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共12篇)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策略, 系统性地组织、运用学习材料,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积极思考、探索、感悟数学知识, 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和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立足教材内涵, 引发参与活动
教师应立足于教材, 根据数学活动策略, 利用教材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材料, 让学习活动材料准确地反映知识的本质,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习活动贴近生活, 也使学习活动做到具体、明确、富有数学味, 注重数学活动与教学的生成性, 满足学生的探究求,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
例如, 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 教师深入教材分析知识点后, 分层次、有目的地设计学习材料,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①工程合作完成的时间;②双方或多方合作完成的工程量;③双方或多方合作完成部分后的工程量; ④双方或多方合作完成部分工程量所的时间。如, 平和县政府计划在花溪两岸建设9600米堤坝, 如果由A工程队单独施工, 要8个月完工;由B工程队单独施工 , 要12个月完工 , 如果A、B两个工程队同时合作施工, 要几个月才能完工? 学生经过互动探究, 解决了这道题。教师把这道问题堤坝长度9600米分别改变为4800米、2400米、1200米、600米、300米、150米等, 引导学生根据改动的数字进行解答;教师把要解决的问题“要几个月才能完工? ”改成①“A、B两个工程队合作同时施工6个月, 已完成这条堤坝的几分之几? ”②“A、B两个工程队合作同时施工6个月后, 这条堤坝还剩几分之几还没有修筑? ”③“A工程队先施工6个月, 剩下的路段由B工程队施工, 要多少天? ”。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学习内,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建构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 实现预设教学目标, 提高学习能力。
二、亲历建模过程, 生成解题策略
“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去做了, 就理解了。”这句话说明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应注 重引领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探究与体验,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促使学生清晰地阐述推理过程, 不断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提高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 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屏幕上教材主题图, 数数纸鹤及小朋友的数量, 用数学语言进行回答。教师要求同桌拿出1根尺子和2根铅笔, 再把这两种物品合并起来, 再进行交流。生1:“1根尺子和2根铅笔合成一堆, 这堆有3个文具了。”生2:“把1根尺子的‘1’和2根铅笔‘2’合在一起等于3。”教师引导学生拿出3根小棒, 用这3根小棒代表3根铅笔, 先把3根“铅笔”分成两部分, 再进行合并, 同桌一边操作一边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各个数量间的关系, 体验了从“铅笔”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把1和2合起来, 在数学上可以用“+”表示, 进而列出加法算式:1+2=3, 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学生经历了数学模型建构过程, 强化了加法意义的数学表象, 相互沟通具体操作经验与抽象的数学经验, 内化了操作经验, 把具体的操作经验抽象成数学模型,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如, 实践活动“剪一剪”时, 学生结合已学方法合作动手剪一个小纸人:1在硬纸上先画半个纸人后对折, 再剪出一个纸人;2在硬纸上画了一个纸人, 再直接剪开。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操作过程进行探究:“为什么只画半个小人 , 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纸人呢 ? ”学生在进一步的操作、讨论、探究中, 掌握了对称的原理, 理解了图形平移的学习难点。在亲历建模的过程中, 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 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找出数学规律, 训练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三、拓宽活动时空, 强化能力培养
“通过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拓展学生参与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时空, 善于创造性地发教材资源, 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选择灵活的方法, 把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 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空间, 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在教学“平均分”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教材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并说说从图中寻找到的数学信息, 了解数量间的关系。接着组织学生探究交流二 (1) 班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的方案, 怎样做到“应该每份同样多”。又如, 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平和县金华小学从2009年至2013年每年的用电量分别是4031、5743、6545、6968、8956, 提出:“分析这些用电数据, 你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推测出2014年平和县金华小学用电量大约是多少? ”学生根据问题, 对教师提供的数据进行观察、分析、探究、推理, 推测出2014年平和县金华小学用电量多于2013年的用电量。数学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体验统计的推理过程, 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
摘要:文章立足于优化数学活动策略, 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培养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参与活动,解题策略,能力培养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2
摘 要: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个英语老师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策略。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课堂的形式单一,气氛沉闷等现象,使英语活动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提高。为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育部提出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一、传统小学的英语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活动教学的方法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则忙着记录老师讲解的内容。因此,导致课堂中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腻烦的心理,从而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主体,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越走越远。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思想和特点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活动教学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演讲,而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聆听者的身份存在于课堂中。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吃力。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活动教学课程中,活动的主体由老师转变为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过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学适应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探究习惯,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再简单地照搬课本或参考书的活动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尽量地接受更多的英语语言材料,根据教学条件和内容,训练学生的直觉、想象力和观察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很容易对英语失去兴趣,而兴趣往往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兴趣越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有趣的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上越学越有劲,自主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态度和效率。
2.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拉远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甚至于学生对老师的讨厌使学生放弃该门课程的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导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而且也要和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尊重、平等互助,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及其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完成担当的角色和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4.课后认真地反思和查漏补缺
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课程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快速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采用模仿模式的教学方法
模仿模式是指在小学生英语活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有目的的模仿,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把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获得信息,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
山区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山区;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策略
活动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通过创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谐发展。按课堂教学的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类的活动、练习活动和交际活动。不少活动可以交叉进行,每类活动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多样的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语言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实施活动教学。
一、引用“Warming up”开场
在上课时常以“Warming up”开场。课前可以先让学生“Sing an English Song”接着让学生作3~5分钟的“Every English”演讲。让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英语气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而兴奋、激动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Warming up”的形式多样化,如传令、情景对话、唱英文歌、数数等。
二、全身反应法
首先是教师一边发指令,一边作动作,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按照指令模仿动作。估计学生掌握要领后,教师停止示范,只发指令,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做。最后让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例如,在教学Point to the door. Point to the window. Point to the desk. Point to the chair 时,学生边听边模仿老师的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动作,这样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从而训练听说理解能力,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
三、对话表演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形成初步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英语对话后,可以先让他们在课堂上做模仿表演,然后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习了英语小故事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把这些故事改编成一个小短剧让学生演,它涉及道具使用、语音、语调、表情、体态和音乐等,表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起来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学生通过表演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但学会了语言,而且学会了怎样使用语言。
四、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充分地开发。游戏以其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有助于培养其听、说能力。因此,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寓英语教学于游戏中就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依指令快速动作、击鼓传花、猜谜、单词接龙等,这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五、教唱英语歌
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因此,将歌曲这种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让孩子们多听一些简单、明快的英语歌曲,并根据词意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这正是孩子们喜欢做而且想做的有趣的事,这无疑能大大地促进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比如,在教授“The days”这一单元时,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一周七天时的发音困难和感觉枯燥的问题,就借助了歌曲“Days of a week”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以学优唱,并在唱的同时辅以动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总之,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组织多种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方芳.浅谈活动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2011(26).
试谈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策略 篇4
一、活动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没有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就不会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去。因此, 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学生有了兴趣, 还要看是由哪一类的目的和行为来支持兴趣。如练习表演, 是为了好奇, 是为了学习表演参加演出比赛, 还是为了学习表演的本领而充实自己, 将来有志做一名演员?兴趣是暂时的, 还是持久的?兴趣是一种兴奋, 还是蕴藏着理智活动?教师应认真观察及时指导。对某一项活动内容, 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暂时的兴趣变为持久的兴趣, 由一时的兴奋变为理智参与的兴趣。
例如, 开展写广播稿活动。小学生常以自己的成就被别人知晓为自豪, 教师故可结合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开展投稿活动。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 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可为校园文明建设作贡献。广播稿的内容可以是身边的好人好事、阅读文摘, 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习作。形式应不拘一格, 消息、启事、表扬稿、记叙文、采集来的文章等都可以。每一位学生都应每周写一两篇, 多者适当表扬鼓励以争取人人参与, 这样学生有了兴趣, 积极参与了,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再如, 举行旅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山川胜地, 以远足磨砺学生意志;游览家乡风景名胜, 以源远流长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参观家乡建设的新成就, 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 祖国在前进。这样, 学生就会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地搜集、积累到了学习、写作的素材。
二、组织形式要灵活
在前文, 笔者已经提过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类型有多种。但不管怎样, 活动都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 这是活动课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 要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 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又可操作的形式。例如笔者曾经开展过一次关于“办小手抄报”的语文活动。学生在这之前,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小手抄报”, 笔者就通过“导趣”, 引起悬念, 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一下。结果, 他们互相合作把排版、绘画、书法等“共冶一炉”, 成功制作出了一张张具有可观性、可读性的小手抄报。这不但使学生把积累到的知识得以运用, 还懂得了有关办“小手抄报”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回顾“成语知多少”这一节活动课, 教师通过“导趣”, 引起悬念,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然后通过四个活动环节去组织整个活动过程。授课教师的活动构思是比较好的。但游戏的编排顺序好像缺乏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规律性。例如, 第一关“轻松对对碰”中的“趣味数字猜成语”, 看上去比第三关“风险大提速”中的各个小环节难度还要大。所以, 它给听课者的感觉是有点过于注重形式, 被教师牵着走, 而且缺乏了活动应有的气氛。因此, 活动的形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活”用, 而不是跟着预设的形式走。
三、放手指导,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需要从活动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 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 从而真正动起来。
1.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开始时, 教师可从活动的设计和内容上征求学生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师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 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
2.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 到活动场景, 均可让学生参与, 教师主要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
3. 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显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上没有充分完成, 这节课也是成功的。
四、要注意活动课的思想性
在活动中, 我们要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他们善于思考, 不怕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中介绍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著名作家, 使学生了解他们的著作, 从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 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五、开展语文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1. 活动课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 以激
励手段, 以游戏竞赛形式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享受成功的喜悦。
2. 活动课中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
解,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使之勇于进行创造性尝试, 培养学生特长, 发展学生个性, 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3. 活动课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5
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而建立这一教学环境的关键是教学中师生开展有效的活动。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是新课堂师生双边交流活动的一种最常规的方式方法,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基本条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对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效果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教育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阐明了师生活动的内涵和特征,强调了教学中“师生积极活动”的重要性。但对师生有效活动的策略以及怎样促成师生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细致的、具有可行性的研究和指引,这就需要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索。
2、课题研究的意义。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师生活动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及其对师生的影响,研究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倡导多向交流,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相融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交流网络,构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所探索的师生有效活动是立足于学生真实思考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使他们学会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具有勇于表达个人见解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和谐课堂尚未完全形,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促使我校教师深层次探索实践新课程思想,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构建和谐、创新、高效的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要务。
二、课题的研究依据及研究价值
1、课题研究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些纲领性的文件使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2)、师生教学活动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养。高效和谐的师生活动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3)、我校有一批思想积极和具备教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师生互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育性。
(二)、交互性和连续性。
(三)、组织化和非组织化结合。
(四)、非对称性。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课堂上有效的师
生互动方式不是简单地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师生活动的策略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得到转变,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使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高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中,打造高效课堂,提倡高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演绎出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和谐状态,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1、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与教学实践,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活动的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活动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探索教学管理新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自由、高效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如何组织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3、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元化,使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定期进行数据整理。
2、文献法:查阅,钻研相关资料。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比较法: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比分析,总结出师生活动的有效策略。
5、个案分析法:对典型个案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采取提高效率后的成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提高,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6、经验总结法: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随笔、论文、报告等多种方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六、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1、课题申报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有关课题的调查,为实验做准备。
3、各研究成员制定实验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1、各实验教师根据计划开展实验,上实验课,随时总结实验情况,根据实验情况调整实验计划。
2、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会,交流实验进展情况,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课题组的工作,指导教师进行课题实验。
3、举办实验研讨活动,在活动中交流思想,形成头脑风暴。
4、教师撰写实验论文,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5、随时搜集实验的过程性资料。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
1、课题组召开实验研讨会,验收实验计划、实施和实验过程。
2、收集实验资料。
3、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
4、撰写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5、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课堂教学有效师生活动案例集。
2、有效师生活动策略论文集。
3、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结题报告等。
4、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八、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易爱民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6
一、续说课文内容,赋予文章更多结局
当一篇文章讲述结束以后,教师不应马上结束课文的讲解,因为每篇文章在结束后都会有一个结局,这个结局怎么样,或者说结局有没有将事情说明清楚,每个人对它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为此教师可以在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综合自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结局进行续说,即用简短的几句话将整篇文章接下来要发生的或者要叙述的内容表达出来,给文章增添更多不一样的结局。
比如在学习“then and now”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整篇文章都讲的是过去我们怎么样,现在我们有怎么样,相信大家学完这篇课文后,肯定能够勾起大家的回忆吧,谁可以按照课文的套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造出一些相关的句子来,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得到。”教师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过去怎么样,现在又怎么样,于是学生纷纷进行思考,并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同学说道:“20 years ago,my father watched films in the cinema.Now I watch films in my telephone.”有学生回答道:“20 years ago,my mother went to school on foot,now I go to school by electric bike.”学生们纷纷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每个学生都回答出不同的答案,为整篇课文增添了更多的结局。
二、抒发阅读感想,提高自身审美情感
每篇课文讲述之后,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内容,相反,另外一些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同时有的同学可能喜欢这篇文章中的某个细节等,大家对课文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少有老师去关注学生的这些看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多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课文的评价方面,让学生抒发阅读感想,提高自身审美情感。
比如在讲授课文“protect the world”一文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学生设计以下内容:1、学完整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2、对于整篇课文,你最赞同课文中的哪一部分,你认为哪一部分是最应该给予关注的。3、假如你是环境局局长,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上几个问题,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对课文的感想。学生要想回答出这几个问题,首先必需要对环境保护有自己的观点,其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情感,才能将回答出较好的答案来,比如有学生这样回答道:“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very important.But I think the water probl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o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s on the water problem.”学生们纷纷进行回答,抒发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抒发自己对课文的感想,同时也可以加强自身对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加强自身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主人公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的能力,因此是非常值得教师借鉴的一种方式。
三、开展趣味活动,提高综合动手能力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爱玩心理,为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后,应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些游戏必需要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又应具有一定的趣味,保证全体学生都能通过游戏巩固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比如在讲授课文“signs”一篇文章时,由于整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是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这些标志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又具有很强的使用性,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一点点的记忆这些标志,所有在讲完整篇课文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假如我现在考驾照”。我们都知道各种路标是考驾照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些路标,教师可以给学生组织一次模拟的驾照考试,先给学生将所有的路标找出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记忆,教师可以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记忆这些路标,在记忆过程中,教师不要打乱每个学生的思路,尽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法去记忆这些路标,当学生记忆完以后,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对这些路标的掌握情况,比如可以给学生出一套全真模拟试题,让学生尝试对这些路标进行识别,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白板技术,将这些路标投在白板上,引导学生对每个路标进行识别,当然也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识别,最后全部记忆下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丰厚的奖励,从而刺激其他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以后的活动当中。
总之,新课标基础下注重对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把握,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留给学生一些自我学习和抒发情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阅读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可以在每讲完一篇阅读课文后,不要着急结束整篇课文的讲解,给学生设计一些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或者主动参与到其中的趣味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7
一、注重学生的认识结构, 搞好复习, 作好铺垫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看, 任何新的知识都是在原有的旧知识基础之上生长起来的,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停靠点。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作好铺垫, 架起“认知桥梁”, 做到温故而知新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比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 在黑板上写出8.4÷0.7=?, 让学生试着计算。学生开始很有信心, 通过讨论还是无法解决, 这时教师别开话题, 引导学生复习除数、被除数都是整十的整数除法 (90÷30) 的算理, (同时缩小10倍后商不变) , 从而发现小数除以小数时也可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这样, 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新知识。
二、注重情感动力的培养, 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的学习状态, 表现为积极主动地把新旧知识加以联系, 这种联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没有这种动力, 新旧知识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就不能积极、主动的发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我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列举典型, 说明意义, 明确目的, 使学生感到学习和探求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比例尺时, 教师可让学生在操场上试着画学校校园平面图 (简笔画) , 根据学生的作品问:“我们的校园只有一张纸大吗?” (不是) , “哪你们是怎样想的昵?”。然后阐述比例尺在设计图纸和绘画等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通过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创设情景,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如教学通分时, 先让学生比较1/3和2/3的大小, 然后有意让学生比较1/3和1/4的大小时“卡壳”, 制造悬念, 创设情景, 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欲状态下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三、找准心灵交流点, 心与心的和学生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整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 是教法和学法的融合, 是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 心心相印, 情感交流的统一。课堂教学, 要深入地了解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情况,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因时、因地制宜, 因生施教, 消除师生心理障碍, 创设一个和谐、祥和、友爱、宽松的课堂氛围, 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愉快的学习状态之中。这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我认为:一是用眼光与学生交流, 就连处在角落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亲切的目光, 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更应该全神贯注的、微笑地注视着他。二是用语言与学生交流, “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说得很有创意”等语言应常挂在嘴上。即使是学生说错了, 也决不能漠然置之, 更不能随意责难、挖苦, 而是千方百计减轻学生因说错带来的心理压力, 托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 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 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机会, 让他尝试成功的欢乐。
四、加强思维训练, 理解求真知
新旧知识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只有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 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真正有效的过程。没有思维, 就谈不上过程, 没有过程, 就谈不上理解, 没有理解, 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是教学的成功的保证。如在教学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较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概念、单位、单位进率、计算公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从而让学生理解, 形成一个糸统的知识脉络, 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不易混淆。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走捷径, 直接消化接受现成的理论, 走入机械学习的误区。
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知识, 不能完全依靠老师, 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 更不能只记住概念、定理与公式, 而是要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合理运用“我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勇于探索, 勇于实践, 勇于创新是有意义的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创新意识, 要发展学生个性, 就必须培养个性化的创新意识。我提倡:一是要有明确的创新目标, 目标明确了, 创新才有方向,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在一次学生作业中, 我有意识的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32100÷300, 既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又从中学习了很多方法, 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二是注重个性化, 灵活培养创新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学会容忍不同观念的存在, 不讥笑看起来似乎荒谬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勇于实践, 不怕失败, 敢于发表见解, 乐于接受真理。
心灵交流如同肥沃的土地, 课堂教学也如此, 它好比是将思维、创新和知识的种子播在这片土壤中, 慢慢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有意义的学理论》 (奥苏贝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孙杰远)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8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1.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概述
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也就是主要针对小学生进行的相关内容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形成、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动手、动脑、动口的一切实践活动。它是小学生的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给小学生探讨知识的余地和自主思考的空间。
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多,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少,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加强实践能力特别重要,再者,数学是一门富有深意且极具生活价值的门类。学习数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思想的树立更为容易,也更能被学生接纳。由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无论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所以这个过程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意识。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相比过去,它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表示人才的培养与选择将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就意味着它需要更多创新性的人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二、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关于“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理论,到如今实践教学活动在我国备受关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都有了多方面的改进。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还停留在实践活动的特性,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以及应该如何开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层面。我国的教学实践活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1. 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从古至今,尊师重道的传统深入人心,渐渐地,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明显。而小学生处于情感逐步健全的阶段,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相对敏感。因此,改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推进的一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是师生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快乐和谐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 改进教学方式
原来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使得课堂气氛相对压抑,学生之间没有活跃的感觉进而使得课堂感觉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热情都大打折扣,既降低了课堂效率也减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各种方式的引导,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其他成功的实践学习的典型案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 改变原来的思想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开展现状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从而不能从心底萌生贯彻落实实践活动的思想意识,使得实践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学校应开展思想讨论,使教师从内心深处接受并理解实践教学的作用,并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落实。
三、总结
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才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处于不落后的地位。因此,不断学习已是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小学实践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越发重要。而小学教学实践活动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使用。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现状以及相应的策略又是怎样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现状,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英华.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J].读写算,2015,(19):261.
[2]杨海荣.有效实践学以致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J].读写算,2014,(12):193.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9
一、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
英语是一门以听、说、读、写为主的学科,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再加上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仍沿袭灌输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又缺乏趣味性,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设计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或小组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Make a fruit salad》这节内容时,涉及到了banana、grape、mango、pineapple等单词,如果采用反复拼读的方式让小学生记忆这些单词,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这时,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水果蹲”的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代表一种水果,首先教师发出指令:Fruits蹲,Fruits蹲,Fruits蹲完,Grapes蹲;这时代表葡萄的学生需要马上蹲三下,同时发出指令,反应慢者即为输者。在每次听到指令后学生都需要读三遍单词,依次轮推。这克服了死记硬背单词的枯燥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单词,实现在“玩中学”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设计要尊重差异
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时刻想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认知能力强,课堂内容无法满足其需要;有的学生认知能力弱,无法消化课堂所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差异的客观存在,不要忽视,更不要无视差异,而要将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差异性,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分层次、多形式地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性格特点、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At a musiclesson》这课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及会弹奏的乐器,由于这些词汇比较简单,学生就会热情高涨,纷纷说出很多单词,如sing、dance、swim、skate、ski、makea puppet、play the guitar等等;然后引导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流:“What canyoudo?”或者“Canyou...?”让学生大胆地说,并搜集同学所说的信息。在交流时,对于学习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直接回答:“Yes, I can. /No, I can’t.”或者“I can...”而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让其尝试运用“I can..., but I can’t...”这类比较复杂的句型回答。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让英语能力不够好的学生得到发展,并在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下,增强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信心。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活动设计要重视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让学生综合运用和内化英语知识的过程,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大量的拓展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积极设计一些形式多样、轻松有趣的拓展活动,如英语对话、课文复述、调查实践等。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巩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讲授完《At the snack bar》这课内容后,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能够熟练掌握,如“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I’dlike...”“Here youare.”等等。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角色表演的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水果店、小吃店、服装店等不同地点的图片,让学生两两一组,根据教材对话内容,选择教师所提供的任意一张图片编新对话。然后,让学生把编好的新对话通过表演的方式上台展现出来。拓展活动能够为英语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实现英语知识的有效迁移,保证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10
一、关注学生年龄特点, 创设游戏类、角色扮演类体验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 品徳课堂上常用的一种体验式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活动是带有 “玩” 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 对于培养儿童的情感, 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促进儿童积极参与学习, 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时, 我设计了“掰手腕”的游戏, 通过掰手腕的游戏, 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 还没等开始呢, 就有同学说:“不公平, 他是男同学, 我是女同学, 肯定比不过他。 ”有的说:“你看, 他都站起来了, 胳膊抬得太高了。 ”见此情景, 马上引导学生思考:“那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呢? ”这样, 学生从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 通过不平等游戏的设计,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主动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已有经验, 在亲身参与的游戏中, 真切体验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 角色扮演类体验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角色扮演活动, 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 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 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时, 关键是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 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 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因为只有对外界事物具有较丰富的深刻的经验, 儿童才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充分想象和创造;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体验什么, 唤起相应的认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一课时, 针对北戴河的旅游资源, 就设计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 课前孩子们分组收集整理有哪些世界文明的山水的旅游资源, 课上声情并茂地讲解。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度很高, 热情很高, 学习效果比老师的讲解要好。
教学《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 学生们就扮演了一次小记者,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校长, 从采访中了解了我们学校的校史和学校的荣誉史, 在小记者的角色扮演中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 很容易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更重要的是孩子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角色扮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验式活动。
体验活动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角色情境, 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这些情境可以是真实的, 也可以是模拟的, 使得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亲身经历, 获得感性认识。 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设游戏和角色扮演类体验活动。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渲染体验情景。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是一种特别好的体验活动, 使课堂更鲜活, 使孩子们身临其境, 进入角色, 从而唤起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时, 借助多媒体为孩子们展示许多图片、视频, 日本攻占沈阳、南京大屠杀、化学武器实验等, 那血淋淋的场面, 激起了孩子们那种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 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达到了很好的渲染效果。
教学《秋天在哪里》这一课时, 提前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走进自然, 深入观察发现秋天在哪里。 有的孩子拍了视频, 有的录了蛐蛐叫的声音, 还有的通过打电话录音的方式了解了南北方秋天气候是不一样的。 课上同学们用多媒体进行分享, 效果非常好。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体验,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的直观冲击下, 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丰富的, 这种体验活动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 唤醒探究意识, 促进自主发展都大有裨益。
三、关注课堂生成问题, 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创设体验活动。
说到体验活动, 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就是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 在动态中捕捉真实情感。 不管是在品德课堂, 还是其他课堂, 虽然课前我们会做充足的预设, 但课堂是随机的, 不可避免地会有生成性的东西, 教师要利用好这些生成, 捕捉孩子真实的情感。
教学《学会拒绝》不和烟酒打交道时, 有一个环节是小小宣传员, 我布置孩子分小组做宣传标语、宣传小报。 这时候班里的搞笑大王浩铭提议要演个小品, 结果几分钟的准备后, 全班学生就欣赏到了一个幽默的小品, 情节中劝父亲不要喝酒, 入情入理, 孩子们看得特别感兴趣, 很受教。 这个意外的小环节, 把课堂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会有思想火花迸发, 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 因此, 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对那些蕴涵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 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 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 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 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问题, 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 小学教学 实践教学活动 有效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师生共同开展,承载着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智慧,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实践体验课程。此种类型的教学课程为小学教学课堂增添了活力与升级,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大地增强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极大强化了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了综合水平,有力推动了小学义务教学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各项活动开展质量的提高,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有效教学对策。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小学综合实践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征,该课程内容极其广泛,大概涉及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生活服务等内容[1]。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小学教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其整体的比重还是不够,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重视有效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寻求合适的综合实践教学策略。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照这么多年的小学综合实践工作,当前我们国家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仍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相关教学工作者忽视教学理念。
当前我们国家内部许多小学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比较轻视,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理念相对较为陈旧。正是如此,这些小学教学工作者意愿不强,不想将教学时间和精力付诸其中。这样下来,小学教学工作中更不会将学生作为主体授课。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不够明确。
因为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不够明确,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降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3.陈旧的教学工作模式不利于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这就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成果的评价方式相对较为枯燥,效用不佳。这种教学评价活动并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发展纳入其中,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有效教学工作措施
1.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情形。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若是仅仅运用说教、灌输式等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则会使学生们难以集中注意力,效果甚微[2]。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应该紧密联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发展形势,开创新型的综合实践教学情形。利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带动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发展。例如,教学《观察蚂蚁》时,教学工作者并不能够仅仅利用粉笔、口语和多媒体教学工作形式,向学生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教学工作者应当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综合实践工作目标,强化教学理念。
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转变互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3]。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工作的时候,应当将小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够极大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工作者应当完善教学体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充分尊重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性与自主性,以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引导学生主动选择研究的课题,明确分工,制定技术等[4]。如此,才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独特的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小学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展反思、学习、研究工作。
3.综合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实践教学,主动探究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是依赖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的体验、调查与研究[5]。这种教学活动,会促使小学生不断积累有关知识,在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中不断革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工作模式,将学生视为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小学教学工作者要做好有关的综合实践教学评价工作,可以综合采取自评、互评的模式,提高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有利于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国的重要教学阶段,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的整体教学工作质量。相关实践教学课程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还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教学工作过于形式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成长,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和活动的意义,给小学教学活动注入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爱东.小学数学“疑趣”课堂的内涵与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120-122.
[2]吕丽,姚鹏东.基于思维导图的科学概念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05):45-47.
[3]房筱梅.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4):23-26.
[4]王永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36-39.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 篇12
关键词:激发,策略,探讨
教师应该让教学语言更加优美, 保持好的教学语言, 确立新的语言风格, 运用幽默的语言来亲近学生, 鼓励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教育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认识。
教师应该深入课堂, 充分挖掘课余语言的特色, 教学中语言丰富而生动。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带领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语言更加鲜活, 教育学生学会说话, 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锤炼教学语言, 掌握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重视学生心理研究, 充分运用教学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学习能力。
一、创造教学的情境, 教育学生应充分运用教学活动开展语言训练
每个人都有好的潜能, 都有着成长和发展的可能,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形成丰富健全的人格,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 创造给学生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 教育学生形成成熟的观点, 教育学生学会争辩, 学会成长, 学会判断, 学会分析, 学会发展, 学会张扬自己的个性特点, 营造出欢乐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创造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 教育学生爱护学生, 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 把学生作为有感情、有人格、有活力的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学生, 相互平等, 重视家长, 实现学生之间相互重视, 相互平等, 相互成为学习的伙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平等地对待学生, 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思考, 相互了解, 相互学习知识, 相互交流感情, 更新观念, 相互赏识, 相互鼓励,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敢于创造, 敢于发表见解, 改变教师教学的活动模式, 教育学生学会诉说。
教师应该营造教学氛围, 陶冶学生情感, 完善学生人格, 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学生热爱学习, 愉悦学生身心, 丰富学生的表情, 美化学生的语言, 创造平等、活泼的学习氛围, 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教育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让课堂显露学生的天性, 开出智慧的花朵, 教育学生课堂上充分想象和诉说。
二、精致的教学语言让课堂充满美
小学语文课堂是鲜活、生动、精当、有生命力的课堂, 教师讲解要用普通话, 体现出语言准确美、简洁美、生动美、形态美、情操美、道德美, 充分运用诗情画意的语言, 教育学生发挥语言的作用, 重视按照教学资源生成教学智慧。教师的语言属于口语, 但不同于“大白话”, 应该重视口头加工。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经过人民群众的锤炼, 重视书面语言的锤炼, 教育学生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创造浓郁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受到语文课文的感染。
1.焕发生活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语言, 提高教学效果, 将形象的语言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会学生活的知识, 丰富学生的感情, 充分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的情感, 运用好的语言感染学生, 振奋学生的精神, 教育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陶冶学生, 将教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蓝本, 使学生获得启迪。
2.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感情。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智慧的源泉, 开掘知识的河流, 重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好的教学语言应该烘托学生的学习氛围, 形成学生学习情感, 教会学生学会理解知识。
3.寻找平台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能独自完成智力活动的程度的办法,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教会学生从事教学任务, 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尽可能找到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规律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4.优雅体态感动学生。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展活动, 教师应该掌握好的语言, 伴随着自然的体态语, 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行为, 增加智力投入, 重视个体参与教学过程, 给学生信任的目光, 赞美的微笑, 充分的精神力量, 教育学生塑造自己的优秀品格。
三、教师巧妙运用评价的语言,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表扬的语言不能重复, 避免单调, 表扬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2.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的特点, 运用多种表扬方式。
3.教师要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 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4.教师的表扬要有气度,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准确公正的评价, 及时鼓励学生。
教师要运用赞美、激励、启发性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跃教学氛围, 强化学习行为, 鼓励思维的碰撞。教师应该发挥语言的载体作用, 教育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实现教师和学生感情的交流, 重视教师运用教学手段, 实现艺术性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是科学美和艺术美的结合, 教师应该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 重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 充分运用语言教学的艺术, 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心得08-19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10-19
小学语文活动式教学05-18
小学教学捆绑活动总结07-02
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08-26
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09-30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感想07-30
小学集体教学设计活动总结06-12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计划08-22
小学教学交流活动主持词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