候,大家及时地献上了自己的掌声!这真是令人难忘的掌声啊!”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而亲切,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学生,就像点点春雨滋润学生,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蠃得学生的心。
2.将幽默融入评价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尴尬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富于幽默感的语言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容易缓和师生间的紧张气氛,也更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很多教师都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他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这些笑声、高潮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幽默式的言语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运用评价策略 篇7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30年代,他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并伴随着西方课程的改革形成了一系列现代西方的评价思想、观念、方法或“模式”。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要求来看,现行课程还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价内容片面,评价过程简单,评价手段单一,注重定量评价。如何较好地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下面我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张驰有序的评价时机
教师把握课堂评价的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适得其反。评价时机适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评价的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如何比较准确地把握评价时机?我认为以下的几点做法值得提倡。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课堂评价时教师不但可以用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学习方式的渗透,而且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应指出的是,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给学生“留一点面子”,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要大声地呵斥,而应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学生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轻轻把他玩的东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二)“当机立断”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只有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或新的更高目标的生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
(三)“静观其变”
科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智力激励法中的“延迟评价”原则,把评价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灵感。
下面是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意见分歧很大。对此,吴老师没有即时评价,而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意见站成两队。
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方派出两位学生,吴老师给他们提供一张圆纸片。一名学生从中间对折,撕开,拿出一片向反方振振有辞:“我们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反方同学见状沉不住气,急于反驳,吴老师也给反方两个代表一张圆纸片,反方同学把圆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一小片,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圆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道也占二分之一吗?”就这样,两队还是僵持不下。
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中去。
正方一些学生陆续站到反方那边,最后还剩两名正方代表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你们不服,说明理由啊。
生(正):这题是说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我们把圆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二分之一吗?
生(反):你们是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难到像我们这样随便分成两份,也能说二分之一吗?
师:正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好,看来是否占二分之一关键要看是否把圆纸片“平均分”了。
吴老师对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没有轻易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树观点、摆事实、说理由、评思路的富有竞争意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意见的统一。
二、激发学习兴趣,进行童趣评价
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而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会使课堂内生机勃勃,如沐浴春风。
三、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多元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课堂评价主体就是教师,这是与对评价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如果把评价当作一种控制、约束甚至压服被评价者的手段,那么评价主体自然只能是权威、领导或师长;如果把评价当作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建议、促进其发展的途径,那么多元的评价主体将更有利于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进步。在新课标下评价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自己、同学都将参与这一活动,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一)学生自评
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自评时往往评不出所以然,达不到自评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找“不足点”。找“不足点”能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判断,在反思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改进。
(二)学生互评
小学生往往计较分数和等级,互评时总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使评价变成互相“挑错”与“指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学,先努力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和改进的方法,使互评成为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策略例谈 篇8
一、运用良性暗示, 畅通交流渠道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大量的实验, 证明“良性暗示”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作用.每个人都需要良性暗示以消除抵触情绪.尤其是孩子, 他们的感情色彩很浓, 只有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才有继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随地的发现学生身上细微的闪光点, 并将其扩大予以高声喝彩, 增强他们获得成功的渴望, 让他们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骄傲.因此, 我尝试改革作业的批改, 使批改顺应儿童心理, 让作业批改成为架起孩子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
孩子是单纯、向上的, 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自信, 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当教师用赞赏的语言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时, 学生则会维持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 即便是失败了, 也要让学生从失败中获取成功的希望, 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学生在作业中, 难免会有解决不了的题目, 学生作业错了, 教师仅仅就在旁边画上一个大大的红色“菖”,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工作中, 我们会发现, 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菖”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 但在作业评价中“菖”又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打“菖”的同时, 老师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多一份鼓励和支持, 多一份信任和赏识.
为此, 我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寻找“亮点”, 有时, 写上:“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或是“你是进步最快的, 继续努力!”有时, 只需简简单单的一句:“再想想”、“加油”等.不急于给学生不理想的成绩, 允许他们再来一次, 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这样, 当作业本发到他们的手中时, 学生们都会认真地思索, 再来尝试一回.再如:当作业中出现精彩处时, 随手批下一个“好”字, 往往使学生在拿到作业本时露出成功的喜悦.“你的解答真简单、真妙, 出乎老师意料, 好!”“你的解法不同凡响, 很有数学才能.”“这道题的解法新颖独特, 敢于创新, 聪明!”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在作业中, 更积极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以期得到更优的评价.
二、强化评语激励, 促进思维发展
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 评价不仅要注意学生解题的正误, 而且要注重挖掘习题的思维内涵.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信息, 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 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发展智力, 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 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打下“多向思维”的发展基础.如: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3分钟, 小华跳了327下, 小民平均每分钟比小华多跳12下.小民一共跳了多少下?一般学生的解答方法是: (327÷3+12) ×3=363 (下) 我在批改时加了评语:“你做得很好, 老师建议你想一想, 还有更好的解法吗?比如先算小民3分钟一共比小民多跳了多少下?”学生根据我的评语引导, 开动脑筋, 进一步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 又列出了其他算式:327+12×3=363 (下) .当学生的作业解答不够完整时, 我在旁边写上:“到这儿你的思路很正确, 再继续想一想, 你就成功了”;
为引领学生思考, 我还十分重视典型错例资源的合理运用.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错误时, 我会在错误的地方作个记号, 写上“运算顺序对吗?”、“进位了吗?”或“请再仔细算一次结果.”“还有另外的解法吗?”等评语,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及充实.例如, 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商场二楼原有85名顾客, 乘电梯下去了15人, 又上来18人, 现在商场二楼有多少人? (有学生这样做85+15+18=118, 也有学生这样做85-18+15) 我这样写道:你去乘过电梯吗?想一想下去的人还在二楼吗?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 也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错误的重视, 明确错误的原因, 能有的放矢地改正, 而且印象深刻.
为了鼓励独特见解, 激活创新意识, 我对学生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灵活解答、一题多解, 就在下面写下“这种解法真妙”, “你的方法真多”, “这种解法, 老师也没想到, 谢谢你教会了老师”等评语, 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 大胆探索.就如刚才那道题, 有一名学生是这样解的:18-15=3 (人) , 85+3=88 (人) , 我是这样评价的:这种解法太棒了, 明天在课堂上请你介绍给同学们听!
三、尊重个体差异, 培养良好习惯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 习惯、性格等心理因素很不稳定, 因此, 评价不能一刀切, 一成不变.对学生的评价, 要注重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 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 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 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有所不同.喜欢学数学的学生, 一般做题较认真, 能独立思考, 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与众不同=优+, 优+奇思妙想=优+, 优+字迹工整=优+, 优+格式规范=优+.”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 作业一般较马虎, 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 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 对待这样的作业, 评语要讲究艺术性, 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 “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优, 良+如果能不懂就问=优, 良+如果能认真及时订正=优.”对一些不爱动脑筋, 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 老师的评语是:“良+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优, 良+如能积极开动脑筋=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教育评价重在激励, 贵于引导, 皆要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 不断明确努力方向, 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针对不同学生, 通过“等级+简语”式的评价形式, 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
现代教育应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 因为习惯决定命运.改掉坏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好习惯, 并设法坚持下去.聪明的教育者绝不会因为它们小就不去引导学生, 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些学生在写作业时, 格式不规范, 字迹潦草, 而恰恰是这些细节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这时我通常会加上这样的眉批:“作业再写得清楚些就更好了.”“下次能把字写得再规范些吗?”“要是字写得再工整一点, 那可是一份相当棒的作业!”等等.这样, 学生易接受, 效果好.在细水长流的不经意间,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班上的一位小男孩, 思维快速、灵活, 作业中的拓展题他总能轻松解决, 但是在书写和计算上总是差强人意, 我便经常在作业中给他留下“细心些, 数抄错了.”“细心才能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请使用尺子铅笔作图.”“验算一下, 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类的批语.次数多了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在一次作业里给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师, 这次作业我很认真地检查了, 也按照要求使用了尺子.”这次作业我给了他这样的评语:“你进步真快!这次作业你很好, 棒极了!”并希望他今后都能像这次一样, 养成良好的书写与验算的习惯.
四、利用延迟评价, 开拓发展潜能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 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 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 要用发展的观点, 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 无论其现状如何, 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如何, 我都通过评价加以肯定, 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不断发展.我还尝试了“二次评价”, 即如果学生对第一次作业不满意, 教师可以延迟评价, 让学生自愿整改, 直到满意了为止;当学生通过努力, 改正错误后, 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 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 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 这种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以学生为主体, 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每一名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满足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 让学生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尝到成功的滋味, 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促进每名学生的健康发展.
改革学生作业评价, 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并将各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师生互动评价的功能, 构筑数学评价的立体框架, 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体验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小学作文评价策略 篇9
一、片段举例
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是这样评价学生的:
师:你能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
生1:6+8=14
师: (竖起大拇指) 你真棒!6加8等于14你都会算了。
生2:7+5=12
师:你也很棒!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 但学生的回答显然是没有听清楚教师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 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却是竖起大拇指, 表扬学生“你真棒!”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二、改进教师评价语言的策略
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巧借课堂评价语言, 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让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 能够促使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 可以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学评价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应有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
(1) 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进行评价
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 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 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可见, 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多么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在这方面有所关注。
(2) 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价
数学应培养人的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得到体现。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健全, 常常说出“异想天开”的想法, 因为他们不为常规思维所束缚。所以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发现他们思维的独到之处, 并及时给予肯定评价, 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振冠超市打九折, 福强超市“买八送一”。学校想买180只3元的水杯, 请你当“参谋”, 算一算到哪家超市购买比较合算?
在反馈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分别算出去两家商店买180只水杯的总价钱, 再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去福强超市买合算。这时出现了这样一幕:
生1:“我不用算总价钱就能比较出来。”
师:“真会思考, 来, 说说你的想法。”
生1:“买八送一相当于现在每个杯子的价钱是原价的8/9, 我算出:
振冠超市每个杯子的价钱是:3×90%=2.7 (元)
福强超市每个杯子的价钱是:3×8/9≈2.67 (元) , 这样就能比较了。
师:××同学真会动脑筋, 抓住了杯子总量相等这个条件, 使解题更加简便!
生2:老师, 我还有更简单的。只要比较九折和买八送一哪个更便宜就行了。
师:××同学能在刚才同学的启发下继续研究, 你们都具有做科学家的潜质。
可以想象, 如果当时教师不给生1发言的机会, 也就没有生2的精彩表现。可见, 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多么重要啊!
2. 使用灵活的评价方式
(1) 按评价发生的时间分:一般问题即时评价, 疑难问题延时评价
即时评价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 对于学生的某一行为表现, 给予适时鼓励和价值判断。即时评价是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
延时评价是指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后, 教师不急于对其言行进行评价, 而是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因为在正常情况下, 新颖独特的见解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 但要注意延时评价应根据学习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时机: (1) 学生的想法离奇古怪时可运用延时评价; (2)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可运用延时评价; (3) 对学生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或答卷可运用延时评价。
(2) 按评价主体不同分
(1) 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2) 生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 改变了教师占据课堂评价主体地位的传统评价模式, 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要评价别人, 首先就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 对被评价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其次还要有一个思维的过程, 如:这个回答对不对?错的话错在哪里?他的想法和我刚才的想法一样吗?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 既是评价者, 也是被评价者。学生自评能有效反思自己的言行, 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使评价过程更深刻。
除此之外,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该突出学科特色。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反应真迅速, 一下子就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猜测是学习数学的前奏, 你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你思考问题真细致, 学习数学就需要这样的品质!”“你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 直观形象, 现在能不能概括一下呢?”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信息课有效评价的策略探究 篇10
一、鼓励性评价,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表扬如沐春风”, 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密码。课堂上, 教师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评价, 灵敏地扑捉到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和肯定, 把爱的春风吹向他们, 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内驱力。
1. 表扬, 促进学生思维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在我们小学低段,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时, 学生会兴趣百增, 对学习更为投入。相反, 则情绪低落, 越发没有精神。因此, 这种“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能像春风化雨般“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在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精彩屏保设计》时,
师:今天, 老师带来了一位小伙伴, ——我们熟悉的“电脑小博士”。他想请你们来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课件播放:如果显示器长期处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会对屏幕造成伤害, 你能想处办法来保护屏幕吗?
生:设置屏幕保护
师:你可以做一位电脑的医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漂亮的屏保来保护我们的电脑。
这样的表扬信手拈来, 不事雕琢, 却妙趣天成,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内驱力。增加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健康促成。
2. 激励, 张扬学生的个性的亮光
对于教师而言, 就是尊重学生, 应当将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来看待,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无论在课堂还是生活中, 追求永远比拥有更重要。“绿色通道”要求给学生带来公正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不再是听话、分数和知识的积累, 而是个性的完善和潜能的发挥。允许学生在操作过程有大胆的想象, 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更家灵动, 更加富有学生的想法。在评价中要注意个别差异, 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 善于运用表扬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在学生各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各层次学生, 特别是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使之以学为乐, 不断进取, 积小成大, 从成功走向成功。
二、多元化评价, 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 不能只看评价的结果, 更要看重评价的过程。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统一的答案, 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的过程中, 注重任务解决过程的评价:重视了“成品”的评价, 还要注重“半成品”的评价;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支持和帮助, 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1. 自评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是多元的,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 评价对象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 评价的标准从认知转向了技能, 而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创设了知识情境, 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新程标中明确指出实施教学评价, 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那么, 这个充满“灵性”的闪光点一定会折射出更璀璨的智慧光芒, 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生成。
我们要教给学生自评的方法,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 提升自我, 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 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兴趣。另外课堂气氛和谐了,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互评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过程, 正是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评价他人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过程, 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 也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更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处。学生间彼此朝夕相处, 相互比较了解, 所以学生互评时, 往往是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 这样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 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所以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学习优点, 改正自己的缺点, 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3. 差异性评价
在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中, 一些教师往往意识不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常以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全体学生, 这种做法与素质教育必须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体现有差异的发展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倡导, 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 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如:对待优秀生, 则激励其进取的决心;对待后进生则需要努力寻找其闪光点, 适时适度地肯定、鼓励, 其中也包括延缓评价机制。同时教师也需尽可能多地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 就可让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扬起自信的风帆, 驶向成功的彼岸。
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探究 篇11
【关键词】缺失现状 评价对策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呢?
一、课堂评价要自然真诚,随机应变
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但是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平淡淡,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满怀激情,让人感受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都能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期待的幸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随机应变,让学生爱听、想听、百听不厌,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评价语中。而教师要做到旁征博引,功夫在平时,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许多名师非常注重锤炼课堂教学评价语,他们的评价语往往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又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
二、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1.激励——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激励性言语评价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学生的力量和勇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因而课堂评价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及时、具体,而且要具有激励性。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小镇的早晨》一课时,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举了手,声音响亮地读了一段话,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很勇敢,能大胆地站起来读书,我们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响亮的读书声。”我又叫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了这一段话。我给他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好听,可以当播音员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感受到了老师关怀后的温暖。
2.幽默——善于调节课堂气氛
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指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3.明理——努力提高认识水平
明理式的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讲明道理的一种语言评价。这样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当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句话时,我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读了这句话。一开始,他读得结结巴巴的,我及时指导了他,这样连续读了好几次,直到读得较好时,我又给予了评价:“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懂了吗?”这位学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这样的评价,亲切、自然,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又讲明了道理,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需要。
三、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雪中送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也有限度,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重表扬。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教学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基础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四、评价要创新多变,有效激励
课堂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体系的建设策略 篇12
一评价宜及时
每次课堂练习时, 教师应走到学生中去, 观察每个学生的练习状态, 虽然课堂所教内容一样, 作业要求和方向也基本统一, 但学生的作业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方面的个体性差异, 反映在作业上参差不齐。这是自然的, 允许的但不能视而不见, 也不必大惊小怪, 更不能迁怒于学生, 这正是学习过程性、作业形成性评价的最佳时机。
教师可以面对面、手把手地个别指导、评价, 并告知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方法, 发现整体的共性问题, 必须全班示范, 立即纠正。此时, 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 用赞许的眼光去审视每一张作业, 只有建立在整体认同的基础上的评价, 才更具激励性和感召力, 学生因为得到认可和赞许, 学习兴趣高涨、积极主动, 作业质量自然有所提高。
二评价宜模糊
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作业是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的外在表现, 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分数的高低与美术作业相比常常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简单的评价看似严谨, 却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冲击, 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我认为,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可以是分数或分级, 可以是评语, 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如在作业批注时, 加以简洁的说明优点或缺点的评语, 这样的评价既有大的等级区别, 又有切合实际的批改说明, 便于学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 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三评价宜鼓励
评价美术作业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 教师给予的评语和成绩对学生个人及对整个班级都有导向作用。批评、训斥、讽刺、恐吓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学生变得毫无生气。只有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 使学生心情开朗, 易于接受、理解, 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时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 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要探索设计即新颖又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 让学生爱学好学, 在充满自信、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四评价宜享受
艺术展览往往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评价, 是营造艺术学习氛围的有效方法。优秀学生美术习作展览, 就是用学生自己创造的美去感染和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艺术活动, 它是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肯定。所以, 我将平时收集来的各种优秀美术习作进行装饰美化, 写上评语, 学期末再用展板在美术室进行全校性公开展览。每次师生反响都非常好, 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性的培养,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展览后将它们留作以后教学资源使用, 还可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使用。我校教学楼走廊就是由学生完成的各种优秀美术作业布置的。课堂上, 有时我让学生同桌互评, 有时分小组讨论, 有时全班轮流参观, 有时还让学生把美术作品摆在讲桌上, 或贴在黑板上评论, 这时学生们既兴奋又喜悦。这种亮相带给学生的激动是让学生始料不及的, 这也是一种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的气氛轻松活泼, 带有观赏性和愉悦性, 学生享受评价, 另外也是现代教学评价观念的一种体现。在学生的记忆中, 能被老师展出的作业, 必须是选拔出来的, 而现在看到自己的作业能展览给大家看, 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吗?这是由静态向动态在转换, 以前的作业都是老师打分数, 而今展出的作业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能将自己的画与其他同学的画作比较, 畅所欲言, 这就是享受评价。
总之, 无论用什么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其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对图形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美术作业制订评价指标体系, 否则就会使评价误入歧途或失去应有的意义。各种评价都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但也不可避免的因人为因素而产生失真, 各种评价应该相互配合使用, 取长补短, 才能得到比较公正、全面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吴菲.我的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观[J].美与时代 (上) , 2010 (9)
【小学作文评价策略】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10-19
小学作文批改策略08-28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07-16
小学话题作文实施策略09-20
小学数学课的评价策略08-10
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方法05-23
小学生作文批改与评价07-13
小学生的作文指导策略12-07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06-02
探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