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资源方略(通用4篇)
优化课程资源方略 篇1
摘要:积极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既是发展的必然, 也是客观环境对经营理财行为的约束, 不仅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 更应重视财务管理, 懂得财务管理, 抓财务管理。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确定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中, 特定的理财主体通过有效地组织、安排财务活动, 正确处理财务关系, 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理财主体的财务活动是否有效, 财务关系是否协调。
1 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 正确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转变财务管理的观念
传统经济中, 实物及货币资本占主要部分, 并且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知识经济时代, 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因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 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新的理财观念。这些观念包括:知识理财观念。即知识资本所带来的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因素, 知识资本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合作竞争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使得企业之间, 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的理财人员, 通过信息的网络化, 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进行沟通和合作, 以使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实现企业间的双赢。
1.2 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将由原来对资金的筹集、运用、收益和分配扩展到对人才和知识的投资、储备、运作、收益及风险控制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对筹资管理的扩展。知识、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企业筹资管理的内容将由原来的筹集“物质资本”扩展为筹集“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 对投资管理的扩展。
2 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2.1 主体因素
国内外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资金总是存在于特定的主体之中, 并以不同形态所表现。
2.2 环境因素
环境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外在动力, 任何一个事物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理财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理财目标的确定, 有时甚至决定着一定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
2.3 社会发展阶段因素
进化论认为:社会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历经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社会 (单位) 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从而显现出阶段性这一态势。以企业为例:在初创时期, 为了增加资本积累, 扩大资本规模, 则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在成长时期, 资本迅速扩张, 则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为导向。
2.4 理财功能因素
理财功能是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应达到的功能, 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在条件。对财务管理功能认识如何, 将决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那么如何认识理财功能呢?这主要取决于对财务管理本质的把握, 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 财务管理实践的探索。如果不考虑理财功能, 而一味的谈其目标, 必然是空洞的, 脱离实际的。就如同医生给病人开药不考虑其功能一样, 势必无法达到其医治的目的。
2.5 经营理念及管理人员的操守价值因素
任何目标都是通过人及其活动来实现的, 这一点不容质疑。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基本导向和规则。许多企业提出的“以人为本”、“科技为本”等经营理念已渗透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之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其影响。管理人员的操守价值, 则是因为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不同的管理人员操守价值观念不同, 对同一事项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不一样,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 最终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3 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3.1 主客观的统一
目标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所要预期达到的目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目标的制定离不开它所处的特定环境, 况且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财务管理目标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主观和客观的高度统一, 才能使得财务管理目标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3.2 动静态的统一
物质运动具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显著态势。财务管理目标寓于财务管理活动之中, 是通过有效地组织财务管理活动来实现的。由于任何单位所从事的财务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目标不同, 从而也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表现形态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 但在每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又是相对稳定的。从而表现出动态性和静态性。这种动态和静态的高度统一也同时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前进性。
3.3 定性定量的统一
定性是从本质、性质的角度来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前已述及目标具有总体性, 因而其是一个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的抽象概括, 所以只能是定性的分析, 也就决定了不可计量性。但同时财务管理目标又是具体的具有可分解性, 可以把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按照质量互变原理:当某一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发生质变。因此具体目标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具有可计量性。但在选择计量单位时, 由于目前的财务管理仍然以价值管理为中心, 所以主要表现为货币计量, 但也不排除其他计量单位的辅助使用, 改善货币计量效果, 以增强目标的可控性。
4 财务管理目标的设想
根据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财务管理目标应为若干子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其基本框架如下:
4.1 社会总体财务管理目标
从宏观角度看, 把社会作为一个理财主体, 它是由众多经济当事人及其资源构成, 我们可以称其为经济社会。在经济社会中, 充满着利益矛盾和资源的稀缺。如何保证经济社会有效地进行经济运行, 使得经济社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经济效率最佳, 利益矛盾最小, 社会最公平, 就必然需要确定社会总体财务管理目标。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 判定经济社会经济运行优劣的标准是“全社会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此状态下, 社会总体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为社会福利最大化。
4.2 营利组织 (企业或公司) 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或公司是各利益主体按照契约关系所组成的集合体。利益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企业雇员、社会公众、政府等, 它们有着各自的追求。企业所有者主要考虑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人主要考虑偿债能力最大化, 政府主要考虑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 社会公众主要考虑社会责任和绩效最大化, 雇员主要考虑薪酬收入最大化。这些利益主体, 虽然说追求的目标不同, 但它们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形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也就是说, 各利益主体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 各利益主体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 就应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 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3 非营利组织 (行政事业单位) 的财务管理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家建制而设立的非营利组织, 其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 用于公务活动或业务活动, 具有无偿性的特点。因此在确定理财目标时, 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同时和社会总体理财目标相互协调, 最终可确定为:预算资金效果最大化和社会服务最优化。
优化课程资源方略 篇2
目前,有关普通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多,理论研究更少,尤其是如何装备、怎样装备,怎样从被动装备甚至是被迫装备变成主动装备,从盲目装备变成有效装备,怎样使学校装备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装备管理人员迫切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从事学校装备室管理的多年实践中,尝试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装备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育装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如实验室的数量严重不足,实验室的设备不符合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几年前的实验教学仪器无法与新课程教材课程内容相匹配,实验室的设施无法满足探究性内容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仪器品种缺乏、规格不配套,维修护养知识贫乏,管理手段原始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要求差距甚远。
当前,各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装备建设要在4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重点是理科实验室,难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室,薄弱点是劳技实践室和艺术室,空白点是装备管理。要用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新办法解决教育装备的新问题,对教育装备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优化组合和改革。
笔者所在学校于2009年8月成立了学校装备室,其工作职责是学校装备管理,包括申请添置、维修、使用培训;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的日常管理;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及学校形象宣传。装备室设正、副主任各一人,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设立部门负责人各一人,各自有相应的工作责任,分别负责本区域内的设备管理、装备维护、卫生、安全等制度的落实。
在学校装备建设和管理中落实“六化”
学校装备建设和管理中的“六化”是指,装备添置科学化、装备设计人性化、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装备资源利用数字化、装备管理网络化、装备考核制度化。
装备添置科学化
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实施,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但设备、仪器的配备要恰到好处,不是越多、越先进就越好。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是装备建设的依据,在总体提高装备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校的财力,按照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进程来分步实施,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就会导致浪费。装备添置要符合学校特色,如科技特色、艺术特色或双语特色的学校就应该结合特色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相应的硬件设备建设,前提是要充分论证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闲置。
装备设计人性化
这主要体现在配置升降课桌椅、升降书写板、升降美术画架、翻转五线谱板、抽拉式电脑桌、翻转教学电源、抽拉多媒体讲台、多功能演示讲台等设备,力求做到方便师生使用。
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
学校每年在教育装备建设上投入资金约45万元,近3年来,购置笔记本电脑131台,添置数字化物理、生化探究实验室各1个,添置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各1间。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师备课、上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使用多媒体系统、自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师中非常普遍。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各学科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开出率都达到100%。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实验,都要求开足开好。此外,学校利用图书室资源开展读书心得、书评、演讲等读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校还经常开展各种多媒体技能比赛,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学校充分发挥装备在教书育人中的效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档案室、体育馆、校园电视台都能做到与学校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都向师生开放,这是师生提高能力、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发挥才能的理想之所。我们的做法是采用调休制,安排管理人员专门值班,活动内容、活动人数、活动要求、活动时间由班主任提前三天通知相关部门,学校装备室检查、督促落实。这样充分发挥了装备室、场、馆的育人功能,实现了装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装备资源利用数字化
推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校网站、FTP、教师博客等平台系统,把原封闭的资源变成共享资源,师生间、家校间、校际间、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充分发挥装备资源的数字化优势,为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服务。
装备管理网络化
装备管理达到信息化、无纸化、准确化的现代管理目标。仪器出借、赔偿、报损报废、申购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行软件管理,程序设计合理;全校师生,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均可查阅相关的装备信息资料,真正做到装备管理网络化。及时了解省(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颁发的实验教学库题、装备标准、新仪器设备的信息,以便制定装备计划和管理措施;学校可及时上网且自动下载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可查阅各仪器的资料,还可与兄弟学校交流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装备考核制度化
学校装备室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如《校产、装备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制度》《网络教室(微机房)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图书馆工作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制度》《校产损坏、赔偿制度》《电脑使用安全责任书(承诺书)》等。通过每周检查、每月汇总,学期评比等措施对班级和教师进行装备管理考核,班级考核计入班主任工作绩效,教师计入学期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了师生的责任心,提高了装备效用。
建立一支师生共同参与的装备管理队伍加强对教师的装备使用培训
对于硬件设备的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学校装备室于每学期初都会对部门和班级进行校产复核登记,签订校产管理管理责任书和安全责任书。每学期对教师组织多次设备使用的集体培训。如笔记本电脑使用培训、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理化生探究实验室使用培训、移动多媒体使用培训、学校网站管理使用培训等。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队伍
各班民主推选一名“装备管理好帮手”,由思想好、责任心强、乐于为集体服务,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来担任。每学期初,我们对他们进行爱护校产、节约水电和电教设备使用、登记管理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知道设备的维护要求,明确自己工作职责。每月集中开会一次,了解各班《多媒体设备使用手册》记录情况,统计电教课开设率,指导和解决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一支得力的学生管理队伍,使任课老师有了一个放心的电教课助理。
全面提高装备管理水平
我们对各室的配置进行动态管理,设计并完成了学校电教设备配置一览图。不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全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而且还能及时反映设备的检修、调换等变动情况,不仅增加了购置设备的透明度,而且促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班级“装备管理好帮手”和专用室负责人填写书面报修单,送达学校装备室,然后安排人员利用课后或晚上及时检修,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多次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班级网页制作等业务培训班,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迈进。
信息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优化方略 篇3
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虽然比起其他基础学科还是一门新型学科,在中国也已经发展了二十年有余,目前开展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仍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信息通信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通信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也不仅仅是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还要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更要学习计算机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生源情况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训步骤。因此,针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对信息通信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金线”。这里给大家列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1、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通信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进入到指定位置;文件-新建文件夹;转换输入法;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输入文件夹的名字;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一步一步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比喻教学法
教师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形象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码两种途径。身份证号码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码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它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开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3、综合教学法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差异,在具体实施上有不同的方法,如小组讨论法、操作观察法、自己试验法、资料调查法、信息搜集法等。这些方法往往不是单一进行的,可以综合或穿插使用。例如,在讲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这时就用到了操作观察法;而在操作观察之中,针对不同问题需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就要用到小组讨论法;有的操作还需要每个学生都在试验中寻找答案,所以每一个学习操作过程都是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中穿插进行的,以到达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但是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会运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从初衷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世间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化教学模式,任何的教学模式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探讨的不是去评定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的,而是针对信息通信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哪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通信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任务驱动’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通信技术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通信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我们把课堂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
(1)教师设计展示“任务”阶段
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任务”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任务”,应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内容应有适当梯度,教学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部分教学内容,提高难度,倾向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并超越教材解读,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学生自主探索“任务”阶段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带着要完成的任务,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通信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
(3)师生评价议论阶段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教师要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案例
例如: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时,遇到“颜色模式”这个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书上也没有更加生动的解释,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针对此概念,教师就可以设计出一堂“任务”课,即先给出没有任何特殊效果的原始例图,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何快速使例图达到某些不同的特殊效果来(如怎样快速改变图像文件大小以加速上传网络的速度?怎样将例图快速做出怀旧老照片的效果?怎样让图像色彩更炫丽以利于印刷出品?),此为提出问题(任务);接着分析这些问题,给出通常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手段,由此引出“颜色模式”的概念,可详细给出几种不同的颜色模式能使图像达到不同的效果这个知识点,此为分析问题(任务);最后通过软件中的某功能设置而把例图分别设置成不同的颜色模式,从而使例图达到之前提出的某些不同的特殊效果,此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其间,在教师给出答案之前,可先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上机实践,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提问或请教,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目的就为一个———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整堂课贯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并把“颜色模式”的概念、分类、及不同颜色模式的特征这些知识渗透在其中,随着“任务”的完成,原先难以理解的概念立刻变得浅显易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任务其中,还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并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加深了学生对“颜色模式”概念的印象和解读,深刻体会到“颜色模式”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哪些用途和影响,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
可见,为了完成“任务”,就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四、优化课堂实训
信息通信技术课的课型有很多种,主流课型是在机房边讲边练。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效果得以即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进程,经常需要安排课堂实践训练。为使实训课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四点要求:
1、训练设计有序化
课堂训练设计要循序渐进,训练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切忌深一脚浅一脚,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精心选题,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按照科学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组织训练。
2、训练内容目标化
课堂训练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实施,既不要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也不要降低教学要求。训练内容无论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都必须依纲据本、目标明确,力求做到“一题一得”甚至“一题多得”。
3、训练形式多样化
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一方面题型多样,填空、选择、判断(正误辨析)和操作等题型可交替出现;另一方面训练方式多样,可采取口头的、书面的和实际操作的,个人的、集体的,模仿性的、创造性的等多种方式,使训练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有计划的多样化训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多样化的训练还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练习,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练后反思深刻化
在信息通信技术课堂上,教师经常要求学生不要仅仅忙于操作训练,而要从所做的练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以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训练后不忘反思,通过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思维过程;通过反思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通过反思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探究新的发现。我们认为,进行一定量的操作训练,再提一些相关问题以促使学生反思,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站到更高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软件及自己的操作,跳出具体琐碎的操作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所学的知识一旦形成结构,学生就有可能从被动、拘谨的“必然王国”进入到主动、洒脱的“自由王国”。
五、结束语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信息通信技术课堂教学优化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变的主角。
作为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非直线式的前进过程,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反复。
作为学生,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后或者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后要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要课上交流,更要保持课下的积极沟通,这样形成无界限的互动氛围,达到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知识体系成长的效果,待养成这种持续性学习的习惯,不仅会让自己的终身学习目标渐渐得以实现,更可为我们当今提倡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针对信息通信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乏味等问题,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堂实训三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优化方案。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优化课程资源方略 篇4
——手工制作在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和平区昆鹏小学 兰娜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手工制作在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手工制作是英语教学丰富的课程教学之一。如何发挥手工制作的有利作用,正确合理地开展活动,是使用这一课程资源的关键。
关键字:课程资源手工制作英语教学小学低年级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面临着一次职业的改革。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去探索新型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值得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心目中,课程资源就是教材,这是不全面的。教科书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又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教材不是全部,因为毕竟一本书的“营养”是有限的,而语言的学习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无穷无尽、千变万化。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如教科书、课外读物、音像制品、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第二,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如教室、桌椅、音像设备、电脑、网络、图书馆等等。
在正确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除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不再依赖教科书,挖掘英语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使小学
英语教学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发一些辅助性资源。手工制作是英语教学课程资源之一。手工制作是学生通过画画、剪剪、贴贴、折折等活动对所学知识的再一次呈现,得到作品的过程。
一、手工制作的有利作用:
1、身体机能及情感态度得到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动手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局部肌肉以及视觉、听觉、触觉都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感官辨别和注意力也都有所提高。手工制作可以刺激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在手工制作的活动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使用一些必要的工具,如剪刀、胶棒、彩笔等物品,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学会倾听与理解所要完成作品的制作步骤,先听懂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显著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增强,需要辨别图形、颜色、前后步骤对于作品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出示手工制作成品,讲授制作步骤,以及在学生自己动手的制作中,注意力集中较差学生的注意力水平都有所提高。如我班的Jack,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摆弄学习用品,而在我开展手工活动的过程中却成为全神关注的手工小能手。同时,由于现今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较差。手工制作是学生进行动手能力提高,加强手眼协调的途径之一。如我的王涵同学,一开始完全不能跟上同学的进度,到现在,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小小向日葵。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适当的手工制作,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作用、结构,从而获得语言习得的经验。每位学生都在手工制作中付出自己的劳动,尽自己所能完成作品。而手工制作的可视性、可触性决定了学生可以享受在作品完成后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英语知识的反复练习会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降低。手工制作的趣味性将学生即将失去的兴趣点重新
唤回。比如在讲授有关衣物的名词时,我将手工制作融入到单词与词组的练习中。我让学生为两位小朋友(男女各一名制作衣物,在一张纸上为衣物着色,然后将衣物按事先画好的轮廓剪下来,为小朋友穿上,(衣物上留有标签状空白可搭于小朋友的身上。在做好后,当我讲到某件衣物时就请学生出示这件衣物,然后再讲穿衣(put on和脱衣(take off这两个词组时,避免了学生反复以真实的动作练习,而是以为两位小朋友穿衣来练习,避免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因动作过大而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兴趣,在课堂中手口并用,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保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由教师给予统一的指导,学生可通过双人互助, 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由“灌输式”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在互帮互助和小组合作中,汲取他人所长,学会与他人合作。如在讲房间中的家具名称时,我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手工制作。让学生把已有的家具小卡片,贴在相应房间,并且用英语为小组共同的房间进行介绍。在制作过程中,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有同学撕双面胶,有的同学找出家具相应的房间。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体会了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乐趣。
4、获得学习成果,便于进行再次复习及家长指导: 手工制作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再循环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解释作品完成的工序,发展语言技能。手工制作可以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亲自参与的作品。在展示作品,对作品进行解说的过程中,学生又再一次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当学生把作品带回家中,家长也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乐于向家长展示,学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正面的评价,将会对今后的手工制作活动,以至于英语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5、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愉快学习的媒介: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手工制作中。视觉学习者(the visual learner被图案,形状以及颜色等因素吸引;听觉学习者(the auditory learner 会对说明、解释以及作品的呈现较为关注;触觉学习者(the tactile learner 或动觉学习者(the kinesthetic learner 将加入到剪、贴以及着色的过程中。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学习乐趣。真正使我们的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手工制作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1、活动前的准备:(1确保手工制作的可行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决定了手工制作的难易程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来选用或设计相应的手工活动。如在教授歌谣Two little black birds时,有两种手工制作的方案:一是用折纸来做出两只小鸟;二是用
一次性纸杯进行画、剪、折的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制作。考虑到我班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因此我选用了第一种活动,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快速地完成了手工制作,并且可以拿着他们的作品练习说唱。
(2指定较为明确的规则: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律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适当约束。教师可先在活动开始前明确活动过程中的纪律要求,如先看清听清,老师说“Begin!”才能动手制作。在约定时间到时或老师说“Stop!”后必须停止制作,避免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出现。教师应强调教学秩序必须保证,提前向学生说明教室安静有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避免说中文(English only或与教学无关的话,并制定奖惩措施(最后开始做或停做。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先举手向教师求助,而不要随意问其他同学,破坏正常的秩序。如是同桌或小组合作,只能说相关内容,不得音量过大(总音量不得高于教师音量,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在保证纪律的同时,还应确立卫生责任制,由专人负责一定区域的卫生管理,保护教室的良好学习环境。
(3在活动开始前展示成品:这样做使学生能了解他们即将完成的目标及结果,并且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有完成任务的持久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说明手工制作是可以在学生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的,强化他们的自信心。
(4明确手工制作的目的及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说明活动的目的,是在于学生可充分的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如在教授文化课“Happy Halloween”时,让学生用桔红色和绿色彩纸拼凑出南瓜灯的样子,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英美文化,在活动中体会“Trick or Treat”的乐趣。
(5所需物品的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请学生准备好所需物品,在活动前一天请学生记录在记作业本上,并写清要求(如带胶水还是胶棒,保证在活动开始前所需物品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且能够正常的运转。
2、活动过程中:(1明确示范每个步骤: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因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教师需要清晰讲解每个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理
南通 SEO,南通网络营销 南通热线 解,并且把重难点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完全理解。(2)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由于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理能力有待提高 手工制作完成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通过一帮一,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实现由 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但在此过程中应强调课堂秩序,提醒学生不 谈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教师应强调如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请教 师帮助解决,杜绝小组成员间纷争的情况。(3)贯彻活动规则:手工制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课堂秩序,在课上出现声音过大 或违反纪律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制止。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播放轻快的音乐,让 学生通过音乐的声音大小和停顿来调节活动秩序。同时可通过简短明了的教学口 号来起到整顿教学秩序的作用(如老师说:One, Two, Three,学生回应:Three, Two, One,并坐好,眼睛看老师)。(4)在过程中不断鼓励与表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帮助解决并给予鼓励。在活动过程中如有某方面极为 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出现,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
而更好 地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应避免出现急躁心理,指责或批评学生。(5)给出时间限制:手工制作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因此不应占用大量 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通过由学生计时或设定计时器来控制活动时间。手工活动最 多只占用整堂课的四分之一。3、活动结束后:(1)保存:手工作品的保存可通过教师制作学生小档案,或请学生自行保存来 完成。教师可为每名学生制作档案袋,把优秀手工作品收集其中,成为学生成长 的见证,并且可以定期展出。由学生自行保存需要强调的是,低年级学生自理能 力差,容易丢失物品,可请家长帮助保存,作为家庭复习的重要工具。(2)展示与应用:手工制作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 应重视每一个作品,对于完成较好或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及时展出。如在讲授 英语童话故事《三只小猪(The Three Little Pigs)》时,我用简短的时间教会 学会用纸折成的房子,并作为一项作业请学生回家完成。我班学生夏宇轩将折好 的三座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屋顶部分贴在一起,使作品可以通过
南通 SEO,南通网络营销 南通热线 故事的讲解而翻动房子进行背景的转换。我表扬了夏宇轩的创造思维,并且请同 学们以他的作品为背景来练习讲述小故事,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 高。
三、手工制作的应用范围: 手工制作的应用范围: 1、延伸教材内容,进行知识巩固: 教师必须考虑到手工制作活动与所学知识的匹配性,应针对所学知识安排相 对应的手工制作,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使学生能活学活用教材,真正做到举 一反三。如在教授《灵通英语》语音部分的时候,我为学生印制了教学用书中的 语音小书(Mini Book),请学生回家翻看小书进行复习,虽然与教材内容相同,但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在课下为教师阅读。2、营造英语氛围: 在教室内充分利用手工制作的作品布置前后两板报以及英语角,定期更换不 同内容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的基础上,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设置英语园 地,展示学生的英语作品和成果,可以为不同学生的作品评出相应的奖项,并邀 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参观,让学生在看中说,在玩中练。如在学习文化课 Merry Christmas 时,我为学生印制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配套贺卡,请学生发挥自己的 创意,设计图案,写出新年寄语,并将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展示在英语角,烘托节 日氛围。3、作业及评价: 手工制作可以丰富作业
形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听磁带,回家读、背 是主要的作业形式,而手工制作则开辟了另外一条作业创新的途径。学生可以通 过与家人的合作,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并与家人进行演练交流。同时,手工制作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手段之一进行奖励与表扬。如在讲授 《灵 通英语》Do it!时,教师可为学生印制与所学内容相关的 TPR 卡片,作为课堂表 现好的奖励之一。英语教学新课程的理念是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尽可能 多地让学生从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接触、学习、使用英语。我国学生在学习英
【优化课程资源方略】推荐阅读:
充分利用网程课程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11-25
优化课程教学05-16
课程内容优化11-20
课程优化设计12-05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07-14
优化体育课程教学07-13
优化方略01-14
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09-28
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11-10
对于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的探索论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