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生活化

2024-07-08

课堂活动生活化(共11篇)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1

新课标明确说明:初中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就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 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色彩, 更多地表现为唯科学化倾向。根植于教师的教学意识当中的唯科学化, 也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重视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点的落实, 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 忽视学生个体对文本解读能力的训练, 也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那么, 如何克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割裂解读文本, 忽视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呢?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游戏虽然时间很短, 可能就是5分钟, 但是它针对性地指导解决了中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 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识、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 有效地帮助班主任解决了在班集体建设中面对的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等难题。笔者从这里得到启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对“活动激趣, 营造生活课堂”进行了尝试和实践。

一、趣在“识记”活动

新课标指出:7~9年级, 在识字与写字上要做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的速度。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书写绝大多数达不到这个要求, 很多学生拼音与英语的字母混淆着写, 汉字的偏旁书写不清晰、不到位。很多学生阅读文本, 求速度, 重结论。对于语文学习中的词语积累不是很重视。为此, 我尝试在教学环节,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 设计“识字”活动。

新课预习, 第一步是生词注音, 所用工具是《新华字典》 或《现代汉语词典》;第二步是检查预习环节, 学生演示活动, 请学生板书展示预习成果, 伙伴对所注拼音纠错;第三步是学生板演写字, 有意识地强化词语教学, 在这种情境式的活动中, 很多字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四步:朗读拼音和词语。朗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声音再一次强化了对词语的识记, 对于学生识记词语是一种极好的提升, 同时也因有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还会延伸出富有个性化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都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活的元素。

二、趣在“朗诵”活动

要领略文气, 念诵是唯一的途径。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文质兼美的美文, 尤其是古诗词的韵味更是许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篇目。一篇篇文章是由一个个文字积累而成的, 这些文字的巧妙搭配, 使得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整篇文章有了一种“气”, 这就是所谓的“文气”。文气, 是看不出、闻不到的, 唯一领略的方法是用口诵读。诵读是一个进行的动作, 文章一句一句地念下去, 自然就发生流动, 像流水一样。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设计进去的环节, 我在这个基础上, 结合教学过程和重点、难点, 设计了当堂朗诵活动。如在教学 《最后一课》时, 讲到小弗朗斯听到这一堂课是自己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 一时心里很难过, 也很懊悔, 这种感情集中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一句上。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 也一次次走进了文本, 走进了小弗朗斯的心里, 感受到小弗朗斯此刻的懊悔, 同时一次次的朗读也引发了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学生在课后说, 那种感觉就是自己有一次后悔的心理。实践证明:学生对于精致的朗诵指导不但感兴趣, 而且会加入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 体会文本, 体验生活。所以在《再别康桥》的朗诵比赛活动中, 学生沉浸其中, 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小组朗诵比赛中, 学生慷慨激昂。这是生活的真实再现。

三、趣在“表演”活动

1.在表演活动中, 唤醒生活体验。语文课堂是初中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 人文性强, 有的给人以画面感, 有的让人感受到一份真情, 有的句子刻画传神。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和体悟, 仅靠老师的讲解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 学生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对这些生活元素凸显很强的语句进行重新包装, 设计成场景活动, 并结合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表演, 就呈现生活化的课堂了。课堂上结合文本中语境而开展的学生表演活动, 能帮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文本, 这种理解带着学生个体对文本的体悟, 是在教师教授基础上的再阅读、再理解和阅读再创造。如“晏子避席对曰”句, 在对“避席”、“对曰”这两个动作的课堂表演活动前, 学生会定位晏子的身份地位、当时他面临的处境及在这种处境中应该有的神态和动作。表演前的定位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索, 同时这种定位在自主实践活动得到自主的理解和体悟。

2.在表演活动中, 链接生活画面。学生一定都是有自主学习的潜能的, 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化语文”来唤醒学生的这种潜能。课堂教学生活化,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生活、作者生活、历史背景, 调动自己的积淀和阅历, 回归生活情理去自主思辨, 发表独立见解。对文本细节的实践活动,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对于文本本身的解读表演, 更是在更大范围内, 改变了学生专注于“死”知识、等待老师给出结论 (答案) 的习惯, 激发学生语文思维, 更活化了语文课堂, 达成了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实践表明, 这种由课内到课外的生活化的课堂活动,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种事物, 获得更多课堂上得不到的信息, 有利于拓展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途径, 有助于课内外思辨良性对接、循环与相互促进, 不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个性化发展提升, 更有利于他们自主、独立而又健全的灵魂的发育。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2

一、努力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新教材、新理念的认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观看了一些名师课堂,学习吴正宪老师、魏书生老师、马云鹏教授等名师的教学风格,领会他们的课堂中蕴含的教学理念。

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学习、理论的普及。因此,我们采用了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必读内容与选学内容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定期认真学习有关专著和文章。同时还让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案作深入的解读,进一步明确本课题实施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及基本规律。在组织集中学理论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对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著作和实际案例进行自学,对相关信息进行摘录,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本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以大学年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三、扎实研究

1、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在不违背教学宗旨的基础上,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活动课中,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的位置与方向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备课生活化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不能只依赖于现有教学教材,而应开辟教材、拓展教材,把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知。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如:教学《统计》时,我就向提供了我班学生出生月份的数据,然后让学生进行统计。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又让学生收集相关年月日的信息资料,课堂中再反馈。这一部分的材料提供相对老师提供的材料要简单,但对学生而言它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调查者本身更是一种学习与生活联系的过程。

3、对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的实践到生活中去,教师的前提就是要精心的设计课堂练习。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要能直接反映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我觉得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从这个作业中看到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利用已学的知识加以计算,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觉得教师设计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尽量避免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无意义的练习。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四、研究成效 1.优化了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于是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原先感觉较模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3.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对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从实际出发进行重组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由“教学型”向“思考型”、“研究型”转变。通过课题研究过程,培养了一批富有教学经验,富有教改意识,热心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他们已成为我校的科研的中坚力量。

五、取得的成效和反思

我能根据在课题研究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极在上完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写了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当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1、自己的教育理论有待提高。自己发现了一些问题,却没有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使一些可贵的发现就从身边溜走了。

2、缺少丰富的活动充实研究。

3、数学生活实践课的开展要走向课堂外、走向社会,那么如何取得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4、在研究中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目前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总觉得这种形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能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刺激,让学生感觉好奇和新鲜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内心需求,不能从更深层次上去使学生进入一种内在的、不由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状态。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3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活动课开展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学科活动课程的设置是一个重大改革,是对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一个新突破,是正确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一个新方法。我们应该做开展数学活动课程的有心人,认真开设好数学活动课。

一、正确对待数学活动课,加深认识

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的学习、探究过程,而数学活动课重如何应用已有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以室内授课为主,形式较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活动课所受局限少,形式多样。活动课的优势显而易见,选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用学生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拓展数学活动课形式,深入实施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开设不同特点的活动课。

故事活动课。可以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学习数学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故事,蕴含数学知识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等。由老师学生共同收集,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自己讲。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祖国、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品质。

游戏活动课。这种活动方式比较适合低中年级学生。用游戏的活动方式可以很好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同步增长的教学目标。它融学科性、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好的数学游戏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设计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低中年级学生思维具体形象化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设计数学游戏的环节,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活动过程。成功的游戏设计应该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活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

在执教完一年级课程《元、角、分》一单元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班级内上了一节“我当小小售货员”的活动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分成几个小柜台,货架上出售的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小文具,每人手中发一些元角分的“纸”币。全班同学分成几组,轮流做售货员,其余组员扮演顾客用纸币买文具。通过整整一节课的游戏,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及三者间的换算,学会如何计算简单的元角分加减法。

三、遵循数学活动课规律,正确评估

要认真抓好活动课的开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教研部门应对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活动课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正确评估。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活动课教学目标之一。活动课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发展学生个性。

2.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活动课中,教师应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展个性特长,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合作,在研究教学问题中受到启迪,潜在智能得到开发。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有趣的数学材料,在学生的自主参与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4.指导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培养学生进行有趣、自主、积极思维的同时,应使数学知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和在探索中发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自主活动中,应使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形成、巩固和发展,逐步增强民主、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向往美好、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与能力都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要使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數学活动课的开展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4

一、立足课堂, 发现问题

“年月日”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认识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 通过学习, 交流掌握每个月的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然而在往年的教学中, 这部分内容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1. 2月到底有几天?

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它和所有月份的天数都不一样, 既不是小月, 也不是大月, 平年是28天, 闰年是29天. 在学习的过程中, 仅靠单纯地记忆和机械地重复训练, 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仍然很容易把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弄混.

2. 7 月和 8 月怎么都是 31 天?

在12个月中, 只有7月和8月是连着的两个大月. 对于这一点, 部分学生无法理解. 笔者采取了背诵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用不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部分学生纯粹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尽管在课堂上教师百般强调指出, 一次次重复练习, 然而始终是事倍功半, 一做作业, 学生总是出错.

3. 怎么判断是不是闰年?

闰年的判断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般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一种是整百数的年份, 应该用“年份÷400 = 整数”的方法来判断. 在课堂上, 通过老师讲、学生读 (第六册人教版教材49页带 * 的批注) 、做练习等方法, 无法使学生百分之百地掌握判断方法, 尤其是整百数的年份, 学生更是过目则忘.

二、学生亲探年月日的优势

1. 看课堂, 顺水行舟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年月日”时, 把课堂变成一次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时时参与的活动, 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吸引和鼓舞. 在教学中, 笔者特意将课堂设计成了一次新颖有趣的小组任务.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 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完成任务, 与谁一起完成任务. 这充分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和学习热情,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使课堂变成了研究知识的乐园. 在这里, 学生爱学、乐学, 愿意跟着大家的脚步一步步走进课堂, 探索生活中年、月、日的奥秘.

2. 看学生, 兴致盎然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教学活动, 同时也伴随着枯燥的知识体系和乏味的练习. 因此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过程,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至关重要. 在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们从确定年份到分工合作, 从埋首制作到相互指正, 在他们的身上时时浮现出精益求精的光彩.

3. 看效果, 水到渠成

学生的认识是在活动中发生的. 在学习年、月、日, 制作年历的活动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主动发现每一种年历的特点, 亲自和组员合作交流,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一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互帮互助中迎刃而解, 不仅学生的统计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如何设计制作年历的步骤

1. 第一步:教师组织欣赏并观察年历 , 并确定制作单张年历. (比较直观)

教师带头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生活中的年历, 如台历、挂历、电子万年历和行业日历等. 在欣赏的过程中区别, 最终确定制作单张年历并引导学生观察: ①每张年历上有哪些内容?②月历中的日期排列有什么特点?③每张月历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回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日子和法定节日、每个月的天数)

2. 第二步:分小组, 确定组员、组长名单以及职责.

根据本班情况, 分成4~6人一组. 从组内找出一名比较能干的学生担任组长, 负责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 并落实. 每一名组员必须确保自己有效完成自己的任务, 并积极参与活动.

3. 第三步:分工合作制作年历, 组员合作交流.

(1) 组长带头, 准备好8K卡纸等制作年历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组员的特长分工. 例如, 几人负责设计版面, 一人负责填写日期, 一人负责重要日期的标注, 一人负责美化年历, 等等. (2) 明确所做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和组员讨论决定1月1日是星期几, 并确定月份的编排次序. 合作交流每个月份的天数, 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3) 组长统筹安排, 开始进行制作月历, 并由所有组员相互检查、指正, 并确认完成. (4) 制作成功之后, 组长牵头, 复查年历是否正确, 并对本组制作的年历进行合作修改, 使其同时体现工具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4. 第四步:展示年历, 取长补短.

通过展示小组的年历, 能让小组成员获得一种成就感.并能使小组间取长补短, 学习将月历合成制作年历的好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品质.

5. 第五步:运用年历, 数学联系生活.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5

在学龄前阶段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能为将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能否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幼儿来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而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们学校由小学转制成的学前学校,我们这些小学教师也就成为幼儿教师。当时我承担的是小班《社会》和《健康》活动课任务。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摸索,深深感到在学前学校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内容。这两门学科教学活动都是注重于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虽然这两个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易如反掌,可对还不满三周岁的幼儿来说,却难上加难。这些幼儿,在家由父母甚至更多的长辈们包办代替他们的一切生活起居,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显尤为重要。

一、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小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家长也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对孩子过分关心、照顾,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包办代替了,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大人会帮着干。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幼儿,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首先对幼儿正面教育,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摄影是我的爱好,活动之余我用照相机随时可抓拍一些我喜欢的镜头,孩子们在活动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现出的童真、童趣都会收纳我的镜头,便于今后活动使用。如我在教《我会照顾自己》这课时,活动前把事先抓拍到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整理被褥、玩具等镜头的照片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幼儿到片子中去找一找自己,接着我就因势利导提出问题: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自己做了那些事情?幼儿们有了兴趣就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目的:一方面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会照顾好自己,另一方面通过这样正面教育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其次分辨教材中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在教学《谁做的对》这课时,我先让幼儿观察书中的不同行为表现的图片去辨别,然后再看我播放的照片,接着让幼儿说一说谁做的对?为什么?引导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能力的认识。

二、把活动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教幼儿学会自理方法

幼儿的一天都要在学校中和教师一起度过,给我们的教学与平时各项活动有机地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首先让他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

1、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有趣的情景中,让幼儿在愉悦中掌握生活自理方法 。

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孩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从而掌握动作技能。好模仿、想说话是孩子的年龄特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境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

小班幼儿吃饭,刚开始饭粒弄得到处都是,我们在培养幼儿自己吃饭时,学会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隨时纠正拿勺的姿势。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和练习,幼儿基本上能掌握吃饭的技巧,做到少掉饭粒或不掉饭粒。可见,把儿歌参与其中,使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他们在学学说说做做中过程中掌握了自理技巧。

2、巧用教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效的统一起来

这两门课程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任何教具。但是可利用的实际东西却不少,语言阅读中的各类卡片,都成了我所教学科的教具。我在教幼儿学系扣子时,发现幼儿所穿的衣服带扣子的很少,这时我就利用自己用纸壳制作的模板(有拉链、带子、中式扣子等)进行游戏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很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和其他学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也掌握了自理的技巧。

3、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分配一些小任务

孩子虽小,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每天午睡起床都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整理床铺,告诉幼儿我们这是在学习小蚂蚁搬家。每当中午起床,他们就争先恐后去搬小床,有时七、八个幼儿一起喊着小号子:“小蚂蚁搬家喽!”竟然也能把小床搬走。通过这些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自理的乐趣,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自理技巧。

4、由于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

由于我班幼儿年龄不同,自理能力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不同。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在指导穿衣服的时候,年龄比较小幼儿中要求在区分衣服反正的基础上把衣服穿好;年龄较大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衣服反正,还要求把扣子扣好。

三、充分利用游戏训练,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兴趣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幼儿的自理能力兴趣。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游戏。对幼儿来说,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他们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们很喜欢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能干的小手》这课时,就安排了帮小白兔运西瓜、叠衣服、洗手帕、扫地、穿鞋、系扣子、整理玩具等游戏。同时我把活动过程用照相机进行拍照、摄像。然后播放,让幼儿自己观看评比,他们非常喜欢在电脑中看到自己。高兴之余也激发了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6

一、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儿童学习活动中最为常用的方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践、操作

在课堂上仅仅让孩子们说是不够的,他们还要动起来。如学习“我们来造彩虹”时,我就让孩子们既动脑又动手。孩子们先是用泡泡来造彩虹,看着周围漂浮着五彩斑斓的泡泡,他们觉得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接着我又鼓励他们运用其他的方式制造彩虹,当孩子们主动提出“为什么会这样”时,我便和他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因。实践操作活动可以引导儿童去发现、去创造,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得到的结论记忆深刻。

三、制作

儿童进行制作时,需要手脑并用,将脑中的意象转化为手中的形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如在学习“保护水,节约水”时,孩子们了解到我国淡水资源非常匮乏, 于是他们想制作节水图片和节水计划,让全校的学生知道保护水、节约水的重要性,我同意了。于是,孩子们便分组制作,有的绘图、有的写字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是超乎想象的,制作的作品也让人感到惊喜。制作,让儿童的“智慧之花”绽放在指尖。

四、参观、调查

通过参观、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再加工整理后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资料和认识。如学习“了解我们的学校”时,我带领着刚入学的孩子们参观学校, 孩子们对新学校有着强烈的好奇,走到哪里都要看个明白、问个清楚,就这样边参观边调查,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他们就认识了自己的新学校。下课之前,孩子们还把他们眼中的学校画了下来。参观调查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

五、观察

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某种现象或事物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低年级的儿童多是无目的、无计划地看,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看”,还要“学会看”。如在学习“影子的探索”时,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影子的长短、大小以及变化。每个实践操作他们都细心观察,然后进行比较。另外,认识动植物、季节的变化等课程也都可以运用观察。观察活动,不仅能增长知识,也可以发展智力。

六、讲故事

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对故事非常喜爱。“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公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如在学习“ 做诚实的好孩子”的第一课时“诚实故事会”时,我设计了“谁是故事大王”的活动,请孩子们讲讲诚实的故事。于是,《狼来了》《长鼻子皮诺曹》《曾子杀猪》《 华盛顿砍树》等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这些古今中外以及身边的诚实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诚实是立身之本。讲故事,不仅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能让孩子们在“小故事”中懂得人生的“大道理”,即“寓教育于故事”。

七、表演

儿童表演时既可以模仿,又可以创新,同时又能在表演中感悟和理解。表演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调动了儿童参与的积极性,让活动更有感染力,强化了教育性。如在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我利用大屏幕展示了一个十字路口的情景,请孩子们分为两人一组,一个扮演警察,讲解交通规则,另一个扮演行人,表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孩子们争相表演,每一个表演者都很努力,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文明行人”。通过表演,孩子们总结出了很多交通规则,也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在表演的过程中,“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去体验、去学习、去感受。

八、展示

展示可以分为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表演展示、操作展示、实物展示等,可以是小组展示,也可以是全班展示。如在学习“我最喜欢的动物”一课时,孩子们不但搜集了动物的资料,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或捏或撕或剪或画,完成了动物的制作。于是我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展示。看着孩子们自豪的样子,我相信,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和快乐。展示活动时,如果有适时、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将会强化展示的效果。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教师引导儿童讨论、交流,实践、操作,制作,参观,调查、观察,表演,讲故事,展示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老师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能使他们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品德与生活课“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由此可见,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同形式的活动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和载体。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7

一、新课堂应是活动化的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中, 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优化教学实践活动, 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与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因此在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中心和主体。活动课虽然谓之“活动”, 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要寓教于乐, 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德育要求, 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把握活动的方向, 防止为活动而活动

虽然学生在活动课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是, 学生很可能为活动而活动。这就偏离了活动课的轨道, 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因此, 教师必须把握活动的方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分解于各个活动环节;把教学目标贯穿于准备和过程中;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贯彻在活动中。

2. 强调全体学生参与, 防止活动课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课

学生的全员参与是活动课成功的关键。进行活动设计时, 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 在突出主角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防止出现少数学生在表演、多数学生当看客的现象。

3.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活动课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活动设计必须坚持“教师指导, 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活动准备还是活动过程, 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 不能越俎代庖。

4. 注重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

一般情况下的活动课是在教室进行的, 但是, 思想政治课的独特优势, 可以使活动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在进行课外校外的活动课设计时, 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 尽可能地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创造有利环境。

二、新课堂应是生活化的课堂

过去的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 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正努力地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 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 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新的未知的世界。

三、新课堂应是自主化的课堂

我国古人曾说:“授人之鱼, 顿餐之食;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教与学有机结合, 从教与学双边来设计教学。现代教学观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 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方法去揭示、感受、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提高认知发现能力。因此, 我们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所需要的,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思维处于高度兴奋之中。

四、新课堂应是情感化的课堂

新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 师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 以诚相待, 彼此交流情感, 彼此感染, 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 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 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师生互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 缩短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

第二, 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要对学生做到“三尊重”“三允许”, 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出错, 允许改正, 允许保留意见。。

第三, 用情感感染学生。我们要采取“观点开放”与“教学对话”两种策略, 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 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这样学生爱之所爱, 恨之所恨, 智慧与美的种子会慢慢植入心里。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8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 注意力不集中, 持久性也差。在这种情况下,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

二、“活动式”课堂教学概念的界定

思品与生活关于“活动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具有一定思想性、主体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实践、思考、体验, 以达到感悟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三、活动的类型

1、尝试体验

体验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 可以激发情感, 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为感悟。

例如《我的家人》一课中, 要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小组自行编排, 选择家庭角色, 自己表演出家人对我们的爱表现在哪里。通过一件件小事, 扮演孩子的学生会充分感受到家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伴演家长的学生会更深的了解父母的内心, 感受会更深刻。

2、参与竞争

例如在《春节知多少》一课中, 有实施竞赛这一活动环节。将学生分成四组, 每组一个记分牌, 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本课有关的问题, 学生答题, 并按要求进行加分。小学生好胜心强, 竞赛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在竞赛游戏中培养了合作精神、竞争意识, 获得最大的情感体验。

3、合作较量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双小巧手》一课中, 为了让锻炼学生小手的灵活性, 我采用了分组夹豆子活动。各小组学生手里拿着一双筷子, 比赛开始后, 学生分别快速将豆子夹入自队的小碗中, 学生全员参与,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小手的灵活性, 又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4、欣赏表演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 还要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音乐、儿歌、动作表演能创设陶冶学生情感的情境, 有助于儿童行为的形成。并且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例如在《春天来了》一课, 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又加上学生创造性动作作为结束, 为儿童所喜爱, 既陶冶情感, 又引起共鸣, 激发了兴趣。

四、“活动式”课堂教学的方式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活动式”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而学生动起来首先要有一定的情境, 也就是说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 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 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 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

道德价值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 在教学中, 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 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的热情, 引发学生的思考。

2、注重体验, 快乐参与

体验是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结合, 从而进一步领悟所学的知识与道理, 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正确的导向。在教学中, 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 我经常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 此时, 活动就能展现它无穷的魅力。

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说说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学生说:有玛瑙、鹿茸、乌拉草等。再让学生设计好推销家乡特产的广告词, 并做了交流反馈。再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延续性的方案: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的广告词配上画面或动听的音乐旋律。这个方案意味着对学生思维、绘画、乐感等技能的考量。从活动开始到设计方案的交流, 学生的情绪高涨, 积极性达至顶峰, 都想把自己独特的创意展示出来, 达到了本节课的最佳效果。

3、关注生成, 捕捉资源

“动态的, 才是美丽的。”因此, 应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留白, 多一些灵动, 多一些生成, 多一份精彩。教学流程就是将教学内容以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组装”。

如教学《诚信最可贵》, 当同学们讨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时, 突然一个同学说:“诚实是要吃亏!”这声音似乎与本节课的内容极不和谐, 甚至可以说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但是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 我不能放过这一宝贵的生成资源。于是, 我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告诉大家行吗?怎么想就怎么说。”学生犹豫了一下, 但看到我的目光是那样亲切, 所以就说:“一次我考试考砸了, 告诉妈妈, 却挨了一顿打。”另一位同学马上接着说:“一次我不小心把碗打碎了, 我想妈妈说明时, 妈妈却训斥了我”。一下子, 许多同学颇有同感。于是, 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那我们来个辩论会吧, 同意诚实要吃亏的为黄队, 不同意的为红队。”于是, 同学们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 大家明白了:只有人人讲诚信, 生活才会更和谐, 生活才会更美好。

因此, 关注生成, 就是要教师尊重孩子, 与之平等对话, 用心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利于孩子们道德形成的教学资源, 让这些生成的课程资源丰富我们的课堂, 使品德课堂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动态课堂。

4、展现事例, 明白事理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 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根据《课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展现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事物, 让学生的道德认识不局限于内容, 而是以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深化、明白事理。如教学《要勇敢不胆小》时, 可根据教学内容, 让学生充分讨论胆小怕事的事情。培养学生克服胆小的弱点, 自觉做个勇敢的孩子的优良品质。

5、延伸实践, 内化行为

实践是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 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得到深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让学生有实践的空间, 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自己的行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大多为一些模拟性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生活中进行体验, 使小学思品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9

一恰当分组帮助课堂活动有效实施

一个课堂活动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需要小组间的团结协作。为了让课堂活动有效实施, 要发挥恰当分组起着的关键作用。怎样才能做到恰当分组呢?

1. 学习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6人以内

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不宜太多, 人数过多, 看似热闹其实造成了混乱的局面。另外, 在课堂活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有的组员不能参与发言, 或者分给每个发言者的时间会很少。我校每个班大概都是44人, 一个班分为11个组, 大概每组4人, 每组内的人数不多, 这样的分组有利于组织管理, 让每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所以我建议人数最好控制在6人以内。表1是以小榄丰华学校二 (1) 班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为例, 观察并记录下“11组每组4人”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发言次数, 上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了解我的身体”里的其中一个活动案例——运用多种感官区分糖水、盐水、白醋和茶。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11组每组4人, 在“运用多种感官区分糖水、盐水、白醋和茶”这一案例里每个学生都得到发言的机会, 甚至有的学生发言次数在两次以上, 可以说这个课堂活动学生是全员参与的, 学生的参与度高。

2. 合理搭配活动小组的组员

小组合作学习若是组员搭配不当, 不仅会降低课堂活动的质量, 而且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应根据个性差异、能力高低等因素来合理调配,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价值,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因此, 每个小组都应由优等、中等及后进学生组成;学生的性格也应该有活泼外向和沉默内向的搭配;在能力上, 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在一起, 这样在开展学习时各类学生才会充分配合, 避免课堂活动中出现冷场或抢着说的局面。下图是以小榄丰华学校一 (3) 班学生课堂活动时合理搭配组员为例的座位表, 表2是根据座位表进行“种子的探索”这个课堂活动时, 观察并记录下分7组每组6人, 优等学生2人、中等学生2人及后进学生2人的发言次数。

一 (3) 班学生的座位表

由于教师在课堂活动前合理搭配小组组员, 使得组内产生优生带动后进生的作用。例如, 有的后进生不知道怎样拿刀子切开果实, 当坐在旁边的优生一示范, 他就会了。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后进生也参与到了探索的活动中来, 并且每个后进生都有发言,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要推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小组长

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 当组员进行课堂活动有困难时, 组内及时合作学习, 互相帮助。在学生中总有一些潜能生, 或许他接受得慢一点, 通过“小老师”帮助他, 不仅教会了这位潜能生怎么做, 也让这位“小老师”得到了一次锻炼。由于小组长的及时帮助, 小组内的课堂活动得到有效、快速地开展。同时, 老师下发的任务单, 组长可以快速协调分工, 组内每人都有活动任务, 使人人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小组长不仅是老师的小助手, 还是小组的组织者。

二教师的评价语会影响课堂活动的实施效果

教师口头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 以口头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评价。口头评价有及时性、自发性和主观性等特点, 教师运用得当, 能激励学生, 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促进学生的发展;运用不当, 则会影响活动效果, 甚至导致活动无法进行。例如, 在开展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爱牙护眼我知道”的其中一个活动“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时, 面对有的孩子不能在刷牙歌里寻找正确刷牙方法的情况, 教师可用鼓励性的语言耐心地拿着假牙一步一步地教他怎么刷, 如“没关系, 看看老师的师范好吗?”或者“孩子, 你真棒!学会怎么刷上牙了!”等, 最后让那个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学会了正确刷牙。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过于吝啬, 虽然课堂活动设计很好, 但学生不敢参与, 原因在于学生怕说错或者怕做错, 错了老师会批评。如果学生很快按教师的设想回答出问题, 教师会对学生称赞有加;但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或者做不到时, 教师一个狠狠的眼神命令其坐下, 这样的课堂活动又如何有效进行呢?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活动实施过程中, 我们应该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能力等各种因素, 对学生进行评价, 既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 又要提出建设性意见, 指明方向, 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 当个别学生在小组探究时还不会正确刷牙, 教师要给学生指导, “待会牙博士会教大家正确刷牙的方法, 你要认真听, 留心看, 有意记。”老师在课堂活动中的评价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另外, 教师在口头评价时还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应采取不同的评价, 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

在实际课堂活动中, 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是整节课下来, 课堂活动预设了15分钟, 但有部分学生没能在15分钟内完成这个活动, 那么教师该怎么做, 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

1. 简练表达活动步骤

教师在课堂活动前要清晰、简洁地告诉学生这次活动该如何操作, 一个清晰的转达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教师可以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做开头, 如果活动步骤过于复杂, 我们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 直观地告诉学生怎么做。在开展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了解我的身体”这一课“我来拼一拼身体器官”的活动时, 第一次试教发现了一个问题, 由于有部分学生吵闹, 教师说话一急, 没有简明扼要地表达活动该怎么做, 就开始活动了, 巡堂时, 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做, 教师悄悄地告诉了那些组员, 本来只要10分钟的活动, 延迟到了15分钟, 导致了拖堂。教师在转达活动要求时, 应该先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安静认真听, 有倾听才会知道如何行动。

2. 锤炼教师语言

教师在整节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上说话要简练, 该说的才说, 不该说的不说。说话尽量避免重复, 能简单表达的决不复杂说, 减少不必要的语气词, 如“哎”“咦”等。

四教具要提前准备好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课堂活动一般都需要教具, 教具影响课堂活动能否取得成功。课前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明天带哪些物品回班, 有的教具是学生不方便准备的,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 不然课堂活动就无法开展。如在开展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中的“我是小小搬运工”这个活动时, 要孩子感受搬运工的艰辛, 我让孩子们把所有的书放进书包, 用手抱住书包绕教室走一圈, 这个教具人人都有, 就在孩子的手里, 获取简单。又如我开展上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走进残疾人”一课中的“肢体大体验”的活动时, 需要的是两支拐杖, 课前我就买好放到教室。这些教具都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活动, 都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前提。

一个好的课堂活动课前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准备, 这包括教具和课前分组、活动时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和充分的活动时间。让课堂活动更有质量, 不仅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 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促进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要改变导演者的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

摘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 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 总存在不如人意的问题, 使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排除学生学习状态等因素, 本文针对影响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活动有效实施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恰当分组,评价语,时间充分,教具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梅菊.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 2015 (3)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1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活动接二连三,课堂热热闹闹了,但活动的价值不高,活动的设计缺乏针对性,活动的形式粗糙浅显,课堂教学目标游离于花俏、热闹的活动之外。实际上,这种没有紧扣教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活动,往往会使教学过程陷入“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的窘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如何改变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浅层面、实效低的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活动的目的源起于学生生活

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对课程目標的正确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课堂活动的创设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活动来代替教师有形的说教,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坚决杜绝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的和针对性的盲目活动,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明确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有效的活动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源于学生生活的活动,只有源起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获得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真实的道德认识。

如: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在哪里》时设计“寻找秋天”“留住秋天”“赞美秋天”三大主题活动,下面是一个“留住秋天”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是啊!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五彩的季节,想把秋天留住吗?你最想留住秋天的什么呢?

生1:我想留住秋天的树叶。

生2:我想留住秋天的水果。

生3:我想留住秋天的凉爽。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将它们留下呢?

生:贴画、剪……

师:这么多秋天的使者都留在这张画中,这幅画一定很美,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脑最灵,留住的秋天最美。

(伴着音乐,学生纷纷拿出课前准备的彩笔、画纸,收集的树叶、彩色纸、小剪刀等,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一丝不苟地动手忙了起来。约十分钟后,老师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没完成,继续指导学生画或剪,用时16分后,执教老师看了看时间所剩不多,匆匆进入“赞秋天”的环节。)

上述案例中,执教老师本意是通过“留住秋天”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但由于对活动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耗时太多,似乎成了美术课了。活动是教与学的桥梁,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活动如何变得更加顺畅有效呢?结合教学,我认为要做到建立课标统领意识,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准确地把握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与目标可以组织哪些活动,学生怎样在主动参与活动实践和活动体验中获得认知和发展。

二、活动的设计贴近于学生生活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学习与掌握的经历与经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认知生活时间是有限的。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和在虚拟生活中(创设的活动情景)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构建自我,在真实与虚拟的活动中与同学、与老师、与自然和社会的互动来发展自已,逐步构建自已与外部世界的认知,最终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与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因此,我们依据教材的科学体系和教学目标,设计的活动主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品生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升入了二年级》时,设计第一个活动“谈话交流,学会分享”。“同学们,暑假生活结束了,你们这个暑假过得怎么样?去了哪里?”教师简洁的导入语,符合学生暑假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又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品生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画一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一边说提示语,让学生猜名称,一边示范画画,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想亲自尝试。教师第一次让学生听指示在一张A4纸上左边画一遍,并互相欣赏各自作品。第二次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这张纸右边再画一遍,并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第二次画的画为什么不那么漂亮?这样,有趣的画简笔画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等各种感官活动中深刻感悟到“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多么重要!

以活动体验为载体的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活化的情趣;以儿童生活为载体创设的活动,使课堂充满了儿童的情趣,这种在儿童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等基础上创设的主题活动、儿童游戏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又改变了空调的说教,避免了矫情的造作。

三、活动的开展贯穿于学生生活

鲁洁教授曾撰文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已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我们课堂活动不应该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结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应该是学生能将课堂中获得的一些认识,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践行。同时,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与自已道德观念、认知相冲突时、怀疑时、困惑时,能够有所思考,有所辨别,有所坚持,逐步形成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因此,我们的课堂活动不能停留于课堂,而应该向课后的生活延伸,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人教版品生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可以结合班级常规管理,开展优秀值日生的评选活动。

又如:人教版品生一年级下册《保护牙齿》一课,在课后开展“我是护牙小卫士”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同伴、教师、家长监督力量,真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牙齿。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体现了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实现了从“被教育”到“检验教育的结果”的跨越,学生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中强化与巩固了自已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课堂活动生活化 篇11

一、活动设计要有层次, 活动间要有联系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把握不好活动的量, 或过于单一, 或活动过多, 并且活动之间缺少层次和联系, 目的性不明确, 一会儿唱一会儿跳, 一会儿写一会儿画, 学生被摆弄得团团转, 变学生活动为“活动学生”。

其实, 品德课就是解决“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问题, 所以一节课一般来说主要由这三个部分构成, 三部分是递进关系, 每一部分设计的活动如果不是单一的, 那么活动之间也要有梯度和难易差距, 遵循由简到繁, 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规律。例:辽师大版四年下《同在蓝天下》, 本节课教学可设计三个板块内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困难;学习生活中的强者, 产生敬重之情;关爱残疾人, 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三块是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排列的。其中, 第一块落实“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困难”这一教学目标, 教师设计如下活动:

1. 界定“残疾人”。

师生交流, 结合图片, 界定:“残疾人”。

2. 联系生活, 初步感知: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

(1) 提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他们的日常行动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2) 全班交流。

3. 现场模拟活动, 进一步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

(1) 无声传话。

要求:找一名同学到前面, 只能用表情与动作, 向全班同学传递一句话, 看大家能否知道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 教师控制好时间。

学生谈感受。

(2) 分组体验。大屏幕出示活动内容及要求。

单手穿衣:一只手插在裤袋里, 用另一只手把衣服穿上。

蒙眼走路:蒙上眼睛离开座位, 再找回自己的座位。

要求:用心体验, 按照规则保证真实, 注意安全。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汇报活动结果及感受。提问:说说刚刚你是怎么做的?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感受?

教师随机加以点评, 提升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同情之心。

本课通过观看残疾人的图片、学生交流生活中所见所闻残疾人身体上的不方便的事实、现场模拟体验三个层层深入的活动, 来感受残疾人所遇的困难。可以说, 前面两个活动的“看”和“说”是为后面的体验活动做铺垫的, 创设出体验的情境, 这也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出的设计。其实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身边的残疾人并不多见, 他们对“残疾人”没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所以教师设计前两个活动, 引导学生对残疾人首先有感性认识之后再去体验, 学生就会带着凝重的真实情感走进体验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设计学生模拟盲人活动, 课一开始, 教师就说“同学们, 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 (或直接说做游戏) , 蒙眼找人或找物, 你们愿意吗?”学生是带着兴奋和好奇进入活动的, 热热闹闹收场后教师问:有什么感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结论是:好玩, 有趣。这就达不到体验的预期目的, 活动流于形式。

二、活动内容要生活化, 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

活动形式和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需要, 引导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去观察、感受、研究。

设计活动首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起点。心理学研究发现,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将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该借助教科书提供的话题、范例, 寻找本班学生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或有经验的问题作为活动起点。例如《话说南北西东》一课, 教师借助教科书提供的话题加以创设, 以南北方言差异引发的幽默小故事作为起始, 就是典型事例。活动导入要力求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 要“新”“实”“奇”, 引发学生或是对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回顾, 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或是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 引发探究的欲望。

其次, 要将学生身边的鲜活材料与教科书原有材料结合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活动中面对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将活动过程变成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例《3.15大行动》一课,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精选学生常买的小食品、饮料、书本文具等用品, 每种商品中有正牌的和假冒伪劣的, 让学生分组亲身体验鉴别正品、劣质商品的过程,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优劣商品的鉴别方法。活动分几步进行:

(1) 观察:用手、眼多感官观察。活动前, 教师给学生提示观察的方法:摸一摸、试一试、闻一闻。

(2) 比较:找出两件商品的不同之处, 正品和劣质商品各有哪些特点。

(3) 判断:判断出哪个是正品, 哪个是假冒伪劣商品。

(4)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归纳出同一类商品的鉴别方法。

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 亲自对比掌握鉴别商品真伪的小窍门, 提高现实生活中购物能力。

再次, 用生活激起学生的真实情感, 提高学生生活品质, 这里的生活一定是儿童自身的真实的生活。比如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设计体验父母辛苦的活动内容一定是不同的。

三、活动要体验与分享, 提炼活动的内涵

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 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体验交流、分享, 在通过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提炼活动内在及深层的意义, 提炼活动的内涵, 这样学生才可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内化, 由此提升活动的实效。

上一篇:射频功率检测下一篇:空间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