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钢琴代名词(共3篇)
现代钢琴代名词 篇1
虽然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广泛应用于新闻广告英语, 但在外贸商业英语、科技文献和各种文体风格的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并不罕见, 在各类翻译中, 英语纯名词短语, 大有“用武之地”, 甚至在各种交际场合也用得上。可见, 英语纯名词短语已成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纯名词短语的普遍应用不仅丰富了英语表达法, 而且使英语表达更加流畅, 更接近于汉语表达, 从而缩小了这两种语言在思维表达方面的词序差异。如果我们真正掌握各类英语纯名词短语的结构类别及表达的意义类别, 并善于灵活运用, 那么, 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便可以提高。
本文探讨的纯名词短语专指那些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复合词或名词词组作前置定语+名词中心词 (headword) 所构成的名词短语。有时, 此类纯名词短语前面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现代英语的纯名词短语处处可见, 而且越来越多, 可谓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 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专就英语纯名词短语的详细成分、所表达的意义类型及其实际应用作探讨, 与教育同行、学者和专家一同探究。
1. 英语纯名词短语的构成
纯名词短语的普遍使用是现代英语日趋简练的主要标志之一。纯名词短语的构成, 通常可将它们细分成以下几种。
(1) 一名词修饰、限制或说明另一名词即名词中心词。这种结构的名词短语比比皆是。例如:power abuse (=abuse of power) , the food problem (=the problem about food) , the computer net work (=the network (=the network of computers) , stone walls (=walls made of stone) , a straw hat (=hat made of straw) , orange juice (juice extracted from orange) , college president (=president of the college) , 等等。
由上例可知, 英语纯名词短语都可改为名词中心词+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定语从句, 从而变成名词中心词+后置定语这种结构的名词短语。可见, 在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中, 原来做后置定语的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定语从句干脆利落地简化成名词修饰语。这样, 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就变得高度凝练, 字简意繁, 而且跟汉语的名词词组在词序排列上完全相同 (如:glass window=玻璃窗;silk handkerchief=丝手帕) 。这表明英汉两种语言在逻辑思维顺序和表达方式方面越来越接近。
(2) 英语复合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复合名词修饰、限制或说明名词中心词。这样的名词短语也经常“抛头露面”, 特别是在报刊英语、广告英语中用得最为频繁。试举数例:thebread-and-butter question (=the question about bread and butter) , A three-bed-room house (=a house consisting mainly of three bed rooms) , the 16-nation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in which 16 nation participated) , the 24-hour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that for 24 hours) , national-security matters (=matters concerning national security) , the industrial-pollution problem (=the problem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 the economic-reform policy (=the policy on economic reform) , Domestic Affair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Domestic Affairs) , a global-war danger (=the danger of a global war) , the flight-against-corruption campaign (=the campaign of fighting against corruption) 。
上面列举的纯名词短语可改为名词中心词+介词短语/分词短语/限制性定语从句这种带后置定语的传统式名词短语。我把最后成分分为名词的复合词都看做名词性复合词。因为他们不仅在形式上同名词相似, 而且在功能方面与名词相近。上面列出的名词短语的中心词的前置定语都是名词性复合词, 同名词前置定语无异。
在现代英语中复合词到处“露面”, 其形式多样。有时, 由若干单词构成的复合名词充满不同寻常的意义, 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下例中复合名词都是由句子构成的, 由这样的复合词+名词中心词构成的纯名词短语更是生动活泼, 耐人寻味, 令人难以忘怀。
(1) He gave her an I-love-you kiss and a passionate hugging ensued.
(2) What he follows is the-end-justifies-the-means philosophy.
(3) He has a let-bygones-be-bygones manner.
(4) Amid this“Long-live-the king”cheer the king and his courtiers, gallantly dressed, rode through the crowd into the palace.
以上第一个例句中的复合词I-love-you显然是个陈述句构成, 第二个例句中的复合词也是这样, 第三句中的复合词实际上是个祈使句, 第四句的复合词“Long-live-the-king”则是由一个感叹句组成的。这类由句子构成的修饰名词中心词的前置定语复合词也可视为名词性复合词, 因为其作用跟名词作前置定语差不多一样。这种句子复合词+名词中心词构成的名词短语形象具体, 给人强烈的动态感或情景感, 富有表达意义。但这类名词短语的前置定语———句子复合词, 具有很大的临时性, 一般是作者为了特殊的问题效果, 为了给读者特别的印象而临时创造出来的。
(3) 缩略词修饰或限制名词中心词构成纯名词短语。例如:
(1) Now testimony from mobsters and talks by USN&WR reporters with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reveal anew pattern of marketplace scams touching the lives of millions.
(2) To meet these threats, he hoped to expand the US initiative at last year’s G7 summit with a package of 4 recommendations to combat terrorism and organized crime.
以上第一句中的纯名词短语USN&WR即reporters from US News&World Report or reporters who work on US News&World Report。前置定语USN&WR是个词首字母缩略词, 代替US News&World Report。第二句中的the US initiative等于the initiative advanced or put forward by united States;G7 summit等于the summit of the Group of Seven leading industrialized nations。可见, 英语缩略词, 特别是指代组织机构或专有名称的此首字母缩略词 (acronyms) +名次中心词组成的纯名词短语言简意繁, 可大大节约篇幅, 因此在新闻、广告英语中最为常见。
(4) 两个名词分别修饰或限制或说明同一名词中心词构成复杂纯名词短语。例如:
(1) Steak and kidney pies (=steak pies and kidney pies, or=pies made of both steak and kidney) ;
(2) Bread and butter breakfast (=breakfast consisting of both bread and butter) ;
(3)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
(4) Gold and silver ores (=gold ores and silver pres=ores of gold and ores of silver) ;
(5)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mercials (=radio commercials and television commercials=commercials transmitted by radio and those by television) ;
(6) Youth and community work (=youth work and community work
从以上大多数例子来看, 两个并列的名词同时分别修饰同一名词中心词所形成的纯名词短语所表达的意义一般相当于两个名词词组的意义之和。换言之, 这类纯名词短语绝大多数所表达的意思是双场次的或双方面的。但有些则表达不可分割的整体意义, 结合上面的例子说来, 这类名词短语表达的逻辑意义一目了然, 毫无疑义, 但其中有些时可有两种解释, 如上例 (1) 。究竟哪一种理解切合实际要看上下文或视实际情况而定。
(A) 名词词组限定名词中心词构成颇为复杂的纯名词短语。例如:Primary school children (=children who go to primary school) , high quality products (=products of high quality) ,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the growth of world population) ,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issues o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martial arts myth (=the myth if martial arts) , the European Union Law (=the Law laid down or pass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
从上例不难看出, 限制名词中心词的前置名词词组的作用, 也是由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限制性定语从句简化而成前置定语的。由名词词组+名词中心词构成的纯名词短语在现代英语中屡见不鲜, 朗朗上口, 非常自然。
(B) 名词+名词词组+名词中心词构成十分复杂的纯名词短语。例如:high-technology personal computer manufacturer (=manufacturer who produces personal computers which involve high technology) , laser skin rejuvena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of skin by laser to rejuvenate it) , Shang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on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等。
显而易见, 这种复杂的纯名词短语十分紧凑, 具有严密而复杂的逻辑意义关系。
有些纯名词段汉语前面还有限定词和形容词 (有事甚至有多个形容词) , 从而构成十分复杂的一般名词短语, 齐排列顺序为:限定词+形容词+名词+名词中心词。如:按intimate, innovative dance company, our nice big round old blue flowervase.注意:名词定语总是紧挨着名词中心词。
2. 英语纯名词短语表达的一般意义类别
不同类型的纯名词短语表达不同种类的意思。概括起来, 一般有如下几种。
(1) 专有名词段表达特有的固定不变的意义, 通常表示国名、地名、机构名称等。如:South Korea, North Korea, Bucking-ham Palac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等。
专有名词短语的每个词的词首字母总是大写 (虚词除外) 。机构名称常写成词首字母缩略词, 以节省篇幅。
(2) 表头衔、尊称、职称的名词+姓或名构成的专有名词短语用语人际称呼, 表示人际关系。如:President Clinton, president Yeltsin, Premier Zhou, Chairman Mao, Secretary-General Jiang, Chancellor Smith, Archbishop Tutu, Mr.Wang, Mrs.Semino, Madame Barber, Miss Aileen, Dr.Short, Professor Leech, Director Tan Ran, 等。
一般来说, 头衔或尊称或职称+姓 (title plus last name) 表示正式的尊称, 可表同事关系或地位同等关系。下级称上级、群众称领导、地位低者称地位高者都可采用这种称呼。
如果使用头衔或尊称或职称+姓名这样的名词短语称呼, 则表示而这之间的关系较亲近;如果对某人直呼其名, 则表示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或非常亲近。
(3) 众多的名词短语表示种属。如:A flower is a subclass of‘shop’.下面列出的纯名词短语都表示类中之属, 意义颇为具体明确。譬如:blood test, danger signal, fire station, fish market, light rays electricity company, police station, bus driver, music teacher, PC dealers, BBC anchorman, sports shirts, telephone number, traffic lights, water works, tax cuts, bonus scheme, business degree, deposit account, beef export, police protection, travel documents, information department等。
上列纯名词短语的名词中心词表示类别, 其中名词前置定语对中心词加以限制, 从而缩小类别的范围, 使整个名词短语意义具体。这类名词短语为数最多。本文第一部分列举的许多纯名词短语都属此类。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纯名词短语的第一个成分有核心重音。
(4) 还有位数相当多的纯名词短语表示另一种意义。让我们首先观察以下实例:cotton shirts (=shirts made of cotton) , iron bars (=bars made of iron) , a lead pencil, a leather belt, rubber gloves, silk ties, a steel girder, a pine forest, stone cottages, glass doors, brick buildings, leather shoes, cane sugar等。
显然, 在上面这些纯名词短语, 第一个名词表示的东西是第二个名词所指物的构成材料。这类名词短语也处处可见, 读来流畅自然, 其意义一目了然。本文第一部分列出的许多纯名词短语也属此类。在这类名词词组中, 名词定语和名词中心词都应仲读, 但核心重音落在第二个名词, 即落在名词中心词。
在这类名词短语中, wood和wool通常被wooden和woolen所取代。如:a wooden gun (=a gun of wood) , a woolen pullover (=a pullover made of wool) .注意区分:a wood shed=a shed for storing wood, a wooden shed=a shed made of wool.
(5) 还有一些纯名词短语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或领属关系。例如:
Table drawer (indicating that the drawer belongs to the table) , bedroom window (the window being part of the bedroom) , city centre (the centre belonging to the city) , government department (the department belonging to the government) 等。
在这些纯名词短语中, 名词中心词表整体的某一部分, 名词前置定语 (即第一个名词) 表整体。核心重音同样落在名词中心词上, 虽然名词前置定语也要重读。
(6) 另有一些名词短语锁表达的意思则迥然不同。请看实例:
Summer holidays (implying that the holiday take place in the summer) , boyhood ambi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ambition is cherished during one’s boyhood) , bedroom furniture (denoting that the furniture is set in the bedroom) 等。
从此实例可知, 此类纯名词短语的第一个名词表示名词中心词所指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地点。许多专有名词也属此类, 如:Beijing Hotel, Cambridge University.在这类纯名词短语中, 核心重音落在名词中心词上, 名词定语要适当重读。
英语纯名词短语通含前置形容词的名词短语相比意义上的差异。试区别:
(1) ‘A position bottle’is a bottle which contains poison while‘a poisonous snake’is a snake which kills or harms people by poison.
(2) ‘A danger signal’is a signal which gives information of approaching danger whereas‘a dangerous corner’is a corner which is likely to cause danger.
从上述实例分析不难发现, 作前置定语的名词对名词中心词不加描述, 单告诉我们名词中细腻锁指物的类别或内容, 或说明其目的;而作前置定语的形容词则是对名词中心词加以描述;或描述其特性 (如以上两个实例) , 或描述其形状、大小、新旧等。
3. 英语纯名词短语的应用
英语纯名词短语应用极广。下面简单谈谈他们的实际应用。
(1) 纯名词短语在英语广告中俯拾即是, 最为常见。试举一例。
We are a dynamic Leisure Services department in London’s East End, committed to providing exceptional services to local residents.We currently have a number of multimillion pound leisure developments in progress and many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xpansion.
We need two Divisional Directors managing and developing a flexible portfolio of Leisure’s services:Libraries, Parks, Play, Arts Museums, Entertainments, Community Centre, Sports Development, Leisure Centre Conference Centre and Support Services...
可见, 英语纯名词短语应用的普遍性和优越性从以上广告正文看得出来
(2) 英语纯名词短语在新闻报道中也很常见, 往往是一个接一个映入读者眼。如:
(1) Prison governors were warned last night to be prepared for protest demonstrations by angry inmates after two High Court judges ruled that the Home Secretary was correct in his decision to stop the early release of prisoners last week.
(2) Ms.Rowlands is believed to have approached bo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nd the Chicago Tribune with her story.When both rejected it, she went to Star magazine which, during the 1992campaign, had published claims by an Arkansas nightclub singer that she was Mr.Clinton’s lover.
以上两例足以表明, 英语纯名词短语 (包括专有名词段与) 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十分普遍。因为纯名词短语不仅紧凑精炼、节省篇幅, 而且意义明确。
(3) 如英语纯名词短语在翻译中也派得上用场。请看下面的汉译英实例。
那天我刚刚走进滨河公园, 便听到从小树林中传出了画眉的叫声。顺声走去, 我看见一只画眉正在花坛力跳来跳去……在离它不远处的草地上, 有一只鸟笼。出了漆的竹篾儿根根洁净、整齐……
译文:The other day when I went into Riverside Park, I was greeted by the chirrup of a song thrush from a grove.Walking towards the sound, I saw the thrush hopping about in a flower bed…Not far from the bird on the grass was a bird cage.It was made of painted bamboo strips and looked neat and clean.
中文原文有4个名词和一个名词词组, 都被译成英语纯名词短语。译得准确无误。实际上, 许多汉语名词或名词词组通常译成英语纯名词短语, 使两种语言表达很相近。
虽然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广泛应用于新闻广告英语, 但在外贸商业英语、科技文献和各种文体风格的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并非罕见, 在各类翻译中, 英语纯名词短语, 大有“用武之地”, 甚至在各种交际场合也处处用得上。可见, 英语纯名词短语已成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纯名词短语的普遍应用不仅丰富了英语表达法, 而且使英语表达更加流畅, 更接近于汉语表达, 从而缩短这两种语言在思维表达方面的词序差异。如果我们真正掌握各类英语纯名词短语的结构类别及表达的意义类别, 并善于灵活运用, 那么, 我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便可大大提高。
摘要:现代英语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新闻、广告、外贸、科技、现代作品等各个领域中, 英语纯名词短语也已经成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纯名词短语的普遍应用, 使得英语的表达更加丰富, 简洁易懂, 符合于现代的语言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重点从英语纯名词短语的构成、英语纯名词短语表达的一般意义类别及英语纯名词短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现代英语的纯名词短语问题。
关键词: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构成,表达,应用
参考文献
[1]R.A.Close.A Reference Grammar for students for English.Longman Group Ltd.1979.
[2]Bonnie L.Walker.Basic English Grammar.Media Materi-als, Inc.USA.1982.
[3]林语堂.开明英文文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现代钢琴代名词 篇2
1.诗界革命: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3.小说界革命:晚清政治改良思想家希望小说成为改良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1902)等文中阐释了他的小说革命主张。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小说之力表现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小说具有新民救国的效力。
4.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5.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6.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杨汉生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7.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8.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孙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的浅草钱社办有《浅草》季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多抒写知识青年的感伤,其中,冯至的诗歌成就尤其突出。
10.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他们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11.问题小说: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代表作家:冰心《超人》、《烦闷》、《繁星》、《春水》、《往事》、叶绍钧《隔膜》、《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玉官》、《春桃》、《商人妇》、庐隐中篇:《海滨故人》;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沉船》 长篇《山雨》。
12.乡土小说: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在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度下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精神弱点,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主要代表有潘训《乡心》、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父亲的花园》、废名 《浣衣母》、台静农《拜堂》、王鲁彦《菊英的出嫁》、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
13.浪漫抒情小说: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私密心理 的描写,是接纳了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比如卢梭)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小说。郁达夫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五四时代“人的发现”的旗帜下的又一艺术收获。
14.象征派诗歌: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出版的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曾被誉为“东方的波德莱尔”。代表作是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
15.新格律诗:格律诗派 :新诗的规范化 ;现代追求的古典回归,艺术主张,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2、“和谐”与“均齐”的“唯美”的审美追求与形式原则,3、新诗形式的格律化,代表人物:徐志摩,《志摩的诗》、《翡翠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16.东北作家群: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流亡到关内或在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的东北籍作家。著名的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鴜鹭湖的忧郁》、骆宾基等。他们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同时也活跃着时代的脉搏,大多取材于家乡人民抗战事迹和古老的东北土地的痛苦蜕变
17.京派: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他们在创造精神、心态和审美追求上有相对的一致性,政治意识淡化,追求艺术独立性,重视介绍世界文化,追求道德与艺术的“健康”与“纯正”,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京派的创作既具有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又与社会时代冲突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沈从文、凌叔华、萧乾、芦焚、林徽因等。刊物:《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文学主张:诚实、从容、宽厚的乡村中国审美形态。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18.新感觉派:海派在30年代发展成为新感觉派(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是活跃于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的现代主义流派,受到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创作的影响。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标志着新感觉派小说的萌芽,1932年由施蛰存主编的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新感觉派作为小说流派的形成。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刘呐鸥短篇小说《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热情之骨》《礼仪和卫生》小说集《都市风景线》、穆时英小说集有《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
19.中国诗歌会: 30年代的新诗,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20.现代派: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代表人物是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是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和20年代未30年代初后期新月诗派的延续和发展,其诗歌主要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戴望舒的《望舒诗稿》(1937年)、卞之琳的《鱼目集》(1935年)、诗歌合集《汉园集》(1936年)、何其芳的《预言》(1945年)、徐迟的《二十岁人》(1936年)、南星的《石像辞》(1937年)、林庚的《春野与窗》(1934年)等
21.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9月创刊)和《希望》(1945年1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和牛汉,以诗情的内在旋律为依据,体式上以自由体诗为主,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特征,在语言上,简洁朴素 ,对自由体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2九叶诗派:是由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文聚》、《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A.追求社会与自我、时代与个人、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的统一B.新诗戏剧化C.溶入理性的意象营造
23.街头诗运动:朗诵诗运动→七月诗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政治讽刺诗
24.京派小说:见上面“京派”
25.《寒夜》:是巴金于1946年写成的,关于小家庭的小说,是其后期代表作品,内容趋向于写实,趋于冷静。
26.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923年。强调凝练和内心的感悟。当时较有名气的是小诗集是宗白华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祷》、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27.《再别康桥》:1928年7月作者第三次游历欧洲,11月6日归国途中在南中国海上写下的诗歌,抒写了告别一段难以启齿的情感,又夹杂着无法告别的怀念情绪。在优美宁静中体现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和谐。28.《金锁记》:张爱玲1943年发表的29.语丝文体: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
30.狂人:
31.“爱的哲学”:是冰心问题小说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其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32.鸳鸯蝴蝶派:
3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在整风运动上做的系列报告,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延讲》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结果,它后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和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成为中共文艺政策的法典。延讲》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正面回答,目的在于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34.“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有着严格忧郁症的“零余者”,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充满了感伤和颓废之气。35.《故事新编》:鲁迅的历史题材作品,写于1922年—1935年的8篇小说。《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写于1922-1926年间、《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写于1934-1935年间。如《铸剑》:写一个凄惨的英雄复仇故事。(取材于曹丕的《列异传》中《三王冢》的故事)
36.《现代》杂志: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
37.《猫城记》:
38.《画梦录》:
39.《断章》:卞之琳的诗歌,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
40.新感觉派小说
41.《金粉世家》
42.《名优之死》
43.精神胜利法
44“三个叛逆的女性”.45.《包氏父子》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篇3
1、七月诗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注重对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代表作: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
2、白马湖作家群:20年代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汇聚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时期形成:“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之中发掘生活哲理、追求高原意境,严谨而有韵致”的散文风格,其中最杰出的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毛泽东于1942.5与延安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以“为什么”和“怎么为”为全篇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根本上为文艺指明方向。)
4、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海外,回国在北大任教。1932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世间》,1935年创《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任务。1935年后,于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66年定居台湾。
6、吴荪甫: 吴荪莆是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人物,他有才能智慧、有经营本领、有雄心壮志有胆量气魄、敢做敢为、刚愎自用。他办企业有魄力有野心,性格又凶狠、残酷、反动,脆弱阴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子夜》通过对他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表露了他们两重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而驳斥了托派的谬论。
7、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二、简答题(6题考3题)
1、简述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密度极大的知识容量,旁征博引。钱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仅《围城》一书,中比喻喻体就融入了文史哲、科学、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方面知识。
(2)讽刺艺术幽默而富于哲理。钱小说语言幽默风趣,喜欢以幽默风趣笔法讽刺时弊。
(3)人物心理分析的细致深入。钱善用敏锐眼光尖锐笔法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致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
(4)新奇、犀利而又多样的比喻艺术。钱以细腻笔法勾勒人物,采用精妙的明喻、暗喻、典喻等手法,把非凡的想象和广博的知识结合于喻体与本体之中。
2、简述解放区文学的主要特征。(1)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文艺基本职能被定为宣传、动员和教育人民,政治和文艺的关系日益密切。但这也致使不少作品忽略其文艺特征。
(2)艺术追求的被乡村化。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解放区,决定了他的艺术受众主要是没有经过文化教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兵群,作品染上小生产者习气。
(3)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解放区文艺作家主要是解放区“土生土长”和国统区或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作家,他们把目光放在本土,主动放弃向外国文学学习借鉴。这也形成了当时与以后文艺的固步自封。
或(1文艺完全意识形态化。2文艺的政治服从服务化。3作家精神拥有的无产阶级化。4知识分子与工农之间的学习与被改造关系。5艺术格调的歌颂化。6审美倾向的乡村化。7人物主体的工农化。8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化。)
3、简述《雷雨》的艺术特色。
(1)戏剧矛盾的高度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周冷酷自私专横虚伪而假道德,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尖锐矛盾,最后他也陷于在这些矛盾中难以自拔。
(2)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锁闭式”结构。曹把过往的历史压缩于现实情景,把外部社会矛盾压缩于周公馆内部矛盾中,把侍萍一家的命运压缩于周朴园一家内部冲突中这使得简单的乱伦故事容纳了整个中国各种尖锐社会和思想的矛盾冲突。
(3)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他所塑造的人物是真正个性化的。他们各有自己的感情逻辑与对待人生的方式和自己的思想愿望要求,显得形象鲜明生动。
(4)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并且高度个性化。(5)戏剧语言精练简洁、明白晓畅,具丰富的潜台词。(6)具有很浓的悲剧意味,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又明显地受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
4、简述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从客观方面说,造成样子悲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却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只因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社会把祥子由“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通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这是一个资产者丑女引诱和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二、造成祥子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两点:
1、祥子思想上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他的悲剧是对当时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
2、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遂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以至最后他理性彻底泯灭,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放纵自我,跌人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5、简述《寒夜》的现实主义特征。
1、对现实社会生活深刻解剖。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是作品现实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小说中描写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活,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通过对汪文宣性格的变化扭曲来尖锐抨击万恶的旧社会。而汪文宣卑怯懦弱以致变态的性格正是国统区小公务员卑微社会地位的反映。
2、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细腻。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到了异常细腻深刻的程度,它表明作家已掌握了“心灵的辩证法”。在《寒夜》里,人物的心理描写再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透彻地揭露那些隐秘的心理历程,并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在对立的情势下运动的。比如,曾树生决定离家去兰州,这个决定是在各方面影响下作出的,然而这些影响却常常使她的心理朝着相反方向运动。当她回家征询丈夫时,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同意她走,而这反倒使她犹豫了,反倒促使她违心地说出“我不走”这句话来。
6、简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①内容上,不关心大主题,多描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流露出冷漠和“琐屑人生”的态度。
张爱玲的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不完满、不幸的婚姻和恋爱,具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和心态,所提供的,都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顽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②喜欢用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人生,不喜欢采用强烈对照的方法,基调冷艳、苍凉。
张爱玲并不关心大主题,喜欢用参差的笔法写人生的苍凉,用“参差”的形式感塑造这个“没有完成”的时代里的“凡人”。③对凡俗生活的发现及肯定。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中,她们大量算计的是衣服、房子、钱、首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她们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④雅俗并存的艺术境界。
张爱玲融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这些小说历来被人们称为“新鸳蝴体”“或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等等
⑤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富。
张爱玲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多有极其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口吻、写神态、写氛围、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
论述题:(4题考3题,3选2作答)
1、试论述巴金小说创作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题材上:巴金前期小说主要写两类题材,即通过恋爱婚姻的纠葛描写知识青年的社会革命和家庭革命。《灭亡》等小说属于前者。巴金的后期小说创作,从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顺着《家》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除了《春》和《秋》外,还有《憩园》;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这些作品中,中篇《憩园》和长篇《寒夜》是比较受读者欢迎的,这是巴金作品中最富感染力而内涵又较丰厚的作品。风格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界纷,一切都在流动着、发展着,而《灭亡》和《寒夜》,正是他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巴金在早期(1929-1941)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到了后期(1942-1949),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表现与实现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②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在他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形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到了《还魂草》以后,家庭不再作为革命的对立物出现了;相反,它成了强权的对立物,成为作家所珍惜的伦理组织。《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拥护者。③与题材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其转折点是《还魂草》。“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理想的色彩,为青年人所崇拜,所效法。可以说,杜大心是这类英雄中的主要代表。但巴金笔下的小人物正与之相反,他们平庸、懦弱,身上毫无引人注目的灵光,他们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们心灵中也有美好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多为别人着想,默默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抗战后期,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越来越复杂,具有生活化和立体感的特点。
④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三个标志,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人道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本色。抗战后期,巴金依然与他早期的博爱思想保持着继承性和一贯性;但是爱的表现方法不同了:不再求助于幻想与暴烈行为,而是表现为对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在他的作品里,人物再也不是以绝对意义的爱与憎的概念形式出现了,纵使对于旧式人物,作家也抱有一定的温情。《寒夜》更是一部充满着人情与人道精神的作品。
2、试论述赵树理40年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化特色。
1、不对人物做静止的描绘、分析、议论。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行动和语言展现其性格特征。如:《李有才板话》中李有才是一位了解农村社会状况,有一定阅历和斗争经验,性格豪爽冷静沉着的人,卓越的艺术才干和黑暗环境的逼迫,是他用快板这特殊武器进行斗争,而这些快板恰恰体现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和风趣幽默的个性特征。
2、故事性强,讲求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采用大故事套着小故事的手法,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开头设法介绍清楚人物,而后随情节发展展开人物性格,最后交代人物结局、下落,有头有尾。如《小二黑结婚》,作品写了根据地青年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争取婚烟自由,这场斗争由于受到金旺等恶霸迫害和家庭阻挠而发生总总波折,但在民主政权支持下,他们坚强不屈,最终取得胜利。
3、叙述多于描写,描写融于叙述。如:《小二黑结婚》重点在于描写小二黑与小芹争取婚烟自由并取得胜利的故事,但其中也穿插着作者对旧意识旧思想旧观念的批判。
4、人物语言是农民的口语,叙述语言也完全口语化。但经过提炼,纯粹、质朴、平易。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在轻松幽默风趣横生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和乐观主义精神。《小二黑结婚》中,作者对他所熟悉的 北方农民口语进行加工。筛选、改造。提炼,是指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农民普通话”,通俗晓畅、生动简洁幽默风趣而质朴明快。
3、试比较分析茅盾与老舍都市小说创作的异同。
异:(1)个人命运vs时代命运。老舍小说创作着力于对主人公命运的描写,一个人悲剧故事为代表,展示一系列人物悲惨命运。如《骆驼祥子》中通祥子追求“拉上自己的车”而三起三落的悲剧,描绘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矛盾小说则侧重对时代特征描写,具有沉重鲜明的历史时代感,展现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如《蚀》三部曲从革命的一个侧面反应大革命前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往追求光明,并渐次彷徨幻灭的历程,展现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历史图景和社会心理。(2)平民形象vs阶级代表。老舍作品中主人公多为社会底层贫苦普通百姓形象,如祥子就与城市底层农民相似。矛盾描写的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如《子夜》的吴荪蒲就是典型环境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资本家。
(3)日常生活vs历史宏大叙述。老舍多从主人公日常生活入手,通过日常小事描写刻画,深入彰显当时社会状况,如《骆驼祥子》通过对祥子买车与娶妻描写,展现他的悲剧命运,具有警示力量。矛盾则力图展示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实地反映时代危机,描写那样环境下的悲剧命运。如《子夜》就是描写三十年代初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历史悲剧。
(4)改造国民性vs指导人生。老舍继鲁迅后开始国民性思考,在某些方面有新的开拓和特色。《四世同堂》表达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算清“历史遗传病”的新思考,满怀民性更新的信念。茅盾则大力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主张文学的政治价值与指导作用。《子夜》的悲剧回应了“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谬论。(5)民俗vs政治隐喻。老舍作品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京味。茅盾则是用小说这特殊形态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参与时代重大问题的思考。
(6)平实幽默vs细腻铺陈。受所处环境熏陶和英国作家狄更斯影响,老舍的文化批判有种独具一格的幽默。茅盾的作品则结构宏大内容复杂线索纷繁主次分明,波澜起伏而又严谨细腻。
同:(1)他们都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子夜》《骆驼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2茅盾和老舍都实现了对中国古典小说全知叙事视角的突破。如老舍的《离婚》,作者为让老李知道马家情况,而安排张大嫂去探望李太太的所见相继介绍马甲的情况。茅盾的《子夜》则是通过吴老太爷的丧失而把主要人物主要矛盾介绍出来。(3二人在继承“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均着力于开拓“以人物心理(性格)为结构中心”的叙事结构。《子夜》《骆驼祥子》中关于主人公的描写即使如此。
3、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是怎样表现人性美的?
沈从文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在由乡村和抹布阶级构筑起来的详细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提取了被现在文明浸润的人生形式。作为对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所谓的“神性”的赞美,可谓是沈从文作品中人性的最高表现。
(1)作者通过塑造健康的身体,质朴的灵魂展现湘西人性美的基本属性。如《龙朱》、《月下小景》中洋溢着外化民族青年男女真挚的、热烈的、活泼的生命力,讴歌了浪漫的野性的原始生命形态,表现出原始社会人性的美。
(2)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直率、自然等本真表现,充分表现湘西道德人性美。如《柏子》、《会明》《丈夫》等篇,“乡下人”的道德风范俨然出乎原始的文化环境,他们热情勇敢忠诚政治善良直率自然,展现了乡村的人性美。
【现代钢琴代名词】推荐阅读:
现代钢琴教学07-28
现代钢琴作品11-20
现代钢琴教学探索11-14
现代钢琴演奏法01-12
现代汉语名词05-29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试题10-18
现代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10-13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10-26
钢琴啊钢琴10-16
钢琴作文300字 弹钢琴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