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乡

2024-12-1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俄罗斯民族乡(精选12篇)

俄罗斯民族乡 篇1

室韦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市境内, 与俄罗斯的奥洛契村隔额尔古纳河相望, 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主要由蒙兀室韦蒙古族发祥地和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组成。草原、湿地、森林、河流等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淳朴, 蒙古族和俄罗斯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浓郁, 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条件。

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 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斯坦福研究院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是指“没有其支持, 组织就无法生存的群体, 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货商、债权人和社会”。经过不断衍生, Swardbrooke (1999) 将该理论引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认为旅游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复杂, 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当地社区、旅游企业、旅游者、专家、媒体等。如何在乡村旅游中有效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减少冲突, 是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2 室韦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1 室韦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2.1.1 乡村自然旅游资源

室韦所属的额尔古纳市是呼伦贝尔草原湿润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水草肥美, 风光旖旎, 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蓝天、白云、绿草、白桦林之间散落着珍珠般的牛群、羊群和马群, 俨然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额尔古纳河、哈乌尔河、莫日格勒河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弯弯曲曲缓缓流淌, 滋润着“亚洲最美湿地”——额尔古纳湿地, 养育了草原上勤劳、豪放、热情的各民族人民。室韦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自然资源优势。

2.1.2 乡村人文旅游资源

室韦是蒙兀室韦的发祥地和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乡村民俗文化独特。在室韦以黑山头遗址为代表的蒙古族遗址10余座, 是蒙古族寻根、祭拜以及蒙古族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资源。自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把额尔古纳河作为两国界河以来, 沙俄贵族、资本家和农民出于采矿、经商、放牧等目的越过额尔古纳河, 与国内来自山海关以南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的“闯关东”淘金移民相互融合, 生儿育女, 在温暖的木刻楞房子里孕育出俄罗斯族。老一代俄罗斯人精通俄语, 大部分家庭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俄罗斯人的信仰、文化和生活习俗。基于室韦浓郁的乡村民族风俗, 当地政府着力打造蒙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和俄罗斯族民族风情两大旅游品牌。

2.2 室韦乡村旅游发展的局限性

2.2.1 交通、住宿等接待服务设施落后

室韦地处我国的边陲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接待服务设施落后。在旅游交通上, 室韦铁路交通仅到达莫尔道嘎镇, 且游客完全依靠的乡村公路交通均未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远不能满足夏季旅游的交通需求, 影响了室韦旅游的通达性, 削弱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而减少了游客的数量。在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服务设施上, 存在着档次低、卫生不合格、服务水平差等问题, 直接导致旅游者的满意度降低。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 不仅影响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同时也影响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2.2 政府缺乏合理的旅游规划和有效管理

自2005年室韦旅游业大力发展以来, 在政府引导和国内外游客数量激增的刺激下, 外来投资者对室韦蜂拥而至。由于农牧业向旅游业转变的急促性, 政府缺乏对室韦合理的旅游规划, 甚至为了招商引资审批不严。最终造成了外来投资者不顾室韦整体规划, 乱盖乱建项目层出不穷, 严重破坏了室韦乡的原有风貌, 也破坏了整体美感。比如充分展现俄罗斯族民居文化的木刻楞将面临着被高楼大厦取代的危险。此外, 当地政府没有在社区与外来市场经济接轨中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夏天, 外来商户建成的接待场所全面营业, 冲击了当地以标间少、规模小、档次低的家庭民俗游, 最终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2.2.3 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室韦自初期发展旅游业以来, 政府提供20万元的财政支持选择10家俄罗斯族家庭开展俄罗斯民俗家庭游, 使一部分家庭率先致富。在经济刺激下开办室韦民俗家庭游的家庭越来越多, 并且每家每户的旅游产品都只是停留着家庭住宿接待、餐饮服务等层面, 旅游产品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和升级换代, 必然导致室韦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无特色。因此其发展乡村旅游对旅游者来说毫无吸引力。此外, 当地旅游经营者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 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 一味地依靠政府帮扶, 面对外来市场经济的冲击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力, 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室韦乡村旅游中的实践

乡村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涉及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媒体部门、旅游协会等各方利益。本文主要分析与室韦乡村旅游关系密切的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乡村旅游者四个方面。

3.1 当地政府

当地政府在室韦乡村旅游中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引导、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目的, 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均衡。政府在室韦乡村旅游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包括:其一, 制定乡村旅游的规范和标准, 监督和检查旅游企业的经营是否合法或违规;其二, 对当地的旅游交通、住宿等接待服务设施和供水、供电、垃圾污水的处理等配套设施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其三, 保障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 分区布局防止乱建乱盖, 严格把控审批程序;其四, 在“看不见的手”市场失灵的时候,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稳定市场环境。最终使室韦乡村旅游在政府的“掌舵”下健康安全前行, 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3.2 旅游企业

室韦乡村旅游企业存在接待设施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要想实现彻底的转变, 旅游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经营思路。依托政府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改善设施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条件。凭借政府打造的品牌优势, 积极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走出产品单一的“阴霾”。不仅要为旅游者提供乡村草原观光旅游, 同时也要多层次深挖蒙古族和俄罗斯族文化, 为旅游者打造室韦蒙源文化和俄罗斯族文化的旅游体验产品, 给旅游者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使其流连忘返增加其对室韦乡的忠诚度。

3.3 社区居民

室韦社区居民是与当地自然环境接触最深的群体, 也是当地各种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甚至是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当地社区居民处于核心地位, 他们的参与与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鉴于此,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要充分兼顾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 支持他们开办家庭旅馆, 提供旅游工艺品等经济活动。通过解决就业和经济收益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保护旅游景观的自觉性, 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为了保证他们的真正参与, 要切实将他们纳入到乡村旅游的决策、管理和利益分配体系中来, 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实现社区居民在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心理利益四个维度上的满足。

3.4 乡村旅游者

乡村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的实践者, 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者的特点:更加注重获得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者追求的利益表现在进入乡村旅游地后通过体验和认知获得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室韦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尽可以满足乡村旅游者在这方面的需求。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对旅游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旅游行为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之外, 还应该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 在相互的交流和旅游产品的体验中获得难以忘怀的乡村旅游经历。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和观念的影响, 对外联系封闭, 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然而, 往往就是这些地区原汁原味的“乡村性”保持完好。室韦兼具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在国家旅游扶贫和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政策之下, 推动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该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突破局限性, 实现室韦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 大卫·威勒, (芬) 玛丽亚·西兰瑟著.利益相关者公司[M].张丽华, 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李正欢, 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6 (10) .

[3]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6) .

[4]邹俭朴.边境小镇室韦的成长烦恼[N].经济参考报, 2011-12-23.

[5]丁凤芹.俄罗斯民族乡——室韦镇旅游开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2 (9) .

[6]暴向平.内蒙古室韦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开发研究[J].边疆经济与开发, 2011 (10) .

[7]何伟.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西藏拉萨为例[D].四川大学, 2007.

俄罗斯民族乡 篇2

有缘才相聚,相聚是首歌。我来自美丽富饶的齐国古都临淄,我和大家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在这美丽的校园相聚,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请欣赏。课件出示有关俄罗斯的照片,看了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一个国家吗?对,是俄罗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罗斯》。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本》和《印度》,请同学们想一想,学习这两个国家时,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学习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从自然地理,例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从人文地理,例如工农业、交通运输、民族文化等方面学习。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气候。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与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根据导学练案自主学习,不会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解决。

四、展示交流:分小组展开对抗赛。能够提出问题和答对问题的给予加分。

(一)地理位置

1.出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你能根据此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吗?

2.出示《俄罗斯的海陆图》,你能运用此图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为什么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

(二)地形

出示《俄罗斯地形图》,你能根据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出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吗?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探究:俄罗斯的地势分布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分析出来的?

展示俄罗斯地形分布简图。

(三)气候

出示《俄罗斯气候图》

1.在课本图7.45中描出俄罗斯主要的纬线,说明其纬度位置。描画出北极圈,说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 阅读图7.46,描画出主要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变化趋势。

3.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探究:从气候方面分析俄罗斯的铁路应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利用简表形式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俄罗斯人为何是“战斗民族” 篇3

提起俄罗斯人,人们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词:“战斗民族”。这个素以彪悍而著称的民族确实不同凡响:赤手空拳斗棕熊、台风天气开飞机……无一不显示出俄罗斯人的勇敢无畏。那么,这样的“战斗民族”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独特的地理条件

地理是凝固的历史,对一个国家民族性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且地大物博的国家,这种特殊的地理因素无不对其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自古以来,人类活动的历史舞台,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就是其特殊水土的产物。

俄罗斯曾在几百年的东征西讨中,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庞大帝国。即使解体以后,领土面积为1707.5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它仍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这样一来,俄罗斯人从小就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俄罗斯人居住的辽阔地域决定了粗犷豪爽是俄罗斯人民族气质的特点。

而这种地理环境和这一特点又决定了俄罗斯人的有极端倾向的性格。广大的空间激发出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它在造就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的同时也滋生了他们的大国意识。他们在别的国家面前会有一种优越感,这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的地盘最大,自己在什么方面都是老大,凡事都想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做什么都要求是世界的一级,要造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要造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等。他们把自己的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任何民族的利益,认为自己具有空前的优势,常常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别人,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俄罗斯不断对外扩张可以说也是这种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无所顾忌、勇猛彪悍、鲁莽轻率、我行我素的俄罗斯人之所以成为“战斗民族”很大程度上也是环境的产物。

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

现今的俄罗斯起源于东斯拉夫人在公元9世纪前形成的古罗斯国家。它位于东欧平原,虽然土地辽阔,但具有一系列不利民族发展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这对整个俄罗斯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俄罗斯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寒带,多冻土层,气候寒冷,一年有半年多冰天雪地,在这种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劳动十分艰辛,加之远离出海口,特别是不冻港出海口,不利于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和国际贸易。虽然地理条件恶劣,但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地处欧亚地区中心,是世界三大文明的交汇处,许多民族和国家的重要利益在此相遇并发生碰撞。

同时,由于位于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路线,且缺少有利于防守的天然屏障,历史上多次遭受包括纳维亚人、日耳曼人、诺曼人、瑞典人、立陶宛人、蒙古、鞑靼人以及众多游牧汗国或部落,波兰国、奥斯曼帝国及西欧国家在内的,来自北方、南方、西方和东方敌人的不断进攻。四面强敌的威胁使俄罗斯的整个历史进程都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军事活动。为了生存和斗争,古罗斯时代的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就是个人完全服从国家的利益,实行半军事、半游牧的生活制度,同时四面征战,以谋求更开阔、更安全的空间与疆界,特别是谋求打通出海口。虽然个人对国家利益的服从只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而为之行为,但是历史上的种种偶然性与必然性使俄罗斯这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色彩极强的国家。

被打造成一个军事色彩极强的国家后,俄罗斯在对外扩张方面的速度令人咂舌:古罗斯时期的大公们为了控制“瓦希商路”四方征讨,使基辅罗斯的面积短时间从不足20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00万平方公里。基辅罗斯时期几乎是全民皆兵,军事远征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全民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共识。沙俄时期的军事扩张已不仅满足于陆地,而是逐渐转向海洋、谋求打通出海口,特别是不冻港出海口。到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执政期间,莫斯科公国领土扩大了三倍,形成了边界东部越过乌拉尔山抵达鄂毕河、西部到芬兰湾、北起北冰洋和北海、南达黑海,面积达 280万平方公里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彼得一世在执政的30余年中,始终谋求打通出海口:夺取了亚速海出海口、波罗的海出海口、包括巴库在内的里海西岸。其在位期间,俄罗斯领土面积达到 1515.5万平方公里。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吞并立陶宛、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克里米亚等广大地区;打通了黑海出海口,使俄国疆域版图增加11个省。尼古拉一世先后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夺取了中国北方出海口;血腥征服了面积近500 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到19世纪末,俄国已经成为地跨欧亚,面积2200 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如果从基辅罗斯成立之初的不足20万平方公里起算,则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在不到1100年的时间内扩张了114倍。长期持续的对外扩张提高了俄罗斯民族的战斗力,使“战斗民族”名至实归。

尚武的社会文化

文化形态是完整的人的共同体。从个人、家庭、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含多民族国家) 和文化集群(含多个国家),其演化的应然总趋势应当是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日趋丰富和完善。历史上统治斯拉夫人的部落、民族的文化形态结构过于单一,虽然含有商业、农耕、林业、渔业、手工业等早期自然经济时期形态的多个维度,但是总体而言,偏向游牧,特别是偏于劫掠:无论是陆上的掠夺还是海上的抢劫。当劫掠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时候,这种非主流的生存状态就演变成一种文化实体,即劫掠文化。2500年的地缘文化冲突造就了早期斯拉夫文化的外来与本土即上与下的两层结构模式。上层结构是以游牧、商业、海盗、雇佣兵、军事等行业生活方式为主体的外来文化植入的殖民文化层,下层是以农耕、捕鱼、狩猎、养蜂、手工业等行业的生活方式为主体的本土内生的被殖民文化层。与大多数早期自然生成的文化形态不同,早期斯拉夫人极易遭到来自各种游牧部落的攻击。这些凶悍的劫掠部落要么受到繁荣文化的挤压如匈奴之于中国的汉唐途经此地,要么是攻击繁荣的文化路过此地如可萨之于罗马,不同方向的劫掠文化的进军路线都要穿过斯拉夫部落的土地并以斯拉夫的土地为根据地,往往裹挟斯拉夫人一起劫掠,或充当繁荣文化的财产如罗马帝国的雇佣军将斯拉夫人抓做俘虏卖为奴隶。这种视人为财物、为工具的做法极其残酷,这种极具攻击性的行为,具有反人性、反文化、反文明的特性,是文化蒙昧时期高等群居动物的基本特性,遵循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nlc202309030641

在此情况下,军事文化显得非常突出。俄罗斯民族所处的恶劣地理环境、所遭受的数百年的艰苦磨难以及同大自然与外族征服者的艰苦抗争和激烈搏斗,对俄罗斯强大军事力量、军事战略以及独特军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无比深刻的影响。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富有特色的军事文化正是在同这些强敌的艰苦抗争和多次反复冲突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不断发动疯狂扩张行动使军队扮演了重要角色,确立了军队优先发展的地位,促进了军队的建设,锤炼出了强大的军队;其军事扩张行动造就了俄罗斯的帝国精神,培养了国民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正是这些野心统治者与疯狂扩张行动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军事文化素材,从而使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军事文化,走上了大国之路。

此外,宗教对“战斗民族”的炼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宣布基督教(东正教)为基辅罗斯的国教,召集基辅市民到第聂伯河下水受洗,史称“罗斯受洗”。统一的宗教促进古罗斯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不仅如此,“第三罗马”意识更是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重要精神支柱。俄罗斯视拜占庭为东正教的中心。1453年,拜占庭被土耳其所灭。因此,修士菲洛费伊在致大公瓦西里三世的信中指出,“两个罗马先后衰落了,第三罗马(莫斯科)正屹立着,第四个罗马则不会有。”为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合法继承人,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巴列奥略,并将拜占庭帝国的国徽——双头鹰引入俄国。“莫斯科-第三罗马”的思想是支撑俄罗斯对外扩张的重要精神原因。

东正教的传入使俄罗斯人普遍具有“救世”使命感,正是这种所谓的“使命感”成为日后沙俄侵略扩张的重要意识形态基础,也为俄罗斯军事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精神基础。而俄罗斯人的军事天赋与才能在这种文化形成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攻克土耳其要塞伊兹梅尔的苏沃洛夫元帅、击败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元帅等世界级的俄罗斯名将至今仍然盛名不衰;创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和首创“国家海上威力论”以及“海上超饱和攻击战术”的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分别代表机械化战争时代陆军军种战略和海军军种战略的最高水准;而率先提出“军事技术革命”概念的苏联元帅奥加尔科夫则在人类军事思想史上开启了信息化战争的先河。

强悍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这方面,“战斗民族”显得资本雄厚。冬季,在俄罗斯居民小区周围的林间小路上,经常看到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年轻妇女。尽管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母亲们也让婴儿裸露出娇嫩的小脸,呼吸清新的空气,让孩子从小适应寒冷的气候。对大一点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去做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勇敢性格。在大街上,常能看见刚会走路的孩子,连跑带颠地跟在大步流星的母亲身后,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这种世代相传的习俗,使得孩子从小就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俄罗斯的饮食高蛋白高热量,加上全民运动的好习惯,使其身体素质普遍较好。

在前苏联时代,其多得令人咂舌的奥运金牌就是明证。古代罗斯人就以体格魁梧强壮,动作灵活而著称。在俄罗斯长达2500年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中,许多以强悍著称的民族的血统融入其中(比如诺曼人和蒙古人),使其血液始终保持新鲜,加上战争的优胜劣汰,让俄罗斯民族拥有强健的体格。可以说,强悍的体格使“战斗民族”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要练就一个“战斗民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独特的地理环境、一部充满征伐的历史、尚武的社会文化和强悍的体格成就了北极熊骁勇善战的威名。近日,这个“战斗民族”又开始了新的战斗——俄罗斯派兵进入叙利亚。在这个“战斗民族”面前,和平显得更加珍贵。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 篇4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性格,文化特征

作为十分特殊的民族之一, 俄罗斯民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珍贵的民族文化,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既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又有极端主义。直到今天, 有关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的问题仍是学者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

俄罗斯民族的“迷”体现在本民族的性格上, 我们不能随意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下定义, 但是却很容易发现, 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情绪化。俄罗斯人时而忧郁, 时而热情奔放, 时而极端, 时而善解人意。除此之外, 俄罗斯民族身上还体现出爱国主义, 提倡精神文化等性格特点, 让人难以琢磨。而俄罗斯民族性格上的“迷”会受到地理位置、物质条件、历史发展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民族性格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提倡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民族注重集体意识, 并提倡个人服从集体和社会。这一性格特点有利于团结民族力量抵御外部敌人。而俄罗斯文学中有很多关于该民族集体主义性格的语言。例如, 俄罗斯民族把集体主义与团结放在死亡之上“大家在一起, 死也不足惧”;他们对智慧的看法为“一人聪明就好, 两个人的智慧更强”等。而崇尚个人主义, 藐视集体主义的人是无法被俄罗斯民族尊敬的。第二个特点为俄罗斯民族崇尚节俭, 享受精神世界的繁华。大部分的俄罗斯人都会为某种精神追求来放弃和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这种勤俭节约, 崇尚精神文化的俄罗斯人受到社会的敬仰。除此之外, 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中还透露着极端主义与夸张的倾向。这一特点虽然受到社会的质疑, 但是仍代表俄罗斯民族的特点。

二、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

19世纪大部分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为:俄罗斯人既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国家, 还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俄罗斯民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为突出的为社会机制与宗教色彩。这两种因素直接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形态, 决定了俄罗斯民族以何种文化面貌立于世界。中世纪的俄罗斯长期处于被压迫阶段, 处在农业社会, 并没有受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洗礼。因此, 大部分的俄罗斯人通过劳动, 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获取回报。所以, 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 提倡集体主义是其突出特征之一。之后, 农业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商业的萌芽, 农业社会中的一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进行商业和工业活动, 带来了工业及贸易的繁荣。但是, 受旧有体制和农业社会残留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城市化进程是缓慢的, 它的文化发展也是缓慢的。

除了社会机制带来的影响之外, 宗教色彩在俄罗斯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基督教的信奉与盛行, 降低了多民族的复杂性。受宗教的影响, 俄罗斯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并与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现在, 俄罗斯一些乡村仍在沿用这种宗教文化。而中世纪的俄罗斯在经历宗教分离之后, 才显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

除此之外,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征还体现为博大、空旷。这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在俄罗斯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 地理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辽阔的地域使俄罗斯人形成了博大、空旷的文化空间概念, 而这种概念也多被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俄罗斯人会借助散文、诗歌等体裁不同的文学作品, 宣扬本民族的文化理念, 并借此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 可以时常看到歌颂河流的语句。这也是地理位置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体现之一。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俄罗斯的扩张活动也影响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扩张过程中俄罗斯民族吸取, 融合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土著居民的语言与文化, 并逐渐为自己所用, 将其融入自身的文化中。

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与文化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学者可以把研究俄罗斯民族性格作为研究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分析两者受影响的外在与内在因素来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荣浩.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1) :66-70.

[2]刘玲.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J].天府新论, 2004, (6) :91-95.

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文化寻母 篇5

——乌利茨卡雅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的女

性话语

张建华

2012-9-27 16:31:56 来源:《外国文学》(京)2006年05期

作者简介:张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北京100089

内容提要:乌利茨卡雅的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凸显了强烈的历史思绪,表现出作家鲜明的“文化寻母”意识——即在女性生命史中寻觅民族历史文化源头的审美追求。作家通过对古希腊神话原型文化历史意蕴的当代言说,对俄罗斯民族生存历史的女性本源的探寻,对民族生存伦理中女性独具的道德自主理念的揭示,完成了女性形象由“他者”叙说向自主自为的女性当代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的转换。

关 键 词:乌利茨卡雅 文化寻母 女性话语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群的形成与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文化立场的女性主义已经成为一部分女性作家创作的共同特征。她们希冀用女性独特的视点,女性独特的文化立场来赢得女性在历史言说中的权力,书写几百年来未被揭示的女性生命体验。俄国 1997年莫斯科—彭内奖①与2001年布克文学奖②得主、当代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芙娜•乌利茨卡雅就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女作家之一。

乌利茨卡雅是写女性生活状态的作家。她始终以一种温和善意的个性笔法,关注普通女人的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这些遭遇与状态无不与生命进程中女性自我生存的基本问题及她们的自然需求有关。在《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女作家继续以往气质化的个人写作风格,但在延续一贯的生动写实与道德寓意相辅相成的叙说的同时,凸显了强烈的文化思绪,表现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文化寻母”意识——即在女性生命史中寻觅民族历史文化源头的审美追求。乌利茨卡雅通过对古希腊神话原型文化历史意蕴的当代言说,对俄罗斯民族生存历史中女性本源的探寻,对民族生存伦理中女性道德自主理念的揭示,实现了女性形象由“他者”叙说向自主自为的女性当代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的转换。

神话模式的重构及女性主义的文化意蕴

长篇小说的故事叙述与主题表达都借用了古老的希腊神话模式。小说中集聚着像美狄亚、奥林波斯山、酒神狄奥尼索斯、奥德修斯、鸟身美人头的哈尔皮厄斯、忠实的佩涅罗帕等这样一些神话原型形象。乌利茨卡雅以美狄亚为核心张扬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精神,它的多种意蕴使小说获得了丰厚的文化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是一个妖魔形象。这个善巫术的女神因为爱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并把尸体切成碎块扔进河中。美狄亚在成就了爱人伊阿宋的英雄伟业之后,却遭到他的抛弃。美狄亚气愤之极,在伊阿宋新婚的时候,送给新娘一件毒衣,新娘穿上后立即毙命。为了不给丈夫留下一点儿盼头,美狄亚还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古老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是一个依附男性,视爱情为生命唯一的女性。她因被情欲折磨而丧失理智,不惜残害兄弟以及女性同类,还杀死亲生儿子,背叛祖国。作为自身情欲的受害者,美狄亚不相信世界有恒久的感情,更不相信会有最终的理智。这是个绝望的情人,恣肆情感而泯灭理性,逃避责任,弃绝义务,犯了背叛祖国、违父杀子、忤逆道德之罪。神话说明人在自身价值的失落中会丧失任何道德价值的支撑。

在《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中,乌利茨卡雅对传统的神话模式进行了重构并进行了新的文化诠释。女主人公美狄亚•西诺普里是一个居住在俄罗斯克里米亚海岸的希腊族后裔。少女时她在情场上一无所获,圣像一般的面容,胸平体瘦的形象,没能吸引任何的追求者。婚后26年的夫妻生活也没有给她带来后代,从丈夫去世起,她便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她的人生中弥漫着女人的痛苦、惆怅、悲哀与无奈。但这一切,包括最为让她痛心的丈夫的背叛也没有使美狄亚的心灵变得焦躁不安,她的情感世界丝毫没有因此变得孤寂、凶恶与残酷。过往的痛苦与怨艾都因最终历史尘埃的落定而消解,曾经沉重的身心也在和谐宁静的心灵中得到了缓释。

小说中的美狄亚在情感和意志的强烈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古老神话中的美狄亚,却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正义、责任感和母性情怀。小说中的美狄亚与神话中的美狄亚都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前者是生理使然,后者是自己杀害了孩子。两个人都经受了丈夫的背叛。神话中的美狄亚残酷地报复自己的丈夫,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显现出人物性格内在的巨大悲剧性。而小说中的美狄亚受到的打击更是双重的,因为丈夫与之一起背叛的女性竟然是她的亲妹妹山德拉。这不仅仅是背叛,更是对上天伦理的伤害。但美狄亚却把自己的初恋,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给了丈夫。她始终都是一人之妻,一人之孀,始终保持着心灵的安宁、静谧与和谐。

“美狄亚”不仅是女主人公的名字,还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黑海岸克里米亚古老的费奥多西亚镇的名字。作为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的主人公,它如同生活着奥林匹斯诸神的奥林波斯山一样,在整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神话象征意义。它不仅是美狄亚生活的地方,更是“宇宙、星球、白云、羊群等万物为之运转的稳固的中心”,是大地中心的一块“圣地”,是一个伟大的、充满世纪沧桑的历史文化框架。在这个有声有色、充满生命和谐的大自然世界中,早先居住着西徐亚人、希腊人、鞑靼人、犹太人,后来又有了亚美尼亚人、哈萨克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这里有来自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的移民,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第比利斯、维尔纽斯、塔什干以及不知地球上什么地方的客人,这里有清真寺与耶稣教堂,还有犹太教与天主教堂,从这里离去的人们遍布俄罗斯和世界各地。黑海岸的克里米亚是人类生存地域的一种象征,是俄罗斯大地上的一颗古老希腊文化之种,一个离上帝最近的神圣的地方。它远离政治的漩涡,躲避着都市的喧嚣,清净、安宁,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政治斗争的峥嵘岁月,曾经拯救、庇护过无数俄罗斯的子孙后代。它在20世纪尽管得不到人们的爱护而充满忧愁,但历史的神灵却不愿离它而去,春色满园的景物中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会触动人们古老的历史记忆。

“美狄亚”其人、其地成了一种人类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美狄亚地域的美色令人心醉,但更让人心醉的是那未经尘世浸染的尽善尽美的美狄亚的魂魄。那个多年守寡、始终没有改嫁的希腊族人西诺普里和她的后裔成了当地风景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狄亚”不仅仅是静止的人名、地名,而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标志,成为女主人公人生萍踪浪迹的极见情味的景观,它浸染着她的品格情愫,被赋予了她的灵魂和性格。乌利茨卡雅用充满诗情的笔触,叙述了克里米亚“美狄亚文化”的融合、重塑、构造、完善的发展历程。它是古希腊文化与现代俄罗斯文化、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的融合,是苏维埃时代意识形态化与反意识形态化碰撞后的重塑与再造。

女作家没有拘泥于对精神文化的揭示,而是从细微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这种精神文化的血肉——使它保持常新、常鲜的物质文化征象。美狄亚的一切都被赋予了重要的自然与物质特征:用天然石头砌成的厨房,用泥土铺成的地,小小的窗棂,挂在墙顶的干草,安放在木架上的铜制用具,陶制的罐,煮饭的生铁锅,腌渍茄子的大木桶,房顶上晒制的水果,三脚桶里煮着的衣被,美狄亚十九岁当姑娘时捡到的、三十年来始终戴在手上的一只金戒指,祖父哈尔兰皮的老式烟斗,不同历史时期的邮票,用香烟锡纸包着的30缕周岁儿童出生后剃下的各种颜色的胎发„„作家通过对这些琐细零碎的物件的叙说,道出了质朴而又崇高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的物质支撑:对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永恒的记忆。

西诺普里家族的女人们生活健康、明朗而又自然,没有那么多人为藩篱的约束,她们善于与异性相处,崇尚古老的抒发自由情感的方式。小说中的山德拉、尼卡、玛莎、犹太女骑手罗莎等众多女性是古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的现代版。狄奥尼索斯的欢乐精神让生活在克里米亚岛屿上的女人们获得身心的彻底解放。美狄亚的妹妹山德拉和犹太女骑手罗莎,一生都在变换着职业与男人,多情的尼卡与玛莎始终把诱惑男人当作生命的重要精神食粮。美狄亚深藏着不可外扬的两个家庭秘密之一就是母亲年轻时与一对兄弟的恋情,她是带着身孕从格鲁吉亚的巴统嫁给她的父亲格奥尔吉的。乌利茨卡雅笔下的这些“奥林匹斯女神”决不接受“父式爱情”的霸道与悖谬,她们绝对是女性个体自我存在的典范。她们都不是传统性别模式中“沉默的他者”,而是传统文化生态中以男性为表象的文化本体的叛逆者。作家以直觉、细腻的体验和毫无顾忌的表述,充分展现了女性本来被遮蔽的欲望、狂浪放纵的生活方式和鲜活炫目的生存状态。

即使是死亡也像新生命的诞生一样充满了崇高的色彩。美狄亚丈夫萨穆伊尔的死是被作为一种崇高的,体验了人间爱的幸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结局来描写的。越接近死亡,他的精神与灵魂通过他的那张安详的脸也就越发显得崇高与美好。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美狄亚静静地享受着丈夫的存在,享受着安谧。玛莎的死是小说最具浪漫色彩的片断,临自杀前她在梦幻中与在车祸中丧生的父母相遇,与天使邂逅,在雪绒花汇成的乐曲中从阳台上跳下,宛若张开双手穿过飘落的白雪的飞行。美狄亚在漫长的人生中也已经习惯于忍受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平静而又庄严地守着尸身生活,伴着喃喃诵读的慰灵圣诗,伴着毕剥作响的摇曳的烛光。

神话原型从来就是人类永恒的精神文化结晶,精神力量的一种源泉,但随着历史的进展它们需要不断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价。乌利茨卡雅剔除了古老神话中美狄亚施恶作孽的妖魔成分,张扬了她源于生命本源的爱的神力,赋予她纯洁、忠诚的品格,慈善、宽大无比的圣母般的胸怀。这个处于小说审美时空中心的艺术形象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庄重与神圣感。乌利茨卡雅似乎在用女主人公崇高的圣母玛丽亚精神、无比的同情心和善良与传统的美狄亚神话进行论争,女作家在对世界与生活新的理解的基础上创造了20世纪关于美狄亚的新的多元神话:她既在用女性心灵中的宁静、和谐与爱来战胜世界的喧嚣、混乱与罪恶,还在用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精神针砭压迫女性的流弊,昂扬女性身心的自由。她用20世纪的美狄亚比喻俄罗斯女性,让微弱的、非主流的、被淹没、被忽视、甚至被恶俗的声音响亮起来,这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历史学的意味。

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史也是一部女性史

长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情节的主线是美狄亚及其西诺普里家族的生命史,同时还是黑海流域俄罗斯多民族的生存史,充满动荡的20世纪俄罗斯社会的变迁史。这部生命史、生存史和变迁史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的生命遗传史、生活苦难史、人生奉献史。乌利茨卡雅从传统的社会主流和男性中心价值判断中独立出来,高度肯定女性在延续生命,拯救家族,承继民族文化中巨大的历史作用,这是长篇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另一个重要构成。

美狄亚的老祖父哈尔兰皮•西诺普里早先的妻子们六次生育,竟然没有一个存活的孩子,只是因为第二个妻子的吃斋行善,向上帝许愿,到基辅朝圣,西诺普里家族才有了一根独苗——美狄亚的父亲格奥尔吉。而在格奥尔吉迎娶了虔诚的耶稣教徒、美狄亚的母亲玛蒂尔达之后,西诺普里才开始了他们家族的兴旺史。祖母把她的小耳垂和夜视的特异功能留给了美狄亚和她的后代们,玛蒂尔达不仅把红色的头发遗传给了所有孩子,还给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与杰出的才干。西诺普里家族强大的生命遗传使得他们没有被其他血缘融合,其子孙后代没有被残酷的年代所吞噬。小说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说明,哈尔兰皮•西诺普里后代五光十色的生命与人性光辉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来自女性的遗传因子。

女性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女性的苦难和女人的独立都是俄罗斯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女性的历史在本质上也是人民的历史。女人的声音必定是历史的回声,不可能超越时代与历史。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在整个民族遭受苦难的时候,女性的苦难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她们背负了太多原来不该由她们背负的苦难。女性的生存真实是不容忽视与忘却的,她们伟大的生命光辉是无法遮蔽的。

小说中女主人公美狄亚似乎没有进入社会生活,但她的个人经历,幸福与不幸,所承受的苦难程度,不同地都与社会与历史勾连。十六岁上,美狄亚的父亲、皇家军舰机械师格奥尔吉•西诺普里因有人蓄意制造的“玛丽亚皇后”号军舰的炸弹爆炸而身亡,九天后母亲去世。父母双亡后,西诺普里一家剩下了十三个孩子:五个哥哥姐姐,七个弟弟妹妹,美狄亚排行第六。她从此便担当起关照兄姐抚育弟妹的重任。国内战争期间,她的大哥被红军打死,二哥被白军杀害,从此家人天各一方。她的丈夫萨穆伊尔•门德斯曾经是一个职业革命家,却因为20年代初无法容忍余粮征集队枪杀妇女、儿童的血腥手段,而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二战期间,她的一个弟弟被法西斯枪杀,另一个弟弟被苏维埃政权迫害致死。正如为山德拉的孙女玛莎治病的一位犹太医生所言:“苦难会毁掉一些人,但也会造就另一些人。”(乌利茨卡雅:185)苦难造就了美狄亚伟大的人格,一生中她始终挚爱着故土、祖国、亲人,尽职尽责地做好镇上医院医士的工作。她的这种没有福乐荣耀作引诱的人格是高度含蓄内敛的,是以一种深藏着的生命潜流的方式默默地散发其魅力与馨香的。承载这种伟大母性品格的是一种蕴藏在俄罗斯民族心理中圣洁的宗教信念。

尽管在革命胜利后的新世界宗教精神已经消散殆尽,美狄亚却自始至终仍然保留着对上帝的虔诚,始终怀着与先人一样的真诚与上帝交流。永恒的宗教信念战胜了世俗生命中的怠惰劳碌,信仰缺失,不和谐和残酷。每天早晨,她都会默默地祷告自编的“清晨规则”,乞求神灵的保护,接受一天所有的劳累、烦恼、无聊的闲谈与晚间的疲惫,高高兴兴从早到晚,不会发火,不会生气。每天临睡前,她都要念叨自编的祷告词语,接受新的一天将带来的所有劳累、烦恼,不生气不焦躁。去教堂的时候她总是遵守各种教规与戒律,虔诚地祈祷。这个“像白痴一样”的圣徒从小就被生活赋予了一种责任感,做事无论大小态度总是严肃认真,始终如一。星期天,她天不亮就起床,步行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教堂做礼拜,傍晚才回家。一生中只有两次离开过克里米亚,加起来总共只有六个星期。女作家似乎在说,俄罗斯民族浓重的宗教情结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女性传承的。

淡泊自守、严格简朴的生活方式使她得以与家人安然度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剧烈动荡的日子,无情批判的岁月。她善待三十多个第二代亲人,接待过无数来自祖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远亲、朋友。连邻居诺拉,一位勤劳善良、爱女如命的女性,也会在晚间将女儿放在别的地方,好在美狄亚的厨房里享受母性的温馨。每年美狄亚所有的亲戚们都要来到克里米亚,美狄亚的家仿佛成了人们争相朝圣的精神圣地。小说最后,连她的亲人们都不明白,美狄亚怎么会把门德斯家的房子留给了他们谁都不认识的名叫拉维利•尤素波夫的鞑靼族青年。其实,她留给外族青年的与其说是房产,莫如说是留下了让后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权力和可能。小说没有描写老妪美狄亚之死,她仿佛消融在人类永恒的时空中,成为历史的往事,留在了所有后代人的记忆中。

与美狄亚同样经受了人生沧桑并延续着族类生命的还有她的嫂子叶莲娜•西诺普里,一个来自斯捷帕尼扬家族亚美尼亚贵族的后裔。1918年,当国内战争开始,城市遭到炮轰,人们大批仓皇逃亡国外的时候,克里米亚旧政府成员的父亲斯捷帕尼扬也带着全家在撤离。叶莲娜带着中风的母亲留在了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镇。从那时起,克里米亚又多了亚美尼亚的家族血统。叶莲娜娘家几代人曾在亚美尼亚修建了许多教堂,她也承袭了家族信奉宗教的这一传统。她教育儿子格奥尔吉恪守治家之道,鄙视社会上的轻浮与世俗之风。格奥尔吉在母亲的影响下不顾朋友们的嘲笑,始终保持着对妻子胖卓娅的忠实。30年代,鞑靼人拉维尔•尤素波夫的母亲连同她的四个孩子被强行迁徙到哈萨克的卡拉干达,他们用叶莲娜送给他们的最心爱的蓝宝石戒指换了一普特白面,从而使孩子们度过饥荒存活下来。即使是对任何欢乐都不会嫌弃的女子山德拉也被赋予了善良豁达、乐观大度的美好品格。她真诚地将爱给予了每一个她所喜欢的人,质朴地将对上帝的信仰与自己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结合了起来。“她涂口红,喜欢打扮,开心作乐”,但也祈祷叹息,大方地帮助他人,为他人的痛苦哭泣。在玛莎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之后,她完全承担起抚育她的责任。她那望着圣像的深沉的目光,还有那对上帝的小声叹息,都使她的第三个丈夫、细木工伊凡•伊萨耶维奇把她看得至高无上、完美无比,对她的崇高品质深信不疑。来自第比利斯的姐姐阿涅莉也和妹妹美狄亚一样,没有孩子,但在战争期间丈夫死了之后,独自将来自夫家的孩子们养大成人。

俄罗斯多民族的历史之路是美狄亚和所有在克里米亚岛屿上的女性的爱之路的拓展与延伸,“母性”灵魂始终呵护着俄罗斯各民族的子孙。母性精神也为下一代女性所传承。山德拉的小女儿尼卡把母亲的全部原始之情都献给了侄女玛莎,生活在山德拉家的几年中玛莎感受到了如同春日般温暖的爱。尼卡内心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完全接受是她对自己的子女从来没有过的,她会整夜整夜地守候在侄女身边,拉着她的手,天天早晨给她梳辫子,领着她在林阴道散步。阿涅莉的养女尼娜一心一意地照料退休后生病的美狄亚,二十年如一日地照料她那发了疯的亲生母亲。母性突破了家族的局囿,经得住时空的流转,在克里米亚大地上构造出一条又一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的情感的虹桥。

战争、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大情势”下的“庸常”、“琐碎”的生活方式使女性始终扮演着社会细胞——家庭(社会实际是一个大的家庭)中的主角,成为男人生命依托的基石、生命快乐与希望的源泉、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女作家看来,动荡的社会与充满变革的历史属于无奈的现实存在,因此常常会被她忽略过去,她着意的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自我确证。小说中强势的女性心绪表现与稀薄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小说似乎在告示读者,无论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还是政治生活动荡的阴影,其实都不重要,任何人的命运都不得不服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法则:新生命的诞生、爱情的纠葛、人与人的相遇与分离、亲人的死亡,而创造人类最基本生命法则与生命历史的正是伟大的女性。乌利茨卡雅从当前后现代主义泛滥的先锋潮中撤退到了女性丰盈的生活、充沛的人生经验上去。读者在小说中感受到的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体验,看到的是真正的血肉。小说作者以一种淳厚而又不张扬的美学情调,用其纤细韵味的诗意写出了由女人性灵精髓所决定的一部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史。

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箴言

——心灵的自由

“珍惜生活中种种可爱的细节,又拒绝他人干预自己的内心世界。”(乌利茨卡雅: 80)——这是乌利茨卡雅在小说中反复强调的美狄亚心灵自由的话题,它传达了作家对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思考,也是她提供给读者的另一种女性话语的启示。

美狄亚作为女性的重要的精神特征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她比任何一个克里米亚的居民更远离社会政治,她的人生家园就是她与她的亲人们自己,即使在战争、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重要时刻,也在坚守着属于她和她们自己的、不可能被任何人夺走的物质与精神的自由家园。一切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事件对于她来说只是“某种格格不入的来自远方的生活的喧嚣”。对她来说,所有的政权都一样,她的侄子格奥尔吉说,她并不在乎当局,她是虔诚的信徒,所服从的完全是“另一种权势”。她不像姐姐阿涅莉的养女尼娜的亲生母亲,后者如同希腊神话中鸟身美人头的哈尔皮厄斯,刁蛮凶狠,却对领袖竭尽愚忠。她对斯大林的逝世漠然置之,此时更为关切的却是亲人妹妹山德拉的命运。人有生老病死,社会有改朝换代,只要这个个体心中的家园自己不弃之,就无人能夺走;只要不辍地劳作耕耘,就会有丰收、繁荣、兴旺;只要把这块家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能为之献出一切。热爱大自然,用法文写信,阅读赞美诗,遵守斋戒,祈祷诵经,缝制衣裙,采集草药,养育他人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她自由心灵抉择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成为她生命中有机的构成。

美狄亚人生中短暂的婚姻与长久的孤独并非男性社会封建道德理念的产物,而是她对幸福、美好、和谐人生理念的独特理解后的自觉选择。乌利茨卡雅说: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一套构想,而我并不重视幸福本身,因为幸福总是瞬间,人生中这样的瞬间寥若晨星。我重视的是我是否行为正确,是否能够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达到一种生活的和谐。(侯玮红:19)美狄亚关于幸福、和谐的理念是建立在对作为女性存在的独立自尊,即不依赖、不依附,同时又不厌弃、不支配基础上的自由意志、自由情感、自由思想以及对这种意志、情感、思想的捍卫上的。其实,她一生中尽管有众多“儿女们”的敬重爱戴,但总是孤独的时光更多,常与她相伴的是物质的拮据、疾病的折磨、精神上的挫折与打击,间或的快乐、幸福都是稍纵即逝,一大缸苦水,一小勺蜜糖。但她心灵上始终是快乐、幸福、和谐的,因为她深感身心的独立与自由。女主人公的这种道德抉择既是高度理性的,更源于对日常生活朴素的认识与理解,对先辈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然自觉的继承。二十九岁上才有了爱情的美狄亚之所以看上那个不无放浪的犹太丈夫、牙医萨穆伊尔,是因为她发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上帝的精神——无私的爱、绝对的真诚、伟大的仁慈。这既是她女性的择偶标准,也是她明辨是非,判断真伪,区分善恶的一种生存原则。“临走回首反省,良心是否干净”,这是美狄亚丈夫写在山上厕所硬纸板上的使用规则,实际上是美狄亚人生行为准则对每一个来人的告示。

女作家关于女性心灵自由的思想还表现在美狄亚自我心灵安顿、宁静和幸福的自我体验上。在家中的地位和角色,使美狄亚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她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辛劳,更看到平凡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对自我潜能的开掘和由此带来的身心愉悦。妹妹山德拉婚前的第一个儿子谢廖沙就是在姨妈美狄亚的照料下出生的。她心系外甥,为他做了洗礼,成了他的教母,并帮助妹妹在莫斯科新的地方安顿下来。谢廖沙生命的第一个月恰是美狄亚充分感受到她所或缺的为人之母的体验。美狄亚母亲在为他们踩踏坎坷崎岖的生活之路,构筑充满爱与温馨的生命之巢,铺展广博美好的未来,美狄亚成为克里米亚俄罗斯多民族生命和谐之家的核心,与此同时,她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和谐与宁静。美狄亚不仅让投奔她的人得到一种照耀与沐浴,自己也得到对自身、家、生活和世界的新鲜的理解。这种体验的循环所带来的诱惑和力量远远超过了她追求自身幸福的吸引力。美狄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族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是因为她感受到自己从来就不是社会、家庭中被统治的对象而存在于文化的边缘,不是作为男人的“他者”存在,她是真正的主体,自我的真正的主体,与男人一并彻底融入了民族的文化之中。

美狄亚深为那些年轻的生命、女人们的欢乐感到幸福。虽然她坚信轻浮会导致不幸,但她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轻浮也会成功地造就女人的幸福,妹妹山德拉,外甥女尼卡和山德拉的大孙女玛莎的人生经验却证实了这一点。玛莎与她的丈夫有着与美狄亚截然不同的婚姻原则,他们夫妻的爱首先体现在一种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话语中,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有着类似“兄弟姐妹”的亲情。他们并不恪守忠贞,因为他们的结合是自由人的结合,每个人都保持着独立自主的人格与权力。尽管在美狄亚看来,战后的一代人,尤其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有些像儿戏,她们的爱情、婚姻、母爱中缺乏最重要的责任感和忠贞如一的品格。但她仍被这种人间的欢乐所陶醉,从不对别人乱加评判,更不要说去谴责她们,躺在自己当姑娘时睡的小床上,她常常由此回忆起自己美好的人生时光。小说中关于离婚、婚外恋、多角恋和情爱细节的叙述仅仅是故事表相的叙事层面,深层的却是美狄亚对女性地位、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一种反省,是一种对女性身心自由的尊重与理解。女作家用具体精微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叙说淹没了传统道德的“理性之核”,使读者对女性人物的生活方式作简单机械的道德评判成为不可能。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们只要与美狄亚在一起,就能感到温暖、可靠,就能体会到一种完全的身心自由。

正是这种稀有的自由精神成就了小说中众多女性的独立性,直面人生,张扬并依靠自己。山德拉在心灵自由的情与理的抉择中,选取了她所喜爱的重情的生活方式,她走的是一条用自己的是非判断的放纵情感的道德之路。生活的历练使长寿的她终于在暮年意识到了她与姐姐选择的差异。人的一生中难免有过失,但即使有过失,也需要自我规约。小说潜在的教诲是:人的软弱、过失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自己作为人的道德选择权,相信自己可以去除软弱,走上一条自我拯救、自我完善之路。作品中大多数女性的命运表明,妇女受压抑的原因不仅仅是其处于劣势的社会地位,更在于妇女自我的精神世界,因此女性精神解放的根本在于她的心灵的自由。女性生存道德伦理的原则不应该是男性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种种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而在于女性心灵自由主导下的生存抉择。女人在自身的行为中要能够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女人的权利,是对女人的尊重,也是荡涤罪恶、抗拒堕落的唯一途径。

美狄亚对自己情感和角色的清醒把握,透出一个现代女性聪慧的智性和独立的意识。尽管世事艰难,尽管没有浪漫,她还是活得自由洒脱。她的身上洋溢着独立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她用她女性顽强的生命通过深切的柔情传递出了社会关怀、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女主人公赢得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价值,还赢得了家族中男性和其他女性真正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尊重、理解和爱戴。美狄亚独立的性情与品格,没有随着历史时代的流转,人情世故的变化而钝化,相反,像陈年的佳酿,滋味醇厚,芳香四溢,显示出种种世俗女性难得的感人魅力。

“俄罗斯是一个充满不幸女人的国家,所以我们这些发声者天生就爱抱怨”,(侯玮红:17)“有两点绝对没有妨碍过我,一个是我是个犹太人,一个是我是个女人”。(周启超:281)这是乌利茨卡雅关于文学创作的朴素的女性话语。女性主义是多元的。乌利茨卡雅从“细微的家庭叙事”中剥离出了女性的人生体验,看到了女人在时代巨大变迁中对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重建等问题做出的历史回应,找回了女人的历史。她的女性主义未必是对男权主义的颠覆,女作家也未必是想通过对女性人性美的赞美与讴歌分享男权主义制度下专属男性的权力,从而倡导一种女性中心主义,确立一种以女权取代男权的叙事话语,而是力图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以重新认识当下俄罗斯人生活的,及至由两性构成的人类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长篇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为我们更好地全面了解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注释:

①1996年由俄罗斯作家协会与意大利地区性的文化团体共同设立,由专家与读者共同提名推选的文学奖项。

②1991年由英国公司设立,专门奖励长篇小说创作的有广泛和重大影响的文学奖项。

参考文献:

[1]侯玮红:《文学不能服务于实用性的思想——乌利茨卡雅访谈录》,载《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6期。

[2]乌利茨卡雅:《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李英男、尹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俄罗斯“战斗民族”是怎样炼成的 篇6

這里是罗迪纳青少年军事夏令营,设在首都莫斯科以南130公里的一座军事训练基地,每年暑期开营,为期21天,面向12岁至17岁的少年。当其他国家的孩子们忙着游学、补习、出境游时,这些俄罗斯孩子在接受严苛的封闭式准军事训练。

教官阵容豪华 探访过夏令营的一名记者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把男孩变成男人”的地方。160名学员都是未成年孩子,60名教官里既有前特种兵,也有教授和青少年心理学家,甚至还包括前克格勃特工,阵容足够豪华。夏令营的课程设置结合体育运动项目和军事训练课目。

这家夏令营在网站上写道:“为了理解何为责任,你需要在手里握一杆枪。”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在射击和野战游戏中使用激光枪,也有机会在教官监护下到靶场实弹射击。不过,不少孩子觉得,还是激光枪更酷。

除了军事训练,学员们还要学习经济和政治类课程,以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当然,这么高大上的夏令营价格自然不便宜,每名学员的费用为10万卢布(约合1800美元)。主办方介绍,军事夏令营是要教会孩子们尊重军人、了解什么是兵役,并不是为战争做准备。“没有人服兵役是为了打仗,他们是为了维护和平。”一位工作人员说。

欢迎“女汉子” 尽管夏令营主要为男孩设计,同样欢迎女孩加入,学员中不乏外表柔弱的长发女孩。15岁的姑娘娜斯佳身穿一条帅气的迷彩裤和一件条纹背心,在炎炎烈日下为攀爬训练做准备。

49岁的伊戈尔·佐林是前特种兵,曾在阿富汗作战。作为教官,他在夏令营期间给娜斯佳上自卫课。

夏令营伙食不错,每天给孩子们提供四餐,睡前还有一杯“克非尔”发酵酸奶。这种高加索地区的传统酸奶营养丰富,号称“发酵乳制品中的香槟”。

参加夏令营的学员四人住一间宿舍。像军营生活一样,孩子们吃早饭之前必须把床收拾得格外齐整。结束第二周课程后,教官通常会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他们打分。

注入正能量 夏令营的名称“罗迪纳”俄语意为“祖国”,爱国主义色彩浓重。创始人之一格列布·尤恩是一名商人和巴西柔术专业习练者。他说,夏令营的军事主题不过是一种教育手段,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和家庭的观念,成为正派的人。

夏令营网站首页一段话写道:对不少孩子而言,这个夏令营是严酷的考验。但正因如此,才能塑造性格,让他们成为守纪而有担当的人。

这种身体训练、品格塑造和思想熏陶,有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摆正三观,远离烟酒网络等外界诱惑,或者防止他们误入歧途成为街头小混混。

在尤恩看来,如今的性别教育出了问题,搞得男孩太阴柔。男孩子本来就应该在自然环境里接受锤炼,而这个夏令营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接触“强健的男性偶像”,在“浸入式”的生活和训练中更好地理解阳刚之气。

俄罗斯的民族服饰 篇7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服饰

第1章:俄罗斯民族服装特点

传统的男子和妇女的服装有相似之处, 男性和女性只在细节, 一些元素的品种, 大小等不同。衣服是休闲和节日的必需品-华丽的刺绣, 编织图案, 装饰的编织带, 花边, 亮片和其他材料组成。

第2章:俄罗斯民族服饰

2.1衬衫

在温暖的一年期间, 妇女和男子的主要服装是束腰衬衫。男士衬衫是长达到膝盖或短一点, 女性的衬衫几乎分为2部分:上部和下部。

2.2服饰

俄罗斯妇女的民族服装是夏装。在此之前的十八世纪开始。穿着它, 是上层阶级的代表, 并在以后很长一段的时间里, 他们仍然大多只在农村地区流行。穿着-一个集体术语, 提到很长的裙摆或佩戴着肩带。最常见的一种, 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俄罗斯, 一种高宽大的裙摆, 中心前的一个小扣在胸前, 或在左侧的肩带上。这件衣服有一个窄窄的缝肩带。他很容易缝制, 而且很好看, 所以他很快就成为流行。

2.3外套

在冬季和夏季, 男性和女性穿单排扣大衣, 女拉链的右侧, 而男子相反, 他们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大衣, 他们以不同的细节切, 缝到画布上, 只有胸部缝在内衬。优雅的女性服饰, 丝绸覆盖的松鼠皮或紫貂皮草领。路面大衣, 朴素的大衣。他的大衣的为帆布或灰色布, 专为商业和经济事务的俄罗斯农民设计的服装。男性猎人和渔民的口袋里, 俄罗斯从科米-彼尔姆和曼西这种类型的衣服借鉴来的。横向和沿折痕切割一个孔, 用于头部的一半折叠特殊机织织物, 绳索的下端被固定在腰部。前部和后部面板形成折边帆布包-口袋用于存储和携带生产用品。

2.4带

男性和女性的服装强制性的一部分, 他们被禁止佩戴宗教的信仰表达, 衣服和披风。妇女通常穿织物带, 男士为编织腰带, 衬衫, 外套绑广泛的腰带。系带的有两种方法:在腹部或腹部下 (“下腹部”) 。目前, 妇女绑在左边, 男人在右边。带装饰的几何图案, 除了装饰还有护身符的含义。

2.5帽子

来自俄罗斯的头饰形式多样。主要材料是毛皮 (通常是羊) , 毡和布, 有时以其他的形式, 它们是以圆锥体, 圆柱体或半球的形状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妇女的帽子比较多样, 但其的多样性降低到几种类型:围巾, 帽子, 帽, 和女孩的冠。

2.6鞋

由于制造鞋需要动物皮, 树皮, 麻绳的材料。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俄罗斯的皮鞋, 这是不缝, 一块皮革, 使两侧形成褶皱, 用绳子绑起来。俄罗斯高跟鞋缝制, 皮鞋被替换为一个小铁马蹄脚跟上, 他们缝在里面。上述所有类型的鞋, 特别的女鞋-拖鞋-低腿。凉鞋可以被认为是最常见的, 在阴雨天气, 凉鞋绑一小片。穿着的韧皮鞋和低帮鞋穿护腿-长而窄的布条, 羊毛或者麻。布包裹着脚和腿以及膝盖。

2.7礼仪服装

一些典型的特色服装是在婚礼, 葬礼或征兵出现。在二十世纪早期。新娘的服装的特点是蜡花。葬礼的西装是保存最古老的一个, 尤其是在老信徒之间。女人殡葬服装包括上衣和长裤以及头饰组成的, 然后配有喜鹊。葬礼的男性西装也包括了漫长的“脚趾”的衬衫和护罩。

第3章:俄罗斯刺绣的标志和符号

颜色是一些熟悉的日常, 节日及丧服的象征。例如, 俄罗斯的白色象征纯洁, 同情和悲伤, 黑色象征着地球, 和平, 哀悼。红色-象征火, 血, 太阳, 寿命长, 生育能力, 力量和能力。他们认为, 红颜色有神奇的特性。俄罗斯民族服装的饰品代表有植物, 动物, 鸟, 人, 和几何形状。俄罗斯民族服装有各种特色, 最常见的饰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一点点的绣花图案, 古老的装饰和刺绣图案的装饰, 诗意和梦幻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收纳。

结论

民俗服装, 它的颜色和刺绣, 让我们佩服。俄罗斯民族服饰, 是有远见的俄罗斯人, 他们细细品味艺术, 创造和技能的证据。在世界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一个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服饰。俄罗斯:各种图形和不同寻常的设计, 五颜六色的服装和所有的元素一起, 恩典和独具匠心的装饰。而民间团体表演传统服饰, 也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服装的美感和色彩。

参考文献

[1]、Agafonov N.地球权限:卡马从最早的时候开始在十八世纪/NN页的历史。Agafonova AM Belavin, NB Krylasova。-彼尔姆:世界图书, 1995年。-176页, 伊利诺伊州

[2]、基尔萨诺夫RM粉红色和ksandreyka dradademovy手帕套装-的事情,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RM的形象基尔萨诺夫。-M.“书经”, 1989年-119P。, 伊利诺伊州

[3]、马斯洛娃, GS作为一个历史和人种学源/GS装饰俄罗斯民间刺绣马斯洛夫。-M., 1978。-142页。

[4]、S.蔚蓝的俄罗斯夏装/S蔚蓝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

[5]、俄罗斯的传统服装:被说明的百科全书/验证。-Strekalov S.俄罗斯的历史从X到十三世纪的服装。/S Strekalov。-圣, 1877年。-198s。

[6]、Chagin GN乌拉尔XIX-XX世纪的人民和文化。/GN Chagin。-叶卡捷琳堡, 2002年。

俄罗斯民族的生命之水——伏特加 篇8

伏特加是一种以其无色透明、纯正强劲、物美价廉著称于世的烈性酒,它是俄国的国酒,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伏特加”是原苏联人对“水”的昵称。俄罗斯人好喝伏特加,不论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性别年龄,面对那烈性的伏特加,俄罗斯人总是豪爽地一饮而尽。他们喜欢用酒精来发泄心中的情感,酒后的种种歇斯底里的表现强烈地折射出俄罗斯人“发泄性”的特点。嗜酒豪饮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改变的共同生活习惯,时空不对俄罗斯人喝酒起任何约束。

在俄罗斯的历史中,历代统治者对这种烈性酒的兴趣也超乎寻常。他们有目的地控制、利用伏特加,提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神往的口号。但是流淌在这块土地上的伏特加却悲剧性地成为人民自由与平等的载体,演绎了伏特加与俄罗斯民族非一般的亲密关系,让伏特加成为俄罗斯民族历史的见证人。

二、伏特加与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伏特加与其他任何白酒都不一样,因为人们从来没有为喝伏特加找到过正当的理由。法国人会赞美科涅克白兰地的芳香,苏格兰人会夸耀威士忌的口感,而伏特加既无色亦无味,喝起来还很呛。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他们痛快狂饮,酒入豪肠,便醉得不辨东南西北,满嘴酒语,尽诉衷肠。所以对俄罗斯人来说,把伏特加直接注射到血管里和喝下去没什么区别。正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伏特加,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恋上了伏特加。是伏特加为他们壮了胆,但同时也令醉者大受自责的折磨,而这些感受恰恰是俄罗斯民族矛盾性格的特征。所以,伏特加一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摇摆。高尔基在自传中写到他在伏尔加河畔度过的童年时说:“人们为高兴而喝,人们也为悲伤而喝。”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长廊中,伏特加已经紧密地和俄罗斯人民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着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一方面来,俄罗斯处于极寒之地且地域辽阔,造就了俄罗斯人豪迈、奔放的性格。俄罗斯人一般身躯高大,性格豪爽。他们喝伏特加总是大杯大杯地灌或者直接拿着酒瓶喝,一饮而尽,颇有“梁山好汉”的那份豪迈。不论悲喜,他们总是将伏特加一饮而下,将心中的感情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除此之

该和约名义上规定希腊城邦均享自治,似乎对希腊各邦和解有利,但实际上得利的却是波斯帝国。它使波斯达到分而治之,保持单方面优势的目的。同时,解散除伯罗奔尼撒之外的所有同盟,使雅典无力借同盟之力而复兴,解除波斯对雅典的后顾之忧。此外和约明文规定小亚沿邦归波斯所有,这样波斯不战而屈人之兵,并没有花费多大代价就赢得了和斯巴达对小亚的争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从公元前5—4世纪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外交策略上的变化可见,波斯帝国能够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和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交策略,从而为帝国争取最大利益。波斯帝国的成外,伏特加还是待客佳品。每逢贵宾到来,俄罗斯人便会用伏特加招待客人。他们极少劝酒,主、客都是按自己的喜好随意饮用,尽兴即可。这样一来,俄罗斯人热情、好客、慷慨的民族性格又由伏特加微妙地展现出来了。

另一方面,因为俄罗斯本身的地理位置纬度较高,大自然给俄罗斯人适合耕作的时间很少,这迫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抓紧时间劳动,而耕作完后等待他们的是百无聊赖而又寒冷难耐的秋天和冬天。这种特殊的耕作方式长久以来塑造了俄罗斯人勤劳和懒惰的双重极端性。这种极端性也和伏特加联系甚密:劳动时他们喜欢用伏特加提升干劲、消除疲劳;而懒惰时又喜欢借用伏特加作消遣,打发无聊时光。另外,俄罗斯人喝酒总是狂饮无度,在酒醉和酒醒中轮回。他们喝得极端,对伏特加不加任何的节制,这便愈发滋长了他们性格中极端性、发泄性的特点。

另外,由于俄罗斯民族的地理位置特殊,找到伏特加这样一个精神伴侣之后,他们民族性格的孤独性表现得更为突出了。由于处于地球最北端,也处于亚欧之间,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其民众喜欢买醉,寻找暂时的放纵与解脱。他们压抑,渴望寻求自由,想摆脱束缚,想在醉生梦死中把烦恼暂时忘却,于是他们狂饮无度,这便逐渐演化为一种极端和消极的酒文化。他们不像欧洲人那样彬彬有礼地喝酒,也不像东方人那样有节制。所以当人们谈到俄罗斯时便会想到伏特加,想到俄罗斯人对它的痴迷。可以说,对伏特加的极端与消极崇拜这一民族性格使得其民族性格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也为俄罗斯民族性格打上了明显的伏特加标识。

三、伏特加与俄罗斯民族历史

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专门研究了伏特加的历史,他称伏特加为“俄罗斯的上帝”,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命运。他甚至说:“其他国家的人们是喝酒,在俄罗斯不是喝酒,我们喝的不是伏特加,我们正在喝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由此可见伏特加与俄罗斯的历史、俄罗斯民族特征和俄罗斯政治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坐落于涅瓦河南岸的“伏特加博物馆”不但搜集了琳琅满目装潢各异的伏特加,还以照片、文件和实物佐证了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时代的变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伏特加的发展史也是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

伏特加产生于5个世纪前,而俄罗斯民族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从那时候起,俄罗斯民族就与伏特加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500年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俄的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及苏联解体。在俄罗斯,不少历史学

功显示了其高超的外交技巧和灵活手腕,可称得上是古代外交史上的一次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

[1]陈文兵.古希腊国际体系中的城邦反霸同盟外交[J]东北师大学报,1999,(5).

[2]希罗多德著.徐松岩译.历史[M].上海:三联书店,

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9.

美国全民健身发展趋势研究

欧阳秀雄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部,湖南长沙

摘要:美国公民全民健身由强调适应需要的身体测试和训练向重视每日的身体练习、终身参与体育活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方向转化。美国全民健身目标明确、内容广泛、方法有效,并注重公民锻炼时间的累积效应。

关键词:美国全民健身发展研究

1.前言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在美国,大多数恶性疾病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由图1可以看出:在健康影响因素中,生活方式“lifestyle”占53%,“lifestyle”

家认为,某种意义上俄国史就是伏特加史。正因为伏特加在俄罗斯民族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待饮酒的问题上,俄罗斯曾经的“君主”和十月革命以后乃至到今天的领导人态度往往成为许多政治事件的起因,这便让伏特加成为俄罗斯历史有力的见证人。

彼得大帝曾颁布法令,沙俄士兵每天要保证两大杯酒。他还建立了国家对伏特加生产的垄断机制,并用这笔收入负担战争经费。

为了打赢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沙皇尼古拉二世政府在1904年8月2日发出禁酒令,本来已经民不聊生的俄国社会更加民怨沸腾,次年爆发了全国工潮,演变成著名的1905年革命。

就连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与伏特加直接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把持着伏特加的专卖权,以此作为战争的主要财源。布尔什维克则号召工人阶级不要造酒、喝酒、卖酒,要起来革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禁酒政策。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列宁撤消禁酒令以赢得民心。

苏徳战争打响后,斯大林宣布开放酒禁,以使战士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能借酒驱寒。所以不少俄罗斯人至今还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赢纳粹,靠的就是两样:伏特加及喀秋莎火箭炮。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政府的一项秘密报告显示,喝酒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于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5月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向伏特加宣战。伏特加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遭取缔,前苏联驻外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也禁止喝酒,甚至还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达维亚、库班、斯塔夫罗波尔等地的葡萄园。随后,如戈尔巴乔夫所料,丈夫们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生育率自然提高了,人均寿命也延长了。但是,戈氏没想到的是,前苏联国内出现了食糖短缺。人们抢购并且储藏食糖,是为了在家里酿酒。更令戈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开始饮用各种有毒的致醉品,比如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最终,可怕的事实令戈尔巴乔夫放弃了禁酒令。

叶利钦入住克里姆林宫后,大开酒戒。1992年6月7日,叶利钦颁布法令,废除国家对伏特加的垄断,得到国民欢呼。结果却令假冒伪劣产品一拥而上,极大地打击了俄罗斯伏特加的产业和声誉。遍地四起的假酒令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一年之后叶氏只好颁布新法令,重新对生产、储藏、批发和零售伏特加实行国家垄断。

与人们的选择“choice”决定的。在美国,人们的选择是自由的。因此,美国人的健康影响因素是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由健康因素Health care引起的恶性疾病占10%,这说明:在美国,生活方式是造成的大多数恶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历史进入了21世纪,伏特加文明正在发生分化。如今的俄罗斯,伏特加固然具有代金价值,同时,啤酒又成为“横扫全国的致命嗜好”,俄罗斯正开展一场与啤酒的斗争。尽管禁酒法案使普京左右为难,每年因此受到的损失将高达5亿到12亿美元,但在2005年初,普京还是否决了一项有关禁止在公共场合饮用啤酒的法令。

从农奴制到资本主义,从沙皇到共产党,在腥风血雨、恩怨相交的社会动荡中,唯一不变的是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热爱。伏特加的专卖权曾先后六次被撤销,同时也六次被恢复,但每次反复最终都只能进一步让人们为伏特加疯狂。

四、结语

独特的自然条件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特点。俄罗斯人豪放勇敢,有时却爱走极端;他们热情好客,有时也宣泄无度;他们热爱生活,有时却消极遁世。但重要的是,他们都爱伏特加。伏特加不仅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它生动地反映并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伏特加造就了俄罗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在俄罗斯,伏特加被看作是上帝。反过来,对伏特加无节制的狂饮也加剧了民族性格的恶化。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伏特加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环境。同时,伏特加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地作用于它的使用主体———俄罗斯民族,使得俄罗斯民族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伏特加与俄罗斯民族性格、民族历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地促进了伏特加和俄罗斯民族两者的发展。

摘要: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伏特加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它是生命之水,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之中,与俄罗斯民族共命运。本文拟从伏特加的特性着手,探讨伏特加对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历史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伏特加,民族性格,民族历史

参考文献

[1]姚海.俄罗斯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M.P.泽齐娜,B.C.舒利金著.刘文飞,苏玲译.俄罗斯文化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5.

[3]吕宁思.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4]王恩泽.名酒的历史.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5]廖四平.俄罗斯——北极熊与双头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6]孙振彦.俄罗斯之旅.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浅析俄罗斯民族服饰中的文化体现 篇9

一、俄罗斯民族服饰的特点

俄罗斯是个地域辽阔且多民族的国家, 所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点。

在地域辽阔的俄罗斯, 俄罗斯族是最大的民族。俄罗斯族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 俄罗斯女人夏季喜欢穿短上衣和短袖, 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冬季穿裙子, 外套半长皮大衣, 脚穿高筒皮靴, 头戴毛织大头巾或皮帽。老年人的衣着保持了前苏联传统的款式。而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鞑靼族也有自己的特色。鞑靼族的服装很别致。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红帽为美, 有的还要加上一块大头巾。鞑靼族的服饰干净、整洁、艳丽, 表现了一种功利性的美。这两个民族在传统服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无不体现着其文化差异。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 生活在不同的地区, 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 使之大不相同。当然, 其他的民族也有民族特色, 在这里笔者只浅谈这两个民族。

在俄罗斯帝制时期, 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 然而这种身份的划分在服饰上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

(一) 俄罗斯几款特色的传统服饰

1.鲁巴哈 (рубаха) 是比较传统的女装, 其样式有点像长袖连衣裙。从前, 俄国妇女下地除草时都穿鲁巴哈, 因为长袖能防止稻草扎刺皮肤, 因此又被称为“割草裙”。最早的鲁巴哈用亚麻制成, 不仅样式单调, 而且缺乏色彩。如果能有呢料的鲁巴哈, 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鲁巴哈的款式多样, 因地区而异。

2.萨拉范 (сарафан) 是一种女士连衣裙, 是一种在俄国曾十分大众化的服装。据了解, 萨拉范的面料有很多, 有手工蜡染、粗麻布、印花布等等。衣服上饰有绣花、补花、丝带, 变化多端的装饰和色彩使萨拉范显得自然、活泼、可爱。当然各地的萨拉范其样式也大不相同。由于贫富阶层的悬殊, 虽然有的萨拉范的款式相同, 但质地却不一样。贵族女子的萨拉范用的是锦缎、丝绸, 颜色也选用华丽富贵的天蓝色和玫瑰色。贫困人家女子的萨拉范只是粗呢、麻布做的, 而且基本上无装饰物。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服饰的不同中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异和文化差异。

3.淑巴 (шуба) 即皮大衣, 是俄国人冬季必不可缺的御寒服装。淑巴有貂皮、裘皮、兔皮和狗皮等不同货色。由于俄罗斯多为寒冷季节, 所以淑巴在俄罗斯算是非常流行的了。俄罗斯人穿了许多年淑巴, 淑巴有着几乎一成不变的款式和颜色。而近几年, 前后涌现新式的淑巴, 花纹漂亮, 款式时装化, 颜色也逐渐丰富起来。

(二)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一个国家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史书典籍中, 从一个民族的服饰中也可以看出来。就像中国一样, 在中国的发展史中, 不同朝代的男子和女子、官员、帝王的服饰都是不同的, 不同民族分别有着自己的特色。例如, 回族的服饰, 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带有不同颜色的头巾。还有新疆维吾尔族, 其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 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还有傣族, 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 而傣族妇女的服饰, 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身穿着各色紧身内衣, 外面的衣罩也紧, 加上没有袖子的短衬衫, 下面穿着彩色筒裙, 长及脚面, 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所以说不同的民族有着其不同的特点, 其文化习俗则就体现在该民族的服饰上。

二、中俄两国的传统服饰对比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属于地大物博, 民族众多的国家, 但是在传统服饰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俄罗斯的传统服饰有着强烈的色彩冲击, 以鲜艳、奢华、高贵为特征。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概只有在重大节日中才有所体现。中国的传统服饰体现着中华传统的美, 多以清新、柔美、精致为特征。

三、结语

中俄两国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体现本国的文化,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求同存异”, 在当今世界,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文化也不断相互影响, 为了减少文化冲突, 所以我们不仅要了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 更要了解该国国情文化、民风习俗, 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通过对俄罗斯民族服饰的基本了解, 以及将其与中国民族服饰的对比, 让我们可以对俄罗斯这个多民族的大国的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不断加深, 中俄贸易的友好往来, 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加强。

摘要:随着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就其一方面来讲, 俄罗斯的民族服饰有很显著的特点。中俄两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因此可以对两国服饰文化进行对比, 从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美) 尼古拉·梁赞诺夫, 马克·斯坦 (著) , 杨烨, 卿文辉 (译) .俄罗斯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俄罗斯民族乡 篇10

在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了其民族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传统, 在这个尚武民族的意识中“帝国的烙印”成了她与生俱来的品格。然而在苏联时期这种思想也并没有得到遏制,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增长, 在对待其他民族时称其他民族为“祖国忠实的儿子”。在国际关系之中, 他又常常以“救世主”自居。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之中, 他则以“老大哥”、“领头人”自居。这种心理也会导致他对别国的蔑视, 久而久之, 他会把别国看做是自己的“附庸国”。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此时的俄罗斯国内也是异常的混乱。解体之初, 民族分裂势头高涨, 但是当时政府却苦于没有合适解决途径。于是, 俄罗斯民族主义便成为了遏制联邦进一步分化, 维护社会统一的最主要的思想理念。解体初期的俄罗斯希望与西方靠拢, 可是西方国家的口惠而实不至和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诣在遏制俄罗斯、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 而身处“休克疗法”之中的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更加水深火热, 每况愈下。2000年普京上任之后提出的“大国梦”、“帝国梦”让当时的俄罗斯人民重新找到了方向和动力, 他针对全盘否定苏联时期发展成果的错误思潮, 并对“苏联时期”做了重新客观的评价。紧接着, 重树安德罗波夫雕像、在胜利日庆典上让老兵走在队伍最前列、以法律形式确定彼得大帝时期的三色旗为国旗, 伊凡雷帝时期的双头鹰标志为国徽、沿用苏联国歌的曲调为俄罗斯国歌曲调等这一系列做法都是为唤起俄罗斯人民往日的民族自豪感。[1]他说: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应该对自己的历史吐唾沫。苏联时期所取得的某些成就是值得骄傲的。“给我二十年, 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以此点燃了俄罗斯人民的激情。

二、俄罗斯民族主义在中苏关系中的影响

荏苒光阴, 瞬息百年。世纪回眸, 感慨不已。20世纪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是最为复杂的一页。在二战中作为中国战略盟友的苏联在1945年出兵东北的问题上, 始终都表现得极不情愿, 最后在通过《雅尔塔协定》, 强迫恢复在日俄战争中其在东北所失去的全部特权, 同时还胁迫国民党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 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的独立, 这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 俄罗斯的民族利己主义表露无遗。[2]

1949年的12月16日毛泽东出访了苏联, 由此可见当时新中国对中苏关系的重视程度。经过长途跋涉抵达莫斯科之后, 在发表的演说当中强调指出:“我这次有机会访问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首都, 是生平很愉快的事。中苏两大国人民是有深厚友谊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斯大林的政策, 首先废除了帝俄时代对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内, 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有几次援助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国人民在患难中得到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这种兄弟般的友谊, 是永远不会忘记的。”[3]这段热情洋溢的讲话为这次中国代表团的出访增添了极大地诚意。当时在苏联的各大报纸上也纷纷刊登了毛泽东访苏的报道, 一时之间街头巷尾无人不晓。然而在随后的访问过程中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毛泽东似乎是被“打入冷宫”一般, 斯大林丝毫没有接见的意向。因为当时斯大林在为中共的胜利而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疑惑中方的立场, 害怕出现第二个“铁托”。于是无所事事的毛泽东在苏联就这样的虚度了一个月的光景。

在12月30日印度和缅甸相继承认中国的合法地位之后, 苏联为了争取主动也开始再次与毛泽东举行了会谈。由此, 苏联才感觉到了危机感, 于是又抓紧了与中国的谈判。在1950年2月14日, 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的此次访苏也获得了成功。此条约的签订为当时刚刚成立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起到了巨大帮助,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设立中苏联合股份公司以开采新疆的石油和有色金属同时还保留了其在东北的特权, 这让苏联在其中获益巨大。毛泽东说:“在互助条约、中长铁路、合营公司和边界问题上, 我们采取了两种态度, 一是在对方的提议我们不同意时就争论, 一是他们硬要坚持时就接受。这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利益的考虑。”[4]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为中苏关系日后的发展走势打下了不好的基础。

斯大林突发脑溢血辞世, 由于事发突然对身后事没有交代, 所以当时苏联政坛十分混乱, 赫鲁晓夫经过短暂政治斗争之后走上了苏共第一书记的位置, 成为了苏共的新领袖。他上任初期, 率领代表团访华, 欲通过此次外交来巩固自己在党内的位置。经过了抗美援朝战争之后, 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显著提高, 得到中方的认可对于上任不久的赫鲁晓夫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 他在这次访华期间极力向中方示好。赫鲁晓夫很清楚地意识到, 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政府和人民, 是经过了多年的浴血奋斗而换来自由的今天, 对民族自尊心尤为看重。所以他处处谨慎, 怕伤害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因而这种做法使中国感受到了来自“兄弟国家”的关怀。然而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 赫鲁晓夫提出的批判斯大林和“三和路线”使两国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对于一向把斯大林作为导师的中国来时是难以接受的, 而且他对于斯大林的评价过于极端。“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这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轩然法波, 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共产党都认为这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当时赫鲁晓夫是想在政策上靠近西方以打破僵局。在当时国际形势上的分析和平稳过渡问题上, 中国和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这也是后来两方关系的破裂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俄罗斯民族主义在中俄关系中的影响

自苏联解体之后, 俄罗斯继承了其衣钵。在展开新的历史篇章之初, 叶利钦曾一味追求与西方的世界的“统一步调”, 为使其迅速摆脱国内的各种危机。然而, 西方国家的口惠而实不至深深地刺痛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而与此同时, 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迅速崛起, 并且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俄罗斯各界都意识到了这一新型大国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于是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时之间成为了俄罗斯的首要外交目标。而着眼于长远,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 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安全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在双边的经贸、文化、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巨大, 发展中俄两国关系对双方来说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大好事。

进入21世纪, 俄罗斯国内仍然处于十分动荡的局面。与此同时,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俄罗斯人民也开始愈发的躁动, 极端民族主义开始大肆盛行。在这种形式之下, 睿智的普京很好地掌控住了这一局势, 并及时地发表了《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 其中提出了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以及社会团结”为基础的“新型国家思想”。这显然是很好地利用了民族主义这一思潮, 并把它转化为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新形势。[5]此时提出这种“新型国家思想”符合俄罗斯社会现实的需求, 使俄罗斯民族主义更加理性, 消除了社会进一步分裂的危险, 统一了全民意识, 为转型中的俄罗斯指出了发展的基本方向, 增强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普京时期的中俄关系更加理性务实, 但由于普京大搞平衡外交也使中俄关系更加复杂。把中国作为其与西方国家外交的砝码, 在与西方国家外交失利之时便展开积极的对华政策, 当与西方亲密之时, 遍开始消极对待中俄关系。受其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普京在对外关系中追求俄罗斯利益的最大化, 突出外交的经济利益追求, 这必使中俄关系无法达到共赢, 俄罗斯民族利己主义在这其中得到体现, 同时也大大地制约了中俄关系的稳步发展。

中俄两国关于能源合作问题在近些年来可谓是“一波三折”。俄罗斯是拥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储存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每年都需进口大量能源, 由此看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然而, 面对这共赢的合作形式, 俄方的态度确不太积极。因为:俄罗斯一方面希望与中国快速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又担心自己成为中国的“能源附属国”。因而, 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促使之下,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问题一拖再拖。“安大线”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出, 当日本以丰厚的利润作为诱饵来向俄罗斯示好之后, 俄罗斯便违背了先前与中国签署的条约, 开始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权衡, 以寻求本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这种为本民族利益而损害其他民族利益的行为使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种境地显得尤为尴尬, 也让国人感觉到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中俄关系的巨大威胁。

参考文献

[1]钟半仁, 《重塑“俄罗斯民族精神”-普京执政的一大亮点》,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12

[2]杨闯, 《百年中俄关系》,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09

[3]《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文件集 (1949-1950)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7

[4][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5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俄罗斯民族乡 篇11

本书研究了苏联按民族划分行政区、建立民族联邦制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具体措施及其影响,研究苏联解决民族问题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苏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演变和存在的矛盾,揭示苏联解体与民族政策的关系。作者强调要历史地看待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和苏联的联邦体制。“民族自决权”的主要目的是摧毁旧制度,对于多民族的俄罗斯帝国而言,少数民族的自决对俄罗斯帝国的影响是致命的。在成立苏联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党内有分歧。苏联成立后,列宁不再强调民族自决,而是强调尊重各个民族的权益。但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一方面教条主义地反复重申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甚至在宪法里规定民族共和国可以退出联盟;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盟共和国的权力越来越小。苏联解体固然与民族政策的失误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苏联体制的僵化和无效率,民众丧失了信心。

在研究苏联时期的民族问题时,该书提出了许多新看法。如关于“苏联人民”的提法,这一概念是赫鲁晓夫提出来的,意在说明苏联形成了新的稳定的共同体和新的民族,而译成“苏联人民”不能确切表达这一含义,因此该书译成“苏联人”或“苏维埃民族”,这更符合原意和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待问题。关于民族地区干部的问题,在20年代,苏联实行干部本土化政策,这符合列宁的理论,但却出现了地方本位主义、民族区内非主体民族被歧视等问题。再比如,本书对苏联和当今俄罗斯存在的俄罗斯族人问题也给予了关注。

改革与民族地区稳定的关系,也是本书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进程中,民族问题成了拦路虎。起初,民族地区主要是向联盟中央要权,受迫害的少数民族要求恢复原来的民族自治区建制,还有的民族自治地区要求改变归属,但是,苏共中央和戈尔巴乔夫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直到1989年9月才召开专门研究民族问题的中央全会,而此时,民族主义思潮已经发展起来且日益激进。戈尔巴乔夫企图通过退让维系联盟的存在,结果要求实现民族自决的民族地区纷纷要求成为主权国家,实现民族平等。缺少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戈尔巴乔夫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也随之解体。苏联的教训说明,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对于极端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必须加以遏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在多民族国家建设中注意吸取苏联的教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本书研究了俄联邦如何吸取苏联的教训、调整民族政策,在保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效果,俄联邦如何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框架内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既保持了民族多样性,也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俄罗斯改变了原来苏共的民族理论,不再强调“民族自决权”,而是强调公民权利平等,民族自决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自治方面。俄罗斯改变了苏联时期把民族自治地区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做法,实行了民族自治地区法律地位的平等,它们都是联邦主体的成员。尽管当今俄罗斯还存在不少民族问题,但它已经不能再威胁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了。

本书作者采用传统的历史学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掌握大量相关资料,特别是新的档案资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重点研究苏联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戈尔巴乔夫为什么没能解决民族真正实现自治的问题。在论述当今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注重与苏联时期进行比较,从而准确把握当今俄罗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化。

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系统研究从苏联到当今俄罗斯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专著,该书填补了我国学术界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并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该书对苏联和俄罗斯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差异的分析,对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我国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也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俄罗斯民族乡 篇12

一、俄罗斯民族对东正教信仰的接纳

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对东正教的选择和接纳。俄罗斯民族长期生活在大森林和大平原的自然环境中, 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特性以及生存技能, 决定了其对东正教华丽的礼仪、宏伟壮丽的教堂建筑的内在认可和自觉接受。这种偶然性的选择背后有一种必然的因素, 那就是俄罗斯民族自身的文化基础和性格特征。拜占庭的宏伟教堂建筑和华丽宗教礼仪在俄罗斯民族中得到成功的发展, 其中教堂建筑艺术更是成为俄罗斯的文化瑰宝。东正教逐渐在俄罗斯土地上发展, 东正教信仰对圣像崇拜被赋予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 华丽的宗教仪式成为展示其民族天性的舞台。无论是教堂的内部华美装饰还是鬼斧神工的外在表现, 抑或是弥撒仪式上的“圣咏”及宗教节日, 都与其民族性格结合得极为完美和和谐。

俄罗斯, 永远过不完的灰色冬季和寂寥无际的广大平原, 使得俄罗斯人在文化上形成了典型的性格——忧郁和怀疑的倾向。气候塑造了俄罗斯人非此即彼的两极性格, 他们事事喜欢极端, 显出明显的非理性主义、极端主义和情绪化特征。俄罗斯人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生活, 四周没有天然的屏蔽, 缺乏安全感, 特别依赖村社集体, 因此形成了古老的集体主义性格, 即对集体的热爱和对个人主义的憎恨。这些性格特点决定着俄罗斯人对拜占庭东正教教义的理解和接纳, 而并非是接纳基督教亦或是其他宗教, 使得俄罗斯走上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区别于欧美各国及与其相邻的东方国家。

二、东正教的本土化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自我觉醒

东正教于公元988年被弗拉基米尔大公定为国教, 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融合与发展, 东正教信仰已成为俄罗斯民族重要的精神寄托。

“罗斯受洗”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了斯拉夫民族的信仰, 而东正教取代俄罗斯本土宗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 其间既有双方的相互否定、相互排斥, 也有相互利用、相互渗透。在人民的思想和心态中, 本土宗教与东正教长期共存, 形成“双重信仰”的文化形态。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这两种宗教的相互接近、相互渗透成为主要趋势。而东正教逐渐顺应广大信徒的心理和宗教习惯, 加以多神教的传统模式来发展东正教, 最终形成东正教的俄罗斯本土特色, 也最终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主要信仰。

本土化的东正教, 促进了俄罗斯民族从野蛮逐步走向了文明。伴随东正教的本土化过程, 俄罗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东正教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民族身份的一种标志。在俄罗斯东正教的千年历程中, 东正教以自身的宗教文化与宗教特征, 启发并塑造俄罗斯民族富有宗教精神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本土化的东正教所赋予俄罗斯民族忍耐与包容的性格, 使得俄罗斯民族无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历史上屡次的民族入侵都能坚韧地克服战胜。从最初以外来者的身份对俄罗斯民族进行统率, 到最终发展成为俄罗斯民族真正的精神支持, 东正教名副其实的成为俄罗斯民族的灵魂。而在这一的过程中, 它为俄罗斯民族的独立、统一与复兴而实际发挥的能力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经过金帐汗国对罗斯持续200余年的统治之后, 俄罗斯民族依然能够走向自由与独立的道路, 这与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 塑造了俄罗斯民族对自由的追求的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此后, 在屡次对外战争中, 东正教始终赋予俄罗斯民族坚定的意志与强大的自信心, 使的俄罗斯民族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与凝聚力的民族。

三、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最终塑造

本土化的东正教信仰, 对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最终塑造养成过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俄罗斯的民族心理和性格结构一方面与其生活的地理、气候等外部自然环境有关, 但是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更为密切。本土化的东正教, 不断融合其他宗教, 最终塑造俄罗斯民族成为一个富有凝聚力与生命力的民族。

东正教信仰塑造了完善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结构, 使俄罗斯斯拉夫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既有依附大地母亲女性温顺的一面, 也有桀骜不驯的暴躁的一面;既有对专制集权臣服的一面, 也有强烈的精神自由追求的倾向。对此, 别尔嘉耶夫有极为深刻的见地:“对于俄罗斯人来说, 其特征是自相矛盾和极端对立的原则的混杂与结合。只能用矛盾这个词来说明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的特性。在同样的基础上, 俄罗斯民族既是国家专制政体的民族, 也是无政府主义的爱好自由的民族, 既是向往民族主义和民族自负的, 又具有普世的精神, 并尤其善于体现出全人类性;既残酷又具有非凡的仁爱, 既热衷于施加痛苦, 又具有近乎病态的同情心。”这种矛盾性格显然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但是, 东正教的宗教意识、精神内核等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思想道德观念的深层影响却是最为根本的。

显然, 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特征是最为直接的, 表现也是最为明显的。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 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东正教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集体互助的群体意识, 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东正教以基督精神为信仰, 培养了俄罗斯民族坚强忍耐与包容的民族性格;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的“救世”精神, 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东正教也给予俄罗斯民族追求目标而勇于付出的超然的精神境界。

了解俄罗斯民族性格, 对于我们探究俄罗斯文明起到极大的作用。探究俄罗斯性格养成过程, 开阔视野并使得我们反视自身, 弄清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等, 能培养出我们包容其它文明的心理。而只有包容才能进行文明的对话, 才能促进各种文明的和谐相处。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着广远而深刻的影响。回顾俄罗斯东正教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 它不仅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其中东正教对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塑造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在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探析东正教的作用影响。

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王春永.东正教对俄罗斯社会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 1997 (07) .

[2]徐佳妮.论东正教对俄罗斯精神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 2000 (62)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药物血清下一篇:排课策略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