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源优化

2024-06-30

市场资源优化(精选11篇)

市场资源优化 篇1

1 存在的问题

咸宁电信使用的中兴BS8800设备有两种型号EVDO信道板, CHD0和CHD1。其中CHD0有192个物理CE, CHD1有284个物理CE, 普通基站配置一块EVDO信道板。当使用CHD0信道板基站的并发用户数大于192后, 会出现大量物理CE不足导致DO连接失败, 严重影响用户感知。

2 数据分析及调整方案

为了能够尽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设备潜能, 提高系统容量, 采用农村基站闲CHD1 (CE最大忙数小于80) 与城区基站忙CHD0 (CE最大忙数大于163) 进行信道板资源调整置换的方案, 可节省大量建设投资。

2013年, 结合全网基站信道板类型、忙闲程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后, 最终完成了以下调整方案, 如下表1所示。

3 优化效果

201 4年春节期间, 全网E V D O业务达到峰值, 在2 0 13年网络优化中信道板资源调整的基站全部满足了用户大量增长后的使用需求, 有效地支撑了市场的超常规发展。春节期间, 信道板资源调整后各基站CE最大忙数如下图1所示。

由下图1可知, 2013年信道板资源调整的21个基站 (物理CE由192调整为284) 在春节期间CE最大忙数超过192的有15个基站, 占调整基站的71.4%, 有效地避免了春节期间因物理CE不足造成大量DO连接失败的风险。

4 市场价值分析

当信道板资源调整后基站CE最大忙数超过192个后产生的数据流量就是通过信道板资源调整创造出的市场价值, 统计周期为小时。市场价值估算公式如式 (1) 所示:

市场价值 (元) = ( ( (反向CE最大忙数-192) /反向CE最大忙数) *100%) *RLP层数据流量 (MB) *手机上网标准资费 (元/MB) (1)

以11号基站通城建行为例, 估算该站2014年1月29日通过信道板资源调整创造出的市场价值如下表2所示。

通过以上估算, 通城建行基站2014年1月29日通过信道板资源调整创造出的市场价值为658.16元。

估算全网2014年1月27日至2月6日期间通过信道板资源调整创造出的市场价值如下表3所示。

通过以上估算, 咸宁EVDO网络在2014年1月27日至2月6日期间通过信道板资源调整创造出的数据流量93118MB, 市场价值为28625元。

5 结语

当使用中兴BS8800设备时, 使用CHD0信道板基站的CE最大忙数大于163, 即CE最大利用率超过物理CE的85%时, 需要对该基站进行物理CE扩容, 满足用户需求, 创造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峰义, 朱彩勤, 等.cdma2000网络优化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市场资源优化 篇2

1 湖南省硫酸工业现状 硫酸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化肥、化工、国防、医药、冶金、石油、纺织、印染、皮革等领域.硫酸在化肥生产中的用量最大,占全部消费量的60%~70%.2000年,世界硫酸产量为1.7亿t左右,美国产量最高,其次是中国.我国的硫酸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2000年全国硫酸产量已达23.65 Mt.与之相应的是,湖南省的硫酸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8年湖南省硫酸产量为921.7 kt;1999年为1 219.2 kt,其中硫铁矿制酸725.3 kt,冶炼烟气制酸467.5 kt,其它原料制酸26.4 kt;2000年达到1 281.7 kt.2000年湖南省的主要硫酸生产厂家及产量见表1.

作 者:张协仿  作者单位:湖南株洲冶炼厂 刊 名:硫酸工业  ISTIC英文刊名:SULPHURIC ACID INDUSTRY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F405 关键词: 

优化产品结构,改变市场困局 篇3

对,就从产品人手!运用Bs营销模式的产品结构体系优化工具对产品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诊断和调整,一定能找到既能快速提升业绩又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标本兼治的方法!

产品是首选的突破口

李亮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潜心研究公司近年来的销售数据,他发现,近几年来公司销售规模一直以10%左右的比例增长,但利润水平持续下降,在营销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努力,但没有大的改观。他对公司的产品结构体系进行了梳理(见表一)。

李亮又了解到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5%,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8%(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一销售费用,不合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企业销售增长率为10%,销售利润率为12%,以上数据为标准,列出企业产品结构的矩阵图(见图一)。

通过以上矩阵分析,李亮清晰地看出了企业产品结构的现状(见表二)。

了解了产品结构调整的大致方向,但为了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结构优化的有效性,对各个产品系列的经销格局进行针对性分析如下:

1、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对企业的经销商按年销售规模大小划分为四类(见表三)。

2、按经销商的四种分类,对各个产品系列的销售占比进行统计核算,并确定每个产品系列的经销格局(见表四)。

李亮通过对各个产品系列的经销格局分析,结合上面分析调整方向,基本的产品结构体系优化思路形成(见表五)。

李亮通过以上系统的分析,基本上找到了企业营销存在的产品结构问题:

一是老化的产品过多,销售占比和费用投入过大,总在不具成长性的产品身上做文章,已经没有多大操作空间了;二是需重点发展的产品未能引起公司重视,市场投入支持不够,只要有一定的销量有相对的利润就满足了;三是这样的产品结构所支撑的销量,企业是赚不了钱的,甚至有些品种处于“隐性亏损”状态,企业必须下决心进行产品结构的体系优化和调整。

大胆改革,见成效

明确了思路之后,李亮随后与各级营销人员及部分有代表性的经销商进行多次访谈与深度沟通,对自己的调整思路更清晰和有信心,并向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会提出详细的方案,引起企业高层的激烈争论:淘汰调整的是现在还好卖的产品,主打的又是价高量小的产品,风险太大了!李亮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立下军令状:五个月见分晓,否则一分工资也不拿!并召开地省级业务主管与董事会一起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得到了高层的支持!

李亮马上组织省级以上业务经理及部分优秀地区主管召开了“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会议”,群策群力,最终确定了产品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如下:

威化系列A1:维持现状,抓大放小,适当减少终端促销投入6%,适当加大对经销商2%支持力度。

杂粮系列A2:重点投入,减少其他系列的市场投入,市场费用由原来的12%增加25%,利于大经销商的网络的和队伍,进行深度分销和终端大力度促销,适当进行区域性的广告宣传,井带动威化系列A1的销售。

苏打系列A5:淘汰,目前以消化库存为主,不再提供任何的市场支持,业务员提成减半。库存消化完后仍有经销商要货,单批量低于10万元不供货。以后根据市场情况开发新产品进行代替。

果棒系列B1:逐步淘汰,作为配销品种,依靠多年的市场积累自然动销,只提供5%的基本市场支持。

油酥第列B2:维持现状,作为主销品种,依靠多年的市场积累自然动销,减少6%的市场支持,增加5%的渠道分销奖励。

麻辣系列c1:持续投入,减少其他系列的市场投入,市场费用由原来的1 0%增加到1 8%,注重于二级分销商的建设和大型终端的建设,带动果鲜系列c2的销售。

果鲜系列c2:积极维持,市场费用不变,业务员提成增加o,5%,要求各项市场营销活动与服务做细做到位。

并要求各个省区根据以上方案制定详尽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落实到人、月、产品、经销商,须向各级人员包括经销商培训到位,执行有力。

市场资源优化 篇4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研究并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1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1.1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是采用计划手段通过行政指令进行配置的,政府是社会各用水层次的唯一投资与配置主体,配置目标主要集中在社会公平和福利上,因此,用水主体没有任何节水的激励机制和提高用水效率的机制,导致水资源在全社会的大量浪费。由于用水主体的用水量不确定性,政府又收集不到用水主体的有关信息,故经常出现决策失误,导致计划机制的失效。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体现了效率至上原则,有利于克服管理水资源出现的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但是,由于大部分水利设施具有投资额度大和公共或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水资源流域间及流域内调度也存在规划和不同利益的协调问题,市场机制在社会用水公平分配上就显得无能为力,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由于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利弊,所以在水资源的配置中,只有将2种机制进行有机耦合,才能达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就产生了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对水资源配置的总体原则是效率为主、兼顾公平,或者公平和效率两不误。利用有计划市场配置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这是因为,计划机制在公平领域的分配是有效的,市场在效率领域的分配是有效的。凡涉及公平领域的水开发、水分配、水环境治理等都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即计划机制,比如水资源规划、公共水利设施的建设、水生态保护等都需要政府介入,政府通过特有的财力、机构体系和组织能力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管理与调控以实现水资源公平配置目标。同样,凡涉及效率领域的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利用等都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于除了居民、农业、生态等基本用水分配外,其他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均使用市场机制来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将水资源从效率低的地区和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地区和部门,进而实现节水和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1.2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

从有计划市场配置的概念来看,水资源配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公平与效率目标得到兼顾,2种机制得到有机结合。

有计划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利用2种机制的长处,避免其短处,让2种机制有机偶合在一起,达到“1+1>2”的效应,达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性利用。水资源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存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经济资源。从而,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产生了涉及公平目标的生活和生态用水,也产生了涉及效率目标的经济发展用水。其中一些仅与公平目标有关的水资源配置内容完全由政府行政管理实施,一些仅与效率目标有关的水资源配置内容完全由市场来实施,还有一些准公共性质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就由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来实施。

(2)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手段共同作用追求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对水资源进行有计划市场配置时,市场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他通过水权转让的水资源再分配,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实现水资源从低效部门到高效部门的转变。不过,政府的力量也不可替代,尤其在涉及社会、生活、环境等体现公平目标时更是如此。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制度,也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监督和协调,这是一种混合调控机制。水资源配置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使这个过程更加完善和加快。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目的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最大。而对水资源进行配置时采用有计划市场配置,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市场机制保证了效率的目标,而计划机制保证了公平的目标,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使综合效益达到最大,使水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

2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机制和手段

2.1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的基础

水权是有计划市场配置的基础。简单地说,水权就是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构成水权体系的权利主要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利。

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公权”性质,水资源所有权应为公有。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国家只是具有代理人的身份,对水资源负有管理、监督和使用的职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即是将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社会公民即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故所有权是水权其他权利的母权,是第1位的权利。

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使用权的表现形式为取水权。经营主体经过办理手续后获得取水权,具有从地表水域或地下取水的权利。取水权的行使遵循法规等多方面的约定与约束。同时,取水权的获得者也有权对政府提出取水权权益受到保护的要求。

水资源的收益权可分解为2个层次:一是水资源所有权人的收益权;二是生产者的收益权。国家作为水资源所有权的代理人,不仅拥有水资源的管理权,同时也需要体现其所有权人的收益权。生产者使用水资源,应该向政府交纳水资源使用费。政府收取水资源使用费,目的是用来保护公民的生存发展权。生产者获得初始水权后,可通过使用水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产品获得收益,这是生产者水资源收益权实现的一种形式;也可以将水权进行转让而获得收益,这就形成了水权的二级市场。水权在二级市场的转让是生产要素的市场流通过程,按生产要素市场规律进行。

处分权是指权利主体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处置,由此决定物的命运的权能。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和基本权能,通常包括事实处分和法律处分2类。国家作为所有权人拥有对水资源的全部和最终处分权。生产者在水权初级市场上获得的水权包括部分的处分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权和法律上的处分权。事实上的处分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物的物质形态发生变更和消灭。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所有人的意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对财产进行处理。

2.2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利用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水市场来进行的。水市场既是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载体,又是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表现。水市场的建立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水市场,水才能作为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作用,还可以用价格杠杠的作用来抑制水的过度消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影响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市场要素是水权和水价。水市场建立的前提之一是水权是有价的,是可以转让和可以交易的,是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服务的。建立水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实行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实现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转让。在水权转让和交易过程中,还必须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在获得水权和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水污染处理、保护生态环境等责任。水市场建立的另一前提是水具有商品属性,是有价的,并且水价是可以核算的。在水资源产权明确的前提下,为有效发挥产权的作用,保证水资源优化配置,还必须有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价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有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才能促使人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市场在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有以下几个作用:①水市场的建立将推动水资源配置前期工作的开展,从优化水资源配置角度来讲,最根本的是达到总量的供需平衡。要实现供需平衡,必须搞好水资源的调查评价,这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建立水权和水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②借助于水价的杠杆作用,调节水资源的配置。水价可分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3个部分。在水资源的供求平衡计算基础上,通过实行合理的水价确定方式,制定最优水价浮动范围,就能达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目的。③通过水市场的建立,变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市场的建立,将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变革,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水市场建立的前提,统一管理体现了市场经济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也体现了效率至上原则。④通过建立水市场,完善水利工程配套,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完善配套的工程设施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

2.3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

水价是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水资源是天然的没有价值的,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水资源,它们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是有价值的,这在水资源市场上就体现为水资源的价格。

水资源价值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系统。因而,构成水资源的价值因素就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水资源价值模型可以用函数简单表示为:

V=F(X1,X2,,Xn)

式中:V为水资源价值;X1,X2,…,Xn分别为影响水资源的价值因素,比如水资源量、人口密度、经济结构、技术影响水资源成本等。

现行水价理论将水价分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3个组成部分。资源水价是体现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制定的水资源的价格,包括水资源耗费的补偿和水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水资源保护、促进技术开发、促进节水、保护水资源和海水淡化技术进步的投入等;工程水价即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环境水价是经使用的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为治理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水资源的价格体系见图1。

其次,行政手段也是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之一。利用法律约束机制和行政管理职能,直接通过行政措施进行水资源配置,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调节地区、部门等各用水单位的用水关系,实现水资源的统一优化调度管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主要体现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地域的(主要是城市的)水务统一管理2个方面。

3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分为2种:一种是“计划配置”,满足配置的公平目标;另一种是“市场配置”,满足配置的效率目标。这2种配置方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计划配置”以公平为基准,解决水资源量在各用水部门之间协调分配的问题。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对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统一配置。在保障生活稳定、生产发展的同时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经济建设用水挤占生态与环境用水,以及经济发展用水中城市用水挤占农牧业用水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物生命的物质基础;同时水资源问题也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的许多方面不可能形成市场或者不能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因此水资源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例如干旱地区的农村,往往是贫困地区,这里的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很难用成本定价。在公益性用水和缩小地区间差别方面,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是不可能达到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的。

“市场配置”以效率为目标,解决水资源量在各用水部门之间优先分配的问下,鼓励水资源流转到效率高的行业、企业或其他用户中,促进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好的效益。解决中国水资源的最有效方法是市场化。通过水市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用水效率,强化经济手段配水,并按照水市场规律强化水事统一管理,逐步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原来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水价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资金来源单一、严重不足,水利建设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应当指出的是水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具有一般商品市场的共同特征,是一个不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对于这样的供水市场,国家应针对其特殊情况实行相应的市场经济政策。

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配置方式应该是将“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2种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一个区域的水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即使综合效益达到最大。这种配置方式既解决了各用水部门之间协调分配的问题,又解决了各用水部门之间优先分配的问题。既保证了公平,又不失效率为先的原则。在公平领域内采用政府定价原则,确保各部门基本用水后,剩余的部分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价格即采用市场定价。在保证各部门生活等基本用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从低效部门到高效部门的转变,最终实现综合效率最大的目标。

4 结 语

本文总结国内有关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其配置的内涵、配置的特征、配置的基础(水权)、配置的机制(水市场)、配置的手段(价格)和配置的方式等各方面阐述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框架,丰富和发展了有计划市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程.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士武,陈雪,郑世宗.水资源合理配置诠释[J].浙江水利科技,2006,(5).

[3]姜文来.水权基本理论研究[A].陈美章.中国水价水权及水市场研讨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黄河.培育和发展水市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Z].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2002.

[5]吴琼,王丽学,赵志刚,等.“引细入汤”工程水权转让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3):57-58.

市场配置资源 教案 篇5

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前三个单元分别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角度,阐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单元探讨了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生活基本背景。本框题主要分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市场调节的不足,与下一框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十课的重要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开始思考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等,结合经济生中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树立起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教学方式]

本框题分析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是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律,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验,但缺乏理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认的高度去看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我采用典型事例进行直观教学,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并辅之现代教学手段,如图片、投影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教法的实施,体现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创造一个活跃的竞争气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认真地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讲授本框重难点时。需涉及第一课知识,由此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原理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构思]

一、教学重点

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2、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二、教学难点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法和学法:

用典型事例进行直观教学,同时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进行教学。3.教学媒体: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配置资源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的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

(二)讲授新课 1.市场调节

(多媒体显示:教材P92图)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归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手段,两者各有所长。

当然,还有如习俗,组织等方式也可以起资源配置作用。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过渡)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呢?

(多媒体显示:P93“购销两旺的汽车市场”)提示:1.为什么大量企业涉足汽车产业?

2.大量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

4.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归纳)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大增,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不仅汽车生产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涉足汽车行业,汽车产品的供应量大大增加,这种变化又反映在价格上,即各家企业纷纷大幅下调汽车价格。各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更新设备、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性能更好、乘坐更舒适的新车型。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有能力这样做,这样,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必然会向经营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由上例可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的。

(多媒体显示:“广州房地产近况”)

(归纳)在这则材料中,我们更能看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过渡)刚才大家在阅读材料时,有没有留意到这样一句话“随着市场发育日趋成熟、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抬高”。这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2.市场秩序

(多媒体显示:教材P94探究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归纳)只有具备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

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作作出具体规定,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设问)如果经济活动者不遵守市场规则,市场交易会不会有风险?怎样来避免呢?(多媒体显示:P94探究题)

(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归纳)

(归纳)避免这些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多媒体显示:“诚信”缺失带来的损失)

(归纳)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形成无形资产,所谓的名牌效应,也就是信用精神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凝结。

(多媒体显示:“史玉柱”图片、资料)

(归纳)“诚信”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史玉柱,以及许许多多的“史玉柱”一样令人钦佩的人,赋予了其更深的内涵。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观念,从而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过渡)市场配置资源是不是完美无缺呢?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多媒体显示:P95探究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归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有些领域市场是不能调节的,即使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市场本身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甜苹果”变成“伤心果”的例子,正是市场调节三个弊端的集中反映。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而市场的合理配置资源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为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四)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习题)

五、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1、教学是一种再创造,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材悉心作一番开掘、梳理和引申工作,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流畅。本框题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购销两旺的汽车市场”,我设计了四个有梯度的思考题:(1)为什么大量企业涉足汽车产业?(2)大量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后会出现什么情况?(3)他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4)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这样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能集中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学生过于发散的思维。

整合资源优化教学 篇6

一、走进自然风光,引导学生爱家乡

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品德教学的重点之一。孩子从小爱自己的家乡,长大才会爱自己的祖国。因此,我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结合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如学习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本文主要是通过“看看我的家乡景——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这三大版块,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教学中,根据我们家乡东山有很多风景名胜。结合家乡正在争创5A级景旅游区,我设计活动,通过课件呈现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为来家乡游玩的客人制定“一日游行程安排”,并配上解说词。然后各组推荐“小导游”代表,带领大家游览各景点,为大家做解说,学生扮演游客。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认识到了家乡的美。临近尾声,全班齐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使学生觉得课虽尽但意未穷。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美不胜收,从而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很自然地萌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感受家乡变化,激发学生爱祖国

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这一课。本文主要通过向学生介绍近些年家乡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课前,我让学生利用休息天分组调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了解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并填好调查表。课堂上,通过分组交流,学生知道了:近些年家乡的将军街建了几座连环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学校北大门的路面由以前的乡间小路改造成了现在宽阔的柏油马路;家乡近年来新建了雨花胜境公园;有很多大型超市落户我们小镇,给家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家乡小镇还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别墅,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的越来越幸福了。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高潮迭起。因为讲得是自己身边的真实事、感人事,所以大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家乡发生这翻天覆地地变化,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拥护改革开放,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最后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鼓励孩子们一起跟着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寻找名人足迹,教育学生爱人民

在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人》一课,课文是通过“谁是我的家乡人——夸夸我的家乡人——美丽的传说”这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爱人民教育。上课伊始,我出示古诗《回乡偶书》让学生诵读,读完让学生说说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品味,学生明白了“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的情愫。接着我引导学生进入“夸夸我的家乡人”环节。课前我带领学生去参观家乡的《方志名人馆》,让学生带好纸笔,把印象最深的家乡名人事迹记录下来。课堂上,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录的家乡名人。有的介绍了宰相王鳌,有的介绍了宋户部尚书叶梦得,还有的介绍了……我再引导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要介绍这些人。通过交流,使学生为家乡的名人感到自豪!接着,我引导学生,这些都是家乡过去的名人,谁知道家乡现在的名人?学生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讲奥运冠军陈艳青,有的讲著名影星韩雪,有的讲捐资助学的朱恩馀先生,还有的讲起碧螺春炒茶大王等。

这样,通过回顾家乡以前的名人,到走近身边现在的名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家乡景美物美,人更美。最后我启发学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一赞家乡人吗?我鼓励学生编快板、顺口溜等上台来表演,起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如此,循序渐进,引发了学生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了解家乡习俗,激励学生爱生活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这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好题材。教学中,我从本地实际出发,引导孩子说说我们的家乡东山都有哪些民风民俗?教师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如在春节、元宵节、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家乡的人们会做些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一下,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学中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家乡过春节时做年糕做蛋饺、寺庙里抬猛将菩萨;有的说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可以去虎丘古城区看灯会;有的说腊八节有的吃腊八粥;重阳节爷爷奶奶会去登高喝茶……在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流中,学生深深感受到原来生活这样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教师只要仔细去发现,大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就可以使我们每个人的家乡成为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丰满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道德品性的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用好家乡资源,进行品德教学,从孩子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身边事物着手,就可以使品德课变为一泓活水,滋润孩子的心灵,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使品德课堂高效。

市场资源优化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 人才竞争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竞争, 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企业所需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的急需渴望;另一方面是人才资源的短缺。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人才的流动速度也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着, 从而使市场经济条件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新局面, 人力资源的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市场经济下人才竞争趋向高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竞争也由原来的盲目地人才竞争转向了向高层人才额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不再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制约, 有很大的自由行, 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岗位。同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竞争也在加剧, 企业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优势, 往往选择能够提升竞争力的人才, 所以企业千方百计地搜寻自身所需的高级管理人才, 尤其是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同样的需求也体现在高级管理人才方面, 他们也需要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企业就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人才的短缺, 就导致很多企业缺少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 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 这样就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1.2 人才对企业的要求多样化

传统的人才管理只是给予丰厚报酬就能吸引大批的人才,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才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人才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的管理。目前很多人才管理不仅仅要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 更需要满足人才的精神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例如, 良好的学习环境、成长的空间、良好的工作氛围等等。这需要我们在对人才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 要为人才创造能够满足他们其他方面需求的条件。

1.3 人才流动的频繁化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人才也出现了流动的频繁化, 有一个调查统计, 从事IT业的人员跳槽平均时间为1年, IT管理人员的跳槽事件为2年, IT程序设计人员的跳槽时间为1.5年。通过对IT行业的统计, 我们不难发现人才流动的频率之高, 据不完统计, 一些大城市的人才跳槽时间为2~2.5年, 例如成都。人才流动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造成经济的受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要加强对人才流动的疏导和管理, 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要对人才进行一定的干预。

2 市场经济下建立柔性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地优化, 我们可以采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所谓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才实行多样性和变化性管理的灵活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可以把人才分为核心人才和外延人才, 在对待这两种人才方面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对核心的人才可以采取终身雇用制, 对外沿人才采取灵活的雇用制管理。这种分开式的管理方法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它可以解决很多在企业中遇到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2.1 终身雇用制核心人才

市场经济条件对核心高级人才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尽其才、第二较为满意的待遇、第三宽松的发展空间及升职的机遇。这主要从以下几点来体现。

2.1.1 实行岗位流动配置制度

在对待岗位设置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岗位, 改变传统的因人设岗的错误做法。对于岗位缺少相应的人才时, 我们必须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不能随便让不符合条件的人员顶替上岗。在岗位流动上, 实行能上能下、能纵能横, 同时兼顾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流动制。这种人才的流动是根据企业或者人才的个人需求有计划地纵向或者横向地流动, 对于那些成绩突出的核心人才可以给予升迁的机会。对于那些成绩突出核心人员, 但是不愿意升迁的人才, 只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的人才, 我们要给与相应的便利条件;对于不能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的, 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可以选择降级使用, 对于那些级别低岗位重要的人才, 我们可以采取选派级别高的员工保留级别使用。这样的岗位流动机制既可以满足人才的个人需求, 可以使这部分核心员工进一步增加知识, 加强对企业的了解, 增强企业管理的能力, 使这些核心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灵魂。又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最大限度上避免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现象, 让企业获得具有活力的人才, 防止出现人才过多聚集每一个部门或者领域。

2.1.2 菜单式薪酬福利自选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薪酬菜单, 人才可以根据企业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菜单中进行相应的选择, 对于菜单中的每一种方案的制定, 企业都要根据市场状况、企业自身条件、企业以往的薪酬情况和不同的岗位、员工的能力进行充分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制定出阶梯式的薪酬方案。所谓的阶梯式薪酬方案就是随着任务难易的增减薪酬也会相应地增减, 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管理思想。在制定方案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激励和保健因素, 考虑到强制额外福利和企业自身的福利, 将这几部分进行有效地结合, 企业还可以采取团队和薪酬相结合的方式, 薪酬团队就是根据整个团队的工作业绩, 对整个团队进行奖励的一个激励措施, 这种激励可以团队能够更好地配合, 完成单个人不能完成的工作。在菜单式薪酬自选系统中, 我们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是并不能满足全部人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采取谈判制选项来解决协商, 这种制度的实施, 可以更好地防止企业的核心科技人员的跳槽, 防止人才的流失。

2.1.3 定期培训计划

作为人才管理, 要为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制定一套详细的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可以让人才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还可以让人才感觉到自身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培养计划要和企业的人才培养相结合,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求。

2.1.4 完善的法律为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于用人单位和人才双方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 必须有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约束工具, 那就是签订一份依据法律的合同, 这样既保障了人才的权益, 同时也对企业来说有一个稳定的人才管理机制, 对于合同服务的期限不宜过长, 我们可以采取10年这个节点, 同时要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而详细的说明, 已达到保护双方权益的目的。

2.2 灵活雇用外沿人才

2.2.1 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好的企业才能够吸引一批好的人才, 那么一个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好企业的标准之一, 一个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得到人才的认可, 企业发挥好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作用, 让人才能够为企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2.2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们对人才的管理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科学管理制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权变思想运用进来, 让管理制度和使用者更好地结合, 充分发挥好管理者的作用, 尽量避免出现纯粹的制度管理人的僵硬管理,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 责权明确, 目标科学。在对待人才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时, 一定要有一个周全的计划, 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一定要尽可能地作出预测, 同时采用由于准备的措施, 这样使目标任务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同时在对外沿型人才管理时, 一定要要为外延型人才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应的规定, 做到有据可依。在明确职责的同时, 一定要给与外延型人才充足的权利, 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好其积极主动性, 变解决问题为主动预防问题, 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赏罚分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只有奖罚分明才能够吸引或者留下更多的人才, 对于奖励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几套可行的方案来, 对那些有条件的企业来说, 在不违反企业奖励的规定的情况下, 对要奖励的员工可以让他自己提出对其奖励的具体要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或者人才管理者要对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经过进一步地培养能成为终身制员工的外沿员工, 制定出针对性的激励和培养, 为企业发现和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在奖励机制上我们要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奖励办法, 只有符合人才需求的奖励才会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对于惩罚, 要根据实际情况, 不能笼统按照相应的规定, 采取一刀切的惩罚, 要根据具体情况, 了解真相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惩罚, 这样才能够避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损害员工的自尊心, 进而导致员工为了避免承担责任, 而死板教条地工作;奖罚一定要分明, 通过奖罚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在人才管理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突出一个“活”字和一个“效”字, 目标要以变化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奖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个人的实际需要采进行;惩罚要根据具体原因而定。因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要达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

总之, 通过这种柔性的人才管理体制, 我们可以让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管理机制, 让人才更好地发挥出其真正的才能,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条件的人才管理, 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管理人才, 本文在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的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柔性化管理。

关键词: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传会, 刘进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

[2]张佃友, 王涛.美国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劳动, 2002 (08) .

[3]陈文钢.国企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的系统构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 (01) .

[4]康小青.加强人才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 2003 (06) .

[5]陈桂治.组织承诺与组织支持双向互动的人才引进管理策略[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市场资源优化 篇8

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调度负责的内容主要有:原油储运、原油加工配比、成品油调和、成品油储备运输、成品油供应等。为了完成调度任务, 调度计划安排必须要考虑到各环节的需求, 包括成品油的加工流程、市场对不同型号油品的需求、当月生产计划等等很多方面。

由于石油化工要考虑的内容多种多样, 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又相互影响, 所以可以利用数学建模的形式进行管理, 建立一个生产调度优化系统,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任务和个环节要求, 借此来帮助工作人员灵活地处理调度任务, 减小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提高调度方案的质量。

2 调度优化方法

2.1 模拟型方法

它又被称为系统仿真法, 它利用动态模拟的形式, 把涉及所有环节的离散事件建立起一个调度系统, 就是离散模拟系统。这种方法是调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际环境的直接模拟, 避免了实际工作中理论分析与现实计算之间的困难, 能够将事情快速而高效的解决。因此, 通常的调度模型是以图形化的方式作为基础流程的, 利用模拟仿真系统, 对调度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评估和测验, 并通过图形化的方法把结果表现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 模拟型调度方法只是对调度方案进行简单的模拟和评估, 并不能进行优化, 后来, 智能优化型的调度方法不断出现, 人们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才使得模拟型调度系统的优化功能得到实际发挥, 效果也被很好的反映了出来。目前, 很多石油化工掉的系统中都有这种模拟型系统的功能包含其中。

2.2 数学规划方法

就是利用数学方法, 把生产调度问题转化为数学规划模型, 采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以及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解决调度优化中所遇到的问题, 使其达到优化或者近乎优化的程度, 因此也被称为严格优化调度法。

在真格的调度模型中, 存在很多连续性甚至离散的变量, 所以在调度建模时广泛地使用数学法来进行测算。利用这种方法, 有利于对任务的分配和排序进行全局化的合理布局, 所有环节都能够同时进行。但是, 也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 数学规划方法是一种比较精准的测算求解方法, 需要把所有调度进行统一建模, 任何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算法的重用性。因此, 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和比较困难的问题不能实现完整的覆盖, 智能实现局部的优化。

2.3 智能优化型调度方法

这种调度方法主要是通过获取调度人员的调度经验, 从而模仿调度人员的调度决策。它使用不同的调度方法和工作原理, 把抽象的东西做一下具体生动, 便于表达地经验处理, 然后建立模型。再根据前面的调度经验具体到实际的具体调度当中, 根据实际中的应用, 来获取调度问题的最优解或者是局部的最优解。因为使用的方法和原理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只能优化型调度又能分为规则推理型、网络方法、逻辑优化型、智能搜索型和约束导向型等。

3 资源配置优化方法

3.1 实施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管理措施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的众多要素里面, 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动资源, 在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中都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使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就必须先保证人力资源的结构, 优化队伍建设结构, 确保人尽其才, 都能得到最大而充分的利用。另外要改变企业单位内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管理机制, 奖励与约束并存, 最大限度的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3.2 加大资金在科技上的投入以及管理

要想最大程度上推动科技大发展与进步, 壮大科技发展队伍, 首先就应该加大对科技的经费投入。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调节好科研经费的投入结构, 突出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对于有利于石油开发管理方式和优化配置方法上的资金投入应该加大力度。另外, 可以采用融资的手段来解决本身资金不足的问题, 然后通过项目的推广和成果转化来确保石油生产的收益。最后就是加强资金的管理, 经费支出必须要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执行, 掌握好预算, 确保资金的各项分配能够达到最优, 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3 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息保障机制

技术的进步也会给企业的外部环境带来很大变化, 能够为企业提供财富来源的只有知识和信息, 要想把这一理念进行强化, 就应该建议其良好的信息保障机制, 及时与外部市场交流, 了解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工作方向。

第一步是对现有资源与信息进行整合, 帮助内部信息的规范、收集和整理, 建立起专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中心, 明确各个部门对待信息的态度与职能, 并把信息作为一项重要资源来经营。第二是加强各种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起网络交流平台, 实现了信息的有效管理。第三是加强与有关单位或者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利用他们在这方面的优势,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获取、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最后, 一定要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跟踪研究。既要关注他们内部的技术运用, 也要关注世界上在此方面的发展动向。通过这些条件与环境的变化, 依据市场环境调整生产调度工作, 优化产业科技配置。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应对市场经济环境, 已经在石油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优化上获取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指导实际调度上发挥出了很大作用, 但仍然缺乏行之有效技术方法。因为生产调度系统与整个生产计划是相连接的, 所以, 利用先进的调度模型系统指导调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作中把调度优化系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才能实现调度系统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

参考文献

[1]李成其.石油化工总公司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J].软件世界, 1999 (08) [1]李成其.石油化工总公司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J].软件世界, 1999 (08)

[2]刘涛, 王华.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调度系统优化方法[J].石油规划设计, 2007 (06) [2]刘涛, 王华.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调度系统优化方法[J].石油规划设计, 2007 (06)

[3]李明, 李歧强, 郭庆强, 丁然.基于炼油过程生产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0 (03) [3]李明, 李歧强, 郭庆强, 丁然.基于炼油过程生产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0 (03)

市场资源优化 篇9

据统计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超过5亿吨, 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方, 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70%和50%, 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 国家积极开发新能源, 鉴于新能源开发技术新、投资高、风险大、协作范围广等特点, 需要改进石油企业传统的运作模式, 实行“目标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

二、目标化管理框架的搭建

1、战略目标

2015年建成30亿方煤层气田;

2010年建成15亿方煤层气田;

2008年建成10亿方煤层气田。

2、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图上作业标定井位***口, 现场踏勘井位***口, 开钻***口, 完井***口, 累计完井***口, 形成***亿方潜在生产能力。

3、将年度工作目标量化为控制指标和业绩指标

(1) 管理费用指标体系

人工成本: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

专项费用:低植易耗品摊销、劳保材料、水费、电费、运输费、修理费、取暖费、办公费、会议费、图书资料费、公司宣传费、租赁费。

其它费用:养路费、招标投标费、财产保险费、绿化及环境卫生费、独生子女费、劳务费、微机连网安装费、物业管理费、其他管理费、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2) 部门业绩指标管理体系

效益层面指标主要指效益类指标是全面衡量价值创造及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 反映经营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可衡量的经济成果。包括利润、收入等。

服务类指标是衡量服务水平、质量、效率的指标, 反映服务对象界定和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定位。如合同履约率、测评满意度等。

内部运营类指标是衡量利用营运杠杆实现公司战略及完成效益目标能力的指标。包括投资计划完成率、节能降耗等。

战略能力发展类指标是衡量构建公司战略发展能力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指标。包括基层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

风险控制类指标是衡量公司管控水平的指标, 反映公司经营管理的状态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包括重大决策、质量安全环保、维护稳定、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事务、保密工作等。

指标权重的设置结合受约人控制力强弱、担负责任大小等因素, 由绩效考核工作办公室确定, 并根据公司各年度生产经营管理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考核指标目标值的确定以分解公司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目标为基准, 有数量、质量、时间要求, 能够度量, 既有科学性、可行性, 又有挑战性, 并得到发约人和受约人的认可。

三、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建立

市场化运作的基本程序:

工作 (任务) 目标的确立, 工作分析, 岗位设置, 岗位规范的编制, 人员需求分析, 提出人员需求计划, 人事部门编制人员配置建议报告, 经理办公会议通过, 实施人员录用计划, 岗前培训, 试用期考察, 实施录用。

市场化配置的基本途径:

1、通过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

2、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

3、通过劳务公司劳务派遣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4、通过协作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5、依托当地乡村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6、通过设备租赁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7、通过科研院校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8、通过专业化协作优化人力资源。

四、“目标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

1、制度措施:

下发月、季、年生产经营计划, 企管部门下发了《****年内部薪酬分配与业绩挂钩考核实施方案》和《市场管理办法》, 人事部门下发了《*****年中层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管理办法》, 颁布了QHSE体系文件, 编制了各岗位的《岗位任职规范》、执行了两书一卡。

2、组织保障:

打破部室界限成立项目部, 分别负责排采、钻井、作业压裂、物资保障、中央处理厂建设等工作, 组建了地质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所、审计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设计室等部门。

3、人员保障:

在企管、人事、科技等部门配备了强有力人员进行机制运行的建立和测试。

4、资金保障:

通过专项费用、科技基金、经理奖励基金等方式保障机制运行的必要费用。

石油企业必须创新用工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充沛性、广泛性, 将闭环式人力资源管理扩展为开放式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企业内部目标化管理改革, 通过市场化运作, 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摘要:新能源的开发是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能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能源开发领域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中如何应用“目标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新模式入手, 从背景的提出, 框架的搭建, 运行步骤进行了论述, 本文可以更好的促进新能源领域人员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人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企业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提高, 产生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领域,人力资源优化,应用

参考文献

[1]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

优化铁路货运市场 篇10

随着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形式的快速发展,铁老大独霸一方的格局早已不复存在,货运市场占有额的大幅度下降,给当代铁路人敲响了警钟。铁路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进货运计划、运货及货票信息共享系统,加速电气化改造,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加运输能力,改变列车开行结构,成立营销机构,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攻货运计划”。但以上种种并没有使得铁路货运市场再现火爆的场面,铁路货运市场份额的逐步下降仍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通过走访大量货主,普遍反映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经由铁路运输货物仍然很不方便,主要表现在受市场和政府双重调节,运输黄金期车皮审批较难,报计划、请求车均有一定限制;大宗货物经由铁路运输质量没有保证,沿途被盗现象比较严重;铁路运输货物费用高,手续繁杂,所要支付的费用不仅有运价,还有基金以及其他额外费用,如罚款、人情费用、延伸服务费用等。此外,其他运输方式(公路、水路等)的快速发展,导致目前铁路在中、短距离的优势已消失殆尽,铁路货源流失非常严重。

二、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下降原因分析

(一)铁路基层服务意识及营销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性经营,使广大货运人员对铁路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当前铁路面临的严峻形势还缺乏危机感,“铁老大”思想依然存在,等货上门的“坐商”和“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货运改革和营销宣传、教育,并在基层站段成立了营销科,但是营销机构力量较弱,营销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营销科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决策下级执行,遇到问题找上级解决,不注重研究分析市场,不能以市场为主体制定营销策略,缺乏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营销科的实际功能。再者,基层货运人员一直接受传统业务教育,了解、熟悉计划经济体制货运生产过程,而严重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市场竞争能力,采取现代化方式处理信息的意识淡薄、能力缺乏,信息流通手段落后,无法为迅速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二)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琐。

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杂,多窗口、多层次的受理承运程序严重阻碍了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托运人要发一车货物,从报批计划、受理运单、组织进货到配车、装车,不仅周期长,而且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行。这种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对货物运输的要求。同时,由于铁路货运还要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令的制约,使得铁路货物受理承运时运输限制很多。而公路、航空和水路为适应市场要求早已改变了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繁琐手续。尤其是公路运输,只要不是违法的货物,货主就可以只交定金、立即签约、到后付款。一批货物从受理到承运最快只需要10多分钟。

(三)收费繁多使铁路失去了优势.

当前,依附于铁路货运的乱收费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是收费项目过多。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价外收费仍然存在。不仅运输主业收,“多经”、“集经”也收;不仅铁路自己收,还代其他部门收。服务少、收费高的现象对铁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过多的收费项目和过高的收费水平,使铁路失去了低运价的优势;其次,引发了货主对铁路的不满情绪,损害了铁路的声誉,给铁路在运输市场的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四)货运规章体系不完善.

铁路现行的货运规章体系已不能满足目前运输市场高效快捷的需求,不少规章、制度存在着片面性、繁琐性,制度过多过死,制约了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以运输合同为例,按照《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整车大宗货物以要车计划表作为运输合同,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可以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但是不管是要车计划表还是货物运单中除要求托运人提出运输的七要素外,没有清晰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的划分,却在《货规》中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也就是说,如果在铁路托运货物,不管是临时还是长期,都要熟知《货规》,而《货规》作为铁路内部规章,又有几个货主能详细了解。这完全违背了公平、对等的经济原则。

(五)其他交通方式加剧分流铁路货源。

在大批量和低运价方面,水运和铁路具有相同的优点,甚至超过铁路。而公路运输对铁路的冲击更是无可比拟,在短距离,铁路已不具备什么优势,随着近几年,高速公路的迅猛腾起,铁路在中长距离的优势也逐步减弱。此外,公路运输车辆加快更新速度,出现大量大吨位货运车辆,进一步增强了公路运输竞争力,一些货运代理企业通过其他的交通方式运输也加剧了铁路货源的分流。

三、优化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一)改善服务,提高竞争意识.

应认清铁路目前所处的严峻形势,增加危机感、紧迫感,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意识。窗口服务单位更应坚持文明服务、微笑服务,真正做到“想货主之所想,急货主之所急”,彻底改变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冷、硬”面孔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铁老大作风,让货主有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要提高装卸质量,杜绝野蛮装卸,减少人为的货损、货差,以方便、优质、快捷的服务,大力拓展铁路货运市场,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坐等货主上门”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去搞营销,变坐商为行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配套的营销机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市场决定生产”已成为各行业的发展准则。顺应市场需求,部分站段已相继成立营销科,但其与运输部门分开设置,造成营销和运力保障及客货管理部门之间难于配合,有货无车的窘况给站段营销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所以,铁路应成立一个实力雄厚、专业化强、面向市场、权威高效的货运营销机构,其组织路线必须是营销围着顾客走,生产、财务、人事部门要围着营销转。用人方面选配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及较强敬业精神的人员组成营销队伍,积极任用专业人员,减少组织层次,对货运市场的变化能做出快速而负责的反应。同时,应建立有效的货运营销激励机制,奖励对营销工作做出贡献、创造效益的人员,这必将给货运营销带来生机和活力。

(三)简化货运手续.

目前,办理铁路货物运输从审批计划开始到进货、装车,最后到收货人手中,铁路主、副业的手续太繁杂,一般人根本摸不清(这也是导致代理商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简化货运手续,实行“窗口革命”,推行服务订单制,做到让货主能在一个窗口、一张支票办完所有运输手续,交清所有运输费用。努力做到送货上门、取货到家,实现货主希望的“人在家中坐,收发全国货”。

(四)简化收费项目.

铁路为便于内部的相互清算,设置了过多的收费项目,结果造成对外不便报价,对内增加了经营成本。而对托运人来讲,主要关心总的运输费用,没有任何必要问及总费用在铁路货运内部生产中是如何构成的。因此,在内部要尽快完成成本核算,分清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对外可合并铁路货运收费的项目。同时,要大力整顿价外收费,规范货运收费标准,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乱加价行为,严禁铁路非营销部门围绕货物运输开发任何产业及开展任何营销活动。

(五)完善货运规章。

在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铁路的货运规章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内紧外松”是铁路这种庞大的企业适应市场的最好选择之一,即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协调和管理众多部门的联劳协作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而只用完善后的运输经济合同来约束托运人和承运人,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铁路货运的所有受理承运手续就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在承运前的)签订有效的运输经济合同。

(六)同公路和水路加强协作与联合,实行优势互补.

公路、水路运输既是铁路运输竞争的对手,又是铁路运输的合作伙伴。要利用公路、水路运输的优势,为铁路运输提供货源及通道;又要与公路、水路实行联合,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公路运输的优越性在于,对小批量的货物,它可以快速抵达收货人门口。铁路也可成立一些汽车运输公司,不仅能满足货主门到门服务要求,也可作为掌握公路运输动向的窗口,及时了解公路运输的信息,以此来调整铁路的短期营销政策。

(七)多形式、多手段实施货运营销。

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也决定着营销形式的多样化。因此,铁路货运除了目前整车、零担、集装箱三种运输方式外,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组织开发市场需求的其他运输方式。比如,目前开行的“五定”班列、行包专列,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开行特种需求的快运直达列车,如冷藏直达专列、鲜活易腐直达列车等。这就要求铁路货运营销部门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货主需求以及其他运输业的动态,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供决策层参考,提高铁路货运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之,在日趋激烈的货运市场竞争中,铁路货运要想巩固阵地,恢复失地,开辟新天地,就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制度,以开拓市场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的需求。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扬长避短、不断创新,铁路货运市场就一定能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市场资源优化 篇11

(一) 审计收费及溢价

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产品费用、预期损失费用和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目前审计外收费项目也逐渐转入审计收费, 且规模越大的事务所, 审计收费越高, 溢价越明显, 综合作用下审计收费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相比而言, 由于国内审计业务的接受程度不高, 所以为了保持正常营业, 事务所收费总体上看比美国收费要低。但审计溢价也很明显, 王振林 (2002) 、李连军 (2005) 等发现“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国内大所, 而国内大所的审计收费又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 即规模越大的事务所审计收费越高。

(二) 审计市场的集中性

对反映集中度的N厂商集中比率和反映离散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两个比率的研究发现,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服务是高度垄断的, 美国上市公司乃至其他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95%以上均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包揽, 即形成了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 高度集中性正在对多年来运行良好的美国经济商业模式造成破坏。虽然国会也曾提出一系列的干预政策, 但实效性的措施却未实施, 集中性非但不减, 合并现象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因为受市场经济转型完善过程的影响:1997至1999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 按客户数计算的CR10一直未超过三分之一, CR20一直徘徊在50%左右。在2000至2002年, 市场集中度增长很快, CR4增长到49.82%, CR8增长到58.89%。2002至2004年CR4基本保持稳定, CR8继续小额攀升。总体上看, 若以客户资产总额来计算, 中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我国审计市场尚未形成垄断竞争局面, 也尚未发现明显的专业化;审计市场上存在严重地区分割现象, 地域性比较强。

(三) 审计人员资格

美国采用的是较为严格的ACCA标准。进入审计市场, 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和认证, 在8年内通过14门科目考试, 大专以上学历方有注册资格。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 (A-IA) , 必须在10年内通过16门考试。我国只要5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 的6门考试科目即可获得资格证书, 即可从事审计业务。且大专以上学历, 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可以报考。美国的会计师认证需要经过4-l0年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比我国注册会计师认证最多6年时间难度大得多。

(四) 规模经济程度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的一些会计事务所就开始通过兼并和收购在全美范围内扩大经营规模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现在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谋求成长、服务多样化以及获取行业专家才能,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越来越多。我国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大规模合并出现在2000年, 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因素比较大, 且范围较小、规模经济具有不均衡性。

二、中美审计市场结构差异分析

(一)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

美国审计收费的三部分有其各自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产品费用一般取决于委托人规模的大小、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总体财务状况。对较小的会计公司而言, 产品费用受委托人特征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财力雄厚的大会计公司。预期损失费用随被诉讼风险的增加而增加, 许多事务所陷入“无利经营”的境地。为挽救事务所, 收费项目就从审计收费以外转向审计收费本身, 导致审计收费日益增加。收费标准还受审计市场竞争的强弱的影响。若会计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总体审计费会减少, 但供求双方的竞争往往使审计费最终趋于均衡。

收费溢价的原因是类似的:不同事务所之间的审计收费差异代表了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回报。规模大的事务所, 从业务范围、审计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而涉及到审计服务的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所以对审计需求者的收费比较高, 这是声誉带来的审计溢价。“四大”已经建立起高质量的声誉, 其审计收费中包含了声誉溢价, 所以其收费高于本土事务所;国内大型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事务所, 也具有较高质量的声誉, 所以审计收费也略高。

(二) 影响审计市场集散程度的因素

美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者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产品人手解释集中性的原因。研究发现, 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具有较高的审计服务质量, 即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保证, 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和受管制行业的客户市场上, 大事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优于小事务所, 所以在上市公司和受管制的行业中,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容易形成较高的市场份额, 这种较高的行业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又使客户得到了更高的保证程度, 委托人更倾向于选择大型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久而久之, 小规模事务所如果经受不住高质量、低报酬的审计要求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消失于审计市场或者被其他大所兼并。大型事务所因此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审计市场结构。

我国1993-1999年集中度不断下降的过程为逆集中化, 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结果和副产品。一方面, 由于大型事务所独立性相对较高, 而当时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 市场上充斥着对低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 导致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另一方面, 其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又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结果就是审计市场集中度的下降。2000年以后相关市场环境有所转变, 市场对审计服务的需求逐渐正常化, 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凸现出竞争优势。在相关监管政策的配合下, 一些竞争力强、绩效好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竞争优势日益稳固, 吸引了更多的需求单位转向聘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从而使得审计市场出现集中化的迹象。

(三) 影响审计人员进入门槛的因素

我国审计市场比美国发展起步晚的多, 整个审计领域的各项工作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改革过程中, 具备专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人数较少。不管是事务所、审计人员还是委托单位, 对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和对审计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变化中, 事务所和被审单位成本效益原则的坚守也会影响到对审计人员层次水平的要求。

(四) 影响规模经济状态的因素

我国审计市场中, “四大”在大客户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本土事务所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而制约本土大型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包括: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监管当局不信任以及缺乏国际经验等。由于我国大型事务所国家支持的特殊性, 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 不能像美国审计市场那样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审计市场的合并和分离。这种政府政策性强制推动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不良后果, 导致经营效率的下降。

三、对优化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启示

(一) 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目前对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两者没有关联, 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我国当前的审计市场来看, 适合我国的观点是: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某一个审计委托而言, 审计费用随事务所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选择事务所的同时, 也就同时选择了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四大所之所以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最重要的一点是其提供的审计报告质量上有保证。从注册会计师角度来讲, 高质量的审计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声誉, 这使得注册会计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更好地为委找人服务。从委托人角度讲, 有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委托人, 要通过选择提供高水平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降低不合格审计的风险, 他们愿意为避免这种风险付出较高的成本。

从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中, 应该关注审计收费的规范化和市场决定的收费自由度的权衡。为保证审计质量, 约束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以及被审单位, 需要采用适当的较高的审计收费标准;但同时为了活跃审计市场, 扩大国内事务所审计市场份额, 又必须保证所设的收费门槛能为被审单位所接受。这就需要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 也需要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利用宏观调控的权利, 对收费标准加以规范, 克服市场本身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二) 适度鼓励集中

从美国审计实践来看, 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因为集中使得大型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能抵制来自客户的不当压力, 降低被审单位不正当变更要求;还有助于提高审计业务的连续性和边际利润, 提升会计师事务所间竞争的层次与水平。相反,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低集中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较多小所的存在使事务所平均客户数量过少, 市场占有率过低, 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分散也加剧了审计师与上市公司间审计契约关系的失衡, 大多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经营管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 会计师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 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增强我国事务所的竞争实力, 可以借鉴国外审计市场发展的经验, 采取提高审计市场准入标准, 引导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强强合作等措施, 适当地提高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

(三)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寡占并非完全垄断, 也不是扼杀必要的竞争, 而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在审计市场的结构调整上, 应该遵循国家集权领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大事务所以权利优势以吸引市场中的合理、合法的兼并和重组, 借此去除无竞争力的小所,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必须把握好市场竞争分散和集中的度, 对市场垄断和集中有明确的区分。为了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 壮大优势产业和行业, 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兼并和重组。在处理审批过程中, 必须严格兼并重组程序, 仔细调查申请单位的行为意图, 发现潜在的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视同仁, 避免超国民待遇, 稳定审计审查秩序, 为审计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促进审计市场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

(四) 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我国一直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定期培训和业务考核, 保证其符合市场对审计服务的要求。2009年刚刚改革的CPA考试制度, 将五门专业考试变为新制度规定的六门专业课考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增加了考试难度、提高了进入门槛。且国内许多培训机构也开始举办ACCA等国际资格认证考试, 参考人数也越来越多。这说明我国已经在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队伍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逐渐与国际接轨。

审计市场结构的优化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完善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作用外, 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个层面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以促进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辉, 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0) .

[2]韩洪灵, 陈汉文.审计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分析——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及其述评[J].浙江大学学报, 2009 (3) .

上一篇:高考考纲下一篇:语文教师构建有效课堂