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探究活动

2024-09-27

课堂探究活动(精选12篇)

课堂探究活动 篇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学生体验活动,彰显出课堂的魅力呢?

一、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课堂的导入应该像一个无形的“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找到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呼啦圈,设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化曲为直法)(2)出示一个木板圆,提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滚动法)(3)怎样量出公园花坛的周长?还能用上面的方法吗?(测绳法)(4)教师用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教师手中小球转动轨迹所形成的圆的周长?还能用上面所讲的一些方法吗?(都不行,学生处于思索状态)(5)提示:师生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主动探索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疑问—讨论—解疑—疑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在讨论交流中合作探究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受其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探究的结果均有一定的局限。这就需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还应使其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讨论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完整地掌握某一知识。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采用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点拨即可。

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数的特征”时,可以请学生考教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当场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教师紧接着点拨:“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还是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讨论互动、合作探究的状态,当学生观察到7/25与7/15的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却不能时,学生首先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学生兴趣盎然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分母是合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1/2却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说分母应是偶数的分数,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25却能化成有限小数……经过学生的争论,使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有的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正当学生颇有大功告成之态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为什么分母是24,化成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的认知又激起了新的矛盾冲突,从而再次通过思考、质疑等探究性活动,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经过多次的探究,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他们便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

三、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排成一个长方体,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的数据,即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在巩固练习中实践探究

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现实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帮助学生简要归纳、概括,力求达到只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代。

例如:学习了“统计图表”后,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家中收入开支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月份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学习了“比例尺”后,可以让学生测绘学校教学楼平面图。学习“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或者让学生测量硬币的直径,让学生画一个直径5米的圆等。学习了“圆柱、圆锥”这一单元后,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沙滩、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从中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五、在评价过程中引申探究

教师既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路。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

例如,在“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引导学生通过对发现过程的回顾,去感悟探究发现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方法,而且学到了如何去探究新知的学习方法。而教师的评价则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探究性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以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才能得以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替、循环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排斥其他学习方式。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才是课堂魅力之所在。

课堂探究活动 篇2

●李素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调控等方面着手,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认真组织并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现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的思考。

一、活动要以全体参与为原则 [案例1] 以下是某教师教学句型“What is he doing?He’s swimming/walking/„„”的教学片段。游戏活动:你做我猜

活动目的:复习并操练句型“What is he doing?” 活动方法和过程:

1.授课教师事先把一些表示动作的单词写在卡片上,然后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学生并前后站立,前面的学生手持卡片向全班呈现;讲台下的学生认读单词后一起做动作,并齐声问What’s this?What is he doing?后面的学生根据全班同学模仿的动作猜卡片上的单词。

2.同桌之间开展“你做我猜”的游戏。[思考] 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成为观众,这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1.一些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实际上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导致活动乃至教学的效果微乎其微。2.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会对今后的活动失去兴趣,容易成为活动的旁观者。

在案例1中,虽然在讲台上竞猜的学生是有限的,但其余学生也有明确的任务:认读单词,并用问句提问讲台上的学生,与讲台上竞猜的学生一起互动和交流,让每个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和“我需要活动”: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单词,操练了所学句型。之后,授课教师组织同桌之间开展活动,这就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进行活动体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得以提高,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二、活动设计要以生活化为基础 [案例2] 某教师在教学句型“Is this your jacket”时是这样设计的:上课铃一响,教师拿着一件夹克衫走进教室,一边用疑惑的眼神巡视学生,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this?学生们都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到底是谁的。

只见授课教师把衣服交给学生,要求他们用句型“Is this your„„”做“猜一猜”的游戏。最后,授课教师拿出一些文具,要求全班学生找到文具的主人,看谁最快完成任务。

[思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

在案例2中,授课老师创设了寻找jacket和文具主人的生活化情境,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在活动中,学生不是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活动设计要以目标为导向 [案例3] 某教师的授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Plus and minus(B)。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听、说、认读并运用表示数字11~15的英语单词。上课伊时,授课教师先用欢快而富有表现力的歌曲Twenty green bottles进行热身,用课件里的蜡烛引出表示数字11的单词eleven,然后用“数字接龙”游戏引出表示数字12的单词twelve,再用“猜数字”游戏引出单词thirteen,fourteen和fifteen。但在后面的巩固环节中,授课教师竟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玩“托球数数”的游戏。虽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是本课时的认读目标并没有达成。

[思考]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活动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了教育价值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新目标也应以预设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因此,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应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进行。在案例3中,授课教师设计“托球数数”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虽然该活动的形式不错,但活动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2.兴趣需要知识做支撑

小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活泼的活动形式只能激发他们参与某一项语言实践活动的热情,还不足以使其形成学习英

语的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在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体验和态度的形成必须基于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并进一步的学习中逐步得到发展,最终成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活动过程要以适时调控为前捉 [案例4] 某教师在教学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like„„”之前的导入和操练都设计得不错。该环节结束后,授课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做一次调查活动。任务下达后,学生们个个一脸茫然。部分学生虽然开始讨论但却用中文交流,而授课教师此时只是旁观

并未提供帮助指导,该活动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

笔者课后了解到,该班学生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活动,而且学生并不知道应当如何展开讨论,也有一些学生因生词原因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所喜爱的水果,所以只好用中文问答。

[思考] 有时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很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活动组织和调控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大班教学的条件下,学生活动时课堂秩序就很难控制;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在进行某类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同学配合不积极或不配合的情况等。这一切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活动失败。因此,要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教师就要重视并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仔细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对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五、活动评价要以积极有效为方向 [案例5]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在与当地的乡镇学校教师交流时听到他们抱怨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素质低、纪律差,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低。送教的一位教师分析,这种情况可能与学生害羞和惧怕学习英语的心理有关。于是这位教师决定采用积极性评价,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该教师在课前与学生多次接触,并再三鼓励学生:我们这个班是个很好的班级,同学们非常聪明可爱,相信同学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也一定很出色。果然,当该教师上课,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该教师还对坐得好;读得好、声音响亮的小组和个人进行了鼓励性评价;加上该教师恰到好处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语音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学得十分投入,教学效果极佳。

[思考] 教师要善于抓住评价时机,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课堂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在案例5中,授课教师根据送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就对学生进行了“赏识教育”,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课堂上,授课教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感悟、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化学课堂探究活动教学策略 篇3

一 、统筹把握教材,科学设计探究活动方案

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通常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学生认知规律来编写的。如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内容编写,通常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用途(制法)的顺序编写,其优点是比较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缺点是不太适合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在课程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大胆进行处理,包括学习内容顺序的调整、学习内容的取舍等。比如在《苯》一节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写顺序,先设计一道习题,让学生计算出苯的分子式,然后由分子式的不饱和度进行假设,猜想苯的可能结构,并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验证。从教学效果看,不仅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对知识的脉络也非常清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营造探究活动氛围

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特别是活动的引入,教师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素材有:(1)环境保护,如:酸雨、汽车尾气、食品检验、水质分析、土壤改良、温室效应、金属腐蚀与防护、三废利用等。(2)工农业生产,如:食品工程、医药卫生、农药化肥、冶金、石油、煤、化工、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等。

2. 充分利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HCl的性质时,先做漂亮的喷泉实验;在《钠》的学习中,可增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投入钠的实验;在《钠的化合物》中学习到过氧化钠时,可利用魔术引入情景。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探究动机油然而生。

三、发挥化学实验核心作用,增强探究活动科学性

化学实验可以展示化学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在化学探究活动中起到证实个人猜想、检验事实的作用。由于这个过程与实际科研活动非常接近,学生做实验兴趣很大,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意识、科学研究习惯的培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常进行实验方案的思考设计、讨论优化、进行实验操作等活动。

例如,设计实验以检验气体中含有CO2和SO2,给出三个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无色气体?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褪色)?邛澄清石灰水(现象:混浊);

方案二:无色气体?邛橙红色溴水(现象:褪色)?邛澄清石灰水(现象:混浊);

方案三:无色气体?邛足量品红溶液(现象:颜色变浅)?邛澄清石灰水(现象:混浊)。

学生结合实验方案中的现象及CO2和SO2性质上的异同点判断哪个是合理的方案。由于上课前不强调预习,学生的思维不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四、创建学习团队,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创建学习团队,共同探究,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教师启发为先导,为学生团队创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实践机会,强调师生之间、个人和团队之间的交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实验室收集纯净的氯气并检验其是否具有漂白性和氧化性,以及与碘单质性质强弱的比较及尾气处理。经过学生团队的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引导,可得到以下装置图:

五、养成自觉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课余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交流,使之成为本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而且查阅资料、交流合作等活动也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四步走” 篇4

一、精研学情, 创设情境, 适当介入探究

何克抗教授指出, “有意义的学习应是以积极的心态, 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对新问题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一场和谐的探究活动, 师生应组成共同的“学习团队”,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中, 离不开教师科学、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 和教师自身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不认真研究学情, 就会介入过早或过迟, 造成进度和管理上的混乱, 使探究教学低效。而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动态生成则又促进了课堂的和谐。如今的课堂更关注过程体验中的即时生成, 在动态生成中, 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 产生思维的火花。如果说更好的“预设”是为了“生成”, 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 也就是“课堂和谐的教学艺术”。

如“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 探究的是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公平性 (可能性大小) 问题。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等可能性) , 是这节课的重点。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可能性事件, 已经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 这是该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的学情。因此, 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在游戏中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 解决游戏中的不公平问题, 利用等可能性的分析设计公平的游戏, 把游戏中的可能性这一数学问题突显出来, 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依次创设用公平的骰子 (以出现大于3或小于3的数字决定胜负) 和不公平的骰子 (每个面大小不同) 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一个公平的游戏的丰富内涵。在学生理解后, 放手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个超市开奖的转盘, 激发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原始动力。感受在随机性、偶然性的影响下, 有时候看似不公平的转盘实际上商家和购物者都是能够接受的, 而若设计等扇面的转盘来分别表示获得的奖次反而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 商家也不能接受。

二、留足时间, 激发动因, 充分展开探究。

目前, 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探究时间太短, 往往是学生的讨论未展开, 实质问题还未全面突破, 即以几位思维活跃的小组代表用个人见解替代小组结论而草草收场。仓促的讨论, 不同意见无法充分发表, 更缺乏必要的争论, 课堂鲜见生动活泼、欲罢不能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讨论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说、敢问、会听的能力, 并注意调控节奏, 方能水到渠成。这在“梯形面积计算”这类几何类型的新授课中体现得很充分, 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作梯形的对角线, 将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随着探究时间的增加, 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思路, 深刻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因。

三、难易有序, 重视反馈, 分层推进探究

新课程强调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探究活动中, 内容预设要注重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都可以得到发挥的空间, 做到难易有序, 并对于探究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反馈。具体操作时可以把问题的难易分为几档,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层次不同的问题, 使层次低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通过合作交流、及时反馈得到思维的进步。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分层次推进, 可以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中, 教师在练习环节, 出了这样一题:

教师先让学生找规律。一名学生说:“我发现的规律是数字之间相差1, 第一行1+1=2, 2+1=3, 3+1=4;第二行2+1=3, 3+1=4。”教师愣了一下, 学生此时还不能用上新知识, 教师让该学生坐下, 另外请一位数学较好的学生继续回答。其实这名学生的答案并不是完全错误的, 他只是观察到部分规律, 此时教师不妨继续引导:“说得有道理, 但是用你发现的规律继续算4+1应该等于5呀, 题目中是1。”让这一层次的学生体会到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本题, 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验证自己所发现规律的习惯。但是该教师却是直接忽略了低层次学生的问题, 其实这都是在探究活动前, 教师对探究的层次缺乏必要的预设, 导致对学生的生成无法及时反馈。

四、揭示难点, 理清思路, 深入挖掘探究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探究设计, 应该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探究深度的需求, 挖掘其中的难点问题。数学课堂的探究可以广泛地指向任何一个问题, 只要这个问题能成为学生思维的激发点, 能让学生经历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之后, 获得思维能力上的新增长。如果随意地给学生通过简单的自主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贴上探究的标签, 留给他们的探究空间就十分有限了;如果一个教师的预设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 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 那么所谓探究的活动设计, 就背离了合作探究的本意, 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了。笔者在教学“棱长总和”一课时, 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用一根彩带如下图所示捆扎一种礼品盒, 如果接头处彩带长15厘米, 这根彩带长多少厘米?

引导学生思考:1.彩带的长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现在大家买生日蛋糕、买礼物时, 经常用这样的十字法给包装盒绑彩带。商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呢?现在老师给你们一根彩带, 你们合作为包装盒绑彩带, 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探究兴趣高涨, 在小组充分合作挖掘后, 学生一致得出了结论:十字法绑包装盒最牢固, 很实用方便, 最省材料, 最符合商家的利益。整节课操作性强, 在数学本质引导下的生活味充满了整个课堂, 充满了学生的思维。

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探究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研究。只有用心传递的关爱, 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 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 产生新的智慧, 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探究的有效性。

课堂探究活动 篇5

时间: 2009年11月12日

出席对象: 专兼职教科员、课题组全体人员 执教人:周广雨

主要议题:对郝天宏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进行研究 记录人:韩静 主要内容记录: 周广雨:

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庄善惠:

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薛令山: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房娉:

韩静: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连加连减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72-73,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4+4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3、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4、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一第1、2、5

2、游戏;体育课玩游戏:

三个学生先包来3个,2个。5个;用完了放回去;减4、2、4

四、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2、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加减混合。

五、课后小记:

本课时用气球引入,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开始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发言:有部分学生认为4+3再加1的列式教师板书为4+3=7+1=8应该列为4+3=77+1=8;部分为4+3+1=8,这样可以发前一个列式就是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和思考顺序。没有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主要原因是分析学生还不够通彻。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学习连加课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通过学生的感知 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 理解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 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引出后,并不是死板地讲述运算的顺序,二是让学生讨论,说出怎样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地解决了运算顺序问题。

2、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并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

集体反思性性评价意见: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梁山县韩垓镇薛垓小学课题组

活动探究,激活培智校数学课堂 篇6

关键词:活动探究;培智校;数学课堂

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师生释放个性、展现活力、产生智慧与灵感的基础,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基于特教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构建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活,打造“灵动”的课堂,以便教给他们有生命的数学。

一、课堂探究化,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秉持明确而具体的个别化教育一直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也是特殊教育主要的教育原则,我们应该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特别注重其优势智能的培养。

2007年教育部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课程设置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充分体现聋校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听力障碍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身心缺陷,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感知范围狭窄,某些方面的信息感受较慢,信息加工不完整,无意注意较普通儿童更长时间地占有优势,更容易受刺激物的干扰,伴随着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较少,他们的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这也导致其思维长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知识的获得更多、更长时间地依赖于可接触的客观事物。这些特殊儿童因其障碍程度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大。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成为生命的体验。杜威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不管年龄大小,提供保证其生长或生活条件的事业。 “互动探究”教学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特殊儿童的个性发展,以个性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在聋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清楚地表达,使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课程应遵循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如在《求平均数》教学中进行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游戏,现在把我们班分为两队:蓝队和红队(蓝队4个人,红队5个人)。

师:比赛的内容是折纸飞机,同样的时间看哪个队折得又多又好。

(老师计时,评判的学生计数。)

比赛结束时评判的学生宣布统计结果:

蓝队:5+4+4+4=17(个)。

红队:4+5+4+5+4=22(个)。

蓝队:不行!老师我们蓝队4个人,红队是5个人,这不公平。

师:蓝队说得有理,那么怎样才能让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赛也公平呢?

由此引发学习需要,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随即引出课题《求平均数》。

数学领域的学科特点之一是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理概念。而听力障碍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是在运用多种感官,使用工具对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操作中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智障儿童提供“活动探究式”的教学设计,采用“体验”这一数学方法,让智障儿童在具体的活动和形象的生活情景中感知数学。这一策略有效地在智障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这两者之间搭建了适宜的支架与台阶。

二、数学生命化,让课堂教学“灵”起来

数学原本是有“生命”的,培智校的数学教学主要形式从注重缺陷补救到重视潜能发展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生活障碍的补偿训练,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水平。

小学数学学习的重心是基本智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包括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则的学习运用。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后,有一个学生提问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个问题不在这节课所研究的范围之内)。学生们都纷纷摇头说不知道,这时一个学生说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其他学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笔者,笔者肯定这个学生的答案完全正确,没想到其他学生面露疑惑,满脸的不相信!于是笔者决定抓住时机促成教学生成,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先在黑板上画出四边形,然后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学生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了“转化”的方法,纷纷拿起笔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甚至有的学生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因此,所谓“有生命的数学”也必然应当首先体现在数学知识的深层所蕴含的“进步的真理”和“精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数学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数学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数学,就必须也必然应当包括至少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它应当是“有思想”的数学、“有情感”的数学和“有生活”的数学。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汇融合,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数学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这,也就应当是所谓“有生命的数学”的基本内涵所在。

nlc202309030506

三、设计活动化: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有效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1. “活动化”的设计让学生在互动建构中感知数学

第一学段(1~3年级)“数与代数”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和常见的量,初步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一项具体目标是“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其他形式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的意识;应重视口算,加强简单的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比一比,谁大谁小”:首先有选择请五位学生上台在黑板的指定位置写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然后比较生活中他们谁大谁小,教师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用“>” “<”或“=”表示他们的大小关系,并用语言表达。其他学生给予评价;经过反复比较练习,这样学生在回味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会数学。

2. “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在互动建构中体验数学

《标准》提倡数学课程应当充分体现数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采用适合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常见的量”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分别了解各种量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抽象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时间观念淡薄的实际,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有动漫、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等,那么你们能不能说出自己看的电视节目是几时几分播出的?

生:八点半、十一点、五点四十……

师:要想准时看到你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告诉你们的时间的?

生:闹钟。

这时,教师在钟面上拨出8:55,让学生读出几时几分。

生甲:9点55分。

生乙:不对,是8点55分。

师:其他同学呢?

生丙:是9点55分,因为时针指着“9”。

生丁:应该是8点55分,时针虽看上去是指着“9”,其实是不到9点的。

生戍:我在学具钟上拨过,8时55分的时针差不多要指着“9”字了。

争论后,教师让学生在钟面上动手拨一拨,通过观察,学生一致认为正确结论是“8时55分”。

教学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领悟到学习掌握时间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泰戈尔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根本的数学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构建起“思辨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数学”,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活动探究”是历史课堂的活水 篇7

“活动探究”即通过对课堂重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以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的,与以往单一讲授教学模式截然不同。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体验式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功能,强调主体式学习,要求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发展和健全学生的人格。“活动探究”便悄然进入历史课堂,以其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感受和认识历史有趣的活动环境,给历史课堂注入一泓活水,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朵奇葩。在完成新一轮历史新教材(北师大版)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活动探究”给历史课堂带来的“新”与“活”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活动探究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一些重难点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针对重难点设计适当的“活动探究”,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他们深入理解、升华认识,就会使学生在活动和探究的过程中一步步分析,掌握其中要点,从而较好解决重难点问题。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中教学难点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针对农村中学软硬件条件差和学生知识面窄的具体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活动探究:

主题:《走进一战》

步骤一:识图了解历史

出示图片:(一战中的飞机、坦克、大炮、废墟下的凡尔登)

请回答:

(1) 上述图片反映的史实是什么战争?

(2) 此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交战双方主要有哪些国家?

步骤二:创设情境,体验历史

假如你是一位参与战争老兵(西线),请你回忆你所经历的最残酷的一场战役情况(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对一战的影响等)。

步骤三:分析、评价历史,揭示规律

(1) 简单讲述此战的结果。

(2) 试分析一战的性质。

(3) 人类经历这场战争的浩劫,对你有什么启发?

经过上述环节的活动探究,学生不仅详细了解了一战的经过,而且对战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这一性质有了水到渠成的理解,教学难点也就自然解决了。

(二)“活动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因知识点的繁杂、年代的枯燥,学生大多不感兴趣,甚至于讨厌上历史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比如:随堂情景剧、辩论会、讲故事等(不需太长只要能体现历史知识、针对性强即可),由学生参与设计、主持和表演,则不仅能一扫传统历史课的沉闷,使课堂“活”起来,而且能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学习变得有效率了,学生也获得了成就感,同时在协作中班级气氛也变得融洽和谐了。

(三)引入“活动探究”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赋予历史课新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学习能力。尤其对于本来学习主动性就不强的农村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课外的知识有限。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没读过什么课外的资料,更谈不上自己解决问题。但通过这几年的上课观察,我发现活动探究引入课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变化很大,由原来一切等老师讲解慢慢地能主动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每当此时,我总是及时给予他们热情的赞许和鼓励。此外,学生的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提高,一切都围绕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展开,正是在合作中每个人都转变成了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者,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四)活动探究的引入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历史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教师一定要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相信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长足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其价值取向。在历史课堂“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挥能力和特长的过程,而不是传统课堂的仅限于题目的答案能否记牢。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就不再是仅限于以回答的问题对与不对为唯一标准,而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身潜能得到发挥,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多肯定学生的亮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发展。

(五)适当引入活动探究符合新课标的历史情感与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心灵的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本身融入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环境的人的情感和创制价值。因此学习历史的过程也包括让历史与学生的心灵发生情感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一份独特的情感,以至产生创新的人生理念。活动探究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随历史情感与价值行进的一个心理路程。比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可以组织学生讲一些红军长征时的小故事。了解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困难。从而体验历史,理解长征精神中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为民族、为国家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在无形中又上了一节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切实将历史情感和价值观融入了心灵。

自“活动探究”引入历史课堂后,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又丰富了历史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历史课成为了学生喜欢的一门功课,这的确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实践证明“活动探究”已成为历史教学的一泓活水,它能为历史课堂注入生机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一)课前应有充分的准备。

对于老师来说就是备好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制定具体而详实的计划(农村中学应考虑到有些条件不具备),确定以何种方式来活动探究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对活动的内容课前了解,查阅相关资料,记住相关的知识点等。只有精心准备,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活动探究中,才能真正有利于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有画龙点睛的点评和总结。切不可学生热闹了,教师忙活了,但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谁都不知道。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只流于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

(二)教师在设计活动探究问题时要注意层次性,由浅入深,以相应的知识为依托。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危机”与“新政”的课堂上,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活动探究:第一步:新政的内容(学生可以阅读找出),第二步:总结新政结果,第三步:讨论“新政”能使美国渡过危机有什么特点?得出:政府参与干预经济(以往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第四步: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由此,有哪些经验教训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借鉴?(国家的宏观调控)

问题层层深入,将学生一步步引导至解决问题。同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三)活动探究题型的设计要侧重于小而精。

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又不是完全活动课,这就要求教师在题型设计上考虑周全,尽量用一些小点的、针对性强的题目,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活动探究的功能。切不可宏篇大论,活动起来没完没了,而到最后草草收场学生如坠迷雾,探究半天没有结果,没有成就感,丧失学习的兴趣。

(四)活动探究的内容要有选择性。

并不是所有历史课堂都需要活动探究。对于哪些课需要引入活动探究,活动探究内容是什么一定要有选择,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对课堂教学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五)活动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

有的人一提到活动探究,就可能想到学生“分组—展示材料—根据材料提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其实这只是活动探究的一种,其他像主题讨论会、课堂小戏剧等都是历史课堂活动探究可使用的形式。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探究形式还应依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而定。要兼顾需要和形象性,这样的活动探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希望能使同行们有所启发。当然“活动探究”作为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我们一起尝试和探索,不断去积累、发展、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理解“活动探究”的内涵,在历史课堂上恰当应用,就一定会让历史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开出美丽的新奇之花。正所谓“问课哪得新如许?惟有探究活水来”。

摘要:随着全新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 “活动探究”作为一泓新水注入了历史课堂。在历史教学中, 对于活动探究有什么作用, 以及如何实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把探究性活动渗透于数学课堂 篇8

一、探究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 有些教师仍习惯于采用教师言传口授, 学生静听、静观、静思为主的学习方式, 这种脱离了学生亲身体验, 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往往成为无根基的“浮萍”漂泊在“脑海”中, 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来的忘得快, 看到的记得住, 动手做更能学得好。作为教师, 我们要深悟“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和发现知识形成的机会, 留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足够活动的时间,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实践求发展”。甚至让学生走出课堂, 把学习置于比课堂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中, 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富、鲜活起来。例如:在讲《测量》一课时, 我让学生带上皮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到操场上, 到花圃中, 到旗杆旁亲自测量高度、面积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的认识。结果证明, 我的教学设计非常可行,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知识, 而且获得了新的东西。

二、探究活动必须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义务教育数学指导意见》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当前的教学中,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点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然而实际的基层教学中, 不是言行不一, 就是我行我素,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操作、实验、讨论等活动形式, 看似气氛活跃, 实则流于形式。因为是“老师要我们摆、让我们做、叫我们说的”, 思路早已限定在框架里, 就像只让囚犯在牢笼中活动活动身体一样, 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压抑、被控制状态。作为教师, 我们要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 摒弃“霸占”的课堂的做法, 抛弃无形的“指挥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 建立“师生互动、情知互动”的数学教学新模式, 为学生自主探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三、探究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素质人才,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任务。面对身心可塑的“未来创新者”, 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 去点燃创新的火花, 开发创新的潜能,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播撒创新的种子。我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抓住学生的好动、好问、好奇、好强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所学课要与其他知识相结合,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3.借助教具、学具操作, 提高探究创新技能。教学证明, 探究的课堂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开启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之门”。

四、探究活动必须着力于形式的多样化

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 即根据自己的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使同学们集思广益, 思维互补, 思路开阔,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 结论更正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这几种形式各有利弊, 在教学活动中, 如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几种形式配合得当,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探究活动时, 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进行独立解决;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要及时让学生进行全班集中讨论。

把探究性活动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中, 既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能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 还能让学生从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 从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 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适应、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课堂探究活动 篇9

一、注重课前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把握教材,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活动目标和活动任务。对于课前的活动任务设计,除了预习基础知识,如词汇、对话、课文、语法知识点,还要重视实践性活动环节,如调查、实践、体验,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学习Past and present的Task之前,让学生课前预习Task的主要内容,了解“家乡巨变”的写法,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卷调查,走访街区邻居,了解家乡20年前后的变化。要从外出交通工具、人们居住的条件、人们的生活水平、街道的发展和变化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为写作准备一手素材,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新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课前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新单词的预习,应引导学生改变记单词、抄单词的预习方法,而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对于success,改变记住词形、知其意的简单做法,让学生探讨success是名词、动词时是什么形式,动词后接什么形式,反义词是什么,success的形容词、副词又是怎么构成等,再给出选词填空的相应练习,以巩固其用法。

二、注重课堂活动,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知识的构建,倡导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巧妙设计活动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Natural Disaster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学习过程中,改变教师讲解什么是人为灾害、什么是自然灾害,判断6幅图和情境中哪些是人为灾害、哪些是自然灾害的简单做法,而是通过课前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网上截取相关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微视频或幻灯片,介绍人为事故、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借助自己的实践成果,逐一介绍flood、rainstorm、snowstorm、sandstorm、lightning and thunder、earthquake等。在介绍flood时,运用了wash away;在介绍lightning and thunder时,还提到start a fire等。显然,课前的活动使课堂活动更精彩。在英语教材中,Welcome to the unit的B部分的对话、Speak up等都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为学生用英语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reading教学是重心,教师更应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动起来。如学习“This is me”时,让学生走上讲台自我介绍;学习“My neighbor”时,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邻居;学习“My pet”时,让学生借助自己宠物图片介绍小宠物;学习“fashion show”时,让学生设计一款自己喜爱的服装,说说从款式到颜色搭配的理由;学习“past and present”的reading时,让学生分别扮演Millie和陈先生进行对话;学习“What a brave youngman”后,开展“小记者”采访英雄大火中救人的经过;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让学生说说世界上有没有鬼;学习“National charities”时,让学生介绍义务献血、义务捐款等事迹,开展一个“慈善义演”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注重课后活动环节,强化实践能力

活动教学法似乎重“动”,但有时忽视“动”的结果,最为常见的是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等活动的开展,表演、游戏、对话等活动的实施,使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而课后作业又大多数沿袭应试教育,如抄单词、背课文、做练习,学生的课外作业单调乏味,缺乏课外运用英语的主动性。因此,课外作业的布置,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学习“Teenager problem”时,让学生课后采访班级同学、学校同学、好朋友等,搜集整理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学习“This is me”后,让学生画一幅自画像,并附上简单的说明,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刚走到一起的学生彼此认识、彼此了解等。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更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活动法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活动量应适中,开展应有序,既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也要注重课前、课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有效措施和具体实施策略使活动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英语教学以活动为载体,助力英语课堂教学迈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课堂探究活动 篇10

关键词:物理课堂,探究活动,有效教学

一、积极创设良好探究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由于过于强调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往往采取单纯的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模式, 而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过于强调物理学科知识的传承和积累, 没有把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引入课堂, 从而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 导致课堂教学沉稳有余、活力不足。要想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物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物理探究问题的设计,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 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物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动手的能力, 以体现“从生活中感受物理, 通过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新理念。因此, 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探究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对物理现象和事实的感受与体验, 来自于对物理问题的敏感与好奇, 来自于对物理原因的猜想与假设, 来自于探究过程中师生不同观点的撞击和辩论, 来自于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与豁然开朗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所以, 物理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问题意识, 就必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积极创设和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富含接纳意识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激发知识和思维, 催生学生关于物理学习的猜想和假设, 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为物理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 物理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思维价值和物理问题时, 应该不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采取一种“老师也不清楚,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并参与物理探究活动。虽然物理老师的知识经验比学生丰富得多, 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物理教师只能给与必要的建议与引导, 而绝不能把答案直白地说出甚至代劳。同时对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答非所问或者错误、失误现象 (这也是正常的) , 物理教师决不能嗤之以鼻或者指责的神色, 更不能直白的批评学生。而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者给与一学生定的解释。尤其是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理甚至有价值的部分积极给予肯定与表扬, 对学生的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并积极发言的勇气和做法给及表扬与赞赏。

二、积极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探究意识

物理学科探究活动的设计要求物理教师必须巧妙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情境, 继而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探究意识,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活动。因此, 物理教师必须巧妙设计与所学知识相吻合的探究实验活动, 设计学生通过探究与合作可以排解疑难的实验, 以便物理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物理教师探究活动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 使学生在认识、分析这些平常的物理现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体验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从而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科学就在身边, 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例如, 在学习“滑动变阻器”有关知识时, 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忽明忽暗的舞台场景, 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控制舞台灯光明暗的装置, 即滑动电阻器。学生可以结合以前学习过的与电阻有关的内容: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改变电阻的几种方法: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的材料和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而后没物理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怎样使设计的电阻使用更方便”,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较上述几种方法, 得出改变导体的长度最为方便。继而引导学生对“直线式变阻器”十勇士的不方便之处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思考最好的改进方法。经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 最终得出了滑动变阻器的设计方案。在上述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 物理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从改变电阻的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怎样改变电阻的大小?如何增大电阻的变化范围?怎样使设计的作品使用更方便?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过程由浅入深,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含量, 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价值

物理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把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使学生通过“感知——思考——实验——概括——反思——改进——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进而掌握物理定律或者规律。因此, 物理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 以维持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让他们在参与、体验、感悟与反思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科学实验的方法, 在与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加工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 物理教师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思考价值, 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明确哪些属于已知条件和相同条件, 哪些属于未知条件和不同条件, 从思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在分析探究问题现象的过程中完成对物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实验、反思的过程中感悟物理实验的方法,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最终学习并掌握实验探究方法, 同时在获取相应的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实验的能力。

总之, 物理教师设计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活动该过程中去体验、反思、总结、提升,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这对话.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课堂探究活动 篇11

一、注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将书本上的知识按照教学大纲上是要求和规定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二探究式教学活动课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①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建构者;②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现知识的引导者、合作者;③教师应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站获取信息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是知识获取的引导者。其角色行为表示为: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设的强烈动机;②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③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⑤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学中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耐人寻味的气氛,幽默风趣的谈吐,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主动探究问题。

二、重视对学习环境的建构

探究性活动课的学习是自主性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促进与支持,因此必须重视对学习环境的建构,如实验室及化学药品、场地、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资源等各种工具的建构,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和信息资料。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的开放的背景和途径,使学生能够为让某一主题主动的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和器材及社会环境,探究活动就无从下手。

三、强调协作学习

探究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只有雨水情浓,和谐融洽,才能相互了解、信任,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产生共鸣,共同完成探究活动。笔者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和其他企业及居民生活区等地进行考察探究,找出这些地方空气被污染的原因,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把所有考察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物质。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教师的引导,才能找出活动的结果,单独的一个学生是不可能完成此项任务的。由此可见,探究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四、充分利用实验室

教师在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它的作用,实验室决不只是学生做分组实验采用的。我国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试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只要条件允许,上课尽量在实验室中。如化学元素化合物只是的教学,教师常用的方法是讲解知识、做演示实验,而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低,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后排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演示实验的现象,学生实际得到的现象多数是从课本上和教师的讲解中得来的,这样是实验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引发学生兴趣;②着手探索思考;③动手实验;④分析;⑤归纳这样的探究程序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例如,在讲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时,加送就可以把书上要求演示的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在实验室完成,这样学生经过亲身经历实验,可以分析、讨论、写出反应方程式,从而达到人生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如,在学习氢气的制备之后,再来学习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法时,教学可采取先让学生共同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根据反应物和反应的条件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所需仪器,自己安装置,自己动手实验。

五、做好总结和扩展工作

总结是不受控制点自然条件下,依据交易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方法。活动完成后,教师要用简短而精炼的语言,把本次活动成败概括总结一下,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大胆的设想、动手、动脑,吸取本次活动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是当地对相关知识给予拓展,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对学生的活动探讨方法、结果不能一概否定,要鼓励学生提出更加高层次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学有余地,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探究活动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革命,对教师来说是一次职业革命。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韦敏录;浅探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J];中学理科·初中版;2009年第6期

[2]谭高亮;对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微[J];素质教育论坛;2007年第7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

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篇12

所谓的探究性活动,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界定,就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研究历史课本或者各种历史材料,自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而教师也可以真正地扮演为学生“解惑”的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已经意识到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必要性,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都可以看到教师努力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营造“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异常”的课堂氛围, 但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收获,往往只是一种“空架子”。因此历史课堂上如何恰当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活动是很重要的,在这里笔者想谈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探究性内容要以教材知识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对学生来说,教材是他 们获得历 史知识的 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从教材知识中选取探究性活动的主题,这样既可以体现与教材进度同步,又可以结合一些历史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拟定探究性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这一节课的重点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时,可以结合时事焦点设置这样一个探究性活动: 模拟答记者问的形式,请美国总统奥巴马谈谈医疗改革方案。结合这个主题,教师设置了一系列的记者采访问题:作为总统,奥巴马先生你有哪些权力?你可以直接实施医疗改革方案吗?你的医疗改革方案需要经过哪些程序才可以实施?国会在你的医疗改革方案的通过和实施中有什么权力?如果国会不通过你的医疗改革方案,你怎么办?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由你任命吗?他们可以否决你的医疗改革方案吗?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探究,最终得出结论: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之间的权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以达到权力的平衡,防止专制独裁。由此,学生既深刻理解并真正掌握了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这个重点内容,又享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存在局限性,这种由教师拟定探究性活动主题的方式在中学课堂中还是占多数的。 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的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条件时,比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查阅了相关课外历史资料等情况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来寻找问题,拟定课堂探究性活动的主题。比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学生可以结合课前自己预习和查找的资料提出“为什么英国会首先发生工业革命”这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思维也更活跃,同时也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适当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原动力。因此, 在组织开展探究性活动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题材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史时,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探究。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时,学生普遍对中国古代货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北宋纸币的出现”这个知识点,设置主题是 “中国货币发展的里程碑———北宋纸币的出现”的探究性活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来探究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的出现。 可先设置情境:“假如你是一个四川的北宋商人,和另一个四川的北宋商人正在做投资资金巨大的生意,你们之间如何进行交易?”接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推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买方商人甲和卖方商人乙,然后进行现场交易。学生的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刚才这两位同学是用什么进行交易的?学生回答:四川交子。这时教师可以乘机总结:没错,四川交子在北宋时就已经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最早的纸币的诞生, 而它的诞生也说明了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通过这个有趣而简单的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既掌握了本课的一个基本知识点,即北宋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四川交子,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三、要把握好课堂探究性活动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恰当地安排时间, 才能够既保证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时有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也是衡量探究性活动课开展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探究性活动过多,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被压缩至10分钟以内,甚至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就要学生作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这就不能真正达到探究的目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上开展恰当而有效的探究性活动,目的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还要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真正为兴趣而学习历史,为使自己变得明智而学习历史。而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探究性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焕发生机,真正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摘要: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在课堂上如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性活动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多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文章通过探究性内容要以教材知识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等方面来分析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如何恰当地开展探究性活动。

上一篇:内部审计外包下一篇: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