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活动论文(精选12篇)
数学课堂活动论文 篇1
美国华盛顿州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贴着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去做了, 就理解了。”可见, 让学生“去做”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当“做数学”进入课堂之后, 课堂便成了一个快乐的大磁场, 它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仔细地观察、周密地思考、丰富地想象。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丰富, 数学的灵性在活动中飞扬, 数学能力在活动中提高。
表演——让学习灵动而有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动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表演具有情趣性, 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爱玩是人的天性, 特别是小学生, 可通过表演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还原为人生风景。一方面, 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 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 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渴望, 从而能主动地学习数学。
在教学时, 创设表演情境, 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 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 把传授新知这一环节创设为以“表演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 全班同学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了各个程序的活动中。课一开始的“找朋友”活动, 吸引全体同学。教师先让头上戴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等立体几何图形头饰的同学到黑板前面来, 然后让带牙膏盒、魔方、乒乓球、茶叶盒 (圆柱体的) 等头饰的同学去找自己的“朋友”。同学们既兴奋又认真 (因怕尴尬之事发生:找错“朋友”) , 课堂气氛热烈。然后再让作为“朋友”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是“朋友”。通过交流,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特点就清晰而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了。课堂上学生“动”了, 气氛“活”了, 概念在轻松有趣的活动过程中被牢牢地掌握了。
实践证明, 这种“表演式”教学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表演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 既激发了学习热情, 又学习了知识, 理解了概念, 训练了技能, 开发了智力, 可谓一举多得。
辩论——使学习生动有思想
封闭、单向的课堂教学, 会让孩子们保持沉默。而开放、互动的具有较大包容性的课堂则会产生“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 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 改变信息传递的被动局面, 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 使课堂呈现信息多向交流的生动活泼场面。要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 让学生在思辨中探求知识, 让它成为师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动力。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可设计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活动。教师提出:“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 并且知道一个三角形根据其角的不同, 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吗?”此时, 教师呈现出一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 只露出一个角。全班观察后, 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同桌讨论、互相补充, 最后汇报情况。
学生1:“我想是锐角三角形, 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 我想另两个也许是锐角。”
学生2:“我猜是钝角三角形, 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 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 另一个是钝角。”
学生3:“我猜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4:……
在辩论中, 学生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 大家争执不休, 各有各的想法与道理;在辩论中, 学生学会了理解他人, 尊重他人, 共享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 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学生对这样的环节兴趣浓厚, 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因为它有助于活跃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辩论”的活动中, 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 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实践——激活创新之潜能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难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 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 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思维中动手, 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例如, 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 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 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要画出120°的角, 学生一般都是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120°角吗?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动手操作的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角拼起来得到120°的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画得到120°的角。 (教师给予适时、积极的评价。) 教师又一次出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 看谁最先发现?”这时,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争先恐后地展开了操作探索, 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尺的一边 (或直尺) 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 (即用平角减去60°)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演示、学生看的被动传授方式,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创造”出了所学知识。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充分体验了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很难有这样的结果。
调查——让数学回归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 教师一定要充分创造条件, 为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由于课堂时间的短暂性, 所以课外活动便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学生利用这一延伸, 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并养成自觉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习惯。
生活是无限大的课堂,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的问题, 它们有着特殊的“亲和力”。例如, 在学生了解和掌握统计的相关知识后, 课后可安排调查活动。“谁能较好地调查出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员状况、年龄结构及收入情况?请记录相关数据, 并用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你一定能从中发现许多问题, 下一节课展示给大家看。”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下课后学生热烈地讨论着、准备着……这一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数据, 自己整理数据, 自己制作统计图或统计表, 既可以巩固统计的知识, 又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只要我们选准切入点, 坚定信心, 多思、质疑、善问, 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数学课堂活动论文 篇2
岳霞
本学期开展的数学公开课活动已经结束(共20节课),现对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通过听课,发现有好多老师的课、好多环节、细节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比如:大张艳丽老师、孙倩老师课堂中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把微笑带给学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活”字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孙春红老师的语言准确、严密、扎实、到位,逻辑性、层次性强,突出“精讲”的教学能力。学习尹秀华老师的教学各环节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凑、扎实、高效,突出“实”字的教学风格。学习胡立娟老师、张丽华老师、韩福英老师善于组织教学,常规训练有素,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学习张慧荣老师、孟云霞老师、石磊老师、高会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规范的板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老师们的教学可以看出,我们实小的数学老师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在看到我们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有的课,有的教学环节还不尽人意,还存有差距,有待于提高。
问题一:在有的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比如:课堂上好学生唱主角,课堂上齐答太多,提问、讨论轮不到学困生,结果是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堂气氛很活跃、正确率高,教师课上得心应手。其实这些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就更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了。
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的课堂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问题二:有的课上教师讲解太细,为学生包办代替太多,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有的课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没让学生动手(可能怕课堂上乱),有的动笔练习少,根本保证不了学生充分的消化练习时间,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亲自体验;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要为学生创造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问题三:有的课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教,不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矫正。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一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响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问题四: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最佳作用时机,有的课把握不够好。
新课程及新的评价标准要求恰当使用多媒体,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说在课堂上只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要把握好运用的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设计制作的课件,应根据自己的备课进行设计,要尽可能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能让课件制约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问题五:有的课课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应预设问题的可能出现,并做好两手准备,不能让临时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耽误学生宝贵的35分钟时间。
为了严格执行规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以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如何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呢?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转变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即使课堂上老师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一要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二要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权时要放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究、研讨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总结知识规律等。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训练实效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老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低。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要做到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导讲在精处。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尝试、自学也能会的;重点讲知识运用的方法和步骤。以学生为主体,练为主线。即:强化习题训练,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第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必须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必须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剃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让数学课堂活动化 篇3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
抽象的数学知识总是以各种载体融入一定的活动场景中,要实现活动化,教师就必须充分创设逼真的情境组织课堂教学,尽力实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化。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并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教学《动物乐园》时,我设计了一幅各种动物欢乐聚会的画面。先让学生观察认识画面内容,再引导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两种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比较动物多少的方法。接着给学生图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这样学生的兴趣很大,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
四、让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我们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概念的含义后,可引导学生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善学、会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课堂活动论文 篇4
一、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 适度开展课堂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必须建立在学生思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活动难度过大或是活动内容过于拔高, 都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因此,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课堂活动的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容的过程中, 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让三角形动起来”的探究活动.先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背景描述: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 点P和点Q分别从点A和点C出发, 以相同速度做匀速运动.其中, 点P沿射线AB运动, 点Q沿BC延长线运动.若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 作PE⊥AC于点E, 则当P、Q两点运动时, 线段DE的长度是否会改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 学生需要先将文字转化为图形, 再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求解.加入了运用元素后, 问题难度虽有提升, 但始终没有脱离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范围, 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可以胜任的.这一过程中学生顺利作出图形 (如图) 并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流畅.
二、准确把握知识特点, 有效开展课堂活动
不同种类和章节的数学知识, 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不同的知识所采取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自然也不同.就课堂活动设计来说, 不同知识内容的活动开展方式必然也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内容时, 我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动手画一画”的活动.先向每个学生提供如下一幅图形, 其中显示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的位置形态 (如下图) .然后, 让学生试着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 并用点P (a, b) 的坐标来表示其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另外, 再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及点C2的坐标.最后, 想办法通过画图找出由△A2B2C2变换为△A1B1C1的方法.轴对称本来就是以图形为主体的知识内容, 对它的理解自然应当在图形的辅助下开始和深化.这一活动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有效”的活动开展往往都是建立在“有区别”的活动设计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住每一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特点, 才能设计出完全契合当前知识所需的课堂活动, 学生才能在课堂活动的引领下将相应的知识内容掌握到位.
三、关注重点思维形式, 创新开展课堂活动
很多教师表示, 课堂活动开展得多了, 设计思路也随之陷入了一个禁锢的圈子.受课堂这个环境所限, 能够开展的活动方式十分有限.固定集中轮流进行课堂活动, 学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参与热情也会随之而降低.在笔者看来, 这一现象的出现, 从根本上还是源于活动设计创新意识的缺乏.既然从知识内容本身寻求创新的余地不大,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从思维形式尝试入手.
例如, 在教学完菱形的基本内容后, 我让学生完成一个开放性活动:每人给一张长12cm、宽5cm的矩形纸片, 让学生想办法折出一个面积最大的菱形.这件事看似简单, 但想要实现面积最大的目标, 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较多学生想到的是如下两种折纸方案, 我就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折纸的面积进行比较, 十分到位地训练了学生的开放思维.
摘要:新课改以来, 广大的数学教师注重创新教学,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引入了多种活动策略实施教学活动, 将枯燥、无趣的数学课上“活”,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进行了研究, 以供参考.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哪些 篇5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抽象空洞的说教难以唤起学生的思维共鸣,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图片、实物、投影、演示乃至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巧设情境、缩短时空跨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我在教相遇问题应用题“小军和小红同时从家里相对走向学校,小军每分钟走5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经过5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时,我让每位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学具,两只手分别握着“小军”和“小红”,老师提出要求:“听口令后同时按要求走,走时每位同学口中喊口令,5分钟后停止,并且不要动。”学生按要求演示,演示完,老师问:“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正好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两人5分钟所走路程的和。”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讨论解法。通过老师和学生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在有趣的演示中感悟并掌握了两家相距的路程就是两人所走路程之和的知识点。
二、增加实践操作,减少理论灌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老师一味追求理论化,直接把书上的概念、规则等灌注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当,我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这里的“做”就是教师要把抽象化的事物具体化,把抽象的知识寓生动活泼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变得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他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
例如:为了证明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先让学生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让学生沿对角线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把两个三角形比一比,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得出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我接着说:“你能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试试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拼出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我逐一把学生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追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从你刚才所做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这只是一节练习课中的小高潮,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这样的发现是积极主动而有效的发现,是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开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丰富课堂活动 提升数学素养 篇6
[关键词]课堂活动 数学素养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8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的提升要靠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推理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建立自信心。
一、自主探究中提升数学素养
自主探究是学生探索数学新知的重要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决心。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的引入阶段,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存折里钱的存入用“+30℃” 表示,支出用“-30℃”表示;南京冬天温度可达到-10℃,夏天温度可达到+30℃;地理课本中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如何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000、-3000、-10、+30、+8848、-155这些又是什么数?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这些问题的设置自然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自然会带着疑问阅读教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3000、+30、+8848等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数字前面的“+”号可以省略不写,-3000、-10、-155都是负数,“-”号不能省略;负数表示的意思与正数正好相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基础知识,通过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数学素养。
二、实际练习中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练习题,既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也要有需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的成就感,又能让学生体验同学间合作学习的乐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赵老师骑车每小时20千米,她从家到学校要用0.24小时,请问赵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是步行,她每小时要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
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每小时20千米是骑车的速度,0.24小时是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很快就能知道这是一道路程问题,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很容易得出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8千米。怎么才能知道“她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得出常规方法,即“求出步行到学校需要的速度后再与5千米/小时进行对比,大于5千米/小时就是不‘能’,反之就是‘能’”,还得到了新的方法“求出步行走完全程4.8千米所需的时间与0.8小时进行比较,多于0.8小时就是不‘能’,少于0.8小时就是‘能’”。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得出解题的方法,提升了数学素养。
三、总结归纳中提升数学素养
小结不只是在一节课结束之前的总结,还可以是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完成一道题后进行的总结。课堂小结不是只让学生说学到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所运用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如学习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中的“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知识点后,就可以一练习题来进行总结:“市文化广场上有一个底座是用混凝土浇筑成的棱长为2.7米的正方体雕塑,请问:(1)这个雕塑占地多少平方米?(2)浇筑这个雕塑底座需要混凝土多少立方米?(3)给这个雕塑的底座四周贴上大理石,贴大理石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正方体的粉笔盒想象成雕塑的正方体底座,学生通过观察得知:正方体粉笔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即正方体的底面积就是雕塑的占地面积;正方体的雕塑底座用混凝土浇筑就好比需要有多少混凝土填满正方体的盒子,实际就是要求正方体的体积;在雕塑的底座四周贴上大理石就是在正方体的侧面贴上大理石,求贴大理石的面积也就是要求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接着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就能体会到建模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在总结中数学素养自然得到提升。
数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能拥有现代的教育观念,能用丰富的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活动——使数学课堂彰显魅力 篇7
一、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活思考”与“数学思考”手拉手
教学片段一:“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 。
师:小朋友们, 你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哪些超市?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哪家超市买东西, 为什么?
生:农工商超市, 他们卖的东西又好又便宜。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懂事能干, 还会自己买东西。下面, 我们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 好吗?
生:好。
师:我们开一家小型的农工商超市, 先要做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首先要有商品, 并将它们分类后放在柜台上, 贴上相应的价格标签。谁愿意上来用你灵巧的小手来布置柜台? (有八名学生跑上台)
师:别的小朋友可以一边观看, 一边给他们出好的主意。
学生摆完后问:这几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摆放的?
生:把学习用的放在一起, 把玩的放在一起……
师: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 你都认识吗?谁愿意读一读。
生:一辆玩具汽车16元, 蓝猫铅笔5元钱……
师:由我来担任超市的总经理, 请各小组的组长来担任小经理和收银员, 其余的小朋友当顾客。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想做、能做、爱做的事, 这样不仅巩固了学到的知识, 而且发现了新的规律, 学生享受了动手实践的快乐。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生活思考”与“数学思考”拉起了手, 数学活动让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二、趣味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心连心
教学片段二: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年级) 。
师:我们学会了2~9的乘法口诀, 下面请你们用2~9的乘法口诀来“对口令”, 比比看, 谁对得好?
() 八二十四八 () 七十二 () 十六
师:对完口令, 我们来“送信”。 (6人1组, 要求:认真计算, 商是几, 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邮递员, 并把“信”投进信箱, 组长查看每个信箱中的信, 看是否都送对啦。最后, 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 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 商是1。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 激活课堂气氛, 让学生“动”起来, 这符合小学生好奇, 好胜的心理特点。因此,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 开展“开火车、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找朋友、投掷”等游戏,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起学习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操作活动———让学生的“表层思考”与“深刻理解”背靠背
教学片段三: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 。
师:如果给你一张纸, 你会怎样玩?
生1:我会折小船、折青蛙。
生2:我会在上画出美丽的图画, 送给朋友。
师:请同学们先把纸对折, 然后从折痕的地方, 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动手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瞧, 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吧。通过动手折一折, 就能发现我们的数学问题。其实我们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出示一组图形。 (圆, 等腰梯形, 等边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师:请大家先猜一猜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然后再拿出口袋里的这些图形折一折, 验证一下。 (学生猜, 验证)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折叠平行四边形可以完全重合。
生2:不是, 因为平行四边形沿着对称轴折不可能重合。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认为对的, 请说理由, 认为不是的, 也说理由。
生1:我认为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不让剪的话, 我无论怎么对折都不能让两边完全重合, 所以他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中也有轴对称图形, 如菱形。
生3:还有长方形, 正方形。
师:是啊!大家真爱动脑筋, 像菱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他们是轴对称图形, 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 探索发现轴对称的规律, 能够自我辨别轴对称图形,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中,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 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 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 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是因为有了数学活动这个载体, 它是情感的传输纽带, 推动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四步走” 篇8
一、精研学情, 创设情境, 适当介入探究
何克抗教授指出, “有意义的学习应是以积极的心态, 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对新问题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一场和谐的探究活动, 师生应组成共同的“学习团队”,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中, 离不开教师科学、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 和教师自身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不认真研究学情, 就会介入过早或过迟, 造成进度和管理上的混乱, 使探究教学低效。而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动态生成则又促进了课堂的和谐。如今的课堂更关注过程体验中的即时生成, 在动态生成中, 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 产生思维的火花。如果说更好的“预设”是为了“生成”, 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 也就是“课堂和谐的教学艺术”。
如“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 探究的是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公平性 (可能性大小) 问题。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等可能性) , 是这节课的重点。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可能性事件, 已经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 这是该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的学情。因此, 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在游戏中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 解决游戏中的不公平问题, 利用等可能性的分析设计公平的游戏, 把游戏中的可能性这一数学问题突显出来, 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依次创设用公平的骰子 (以出现大于3或小于3的数字决定胜负) 和不公平的骰子 (每个面大小不同) 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一个公平的游戏的丰富内涵。在学生理解后, 放手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个超市开奖的转盘, 激发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原始动力。感受在随机性、偶然性的影响下, 有时候看似不公平的转盘实际上商家和购物者都是能够接受的, 而若设计等扇面的转盘来分别表示获得的奖次反而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 商家也不能接受。
二、留足时间, 激发动因, 充分展开探究。
目前, 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探究时间太短, 往往是学生的讨论未展开, 实质问题还未全面突破, 即以几位思维活跃的小组代表用个人见解替代小组结论而草草收场。仓促的讨论, 不同意见无法充分发表, 更缺乏必要的争论, 课堂鲜见生动活泼、欲罢不能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讨论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说、敢问、会听的能力, 并注意调控节奏, 方能水到渠成。这在“梯形面积计算”这类几何类型的新授课中体现得很充分, 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作梯形的对角线, 将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随着探究时间的增加, 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思路, 深刻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因。
三、难易有序, 重视反馈, 分层推进探究
新课程强调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探究活动中, 内容预设要注重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都可以得到发挥的空间, 做到难易有序, 并对于探究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反馈。具体操作时可以把问题的难易分为几档,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层次不同的问题, 使层次低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通过合作交流、及时反馈得到思维的进步。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分层次推进, 可以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中, 教师在练习环节, 出了这样一题:
教师先让学生找规律。一名学生说:“我发现的规律是数字之间相差1, 第一行1+1=2, 2+1=3, 3+1=4;第二行2+1=3, 3+1=4。”教师愣了一下, 学生此时还不能用上新知识, 教师让该学生坐下, 另外请一位数学较好的学生继续回答。其实这名学生的答案并不是完全错误的, 他只是观察到部分规律, 此时教师不妨继续引导:“说得有道理, 但是用你发现的规律继续算4+1应该等于5呀, 题目中是1。”让这一层次的学生体会到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本题, 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验证自己所发现规律的习惯。但是该教师却是直接忽略了低层次学生的问题, 其实这都是在探究活动前, 教师对探究的层次缺乏必要的预设, 导致对学生的生成无法及时反馈。
四、揭示难点, 理清思路, 深入挖掘探究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探究设计, 应该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探究深度的需求, 挖掘其中的难点问题。数学课堂的探究可以广泛地指向任何一个问题, 只要这个问题能成为学生思维的激发点, 能让学生经历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之后, 获得思维能力上的新增长。如果随意地给学生通过简单的自主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贴上探究的标签, 留给他们的探究空间就十分有限了;如果一个教师的预设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 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 那么所谓探究的活动设计, 就背离了合作探究的本意, 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了。笔者在教学“棱长总和”一课时, 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用一根彩带如下图所示捆扎一种礼品盒, 如果接头处彩带长15厘米, 这根彩带长多少厘米?
引导学生思考:1.彩带的长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现在大家买生日蛋糕、买礼物时, 经常用这样的十字法给包装盒绑彩带。商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呢?现在老师给你们一根彩带, 你们合作为包装盒绑彩带, 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探究兴趣高涨, 在小组充分合作挖掘后, 学生一致得出了结论:十字法绑包装盒最牢固, 很实用方便, 最省材料, 最符合商家的利益。整节课操作性强, 在数学本质引导下的生活味充满了整个课堂, 充满了学生的思维。
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探究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研究。只有用心传递的关爱, 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 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 产生新的智慧, 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探究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活动论文 篇9
1.“说”概念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尝试、体验抽象概括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知识的形成是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面对新的学习内容, 要进行分析、判断、推理、选择, 如果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 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已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概念, 融合得越快, 越完全, 说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消化的速度就越高, 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但是,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得又快又好, 那么原因是什么?我想这与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及相关内容的积累有莫大的关系.因此,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必须创设一个适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在“说数学”的活动中, 尽可能多地获得有关知识的背景、来源这样的有效信息, 让学生能自己去分析、讨论、总结、完善, 直至能给出较完整的、较准确的数学概念.
案例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问题:绿苑小区住宅设计, 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 并且长比宽多10米, 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分析本题是长方形面积问题, 主要涉及面积、长、宽三个量, 所以可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 列出方程
x (x+10) =900, 整理, 得x2+10x-900=0.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思考, 问题归纳为解方程, 显然, 这个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先来研究这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点, 以后再研究如何解决这类方程.
引导1:以上这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这个方程是二次的.
引导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都是方程, 都只有一个元.
引导3:ax2, bx, c, a, b各代表什么?有特殊要求吗?
学生:ax2叫做二次项, bx叫做一次项, c叫做常数项, a是二次项系数, b是一次项系数.
本案例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发生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体验数学抽象的过程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 .
2.“说”语言转换, 加强概念理解, 培养学生进行语言转换
这里所说的语言转换是双向的, 它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民族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换, 即将民族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或者将数学语言转换为民族语言, 前者即常说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 比如数学建模, 这在数学的应用教学中是屡见不鲜, 其重点是利用数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则是指学生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反过来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解释, 让自己更容易理解、内化.教学实践表明, 只要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的概念并且能给出揭示概念本质属性的解释的话, 那么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必然比较深刻.因此, 在进行概念学习时, 通过两种语言间的互相转换, 学生就可以为抽象的数学语言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借鉴, 并以此为契机, 进行深刻理解.语言的互相转换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间的互相转换.初中代数部分的语言转换大多是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 但几何部分的语言转换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一些, 它要根据问题的需要, 确定按照哪种规则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3. 数学试卷讲评课和习题课中学生的“说数学”活动
每次考试后, 基本上都要进行数学试卷讲评.我们所见到的数学试卷分析课最常见的模式是教师一节课都在不停地分析试题, 学生则默默地坐在那里听.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这种传统的试卷分析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那么什么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很简单, 让学生唱主角, 让学生主导讲评与分析, 进行“说题”教学, 把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所谓“说题”, 就是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试题的认识和理解;说试题的条件、结论与它所涉及的知识点 (像概念、公理、定理, 等等) ;说试题的条件、结论之间的相互转化;说试题与曾经学过的哪种类型题相似;说自己预备要用什么思想方法;说自己对试题的想法与猜测;说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到的;说这样想的原因, 等等.
俗话说, “不打没准备的仗”.“说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习题课, 它不是做题, “说题”不仅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所以, 在上课前教师不仅要对试卷上的每一道试题仔细揣摩, 还要对学生在考试中、考试后给出的正确解题方法作详细的统计与分析, 准备好要指导学生说些什么、怎样说.
4. 结论
利用活动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篇10
外国教授提了五个要点:(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加里鲍里奇等教授的研究)
1.清晰的教学思路;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任务导向明确;
4.学生的投入;
5.成功率高。
我国教授也提出了三个要点:(我国重庆师大黄翔等教授的研究)
1.应当是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
2.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3.是富有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
在这种有效教学理念指引下,我认为教师可以利用活动单,按如下几点依次着手。
一、有“备”无患———优化数学课堂从改革备课思路开始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的过程有助于明确教学思路,确定教学方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的备课提供了思路。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我们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最后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我们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但在课堂上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标,实施活动单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践表明,“活动单”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智力,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的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反思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会数学知识。
1. 利用活动单创设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兴趣和动机密不可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并自始至终地保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应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活动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
2. 教师点拨完成活动单学习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分析活动单任务。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重新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每组4—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分析任务,能活跃思维,探讨学习新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我们要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我们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我们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我们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和道德倾向的正确轨道上来,让学生通过尝试来体会、理解操作方法。
3. 活动单的拓展与反思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反思方法,这样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从而逐步促使学生优化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反思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谋求发展,在反思中获取创新。
三、“优评”点缀———改革评价语言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在每一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在解答一题多解类题目或开放类题目时,对学生说出、写出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加以激励,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再如,在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对的,但由于未看清数字,在解题列式时算式是错的。这时,我们就不能只看算式本身和结果的正确性,而要看到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在旁加注“提示语”,如:“如果你细心些!相信你一定能解答正确。”在评价时,我们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借助数学课堂,积累活动经验 篇11
[关键词]借助;数学;课堂;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继续保证“双基”的基础上,还必须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借助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尽管类似于这样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二、借助探究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有经历的数学思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做“摸球”实验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已知盒内有9个白球和1个黄球的前提下让学生猜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对学生来说已经毫无新鲜感,因此教师变化角度展开如下数学活动:“(出示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10个,不过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充分调动各自已有的经验来尝试解决。有的同学用猜的方法,随即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被同伴否认。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多。此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成了学生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三、借助思维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等。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知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如,在研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由此启发学生观察等式,联系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进行合情推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尽管学生对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密度”不太了解,但是由于有着对之前学习的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经验,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个数学直觉,那就是在“比”中存在类似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个结论便是依据类比的经验得出的。而随即展开的验证活动中,学生也能从过去相关的经验中找到方法上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这段内容的处理能够可以大胆放手。学生类似的经验越丰富,新知就越容易主动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发现其本质的异同,继而将学生发现的一个个知识“点”连接成一串知识“链”,进而构成牢固的知识“网”。
四、借助综合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现实中,许多数学活动都会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操作、探究的经验,也要有思考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意识。
例如,下图中的两条线段表示两幢新建的大楼。现在要从“*”处将煤气送往两幢大楼,并且要使煤气管道的长度可能短,你能表示管道的位置吗?
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需要学生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来诠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的意识,并能顺利地作图解答,那么说明他的相关知识经验已经形成,反之,则说明形成不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总是先进行思维上的深思熟虑而后再进行作图设计,最后实践操作。因此,应用的意识是充分建立在学生思考的经验和操作的经验基础上的。正如朱德全教授所指出的,“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
数学活动中开启智慧课堂研究 篇12
关键词:数学活动,兴趣,反思,亲身经历,智慧
数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有效组织, 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也会让理性而又严谨的数学课堂弥漫着感性而又温情的和谐氛围。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 学生可以感受操作的魅力, 获得展示的机会, 体会到克服困难的快乐, 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在实践操作中绽放机智
实践操作可以让静止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 动态而直观地完美呈现给学生。操作, 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揭开了数学的神秘面纱, 让学生在迷茫中寻找到一丝灵感, 在疑惑中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例如, 在教学完圆柱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5 分米、宽2 分米的长方形纸, 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 它的侧面积是 ( ) 平方分米。”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生1:刚开始读完题目后, 我没有明白题目的意思。后来, 我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 把它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时我明白了: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就是4.5×2=9 (平方分米) 。生2:我觉得他的想法不够巧妙。我也是拿一张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 但在操作中我发现这个圆柱的侧面积等于长方形纸的面积。所以, 求圆柱的侧面积可以直接用4.5×2=9 (平方分米) 。充分信任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地去动手操作, 学生呈现的是异彩纷呈的结果。通过实际操作, 让复杂的问题立马变得简单。学生们在操作中绽放机智, 在实践中收获快乐, 让数学课堂充盈着智慧的色彩.
二、在合作交流中凸显睿智
合作交流体现出学生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展示的一种语言之美。在交流中, 观点的碰撞、成果的共享、智慧的彰显, 都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凸显睿智。例如, 有这样一道题:用12 个棱长为2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有几种摆法?其中表面积最小是多少?教师及时引导:请同学们动脑、动手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如果有困难, 可以和组内的同学讨论讨论。不一会儿, 有的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生1:老师, 我想到了这样一些摆法。第一种:长24 厘米、宽2 厘米、高2 厘米。第二种:长8 厘米、宽6 厘米、高2 厘米。第三种:长12 厘米、宽4 厘米、高2 厘米。其中第二种摆法表面积最小, 是152 平方厘米。生2: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应该是有4 种摆法。第一种:长、宽和高分别为12 厘米、4 厘米和2 厘米。第二种:长、宽和高分别是8 厘米、6 厘米和2 厘米。第三种:长是6 厘米、宽与高都是4 厘米。第四种:长是24 厘米、宽和高都是2 厘米。其中第三种长6 厘米、宽和高都是4 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 是128 平方厘米。生3:老师, 我有补充。虽然他说是对的, 但是他想的过程有点乱, 我在思考摆法的时候是有顺序的。四种摆法分别是:第一种:首先把12 个小正方体直接摆成一排, 即长24厘米、宽2 厘米、高2 厘米;表面积:24×2×4+2×2×2=200平方厘米。第二种是摆成两排, 每排摆6 个;即长12 厘米、宽4厘米、高2 厘米;表面积: (12×4+12×2+4×2) ×2=160 平方厘米。第三种是把12 个小正方体摆成三排, 每排摆4 个, 即长8厘米、宽6 厘米、高2 厘米;表面积: (8×6+8×2+6×2) ×2=152 平方厘米。第四种:再考虑摆两层的情况, 第一层只能摆6 个小正方体, 即长6 厘米、宽4 厘米、高4 厘米;表面积:6×4×4+4×4×2=128 平方厘米。而且我发现当长、宽、高最接近时,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最小的。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 他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让教师也深深佩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的体验, 会使学生的印象最深刻。可以说, 每一个细小的发现都表达着他们对数学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 每一次小小的补充都见证了他们对数学知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在反思体验中彰显智慧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常常只重视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果, 却忽视了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在学习“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有的学生计算虽然正确, 但却说不出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对解题过程的梳理。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回顾头来看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并试着让他们把怎样计算的过程说出来。只要这样坚持下去, 学生表达思路的过程一定会越来越清晰的。而反思并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积累经验, 提炼想法, 彰显智慧。
四、结束语
总之,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记忆深刻。机械的重复、单调的模仿, 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 让数学知识由冰冷变得温情, 由抽象变得生动。在亲力亲为的数学活动中, 学生的智慧得以施展, 灵性得以彰显,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02) .
【数学课堂活动论文】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论文11-06
数学课堂活动的教学09-23
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06-11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论文08-22
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论文06-12
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论文07-27
高中数学的课堂练习论文08-05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论文09-04
巧妙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论文09-17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