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即人生

2024-10-07

绘画即人生(共4篇)

绘画即人生 篇1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常这样思考:教育是爱, 而爱是一种给予, 我们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 让他们学会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画是孩子玩的艺术, 孩子作画有别于成人, 他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大胆动手,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全无雕凿痕迹。孩子的画不在于线条是否完美, 是否准确, 而是个性与灵性的体现, 是想象力的大胆表白。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自由想象既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方法, 又是儿童作画的主要特点。对孩子们的想象, 教师要因势利导。

如一次上课, 孩子们画《与大自然的对话》这一命题画时, 我一方面让孩子们去大自然中体验、观察山、河、湖、泊、花、鸟、鱼、虫, 一方面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看到污水横流的黑水河, 孩子们有的想到水中有怪物, 有的说小河一定在哭……这时我问孩子们:“小河的水这么脏, 水里会不会有小动物?”孩子们回答:“肯定没有。”“有也活不成。”经过我进一步引导后, 孩子们的画中便有了小鱼的警告:“千万别吃我, 我身上有毒。”看到被砍伐的树木, 孩子们画中的小鸟也说了话:“我也需要家……”在画中,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被孩子们拟人化了, 孩子们的爱憎在想象的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孩子们自由想象的同时, 教师应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 放飞他们的想象, 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二、给孩子一些宽容, 让他们张扬个性

郝德说:“创造性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他们的个性。”创造的多样性源于个人的个性差异, 没有个性的差异便没有创造。孩子们不怕没缺点, 就怕没特点, 没有特点便不能称其有创造性。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模式, 儿童绘画更没有统一的标准。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独特的个性, 他们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成人不一样。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表现方法, 如一味地用成人的眼光认识、理解、指导儿童作画, 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习, 其最终结果是压制了孩子的天性, 必然使儿童丧失了对画画的信心, 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例如,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 然后让孩子们照着画。这样教学很简单, 孩子们照着临摹下来就可以了, 可这样的做法是孩子们画了一棵树, 却失去了整片森林。一百个孩子画了同样的一棵树, 它也只是一棵树。

尊重孩子, 给他们一些宽容, 让他们的个性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张扬, 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涂抹自己心中的世界, 他们会慢慢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要杜绝示范, 因为示范会导致没有个性的雷同;二要引导学生画自己心中的画, 画自己眼中的世界, 带有个性烙印的作品才是最具魅力的;三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对他们任何牵强的讲解都是无益的;四要多鼓励,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挫伤孩子脆弱的创造性。在鼓励中, 孩子们的个性将得到保护;在鼓励中, 孩子们的自信心将越来越强。

三、给孩子一份精彩, 让他们保持兴趣

孩子的心灵是块神奇的土地, 你在他心中播种兴趣, 就会得到习惯的收获;在他心中播种习惯, 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唤起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让他们感受美术的魅力, 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在游戏中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年龄越小, 孩子们玩的需求越强烈。因此, 教师要变玩为学, 变学为玩, 让孩子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 让孩子们画“踢足球”“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以游戏为题材的画时, 可先让孩子们做这些游戏, 让孩子们在玩中观察、想象, 然后迁移到画面上变成他们的作品。这样孩子不仅玩得痛快, 画得酣畅, 而且画面童趣盎然, 趣味十足。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把教学变成游戏。例如, 在画玉米写生时, 我让孩子们一人带一个玉米来, 然后引导他们观察, 让他们触摸, 并把玉米粒掰下来看谁的玉米好, 谁的有小虫子, 谁的玉米带着皮……这样学习变成了玩, 变成了游戏, 使孩子在游戏中把握了事物的特点, 同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欣赏大师的作品和高年级同学的作品, 参观展览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我在引导孩子们欣赏毕加索的《照镜子的女人》时, 让孩子们看到了大师画中的童趣, 并告诉他们毕加索几乎耗尽一生精力去向孩子们学习, 让孩子们感到大师还得向我们学习, 我们一定要画得比大师还好, 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引导孩子们发现、认识大自然, 可激发孩子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欲望和兴趣。例如, 我指导孩子们进行以“我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创作时, 首先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下乡写生活动, 让孩子们到各个景点、古迹去寻找“美丽”的影子。孩子们在写生的过程中, 登山则情满于山, 游水则情溢于水, 带着情感在大自然中体验、观察。回到教室后, 那种对家乡不可遏止的情感, 像潮水一样涌现在他们的画里。

兴趣是学习绘画的不竭动力, 新奇的事, 精彩的活动, 对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益处。在培养兴趣的同时, 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展示和成功的机会, 因为一百次说教不如一次体验, 一百次体验不如一次成功。培养兴趣很重要, 但巩固兴趣更重要, 让孩子体验成功是巩固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我的方法是把教室变为一个展厅, 孩子们的可以画随时挂在墙上。此外, 我还选择一些比较正规的比赛让孩子们参加, 参赛的成功对孩子们兴趣的巩固有积极的作用。

四、给孩子一些方法, 让他们大胆创造

在儿童画教学中, 技法训练是必要的, 但教学中我们不能为技法而技法, 进行单纯的技法训练。技法训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 是促进学生更好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技法的教学, 它必须融合在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中, 为学生的创作服务。

例如, 在吹塑版画的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让学生们画速写, 他们有的用油画棒画, 有的用水粉画, 然后我告诉他们我还能用其他的形式把同样的内容表现出来。这时, 吹塑板就成了一种稀奇的刺激。如何画在吹塑板上, 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 如何印, 如何让画面色彩更丰富, 便成了孩子创作的追求。学生刻刻印印, 自由自在, 不但学到了新的技法, 又不被技法所约束, 在溢满于心的兴趣中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作品。

法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在与我国艺术家交流时说:“只有孩子才能掌握绘画艺术的秘密, 因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 没有偏见, 没有禁区, 再也没有比孩子的画更艺术的了!”我们教给孩子的一些方法, 仅仅是投入他们智慧之海的一粒石子, 在孩子心中蕴藏着许多我们成人无法比及、神奇的东西, 这些才是他们创造的根。

绘画即人生 篇2

论武功,吕布可谓胜出关羽许多,曾经的三英战吕布——关羽和刘备、张飞三兄弟齐上阵,竟然没有能够将吕布拿下。可见吕布的武功超群,高出关羽并不是一点的事情。论外表,吕布也是一个英俊的小生,更不在关羽之下。可是吕布为后人所不齿,关羽却被人敬若神明,一直被后人奉为忠义的象征。造成这样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吕布不具备恪守诚信的品质,而关羽却素有忠义、诚信的美誉。

在三国里,吕布纯粹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世俗形象。他厚颜无耻、见利忘义,先是杀掉了与自己一齐起事、情同手足的兄弟朋友,后来又为了一个女人貂蝉,而行不义之举,亲手杀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义父——董卓。吕布背信弃义,使他为人所鄙弃,他不恪守诚信的行径,为世人所痛恨,最终虽然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四面树敌,众叛亲离,不得善终。吕布背信弃义的坏名声,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最后却落了个无家可归的结局,谁都不肯收留他,就连广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曹操都不用。

而关羽虽然武功在吕布之下,却受到了世人的敬重,即使素以奸诈著称的曹操对他也是热情款待、再三挽留。曹操看重的就是关羽的忠义诚信。尽管曹操多次诱之于金钱、美女和宝马,并给予高官厚禄,却都没有动摇关羽信守承诺、信守诚信的意志。任凭曹操使尽了各种方式,关羽都没有背叛兄长刘备,没有背叛兄弟三人的桃园盟誓,时刻想回到兄长刘备的身边。尽管关羽在弃曹投奔刘备时,曾经杀死了曹操手下的数员大将,但是曹操还是十分敬重他的忠诚守信。尽管曹操知道关羽是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刘备的猛将,但是曹操只是让手下人阻拦挽留,并没有下令杀掉关羽。关羽的忠义还表现在他愿意为信守诚信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华容道与曹操狭路相逢时,尽管他知道自己已经立下生死状,放人就是违背军令,罪当杀头,但仍自作主张放走了曹操。可就是关羽的这种忠义精神感动了诸葛亮,军师并没有真的要杀他,而是让他戴罪立功。关羽如此讲诚信,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代价,正是这一点而感动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敌人——曹操。在关羽死后,曹操给予厚葬,并追封了他很高的爵位。

在我国商业史上,“五金大王”叶澄衷就是“人品即商品”的典型。叶澄衷早年在黄浦江上靠摇舢板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有一天,一位英国洋行经理雇他的小舢板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船靠岸后,洋人因事急心慌,匆忙离去,将一只公文包遗失在舢板上。叶澄衷发现后打开一看,包内装有数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等。他没有有据为己有,而是急客人之急,在原处等候洋人以便归还。直到傍晚,那位洋人到处寻包不见后才懊恼地返回寻找。不过他没有想到包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有船工在等着还他包。洋人打开皮包,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立即抽出一叠美钞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澄衷坚持不收,交包后就要开船离去。这位洋人见状,又跳上小船,让叶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拉他到自己的公司,诚恳地邀请他一起做五金生意,叶签答应了。

从此,叶澄衷走上商途,在日后的经营中,品德高尚的他赢得了人们的欢迎,叶澄衷也一步步地走上“五金大王”的地位。

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创业与成功做了一番真诚的讲解。记者曾经问李嘉诚:“李先生,如果勤与俭是初期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基础的话,那么作为创业之初的企业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李嘉诚的回答是:“一个企业的开发意味着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要忠诚、有义气。”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信”,“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以诚待人。西方人也把“诚”、“信”列为资本主义商业精神的重要内容。“诚”、“信”都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之一,“人品即商品”,经商可不能不重视这一点啊!

王蒙:人生即燃烧 篇3

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愈来愈远了,有的光阴虚度,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郁郁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事无成;有的萎萎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有几个人成功?有几个人满意?有几个人老后能够不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而人生的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结局,大体上是青年时期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的。青年时代,谁不愿意投入生活、投入爱情、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

??? 即使生活还相当艰难,爱情还隐隐约约,学习还道路方长,社会还明明暗暗,人间还有许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以使你能够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绩和价值。我并不笼统地赞成古人立大志的说法,但你总该希望自己对社会对人群对国家民族人类多做出一点贡献,至少是确实竭尽了全力,就是说至少是充分燃烧了,充分发了热发了光,充分享用了使用了弘扬了你的有生之年。一个人就是一个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能量应该发挥出来,燃烧愈充分愈好。从无光热,不燃而去,未免是一个遗憾;而刚一冒烟儿,就怠工熄灭了,能不痛苦吗?

???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烧,它可能发出美轮美奂的光彩,可能发出巨大的热能,温暖无数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热有限,却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发一分电,哪怕只是点亮一两个灯泡,也还照亮了自己的与邻居的房屋,燃烧充分,不留遗憾。而如果你一直欲燃未燃,如果你受了潮或者发生了霉变,那就不但燃烧不好,而且留下大量的一氧化碳与各种硫化物碳化物,发出奇奇怪怪的噪声,带来对人类环境的污染,乃至成为社会的公害,这实在是非常非常遗憾的。

?? 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例如从事艺术创作但未能被社会所承认,经商却终于未能成功,从军但终于打了败仗,但是最后“结账”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垓下之战,非战之罪也。我始终不赞成以成败论英雄,我也无能帮助读者乃至我自己着着皆胜。但是至少心里应该有数,你是有志有为而且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终因条件不具备未能大获全胜呢,还是你上来就不成样子,无志气,无作为,不学习,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狭窄,企图侥幸,却又愤愤不平,终于一事无成。如果是前者,我愿向你致以悲壮的敬意,我还愿意把你的故事写下来,让读者为之洒一掬清泪。如果是后者,谁能纠正?谁能弥补?谁能同情?

?? 我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在他的生命到了后期末期之时,他突然说:“我的生活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开始呢。”这实在太恐怖了。一个人的成就有大有小,然而你应该尽力。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了,这就是黄金时代,这就是人生的滋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价值,这就是辉煌,燃烧的辉煌,奉献的辉煌。你尽了力,你就能享受到你尽力后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感和英雄主义。你享受到了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尽了力至少能得到一种充实感成就感,你也就赢得了,必然赢得了,首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满意。比如你是一枚炮弹,被尽力发射出去了,而且爆炸了,即使没有完全命中目标,也是快乐的。你是一粒树种,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养分,长成了树苗,长成了大树,即使没能长到更大就被雷击所毁,你也可以感到某种骄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树的最好的纪念碑,你的被毁至少是一次大雷雨的见证,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能量释放反应,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胜固可喜,败亦犹荣,只要尽了力,结账时候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的与有分量的。而没有尽力,蹉跎而过,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

尹波:足球即人生 篇4

执掌这份信息宝库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今天我将要采访的对象——尹波。他曾任济南时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主持济南日报工作。

其任时报副总编辑时分管的体育新闻一直保持济南和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济南时报第一品牌,分管的文化新闻和文学副刊、周末专刊亦进入省内同类媒体前列,同时坚持撰写新闻评论,其主笔的“球话实说”专栏是济南和山东报界影响很大的新闻评论专栏,系山东省新闻名专栏。

从文学青年到足球“老炮儿”

对于熟悉足球的人来说,“尹波”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在球市繁盛时期的济南,每场球赛过后,人们都会蜂拥向报亭购买报纸一份,只为看到他对那场球赛的评论。赞同抑或反对,他的文字已然占据了球迷们的谈资。

时值盛夏,尹波予人的温恭态度,犹如一碗凉茶,令人平和安定。

报社的人惯称尹波为“尹总”,而我面前的这位“总”却如父亲的至交般毫无高高在上的架势——Polo衫、卡其裤,说话间,两只手同时扶住镜框推一推,除非聊到一些严肃话题,不然他脸上会一直挂着微笑跟你讲述过往的事情。

所有这一切,连同他身后近乎一堵墙的藏书,形成了一幅典型的报人剪影。而在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报人前,正是这些书,拉近了他与文字的距离。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尹波抓住了这个机会。按照他的话说“当机会来临时,能抓住机会也需要本事,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刊发在各家媒体上了。

当时的尹波虽然不是体育圈内人,但也是硬邦邦的铁杆球迷一个。“我关注世界杯奥运会的时间比较早:1974年世界杯在西德,那时国内还没有电视转播,只能看《参考消息》。那时中国也没有几份报纸,当时四个版的《参考消息》,只有第三版有半个版的世界杯新闻。从那时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项赛事,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些球星。当时就通过文字看了一个月的世界杯。”

四年后,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决赛是阿根廷对荷兰,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直播世界杯决赛,“那场比赛震撼了很多人!”

尹波回忆道:“当时一般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我是在单位的一个12寸的小电视上看的。我相信看过那场决赛的人都会变成球迷,不一定是阿根廷或荷兰的球迷,但一定会变成世界杯的球迷。”

文革十年,中国与世界脱节了十年,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对国内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刺激。“当时看台上彩旗飘舞,球迷现场的表现让国内人目瞪口呆。那时候我们的观众习惯了球赛现场的整齐排队,按时鼓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时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激情释放的场面,球队出场前,镜头出现两边队员的影像。有长发披肩的,有的嚼着口香糖,充满了活力。这种状态是我们那一代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尹波至今回忆起来还十分激动。

那一刻,所有中国球迷心中多了一种向往——这是一个从未听闻的世界,猝不及防地闯入我们的视线。

1982年世界杯在西班牙,那是有著名的、史上最强的巴西队的时代。那届世界杯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我国用电视的方式,直播一个大赛的全程。“那次世界杯的所有比赛我都看了,一次性‘喂饱’了自己的‘球’知欲。这给我喜欢足球定了基调。”

“70-80年代我成为一个球迷,到了80-90年代,我已经是一个很内行很铁杆的球迷。”尹波这样定位自己。

一份爱好托起的报纸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莫过于报纸,《齐鲁晚报》是尹波的第一份媒体工作。1987年创刊的《齐鲁晚报》撕开了山东人信息泄洪的一角,而体育新闻版的开辟,成为尹波体育新闻职業生涯的路基。

事实上,在尹波就职《齐鲁晚报》之前,就已经成为其文体版重要作者之一,“当时(写球评)的情况是,第一,我喜欢球;第二,有文学功底,善于写杂文评论。”

1992年,《齐鲁晚报》扩版,拿出专版做体育,由于人手不够,尹波走马上任,开始了晚报的体育记者生涯。

“入职后不久,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相较于新闻专业学生来讲,我的杂文评论功底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尹波希望通过文字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读者喜欢你的球评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喜欢你人云亦云,就体育说体育。总是希望你引申到人生、社会,通过足球来分析文化背景。”

在没有网络、新媒体的年代,大家对于足球的了解、球赛的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虽然有直播的效果,但深度的报道、详细的评述,还是不如报纸有优势。

所以,当时报纸最火的时候,也是中国足球新闻最火的时候,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足球记者、足球评论员,那时国内的体育记者一度达到八九千人。所有报纸都在设立、扩充体育版,哪怕是一些专业报。“记得我上飞机,中国民航的一个报,一共四个版,它拿出一个整版做体育;所有的院校都开始设新闻系,并开始培养专业的体育记者、足球记者。”

作为体育记者,尹波广为人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

当时有一个事件,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原本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但由于破坏了“内部规矩”而被逐出国家队。一气之下,她找了日本丈夫,加入日本队,代表日本参加那届亚运会。就在那届亚运会上,她把邓亚萍赢了。尹波在广岛现场对此事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1996年元旦《济南时报》迎着冬日的寒风创刊。尹波成为创刊元老之一。

创刊伊始,面对强大的晚报,“弱小”的时报顺应济南球市劲风,依靠体育板块硬是撑过破土而出最艰难的时刻。

“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一般的综合类报纸往往把体育放在较为边缘的地带,但是我们都市类报纸的一个特点就是:当都市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必然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生活追求。而济南和北上广的情况不同,北上广居民在娱乐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济南出现了一支顶级球队,其他选项又少,所以足球成了大家的集体宠儿。”

nlc202309091240

曾有一个现象足以表明济南人对足球的痴迷:当济南有重大球赛时,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发生。大家除了去现场就是在家看电视,交通环境都很好。这样的情况下,足球将济南的体育媒体托起来,时报就是在体育看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时时报只有八个版,就拿出两个整版来做体育。后来时报体育又有了特殊政策,每周一要出16个版的时报体育特刊,这和当时的足球报等版面持平。”很多后来的中国体育报刊,都是借鉴时报的报刊模式。比如,头版整版发一张大图片,这是时报首创。”

背着传真机的“原生态”记者

1994年亚运会,尹波跟随出国采访,那次出国让他意识到,大陆的记者大多还停留在“原生态”。“我惊讶地发现,日本、中国台湾的记者早就普及电脑了,而我们的记者需要采访完拿笔记本记下来。而当时也没有便捷的录音设备,只能凭文字记录采访和写稿。”

而就报纸的采写节奏以及当时设备的匮乏情况来说,即使有录音,回去对着录音整理稿子也是很难操作的事情。于是,看球的时候就要开始打腹稿,回去迅速写下来,写完后有时还需要誊写一遍。

“现在写完稿子传给后方的编辑有很多途径,可以发邮箱,可以通过QQ,也可以在群里传阅。我们当时需要写在稿纸上,然后用传真机传送。酒店商务中心的传真很贵,为了省钱,我们出国的时候就会背着一台传真机。”

于是,重点来了——记者们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电话机。

“当我们下榻到旅馆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看风景,看酒店的设施,而是直扑床头的电话机,拿起电话机察看。”

我们知道,很多电话线的接口是可以拔下来的,但有些则不然。所以当时的记者还需要自备工具:钳子,螺丝刀,还有电工使用的胶布。“入关过安检的时候还需要跟海关的人解释半天:‘我们是记者,有时需要改造一下设备’。”

改造好了传真机,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需要“贿赂”一下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人员。

“如果不‘贿赂’他,被发现了,他是不愿意的。他会逼着你去商务中心用传真机。这样不是又要多花钱了嘛!”

于是,尹波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纪念品——外国人喜欢中国的风油精、清凉油,还有很多文具市场能买到的鼻烟壶,或者画着仕女图的折扇——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是怎么把画画到瓶子里去的。

“写稿子是很辛苦的,比写稿子更辛苦的是传稿子。当我把稿子一张一张的传回‘家’,”尹波喜欢把报社说成“家” ,“家里人一张张地把稿子看完,答复都传清楚了,这才终于放下心。”

“这个过程虽然效率低,压力大,身心俱疲,但是对记者的锻炼效果很大。”

足球即人生

尹波认为,时报的成功得益于山东足球、济南足球的繁盛,这一繁盛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媒体人。

然而,现如今,山东体育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

“现在的济南和过去的济南不一样了,济南人的选择余地更多了。环境变了,体育记者想达到我们过去的高度也更困难了。”“济南足球的开端很好,但在冲高的时候,需要在体制上做大的改革,就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改革也要跟上一样。”

足球正是这样。

“当足球体制不能适应当前足球的发展时,就成了夹生饭,夹生饭带来一个灰色地带,灰色地带就会滋生腐败,就出现了黑哨假球,中国足球声誉因此一败涂地。当失去球迷和市场的信任之后,足球就必然要陷入低潮,相应地,体育新闻也会陷入低潮。各家媒体都开始缩减体育板块,好的体育记者也越来越少。”

不过正因为到了低潮,“我们的体育事业,体育媒体事业才会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尹波对济南体育媒体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

临近耳顺之年,尹波回首几十年的体育写作生涯,认为“足球即人生”。

“体育项目有很多种,有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项目本身,它也有很多其他内涵,但足球在里面最具代表性。”尹波说,足球是社会的缩影,“这个一点儿也不夸张,足球的魅力不光在于竞技本身,还在于它代表着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追求。”

在战争年代,战争本身承载着人们征服世界、战胜竞争对手的追求。而和平年代,足球取代战争,成为人们征服对手和世界的象征。

足球比賽,结果不代表一切,过程甚至更为迷人。

有个著名的笑话,说两个非球迷在比赛即将结束时进场,一问比分是零比零,两个人长舒一口气:好啊,啥都没耽误。

“其实一场零比零的比赛,也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这90分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东西,你仔细回想一下,它和人生是非常相似的——

“足球比赛中会出现很多争议很多错误很多遗憾,有很多不完美,比如这个球越没越位,那个球到底有没有进门儿。这也是足球的一部分。大家讨论足球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也都在于这些模糊的地方,这类话题,甚至可以延续很多年。”

“这都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尹波说。“足球的美是有缺憾的,人生也一样。”

上一篇:数学教学情感发挥研究下一篇:关节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