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保护

2024-08-12

景区保护(通用10篇)

景区保护 篇1

1 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相关概念

1.1 旅游景区

对于旅游景区的概念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都不能全面的概述。旅游景区的概念在国外理论界无法统一,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景区规划与开发的与时俱进令旅游景区不能有准确的定义。旅游景区在英语中通常称为visitor attractions, tourist attractions或attractions, 就是旅游吸引物, 指一些对游客有吸引力, 区域和场所。

1.2 旅游景区的分类

有关旅游景区分类划分的方法有很多, 综合分析后大体可以归为四种划分角度:一是, 按景区资源属性分类, 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主题公园等;二是, 按照景区的功能分类, 分为观光体验型、度假休闲型和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三是, 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分类, 可将旅游景区分为短时巡视型和长时集聚型;四是, 按所有权类型划分, 划分为国有景区、民办景区和私营景区。

1.3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旅游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就是指景区管理者通过运用规划、法律法规、经济投入、技术支持、行政、教育等手段, 对一切可能对景区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管理, 协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景区经营与管理在整个景区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景区由于在规划初期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从而走了弯路, 从景区的产品定位到景区容量分析、餐饮销售、集散区等设置都需要管理人员的非常强的专业性, 不然很容易就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景区环境的破坏。

1.4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个由国外引进的词语。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尚在总结中。自从1988年豪·谢贝洛斯·拉斯科瑞对生态旅游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后, 中外专家和学者纷纷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 对生态旅游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大致可以总结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 在享受自然风光的目的下, 为公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旅游。既能获得经济收益又能普及生态知识。

1.5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很多,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初用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最多的定义, 后来发展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但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是1987年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

2 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1 景区的开发对环境保护有制约作用

景区在开发一定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改造的基础上, 在改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度开采或者是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等现象, 如果开采的力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则会加大水土流失、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的敏感度。

2.2 景区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有促进的作用

只有景区得到了发展, 才能有经济效益, 在良好的经济效益下, 景区部门才会有足够的经费对景区的环境进行维护, 才能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新, 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3 环境对景区发展的制约

良好的环境是景区得以发展的保障, 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 如果环境遭到了破坏, 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 这样必然会制约着景区的良性发展。景区在对环境进行休整的阶段, 游客数量减少和资金的投入减少了旅游收入。

2.4 环境对旅游景区的促进

自然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会使游客数量增加, 带来经济收入, 作用了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 景区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3 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复杂, 管理部门重叠

管理体制的纷繁复杂是制约着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管理体制的问题指的是于经营所属权和景区所有权的问题。我国的景区现在分属12个不同的部门管理, 这些旅游风景区本身有自己的管理部门, 旅游资源归属于国家林业局、国土局、宗教、环保等不同部分, 在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中, 一个景点有多个称号, 每个称号所属的部门都有权对其进行管理权力分散, 而且与多个旅游部门职能交叉, 对景区的管理造成重重困难。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 不但国家对各类风景名胜区有行使管理权, 并按照科学、文化、美学价值和地域特征的不同分属省级、县级部门分属管理。这些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法律要求确定开发利用方针, 制定和审批发展规划, 有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民政事务的能力。在景区管理过程中由于分属不明确, 出现部门之间职责推卸, 多方管理等问题, 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2]

3.2 开发理念陈旧, 无序开发现象严重

旅游景区在开发理念上只偏重于景点的开发, 不注重景区面的发展和规划, 致使景区资源开发不充分, 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加之重开发轻保护观念的影响, 造成景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甚至出现景区内的自然资源无法长久保存, 在这种理念下无法形成知名度高的景区, 客源市场无法得到保障。

有些景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 建造与当地资源不相符的游览设备, 对景区乱开发, 致使景区产品单一化和雷同产品过多, 一是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是对景区的吸引力形成了不利影响, 很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3.3 景区秩序混乱, 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 由于大规模的兴建旅游项目, 一些利益相关者为了追逐利益, 建造豆腐渣工程, 景区安全系数较低, 多发生的旅游事故, 对游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经营者的急功近利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名声。由于受到短期经济效应的影响, 一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理念致使旅游景区质量变差, 环境污染严重。旅游旺季时无限制的接待游客, 没有考虑到景区的环境容量, 忽略了景区的实际接待能力, 一方面游客没有达到实际的体验, 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环境和质量, 加剧了景区的污染, 对自然景点造成破坏尤其严重。

4 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规范景区分类, 集中管理职权

对景区进行分区分部门管理, 根据一定标准, 对景区进行统一分类, 将管理的权利集中到一类部门上, 集中分散的职权。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范围从而有序的行使部门行政职能, 建立资源分级管理机制, 一环扣一环, 有效的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监督管理, 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实现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有力手段。把旅游资源纳入环境保护的范围, 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4.2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建立绿色开发体系

开发与保护并重, 科学布局, 适度开发, 开发和环境保护同进行, 真正做到开发一处, 保护一处, 成功一处。做到环境与景区搭配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景区在开发前应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针对性的制定景区规划开发计划, 有步骤的实施景区开发, 进行环境容量评估, 忽略眼前利益, 谋求长远发展, 落实环保基础措施。对游客进行教育, 挖掘和发挥森林生态资源, 倡导绿色生态旅游。[3]

4.3 加强景区管理力度, 减少环境污染

在管理上, 景区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对景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杜绝不合理的经营方式的布局, 减少环境破坏几率。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到第一位, 科学有效的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需要政府, 社会和游客的配合, 任何一方做的有所欠缺都做不到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4.4 健全旅游法律法规系统, 做到有法可依

我国的旅游立法虽然已经被重视,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专门规范生态旅游的法规, 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也是从其他非专业性的法规中借鉴过来的, 有些旅游法规还处于真空状态,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依然无法可依。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 经济体制的改变和旅游市场的发展, 目前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不适应现在旅游环境保护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景区环境法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风景名胜管理管制条例》《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等法律条文, 在保护旅游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国家还应该在环境污染等方面完善法制建设和进行有效管制, 这对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冯丽丽, 王连勇.旅游景区监督和经营行为的博弈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09 (03) .

[2]王晓芳, 田明.旅游景区开发的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 2008 (03) .

[3]田喜洲, 蒲勇健.我国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原因分析[J].生态经济, 2006 (06) .

[4]刘丽梅.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 (05) .

景区保护 篇2

“策”字顾名思义是马鞭子、鞭策、策书、计谋等意思。“划”字是指划开、合算、突然的解释。而策划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竞争目的,由决策者信任的谋士,在充分的掌握竞争状况的前提下,发现与利用规律,运用某种方法,进行预先决策的思维方式。策划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是针对未来事物的策划。它有七个特征:未来性、目标性、知识性、创新性、系统性、谋略性、可操作性。它是有科学性的,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有一定的操作性,从严谨的市场调研、企业实态分析入手。所有说学习策划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学好策划是很不容易的。

在邯郸上学2年多了,邯郸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我非常热爱这个城市。去过邯郸的不少景区,邯郸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邯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在我看来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邯郸的景区的开发与利用吧。

邯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保护原则

任何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也是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峰峰响堂寺国家风景区:他的规划目的就是以保护为主的。南响堂司石窟外,建有巨大的档棚,以减少日光的伤害、风沙的袭击。寺院内的古建筑,古树,都保留完好。并且在石窟外建有高围栏,栅栏有门。派专人管理每一个石窟,但寺内的石窟,石碑和古塔保护却很落后。所以说要想把景区开发的前提就是先把景区保护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景区的文化魅力。

(一)整体优化原则:旅游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因子、多层次组成的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因此,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衡量,全面考虑,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下面用永年广府古城引例。广府古城景区整体规划:实施古城内街道、民居、商店等基础设施的仿古改造,恢复武家大院、仝家大院等城内古民居;实施古城墙抢救和城门楼复建,弘济桥公园扩建等文物景点整修工程,开发万亩芦苇荡、万亩荷淀等一批旅游景点,完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整体优化原则。

(二)特色原则:生态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般的旅游景区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这一点,以便在以后的开发中能保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物,同时也要坚持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游览要求。

例如:邯郸的黄粱梦,它是国内唯一以梦为载体的文化景区,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邯郸可由此抓住这一特色,大力进行保护,加快对已破损设施的修缮,并大力宣传。

保护与开发中,保护优先。在此我就重点谈谈如何对景区进行深度开发:精品战略,细致经营,挖掘文化,游客互动,具体的说,对现有的景观增加可观赏性,努力打造精品,对景区文化进一步挖掘,增加承载内容,特别是增加游客体验和互动的产品等。

这就是我对邯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邯郸的明天更美好!

景区保护 篇3

我國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旅游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景区存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些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在合理的环境保护之下来开发旅游景区,使景区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共建美好的旅游市场。

一、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因我国旅游业起步比较晚,旅游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很多旅游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景区存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景区的开发利用中有点盲目,从而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高山旅游为方便游客登山或者经济利益驱使建索道砍伐了大量树木,造成景观的破坏。近几年,有很多景区为了增加娱乐性吸引游客或者增加娱乐项目收益,破坏景观修建漂流、滑草等项目。许多风景名胜区内,多头管理、抢权、轻责、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

2.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景区的监管体制已经成为目前束缚我国景区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包括林业、建设、环保、文化等部门,有的旅游景区还分属好几个部门监管,各部门的社会责任及行业功能或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缺乏全局观念,难以产生一致的管理效应。我国目前多数旅游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属于政企不分。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的开发与保护。

3.旅游景区开发投入市场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很多旅游景区由于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在旅游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却不重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结果导致很多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一些投资开发商,不注重科学规划,过度追求门票数量的经济收益,过度接待旅游者,没有科学的控制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致使旅游环境容量过度饱和而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旅游旺季,各个景区都不可避免的发生这种情况,就连九寨沟都不可避免。再者就是如山西应县木塔这种情况,人为是一个因素,同时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景观破坏是又一因素。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意义

1.促进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又要保护环境,不危害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可以增强获得社区居民对旅游景区开发的认可度和配合度,令旅游发展的更加容易推进。

2.旅游发展规划及项目的完善落实,外来专家虽然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上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但在短期对社区有深入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及文化特征的独立的社会单元,据此做出的旅游规划项目也往往不太科学。社区居民长期生活于该旅游目的地,他们了解本地风土民情而且对本土充满感情,他们的参与旅游规划开发能弥补专家在这方面的缺失。

3.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传统的旅游发展开发,重视政府、旅游投资商的利益,对于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很少。旅游业与所在社区关系常常被割裂,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的是发展旅游所带来消极影响,如物价上涨、公共设施拥挤等。通过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社区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但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民主参与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的社会发展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到人的价值的体现。如湖北省的神农架、大别山、九宫山等地,过去的伐木工人如今当起了景区管理着。他们放下斧头,拿起锄头,不再“砍树”而变为“种树”“看树”。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旅游景区及主管部门要做好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制度的制定,需要人们的参与执行。只要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做到环境保护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定能为景区的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加强对景区管理者的宣传,提高景区管理者的环境保护保意识。只要管理者对制度认可,才会把制度执行到行动中,才能切实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目前,游客对景区环境在人为因素的破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游客的乱刻乱画,生活垃圾的乱丢弃等不文明行为,都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游客破坏景区环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再者,社区参与景区环境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旅游景区与当地社区的协调发展,也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要从当地社区利益出发,考虑社区利益,追求旅游景区及所在社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使社区居民的利益得到相应保障,使居民产生旅游景区“主人翁”的感觉,那么,他们自会在景区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景区,使景区开发得以顺利进行。九寨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例比如青州仰天山,在开发初期,没有与当地社区搞好关系,致使在十一旅游旺季,当地居民毁坏进景区的道路,切断电源,严重影响景区的发展与利益,更谈不上当地居民主动参与到景区的环境保护中来。

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社区参与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社区参与到了旅游开发,并且从中得到了利益,那么居民就会觉得他们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他们经济的来源,是旅游开发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便会自觉的去保护这片环境。宜昌三峡人家景区处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段,以渔业、林业为主要经济收入。长期的伐木和捕鱼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度受到破坏。发展旅游业以后,当地独特的峡江风光和长江肥鱼特产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当地居民意识到以前不被重视的山中林、水中鱼原来是金饭碗,主动当起了“护林人”、“ 护鱼人”杜绝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而且成为义务的环保宣传员,这为当地的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把自己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文化产品,如织布,制陶,酿酒等技术经过加工变为旅游产品,这样的产品既是高质量的,又是有吸引力的。

参考文献:

[1]蔡秋实.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林勇,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景区保护 篇4

1 研究背景

现代人们出行的频率增加, 在旅游上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 一些重点景区的游客量显著提升, 当今游客的素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素质水平并不统一, 在景区内经常出现乱扔垃圾的现象, 造成景区的环境污染, 在景区的实际管理中, 不能有效的避免, 一些游客在自然景区或者人文雕像上乱写乱花,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 不少景区受到严重的白色垃圾的污染, 在旅游风景区进行野营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露营的过程中, 造成水体污染, 进行野生动物的捕捉,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环境保护法, 以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保护风景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 但是在风景区的管理、经营的部署上存在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在权利的分配上都属于公共权力, 并不能有效的分开相互协调和监督, 在景区的建设中经常出像一些隐匿事件的发生, 目前的我国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 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2 我国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旅游景区保护现状

由于我国建国时间较晚, 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借鉴思想起步较晚, 到1970年前后, 国外学者才把环境信息披露的理念传入中国, 我国才开始在环境保护中借鉴环境信息披露的理念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 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从微观和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面向社会的信息披露,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规划上有指导作用, 环境信息披露渗透在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从人类经济生活中得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 是适应社会促进和谐的重要方法, 现代科研人员对旅游景区环境的分析上主要是借鉴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探讨, 在现实旅游景区保护的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 针对旅游景区的不同特色进行开发规划和战略的制定。

3 环境信息披露理念的借鉴

环境信息披露是基于环境保护和会计发展的需求, 从环境会计的角度出发, 通过化工类上市公司实例分析与研究, 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方法。即用会计语言为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的评价和监管提供有效地信息, 力争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为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3.1 旅游景区开发初期进行环境保护成本的披露

开发初期进行成本的评估是保证景区开发成本不超出预支, 提高景区环境质量的保障, 在制作和规划景区的开发形式上, 要采用规划文本的形式, 在文本中要包括旅游景区内所有的细节环境的保护, 包括景区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的监督, 水质的清洁, 植被的覆盖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中注重, 为后期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不仅要进行预算硬件的设施的建设, 更要考虑到环境维持的成本, 包括污水的处理、绿化工程等。在社会化中有很多, 为了吸引外资, 在环境的保护规划上故意回避, 这种现象对长期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严重的隐患, 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初期要加强初期环境规划的成本预算, 加强管理力度, 促进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

3.2 旅游景区以基本环境信息报告书形进行披露

在旅游景区经营过程中, 要重视一些新环境问题的出现, 合理的处理因为环境的开发对自然动植物的影响, 尤其是固体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作用, 在商业的应用上, 要注重环保意识, 在建设住宿、餐饮行业建筑的过程中, 要坚持绿色的经营理念, 减少垃圾、废气等废料的排出, 保持环境不受污染, 减小人类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在景区开发后进行环境的维持上, 要做好景区的环境管理工作, 尤其是加强景区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 规范游客的行为举止, 在突发事件的预见性上要充分的提高。

4 实施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环境信息披露在旅游景区应用的规范性

首先, 要制定科学的景区评定指标体系, 在体系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 反应不同环境中建设后的整体变化, 同时加强环境评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这样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环境信息披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2 提高进入景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旅游景区的污染和破坏主要是由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引起的, 在景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 从源头上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营造一个良好的景区环境信息披露氛围。

5 结语

总而言之, 当今的旅游产业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点, 我国各城市都在通过加强旅游业发展, 引进外资拉动经济增长, 而旅游景区的灵魂是环境, 所以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旅游景区保护。

摘要:旅游景区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 必须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环境信息披露的借鉴作用, 注重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 结合景区自身的环境特点, 加强经营管理和资金的引进, 提出旅游景区实施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信息披露,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秀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 (4) :90-92.

[2]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探[J].会计研究, 2002 (1) :43-47.

景区保护 篇5

一、**镇概况

**镇地处**省**市北端,西边临近**市,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千百年来,**镇民居依旧临河而建、傍桥而市,民风纯朴,是江南

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镇又有自有独特的临水建筑——水阁,**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在**镇的街道上,**风犹存保留着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的建造风格,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镇格局。1991年,**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目前,**镇成功开发了东栅和**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正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的旅游品牌。

**镇分东栅、南栅、北栅、**和中市五块,相对独立。东栅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住宅579户;南栅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住宅472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住宅401户;北栅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住宅523户;中市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住宅约1000户。

二、**镇消防现况

建筑的耐火等级低

景区内80% 以上是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 属三、四耐火等级, 为沿河的砖木结构建筑群, 基本上毗连建造, 密度大, 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此类建筑外观封闭, 墙高院深, 台阶重叠, 消防车无法靠近,一旦发生火灾, 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街道狭窄, 消防疏散和救援通道不畅

开发的东栅和**景区内街道最宽处不超过5.5m ,最窄处不足1m ,且数百米之隔都建有台阶拱桥,不能保证消防车辆通行, 有的小巷不能保证居民安全疏散。旅游人口也高速增长, 每年假日旅游高峰期,平均日游客量达1万多人次。2007年“十一”期间, 日最高游客量竟达到5万余人次, 今后还会呈现上升的势头, 为原本脆弱的景区消防安全带来更大的压力。**镇内疏散场地少,街道狭窄, 倘若发生火灾事故, 对扑救火灾和人员、物资安全都将造成严重威协。

消防专职队已成模型

**镇景区管委会在2002年成立了一支由6名退伍军人组成的**镇水上专职两栖消防作战队伍,他们采取24小时值班制,全面保护景区的消防安全,定时水上巡逻、消除安全隐患。考虑到景区内水道狭窄,无法通行消防艇,几年来管委会投入近百万,配置了摩托艇、消防泵和各类消防器材,每年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训练,这支队伍已具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景区旅馆建筑具备防火监控能力

随着**景区的开放,景区建造了三大高档会所、一家客栈和具有水乡特色的民宿。****镇民宿为沿着整条**大街的一座座两层楼老房。**三大会所是锦堂会所、恒益堂•养生会所和盛庭会所。锦堂是规模最大、装修最豪华的一家,硬件配套设施按超五星级标准配置。恒益堂•养生会所为典型明清园林建筑。盛庭会所是由百年历史的水乡豪宅改建而成。这些旅馆建筑在改建过程中,对原先的承重构件进行了加固和防火处理,部分年代久远腐朽不堪的建筑拆除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复原;会所、客栈和民宿全部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安客栈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过**建筑的修缮和改建,**景区已具备了较完善的自防自救能力。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各级防火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制订各部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和灭火方案,并建立防火档案;加强职工的消防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群体防范能力。

2、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景区居民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利用多种形式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让人人掌握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严格用火用电制度, 使保护景区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要把对游人的消防安全宣传纳入景区消防安全宣传范围之内, 通过文物景点张贴消防宣传标语, 各景点门票上加印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导游人员主动提示等方法, 加强对游客消防安全意识的教育, 共同维护景区消防安全。

3、对旅游开发新建和修缮的建筑, 在施工前必须经消防机构防火设计审核, 落实各项防火措施,竣工后通过消防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4、必须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建筑物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煤气管道;必须要使用的部位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在生活区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禁止在供游人参观的地方吸烟。

景区保护 篇6

丹霞地貌是一种发育在红色陆相碎屑岩 (砂岩、砾岩等) 基础上, 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 全国25个省区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577处[1]。由于丹霞地貌地区地形奇特, 风景优美, 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孕育和沉淀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使丹霞地貌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风景名山的地貌类型[2]。目前, 我国的15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 有26处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构成, 占全国风景名胜区的17%;全国29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 有6处具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型风景名胜作为一种重要风景资源, 探讨其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 面积292 km2, 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 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杰出代表。2010年8月, 丹霞山风景区与其他五处丹霞地貌风景区联手申遗成功, 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剖析, 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

2 丹霞山风景区特点及保护利用诉求

2.1 自然保护的严格要求

丹霞山风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对资源保护的要求严格。在丹霞地貌核心区, 沟壑纵横, 崖壁直立, 森林茂密, 藤蔓交织, 通行极为困难, 目前仍保持着较完好的原始生态群落, 尤其是很多山崖顶端, 历来无人可达, 生态系统完全是无人干扰的原始状态, 存在大量的生物景观。无论从景观资源的价值或是作为自然保护区的要求, 风景区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都肩负重任。

2.2 旅游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矛盾

丹霞地貌地区多数位于城郊或者远离城区的山区, 经济条件欠发达。丹霞山风景区就地处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生活条件改善是当地人们的迫切愿望。丹霞山优越的资源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条件, 同时它也是旅游经济的基础, 需要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保护, 控制旅游开发的度和把握发展方向, 避免人类的活动给宁静的山林带来喧哗和破坏。

2.3 风景游赏内容的组织和开拓特殊性

丹霞山是壮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 其特点是山块离散, 大多呈孤立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形态。山块由不同尺度的赤壁丹崖坡面组合而成, 整体上一般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坡面特点。锦江和浈江蜿蜒穿过丹霞山风景区, 沿途形成丹山碧水、村落田园组合景观, 构成优美的山水风景线。

2.4 资源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复杂

丹霞地貌区一般有河溪穿过, 沿河盆地平原中乡村田园点布, 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成中国式的风景特色。丹霞山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风景区控制范围内分布20个行政村, 约280个自然村和村民组, 有村庄居民三万多人[2]。如何处理风景区的乡村社区问题, 是风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成败的关键, 否则不仅背上经济包袱, 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照顾原住居民的利益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推动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 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 丹霞山风景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对策

3.1 应用生态扩张模型, 划分风景资源空间利用等级

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总是一对矛盾体。丹霞山的发展实践也表明, 在对风景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中, 人的活动和建设给敏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破坏。为妥善解决这一矛盾, 规划采用生态扩张模型, 在尊重生态核客观分布和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 重点分析丹霞山风景资源“大分散, 小集中”的空间组合特点, 将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四个生态核作为景区核心。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四个生态核, 并通过生态扩张推动全区的生态恢复, 让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河谷平原农耕地带, 或生态核的边缘部位, 以利于保持原生资源环境的完整性。

在生态核划分和保护的前提下, 尊重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规划除了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划定风景区的四级保护区外, 还结合开发利用功能构思, 针对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利用强度进行划分。将生态核划分为禁止开发的区域, 将远离生态核的边缘地区依次划分为适度农林开发和轻度乡村旅游开发的区域、生态保护和观光适度发展旅游的区域、沿江和外围主要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区域、主要发展山地观光的区域以及外围乡村和休闲度假发展区域。丹霞山的高质量风景资源主要集中在风景区边缘与沿河两岸, 因此未来游赏利用的部位主要在边缘地区和河谷地带, 同时也保护了风景区内部生态核的原生态环境。

3.2 与风景区内部乡村结合, “区内游区外住”的服务设施布局

按照世界遗产地的标准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保护有管理的要求, 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贯彻“区内游区外住”的规划思想, 依托位于丹霞山南北的韶关市和仁化县城, 将大丹霞山风景区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体系, 减少风景区内部的服务设施建设量。

服务设施系统划分为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服务村、服务点四级。南北两个服务基地分别是韶关市区与仁化县城的延伸, 南北走向的内部景观道路联系着服务基地, 在景区中心位置结合夏富村形成夏富服务中心, 在景区外围东侧规划周田为区外的服务中心, 南部建设湾头服务中心;9个服务村基本辐射主要旅游活动区;服务点与自然村、景点结合布置, 在黄竹形成乡村服务带。此外, 沿风景区范围线的外围还有若干休闲度假区。这样, 风景区服务基地 (南北入口) 、服务中心 (除夏富外) 和休闲度假设施均布局在风景区以外的区域, 以利于保护风景区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态。唯一位于风景区内部的服务中心——夏富服务中心建设原则是尽量不扩大原有村庄规模, 不改变原有村庄风格, 在旧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美化, 新建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的风格统一, 在保持传统乡村风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绿化建设。风景区内所有服务中心、服务村、服务点均与村庄结合, 既有利于将居民社会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统一, 也最大程度保持风景区原生态环境。

3.3 运用视线安全格局理论构筑景观系统, 分单元组织游赏和分区管理

丹霞山风景区景观的多样性需要运用视线安全格局理论对风景区中景观视线最敏感地段进行判读, 以便对重要地区景观进行重点改善和维护。丹霞山作为山岳型风景区, 非常重要的观赏位置是在山顶鸟瞰全景, 选取巴寨、姐妹峰、长老峰、羊洲寨、朝石顶、金龟岩、风火岭等多处制高点为视点, 运用GIS技术进行全区的可视域分析, 确定风景区可视域高敏感区。保护景观视觉质量较高的地区, 控制影响视觉的区域, 建立景观视线安全格局, 并以此确定风景区标志性景观作为观光游览节点, 构筑景观系统。

丹霞地貌的离散性决定了景观单元和游赏系统组织的复杂性。首先依据景观特征的异质性和规划分区, 分为以典型而奇特的丹霞地貌风光为主体的丹霞山景区;以古石窟寺遗迹和众多古山寨为主体的韶石山景区;以大体量丹霞山块为主体的巴寨景区, 以飞花溪峡谷、飞花瀑布和梁状丹霞地貌山块为主体的飞花水景区, 以梁状丹霞地貌和大面积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主体的仙人迹景区, 以山水田园风光组合曲流峡谷为主体的锦江风光带, 以低丘平原为主体的浈江风光带。其次, 在景观分区的基础上对各区进行景观单元组织, 划分为21个景观单元。在景观单元中根据风景质量和景观敏感度不同, 分单元规划观光步行系统和科考步行系统, 形成21条游览线路。游赏系统规划和线路组织以多级景观控制点和多级游赏系统的开发模式, 在管理上也必须执行分区开发、分区组织、分区验票的管理模式。在注重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结合分区开展地质科教、自然与文化观光、生态休闲、乡村体验、山野考察探险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生态游赏活动, 使丹霞山绝妙的风景资源永远地造福于人类。

3.4 风景区发展与乡村建设一体化

风景区发展和资源保护不能以牺牲居民致富求新的权益为前提。在重视风景区保护和建设的同时, 必须关注风景区内乡村问题的解决, 关切农民脱贫致富的前景[3]。规划贯彻“风景区发展与乡村建设一体化”的理念, 全面推动风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农民参与到风景区发展建设中来, 将乡村田园和农耕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风景资源, 把农民经营旅游项目作为一种服务补充,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 促进风景区与乡村社区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控制风景区内常住人口, 并结合旅游服务区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参与资源保护和旅游服务, 改变乡村产业结构, 有步骤地引导乡村人口向服务中心有效聚集, 形成乡村休闲社区。

4 结语

风景区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体, 丹霞地貌型风景区更具有资源利用多样性和风景资源离散性等特点, 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丹霞地貌的特征, 把握主要矛盾, 有针对性地进行空间规划、游赏组织和开发利用, 以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虽然不能概括所有丹霞地貌型风景区的所有特征和问题, 但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对其他丹霞地貌型风景区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通过对典型个案特点及诉求的剖析, 从游赏单元组织、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 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貌型风景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黄进.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J].经济地理, 1999 (S19) :31-35.

[2]彭华.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 1999 (S19) :1-14.

[3]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0—2025) [Z].2010.

景区保护 篇7

1) 旅游景区价值。在我国范围内, 到处遍布各种特色旅游景区。由于土地广阔南北气候、降雨分布差异明显加上中西部地势落差大, 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景区。南疆保留着原始森, 在北方有着辽阔的草原;低处有着幽深山川峡谷, 高处有着尉蓝的高原、湖泊;在野外有着如诗如画的岩溶峰丛, 在里面的有着神迷莫测的洞穴世界。到处都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多彩的光澜的季节性变化及珍奇的野生动物、植物。这些作为游客观赏和休憩疗养的康乐消遣空间, 这些自然生态景观提供大量的旅游资源给人类。同时, 在自然景区里, 人类创造了殿堂楼阁、亭台榭寺等建筑等极为丰富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人文景观。2) 文化价值。在很多风景区都留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景区内常常会见到的文人墨客的字迹、名师的绘画雕塑和民居村落、宗教寺院等;也有陈年水酒、纯朴歌谣和独特服饰的民俗风情;更保留了山水节、民歌节等民俗风情节。通过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同时旅游也将促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与继承。3) 教育价值。我国人口众多, 但还存在较低科普教育普及率。在风景区实地调查自然科学、社会经济, 会让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为了让民族文化、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推广, 就要通过导游介绍和大厅的宣传。4) 经济价值。在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并单靠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要摆脱贫困很难的, 只有对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开发, 才能将旅游业转化为经济优势。旅行业带来的综合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它能为原来封闭的环境带来信息与物质交流、科技进步和改善生态环境卫生等。在一个贫穷地方通过旅游开发, 可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综合收益增加, 农民收入可翻倍和促使地方无业人员就业,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资源, 但由于旅游环境是比较脆弱,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旅游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 旅游环境得不到正确管理及系统保护, 使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

现在旅游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存在以下几点矛盾:

(一) 旅游发展造成环境的破坏

由于旅游开发要加以人工改造和经营旅游业过程中接待大量的游客, 造成了景区内的名胜古迹、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和森林、动物资源等人文自然景观的损坏及污染。由于外来投资商和政府旅游部门的大量开发活动大规模, 在开发时经常的出现砍伐树木、兴建旅游住房等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在开展旅游业过程中, 大量的游客涌进造成基础设施紧张, 特别在旅游旺季, 游客在景区的高度集中导致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环境造成影响有破坏。

(二) 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旅游主管部门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自1973年起, 为了进行环境保护和管理, 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控制。在实际的保护旅游环境工作中, 旅游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管理和实业部门联手防治、真诚合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 对目前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还远远不够, 没能符合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保护景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 完善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管理制度。近年来,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旅游环境保护涉及面更广泛, 其因素更加复杂, 因此, 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与其他已有的相关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同时, 建立强硬的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及完善的管理体系, 要依法、守法来保护与治理旅游环境, 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监督与管理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严惩破坏环境者。

2) 加强保护旅游环境的宏观管理。旅游环境保护应该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 以“防胜于治, 防先于治”为管理思想, 在旅游规划、开发、发展等各个环节中, 始终做到以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宏观贯穿, 在规划时,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及估评。在开发时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及范围做到有效控制, 并对以后景区超载情况的进行宏观管理, 在旅游开发过程或发展中, 避免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短期行为, 同样“亡羊补牢”管理心态也不能抱有。

3) 增加环保意识、实现共同管理。旅游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和管理部门参与, 也要响应当地居民及游客的共同参与, 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环保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以及个人素质修养教育, 做到全民族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同时对入境游客宣传旅游环境保护意识, 这对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许多旅游开发和发展部门所忽视的, 居民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认识他们没有完全掌握和重视, 从使居民直接参与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缺乏。

4) 对环境保护加大投入。在当前国家财政困难和紧缩的情况下, 环境保护是全国性的大事, 各级相关部门可采取多途径、多渠道融资方式筹集更多资金, 确保足够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 如在风景区适当征收旅游资源维护费, 还可以在旅游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收好、管好及用好各项排污费。另外, 加强相关产业与旅游业联系, 确保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提高自身经济实力。

5) 开发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保护所涉及到的学科面是非常广泛的, 是一个应用复杂的交叉学科, 因此, 在景区开发及发展工作中, 做到更科学、更全面的保护和管理旅游环境, 应进行多学科以及深入调查研究, 使得旅游为可持续发展。游客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乡村旅游及绿色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是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些形式,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境保护不能共存的矛盾问题。

四、结束语

如果不处理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最后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后果, 所以只有做到旅游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和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矛盾才能转向和谐共处,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注意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只有这样才会使旅游业长盛不衰、走向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一直以来, 人们都爱观赏大自然景观, 将其视为一种调节生活、陶冶情操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的有很大的改善,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产物产业, 在当前的经济产值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 旅游造成的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要做到景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本文对此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均良.我国旅游景区生态保护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M].管理科学文摘, 2003.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J].旅游学刊, 1989.

景区保护 篇8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为樟科常绿性大乔木, 是杭州市市树, 在杭州市的古树名木中占有较大比重。杭州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 在杭州市和国际接轨之际, 加强对环西湖香樟的保护管理, 开展香樟的救治和复壮工作是历史交给今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新湖滨景区作为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地带和倚城临湖的黄金地带, 是西湖综合保护的重点地段。目前, 湖滨管理处辖区内古树名木共52株, 其中香樟34株, 占总数的65%。湖滨沿岸的香樟景观带, 是环湖景区的亮点, 在为西湖沿岸景观塑造丰富林冠线的同时, 也集中体现了西湖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 更好地将西湖的自然空间、山水景观引入城区, 使整个街区与旅游、休闲、商贸功能相匹配。

2 湖滨古香樟保护的制度化管理

2.1 湖滨古香樟的生长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 由于西湖环湖景区的环境容量增加、游客人为干扰系数提升、西湖保护工程中大量硬质铺装的增加、西湖水位的上升以及地区气候变化异常等因素, 使湖滨景区内的古香樟生长势逐年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上部树冠收缩、树叶卷曲的状况, 甚至个别古香樟树出现濒近死亡的状态, 如不及时进行救治和复壮, 这将对湖滨景观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2 实行湖滨古香樟保护的制度化管理

2.2.1 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

国内大中城市相当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 主要通过普查当地的古树名木资源, 建立相关等级名录, 并根据当地树木生长状况及当地的经济技术状况, 对古树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复壮措施。通过对浙江省情报中心馆藏资料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库等逾17种渠道的文献检索, 发现绝大部分研究都只注重对古树名木在技术层面上的保持研究, 而将这些技术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并以此为据建立科学的制度化管理细则的案例甚少。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分别于1962、1973、1979、1984、1998、2002年, 对杭州市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6次调查统计, 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这几次的工作重点仅是保护技术的提高及加大对古树名木的普查力度上, 在日常保护养护工作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先进的体系, 在操作上仍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 实行基于科学研究调查基础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的制度化管理显得十分必要。这样做一是可以将传统的和创新的科学养护方法融为一个体系, 日常园林工作有据可考;二是古树名木保护制度化管理可以使日常养护工作有统一的考评标准。实则早在2002年就已经有学者提出将古树名木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政府部门要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的专项法规, 建立专业执法队伍, 落实管理职能, 提高人们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自觉性。

2.2.2 如何进行制度化管理。

古树名木的制度化管理就是强调要依照各类规范标准进行养护, 在管理中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 注意管理养护中软件、硬件的有机结合, 重视管理养护方法的科学化。要实现制度化管理,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古树名木的养护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在制订规章制度时, 要以实地研究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养护措施的对比为科学依据, 综合考虑内外因素, 让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和讨论, 慎重全面地制定出规章制度, 制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 还必须建立配套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的方法。同时, 考核工作要规范, 并且要有制度保障, 而且必须更具操作性和标准化。三是不能放松思想工作。要实现制度化管理, 必须有一整套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做保证, 使工作人员提高认识, 自觉遵守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制度[1,2,3]。

2.2.3 湖滨古香樟制度化管理。

研究人员历时3年多, 初步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古香樟保护规定。此次研究从2009年10月开始调查, 基于香樟在西湖景区中的重要性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参照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 对1998、2002年杭州市园文局的古树名木记录中树龄60年以上、胸径60 cm以上, 且在景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景观价值的香樟进行了调查。其中, 湖滨管理处所辖景区内古香樟共34株, 其中一级古香樟 (树龄300年以上) 有13株, 二级古香樟 (树龄200~300年) 有9株, 三级古香樟 (树龄100~200年) 有12株。树高10 m以上的33株, 15 m以上的有31株, 20 m以上的有17株。胸径60 cm以上的有33株, 100 cm以上的有5株。平均冠幅20 m以上的有4株, 平均冠幅15 m以上的有23株, 平均冠幅10 m以上的有33株, 平均冠幅小于10 m的有1株。有树池的有18株;处于绿地中的有16株, 其中10株树下为灌木, 5株树下为草坪, 1株树下为芬兰木铺装。对古香樟的位置、树龄、树高、胸径、基围、冠幅、生长势、立地环境、树木生长状况、分布情况、生境条件及生理指标等要素进行资料收集, 以现有古香樟保护措施的实施年限及实施效果作为数据积累, 利用现代化精密仪器, 诸如手持全球卫星定位仪、胸径尺、测高仪、皮尺等来实测每株古树的相关数据, 拍摄树木整体照、树体特殊部位照 (包括树洞、断枝、伤疤、病斑、开裂等树干坏死部分和较大体积丛生枝、树瘤、露出地面的根等非正常部位) 和古树立牌情况、生长环境等。研究人员还对香樟的生长状态进行等级分类, 重点分析了各类病危香樟的病源特征, 探寻出了各等级香樟树体修复新技术和复壮救治措施, 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科学理论依据, 制定了合理科学的技术路线 (图1) , 从湖滨景区大香樟生长环境的调查、香樟根际土壤的监测、香樟生长状况分析入手, 建立相应的香樟生长衰退原因诊断程序, 对需要保护的香樟采取相应的复壮与抢救措施, 地下复壮主要包括古树生长立地条件的改善, 古树根系活力的诱导, 通过地下系统工程创造适宜古树根系生长的营养物质条件和土壤含水通气条件, 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诱导根系发育;地上复壮以树体管理为主, 包括树体修剪、修补、树干损伤处理、树洞修补、叶面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并专门对湖滨五公园的大香樟采用“去除树冠下石板———去除石板下混凝土层———加客土———添加有机质———表层覆盖”的措施;对于圣塘码头的古香樟, 采取了“去除树冠下石板———去除石板下混凝土层———加客土———添加有机质———设置龙骨———表面加芬兰木”的措施。最后这些古香樟生长态势均得到了改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数据得出的相关结论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古香樟日常保护中需要的技术和管理制度[4,5,6]。

3 小结

此次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实地复壮措施及多种复壮技术方案的效果对比, 结合实地的外部硬件设计的改善措施, 根据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制定出了湖滨古香樟养护管理规定 (涵盖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 也制定出新的古香樟日常养护管理考核制度, 并建立古香樟的活档案, 便于跟踪营养状况和生长指标。并提出管辖权和养护权的分离, 即部分在其他单位或者城区的古香樟或其他古树, 保护不到位的可以一并纳入到一个专业单位进行养护管理, 对古香樟实行有序、有据的制度化管理。相关规定还可以逐步推广, 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应因地制宜、因树而异, 不能完全照搬经验。因此, 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养护体制的完善不能因课题的结束而放松。将其他课题小组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规定体系也是通向更全面化的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慧兰.杭州古树名木保护略论[J].中国园林, 2003 (3) :73-75.

[2]孙光明, 宋瑞珍, 冯少锋, 等.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 2002 (12) :52.

[3]孙象钩, 聂原.观赏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4]徐炜.福州古树名木[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 2006:5-8.

[5]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古树名木[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1989.

景区保护 篇9

(一) 诸葛八卦村发展现状

1. 诸葛八卦村简介。

诸葛八卦村, 位于浙江兰溪市, 为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历史记载, 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狮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 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 八条小巷向外辐射, 形成内八卦, 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构成外八卦。

诸葛八卦村属村落文化, 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200多处。如今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区。

2. 诸葛八卦村发展瓶颈。

当代, 诸葛八卦村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进展, 但与其他热门景区相比, 它的发展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致使八卦村旅游业停滞不前, 景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景色单一, 神秘感不够。八卦村中的景色基本是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古建筑, 较为单调, 缺乏神秘色彩。

(2) 保护力度不足, 破坏严重。八卦村古建筑在自然作用下本就有损坏, 加上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破坏以及保护措施欠缺, 其遭受的破坏程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3) 缺乏和其他景点的联合。景区的景点较少, 实际游览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很难吸引远距离游客。

(4) 交通条件较差。八卦村交通不够便利, 造成游客出行不便。

(5) 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八卦村周边没有可以承载较大游客容量所需的住宿、餐饮以及娱乐等设施, 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二) 黄大仙景区发展现状

1. 黄大仙景区简介。

金华黄大仙景区之一位于金华鹿田湖东侧山腰, 坐北朝南, 枕山襟湖, 气势恢弘, 终年云雾缭绕, 呈现道教特有的神秘气氛。被中国道教界名流评价为集秀、幽、净、高、明、灵于一体的风水宝地, 其主要的景区有日月池、灵宫殿、三清宫等。待建的有祈仙殿、朝真阁等。

3. 黄大仙发展亮点。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发展, 景区不仅增加了众多新景点, 而且增设了一些娱乐设施, 景区交通得到较大改善, 较往年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景区的发展闪光点主要有:

(1) 景点丰富多样。黄大仙景区有多个, 在金华就有两个, 每个景区的景点都很丰富, 除了主要寺庙相同外, 各个景区特色鲜明, 专注道教养生文化, 着力打造黄大仙“非遗”品牌, 并举办中国·金华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节。

(2) 政府注重景区的保护。政府在黄大仙景区扩建的同时定期修缮, 并派相关人员看守。

(3) 注重与其他景点联合。黄大仙景区和双龙洞景区联合出售门票, 使游客可参观的景点增多, 利于吸引外省甚至国外游客。

(4) 交通便利。金华市内, 直达黄大仙景区的有游5、游9和23路公交车, 专线车也很多, 直达各景点。

(5) 景区配置相应娱乐设施。例如黄大仙烧烤、赤松黄大仙峡谷漂流等, 增添了景区趣味性, 使游客更合理地分配出游时间, 享受景区美景与休闲。

二、诸葛八卦村发展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 诸葛八卦村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可以借鉴黄大仙景区的发展经验。

第一, 增加特色景点, 凸显八卦村的神秘感。八卦村可在现有基础上发掘新的观赏景点, 或者通过改变八卦村的布局来增加其神秘感, 达到八卦阵使人迷失于其中的效果。

第二, 当地政府和旅游局加强保护措施, 加大古村落保护宣传力度, 提高八卦村居民、游客对景区建筑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另外, 定期修缮古村落的自然损毁。

第三, 和附近景区联合。例如和兰溪市内的地下长河和芥子园结合, 制定统一旅游门票, 并开通旅游专线。

第四, 改善景区交通。增加八卦村旅游专车, 开设从兰溪各车站直达八卦村的客车。

第五, 适度发展娱乐休闲项目。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 如建设宾馆, 发展餐饮娱乐业, 在景区中也可增添衬景的休闲项目, 如采莲、垂钓等。

第六, 通过一系列旅游优惠活动宣传其独特风景, 可采取发传单海报, 在网上、电视上做广告以及举办旅游文化节推广方式等。

三、总结

我们积极探索现代旅游和文化景区的发展和保护, 调查诸葛八卦村和黄大仙景区的发展现状, 分析八卦村的现存问题, 总结黄大仙景区发展经验, 并将黄大仙景区的发展亮点运用到八卦村的发展, 结合八卦村现今实际情况, 对八卦村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许多文化景区得到一定的保护和发展, 但现有的方针和措施仍不够健全, 有许多待改善之处。本文通过对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黄大仙景区发展现状的调查, 挖掘黄大仙景区发展的闪光点, 用于诸葛八卦村的建设。

关键词:诸葛八卦村,黄大仙,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连法.八卦诸葛.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景区保护 篇10

1摩梭聚落选址

1.1 地理分布

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地区宁蒗县川滇交界处,海拔2 644 m的地方便是闻名遐迩的泸沽湖。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摩梭村落沿泸沽湖风景区散落着。

总的来说摩梭聚落的分布有两种:

一种是聚落分布在山体的交叉处——坝子里,例如扎实、者波、忠实等。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泸沽群山连绵起伏,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在地处山脚的坝子一年内温度变化小,适宜居住;

2)由于摩梭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所以房子依山而建;

3)由于山体的防御功能及提供生活资料的便利功能所致。

另一种是沿泸沽湖散落分布着的村落,例如小落水、里格、尼色等。可能是由于泸沽湖是摩梭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湖,滨水环境不仅景观优美,可以调节微气候,而且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1.2 领土范围

摩梭村落大部分村域面积较大,一般是3 km2~10 km2左右。其中最大的是温泉村,村域面积达114.93 km2,最小的是扎实村,为1.84 km2。村落和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永宁乡为中心算起,一般村落距永宁十几、二十千米,村落之间多以地形分界,如上开基、下开基由瓦库山而分,者波和达波由儿吉河而分。可以说,由血缘形成的一个个摩梭聚落是以地缘而分开的(见表1)。

1.3 民居部署

摩梭聚落的民居布局呈现出分散的布置方式,其实不然。调查资料显示,每个村落耕地、林业面积较大,农户、人口较少,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人均耕地比较平均,一般是2亩/人~3亩/人。反映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是摩梭聚落发展的主体,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和摩梭院落的形式相吻合。在整个摩梭村落里,以合院建筑为实体看,院落和院落之间貌似有一定的距离,其实在整个村落里,除了道路,几乎都被合院和菜园填满,空白很小。以祖母屋为核心形成的每个“场”空间是凝聚的,摩梭民居的布局是实为紧凑而表面松散的布局,为民居的有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摩梭聚落空间特点

2.1 聚落形态

摩梭村落的基本格局,因受地形地势、腹地及宗族观念、宗教信仰的影响,呈现出些许差异。从村落的空间形态和布局肌理上看,一般会形成带型、围合式、混合式三种空间布局形态。

1)带型形态。

带型形态的空间布局,往往以过境道路或水系为轴线,两侧散布着民居,向中心道路或中心水系聚集。这种布局形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最大,扎实的村落布局就体现了带型形态,沿过境路线性发展。该村以交通干线作为布局的主脊骨骼,旁边辅以河道;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的活动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区域之间。

2)围合式形态。

在村落的空间布局上,往往以公共开敞空间或公共活动场所作为向心点,周边散布着民居,形成围合式的空间布局形态。这种类型的空间布局形态一般体现在村落居住组团中。

例如里格岛这个村落就是围合着一个小岛,它坐落在泸沽湖北缘湾,三面环水,一面的小路通向湖堤,环境幽美。岛上古老的木楞房围湖而建,大约有十来户摩梭居民生活在这里。里格岛围合式的布局形态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村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里格村的面积2.8 km2,在摩梭村落里的里格规模算是较小的。

3)混合型形态。

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沿道路、水系聚集,另一方面在居住组团中又以公共开敞空间、公共活动场所为中心聚集,结合线性和围合式的空间布局形态,形成混合式的村落空间布局形态。这种村落布局形态既体现了人的聚合心理,又体现了村落建设的因地制宜。在泸沽湖风景区的摩梭村落中,尼色、小洛水、三家村、温泉等村的空间形态和布局肌理,都体现了混合式的空间布局形态。

以温泉村为例,整个村落的布局呈两种形态:一种是沿主干道布置,另一种是在泸沽湖和主道路之间的空地上以公共活动中心为核心布置;居民的活动是呈放射和线性混合的来往于相应的区域之间。

2.2 聚落色彩

摩梭聚落的色彩是在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一方面,建筑本身的形式、风俗习惯决定着聚落的色彩,摩梭民居由木楞子结合夯土构建而成,局部土坯墙涂白色涂料,建筑装饰呈原木颜色,特别的房屋(如经堂)朝向内院的木柱涂成藏红色,窗户为彩色花棱窗,朝向外院的土坯墙涂白色涂料,这些都是当地民居所特有的色彩,也是当地居民所创造的世代相传的色彩文化。

另一方面,摩梭民居处于依山傍水的环境中,自然的纯色为聚落的色彩创造了大的环境,纵然色彩斑斓,依旧和谐自然。

2.3 聚落空间构成

1)居住空间:

主要是摩梭居民居住的合院建筑,合院类型较多,有二房院、三合、四合院,平均面积有1.5亩左右。

2)商业空间:

在摩梭村落商业空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散落在村里的小商铺,较封闭,如达波村;一种是在驿道附近的摩梭村落里为过往行商特设的马店、商铺,较开放,如小落水。

3)生产空间:

一般是农业生产,在摩梭民居的外院种植作物,还有就是自给的小工业、手工作坊等,例如:温泉村有自己的纺织房,者波有自己的瓦厂。

4)活动空间:

在摩梭村落比较大的空地处,一般有锅桩舞场,白天可放牧牛马,夜晚就是摩梭人欢歌跳舞的地方。

5)宗教空间:

摩梭人信奉原始拜物教达巴教和由西藏传入的佛教喇嘛教。宗教信仰对摩梭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他们信奉狮子山为神山,泸沽湖为母亲湖,经幡、白塔、玛尼堆、家中的佛堂、冉巴拉、神像等出现在摩梭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6)防御空间:

丛山沟壑的自然地形为摩梭民居提供了天然的防御空间。在摩梭民族,无论是对外交通还是对内道路都不是很通畅,这也是摩梭文化经过几百年来至今保存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3摩梭聚落特色空间保护与发展

摩梭民居既有文化传承之意,同时又是现在摩梭人生活、生存与生产的体现,即传统民居的二重性。摩梭的形式变化与发展已成为必然,在聚落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谋求生态性的发展。

摩梭村落保护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保护聚落原有肌理的原则:

首先是保留院落与院落间的空间形态,保护聚落肌理、结构的完整性。其次是旅游接待不占用原有民居,把它与村民居住相对分开布置,避免互相干扰,同时选择相对独立且不影响村庄发展脉络的空地作为村庄发展备用地。

2)土地集约、生态性原则:

旅游接待或新的开发用地继承传统习俗尽量建在山脚,不占用平坦的耕地。同时,在整个营造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相协调,并不是村民想做什么即做什么。如外围菜园的保留来满足村民自己自足的生活,房前采用自然的带有缓坡的碎石路来解决排水问题等。

3)采用传统工艺技法及材料的原则:

对于摩梭聚落里民居的修缮与建设,尽量使用当地的工艺与材料,而非现代工艺、材料。摩梭民居的核心空间祖母屋尽量采用木楞构件,对于木材紧缺的问题,可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解决办法,如美国采用速生林、合成木材等。对于其他住房可如传统一样,尽量采用木楞子结合土坯构建,而且采用传统的建筑装饰。

参考文献

[1]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彭一刚.传统村落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蒋高震.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4]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M].郭凡,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3):27-28.

上一篇:心理健康情况下一篇:家居卖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